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环保林面积

浅谈城市环保林面积

一、初论城市环境保护林面积(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伟[1](2019)在《冀北山区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冀北山区水资源紧张问题,京冀两省合作建设了京冀水源保护林,为尽早了解京冀水源保护林建设以来的作用和成效,研究京冀水源保护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尤为迫切和重要,本研究将深入研究水源保护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本研究选取河北省滦平县水源保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量调查和实验室实验获取大量基础数据,结合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和能值理论,从造林模式和立地条件两个方面对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5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货币价值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能值为1.65E+19 sej,单位面积能值量为7.29E+14sej/hm2;总价值为6.92E+05万元,单位面积价值量为9.14E+01万元/hm2,各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涵养水源3.48E+05万元,占总价值的50.25%;净化大气环境1.50E+05万元,占21.64%;生物多样性保护1.23E+05万元,占17.83%;保育土壤5.47E+04万元,占7.91%;固碳释氧1.64E+04万元,占2.37%。单位面积价值量分别依次为为4.59E+01万元/hm2、1.98E+01万元/hm2、1.63E+01万元/hm2、7.23E+00万元/hm2、2.17E+00万元/hm2。结果表明滦平县水源保护林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其中涵养水源服务是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从不同造林模式分析,在4种造林模式中,油松林地的单位面积价值最高,达到平均每公顷4.36E+02万元,比其他三种造林模式分别高32.15%、80.73%和80.29%。结果表明造林模式对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大,而油松林可作为今后建设京冀水源保护林的优先选择。单位面积价值量排序为:油松>侧柏>侧柏+山杏>油松+山杏。从不同立地条件分析,阳坡和阴坡、褐土和壤土的单位面积价值量相差无几,它们的单位面积价值量分别为8.73E+01万元/hm2、9.15E+01万元/hm2、8.37E+01万元/hm2和8.40E+01万元/hm2。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小。2种不同坡向的单位面积价值量排序为阴坡>阳坡,2种土壤类型排序为壤土>褐土。

孙大江[2](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何昉[3](2018)在《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道思想和规划理念萌芽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源于西周时的“周道”、秦朝的“驰道”、“五丈道”,以及历朝历代的官道、驿道、民道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的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播乃至中华民族的审美进程和生态文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在后工业社会时期,全球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抱有更新的需求。绿道及其网络的规划设计,是设计师在应对诸如城市生态资源缺乏、城市环境恶化、历史文脉断裂以及公共空间不足等城乡二元问题时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而国际上将绿道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和先进的规划理念到现在,己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绿道作为生态网络建设的重要链条,其规划研究和建设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以修复和优化城市快速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丰富城市居民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国际绿道发展,深深影响了我国的绿道研究和实践。始于2009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实施,拉开了我国绿道规模化规划建设的序幕,并且迅速推广全国。近十年来,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的研究成果同样显着,国内学术期刊绿道为关键词的论文数量如雨后春笋喷薄纸面,绿道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低碳效应也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际着名绿道专家马克·林德胡尔特教授和雅克·博德里教授,在参观珠三角绿道后对深圳绿道网建设成就大加赞赏,将其称赞为“非凡和卓越的”。习近平在考察广东后指出“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从绿道研究与实践来看,中国绿道规划设计实践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出发,找到适用于中国的绿道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实践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本文重点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诚然,国内绿道建设如火如荼,但是我们国内的绿道理论还不成熟,绿道的意义和内涵较为单薄,设计策略仍然不够完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进程和世界上规模、速度都空前的城市化过程。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更需要国际绿道理论的引进切实地发挥对城乡绿地进行主动保护、修复快速城市化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吸收中国人居文化精髓和生态价值观、了解中国人骨子里的空间行为心理和倾向,梳理出适用于中国城乡发展的绿道理论和规划设计策略。时不我待,中国的绿道运动即将完成第一个十年,系统的绿道规划设计研究迫在眉睫。通过综合梳理国际绿道理论的成果和发展实践,本文从我国文化和自然资源以及行业发展现状等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国历史文明和中华民族的生态哲学和美学智慧的角度切入研究中国古道的生态哲学和价值观,不乏时代发展烙印和生活气息浓厚的中国古道体系,对新时期中国绿道规划设计如何适应中国文脉和地脉根基、如何结合多学科发展进步提出发展模式和策略;重点剖析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和广东古驿道规划设计等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和例证。以期在新时代的中国,让更多更优秀的绿道带给人们健康、安全,回归的幸福和心灵的自由。

张慧,刘伟[4](2016)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林树种规划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保护林规划是城镇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环境保护林树种规划线性模型和方法,通过对杨凌示范区的树种调查、人工熏气试验,测定了树木的抗污染物能力,估算了环境保护效益,分析了目前杨凌园林树种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杨凌生态环境保护林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林树种规划及具体措施。

蒋蕾[5](2016)在《基于GIS大兴安岭过伐林多功能评价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作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又可贵的“绿色财富”,被亲切的称为“地球之肺”。森林发挥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包括提供林木及林副产品、固碳释氧、土壤保持、森林游憩、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八大类。大兴安岭地区作为东北森林的重要屏障,是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重点保护工程,研究该区森林多功能评价体系,实现森林多功能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处理功能,本文基于GIS平台,以2008年盘古林场二类调查数据库和林场林相图为基础数据,其中起源属性为天然林的小班共计6059个,分为四类林种,分别为一般用材林、水源涵养林、护路林和环境保护林。基于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不同林种筛选影响该林种多功能的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用改进雷达图计算评价值,建立小班水平上的森林多功能评价体系。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利用改进雷达图计算多功能评价值,具有唯一性,即运用改进雷达图面积和周长建立的评价函数,求得的函数值不会随因子顺序的改变而变化,使得多功能评价结果更具有科学性,明显优于普通雷达图。2)研究区一般用材林小班有1612个,筛选的主要评价因子有小班蓄积量C1、集材距离C2、小班面积C3、坡度C4、地位级C5、多样性C6、自然度C7。用改进雷达图计算1612个小班评价值,并对该值统计分析,得出均值为0.5279,说明该林种小班各项因子发展平均上处于中等水平。3)研究区水源涵养林小班有4279个,筛选的主要评价因子有树种组成C1、坡度C2、土壤厚度C3、林下植被覆盖度C4、多样性C5、自然度C6、保护等级C7、小班蓄积量C8、集材距离C9、小班面积C10。用改进雷达图计算4279个小班评价值,并对该值统计分析,得出均值为0.5051,说明该林种小班各项因子发展平均上处于中等水平,这与一般用材林的评价结果一致。4)研究区护路林小班有118个,筛选的主要评价因子距道路距离C1、树种组成C2、优势树种C3、林下植被覆盖度C4、多样性C5、自然度C6、保护等级C7。用改进雷达图计算118个小班评价值,并对该值统计分析,频率分布图显示有三个波峰,集中在0.3-0.6,整体上不是很符合正态分布,均值为0.4664,说明该林种小班各项因子发展平均上处于中等稍微偏下水平。林种为环境保护林小班,共有50个,位于村镇周边,该林种多功能研究仅从林型、优势树种、郁闭度、龄组和过往措施方面简单分析。GIS技术及改进雷达图引用到森林多功能评价中,为森林多功能评价提供一种新的平台和计算方法,使计算结果表达的更清晰形象、更具有科学性。

亢新刚,郑焰锋,赵浩彦,杨华,龚直文,刘燕[6](2011)在《北京市生态公益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研究》文中指出以北京地区大兴区、海淀区和延庆县3个区县的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和依据选出了具有地区代表性的22个经营类型。结合各经营类型的经营目的,通过应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经营的理论和技术最终为每个经营类型匹配了相应的经营措施。

文寄中,党晨席[7](2010)在《深圳市饮用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之必要性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水环境恢复、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保障"是深圳水务工作的三大战略问题,文章针对深圳地区饮用水资源稀缺及主要饮用水源污染问题严重的现状,提出治本清源——以保障水源安全为目的,营造群落结构稳定、生态功能长效、自我更新演替能力强的饮用水源保护林,营造"不老青山",从而实现饮用水源区"绿水常流"。同时,文章通过水源保护林和生态风景林间在林种特性、功能效益等方面的差异性对比分析,提出了深圳饮用水源保护林建设的价值和战略意义。

金晓波[8](2008)在《大连市(南部)绿地网络建设格局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针对大连市由于工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混乱等原因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生态绿化建设缺乏合理规划以及绿化建设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导等问题,从景观生态学及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应用GIS技术,对大连南部绿地网络的建设格局与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用适宜性分析方法,对大连南部的生态敏感性做以分析和评价,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景观指数计算的方法,对大连南部城市绿地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了解现状城市绿地的建设规律;应用适宜性分析方法,对大连南部城市绿地的功能格局进行分析,查找现状建设的疏漏点,分析得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经济、景观游憩、环境保护5种绿地类型的理论建设格局,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城市绿地建设现状进行综合优化,得到各种类型绿地的合理规划格局以及城市绿地总体综合规划格局。达到对大连市绿地网络合理规划的目的,同时也为今后的进一步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最后,针对格局分析结果,提出不同绿地类型在典型立地条件下的建设模式,为现实的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本文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大连市整体景观多样性较低,但景观分布较为均衡,破碎化程度不高。绿地景观面积较大,在大连市占主导地位,且连通性较好。绿地景观多样性不高,但景观分布较为均衡,破碎化程度不高。其中,生态经济林破碎化程度最大,水源涵养林破碎化程度最小,分布最为集中。2.大连南部有1144平方公里的地区生态敏感性较高,占南部总面积的53.49%。其中,最敏感的区域集中在甘井子区西南部山区林地。3.大连南部水土保持林理论建设面积为492.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57%,除去现有水土保持林,还须增加建设的面积为402.40平方公里。4.大连南部水源涵养林理论建设面积为613.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83%,除去现状已有的水源涵养林,还需增加建设的面积为567.54平方公里。5.大连南部适宜建设生态经济林的区域面积为1796.9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4.1%。除去现状已有的生态经济林,仍可供未来建设选址的适宜区域面积为1673.29平方公里。6.大连南部适宜建设景观游憩林的区域面积为982.5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02%,除去现状已有景观游憩林,仍可供未来建设选址的适宜区域面积为943.02平方公里。7.大连南部有405.9平方公里的地区需要建设环境保护林,占总面积9.18%,而现状的环境保护林面积仅为124.21平方公里,远远小于所需面积,说明环境保护林的建设还要大幅加强。8.综合五种类型绿地得到大连南部绿地网络规划建设格局,理论上,绿地建设的重点地区面积为1052.2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9.52%,远大于现状的23%,除去现有城市绿地,还应增加建设的面积为693.14平方公里,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四处:一是甘井子区西南部和旅顺口区东南部,两区的交界处周边,二是金州区东南角;三是金州区中北部;四是度假区及其周边的度假区和开发区的小部分。9.提出了不同绿地类型在不同建设等级、不同立地条件下的41种建设模式,并对大连市不同类型城市绿地适宜应用的树种进行了总结,其中水土保持林19种,水源涵养林27种,生态经济林16种,景观游憩林64种,环境保护林30种。

王亚军[9](2007)在《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明晰“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时代与现实背景的基础上,从“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出发,解析“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基础的梳理,分析其理论特征,总结并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从全局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角度总结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首先从问题导向入手——即,从国内外生态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教训与挑战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梳理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建立生态园林城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明确其概念特征;其次从历史与理论发展导向人手——即,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生态理论等研究和创新进行理论和实践总结,以获得经验和启示,明确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自然本体论”、“人文本体论”转向“生态本体论”;再者,从目标导向入手——即,在明确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特征、目标系统和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形成理论和模式的分析,并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城区(规划建成区)-城市规划区-市域”三个规划层次体系作详细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最后,从评价标准入手——即,总结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衡量标准,探讨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王海龙[10](2007)在《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稳定林分结构定向调控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防护林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创造良好生存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建设,既保护水源区以维护该区饮用水安全,又防止泥石流及其他形式的土壤侵蚀危害人类生命及生产安全,同时华北土石山区北京山区的防护林体系作为首都北京的绿色屏障,在防沙治沙和提供优质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目前,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存在诸如布局不合理、林分结构稳定性差和树种单一等问题,导致防护林生态功能较低、林分稳定性差、生物多样性低。因此,构筑以生物学稳定保证生态学稳定的防护林系统,建立树种多样性培育技术体系,进行多样性结构合理布局,是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建设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华北土石山区具有代表性的密云集水区典型防护林分为研究对象,在林分尺度上,以树种的蒸腾耗水规律和水量平衡为依据,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节水、抗旱型树种选择、树种组成、层次结构、配置方式、合理密度等关键因子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进而根据植被演替方向,确定不同阶段定向调控目标;研究提出防护林林分结构优化调控技术;衰退、残次、低效防护林健康高效更新修复、改造、功能导向调控技术。针对北京密云水库上游现有的主要林木树种,选择6种树种,利用茎流计、全自动气象站、露点水势仪、植物效能分析仪等国内外先进仪器和设备,在室内和野外进行多项试验,分析单株林木和典型林分的耗水性。采用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法对研究区天然灌丛植被进行分类,分析灌丛植被群落分布特征、坡面灌丛植被生物生产力和灌丛群落的组织水平结构特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不同封育年限灌丛植被种类消长变化、灌丛植被植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和灌丛植被组成结构的变化,提出了天然灌丛植被演替趋势和天然植被演替阶段的防护功能。通过系统调查主要乡土树种和引进植物种类,以低耗水、高效调水与净化水质为主要目标,选取17个生理生化及形态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5个树种抗旱特性和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选择栓皮栎等7个不同落叶栎类树种和种源,进行生长特性测定。最终筛选和提出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符合防护林防护功能要求的优良乔灌树种。以选取的主要造林树种为基础,确定山区防护林合理的林分密度、林分的适宜郁闭度和林分的层次结构,以实现山区防护林的稳定林分结构设计。以防护林林地土壤对历年一日出现频率较大(10年一遇)暴雨降雨量的全部蓄留为标准和以防止土壤侵蚀为目标来确定该区最佳防护林森林覆盖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防护林最优植被类型结构进行分析优化,确定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最优植被类型。在对森林植被耗水规律及其分布与演替规律等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研究区的立地条件,并提出稳定林分结构防护林建设的整地、造林密度控制、混交、栽植、造林模式及其幼林抚育等配套综合技术。在分析现有防护林人工植被生长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低功能防护林植被的判别标准,系统提出低质林更新改造技术。并基于近自然林业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现有防护林调整的方向,并建立一套低功能防护林的经营模式系统,提出了3种低功能防护林森林植被更新改造类型及相应的7种经营模式。根据更新改造模式在研究区分别建立了防护林定向调控试验示范区。同时,通过对森林植被水文生态功能分析,表明结构稳定的防护林在水源涵养、土壤侵蚀防止和改善水质等方面具有较强功能。

二、初论城市环境保护林面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论城市环境保护林面积(论文提纲范文)

(1)冀北山区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3.2. 能值理论的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情况
        2.1.4. 水文特征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内容、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1.1. 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1.2. 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3.1.3. 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与分析
    3.2. 数据来源
    3.3. 技术路线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区实地调查方法
        4.1.1. 标准地设置
        4.1.2. 植被调查
        4.1.3. 土壤调查与测定
        4.1.4. 负离子和气象因子测定
    4.2. 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方法
        4.2.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估方法的优化
        4.2.3. 评估指标实物量的计算方法
        4.2.4. 评估指标能值量的计算方法
        4.2.5. 评估指标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4.3. 调查数据结果与分析
        4.3.1. 标准地调查
        4.3.2. 植被调查
        4.3.3. 土壤调查
        4.3.4. 负离子和气象因子测定
        4.3.5. 小结
5. 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5.1. 涵养水源服务功能
        5.1.1. 涵养水源服务的价值量
        5.1.2. 涵养水源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量
    5.2. 保育土壤服务功能
        5.2.1. 保育土壤服务的价值量
        5.2.2. 保育土壤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量
    5.3. 固碳释氧服务功能
        5.3.1. 固碳释氧服务的价值量
        5.3.2. 固碳释氧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量
    5.4. 净化大气环境服务功能
        5.4.1. 净化大气环境服务的价值量
        5.4.2. 净化大气环境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量
    5.5. 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功能
        5.5.1. 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的价值量
        5.5.2. 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量
    5.6. 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5.6.1. 不同造林模式总价值量分析
        5.6.2. 不同立地条件总价值量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1.2.2 环境感知
        1.2.3 川西林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
        1.6.2 典型调查法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1.7 相关理论基础
        1.7.1 环境心理学
        1.7.2 景观符号学
        1.7.3 人文地理学
        1.7.4 心理物理学
        1.7.5 景观形态学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2.1.1 川西林盘概念
        2.1.2 川西林盘渊源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2.3.1 川西林盘意境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2.3.3 意境的体现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2.4.1 文化渊源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2.4.3 小结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3.2.4 根据功能划分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3.4.3 总结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4.1.1 体系内容概述
        4.1.2 体系建构依据
        4.1.3 小结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4.2.1 SD语义差异法
        4.2.2 认知地图
        4.2.3 写真投影法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4.2.5 景观图示语言
        4.2.6 景观基因图谱
        4.2.7 典型植物调查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4.3.1 体系目标
        4.3.2 体系意义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5.1 研究概述
        5.1.1 研究内容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2.1 准备阶段
        5.2.2 评定实验阶段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5.2.4 小结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3.3 小结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4.3 小结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5.5.2 色彩节奏分析
        5.5.3 图形-背景分析
        5.5.4 色彩坐标分析
        5.5.5 小结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5.6.5 小结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5.7.5 小结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5.8.2 典型植物概况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5.8.6 小结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5.9.1 入口意象
        5.9.2 建筑意象
        5.9.3 植物意象
        5.9.4 空间意象
        5.9.5 色彩意象
        5.9.6 边界意象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5.10.1 独特性
        5.10.2 整体性
        5.10.3 复合性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3)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各国的绿色化革命
        1.1.2. 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生态建设
        1.1.3. 科技发展推动文化大繁荣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绿道研究实践概述
    2.1. 国际绿道理论实践及代表人物
        2.1.1. 欧洲的绿道理论和实践
        2.1.2. 美国绿道理论的形成及代表人物
        2.1.3. 其他国家绿道发展和实践
        2.1.4. 近十年国际绿道理论
    2.2 中国绿道研究和实践概述
        2.2.1. 中国绿道研究现状
        2.2.2. 中国绿道理论和应用
        2.2.3. 中国绿道的规模化实践
        2.2.4. 中国绿道实践的现阶段研究
    2.3. 小结
        2.3.1. 国际绿道理论发展的特色和成就
        2.3.2. 我国绿道发展方向
第3章 中国绿道思想溯源与古道发展
    3.1. 绿道思想溯源
        3.1.1. 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3.1.2. 中国风水堪舆思想
        3.1.3.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3.1.4.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与“道”
        3.1.5. 中国传统园林审美
    3.2. 中国古道的发展
        3.2.1. 中国城邦规划重视对古道的绿化
        3.2.2. 中国古代河流防护促进滨水廊道和生态功能完善
        3.2.3. 中国交通发展逐渐形成国家尺度古道
        3.2.4. 中国古道多功能发展
        3.2.5. 中国古道分类研究
    3.3. 发展中的古道理念与绿道出现
第4章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理论
    4.1. 国内外绿道理论的比较
        4.1.1. 国际绿道基本概念研究
        4.1.2. 国内绿道基本概念研究
    4.2. 中国绿道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
        4.2.1. 绿道理论基础
        4.2.2. 绿道规划方法概述
    4.3. 中国绿道的思想、定义与内涵
        4.3.1. 中国绿道的思想
        4.3.2. 中国绿道的定义
        4.3.3. 中国绿道的内涵
    4.4. 中国绿道的类型
        4.4.1. 国内外学者、文件对绿道的分类
        4.4.2. 中国绿道的分类
    4.5. 中国绿道的分级
        4.5.1. 国家绿道
        4.5.2. 区域(省级)绿道
        4.5.3. 城市绿道
        4.5.4. 社区(区级)绿道
    4.6. 中国绿道的功能和构成
        4.6.1. 绿道的功能
        4.6.2. 绿道的构成
    4.7.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策略
        4.7.1. 山水自然策略
        4.7.2. 生态修复策略
        4.7.3. 风水文脉策略
        4.7.4. 功能复合策略
第5章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1. 绿道的规划设计步骤
        5.1.1. 第一阶段,进行前期研究和现状要素的调查
        5.1.2. 第二阶段,进行绿道建设要素的单项对比与综合评价
        5.1.3. 第三阶段,进行绿道网的详细布局与方案比选
        5.1.4. 第四阶段,进行分类、分段设计
        5.1.5. 第五阶段,提出绿道方案的实施、建设与管理方案
    5.2. 国家、区域(省级)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2.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5.2.2. 珠三角区域绿道实证研究
        5.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规划实证研究
    5.3.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3.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5.3.2. 珠三角九市绿道网规划实证研究
        5.3.3. 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东莞松山湖产业园风景道和绿道设计实证研究
        5.3.4. 北京三山五园绿道规划实证研究
    5.4. 社区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4.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5.5. 专项规划设计要点
        5.5.1. 对城市空间规划的优化调整
        5.5.2. 绿廊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5.3. 便民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5.4. 慢行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5.5.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6. 建设和发展的保障机制
        5.6.1. 策划阶段
        5.6.2. 建设阶段
        5.6.3. 管理运营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2.1. 绿道新走向,古道的活化利用
        6.2.2. 绿道品质提升和多功能升级
        6.2.3. 从绿道到公园城市再到韧性城市
        6.2.4. 建立国家级绿道网络对接自然保护地体系
参考文献
书籍参考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外文参考
政策、报告、规划设计文件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附录: 本人关于中国绿道研究的实践经历
    一、主持、主管或参与的绿道规划设计项目
    二、绿道相关会议发言
    三、绿道相关学术文章
    四、绿道相关项目考察
致谢

(5)基于GIS大兴安岭过伐林多功能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林种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2.2 国外森林多功能研究
        1.2.3 国内森林多功能研究
        1.2.4 GIS在森林多功能中的应用
    1.3 多变量评价表达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收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类型
        2.1.5 森林资源状况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数据收集
        2.2.2 数据处理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2.2 评价因子选择及权重确定
        3.2.3 改进雷达图计算多功能评价值
    3.3 技术路线
    3.4 本章小结
4 一般用材林多功能评价因子体系
    4.1 评价因子筛选及赋值
    4.2 构造判断矩阵及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水源涵养林多功能评价因子体系
    5.1 评价因子筛选及赋值
    5.2 构造判断矩阵及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5.3 评价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护路林多功能评价因子体系
    6.1 评价因子筛选及赋值
    6.2 构造判断矩阵及因子权重计算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环境保护林多功能研究
    7.1 多功能研究
    7.2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北京市生态公益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经营类型划分和选择
    2.3 经营措施匹配
3 经营类型选取
    3.1 树种 (组) 的划分
    3.2 林种的选取
    3.3 经营类型的选择
        3.3.1 大兴区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选取
        3.3.2 海淀区的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选取
        3.3.2. 1 风景林经营类型选取
        3.3.2. 2 环境保护林经营类型选取
        3.3.3 延庆县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选取
4 经营类型措施表的编制
    4.1 大兴区平原防护林体系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
    4.2 海淀区风景林和环境保护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
    4.3 延庆县水土保持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
5 结论

(7)深圳市饮用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之必要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基本情况
3 饮用水源保护林建设形势
4 饮用水源保护林特点
5 饮用水源保护林的功能
    5.1 保持水土功能
    5.2 滞洪和蓄洪功能
    5.3 枯水期的水源调节功能
    5.4 改善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5.5 调节小气候的功能
    5.6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6 讨论

(8)大连市(南部)绿地网络建设格局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城市绿地
    1.3 城市森林
    1.4 城市森林和城市绿地的关系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2.1.1 国外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2.1.2 国内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2.2 城市森林网络研究进展
        2.2.1 城市森林网络建设概况
        2.2.2 城市森林网络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2.2.3 城市森林网络建设模式概况
        2.2.4 GIS 技术在城市森林网络研究中的应用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1.1 大连南部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3.1.2 大连南部生态脆弱性分析
        3.1.3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功能空间格局分析
        3.1.4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格局优化
        3.1.5 大连城市森林建设模式研究
    3.2 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区概况
        3.3.1 地理位置
        3.3.2 气候
        3.3.3 植被和水文
        3.3.4 土地资源
        3.3.5 旅游资源
4.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图形数据资料的准备
        4.1.2 景观空间格局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其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景观格局
        4.2.2 大连市整体景观格局
    4.3 小结
5.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功能空间格局分析
    5.1 分析方法与操作过程
        5.1.1 分析方法
        5.1.2 操作过程
    5.2 大连市南部生态脆弱区评价与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3 水土保持林重要性评价与分析
        5.3.1 研究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4 水源涵养林重要性评价与分析
        5.4.1 研究方法
        5.4.2 结果与分析
    5.5 生态经济林适宜性评价与分析
        5.5.1 研究方法
        5.5.2 结果与分析
    5.6 景观游憩林适宜性评价与分析
        5.6.1 研究方法
        5.6.2 结果与分析
    5.7 环境保护林重要性评价与分析
        5.7.1 研究方法
        5.7.2 结果与分析
    5.8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综合评价
    5.9 小结
6.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建设模式研究
    6.1 城市森林建设内容
    6.2 城市森林网络系统建设
        6.2.1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系统中“点”要素的建设
        6.2.2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系统中“线”要素的建设
        6.2.3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系统中“面”要素的建设
    6.3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建设模式
        6.3.1 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
        6.3.2 水源涵养林建设模式
        6.3.3 生态经济林建设模式
        6.3.4 景观游憩林建设模式
        6.3.5 环境保护林建设模式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3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研究基础
        1.2.1 理论基础
        1.2.2 实践基础
    1.3 研究的视角与核心问题
    1.4 研究态度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策略和态度
        1.4.2 研究主体框架
第二章 生态园林城市内涵解析
    2.1 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背景
        2.1.1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要求
        2.1.2 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1.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要求
        2.1.4 城市空间扩展的内在要求
        2.1.5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理论要求
    2.2 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城市建设理论模式辨析
        2.2.1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2.2.2 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
        2.2.3 普世城(Eoumenopolis)
        2.2.4 绿色城市(Green city)
        2.2.5 健康城市(Healthy City)
        2.2.6 国际花园城市(Nations in Bloom)
        2.2.7 森林城市(Forests City)
        2.2.8 国家卫生城市(Nationally Recognized Clean City)
        2.2.9 环境保护模范城市(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l City)
        2.2.10 国家园林城市(Nationally Garden City)
        2.2.11 山水城市(Shan-shui City)
        2.2.12 节约型城市(Resource-efficient city)
        2.2.13 生态城市(Ecocity)
    2.3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2.3.1 对生态园林城市提法的科学认同
        2.3.2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2.3.2 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总结
    3.1 国内外城市生态问题研究进展
        3.1.1 生态学发展历程和环境意识的兴起
        3.1.2 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观念
        3.1.3 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3.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况及理论框架
        3.2.1 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况
        3.2.2 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3.2.3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3.3 国外城市规划与生态建设理论实践
        3.3.1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理想
        3.3.2 欧洲近代城市与公园的产生与发展(18世纪-19世纪末期)
        3.3.3 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与城市美化运动(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末期)
        3.3.4 重塑城市——城市规划的崛起阶段(19世纪末期-20世纪中期)
        3.3.5 战后大发展——建设时间高潮与生态思潮的萌芽阶段(1945-1970)
        3.3.6 生物圈意识——绿色革命的实践高潮阶段(1970-20世纪80年代末)
        3.3.7 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新经济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3.3.8 批判与总结
    3.4 国内城市绿地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进展
        3.4.1 近现代以前的东方“天人合一”理论
        3.4.2 近现代的混沌发展时期
        3.4.3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阶段
        3.4.4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背景与现状
    3.5 生态规划设计与生态理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基本应用要素
    4.1 观念要素研究
    4.2 人文要素研究
    4.3 自然要素研究
    4.4 人工环境要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探讨
    5.1 与城市总体规划理论的辩证关系
        5.1.1 可持续的规划体系的发展趋势
        5.1.2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适应关系
    5.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机理分析
        5.2.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含义
        5.2.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5.3 理论内涵、形态与理念特征
        5.3.1 理论内涵
        5.3.2 理论形态
        5.3.3 理念特征
    5.4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价值取向
    5.5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目标系统
        5.5.1 推动并完善城市生态化进程
        5.5.2 构建城市生态景观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
    6.1 从生态学出发的规划设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6.1.1 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学思想
        6.1.2 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6.1.3 规划设计的生态途径
    6.2 基于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空间扩展
        6.2.1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
        6.2.2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的外在特征
        6.2.3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的内在过程
        6.2.4 基于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空间扩展的规划思考
    6.3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
        6.3.1 城市园林复合生态系统
        6.3.2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
    6.4 构建以绿地系统为核心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
        6.4.1 城市开敞空间概念
        6.4.2 城市绿地系统地位重构
        6.4.3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概念、特点与类型
        6.4.4 目前我国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所存在的问题
        6.4.5 现代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6.5 生态园林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6.5.1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立的现实要求
        6.5.2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主要内容
        6.5.3 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主要策略
    6.6 生态园林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规划
        6.6.1 城市污染物及其来源
        6.6.2 城市环境污染对策与环境保护规划
        6.6.3 生态园林城市环境的营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7.1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概述
        7.1.1 城市绿地系统概念与特征
        7.1.2 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及分类定性
        7.1.3 城市绿地系统功能
        7.1.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7.1.4 规划的范围、层次与规划应用要素
        7.1.5 规划原则与规划系统性思维指引
        7.1.6 规划发展趋势
    7.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
        7.2.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内涵与思辩
        7.2.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的主要功能属性
        7.2.3 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因素分析
        7.2.4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形式分析
        7.2.5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规划程序
    7.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7.3.1 对城市特色及其构成要素的把握
        7.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
        7.3.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应用要素及其辩识
        7.3.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构建手法
    7.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程序与主要内容
        7.4.1 规划框架与新思路
        7.4.2 规划的程序与科学规划技术路线框架
        7.4.3 规划主要内容
        7.4.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与技术对策
    7.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分析与评价
        7.5.1 分析与评价基础
        7.5.2 绿地的定量指标状况
        7.5.3 规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区域视角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8.1 市域绿地系统提出的背景
    8.2 国内外城市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8.2.1 实践案例
        8.2.2 案例小结
    8.3 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8.3.1 规划技术与规划体制问题
        8.3.2 市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问题
    8.4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体系初探
        8.4.1 市域绿地系统的概念
        8.4.2 规划的基本定位、范围与层次
        8.4.3 市域绿地的分类
        8.4.4 规划内容与规划程序的探讨
    8.5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
        8.5.1 城市规划区及其核心范围
        8.5.2 我国城市边缘区基本状况分析
        8.5.3 城市大环境绿地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8.5.4 城市规划区城市大环境绿地规划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9.1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
        9.1.1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的实质
        9.1.2 评价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9.2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分析
        9.2.1 一般性要求
        9.2.2 基本指标分析
    9.3 生态园林城市衡量标准——定性分析
        9.3.1 自然生态标准
        9.3.2 社会与文化生态标准
        9.3.3 经济生态标准
    9.4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
        9.4.1 分三类指标考核
        9.4.2 评价基本指标体系设计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详细摘要

(10)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稳定林分结构定向调控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防护林林分结构及其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1.1 防护林体系稳定林分结构研究
        1.1.1 林分树种结构的研究
        1.1.2 林分的树木直径分布研究
        1.1.3 林分树高分布研究
        1.1.4 林分林龄分布研究
        1.1.5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1.2 稳定林分结构的防护林生态功能响应研究
        1.2.1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量的影响
        1.2.2 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
    1.3 以高效生态功能为目标的防护林体系林分结构定向调控研究
        1.3.1 高效生态功能的防护林空间配置研究
        1.3.2 防护林培育技术研究
        1.3.3 防护林经营技术研究
    1.4 防护林林分结构调控与生态功能维护的内涵
        1.4.1 林分结构稳定调控内涵
        1.4.2 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维护内涵
        1.4.3 我国防护林林分结构稳定调控和功能维护
        1.4.4 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林分结构调控和生态功能维护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地区和试验区基本情况
    2.1 研究地区基本情况
        2.1.1 北京山区森林资源基本情况
        2.1.2 潮白河流域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概况
    2.2 试验区基本情况
        2.2.1 潮关西沟基本情况
        2.2.2 二道河流域基本情况
        2.2.3 半城子流域基本情况
        2.2.4 土门西沟基本情况
3 研究途径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防护林耗水规律研究
        3.2.2 防护林林分分布与演替规律研究
        3.2.3 防护林乔灌树种选择研究
4 防护林稳定林分结构基础研究
    4.1 防护林耗水规律研究
        4.1.1 单株林木耗水特性试验研究
        4.1.2 林分耗水试验研究
    4.2 研究区防护林植被分布与演替规律
        4.2.1 研究区植被现状分析
        4.2.2 天然灌丛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4.2.3 灌丛植被演替趋势分析
    4.3 小结
5 防护林适宜乔灌树种选择
    5.1 根据苗期抗旱特性选择树种
        5.1.1 苗木各抗旱指标测定
        5.1.2 抗旱能力评价
    5.2 落叶栎类抗旱种源筛选
        5.2.1 落叶栎类生长指标测定
        5.2.2 落叶栎类生理指标测定
    5.3 低耗水规律树种筛选
    5.4 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
    5.5 小结
6 人工防护林稳定林分结构设计及最优植被类型确定
    6.1 防护林林分结构特征
    6.2 人工防护林稳定林分结构设计
        6.2.1 合理林分密度的确定
        6.2.2 适宜林分郁闭度的确定
        6.2.3 林分适宜的层次结构确定
    6.3 防护林最优植被类型确定
        6.3.1 防护林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确定
        6.3.2 防护林最优植被类型结构的确定
    6.4 小结
7 防护林的高效生态功能维护与提高
    7.1 结构稳定的防护林体系培育模式
        7.1.1 防护林立地类型划分
        7.1.2 防护林造林整地
        7.1.3 防护林栽植密度
        7.1.4 防护林混交技术
        7.1.5 防护林栽植技术
        7.1.6 防护林造林模式
    7.2 低功能防护林的结构调整模式
        7.2.1 低功能防护林的判定标准和指标体系
        7.2.2 低功能防护林的结构调整
        7.2.3 低功能防护林林分结构调整的模式
    7.3 结构稳定的防护林生态功能分析
        7.3.1 防护林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
        7.3.2 防护林森林植被的防止土壤侵蚀功能
        7.3.3 防护林森林植被对水质的影响
    7.4 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1.1 防护林单株林木与林分耗水规律
        8.1.2 防护林植被分布与演替规律
        8.1.3 适宜乔灌树种选择
        8.1.4 人工防护林稳定林分结构设计
        8.1.5 防护林最优植被类型确定
        8.1.6 结构稳定的防护林培育
        8.1.7 低功能防护林林分结构的定向调控
    8.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初论城市环境保护林面积(论文参考文献)

  • [1]冀北山区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D]. 杨建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3]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D]. 何昉.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林树种规划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J]. 张慧,刘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16(08)
  • [5]基于GIS大兴安岭过伐林多功能评价体系[D]. 蒋蕾.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6]北京市生态公益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研究[J]. 亢新刚,郑焰锋,赵浩彦,杨华,龚直文,刘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04)
  • [7]深圳市饮用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之必要性探讨[J]. 文寄中,党晨席. 科学之友, 2010(12)
  • [8]大连市(南部)绿地网络建设格局与模式研究[D]. 金晓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9]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 王亚军.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10]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稳定林分结构定向调控基础研究[D]. 王海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浅谈城市环保林面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