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净庄大云寺大雄宝殿考察报告

浑源净庄大云寺大雄宝殿考察报告

一、浑源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勘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杰[1](2021)在《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及大木作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朝自公元1115年立国,至1234年,历时119年,国祚虽短,但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留下了精彩纷呈的一页。山西作为金朝统治下的中心区域之一,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大量的木构建筑得以营建并保留下来,就全国现存金代木构建筑数量而言,山西占全国同期总量的80%以上,独树一帜。大定年间介于金朝中期,这一时期金国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思想文化繁荣,建筑领域同样颇有成就。据统计,山西现存具有确切历史纪年的大定木构建筑为23座,位列金朝各时期之首,丰富的建筑遗存和实物样本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和依据。本文以“金大定时期”为切入点,以该时期木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类比推理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木构建筑营造与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总结大木作特征方面稳定的营造手法以及营造规律,并梳理营造特征在各区域间存在的差异及个性表现。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界定研究对象和案例,提出研究内容和方法,形成文章整体框架结构。第二部分:对金代山西地区历史背景、分期以及行政区划进行梳理论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统计分析山西境内金代木结构建筑,并进行分类汇总,以全面的视角阐释木构建筑时空分布规律和山西金代建筑大木作基本特征。第三部分:以建筑营造背景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三大领域分析论述金大定时期山西地区的历史背景环境,对大定时期营造高峰的盛况进行佐证,分析历史环境和建筑营造之间的密切关联。第四部分:对大定时期山西现存木构建筑、省内分区以及案例特征研究内容三方面进行阐述。选取山西东南部、中部、北部及南部四大区域内的17座大定木构建筑实例,从平面布局及柱网排列、梁架结构体系、铺作特征以及建筑比例与尺度四个层面入手,通过数据的分析计算、对比等方式,分析金大定年间木构建筑大木作特征,总结区域共性及个性表现。第五部分:全面系统地总结归纳文章内容,包括建筑营造环境、归纳大定时期木构建筑各区域间共性与个性特征,以期为今后山西地区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以及理论参考。

何洋[2](2020)在《北宋木构建筑遗存檐部做法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建筑自成体系,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檐部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形态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部分。北宋上承唐五代下启南宋金元,是中国建筑技术史发展的一个高峰。本文详细解读并整理了北宋木构建筑遗存中的檐部做法,现存建筑技术史籍中总结出来三个相关技术方面:出檐、起翘、生出。论文从这方面的技术出发对63栋北宋现存木结构建筑遗存的檐部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存在于这些遗存中的檐部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出檐限度、檐高法分布状况、起翘与角梁类型的关系、决定生出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李雅君[3](2020)在《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教自汉魏时期东传入晋地,从此展开绵延千年的山西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山西古代佛寺壁画遗存面积约11940平方米,是世界宗教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间上从唐迄至明清,代有留存;在年代分布上,有“远少近多”的特点,即金元明清的佛寺壁画数量达11300平方米,占总数量的95%,而唐、五代、辽宋时期的佛寺壁画遗存较少,总计约640平方米,本论文即以此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论文的研究主要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并依靠翔实确凿的文献资料,在查阅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和借鉴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佛寺壁画的图像所绘内容进行释读,继而从山西区域文化、自然地理、佛教义理、民族关系与艺术风格等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对山西唐宋时期佛寺壁画图像的形成、演变进行分析与阐释,进而挖掘其信仰内涵、思想观念等。在壁画图像的释读方面,笔者试图达到题材内容识读的准确、风格形式的多样化分析以及图像与文本的互证。本论文将以山西地区盛唐至北宋时期(8世纪下半叶——11世纪末)佛寺壁画的典型个案为主要研究内容,涵盖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壁画的探讨。主要考察大殿北次间拱眼壁佛说法图与主尊须弥座背面毗沙门天王变相图,通过对图像题材内容、风格样式、配置组合等因素的分析,结合八世纪下半叶佛光寺的具体历史文献的考察,从而勾勒出佛光寺壁画图像的渊源、流布与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五台山佛教部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第二部分,是对平顺大云院五代壁画的研究。首先对弥陀殿东壁维摩诘经变图像、扇面墙背面残存壁画图像的释读,并重点探究壁画中“南派山水”出现的缘由,接下来通过比较,推断出大云院维摩经变的图像风格样式的两种来源途径。根据扇面墙背后以及北壁残存的图像,推测两铺壁面所绘的题材内容,为接下来西壁壁画内容的重构与复原作铺垫。基于以上问题的探讨,并通过历史性的考察东壁维摩经变与其他经变的组合形式,进一步论证西壁壁画所绘内容;第三部分,主要围绕高平开化寺北宋壁画所表现题材内容展开相关探讨。首先,重新解读北壁东侧墙面“东扆壁”所绘图像内容,明确其为弥勒上生经变,并进一步揭示出晋东南地区流传已久的弥勒上生信仰的盛行原因,以及其与高昌回鹘的密切联系。其次,对目前存有疑议的西扆壁所绘题材内容的再探讨。本章最后对东壁壁画中的卢舍那法界人中像进行溯源及对比分析,揭示出这一题材图像的时代语意及图像意涵;第四部分,是对灵丘觉山寺舍利塔辽代壁画的研究。首先从佛塔作为佛教美术的起源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探讨,以及辽代佛塔状况的考察,都直接反映了辽代社会佛教末法思想的流行。通过对壁画中白衣观音像与地藏菩萨像的识读,对壁画风格样式的探讨及溯源,阐明辽代佛教美术图像与高昌回鹘的密切联系,进一步阐释这种图像组合透射出的佛学义理及佛教部派的发展趋势,指出辽代造塔、刻经以及从图像上的“回归传统”,都是僧众祈求将佛法永传万世的愿景,是11世纪弥漫于整个佛教世界的末法思想的集中体现。本论文基于对山西境内唐宋时期佛寺壁画的实地考察与文献整理,在我国“一带一路”大的历史背景下,以区域文化的视角,对山西唐宋佛寺中的壁画艺术的题材内容、风格流变、图像演变以及图像意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试图挖掘山西古代美术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精神,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佛寺壁画艺术的思想性。

叶皓然[4](2019)在《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建筑遗存转角造技术类型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歇山是我国木结构建筑五种基本屋顶形式之一,这种屋顶形式等级高、应用广、技术有代表性,因此歇山建筑是我国建筑史,特别是建筑技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以81栋转角造调研资料较为齐全的晋、冀、豫现存唐至宋金歇山建筑遗存作为研究对象,用考古类型学法对这些建筑的转角造做法形制进行归类分析,并从力学角度,对各类承接角部荷载的构件组合进行分类讨论。根据构件组合特点进行时代形制分期,总结各时代转角造技术涉及的各类构件做法规律,并据此建立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建筑遗存转角造技术的时代标尺。运用这把时代标尺表现晋、冀、豫地区唐至宋金时期歇山建筑遗存转角造技术的时代发展特征。最后依据这把时代标尺对建造年代未知的歇山建筑遗存的建造年代进行判定。

张小杨[5](2019)在《辽塔考述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公元10世纪前后,契丹游牧民族在中国北方草原逐渐崛起,在唐末五代乱世之中积蓄力量,稳步发展。会同元年收取幽云十六州,统和二十四年签订澶渊之盟,其统治长达219年。在此期间,历代君主皆有佛教寺院及佛塔营建活动,至兴宗起,崇佞释教,大肆树塔营建寺院,其佛塔广泛分布于辽境各处。辽塔遗存数量丰富,地上遗存多达八十余处,在已有的大范围建筑调查的基础之上,笔者通过历代方志、史料、金石志以及民国早期调查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官方测绘调查及考古发掘,进行考证梳理,大致形成一份辽时期佛塔营建考述,终总结170余例辽塔案例。在通考基础之上,首先对辽塔的建筑类型与时空分布、寺院布局等建筑及时代地域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绘制辽佛塔分布地图。其次对辽塔突出特征——壁饰造像题材与舍利瘗埋类型进行图像学与考古学分类,试图从辽塔的外在表现分析其反映的佛教思想内涵。

金瑞[6](2019)在《十大明王水陆画研究 ——以山西河北寺观壁画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明王是佛教万神殿中的忿怒神只,是伴随着密乘佛教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明王是佛和菩萨化现的,一般为男性,其形象为多头多臂,裸露上身,手持各种法器,表情忿怒。他们或坐乘神兽,或脚踏妖魔。明王的作用是守护佛法,降伏各种妖魔,去除各种障碍和灾难。在曼荼罗中明王负责守护各个方向,起到守护神的作用。在水陆法会中十大明王起到保卫道场守护结界的作用,同时他们还代表本尊佛菩萨出现。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四种明王组合,包括五大明王即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和金刚夜叉明王(乌刍沙摩明王),八大明王即降三世明王、大威德明王、大笑明王、大轮明王、马头明王、无能胜明王、不动明王和步掷明王,水陆十大明王即焰鬘德迦明王、大笑明王、无能胜明王、步掷明王、马头明王、大力明王、甘露军吒利明王、不动尊明王、降三世明王和大轮明王,藏传经典十大明王即阎魔敌明王、慧竟明王、莲竟明王、障竟明王、不动明王、欲帝明王、青杖明王、大力明王、顶髻转轮明王和损美明王。本文前半部分研究五大明王和八大明王的图像,五大明王图像流传于日本,如京都东寺讲堂的立体曼荼罗。八大明王图像主要流传于中国,包括法门寺地宫中的两套图像、大同观音堂石雕、剑川石钟山石窟第六窟和大足小佛湾第九龛石刻以及觉山寺塔壁画。宋初传入中国的无上瑜伽部经典中的十大明王与水陆十大明王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神只系统。水陆十大明王是在八大明王的基础上参照经典十大明王创制出来的。大足大佛湾第22龛十大明王石雕是现存最早的水陆十大明王图像。本文中间部分以水陆系统十大明王为研究重点,以山西河北地区的水陆壁画为中心研究十大明王的图像规则和演化规律。这些壁画包括青龙寺、云林寺、毗卢寺、公主寺、永安寺、重泰寺、大云寺和华严寺等。水陆十大明王的研究还包括卷轴版水陆画如民乐水陆画和首都博物馆、大同博物馆藏水陆画。此外还包括彩塑形式的十大明王如绵山云峰寺明王殿的彩塑。文章后半部分研究的藏传经典十大明王的图像以密集金刚32尊曼荼罗为重点,包括来自鲁宾美术馆和吉美博物馆的唐卡和小型画像等,并对汉藏两个系统的十大明王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在文章最后研究两种汉藏融合型十大明王的图像,包括甘肃永登感恩寺金刚殿拱眼壁画和五台山极乐寺毗卢殿彩塑。

韩晓兴[7](2018)在《山西宋金建筑大木作发展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到十三世纪是中国再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一个完整周期,从唐末五代割据分裂,经宋辽金对峙,直至元代大一统。由于社会的动荡变革,不同地域之间、不同政权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交融发展,形成一代新风的盛况,在建筑营造方面亦是如此。在这一时期的建筑发展历程研究中,尤以山西地区的木构古建筑存量最为丰富、建筑发展体系完整、建筑营造传承有序,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是在“晋地宋辽金时期建筑营造技术地域特征研究”课题成果基础上进行的后续研究,以充实山西宋金时期建筑营造研究。结合课题组已有的宋金地域建筑时代分期演变和地域分区发展的研究成果,选取山西宋金建筑大木作发展演变为研究内容,以山西现存的木构建筑中体现的大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辅以砖石建筑、石窟、墓葬中反映的大木作内容。通过对实物的分期与分区对比分析,试图梳理出三百余年的宋金时期山西地区木构建筑大木作的源流、发展和变化过程,归纳总结出山西宋金建筑大木作的发展演变特征,探寻促进建筑技术发展演变的社会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山西宋金时期的史地背景与木构建筑发展概况,其次依据山西不同区域之间因时空维度造成的建筑发展差异现状并参照现有的研究成果,将本文的研究阶段分为宋早期、宋中晚期至金早期、金代中晚期三个时期。在每个研究阶段中以典型的建筑遗构为样本,从建筑平立面、建筑梁架结构、建筑铺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出每个时期的建筑大木作特征,并探讨与前后时期之间的传承演变发展关系。并以地域差异特征和时代演变特征、官式建筑特征和民间建筑特征贯穿于山西宋金建筑大木作的演变研究过程。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实际意义,希望对于山西宋金建筑的研究有所贡献。

王薇[8](2018)在《长白山金代皇家神庙遗址复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白山金代皇家神庙遗址(即吉林省宝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西北、长白山主峰以北约50公里处,是我国中原地区以外首次发现的、保存良好的金代高等级山祭建筑址,是探讨金代国家级山岳祭祀建筑形制的重要实例,也是追溯古代东北地区建筑与中原地区建筑形制异同的重要载体。遗址的发掘始于2013年,并于2014年至2017年连续4年进行持续性考古发掘,截止至本文完成之时,遗址的考古勘探工作仍在进行中。本文以长白山金代皇家神庙遗址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考证、建筑考古学等研究方法,首先,对金代祭祀文化进行探讨,并将其与遗址现状结合,从选址、建筑群总体布局、单体建筑平面形制、排水系统、营造技术、建筑装饰及色彩六方面解读神庙遗址所携带的形制特点。其次,借助解读得到的遗址形制特点,定向选择历史文献、宋金界画、碑刻、壁画、砖雕等史料与木构建筑实例作为复原资料。再通过对金代建筑尺寸制与材栔制的探讨,由柱距实测数据对比《营造法式》中架深制式、城垣实测数据对比文献记载,综合推定营造尺;由柱径、阶基实测数据与《营造法式》综合推定用材,确立营造尺与用材相结合的复原尺。最终,以遗址考古资料为依托,在复原原则及复原方法的指导下,借由复原资料与复原尺组成的复原依据,从建筑群总平面复原、以山门为代表的单体建筑复原两部分完成复原设计,得到复原研究成果。

周至人[9](2018)在《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建筑遗存山面构造做法类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歇山是我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屋顶形式之一,这种屋顶形式等级高、应用广、技术有代表性,因此歇山建筑是我国建筑史,特别是建筑技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年代上唐至宋金歇山技术从萌芽到成熟,是认识歇山技术不可回避的重要阶段。地域上,晋冀豫三地是现存唐至宋金歇山遗构最多的地区,同时这一地区的歇山技术对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影响,因此对这一地区的唐至宋金歇山技术的研究是歇山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论文采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通过对晋冀豫三地现存唐至宋金歇山建筑的山面构造做法形制进行归类分析,并尝试建立时代标尺;在此基础上总结歇山建筑山面构造做法时代上的流变特征和流变规律;最后讨论了技术流变的背后结构构造与建筑外观之间的逻辑关系。本研究首先对补充和完善中国古代建筑史特别是技术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其次也有助于深入了解和诠释《营造法式》的相关记载;最后对今后古建筑的调研、保护、修复设计等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宝彤[10](2017)在《古建筑大木作中主要斜置构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斜置构件是古建筑中“标新立异”的存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尤其是北方的建筑,代表做法就是以梁柱构成的抬梁式构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的构架体系,程式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而以做法随意、使用灵活为代表的斜置构件,作为木构架的一部分,与抬梁式屋架倾向于使用矩形受力结构的发展趋势相背离。但从木构建筑形成之初,斜置构件就伴随着屋架的出现而出现,并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末期。最早的斜置构件椽在屋架一开始形成时就出现了,椽分化后影响了角梁的出现和大叉手屋架的形成。大叉手屋架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在屋架上以叉手、托脚等形式得以保存,在铺作中以下昂、人字栱等形式得以保存。唐代以后,出跳增多,随着铺作层承托屋顶的功能逐步被梁架系统所取代,斗栱的装饰性增强,斜栱开始出现并促进了明清时期如意斗栱的形成,下昂开始形式化,影响了挑斡和明清时期溜金斗栱的发展。斜撑则作为加固的构件至今仍在民间广泛使用。斜置构件在矩形构架之中,始终没有消失,而是随着木构架各部分的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古建筑大木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斜置构件”这一概念总览全文,首先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探讨了梁架和铺作层中的斜置构件,在论述单一斜置构件的发展时,着重于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将这种发展和木构架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论述单一斜置构件的发展脉络之后,探讨不同斜置构件的相互影响和不同斜置构件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等,试图寻找斜置构件的共性特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斜置构件奠定基础。本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进行研究对象的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创新之处。斜置构件的内容过于繁杂,涉及到的构件、构件发展的时间、地域等都非常广泛而难以界定,因此必须要进行相关的说明。第一章主要论述梁架中的斜置构件,主要包括椽、举折、角梁、抹角梁、斜栿、叉手、托脚等斜置构件。重点为角梁、斜栿、叉手、托脚。角梁部分主要分析翼角起翘和老角梁后尾位置变化的关系;斜栿部分分析宋金时期盛行的位于山面的斜丁袱和元代用于主体梁架的斜袱;叉手和托脚部分则重点分析叉手承托脊榑形式的变化和二者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铺作中的斜置构件,包括人字栱、昂、斜栱、如意斗栱、溜金斗栱等。重点为下昂和斜栱。下昂部分主要论述下昂的发展历程,下昂昂尾位置的几种做法等,后者关系到铺作和梁架的联系及后文提到的下昂斜度和屋顶举折的关系问题;斜栱部分则重点论述了斜栱从抹角栱来,到如意斗栱去的前后继承关系及其在结构上的作用。第三章论述其他没有形成固定做法的斜置构件,主要是斜撑,涉及到斜撑的三种类型及其使用情况。第四章论述不同斜置构件之间的关联性,包括其起源的相互关联,同一因素可能影响多种斜置构件的发展变化以及下昂斜度和屋顶坡度是否存在关系的讨论,是在研究单一斜置构件的基础上,探究斜置构件的整体联系。本文的重点在于从个性和共性两个方面研究斜置构件。在研究单一斜置构件时注重研究其发展变化和大木作整体需要的关系,即斜置构件的功能性。在研究共性时注重其相互关联及其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主要参考材料为现存的木构建筑,配合相关文献、考古、壁画资料等共同研究。

二、浑源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勘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浑源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勘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及大木作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案例选择
        1.2.1 研究对象的范围
        1.2.2 研究对象的案例选择
        1.2.3 相关名词定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1.4 论文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系统研究法
        1.4.4 类比推理法
        1.4.5 跨学科研究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框架结构
第2章 山西金代历史背景与建筑概述
    2.1 山西自然与人文背景概述
        2.1.1 山西自然背景
    2.2 山西金代历史背景概述
        2.2.1 金国缘起与历史分期
        2.2.2 山西人文背景
        2.2.3 开拓期
        2.2.4 兴盛期
        2.2.5 衰退期
    2.3 山西金代行政区划概述
        2.3.1 西京路
        2.3.2 河东北路
        2.3.3 河东南路
    2.4 山西金代木结构建筑概述
        2.4.1 概况
        2.4.2 山西金代木结构建筑纪年分类
        2.4.3 山西金代木结构建筑区域分类
        2.4.4 山西金代建筑特征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分析
    3.1 社会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3.2 政治军事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3.2.1 军事形势
        3.2.2 政治制度
        3.2.3 国家政策
    3.3 社会经济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3.3.1 农业的恢复
        3.3.2 工矿业的发展
        3.3.3 商业的繁荣
    3.4 思想文化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3.4.1 宗教文化
        3.4.2 思想教育
        3.4.3 民间祭祀
    3.5 其他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3.5.1 地理条件
        3.5.2 气候条件
        3.5.3 资源条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与特征研究概述
    4.1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现存情况
    4.2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地域分区概述
        4.2.1 山西木构古建筑分区概述
        4.2.2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地域分区
    4.3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特征研究概述
        4.3.1 平面及柱网特征
        4.3.2 梁架结构特征
        4.3.3 铺作特征
        4.3.4 建筑比例与尺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西东南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5.1 东南部长治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5.1.1 建筑概述
        5.1.2 营造特征分析
    5.2 东南部晋城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5.2.1 建筑概述
        5.2.2 营造特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西其他区域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6.1 山西中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6.1.1 建筑概述
        6.1.2 营造特征分析
    6.2 山西北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6.2.1 建筑概述
        6.2.2 营造特征分析
    6.3 山西南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6.3.1 建筑概述
        6.3.2 营造特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背景总结
    7.2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特征总结
        7.2.1 平面布局及柱网排列
        7.2.2 梁架结构体系
        7.2.3 铺作特征
        7.2.4 比例与尺度
        7.2.5 其他细节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北宋木构建筑遗存檐部做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第一层次
        1.2.2 第二层次
        1.2.3 第三层次
        1.2.4 小结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方法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檐部做法理论研究
    2.1 檐部构件说明与释义
    2.2 建筑技术史籍中记载的檐部做法
        2.2.1 出檐(剖面)
        2.2.2 檐口曲线(立面)
        2.2.3 翼角“生出”(平面)
    2.3 檐部做法整理
        2.3.1 出檐方法归纳
        2.3.2 起翘方式归纳
        2.3.3 生出规定归纳
第三章 北宋木构建筑遗存檐部做法分析
    3.1 遗存分布与实测对象选取
    3.2 测量方式的设计
    3.3 测绘表格设计
        3.3.1 测绘数据分类
        3.3.2 测绘表格设计与说明
    3.4 测绘对象与行程
    3.5 实测的北宋木构建筑遗存檐部数据分析
        1.山西运城夏县余庆禅院大雄宝殿
        2 )山西芮城县芮城城隍庙大殿
        3 )山西新绛县白台寺释迦殿
        4 )山西万荣县稷王庙正殿
        5 )山西乡宁县寿圣寺正殿
        6 )山西泽州县岱庙天齐殿
        7 )山西晋城二仙庙正殿
        8 )山西泽州县青莲寺地藏阁
        9 )山西泽州县青莲寺罗汉堂
        10 )山西泽州县青莲寺释迦殿
        11 )山西泽州玉皇庙玉皇殿
        12 )山西泽州县高都景德寺正殿
        13 )山西泽州县西顿济渎庙正殿
        14 )山西泽州北义城玉皇庙正殿
        15 )山西泽州崇寿寺释迦殿
        16 )山西高平县资圣寺南殿
        17 )山西高平县游仙寺前殿
        18 )山西沁水县圣天寺释迦殿
        19 )山西陵川县小会岭二仙庙正殿
        20 )山西陵川县石圪恋二仙庙正殿
        21 )山西陵川县南吉祥寺过殿
        22 )山西陵川县北吉祥寺前殿
        23 )山西陵川县北吉祥寺中殿
        24 )山西高平县开化寺大雄宝殿
        25 )山西高平县清化寺如来殿
        26 )山西高平县嘉祥寺前殿
        27 )山西长治县正觉寺后殿
        28 )山西长子县三嵕庙正殿
        29 )山西长子县碧云寺大殿
        30 )山西长子县法兴寺圆觉殿
        31 )山西长子县玉皇庙中殿
        32 )山西长子县崇庆寺千佛殿
        33 )山西长治故驿崇教寺大佛殿
        34 )山西平顺县九天圣母庙大殿
        35 )山西潞城市原起寺大雄宝殿
        36 )山西平顺县佛头寺中殿
        37 )山西平顺县龙门寺大雄宝殿
        38 )山西省榆社县寿圣寺山门
        39 )山西太原市晋祠圣母殿
        40 )山西文水县则天庙大殿
        41 )山西祁县兴梵寺正殿
        42 )山西太谷县安禅寺藏经殿
        43 )山西寿阳县普光寺正殿
        44 )山西寿阳县松罗院正殿
        45 )山西省忻州市金洞寺转角殿
        46 )山西原平市慧济寺文殊殿
    3.6 已有数据的北宋木构建筑遗存檐部数据分析
    3.7 数据汇总与做法比对
        3.7.1 出檐
        3.7.2 上下檐比例
        3.7.3 起翘
        3.7.4 生出
第四章 北宋木构建筑遗存檐部做法初步研究
    4.1 出檐限度的探讨
    4.2 檐高法
    4.3 起翘与角梁类型的关系及其地域分布
    4.4 生出的决定因素分析
    4.5 地域的问题:晋东南地区的特殊性
第五章 结语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5.2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5.3 论文的不足
    5.4 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3)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条件
    五、文中所涉基本及相关概念
第一章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唐代壁画
    第一节 山西唐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佛光寺东大殿北次间拱眼壁壁画——佛说法图
        一、佛说法图的图像内容
        二、佛说法图中主尊神格问题的再探讨
    第三节 佛光寺主尊像须弥座壁画——毗沙门天王经变图
        一、佛光寺毗沙门天王经变图的图像内容识读
        二、佛光寺毗沙门天王图像的来源
    第四节 佛光寺唐代壁画所反映的密教因素
        一、唐代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密教化
        二、佛光寺东大殿壁画塑像与密教的关系
    第五节 佛光寺唐代塑像壁画的具体创制年代的问题探讨
        一、佛光寺造像组合的年代考证
        二、佛光寺壁画的具体年代考证
第二章 山西五代平顺大云院佛寺壁画
    第一节 山西五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关于大云院弥陀殿东壁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探讨
        一、弥陀殿东壁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内容的释读
        二、东壁壁画中山水图景的“南传北”的表现
        三、大云院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来源
    第三节 大云院弥陀殿西壁壁画的构思复原
        一、大云院弥陀殿扇面墙背面与北壁壁画的题材内容的再认识
        二、与东壁维摩诘经变相对置——西壁壁画的复原重构
第三章 山西北宋高平开化寺佛寺壁画
    第一节 山西北宋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北宋高平开化寺大殿东扆壁壁画图像——弥勒上生经变
        一、晋东南地区发现的关于弥勒上生信仰的新史料
        二、北宋高平开化寺壁画弥勒上生经变图像分析
    第三节 开化寺大殿西扆壁、东壁壁画图像的相关探讨
        一、与弥勒上生经变相对置的——西扆壁图像内容的再商榷
        二、东壁华严经变中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的图像来源及意涵
第四章 山西辽代灵丘觉山寺舍利塔佛寺壁画
    第一节 山西辽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灵丘觉山寺辽代佛塔壁画的图像内容
        一、觉山寺舍利塔的整体布局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图像内容释读
    第三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中的白衣观音像
        一、觉山寺舍利塔白衣观音像的特征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白衣观音图像的来源及传播路线
    第四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中的地藏菩萨像
        一、地藏菩萨图像的演变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地藏菩萨图像的分析
        三、觉山寺舍利塔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图像组合形式
    第五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艺术风格
        一、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风格特点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风格溯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建筑遗存转角造技术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研究对象概况
        1.3.2 研究对象纪年依据
    1.4 名词解释
        1.4.1 斗栱部
        1.4.2 屋架部
        1.4.3 檐部
    1.5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5.1 第一阶段:30 年代初至80 年代
        1.5.2 第二阶段:80 年代至上世纪末
        1.5.3 第三阶段:上世纪末至今
        1.5.4 小结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目标
    1.8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建筑遗存转角造技术构件做法分类
    2.1 斗栱部
        2.1.1 转角铺作
        2.1.2 梢间补间铺作
    2.2 屋架部
        2.2.1 大角梁
        2.2.2 子角梁
        2.2.3 隐角梁
        2.2.4 抹角梁
        2.2.5 角乳栿
        2.2.6 檼衬角栿
    2.3 檐部
        2.3.1 飞子
        2.3.2 角檐椽
    2.4 小结
第三章 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建筑遗存转角造技术类型分析
    3.1 “力学组合”类型分类
        3.1.1 内部梁架型
        3.1.2 角部铺作型
        3.1.3 大角梁型
    3.2 类型分析
        3.2.1 数量上
        3.2.2 时代上
    3.3 小结
第四章 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建筑遗存转角造技术时代标尺
    4.1 各类构造做法时代分期
        4.1.1 内部梁架项分期
        4.1.2 角部铺作项分期
        4.1.3 大角梁项分期
    4.2 时代标尺
        4.2.1 第一时期:唐代(782-907)时期
        4.2.2 第二时期:五代(907-961)时期
        4.2.3 第三时期:北宋至金前中期(960-1157)时期
        4.2.4 第四时期:金中期至金末(1157-1234)时期
    4.3 余论
        4.3.1 重要构件的时代特征分析
        4.3.2 部分建筑实例年代探讨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5.2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5.3 论文的不足
    5.4 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5)辽塔考述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范围
    1.2 研究现状
        1.2.1 早期以日本为主的外国学者调查
        1.2.2 营造学社的奠基作用
        1.2.3 1949年后全面的调查、发掘与研究
        1.2.3.1 以国家为主导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
        1.2.3.2 新考古资料的发掘
        1.2.3.3 大范围的调查与测绘
        1.2.3.4 文献材料的发现与整理
        1.2.3.5 全面的综合研究
        1.2.4 小结
    1.3 研究方法与材料
    1.4 研究目的
    1.5 选题意义
2 文献与遗址中的辽塔
    2.1 说明
        2.1.1 各京道辽塔分布情况综述
        2.1.2 各京道辽塔分布图
        2.1.3 重要辽塔举例
        2.1.4 各京道辽塔情况一览表
        2.1.5 图表
    2.2 上京道
        2.2.1 上京西坡塔遗址
        2.2.2 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庆州白塔)
        2.2.3 上京道辽塔情况一览表
        2.2.4 上京辽塔图表
    2.3 东京道
        2.3.1 东京辽阳府广佑寺塔(辽阳白塔)
        2.3.2 黄龙府农安辽塔(隆安塔)
        2.3.3 祥州万金塔(农安万金塔)
        2.3.4 沈州无垢净光舍利塔(沈阳塔湾塔)
        2.3.5 沈州崇寿寺白塔
        2.3.6 辽州辽滨塔
        2.3.7 崇兴寺东塔
        2.3.8 懿州宝严寺塔(阜新塔营子塔)
        2.3.9 东京道辽塔情况一览
        2.3.10 东京道辽塔图表
    2.4 中京道
        2.4.1 中京感圣寺塔(宁城大明塔)
        2.4.2 霸州兴中府延昌寺塔
        2.4.3 霸州姚汉英造舍利塔
        2.4.4 霸州灵感寺释迦佛舍利塔(朝阳南塔)
        2.4.5 霸州释迦定光二佛舍利塔
        2.4.6 建州黄花滩塔
        2.4.7 建州八棱观塔
        2.4.8 海云寺空通山悟寂院舍利塔(白塔峪塔)
        2.4.9 精严禅寺塔(喀左大城子塔)
        2.4.10 阜新东塔山塔(红帽子乡塔)与吕舟大师塔
        2.4.11 中京道辽塔分布一览表
        2.4.12 中京道辽塔图表
    2.5 南京道
        2.5.1 仙露寺塔
        2.5.2 天王寺舍利塔
        2.5.3 奉福寺塔
        2.5.4 大延寿寺双塔
        2.5.5 大悯忠寺塔
        2.5.6 燕京大昊天寺宝塔
        2.5.7 永安寺舍利塔
        2.5.8 罗汉院八大灵塔
        2.5.9 广济寺木塔
        2.5.10 井亭院舍利塔
        2.5.11 房山北郑院塔
        2.5.12 云居寺内塔
        2.5.13 涿州云居寺塔与智度寺塔
        2.5.14 蓟州独乐寺白塔
        2.5.15 蓟县天成寺舍利塔
        2.5.16 丰润大天宫寺塔
        2.5.18 南京道辽塔一览
        2.5.19 南京道辽塔图表
    2.6 西京
        2.6.1 应州宝宫寺释迦塔
        2.6.2 丰州宣教寺塔
        2.6.3 蔚州南安寺塔
        2.6.4 辽西京道佛塔情况一览表
        2.6.5 辽西京道佛塔图表
3 辽塔建筑形制与时空分布
    3.1 建筑形制
        3.1.1 密檐式塔
        3.1.2 楼阁式塔
        3.1.3 复合式塔
        3.1.4 华塔
        3.1.5 单檐塔
    3.2 平面
    3.3 时代与地域分布
    3.4 佛塔在寺院中的布局
    3.5 小结
4 辽塔相关问题研究
    4.1 砖塔塔身壁饰造像题材
        4.1.1 过去七佛与大日如来
        4.1.2 金刚界五方佛
        4.1.3 八大灵塔
        4.1.4 八大菩萨
        4.1.5 明王与天王像
        4.1.6 圆觉经
        4.1.7 佛说八大吉祥经
        4.1.8 其他
    4.2 瘗埋舍利类型
        4.2.1 真身舍利
        4.2.2 法舍利
        4.2.2.1 经塔、法舍利塔、香泥小塔
        4.2.2.2 石经幢
        4.2.2.3 藏经
        4.2.3 感应舍利
        4.2.3.1 隋仁寿分舍利
        4.2.3.2 建圆寂道场
        4.2.4 定光佛舍利
        4.2.5 塔墓、塔幢互融
        4.2.6 小结
    4.3 辽塔反映的辽代佛教信仰
    4.4 辽塔功能探索
5 结语
    5.1 辽塔通考以及形制、分布特点
    5.2 辽塔所反映的辽代佛教信仰
    5.3 辽塔功能探索
    5.4 余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无出土位置的辽塔金石文献信息
作者简历

(6)十大明王水陆画研究 ——以山西河北寺观壁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早期明王的研究
    第一节 杂密时期的明王——明王的产生与发展
        一、文献研究:杂密时期密教经典中的明王
        二、曼荼罗研究:杂密时期的明王组合
    第二节 胎藏界曼荼罗中的明王
        一、文献研究——《大日经》等胎藏界曼荼罗相关经典中的明王
        二、图像研究——胎藏界曼荼罗中的明王图像
第二章 五大明王的研究——金刚界曼荼罗时期的明王
    第一节 五大明王的形成
        一、文献研究:《仁王经仪轨》与五大明王的形成
        二、瑜伽部金刚顶系列经典研究
    第二节 五大明王图像研究
        一、仁王经曼荼罗中的五大明王
        二、仁王经五方曼荼罗中的五大明王
        三、东寺讲堂立体曼荼罗中的五大明王
        四、五大明王绢本绘画研究
        五、图像抄中的五大明王
        六、金刚界曼荼罗中的五大明王
    第三节 冥道供与五大明王
第三章 八大明王研究
    第一节 八大明王的形成
        一、文献研究《大妙金刚经》
        二、大佛顶曼荼罗和佛眼曼荼罗
        三、画史记载中的八大明王绘画
    第二节 八大明王的图像研究
        一、大正藏图像部中的宗实本和良庆本八大明王白描
        二、法门寺地宫中的两套八大明王图像
        三、辽代觉山寺塔心壁画中的八大明王
        四、辽代大同观音堂的八大明王雕刻
        五、宋代大足石刻小佛湾第九窟毗卢庵的八大明王
        六、八大明王图像规律总结
        七、《广施无遮道场仪》与八大明王
第四章 水陆十大明王的形成
    第一节 经典十大明王的文献研究
        一、文献研究:宋代初年关于十大明王无上瑜伽部经典的传入
        二、大理剑川石钟山石窟第六窟中的八大明王石雕
    第二节 水陆十大明王的形成
        一、文献研究——《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与其他水陆仪轨文献
    第三节 早期水陆十大明王的图像研究——南宋大足石刻大佛湾第22龛十大明王
第五章 水陆十大明王图像研究
    第一节 水陆十大明王图像规律研究
        一、以浑源永安寺十大明王壁画为例研究水陆十大明王的图像规律
        二、探讨永安寺十大明王的来源——明代版画《水陆道场神鬼图像》中的五位明王
    第二节 元明清水陆壁画十大明王的研究
        一、元代稷山县青龙寺十大明王壁画
        二、明代阳高县云林寺十大明王壁画
        三、明代河北石家庄毗卢寺十大明王壁画
        四、明代山西繁峙县公主寺十大明王壁画
        五、河北蔚县重泰寺清代十大明王壁画
        六、山西浑源县清代大云寺十大明王壁画
        七、河北省蔚县暖泉镇华严寺清代十大明王壁画
    第三节 卷轴版水陆画十大明王图像研究
        一、以民乐水陆画为例结合大同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藏水陆画研究卷轴版水陆画十大明王图像规律
        二、宝宁寺明代卷轴水陆画十大明王研究
    第四节 彩塑十大明王图像研究——以山西绵山云峰寺明王殿十大明王彩塑为例
    第五节 小结
        一、水陆系统十大明王图像规律的总结
        二、水陆十大明王的艺术风格、材料技法演变、宗教地位与艺术价值
第六章 汉传水陆十大明王与藏传经典十大明王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藏传经典十大明王的文献研究
        二、《尼泊尔佛教图像志》中的藏传十大明王
        三、《究竟瑜伽鬘》(NISPANNAYOGAVALI)中的十大明王
    第二节 藏传经典十大明王的图像研究——密集金刚32尊曼荼罗(阿閦佛曼荼罗)中的十大明王
        一、鲁宾美术馆藏密集金刚唐卡编号575
        二、法国吉美博物馆(Musee Guimet)藏阿閦佛曼荼罗唐卡(编号16549)
        三、密集金刚双身像(私人收藏Michael and Beata McCormick collection2015 年7月展览于纽约鲁宾美术馆)
        四、《龙藏经图像之部》中的藏传十大明王画像
        五、关于密集金刚三十二尊曼荼罗十大明王的补充文献研究——《成就法略集》(Pindikrta Sadhana)
    第三节 汉传水陆十大明王与藏传经典十大明王的图像比较研究
        一、汉藏十大明王神格的对应关系
        二、汉藏十大明王图像辨识规律比较
        三、汉藏十大明王形象比较
        四、汉藏十大明王排列规律比较
        五、汉藏十大明王宗教作用和地位的比较
        六、汉藏十大明王艺术价值比较
    第四节 汉藏十大明王的相互影响
        一、水陆十大明王图像对藏传十大明王的影响——甘肃永登感恩寺金刚殿拱眼壁画十大明王
        二、藏传十大明王对水陆十大明王的影响——五台山极乐寺毗卢殿十大明王彩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7)山西宋金建筑大木作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收集整理
        1.4.2 实地调研
        1.4.3 对比分析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山西宋金时期的史地背景与建筑发展概况
    2.1 山西宋金时期史地背景
        2.1.1 山西的自然地理环境
        2.1.2 山西的人文地理述略
    2.2 山西宋金时期建筑发展概况
        2.2.1 山西宋金时期建筑发展概况
        2.2.2 山西现存的宋金木构建筑
    2.3 再议山西宋金木构建筑年代的判定
        2.3.1 古建筑年代的判定方法
        2.3.2 本文所确定的宋金木构建筑年代判定标准
    2.4 山西宋金时期木构建筑的地域特色
        2.4.1 地理环境造成的建筑发展差异
        2.4.2 地域特征与时代特征的形成
        2.4.3 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的差异
第三章 山西宋早期建筑大木作研究
    3.1 研究阶段和研究对象的确定
        3.1.1 由豪劲时期到醇和时期的转变
        3.1.2 研究阶段的确定
        3.1.3 研究对象的确定
    3.2 建筑平立面分析
        3.2.1 平面柱网
        3.2.2 间广与柱高
        3.2.3 屋顶与举折
    3.3 建筑梁架结构分析
        3.3.1 侧样
        3.3.2 纵架
        3.3.3 节点
    3.4 建筑铺作分析
        3.4.1 铺作形式
        3.4.2 柱头铺作
        3.4.3 补间铺作
    3.5 小结
第四章 山西宋中晚期至金早期建筑大木作研究
    4.1 研究阶段和研究对象的确定
        4.1.1 《营造法式》颁行与传播
        4.1.2 研究对象的确定
    4.2 建筑平立面分析
        4.2.1 平面柱网
        4.2.2 间广与柱高
        4.2.3 屋顶与举折
    4.3 建筑梁架结构分析
        4.3.1 侧样
        4.3.2 纵架
        4.3.3 节点
    4.4 建筑铺作分析
        4.4.1 铺作形式
        4.4.2 柱头铺作
        4.4.3 补间铺作
    4.5 小结
第五章 山西金代中晚期建筑大木作研究
    5.1 研究阶段和研究对象的确定
        5.1.1 大定之治对建筑营造的影响
        5.1.2 研究对象的确定
    5.2 建筑平立面分析
        5.2.1 平面柱网
        5.2.2 间广与柱高
        5.2.3 屋顶与举折
    5.3 建筑梁架结构分析
        5.3.1 侧样
        5.3.2 纵架
        5.3.3 节点
    5.4 建筑铺作分析
        5.4.1 铺作形式
        5.4.2 柱头铺作
        5.4.3 补间铺作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研究回顾
        6.1.1 论文创新点
        6.1.2 论文不足之处
    6.2 研究的实际意义和借鉴
        6.2.1 再谈古建筑修缮的真实性
        6.2.2 也谈文物建筑周边的新建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 文中引用唐宋辽金木构建筑实例概况及图表出处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长白山金代皇家神庙遗址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古建复原研究现状
        1.3.2 金代建筑研究现状
        1.3.3 金代祭祀建筑研究现状
        1.3.4 长白山金代皇家神庙遗址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金代祭祀文化研究
    2.1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
        2.1.1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内涵
        2.1.2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演变
        2.1.3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下的祭祀建筑
    2.2 金代祭祀文化
        2.2.1 金代祭祀文化发展历程
        2.2.2 金代祭祀文化分类
    2.3 金代山水祭祀
        2.3.1 金代岳镇海渎之祀
        2.3.2 金代长白山之祀
        2.3.3 金代其他山林川泽之祀
    2.4 小结
第3章 长白山金代皇家神庙遗址形制研究
    3.1 遗址概况
        3.1.1 区位与自然环境
        3.1.2 历史沿革
        3.1.3 考古发掘情况
    3.2 遗址现状陈述
        3.2.1 城垣遗址
        3.2.2 回廊院内遗址
        3.2.3 回廊院外遗址
        3.2.4 排水遗址
        3.2.5 建筑构件遗存
        3.2.6 其他遗物
    3.3 选址分析
    3.4 建筑群总体布局分析
        3.4.1 总体布局特点
        3.4.2 轴线处理
    3.5 单体建筑平面形制分析
        3.5.1 山门平面形制
        3.5.2 正殿平面形制
        3.5.3 寝殿平面形制
        3.5.4 平面形制总结
    3.6 排水系统分析
        3.6.1 排水系统组成
        3.6.2 河卵石庭院探究
        3.6.3 透水设施猜想
    3.7 营造技术分析
        3.7.1 阶基
        3.7.2 围护结构
        3.7.3 铺砖方式
        3.7.4 采暖系统
        3.7.5 建筑材料
    3.8 建筑装饰及色彩分析
    3.9 小结
第4章 长白山金代皇家神庙遗址复原依据
    4.1 复原资料
        4.1.1 史料
        4.1.2 木构建筑实例
    4.2 复原尺研究
        4.2.1 尺寸制——营造尺的确定
        4.2.2 材份制——用材的选定
        4.2.3 复原尺的确定
    4.3 小结
第5章 长白山金代皇家神庙遗址复原设计
    5.1 复原原则与复原方法
        5.1.1 复原原则
        5.1.2 复原方法
    5.2 复原依据与复原步骤
        5.2.1 复原依据
        5.2.2 复原步骤
    5.3 建筑群总平面复原设计
    5.4 山门遗址复原设计
        5.4.1 定地盘——平面复原
        5.4.2 定侧样——木构架复原
        5.4.3 定正样——立面复原
        5.4.4 复原图纸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表录
图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9)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建筑遗存山面构造做法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研究对象概况
        1.3.2 研究对象纪年的依据
    1.4 名词辨析
    1.5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目标
    1.8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遗构山面构造做法分类
    2.1 歇山山架
    2.2 系头栿
    2.3 丁栿
    2.4 大角梁
    2.5 小结
第三章 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遗构山面构造技术的类型分析
    3.1 类型分析的选项
    3.2 类型分析
        3.2.1 歇山山架
        3.2.2 系头栿
        3.2.3 丁栿
        3.2.4 大角梁
    3.3 小结
第四章 时代标尺、技术流变规律及其技术史成因
    4.1 时代标尺
        4.1.1 四种形制分期
        4.1.2 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遗存山面构造做法总体分期
    4.2 四期技术流变规律总结及背后的技术史成因探讨
        4.2.1 唐代(782-907年)技术流变规律总结
        4.2.2 五代至北宋皇佑四年(907-1052年)技术流变规律总结
        4.2.3 北宋皇佑四年至北宋末(1052-1127年)技术流变规律总结
        4.2.4 金代(1127-1234年)技术流变规律总结
        4.2.5 技术流变成因探讨
    4.3 余论
        4.3.1 部分建筑年代探讨
        4.3.2 系头栿形制变革滞后于其余三种做法技术变革时间点之原因探讨
    4.4 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5.2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5.3 论文的不足
    5.4 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10)古建筑大木作中主要斜置构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说明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参考资料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梁架中的斜置构件
    第一节 椽和屋顶举折的变化
    第二节 角梁与翼角起翘
        一、角梁做法对翼角起翘的影响分析
        二、翼角起翘的整体发展历程
    第三节 抹角梁和抹角梁的使用情况
    第四节 斜栿
        一、宋金时期斜置丁栿
        二、元代用于主体梁架的斜栿
    第五节 叉手和托脚
        一、叉手发展历程
        二、叉手承托脊槫形式的变化及其对叉手发展的影响
        三、托脚和梁架关系的发展历程
        四、叉手和托脚退化的原因
第二章 铺作中的斜置构件
    第一节 人字栱
        一、人字栱的形成、发展与消失
        二、人字栱的类型
    第二节 昂
        一、昂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二、下昂昂尾位置的做法及其与梁架的联系
        三、挑斡的做法和发展
        四、上昂及其消失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斜栱和如意斗栱
        一、斜栱的概念与分类
        二、抹角栱、斜栱的发展过程
        三、斜栱在铺作中的作用
        四、斜栱的形式化和如意斗栱
    第四节 溜金斗栱
        一、溜金斗栱的形成和发展
        二、溜金斗栱的使用位置、做法及实例
第三章 没有形成固定做法的斜置构件——斜撑
    第一节 斜撑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斜撑的使用情况
第四章 斜置构件的关联性分析
    第一节 斜置构件起源和发展的关联性
        一、不同构件之间的相互演变
        二、不同斜置构件的相同原理
    第二节 斜置构件产生和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
        一、自然和社会条件对斜置构件的影响不可忽视
        二、出檐加深对于不同斜置构件变化的影响
        三、梁架代替铺作层承托屋顶对于不同斜置构件的影响
    第三节 屋顶坡度和下昂斜度的关系探究
        一、下昂斜度的定量研究
        二、下昂斜度、屋架总举、檐步举折是否存在联系的分析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浑源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勘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及大木作特征研究[D]. 杨文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北宋木构建筑遗存檐部做法实证研究[D]. 何洋.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3]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D]. 李雅君.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建筑遗存转角造技术类型学研究[D]. 叶皓然.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5]辽塔考述及相关问题研究[D]. 张小杨. 浙江大学, 2019(03)
  • [6]十大明王水陆画研究 ——以山西河北寺观壁画为中心[D]. 金瑞. 中央美术学院, 2019(12)
  • [7]山西宋金建筑大木作发展演变研究[D]. 韩晓兴.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1)
  • [8]长白山金代皇家神庙遗址复原研究[D]. 王薇. 吉林建筑大学, 2018(08)
  • [9]晋冀豫唐至宋金歇山建筑遗存山面构造做法类型学研究[D]. 周至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10]古建筑大木作中主要斜置构件研究[D]. 李宝彤.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浑源净庄大云寺大雄宝殿考察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