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

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

一、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郝旭东[1](2021)在《“放管服”改革以来内蒙古抗震设防协同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以来,“放管服”改革的工作被各级政府不断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抗震设防管理的相关工作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方面使得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更加规范,建设工程审批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企业投资成本也相应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抗震设防的事前审批事项,监管方式也自然而然由事前监管的模式转向事中事后监管,监管模式的转变给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再加上2018年机构改革后,市县基层抗震设防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导致基层抗震设防要求落实与监管部门出现了履职不到位的情况,加重了抗震设防领域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而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怎么重建抗震设防监管机制,怎么厘清政府各部门职责,是当下自治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抗震设防管理跨部门协同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如何理顺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抗震设防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重建抗震设防监管机制开展研究,基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原因、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建立研究框架,尝试提出通过跨部门协同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对内蒙古自治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指出了管理问题带来的非预期后果,通过分析得出横向、纵向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协同机制不完善就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借鉴了其他省份的管理经验,从跨部门协同的结构性安排、法律法规规制、标准协同、机制运行等几个方面给出了解决建议。

韩江雪[2](2019)在《韩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经验与借鉴研究》文中认为当下,人类社会风险和突发事件不断增多,促使全球进入风险社会。我国自2003年“非典”以来,逐渐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不断变化,面临着多发频发的突发事件以及不断叠加的风险挑战。十九大工作报告反复强调,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十分关键的战略转型发展阶段,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也将面临众多挑战。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多种风险问题的共同存在,将显着加大我国应急管理难度,应急管理机制因此将面临严峻考验。为了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始终将公共安全作为核心工作目标,强调安全发展并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机制,为公共安全提供充分保障。这对我国加强普通民众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提升人民应急技能知识储备,保证居民和社会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韩国也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威胁,自然灾害、地缘冲突、领土争端、党派纷争、以及经济和技术型突发事件等等,无不影响着韩国社会的稳定,同样也给政府当局以及韩国社会建立相对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创造了条件。随着应急管理体系的几次变革,韩国建立了上至国家、下至居民个体的有效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体系,使得韩国在各种突发灾难来临时,居民多能从容面对,灾后少见重大伤亡和财力损失,且能较快恢复生产生活。因此,该研究以韩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经验借鉴作为探索方向,分析我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现状、问题及成因,梳理韩国应急防灾管理体系变革进程,并总结了韩国在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主体、普及形式及普及保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做法,最终在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和韩国经验的适用性基础上,得出应在完善保障、提高意识、丰富创新形式内容、拓宽主体路径等方面完善我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网络和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应急防灾水平,最大化保证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民众福祉。

武晓军,杜国林,梁辉[3](2016)在《哈尔滨市工程抗震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哈尔滨市工程抗震能力的调查,了解城市抗震现状,找到城市抗震的薄弱环节,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不断完善和提高城市的综合防震减灾能力。

赵启鹏[4](2016)在《枣庄市城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频发地震灾害,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地震应急管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枣庄市位于临沂的郯城地震带,防震减灾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防震减灾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在总结梳理关于城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调查的基础上,做了以下研究:(1)通过对防震减灾的基础设施条件、居民公众素质与灾害意识、承灾能力、灾后应对、政府和社区公共组织的责任等五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枣庄市城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的总体水平以及具体情况;(2)通过对枣庄市城市居民的性别、健康状况、年龄、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等六项人口变量分析,对枣庄市城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进行卡方检验,总结和研究枣庄市城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性;(3)通过统计学分析,查找枣庄市城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水平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增强居民抗震信心;二是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多媒体平台,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三是建立防震减灾忧患意识,健全防震减灾管理机制,实行“多分机制”防震减灾管理机制,即建立“分区负责”机制和“分期管理”机制;四是加强政府和社区组织防震减灾公共管理职能,提高公信力。

范玉杰[5](2014)在《中小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的布局研究 ——以聊城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发生,也增加了城市自身潜在的危险性,但城市的防灾减灾功能却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地震作为一种最常见、破坏力最强的灾害形式,其发生往往会造成城市各系统功能的瘫痪以及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道路系统作为支撑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既是震时物资运输通道,又是震时实施救援以及疏散的通道,是生死攸关的防震减灾生命线。但从近年来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雅安地震来看,作为城市生命线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道路系统在面临严重的地震灾害时,由于缺乏防震减灾规划、防震减灾道路系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没能在灾时提供相应的应急救灾机能甚至瘫痪,难以承担灾后的救援任务。相对于大城市而言,中小城市由于资金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更增加了自身潜在的危险性。因此,为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效率,提升中小城市防震减灾的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开展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的布局研究已经十分迫切。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不合理,相应配套设施布局不完善等现象,开展现状调查及研究,通过剖析我国中小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存在的现状特征和主要矛盾,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完善城市防震减灾道路系统规划布局的措施与对策。从中小城市道路体系的构成、布局、组织管理等方面提高城市道路系统的防灾能力和抗灾能力并通过对其合理布局,以适应防震减灾的要求,使之具有较高的防灾能力。最后以聊城市为例,就聊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聊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的措施与对策,以期为我国中小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的布局建设找到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金杰[6](2013)在《聊城市地震灾害特点与防震减灾基本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总结了聊城市地震危害性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聊城市防震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减轻聊城市地震灾害的对策和措施;可为聊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李栋梁[7](2012)在《潍坊市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地震是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地震灾害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随着经济和人口城市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陈颐等,2001;1997)。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至少发生有感地震数十次,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给我国造成极大的损失。由于经济总量大、人口集中、基础设施薄弱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城市地震灾害的损失也日益严重。一个城市或地区能确保其地震安全的能力被称之为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提高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是一切地震研究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信息技术在地震行业的不断深入,地震观测、预测、应急等技术也开始向网络化、数字化迈进。根据“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要求,为解决市、县两级地震部门防震减灾的管理问题,结合部门特点以潍坊市为例开发了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的框架是按照市、县两级工作任务而设立的,主要集成了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地震应急等管理模块。通过对各种防震减灾信息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各种地震应急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我们研制这套系统的一大目标。本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技术,利用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B/S结构体系,集成了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等功能。同时结合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日常工作,对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该系统有效解决了市县地震部门如何开展工作的难题,而且根据系统的设计又能很便捷地量化出其工作成效。市地震局在调度各县(市、区)地震部门三大体系工作任务的每周运行情况、资料报送情况和工作完成进度在系统上进行分析汇总和检查统计时,只需从管理系统中量化即可,既简单方便又公正客观。另方面,也可使各单位对本单位完成情况有着横向的、纵向的比较,有利于促进县级地震部门更主动地开展工作,从而使《防震减灾法》赋予的使命能在市、县得以真正实施。

唐月[8](2012)在《基于科学规划下城市防震减灾体系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灾害。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城市而临地震灾害的威胁同样也十分严峻。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加强提高了防震减灾措施,但相比于发达国家的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论文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城市的防震减灾规划的相关理论。围绕城市防震减灾的研究背景、国内外防震减灾工作进展状况、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不足及需求等几个方而展开了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物密集,城市的整体防震减灾功能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发展,一旦遭遇强烈的震害袭击,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是否能做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这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密切棚关。而通过加强震前防御来有效的控制城市震害、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是城市防灾规划的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主要以建筑结构的震害预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与建设为切入点,对城市防震减灾规划进行讨论与研究。首先明确了震害预测的基本概念,梳理了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所对应的目前常用的震害预测方法。并以淮南市老城区占有一定比例的砖混结构为主进行了理论和应用探讨。其次从城市避难场所的建设对于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入手,介绍了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等级、分类等理论基础知识,系统性的总结了国内外城市避难场所的研究应用现状以及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而临的严峻挑战,分析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原则并以日本、台湾、深圳和北京为例展开了对避难场所建设要求的对比分析。最后以淮南市为例,就淮南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淮南市城市防灾受政府重视、现有资源有利于改造,有良好的避难场所建设基础等优势,但现实中存在着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分布不均衡、组团间联系性差、城市公共设施落后等问题亟待解决,并由此提出了淮南市规划建设避难场所的理论布局和相关建议,希望对淮南市防灾规划布局提供有益的帮助。图25表25参67

韩颖[9](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王俊杰[10](2010)在《基于ArcGIS Server的震害风险管理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地震灾害是人类社会及生活环境中受害最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的各级政府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想方设法想使自己管辖的城镇,具有足够的抵御震害风险的能力,更希望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风险级别,希望经过政府的努力使城市的震害风险评价成为一个能看得见摸的着的可评价的可测定的东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完善了城市震害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评价城市震害风险的三大准则和影响这三大准则的六大指标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范围,完善并发展了其下的各个子系统,优化形成了完整的城市震害风险评价体系框架。决策方法上,本文采用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得到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三大准则和六大指标的权重。同时根据各个指标系统内部不同评价目标的特点,对各个指标的子系统权重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使得城市震害风险评价体系更加合理有效。(2)建议了地震灾害可接受风险的界定标准在地震灾害的评价体系中引入了可接受风险的概念,结合评价区可接受风险水平,将原有的技术震害风险的概念扩大。详细阐述了可接受风险的基本概念和评价过程及方法,同时统计各个国家及和我国多年来各类人员损失的结果,建议了我国地震灾害可接受风险的界定标准。为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新思路。(3)提出了综合量化城市震害风险的参数及计算方法运用模糊数学中的灰色关联度原理,将城市震害风险评价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的抗震能力综合成为度量城市震害风险的参数,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建议了划分城市震害风险高低的标准。(4)对WebGIS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特点以及功能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WebGIS与传统的GIS技术的区别表明它在震害评价的应用中拥有很多优势,如具有强大的空间资料发布、空间模型分析以及查询检索功能,在进行资源的共享和程序的部署方面具有很大的便利性等。由于WebGIS在震害风险应用中的技术优势,WebGIS支持下的震害风险评价系统势必将成为震害风险评价研究中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与参考价值。(5)对AJAX的技术内容及其在WebGIS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还对ArcGIS Server平台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讨论了ArcGIS Server ADF开发框架中基于AJAX的回调刷新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过采取AJAX和WebGIS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开发会带来很多好处,如减少了用户浏览海量数据的页面等待时间、提高服务器的使用效率、降低部署成本等等。另外对ArcGIS Server Web ADF开发框架的研究表明该开发框架很好的实现了AJAX与WebGIS的结合,为系统功能的开发提供了便利(6)集成风险评价模型构建了基于WebGIS的震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首次利用ArcGIS Server这一企业级的WebGIS平台,通过B/S模式构建了震害风险管理平台,并开发了城市震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基础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建筑物以及生命线等震害风险的计算与显示。同时通过在系统中大量运用AJAX技术来控制页面的局部刷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和系统的互操作性,也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二、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放管服”改革以来内蒙古抗震设防协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和方法
        1.研究思路和内容
        3.可能的贡献与局限性
一、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阐述
    (一)基本概念阐释
        1.抗震设防
        2.地震安全性评价
        3.地震烈度
    (二)相关理论
        1.政府监管理论
        2.跨部门协同理论
二、内蒙古抗震设防管理现状
    (一)提高抗震设防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二)“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管理体制
        1.“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管理机构设置
        2.“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管理机构职责
        3.“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的监管
        4.“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执法机制
    (三)“放管服”改革以来的抗震设防管理
        1.抗震设防管理“放管服”以来行政审批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抗震设防管理“放管服”以来机构改革的主要措施
        3.抗震设防管理“放管服”改革的成效
三、“放管服”改革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1.抗震设防要求落实监管不到位
        2.抗震设防工作遭到弱化
    (二)抗震设防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抗震设防管理部门间政策的横向不协同
        2.现有跨部门协同架构作用不明显
        3.抗震设防管理部门与非抗震设防管理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缺乏
        4.上下级抗震设防管理部门之间的纵向协同缺乏
        5.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四、其他地区抗震设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其他地区抗震设防管理体制和机制设置模式
        1.河南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制模式
        2.河北省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和模式
        3.河北省基层市县地震部门或者机构设置模式
    (二)启示
        1.法律可操作性强可以明确政府和市场边界
        2.抗震设防联合竣工验收是事中监管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3.联合发文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法律的缺陷
        4.有序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以推动履职尽责
五、抗震设防管理跨部门协同对策建议
    (一)加强跨部门结构性安排的协同
        1.优化现有跨部门横向协同机构的运行
        2.合理设置抗震设防纵向管理机构
    (二)加强抗震设防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协同
        1.多部门合作完善现有地震安全性评价规章
        2.加强一般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衔接
    (三)加强跨部门协同程序性的运行机制建设
        1.跨部门协同事项的认定
        2.跨部门协同机制的启动
        3.跨部门协同的具体形式
    (四)完善跨部门协同配套措施
        1.构建统一的审批监管平台
        2.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审查系统
        3.建立监管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4.培育协同意识
        5.提升协同能力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韩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经验与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缘起、目的及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0.3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基本概念界定
        1.1.1 突发事件
        1.1.2 应急管理
        1.1.3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危机管理理论
        1.2.2 风险社会理论
        1.2.3 知识管理理论
2 我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问题及成因
    2.1 我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问题分析
        2.1.1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体系有待完善
        2.1.2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工作“碎片化”
        2.1.3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内容体系陈旧
        2.1.4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方法较为单一
    2.2 我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问题成因分析
        2.2.1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不被重视
        2.2.2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缺乏科学规划
        2.2.3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保障欠缺
3 韩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做法与经验
    3.1 韩国应急防灾管理体系变革
        3.1.1 单一应对时期(建国后-1995年)
        3.1.2 有限整合时期(1995-2004年)
        3.1.3 全面整合时期(2004-2014年)
        3.1.4 综合构建时期(2014年至今)
    3.2 韩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主体、形式及保障
        3.2.1 韩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主体
        3.2.2 韩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形式
        3.2.3 韩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保障
4 韩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完善我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保障条件
        4.1.1 健全组织机构,促进责任落实
        4.1.2 完善法律法规,搭建运行轨道
        4.1.3 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4.1.4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人才保障
    4.2 提高各类人员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意识
        4.2.1 提高公众的应急防灾意识
        4.2.2 提高公务人员应急防灾意识
    4.3 丰富创新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形式内容
        4.3.1 完善应急宣传教育教材
        4.3.2 开展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
        4.3.3 丰富应急防灾知识普及载体
    4.4 拓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主体及路径
        4.4.1 推动多元化主体参与,构建应急知识普及网络
        4.4.2 扩大应急防灾知识普及面,确保受众全覆盖
        4.4.3 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实效性
        4.4.4 利用技术手段作为支撑,完善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哈尔滨市工程抗震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哈尔滨城市抗震能力现状
2 存在的问题
3 建议和措施
    3.1 加强宣传取得共识依法行政
    3.2 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强制管理
    3.3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研究
    3.4 依托科技形成产业服务社会
4 结论

(4)枣庄市城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对象
        1.3.4 数据处理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枣庄市地震灾害的危害与风险
    2.1 历史上的危害
        2.1.1 地震灾害概述
        2.1.2 历史上的枣庄地震灾害情况
    2.2 现状中的风险
        2.2.1 风险认知的概念
        2.2.2 枣庄城市居民对地震的风险认知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枣庄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的总体水平
    3.1 调查概况
    3.2 对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总体水平的调查分析
        3.2.1 对枣庄城市防震减灾的基础设施条件的调查分析
        3.2.2 对枣庄社区居民公众素质与灾害意识的调查分析
        3.2.3 对承灾能力的调查分析
        3.2.4 对灾后应对的调查分析
        3.2.5 对政府和社区公共组织责任的调查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枣庄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的具体分析
    4.1 对枣庄城市防震减灾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具体分析
    4.2 对枣庄社区居民公众素质与灾害意识的调查分析
        4.2.1 对地震知识关注度及对防震减灾知识学习自觉性的调查分析
        4.2.2 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组织体系及灾难避难所了解情况的调查分析
        4.2.3 对地震救护参与和自救相关技能等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4.2.4 对枣庄地震可能性预测及地震预报渠道和可信度的调查分析
    4.3 对枣庄社区居民公众素质与灾害意识的调查分析
        4.3.1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对生命财产、生活及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
        4.3.2 财产意外损失保险相关认识的调查分析
    4.4 对灾后应对的调查分析
    4.5 对政府和社区公共组织责任的调查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枣庄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
    5.1 枣庄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
    5.2 枣庄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在健康状况上的差异
    5.3 枣庄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在年龄上的差异
    5.4 枣庄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在教育程度上的差异
    5.5 枣庄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在职业上的差异
    5.6 枣庄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在个人收入上的差异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枣庄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水平的建议
    6.1 加强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增强居民抗震信心
    6.2 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6.3 建立防震减灾忧患意识,健全防震减灾管理机制
    6.4 加强政府和社区组织防震减灾公共管理职能,提高公信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枣庄市城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调查问卷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中小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的布局研究 ——以聊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第二章 中小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防震减灾道路系统的相关理论
    2.2 防震减灾救援通道的相关理论
    2.3 防震减灾路网的相关理论
    2.4 城市出入口的相关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的现状分析
    3.1 中小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的布局现状
    3.2 中小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的案例分析
    4.1 云南省丽江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的经验
    4.2 美国洛杉矶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的经验
    4.3 日本阪神地区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的经验
    4.4 云南丽江地震、美国洛杉矶地震及日本阪神地震对我国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聊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的布局
    5.1 聊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的现状
    5.2 聊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的不足
    5.3 完善聊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布局的对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潍坊市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1.3.1 Struts框架
        1.3.2 数据库MySQL技术概述
        1.3.3 AJAX技术
        1.3.4 B/S结构
    1.4 系统主要工作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总体需求
    2.2 功能性需求分析
        2.2.1 地震监测功能
        2.2.2 震害预防功能
        2.2.3 应急救援功能
        2.2.4 三网一员建设功能
    2.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3.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3.3 系统功能架构
    3.4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第4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
    4.1 地震监测详细设计
    4.2 震害预防详细设计
    4.3 应急救援详细设计
    4.4 三网一员详细设计
    4.5 数据库设计
第5章 实现与测试
    5.1 地震监测工作实现
    5.2 震害预防工作实现
    5.3 应急救援工作实现
    5.4 三网一员建设实现
    5.5 系统测试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基于科学规划下城市防震减灾体系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目录
Contents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城市防震减灾概述
        1.2.1 防震减灾理论研究
        1.2.2 国外防震减灾研究工作进展概况
        1.2.3 我国城市防震减灾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1.2.4 我国城市防震减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震害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2.1 震害预测
    2.2 不同类型建筑结构震害预测方法介绍
        2.2.1 多层砖混结构的震害预测
        2.2.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预测
        2.2.3 单层厂房的震害预测
        2.2.4 底层框架结构的震害预测
        2.2.5 老旧民房的震害预测
    2.3 震害预测方法的应用——以砖混结构为例
        2.3.1 砖混结构震害预测研究现状和现实意义
        2.3.2 常用的四种砖混结构震害预测方法
        2.3.3 四种砖混结构震害预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标准的研究
    3.1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3.2 国内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研究与应用现状
        3.2.1 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概念
        3.2.2 应急避难场所的等级和分类
        3.2.3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类型
        3.2.4 国内、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3.2.5 国内、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3.3 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而临的挑战及需求
        3.3.1 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而临着严峻的挑战
        3.3.2 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需求
    3.4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布点原则
        3.4.1 安全可靠性原则
        3.4.2 综合防灾、统筹规划的原则
        3.4.3 均衡布局原则
        3.4.4 平震(灾)结合,一场多用原则
        3.4.5 改建结合,灵活性原则
        3.4.6 快速畅通原则
        3.4.7 可识别性原则
    3.5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基本标准
        3.5.1 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而积标准
        3.5.2 人均(综合)避难而积标准
        3.5.3 服务半径
        3.5.4 抗震性能要求
        3.5.5 设施配置要求
        3.5.6 疏散道路要求
    3.6 本章小结
4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应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4.1 淮南市概况
        4.1.1 城市灾害介绍
        4.1.2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形态与功能结构
    4.2 淮南市避难场所现状调查与规模预测
        4.2.1 避难场所现状调查与评价
        4.2.2 应急避难场所需求分析
    4.3 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
        4.3.1 Ⅰ类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
        4.3.2 Ⅱ类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
        4.3.3 Ⅲ类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
        4.3.4 应急避难场所的安全性评价
        4.3.5 城市公共绿地与避难场所的结合
    4.4 淮南市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sw分析
        4.4.1 优势分析
        4.4.2 存在的问题
    4.5 淮南市应急避难场所理想布局与相关建议
        4.5.1 淮南市应急避难场所理想布局
        4.5.2 相关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三、群众互助互济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小结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小结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小结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一、表彰奖励
        二、税收激励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小结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后记

(10)基于ArcGIS Server的震害风险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伏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2.3 GIS在地震领域的应用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城市地震风险评价概述
    2.1 与风险相关的概念
        2.1.1 风险的含义
        2.1.2 灾害风险管理
    2.2 地震风险管理
        2.2.1 地震风险大小的影响因素
        2.2.2 地震风险的特点
        2.2.3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2.3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
        2.3.1 地震危险性分析
        2.3.2 城市脆弱性分析
        2.3.3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2.4 地震灾害风险评价
    2.5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3 城市震害风险分析的要素
    3.1 引言
    3.2 地震危险性分析能力
    3.3 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3.3.1 地震监测
        3.3.2 地震预警
    3.4 城市工程性设施的抗震能力
        3.4.1 城市建构筑物抗震能力
        3.4.2 城市生命线系统
        3.4.3 城市次生灾害
    3.5 城市政治、经济资源
        3.5.1 城市政治状况
        3.5.2 城市经济状况
        3.5.3 城市人文情况
    3.6 城市灾害管理能力
        3.6.1 政府职能
        3.6.2 非政府组织的减灾能力
    3.7 城市应急救助与恢复重建能力
        3.7.1 概述
        3.7.2 城市的紧急救助阶段
        3.7.3 城市的恢复和重建
    3.8 小结
4 地震灾害风险评价和管理
    4.1 引言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指标权重矩阵的建立
        4.3.1 针对评价体系的的调查
        4.3.2 数据计算
        4.3.3 工程性设施指标权重的确定
        4.3.4 指标定量分确定的研究
        4.3.5 地震危险性指标定量分确定
        4.3.6 地震监测与预警指标定量分确定
    4.4 城市地震可接受风险
        4.4.1 可接受风险水平
        4.4.2 基于ALARP准则的社会可接受风险度
        4.4.3 城市震害风险可接受度的综合指数
        4.4.4 城市震害风险等级划分
    4.5 城市震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
        4.5.1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4.5.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4.6 应用实例
        4.6.1 建构筑物评价
        4.6.2 生命线满意度的评价
        4.6.3 城市的震害综合风险
    4.7 小结
5 WEBGIS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5.1 WEBGIS
        5.1.1 WebGIS基本原理
        5.1.2 WebGIS实现方法
        5.1.3 WebGIS特点及功能
    5.2 AJAX
        5.2.1 AJAX综述
        5.2.2 AJAX的优势
        5.2.3 AJAX的主要实现技术研究
        5.2.4 引入AJAX的WebGIS
    5.3 ARCGIS SERVER
        5.3.1 ArcGIS Server的体系结构
        5.3.2 ArcGIS Server的特点
        5.3.3 ArcGIS Server中的AJAX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设计与功能开发
    6.1 系统总体设计
        6.1.1 系统设计概述
        6.1.2 系统设计原则
        6.1.3 系统的逻辑结构
        6.1.4 系统开发环境
    6.2 系统功能设计
    6.3 系统功能开发
        6.3.1 GIS功能模块
        6.3.2 震害风险评价模块开发
        6.3.3 灾情速报模块
    6.4 数据库建设
        6.4.1 数据库设计
        6.4.2 数据库结构方案
    6.5 系统界面设计
    6.6 系统使用和实例
        6.6.1 发布地图服务
        6.6.2 建立地图缓存
        6.6.3 调用地图服务
        6.6.4 实例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的学术论文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
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放管服”改革以来内蒙古抗震设防协同管理研究[D]. 郝旭东.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韩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经验与借鉴研究[D]. 韩江雪.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3]哈尔滨市工程抗震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 武晓军,杜国林,梁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33)
  • [4]枣庄市城市居民防震减灾知识调查研究[D]. 赵启鹏. 山东大学, 2016(12)
  • [5]中小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道路系统的布局研究 ——以聊城市为例[D]. 范玉杰. 聊城大学, 2014(01)
  • [6]聊城市地震灾害特点与防震减灾基本对策[A]. 金杰. 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 2013
  • [7]潍坊市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栋梁. 山东大学, 2012(05)
  • [8]基于科学规划下城市防震减灾体系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D]. 唐月. 安徽理工大学, 2012(01)
  • [9]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10]基于ArcGIS Server的震害风险管理系统研究[D]. 王俊杰.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