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饮用水中低于 ppb 水平的除草剂

检测饮用水中低于 ppb 水平的除草剂

一、饮用水中低于ppb水平除草剂的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徐建业[1](2021)在《Online-SPE/LCMS定量筛查再生水中新兴污染物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各类新兴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其在污水以及环境中产生了大量的残留。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现行工艺无法有效去除污水中残留的新兴污染物,使得污水处理厂尾水成为环境中新兴污染物的间接污染源。常州新龙生态林湿地公园引用江边污水厂再生水做景观用水水源,建设人工湿地构筑物,深化处理再生水,能够有效控制氮、磷以及COD等常规污染物,但对于新兴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有必要研究论证,为再生水景观利用的规模推广提供实践依据。研究开发了online-SPE串联TSQ MS方法检测尾水中6种典型酸性药物,研究开发online-SPE-LC串联QE+Orbitrap HRMS筛查方法,检测污水厂尾水及其湿地再生景观水中ECs赋存情况,并研究考察了UV/Cl高级氧化工艺降解典型ECs新兴污染物萘普生的降解效能和降解特征,解析并阐明降解机理,评估降解过程中的生态风险,为ECs的UV高级氧化控制工艺选择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针对污水厂尾水建立大体积进样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Online Solid Phase Extraction-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缩写为Online-SPE-LC-MS)检测方法,检测尾水中3类共6种典型酸性药物含量。基于外标法和标准加入法进行分析消除基质效应,结果显示,6种酸性药物在0.1-200 ng/L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较好(r≥0.9964),检出限(LOD)为0.01-0.16 ng/L,定量限(LOQ)为0.02-0.52 ng/L,加标回收率为94.3%-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9%-10.1%。尾水中检出卡马西平0.78 ng/L、双氯芬酸钠0.63ng/L,苯扎贝特、吲哚美辛、布洛芬及酮洛芬未检出;湿地公园中6种物质均未检出。针对污水厂尾水建立基于在线固相萃取-高分辨率质谱联用系统(Online-SPE/HRMS Orbitrap LCMS)的检测方法,开发了针对环境水体中新兴污染物的广谱筛查和定量分析方法,实现对水中7类共302种新兴有机污染物的广谱筛查,并结合标准加入法实现污染物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尾水中302种目标新兴污染物有41种检测出,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吡啶、甲氧苄氨嘧啶、甘宝素、全氟己酸、恶霜灵以及磷酸三丁脂在各点位均有检出且赋存浓度较高,污水厂进水药物检出浓度浓度范围在7.4-874 ng/L,尾水出水药物浓度检出含量在1.1-292.24 ng/L。此外,目标新兴污染物检出浓度在与人工湿地构筑物分布呈现出空间相关性,表明人工湿地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新兴污染物含量,但难以实现完全去除。以典型新兴污染物NAP为研究对象,研究紫外/氯高级氧化降解工艺深度控制NAP效果,分析NAP紫外/氯高级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识别和鉴定紫外高级氧化降解的中间产物,量化计算解析NAP的分子结构特征,ECOSAR模拟评估NAP及中间产物的生态风险性,发现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能高效去除NAP,但其产物生态毒性增强,工艺的实践应用有待进一步考察,为此类化合物的紫外/氯高级氧化控制研究及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乃瑜[2](2021)在《基于AuNPs-寡聚核苷酸探针的草甘膦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甘膦(glyphosate,GLYP)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在二十世纪60年代开发一种非选择性广谱除草剂。自2005年以来,GLYP的销量稳居全球农药销售排行榜首位。1995年首株GLYP抗性大豆系培育成功,此后GLYP的生产量与使用量逐年锐增。目前,GLYP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生产量最大的除草剂,也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GLYP的长期大量施用导致环境及农作物中具有高水平的GLYP残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GLYP归类为2A类致癌物,即对人类可能致癌的物质。所以开发快速、灵敏、高效的GLYP检测技术对于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GLYP的传统检测方法主要以色谱技术为主,尽管该方法具有较高检测灵敏度,但仍存在样品前处理步骤复杂,分析成本高,检测周期长和仪器设备昂贵等不足。因此,开发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方便、价格低廉的GLYP快速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免疫学检测技术具有检测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势。然而,现有的GLYP免疫学检测方法则以传统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为主,相比于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ELISA的检测灵敏性较低。近年来,随着新型纳米材料和生物酶的出现,免疫分析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融合纳米技术、酶工程和基因工程等其他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分析技术,为开发更加快速、灵敏、特异的免疫学分析方法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思路。基于生物功能化纳米粒子材料的新型免疫分析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弥补现有的GLYP免疫学检测方法灵敏性低、检测步骤多、检测方法单一等不足。本课题旨在结合免疫学检测技术、荧光分析技术和分子探针标记技术,利用寡聚核苷酸和金纳米粒子(AuNPs)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优势,以ELISA检测为基础建立基于寡聚核苷酸纳米结构功能化AuNPs探针的新型GLYP免疫学检测方法。以期提高GLYP免疫学检测方法的检测水平,实现更加灵敏、快速、经济的GLYP检测。同时探究聚核苷酸功能化AuNPs探针在GLYP等小分子物质检测中的应用潜力。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GLYP完全抗原的合成和鉴定。分别采用活化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合成了GLYP的免疫抗原(BSA-GLYP)和检测抗原(OVA-GLYP)。通过UV-Vis光谱扫描、琼脂糖电泳和Native-PAGE对合成的完全抗原进行分析鉴定,通过比较不同免疫抗原免疫鼠的血清的效价及抑制率,选择具有较高血清效价和抑制率的c BSA-聚醚胺-GLYP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2.GLYP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采用AKTA蛋白纯化系统和A蛋白抗体纯化柱对兔血清中的GLYP抗体进行纯化,并对抗体的浓度、纯度、效价和亲和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抗体效价为1:256000,抗体的亲和力常数为3.68×109 L mol-1,属于高亲和力抗体。3.i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利用制备的兔抗GLYP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GLYP的ic-ELISA方法。线性检测范围为0.125 mg m L-1~4 mg m L-1,最低检测限为139.9μg m L-1。建立的ic-ELISA方法检测GLYP的三种结构类似物AMPA、GLUF和PMIDA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0.61%、0.003%和0.014%,食品样品中的回收率在97.1%~99.9%之间,检测时间为3 h。4.基于AuNPs-TDNs纳米耀斑探针的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AuNP-TDNs-ic-FLIA)的建立。用羊抗兔抗体和荧光染料SYBR Green I(SG)染色的四面体DNA(TDNs)同时修饰AuNPs,制备初始荧光被AuNPs通过FRET作用淬灭的具有可控荧光开启功能的AuNP-TDNs纳米耀斑探针(AuNP-TDNs nanoflare probe),利用AuNPs的尺度效应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实现对检测信号的放大。采用TEM、UV-Vis扫描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制备的探针进行表征,随后基于探针建立检测GLYP的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ic-FLIA)。向包被OVA-GLYP的酶标板中加入GLYP抗体与待检样品混合物后进行孵育,此时样品中的GLYP与酶标板中的OVA-GLYP竞争结合GLYP抗体。洗板后加入AuNP-TDNs纳米耀斑探针进行孵育。再次洗涤后,加入二硫苏糖醇(DTT)释放探针上的耀斑DNA(TDNs-SG),实现荧光的恢复。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5μg m L-1~32μg m L-1,最低检测线为0.18μg mL-1。灵敏度比基于同一抗体的ic-ELISA方法提高了约700倍。方法检测GLYP的三种结构类似物AMPA、GLUF和PMIDA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食品样品中的回收率在95.5%~100.0%之间,检测时间为3.5 h。5.基于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的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AuNP-dsDNA-c-FLIA)的建立。用GLYP抗体和荧光染料SG标记的dsDNA同时修饰AuNPs,制备初始荧光被AuNPs通过FRET作用淬灭的具有可控荧光开启功能的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AuNP-dsDNA nanoflare probe),同时利用AuNPs较大的比表面积实现对检测信号的放大。采用TEM、UV-Vis扫描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制备的探针进行了表征,并在该探针基础上建立了检测GLYP的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c-FLIA)。向包被OVA-GLYP的酶标板中加入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与待检样品的混合物后进行孵育,此时样品中的GLYP与酶标板中的OVA-GLYP直接竞争结合探针上的GLYP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组分后,加入DTT释放探针上的耀斑DNA(dsDNA-SG),实现荧光的恢复和检测信号的放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62.5 ng m L-1~4μg m L-1,最低检测线为28.6 ng m L-1。检测GLYP的三种结构类似物AMPA、GLUF和PMIDA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食品样品中的回收率在97.5%~101%之间。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比基于同一抗体的ic-ELISA和AuNP-TDNs-ic-FLIA方法分别提高了4800倍和6倍。本方法采用直接竞争的检测模式进一步简化了检测程序,将检测时间从3.5 h缩短至1.5 h,检测流程更简单、省时。同时,以dsDNA-SG代替TDNs-SG作为耀斑DNA,进一步提高了探针的信号放大性能。6.基于双功能化AuNPs的条形码检测方法的建立。用GLYP抗体和dsDNA修饰AuNPs,制备同时具有GLYP识别捕获和信号扩增放大功能的AuNPs探针。dsDNA由一条巯基修饰的捕获DNA链(SH-capture DNA)和一条互补配对结合在捕获链上的条形码DNA/信号DNA(signal DNA)组成。在该探针基础上,建立了检测GLYP的条形码扩增免疫分析方法(AuNP-BB-iPCR)。向包被有OVA-GLYP的PCR管中加入AuNPs探针和待检样品的混合物进行免疫竞争反应,在此过程中样品中的GLYP与PCR管中的OVA-GLYP竞争结合AuNPs探针上的GLYP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组分后,向管中加入PCR反应体系进行real-time PCR,通过检测signal DNA的量实现对GLYP的检测。本方法对探针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TEM、UV-Vis扫描光谱、real-time PCR和SDS-PAGE等方法对探针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8.9 pg m L-1,线性范围是122.1 pg m L-1~62.5 ng m L-1。建立的AuNP-BB-iPCR方法检测GLYP的三种结构类似物AMPA、GLUF和PMIDA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36%、0.02%和0.34%。在对食品样品进行的标准品添加回收实验中,回收率在98.3%~102.9%之间。本研究利用real-time PCR对探针上条形码DNA进行PCR循环扩增实现检测信号的指数放大。灵敏度比基于同一抗体的ic-ELISA、AuNP-TDNs-ic-FLIA和AuNP-dsDNA-c-FLIA分别提高了7个数量级、4个数量级(20000倍)和3个数量级(3200倍)。检测时间为3.5 h。7.结论。本研究将纳米技术、荧光标记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技术相结合,制备基于AuNPs和寡聚核苷酸的纳米材料生物传感探针。经过探针表征、条件优化和性能评估试验后证明了探针在提高GLYP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灵敏性方面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检测GLYP的一种ic-ELISA方法和三种新型免疫学检测方法。除了ic-ELISA方法以外,其他三种方法的灵敏性均满足我国国家标准中对食品中的GLYP最大残留限量的检测标准要求。相比于国标中规定的食品中GLYP残留量测定的GC-MS标准方法,本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检测条件和昂贵的仪器,仅需要简单的孵育步骤即可在1.5 h~3.5 h内完成检测,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杜婷[3](2021)在《基于发光金属有机框架的重金属传感器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由重金属引起的环境危害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处理方式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影响重金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准确反映食品以及环境中重金属的真实情况,因此借助新技术高效准确地检测环境中潜在的重金属是食品安全评价和控制的必要前提。本研究以发光金属有机框架(LMOFs)为基础,重金属污染物铜和镉为研究对象,设计制备了两种多功能传感器并探究其检测机理及应用价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RhB@ZIF-8智能检测平台的制备及其对铜离子检测去除性能的研究。采用简单有效的封装策略,将荧光染料(RhB)封装到传统的MOFs材料中(ZIF-8)设计成为一种新型智能比率传感器(RhB@ZIF-8)。通过SEM、FT-IR和XRD表征,证明复合后材料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颗粒的平均尺寸为50-100 nm,并且保持了单独MOFs组分完整的晶体特征。TEM、UV-vis和Zeta电位证明了RhB的稳定封装,N2吸附-解吸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大的孔容积和均一的孔径,并对RhB@ZIF-8的铜离子检测去除性能进行了评估。由于ZIF-8优异的离子结合力和RhB的自校准效应,所制备的传感器实现了广泛的响应范围(0.05-200 ppm,2.07×10-7-8.29×10-4 M)、超高的灵敏度(0.04 ppm,1.91×10-7 M)、优越吸附性能(608 mg g-1)以及对Cu2+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区别于传统的双功能材料,所合成的MOFs基复合材料对Cu2+的荧光响应呈线性变化并且与吸附过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DFT理论计算证明了去除与检测过程之间的能量匹配,为开发有效双功能的荧光传感器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构建多功能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缺陷型镧系金属有机骨架(Eu@UIO-MOFs)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对镉离子检测性能的研究。采用酸调配剂辅助策略,将配体缺陷引入镧系基金属有机框架中(Eu@UIO-MOFs-X),使其具有可调特性。通过SEM、TGA、1H NMR和XRD等表征手段证明了不同程度缺陷结构的成功引入,进一步研究了配体缺陷的引入对检测性能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成过程中引入不同程度的缺陷数量,可以提高材料对镉离子的预富集能力,并且实现高效的能量传递,最终通过调控缺陷数量,可以实现可调的传感性能。检测效果结果证实,在合成的Eu@UIO-MOFs-2传感器中,响应斜率显着增强,实现了在0-10 ppm范围极好的痕量检测以及超低的检测限(114 ppb,5.67×10-7 M),为Cd2+的跟踪检测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信号放大器。同时,该检测探针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中,证明了所合成的Eu@UIO-MOFs的可调性和灵敏度,可用于食品体系中Cd2+的精确识别。因此,通过探针结构中缺陷工程的调控作用,可以实现对探针检测性能的积极调节,为探索食品以及环境污染物监测创新技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王靖[4](2021)在《微纳结构重金属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类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影响社会整体健康秩序的有序发展。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作为一类普遍存在且影响危害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威胁食品安全控制领域不可避免的隐患之一。重金属具有易于蓄积并难以降解的特性,可以伴随食物链的传递而对链顶端的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对于食品重金属污染的安全控制,不应仅仅限于控制食品本身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更要求实现从食品源头到加工过程全方位流水线的全面监测和有效治理。根据“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控制链思路,本文利用吸附技术,设计开发了几种具有微纳结构的重金属吸附剂,实现了包括颗粒吸附、膜吸附、固相萃取和电吸附反应体系下的吸附平台构建,并分别对相关吸附性能、吸附机理和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及其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以食品水源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食品加工废料脱脂大豆豆渣与草酸钾(活化剂)和硫酸钙(硬模板)混合并通过一步热解法碳化,得到对重金属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的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吸附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拉曼表征证明了该吸附剂具有分级多孔微米结构、硫氮元素的共掺杂和表面丰富的官能位点,使得该生物炭吸附剂对Pb2+、Cu2+和Ni2+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和优良的吸附能力。吸附结果表明,该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吸附剂对重金属Pb2+、Ni2+和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19.23 mg g-1、1250.21 mg g-1和1356.62 mg g-1,且该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单层吸附。此外,由于硫氮元素的掺杂和金属纳米粒子的原位还原,吸附重金属后的生物炭可转化为具有出色催化活性的催化剂,可进一步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和重金属铬的毒性降解。该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在集成选择性吸附和污染物催化净化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保障食品水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为有效利用食品加工废料提供新思路。2.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萃取柱的制备及其重金属分离应用研究针对食品样品分析中选择性分离目标物重金属的难题,本研究制备合成了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用于新型固相萃取柱填充物,实现了食品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重金属铅离子的有效分离富集。这种新型的固相萃取柱结合了对重金属具有选择性吸附效果的水滑石纳米片,该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中的水滑石纳米片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根据路易斯软硬酸碱理论,由于该纳米片层间隙插层的硫化物阴离子,使其对Pb2+显示出高选择性,并能抵抗大量干扰离子的存在;通过将该水滑石纳米片与海藻酸水凝胶复合制作为固相萃取柱,可实现多种食品样品中重金属铅的简单、省时和高选择性的富集萃取,构建了一种具有良好吸附性能和较高分离富集效率的固相萃取平台,为食品检验关键步骤中的样品前处理提供合适的方法,同时保证检验质量和提高检验效率,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3.基于水滑石的多级纳米吸附膜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针对食品加工生产中痕量重金属污染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操作中的膜吸附技术为途径,将上述水滑石纳米片通过一锅水热法合成出具有微米花状多级结构的水滑石吸附膜。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层状和微米花状多级结构的水滑石吸附膜,流体吸附试验证明该吸附膜表面的微观结构对膜吸附效率产生显着影响;进一步的流体动力学模拟显示,随着膜表面结构的转变,界面处的流体运动状态从层流转变为湍流,这一改变可导致传质行为中的扩散方式由分子扩散转变为涡流扩散,进一步使得微米花状多级结构水滑石吸附膜可有效克服膜表面的传质阻力,有效提升78.3%的重金属去除效率。模拟水污染体系试验显示该多级结构纳米吸附膜可将水中的Pb2+和Cu2+含量有效降低至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水平之下。该研究为探索新型吸附膜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4.聚苯胺/ZIF-67/钾锰矿纳米线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吸附与电控脱附中的应用研究针对传统吸附剂繁琐的再生处理步骤和有限的再生能力,通过构建了一种类神经元结构的聚苯胺/ZIF-67/钾锰矿纳米线复合吸附剂实现了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吸附和电化学介导的离子脱附,可作为一种具有吸附-脱附可逆循环的智能重金属吸附剂。结果表明该类神经元结构吸附剂不仅可以确保提高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其中对重金属Pb2+和Cr2O72-可分别达到526.31 mg g-1和525.01 mg g-1的吸附量,而且通过控制吸附剂材料表面官能团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改变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位点亲和状态,进而使得表面吸附的重金属发生脱附,从而无需繁琐的化学处理即可再生。该研究采用仿生策略,为开发智能重金属吸附剂提供设计思路,并有望作为提供水-食品-能源关系循环的智能吸附剂反应平台。

侯龙飞[5](2021)在《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前处理技术在极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多种多样的极性有机污染物是水体和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并且由于水是强极性溶剂,由于“相似相溶”原理,这些极性化合物具有非常强的亲水性,因此在水和食品中很难被吸附和检测。这些极性化合物毒性较大,会通过食物链富集,或者通过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中,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并且由于它们在食品和水样中的低浓度以及基质效应的干扰,它们非常难被检测到,因此对水中极性有机物的痕量分析与检测一直在食品安全领域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次研究使用三种新型的功能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TAPT-DHTA-COF、TAPA-TFPB-COFs、TAPB-TFTA-COF,将它们分别用作固相萃取填料和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LC-MS/MS分别建立了食品中苯氧羧酸类化合物、喹诺酮类抗生素和全氟类化合物的新测定方法,并对不同的食品样品和饮用水样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探讨了不同材料对于目标物可能的吸附机理。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在室温下制备的TAPT-DHTA-COF材料被用作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在植物源性食品中富集五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然后进行LC-MS/MS分析。对TAPT-DHTA-COF的特定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进行了表征。研究并优化了几个显着影响提取效率的实验参数。实验数据表明,在0.1-1000 ng·L-1的浓度范围内,检测限低为0.007-0.030 ng·g-1,线性范围较宽为0.10-40 ng·g-1,R≥0.993,具有良好的再现性和重复性好,日内偏差为0.31%-12%,n=5和日间偏差为3.4%-17%,n=5。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植物性食品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测定。(2)在室温下制备了共价有机骨架材料TAPA-TFPB-COFs,并用作固相萃取吸附剂从食品和饮用水中萃取痕量极性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来表征TAPA-TFPB-COFs。优化了影响提取效率的参数。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喹诺酮类药物进行定量。所建立的方法的优点包括检测限低为0.02-0.11 ng·L-1,线性范围较宽为0.5-200 ng·L-1,R≥0.997,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日内偏差≤10.8%和日间偏差≤6.7%。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食品和饮用水样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测定。(3)在室温下制备了共价有机骨架材料TAPB-TFTA-COF,并用作萃取十二种全氟化合物的分散固相萃取的吸附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来表征合成材料。优化了影响提取效率的参数。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全氟类化合物进行定量。所建立的方法的优点包括检测限低为0.05-0.70 ng·L-1,线性范围较宽为0.83-833 ng·L-1,R≥0.984,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日内偏差≤7.67%和日间偏差≤9.13%。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饮用水样品中全氟类污染物的测定。

张楚璇[6](2021)在《基于CuAl-LDH纳米复合物化学修饰电极对水体草甘膦的灵敏检测》文中认为草甘膦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具有高效、广谱、成本低等特点,但是大剂量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巨大风险,因此需要对环境中草甘膦含量进行严格监控检测,以降低或消除其生态环境安全隐患。传统检测方法仪器昂贵、操作繁琐、检测难度高,而电化学法高效灵敏、便携可靠,能够实现痕量级草甘膦的快速准确检测。因此本研究以电化学伏安法为主要检测手段,利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开展基于CuAl-LDH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的草甘膦电化学检测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利用改性碱性水热共沉淀法在壳聚糖基质中制备CuAl-LDH纳米材料,采用SEM、EDS、XPS、XRD、FTIR等技术对纳米材料表征,结果显示:该纳米材料具有高结晶度的纳米花状结构和羰基、羟基官能团及其对应的插层结构。在掺杂石墨烯纳米材料后利用滴涂法制备CuAl-LDH/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比对验证了电极表面CuAl-LDH纳米的金属探针功能以及掺杂石墨烯后的协同优势,并在电化学阻抗测试中证实了草甘膦和电极修饰材料间的界面反应会增大电化学阻抗,提出了草甘膦与CuAl-LDH/石墨烯复合材料间的特异性螯合机理,为后续草甘膦电化学定量测量及传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2.以差分脉冲伏安法为主要检测手段,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传统玻碳电极搭建了草甘膦的电化学检测体系,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0.2 mol L-1Na Ac-HAc缓冲液(p H=5.4),16μL浓度比为10:3的CuAl-LDH/石墨烯悬浮液,沉积电位为-0.1 V,富集时间为180 s。最佳工作条件下,草甘膦浓度与电极溶出峰的电流衰减值存在线性关系:△I=24.395log C+33.645(R2=0.9924),最低检测限约为1.69×10-4mg L-1。电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uAl-LDH/石墨烯复合修饰玻碳电极具备优异的再现性和稳定性,对其它无机离子和有机农药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性。3.以方波溶出伏安法为主要检测手段,采用丝网印刷电极构建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环境水样中草甘膦含量检测。对比分光光度法,发现本研究开发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相当的检测限和灵敏性。以浙江省饮用水源地地表水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的传感器对不同环境水样具有良好适用性,能够达到国标饮用水的检测限值。此外,费效分析结果说明了该传感器在制作成本、便携性及能耗等三个方面优势突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王凯强[7](2020)在《界面自组装纳米阵列基底的构建及其对农药的SERS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防止病虫害发生而广泛使用的一类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近年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生态系统和公共卫生造成了极大危害。传统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耗时、费力、设备昂贵、环境不友好,难以实现现场快速检测的目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结合了拉曼光谱和纳米光学的技术特点,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构建灵敏、均匀、稳定、柔性的SERS检测基底为出发点,以常用的金纳米粒子(AuNPs)材料为基础,构建了双金属耦合银包金纳米粒子(Au@AgNPs),探究了AuNPs和Au@AgNPs在油/水界面的自组装行为,考察了亚克力胶带和高分子聚合物膜稳定的柔性Au@Ag纳米阵列的SERS性能,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探讨了自组装贵金属纳米阵列的电场增强机理,以农业生产中四种常用的农药(苯醚甲环唑、噻菌灵、福美双和甲氰菊酯)为模式农药,研究了所构建的SERS基底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响应能力,为促进SERS技术在农药残留快速筛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壳层厚度可调控的Au@AgNPs的制备及其对葡萄中苯醚甲环唑的SERS响应研究。以32 nm的AuNPs为内核,通过种子生长法在AuNPs表面生长一定厚度的Ag纳米结构,以调控Au@AgNPs的光学特性和SERS性能。结果表明,当Ag壳厚度从0增加到9.5 nm时,Ag壳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峰强度增大且发生红移,而Au核的SPR迅速衰减,Ag壳厚度为5.2 nm的Au@AgNPs粒径较为均一,且SERS增强效果优异;所合成的Au@AgNPs可对浓度0.2-10 ppm的苯醚甲环唑溶液进行定量分析,以698 cm-1和808 cm-1的拉曼峰建立的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9和0.987;结合Qu ECh 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样品前处理方法,对葡萄样品中的苯醚甲环唑进行SERS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检测限(LOD)低至64μg/kg,且整个分析过程在25 min内完成。(2)基于油/水界面自组装构建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SERS基底,及其对果汁中福美双和噻菌灵的检测性能研究。构建环己烷/水双相体系,以乙醇作为诱导剂,将水相中的Au@AgNPs诱导至油/水界面,形成一层金属膜,将其转移至硅片衬底表面,得到致密排列的自组装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SERS基底。结果表明,该阵列中Au@AgNPs之间的间隙小于3 nm,相邻纳米粒子间可形成强烈的SERS“热点”,基底增强因子为1.2×106,具有比Au@AgNPs胶体更优的SERS活性;此外,基底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信号重现性,R6G位于612、1183和1363 cm-1处SERS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8.51%,9.21%和9.68%,不同批次制备的基底间RSD为10.51%;以所得的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对水中、梨汁、苹果汁、橙汁中的福美双和噻菌灵进行检测,福美双的LOD分别为0.0011、0.0052、0.0130和0.0590 ppm,噻菌灵的LOD分别为0.051、0.100、0.180和0.680 ppm。(3)基于亚克力胶带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离型膜稳定的柔性Au@Ag纳米阵列基底的构建,及其对果蔬表面福美双的SERS无损检测性能研究。利用胶带的柔韧性和胶黏性将硅片衬底表面的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转移至亚力克胶带表面,并在其表面附着一层PET离型膜,防止Au@Ag纳米阵列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亚克力胶带可有效维持Au@Ag纳米阵列紧密排列的结构,保持其优良的SERS灵敏性、均匀性和信号重现性,其优良的柔韧性使得基底经20%的拉伸形变处理3次后仍保持85%的SERS活性;PET膜可保护Au@Ag纳米阵列免受外部环境(空气、高温、超声)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Au@Ag纳米阵列的稳定性;所得到的柔性SERS基底可直接对果蔬表面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对苹果、番茄和黄瓜表面上的福美双的检出限为5 ng/cm2。(4)基于多层次高分子聚合物膜构建灵敏、均一、稳定、柔性的新型Au@Ag纳米阵列基底,及其对果汁中噻菌灵的SERS传感性能研究。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苯溶液作为有机相,乙醇作为诱导剂,通过油/水界面自组装的方法形成固定于PMMA膜上Au@Ag纳米阵列。PMMA加入量对于Au@AgNPs的固定具有显着影响,当含量为2.6 mg/cm2,可获得具有致密纳米粒子排列的Au@Ag/PMMA膜基底;此外,荧光定量PCR用封膜(qPCR膜)和PET膜可维持基底的机械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所得的Au@Ag/PMMA/qPCR-PET膜SERS芯片增强因子为3.14×106,室温大气条件下储藏60天后仍保留90%以上的SERS增强性能;该SERS芯片对噻菌灵显示出优异的传感性能,对自来水和果汁中的噻菌灵的检测范围分别为0.05-10 ppm和0.1-10 ppm,对梨汁、橙汁和葡萄汁中噻菌灵的LOD可分别低至21、43、69 ppb。(5)基于正丁硫醇(1-BT)自组装单分子层功能化改变AuNPs阵列的表面化学性质,及其对甲氰菊酯的SERS检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油/水界面自组装AuNPs阵列在785 nm光源激发下表现出强烈的柠檬酸钠的SERS信号,通过浓度为1 m M的1-BT与AuNPs阵列表面的柠檬酸根进行配体交换,可显着降低AuNPs阵列表面残留的柠檬酸根的SERS背景信号;以1-BT位于892 cm-1的拉曼峰对光谱进行归一化后,1-BT/AuNPs阵列显示出良好的信号均匀性,799 cm-1和1096 cm-1处峰强度RSD值分别为4.28%和1.16%;未经修饰的AuNPs阵列难以直接检测出甲氰菊酯的拉曼信号,而1-BT/AuNPs阵列可通过1-BT与甲氰菊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将甲氰菊酯富集到基底表面,实现SERS检测,其定量检测范围为0.1-1000 ppm。(6)核壳纳米粒子阵列的FDTD数值仿真模型构建及电场增强机理研究。研究表明,相邻纳米粒子间隙大小显着影响电场的近场耦合效果,对于Au核粒径32 nm,Ag壳厚度5.2 nm的Au@AgNPs阵列,纳米粒子间隙由1 nm增强到10 nm时,则SERS电场增强因子下降约4个数量级;随着Ag壳厚度由0增加至9.5 nm,所形成的Au@Ag纳米阵列的电磁增强作用逐渐增加,相比于532 nm和785 nm的激发光源,采用633 nm的光源激发可产生更强的SERS电场增强因子;纳米粒子周围的环境也会影响电场增强效果,当纳米粒子间隙被PMMA包埋时,相邻纳米粒子的电场耦合作用被削弱,SERS电场增强因子减小。因此,合理的控制Ag壳厚度和PMMA的用量对于实现最优的Au@Ag/PMMA膜基底至关重要。

王易加[8](2020)在《新型生物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生化分析检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传感平台可识别目标生物分子,通过将其浓度与可读取信号之间建立定量关系,借此实现对目标分子的检测,因而在环境监测、疾病早期诊断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生物传感平台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传感器灵敏度不够高、制备过程繁琐、成本高,常常依赖大型昂贵检测仪器而使快速即时检测受限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论文利用高性能纳米材料,发展了两种新型超灵敏生物传感策略(基于核酸外切酶T7诱导目标物循环和杂交链反应双重信号放大策略;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簇和核酸外切酶Ⅲ辅助目标循环的信号放大策略),并结合廉价便携的纸基和智能手机等成功构建了三种可用于目标物即时、快速分析检测的功能化生物传感平台(基于荧光“Off-On”的纸基免疫传感平台;基于3D打印与智能手机联用的ELISA光学传感平台;基于智能手机和免疫层析试纸条联用的双功能光学传感平台),以推进生物传感平台在生化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具体工作如下:1.构建了基于EXO T7和HCR信号放大的免标记超灵敏电化学传感器用于MicroRNA21的检测:作为重要的肿瘤标志物,MicroRNA 21的检测对于人体健康的评估和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章采用双重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基于铜簇的超灵敏集成式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平台用于对目标物microRNA21的定量检测。当目标物microRNA21存在时,电极表面可以巧妙地形成Y型树状双链DNA;以此Y型树状双链DNA为模板原位精确制备铜纳米簇用于免标记信号输出;利用核酸外切酶T7诱导目标物循环和杂交链反应进行双重信号放大,通过阳极溶出伏安法,该传感器实现了0.1 fM~10 pM浓度范围内MicroRNA21的线性定量分析,检测限低至10 aM(S/N>3),且可以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靶标物的加标回收分析。该方法将合成和检测巧妙集成,为电化学传感检测提供了新模型。2.构建了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簇和EXOⅢ信号放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HIV DNA的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可引发艾滋病,因而HIV基因的超灵敏检测对于艾滋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章首次构建了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簇(graphene/Au nanocluster,GR/Au NCs)的新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平台用于HIV DNA分析检测。首先,采用简单的一步超声法合成了具有高导电性、大比表面积的GR/Au NCs复合物;再将该复合物修饰在电极表面上,大量亚甲基蓝标记的捕获探针可与其高效结合,产生强的初始电流信号;待目标HIV DNA与捕获探针杂交后,核酸外切酶Ⅲ辅助目标循环实现信号放大,亚甲基蓝分子远离传感界面导致电流信号显着降低;采集相应信号变化值,即可实现目标HIV DNA在0.1 fM~100 nM浓度范围内的超灵敏检测,检测限低至30 aM(S/N=3)。该传感平台可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HIV DNA的加标回收检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艾滋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途径。3.构建了基于二硫化钼和CdTe/ZnS量子点的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用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的即时检测: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它在人体内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癌症等重大疾病相关,因此对其进行即时监测对于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章将MoS2纳米片作为CdTe/Zn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剂首次应用于纳米纤维纸基传感器,建立了荧光“Off-On”型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用于PD-1的即时检测。利用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之间的高亲和力,将CdTe/ZnS量子点与PD-1单抗组装生成抗体-量子点复合物;该复合物在MoS2纳米片修饰的纸基上发生荧光猝灭。在目标蛋白PD-1存在时,抗体-量子点复合物与目标物特异性识别并有效结合,使量子点与猝灭剂之间距离增大,抗体-量子点复合物的荧光得以恢复。通过纸基表面荧光信号强度变化,实现了对PD-1蛋白在250 pg/mL~100 ng/mL浓度范围内的快速、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检测限为85.5 pg/mL。该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无需复杂的制备过程,且纸基具有可回收和低成本的特点,为复杂样品中蛋白类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检测提供了廉价的检测平台。4.构建了基于酶联免疫的便携式光学检测平台用于检测2,4-二氯苯氧乙酸:环境和生物体中的除草剂和农药残留的现场快速检测对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设备昂贵、检测周期长、程序繁琐等缺点。基于此,本章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单条微孔板光学生物传感设备,用于对除草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的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现场检测。该便携式智能手机平台能够同时检测八个样品,具有体积小(50×100×160 mm3)和成本低(<100 RMB)等优点。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染料(甲基蓝和罗丹明B),分别对检测平台的红色和绿色通道进行校准;与2,4-D试剂盒联用,该平台实现了对2,4-D在1~80 ppb浓度范围内的快速定量检测,并成功应用于自来水、大鼠血清、血浆和人血清等多种复杂样品中目标物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3.7%~106.9%。该平台可满足环境评估和生物监测中现场、快速且低成本分析需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5.构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双功能免疫层析试纸条传感平台用于癌胚抗原的快速检测:作为常见的癌症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在人体内的表达与多种癌症息息相关。故而,对CEA快速定量检测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工作合成了5种多元金属Au@PtMPd NNZs,选取催化效果最佳的Au@PtPdNZs作为免疫标记物,构建了一个基于智能手机读值的双功能免疫层析试纸条传感器,用于CEA的高精度定量分析:利用3D打印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图片分析功能,设计了便携式双性能光学检测平台,对CEA检测结果进行快速读值分析;利用Au@PtPdNZs的比色和催化性质,实现了对CEA的双功能分析,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Au@PtPdNZs在纸条上的直接显色特性相比,其高催化活性显着提高了免疫层析传感器的灵敏度。该双功能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智能手机联用的光学生物传感快速检测平台实现了对CEA在1 ng/mL~5μg/m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分析,检测限低至140 pg/mL。通过与商品化读条仪和酶标仪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平台表现出优异的传感性能,即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因此,该生物传感平台在生化分析领域的即时检测和信息传输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鹿倩[9](2020)在《基于秀丽隐杆线虫的甲草胺生殖毒性识别方法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环境雌激素类物质(EESs)是继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环境问题,大量具有雌激素效应的物质如农药、重金属、工业化学品等,可引起生物体的生殖障碍及发育异常。EES可通过各种途径在水和土壤中富集,在生物体(鱼类、哺乳类等)及人体(血液、尿液)中也被广泛检测出来,因其具有难降解性、生物蓄积等特点,可对生物体的生殖系统产生长期影响。因此,对EESs的毒性识别与评价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关键。而现有EES识别方法存在通量低、周期长、费用高、生态保护程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潜在生殖毒性物质的筛选及机制研究的需求。而无脊椎动物秀丽隐杆线虫,具有遗传背景清晰、生命周期短、生殖系统对环境激素类物质应答效率高等优势,有望成为环境雌激素类物质生殖毒性识别的新的生物模型。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秀丽线虫为活体模型,构建环境雌激素类物质生殖毒性识别方法,筛选差异敏感的生物标志。在此基础上进行酰胺类除草剂甲草胺的生殖毒性及机制研究,同时采用BMD模型进行甲草胺生殖毒性的基准剂量拟合。研究方法与结果1.环境雌激素类物质生殖毒性识别方法的构建以17β-雌二醇(E2)作为环境雌激素代表物质,将L1期秀丽线虫暴露于1,10,100,1000,104,105ng/L E2 48h,M9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构建环境雌激素类物质整体、雄性及雌性生殖毒性识别方法,并筛选出差异敏感的毒性指标。结果显示,N2线虫后代数目、世代时间、排卵速率、生殖系统畸形率、性腺发育、基因重组线虫RT130卵黄蛋白发育情况变化显着,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上述指标可定量反映E2对秀丽线虫的整体生殖毒性。E2可致各剂量组him-5雄虫杂交后代数目、总生殖细胞数、有丝分裂区及减数分裂区细胞数、精细胞直径及数目显着减少,非圆形精细胞百分比显着增加,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上述指标可定量反映E2的雄性生殖毒性。E2可导致fog-2雌虫杂交后代数目、排卵速率、有丝分裂区细胞数、卵母细胞数、-2卵母细胞相对长度变化显着,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上述指标可定量反映E2的雌性生殖毒性。2.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的毒性研究2.1甲草胺的生殖毒性研究甲草胺浓度设定为0.08,0.8,8,80,800,8000μg/L,将构建的生殖毒性识别方法应用于甲草胺的毒性评价。结果显示,在0.08μg/L即可观察到N2线虫后代数目明显减少、排卵速率降低、性腺发育迟缓、生殖系统异常及RT130品系卵黄蛋白荧光强度增加,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上述指标可作为反映其整体生殖毒性的敏感指标。甲草胺可显着降低him-5雄虫杂交后代数目、性腺面积、总生殖细胞数、有丝分裂区及减数分裂区细胞数、精细胞直径及数目,且生殖细胞数及精细胞数目在0.8μg/L减少最为显着;同时可诱导him-5雄虫非圆形精细胞百分比显着升高,且在0.8μg/L升高更为显着。上述结果提示甲草胺可通过影响精细胞形态及数目,最终导致其后代数目减少,低剂量的甲草胺对精细胞发生的毒效应可能更加显着。甲草胺可导致fog-2雌虫杂交后代数目、排卵速率、总生殖细胞数、有丝分裂区及减数分裂区细胞数、-2卵母细胞相对长度显着减少,80μg/L均达到最低水平。提示甲草胺可抑制卵原细胞增殖、导致卵母细胞形态发生及功能发育障碍,进而导致其生育力减弱,卵子发生途径的相关损伤可能是甲草胺诱导生殖毒性的重要途径之一。2.2甲草胺的跨代毒性研究采用亲代(P0)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甲草胺(0.08,0.8,8,80,800,8000μg/L)48h,子代(F1-F2)不暴露的方式研究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的跨代毒性。定量评估多个亚致死终点,包括生殖(后代数目、世代时间、子宫内受精卵数、排卵速率、生殖系统畸形情况、性腺发育)及发育终点(体长、体宽及体型)。结果显示,甲草胺可导致剂量依赖性的生殖缺陷和发育障碍;可导致子代(F1-F2)后代数目减少,F2下降最为显着;F1-F2生殖系统畸形率在0.08μg/L及800μg/L均显着高于P0;F1-F2线虫在0.08,0.8μg/L成虫期线虫比例显着低于P0。提示甲草胺可能具有蓄积毒性,其诱导的生殖毒性可通过亲代接触而传递给子代。与此同时,F1线虫体长及体型在0.08μg/L显着减少;而F2体长及体型则在80μg/L下降最为显着,提示甲草胺具有跨代发育毒性。3.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的毒作用机制研究3.1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的氧化损伤通过测定甲草胺对秀丽线虫氧化应激水平(ROS、脂褐质水平、LDL及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CAT、SOD、GSH-Prdx)及非酶类物质(GSH)的影响,探索其诱导的生殖毒性与氧化损伤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ROS水平无明显变化,但脂褐质水平、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增加;8,80μg/L的甲草胺可导致SOD活性降低,80μg/L剂量组该酶活性降低更显着;其他剂量组SOD活性均显着升高;CAT活性变化呈明显的U型曲线,80μg/L达到最低水平;非酶类抗氧化剂GSH及GSH:GSSG比值的变化与GSH-Prdx活性变化一致,均在80μg/L达到最低水平。抗氧化酶及非酶类抗氧化剂的变化同后代数目、排卵速率及生殖系统畸形率的变化一致,提示秀丽线虫的生殖缺陷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降低有关。3.2甲草胺诱导的生殖毒性与内质网应激及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关系RT-q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情况,探索甲草胺诱导的生殖毒性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采用转基因线虫SJ4005(hsp-4::GFP)荧光强度指示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结果显示,秀丽线虫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hsp-4、pdi-3的表达及SJ4005线虫荧光强度的变化呈现明显的U型曲线,80μg/L均表达下调,其他剂量组均表达上调。表明除80μg/L之外,其他剂量的甲草胺可诱导线虫内质网应激,并可通过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修复错误折叠的蛋白质;80μg/L剂量组线虫生殖能力的严重缺陷可能与其无法诱导未折叠蛋白反应有关。3.3甲草胺对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的影响RT-qPCR检测甲草胺对秀丽线虫卵黄蛋白原基因(vit-2、vit-6)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甲草胺可显着上调vit-2及vit-6基因m RNA水平的表达,且呈明显的倒U型曲线,80μg/L上调最为显着;其变化情况与卵黄蛋白荧光强度的变化基本一致,提示卵黄蛋白荧光强度及卵黄蛋白原基因可作为甲草胺诱导的生殖毒性的敏感指标。4.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生殖毒性的基准剂量拟合采用BMDS 3.12模型,对特异、敏感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的毒性指标进行基准剂量拟合,以获得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生殖毒性的基准剂量下限值(BMDL)。结果显示,卵黄蛋白荧光强度拟合的BMDL10最低,可作为甲草胺整体生殖毒性的最佳BMDL10(0.0285μg/L);him-5雄虫精细胞直径拟合的BMDL10最低,可作为雄性生殖毒性的最佳BMDL10(0.0187μg/L);fog-2雌虫杂交后代数目拟合的BMDL10最低,可作为雌性生殖毒性的最佳BMDL10(0.041μg/L)。本研究拟合的整体、雄性及雌性生殖毒性的最佳BMDL10均远低于LOAEL值(0.08μg/L)及美国EPA规定的饮用水中甲草胺的最大限值(2ppb),表明线虫能够敏感的反映甲草胺的毒性,本研究方法的构建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甲草胺的生殖毒性评价。结论1.秀丽线虫生殖系统对环境雌激素类物质具有较高的应答能力,N2线虫的后代数目、世代时间、排卵速率、生殖系统畸形情况、性腺发育情况、RT130品系卵黄蛋白荧光强度可作为环境雌激素类物质整体生殖毒性的定量指标。2.him-5雄虫杂交后代数目、总生殖细胞数、有丝分裂区及减数分裂区细胞数、非圆形精细胞百分比、精细胞直径及数目等指标,能特异性的反映外源性化学物的雄性生殖毒性。3.fog-2雌虫杂交后代数目、排卵速率、总生殖细胞数、有丝分裂区细胞数、卵母细胞数、-2卵母细胞相对长度等指标,可反映外源性化学物质对雌性生殖系统的影响。4.甲草胺可通过影响精子发生及卵子发生途径,对秀丽线虫的雄性及雌性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同时甲草胺具有跨代毒性,可致子代(F1-F2)后代数目、排卵速率显着降低,生殖系统畸形率增加,性腺发育迟缓,对体长、体宽及体型的变化也产生不利影响。5.甲草胺可导致线虫氧化损伤,其生殖毒性可能与内质网应激及未折叠蛋白反应有关。6.甲草胺可诱导秀丽线虫卵黄蛋白荧光强度增加、卵黄蛋白原基因(vit-2,vit-6)表达上调,提示卵黄蛋白荧光强度、vit-2及vit-6基因可作为甲草胺诱导的生殖毒性的敏感指标。7.本研究构建了环境雌激素类物质生殖毒性识别方法,并基于BMDS模型进行甲草胺生殖毒性基准剂量拟合。明确了以秀丽线虫卵黄蛋白荧光强度为效应的整体生殖毒性BMDL10为0.0285μg/L;以him-5雄虫精细胞直径为效应的雄性生殖毒性BMDL10为0.0187μg/L;以fog-2雌虫杂交后代数目为效应的BMDL10为0.041μg/L。上述BMDL10远低于美国EPA规定的饮用水中甲草胺的最大限值(2ppb),表明线虫可敏感的反映甲草胺的毒性。

沈佳伦[10](2020)在《阿特拉津对大豆的胁迫机制及其降解产物的消解动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大豆在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中阿特拉津残留胁迫下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在前茬作物(玉米)使用不同浓度阿特拉津,各组后茬作物大豆的发芽和出苗无显着性差异,但各组大豆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和抗氧化酶活性存在显着性差异。前茬高浓度阿特拉津的使用会造成大豆的氧化损伤而抑制大豆的后期生长。前茬作物阿特拉津使用量1000g/ha时,大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15d-35d内占对照(前茬不施用阿特拉津)的66.4%~80%。前茬作物阿特拉津使用量分别为250g/ha、500g/ha、1000g/ha时,大豆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均增强且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其他氧化酶更敏感。添加量1000g/ha时,大豆叶片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其他组存在显着差异。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在大豆生长15d时达到峰值,过氧化氢酶在35d活性达到最大值。大豆对阿特拉津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前茬正常施加剂量(250g/ha)下不会对后茬大豆产生毒性效应,前茬多倍剂量(1000g/ha)下会对后茬大豆产生显着毒性效应。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施药浓度对阿特拉津降解产物脱乙基阿特拉津(DEA)和脱异丙基阿特拉津(DIA)在土壤中消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对DEA和DIA在土壤中的消解有显着影响,土壤温度由15℃上升至35℃,DEA在土壤中半衰期缩短了1.1 d(潮土),8.1 d(黑土),21 d消解率增加了27.8%(潮土),21.1%(黑土);DIA在土壤中半衰期缩短了1.8 d(潮土),4.1 d(黑土),21 d消解率增加了20.4%(潮土),21.2%(黑土)。在不同湿度的潮土中的DEA和DIA消解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在50%土壤湿度下消解最慢,随着土壤湿度增加,消解变快;在不同湿度的黑土中的DEA和DIA呈现相反的规律,DEA随湿度增加消解变慢,DIA与之相反.施药浓度从0.1 mg·kg-1增加到0.5 mg·kg-1,黑土和潮土中DEA和DIA的半衰期显着下降,施药浓度提高到至1 mg·kg-1时,两种土壤中的DEA和DIA消解速率下降,半衰期变长。DEA和DIA在黑土中的半衰期均比在潮土中长,但是在黑土中消解较完全。该研究结果将为土壤中阿特拉津以及DEA和DIA的环境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二、饮用水中低于ppb水平除草剂的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饮用水中低于ppb水平除草剂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Online-SPE/LCMS定量筛查再生水中新兴污染物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水中新兴污染物(ECs)概况
        1.1.1 新兴污染物概况
        1.1.2 水中新兴污染物的危害
        1.1.3 尾水中新兴污染物来源
    1.2 水中新兴污染物筛查检测方法
        1.2.1 预处理技术
        1.2.2 色谱及质谱检测技术
    1.3 新兴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1.3.1 新兴污染物的去除现状
        1.3.2 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概况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尾水中典型酸性药物的在线SPE-QQQ液质联用方法研究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标准溶液
        2.3.2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2.3.3 色谱柱
        2.3.4 色谱和和质谱条件
        2.3.5 样品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质谱检测参数的优化
        2.4.2 流动相选择
        2.4.3 检出限及定量限
        2.4.4 基质效应
        2.4.5 标准加入法的设计和方法评价
        2.4.6 污水厂尾水样品分析
        2.4.7 方法性能对比
    2.5 本章小结
3 在线SPE-HPLC-Orbitrap高分辨质谱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3.1 实验试剂
    3.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目标污染物
        3.3.2 标准溶液
        3.3.3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3.3.4 质谱参数优化设定
        3.3.5 色谱条件优化
        3.3.6 样品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有机物筛查参数确定与高分辨谱库建立
        3.4.2 有机物筛查和定性依据
        3.4.3 色谱条件优化
        3.4.4 样品基质效应
    3.5 本章小结
4 新兴污染物在尾水回用为湿地景观水过程中的赋存
    4.1 污水厂及其尾水再生回用概况
    4.2 生态林公园再生水景观湿地利用
        4.2.1 生态林公园人工湿地构筑物
        4.2.2 再生水景观湿地利用存在健康和生态方面的风险
    4.3 基于高分辨质谱筛查技术检测分析尾水、人工湿地水体中新兴污染物
        4.3.1 尾水、人工湿地水体采样点位选定
        4.3.2 实际水样新兴污染物浓度测定
    4.4 本章小结
5 紫外/氯工艺对尾水中典型新兴污染物控制技术初探
    5.1 实验仪器
    5.2 实验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NAP溶液的配制
        5.3.2 NAP及中间产物的分析方法
        5.3.3 萘普生及游离氯浓度的测定
        5.3.4 动力学实验
        5.3.5 生态毒性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紫外/氯工艺降解NAP动力学
        5.4.2 萘普生分子活性位点预测
        5.4.3 中间产物及反应路径
        5.4.4 生态毒性预测及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附录2

(2)基于AuNPs-寡聚核苷酸探针的草甘膦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草甘膦研究进展
        1.1 草甘膦简介
        1.2 GLYP的残留现状
        1.3 GLYP的毒性及危害
        1.4 国内外GLYP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1.5 GLYP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5.1 色谱法
        1.5.2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1.5.3 光谱法
        1.5.4 电化学检测方法
        1.5.5 FRET荧光分析法
        1.5.6 免疫学分析方法
    第2章 金纳米粒子的特性及在检测中的应用
        2.1 尺寸可调性
        2.2 分散稳定性
        2.3 光电特性
        2.4 荧光特性
        2.4.1 光致发光金纳米团簇
        2.4.2 荧光淬灭剂
    第3章 寡聚核苷酸自组装的DNA纳米结构
        3.1 DNA纳米技术
        3.2 DNA纳米结构自组装策略
        3.2.1 树枝状DNA自组装
        3.2.2 DNA瓦片自组装
        3.2.3 DNA折纸自组装
        3.2.4 DNA砖自组装
        3.3 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3.3.1 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特点
        3.3.2 四面体DNA在纳米医学中的应用
        3.3.3 四面体DNA在检测中的应用
    第4章 纳米粒子-寡聚核苷酸探针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4.1 电化学检测方法
        4.2 纳米耀斑探针介导的荧光检测方法
        4.3 基于纳米材料的条形码检测方法
        4.3.1 银沉积型条形码检测
        4.3.2 PCR扩增型条形码检测
        4.4 AuNPs-寡聚核苷酸探针在免疫学检测中的优势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GLYP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1.1 材料
        1.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1.3 主要溶液配制
        1.2 方法
        1.2.1 阳离子化BSA的制备
        1.2.2 c BSA的纯化及浓缩
        1.2.3 c BSA的鉴定
        1.2.4 GLYP免疫抗原的合成
        1.2.5 GLYP检测抗原的合成
        1.2.6 GLYP免疫抗原的双向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1.2.7 GLYP检测抗原的Native-PAGE鉴定
        1.2.8 GLYP完全抗原的UV-Vis光谱扫描鉴定
        1.2.9 免疫小鼠
        1.2.10 GLYP免疫抗原的鼠免疫血清效价检测
        1.3 结果
        1.3.1 c BSA鉴定结果
        1.3.2 GLYP完全抗原琼脂糖电泳和Native-PAGE鉴定结果
        1.3.3 GLYP完全抗原UV-Vis光谱扫描鉴定结果
        1.3.4 GLYP免疫抗原的免疫效果分析
        1.4 讨论
        1.4.1 载体蛋白的选择
        1.4.2 完全抗原偶联方法的选择
        1.4.3 UV-Vis吸收光谱鉴定完全抗原
        1.5 小结
    第2章 GLYP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主要溶液配制
        2.2 方法
        2.2.1 动物免疫
        2.2.2 兔血清效价检测
        2.2.3 血清的采集与保存
        2.2.4 抗体的纯化
        2.2.5 抗体纯度与浓度鉴定
        2.2.6 抗体的效价测定
        2.2.7 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2.3 结果
        2.3.1 兔血清效价
        2.3.2 多克隆抗体的纯度与浓度鉴定
        2.3.3 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2.3.4 抗体亲和力测定结果
        2.4 讨论
        2.4.1 抗体纯化方法的选择
        2.4.2 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2.5 小结
    第3章 ic-ELISA方法的建立
        3.1 材料
        3.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主要溶液配制
        3.2 方法
        3.2.1 抗原包被浓度及GLYP抗体作用浓度的选择
        3.2.2 抗原包被条件的选择
        3.2.3 封闭液的选择
        3.2.4 GLYP抗体作用条件的选择
        3.2.5 酶标二抗作用条件的选择
        3.2.6 酶底物作用条件的选择
        3.2.7 标准曲线的建立
        3.2.8 交叉反应率的测定
        3.2.9 样品的检测
        3.3 结果
        3.3.1 抗原包被浓度及最适多克隆抗体浓度的确定
        3.3.2 抗原包被条件的确定
        3.3.3 封闭液的确定
        3.3.4 GLYP抗体作用条件的确定
        3.3.5 酶标二抗作用条件的确定
        3.3.6 酶底物作用条件的确定
        3.3.7 优化后的ic-ELISA检测程序
        3.3.8 标准曲线
        3.3.9 交叉反应率测定结果
        3.3.10 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AuNP-TDNs纳米耀斑探针的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4.1 材料
        4.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主要溶液配制
        4.2 方法
        4.2.1 AuNPs的制备
        4.2.2 TDNs的组装
        4.2.3 TDNs的鉴定
        4.2.4 AuNP-TDNs纳米耀斑探针的制备
        4.2.5 SG浓度优化
        4.2.6 AuNP-TDNs纳米耀斑探针的表征
        4.2.7 检测条件的优化
        4.2.8 标准曲线的建立
        4.2.9 交叉反应率的测定
        4.2.10 实际样品的检测
        4.3 结果
        4.3.1 TDNs的FRET鉴定结果
        4.3.2 TDNs的Native-PAGE鉴定结果
        4.3.3 最适SG浓度优化结果
        4.3.4 AuNPs对TDNs-SG的荧光淬灭效率
        4.3.5 AuNP-TDNs-SG探针的表征结果
        4.3.6 检测条件优化结果
        4.3.7 优化后的检测程序
        4.3.8 标准曲线
        4.3.9 交叉反应率测定结果
        4.3.10 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
        4.4 讨论
        4.4.1 影响纳米耀斑探针的因素
        4.4.2 Stern-Volumer曲线的线性和非线性
        4.4.3 凝胶染色方法的选择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的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5.1 材料
        5.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1.3 主要溶液配制
        5.2 方法
        5.2.1 AuNPs的制备
        5.2.2 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的制备
        5.2.3 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的表征
        5.2.4 检测条件的优化
        5.2.5 标准曲线的建立
        5.2.6 交叉反应率的测定
        5.2.7 实际样品的检测
        5.3 结果
        5.3.1 AuNP-dsDNA探针的表征结果
        5.3.2 检测条件优化结果
        5.3.3 优化后的检测程序
        5.3.4 标准曲线
        5.3.5 交叉反应结果
        5.3.6 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
        5.4 讨论
        5.4.1 凝胶染色方法的选择
        5.4.2 硫醇化DNA对 AuNPs的修饰方法
        5.5 小结
    第6章 基于双功能化AuNPs的条形码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6.1 材料
        6.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6.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1.3 主要溶液配制
        6.2 方法
        6.2.1 AuNPs的制备
        6.2.2 AuNPs探针的制备
        6.2.3 AuNPs探针制备条件的优化
        6.2.4 AuNPs和 AuNP探针的表征
        6.2.5 AuNP-BB-iPCR方法的优化
        6.2.6 检测标准曲线的建立
        6.2.7 交叉反应率的测定
        6.2.8 实际样品的检测
        6.3 结果
        6.3.1 AuNPs探针合成的最适抗体标记量
        6.3.2 AuNPs探针合成的最适p H
        6.3.3 制备AuNPs探针capture DNA最适标记浓度的优化
        6.3.4 AuNPs和AuNPs探针的TEM表征结果
        6.3.5 AuNPs和AuNPs探针的UV-Vis表征结果
        6.3.6 AuNPs探针上抗体标记量的确定
        6.3.7 AuNPs探针上signal DNA标记量的确定
        6.3.8 最适封闭剂
        6.3.9 包被抗原和探针的最适浓度
        6.3.10 优化后的AuNP-BB-iPCR检测程序
        6.3.11 标准曲线
        6.3.12 交叉反应结果
        6.3.13 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
        6.4 讨论
        6.4.1 DNA序列的设计和探针制备条件的选择
        6.4.2 Signal DNA扩增方式的选择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发光金属有机框架的重金属传感器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重金属离子污染物概述
        1.1.1 铜离子污染物
        1.1.2 镉离子污染物
    1.2 重金属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光谱分析法
        1.2.2 电化学检测法
        1.2.3 光学检测方法
    1.3 LMOFs 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3.1 发光金属有机框架(LMOFs)
        1.3.2 基于LMOFs的荧光传感器原理
        1.3.2.1 基于配体的LMOFs
        1.3.2.2 基于金属中心的LMOFs
        1.3.2.3 基于客体分子的LMOFs
        1.3.2.4 聚集诱导发光(AIE)的LMOFs
        1.3.2.5 多发射中心的LMOFs
        1.3.3 LMOFs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3.3.1 食品品质分析
        1.3.3.2 食品危害物检测
        1.3.3.3 食品腐败变质评估
    1.4 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RhB@ZIF-8新型智能比率传感器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2.1 试验试剂与方法
        2.1.1 试验试剂及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RhB@ZIF-8 复合材料的制备
        2.2.2 RhB@ZIF-8 复合材料的表征
        2.2.3 RhB@ZIF-8复合材料对铜离子的吸附检测性能研究
        2.2.4 RhB@ZIF-8 的实时传感能力及机理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缺陷型镧系金属有机骨架(Eu@UIO-MOFs)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缺陷Eu@UIO-MOFs-X的制备与表征
        3.2.2 Eu@UIO-MOFs-X(X=0-3)荧光检测性能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微纳结构重金属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食品重金属污染现状
        1.1.1 食品重金属污染概况
        1.1.2 食品原料生产环境重金属污染
        1.1.3 食品加工重金属污染
        1.1.4 食品储藏重金属污染
    1.2 重金属吸附技术概述
        1.2.1 重金属颗粒吸附技术
        1.2.2 重金属固定床柱吸附技术
        1.2.3 重金属膜吸附技术
        1.2.4 重金属电吸附技术
    1.3 重金属离子纳米吸附剂研究进展
        1.3.1 重金属纳米颗粒吸附剂
        1.3.2 重金属纳米吸附膜
        1.3.3 重金属固定床纳米柱吸附剂
        1.3.4 重金属纳米电吸附剂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及其重金属吸附性能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及表征
        2.3.2 重金属选择性吸附性能
        2.3.3 重金属吸附动力学分析
        2.3.4 重金属吸附等温线分析
        2.3.5 重金属吸附机理分析
        2.3.6 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的循环利用
        2.3.7 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的污染降解再利用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萃取柱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分离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水滑石吸附剂的制备和表征
        3.3.2 重金属选择性吸附性能
        3.3.3 重金属吸附动力学分析
        3.3.4 重金属吸附等温线分析
        3.3.5 重金属吸附机理
        3.3.6 稳定性和重复使用能力
        3.3.7 实际样品中重金属的吸附
        3.3.8 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萃取柱的制备和表征
        3.3.9 重金属动态选择性吸附性能
        3.3.10 固相萃取条件优化
        3.3.11 干扰离子对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萃取柱的影响
        3.3.12 固相萃取分析指标评价
        3.3.13 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萃取柱于实际食品样品前处理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水滑石的多级吸附膜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性能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结构水滑石吸附膜的构建
        4.3.2 水滑石多级吸附膜的表征
        4.3.3 不同结构的水滑石吸附膜吸附性能
        4.3.4 不同结构水滑石吸附膜流体动力学分析
        4.3.5 水滑石多级吸附膜的动态吸附性能
        4.3.6 水滑石多级吸附膜的水处理应用及稳定性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苯胺/ZIF-67/钾锰矿纳米线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重金属吸附与电控脱附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聚苯胺/ZIF-67/钾锰矿纳米线复合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5.3.2 不同组分吸附剂的电化学表征
        5.3.3 聚苯胺/ZIF-67/钾锰矿纳米线复合吸附剂的重金属吸附性能
        5.3.4 重金属吸附机理
        5.3.5 电控重金属脱附性能
        5.3.6 重金属的吸附-脱附性能
        5.3.7 重金属电控脱附机理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前处理技术在极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共价有机框架在分析中的应用
    1.2 苯氧羧酸类化合物的检测
    1.3 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检测
    1.4 全氟类化合物的检测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化学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饮用水和食品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2.3.1 植物性食品中的苯氧酸类化合物的测定
        2.3.2 饮用水和食品中的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2.3.3 饮用水中的全氟类化合物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材料表征
        3.1.1 TAPT-DHTA-COF材料的表征分析
        3.1.2 TAPA-TFPB-COFs材料的表征分析
        3.1.3 TAPB-TFTA-COF材料的表征分析
    3.2 植物性食品中的五种苯氧羧酸类化合物的测定
        3.2.1 单因素法优化固相萃取的实验参数
        3.2.2 固相萃取检测植物性食品中五种苯氧羧酸类化合物的方法验证
        3.2.3 TAPT-DHTA-COF对植物性食品中的五种苯氧羧酸类化合物的吸附机理
    3.3 饮用水和食品中的五种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3.3.1 单因素法优化固相萃取的实验参数
        3.3.2 固相萃取检测饮用水和食品中五种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验证
        3.3.3 TAPA-TFPB-COFs对饮用水和食品中的五种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
    3.4 饮用水中的十二种全氟类化合物的测定
        3.4.1 单因素法优化分散固相萃取的实验参数
        3.4.2 分散固相萃取检测饮用水中十二种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验证
4 讨论
    4.1 TAPT-DHTA-COF和 TAPA-TFPB-COFs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实际应用的探讨
    4.2 TAPB-TFTA-COF作为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的优越性的探讨
    4.3 创新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6)基于CuAl-LDH纳米复合物化学修饰电极对水体草甘膦的灵敏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药使用及残留危害
        1.1.2 草甘膦使用现状及危害
    1.2 草甘膦现有检测方法
        1.2.1 色谱-质谱联用法
        1.2.2 光谱法
        1.2.3 生物传感器
        1.2.4 电化学传感器
    1.3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
        1.3.1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制备
        1.3.2 化学修饰电极作用机理
        1.3.3 化学修饰电极应用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路线
第2章 CuAl-LDH/Gr纳米复合物及其修饰电极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2 CuAl-LDH纳米材料制备
        2.2.3 CuAl-LDH/Gr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制备
        2.2.4 CuAl-LDH纳米材料表征技术
        2.2.5 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法测试
        2.2.6 修饰电极电化学阻抗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uAl-LDH纳米材料表征结果
        2.3.2 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测试结果分析
        2.3.3 修饰电极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分析
        2.3.4 草甘膦在修饰电极表面的传感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CuAl-LDH/Gr复合修饰玻碳电极的检测性能探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2 实验参数优化
        3.2.3 CuAl-LDH/Gr/GCE电化学性能测试
        3.2.4 CuAl-LDH/Gr/GCE对草甘膦的检测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实验参数优化分析
        3.3.2 线性曲线确定
        3.3.3 修饰电极重复性、稳定性及抗干扰性分析
        3.3.4 修饰电极检测测试效果分析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CuAl-LDH/Gr复合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检测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2 化学修饰丝网印刷电极制备
        4.2.3 草甘膦的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
        4.2.4 草甘膦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4.2.5 环境水样的加标回收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uAl-LDH/Gr/SPE电化学行为分析
        4.3.2 草甘膦的2 种分析方法比较
        4.3.3 环境水样加标回收试验结果分析
        4.3.4 实际应用费效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7)界面自组装纳米阵列基底的构建及其对农药的SERS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食品中农药残留主要种类与检测方法
        1.2.1 杀虫剂
        1.2.2 杀菌剂
        1.2.3 除草剂
        1.2.4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1.3 光学传感技术在农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1.3.1 比色法
        1.3.2 荧光光谱法
        1.3.3 化学发光法
        1.3.4 太赫兹光谱法
        1.3.5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1.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概述
        1.4.1 SERS检测的基本原理
        1.4.1.1 电磁场增强机理
        1.4.1.2 化学增强机理
        1.4.2 SERS传感对基底特性的要求
        1.4.3 油/水界面自组装SERS基底
        1.4.3.1 油/水界面自组装纳米膜形成机理
        1.4.3.2 油/水界面自组装SERS基底的应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壳厚度可调的Au@Ag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苯醚甲环唑的响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Au NPs的制备
        2.3.2 不同Ag壳厚度的Au@Ag NPs的制备
        2.3.3 纳米粒子的表征
        2.3.4 苯醚甲环唑-甲醇标准溶液的测试
        2.3.5 葡萄样品中苯醚甲环唑的测试
        2.3.6 干扰性实验
        2.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Au NPs和 Au@Ag NPs的粒径大小表征
        2.4.2 Au NPs和 Au@Ag NPs的晶型和元素分布
        2.4.3 SPR及SERS分析
        2.4.4 Au@Ag NPs对苯醚甲环唑标准溶液的响应分析
        2.4.5 葡萄提取物中的苯醚甲环唑的SERS响应研究
        2.4.6 苯醚甲环唑检测干扰性评价
        2.4.7 SERS检测技术与其他方法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油/水界面自组装的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对果汁中两种杀菌剂检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Au@Ag NPs的制备
        3.3.2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的制备
        3.3.3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的表征
        3.3.4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增强因子(EF)的计算
        3.3.5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均匀性和重现性测定
        3.3.6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对杀菌剂标准液的检测
        3.3.7 果汁中杀菌剂的加标检测
        3.3.8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的消光特性表征
        3.4.2 诱导剂和有机相的选择
        3.4.3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的微观形貌及SERS活性
        3.4.4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的增强因子
        3.4.5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的SERS信号均匀性和重现性
        3.4.6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对福美双和噻菌灵的检测
        3.4.7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对果汁中福美双和噻菌灵的检测
        3.4.8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对果汁两种杀菌剂的同时检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胶带和PET膜稳定的柔性Au@Ag纳米阵列对果蔬表面的福美双残留检测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Au@Ag NPs的制备
        4.3.2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的制备
        4.3.3 T/Au@Ag/PET基底的制备
        4.3.4 T/Au@Ag/PET基底的表征
        4.3.5 T/Au@Ag/PET基底的灵敏性检测
        4.3.6 T/Au@Ag/PET基底的均匀性和信号重现性测试
        4.3.7 T/Au@Ag/PET基底的稳定性测试
        4.3.8 T/Au@Ag/PET基底现场无损检测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T/Au@Ag/PET基底的制备与表征
        4.4.2 胶带种类对T/Au@Ag/PET基底SERS活性的影响
        4.4.3 T/Au@Ag基底的灵敏性研究
        4.4.4 T/Au@Ag基底的均匀性和信号重现性研究
        4.4.5 T/Au@Ag基底的稳定性研究
        4.4.6 T/Au@Ag/PET基底的无损检测可行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高分子聚合物膜构建高性能柔性SERS芯片用于果汁中噻菌灵的检测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Au@Ag NPs的制备
        5.3.2 Au@Ag/PMMA等离激元纳米阵列的制备
        5.3.3 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的制备
        5.3.4 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的表征
        5.3.5 SERS样品的制备
        5.3.6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的制备与表征结果
        5.4.2 PMMA含量对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SERS活性的影响
        5.4.3 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的稳定性分析
        5.4.4 Au@Ag/PMMA/qPCR-PET膜芯片的灵敏性、均匀性和重现性分析
        5.4.5 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对果汁中噻菌灵的检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正丁硫醇自组装单分子层功能化金纳米阵列的甲氰菊酯传感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Au NPs的制备
        6.3.2 界面自组装Au NPs阵列的制备
        6.3.3 界面自组装Au NPs阵列的正丁硫醇功能化
        6.3.4 基底的表征
        6.3.5 1-BT/Au NPs阵列的信号均匀性测定
        6.3.6 甲氰菊酯标准液的检测
        6.3.7 果蔬表面甲氰菊酯的检测
    6.4 结果与讨论
        6.4.1 Au NPs及 Au NPs阵列的表征结果
        6.4.2 1-BT浓度对Au NPs阵列的功能化的影响
        6.4.3 1-BT/Au NPs阵列的信号均匀性分析
        6.4.4 甲氰菊酯标准液的检测分析
        6.4.5 果蔬表面甲氰菊酯的加标检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FDTD数值仿真分析等离激元金属纳米阵列的电场增强机理
    7.1 引言
    7.2 FDTD数值分析基本流程
    7.3 FDTD用于贵金属纳米阵列的电场增强理论研究
        7.3.1 阵列中金属纳米粒子间隙对SERS电场增强的影响
        7.3.2 Ag壳厚度对阵列SERS电场增强的影响
        7.3.3 不同阵列模型的电场增强分析
        7.3.4 PMMA对 Au@Ag纳米阵列的电场分布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论文创新点
    三 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8)新型生物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生化分析检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识别元件
        1.1.1 核酸适配体
        1.1.2 抗体
    1.2 生物传感模式
        1.2.1 电化学生物传感
        1.2.2 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
        1.2.3 光学生物传感
    1.3 基于便携式检测平台的生物传感用于POCT
        1.3.1 基于智能手机检测平台的生物传感
        1.3.2 基于其它便携式检测平台的生物传感
    1.4 信号输出及放大策略
        1.4.1 纳米材料信号放大策略
        1.4.2 酶信号放大策略
        1.4.3 DNA信号放大策略
    1.5 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2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EXO T7和HCR信号放大的免标记电化学传感器用于MicroRNA21的检测
    2.1 前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原理
        2.3.2 实验过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铜簇的表征
        2.4.2 电极修饰过程的表征
        2.4.3 放大策略的验证
        2.4.4 实验条件优化
        2.4.5 电化学传感器对MIR21 的定量检测
        2.4.6 电化学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2.4.7 不同方法的对比
        2.4.8 实际样品检测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簇和EXOⅢ信号放大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HIV DNA的检测
    3.1 前言
    3.2 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原理
        3.3.2 实验过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石墨烯/金簇复合物的表征
        3.4.2 传感器修饰过程的表征
        3.4.3 信号放大的验证
        3.4.4 实验条件的优化
        3.4.5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HIV DNA的定量检测
        3.4.6 传感器的选择性与重现性评估
        3.4.7 不同方法的对比
        3.4.8 实际样品检测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的构建及PD-1蛋白即时检测应用
    4.1 前言
    4.2 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原理
        4.3.2 QDs-Ab复合物的制备
        4.3.3 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的构建
        4.3.4 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检测目标物PD-1蛋白
        4.3.5 酶联免疫法检测目标物PD-1蛋白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链霉亲合素修饰的CdSe/ZnS QDs的表征
        4.4.2 不同纸基材料的选择
        4.4.3 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的构建表征
        4.4.4 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对目标物的荧光传感检测
        4.4.5 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可行性与机理探究
        4.4.6 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的优化
        4.4.7 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用于目标物PD-1定量检测
        4.4.8 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的选择性分析
        4.4.9 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PD-1
        4.4.10 纸基荧光免疫传感平台与酶联免疫法的对照评估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智能手机与3D打印联用的小型光学检测平台用于2,4-二氯苯氧乙酸的检测
    5.1 前言
    5.2 试剂与仪器
    5.3 实验部分
        5.3.1 SODP设计原理
        5.3.2 SODP图像的采集与分析
        5.3.3 ELISA试剂盒的工作原理
        5.3.4 实验步骤
    5.4 结果和讨论
        5.4.1 SODP的校准
        5.4.2 光学检测条件的优化
        5.4.3 反应时间优化
        5.4.4 两种不同平台用于2,4-D定量检测
        5.4.5 实际样品检测
        5.4.6 重现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双功能免疫层析试纸条传感器用于癌胚抗原快速检测
    6.1 前言
    6.2 试剂与仪器
    6.3 实验部分
        6.3.1 Au@Pt_MPd_NNZs的合成
        6.3.2 Au@PtPdNZs-抗体复合物的制备
        6.3.3 免疫试纸条传感平台的构建
        6.3.4 双功能光学检测平台(SDFOP)的设计
        6.3.5 SDFOP装置的读值原理
        6.3.6 SDFOP装置与商品化仪器校准
        6.3.7 SDFOP装置用于CEA的检测
    6.4 结果与讨论
        6.4.1 Au@Pt_MPd_NNZs的表征
        6.4.2 Au@Pt_MPd_NNZs的性能对比
        6.4.3 Au@PtPdNZs-抗体复合物表征
        6.4.4 实验条件的优化
        6.4.5 双功能试纸条传感器用于CEA的检测
        6.4.6 传感器的选择性分析
        6.4.7 传感器重现性与稳定性评估
        6.4.8 不同方法的对比
        6.4.9 实际样品检测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9)基于秀丽隐杆线虫的甲草胺生殖毒性识别方法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环境雌激素类物质生殖毒性识别方法的构建
    第一节 环境雌激素类物质整体生殖毒性识别方法的构建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节 环境雌激素类物质雄性生殖毒性识别方法的构建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节 环境雌激素类物质雌性生殖毒性识别方法的构建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章 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的生殖毒性研究
    第一节 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的整体生殖毒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节 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的雄性生殖毒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节 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的雌性生殖毒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四节 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的跨代毒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章 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生殖毒性的机制研究
    第一节 甲草胺对秀丽线虫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节 甲草胺对秀丽线虫抗氧化酶活性及非酶类物质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节 甲草胺诱导的生殖毒性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四节 甲草胺对秀丽线虫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四章 甲草胺对秀丽线虫生殖毒性基准剂量的拟合
    1.材料及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甲草胺的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阿特拉津对大豆的胁迫机制及其降解产物的消解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简介
        1.1.1 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1.1.2 阿特拉津的应用和生产概况
        1.1.3 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在环境中的残留
        1.1.4 阿特拉津在环境中的修复
    1.2 阿特拉津的环境行为
        1.2.1 阿特拉津的毒性
        1.2.2 阿特拉津的降解
        1.2.3 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迁移
        1.2.4 阿特拉津的挥发
        1.2.5 阿特拉津的吸附
    1.3 阿特拉津降解产物的环境行为
        1.3.1 阿特拉津降解产物的毒性
        1.3.2 阿特拉津降解产物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
        1.3.3 阿特拉津降解产物在土壤中的降解
    1.4 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相关标准
    1.5 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的检测方法
    1.6 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ATZ、DIA和 DEA
        1.6.1 材料与方法
        1.6.2 色谱条件的优化
    1.7 研究目的
    1.8 研究内容
    1.9 预期目标
第二章 土壤中阿特拉津残留对大豆的胁迫机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阿特拉津在田间土壤中的残留
        2.2.2 阿特拉津残留对大豆生长形态的影响
        2.2.3 阿特拉津残留对大豆叶片中叶绿素的影响
        2.2.4 阿特拉津残留对大豆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5 阿特拉津残留对MDA含量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脱乙基阿特拉津(DEA)和脱异丙基阿特拉津(DIA)在两种旱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土壤
        3.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1.4 分析方法
        3.1.5 添加回收实验
        3.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DEA和 DIA在不同添加浓度下的消解情况
        3.2.2 土壤湿度对DEA和 DIA赋存特性的影响
        3.2.3 土壤温度对DEA和 DIA赋存特性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饮用水中低于ppb水平除草剂的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Online-SPE/LCMS定量筛查再生水中新兴污染物技术研究[D]. 徐建业. 常州大学, 2021(01)
  • [2]基于AuNPs-寡聚核苷酸探针的草甘膦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D]. 关乃瑜. 吉林大学, 2021
  • [3]基于发光金属有机框架的重金属传感器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杜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微纳结构重金属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 王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前处理技术在极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D]. 侯龙飞.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6]基于CuAl-LDH纳米复合物化学修饰电极对水体草甘膦的灵敏检测[D]. 张楚璇. 浙江大学, 2021(09)
  • [7]界面自组装纳米阵列基底的构建及其对农药的SERS响应研究[D]. 王凯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新型生物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生化分析检测应用研究[D]. 王易加. 湖北大学, 2020(01)
  • [9]基于秀丽隐杆线虫的甲草胺生殖毒性识别方法的构建[D]. 鹿倩. 东南大学, 2020
  • [10]阿特拉津对大豆的胁迫机制及其降解产物的消解动态研究[D]. 沈佳伦.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检测饮用水中低于 ppb 水平的除草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