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思维的两个特征

理论思维的两个特征

一、理论思维的两种品格(论文文献综述)

李庭[1](2020)在《从“两性平等”到“两性和谐” ——人类解放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平等作为人与人之间外在冰冷的连接,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疏离。与此相一致,近现代女性解放以“两性平等”为内容,反而使性别关系逐渐走向对立——“两性平等”是“启蒙运动”反对男权社会所造成的“现代性”,然而只有将女性主义研究纳入到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视野中,才能真正实现两性和谐。人类文明史就是以男权控制为标志的社会史。男性把持着性别的至高点奴役着女性,使女性长期处于性别的“边缘”状态。这种严重不对等的两性关系,使女性的社会地位仅高于奴隶,她们在思想意识、性别身份和社会角色各方面依附于男性。无论社会形态如何更替,女性的这种“第二性”身份都实行严格的代际传递——两性之间的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不平等的一个缩影,男权企图在思想意识、性别身份和社会角色各方面,以虚假的“存在即合理”理论依据压制女性的觉醒。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中来看,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不仅是对女性的压抑,也是对男性的异化。近代“启蒙运动”的勃兴,使女性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追求两性平等。然而,女性主义呈现出“女性”看齐“男性”,以为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地位等就会实现“两性平等”,这是“两性平等”的幻像。更为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试图建立起“女权”推翻“男权”、“性别”取代“人性”的女权自信以获得解放,这不仅割裂了性别统一性,还将异化的男性群体排除在女性解放范畴之外。马克思对一个群体的自由以另一个群体不自由作为代价的现象进行了揭露,“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是新的桎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9页)以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发现:女性的本质、身体行为、心理等方面在异化的女性主义指导下均呈现异化状态,直接导致女性对“两性平等”内涵的理解以及进行的女性解放也是异化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研究女性解放的根本目标、基本内容和现实要求应当是以人类解放为视野,实现两性和谐,即:消解性别差异、实现两性自由全面发展和两性共同生命理想。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阐明了选题原因以及选题意义。基于对当代社会的女性问题以及两性之间矛盾冲突的关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分析女性解放的工具,发现女性解放呈现异化态势,女性主义研究必须进行变革。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要求,女性解放纳入到人类解放之中,女性解放的异化才会被扬弃,而且实现的是一种真的人的解放,以及实现两性之间的和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女性主义研究的结合,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具有当代意义,同样对两性和谐的复归具有科学性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两性不平等的产生与演变。男权社会从根本上否定了女性拥有天然自由平等的权利,从而剥夺了女性在世俗社会中的公民平等权利。女性长期受阶级社会以及父权制社会的双重压迫,直到“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对人类天然平等权利,即“人生而平等”的重新讨论使女权意识觉醒。第三章,两性不平等到两性平等的追求,即女性解放。女性开始从世俗中的公民平等权利以及伦理道德意识上的“人生而平等”为出发点,进行女性自由平等的复归。推翻父权制只是女性解放中的一部分,但是女性解放本末倒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激进解放运动以及一些激进的女权思想宣传,使整体的女性解放呈现为片面性的发展趋势,解放内容也多为权利解放。两性关系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女权激进的举措使两性关系矛盾冲突升级,取得限定胜利的同时伴随着许多新生女性问题的出现,例如,女性贫困化、女性就业歧视等。第四章,运用异化理论对女性解放进行分析。异化理论视阈下,女性的“类本质”、思想意识以及身体、行为等均被异化,这将直接导致女性对“两性平等”的认知具有偏差,以异化的意识去定义的“两性平等”内涵以及以异化的姿态去进行的女性解放必将是异化的“解放”以及失败的“解放”。女性对异化男性问题的忽视,对自身个体发展的漠视都将导致女性进行的解放是片面性的“解放”。所以,女性的解放思维必须进行变革,而马克思在异化理论中以及关于人的本质论述中都强调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才能实现异化的扬弃,实现最根本的人类解放,所以,女性解放必须纳入到人类解放之中,将两性平等解放目标上升至人类解放。第五章,人类解放视野下的两性和谐。马克思认为实现自由,就必需扬弃异化劳动,使人的类活动不再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复归到自由的、有意识的类活动。所以,将女性解放置于人类解放之中,不仅会扬弃人的异化,同时也将片面的权利平等复归到人类解放,这将消除性别之间的对立矛盾,性别之间从相互否定到相互认同,从相互蔑视到相互欣赏,从相互对立到相互支撑。这样,两性之间拥有共同的生命理想,这就是人类解放视野下女性解放最终目标——两性和谐。

赖华[2](2020)在《论廖燕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文中指出廖燕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学者、思想家,他提出一系列石破天惊的观点、思想,他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批判科举制度、崇尚自我与个性、崇尚性情、反对封建迷信、鼓励弟子博览群书,提倡“师必贤”,倡导“复性”,提倡早期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等等。廖燕上述有关教育的思想对当下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具有借鉴启示作用。本文重点研究廖燕的思想,尤其是教育思想,并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环境与廖燕的生平经历,探讨廖燕教育思想的成因以及廖燕教育思想对当下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和借鉴。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廖燕教育思想的源头,研究廖燕的教育思想与其生平履历、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关系;第二部分详细分析廖燕的教育思想;第三部分探讨廖燕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绪论部分简要说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指出研究方法、写作思路;结语部分对廖燕的教育思想做出评价。

陈俊波,高杨帆[3](2019)在《系统论视角下的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文中研究说明机器智能的话题,古已有之,而今成为热点。我们不仅要为机器的进步而喝彩,更要在智能时代重新反思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隐喻视角下的人与机器的关系是一种异化关系,而目前反对机器能实现智能的背后存在着三组矛盾,即宗教层面上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物质结构层面上有机与无机之间的矛盾、科学认知层面上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系统论视域下,自然-人-社会大系统中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鸿沟具有不可逾越性。未来,计算机隐喻将被赛博格隐喻所取代,而赛博格将会成为新一代的智能机器。

李飞翔[4](2019)在《康德先验自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考虑一切哲学问题所围绕的核心。依据康德哲学的逻辑发展轨迹,可以给康德所使用的自由概念作一个逻辑层次上的基本划分,以便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准确地把握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之所在。概要言之,康德的自由概念主要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自由感和至善自由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呈现为一个系统的、逻辑上合乎一贯的东西。具体说来,这个系统恰恰与思辨理性的模态范畴表中的三类范畴相对应,即依次对应于自由之可能性、自由之现实性和自由之必然性。至善自由是关于自由的至高境界,是在上帝护佑下实现尘世间德福一致的极致状态,也是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如果以模态范畴表中的三大类范畴为引线,自由之精神基本上涵摄了理性认知的领域、道德实践的领域以及审美和目的论的领域,也即知、意、情三者的有机统一。基于此,关于康德自由思想的历史谱系也就初步被确立起来了。具体到康德本身,他在批判、继承前人(主要是经验论、唯理论以及法国启蒙思想等)的基础上逐渐构建起来了他的自由思想体系,即从先验自由出发经由意志自由、审美自由最终达至至善之境。在理论理性中,主体认知活动的顶点也就是以理性之最高原则对经验质料进行统摄,它在理论上诠释了设定先验自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它意味着自行开始一个因果系列的自主性,为一般实践的自由在理论上预留了空间,虽然本身由于缺乏经验质料是空的,却对于实践自由是必不可少的。此种意义上的自由之可能性一旦进一步转化为实践的(它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可能性的层面不动),就渴求冲破它的单纯思想规定进而能够在现实之物中表征出来,这是它的必然要求。据此,先验自由必然需要过渡到实践自由阶段,实践活动就在于主体在客体中逐渐建立起自身的实在性,这样,它就会与经验质料相关联并以具体现实性的方式实现出来,经过这样的一个漫长历程,自由之可能性才能够得到落实。但是,自由之旅到此并未结束,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之间如何自然过渡,二者之间的鸿沟何以联结又成为了新的难题。据此,康德又提出了“审美判断力批判”来解决这一难题。在康德这里,他并没有把自由之必然性以客观的方式委托给形而上学,还是把它归结为人的审美活动本身,自由之旅从而暂时性地告一段落。在把握了康德自由思想的内部发展逻辑后,可以认为先验自由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它也是实践自由得以可能的理论前提,同时也是康德哲学中最为晦涩难懂的一个部分。简而言之,自由在理论理性中的体现就是先验自由。先验自由是在宇宙论理念中的第三个二律背反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是在混淆了理性的主观运用和客观运用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悖论,即把单纯观念性的东西误认在经验中也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东西,这就是理性的误用所导致的结果,其解决之道就在于认清理性起作用的范围,保持住理性概念的先验观念性,使其对现实经验仅仅只具有一种主观上的范导性就足够了。某种程度上,先验自由悖论的产生也是理性自身误用的结果。为了妥善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康德有意识地选择了二分式的思维范式去进行阐发。具体说来,康德通过区分对立命题的两种情况,指出自由和必然、自然因果性与自由性同时存在的可能性是有的,二者并不必然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冲突状态;康德通过对“世界”这个主词概念的二重划分——物自体与现象之分,指出先验自由与自然因果性各自居于不同的位置、分别管辖不同的领域;接下来康德又通过“调节性原则”与“构成性原则”的区分,主要在于说明关于宇宙论的理念主要不是一种构造性的理念,而是一种调节性的理念,引导着知性原理不断地趋近于理性为自己设定的无限圆满的形而上目标;通过主体“经验性品格”与“智性品格”的二重区分,指出人具有现象和本体这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而这其实和对世界的二重区分依次相对应的;最后,康德通过对“数学性”的二律背反和“力学性”的二律背反之区分,分别把四组二律背反划分为不同的阵营,从而为妥善解决二律背反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由此,自由和必然就都拥有了各自存在的合法理由和充分的根据。然而,由于康德主要还是在理性思辨的领域论证先验自由的可能性,其二分式思维范式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性。基于此,康德之后的学者们依旧在他所开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着,黑格尔、马克思则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完成了康德未竟的事业。一旦掌握了康德先验自由思想的核心精髓及其论证方式,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用先验思辨的致思方式去关照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观及其思想品格,从而用一种相对异质性的思维样态去促进我们自身思维层次的进化和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融会贯通基础上的文化复兴与繁荣。须知,一味地沉浸在自己固有的思维范式中很容易导致精神上的晦暗与蜕化,这对于整个民族而言也是危险的事情。有意识地进行纯粹理性训练、持续不断地接受专业化的教育熏陶和滋养、并愿意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先验自由及其背后的先验思辨的思考方式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所起到的价值则是无可估量的,理论研究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它一开始所设定的崇高目标。尽管,这还不是它的全部意义。

邓妍[5](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凌[6](2019)在《审美视角下的赫尔巴特教学论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从赫尔巴特的审美思想出发来探究他的教学论,亦即有关“教育性教学”的理论,以期有所洞察与启示。这里的“审美”既指教学所要培养的“审美判断”的能力,也指作为教学途径的“审美地展示世界”。赫尔巴特关于美学问题的思想贯穿了他的所有作品。审美思想不仅是他的美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得以相互关联的枢纽,也是他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因而也应当成为我们理解其教学论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唯有基于赫尔巴特的审美思想,以往诸多研究赫氏教学论的视角才能得到统整,赫氏教学论的内涵与意义也才得以彰显。本研究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其一,从审美视角出发研究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何以必要,又何以可能?其二,如何理解赫尔巴特的审美思想及其与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联系?其三,基于赫尔巴特的审美思想,他的教学论包含怎样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第一章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而展开,一方面通过借鉴二战以后德国“重新发现”赫尔巴特的经验,阐明通过审美视角来研究赫氏教学论在理论上和逻辑上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则通过解构和反思我国关于赫氏教学论的已有研究,确立审美视角对于推进我国赫尔巴特教学论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第三章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展开。第二章是对赫尔巴特审美思想和他以此为基础来建设教学论的理论来源进行考察。这项工作之所以重要且必要,是因为:赫尔巴特本人虽然有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但他在美学作品中的论述并不详尽;赫尔巴特虽然提出了一种具有审美性质的教学论纲领和框架,但并未进行详细的阐述,也没有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第三章是对赫尔巴特的“普通美学”及其与教育和教学的关联所做的考察。从中可以看到,一方面,赫尔巴特用“审美判断”贯穿了他的整个普通教育学,审美判断力既是教学所要培养的目标,也是使管理、教学和训育这三种教育行动形式得以相互联结的枢纽,还是教师的教育机智的本质;另一方面,赫尔巴特也从教育学立场出发,对普通美学中的审美思想进行了拓展,为普通美学加入了一个教育实践的维度。第四章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展开,确切地说是围绕着蕴含在“审美地展示世界”这一概念内的精神主旨而展开,因为它是赫尔巴特从审美思想出发来探讨教学问题时所提出的教学活动的代名词。教师所要展示的“世界”,既包括对大自然所做的科学的-审美的展示,也包括对人类社会和历史所做的实践的-审美的展示。借助于教师的审美展示,学生拓展了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和交际中萌芽的对科学的鉴赏力、对美的鉴赏力、对社会和历史的鉴赏力以及对宗教精神的鉴赏力。这些鉴赏力要能和谐相融,学生才能做出完善的鉴赏判断,也才具备审美判断力。在本研究中,赫尔巴特所说的鉴赏力亦即对对象形成完全的表象并对表象做出评判的能力(即审美判断力),而他所谓的“审美地展示世界”,亦即教育者借助于“直观ABC”将实物(实物的要素或实物本身)或作品(作为社会历史的载体,包括文献、报告、诗歌、绘画等)依照学习者能够接受且能从中开启教化过程的方式呈现给他们,引导并推动学习者自己在学习对象上开展学习。基于审美的视角,赫氏教学论中最获肯定的兴趣论的意义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所培养的已不仅仅是精神生活的来源(即兴趣),而是精神生活本身(即鉴赏)。经研究后发现:第一,赫尔巴特所主张的教学,不仅是教学过程与育人过程相统一的教育性的教学,还是学生的自我教化过程,而教学的教育性和教化性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结,其关键在于审美(亦即形成于审美判断过程中的“审美的必然性”)。第二,要落实教育性的、教化性的和审美的教学,教师需要借助于“审美地展示世界”的方法,其中的关键在于:避免使各种不同的鉴赏判断或审美判断被简化,同时也要避免它们相互间产生冲突。第三,通常而言,赫尔巴特通过教学所要拓展的是均衡而和谐的多方面的兴趣,但在审美视角下,教学针对每一种兴趣所做的拓展其实是在对学习者的鉴赏力进行均衡而完善的磨砺和锻炼,从而使其逐渐具备审美判断的能力并能形成“明智”,这是学习者形成其道德判断力、发展其“思想范围”并逐渐向“德行”靠拢的必经之路上的关键性环节。由此,如何通过教学来拓展兴趣的问题也就转变成了“如何一般地审美地展示世界”的问题。只有完成了这一转变,赫尔巴特教学论的全貌——教育性的、教化性的和审美的教学论——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马勇[7](2018)在《现代西方法哲学形而上学困境的反思性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生活观为视角》文中认为生活是法哲学知识的起点与归宿。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是唯物辩证法原理),从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具体视角出发,本文旨在对现代西方法哲学知识在全球信息化时代中出现的形而上学困境进行一种整体层面的反思性研究,并籍此重构法律描述、法律认知、法律价值三个关联法哲学子论域的观点。本文欲反思的问题(problem),是“现代西方法哲学知识的形而上学困境”。在世界范围内,随着民族型经济逐步向国际化经济形态发展(社会空间维度),工业社会渐次朝网络化生态升级(社会时间维度),人类开始进入到专业分工与生活融合同时加速的新时期。新时期对知识提出新要求:即知识应当在学科分工与生活关怀之间保持辩证的张力。面对这一新要求,在高度分工历程中取得巨大成功的现代文科知识,却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专业技术有余、而实践智慧不足的困境。这一困境在法学、法哲学、尤其是现代西方法哲学的知识中均存在。目前,后学派分工时代的现代西方法哲学在知识细腻度、论证精确度等方面进步明显,但同时也呈现出单向度、碎片化、主观主义、观点抽象、语言晦涩等或新颖或传统的知识异化现象。这一异化现象,本质上是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现实、脱离实践、且未保持辩证张力所致,因此可归属为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下的形而上学困境。本文所述的这一“形而上学困境”,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下使用的。它指的是现代西方法哲学中存在的一种在本质层面上忽视现实和实践(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重点)、在具体特征上呈现出孤立、片面、静止之思维倾向(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重点)的知识不足状态。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法哲学开始以“反形而上学”的姿态开启近代到现代的转型——此处的“形而上学”,指的是西方哲学语境下、以超验理性作为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之意。而到了20世纪尤其是下半叶之后,现代西方法哲学开始在反形而上学和复兴形而上学的双重路径下演化;但无论是反形而上学的诸如新分析法学等进路、抑或是复活形而上学的诸如新自然法学等流派,都未在根本上摆脱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下的“形而上学困境”。形成这一困境的具体原因,前者是因为分析实证型知识在知识分工时代由于过于“技术化”而逐渐走向“单向度”,进而导致其观点呈现出孤立化和片面化的“碎片”状态;而后者是因为新自然法学等开始复兴或重建绝对意义上、理念意义上的法哲学本体,进而更加脱离演变加快的当代现实生活。而这一困境的本质原因,皆是因西方法哲学知识传统中的某些基础范式(如本体论的二元主义、如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等)从近代到现代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所致。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反思上述形而上学困境,可能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提出问题之后,为使对问题中之困境的反思更加具体化、所指化,本文围绕该问题(problem)确定了三个具体议题(issue)。这三个具体议题是:沿循“法律是什么、为什么是法律、法律为了什么”的递进法哲学逻辑,分别对现代西方法哲学诸流派中存在的孤立化法律描述观、片面化法律认知观、静态化法律价值观展开反思。确定议题之后,本文立足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以马克思主义生活观为视角,并将这一视角细分为生活联系性、生活全面性、生活发展性三个子视角,具体地对上述三类形而上学困境进行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得出重构的观点。这一过程沿循“反思困境-重构观点-观点例证”的逻辑步骤,形成以下三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在客体描述层面上看,生活是一幅事物之间通过普遍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图景。立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从生活联系性的视角出发描述法律现象的生成过程,可构成对孤立化法律描述观的反思。因此,在反思了现代西方法哲学在法律描述方面的孤立化困境之后,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基于生活联系思维的法律描述观”。这一观点从起点、动因、目标、环境、特征五个环节描述了法律现象在生活中生成的联系性逻辑,其要义如下: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冲突,冲突在演变与建构中或发生或消解;在治理生活冲突的方面,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多种既联系又相异的治理方式,其中以“国家性制定+强制力保障+规范性形式”为特征的治理方式就是法律方式;法律方式与其他治理方式共生且演变、区别且转化,共同维系着人类的生活交往。论证完该观点之后,本文将该观点中形成的法理运用到一个知识产权法案例中进行了方法意义上的例证。第二,从主体认知层面上看,生活中人的认知是多元的,各种不同认知之间构成全面博弈的辩证均衡状态。立足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从生活全面性的视角出发解读法律的认知结构,可构成对片面化法律认知观的反思。因此,在反思了现代西方法哲学在法律认知方面的片面化困境之后,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基于生活全面思维的法律认知观”。这一观点的要义如下:在现实生活中,法律现象背后的认知本质既不是片面的道德认知,也不是片面的功利认知;法律认知的呈现过程即不是纯粹的形式逻辑,也不是完全无视程序的实质推理。在当代生活中,法律的内在认知结构,是在物质生活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以公平认知为主导、兼具功利认知和道德认知的三维结构;而这一认知结构的外在呈现过程,无论是在立法活动中,抑或是在法律适用行为中,均是一个形式性的规范考量向外部实质因素有限开放、且形式程序对实质判断进行动态限制的全面综合过程。同理,论证完该观点之后,本文将该观点中形成的法理运用到一个民事案例中进行了方法意义上的例证。第三,从客体对主体的满足效用上看,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需的价值随着历史演变而动态发展着。立足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原理、从生活发展性的视角出发,可构成对静态化法律价值观的反思。因此,在反思了现代西方法哲学在法律价值方面的静态化困境之后,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基于生活发展思维的法律价值观”。这一观点的要义为:法律之于生活的价值并非是“秩序”、“正义”、“自由”等所谓“普世价值”的抽象式罗列,而是在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基于具体时代条件以及当时条件下人的真实需求状况而自发地形成、发展的。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法律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物质分配秩序的维护;进入到“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法律的主要价值从物质分配秩序的维护逐渐发展到物质交易中形式正义的矫正;而如果社会再进一步迈向“人的全面自由”阶段,法律将为更多的自由价值所服务,且在扬弃的过程中使异化之法走向消亡。同理,论证完该观点之后,本文将该观点中形成的法理运用到一个刑法思想史案例中进行了方法意义上的例证。以上便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综上,通过本文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三个既交互联系、又层层递进的法哲学观点。该研究既是立足马克思主义对现代西方法哲学的一次整体性反思,又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在生活维度上的一种新表达,并试图通过“现实生活-法律知识”的思考范式,努力为中国法治实践进程与学界知识创造之间的互动式发展作出学术意义上的浅显探索。

于浩[8](2018)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法理学演变——兼论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坚持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理学历经40年的发展演变,总体上呈现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其间也遭遇到西方法理学知识的冲击和挑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的法理学研究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和价值共识,从现实国情出发,直面中国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型理论道路。

方锡球[9](2016)在《论《文心雕龙》的“现代阐释式”研究》文中提出《文心雕龙》学术史上形成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对《文心雕龙》的内涵及其价值做了多方面的挖掘、生发和开拓,使《文心雕龙》研究在传统范式内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文心雕龙》"现代阐释"范式是在这一学术基础上,对"龙学"研究的创造性发挥。它的学术渊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借鉴传统治学方式的成果;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论争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运用现代理念,即运用中西文论研究的成果;依赖自己大量的学术积淀。《文心雕龙》"现代阐释"范式有自己的理论特征:首先是古典文论文本内外双重建构所体现的现实文化品格;其次以宏观研究超越历史研究和微观研究,以"双重阐释"建构"传统——检释——新变"的中国文论"通变"模式;三是文化诗学方法的自觉运用。这些,使《文心雕龙》"现代阐释式"研究成为具有现代品格的理论建构,并使《文心雕龙》研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杨星灿[10](2017)在《道德行为和自由行为 ——康德道德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纯基于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对道德法则、特别是自律原则的推导,批评者们可能会得到“不道德的行为是不自由的”这一结论,而这是违反道德直觉的。本文致力于澄清这个问题。本文将首先梳理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对道德法则和自律原则的推导过程,考察康德哲学的批评者们如何基于对康德自律原则的片面理解而得出“不道德的行为是不自由的”这一错误命题。通过对错误命题的分析我将指出,这个命题的解决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有关道德行为与自由行为之间的关系,二是有关自由的行为是否可能,其中后者的解决是前者解决的理论基础。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可以诉诸于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之外的自由理论。作为问题解决的基础,我论述了康德自由概念的两个层次,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先验自由的阐明主要回答自由的可能性问题,这里我将探讨第三二律背反的批判和解决,这是先验自由由以可能的基础。在理论领域保留先验自由的可能性,为实践领域中进一步探讨实践自由和自由行为的性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实践自由的部分,我将阐明任意的自由和意志的自由两个层次,前者可以理解为广义的自由,而康德认为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自由。由于两个层次对自由行为的界定不同,与道德行为的关系也不相同,这成为了解决问题命题的重要契机。在阐明问题的由来和问题解决的理论基础上,我将分别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指出问题命题所蕴含的冲突是在于康德道德哲学与日常道德评价中的语境不同,前者将自由作为道德行为的充要条件,后者则只是作为必要条件。

二、理论思维的两种品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论思维的两种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1)从“两性平等”到“两性和谐” ——人类解放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原因及意义
        1.1.1 选题原因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创新不足与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两性不平等的产生与演变
    2.1 两性原初平等状态
        2.1.1 两性平等的宗教渊源
        2.1.2 两性平等的进化论渊源
    2.2 两性不平等的状态
        2.2.1 母系崇拜
        2.2.2 父权控制
        2.2.3 性别歧视
    2.3 女权运动兴起
        2.3.1 女性平等意识的启蒙
        2.3.2 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
        2.3.3 性别对立的形成
第3章 两性平等的内容与实践
    3.1 “男女平等”的诉求
        3.1.1 政治平等
        3.1.2 教育平等
        3.1.3 文化平等
        3.1.4 家庭地位平等
    3.2 “两性差异”的认可
        3.2.1 两性平等
        3.2.2 两性差异
        3.2.3 多元差异
    3.3 两性的对象性解放
        3.3.1 “女性”看齐“男性”
        3.3.2 “女权”推翻“男权”
        3.3.3 “性别”取代“人性”
第4章 两性平等的异化与变革
    4.1 异化理论
        4.1.1 异化劳动理论背景
        4.1.2 异化劳动的内容
        4.1.3 异化理论发展
    4.2 异化理论下的女性现状
        4.2.1 女性“类本质”异化
        4.2.2 女性身体行为异化
        4.2.3 女性心理异化
    4.3 女性解放思维方式变革
        4.3.1 “两性平等”观念的异化
        4.3.2 “女性解放”实践的异化
        4.3.3 女性解放到人类解放
第5章 人类解放:两性平等的实现
    5.1 人的解放
        5.1.1 人自由意志的表达
        5.1.2 人的独立性的实现
        5.1.3 “类本质”的复归
    5.2 女性解放
        5.2.1 女性“思想意识”的解放
        5.2.2 女性“性别身份”的解放
        5.2.3 女性“社会角色”的解放
    5.3 两性和谐
        5.3.1 性别对立的消解
        5.3.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5.3.3 两性共同生命理想的实现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论廖燕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五、研究现状
第一章 廖燕教育思想探源——时代背景与人生经历
    一、明末清初教育领域出现新风气
    二、中外文化思潮的共振
    三、廖燕人生经历对其教育思想的影响
第二章 廖燕的教育思想
    一、“师必贤”的教育思想
    二、读“无字书”的教育思想
    三、批判科举制的教育思想
    四、崇尚自我、张扬个性的教育思想
    五、崇尚“性情”的教育思想
    六、“复性”的教育思想
    七、科学与理性的教育思想
        (一) 反对封建鬼神迷信
        (二) 质疑权威、批判权威的思想
        (三) 开明、理性的历史观
第三章 廖燕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一、“师必贤”思想与语文教师素质
        (一) 高尚的品德
        (二) 精湛的专业素质
    二、“无字书”思想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 中学语文阅读要去功利化
        (二) 中学语文阅读要鼓励博览
    三、批判科举制的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体制改革
    四、崇尚自我、张扬个性的思想与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
    五、崇尚“性情”的思想与语文作文写作
    六、“复性”思想与中学生德育
    七、科学与理性的教育思想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康德先验自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理论依据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五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可行性路径之分析
    六 创新点及难点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自由的逻辑演绎路径及其谱系划分
    第一节 自由的起源及其逻辑演绎进程
    第二节 自由精神的两个面相:逻各斯与努斯精神
        一 逻各斯精神:客观规律与逻辑必然性
        二 努斯精神:主体能动性、创造性与开放性
    第三节 自由精神发展之谱系划分
        一 自在的自由
        二 自为的自由
        三 自在自为相统一的自由
第二章 康德先验自由的提出及其思想渊源
    第一节 康德思想的主要发展历程
        一 早期理论自然科学阶段(1746—1755)
        二 前批判时期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1755—1770)
        三 批判时期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1770—1800)
    第二节 康德哲学思想蕴含的四个维度
        一 康德思想的形而上学维度
        二 康德思想的道德哲学维度
        三 康德思想的批判性维度:审慎地怀疑与建构
        四 康德思想的人类学维度
    第三节 康德自由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 理性派哲学的自由理论
        二 经验论派哲学的自由理论
        三 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中的自由思想素材
    第四节 康德自由思想演进的逻辑进程
    第五节 康德先验自由的提出与设定
        一 先验与先天、先验与经验、先验与超验
        二 先验自由的提出及内涵
第三章 康德先验自由的证成逻辑
    第一节 第三个二律背反与先验自由
        一 正题论证过程探析
        二 反题论证过程探析
        三 对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注释和阐发
    第二节 康德的二分法以拯救自由:先验自由的确立和奠基
        一 明确区分主词的两种含义:物自体与现象之分
        二 从宾词入手区分两类冲突命题:对立命题与矛盾命题之分
        三 两类原则的区分:调节性原则与构成性原则之分
        四 主体两种品格的区分:经验性品格与智性品格之分
        五 先验的图型与经验性的图型之分:认识何以可能之机制探究
        六 两类二律背反的区分:先验自由得以初步确立下来
第四章 从先验自由到实践自由:自由之现实性与必然性
    第一节 善良意志与责任
    第二节 定言命令与意志自律
    第三节 意志自律与自由
    第四节 实践自由与至善
第五章 自由感:理论自由向实践自由过渡的中介
    第一节 自由美
    第二节 自由权利
    第三节 康德美学的主题:自然与自由之统一与和谐
    第四节 至善的自由:自由之终极追求
第六章 对康德先验自由的评价与批判性发展
    第一节 对康德先验自由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对康德先验自由思想的批判性发展与超越
        一 黑格尔对康德自由观的改造与超越
        二 马克思对康德自由思想的批判与超越
        三 牟宗三对康德哲学思想的批判与融合
第七章 康德先验自由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自由观微探
        一 孔子: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二 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三 禅宗: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第二节 康德先验自由视域下的传统思想自由观之反思与启示
        一 逻辑生发和演绎起点大不同
        二 经验式自由与先验式自由之分
第八章 先验自由思想的训练和培育
    第一节 纯粹理性的训练
        一 纯粹理性独断运用的训练
        二 纯粹理性争辩的运用的训练
        三 纯粹理性在假设上的训练
        四 纯粹理性在证明上的训练
    第二节 纯粹理性的法规
        一 理性之纯粹运用的最后目的
        二 至善理想作为纯粹理性最后目的之规定根据
        三 意见、知识和信念
    第三节 纯粹理性的建筑术
    第四节 自由教育与责任担当
        一 何谓“自由教育”
        二 自由教育与责任担当
        三 持续启蒙,敢于运用你的理性去追求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5)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第一节 家学渊源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一、早年知识积累
        二、早期哲学启蒙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致谢

(6)审美视角下的赫尔巴特教学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框架
    三、核心概念与题论
第一章 重新认识赫尔巴特教学论
    一、异域经验:战后德国对赫尔巴特的“重新发现”
        (一)序幕:“不朽的赫尔巴特”
        (二)清障:赫尔巴特学派≠赫尔巴特
        (三)建构:“普通教育学的系统理论家”
        (四)焦点:“审美地展示世界是教育的主要任务”
    二、我国实景:赫尔巴特教学论研究的百年回顾
        (一)赫氏教学论的一般形象:形式阶段、传统三中心
        (二)伦理学视角下,赫氏教学论重德育轻教学
        (三)心理学视角下,赫氏教学论偏于形式与技术
        (四)唯物论视角下,赫氏教学论是“唯心的”
    三、审美视角下再探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基于赫氏审美思想探究其教学论的必要性
        (二)基于赫氏审美思想探究其教学论的必然性
第二章 赫尔巴特审美思想与教学思想的来源
    一、康德《判断力批判》对赫氏“审美判断”学说的影响
        (一)判断力是连接思维与行动的“通道”
        (二)“自律”是审美判断力的本质属性
        (三)对“美”的鉴赏
        (四)对“崇高”的评判
        (五)关于鉴赏力培养的教育启示
    二、“审美地展示世界”的直观教学法基础
        (一)教学的原则:教学过程与自然过程相一致
        (二)教学的过程:从“感觉印象”发展出“明晰的概念”
        (三)教学的要素与直观ABC
        (四)德育、宗教教育与智育“同出一源”
        (五)赫尔巴特对裴斯泰洛齐直观学说的发展
    三、席勒《美育书简》对赫尔巴特的可能影响
        (一)美具有完善人性的作用
        (二)美的艺术的社会-文化功能
        (三)美育的基本原理:“受动性”与“主动性”的辩证
        (四)《美育书简》与《审美展示》:一种存在争议的影响关系..
第三章 赫尔巴特的审美思想及其与教育学的关联
    一、何谓“普通美学”
        (一)“美学”概念辨析
        (二)普通美学是有关审美判断的学说
        (三)普通美学是判断美丑或善恶的学说
        (四)普通美学的形式特征
        (五)普通美学在具体领域中的运用
    二、普通美学的“特殊部分”:实践哲学
        (一)“实践哲学是美学最重要的部分”
        (二)道德判断是针对意志关系的审美判断
        (三)实现道德的两个条件:明智(审美判断)与[服从明智的]意志
    三、普通美学在教育与教学中的运用
        (一)审美判断使“思想范围”成为一个整体
        (二)审美判断是联结管理、教学与训育的线索
        (三)教师的教学机智即是审美判断力
        (四)基于教育学立场对“普通美学”所做的拓展
        (五)审美判断及其教学任务的心理学说明
第四章 基于审美思想的教学理论:“审美地展示世界”
    一、对“世界”的审美理解
        (一)对自然与社会-历史的审美理解
        (二)生活世界与教学的关系
    二、基于对世界的审美理解的学习-教学观与知识观
        (一)基于对世界的审美理解的学习-教学观
        (二)基于对世界的审美理解的知识观
    三、教学目标:培养未成年人的审美判断力
        (一)赫尔巴特确立教学目标的总线索:表象-审美判断-道德判断
        (二)教学通过多方面地拓展兴趣来推进审美判断力的形成
    四、教学实施:如何一般地进行对世界的审美展示
        (一)单纯的展示与经验、交际的拓展
        (二)对自然的科学的-审美的展示与鉴赏力的拓展
        (三)对社会与历史的实践的-审美的展示与鉴赏力的拓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赫尔巴特原着
    二、中文部分
    三、外文部分
后记
博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现代西方法哲学形而上学困境的反思性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生活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文章任务
    1.2 行文结构
    1.3 概念厘定
    1.4 文献述评
    1.5 创新之处
    1.6 难点重点
    1.7 研究方法
2 全球信息化时代中现代西方法哲学的形而上学困境
    2.1 缘起背景:全球信息化时代对现代西方法哲学的冲击
    2.2 问题说明:现代西方法哲学的形而上学困境
    2.3 议题确定:上述困境在三个法哲学关联子论域中的三类表现及其反思
    2.4 反思思路:立足唯物辩证法原理、选择具体视角去反思三类困境
3 反思形而上学困境的马克思主义生活观视角
    3.1 视角内涵:马克思主义生活观视角是什么
    3.2 视角方法: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生活观视角去反思三类困境
4 孤立化困境的反思和生活联系性视角下的法律描述观重构
    4.1 困境反思:现代西方法哲学在法律描述方面的孤立化困境
    4.2 重构观点:基于生活联系思维而非孤立思维的法律描述观
    4.3 观点例证:基于生活联系思维的法律描述观在一则修法问题中的运用
    4.4 本章小结
5 片面化困境的反思和生活全面性视角下的法律认知观重构
    5.1 困境反思:现代西方法哲学在法律认知方面的片面化困境
    5.2 重构观点:基于生活全面思维而非片面思维的法律认知观
    5.3 观点例证:基于生活全面思维的法律认知观在一类民事案例中的运用
    5.4 本章小结
6 静态化困境的反思和生活发展性视角下的法律价值观重构
    6.1 困境反思:现代西方法哲学在法律价值方面的静态化困境
    6.2 重构观点:基于生活发展思维而非静态思维的法律价值观
    6.3 观点例证:基于生活发展思维的法律价值观在一个学说史案例中的运用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法理学演变——兼论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坚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法理学的发展与成就
    (一) 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
    (二) 以唯物史观指导法治建设, 批判性借鉴西方法理学有益资源
        1. 法治理论。
        2. 程序理论。
        3. 法律思维理论。
三、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局限与误区
    (一) 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法理学传统间的关系缺乏准确而完整的理解
    (二) 在中西方复杂的理论与现实张力前进退失据
四、认真对待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指导地位

(10)道德行为和自由行为 ——康德道德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不道德的行为是不自由的行为?
    第一节 从善良意志到普遍法则
        一、善良意志
        二、出于义务的行为和符合义务的行为的区分
        三、从出于义务的行为到普遍法则的推导
    第二节 从普遍法则到自律公式
        一、完善的意志和不完善的意志
        二、假言命令和定言命令
        三、从定言命令到自律公式
    第三节 道德行为和自由行为的关系问题
        一、道德行为是自由行为
        二、不道德的行为是不自由的行为?
第二章 康德的自由的概念
    第一节 先验的自由
        一、纯粹理性的背反论
        二、第三二律背反的批判
        三、第三二律背反的解决
        四、从先验的自由到实践的自由
    第二节 实践的自由
        一、任意的自由
        二、意志的自由
第三章 道德行为和自由行为的关系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 自由的可能性问题的解决
        一、第三二律背反对自由可能性问题的基本解决
        二、经验性的品格和理知的品格相容性问题的解决
    第二节 道德行为和自由行为的关系问题的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理论思维的两种品格(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两性平等”到“两性和谐” ——人类解放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研究[D]. 李庭. 吉林大学, 2020(01)
  • [2]论廖燕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D]. 赖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系统论视角下的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J]. 陈俊波,高杨帆.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09)
  • [4]康德先验自由研究[D]. 李飞翔. 东南大学, 2019(01)
  • [5]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 [6]审美视角下的赫尔巴特教学论研究[D]. 林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现代西方法哲学形而上学困境的反思性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生活观为视角[D]. 马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8]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法理学演变——兼论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坚持与发展[J]. 于浩.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04)
  • [9]论《文心雕龙》的“现代阐释式”研究[J]. 方锡球. 文化与诗学, 2016(02)
  • [10]道德行为和自由行为 ——康德道德哲学研究[D]. 杨星灿.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理论思维的两个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