孟津水库持续污染

孟津水库持续污染

一、猛进水库污染依旧(论文文献综述)

崔叶辰[1](2021)在《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红利”的释放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道路上飞速前进,农业经济得到持续高速增长,但期间也带来了“逆生态化”的累积效应,使我国农业发展付出了诸如面源污染、土壤肥力下降、食品安全等巨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由此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密切关注,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将农业生态问题放在农业发展的突出地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尽快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新疆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同时因地处偏僻、远离国家科研创新中心而使其相对缺乏科学的种田技术,农业生产多以产量为导向,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地膜、机械等生产要素,引发了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耦合为主流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提高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避免过度投入,如何提升生态效率目前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基于DEA(数据包络模型),对新疆2012~2018年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进一步分解,以确定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其次对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研判,并根据Zofio分解方法,进一步分解为PEC、SEC、PTC、STC四个指数;第三,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这些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在样本研究期间内,2013、2014、2015、2018年达到农业生态效率的有效状态;新疆农业生态效率低于农业生产效率,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非期望产出;农业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率较高,污染排放比碳排放造成的效率损失更多。(2)在研究期间内,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14个地州市达到农业生态效率有效状态的城市逐渐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改善的潜力较大,新疆14个地州市中,排名前7位的城市在研究期间都曾达到过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有效状态;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处于较高水平,农业生态规模效应有效城市的变动情况与农业生态效率有效城市的情况较为一致。(3)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二种为农业生态规模效应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三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交叉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4)各地州市的投入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都出现了严重的冗余,南疆各项指标的冗余率普遍高于北疆。(5)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状态。PEC、SEC、PTC、STC的进步和退步直接影响着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减,是农业生态效率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6)为了检验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方式,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7)从水资源角度和多维视角两个方向进行指标选择,分别研究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利用面板Tobit回归,经过聚类标准误检验,选择随机效应分别对新疆和南疆、北疆的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影响因素在各个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陈王赋[2](2021)在《基于GIS的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许多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而正确描述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不但可以全面了解城市化进程的原因和作用,还能反映人类潜在的活动对城市环境生态的影响。因此,研究郴州市苏仙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景观类型变化特征、景观格局变化规律及景观格局变化原因能够有效可行的指导城市未来发展及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来实现苏仙区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郴州市苏仙区2001年、201 1年和2018年的三期Landsat TM和ETM遥感影像及自然、社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RS/GIS及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得该区三期景观类型分布图。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数理统计法,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景观动态度指数、地形位指数、面积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分布指数、地学信息图谱和Logistic回归方程等方法,对苏仙区17a间的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各景观类型的驱动因子,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未来苏仙区景观格局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时期内,各景观类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苏仙区基质由耕地、林地组成,林地具有绝对优势,占比超过50%,郴江、东江及其支流作为廊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为主要斑块。结合景观类型面积转移矩阵可知,2001—2011年,主要转移类型为林地和耕地的面积相互转换,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有少量面积转入,未利用地转出面积最多。2011—2018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草地面积有少量增加,耕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均有转出。建设用地的单一动态度变化高达9.62%,较其他类型变化速度最快,研究区两阶段综合景观动态度变化类型均为极缓慢变化型,从1.50%下降至1.43%,景观类型稳定性增强。林地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趋于复杂分离,耕地受人为分割边界更加不规则,建设用地在人为规划意愿下不断扩增而形成“中心团聚,周边分散”布局,草地形状更加规则而离散但绿地类型越来越丰富,原有水域有所萎缩同时新水域被人工开凿,未利用地前期开发利用后期受环境问题影响。2018年苏仙区整体景观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增加至1.15,香农均匀度指数增加至0.64,蔓延度指数下降至43.35,聚集度先增加后下降,景观分离度先降低后增加。苏仙区区域内地形位指数范围是0.076—1.512,其主要的地形梯度为中低等级水平。其中,林地优势区正由高向低演化,耕地优势区由低向高演化,建设用地与耕地存在优势区竞争,草地优势区扩大,水域景观主要集中在低地形位区域。景观类型的图谱变化模式主要是“稳定型”且各区域均有分布,其中以“林地—林地—林地”为主要图谱类型。(2)景观格局驱动力因子分析表明:影响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景观类型是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其演变过程是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影响林地、草地、耕地、水域较多,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较多。其中,林地主要受地势和GDP影响,草地主要受气候和地形影响,建设用地主要受人类活动强度和人口影响,耕地主要受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影响,水域主要受自然水系的影响,未利用地主要受地形及道路影响。(3)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研究表明:到202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景观、草地景观、水域景观和未利用地景观面积有所增加,而耕地景观和林地景观面积有小幅度减少。几类景观变化幅度都较小,说明在2025年景观结构变化趋于稳定。

周雅吉[3](2021)在《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宁夏海原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起伏大,地表覆盖着厚厚的湿陷性黄土,夏季集中的暴雨经常引起短时内涝、地表下陷、径流侵蚀等问题。针对乡村雨洪管控问题的既有研究,国内多集中在供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等方面,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极端气候条件以及脆弱的土壤结构并不适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雨洪管控实践及研究的梳理,结合国内黄土高原地区乡土智慧,选择海原县菜园村为典型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村庄雨洪管控问题的地域特征,其次对其雨洪形成的空间机制进行了剖析,最终提出了地域性乡村雨洪管控体系及其景观化建设策略。本论文共6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雨洪管控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梳理,指出乡村地区处理雨洪问题时存在的弊端,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等;第二章辨析了研究相关的概念,梳理了研究运用的基础理论并阐述了基础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及在本文中的运用,分析并借鉴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土智慧案例,最后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第三章介绍了宁夏海原县菜园村的区位背景和自然条件,分析了造成雨洪现象的成因;第四章基于菜园村雨洪问题,通过流域分析、空间格局构建和雨水过程分析,评价了菜园村建成区的景观格局,并总结导致雨洪问题的格局特征;第五章从景观格局提升、下垫面设计、LID措施应用三个层面提出雨洪管控建设的景观策略;第六章总结了菜园村建成区基于雨洪问题的LID建设景观策略的研究内容并作出展望,以期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雨洪管控建设提供帮助。本研究主要结论有2点:(1)基于“源-汇”模型及“格局-过程-功能”原理对海原县菜园村雨洪问题的空间机制进行分析;(2)从格局优化、下垫面设计、措施使用三个层次提出了地域性乡村雨洪管控的LID建设景观策略。

刘苏丹[4](2021)在《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坚持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改革开放的助力之下,我国成功由传统的农业文明逐渐转为现代的工业文明。此期间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国的烦恼,而是全球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各国也围绕着环境问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的会议协商和谈判。我国自进入新时代以来,生态问题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依旧任重道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抓牢生态文明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鲜明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之后在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将“美丽”写在了人们今后继续奋斗的旗帜上。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中国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既有时代特色、又有理论传承,既以基本国情为前提、又富有国际视野的生态思想。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习近平始终坚持着为人民创设更加优美的环境。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多次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结合时代背景,提出了许多新的生态思想、命题、理念,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其发展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了解习近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及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本文第一部分首先梳理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然后第二部分又探究了习近平自然观形成,其中包括其产生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同时还梳理了习近平自然观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是全文重点论述的部分,通过前两个部分的铺垫,可以更好地看出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最后一个部分是从实践意义上探究习近平自然观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史晓玲[5](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陈敏[6](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何灏川[7](2020)在《庆阳市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连接粮食、能源的关键纽带,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福祉、资源安全等各个方面。开展庆阳市非常规和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研究,对于保障研究区水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庆阳市是西北干旱区的重要工业地区。水资源总量和可供给量极端缺乏,庆阳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仅为468.1mm,且存在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污染较严重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庆阳市经济发展。由于第二产业的兴起,庆阳市的经济和人口迅速增长,使得原本就失衡的水资源供需关系更加严峻。同时,因为过度发展能源、工业等第二产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每况愈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有计划的利用再生水、雨水、矿井疏干水等非常规水资源,是废、污水变资源的良策,是缓解水资源供需失衡的可行方式。非常规和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以满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等综合系统的效益最大化,是寻求协调整个水资源系统的尝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总结了庆阳市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人口经济等现状;分析了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开发现状、海绵城市建设现状、涉水城市化建设现状。根据庆阳市水资源需水要求、供水状态现状为依据,采用最大水资源人口承载力Cp、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IWSD两个指标,对庆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进行计算评估。计算结果显示,除镇原县刚刚达到承载力标准、华池县稍微低于水资源承载力标准以外,剩下的其余各区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超载问题,庆阳市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2)梳理了庆阳市生活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态环境的需水量计算方式;水资源总量计算方法;地表水、地下水等常规水资源和非常规水资源(再生水、雨水、苦咸水、矿井疏干水等)可供给量的计算方法。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方法,对庆阳市近期(2020年)、中期(2025年)和远期(2030年)规划年的需水量和供水量进行预测,并进行供需水平衡分析。其中在50%保证率下,三个规划年缺水量分别为1312、1257、1124万m3,缺水率分别为2.65%、2.27%、1.93%。可以看出,庆阳市水资源在规划年内依旧处于供需失衡的局面,人民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和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依旧突出,三个规划年的水资源供需状况依旧不乐观。(3)在遵循庆阳市水资源协同配置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下优化目标,建立了研究区常规水资源和非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1)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经济目标函数;辅以水源优先次序系数、部门用水次序系数等参数,加入单位水资源成本等方法,保障非常规水资源优先使用,生活及三产用水优先配置;(2)以水、能源、粮食纽带(WEF Nexus)系统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社会效益目标函数;采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系数、第一产业缺水系数的相反数、第二产业经济计算值与规划值的比值作为评价指标函数,进行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WEF Nexus)耦合,满足非常规用水和常规水资源的协同配置。(3)以COD排放量最小为目标;限制高消耗、高排放企业的发展,促进庆阳市以第二产业经济为主的经济体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体系转型。(4)针对水资源协同配置目标函数的高维、多峰值、非线性、不连续和非凸性等特性,特选取飞蛾扑火优化算法、灰狼优化算法、鲸鱼优化算法三种新型的智能仿生优化算法,并对其存在的过早收敛、易陷入局部最优、搜索面积小等不足进行改进。对三种改进的优化算法采用12个测试函数(6个单峰函数和6个多峰函数)进行测试对比,结果显示,三个改进智能算法随着收敛次数的增加,收敛精度都有所提升;改进飞蛾扑火算法在搜索范围和收敛速度及精度都不及改进灰狼算法和改进鲸鱼算法;而改进鲸鱼算法的收敛精度优于改进灰狼算法,但是在一些测试函数中存在过早收敛、易于陷入最优解等缺点。总体测试结果显示,改进灰狼算法在计算精度可以达到标准,而且存在搜索面积大、不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优点。(5)以上述三种改进优化算法对比传统多目标方法,分别求解研究区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并选取11个指标进行结果优劣比选。得出50%保证率下的改进飞蛾扑火算法、改进灰狼算法、改进鲸鱼算法和传统多目标算法的2020年得分(0.042、0.184、0.444、0.086)、2025年得分(0.301、0.699、0.054、0.382)、2030年得分(0.506、0.021、0.182、0.436),所得综合得分表现为BⅢ>CⅢ>AⅢ>DⅢ>CⅡ>BⅡ>AⅡ>DⅡ>BⅠ>CⅠ>AⅠ>DⅠ。表明三种改进的优化算法均优于传统多目标配置方法,其中改进鲸鱼算法和改进灰狼算法计算结果相近,二者各有好坏。同时结合5.3节结果,最终选定改进灰狼算法结果为庆阳市非常规和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经过改进灰狼算法配置后,50%保证率下的2020、2025和2030年水资源所对应的经济生产总值分别为1060.35亿元、1601.18亿元和2196.12亿元;其中2020年配置后的水资源所对应的经济生产总值超过庆阳市十三五经济规划中1000亿元的产值目标。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非常规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研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为研究区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求解提供新的计算途径。

张成利[8](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文中提出回顾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类逐渐战胜自然的历史过程。就中国而言,短短几十年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成就斐然的背后实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不断涌现。可以说,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自然代价。面对国际整体生态形势不佳、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基本现状,基于对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反思以及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从理论上构建指引生态实践的思想认识是党和国家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回答,以期从思想意识层面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引领。本文旨在借鉴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人类发展史上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及如何运用它指导生态实践进行整体性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作出理论应答。全文主要分导论、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的对象和意义进行简要论述;其次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最后着重阐述了生态、生态文明等多组概念的基本内涵。论文的前两章主要是从理论来源和历史演进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与确立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支撑。第一章主要论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开发利用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等思想认识,肯定这些思想至今仍在延用。其次,就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尊重生命”思想进行论述。最后,分别讨论生态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三种理论,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供理论准备。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本章从动态角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经历了萌芽、孕育、发展、丰富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这些认识皆以相关生态文明理念表现出来。为了体现逻辑上的连贯和结构上的衔接,每个发展阶段基本从历史背景和具体理论认识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持之以恒的探求。论文的中间部分也是主干部分,主要从理论主张、基本特征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认识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第三章具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理论主张。本章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概括和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为和谐发展、生态公平、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说清楚、说透彻。论文后面所阐释的对于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实路径分析正是基于本章内容。可以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理论主张的概括与论述是整篇博士论文的关键和核心。第四章简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在上一章提炼和分析了理论主张之后,进一步归纳总结这个概念的基本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传统文明观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走出传统文明观的误区,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简言之,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四大特征。论文的后三章都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理论主张的确定展开的,包括用生态文明观衡量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状,肯定成就,发现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实践的具体现实路径。第五章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的生态建设实践。本章主要从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依然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来评价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就成就而言,经过党和国家多年的努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建设工作持续顺利推进,国内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而言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成绩显着的同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依然较多,包括在新的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国内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思想观念上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存在、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仍有待健全等多个方面。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本章旨在从学理依据与现实基础两个维度论证和阐释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生态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解决现实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即,一是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三是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论。如,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增强其理论自信、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来推动国内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未来研究可能拓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如,可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可以探讨具体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的树立以及如何积极提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影响力等方面。

覃苗[9](2019)在《福建平潭三十六脚湖蓝藻水华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蓝藻水华多发生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由于气候和水文条件有利于藻类生长时,蓝藻暴发性繁殖和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量,是一种多原因综合影响而引发的自然现象。蓝藻水华现象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其暴发机理并未完全明确。对于非线性、多因素、随机发生的蓝藻水华,目前已发展多种非机理数据驱动预警研究方法,本文选用基于非线性逼近功能,能对未明确影响因子的对象直接进行动力学描述的BP人工神经网络,对平潭三十六脚湖进行水华预测预警研究分析,对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野外观测采样、实验室监测分析及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三十六脚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模型以预警水华的暴发。研究的时间段分为2个时期即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0日及2018年6月至2018年7月和11月至12月期间,其中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0日期间所得的在线监控数据用于水华暴发的影响因子的确定及预警模型的构建,2018年6月至2018年7月和11月至12月期间的数据用于水体蓝藻水华分析及模型的验证。依据水库水体的特点及相关的文献报道,研究确定了BP人工神经网络为蓝藻水华暴发的预警模型,用空间几何均值来确定湖区蓝藻水华暴发的叶绿素a的阈值。通过对湖区水体分析及预警模型演算产生如下结论:(1)湖区水体营养盐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但水体中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丰富,营养盐不是水华暴发的限制性因素,且湖区蓝藻水华发生是浮游植物的分布受到风向的影响。(2)通过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影响三十六脚湖浮游植物种类和生物量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风速、日照时数,水温、电导率、溶解氧为主成分系数较高的环境因子。(3)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将气象、水质因子作为输入,叶绿素a浓度作为输出进行优化演算,最终确定了最优模型输入因子组合为气温、风向、水温、电导率,该组合的模型输出结果拟合度(R2)达到0.97,标准偏差比(RSR)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6和0.04?g/L。(4)考虑湖区空间差异,对输出因子叶绿素a做空间几何均值计算,设定三十六脚湖水华预警模型叶绿素a阈值35.5?g/L。(5)选取福清东张水库对模型进行演算,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验证精度达到75%以上,本研究结果为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提供了参考。

夏蓉[10](2019)在《地方政府河长制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文中认为2008年,河长制因在江苏省无锡市爆发的大规模蓝藻污染事件中发挥巨大作用,而被推广。与以往的“国家发文-地方试点-全面推广”的政策执行路线不同,河长制的产生遵循“地方创新-各地借鉴再创新-国家发文-全面推广”的政策路径。河长制作为新兴事物,以其“首长承包”和“行政问责”的本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改变了以往对河湖治理无人问津的现象,引起了地方主要党政负责人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河长制的理论跟进不足,具体成效还未明确,在学术界存在一些争议。如何将其打造为长效体制,仍需要研究和探讨。本文意在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探究河长制这一创新实践所体现的治理理念,在总结成效的同时找出其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在界定“河长制”、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基于官僚制、善治、整体性治理理论,将浙江省舟山市作为焦点案例,对河长制度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并总结,以小见大。通过分析可知,河长制改变了以往分割式河湖治理缺陷,用整体性治理理念统筹政社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整合相关资源,大刀阔斧开展河湖治理,在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实践绩效。与传统河湖治理政策相比,河长制在价值观念、治理主体、治理逻辑以及治理方式上均有突破和创新。但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目前整体性治理理念并没有发挥出最大效能,目前河长制仍存在决策权过度集中、主体责任模糊及考核标准不具体等不足,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法制落后、官僚体制痼疾与问责机制不完善。尽管现阶段的河长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但从其产生的环境效益来看还是利大于弊,仍应积极推广。本文尝试拓展整体性治理理念,从完善制度建设、追求公共利益、构建整体责任三方面出发,完善法律制度、问责制度等外部条件,将环保意识和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寻求企业和社会的帮助,共同形成合力,探求河长制的改革发展路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治理体制和生态环境制度,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二、猛进水库污染依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猛进水库污染依旧(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1.2.2 农业生态效率的应用研究
        1.2.3 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收敛性分析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2.1.1 效率
        2.1.2 生态效率
        2.1.3 农业生态效率
        2.1.4 农业生态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经济收敛理论
        2.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4 生态经济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3.1.1 资源稀缺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2 环境污染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3 经济增长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双重影响
        3.1.4 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态效率
    3.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发展趋势理论分析
    3.3 新疆农业生态与生产效率评价理论分析
    3.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收敛性的理论分析
    3.5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农业-生态发展现状
    4.1 新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概况
        4.1.1 新疆社会经济概况
        4.1.2 新疆自然资源禀赋
        4.1.3 新疆生态环境现况
    4.2 新疆农业投入产出概况
        4.2.1 新疆农业投入
        4.2.2 新疆农业产出
    4.3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污染概况
        4.3.1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使用强度
        4.3.2 新疆农业污染排放情况
    4.4 中国及新疆农业生态化发展概况
        4.4.1 农业生态化发展阶段分析
        4.4.2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4.4.3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变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5.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5.1.1 农业生态效率主要研究方法
        5.1.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模型选择
        5.1.3 指标数据选择与描述统计
    5.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2 新疆农业不同要素投入的损失结构分析
        5.2.3 新疆14 个地州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分解
        5.2.4 新疆14 个地州市各项效率波动分析
        5.2.5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生产效率对比分析
        5.2.6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结构分析
    5.3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
        5.3.1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5.3.2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测度及其分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1 收敛性分析方法
        6.1.1 σ收敛
        6.1.2 绝对β收敛
        6.1.3 条件β收敛
        6.1.4 俱乐部收敛
    6.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σ收敛
        6.2.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绝对β收敛
        6.2.3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条件β收敛
        6.2.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俱乐部收敛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1 研究方法
        7.1.1 面板回归模型—Tobit回归方法
        7.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7.1.3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7.2 影响因素及变量选择
        7.2.1 水资源角度变量选择
        7.2.2 多维视角下变量选择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水资源角度结果分析
        7.3.2 多维视角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相关建议
        8.2.1 推广清洁生产,加强控污减排
        8.2.2 提高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
        8.2.3 科学治水用水,推广节水灌溉
        8.2.4 促进区域协调,加快南疆建设
        8.2.5 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发展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基于GIS的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地理信息系统
        1.3.2 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
        1.3.3 景观格局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景观格局动态演变研究
        1.4.2 景观格局驱动力研究
        1.4.3 景观格局预测模拟研究
        1.4.4 综述评述
    1.5 相关理论基础
        1.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5.3 人地协调理论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郴州市概况
        2.1.2 苏仙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来源
        2.2.1 遥感影像数据
        2.2.2 自然地理数据
        2.2.3 社会经济数据
        2.2.4 其他辅助数据
    2.3 空间数据预处理
        2.3.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2.3.2 景观类型划分
        2.3.3 遥感影像分类
3 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分析
    3.1 苏仙区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3.2 苏仙区三期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3.3 苏仙区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3.3.1 景观类型结构变化分析
        3.3.2 景观单一动态度变化分析
        3.3.3 景观类型水平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3.3.4 景观水平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3.3.5 景观空间转移矩阵分析
        3.3.6 景观综合动态度变化分析
        3.3.7 基于地形梯度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3.8 基于地理信息图谱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 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4.1 驱动力因子分析方法
    4.2 驱动力因子的选择及处理
        4.2.1 驱动因子选择原则
        4.2.2 驱动因子数据处理
    4.3 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4.3.1 定量分析
        4.3.2 定性分析
    4.4 回归模型有效性检验
5 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模拟预测及分析
    5.1 预测模拟思路概述
    5.2 CA-Markov耦合模型构建
    5.3 苏仙区2018年预测模型结果及精度检验
    5.4 苏仙区2025年景观格局模拟预测结果及分析
6 问题与建议
    6.1 存在问题
    6.2 提升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建成区
        2.1.2 雨洪管控
        2.1.3 措施景观化
    2.2 基础理论
        2.2.1 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2.2.2 源-流-汇-受理论
        2.2.3 上述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4 案例分析
3 菜园村建成区雨洪问题地域特征分析
    3.1 区域背景
        3.1.1 区位条件
        3.1.2 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3.1.3 土地利用现状
    3.2 菜园村自然条件
        3.2.1 降雨条件
        3.2.2 土壤条件
        3.2.3 地貌条件
        3.2.4 地质条件
        3.2.5 水文条件
        3.2.6 植被条件
    3.3 现状问题
        3.3.1 短时内涝
        3.3.2 干旱
        3.3.3 径流侵蚀
    3.4 本章小结
4 菜园村研究区雨洪问题空间机制分析
    4.1 菜园村研究区空间格局分析
        4.1.1 流域关系分析
        4.1.2 子汇水区划分
        4.1.3 菜园村研究区下垫面划分
        4.1.4 菜园村研究区空间格局分析
    4.2 菜园村研究区汇水过程分析
        4.2.1 菜园村研究区外部汇水分析
        4.2.2 菜园村研究区内部汇水分析
    4.3 菜园村研究区景观格局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菜园村乡村LID措施及景观优化策略
    5.1 菜园村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5.2 菜园村下垫面分区改造措施及景观优化
        5.2.1 台塬下垫面
        5.2.2 坡面下垫面
        5.2.3 陡坎下垫面
        5.2.4 硬化下垫面
        5.2.5 沟谷下垫面
    5.3 菜园村雨洪设施及景观优化
        5.3.1 排水设施
        5.3.2 滞留净化设施
        5.3.3 蓄水用水设施
        5.3.4 护坡设施
        5.3.5 塬边埂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与讨论
        6.1.1 菜园村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6.1.2 菜园村建成区雨洪问题形成的空间机制分析
        6.1.3 菜园村下垫面分区改造措施及景观优化策略
        6.1.4 菜园村技术措施具体运用及景观优化
        6.1.5 研究讨论
    6.2 研究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4)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坚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的研究意义
        1.1 理论意义
        1.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1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容与特征
    1.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1.1.1 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认识
        1.1.2 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辩证关系的理解
        1.1.3 资本主义制度是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
        1.1.4 共产主义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希望
    1.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2.1 实践性
        1.2.2 辩证性
        1.2.3 可持续性
        1.2.4 人本性
第2章 习近平自然观的形成与内容
    2.1 习近平自然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国际背景
        2.1.2 国内背景
    2.2 习近平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2.2.1 唯物的生态自然观
        2.2.2 辩证的生态发展观
        2.2.3 和谐的生态民生观
第3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坚持和发展
    3.1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坚持
        3.1.1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自然观的坚持
        3.1.2 对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的坚持
        3.1.3 对生态与文明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的坚持
        3.1.4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系统观的坚持
    3.2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
        3.2.1 对生态民生方面的发展
        3.2.2 对生态安全方面的发展
        3.2.3 对生态法治方面的发展
        3.2.4 对生态全球视角的发展
第4章 习近平自然观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4.1 发挥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主体性作用
    4.2 加强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
        4.2.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2.2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2.3 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4.3 推进最严格的制度和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4.3.1 加强生态责任追究
        4.3.2 强化各项制度执行
    4.4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4.4.1 积极参与国际生态交流合作
        4.4.2 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4.3 指导美丽世界的建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框架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1.4.1 数据来源
        1.4.2 数据处理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1.5.1 研究重难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2.1 研究动态
        2.1.1 文献综述
        2.1.2 研究述评
    2.2 基础理论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2.3 相关概念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3.1 发展历程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3.2 比较分析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3.3 需求分析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3.4 基本特征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3.5 阶段特征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5.2.1 基本类型
        5.2.2 有效性分析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5.3.1 基本类型
        5.3.2 有效性分析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5.4.2 主要特点
    5.5 调查数据分析
        5.5.1 抽样调查分析
        5.5.2 典型调查分析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8.4 算例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7)庆阳市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2.1.1 “以需定供”配置思想
        1.2.1.2 “以供定需”配置思想
        1.2.1.3 基于“宏观经济”系统配置思想
        1.2.1.4 “可持续发展”配置思想
        1.2.1.5 “水量、水质联合”配置思想
        1.2.1.6 “三生水”配置思想
        1.2.2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1.2.2.1 再生水综合利用
        1.2.2.2 雨水资源利用
        1.2.2.3 矿井疏干水资源利用
        1.2.3 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研究进展
        1.2.3.1 水资源配置模型进展
        1.2.3.2 模型求解方法研究进展
    1.3 非常规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资源协同配置理论
    2.1 水资源协同配置理论
        2.1.1 水资源协同配置原则
        2.1.2 水资源协同配置手段
    2.2 水资源多目标配置方法
    2.3 供需水量预测方法
    2.4 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评价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气象概况
    3.3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4 工程建设现状
        3.4.1 水利工程开发利用现状
        3.4.2 海绵城市项目工程建设
        3.4.3 城市供水及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3.5 水资源及水资源利用现状
        3.5.1 河流及水资源情况
        3.5.1.1 地表径流水资源
        3.5.1.2 地下水资源
        3.5.2 水资源利用现状
    3.6 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3.6.1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方法
        3.6.2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
    3.7 非常规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的必要性
        3.7.1 庆阳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3.7.2 庆阳市非常规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的必要性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需水量与供水量预测
    4.1 庆阳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灰色预测结果
    4.2 需水量计算
        4.2.1 各部门需水量计算方法
        4.2.1.1 生活及三产需水量计算
        4.2.1.2 第一产业需水量计算
        4.2.1.3 第二产业需水量计算
        4.2.1.4 生态需水量计算
        4.2.2 各部门需水量预测值
    4.3 供水量计算
        4.3.1 水资源总量分析
        4.3.1.1 水资源总量
        4.3.1.2 地表水资源量
        4.3.1.3 地下水资源量
        4.3.2 常规水资源可供水量
        4.3.3 非常规水资源可供水量
        4.3.4 庆阳市可供水量预测值
    4.4 庆阳市规划年供需平衡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庆阳市非常规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
    5.1 目标函数
    5.2 约束条件
    5.3 模型求解与结果对比
        5.3.1 三种改进的新型仿生智能算法
        5.3.1.1 改进飞蛾扑火算法
        5.3.1.2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5.3.1.3 改进鲸鱼算法
        5.3.2 智能优化算法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庆阳市非常规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求解与结果评价
    6.1 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
    6.2 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评价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解析
        (一)生态
        (二)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考
        二、列宁的生态认识
    第二节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
        二、“尊重生命”的生态理念
        三、“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第三节 理论借鉴:西方社会的几种生态理论
        一、生态主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萌芽阶段(1949-197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萌芽的历史缘由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三、对生态与发展关系的关注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孕育阶段(1978-2002)
        一、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挑战
        二、环境保护思想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阶段(2002-2012)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要求
        二、科学发展理念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阶段(2012-至今)
        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背景
        二、绿色发展理念
        三、生态文明新理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
    第一节 和谐发展
        一、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状态
        二、追求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社会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 生态公平
        一、公平是一切人类行为应遵循的准则
        二、公平为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提供条件
        三、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
    第三节 绿色发展
        一、绿色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标志
        二、绿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三、绿色是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观念
    第四节 生态安全
        一、安全是人类文明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生态安全是对国家安全理念的丰富发展
        三、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历史性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观的历史承接
        二、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生态智慧的深化
    第二节 民族性
        一、保障中国人民的环境利益
        二、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三、促进世界各民族协同发展
    第三节 时代性
        一、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
        二、回应时代最基本问题的拷问
        三、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举措
    第四节 实践性
        一、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二、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三、在实践中实现进一步丰富发展
第五章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生态建设实践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初见成效
        一、生态文明意识初步形成
        二、生态建设事业顺利推进
        三、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相当严峻
        一、国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二、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尚待全面提高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
        四、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五、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一、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
        二、切实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
        三、积极培养与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
        一、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实现源头防控
        二、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管
        三、构建相关追责损赔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第三节 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二、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三、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生态技术
    第四节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
        一、努力推进全球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
        二、不断增强国际生态合作的思想认识
        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合作的实践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福建平潭三十六脚湖蓝藻水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蓝藻水华
        0.1.1 蓝藻水华定义
        0.1.2 蓝藻水华危害
    0.2 蓝藻水华预警
        0.2.1 机理模型
        0.2.2 非机理模型
    0.3 BP人工神经网络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0.5 选题背景及意义
    0.6 本文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平潭三十六脚湖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平潭气象特征
        1.2.1 气温
        1.2.2 降水量
        1.2.3 风向
        1.2.4 日照时数
    1.3 湖区水质特征
        1.3.1 富营养化状态
        1.3.2 营养盐年际变化
        1.3.3 叶绿素a年际变化
        1.3.4 高锰酸盐指数年际变化
        1.3.5 透明度年际变化
    1.4 湖区水生态特征
    1.5 小结
第二章 三十六脚湖水华特征
    2.1 研究和实验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指标分析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分析
        2.2.1 营养盐水华特征
        2.2.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华特征
        2.2.3 营养盐时空变化特征
        2.2.4 沉积物结构特征分析
    2.3 水华各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2.3.1 结果分析
        2.3.2 水质因子对三十六脚湖水华的影响分析
        2.3.3 气象因子对三十六脚湖水华的影响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因子筛选
    3.1 数据处理
        3.1.1 数据来源与类型
        3.1.2 数据处理工具
        3.1.3 数据筛选
        3.1.4 主成分分析
        3.1.5 相关性分析
    3.2 模型构建
        3.2.1 参数筛选
        3.2.2 系统架构及核心算法
        3.2.3 参数设取
    3.3 模型输入因子筛选
        3.3.1 评价指标
        3.3.2 水质因子筛选
        3.3.3 气象因子筛选
        3.3.4 组合因子筛选
    3.4 输入因子结果确定
    3.5 水华成因规律与因子结果对比分析
        3.5.1 气象因子特征分析
        3.5.2 水质因子特征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模型的验证
    4.1 输入因子验证
        4.1.1 验证水库概况
        4.1.2 输入因子验证
    4.2 阈值的确定
        4.2.1 指标阈值
        4.2.2 指标阈值验证
    4.3 模型验证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不足之处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地方政府河长制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结构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河长制
        2.1.2 生态文明
        2.1.3 绩效考核
        2.1.4 长效管理体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官僚制
        2.2.2 善治理论
        2.2.3 整体性治理
3 舟山市河长制的起源与发展
    3.1 河长制的历史溯源
        3.1.1 传统河湖治理的实践困境
        3.1.2 河长制的产生
    3.2 河长制的推行与发展
        3.2.1 河长制的全面推行
        3.2.2 浙江省的“五水共治”与河长制
    3.3 舟山市河长制的发展
        3.3.1 舟山市概况
        3.3.2 舟山市河长制的资金保障
        3.3.3 舟山市河长制的治水效率
4 舟山市河长制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成
    4.1 舟山市河长制的保障制度
        4.1.1 舟山市“河长制”的政策构成
        4.1.2 舟山市“河长制”的目标
    4.2 舟山市河长制的组织架构
        4.2.1 河长的构成与分工
        4.2.2 “河长办”与相关职能部门
        4.2.3 市场与社会力量
    4.3 舟山市河长制的运行机制
        4.3.1 河湖治理的相关机制
        4.3.2 河长制内部协作
        4.3.3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5 舟山市河长制管理体制的创新逻辑
    5.1 价值观念的提升:以生态文明为导向
        5.1.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5.1.2 从“黑色GDP”到“绿色GDP”的发展理念
    5.2 治理主体多元化:公私部门参与
        5.2.1 基于行政首长负责的政府主导
        5.2.2 “民间河长”共同参与
        5.2.3 企业共同治理
    5.3 治理逻辑的转变:从分割式到整体性
        5.3.1 整体性角度下的“一河一策”制度
        5.3.2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5.3.3 基于部门协同的综合监管
    5.4 治理方式现代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5.4.1 从“总体-支配型”到“技术-治理型”
        5.4.2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河长
        5.4.3 “水下森林”生态修复
    5.5 小结
6 舟山市河长制管理体制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6.1 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
        6.1.1 决策权过度集中,“人治”特征明显
        6.1.2 部门事务交叉,主体责任模糊
        6.1.3 考核标准不具体,真实性存疑
    6.2 管理体制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6.2.1 法律制度建设滞后
        6.2.2 官僚体制内在缺陷
        6.2.3 问责机制不完善
7 政策建议与结论
    7.1 政策建议
        7.1.1 完善制度建设,健全考核机制
        7.1.2 追求公共利益,传递“善治”目标
        7.1.3 构建整体责任,形成“治水”合力
    7.2 结论与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猛进水库污染依旧(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D]. 崔叶辰.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2]基于GIS的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D]. 陈王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3]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周雅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坚持与发展研究[D]. 刘苏丹.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6]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7]庆阳市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研究[D]. 何灏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D]. 张成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福建平潭三十六脚湖蓝藻水华预警研究[D]. 覃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地方政府河长制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D]. 夏蓉.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孟津水库持续污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