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江流域水环境及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广西龙江流域水环境及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一、广西龙江流域水环境状况及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秦成栋[1](2021)在《甘肃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及其修复效应评估》文中指出白龙江是甘肃南部地区重要河流。为诊断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状况,本文基于白龙江干流水文特性及水质变化状况,构建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正态云模型评价了白龙江干流甘南段、陇南段2011、2015、2019年河流健康状况,进而分析了白龙江干流2011年以来河流健康演变过程;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修复对策并评估了修复效应,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白龙江干流各水文站径流量年内分配基本一致,白云、舟曲、武都站6~10月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分别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59.75%、64.97%、63.40%,其中7~9月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分别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39.05%、41.19%、39.84%。Kendall、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法结果表明,白云、舟曲、武都站1956~2019年年径流量呈显着递减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表明,白云、舟曲水文站年径流量在1990年发生突变,武都水文站年径流量在1987年发生突变。(2)2011~2019年期间,迭部、东江、碧口水质监测断面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变化幅度分别为-1.45%~14.07%,-45.26%~-35.23%,-38.90%~-27.52%,263.64%~364.15%,-68.52%~-24.31%、178.91%~291.55%。碧口与迭部断面相比较,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多年平均值变化幅度分别为-1.22%、-21.84%、-2.45%、-7.69%、-23.92%、-9.64%。(3)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水文水资源准则层对河流健康影响最大,权重为0.3105。生态流量满足程度、鱼类保有指数、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权重分别为0.0975、0.0917、0.0868,是影响河流健康的主要指标。(4)利用综合指数法、正态云模型法评价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比较得出综合指数法适宜于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评价。2011年甘南段、陇南段、白龙江干流健康评价分值分别为66.77分、63.35分、64.88分,2015年甘南段、陇南段、白龙江干流健康评价分值分别为74.03分、65.70分、69.44分,2019年甘南段、陇南段、白龙江干流健康评价分值分别为74.27分、72.03分、73.03分,河流健康等级均为“健康”。(5)河流健康演变过程分析表明,2011~2019年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状况呈现逐步好转。河流健康状况总分值由64.88分提高至73.03分,变化幅度为12.57%。水文水资源准则层分值由59.40分提高至76.77分,变化幅度为29.25%;物理结构准则层分值由43.07分(2011年)下降至38.67分(2015年),随后提高至39.90分(2019年),变化幅度为-7.36%;水质准则层分值由65.87分提高至72.77分,变化幅度为10.47%;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整体分值由83.25分提高至96.21分,变化幅度为15.57%。(6)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保障水电站下泄流量、鱼类人工增殖放流修复对策。采用R2-Cross法、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指标评估白龙江干流水电站枢纽2020年下泄流量表明:采取保障水电站下泄流量措施后,引水式水电站枢纽下泄流量满足减水河段生态流量要求,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指标数值为25.39%~201.65%。

赵茂嵚[2](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生态安全研究》文中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通水以来对京、津、冀、豫等受水地区发挥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输水工程水源区面临着水质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平稳运行。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年调出水量接近自身水资源总量的50%。近年来,十堰市工农业发展取得显着成绩,人口增长明显,十堰市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等任务仍十分艰巨,必然会加大对水资源的消耗程度,十堰市水生态安全对于“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的水源地区和受水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In VEST模型测算了1980—2018年十堰市产水和水源涵养量,考虑河道内生态需水情况,结合当前十堰市耗水情况,探究了十堰市及各区县的水资源量基本情况。再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构建十堰市水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体系。最后结合十堰市水资源量和水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二者相互关系,全面分析十堰市及各区县水生态安全现状及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应调控措施。得到了以下内容:(1)十堰市产水深度呈减少趋势,由1980年的618.63mm降至2018年的423.62mm,相应的产水量由146.46亿m3降至100.35亿m3。从产水空间格局来讲,高值区一直集中在十堰市西南部;低值区集中在东南部和中部偏北地区。从产水量驱动因素来看,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77.08%、22.79%、0.13%。从各地类产水深度来看,建设用地为690.87mm、草地为645.43mm、未利用地为628.06mm、耕地为610.78mm、林地为497.41mm、水域为471.33mm。从各行政区划产水情况来看,各区县在研究时间段产水量均呈不同程度减少,各区县平均产水深度为竹溪608.262mm、茅箭543.632mm、竹山533.86mm、郧阳510.474mm、张湾509.142mm、丹江口501.328mm、房县496.542mm、郧西486.56mm。(2)十堰市水源涵养量呈下降趋势,由1980年76.35亿m3减少到2018年的32.76亿m3。各地类水源涵养情况差异显着,林地、草地和耕地平均水源涵养深度分别为286.39mm、258.07mm和92.35mm,其余地类在部分研究时段有少量水源涵养。十堰市各区县在研究时间点水源涵养总量情况为房县63.86亿m3、竹溪51.74亿m3、竹山48.08亿m3、郧阳47.33亿m3、郧西41.73亿m3、丹江口34.81亿m3、茅箭7.58亿m3和张湾7.29亿m3,各区县均呈减少趋势。(3)十堰市可利用水资源量总体变化幅度较小,由1980年的49.08亿m3减少至2018年的47.31亿m3,2010和2018年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369.07m3和1389.11m3。各区县年均可利用水资源分别为茅箭0.973亿m3、张湾1.13亿m3、郧阳6.86亿m3、竹溪6.8亿m3、丹江口6.45亿m3、郧西6.13亿m3、竹山7.48亿m3和房县8.87亿m3。2010年和2018年十堰市水资源供耗比分别为10.12和11.84,各区县中水资源供耗比大于10的为竹溪、竹山、房县、郧西,介于5—10的有丹江口和郧阳,小于5的有张湾和茅箭。(4)十堰市水生态安全总体处于较差等级,且有持续恶化的趋势,2008—2019年水生态安全指数分别为0.63、0.60、0.56、0.44、0.34、0.36、0.40、0.31、0.32、0.46、0.30、0.29。水生态压力指数下降明显;状态和响应指数变化较小,对十堰市生态安全指数正向作用有限。水资源拥有量一直是十堰市水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水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还呈由污染类指标(治理废水资金投入占比、污水排放总量、废水治理设施数)转化为社会经济类指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各区县的水生态安全指数和压力子系统指数变化和十堰市大致相当,状态和响应子系统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水资源的自然禀赋条件和城市化指标以及水污染治理是制约各区县水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5)十堰市水生态安全现状空间分异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类:一类是有较丰富的水资源量和较高的水生态安全指数,如竹溪和房县;二类是有较丰富的水资源量和较低的水生态安全指数,如郧阳、郧西、竹山,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加大水环境治理投入;三类是水资源量较贫乏而水生态指数较高,如张湾、茅箭、丹江口,应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拓宽绿水转化蓝水途径,充分利用好客水、雨水资源。

张栋[3](2020)在《钦州湾营养盐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陆源TDN的量化减排研究》文中认为富营养化是全球近海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准确认识其原因是进一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前提。钦州湾位于北部湾海域顶端,由内湾和外湾组成,面积约380 km2,是南亚地区最大的近江牡蛎种质资源区,近年来呈现出了藻华频发等富营养化特征,但关于其富营养化的成因及陆海营养盐的量化关系尚不清楚。本文基于对钦州湾海域、河流、入海排污口水环境不同时空尺度调查资料的获取,以及对5种陆源氮(工业源有机氮、农业源有机氮、河流源有机氮、NO3-和NH4+)的干、湿季现场加富培养实验,利用多元统计、相关性分析、箱式收支模型、生态动力学解析、箱式数值模型等技术方法,探讨钦州湾营养盐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生态风险,以及陆源总溶解氮(TDN)的迁移-转化动力学过程与量化减排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钦州湾营养盐浓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季节变化方面,农业施肥等“面源”因素和城镇排污等“点源”因素共同影响溶解无机氮(DIN)浓度的季节变化,而溶解无机磷(DIP)浓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点源”因素的影响。空间变化方面,河-海混合是影响钦州湾DIN与DIP浓度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季节上的空间变化还可能受到地下水输入、牡蛎养殖排放、热带气旋驱动外海再悬浮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年际变化方面,近35年DIN与DIP显着上升(p<0.001)主要与钦州湾的快速城镇化有关,而农业活动施肥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主要输入源方面,河流对钦州湾内湾DIN与DIP的输入贡献分别大于59.3%和63.0%,茅岭江入海口存在一个可能与附近工业有关的强DIP输入源(>7.3 kmol/d)。(2)探讨了钦州湾营养盐结构变化与近年来球形棕囊藻频发的关系。干季相对低温以及富N与P限制缓解(DIN/DIP接近16:1)的季节变化特征,可能是近年来钦州湾球形棕囊藻藻华频发的重要原因。钦州湾20世纪80年代属于DIN限制,90年代以后属于DIP限制而DIN过富(DIN/DIP>16:1),且有向更低DIN/DIP比值发展的趋势,这可能进一步加剧该海域球形棕囊藻藻华风险。(3)揭示了钦州湾5种陆源氮的迁移-转化动力学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溶解有机氮(DON)在微生物或光或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均能有效迁移-转化为浮游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NO3-,其中光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的迁移-转化率高达63.4%~100%。该动力学过程受到源、光照、微生物、温度、溶解氧浓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微生物相对于光照对NH4+的硝化过程影响大,且高温促进NH4+的硝化。其次,湿季与干季浮游植物对不同氮源的最大生长速率大小的顺序不同,可能与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季节变化有关。再次,湿季浮游植物的死亡速率以及浮游植物死亡产生的颗粒氮(PN)的降解速率显着高于干季(p<0.05),表明高温加速浮游植物死亡,促进PN再生为DON。(4)构建了耦合氮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箱式数值模型,能较准确量化钦州湾内湾DIN年均浓度与河流TDN年均输入量的关系。应用该模型计算出满足内湾DIN管控目标(≤21.42μmol/L)的TDN最大纳污量为5488.4 t/y;对于河流现状排放量(7816.7 t/y),采用不同形态氮和不同河流的双重“差别化”消减最为高效。

陈豪[4](2020)在《黑龙江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自然和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表层地球系统发生剧变的风险不断增加。极端天气、北极甲烷爆发、永久冻土层退化、新型病毒等问题的出现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全球环境变化的负面影响,一次次向我们预示着“人类世”时代面临气候失控的可能性。因此,本论文将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区域气候变化及其水文响应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中高纬寒区对全球变化响应强烈的典型流域——黑龙江流域为研究区,试图揭示该区域变化环境下重要的陆地水循环格局和过程的演变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区域减缓和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多源时空观测数据和系统分析方法,本研究识别并揭示了历史时期黑龙江流域主要的气候、水文和下垫面要素变化的基本特征,为深入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水文过程及湿地分布动态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本研究核心工作之一——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发,提出了重要需求:即适用于中高纬寒区黑龙江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发,一方面要能够重现流域长期历史径流序列,给出多种陆地水文通量和储量更精细的时空演变过程模拟结果,还要能够支持对复杂的下垫面和气候因素双重胁迫下的流域水循环格局和过程的变化进行量化、评估和预估。2)结合当前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化新进展,以加强模型对网格及次网格水文过程的准确表达,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及尽可能利用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手段为指导原则,对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进行了必要的更新及完善,完成了其新版本ESSI-3模型的研发,实现了黑龙江全流域陆地水循环过程的精细模拟。在不同尺度和数据基础上的模型适用性评估结果表明ESSI-3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黑龙江流域关键的水文过程如径流、蒸散发、陆地水储量、地下水储量等的时空演变。同时,本研究系统介绍了驱动ESSI-3模型所需地面气象、土壤、植被和地形及水系等参数的获取方法,解决了大范围尺度模型驱动参数获取不易的问题,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地面气象要素空间降尺度工具集和一套针对气候模式数据不确定性评估及数据订正、融合和降尺度的新的方法体系。3)基于湿地发生、发育机理,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湿地分布表征指标——气候-土壤-地形指数(CSTI),并在湿地分类精度评价方法和最大熵模型支持下,有效地证明了新指数在湿地分布表征方面的优越性。同时,基于TOPMODEL模型原理,通过三参数幂指数函数法将CSTI指数和ESSI-3模型,进行了有效连接,构建了一个动态湿地模块。模块应用结果表明,其能够较好地再现黑龙江流域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季节性动态变化特征。4)围绕变化环境下黑龙江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的响应机制及趋势预估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基于耦合了动态湿地模块的ESSI-3模型,深入分析了近20年来黑龙江流域12种关键水文过程分量对主要气候和下垫面要素变化的时空响应特征和响应机制以及未来30年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这些水文过程和流域湿地分布的变化趋势等。结果表明,一方面各水文过程分量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呈现出复杂的机制以及强烈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但仍有规律可寻,且研究中识别出了流域内不同水文过程变化的主导因素和典型区域;另一方面对未来时段各水文过程分量的变化趋势的探究表明,未来复杂的气候变化环境下,流域的关键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在空间上将呈现出或延续或加剧或扭转的变化格局,这些结果为科学、有效地应对黑龙江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张莹[5](2019)在《重污染城市河流水污染特征分析及补水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大量人口和工业生产向城市聚集,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目前中国城市面临着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环境恶化问题极为突出。在许多城市,“水质型缺水”特征明显,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水环境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水环境评价与模拟是评估区域水污染现状、解析污染源、预警污染风险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首先对面临严重污染问题的深圳市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着重分析了严重污染的河道底泥氮磷元素的吸附解吸附特征。MIKE系列软件是目前世界上领先的优秀水质模拟软件。软件的功能涉及整个水文水质循环,从1D到3D,从水动力到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模拟,其中MIKE-11模型主要用于河口、河流、灌溉系统和其他内陆水域的水文学、水力学、水质和泥沙传输模拟。本文在流域水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利用MIKE-11模型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研究,模拟了茅洲河流域的水质,并计算了以共和村断面为控制断面,地表水V类水质为标准下的茅洲河流域水环境容量。最后,利用MIKE-11模型计算了流域基于不同补水景下水质达标情况,发现若仅采用河口建闸拦污和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流域水质,因此需要引外流域客水补充地表径流,并评估了引西江补水对流域水质的改善效果,为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详实的调查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解析了茅洲河流域的外源污染负荷,2015年COD、氨氮和总磷的入河负荷分别为86201吨/年、8420吨/年和433吨/年,并且发现茅洲河流域各污染来源中,生活源、工业源和径流面源的贡献率依次减小。通过对沿河点源污染排放特征的解析,发现流域中782个排水口有污水排放,每日排放量约为33.44万m3。流域大部分排污口COD、总磷、氟化物和LAS超标在10倍以下,但氨氮浓度超标集中在1050倍之间。河流污染负荷通量的计算表明茅洲河支流每日向干流排入COD 42.4t、氨氮6.26t、总磷0.55t、氟化物2.83t以及LAS 0.229t。(2)基于对底泥采样数据的分析评价,发现茅洲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Pb、Cd、Cr、Cu、Zn、Ni含量较高。从空间来看,茅洲河主要支流沙井河底泥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茅洲河干流下游,再次是中游。分污染物来看,全河水平上底泥深度为02m有机质含量较高;底泥深度01m总氮总磷含量最高,随深度含量逐渐降低。茅洲河底泥总氮总磷含量垂向变化存在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重金属中Cu含量最高,Zn含量次之,Cd含量最低。各个总金属含量排序为Cu>Zn>Cr>Ni>Pb>Cd。(3)通过对茅洲河底泥中氮磷元素的吸附解吸附特征规律和底泥中的氮释放通量的研究,发现氮磷元素的吸附解吸附实验研究发现01米深度的底泥平衡浓度最高,其次为12米,23米深度的底泥平衡浓度最低。上覆水体的氮磷浓度分别小于2mg/L和0.4mg/L时,发生表层底泥的解吸附现象。(4)利用MIKE-11建立的茅洲河水质数学模型具有很好的精度,准确的模拟了茅洲河水质数据,反映了茅洲河水质变化规律。除个别情况外,共和村断面氨氮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最低氨氮浓度出现的时间差在30分钟之内,同时在该时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十分接近,因此模型能够很好地反应共和村断面的氨氮浓度变化规律;通过对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小,平均为20.68%,因此模型的可靠性较好,该模型能够应用于茅洲河水质数据的模拟预测。(5)通过对四种补水情景的模拟,发现仅利用污水厂出水提标和修建河口挡潮闸的方式虽能显着改善水质,但仍不达标(地表水V类)。在叠加东莞侧和深圳侧引西江水补充径流后,全流域水质达标且有较大的安全冗余。综上所述,本文以茅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全面评估了茅洲河流域的内外源污染。应用MIKE-11模型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研究,系统模拟了流域内水质过程,经模型校准和验证,模拟效果良好。在水质模拟的基础上,计算了流域的水环境容量。并通过设置不同的流域补水情景,利用模型分析了引西江补水措施对流域水环境的改善效果。本研究为我国严重污染的城市流域底泥污染释放特征解析与水环境模拟提供了参考案例,并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先进思路。

廖春贵[6](2019)在《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与脆弱性评价》文中认为水是生命之源,流域孕育人类文明,流域的地位极其重要。流域是连接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以及生物圈的关键纽带,是地球物质交换、能量传递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水文耦合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西江流域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可利用水资源下降,水生态与水环境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人与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社会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解决人水冲突,亟需解决。本文以广西西江流域为例,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社会水文系统和脆弱性文献以及收集数据的基础上,以社会水文学和系统论为理论支撑,构建流域社会水文系统。其次,对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动态、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分析,运用脱钩模型对人口-水资源、经济-水资源进行耦合分析。再次,将脆弱性理论和社会水文理论引入到流域可持续发展学科研究中,对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定义,构建了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估框架,并对研究区脆弱性进行评价与分区。最后对广西西江流域的综合整治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表明:(1)广西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与降水总量随时间变化而上升。供水量、地表水源供水量与地下水源供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供水量在空间分布上中部高、西南低。农业用水最多,其次是生活用水,而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较少。生态环境方面,随工业经济发展,广西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增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下降。人口方面,广西西江流域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随时间变化而上升。经济方面,第一产业总值、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随时间变化而上升。(2)广西西江流域人口数量与生活用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与用水总量呈双向变化;人口数量与生活用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与用水总量均呈现扩张负脱钩、强负脱钩等耦合关系;有50%的县域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处于欠协调状态,有3成县域处于极不协调状态,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协调的县域较少。(3)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敏感度上升、压力增大、恢复力下降,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脆弱性升高,流域生态环境向不利的方向发展。根据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进行分区,从生态保护、产业布局、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

张峰[7](2019)在《基于SD和DPSIRM模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文中提出随着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开发的不断加剧和升温,全球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严重影响了全球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为首的国际组织,指出脆弱性是全球未来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生态脆弱性评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上升为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全球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挑战提供科学依据,满足当今世界及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及生态环境条件差异性较大,在气候交错区、生态交错区等区域自然环境敏感性较大,加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干扰加强,形成了较为广大的生态脆弱地区。尤其是高纬度地区的流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干扰较大,系统响应能力较弱,生态系统脆弱性问题严峻。因此,对该地区开展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可以为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位于高纬度地区的吉林省饮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野外采样、室内实验以及“3S”技术为数据获取手段,以趋势分析、M-K检验、Sen斜率估计、格网GIS等数学分析手段,利用气象数据、基础地理数据、野外采样及实验室测试数据、遥感解译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对流域生态脆弱性影响因子进行识别分析,利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因果关系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构建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概念框架,从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进行对研究区域的生态脆弱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化表达,分析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演化机制和发展趋势,探索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途径和方法,探讨对区域生态脆弱区的保护模式和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表征气候变化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分析表明,饮马河流域受全球变暖影响较为明显,表现出极端高温指数的年际上升趋势,极端低温指数的年际下降趋势,极端降水指数在年际变化上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极端高温指数表现出一定的纬向地带性,南部增加幅度小而北部增加幅度大,极端低温指数的下降趋势则是由西南部向东北部呈递减趋势,极端降水指数从西南部向中部下降幅度逐渐减小,到东北部的变化幅度表现出递增趋势;饮马河流域极端气温事件的突变发生在1980s和1990s之间,极端降水事件的突变现象较为复杂,一般均存在多个突变点。极端气候事件的年际变化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演变起到了驱动力和压力的作用。(2)饮马河流域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也是生态脆弱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流域人口、经济和城市化等因素对流域生态脆弱性的恶化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社会管理的进步对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能够起到积极的响应作用。(3)饮马河流域2001-2015这15年来EVI指数的趋势变化表现为,EVI发生显着恶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及西南部的长春市、双阳区、伊通县这三个行政区之中。其中恶化发生较为严重的当属长春市,其严重恶化区域达到了28.43km2,占所有严重恶化区域的57%。(4)通过对自然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变量及反馈关系的分析,最终建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系统结构流图,包括了12个状态变量以及与他们密切相关的速率变量及辅助变量,表现出了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接下来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5)通过对1995、2005和2015年3个时期饮马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趋势表明,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在空间上表现为东南部地区脆弱性较低,而西南部和北部地区脆弱性较强的特征。而容易发生生态脆弱性演替的地区通常集中在西南部的伊通以及中部的长春市、德惠市等地。(6)从不同时期生态脆弱性空间演变规律来看,饮马河流域1995年和2005年的生态脆弱性水平总体上均处于中度脆弱,但生态脆弱性呈现向恶化趋势发展,表现为中度、重度和极度脆弱性面积增加而而轻度脆弱区和微度脆弱区空间呈萎缩趋势。2015年生态脆弱性总体上处于重度脆弱,与前两个时期相比,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区域面积进一步扩大。(7)从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在不同行政区域上的分布结果来看,德惠、农安、九台和伊通这4个地区生态脆弱性指数较大,双阳市和磐石市则以微度和轻度脆弱性为主,长春市各个等级的生态脆弱性区域面积相对较为均衡。(8)通过构建“压力-状态-响应”的三角图模型对生态脆弱性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饮马河流域行政区在不同时期内整体上以状态-响应脆弱性类型为主,其他类型中,响应类因子所占比重均较大。1995-2005年,各县市变化向着“压力-状态”方向发展,2005-2015年,除永吉县的变化趋势为“响应”方向发展外,其余县市均为向“压力-响应”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脆弱性特征提出针对流域内行政区的脆弱性改善对策。另外,还从流域尺度,提出协调人口-资源-环境3者关系、集成流域生态脆弱性全过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引入生态产品补偿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等3项具体性措施。

张永祥[8](2018)在《龙江河镉污染分布及迁移研究》文中指出水环境污染是社会经济发展下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水体重金属污染因其对水环境的影响严重,更是防范的重点。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发生严重的镉(Cd)污染突发事故,约21吨镉被排入龙江河,造成了龙江河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本研究以重金属镉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龙江河的自身特征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研究水体特性和外部影响因素对重金属迁移和分布形态的影响;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应急处理情况下重金属的迁移规律和污染特征;结合龙江河重金属突发事故大量实测数据,构建了龙江河重金属镉污染迁移模型;针对岩溶区河流常规水质监测的不足,提出将生物监测技术应用于龙江河的水质监测,并建立龙江河硅藻生物数据库,并进行可视化展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龙江河水化学成分主要以Ca2+和HCO3-为主,属于碳酸盐钙组Ⅲ型水;龙江河水体在达标状态下,水体中游离态Cd2+百分比大于70%;在污染状态下,水体中游离态Cd2+离子的百分含量超过80%。2.龙江河水体镉污染后,水体中主要以游离态Cd2+离子存在;pH对Cd2+离子形态影响非常明显;泥水比对Cd2+的影响效果显着,吸附过程主要在前30min;水温变化和沉积物粒径对龙江河水体中Cd2+的吸附没有显着影响。3.水体pH值对混凝效果影响显着;当水体pH值<8时,镉去除率随着PAC(聚合氯化铝)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效果不显着,当pH值>8时,重金属去除率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幅明显;pH值为7~9的范围时,Cd衰减系数(y)和PAC(x)投加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相关方程为:y =-0.0004x2 + 0.0690x-0.2479。4.龙江河水体重金属镉含量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水体pH值升高而降低;沉积物中重金属镉含量规律为丰水期最低,枯水期最高;在平水期和丰水期,沉积物中镉主要影响因子为pH值,枯水期的主要影响因子为pH值和有机质含量。5.龙江河沉积物中镉形态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重金属镉形态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有关,并受到水体pH值、沉积物pH值、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镉不同形态可以相互转化。6.开发了镉污染可视化模型,将模型模拟值和2012年龙江河镉污染事故实测数值相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7.硅藻相对优势种与重金属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底栖硅藻能很好地反映重金属以及水污染的变化情况。

张满满[9](2017)在《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氨氮等水质模型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在微污染水消毒过程中,由于氨氮、消毒剂氯和二甲胺类化合物同时存在,易于产生含氮消毒副产物N-亚硝基二甲胺。在研究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规律和机理时,首先需要了解微污染地表水源水中氨氮等水质参数阈值范围。建立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以氨氮等水质参数阈值范围的描述性水质模型可以满足这一需求。首先,本文通过文献调研,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加权法对水质参数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初步建立水质模型。其次,通过对饮用水源地实地调研所得水样进行分析,验证完善初步建立的水质模型,进一步建立水质模型。最后,通过对典型地域氨氮来源进行分析,得到了水质模型中氨氮阈值范围的形成原因。以我国长江、黄河、珠江、太湖、洪泽湖和浙江省内水库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质参数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和国家环保部网站收集并筛选相关水质参数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加权法针对目前数据来源和结构特点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了这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以氨氮为主要参数,CODMn、浊度、藻含量、水温和pH等为辅助参数的阈值范围,初步建立了这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含上述水质参数的水质模型。根据初步建立水质模型涉及的6个典型地域选择实地调研地点,采用国家水质标准和文献等检测方法对实地调研所得水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初步建立水质模型中有关水质参数的阈值范围进行对比,验证初步建立的水质模型。验证完成后,直接补充相应氨基酸、腐殖酸和尿素的阈值范围,完善水质模型,最终得到了上述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的水质模型。模型显示:这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氨氮、CODMn、浊度、藻含量、水温、pH、氨基酸、腐殖酸和尿素等水质参数总的阈值范围分别为:0.00~5.44mg/L、0.1~13.3mg/L、0.4-1606.0NTU、57~7000×104 个/L、2.0~34.0℃、6.22~9.04、0.029~0.195mg/L、0.41~3.23mg/L和0.02~0.33mg/L。地域上,氨氮和浊度含量最高值出现在黄河,CODMn和藻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太湖,其他水质参数无明显地域特色。至此,得到了这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以氨氮为主要参数,CODMn、浊度、藻含量、水温、pH、氨基酸、腐殖酸和尿素为辅助参数,以参数的阈值范围为表现形式的水质模型。根据建立的水质模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将典型地域人们生活、工业生产、农业氮肥施用、畜禽渔养殖业等方面氨氮的排放情况与水质模型氨氮阈值范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浙江省水库外,其余地区氨氮阈值与畜禽渔养殖业、人们生活、农业氮肥施用等几个方面有密切关系。由此,研究得到水质模型中氨氮阈值范围形成原因的认识。通过本文研究,建立了我国上述这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以氨氮为主要参数,CODMn、浊度、藻含量、水温、pH、氨基酸、腐殖酸和尿素等为辅助参数的水质模型,为微污染源水制自来水消毒处理过程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规律和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易燃[10](2014)在《龙江底栖硅藻水质生物监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河流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对水质监测技术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为了有效地对河流的污染进行防治、预警甚至预报,有必要采用高效可靠的水质监测手段。底栖硅藻水质生物监测技术是被广泛研究与使用的技术,是河流水质及生态质量监测的理想手段。本文研究了龙江流域底栖硅藻群落特征及与环境的关系,用多种数学手段筛选出了适合龙江流域水质评价的硅藻指数,并用底栖硅藻对龙江水质和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结论和创新如下:一、5月份龙江流域设14个采样点,共鉴定出硅藻2纲6目8科30属110种;9月份龙江流域设20个采样点,共鉴定出硅藻2纲6目8科30属163种。两次采样的优势属都为Navicula, Achnanthes和Cymbella,但鉴定出的优势种的差异较大;各个样点藻种的分布体现了硅藻群落在不同时空的异质性,但普生种大体相同。二、研究了环境因子对龙江底栖硅藻群落变异和空间分布的作用。RDA分析表明8个环境因子共解释了硅藻群落变异的51.3%,并筛选出溶解氧(DO)、温度(T)、电导率(Cond)和海拔(Alt)为影响硅藻群落变异和空间分布的显着因子,能解释硅藻群落结构变异的30.9%,占总环境因子解释量的60.23%。硅藻相对密度、硅藻种类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硅藻种类数与环境因子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硅藻相对密度则与海拔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接着用回归函数定量地拟合了以硅藻相对密度为因变量、海拔为自变量的两者间的关系,得出了回归方程。三、采用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最优分割分类法、箱须图法、逐步判别分析法和双向指示种分类法等数学方法研究分析了十六个硅藻指数在龙江水质评价的合理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水质理化综合得分,最优分割法将水质依次分成4类。箱须图法与相关分析法首先选出了EPI-D,IBD, IPS, IDP, TDI指数。主成分法对五个指数与样点组成的矩阵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评分,再用最优分割法将样点分成四类,对五个硅藻指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考虑引入不同指数组合的所有31种分类情况,IPS与TDI指数组合两次分类正确率分别为100%与94.4%,费希尔判别函数的二维聚类效果也最优,水质分类能力最好。继续通过双向指示种法,考虑硅藻群落的生态属性重新再分出水质不同的四组,IPS和TDI指数在水质分类的箱须图呈现出合理的趋势。三次四组不同水质类别中,IPS和TDI指数与样点的箱须图都表现出合理的趋势,而且IPS和TDI间、与环境因子及其他硅藻指数间的相关性良好。故而认为IPS和TDI适合进行龙江的水质生物监测评价。四、综合采用多样指数法、硅藻生物指数法、硅藻生态类群评价法以及理化指标验证法结合GIS技术对龙江水质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基于硅藻指数的水质比较评价的DIR法。发现多样性指数法不适合龙江水质的评价,各种评价方法各有特点,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各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联合采用是必要的。五、龙江5月份的水质总体比9月份的差;上游河段的硅藻相对密度比下游河段的大,水质相对较好;硅藻种数变化的趋势大体上与硅藻相对密度的变化相反,但两次采样硅藻种数的变化与河流水质的变化没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二、广西龙江流域水环境状况及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龙江流域水环境状况及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及其修复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河流健康概念
        1.3.2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河流水系
        2.1.4 气候条件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3 水能资源开发状况
    2.4 水环境现状
        2.4.1 水功能区区划
        2.4.2 水环境状况
    2.5 经济社会状况
第三章 白龙江干流水文特性及水质变化分析
    3.1 水文特性
        3.1.1 流域几何特征
        3.1.2 径流量变化分析
    3.2 径流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
        3.2.1 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3.2.2 径流变化突变分析
    3.3 水质动态变化分析
        3.3.1 水质时间变化
        3.3.2 水质空间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过程
    4.1 河流健康评价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评价模型
        4.1.3 评价基准
        4.1.4 评价河段划分
        4.1.5 单指标评价
        4.1.6 指标权重确定
        4.1.7 河流健康评价结果
    4.2 河流健康演变分析
        4.2.1 水文水资源准则层
        4.2.2 物理结构准则层
        4.2.3 水质状况准则层
        4.2.4 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
        4.2.5 河流健康目标层对比分析
    4.3 河流健康存在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流健康修复对策与效应评估
    5.1 修复对策
    5.2 修复效应评估
        5.2.1 减水河段生态流量评估
        5.2.2 非减水河段生态流量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生态安全
        1.2.2 InVEST模型产水研究
        1.2.3 水源涵养研究进展
        1.2.4 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条件
    2.3 地形与土地资源
    2.4 水文水资源
    2.5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水生态安全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水资源供给量研究方法
        3.1.1 InVEST模型产水方法
        3.1.2 Penman-Monteith(彭曼)公式
        3.1.3 单变量空间自相关
        3.1.4 情景分析法
        3.1.5 水源涵养计算方法
        3.1.6 水资源供耗比计算方法
    3.2 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3.2.1 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3.2.2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2.3 水生态安全指标权重
        3.2.4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数等级
        3.2.5 水生态安全障碍因子诊断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气象数据
        3.3.2 土地利用数据
        3.3.3 土壤数据
        3.3.4 生物物理属性数据
        3.3.5 Zhang系数
        3.3.6 径流系数
        3.3.7 水生态安全评价数据来源
第4章 十堰市水资源供给情况分析
    4.1 十堰市产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4.1.1 十堰市产水量时空分布格局
        4.1.2 十堰市各区县产水情况变化特征
        4.1.3 十堰市各地类产水特征分析
    4.2 产水量对气候变化与覆被变化的响应
        4.2.1 十堰市气候变化特征
        4.2.2 十堰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
        4.2.3 不同情景下产水量时序变化
    4.3 十堰市水源涵养变化特征
        4.3.1 十堰市水源涵养量时间变化特征
        4.3.2 十堰市各地类水源涵养情况
        4.3.3 十堰市各区县水源涵养量
    4.4 十堰市及各区县水资源供给状况
        4.4.1 十堰市及各区县可利用水资源
        4.4.2 十堰市及各区县水资源供耗比
第5章 十堰市水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5.1 评价指标权重
    5.2 水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5.2.1 十堰市水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5.2.2 十堰市各区县水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5.3 十堰市水生态安全障碍度评价
        5.3.1 十堰市水生态安全障碍因子分析
        5.3.2 十堰市各区县水生态安全障碍因子分析
    5.4 十堰市水生态安全现状分析及措施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3)钦州湾营养盐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陆源TDN的量化减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富营养化概述
        1.2.1 .富营养化概念
        1.2.2 .富营养化危害
        1.2.3 .富营养化评估方法
    1.3 .近海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
        1.3.1 .人类活动
        1.3.2 .水文动力
        1.3.3 .气候变化
        1.3.4 .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4 .近海富营养化的治理
        1.4.1 .近海富营养化的防控
        1.4.2 .量化近海营养盐浓度与陆源排放关系的关键技术方法
    1.5 .钦州湾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第2 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钦州湾内湾和外湾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人类活动概况
    2.2 .钦州湾水环境现场调查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2.2.1 .水环境逐月调查数据
        2.2.2 .水环境连续多年季节调查数据
        2.2.3 .水环境年际变化数据
        2.2.4 .排污口营养盐入海通量调查数据
        2.2.5 .数据分析方法
    2.3 .钦州湾营养盐收支计算方法
    2.4 .钦州湾陆源N的现场加富培养实验
        2.4.1 .陆源样品采集
        2.4.2 .培养实验设计
        2.4.3 .样品分析
        2.4.4 .实验数据处理
    2.5 .钦州湾耦合N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箱式数值模型
        2.5.1 .N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的逻辑结构
        2.5.2 .耦合N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箱式数值模型构建
第3 章 钦州湾营养盐季节与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生态风险
    3.1 .基于短期逐月调查数据的钦州湾水环境季节变化
        3.1.1 .内湾
        3.1.2 .外湾
    3.2 .基于短期逐月调查数据的钦州湾水环境空间变化
        3.2.1 .内湾
        3.2.2 .外湾
    3.3 .基于多年季节调查数据的钦州湾营养盐浓度季节差异与区域差异
        3.3.1 .季节差异
        3.3.2 .区域差异
    3.4 .钦州湾河流营养盐输出浓度与通量的流域差异与季节差异
        3.4.1 .流域差异
        3.4.2 .季节差异
    3.5 .钦州湾DIN与 DIP浓度季节变化影响因素
    3.6 .钦州湾DIN与 DIP浓度空间变化影响因素
        3.6.1 .内湾
        3.6.2 .外湾
    3.7 .钦州湾DIN与 DIP季节变化生态风险
    3.8 .小结
第4 章 钦州湾营养盐的主要输入源、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4.1 .钦州湾水量与营养盐的年平均收支
    4.2 .钦州湾营养盐的主要输入源分析
    4.3 .钦州湾营养状况的长期变化特征
    4.4 .钦州湾富营养化加剧的原因分析
    4.5 .钦州湾富营养化加剧的生态风险
    4.6 .小结
第5 章 钦州湾陆源N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现场加富培养实验解析
    5.1 .N的光和微生物动力学
    5.2 .N的浮游植物生长动力学
    5.3 .N的浮游植物死亡动力学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箱式数值模型的钦州湾内湾DIN与陆源TDN量化关系
    6.1 .N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6.2 .N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6.3 .耦合N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箱式数值模型验证
    6.4 .耦合N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箱式数值模型应用
        6.4.1 .不同形态N的水质效应
        6.4.2 .钦州湾内湾N污染物纳污量的计算
        6.4.3 .钦州湾内湾陆源不同形态N污染物的超压率
        6.4.4 .钦州湾内湾陆源 N 污染物的“差别化”减排方案
    6.5 .小结
第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4)黑龙江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及其水文响应
        1.2.2 分布式水文模型
        1.2.3 湿地水文建模
        1.2.4 模型支持下的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5 黑龙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水文响应研究中面临的若干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黑龙江流域气候、水文要素及典型下垫面变化:观测
    2.1 引言
    2.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域概述
        2.2.2 观测数据来源
        2.2.3 分析方法介绍
    2.3 黑龙江流域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2.3.1 气温时空演变特征
        2.3.2 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2.3.3 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2.4 黑龙江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4.1 径流变化特征及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多尺度响应
        2.4.2 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间的关系
    2.5 黑龙江流域典型下垫面遥感监测及变化特征分析
        2.5.1 流域中国一侧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沼泽湿地转化
        2.5.2 积雪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2.5.3 地表冻融状态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2.6 结语
第3章 流域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建模
    3.1 引言
    3.2 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发展
        3.2.1 ESSI-1和ESSI-2 模型
        3.2.2 ESSI-3模型研发的必要性及模型概述
    3.3 ESSI-3模型水文过程参数化方法
        3.3.1 雨雪分离
        3.3.2 冠层截留
        3.3.3 积雪消融
        3.3.4 地表产流与土壤水过程
        3.3.5 壤中流
        3.3.6 蒸散发
        3.3.7 地下水储量与地下径流
        3.3.8 土壤温度
        3.3.9 汇流
    3.4 ESSI-3模型分布式驱动参数获取
        3.4.1 高分辨率、高精度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
        3.4.2 土壤物理参数
        3.4.3 植被生态参数
        3.4.4 地形及水系特征参数
    3.5 不同尺度和数据基础的ESSI-3模型适用性评估
        3.5.1 流域内多水文站点径流模拟精度评估
        3.5.2 实际蒸散发模拟精度评估及其与遥感反演结果的对比分析
        3.5.3 流域中国一侧地下水动态模拟结果验证与评估
        3.5.4 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模拟结果验证与评估
        3.5.5 ESSI-3模型雨雪分离算法验证与评估
        3.5.6 ESSI-3模型土壤温度算法验证与评估
    3.6 结语
第4章 动态湿地模块及其与ESSI-3模型的耦合
    4.1 引言
    4.2 动态湿地模块与ESSI-3模型耦合的关键问题
        4.2.1 湿地的概念及表征指标的选择问题
        4.2.2 耦合所涉及的关键过程参数化问题
    4.3 一种新的湿地分布表征指数-CSTI
        4.3.1 CSTI指数的研建思路和计算方法
        4.3.2 CSTI指数用于预测湿地分布的有效性评估
    4.4 动态湿地模块及其与ESSI-3模型的耦合和评估
        4.4.1 关键过程及参数化方法
        4.4.2 动态湿地模块的评估
    4.5 结语
第5章 变化环境下黑龙江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的响应及预估
    5.1 引言
    5.2 流域水文过程对主要气候和下垫面要素变化的响应特征
        5.2.1 模拟策略及分析方法
        5.2.2 流域下垫面土地覆盖和LAI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5.2.3 研究时段气候要素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
    5.3 预估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的响应特征
        5.3.1 模拟策略及分析方法
        5.3.2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分析
        5.3.3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主要水文过程的响应特征分析
        5.3.4 预估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黑龙江流域湿地分布动态
    5.4 结语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重污染城市河流水污染特征分析及补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黑臭河流成因及治理技术简述
        1.2.2 内源污染释放研究简述
        1.2.3 水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1.2.4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性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创新性
2 茅洲河流域外源污染排放规律研究
    2.1 茅洲河流域基础水环境信息介绍
        2.1.1 研究流域概况
        2.1.2 茅洲河水质概况
        2.1.3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概况
    2.2 茅洲河外源污染负荷分析
        2.2.1 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2.2.2 2015年茅洲河污染负荷估算
    2.3 流域沿河点源污染排放特征研究
        2.3.1 调查与分析方法
        2.3.2 数据处理方法
        2.3.3 排污口污染负荷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茅洲河流域内源污染排放规律研究
    3.1 底泥沉积物有机质、氮、磷、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
        3.1.1 底泥沉积物有机质分布规律研究
        3.1.2 底泥沉积物氮营养盐分布规律研究
        3.1.3 底泥沉积物磷营养盐分布规律研究
        3.1.4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储量空间分布
    3.2 流域主要水污染问题诊断
    3.3 本章小结
4 河道底泥氮磷污染物吸附解吸附特征规律研究
    4.1 预实验研究
        4.1.1 底泥中总氮的吸附/解吸附特征
        4.1.2 底泥中总磷的吸附/解吸附特征
        4.1.3 试验结论
    4.2 底泥吸附解吸正式试验研究
        4.2.1 底泥中总氮的吸附/解吸附规律
        4.2.2 底泥中总磷的吸附/解吸附规律
        4.2.3 底泥中氨氮的吸附/解吸附规律
    4.3 茅洲河底泥沉积物氮释放通量研究
        4.3.1 样品采集与分析
        4.3.2 计算方法
        4.3.3 不同点位底泥总氮释放通量分析
        4.3.4 茅洲河沉积物氮释放通量推算
        4.3.5 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茅洲河干流水质模拟及水环境容量研究
    5.1 MIKE-11 模型
        5.1.1 模型概况
        5.1.2 模型基本原理
        5.1.3 操作方法
    5.2 基础数据与茅洲河干流MIKE-11 水质模型建模
        5.2.1 建模数据简介
        5.2.2 模型构建
    5.3 模型验证和优化
        5.3.1 模型验证
        5.3.2 模型优化
        5.3.3 模型的缺点分析
    5.4 茅洲河水环境容量估算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MIKE-11 的茅洲河干流补水改善水质方案研究
    6.1 补水必要性分析
    6.2 补水水源分析
        6.2.1 流域内水资源潜力分析
        6.2.2 水库水量补水潜力分析
        6.2.3 再生水补水潜力分析
        6.2.4 新建扩建蓄水工程分析
        6.2.5 城市雨水利用潜力分析
        6.2.6 区外调水
        6.2.7 补水水源对比分析
    6.3 补水情景方案设计
    6.4 补水改善河道水质效果分析
        6.4.1 本底情景(S-Ⅰ)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6.4.2 S-Ⅱ情景下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6.4.3 S-Ⅲ情景下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6.4.4 S-Ⅳ情景下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6.4.5 S-Ⅴ情景下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治理对策建议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茅洲河综合整治难点与对策建议
        7.2.1 茅洲河综合整治难点
        7.2.2 茅洲河综合整治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或申请的专利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与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脆弱性的研究
        1.2.2 关于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研究
        1.2.3 关于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2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论
        2.1.2 社会水文学
    2.2 核心概念
        2.2.1 流域社会水文系统
        2.2.2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
    2.3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2.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3.2 评价单元的确定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3.4 等级分类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水文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生态环境问题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遥感数据
        3.2.2 其他数据
4 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
    4.1 广西西江流域水资源子系统变化
        4.1.1 水资源总量时空特征
        4.1.2 降水总量时空变化
        4.1.3 供用水变化及空间自相关分析
    4.2 广西西江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变化
        4.2.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4.2.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4.2.3 废污水排放时空特征
    4.3 广西西江流域人口子系统变化
        4.3.1 人口总体特征
        4.3.2 人口密度变化
        4.3.3 出生人口变化
    4.4 广西西江流域经济子系统变化
        4.4.1 地区生产总值特征
        4.4.2 产业结构变化
    4.5 广西西江流域人口-水资源-经济子系统耦合
        4.5.1 人口子系统与水资源子系统耦合特征
        4.5.2 经济子系统与水资源子系统耦合特征
        4.5.3 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协调类型划分
5 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
    5.1 单项评价
        5.1.1 社会水文系统敏感度
        5.1.2 社会水文系统恢复力
        5.1.3 社会水文系统压力
    5.2 综合评价
        5.2.1 社会水文系统不同脆弱性等级面积及占比分析
        5.2.2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时间变化分析
    5.3 脆弱性分区
    5.4 综合整治建议
        5.4.1 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建立生态发展机制
        5.4.2 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健康友好型流域
        5.4.3 加强水资源管理,维护流域水质健康
        5.4.4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数字流域”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1.1 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构建方面
        6.1.2 社会水文系统要素时空变化特征方面
        6.1.3 社会经济与水资源耦合特征方面
        6.1.4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方面
        6.1.5 流域综合整治建议方面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7)基于SD和DPSIRM模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3.2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3.3 河流流域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3.4 当前研究总结与发展趋势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理论基础
        2.1.1 脆弱性理论
        2.1.2 生态系统评价理论
        2.1.3 人地关系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5 DPSIRM模型的来源、原理与应用
        2.1.6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变化斜率趋势分析法
        2.2.2 Mann-Kendall检验法
        2.2.3 像元二分模型
        2.2.4 Sen斜率估计法
        2.2.5 主客观组合权重法
        2.2.6 综合加权评价法
        2.2.7 格网GIS法
        2.2.8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气象数据
        2.3.2 遥感数据
        2.3.3 野外实测数据
        2.3.4 社会经济数据
第三章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影响因子时空演变及形成机理分析
    3.1 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演变分析
        3.1.1 极端气候指数定义
        3.1.2 极端气候指数的年际变化趋势
        3.1.3 极端气候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3.1.4 极端气候指数的突变特征
    3.2 人类活动因子演变分析
    3.3 植被覆盖演变分析
        3.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3.3.2 饮马河流域EVI演变趋势分析
    3.4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形成机理分析
        3.4.1 极端气候因子与植被覆盖变化的关系
        3.4.2 人类活动与植被覆盖变化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D模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系统模型研究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原理
        4.1.1 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
        4.1.2 建模目的
        4.1.3 系统边界
        4.1.4 定义问题和构思模型
        4.1.5 图形表示方法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步骤
        4.2.1 问题分析
        4.2.2 系统结构分析
        4.2.3 建立模拟模型和数学方程
        4.2.4 模型模拟与政策分析
        4.2.5 模型检验与评估
    4.3 河流流域生态脆弱性系统结构流图构建
        4.3.1 自然子系统
        4.3.2 社会经济子系统
        4.3.3 资源环境子系统
        4.3.4 综合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PSIRM模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5.1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形成机理及概念框架
    5.2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5.2.1 指标的选择
        5.2.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和权重
        5.2.3 指标空间展布
    5.3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5.4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
    5.5 饮马河流域不同行政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饮马河流域降低生态脆弱性对策研究
    6.1 模型的设计
        6.1.1 三角图法的设计
        6.1.2 界定条件
        6.1.3 趋势分析
    6.2 饮马河流域1995 年生态脆弱性类型评价
    6.3 饮马河流域2005 年生态脆弱性类型评价
    6.4 饮马河流域2015 年生态脆弱性类型评价
    6.5 饮马河流域1995-2015 年生态脆弱性趋势分析
    6.6 降低脆弱性对策
        6.6.1 行政区尺度对策
        6.6.2 流域尺度对策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龙江河镉污染分布及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龙江河水体特征及镉形态研究
    2.1 龙江河水化学特征
    2.2 龙江河水化学结构组成
    2.3 龙江河水化学控制因素分析
    2.4 龙江河镉离子形态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龙江河镉分布影响因素及混凝规律研究
    3.1 镉影响因素试验
    3.2 镉混凝试验
    3.3 PAC最佳投放量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龙江河镉迁移特征及环境影响分析
    4.1 采样时间及采样地点
    4.2 水体重金属分布及镉迁移特征
    4.3 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镉迁移特征
    4.4 固液相重金属迁移特征分析
    4.5 沉积物重金属迁移形态特征
    4.6 龙江河重金属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龙江河镉污染迁移过程数值模拟
    5.1 水体重金属迁移模型研究
    5.2 龙江河镉污染可视化模型研究
    5.3 龙江河镉污染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龙江河重金属硅藻监测技术研究
    6.1 龙江河底栖硅藻群落组成
    6.2 硅藻群落分布与重金属离子相关分析
    6.3 龙江河底栖硅藻数据库构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氨氮等水质模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典型地域地表水水质现状
        1.1.1 七大流域及浙闽、西北、西南片河流
        1.1.2 重点湖泊和水库
    1.2 地表水水质研究概况
        1.2.1 水质检测研究概况
        1.2.2 水质调研研究概况
        1.2.3 水质数据归纳方法研究概况
        1.2.4 水质模型研究概况
    1.3 微污染地表水源水特点、氨氮污染物来源及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1.3.1 微污染地表水源水特点
        1.3.2 微污染地表水源水中氨氮的污染及其来源
        1.3.3 消毒副产物及氮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1.4 问题的提出
    1.5 本文研究内容
        1.5.1 水质模型初步建立
        1.5.2 水质模型验证完善
        1.5.3 氨氮的成因分析
2 水质模型初步建立
    2.1 数据处理原理
        2.1.1 聚类分析
        2.1.2 SPSS统计分析
        2.1.3 加权法
    2.2 方案设计
        2.2.1 典型地域选择
        2.2.2 数据收集与筛选
        2.2.3 数据处理
        2.2.4 水质模型初建
    2.3 典型地域选择
    2.4 数据收集筛选
        2.4.1 文献数据收集筛选
        2.4.2 国家环保部网站数据收集筛选
    2.5 数据处理
        2.5.1 文献数据处理
        2.5.2 国家环保部网站数据处理
    2.6 水质模型初步建立
        2.6.1 分配2套数据权重
        2.6.2 加权法计算各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水质参数的阈值范围
        2.6.3 初步建立水质模型
3 水质模型验证完善
    3.1 方案设计
    3.2 确定调研地点和采样时间
        3.2.1 确定调研地点
        3.2.2 采样时间
    3.3 实地采样方法及数据检测
        3.3.1 实地采样方法
        3.3.2 各水质参数的检测方法
    3.4 实地调研结果
        3.4.1 各季度水质参数数据信息
        3.4.2 典型地域各水质指标实地调研阈值范围
    3.5 验证完善水质模型
        3.5.1 验证水质模型
        3.5.2 完善水质模型
4 氨氮成因分析
    4.1 方案设计
    4.2 氨氮形成机理
        4.2.1 含氮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4.2.2 氨氮污染来源
    4.3 典型地域氨氮成因分析
        4.3.1
        4.3.2 典型地域的氨氮排放
        4.3.3 典型地域氨氮阈值范围形成原因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文献查阅收集数据结果
    B 国家环保部数据下载结果
    C 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步骤
    D 实验仪器和药品
    E 水质分析方法
    F 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10)龙江底栖硅藻水质生物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硅藻简介
    1.3 底栖硅藻与河流环境因子的关系
    1.4 硅藻水质生物监测概况
    1.5 技术路线图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述
    2.2 样点的布设与采样日期
    2.3 硅藻样品采集与处理
        2.3.1 硅藻样品采集与保存
        2.3.2 硅藻样品的初步处理
        2.3.3 硅藻制片方法
        2.3.4 硅藻的鉴定
    2.4 化数据采集与处理
        2.4.1 常规水质指标的采样与试验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龙江底栖硅藻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方法
        3.2.1 各样点硅藻相对密度与相对丰度的计算
        3.2.2 试验过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龙江流域底栖硅藻群落组成与分布情况
        3.3.1.1 龙江流域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组成
        3.3.1.2 龙江流域底栖硅藻藻种数、相对密度及优势种类的分布特征
        3.3.2 龙江样点环境因子概述
        3.3.3 龙江硅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DCA、CCA和RDA分析
        3.3.4 龙江环境因子、底栖硅藻相对密度及藻种数的相关分析
        3.3.5 龙江环境因子、底栖硅藻相对密度及藻种数的聚类分析
        3.3.6 龙江底栖硅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硅藻指数在龙江水质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2.1 硅藻指数简介
        4.2.2 硅藻指数的筛选与评价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龙江水质常规指标间、硅藻指数间及两者间的相关分析
        4.3.2 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4.3.3 水质指标综合得分最优分割法分类
        4.3.4 硅藻指数分析与评价
        4.3.5 硅藻指数主成分分析
        4.3.6 硅藻指数综合得分最优分割法分类
        4.3.7 箱须图评价硅藻指数
        4.3.8 硅藻指数的逐步判别分析
        4.3.9 硅藻群落的TWINSPAN分类分析
        4.3.10 箱须图评价硅藻指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龙江硅藻水质综合评价研究
    5.1 前言
    5.2 硅藻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研究
        5.2.1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5.2.2 多样性指数间、硅藻指数间及两者间的相关分析
        5.2.3 硅藻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水质类别的箱须图分析
    5.3 硅藻指数评价水质研究
        5.3.1 硅藻指数的计算与评定标准
        5.3.2 硅藻指数IPS和TDI水质评价
        5.3.3 硅藻指数IPS和TDI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5.3.4 硅藻指数IPS和TDI与理化指标比较评价
    5.4 硅藻生态类群划分
        5.4.1 生态类群划分评定的标准
        5.4.2 pH偏好
        5.4.3 氧饱和度
        5.4.4 氮异氧性
        5.4.5 有机污染
        5.4.6 营养偏好
    5.5 龙江水质综合评价
    5.6 DIR法的提出与ArcGIS可视化实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广西龙江流域水环境状况及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及其修复效应评估[D]. 秦成栋. 兰州大学, 2021(09)
  •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生态安全研究[D]. 赵茂嵚.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3]钦州湾营养盐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陆源TDN的量化减排研究[D]. 张栋. 广西大学, 2020(07)
  • [4]黑龙江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估研究[D]. 陈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0(06)
  • [5]重污染城市河流水污染特征分析及补水方案研究[D]. 张莹. 重庆大学, 2019(01)
  • [6]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与脆弱性评价[D]. 廖春贵.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基于SD和DPSIRM模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D]. 张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8]龙江河镉污染分布及迁移研究[D]. 张永祥. 广西大学, 2018(12)
  • [9]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氨氮等水质模型初步研究[D]. 张满满.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10]龙江底栖硅藻水质生物监测技术研究[D]. 易燃. 广西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广西龙江流域水环境及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