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世纪,实现腾飞的“梦想”

迎接新世纪,实现腾飞的“梦想”

一、迎接新世纪 实现腾飞“梦”(论文文献综述)

沈竹轩[1](2021)在《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逻辑与特征分析(2000-2020)》文中认为2000至202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极为特殊历史时期,这期间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的转变。在规模超常规发展的同时,国家也从战略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逐步构建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系统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随着质量意识升温,学术界也同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质量及其公共政策的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制订、调整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政策文件内容分析、纵向比较分析、历史演进的社会学分析等视角和方法对新世纪20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研究的逻辑与特征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全面总结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中国经验,系统分析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实施效能,助力新时代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基于政策内容、宏观社会背景、中观政策目标、政策实施效能等维度,本文对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了梳理,发现政策的演进轨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创新—扩张化阶段(2000-2006年)、积淀—协同化阶段(2007-2014年)、赋能—卓越化阶段(2015年至今)。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遵循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四重逻辑演进的。从政治逻辑看,国家战略变化制约着质量政策的方向;从经济逻辑看,经济发展需要影响着质量政策的选择;从文化逻辑看,社会价值取向变化左右着质量的标准;从教育逻辑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和规律引导着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变化。20年来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呈现出如下总体体征:一是在政策目标上,质量标准的维度从单一走向多元;二是在政策样态上,在扩张与沉淀中不断完善;三是在政策导向上,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过程进行反思发现如下了四个问题:一是质量政策缺乏对真实质量的关注;二是政策制定的大众能见度低;三是政策性资源向重点高校过度倾斜;四是现行政策的质量标准没有及时回应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如下四点建议:一是关注真实质量,提升整体水平;二是完善制定流程,推动立法保障;三是优化资源分配,实现真正协同;四是针对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特征,重构质量标准。

邱宇[2](2021)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是我国舞剧的重要改编现象之一。它孕育于苏联舞剧的改编经验之中,伴随着“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一契机得以催化、生发。早年由于文艺思想刚刚解禁,我国的舞剧编导沿着鲁迅先生对民族根性的批判道路,纷纷聚焦于现代文学以触碰伤痕、反思历史。直至跨世纪之前,这一现象方才有所转变。为了迎接新世纪,书写新篇章,展现我国的新面貌,我国的舞剧编导对当代文学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一方面,他们在对现当代文学的多元关注中深度呼应“双百方针”与开放思潮,另一方面则努力挖掘作品中“当代性”与“现实性”的内涵,助力现实题材的舞剧创作,并实现编导自身的本我诉求。迄今为止,以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舞剧,已然成为我国舞剧繁荣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从文学到舞剧的转换路径方面,除了直接转换之外,编导们往往会以改编自文学作品的话剧或电影为重要的视觉参照。在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方面,忠实于原着、个性化阐释以及时代新释是编导们的多元选择。而就具体的实操而言,首先编导们需要明确的是,一切改编策略都是为着以舞蹈的形式和手段,来塑造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因此,从文学人物到舞剧人物、文学情节到舞剧情节以及文学结构到舞剧结构的转换,始终需要以舞剧艺术规律为重要遵循,进而对文学人物进行塑造和刻画,方能实现原着精神的呈现与传递。

徐施易[3](2020)在《马克思共享思想及其当代中国意义》文中提出自共享发展理念提出以来,挖掘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与重要议题。然而关于马克思是否讲过共享发展的论争,表明我们亟需剖析马克思共享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的意涵关联,考辨共享思想升华为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进程和二者的内在区别,才能避免陷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六经注我”式的错误倾向。马克思共享思想首先是一种普惠性的发展哲学,缘起于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与尖锐批评,发展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规划与现实建树,并在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与崇高信仰中得到确证。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复魅人本主义思潮,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共享思想经历了早期萌芽、中期发展和成熟拓展三个阶段。马克思主要在物质生产、制度建设、思想建设和社会交往四个方面提出了富有建树的实践理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与观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探索中,将马克思共享思想深化为中国化的、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党的初心和宗旨、全国人民的奋勇斗争使得中国人民推翻压迫站了起来,在经济建设维度的“共同富裕”思想使得中国一改积贫积弱的落后局面富了起来,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时代的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武装使得中国人民强了起来,以至有能力、有担当地为世界发展话语体系建设贡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突出了当代中国在制度建设改革、凝聚价值共识、保障人民权益共享上的璀璨创新,共享发展理念的传递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与特色、优势与成就,为中国统揽推进“四个伟大”、把握时代机遇、应对世界变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杨坤[4](2020)在《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随着国家在各领域综合实力的日益渐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而在向外传播过程中,在某些领域似乎出现了“身份认同”与“失序”“失语”的困境。声乐艺术具有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调节情绪、艺术享受的作用,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全民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当代语境下,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而具有区位和地缘优势的西藏,以“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南亚经济圈的构建为契机,推动着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达自我的“身份认同”“文化自信”,并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自洽性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使命。论文选择“西藏当代声乐艺术”这一命题,并在地域和时间上都进行了划分和界定。设定了“西藏声乐表演—西藏声乐教育—西藏声乐创作—西藏声乐出版”四个主要论域,进行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并列式、关联式研究。采用了音乐表演学、音乐教育学、民族音乐学等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西藏当代声乐艺术,以求体现其研究的承接性、渗透性、交叉性、互补性、涵变性,从而在继承、弘传西藏传统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去发展和创新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因此,论文在该领域理论研究的综合与比较以及相关观点和见解的学术阐释等方面作了新的探讨。论文对西藏当代音乐表演机构和歌唱家、西藏当代音乐教育机构和声乐教育家、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和作曲家、西藏当代声乐理论和音像制品的出版以及代表性机构、人物、作品等进行了学理阐释,并对四个主要论域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结语部分对论文核心内容的共性特征—区域性和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进行了归类综述,并对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的空白和有待开发领域作了探讨和梳理,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提出了构建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何建勇,邱勇[5](2019)在《年年岁岁花不同 天安门广场国庆摆花走过35年》文中研究说明天安门广场地区的花卉布置,最初是在1984年。1986年,广场上首次摆放了立体花坛,不仅为节日期间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氛围;同时也通过花坛布置,宣传了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建设成就。天安门广场摆花布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分为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是1986年到1999年的"五饼式",即在广场中心布置点缀作用的喷泉花坛,以平面为主,而在广场四角是四组立体花坛,游人可以分散到四个角进行观赏;2000年,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建立了两条绿地,改变了往年的"一大

陈尧[6](2019)在《黄基旭舞蹈音乐作品研究》文中指出黄基旭,我国朝鲜族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家。多年来为广大群众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优秀的舞台音乐作品。他的舞蹈音乐作品对于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舞蹈发展和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在创作上不仅传承了朝鲜族老一辈作曲家的传统作曲技法,也吸收和借鉴了当下主流的现代作曲技法,把两者紧密的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音乐创作风格。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同时从作品中也能够感受到他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和民族情怀。舞蹈音乐创作不同于器乐曲创作的就是它不可以任由作曲家主观意志去天马行空的去写作,而是根据整体舞蹈的结构意图、情绪基调、故事情节去创作,因此舞蹈音乐的创作具有特殊的作曲要求。本文采用音乐资料解读法、谱例分析法、表格统计法、归纳总结法,以黄基旭舞蹈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旋律发展手法、和声应用、结构布局、节奏织体、配器手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从而得出黄基旭舞蹈音乐创作中的创作技法特征。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从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方法等几方面进行详细叙述。第二部分是对作曲家黄基旭个人的简介和对他音乐成果的描述。第三部分是对黄基旭舞蹈音乐作品创作技法研究,从旋律、和声、节奏、配器以及整体结构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详细地研究。第四部分结论部分:对黄基旭舞蹈音乐作品研究进行总结和概括。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在创作舞蹈音乐作品时所用的创作技法与创作风格,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地了解朝鲜族舞蹈音乐的民族精髓和精神文化,为后来的学习者在创作时提供一些依据与参考。

王晓丽[7](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认为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毛雪卿[8](2016)在《博物馆建设与历史观教育(1949-2016) ——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历史观是人们对世界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民族国家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历史观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社会成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也会在形成社会共识、凝聚民族力量的过程中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历史观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问题之一。历史观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通过社会教育、实施主流历史观教育的重要场所。本文运用文献法与比较法,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收集梳理国家博物馆两类主要展览即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相关资料,了解这些陈列展览的建设情况及其体现的历史观,进而分析其实施历史观教育的特点与意义。通过展览展品情况的历史变化,结合不同时期的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心变化,分析不同历史时段国家博物馆展览所传输的、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主流历史观的内容。具体而言,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与专题展览中都贯穿着唯物史观与革命史观的教育内容,其陈列展览的完善发展中,也体现着对于唯物史观认识的深化。在历史观教育中,“国博”相关展览一直贯彻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着认识人类历史的基本方法,也传达了运用唯物史观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的主要论断,帮助观众在认识中国历史与中国革命、继承民族文化与革命传统方面达成共识。同时,“国博”的历史观教育重视历史认识的现实意义,强调将历史认识与现实选择相统一,从而使历史观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价值观培育。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实施历史观教育可为当今提供的历史借鉴与现实启示,其历史经验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结合中国国情,普及唯物史观教育;二是立足时代精神,实施历史观教育;三是发挥制度优势,注重观展效果。其现实启示一是应利用多种文化平台,拓宽主流历史观教育渠道;二是需立足现实认识历史,体现历史观教育的时代性。

周进[9](2014)在《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土面积狭小、饱受殖民统治、1965年才独立建国的新加坡,在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新加坡快速发展的原因很多,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实施了双语教育,培养了众多双语人才,很好地适应了东西文化精华兼收并蓄和转口贸易立国的发展模式。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自世界大航海时代以来持续了几个世纪的转口贸易经济模式,奠定了新加坡双语或多语教育的底色;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为新加坡的语文教育打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多元民族的复合社会需要搭建民族间沟通的桥梁和联系民族文化的纽带;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亟需大量的双语或多语精英人才。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具有独特的演变过程及特点,其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65年以前是独立建国前双语教育的启蒙与探索阶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的多元民族、多元语文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使新加坡较早进行了双语教育的尝试,在客观上为建国以后实行双语教育政策打下了基础;1965-1986年是生存与发展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确立与实践阶段,在这21年里,围绕双语教育的一系列改革探索了双语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源流的统一,新加坡在双语教育政策推动下不仅成功立足于世界,而且很快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87-2007年是经济腾飞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修正与完善阶段,三次华文教学改革和新的双语教育分流制度使双语教育政策自身的调整与改革进一步深化;2008年至今是重造新加坡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阶段,从中央课程到校本课程,双语教育政策的创新性进一步强化,双语教育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虽然在不同的阶段里双语教育政策的功能和定位有所不同,但在建国以后,双语教育政策总体上都是围绕建国之初确立的“教育配合经济发展”的务实的总方针不断与时俱进地调整和演进着,为教育探索道路,为国家培养精英。短短半个多世纪,双语教育政策与新加坡彼此相长、共同发展、共创奇迹,不仅把双语教育打造成为世界教育领域中独树一帜的成功典范,而且使新加坡从一个资源匮乏、矛盾重重的小岛国华丽转身为世界发达国家。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借鉴。

濮波[10](2014)在《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剧场在当代的重要性,正是其实体和象征、符码、媒介、表演、剧场性的变更等多重意义组成的。它在两个方面牵动着我们时代审美嬗变:一方面,剧场内部结构(镜框式舞台、中央式舞台、实景舞台、黑匣子或组合空间)中的戏剧审美潮流如何演绎?另一方面,在剧场之外,剧场隐喻意义的延伸导致社会剧场化,并不断生成新的场景。这种本质上属于空间代码化的“异化景观”正在改变我们与生活期间的空间的关系,本文聚焦舞台的剧场性和空间剧场化,阐述空间表演的状态和泛化后果。从结构上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对论文选题的文献梳理和选题意义的论证,提出剧场表演、空间剧场化和异质同构的三个空间代码化(或空间表演)的范畴,阐明方法和研究重点;第二章:舞台空间中的表演,主要阐述剧场空间内部的表演形态以及新的嬗变。阐明舞台作品是戏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修辞转换,本质上是符号和真实之间的转换,其方法有再现和表现,转喻和隐喻;第三章:空间剧场化。针对社会空间的剧场化的当代趋势,阐述艺术空间和社会空间之间的图形转换模式;第四章:异质同构,阐述在全球化时代一种新的空间图形转换模式,即在不同的社会空间/艺术空间之间——有一种类似阿尔托所说的重影般的结构、逻辑、认知镜像产生,其本质是一种空间表演模仿另一种空间表演。社会“剧场”模仿舞台剧场,舞台剧场也模仿社会“剧场”,两者都有着表演性。这是另外一种图形转换,牵涉到表象、意向和结构的对应;第五章:空间延异,主要阐述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和接受双方并不处在一个水平状态的现状,隐喻了德里达所说的“在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缝隙”这样的语言延异现象;第六章:空间伦理,阐述在剧场内部、社会剧场化、异质同构空间导致的伦理问题,包括一味追求仿真和壮观、奇观以及空间表演泛化的后果,发端于西方的表演学所提倡的提高“国际表演性认知”背后的西方话语霸权倾向。本论文以上海的戏剧和雕塑空间作为剖析重点,也选择了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并行的研究方法,期待为上海在全球化时代的空间建设带来实际参考价值。

二、迎接新世纪 实现腾飞“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新世纪 实现腾飞“梦”(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逻辑与特征分析(2000-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拟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演进轨迹
    一、创新—扩张化阶段(2000-2006 年)
        (一)响应国家战略,加速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二)明确目标导向,支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
        (三)关注质量建设,聚焦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二、积淀—协同化阶段(2007-2014 年)
        (一)质量提升,标准重构反思不足
        (二)府学联动,中央地方协同推进
        (三)重点补偿,消弭短板共同繁荣
    三、赋能—卓越化阶段(2015 年至今)
        (一)赋能世界一流建设,发展世界一流大学
        (二)助力打造质量中国,培养质量一流人才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演进逻辑
    一、政治逻辑:国家战略内外引导质量变迁
        (一)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响应国家战略的本能
        (二)国家战略从外部引导高等教育质量政策
    二、经济逻辑:经济发展影响质量政策选择
        (一)经济水平制约质量政策的选择
        (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诉求
    三、文化逻辑:价值取向更迭改变质量导向
        (一)价值取向更迭改变质量导向
        (二)质量导向反作用于思想文化
    四、教育逻辑:根据自身需要丰富质量内涵
        (一)丰富质量内涵,解决发展矛盾
        (二)促进更好发展,丰富质量内涵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总体特征
    一、政策目标:质量标准维度从单一走向多元
    二、政策样态:在扩张与沉淀中不断完善
    三、政策导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反思与前瞻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反思
        (一)缺乏对真实质量的关注
        (二)政策制定的大众“能见度”低
        (三)资源向重点高校过度倾斜
        (四)现行标准回应普及化不及时
    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前瞻
        (一)关注真实质量,提升整体水平
        (二)完善制定流程,推动立法保障
        (三)优化资源分配,实现真正协同
        (四)针对普及特征,重构质量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一览表
致谢

(2)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文学与舞剧的改编关系
    第一节 文学与舞剧特征之异同
        一、基本媒介:文字与肢体
        二、叙事特征:历时性与共时性
        三、文本接受:间接性与直接性
    第二节 文学与舞剧的联通性
        一、改编的前提:前理解与“空白”
        二、改编的内核:戏剧性与适舞性
        三、改编的意义:阐释与接受
    第三节 中国文学与舞剧改编的历史关系
        一、文学改编是苏联舞剧的创作传统
        二、苏联舞剧经验下中国文学的舞剧改编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舞剧改编的重要选材
第二章 基于审美性原则的舞剧改编实践
    第一节 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关注时段与内容
        一、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聚焦现代文学——对民族根性的批判
        二、九十年代末以降聚焦当代文学
    第二节 从现、当代文学到舞剧的改编路径
        一、从文学到舞剧的直接改编
        二、“戏剧文学-话剧-舞剧”模式的间接改编——话剧《雷雨》改编的个案分析
        三、“文学-电影-舞剧”模式的间接改编——张艺谋电影改编的个案分析
    第三节 对现、当代文学的多维阐释与时代诉求
        一、忠实于原着的实验性探索:助力芭蕾“三化”的实践与追求
        二、聚焦原着的个性化解读:在反思历史中追随现实主义舞蹈的创作道路
        三、基于原着的时代新释:呼应现实题材舞剧创作潮流
第三章 基于舞剧艺术规律的改编策略
    第一节 文学人物的提炼与塑造
        一、核心人物的提取与适舞性调整
        二、文学形象典型性格的舞剧同构
        三、文学形象及性格的扬弃与整合
        四、文学形象的符号化与象征化设计
    第二节 文学情节的提取与重构
        一、主要矛盾和主要事件的勾勒
        二、侧重情节的悲剧性铺陈
        三、文学情节的想象性延展
    第三节 文学结构的借鉴与重组
        一、传统戏剧文学结构的借鉴
        二、以人物内心活动为依据的结构重组
第四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改编舞剧的内涵及价值
    第一节 基于文学的内涵与价值
        一、实现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
        二、促进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交际
        三、丰富文学的“经典化”内涵
    第二节 基于舞剧的内涵与价值
        一、提升舞剧的表意格调
        二、敞开舞剧表意方式的创新与创造
        三、拓宽“现实题材”舞剧创作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表
作者简介
致谢

(3)马克思共享思想及其当代中国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概念界定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研究综述
        1.3.2 当前研究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创新点
2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发展历程
    2.1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早期萌芽
    2.2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中期发展阶段
    2.3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成熟拓展
3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基本内涵
        3.1.1 剖析劳动价值规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统一
        3.1.2 破解物质利益难题,树立共享社会真正共同体
        3.1.3 重新占有人的本质,粉碎异化劳动的文化枷锁
        3.1.4 人与社会一体发展,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3.1.5 审思近代生态危机,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交互
    3.2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实现途径
        3.2.1 物质生产是实现共享的前提基础
        3.2.2 制度建设是实现共享的基本保障
        3.2.3 思想建设是实现共享的重要一环
        3.2.4 社会交往是实现共享的必要条件
4 马克思共享思想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4.1 毛泽东对共享思想的开拓探索
        4.1.1 毛泽东共享思想的历史贡献
        4.1.2 毛泽东共享思想的主要特征
    4.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共享思想的创新建树
        4.2.1 邓小平:以改革开放为突破口,打开共同富裕崭新思路
        4.2.2 江泽民:坚持共同富裕不动摇,凝练共享发展科学内涵
        4.2.3 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解答共享发展核心问题
    4.3 习近平对共享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升华
        4.3.1 习近平共享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4.3.2 共享发展理念的四大显着表征
5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当代中国意义
    5.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共建物质发展,共享全面小康
    5.2 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中国之治保障共享
    5.3 以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凝聚共享共识,关切民生保障
    5.4 面对百年未有大变局,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交往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重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一)选题来源、选题依据、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选题的特色和创新性
    二、相关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一)国外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二)国内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三)文献查阅范围及查阅手段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四、选题的研究范畴
        (一)地理(空间)范畴—西藏自治区
        (二)断代(时间)范畴—当代
        (三)选题(内容)范畴—声乐艺术
第一章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概述
    第一节 西藏当代音乐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
        一、和平解放时期的声乐艺术(1951∽1959)
        二、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声乐艺术(1959∽1978)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声乐艺术(1978∽2000)
        四、21世纪以来的声乐艺术(2000∽2020)
第二章 西藏当代声乐表演
    第一节 西藏当代文艺表演团体
    第二节 西藏当代歌唱家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一、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发展现状
        二、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对策建议
第三章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机构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家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一、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发展现状
        二、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对策建议
第四章 西藏当代声乐创作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作品创作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作曲家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一、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发展现状
        二、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对策建议
第五章 西藏当代声乐出版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学术理论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音像制品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一、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发展现状
        二、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对策建议
结语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区域性与民族性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区域性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民族性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与时代性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世界性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时代性
    三、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二)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四、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年年岁岁花不同 天安门广场国庆摆花走过35年(论文提纲范文)

详解历年喜迎国庆的花坛景观

(6)黄基旭舞蹈音乐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作曲家简介
    2.1 黄基旭简介
    2.2 黄基旭音乐作品
第三章 黄基旭舞蹈音乐作品创作技法研究
    3.1 旋律的发展特点
        3.1.1 旋律中“重复”手法的运用
        3.1.2 旋律发展中的“民谣”因素
    3.2 和声应用特点
        3.2.1 色彩性和声的运用
        3.2.2 “异调和声”的配法
    3.3 整体结构布局
        3.3.1 传统曲式结构
        3.3.2 自由曲式结构
    3.4 节奏织体特征
        3.4.1 节奏织体类型
        3.4.2 民族“长短”运用
    3.5 配器手法运用
        3.5.1 乐队编制
        3.5.2 民族乐器在西方管弦乐队中的应用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三、想象力的匮乏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第一节 “笑”的盛宴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一、视听的奇观化
        二、人物的日常化
        三、叙事的类型化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二、有意味的形式
        三、戏剧性的妥协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一、艺术性的追求
        二、类型化的转向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余论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8)博物馆建设与历史观教育(1949-2016) ——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学术价值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的回顾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所涉基本概念说明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博”建设的历史回顾
    2.1 1949年之前的国家博物馆
        2.1.1 国立历史博物馆(1912-1949)
        2.1.2 国立历史博物馆建立的意义
    2.2 新中国赋予国家博物馆以新意义
        2.2.1 国家博物馆的建立与发展
        2.2.2 国家博物馆建立的意义
第3章 “国博”基本陈列与唯物史观教育
    3.1 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陈列原则:1966 年之前“中国通史陈列”
        3.1.1 着手筹备陈列,形成陈列方针
        3.1.2 完成通史陈列,提出陈列原则
    3.2 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史观”:文革时期的基本陈列
    3.3 对于唯物史观的再认识:改革开放之后的基本陈列
        3.3.1 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古代中国”陈列
        3.3.2 革命史观的修正与完善:“近代中国”陈列
        3.3.3 从学习历史到认同现实:“复兴之路”陈列
第4章 “国博”专题展览与革命史观教育
    4.1 服务现实政治:50 年代的专题展览
    4.2 体现时代变化:改革开放之后的专题展览
        4.2.1 传达新时期革命史观的基本认识:革命历史类展览
        4.2.2 从纪念人物到发扬传统:杰出人物类展览
        4.2.3 弘扬革命精神:革命精神类展览
第5章 “国博”陈列展览所见历史观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5.1 “国博”陈列展览历史观教育的经验分析
        5.1.1 结合中国国情,普及唯物史观教育
        5.1.2 立足时代精神,实施历史观教育
        5.1.3 发挥制度优势,注重观展效果
    5.2 “国博”陈列展览所见历史观教育的现实启示
        5.2.1 利用多种文化平台,拓宽主流历史观教育渠道
        5.2.2 立足现实认识历史,体现历史观教育的时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国国家博物馆大事年表(1912—今)
    附录B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人数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独立建国前双语教育的启蒙与探索(1965 年以前)
    第一节 外向型经济模式与语文竞争
        一、 独立建国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 移民社会的形成与语文竞争
        三、 外向型经济模式与语文能力的凸显
    第二节 多元民族矛盾与共同语政策的初探
        一、 多元民族基本状况
        二、 多元民族矛盾与共同语的调整
        三、 混合学校实验与多元语文平等教育模式的探索
    第三节 多元语文源流教育并存与双语教育的初步尝试
        一、 多元语文源流教育的并存
        二、 双语教育的初步尝试
        三、 教育制度的统一与华文中学改制
        四、 马来亚教育自治与华校双语教育的调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存与发展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确立与实践(1965-1986 年)
    第一节 双语立国和双语建国战略决定国家生存与发展
        一、 双语教育政策成为新加坡的国策之一
        二、 务实的双语教育政策积极配合经济发展需要
        三、 共同语的平衡策略
    第二节 生存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确立与循序渐进(1965-1975 年)
        一、 双语教育的强制施行
        二、 双语教育政策的循序渐进
        三、 华语的规范教育与推广
    第三节 发展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延续(1976-1986 年)
        一、 双语教育成效与双语教育分流制度
        二、 特选学校与华文教育体系的延续
        三、 南洋大学改组与英文教育的独尊
        四、 讲华语运动与方言的逐步式微
        五、 教育源流的统一与步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腾飞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修正与完善(1987-2007 年)
    第一节 双语兴国战略促进经济腾飞
        一、 双语兴国战略的提出
        二、 “好政府”的执政理念
    第二节 经济调整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改革与转型(1987-1989 年)
        一、 统一的教育源流与华文教育转型
        二、 信心危机与国民精神的重塑
    第三节 效率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分流与兼顾(1990—1997 年)
        一、 第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与新的双语教育分流制度
        二、 第一次华文教学改革
        三、 讲华语运动的深化与“共同价值观”的培养
    第四节 能力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互补与平衡(1998—2003 年)
        一、 《理想的教育成果》与双语教育政策的深化
        二、 第二次华文教学检讨与改革
        三、 讲标准英语运动的兴起与成效
    第五节 价值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修正与完善(2004-2007 年)
        一、 第三次华文教学检讨与改革
        二、 新世纪的讲双语运动与双语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 “直通车计划”与双文化课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造新加坡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2008-)
    第一节 双语强国战略保证重造新加坡目标的实现
        一、 “重造新加坡”的执政理念
        二、 双语强国战略的具体措施
        三、 “少教多学”的双语教育政策与教学改革
    第二节 全球化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
        一、 建立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
        二、 小六会考母语比重风波与第四次华文教学改革
        三、 从中央课程到校本课程
        四、 第三语文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作用及历史经验
    第一节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作用
        一、 培育新加坡特有的国家文化特质
        二、 务实的双语教育政策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
        三、 开放的教育理念与独特的民族性国家教育体系的统一
        四、 对双语的准确定位
    第二节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历史经验
        一、 政府高度重视
        二、 中央集权的教育投资紧密配合经济发展
        三、 以开放的思维与创新的精神规划双语教育
        四、 让双语生动地“活”在生活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凸显:空间代码化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舞台空间中的表演——以上海演出的戏剧作品为重点
    第一节 剧场幻觉的丧失和舞台转换
    第二节 镜框式舞台与主流、商业戏剧
    第三节 非镜框式舞台与实验、民间戏剧
    第四节 全景舞台和实景戏剧空间
第三章 空间剧场化——以上海的雕塑空间为例
    第一节 空间的剧场化
    第二节 从空间的再现到“再现的空间”
    第三节 城市雕塑:空间的表演性、日常生活和精神图形
    第四节 城市雕塑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的表演性
第四章 空间表演性——社会空间和艺术空间之间的异质同构
    第一节 作为全球化模式的异质同构
    第二节 雕塑和戏剧空间中异质同构的表现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的景观之一:跨文化
    第四节 全球化时代的景观之二:壮观化
第五章 空间表演的延异
    第一节 戏剧空间的延异
    第二节 雕塑空间的延异
    第三节 延异和融通之间的张弛
    第四节 情感结构的延异
第六章 空间表演的伦理
    第一节 剧场内部空间的表演伦理
    第二节 空间剧场化的表演伦理(一)
    第三节 空间剧场化的表演伦理(二)
    第四节 异质同构的表演伦理
结语:空间的异化和希望的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迎接新世纪 实现腾飞“梦”(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逻辑与特征分析(2000-2020)[D]. 沈竹轩.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D]. 邱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马克思共享思想及其当代中国意义[D]. 徐施易. 浙江大学, 2020(08)
  • [4]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D]. 杨坤. 西藏大学, 2020
  • [5]年年岁岁花不同 天安门广场国庆摆花走过35年[J]. 何建勇,邱勇. 绿化与生活, 2019(10)
  • [6]黄基旭舞蹈音乐作品研究[D]. 陈尧. 延边大学, 2019(01)
  • [7]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8]博物馆建设与历史观教育(1949-2016) ——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为例[D]. 毛雪卿.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9]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 周进. 河北大学, 2014(10)
  • [10]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D]. 濮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迎接新世纪,实现腾飞的“梦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