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流行音乐 春天还会远吗?

内地流行音乐 春天还会远吗?

一、内地流行音乐 春天还会远吗?(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21)在《《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敬鑫[2](2021)在《甘肃红色文化的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木叶[3](2019)在《穆旦:那改变明天的已为今天所改变》文中研究说明穆旦诗歌及其诗歌思想映照的是作者的生命历程与心境起伏,指出自由和责任,美与现实,一直催迫着诗人的步履,和诗艺的锻造。文章重点解析了诗人年轻时代广受注目的《春》,尤其推崇关于"残酷"的《时感之二》,置于世界大战的大背景中去考量,也置于现代性的高度去研判,同时,重新思考诗人提出的"新的抒情"以及新的综合创造。文章还深入探讨新诗的可能与不可能,上帝在诗歌中的隐与现,幻想的跌宕流转。后来的穆旦隐身于本名"查良铮"背后,他的翻译有得有失,对自身的创作颇有滋养,对于汉语诗歌的影响亦值得深思。

张林[4](2019)在《从情绪到影像:中国诗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情绪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与源头,而影像是电影作品最主要的表达途径。对于以情绪结构组织叙事的中国诗电影来说,情绪与影像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诗电影与其他类型片的区别在于能够在影片情绪与画面结合的基础上,由影像化情绪上升为更高级的遐思境界。在当下类型片盛行的电影市场,像《路边野餐》《长江图》等影片,数目寥寥却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与思考。虽然中国诗电影文化品格相对较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中国诗电影处于一个略显尴尬的地位:理论研究方面,仍缺乏对中国诗电影的准确定义;创作领域方面,中国诗电影创作仍缺乏成熟完整的体系。因此本文结合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诗学体系与中国古典美学理论,试图从情绪影像化的角度,分析、总结当下中国诗电影的创作现状。在导言部分,通过梳理与分析西方与中国诗电影发展的历程,总结出诗电影作品之间的共性以及中国诗电影与西方诗电影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诗电影概念进行尽可能准确的界定。根据对中国诗电影的概念界定来筛选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供例证。第一章是对研究角度的深入阐释,即情绪元素在中国诗电影创作中的应用渊源与意义。第二章分析、总结中国诗电影创作中将影像化的情绪与诗意达成统一的方式技巧。第三章结合中国古典美学,对中国诗电影由情绪到意境达成的过程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讨论中国诗电影多年来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暴露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石润宏[5](2017)在《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代文学有关植物的书写,涉及体裁众多,文学实绩丰赡,是唐人留存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文学植物书写的丰富景象是在先唐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先秦至六朝的先唐文学为唐代文学提供了众多有关植物的历史典故与文学原型,是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走向深入和繁荣的导引者。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大致包含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唐代各类文学体裁、具体文学作品对植物题材与意象进行的书写。唐代诗歌在描写季节时经常运用植物意象,勾勒各个季节的植物风景,植物在季节诗中成了季节的指示物和诗人情绪的象征物。唐人喜爱把玩和栽植各类观赏植物,这在唐代诗、文、赋中均有明确表现。唐代描写植物的文学语言中大量出现了体现人们价值判断的言辞,这表明唐人针对植物的精神审美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渐渐步入成熟的境地。唐代笔记小说中与植物有关的条目多达五百余条,这其中既有真实记录,也有文学虚构,均反映了唐人对植物的重视与喜爱。不同的文学创作群体对植物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受,比如唐代女诗人常以离枝的落花比喻自身,又如唐代诗僧群体因为性喜自然,所以注重利用植物在禅院中仿造建构山野环境,从植物中体味禅机,植物成了诗禅交涉的纽带。第二个方面是唐人营造的植物景观进入到文人视野之后在文学上的反映。唐人十分重视寺院、道观、祠庙、驿道、驿站等建筑群落周围植物景观的营建工作。比如唐代寺观的植物景观以松竹为主而能兼顾各地自有风格,唐代驿道驿站等场所由官方主持驿树的栽种,不同时期也有文人官员按照自身的喜好栽植特有品类的植物,唐代交通要道蜀道地区的植物景观,与上述人造建筑区域情况不同,兼有野生与人造两个方面。唐代文人爱好游览和观赏此类植物景观,并乐于用文学语言加以描绘。第三个方面是自然植物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唐代文人的心绪、情感和生活、生产活动,进而产生的较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在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日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植被类型的地理分野直观而易感。植物的生态状况造成自然环境的差异,使文人身处其间有别样的心境感受。比如唐代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多样性易于激发文人的创作欲望,也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又如唐代陇右道的荒野风景极大地唤起了文人的羁旅愁思,荒漠草原上飞卷的沙蓬成了客居陇右道文人的自我体认。唐代长城以北地区迥异于关中以南地区的植物地理风景,被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生活的唐代文人所关注,引来他们对异域植物风光的欣赏与书写,如今这些文学语言已成为记录唐代长城以北地区历史地理信息的宝贵文献。

贾伟[6](2016)在《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文中认为本文从移民族群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现象和相关文学叙事做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江南文化、乡土文化、市民文化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和影响。论文从移民族群的文化认同角度,提出了“上海客”、“都市乡愁”等概念,对移民作家、文学社团以及文学作品中的移民生活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分析,认为20世纪上半页的上海移民不仅处在从乡土向都市的空间转换过程中,也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移民群体乃是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包括作家知识分子在内的移民族群一方面保留了诸多原有地域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又不断融入到上海这座大都市中,通过社会身份的重新建构和对城市的文化认同,逐渐成为新的都市市民。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和乡土一样可以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所在,在对城市生活和文学想象的不断深化中,一批批外来移民从“上海客”成为“上海人”,完成了他们的现代性身份的转换,也形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特殊的家园记忆。

袁帅亚[7](2015)在《肌理论:邵洵美的翻译诗学研究》文中提出邵洵美(1906-1968)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翻译家、诗人和出版家。鉴于翻译界对邵洵美翻译研究的关注不够,本文全面梳理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并尝试把他本人所提倡的有关新诗创作和批评的肌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从肌理论的视角,展开对邵洵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整体而又有所侧重的探讨和批评。邵洵美的一生翻译过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对翻译进行过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翻译诗学观念。他的翻译活动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20世纪20和30年代,他以高度的热情和旺盛精力从事翻译和创作,先后向国内译介过古希腊女诗人萨福(Sappho,约公元前7-前6世纪)、英国作家乔治·摩尔(George Moore,1873-1958)和英法两国的许多唯美-颓废主义作家,为唯美-颓废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邵洵美还在这一时期从事新诗创作和批评,他注重肌理在新诗中的运用,并阐释有关新诗的肌理的理论。后一个时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十七年”时期(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爆发),由于特殊的政治氛围,他专门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主要翻译了英国诗人雪莱(P.B.Shelly,1792-1822)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和长篇叙事诗《麦布女王》(Queen Mab)以及英美两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包括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和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的作品等。邵洵美从事翻译、创作和批评,主张对文字的物质性特点,要“肉体地去感觉和领悟”,亦即重视诗文的外在形式特点与内在的思想意义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以肌理论为特色的诗学观念。文学批评中的“肌理”这一概念把语言的物质特点比作肌肤上的纹理。正如肌肤的纹理反映有机体的生命和活力,诗文外在形式是诗文思想意义的表现。适用于文学创作的肌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因为文学翻译和创作都是创造性活动,都面临着形式和内容、主题和风格的统一等文艺学上的问题。对作品艺术形式的重视和强调及人化或生命化的艺术观,可以看做肌理论的两个基本的原则。把肌理论的这两个原则运用到对邵洵美翻译研究之中,为深入分析邵洵美的翻译观念和译作特色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普遍意义上的文学翻译研究一个具体的检验、批评和判断标准与尺度的建立做出初步的探索。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综述邵洵美的研究现状及有关邵洵美翻译研究的成果。这一部分着重界定本研究的两个关键词:翻译诗学和肌理论,并指出邵洵美翻译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是本研究的方法部分。本章主要探讨肌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对中西诗学理论中有关肌理或texture论述的追溯,明确肌理论作为一种诗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推出肌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肌理论能够引入到文学翻译研究之中,因为,文学创作和翻译作为创造性活动具有一致性,都面临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等文艺学问题。第三章根据肌理论对作品艺术形式的重视和强调这个原则,探讨邵洵美前一个翻译时期的主要成就:对萨福和乔治·摩尔的译介。邵洵美花费了大量精力介绍萨福的生平和作品,写出国内较早介绍萨福的文章。他翻译的萨福诗歌感情充沛,表达酣畅,带有创作特点。他翻译乔治·摩尔散文的方法是“以形写神”,追随原作笔法与神韵,译文简洁、流利。第四章继续根据肌理论对形式的重视和强调的原则,探讨邵洵美对英法唯美-颓废主义作家和作品的译介。唯美-颓废主义是一种膜拜形式的文艺思潮,邵洵美的诗学思想深受其影响。他翻译过的英法唯美-颓废主义作家包括史文朋(A.C.Swinburne,1837-1909)、罗塞蒂兄妹(Dante.G.Rossetti,1828-1882和Christina G.Rossetti,1830-1894)、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1898)、魏尔伦(Paul Verlaine,1844-1896)和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1811-1872)等。虽然都属于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的阵营,但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而邵洵美的译文也能展示他们各自的风格特点。第五章主要根据肌理论的第二个原则,人化或生命化的艺术观,探讨邵洵美后一个翻译时期诗歌和小说的翻译。诗歌和散文属两种不同的体裁,在处理雪莱的诗歌、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的小说文本时,邵洵美的翻译诗学观念有着不同的体现。肌理论视角观照下,《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和《麦布女王》译本达旨传神,《汤姆莎耶侦探案》和《路》的译本也都各能曲尽原作妙处。第六章是总结。首先,一方面,从邵洵美两个时期的翻译体现出的不同特点中,可以看出时代因素对翻译选择的影响;另一方面,肌理论作为一种翻译研究的文艺学途径,具有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的特点,在批评实践中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其次,本章还归纳了本研究的几点贡献和不足之处。最后,对与此课题相关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张晓枫[8](2013)在《渐行渐远》文中研究表明一切都渐行渐远了,逝去的全都是些最美好的东西。——作者题记第一章1苏乡村老张家"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们兄弟俩,你们要是再不好好念书,将来考不上学校,你爹又没钱没本事,就连一间象样的房也给你们盖不起,你们可到哪里去娶个媳妇呀?"许多年过去了,我还能清晰地记起我祖父咽气的那个下午。我甚至还能记起他老人家临终前,用已经落了光的灰黄的眼睛,不歇心地盯着他两个不争气的孙子时的表情以及断断续续讲的那段话。那是他老人家第二次晕过去又苏醒过来后,拉着我和大哥的手,对着我们家族和邻里许多人讲的。那也是他老人家这一生中,对我哥俩讲的最重也是最后的一段话。那时,我们村正好有十八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娶不到媳妇,号称十八罗汉。但是,苏乡村大名鼎鼎

应宜文[9](2013)在《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 ——以中西美术教育改革比较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初期,中国美术教育呈现“中西兼学、博采众长”的局面,中国传统画院、师徒制美术教育模式和西画教学并行发展;国学思想与西方美术思想兼容并蓄,使中国美术教育进入探索与求真、借鉴与开拓、传承与改革的特殊转型时期。同一时期,西方国家经历一战后及二战前夕的社会变革、经济动荡而产生诸多问题,使西方美术教育及美术创作风格都出现重大改革,受表现主义和重建主义思潮影响呈现两种美术教育模式并行发展的趋势。本文研究以中西美术教育改革比较为视角,从宏观分析美术教育法规到微观研究美术教材、美术课程以及美术教育家的教学实践,探讨了20世纪初期中国美术教育转型的意义与影响。论文分五章。第一章对中国一千五百多年以来画学教育文献考辨与梳理,总结传统中国美术教育的特性、20世纪初期传统美术教育的改革举措及转型的历史根源。第二章考述了西方美术教育体系传入中国的历史、蔡元培西方美育思想溯源以及留学生引进西方美术教育体系对中国美术教育转型的影响。第三章论述了美术教育家的西方美术思想接受研究及其对美术教育改革的贡献,并以西方美术教育家阿瑟·韦斯利·道为例,比较中西美术教育观念的异同。第四章解读西方美术教育法规文献并分析其优劣,总结1900-1936年中国美术教育法规与纲领文献的特点与转型观念,思考西方美术教育改革适合在中国推行的具体措施。第五章阐述了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出版的各类美术教材与画谱以及同时期西方畅销的各类美术教材或美术教学文献的整体状况与特点,结合中西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特点与转型的深远意义。本文立足于原始文献,一方面钩稽通行之史料,一方面到实地搜求西方美术教育文献材料。通过中西文献比较研究,思古论今、纵横中西,在比较研究中西美术教育法规、美术教育观念、美术教材与美术课程,总结20世纪初期中国美术教育转型的历史根源、特性、成果与历史意义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谭福民[10](2012)在《郭沫若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20世纪的一位文化巨人,郭沫若在文学、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众多领域都有开风气之先的丰硕成果。作为杰出的翻译家,他通晓日、德、英、俄等数国语言,笔耕一生,译着等身,茹古涵今,贯通中西。郭沫若翻译成果显着,一生中翻译作品总量达三百多万字,且翻译题材十分广泛,涉及文学、诗歌、政治、科学等诸多学科门类。学界对郭沫若翻译作品、翻译风格、翻译思想及理论均略有涉及但不够深入,对其翻译思想的成因、翻译作品的归类、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阐述与定位、翻译与创作的相互关系,以及其译作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尚缺乏整体和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对郭沫若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究,旨在考察郭沫若翻译思想的成因及其历史文化背景,彰显其理论对其实践的阐释力,从而进一步论证其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翻译观,使人们能从中吸取对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的启示。对郭沫若译作的分析,有助于深化对翻译过程、译者角色、译者身份的嬗变、译者主体性、影响翻译行为的因素等方面的认识,为文学翻译提供可资借鉴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也给郭沫若整体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素材。本文由前言、五个章节和结语组成。前言简要介绍郭沫若生平、文学翻译生涯、郭沫若翻译研究背景与现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考察郭沫若从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与积淀,狂飙时代的冲击与觉醒以及异域名家其感染与影响,分析郭沫若翻译思想的成因,得出结论认为,郭沫若成为浪漫的诗人、激情的译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背景。郭沫若从小接受母亲和私塾的严格教育和熏陶,有着良好而又扎实的诗词和中文基础;狂飙动乱的时代使之愤世嫉俗,遇事有激情却易冲动,成就了他热情奔放的浪漫气质,这些在他创作和翻译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惠特曼、歌德、泰戈尔等异域名家的作品对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影响巨大,使郭沫若的创作和翻译互为借鉴,相互影响。总之,中西方文明的对撞与融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接受,再加上其个人的气质构成了郭沫若文学创作和翻译中充满激情与浪漫的风格。第二章探讨郭沫若与创造社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创造社成为二十世纪文学翻译中连接中西文化的重要桥梁。翻译选材上,创造社成员注重选择有益于本民族文学创造和本民族文学精神的外国文学作品,从文学自身建设出发引入外国文学资源,而不仅为了“指导人生、救时弊”。对于文学翻译方法的选择,他们不推崇直译,更强调从灵感和悟性出发解读原文和原作者,通过自己的感悟创造性地再现原着的情绪、形式和风韵。以各种刊物和杂志作为阵地,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就文学和翻译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关于翻译的论争主要围绕着两个主题:一是是否应该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当时有人提出现在可以翻译《浮士德》、《神曲》、《哈孟雷德》等“虽产生较早,而有永久之价值”的着作,而另外却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不同意这样做,认为这样做“不经济”。二是关于翻译错误的问题。梁俊青对郭沫若翻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批评以及胡适对郁达夫《夕阳楼日记》的指摘,引起以郭沫若为首的创造社的反击,从而引起两大文学团体在翻译上的论争。创造社对郭沫若创作与翻译的影响巨大。创造社自成立以来创办了多种刊物,如前期的《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半月刊等,后期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这些刊物为郭沫若及其成员提供了发表翻译与创作的平台,使郭沫若有机会尽情施展他的翻译才能。创造社的十年是郭沫若一生中翻译的鼎盛时期,他大部分译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发表,许多诗歌译作首先在创造社的刊物上刊登。同时,创造社的这些刊物也为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翻译论争提供了阵地,在这个阵地里,以郭沫若为首的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就翻译标准与翻译批评进行了论争,丰富了郭沫若的翻译思想,逐步形成他的翻译理论体系。第三章展现郭沫若的翻译成果,包括郭沫若翻译了哪些国家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品,为什么要选择翻译这些作品。首先,笔者对他的译介活动从诗歌、小说、戏剧、政治经济学与哲学以及其他类型着作的翻译作了“全景式”扫描,勾画出他翻译实践的大致“轮廓”与整体成果;然后,对某些重要译作如《德国诗选》、《茵梦湖》等进行“特景”透视,展示其翻译的“细节”,探究其翻译与创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第四章集中探讨郭沫若的翻译思想。郭沫若的翻译思想散见于他的论文、译例言、按语、序文等,涉及翻译的意义、标准、翻译态度、译者修养等方面。郭沫若认为,翻译的意义在于通过吸收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来滋养和丰富自己。文学翻译除了促进本国的创作,为民族文学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同时可以为促进国际交流、消除国际间障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郭沫若视翻译为‘借石他山,以资我们攻错’的重要手段。“风韵译”属于郭沫若的翻译标准范畴。从近现代到当代翻译标准的发展进程中,郭沫若的“风韵译”翻译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承传作用。这一标准对中国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郭沫若认为,“韵”当指文章的雅致,常与“神韵”、“风韵”相连,要求诗歌写得空灵,给人“悟”和“品”的空间。这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意境”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有韵者必得其意境。就狭义的范畴来说,“韵”与音韵相通,指文章的一种外在形式。因而,“风韵”主要还是一种形式美学,包含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混沌与感悟。郭沫若主张风韵译,主要从美学角度要求翻译不仅通达和雅致,而且应具备形式美。在郭沫若“风韵译”提出之前的翻译理论中,很少有人专门就译文的形式和其它美学要素发表过见解,而在此之后,人们才对翻译在形式和美学上提出了要求。郭沫若在中国翻译标准的理论演进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链接作用。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文化和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阐释和语言转换等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翻译的文本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以及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预测等方面。本章重点从译者的素质、译者能动性的发挥和译者情感植入等方面进行探讨。郭沫若认为译者应具备有高度的责任感,翻译选材要慎重,同时还需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语文修养;译者能动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作品的选择、翻译方法的采用以及翻译的创造性上;译者的移情强调翻译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植入,与原作者产生共鸣,视译作为创作。第五章探讨郭沫若翻译与创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章讨论郭沫若的翻译观和创作观,深入考察他从事翻译与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并以《鲁拜集》和《雪莱诗选》为例,分析其翻译与创作的相互影响。结论部分总结郭沫若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作用和地位以及郭沫若翻译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二、内地流行音乐 春天还会远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地流行音乐 春天还会远吗?(论文提纲范文)

(3)穆旦:那改变明天的已为今天所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4)从情绪到影像:中国诗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情绪在中国诗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
    第一节 以情绘影的手法渊源
        一、诗电影叙事中的“情绪结构”
        二、诗、画美学对影像风格的影响
        三、创作者对“个体情绪”的关注
    第二节 情绪在中国诗电影创作中的意义
        一、情绪的叙事功能
        二、消解诗与画的构思表达差异
第二章 中国诗电影银幕写诗的创作手法探究
    第一节 借鉴诗的表现形式
        一、高度凝练的情绪化语言
        二、电影节奏与诗歌音律的统一
    第二节 电影诗意的构建方法
        一、色彩作为情绪的外化显现
        二、光影的情绪表达
        三、取景之远的构图表现
        四、被赋予情绪象征的道具
    第三节 叙事时空中的情绪留白
        一、空间中的情绪留白
        二、时间中的情绪留白
第三章 中国诗电影融情于境的创作追求
    第一节 情绪在意境中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
        一、以情观物的“有我之境”
        二、情以物兴的“无我之境”
    第二节 “中国诗电影”的意境追求
        一、言志缘情
        二、气韵生动
        三、寄情山水的淡然超脱
第四章 由情至景理念下中国诗电影的创新、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中国诗电影创作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一、对情绪结构的探索与完善
        二、叙事人称的多方位尝试
        三、儒、道之外的价值探寻
    第二节 中国诗电影创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国诗电影概念与标准界定模糊
        二、中国传统诗学的断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题的选题理由及意义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论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编 唐前与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
    第一章 唐前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发展史
        第一节 先秦:中国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生
        一、《诗经》:古代文学运用植物的滥觞
        二、《离骚》:文学植物道德比况的先导
        三、《尔雅》:中国古代植物研究的鼻祖
        四、《山海经》:中国植物神话传说的起源
        第二节 汉代: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展
        一、《上林赋》:汉人对植物的圈养与欣赏
        二、《神异经》:植物神话想象的丰富
        三、古诗十九首:文学以植物起兴的娴熟运用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初步兴盛
        一、魏晋南北朝植物赋:文学描写植物的精细化
        二、《世说新语》:以植物喻人的常态化
        三、《南方草木状》:植物知识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四、陶渊明对植物的接受与书写
    第二章 唐代季节诗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代春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春季诗中的植物
        二、春季诗书写植物的类型与模式化问题
        三、唐代春季诗的“梅柳”并题现象及其原因
        第二节 唐代夏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夏季诗中的植物
        二、植物对文人苦热情绪的消解
        第三节 唐代秋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秋季诗中的植物
        二、植物在秋季诗中的意义:悲秋之寓物
        第四节 唐代冬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冬季诗中的植物
        二、冬季诗以春写冬:植物报春来
    第三章 唐文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文所反映的唐代文人对植物的栽种与翦除
        一、文人对植物的栽种
        二、文人对植物的翦除
        第二节 唐赋题咏植物时的互贬现象
        一、互贬现象的实例
        二、互贬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意义
    第四章 唐五代笔记小说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植物意象
        第二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植物故事的真与假
        第三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虚构故事中植物的四种类型
        第四节 唐人植物故事想象的灵感来源
    第五章 唐代女诗人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接受与营造:女性诗作中的植物意象
        第二节 单纯与专注:女诗人的自然书写
        一、宫廷妇女身居内宫,借植物以娱乐
        二、家庭妇女身居宅院,借植物以抒情
        第三节 花的形象:物我两忘
        一、花与女性可以互相比喻
        二、唐代女诗人以落花离枝比喻夫妻离别
        三、花与女诗人的形象交织浑融
    第六章 唐代诗僧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代诗僧的主要生活场景
        一、唐代诗僧的日常活动
        二、唐代诗僧的居处环境
        第二节 唐代诗僧与自然山水
        一、自然山水对诗僧的意义
        二、诗僧群体与文人群体栖居自然的区别
        第三节 唐代诗僧与植物
        一、诗僧利用植物在禅院中建构自然
        二、诗僧厨房中的食用植物
第二编 植物景观与唐代文学
    第七章 唐代寺院道观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寺院道观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一、道观的情况
        三、寺院的情况
        第二节 重要寺观植物景观考述
        一、专写植物景观的唐诗
        二、知名景观考述
        第三节 唐代寺观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人文意义
        一、植物景观特点:以松竹为主而兼顾各自独有风格
        二、松竹成为主要造景植物的原因
        三、寺观植物景观的人文意义
    第八章 唐代祠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祠庙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知名祠庙植物景观的描绘
        一、桃花夫人庙的桃花景观
        二、武侯祠的松柏景观
        三、竹郎庙的竹子景观
    第九章 唐代驿道驿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唐诗中的馆驿植物景观
        一、馆驿题材诗中的植物信息统计
        二、馆驿题材诗歌描写植物的诗学意义
        第二节 唐人对馆驿植物的栽植与维护
        一、官方的行为:“驿树”与“官柳”
        二、驿站周边植物的栽植:以褒城驿为例
        第三节 唐代蜀道题材诗中描写的植物景观
        一、唐诗所见蜀道地区的植物
        二、唐人蜀道题材诗与边塞诗描写植物景观的差异
        第四节 唐代有关馆驿植物的传说数则
        一、馆驿植物传说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二、思先驿的桧树生药传说
        三、枫亭驿的荔枝与梅妃传说
第三编 植物生态与唐代文学
    第十章 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状况与文学创作之关系
        第一节 从文学作品看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一、河东道特殊的地理区位对生态和人文的影响
        二、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第二节 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
        一、唐代文人的仕隐心态与隐居地点选择
        二、唐代文人在河东道隐逸和闲居的地点
        第三节 河东道植被生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易于激发作家写作的兴致
        二、自然植被类型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
        三、河东道文人园林内的植物是沟通自然与文学的桥梁
    第十一章 唐代陇右道的植物生态与文学
        第一节 荒野中的文学体验
        一、荒野的风景
        二、荒野寻绿
        第二节 荒野植物蓬草与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体认
        一、蓬草象征义的发展
        二、沙蓬:一个经典的边塞意象
        三、心随蓬转: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比拟
        第三节 杜甫陇右诗的植物书写
        一、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宏观层面:反映陇右的地理风景
        二、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微观层面:反映杜甫的心志风骨
    第十二章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植被生态与文学书写
        第一节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一、唐代长城的地理位置
        二、长城以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三、唐人对长城以北一些重要地理概念的感知与描绘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书写
        一、唐代文学中长城以北的大草原
        二、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历史状况
        三、胡峤《陷北记》对长城以北地区植物的书写
征引文献目录
在读期间有关成果发表情况
全文图版
后记

(6)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题记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成果
    1.3 结构安排
第2章 近代上海移民与城市发展
    2.1 上海移民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2.1.1 近现代上海移民发展的主要阶段
        2.1.2 上海移民的主要特点
    2.2 上海移民与上海城市文化
    2.3 作为移民的作家知识分子
        2.3.1 关于作家作品的地域性问题
        2.3.2 移民作家的“再社会化”问题
第3章 江南移民与海派文学
    3.1 江南文化对海派文学的影响
    3.2 上海通俗小说中的娼妓文化
        3.2.1 晚清上海都市中的娼妓文化
        3.2.2 晚清狭邪小说中的娼妓形象
        3.2.3 娼妓在上海社会地位的变化
    3.3 旅沪苏州文人与鸳鸯蝴蝶派
        3.3.1 旅沪苏州文人的职业选择
        3.3.2 鸳鸯蝴蝶派中的苏州文人
        3.3.3 鸳鸯蝴蝶派的文学评价问题
第4章 从乡土小说到市民小说
    4.1 苏北移民与现代文学中人力车夫形象
        4.1.1 社会生活史中的苏北人
        4.1.2 上海文学中的人力车夫形象
        4.1.3 从被侮辱者到革命者
    4.2 怀乡与魔都:从移民视角看京派与海派之争
        4.2.1 京海之争中的移民问题
        4.2.2 京派中的移民作家
        4.2.3 从移民角度看“京海论争”的实质
    4.3 从上海市民小说看“都市乡愁”的形成
        4.3.1 侨寓背景下的乡土文学
        4.3.2 上海市民小说中市民身份的形成与确认
第5章 都市书写的困境:移民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
    5.1 师陀:蛰居在故乡与城市之间
        5.1.1 抗战之前
        5.1.2 上海体验
        5.1.3 团体归属问题
    5.2 予且:徘徊在附逆与平民之间
        5.2.1 予且的政治立场
        5.2.2 予且的文学立场
        5.2.3 予且笔下的上海市民
    5.3 于伶:斗士与诗人的结合体
        5.3.1 于伶对戏剧运动的组织
        5.3.2 于伶对“孤岛”上海的书写
        5.3.3 三种道路的不同选择
第6章 :从“上海客”到“上海人”——小结上海现代文学中的移民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肌理论:邵洵美的翻译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邵洵美研究综观
        1.2.2 邵洵美的翻译研究综述
    1.3 关键词界定、研究意义和价值
        1.3.1 关键词界定
        1.3.2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4 研究视角与创新之处
        1.4.1 肌理论视角
        1.4.2 创新之处
    1.5 具体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1.5.1 具体研究方法
        1.5.2 结构框架
第二章 诗学和翻译研究中的肌理论
    2.1 中西诗学中的肌理论
        2.1.1 肌理论与我国古典诗学
        2.1.2 肌理与西方文艺理论中的texture
    2.2 肌理论对文学翻译研究的意义
        2.2.1 文学创作和翻译的一致性
        2.2.2 肌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
    2.3 肌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3.1 对作品艺术形式的重视和强调
        2.3.2 人化或生命化的艺术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原作唯美艺术形式的追寻 ——邵洵美早期的翻译探索(一)
    3.1 古希腊女诗人莎茀的译介
        3.1.1 邵洵美对莎茀的评介
        3.1.2 邵洵美翻译的特色
        3.1.3 莎茀对邵洵美创作的影响
    3.2 乔治·摩尔的译介
        3.2.1 邵洵美与乔治·摩尔
        3.2.2 摩尔小像与纯粹的诗
        3.2.3“以形写神”的摩尔散文翻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原作唯美艺术形式的追寻 ——邵洵美早期的翻译探索(二)
    4.1 邵洵美与唯美-颓废主义文学
    4.2 邵洵美对英国唯美主义诗歌的译介
        4.2.1 邵洵美与史文朋
        4.2.2 邵洵美的史文朋诗歌翻译
        4.2.3 邵洵美与罗塞蒂兄妹
    4.3 邵洵美对其他唯美-颓废作家的译介
        4.3.1 比亚兹莱诗歌的翻译
        4.3.2 魏尔伦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诗歌的音乐性
        4.3.3 戈蒂耶的“坚固的艺术”与帕尔纳斯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达旨传神与惟妙惟肖的生命境界 ——邵洵美后期的翻译实践
    5.1 雪莱叙事诗和诗剧的翻译(一)
        5.1.1 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
        5.1.2 肌理论观照下《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的翻译
    5.2 雪莱叙事诗和诗剧的翻译(二)
        5.2.1 雪莱《麦布女王》中的革命和“必然性”思想
        5.2.2 达旨传神的《麦布女王》的翻译
        5.2.3 江枫译本和邵洵美译本的比较
    5.3 马克·吐温与杰克·伦敦的翻译
        5.3.1 惟妙惟肖的《汤姆·莎耶侦探案》的翻译
        5.3.2 凸显写实的杰克·伦敦《路》的翻译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时代背景与翻译的选择
    6.2 翻译研究肌理论视角的几个要点
    6.3 本研究的几点贡献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可能的延伸性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邵洵美翻译和诗学的相关文章
附录二:邵洵美论翻译片段
附录三:邵洵美译事年表
附录四:本文所涉几首较长诗歌的译文
后记

(8)渐行渐远(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1 苏乡村老张家
    2 崞县中学
第二章
    3 少年“维特”之烦恼
    4 来信了
    5 中了,我中了
第三章
    6 第一次远行
    7 那时的大学
    8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
第四章
    9 《父亲》
    10 转机
第五章
    11 文竹(上)
    12 文竹(下)
    13 让我沉下去吧
第六章
    14 天凉好个秋
第七章
    15 白草口乡中学
    16 走出你们的法规
第八章
    18 乡村教师
    19 那时的圣殿
第十章
    20 年
    21 三春过后
第十一章
    22 说一说我的曾祖父
第十二章
    23村戏
    24 春桃(上)
    25 春桃(下)
第十三章
    26 六月十三庙会
    27 父亲的新宅(上)
    28 远嫁
第十四章
    29 赫尔曼·黑塞
    30 农舍·山口
    31 长城
第十五章
    32 把学校捅了个大窟窿
    33 告别
第十六章
    34 再见,定居和有产业的人们
第十七章
    35 大哥的故事(上)
    36 广场·小旅馆
    37 流浪前夜
第十八章
    38 北京,天安门广场
    39 汉太史司马迁祠
第十九章
    40《十年》
    41 李慕白
第二十章
    42 我爱过你一个钟头
第二十一章
    43 大哥的故事(下)
    44 记者·便衣警察
第二十二章
    45 父亲的病
    46 日记
第二十三章
    47 父亲之死(上)
    48 父亲之死(下)
第二十四章
    49孤儿寡母
    50 清明
    51 等待
第二十五章
    52 可怕的寓言
    53 第二次转机
第二十六章
    54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55 编辑部的故事·韩小莼(上)
    56 编辑部的故事·韩小莼(下)
    57 《淡水河边的焰火》
第二十七章
    58 相亲
    59 初识白晓芸
    60 婚姻大事(上)
    61 婚姻大事(下)
第二十八章
    62 贫贱夫妻
    63 早夭的诗云
第二十九章
    64 两封旧信
    65 一段日记
第三十章
    66 安魂曲
    67 君子应该固穷吗
第三十一章
    68 父亲的新宅(下)
    69 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第三十二章
    70 新警察与赞美诗
    71尾声·青青子衿

(9)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 ——以中西美术教育改革比较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目录
图版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历史根源:20世纪初期中国传统美术教育观及其转型
    1.1 20世纪初期中国传统美术教育观与特性
    1.2 20世纪初期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改革举措
    1.3 20世纪初期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传承与转型
2 起步:中西美术教育影响与转型的历史足迹
    2.1 先声: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的传入
    2.2 开蒙:蔡元培西方美育思想溯源及其美术教育转型观念
    2.3 序曲:西风东渐与中国美术教育转型的起步
3 接受:20世纪初期美术教育家与西方美术思想
    3.1 先导:私立美术学校的美术教育家
    3.2 先锋:公立美术学校的美术教育家
    3.3 引鉴:以西方美术教育家阿瑟·韦斯利·道为例
    3.4 异同:中西美术教育家比较研究
4. 订规:20世纪初期中西美术教育法规与纲领文献比较研究
    4.1 经验传承:西方美术教育法规的解读
    4.2 顺时制宜:中国美术教育法规的特点分析
    4.3 因势利导:鲁迅与美术纲领文献《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4.4 互为补益:中西美术教育法规的比较研究
5 施教:20世纪初期中西美术教材与美术课程比较研究
    5.1 中国美术教材举要与特性
    5.2 西方美术教材实例与特性
    5.3 中西美术教材与教学文献比较研究
    5.4 中西专业绘画课程比较研究
结语
附录1:中国画学教育文献分类与研究资料辑录
附录2: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传统画学教材与西方美术教材文献资料辑录
征引及参考文献
图版
作者简历

(10)郭沫若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郭沫若诗人气质与翻译思想探因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国学修养
        一、早期家庭教育打下坚实的母语和诗歌基础
        二、传统文化夯实国学功底
    第二节 狂飙时代造就激情奔放的诗人性格
        一、内忧外患的国情使郭沫若忧国忧民
        二、各种救国图强之路的探索使郭沫若激情奋进
        三、时代冲击促成郭沫若浪漫气质
    第三节 异域文化成就郭沫若的翻译思想和实践
        一、东方文化扩大了郭沫若的翻译视野
        二、西方文化为郭沫若的翻译注入了活力
第二章 创造社对郭沫若翻译的影响
    第一节 创造社的成立及其翻译历程
        一、创造社成立的背景
        二、创造社的翻译活动
    第二节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翻译之争
        一、争论的表现形式
        二、论争的焦点
        三、论争的影响
    第三节 创造社对郭沫若翻译的影响
        一、翻译选材注重浪漫主义作品
        二、翻译动机强调创作冲动和激情
        三、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认识
        四、翻译过程中的情感感悟
第三章 郭沫若的翻译实践活动
    第一节 诗歌翻译
    第二节 小说和戏剧翻译
        一、小说翻译
        二、戏剧翻译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与哲学着作翻译
        一、政治经济学着作翻译
        二、学着作翻译
    第四节 其他类型着作的翻译
        一、《生命之科学》
        二、《艺术作品之真实性》
        三、《隋唐燕乐调研究》
第四章 郭沫若的翻译思想
    第一节 对“翻译的动机与意义”的阐释
    第二节 “翻译的标准”观
    第三节 “风韵译”
    第四节 对“重译与复译”的态度
    第五节 媒婆处女论
    第六节 译者的主体性
        一、译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素质
        二、译者能动性的发挥
        三、译者的情感植入
    第七节 论“古诗今译”
第五章 翻译对郭沫若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郭沫若关于翻译与创作关系的观点
    第二节 郭沫若翻译与创作相融合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五四运动
        二、文学革命
        三、文学翻译的高潮
    第三节 郭沫若的翻译与创作的相互影响:以《鲁拜集》和《雪莱诗选》为个案
        一、郭沫若的诗歌创作
        二、郭沫若的诗歌翻译
        三、《鲁拜集》、《雪莱诗选》与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为个案,分析郭沫若的翻译与创作的相互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内地流行音乐 春天还会远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研究[D]. 王璐.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甘肃红色文化的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D]. 敬鑫.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穆旦:那改变明天的已为今天所改变[J]. 木叶. 文艺论坛, 2019(06)
  • [4]从情绪到影像:中国诗电影研究[D]. 张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5]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D]. 石润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6]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D]. 贾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肌理论:邵洵美的翻译诗学研究[D]. 袁帅亚. 河南大学, 2015(12)
  • [8]渐行渐远[J]. 张晓枫. 黄河, 2013(03)
  • [9]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 ——以中西美术教育改革比较为视角[D]. 应宜文. 浙江大学, 2013(04)
  • [10]郭沫若翻译研究[D]. 谭福民.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内地流行音乐 春天还会远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