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与对策

河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与对策

一、河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1)在《巴彦淖尔市向日葵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鑫[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套地区的乌梁素海、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乌拉山、狼山和阿拉奔草原等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使河套地区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以农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地区现代化建设,成为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河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河套地区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生态面貌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出具体要求,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不断完善,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迈进。本文以河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不完善的政策制度是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得出了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对于其他地区的一般启示,认为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制度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这对深化区域生态史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对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柔木亦[3](2021)在《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村镇聚落与人们生活保持最直接紧密的联系,伴随着自然基底、地形特征、民族文化历史等不同,在聚落布局和景观表现反映中也有所不同,所以当地景观特征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展示了这种独特性。本文以乌梁素海湖区及周边受四种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的湖区聚落为研究对象,着重梳理当地湖区聚落形成过程并总结规律,对构成湖区聚落的自然基地、农田、水利等受自然与人文多方面共同作用下的弹性复合系统进行分层解析,为保证研究的真实合理,本文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图解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样本取样方式对研究区域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究研究地区聚落景观的形成模式与空间分布格局,为乌梁素海湖区的生态保护,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挖掘湖区聚落景观,具体而言分为以下三部分:首先,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乌梁素海湖区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传统聚落形成的原因与发展过程。同时,文章针对影响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因素进行分层论述,探究其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聚落景观空间布局依据。其次,从中观的角度,针对影响聚落形成的内在动因——自然山水基底、水利系统、农田格局三大动因进行分层论述,揭示各个因素之间内在联动性,总结对传统聚落发展的影响,反观之,湖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也逐渐影响聚落结构组成因素。最后,从微观的角度,根据自然基底与水利分区治理体系对聚落进行分区研究,从聚落单元布局和典型聚落案例的角度分析不同聚落的形成原因与内在变化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总结各区域聚落空间格局特征。总结得出传统人工干预自然的实践经验,从中学习到聚落空间格局的营建智慧,并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保护提供思路。

孔德顺[4](2020)在《永强公园设计分析及其对区域水环境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公园建设是补充城市功能,调整城市布局和为市民提供游乐场所的重要城市规划项目。其中城市公园规划对环境的调整和影响,一直是公园设计建设中研究的重要部分。所以本文就永强公园设计对区域环境影响作出了研究,研究意义是永强公园设计分析,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建设和自然环境融合的探索。在我国城市发展逐渐加快时期,需要更多详细的研究数据作为城市开发自然环境的支撑。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了综合研究方法:研究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历年来河套平原的园林建设研究进行收集。通过搜集、鉴别、整理,进行综合性研究。同时采用了实地调查法:通过调查园林建设和当地自然环境,从当地环境、水文、水位、气候、城市现有布局、城市工业分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阐述永强公园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经过研究分析总结,永强公园的建设对永济渠有着水域修复作用,可以将永济渠的储水量提高18×104m3,植被可涵养水量2916.1t。公园湿地可以净化永济渠的水污染,提高水质。公园植被资源达到5.2X 104m2,促进了该地区的水循环,提高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因此,从水资源涵养、植被覆盖、疏导河流压力综合情况来看,永强公园设计可以大幅度优化和提高整体的区域环境质量。

李括,彭敏,赵传冬,杨柯,周亚龙,刘飞,唐世琪,杨帆,韩伟,杨峥,成晓梦,夏学齐,关涛,骆检兰,成杭新[5](2019)在《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文中认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计划是我国继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之后一个新的国家地球化学填图计划,该计划实施20年来,在支撑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土地资源管理、国家重大立法、精准扶贫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显着拓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链。本文从计划的提出背景、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进展、调查技术的进步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与质量控制方案的完善等方面回顾了该计划的发展历程。从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4个方面对调查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全方位介绍了调查应用成果在土地管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地方病防治、油气勘查、固体矿产勘查等7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在调查技术革新、评价方法创新和调查与研究融合三个方面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高盛楠[6](2019)在《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我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逐渐提高,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聚居环境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落城镇化等,传统村落的数量急剧下降,伴随着的弊端是传统村落内文化的消失。我国地大物博,地域文化的不同必然造就村落空间形态的区别。千百年来,黄河文化生生不息,也使这里的传统村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内蒙古河套地区是多文化融合之地,对该地区传统村落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更加有利于对内蒙古河套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同时文化也成为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研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成果将为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随着西方研究理论的传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逐渐为研究者广泛应用。对内蒙古传统村落空间的研究不仅是建筑实体的研究,也包含着众多精神方面的文化研究。因此,本文引入文化人类学学科中对文化的研究理论,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进行了研究与解析。通过以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分析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并将其运用于建筑学领域,对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十八个传统村落空间进行共性分析,探索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共性之中总结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策略,进而为其发展提供整体与宏观展方向。随着传统村落空间、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消失,传统村落的重构显现出必要性。最后,以巴彦淖尔五原县胜利一村为例,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提出重构方案。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对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进行了研究,明确本文的文化人类学视角。以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主客体理论、文化的相对论与整体论为研究策略与原则。人类的文化通过建筑空间得到表达;更深层次的社会制度、生产经济等结构也直接影响着空间的构成与发展;固有的行为习俗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空间布局,因此在对空间的研究过程中,文化人类学视角尤为重要。文化人类学是一门庞大的学科,包含众多研究内容。本文的文化人类学视角侧重于运用其对文化研究的方法。即通过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关系研究人类文化,并且将研究结果运用于对传统村落空间的研究之中。(2)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走西口等大规模人口迁移的活动,使该地区产生了大规模的文化交融。内蒙古河套地区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土地,充足的水源,丰富的植被,其现有空间是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产生的。本文通过研究内蒙古河套地区历史环境因素、物质环境因素、心理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进而分析这些因素对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空间所产生的影响,总结该地区传统村落的共有特点:1、村落择址与布局形态受到了物质文化与心理文化的影响,呈现出背山面水、顺应地势等形态。2、信仰影响着村落空间中的节点与流线,其表现在庙宇、建筑立面与仪式路径所对应的空间等。3、习俗分为静态与动态,分别对村落空间氛围的营造与特定空间的形成产生着影响。4、在受到物质与制度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其居住形态在平面布局与功能分区的变化过程展现出极大的相似性。(3)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日益加强,近年来提出多个保护政策,目的始终为探求传统村落更好的发展方向。并且,村落的消失伴随着的是地域文化的消失,因此,传统村落一直处于不断探求如何重构的过程之中。本文对传统村落空间进行划分,进而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提出重构策略。这为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出新的方式方法。(4)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传统村落胜利村一社为例,充分分析人在生活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作出的反应其村落空间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空间所呈现的形态。在重构策略的指导之下,对村落空间进行重构方案设计,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虽然该解决方案并不唯一,但为其它该地域的传统村落空间重构提出参考与借鉴。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的表达,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是社会制度、生产生活、民俗仪式的载体,承载着他们民族祖先的智慧,无穷的创造力和营造技术,保护它们,学习它们,合理的利用它们,不仅能够为我们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无穷的灵感和启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贾泽楠[7](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农民基本的生活空间,对农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发展较为缓慢,农村人居环境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是当前农村的当务之急。河套灌区作为内蒙古最典型农业生产区,有着非常完善的农田灌溉系统,而且受游牧与移民文化的影响,其地域特色明显。在城市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河套灌区农村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当前存在的问题与特征,为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策略和建议。论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灌区各类型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找出目前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其次,从自然生态环境、居民点空间布局、社会文化等几方面分析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最后,以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与特征为基础,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提升策略。宏观层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适合河套灌区的农村居民点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 GIS软件对研究地区村庄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结果优化当前农村居民点布局;微观层面主要根据各类型村庄特征,对村庄内部布局、村容村貌、环境卫生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四个方面提出不同的提升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前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村庄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乡村风貌趋同、地域特色减弱;村庄环境卫生设施不完善,缺乏长效运行机制,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合理且使用率低等。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主要特征包括:村庄选址和住宅形式与灌区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多数村庄距离城镇较远,处于城镇最佳服务半径之外;村庄社会结构受移民文化影响较大,以家族、同乡、职业形成的村庄占多数;传统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导致建设用地面积普遍偏大。2)针对河套灌区特征,选取了规模条件、区位条件、经济产业、基础条件四个主要因素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专家打分得出规模条件所占影响权重最大,经济产业中加入耕地质量作为主要指标,以盐碱地所占耕地比例为评价依据。3)河套灌区村庄内部布局应依托灌渠进行组织,根据村庄生产方式变化提出不同布局模式;村容村貌按照一般村庄、传统村庄与特色村庄进行环境改善,并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控制;灌区种养结合的农户适合安装双瓮漏斗式与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土地流转农户适宜安装粪污合排式厕所;村庄污水处理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式处理适宜使用太阳能微动力组合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构建生活圈的方式配置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以县域为单位建立城乡四级生活服务圈层体系,根据村民常用的出行方式和愿意付出的时间成本划定适宜大小的生活圈。

任桂明[8](2018)在《移民背景下的内蒙古河套地区汉族民居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民居的产生和演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进程和风俗文化等。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汉族民居是在“走西口”移民大潮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产生的。具有移民背景的区域,其民居建筑是复合多元的产物,既有移民本土文化特征,又有河套地区的地域特色。移民过程中,汉蒙文化交融,汉族乡土民居在吸收蒙族文化的同时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本文旨在研究复杂条件影响下的河套地区汉族民居演变过程,从而探究其内因所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如建筑失去多样性,传统地域文化丧失等。在此时机,研究河套汉族民居演变及其成因,对指导当代民居建筑更新设计,传承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明确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将研究对象和范围加以限定。在此基础上,对河套地区的的基本概况加以阐述,并介绍区域的移民文化背景。论文重点部分通过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以河套地区汉族民居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地域内民居建筑进行分类,对河套地区不同时间涌现的民居进行调查和测绘,根据建筑空间特征和时代发展脉络,从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屋顶形式、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和建筑装饰等六个方面,对河套地区汉族民居演变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继而通过形制的延续、形态的转变和观念的更新等几方面分析民居建筑演变特征。最后再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河套地区汉族民居演变的规律和成因。研究表明,河套地区汉族民居经历了外来文化植入,到地域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此期间,民居建筑空间功能逐步细化,正房平面布局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院落从随机布局经历“重养轻居”布局演化为规则合院布局继而产生了街巷;建筑结构因对空间尺度需求的变化逐渐改变,如木构架结构形式向“山墙搁檩”转变,屋顶形式也随之改变;建筑材料和工艺的演变受经济条件和城市趋同文化影响,由早期的生土材料转变为现代机械化建材;此外,建筑的装饰细部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河套地区汉族民居的自组织演变是值得推崇的,当然也存在随之而来的弊端,趋同化的材料和建筑形式使得即便是传统村落也逐渐失去其地域性,加剧村镇居民归属感的丧失。河套地区汉族民居的发展演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受城市化影响尤为显着。当代民居更新设计应从其自组织演变中汲取优秀经验和生态智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满足当代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继承和发扬地域民居文化。

包凤琴[9](2016)在《河套地区玉米产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全面了解内蒙古河套地区农业种植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自治区经济发展并为自治区政府农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内蒙古河套地区玉米种植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学、环境学、农学、土壤学及生态学等相关学科内容,以元素的来源成因、迁移途经、生态效应和变化趋势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土壤、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植物的化学成分为依据,运用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技术,研究河套地区元素在土壤、水和植物之间的迁移、循环、转化及其农业生态效应。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了河套地区土壤基准值与背景值特征、浅层地下水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农田区大气干湿沉降中元素的分布特征、土壤溶解液中各元素的含量特征、各种化肥中元素的含量变化、黄河及退水渠中水、悬浮物、底泥及雨水的元素含量特征、代表性典型地区的水平土壤剖面和垂直土壤剖面的元素含量特征,玉米籽实、根、茎叶及根系土的元素含量特征,不同土壤类型中玉米根系土的七种相态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玉米种植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根系土元素有效态评价、玉米安全性评价及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通过本次研究得出,(1)研究区以碱性土壤为主,生命组成元素中Na、Mg、Ca和K含量偏高,N、P和S元素相对缺乏;生命必需微量元素F含量高于世界、全国和内蒙土壤平均值;I元素在深层土壤中富集,其它元素均在表层土壤中富集;Cd、Hg和Pb三个元素在表层和深层土壤中位数相近,均低于世界土壤平均值,但是表层土壤含量极差大,部分地区表层土壤中明显比深层土壤富集。大多数无毒稳定性元素含量较低。(2)河套地区表层土壤的99.05%属于Ⅰ类和Ⅱ类土壤,适合种植作物,轻微污染的面积占0.09%,较严重污染不适合种植作物的土壤面积占0.09%。土壤污染与人类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活动有紧密的关系。(3)研究区土壤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的面积占99.7%,处于很强生态危害的面积仅占研究区面积的0.03%,总体来说河套地区受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不严重。(4)河套地区表层土壤中Zn和B元素较丰富,Mo元素比较缺乏,有机质和N、P、K、Fe、Mn和Cu元素分布比较平衡。河套大部分地区综合肥力一般或较低,较高和高的分布面积较少。(5)河套地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有As、F和I三个元素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部分超标严重地区已成为地方病区。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得出,研究区优良、良好、较好、较差,极差水分布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40.6%、11.72%、1.9%、20.55%和25.24%。建议,研究区地下水I>10μg/L的地区,食用盐不用加I;在I含量<10μg/L的地区,根据I缺乏程度,调整食用盐中碘含量。(6)6.土壤中大部分元素的分布规律是,从粘土、含少量结核的粉砂质粘土、粉砂质粘土、粉砂土,细砂土的顺序递减。在土壤垂直剖面上,潮土和栗褐土中大多数元素在表层土壤中富集;盐土在土壤深部富集,而灌於土在地表和地表以下80 cm160 cm的地段均有富集现象。(7)大多数元素的全量与残渣相、铁锰氧化物相、强有机相等不易被作物吸收的相态具强相关关系,而与离子交换相、水提取相等易被作物吸收的相态呈弱相关关系,因此,玉米种植区即使土壤中元素含量较高,但由于作物吸收的部份仍较低。(8)在河套地区的灌溉水中,与地表水质标准对比,绝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含量小于一级标准,只有Hg达到三级标准。在乌梁素海退水渠中F、As、Cr含量明显高于黄河水中含量。(9)玉米籽实中主要超标元素有Cd、Pb和F元素,根稀土中主要超标元素有Cd、Hg、Pb和F元素。玉米籽实中和茎叶中有害元素是以低富集为主。(10)河套地区优良种植区面积为7642 Km2、一般种植区面积为15376 Km2、占全区面积的72.32%,适合种植玉米、葵花等农作物;环境综合质量较差和荒漠草原区分别为2589 Km2和6217.58 Km2,占全区面积的27.68%,不宜种植农作物。本次研究系统性地调查了河套地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内蒙古河套地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填补了河套地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空白;为河套地区的环境质量改善、完善土地规划及生态系统安全性的预测预警提供了全新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河套地区浅层地下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及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地方政府进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地方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本次研究,获得了河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中玉米的籽实、根、茎叶及根系土中26种元素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归纳总结了主要土壤类型中元素在玉米的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对玉米种植区灌溉水、土壤、大气降尘、化肥及其它介质中的有益有害元素迁移富集吸收特征的研究,总结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玉米产区环境的初步评价;分析研究玉米根系土元素的全量和七种相态、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关系特征,找出了适合玉米生长的地球化学条件及其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土壤环境质量和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圈定了玉米适宜种植区,对保护耕地进行分等定级、土地利用规划及绿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崔俊梅[10](2016)在《河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北方农业经济在我国农业经济中是重中之重,但是在农业现代化的环境下,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以河套地区为例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河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一)河套地区的生态概况
        1.地形地貌
        2.气候
        3.水资源
    (二)主要生态问题
        1.土地沙漠化
        2.土壤盐碱化
        3.环境污染加剧
        4.水土流失加剧
    (三)生态问题的成因
        1.脆弱的生态环境
        2.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的缺失
        4.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因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成就
    (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起步阶段(1949—1978)
        1.多措并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发展林业,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3.兴修水利,治理土地盐碱化
        4.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发展阶段(1978—2012)
        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3.完善水利配套工程
        4.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示范工程
    (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完善阶段(2012—2021)
        1.完善地方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2.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3.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相结合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成就
        1.土地沙漠化趋势被遏制
        2.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3.环境状况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4.探索形成产业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模式
四、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启示
    (一)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
        1.人是生态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
        2.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体
        3.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最终受益者
    (二)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
        1.不合理的政策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政策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决定性因素
        3.政策是弥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三)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
        1.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制度建设是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效率的保障
        3.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四)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
        1.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2.科技进步缓解了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3.科技进步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
        1.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2.“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多主体共同推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3)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点
一、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溯源
    (一)汉代至隋唐——聚落萌芽期
        1.“河南地”的设制与“通渠灌溉”
        2.“移民屯垦”与“兴修水利”
        3.“五原屯田”与“通渠灌溉”
        4.河套灌溉体系形成与湖区西北部聚落开发
    (二)唐末至清末——平原广泛垦拓与发展期
        1.大规模社会开发
        2.河网体系与沿渠聚落繁荣
    (三)近现代时期——现代水利系统完善与沿渠聚落繁盛期
        1.水利农田全面治理与城镇化建设
        2.人境共荣的生态和谐思想
    小结
二、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布局形成的环境要素
    (一)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基础
        1.湖区地形地貌
        2.随山就势的河湖水系
        3.气候宜人的气候条件
        4.畜牧草原
        5.原隰衍沃的土壤植被
    (二)“因形就势,干渠合流”的水利系统
        1.水利系统的构成
        2.河网水系的运行
        3.水利系统分区特征
    (三)“东牧西农”分界线下的地形分类与聚落选址依据
        1.农田分类与分布
        2.平田
        3.山田
        4.丘陵地形
    (四)文化环境基础
        1.河套水利文化
        2.岁时节令
        3.文学艺术
    (五)聚落景观空间格局布局依据
        1.顺应水势地形的范式选择
        2.亲湖而居的适应性抉择
    小结
三、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
    (一)向山取田——冲积平原地区聚落景观空间
        1.丘陵地形影响下的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向山取田”聚落空间特征——扇形排布、隔湖护田
        5.向山取田区域现存问题——历史与现代生活差异影响下的传统景观风貌消失
    (二)城镇兴起——经济中心为主的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城镇兴起”聚落空间特征——排布规整、文化盎然
        5.城镇兴起区域现存问题——现代水利农田建设对景观风貌的改变
    (三)以农立本——河套平原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以农立本”聚落空间特征——干渠纵横,安居乐业
        5.以农立本区域现存问题——村落扩张对空间格局的影响
    (四)田园牧歌——游牧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畜牧草场与中心洼地空间格居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田园牧歌”聚落空间特征——边缘模糊、景色渐没
        5.旅游消费驱动下的传统景观资源利用不合理
    (五)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空间特征总结
        1.营建——顺应自然,保护为主
        2.规制——因势利导,布局巧妙
        3.整合——整体运营,弹性控制
    小结
四、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发展保护与利用
    (一)湖区聚落景观及空间格局问题的对应之策
        1.保护聚落总体形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2.保护水网农田格局体系与农田景观特色
        3.“古今相承”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4.多因驱动、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二)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1.延续传统干预方式
        2.留存聚落景观文脉
        3.提升当地居民保护意识
    (三)聚落的营建智慧及当代价值
        1.对生态系统的维护
        2.组建和谐的文化景观
        3.构建地方性认知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设计效果展示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永强公园设计分析及其对区域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永强公园实况
        1.1.2 研究地概况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的目标
        1.4.2 园林和城市环境的匹配度
        1.4.3 园林对黄河水文的影响
        1.4.4 黄河水域对园林的侵蚀性研究
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的内容
    2.2 研究的方法
    2.3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3 永强公园的设计
    3.1 公园设计概况
    3.2 公园设计依据
    3.3 公园设计原则
4 结果与分析
    4.1 园林设计的具体展示情况
        4.1.1 湖景休闲区
        4.1.2 溪流花岛区
        4.1.3 山体密林区
        4.1.4 板块划分和自然环境的结合
    4.2 园林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2.1 巴彦淖尔黄河水段的特点
        4.2.2 水域季节性变化
        4.2.3 园林的环境保护治理策略
    4.3 园林配套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4.3.1 给排水系统的影响
        4.3.2 电力系统的影响
        4.3.3 网络系统的影响
        4.3.4 构筑物的影响
        4.3.5 建设垃圾的处理
    4.4 永强公园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作用
5 结论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出背景
    1.1 20世纪90年代国外现状
    1.2 20世纪90年代国内现状
2 组织实施
    2.1 实施方案的制定
    2.2 计划推进
3 主要进展
    3.1 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程度
    3.2 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程度
4 技术进步
    4.1 调查技术
        4.1.1 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技术
        4.1.2 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技术
        4.1.3 地块尺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技术
    4.2 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与质量监控方案的完善
        4.2.1 分析方法的筛选和多元素配套分析方案
        4.2.2 关键元素的分析方法检出限进一步降低
        4.2.3 质量监控方案的提出、形成与完善
5 主要调查成果与成果应用
    5.1 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
    5.2 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5.3 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
    5.4 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
    5.5 调查成果应用
        5.5.1 调查成果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5.5.2 调查成果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5.5.3 调查成果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5.5.4 调查成果在国家脱贫攻坚中的应用
        5.5.5 调查成果在地方病防治中的应用
        5.5.6 调查成果在油气勘查中的应用
        5.5.7 调查成果在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6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6.1 调查技术革新
    6.2 评价方法创新
    6.3 调查与研究融合

(6)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课题来源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内蒙古地区村落的统一整改
        1.2.2 村落及其文化的逐渐消逝
        1.2.3 交叉学科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3.3 文献综述总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三线通索”
        1.5.2 跨学科研究法
        1.5.3 文献法
        1.5.4 田野调查法
        1.5.5 类比分析研究法
    1.6 基本概念界定
        1.6.1 文化人类学
        1.6.2 内蒙古河套地区
        1.6.3 传统村落
    1.7 研究框架
2 文化人类学研究
    2.1 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的性质
        2.1.1 人类学定义与分类
        2.1.2 文化人类学定义与分类
        2.1.3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2.1.4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2.2 文化人类学跨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
        2.2.1 主体与客体理论
        2.2.2 文化相对论
        2.2.3 文化整体论
    2.3 文化人类学视角
        2.3.1 文化人类学视角的总结
        2.3.2 文化人类学在本文的具体应用方法
3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分析
    3.1 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因素分析
        3.1.1 历史环境因素分析
        3.1.2 物质文化因素分析
        3.1.3 心理文化因素分析
        3.1.4 制度文化因素分析
    3.2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析
        3.2.1 村落选址分析
        3.2.2 村落布局形态分析
        3.2.3 信仰与空间布局分析
        3.2.4 习俗与村落空间分析
        3.2.5 居住单元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3.3 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重构必要性分析
        3.3.1 价值的保留与传承
        3.3.2 传统空间的消失
        3.3.3 民俗活动的中断
4 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研究
    4.1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重构思路
        4.1.1 重构中重视文化传承以及与文化人类学理论的结合
        4.1.2 正确认识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的迷失
        4.1.3 确定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理念
    4.2 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策略
        4.2.1 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结构要素分析
        4.2.2 村落整体空间形态把握
        4.2.3 公共空间形态重构
        4.2.4 居住空间形态重构
5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内蒙古传统村落胜利村一社空间重构方案设计
    5.1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胜利村一社现状调研
        5.1.1 村落现状概况
        5.1.2 历史沿革
        5.1.3 村落选址分析
    5.2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胜利村一社空间重构
        5.2.1 胜利村一社公共空间重构
        5.2.2 胜利村一社传统民居重构
        5.2.3 胜利村一社空间重构整体形态
    5.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1.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农村人居环境研究
        2.2.1 国外农村人居环境研究
        2.2.2 国内农村人居环境研究
        2.2.3 研究评述
    2.3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实践案例及经验
        2.3.1 国外实践及启示
        2.3.2 国内实践及启示
        2.3.3 经验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调查
    3.1 河套灌区概况
        3.1.1 区位与自然条件
        3.1.2 经济与产业
        3.1.3 历史与文化
        3.1.4 管理体制
    3.2 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3.2.1 调研内容与方法
        3.2.2 村庄规模与形态
        3.2.3 住宅与院落
        3.2.4 基础设施建设
        3.2.5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3.2.6 村民意愿调查
    3.3 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
        3.3.1 村庄规划滞后,内部布局有待提升。
        3.3.2 乡村风貌趋同,地域特色不明显
        3.3.3 基础与服务设施不完善,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特征分析
    4.1 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4.1.1 背山面水的自然格局
        4.1.2 地势平坦,气候适宜
        4.1.3 灌溉渠道密布,与村庄联系密切
        4.1.4 耕地面积广阔,但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
        4.1.5 自然生态环境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影响
    4.2 农村居民点空间特征分析
        4.2.1 聚集与离散分析
        4.2.2 密度分析
        4.2.3 邻近与缓冲区分析
    4.3 社会文化特征分析
        4.3.1 村庄内部社会结构分析
        4.3.2 晋陕文化为主,蒙汉多元融合
    4.4 居住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4.4.1 村庄整体变化
        4.4.2 住房条件变化
        4.4.3 院落空间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目标与策略
    5.1 策略体系构建
        5.1.1 总体思路
        5.1.2 目标导向
        5.1.3 基本原则
    5.2 宏观策略—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5.2.1 优化步骤
        5.2.2 建立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
        5.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4 实证—以五原县巴彦套海镇为例
    5.3 微观策略—村庄内部环境的提升
        5.3.1 村庄内部空间优化
        5.3.2 村容村貌
        5.3.3 环境卫生设施
        5.3.4 公共服务设施
    5.4 长效保障措施
        5.4.1 创新体制机制
        5.4.2 强化技术支撑
        5.4.3 提高村民参与
        5.4.4 拓宽资金来源
        5.4.5 实时监督与反馈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移民背景下的内蒙古河套地区汉族民居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对象选取
        1.2.2 研究范围
        1.2.3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2章 河套地区概况及其移民背景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区位
        2.1.2 自然环境
        2.1.3 气候特征
    2.2 历史文化
        2.2.1 历史沿革
        2.2.2 语言文字
        2.2.3 民间艺术
    2.3 民族信仰
        2.3.1 民族构成
        2.3.2 宗教信仰
        2.3.3 居住模式
    2.4 移民事件
        2.4.1 移民主体与“走西口”
        2.4.2 移民动因
        2.4.3 移民路线
        2.4.4 移民历时性演进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套地区汉族民居演变现象
    3.1 案例的选取与考察
        3.1.1 调研时间
        3.1.2 调研聚落选择和路线
        3.1.3 民居调查案例概要
    3.2 平面布局的演变
        3.2.1 单体平面布局
        3.2.2 院落组合方式
        3.2.3 村镇街巷肌理
    3.3 结构类型的演变
        3.3.1 木构架承重结构
        3.3.2 砖木承重结构
        3.3.3 砖混承重结构
    3.4 屋顶形式的演变
        3.4.1 无瓦平屋顶
        3.4.2 单坡顶
        3.4.3 双坡屋顶
    3.5 建筑材料的演变
        3.5.1 土坯作为主体材料
        3.5.2 早期砖的使用
        3.5.3 黏土砖的运用
        3.5.4 混凝土的植入
    3.6 建筑工艺的演变
        3.6.1 墙体砌筑工艺的演变
        3.6.2 木结构工艺的弱化
        3.6.3 屋面结构工艺的演变
    3.7 建筑装饰的演变
        3.7.1 门窗
        3.7.2 建筑细部
        3.7.3 院门与院墙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套地区汉族民居的演变特征分析
    4.1 构筑观念的更新
        4.1.1 “偏重自然”的要素互动
        4.1.2 “先减后加”的观念转换
        4.1.3 “实用、单一”的技术思想
    4.2 特色形制的延续
        4.2.1 居住空间的“拓扑变换”
        4.2.2 民居装饰元素的承传
        4.2.3 地域建造技术的采借
    4.3 构筑形态的转变
        4.3.1 构筑方式的选择融合
        4.3.2 构筑材料的与时更替
        4.3.3 构筑技术的整合创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套地区汉族民居演变成因
    5.1 经济与政策因素的影响
        5.1.1 经济因素的影响
        5.1.2 政策因素的影响
    5.2 居住形态的变迁
        5.2.1 聚落模式的转变
        5.2.2 家庭结构的转型
    5.3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5.3.1 生产活动的变革
        5.3.2 生活方式的演化
    5.4 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的改变
        5.4.1 从封闭到开放
        5.4.2 向往城市化
        5.4.3 审美习惯发生改变
        5.4.4 财富炫耀的心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9)河套地区玉米产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的工作量
    1.4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5 国内外农业地球化学调查研究现状
    1.6 国内外玉米种植生产现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交通位置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研究区农业生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状况
    2.4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第3章 工作方法技术及质量评述
    3.1 多目标调查阶段
    3.2 玉米专题研究阶段
第4章 河套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4.1 河套地区土壤基准值和背景值
    4.2 有毒有害元素环境质量评价
    4.3 土壤肥力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套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5.1 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
    5.2 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玉米产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6.1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6.2 灌溉水地球化学特征
    6.3 玉米不同部位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6.4 玉米安全质量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玉米产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7.1 评价方法
    7.2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河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巴彦淖尔市向日葵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王鑫. 天津农学院, 202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D]. 王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D]. 柔木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永强公园设计分析及其对区域水环境影响的研究[D]. 孔德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J]. 李括,彭敏,赵传冬,杨柯,周亚龙,刘飞,唐世琪,杨帆,韩伟,杨峥,成晓梦,夏学齐,关涛,骆检兰,成杭新. 地学前缘, 2019(06)
  • [6]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研究[D]. 高盛楠.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
  • [7]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策略研究[D]. 贾泽楠.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8]移民背景下的内蒙古河套地区汉族民居演变研究[D]. 任桂明. 华侨大学, 2018(12)
  • [9]河套地区玉米产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D]. 包凤琴.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10]河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J]. 崔俊梅. 南方农业, 2016(09)

标签:;  ;  ;  ;  ;  

河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