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反规避立法建设中反倾销行为规避的法律界定

浅谈我国反规避立法建设中反倾销行为规避的法律界定

一、略论中国反规避立法构建中规避反倾销行为的法律界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真心(NIKORN SRIROIKHAM)[1](2020)在《泰国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中国与泰国之间的准入条件逐渐降低,贸易流动也变得更为频繁和自由,泰国毗邻中国,中国对泰国出口商品总额逐年攀升,以泰国在内的东盟诸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国。在这种贸易背景下,也产生了两个方面的法律问题。一方面,中国对泰国出口商品数量逐年增多,大量中国产品涌入泰国市场,抢占了泰国国内市场的份额,给泰国本土商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此泰国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中国的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中国在加入世贸以后,也在不断的调整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推行了一系列的规避措施,受规避政策的影响以及更为先进的制造业技术,中国出口到东盟各国的产品更具产品优势,又进一步的冲击了泰国商品的市场,泰国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反倾销及反规避政策,以保障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在不断的进行经济转型,但以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国和泰国,仍然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中国的劳动力的价值要远超于泰国,因此在中国对泰国出口贸易中,中国的商品的价格优势在逐渐的降低,反之,泰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极具价格优势,对中国的部分市场也有所冲击,加之中国很少对泰国产品提出反倾销及反规避审查,反倾销中反规避制度的建立就极为重要。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对泰国反规避法律制度研究的背景、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当前中国对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反倾销立法中的规避与反规避,这部分内容明确了规避与反规避的概念,对规避行为的种类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反规避立法的性质和价值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是泰国反倾销立法中规避制度的现状,这一部分结合了泰国刚刚修订后的《反进口倾销与补贴法》中关于规避的法律规定,并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泰国反倾销立法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法律体系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和保障制度缺失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五部分是中美反倾销中反规避制度的经验,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中国和美国反倾销中反规避的立法活动。第六部分是完善泰国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制度的法律路径,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完善反规避法律体系,健全反规避管理体制,建设反规避保障机制。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对泰国反规避制度发展充满希望。

昝丙艳[2](2019)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与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过去几年中大幅增长,到2017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8090.4亿美元,其存量规模世界排名第二。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不断扩大,2017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582.9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已超过了外商在华投资规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增长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特点,其投资主体主要为国有企业,然而与国际同行相比较,缺乏竞争优势,其投资形式主要为跨境并购。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政策分析、对比分析、法律经济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从政府管理的母国政府政策与东道国制度因素两个角度考量,采用制度理论构建了理论框架,主要研究了母国政策和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重点探讨了中国跨境并购政策以及欧盟反规避制度。首先,从国家层面讲,该研究对于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和质量,更好地发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作用有重要意义。其次,从企业层面讲,该研究对引导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与行为有较大的实践意义。第三,该论文解释了近些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特有的问题和现象,是现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补充。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外直接投资计量指标从强度、密度和广度三元维度衡量;(2)在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政策和如何应对欧盟反规避制度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七个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并介绍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逻辑结构以及主要的创新。第二,回顾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以及政策和制度相关的主要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的理论依据。第三,探讨了影响母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四项政策,分别是:(1)双边投资协定,(2)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政策,(3)基于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OFDI政策,(4)“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母国政策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是正面支持,但在可能存在风险或者已经出现问题时母国政府要实施限制政策。双边投资协定初衷是母国政府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保护,但在中国跨境并购已经偏离理性轨道的时候母国政府应该要有一定的监管和限制措施。出口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第三章详细分析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在第六章提出相应的对外直接投资策略。“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设重点,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国实现更多国际话语权。第四,从三个角度探讨了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制度因素,分别是:(1)东道国制度环境下中国企业海外利益维护,(2)欧盟反规避制度,(3)企业异质性在东道国制度环境下的作用。东道国制度环境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时,要面对不同的国家体制、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复杂的人文环境,因此如何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以欧盟反倾销反补贴法下的反规避制度为例,本文分析了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提出了中国企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运用实际案例,从企业所有制结构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不同的所有制特征,以及这种异质性对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第五,运用法律经济分析与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相关的母国政策进行了探讨。法律经济分析方面借鉴了经济学领域效率等于产出与投入之比的概念,构建了政策效率分析模型,涉及了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政策的法律经济分析和金融业服务体系改革的法律经济分析,并验证了其效率性。对比分析涉及了中国和巴西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差异,以及中国和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比较,经过不同国家的对比,验证了对外直接投资中坚持开放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观点。第六,依据前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分别是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政策建议、应对欧盟反规避制度的政策建议、如何参与到全球治理之中的政策建议以及国际产能合作政策建议等。第七,研究结论。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性总结,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给出了全文研究结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之中,重塑国际新秩序;政府继续给予投资企业退税或者补贴的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引导企业实施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双重战略,并引导企业在投资国遇到不公正待遇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为确保中国企业未来的跨境并购回归到真实、合规与理性的行为,政府必须实施相关系列的改革措施,充分发挥国内外的比较优势,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对于欧盟反规避制度,本文认为多数欧盟所谓的“规避行为”与关税规避行为并无本质不同,在关税法下即可处理。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知识体系做出了贡献,有实证分析结果,也有理论政策建议。与大多数关于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不同,本文强调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与制度的重要性。本文的理论框架也可以扩展到分析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对政府和企业决策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探讨了中国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特征及其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并对中企跨境并购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中国企业跨境并购行为回归理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的中国跨国公司并购文献是一个补充,也为跨国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了现实的启示。由于数据不完整及论文的篇幅所限,本文未对WTO规则中确立对反规避的立法以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中国主导适用法律体系问题进行分析,有待作者继续研究。

黄陈清[3](2015)在《我国反规避中的原产地规则研究》文中指出“规避”一词从字面上,是指“绕开”、“逃避”。本文研究的是国际贸易反倾销法中的规避,因此规避指绕开或避免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方法。目前组装规避是规避反倾销措施最主要方式,该规避行为故意变更倾销产品的原产地来实现逃避进口国的反倾销措施。美国和欧共体制定了完善的原产地规则,用来认定存在规避嫌疑产品的原产地。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仅在第10条引进反规避条款,立法过于粗糙,实践性不强。有鉴于此,本文对反倾销反规避中的原产地规则问题进行了研究。总体来说,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实证法等研究方法,分为四个部分对我国反规避中的原产地规则这一问题予以论述。第一部分,规避和原产地规则的一般概述。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倾销、规避、规避的种类、原产地规则及其在反规避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反规避中原产地规则的立法以及在反规避中原产地规则存在的问题。我国原产地规则在反规避中的问题有:第一,原产地认定标准低,缺乏根据产品的性质制定原产地标准的规定;第二,立法粗糙导致法律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第三部分,介绍域外反规避中原产地规则立法概要。该主要是介绍美国和欧共体的立法情况,同时笔者对此进行评析。欧共体和美国在组装规避中对产品原产地认定,可以归纳为三个特点:首先、针对规避行为,建立了完善的特殊原产地规则,该原产地的制定以合理、有效保护国内产业为目标;其次,欧美在组装规避行为中,调查机关对产品原产地的判定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最后,扩大了组装规避的适用范围,包括可适用的地域范围扩大和规避行为主体的扩大。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实现反规避之思考。该部分先阐述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之依据,理由如下:第一,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是实现反规避的必要选择:第二,原产地规则制约规避行为是合法的;第三,完善原产地规则中的反规避条款满足我国反规避的需要。最后文章对如何完善原产地规则提出了新的设想。

曾艳军[4](2014)在《我国应对反倾销中的反规避措施的法律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外对我国规避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也增长很快,反规避调查成为我国继反倾销之后面临的新一轮的贸易壁垒,是反倾销措施的发展与延伸,将进一步削弱中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能力。反规避本来是一种贸易救济措施,但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有可能演变为一种贸易壁垒,被欧美等国家频频利用。欧美等国家往往以其国内法为依据,一旦裁定规避行为存在,就对我国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从而降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影响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一方面针对国外反规避措施要积极应对,包括参与制定统一的反规避国际条约,防止反规避措施的滥用;规范我国原产地规则,防止出口企业被列入第三国规避范围;充分利用反规避条例中量化标准的"例外条款";等等。另一方面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针对国外出口商规避我国反倾销的行为采取反规避措施,威慑出口国对华歧视性的反规避行为。

刘博宇[5](2015)在《中美反倾销立法中政府作为义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发展格局日趋变化。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升,各国在积极向别国推广本国产品、拓展商品市场的同时,又采取相关举措以限制外来商品对本国市场的冲击,其中反倾销则是常用的举措之一。具有公权力的政府在反倾销中拥有着绝对的优势,政府自身可以依据法律自行发动反倾销调查,也可以依托国内行业协会和公司企业、企业工会及相关的民间组织的申请实现反倾销审查,采取多种手段维护国家经济的权益,促使国内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国内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利用反倾销保护国内产业的时间较短,比较我国反倾销法和美国反倾销法中政府的义务,我国政府应该多方面借鉴美国的先进立法经验,完善反倾销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应对境外反倾销诉讼,并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保护本国产业

曾艳军[6](2015)在《我国应对反倾销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允许用来抵制倾销的贸易救济措施,同时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做法,该做法已经对我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商品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以来,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在WTO公布的反倾销报告中讲到:“中国依然处于被反倾销调查最频繁的对象地位”,“从中国出口的商品仍然遭受到最频繁的最终反倾销措施”。中国出口产品符合反倾销法上的倾销构成要件,是进口国对华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前提。反倾销法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条约。WTO《反倾销协议》是反倾销法上非常重要的国际条约,在成员国内具有普遍效力。它规定反倾销措施仅适用于《关贸总协定》(GATT)1994第6条规定的情况。因此,关于倾销的构成要件,目前最常用的标准是GATT1994第6条的规定,即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国商业,如因此对一缔约国领土内已建立的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或实质阻碍一国内产业的新建,则构成倾销。进口国反倾销主管机构进行裁决时,会涉及正常价值的确定、正常贸易过程、损害的确定、同类产品、国内产业、因果关系等具体问题。对中国而言,因为属于非市场经济国家还会涉及替代国制度和单独税率等等。这些问题是研究我国应对反倾销之前首先要解决的。WTO允许其成员方采用反倾销的手段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因此反倾销法律已成为WTO成员方贸易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世后,我国既是贸易大国,又是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反倾销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之中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对华反倾销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这种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扭转,因此要认真对待,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国应对反倾销过程中出现不少对我国有较大影响的问题,例如替代国制度、倾销与损害之间一般因果关系、日落复审、单独税率、“双反调查”、环境倾销和劳动力倾销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WTO《反倾销协议》的模糊规定和缺漏,给了进口国反倾销主管机关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是由于进口国违反WTO《反倾销协议》,滥用反倾销措施,导致我国出口产品没有倾销的认定为倾销,倾销幅度低的认定为倾销幅度高,给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反倾销不仅是国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不仅是贸易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法律问题、政治问题、企业问题。因此反倾销的应对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采取措施,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角度来应对。从国际层面上,我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应对:如果其他成员国利用WTO《反倾销协议》的不合理和模糊规定之处,对我国采取反倾销措施,我国可以提议修改WTO《反倾销协议》相关规定或者进行合理解释。如果其他成员国的反倾销措施不符WTO《反倾销协议》的相关规定,我国可以提交WTO争端解决机制,若胜诉可以要求其按照WTO的裁决修改其反倾销法。对进口国反倾销主管机构作出的反倾销行政行为不服的,我国出口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在进口国寻求司法救济。由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我国出口产品在反倾销调查中遭到歧视对待,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多方交涉和谈判,争取合理对待,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待遇。从国内层面上,政府应对反倾销,主要从加强立法,争取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待,加强政府机关在反倾销中的服务意识,推动产业转型等方面采取措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则是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及时有效地组织企业应诉,建立应诉基金制度等等;企业应对反倾销,应该转化观念,改变低价出口的竞争战略,内部协调,改变出口低端无序的状态,积极应诉等等。应对反倾销是一项多方位的工程,仅靠任何一方是不行的,需要综合政府、企业、外贸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各方面要通力合作并积极配合。2016年12月我国根据《入世议定书》将自动取得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进口国不能再采取替代国制度来计算我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我国应对反倾销的问题会不会迎刃而解呢?情况不容乐观,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不会轻易放弃反倾销这种对中国出口产品非常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对我国提出环境倾销和劳动力倾销的指控,这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应。同时,国外对我国规避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也增长很快,成为我国继反倾销之后面临的新一轮贸易壁垒,将进一步削弱中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能力。这些问题跟传统的反倾销比较起来,应对的难度更大,又具有现实紧迫性。面对反倾销的新发展,我国不能再沿用过去的解决办法,否则只会徒劳无功。我国应该从理论上阐述新型反倾销的缺陷,同时深刻理解国际条约中的相关条款,并加以运用,在实践中寻求有效的法律解决途径,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和我国企业的正常出口保驾护航。

刘浩[7](2014)在《论反倾销立法中的反规避制度》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贸易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原本以保护本土贸易为目的的反倾销措施也因为规避行为的数量增加及其形式多样化而导致其对贸易的保护力度变得不断的弱化。因此反规避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都变得势在必行了。我国对于反规避问题的相关立法目前依然生效的只有在2004年的两部简单的主要法律,但从时间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几近十年后的现在,国际贸易的发展的同时,反倾销和规避的较量并没有在法律制定后止步,正好相反,作为出口和进口大国,我国面对的倾销和反倾销、规避和反规避的贸易问题都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本文从第二章开始介绍规避和反规避的相关概念以及特点,来让我们了解什么是规避和反规避。第三章介绍了美国和欧盟这两个发达国家关于反规避法律制度的相关介绍,通过对这两个国家的反规避法律制度介绍来让大家初步了解国际上关于反规避的各类概念。第四章介绍了对后来各国反规避立法具有示范作用的邓克尔草案。第五章介绍关于我国在反规避立法上的立法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对我国反规避制度建设的相关建议。

赵腾飞[8](2014)在《国际贸易中反规避法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贸易中的反规避制度近年来受到了相当的关注。中国随着出口总量的逐年增加,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规避调查。由于中国企业对国外反规避相关法律制度不够了解,不懂得用合理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欧美等国家保护主义抬头,使中国企业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甚至有被驱逐出国际市场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加强国际贸易中反规避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个国家根据关贸总协定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成果,逐步降低关税,使得进口产品价格下降。一方面各国不断鼓励本国产品走向世界舞台,另一方面又通过国际贸易救济措施严防外国商品对本国产业造成损害。倾销是外国生产商最常使用的霸占一国市场手段,而征收反倾销税是进口国政府的对抗手段。在利益驱动下,出口商通过第三国结构组装、微小结构改观、开发后期轻微加工等方式规避了进口国的反倾销税令。基于此,各国政府不断研究反规避制度。欧美国家由于有着较为丰富市场经济经验,在反规避制度建设上有着领先的技术。欧美国家从规避的判定、制裁主体、制裁程序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规定。《邓克尔草案》是全球第一份反规避议题草案,内容上与欧美国家高度接近,虽然没能通过实行,却对现代反规避制度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是国际贸易大国,也深受规避、反规避诉讼之扰。但是,由于对国际规则不够了解,加之对反规避制度研究起步晚,中国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有关反规避的法律法规,仅凭《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中几条概括性、框架性的法律法规支撑反规避法律制度。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完善反规避法律制度的建设。对反规避制度从认定、执行主体、执行程序到制裁手段都要有到位的规定,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为了使中国反规避法律制度能与国际接轨,适当的借鉴欧美反规避立法及《邓克尔草案》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在面对国际贸易中针对中国的反规避之诉,中国企业应该成立行业联合会,组织专业的团队应对此类诉讼,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中国政府也应积极为这些应诉企业提供帮助,使中国商品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

季晨溦[9](2013)在《原产地规则在反规避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产地规则与反规避密切相关,应用原产地规则可以直接或间接实现反规避,不少国家已形成完整的反规避立法体系。而我国目前没有制定专门的反规避法规,对反规避调查中的原产地标准问题,目前也欠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规定。我国应借鉴欧盟和美国反规避立法的成熟经验,先完善原产地规则,等时机成熟后再制定专门的反规避立法,将二者结合实施以实现反规避。

朱梦颖[10](2013)在《反规避法律问题研究 ——反倾销背景下》文中研究说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许多国家纷纷的采用反倾销、反规避等措施对贸易进行救济,从而保护本国的贸易利益,作为世界迅速崛起的贸易大国——中国,也从中遇到了不少难题。据不完全记载,从1995年开始我国就多次遭到反规避指控,最严重的2007年中8个月就发生了17起,目前在2011年,对我国发起反规避申诉和裁决的案件也已经超过了20起。现行WTO体制下缺乏对反规避问题国际立法的有关规定,2008年12月公布的对于修改反倾销和反补贴协议的第二次主席文案却删除了在2007年11月颁布的第一次主席文案中唯一有关反规避的条款,此后的多哈回合谈判中关于反规避制度的国际立法的讨论最终也未达成一致。但有关反规避立法的效用却不言而喻,该问题中也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情形,发达国家立法超前,对反规避的规定健全、完备,例如欧盟、美国等,因而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相反的,发展中国家立法比较落后,就经常要在进出口贸易中受到大国的制裁,且无力还击的局面。所以,回顾反规避立法的历史,了解其建立的重要性,吸取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法律制定的精髓,科学规范反规避的行为,清楚反倾销与反规避的联系,分析国际各国反规避立法的利弊,遵从WTO基本原则,提出对我国反规避的完善建议,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救济和反规避国际国内立法的完善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一共分五大部分:第一章引言介绍了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结构创新点。第二章是对反规避制度的详细概述。介绍了反规避行为的定义,确定了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并深入研究了反倾销与反规避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补充完善,不可分别而论的,为下文阐述反规避法律制度打好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国际反规避制度立法与实践分析。分节介绍了GATT/WTO,欧盟和美国的反规避立法条款与具体实践中的经典案例,分别详细阐述了每项制度不同方面的优缺点,具体客观地剖析了国际主流的反规避条款,并对此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并总结。从中指明我国今后的反规避立法之路该如何仿效学习,便于更好的健全和完备我国特有的反规避法律制度。第四章介绍了我国当前反规避制度的现状。从实际出发,列举了我国涉及反规避问题的相关法律,并切身站在我国立法和执法的角度上,分析了现有法条法规的现状以及不完备之处,罗列了重点完善的问题,以便在未来的对外贸易中更好的完善和提高自身发展地位。第五章关于完善我国反规避制度的建议。首先介绍了我国应遵从怎样的立法基本原则,明确了基本大方向后从原则下手,逐步阐明了健全我国自身的反规避立法的充分必要性,不仅是保护本国产业利益的需要,更是迎合世界经济领域内进出口竞争的需要。最后在健全实体和程序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实体制度是基础,在解决反规避问题时能有法可依,维护自身权益;程序制度是施行,现实操作环节处理的实务也十分繁杂,就需要制定一些便于操作,又快捷有效的保护措施。综合正文的论述,希望对我国反规避立法制度的建设尽自己一些绵薄之力。

二、略论中国反规避立法构建中规避反倾销行为的法律界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中国反规避立法构建中规避反倾销行为的法律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1)泰国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1.综合分析法
        2.比较研究法
一、反倾销立法中的规避与反规避
    (一)规避的一般理论
        1.规避的概念
        2.反倾销中的规避
        3.反倾销中的规避种类
    (二)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制度
        1.反规避法律制度的程序规定
        2.反规避法律制度的实体规定
    (三)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法律制度的性质与价值
        1.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法律制度的性质
        2.反规避法律制度的价值
    (四)反规避法律制度与贸易保护主义
        1.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理论
        2.贸易保护主义对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制度的影响
二、泰国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法律制度现状
    (一)泰国反规避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二)规避行为的基本形式
        1.轻微修改反倾销的产品
        2.利用第三国出口至泰国
        3.借助他国出口商或者制造商进行规避
        4.泰国境内加工规避行为
        5.泰国境内组装规避法
    (三)反规避调查的提出
    (四)规避行为的认定标准
        1.贸易方式改变是否合理
        2.贸易方式改变是否影响反规避措施
        3.价格比较
    (五)反规避调查过程
        1.反规避申请的提出
        2.规避行为的调查过程
        3.规避反倾销措施时的处罚
三、泰国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泰国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法律制度不完善
        1.泰国反倾销立法缺少本土化的内容
        2.泰国反规避法律制度缺乏具体的实施规则和政策
    (二)反规避管理体制不健全
        1.权责规定不明
        2.缺少司法审查机制
    (三)反规避保障机制缺失
        1.反规避人才培养制度缺失
        2.反规避经费保障机制缺失
四、中美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制度借鉴
    (一)中国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制度
        1.中国规避行为的认定
        2.中国规避行为的种类
    (二)美国反倾销立法中的反规避制度
        1.美国反规避法的实体规则
        2.美国反规避法的程序规则
五、完善泰国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法律机制的建议
    (一)完善泰国反规避相关立法
        1.适应泰国本国需要
        2.制定反规避具体实施制度和政策
    (二)健全反规避制度的管理体制
        1.建立沟通机制
        2.明确职责
        3,加强社会合作
        4.增加司法审查的规定
    (三)建立反规避法律保障机制
        1.建立人才培养制度
        2.建立反规避资金保障机制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与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理论及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5.3 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际投资理论回顾
    2.2 政策与制度国内外文献回顾
        2.2.1 国内文献回顾
        2.2.1.1 国内文献研究侧重点
        2.2.1.2 国内文献小结
        2.2.2 国外文献回顾
        2.2.2.1 国外文献侧重点
        2.2.2.2 国外文献小结
    2.3 文献述评和本文研究要点
        2.3.1 文献述评
        2.3.2 本文研究要点
第3章 母国政策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3.1 政策的内涵与外延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演变
    3.3 双边投资协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3.3.1 计量模型设计、数据与变量
        3.3.2 BIT对OFDI影响的实证估计结果、分析与检验
        3.3.3 实证结论
    3.4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政策
        3.4.1 跨境并购大幅增长
        3.4.2 大规模跨境并购的深层动因
        3.4.3 非理性不合规跨境并购的负面效应
        3.4.4 加大监管力度引导真实合规性与理性回归
        3.4.5 新政策下跨境并购走势
    3.5 基于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的OFDI政策
    3.6 “一带一路”下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
        3.6.1 “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3.6.2 “一带一路”的内在背景与化解产能过剩
        3.6.3 “一带一路”的外在背景与构建全球新秩序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道国制度环境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4.1 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4.2 东道国制度环境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利益维护
    4.3 欧盟反规避制度下的对外直接投资
        4.3.1 欧盟反规避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4.3.2 欧盟反规避条款的正当性质疑
        4.3.3 欧盟反规避条款的合法性质疑
    4.4 企业异质性在东道国制度环境下的作用
        4.4.1 企业所有制结构
        4.4.2 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点
        4.4.3 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
        4.4.4 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点
        4.4.5 国有企业实际案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法律经济分析与比较分析
    5.1 母国政策的法律经济分析
        5.1.1 跨境并购监管政策法律经济分析
        5.1.2 金融服务体系改革政策效率法律经济分析
        5.1.3 法律经济分析小结
    5.2 母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比较分析
        5.2.1 中国与巴西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比较分析
        5.2.2 中国与印度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比较分析
        5.2.3 对比分析小结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政策建议
第7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我国反规避中的原产地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概述
    一、规避和原产地规则的一般概述
        (一) 倾销、规避以及规避的种类
        (二) 原产地规则概述
    二、原产地规则在反规避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 我国反规避中原产地规则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反规避以及原产地规则立法现状
    二、我国反规避中原产地规则问题
        (一) 原产地认定标准低,没有针对产品性质制定标准
        (二) 立法粗糙导致法律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
第三章 域外反规避中的原产地规则
    一、美国反规避中的原产地规则
        (一) 美国反规避法以及原产地规则立法概要
        (二) 美国境内及第三国组装规避中原产地认定标准
    二、欧共体反规避中的原产地规则
        (一) 欧共体原产地规则立法概要
        (二) 欧共体境内及第三国组装规避中原产地认定标准
    三、评析美国和欧共体反规避中原产地规则
第四章 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实现反规避之思考
    一、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之依据
        (一) 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是实现反规避的必要选择
        (二) 原产地规则制约规避行为是合法的
        (三) 完善《原产地条例》反规避条款满足我国反规避的需要
    二、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实现反规避之立法建议
        (一) 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不同的原产地标准
        1、组装产品的原产地认定标准
        2、高科技产品的原产地认定标准
        3、配额产品的原产地认定标准
        (二) 细化我国《原产地条例》中的反规避条款
        1、在组装规避的调查中,明确排除适用一般原产地标准
        2、明确组装规避的定义和种类
        3、明确组装规避的条件
        4、明确主管机关的具体权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中美反倾销立法中政府作为义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政府反倾销义务的法律规定
    2.1 关于政府反倾销立案义务的法律规定
    2.2 关于政府反倾销调查义务的法律规定
    2.3 关于政府实施反倾销措施义务的法律规定
        2.3.1 政府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义务
        2.3.2 政府接受价格承诺和中止调查的情况
        2.3.3 政府的终裁决定
    2.4 关于行政复审义务的法律规定
    2.5 关于反规避的法律规定
3 中美反倾销立法中政府义务比较
    3.1 中美反倾销立案政府义务比较
    3.2 中美反倾销调查政府义务比较
    3.3 中美反倾销措施政府义务比较
    3.4 中美反倾销行政复审政府义务比较
    3.5 中美反规避政府义务比较
4 美国反倾销政府作为义务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1 美国反倾销立案政府义务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2 美国反倾销调查政府义务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3 美国政府实施反倾销措施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4 美国政府行政复审义务给我国的借鉴意义
    4.5 美国政府反规避规则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我国应对反倾销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2.2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对反倾销法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拟创新之处
        1.4.1 拟对我国应对反倾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1.4.2 在充分竞争和国际市场的视角下还原倾销制度的实质
        1.4.3 适当运用合理的贸易保护措施进行反制
        1.4.4 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环境倾销问题
        1.4.5 产业转型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主要途径
    1.5 研究方法
        1.5.1 比较分析方法
        1.5.2 文本分析方法
        1.5.3 典型案例分析方法
        1.5.4 综合分析方法
第2章 WTO体制下反倾销制度的功能与缺陷
    2.1 反倾销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1.1 反倾销和反倾销法的概念
        2.1.2 反倾销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2 反倾销法关于倾销的界定
        2.2.1 倾销的概念
        2.2.2 倾销的原因
        2.2.3 反倾销法上倾销的构成要件
    2.3 反倾销法的独特制度功能使其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2.3.1 WTO各成员方经济利益的需要
        2.3.2 国内产业集团利益的驱使
        2.3.3 反倾销操作方便且效果显着
    2.4 反倾销法的理论缺陷与制度功能的扩大化
        2.4.1 反倾销法的理论缺陷
        2.4.2 反倾销法在现阶段存在的合理性
        2.4.3 反倾销法的改革
第3章 我国出口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与症结
    3.1 中国出口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的现状考察
        3.1.1 中国出口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的背景
        3.1.2 中国出口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的具体情形
        3.1.3 中国出口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的新特征
        3.1.4 中国出口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的影响
    3.2 中国出口企业频繁遭到反倾销的主要原因
        3.2.1 中国经贸出口的持续增长对欧美相关产业形成竞争压力
        3.2.2 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
        3.2.3 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3.2.4 WTO反倾销协议某些规定的模糊行和不确定性
        3.2.5 对华日益增长的贸易逆差
        3.2.6 部分倾销产品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进入中国
        3.2.7 中国出口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引发反倾销调查的直接诱因
    3.3 我国应对反倾销不力的症结所在
        3.3.1 替代国制度成为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绊脚石”
        3.3.2 倾销与损害之间一般因果关系的设定导致反倾销案件增多
        3.3.3 国外对华频繁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
        3.3.4 符合条件的中国出口企业没有被给予单独税率
        3.3.5 对我国提起的“双反”案件日趋增多
        3.3.6 我国被频频提起环境倾销和劳动力倾销的调查
        3.3.7 反规避调查成为我国面临的新的贸易壁垒
第4章 国际层面上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基本策略
    4.1 充分利用新回合谈判提出完善WTO《反倾销协议》的建议
        4.1.1 明确反倾销措施实施基本要件中的相关概念
        4.1.2 明确倾销要件
        4.1.3 完善替代国制度
        4.1.4 明确损害要件
        4.1.5 改进累积评估制
        4.1.6 明确损害和倾销之间的因果关系
        4.1.7 改进现有的调查启动机制
        4.1.8 强化“公共利益”条款
        4.1.9 强化“日落条款”的作用
        4.1.10 强化对反倾销案件的监督
    4.2 对恶意、不当反倾销调查及时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4.2.1 法律依据
        4.2.2 我国提交D S B时应该重视的问题
        4.2.3 我国诉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的实践
        4.2.4 我国提交WTO争端机制解决的典型案例
    4.3 适时和有选择地利用进口国的司法审查制度
        4.3.1 司法审查制度的法律依据
        4.3.2 利用进口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典型案例
第5章 国内层面上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基本对策
    5.1 国家(政府)层面的法律应对
        5.1.1 加强相关立法
        5.1.2 争取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待
        5.1.3 加强政府机关在反倾销中的服务意识
        5.1.4 政府推动设立出口应诉费用保险
        5.1.5 调整企业出口的优惠及鼓励政策
        5.1.6 产业转型
        5.1.7 反倾销人才的培养
        5.1.8 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
        5.1.9 适当运用合理的贸易保护措施进行反制
    5.2 行业协会的协调应对
        5.2.1 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过程中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
        5.2.2 及时有效地组织企业应诉
        5.2.3 行业协会可以作为利害关系人应诉
        5.2.4 协调行业内部以杜绝低端无序竞争
        5.2.5 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
        5.2.6 建立应诉基金制度
    5.3 企业自身的主动应对
        5.3.1 改变低价出口的竞争战略
        5.3.2 改变出口低端无序的状态
        5.3.3 积极应诉
        5.3.4 掌握反倾销协议中的“可获得最佳资料”规则
        5.3.5 聘请熟悉反倾销规则的律师
第6章 我国应对新型反倾销的特殊对策
    6.1 环境倾销问题的分析和特殊对策
        6.1.1 环境倾销理论产生的原因
        6.1.2 环境倾销理论出台的国际背景
        6.1.3 环境倾销与W TO反倾销规则的冲突
        6.1.4 从中欧光伏贸易摩擦看环境成本转移
        6.1.5 我国应对环境倾销的特殊对策
    6.2 劳动力倾销问题的分析和特殊对策
        6.2.1 劳动力倾销问题概述
        6.2.2 劳工标准定义
        6.2.3 国家贸易中的劳工标准
        6.2.4 实施反劳动力倾销贸易措施与W TO反倾销措施的关系
        6.2.5 劳工标准已经进入贸易领域
        6.2.6 劳动力倾销论调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6.2.7 我国应对劳动力倾销的特殊对策
    6.3 反规避措施的分析和特殊对策
        6.3.1 反倾销领域规避和反规避概述
        6.3.2 欧美反倾销法中反规避措施研究
        6.3.3 反规避对我国的影响
        6.3.4 我国应对反规避的特殊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论反倾销立法中的反规避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反倾销中的规避和反规避
    2.1 规避的概念、特点和表现
        2.1.1 规避的概念
        2.1.2 规避的特点
        2.1.3 规避的表现形式
    2.2 反规避
        2.2.1 反规避的概念
        2.2.2 反规避的特点
第3章 反倾销制度中关于规避行为的欧盟及美国立法
    3.1 欧盟的反规避制度
        3.1.1 欧盟反规避的实体内容
        3.1.2 规避行为的种类
        3.1.3 规避行为构成条件
        3.1.4 组装规避行为的特殊认定构成要件
    3.2 欧盟规避规则评价
        3.2.1 欧盟规避规则的不足
        3.2.2 欧盟规避行为认定违反 WTO 的基本原则
    3.3 美国的反规避制度
        3.3.1 美国反规避制度的立法背景
        3.3.2 美国反规避制度的内容方面
        3.3.3 美国反规避制度优缺点
第4章 邓克尔草案
    4.1 邓克尔草案的提出背景
    4.2 邓克尔草案中的反规避规则评析
    4.3 邓克尔草案意义
第5章 我国关于反倾销立法中的反规避问题
    5.1 我国遭遇反倾销的概述
    5.2 我国反规避立法现状及问题
    5.3 关于我国反规避立法完善的建议
        5.3.1 反规避立法必要性的原则
        5.3.2 反规避立法的具体内容完善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国际贸易中反规避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反规避问题概述
    (一)规避的种类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1.规避的概念
        2.规避的种类及贸易救济法上的规避
        3.贸易救济法上规避与其他法律规避的关系
    (二)国际贸易上反规避制度的性质
    (三)国际贸易上反规避制度的合理性与价值
二、欧美的反规避制度
    (一)欧盟反规避制度与经典案例
        1.欧盟反规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欧盟反规避的经典案例
    (二)美国反规避制度与经典案例
        1.美国反规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美国反规避的经典案例
    (三)欧盟与美国反规避制度的比较
        1.欧盟与美国反规避立法的相似之处
        2.欧盟与美国反规避立法的相异之处
三、邓克尔草案与国际反规避制度的趋势
    (一)邓克尔草案的产生与反规避条款
        1.邓克尔草案的产生
        2.邓克尔草案中有关反规避的内容
        3.邓克尔草案中反规避条款的不足
    (二)国际反规避制度的发展趋势
        1.国际上对反规避制度的态度
        2.国际上对反规避制度的共识
四、中国有关反规避的制度
    (一)中国反倾销法下的反规避条款
    (二)中国立法中与反规避制度相关的其他条款
    (三)中国反规避制度下的具体实践
五、中国反规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一)中国反规避制度存在的问题
        1.立法上,中国反规避制度的层次不高
        2.执行上,中国反规避制度的操作性不强
        3.适用上,中国反规避制度的范围较窄
    (二)中国反规避制度的完善
        1.向国外借鉴先进的反规避立法
        2.在国内同步实体与程序反规避的立法
    (三)中国应对规避与反规避的对策
        1.应对外国出口商规避我国反倾销制度的对策
        2.应对外国反规避诉讼的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原产地规则在反规避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规避与反规避的概念
    (一)规避与反规避的内涵
    (二)反规避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二、原产地规则与反规避之间的关系
三、我国现行原产地规则和反规避立法的及其缺陷
    (一)我国原产地规则及缺陷分析
        1.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法律制度
        2.优惠性原产地规则法律制度
        3.我国原产地规则立法的不足
    (二)我国反规避立法及缺陷
        1.我国反规避立法现状
        2.我国反规避立法存在的问题
四、欧美原产地规则在反规避中的应用之考察
    (一)原产地规则在欧盟反规避中的应用
    (二)原产地规则在美国反规避中的应用
        1.在美国境内组装产品的原产地的确定
        2.在第三国境内组装或加工产品原产地的确定
五、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的建议
    (一)我国反规避立法模式的选择
        1.采用二元立法模式
        2.原产地规则应先行
    (二)完善我国现有的原产地规则
    (三)制定我国反规避专门立法的构想
        1.遵循与WTO有关规则相接轨、公正、合理的原则
        2.制定反规避实体规则
        3.建全反规避程序规则

(10)反规避法律问题研究 ——反倾销背景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反规避制度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1.3.1 论文结构
        1.3.2 创新点
2 反规避概述
    2.1 规避与反规避的基本概念
        2.1.1 规避的概念
        2.1.2 反规避的概念
    2.2 反规避行为正当性分析
        2.2.1 反规避行为的合理性
        2.2.2 反规避行为的合法性
    2.3 反规避与反倾销的关系
        2.3.1 反规避是反倾销的必然产物
        2.3.2 反规避与反倾销具有目的关联性
        2.3.3 反规避与反倾销具有立法同一性
3 国际反规避制度比较分析
    3.1 WTO 的反规避法律制度
        3.1.1 《邓克尔草案》反规避条款
        3.1.2 WTO 的相关规定
    3.2 欧盟的反规避法律制度
        3.2.1 欧盟反规避立法
        3.2.2 欧盟反规避的实践
        3.2.3 欧盟反规避制度评价
    3.3 美国的反规避法律制度
        3.3.1 美国反规避的立法
        3.3.2 美国反规避的实践
        3.3.3 美国反规避制度的评价
4 我国反规避制度现状分析
    4.1 我国反规避制度的法律体系
        4.1.1 我国反规避相关法律
        4.1.2 我国反规避相关行政法规
        4.1.3 我国反规避相关部门规章
    4.2 我国反规避制度存在的问题
        4.2.1 我国反规避立法存在的问题
        4.2.2 我国反规避执法存在的问题
5 完善我国反倾销下反规避制度的建议
    5.1 我国反规避立法的必要性
        5.1.1 外贸形势的客观需要
        5.1.2 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5.1.3 有利于维护我国合法利益
    5.2 我国反规避立法的基本原则
        5.2.1 与 WTO 相关规定相一致的原则
        5.2.2 公正合理原则
        5.2.3 公共利益平衡原则
    5.3 完善我国反规避具体规则
        5.3.1 完善实体性制度的建议
        5.3.2 完善程序性制度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略论中国反规避立法构建中规避反倾销行为的法律界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国反倾销立法中反规避法律制度研究[D]. 李真心(NIKORN SRIROIKHAM).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2)
  •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与制度研究[D]. 昝丙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3]我国反规避中的原产地规则研究[D]. 黄陈清. 福州大学, 2015(06)
  • [4]我国应对反倾销中的反规避措施的法律对策[J]. 曾艳军. 岳麓法学评论, 2014(00)
  • [5]中美反倾销立法中政府作为义务比较研究[D]. 刘博宇.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5(08)
  • [6]我国应对反倾销法律问题研究[D]. 曾艳军. 湖南大学, 2015(02)
  • [7]论反倾销立法中的反规避制度[D]. 刘浩. 南昌大学, 2014(02)
  • [8]国际贸易中反规避法律研究[D]. 赵腾飞. 辽宁大学, 2014(02)
  • [9]原产地规则在反规避中的应用研究[J]. 季晨溦. 金陵法律评论, 2013(01)
  • [10]反规避法律问题研究 ——反倾销背景下[D]. 朱梦颖. 河北经贸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浅谈我国反规避立法建设中反倾销行为规避的法律界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