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础桩极限承载力的高应变动态检测

桥梁基础桩极限承载力的高应变动态检测

一、高应变动力检测桥梁基桩极限承载力(论文文献综述)

侯传相[1](2021)在《基于高应变检测下桩的动态响应性能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桩是目前房屋建筑、市政道路桥梁等工程最重要的基础形式。而桩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中,高应变法是用于检测基桩承载力和评判桩身质量完整性最实用可靠的检测方法。随着越来越多的大直径灌注桩的使用,高承载力对高应变检测的桩锤重量要求越来越高,锤重越来越大,为高应变检测的安全性带来很大的隐患,尤其是重锤高击不仅使动态效应传递功效低,而且现场也十分危险。但是目前高应变检测桩锤动态响应过程理论研究较为缺乏,致使检测过程中动态参数的选择以及桩锤检测方法选用缺乏理论指导依据,存在严重影响检测准确性和工程质量安全的隐患。为发挥桩锤和桩土动态响应效率,确保大直径灌注桩现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收集并整理了广东地区大量的高应变检测试验数据结果,对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明确了高应变在大直径灌注桩的检测中参数选择与质量评价方法,提高了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系统的功效,为相应规范修编提供参考。本文工作以及研究内容如下:(1)为达到提升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功效,提高高应变检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降低发生工程事故风险的目的。本文首先对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对桩周土阻力的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探明了锤击能量、桩收到的能量、动态响应系统与土阻力激发模式之间的关系,认为激发土阻力所消耗的能量与动态响应系统功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最终建立了用于评价高应变检测锤击能量传递效率的公式,目的是为了通过该公式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寻求影响高应变检测效率与动态响应系统功效的关键因素同时对每次锤击的功效进行评价。最终通过与工程实例进行相关性研究,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现象对应性良好,证明使用该公式进行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的研究是可靠的,为高应变检测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2)收集并参考大量的实际工程的高应变现场检测数据,将高应变动态响应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通过对锤击能量接近的工程实例每次锤击时动态响应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与实测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其原理,认为桩锤作用时间与锤击能量传递效率存在相关性,最终从提升动态响应系统功效与检测过程安全性的角度验证了“重锤低击”原则的可靠性和合理性。(3)通过对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典型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基于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理论将锤击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承载力相结合进行分析,最终明确了锤重、落距、高能击打次数、桩端持力层刚度以及桩长对动态响应系统的功效以及高应变检测承载力准确性的影响,为高应变检测的试验参数优化提供了方向。(4)锤击组合的选取对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系统的功效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高应变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解决当前高应变检测锤击组合的选取过于经验化的问题,将高能锤击的实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对比,然后对对比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基于“重锤低击”原则明确了高应变检测大直径灌注端承桩时锤重与落距参数窗口,提出了在广东地区进行高应变检测时锤重的选取不小于特征值的2.7%,落距为1.2m左右的建议。并再次进行现场试验,经与现场试验的结果对应性良好,证明结论可靠,提高了动态响应系统的功效,解决了锤击组合选取不合理对检测结果准确性以及检测工程安全性的影响。(5)为解决高应变检测大直径灌注桩时波形质量较差以及产生偏心击打的问题,开展了锤上测力法在高应变检测法中的可应用性研究。收集了大量现场检测中桩身测力与锤上测力工程桩的原始数据,对比其获得有效波形的概率,并结合桩锤动态响应过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中低质量波形的成因。经与现场试验的结果对应性良好,结论表明,锤上测力法更容易取得高质量波形,对于工程实践有广泛应用前景,该方法的大量应用将提高高应变检测的检测效率与检测能力。(6)开展了高应变基桩的完整性检测的方法研究。在同一根桩上进行高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与其他完整性检测(声波透射法、钻芯法)。参考测定结果,认为高应变法可以准确评判基桩的完整性。

付利卿[2](2020)在《旋挖成孔灌注桩抗压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内城市分布状况分析,大多沿河流发展,在地形地貌上属于低级阶地,建筑物多建设在此类低级阶地上。桩基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类桩往往长度较短,桩所在的地层较固定。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大直径深长桩上,对于此类低级阶地的短桩研究较少。本文以甘谷福泽华庭项目和静宁县润嘉国际项目为依托,对低级阶地上短桩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对甘谷福泽华庭一期项目采用锚桩静载荷试验法进行单桩抗承载力测试,测试桩桩长10.0-10.3m。根据试验测得的Q-s曲线和s-lgt曲线分析4根桩在不同桩顶荷载下的变形特性,进行桩的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研究。(2)对润嘉国际项目的3根试验桩,在桩基施工时,先估算平衡位置,埋设荷载箱,本试验桩平衡位置在4.0m处,并在该位置预先放置了荷载箱,试验采用自平衡法,该试验桩桩长23.0m。根据试验测得的上段桩和下段桩在不同荷载下的位移通过内插法得出桩的极限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3)以上两个试验中,为了测试桩端土层的端阻力和桩周土层的侧阻力沿桩身的分布,在每个试验桩的桩身地层变化处截面均对称埋设了2个振弦式的钢筋应力计,测试不同荷载下桩身轴力。根据轴力计算出不同土层的侧阻力和桩端土层的端阻力,当承载力达到极限时,认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均达到了极限值,并将此作为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4)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推荐了桩基承载力的计算参数和计算公式,采用这些计算公式和计算参数对以上两个项目共7根桩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对比两个项目桩的极限承载力、对比两个项目桩的承载力与规范计算方法得到的承载力以及钢筋应力计测得的极限侧摩阻力和极限端阻力,得出在不同工况下桩基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的因素。

巴军涛[3](2020)在《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桩基承载力主要通过传统静载试验和自平衡试桩法来确定,前者是桩承载能力确定最可靠的方法,但受到施工场地以及试桩吨位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该方法难以满足特殊场地和大吨位基桩承载能力的测试,后者尽管不需要静载法的反力架或堆载,突破了试桩吨位的限制,可以测试较高的桩基承载力,但自平衡测试结果应用时,需要引入一个很难准确确定的正负摩阻力转换系数,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为了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完善单桩承载力测试技术,本文针对一种单桩承载力反向自平衡试桩法,通过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开展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试验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操作方法,分析了嵌岩桩和非嵌岩桩桩的荷载传递规律,阐述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中桩土作用机理。依托工程桩,建立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检测嵌岩桩承载力的有限元模型,对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以有限元模型为原型,按照一定的相似比,设计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室内模型试验,并与传统经典参数法确定的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比较,验证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检测桩基承载力的可操作性。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对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机理进行分析,表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可以克服自平衡试桩法需要正负摩阻力转换的问题,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在测得桩的抗压承载力的同时还可以测得抗拔承载力。(2)建立了反向自平衡以及传统静载试桩法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确定桩基承载力是可行的。(3)建立了反向自平衡检测桩基承载力的室内模型实验,并与经典参数法计算的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检测桩基承载力在应用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赵久斌[4](2020)在《商丘某电厂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研究分析》文中提出桩基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工民建、公路、铁路等各个领域。在不能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力或沉降要求的地层中,采用桩基尤为有效。由于桩基埋于地下,属于隐伏工程,其工程质量受诸多因素控制,如果质量出现瑕疵,将会直接影响到上部主体结构的安全和正常运营。为此,开展桩基工程质量检测,保障桩基安全牢固,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是整个工程安全得以保障的关键环节。目的:本文在搜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比较常用的几种检测手段,如桩基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及桩身内力检测等,分析了各种检测手段的试验原理、手段和目的,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方法:以商丘某电厂桩基工程质量检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桩身和桩端的应力测试、单桩水平静载试验、高应变和低应变等检测手段。通过静载试验、高应变法及理论公式等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论:相比普通的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后注浆后的桩基抗压极限承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对于后注浆之后的三种方法比较,当桩身完整性没有问题时,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吻合,达到了设计预期。通过静载试验、高应变法及理论公式等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单桩沉降趋势都是随着荷载增大沉降也增大,但存在差异,高应变法得到的沉降值与理论公式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静载试验的结果相比要大很多。通过本文的研究,检验了各种桩基检测手段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明确了各方法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取得的成果可为同类型的工程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撑。

张岩[5](2019)在《邯郸市某工程单桩竖向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工民建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而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建筑朝着高层甚至超高层趋势发展,这就需要较大的承载力来满足建设的要求。桩是一种古老且到目前为止仍然在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形式,桩基础由于具有承载力大、沉降小、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越来越普遍的作为基础型。本文以某工程现场试桩质量检测试验为依托,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该工况下等直径桩和挤扩支盘桩进行模拟,分析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承载特性,主要完成以下五方面的工作:总结了桩基础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对常见的桩基质量检测技术手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论述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等直径桩和挤扩支盘桩的工作性能和破坏形式。以某工程现场桩基质量检测为依托,通过对现场三根等直径试桩进行质量检测,得出QS、Slgt和SlgQ曲线,以及低应变检测曲线,根据相关的规范,验证了试桩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为桩基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软件进行相同工况的模拟,将模拟下的结果与现场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用midas GTS软件模拟单桩承载性能的适用性和精确性。在相同工况下进行等直径桩和挤扩支盘桩的模拟,分析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等直径桩和挤扩支盘桩的承载特性。并对挤扩支盘桩减小桩径,模拟出满足承载能力要求下挤扩支盘桩的最优桩径,为桩基的设计提供参考。建立三根不同位置扩径体的挤扩支盘桩,扩径体位置分别在桩身10m、15m、20m处,运用midas GTS软件对该三个挤扩支盘桩进行模拟,通过拾取相应的数据,得出荷载沉降曲线,分析在竖向荷载下支盘体位置对挤扩支盘桩沉降及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为该工程桩基设计提供参考。

王丹[6](2019)在《广州南沙港铁路桥梁桩基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弹性波无损检测作为常用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大多数工程检测中,它以简化的一维线弹性杆件波动方程为理论基础,以波阻抗的改变表现出的波形上的变化为判据,由检测人员依据自己的经验对其进行判定。在实际检测之前,操作人员会建立大量的缺陷桩模型,并依据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解释与研究。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前人对它数值模拟方面的探讨常仅限于简化的“桩-土”模型,或是“锤-桩-土”模型,即桩周土和桩端土分别为两种不同的材料,模拟锤击激振载荷,甚至做出尼龙锤的模型,用ABAQUS/Explicit、ANSYS/LS-DYNA、FLAC3D、PIT-S或者COMSOL Multiphysics等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将其结果通过骄佳软件前处理、MATLAB、Surfer 13等软件进行处理并绘制成图。本文主要结合南沙港铁路项目,严格遵循1号桥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基桩的尺寸和参数作为ABAQUS/Explicit数值模拟的选取模型,以数据处理中的路径选择及输出频率选取为参照对象,讨论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采样间隔的设置的合理性;对在不同的输出时间点的数据的精准程度进行讨论,进而引申至实际检测中,对设置设备的采样间隔的合理性进行建议;在复杂地质条件和简化后的简单地质条件下的同根完整基桩的速度时程曲线图,讨论了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于曲线的影响性;以缩径桩的缺陷部位的直径为变量,以断裂桩的断裂部位为变量,最后分析推断了模拟得到的曲线不能完全贴合实际检测情况的可能性原因。其次,以南沙港铁路1号桥墩的某根基桩作为讨论对象,对其同时做了弹性波检测及声波透射检测,进而讨论了两种方法的利弊。最后,以28号桥墩的全桥布置图、施工钻孔地质柱状图为前提,在对其选择了合适的检测方法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并绘制出缺陷判定图。最后总结得到了弹性波反射法快捷、简便、直观、不受场地限制,因而在大多数实测中得到广泛运用,但常囿于被测桩的桩长和桩径,因弹性波在桩身中传播时会发生能量的衰减,使得接收信号较为微弱,使得判断其缺陷较为困难,因而选择使用声波透射进行检测以证实。而声波透射法虽然检测精度高,在数据处理中,反映缺陷段更加直观,不受基桩尺寸的限制,但其成本较高,因而常作为辅助手段用于实际检测中。

廖秋琴[7](2019)在《LNG储罐桩基施工工艺优化及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结合广西液化天然气工程项目LNG储罐桩基工程实际,通过分析广西LNG项目储罐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对桩基施工工艺技术进行优化,重点对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定位、钻进成孔、泥浆护壁、沉渣控制、清孔质量、钢筋笼预制及吊装、上下两节钢筋笼机械连接、地下部分混凝体浇筑、混凝土浮浆处理、地上部分后支模一次浇筑成型等关键工序进行优化,并对质量关键控制点提出改进措施,最终总结出一条能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节约项目投资的桩基施工工艺优化路线。结合广西LNG项目储罐桩基检测工程实际,研究LNG储罐高承台桩基极限承载力及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和技术要点,分析各类桩基检测方法在工程实践过程中评定判据及检测要点,并结合大量检测数据及图表分析,研究论证多种桩基检测方法组合并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探索出一种既能全面准确反映桩基质量,又能有效地节约投资、缩短工期的最优检测方法组合。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本文所总结的桩基施工工艺优化路线,以及地下地上后支模一次浇筑成桩、上下两节钢筋笼长短丝直螺纹套筒机械连接等新工艺、新技术,适用于沿海吹砂填海、围堰造地岩土条件的高质量、高耐震性、高使用寿命的LNG储罐桩基施工技术要求,能大大地保证大直径旋挖钻孔灌注桩基桩完整性及竖向抗压、水平极限承载力等桩基质量指标,基桩成品优良率达97.48%(Ⅰ类桩),同时缩短作业工期30天;本文所研究的“总桩数的100%低应变动力检测+总桩数的10%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总桩数的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总桩数的1%水平静载试验”检测方法组合,既能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桩身结构完整性及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及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等桩基质量指标,又能有效地节约投资、缩短工期的最优检测方法组合,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研究的桩基施工工艺优化路线切实有效,为相类似LNG储罐桩基施工及基桩完整性及桩身质量检测提供参考理论和工程实践依据。

徐杰[8](2019)在《深厚软土场地偏斜管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广泛应用于建筑桩基工程中。在深厚软土场地管桩施工完成后受到地质条件、基坑土方开挖、地下水等其它外部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原已施工的垂直管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斜,这种现象在珠三角地区屡见不鲜;而目前对于深厚软土地区偏斜管桩的单桩和群桩承载力的性能研究却很少,如何准确的判定不同程度偏斜管桩的承载力大小并加以合理利用以确保上部建筑结构的安全是目前基础工程中一个需要解决并存在困难的热门问题。本文首先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对偏斜管桩工作性状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偏斜管桩的竖向荷载传递形式和破坏形式,建立了不同偏斜程度管桩有效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次,通过选择土体和管桩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本构模型、单元类型、接触单元、边界条件、单元网格属性、定义施工阶段和施工工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建立不同程度偏斜管桩承载性状的力学模型,展开对偏斜管桩有效承载力的计算模拟,以佛山智城项目管桩现场静载试验结果为验证基础,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进行细化对比,两者结果吻合度较好,说明用Madis GTS NX软件建立的偏斜管桩有效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和所选计算参数等是合理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深厚软土场地影响偏斜管桩承载力的不同因素,结果表明偏斜管桩的实际有效承载力不仅与偏斜角度有关,还与淤泥软土的深度、管桩直径相关,从而进一步确认了不同偏斜角度下管桩的承载力与垂直管桩的承载力实用性等效换算关系,为后期事故工程的处理补桩提供了有力支撑。最后,本文通过佛山某实际已发生大量不同偏斜程度管桩的事故工程为案例,不仅详细分析了造成在深厚软土场地管桩偏斜的原因,而且对管桩基础事故工程的补桩加固处理给出具有指导和措施。所处理的工程项目目前已经全部装修完成并使用,其监测和监测资料表明按照本文的研究成果确定的处理方案是可行的。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偏斜预应力管桩基础的事故处理具有工程应用的指导意义。

王明[9](2019)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与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实践表明,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层数不断增加,建筑物的单桩荷载越来越大,因而对单桩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吨位静载荷试验也越来越多。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检测方面,目前安徽地区大吨位静载荷试验地方经验并不多,大直径深嵌岩桩内力测试试验研究也很少,因而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十分必要。本课题将依托马鞍山某银行办公楼项目(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不小于90000kN)和合肥市滨湖新区某518米超高层桩基检测项目(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不小于33000kN),深入开展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与检测技术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总结归纳前人关于桩土荷载传递机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桩的极限状态和实际工程中影响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极限值因素,研究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2)分析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荷载传递机理,研究自平衡静载荷试验与传统静载荷试验荷载传递机理的区别,分析自平衡法静载荷试验中数据等效转化的方法和测试准则。(3)针对超大吨位自平衡静载荷试验,开展预埋载荷箱加补偿荷载法技术研究,研发新型并联式载荷箱。提出超大吨位载荷箱设计、安装和埋设后处理的过程方法,以满足超大吨位载荷箱实际工程需要。(4)深入分析大吨位静载荷试验过程中,基桩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的发挥情况及机理。针对嵌岩型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研究嵌岩深度对嵌岩桩侧阻力的影响。

段海帆[10](2018)在《高承载力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时在线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采用超高层、大跨度设计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对桩基础的竖向抗压承载力要求越来越大,近年来,在昆明出现了西山万达广场、恒隆广场、春之眼等超高层建筑,单桩承载力均创新高。传统的基桩静载试验皆由人工完成,整个加载控制及数据采集通过手压或液压千斤顶加载,并人工读取机械百分表的读数来完成整个测试过程。由于荷载量非常大,测试持续时间和过程长,人在测试操作时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为消除桩基静载检测中的人工误差和安全隐患,提高检测质量,保证桩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的要求,利用先进的全自动加(卸)载和数据采集仪器设备,构建了高承载力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荷实时在线检测系统,实现基桩静载试验的远程加载、数据的实时传输,试验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保障试验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对昆明市某工程的工程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为34000kN)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检测。建立实时在线检测系统,对自动加(卸)载和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选型及配置。应用实时在线检测系统对18#工程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检测,测试结果为:试桩的承载力为34000kN,承载力特征值为17000kN,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实时在线检测系统的应用,增强了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开展基桩静载荷试验的自动化、信息化检测和实时上传数据,以及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二、高应变动力检测桥梁基桩极限承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应变动力检测桥梁基桩极限承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应变检测下桩的动态响应性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基桩动测技术发展研究
        1.2.2 基桩动测技术应用研究
        1.2.3 基桩动测技术动态响应研究
    1.3 高应变检测当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高应变检测试验理论研究
    2.1 概述
    2.2 基本理论
        2.2.1 一维杆件波动方程
        2.2.2 上行波和下行波
        2.2.3 应力波在桩身的传递
    2.3 基桩高应变检测CASE法
        2.3.1 锤击作用下的桩周土阻力
        2.3.2 CASE法的基本假定
        2.3.3 CASE法的基本公式
    2.4 关于高应变检测下锤击效率研究
        2.4.1 基于动态响应过程分析高应变检测的要点
        2.4.2 锤击作用下实际接收的能量与锤击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应变检测基桩锤击能量传递效率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工程实例的统计对比分析研究
        3.2.1 工程实例组1
        3.2.2 工程实例组1数据结果分析
        3.2.3 工程实例组2
        3.2.4 工程实例组2数据结果分析
        3.2.5 工程实例组3
        3.2.6 工程实例组3数据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应变锤上测力法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锤上测力基本原理
    4.3 锤上测力与桩身测力工程实例对比
        4.3.1 有效波形获得概率对比
        4.3.2 高应变检测波形质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应变法基桩完整性检测分析研究
    5.1 引言
    5.2 其他基桩完整性检测法
        5.2.1 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
        5.2.2 基桩声波透射法
        5.2.3 基桩钻芯法
    5.3 高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应用研究
        5.3.1 高应变法与基桩钻芯法综合应用研究
        5.3.2 高应变法与声波透射法综合应用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应变现场检测试验验证
    6.1 基本思路
    6.2 现场检测
        6.2.1 工程概况
        6.2.2 仪器设备以及检测要求
    6.3 检测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旋挖成孔灌注桩抗压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计算方面
        1.2.2 现场试验及规范方面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第二章 锚桩法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研究
    2.1 概述
    2.2 依托的工程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3 试验桩设计
        2.3.1 试验目的及试验数量
        2.3.2 试验桩及锚桩概况
    2.4 试验桩施工
        2.4.1 试桩施工工艺
        2.4.2 施工过程控制及结果
    2.5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2.5.1 主要仪器设备
        2.5.2 试验方法
        2.5.3 试验数据分析
    2.6 桩身内力测试
        2.6.1 钢筋应力计的安装
        2.6.2 钢筋应力计测试原理
        2.6.3 本试验所用钢筋应力计的计算参数
        2.6.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和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平衡静载荷试验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性分析
    3.1 自平衡法概述
    3.2 依托的工程及工程地质条件
    3.3 试桩概况
    3.4 试验目的及数量
    3.5 试验仪器及设备
    3.6 试验步骤
    3.7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确定
    3.8 试验数据分析
        3.8.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
        3.8.2 桩身内力测试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4.1 规范法计算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4.2 按建筑行业规范计算的桩基承载力
        4.2.1 规范中的计算参数
        4.2.2 桩基承载力计算
    4.3 按公路行业规范计算桩基承载力
        4.3.1 规范中的计算参数
        4.3.2 桩基承载力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传统单桩承载力测试方法及存在问题
        1.2.1 动力测桩法
        1.2.2 静动测桩法
        1.2.3 静载试验
    1.3 自平衡试桩法研究现状
        1.3.1 自平衡试桩法的发展和应用
        1.3.2 自平衡试桩法研究热点
    1.4 问题提出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反向自平衡测试技术
    2.1 桩基承载力反向自平衡测试原理
        2.1.1 自平衡试桩法原理
        2.1.2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原理
    2.2 桩基承载力反向自平衡测试方法
        2.2.1 反向自平衡测试装置
        2.2.2 反向自平衡测试步骤
        2.2.3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加载方式
        2.2.4 反向自平衡试验沉降观测方法
        2.2.5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试桩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3.1 竖向抗压桩受力性状
        3.1.1 非嵌岩桩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
        3.1.2 非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1.3 嵌岩桩荷载传递规律
        3.1.4 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2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荷载传递规律
    3.3 桩基承载力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数值分析
        3.3.1 模型假设
        3.3.2 有限元整体模型
        3.3.3 边界条件
        3.3.4 作用荷载
        3.3.5 桩土相互作用
        3.3.6 分析步与初始地应力平衡
        3.3.7 极限承载力确定
        3.3.8 Q-S曲线
        3.3.9 轴力及摩阻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反向自平衡法嵌岩桩室内模型试验
    4.1 相似原理
        4.1.1 几何相似
        4.1.2 材料属性相似关系
        4.1.3 材料强度相似
    4.2 模型装置选取
        4.2.1 自平衡模型试验装置
        4.2.2 静载模型试验装置
    4.3 模型设计
        4.3.1 模型桩
        4.3.2 基岩及土制备
        4.3.3 模型桩
        4.3.4 封堵板
        4.3.5 反力锚固系统
        4.3.6 加载系统
        4.3.7 量测系统
    4.4 试验方法及关键问题
        4.4.1 试验方法
        4.4.2 试验关键问题
    4.5 试验检测
        4.5.1 光纤检测
        4.5.2 模型试验装置
    4.6 承载力确定
        4.6.1 模型试验确定
        4.6.2 经典参数法确定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商丘某电厂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依据与意义
        1.1.1 桩的历史
        1.1.2 桩基础的应用
    1.2 常见的基桩质量通病
    1.3 基桩的检测
        1.3.1 承载力检测
        1.3.2 完整性检测
    1.4 基桩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灌注桩的检测方法
    2.1 承载力检测
        2.1.1 静载试验
        2.1.2 高应变法
    2.2 桩身完整性检测
        2.2.1 定义
        2.2.2 适用范围
    2.3 桩身内力测试
        2.3.1 传感器埋设技术要求
        2.3.2 桩身内力测试数据分析
    2.4 各检测方法对比之下的优缺点
第三章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1 工程概况
        3.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2 检测方法
        3.2.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3.2.2 桩身和桩端的应力测试
        3.2.3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3.2.4 高应变检测
        3.2.5 低应变检测
    3.3 数据整理
        3.3.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3.3.2 桩身和桩端的应力测试
        3.3.3 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
        3.3.4 高应变检测
        3.3.5 低应变检测
    3.4 检测结果
        3.4.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3.4.2 桩身和桩端的应力测试
        3.4.3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3.4.4 高应变检测
        3.4.5 低应变检测
第四章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沉降的确定
    4.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确定
        4.1.1 静载试验确定
        4.1.2 高应变法确定
        4.1.3 理论公式确定
        4.1.4 三种方法对比分析
    4.2 单桩沉降的确定
        4.2.1 静载试验确定
        4.2.2 高应变法确定
        4.2.3 理论公式确定
        4.2.4 三种方法沉降量的比较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邯郸市某工程单桩竖向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桩基发展历史
    1.2 等直径桩和挤扩支盘桩承载特性对比研究现状
    1.3 常见桩基检测方法及特点
        1.3.1 直接法
        1.3.2 半直接法
        1.3.3 间接法
    1.4 常见数值方法
        1.4.1 有限元法(FEM)
        1.4.2 边界单元法(DEM)
        1.4.3 无单元法(EFM)
        1.4.4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
        1.4.5 离散元法(DEM)
    1.5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1.5.1 等直径桩
        1.5.2 挤扩支盘桩
    1.6 技术路线
    1.7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等直径桩竖向承载特性理论分析
    2.1 等直径桩的破坏类型
    2.2 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
        2.2.1 桩周土性质的影响
        2.2.2 桩长和桩径的影响
        2.2.3 桩体材料的影响
    2.3 竖向荷载下等直径桩的工作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挤扩支盘桩竖向承载特性理论分析
    3.1 挤扩支盘桩的优缺点
        3.1.1 挤扩支盘桩的优点
        3.1.2 挤扩支盘桩的缺点
    3.2 挤扩支盘桩的施工工艺
    3.3 竖向荷载下挤扩支盘桩的工作机理
    3.4 挤扩支盘桩破坏模式
        3.4.1 支盘体区域土体破坏
        3.4.2 支盘桩桩体破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试桩质量检测试验及结果分析
    4.1 工程区概况
        4.1.1 拟建工程概况
        4.1.2 地层描述
    4.2 桩基质量检测
        4.2.1 检测依据
        4.2.2 本次静载试验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4.2.3 本次低应变检测试验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4.2.4 检测设备
    4.3 检测结果分析
        4.3.1 静载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4.3.2 低应变完整性检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桩承载特征数值模拟
    5.1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5.2 模型建立
        5.2.1 基本假定
        5.2.2 本构模型
        5.2.3 模型的建立
        5.2.4 参数赋值
        5.2.5 边界条件
    5.3 模拟结果及验证
        5.3.1 模拟结果
        5.3.2 模型可靠性验证
    5.4 等直径桩承载特性分析
        5.4.1 桩身轴力分析
        5.4.2 侧摩阻力分析
        5.4.3 桩体压缩量分析
    5.5 挤扩支盘桩承载特性模拟及分析
        5.5.1 模型建立
        5.5.2 荷载~沉降曲线分析
        5.5.3 桩身轴力分析
        5.5.4 荷载分担比率分析
    5.6 满足该工程设计要求下挤扩支盘桩优化
        5.6.1 该工程条件下挤扩支盘桩与等直径桩承载力对比
        5.6.2 缩小桩径挤扩支盘桩模拟
        5.6.3 支盘体位置对桩基承载能力的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6)广州南沙港铁路桥梁桩基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桩基弹性波无损检测基本理论
    2.1 弹性波法在基桩中的传播原理
        2.1.1 一维线弹性杆件波动方程的建立
        2.1.2 一维线弹性杆件波动方程的波动解
        2.1.3 直杆中波的传播
        2.1.4 波在杆件截面发生变化时的传播
        2.1.5 杆件摩阻力作用
        2.1.6 反射波法测定桩身质量的基本原理
        2.1.7 波在三维介质中的传播
    2.2 基桩检测常用方法分类及检测原理
第3章 常见基桩病害类型的数值模拟研究
    3.1 ABAQUS软件介绍及正演流程
        3.1.1 ABAQUS软件简介
        3.1.2 正演模拟计算流程
        3.1.3 计算模型的选取
    3.2 弹性波法检测完整桩的数值模拟
        3.2.1 部件建立及其属性装配
        3.2.2 部件装配及节点集和参考点的添加
        3.2.3 计算模型的输出设置
        3.2.4 设置边界条件及载荷
        3.2.5 计算模型的网格划分
        3.2.6 计算模型的相互作用
        3.2.7 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3.3 弹性波检测缺陷桩的数值模拟
        3.3.1 缩颈桩的数值模拟
        3.3.2 断桩的数值模拟
        3.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程应用实例
    4.1 广州南沙港铁路工程概况
    4.2 工程地质条件
    4.3 方法比选
        4.3.1 低应变动力检测法
        4.3.2 声波透射检测法
        4.3.3 应用实例及分析
    4.4 弹性波法经济效益与应用效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LNG储罐桩基施工工艺优化及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LNG储罐桩基施工工艺优化
    2.1 广西LNG储罐桩基工程概况
    2.2 LNG储罐桩基施工工序优化分析
        2.2.1 测量放线
        2.2.2 护筒埋设
        2.2.3 泥浆制备及泥浆护壁
        2.2.4 钻进成孔
        2.2.5 清孔
        2.2.6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2.2.7 地面以下部分砼灌注
        2.2.8 地面以上部分后支模砼浇筑
    2.3 桩基工程通病和预防措施
        2.3.1 堵管
        2.3.2 导管漏水
        2.3.3 坍孔或缩径
        2.3.4 钢筋笼位置偏差过大
        2.3.5 钢筋笼上浮、下沉
        2.3.6 桩身砼蜂窝、孔洞、缩颈、夹泥、断桩
        2.3.7 桩倾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NG储罐桩基检测方法研究
    3.1 常用基桩检测方法优缺点分析
    3.2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
        3.2.1 检测目的及原理
        3.2.2 检测判据
    3.3 基桩超声波透射法检测
        3.3.1 检测目的及原理
        3.3.2 检测判据
    3.4 LNG储罐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3.4.1 锚桩横梁反力法
        3.4.2 锚桩与压重联合反力法
        3.4.3 试验加载方式
        3.4.4 加卸载与沉降观测
        3.4.5 终止加载条件
        3.4.6 卸载与卸载观测
        3.4.7 检测判据
    3.5 LNG储罐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3.5.1 试验目的
        3.5.2 试验加载装置
        3.5.3 荷载与位移量测
        3.5.4 试验加载方式
        3.5.5 加卸载与位移观测
        3.5.6 终止试验条件
        3.5.7 检测判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NG储罐桩基检测结果分析及评判
    4.1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结果分析及评判
    4.2 基桩超声波透射检测结果分析及评判
    4.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及评判
    4.4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及评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LNG储罐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优化
    5.2 LNG储罐桩基多种检测方法择优组合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深厚软土场地偏斜管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偏斜基桩承载性能研究现状
        1.3.1 国外对偏斜桩承载力性能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对偏斜桩承载力性能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深厚软土场地偏斜管桩承载机理
    2.1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垂直桩的荷载传递机理与破坏模式
        2.1.1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垂直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2.1.2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垂直桩的破坏形式
    2.2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垂直桩承载力确定及常见的Q~s曲线
        2.2.1 垂直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2.2 垂直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Q~s曲线
    2.3 偏斜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荷载传递形式与破坏类型
        2.3.1 竖向荷载作用下偏斜桩的荷载传递
        2.3.2 偏斜桩的破坏形式类型
    2.4 偏斜桩在竖向荷载作时的承载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常见岩土本构模型及基桩承载力试验方法
    3.1 Midas GTS NX软件介绍
    3.2 常用本构模型介绍
        3.2.1 弹性Elastic
        3.2.2 邓肯张模型Duncan-Chang
        3.2.3 摩尔-库伦模型Mohr-Coulomb
        3.2.4 修正摩尔-库伦模型Modified Mohr-Coulomb
        3.2.5 修正剑桥模型Modified Cam Clay
        3.2.6 德鲁克模型Drucker-Prager
    3.3 不同本构模型下的桩基承载力数值模拟与实际情况对比分析
        3.3.1 工程概况
        3.3.2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3.3.3 水文地质条件
        3.3.4 管桩现场静载试验数据分析
        3.3.5 不同本构模型下对管桩静载试验的模拟
    3.4 承载力确定的试验方法-静载试验法
        3.4.1 基本原理
        3.4.2 试验步骤
        3.4.3 试验方法分类
        3.4.4 静载试验的优缺点
    3.5 承载力确定的试验方法-高应变动测法
        3.5.1 基本原理
        3.5.2 试验步骤
        3.5.3 承载力计算方法分类
        3.5.4 高应变检测试验的优缺点
    3.6 桩身完整性试验方法-低应变反射波法
        3.6.1 基本原理
        3.6.2 常见桩基缺陷类型
        3.6.3 桩基缺陷典型曲线特征
        3.6.4 低应变反射波法优缺点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偏斜管桩承载力的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
    4.1 现场试验工程项目概况
        4.1.1 工程简介
        4.1.2 水文地质条件
        4.1.3 工程地质条件
        4.1.4 桩基偏斜情况
    4.2 偏斜管桩现场试验分析
        4.2.1 低应变试验分析
        4.2.2 高应变试验分析
    4.3 偏斜管桩的承载力数值模拟方案
        4.3.1 桩-土界面单元
        4.3.2 模型的建立
        4.3.3 不同偏斜情况下单桩承载力分析
        4.3.4 不同偏斜情况下单桩轴力分析
        4.3.5 不同偏斜情况下单桩弯矩分析
    4.4 竖向荷载作用下不同偏斜管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不同淤泥深度对承载力的影响
        4.4.2 不同管桩直径对承载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厚软土场地管桩偏斜原因分析与防控加固措施
    5.1 深厚软土场地管桩偏斜原因分析
        5.1.1 场地地质条件复杂
        5.1.2 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5.1.3 基坑设计方案不合理
        5.1.4 基坑开挖的影响
        5.1.5 桩基施工相互影响
    5.2 深厚软土地区桩基偏斜的风险防控
        5.2.1 重视地质勘察工作
        5.2.2 桩基选型和设计需综合考量
        5.2.3 施工规范化
        5.2.4 施工管理信息化
    5.3 偏斜管桩处理措施
        5.3.1 偏斜管桩插筋填芯处理
        5.3.2 偏斜管桩纠偏加固处理
        5.3.3 偏斜管桩补桩处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类项目
致谢

(9)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与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研究现状
        1.2.1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定义
        1.2.2 基桩承载性能理论研究现状
        1.2.3 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法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工作
第二章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机理
    2.1 影响桩基竖向承载力的因素
        2.1.1 桩土相互作用理论模型分析
        2.1.2 基桩承载力影响因素
    2.2 基桩承载机理分析
    2.3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状类型
        2.3.1 承载性状分类
        2.3.2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状类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研究
    3.1 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基本原理
    3.2 预埋载荷箱加补偿荷载法桩基静载荷试验研究
    3.3 超大吨位自平衡法载荷箱埋设技术
        3.3.1 载荷箱设计
        3.3.2 载荷箱安装
        3.4.3 载荷箱安装后处理
    3.4 等效转换方法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静载试验与分析
    4.1 工程概况与土层
    4.2 试验前地基处理
    4.3 数据观测
        4.3.1 传统预埋载荷箱法数据观测
        4.3.2 预埋载荷箱加补偿荷载法数据观测
    4.4 静载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传统预埋载荷箱法岩基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4.4.2 自平衡法加补偿荷载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直径深嵌岩桩的内力测试
    5.1 工程概况与土层
    5.2 大直径深嵌岩桩内力测试方法及钢筋计位置
    5.3 桩身内力测试结果分析
        5.3.1 桩顶位移曲线
        5.3.2 桩身内力计算
        5.3.3 桩侧阻力与端阻力发挥情况分析
    5.4 大直径深嵌岩桩嵌岩深度与岩层侧阻峰值强度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0)高承载力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时在线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桩基础检测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3.2 桩基础检测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桩身完整性试验检测
    2.1 桩身完整性试验方法
        2.1.1 低应变法概述
        2.1.2 试验测试原理
    2.2 现场操作
        2.2.1 桩头处理
        2.2.2 激振设备的选择
        2.2.3 传感器安装与激振操作
        2.2.4 测试参数设定
        2.2.5 信号采集与筛选
    2.3 测试数据分析及评价
        2.3.1 桩身波速平均值确定
        2.3.2 缺陷位置确定
        2.3.3 桩身完整性判定
    2.4 工程实例
        2.4.1 仪器设备
        2.4.2 数据判定
        2.4.3 工程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时在线检测系统建立
    3.1 实时在线检测系统的原理及构建
        3.1.1 载荷控制系统的构建
        3.1.2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构建
    3.2 实时在线检测系统设备参数
        3.2.1 RS-JYD自动静载测试仪主机
        3.2.2 RS-JYD自动静载测试仪前端机
        3.2.3 实时在线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时在线检测
    4.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
        4.1.1 现场试验要求
        4.1.2 测试步骤及方法
        4.1.3 测试数据分析与判定
    4.2 工程应用
        4.2.1 测试准备
        4.2.2 实时在线系统安装
        4.2.3 节点关键部位的应力状态分析
    4.3 测试数据分析
        4.3.1 测试数据
        4.3.2 测试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发表的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四、高应变动力检测桥梁基桩极限承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应变检测下桩的动态响应性能分析研究[D]. 侯传相.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旋挖成孔灌注桩抗压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D]. 付利卿. 兰州大学, 2020(04)
  • [3]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D]. 巴军涛.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4]商丘某电厂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研究分析[D]. 赵久斌. 长安大学, 2020(06)
  • [5]邯郸市某工程单桩竖向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D]. 张岩.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8)
  • [6]广州南沙港铁路桥梁桩基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D]. 王丹.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LNG储罐桩基施工工艺优化及检测技术研究[D]. 廖秋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深厚软土场地偏斜管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D]. 徐杰. 广州大学, 2019(01)
  • [9]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与检测技术研究[D]. 王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10]高承载力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时在线检测研究[D]. 段海帆.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桥梁基础桩极限承载力的高应变动态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