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合投资主体的农机推广服务机制

建立适合投资主体的农机推广服务机制

一、建立与投资主体相适应的农机推广服务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东[1](2021)在《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文中认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重要的技术支撑,农业机械对于提升农牧业生产率非常重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是近年来众多因素造成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面临发展瓶颈,农机行业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调整是一个方面,而农机购置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农业机械购置投资相对来说是农户最大额的生产性投资,农户自身积累的内源性融资往往难以满足购机资金需求,而不成熟的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信贷配给情况,信贷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那么农户农机购置是否面临融资约束?不同类型的融资约束是否会影响农户农机购置行为?近年发展起来的融资租赁业务政府将其视为解决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金融创新服务,农机融资租赁作为一项有效缓解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金融创新服务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提倡。但是一项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除了基于供给侧的考虑以外更应该基于需求者的视角进行设计,承租者农户作为参与主体是否愿意参与以及倾向于什么样的融资租赁合约方案是值得探讨的。鉴于此,本文选取通过对内蒙古部分盟市的农牧区进行调研获得一手实地调研数据,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对农户的农机购置行为以及农机融资租赁选择偏好进行研究,总结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特征以及农机融资租赁的选择意愿及偏好,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农机融资租赁业务,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1)尽管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结构性调整期,但是农机购置需求依然旺盛,农户的自有财力无法满足购买大型农机具的资金需求。农村普遍存在“小型农机无需融资,大型农机无处融资”现象。现有融资的金融机构渠道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机融资困难在于贷款额度小、利率高、到账时间长和周期不灵活,农户在购买农机时存在结构性融资约束问题。(2)基于农户农机购置的融资需求的调研数据,应用直接识别法识别在农农户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农户是否受融资约束是影响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规模的重要因素。其中需求型融资约束并不会影响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购置规模,而供给型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购置规模均有显着影响。除了本文重点探讨的融资约束因素以外,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等因素的研究结论基本和以往的研究文献一致。(3)基于承租人视角探讨农户对农机融资租赁的认知及参与意愿,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机融资租赁的主要因素。农机购置过程中受到融资约束是选择参与农机融资租赁的前提。农户除了基于自身条件的考虑,更关注农机融资租赁业务的费率水平、融资期限、抵押担保、增值服务等方面的属性,其中抵押担保影响最大、其次是融资周期、最后是增值服务。而不同特征的农户对于这些属性的偏好也存在一定异质性,农户对不同属性的支付意愿也不同。所以要想推广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必须从农户的需求出发设计合约,创新模式。(4)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最后提出加大政府支农政策力度,破解农户农机购置需求的融资约束;加强新型金融模式宣传,提高农户农机融资租赁认知水平;加快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增强农机融资租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维护农机融资租赁各参与主体利益;营造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引导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从融资约束的视角研究农户农机购置行为。从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特征的角度为农户个人农机投资不足提供新的解释,以期为国家下一步出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提供理论借鉴;(2)从承租方的微观视角研究农户农机融资租赁的参与意愿,结合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分析基于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目的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这方面的文献做一点有益补充;(3)应用选择实验法分析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属性的选择偏好。应用选择实验法探究农户对于农机融资租赁属性的偏好及其支付意愿,以期为承租方在设计农机融资租赁合同方案或者国家出台鼓励农机融资租赁发展政策建议的时候提供现实参考。

王永仓[2](2021)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文中指出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数字金融以先进的底层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途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三农”领域的热点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农村居民外出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但是中国传统农村金融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乏力,需要寻求新的动力以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然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可能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机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数字金融时代。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等优势,降低了信贷服务对财务报表、信贷记录、抵押担保等传统信贷技术的依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通过促进消费投资、激励创新创业、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等途径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环境,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机会。数字金融有望通过金融组织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长期面临的低收益、高成本、效率与安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可以惠及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大量农村居民,有助于缓解他们的金融约束,获得便利低成本的支付、投资理财、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并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促进他们的创业、投资、经营及就业活动,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使农民收入增长。鉴于此,本文以数字金融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基于中国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依据。具体地,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及结构变化、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综合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法、中介效应模型、门槛估计法、面板半参数估计、空间计量、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Iv-probit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结论提出发展数字金融以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结如下:第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差距日趋缩小,但是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然存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并产生新的金融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收入结构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各省农民收入差距日渐缩小,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分块集聚的特征;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加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各类数字金融业务的应用与普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发展差距日渐缩小,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明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着增强。但是数字金融发展本身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部分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非因为数字金融而化解,有些问题在数字金融领域反而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并产生了新的金融排斥。中国数字金融在短期内将会强化监管,长期将会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并重,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及收入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形态已经高度货币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超越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来源,转移性收入成为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财产性收入水平依然较低。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近年来农民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正在放缓。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农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农民收入较低的省份存在分块集聚的特征。伴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各维度、数字金融的各项业务与农民收入具有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正相关性,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存在非线性特征。第二,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各项收入增长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处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群体均能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多,在不同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差异。首先,无论是数字金融总指数还是各维度指数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滞后效应。采用过度识别的工具变量GMM和LIML方法对内生性进行控制的估计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支付、信贷、保险等各类数字金融业务均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次,数字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再次,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的增收效应最强。最后,各收入分位数上的人群均能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体现出包容性特征。第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基于自身非线性特征,并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明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前所有省份的数字金融发展均跨越了第二个门槛值。其次,总体上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明显,但其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存在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农民增收效应逐步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覆盖广度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交互耦合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使用深度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增收效应有所减弱。在样本期内大部分省份的人力资本仍然处在数字化程度增收效应较大的阈值范围内。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数字金融各维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具体来看,覆盖广度不仅有利于本省的农民收入增长,还能提高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使用深度有利于提高本省农民收入增长,但对邻接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对本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着,但是对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并主要通过城市化进程进而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在控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本身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渠道。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除了通过中介变量传导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省份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在初始互联网普及率、居民高等教育比例相对较低省份,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初始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私营企业比重较高的省份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化途径来实现,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化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除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最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存在区域差异。第五,数字金融促进家庭创业,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创业活动,提高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农户增收,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影响更为显着。首先。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降低了农户的农业收入,提高了非农收入,即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收入结构;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对所有农户的家庭增收均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农户,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总体上,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表现出先下降后缓慢增强的特征,对非贫困农户、东部地区的农户以及低社会资本和低金融知识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更强,对贫困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弱。其次,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和提高非农就业水平,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从创业活动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尤其是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概率,并改善非创业家庭的创业意向;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其创业活动具有溢出效应,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则不显着。从创业绩效来看,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提高项目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还能改善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和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非创业农户的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相较已有研究,本文创新在于:(1)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验证,现有研究通常从某一个方面的来展开。宏观层面,从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讨论数字金融通过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逐步检验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吸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微观层面从支持农户家庭创业的视角讨论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创业活动,尤其是机会型创业,并提升了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家庭增收。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经济对自雇型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影响,但是很少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创业家庭和非创业家庭就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影响力度更大。即是说,数字金融更有利于增加受雇型劳动者的非农就业机会。(2)研究内容方面。没有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能否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得好处,这一点很少有文献进行考察。本文从社区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不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收入、家庭创业及非农就业均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关于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目前关注的文献也较少。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促进了非贫困户的家庭增收,但是对贫困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显着。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金融对非农收入的影响,但是对农业收入的关注比较少。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提高了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减少了农业收入。(3)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面板门槛模型、二次项面板模型及面板半参数模型结合起来以研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将面板门槛模型与交互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数字金融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研究数字金融农户增收效应时使用了OLS、2SLS及PSM方法。现有研究在处理同类问题时通常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本文尽可能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王晓丽[3](2020)在《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工具选择与组合性设计 ——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家庭农场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主体,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家庭农场从生成到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同的金融工具手段在家庭农场运行机制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与功能具有差异性。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应的金融工具在资金融通、信用构建、风险规避、价格发现、技术运用等方面进一步支持与优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家庭农场缺少合格的抵押品,难以从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生产所需的各类资金,使得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有效抵押品缺乏和担保制度不健全使得家庭农场贷款可得性降低,严重阻碍了家庭农场发展,同时,家庭农场经营所面临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迫切需要通过农业保险政策工具和灾后救助等途径化解。因此,加快建立符合家庭农场金融需求的金融制度体系,创新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最终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是当前决策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借鉴生产效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农业金融支持等理论,揭示了家庭农场发展在生产投资、金融需求、风险规避、信用构建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并从供给端的角度对组合性金融工具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理论机理进行合理论证,从家庭农场融资约束、金融机构金融供给、政策部门金融政策支持等多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此,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和淄博市等17个主要城市中的120多个区、县、镇、乡、村家庭农场发展的融资约束与金融资源获取情况,并以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了291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微观数据。最后,本文通过设计多元线性模型、截面门槛模型、工具变量分位数模型定量分析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设计了适应家庭农场金融需求的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这对于家庭农场发展而言,具有丰富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具体的研究结论为:第一,家庭农场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面积和投资规模,对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和抵押担保融资等金融服务存在迫切需求,而选择通过民间金融组织和网络平台借款获取资金的意愿并不强烈。从家庭农场投资绩效来看,大多数家庭农场的投资规模并未达到最优水平,投资决策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是制约其绩效提升的主要原因,家庭农场投资规模和投资绩效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此外,家庭农场资金规模较小导致生产要素匮乏、金融政策缺位造成资金融通困难、家庭农场缺乏有效抵押品使得投融资不畅、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引致经营风险、风险补贴不足使经营欠佳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家庭农场由于缺乏抵押物而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供给型融资约束,如果能够为家庭农场引入相应的抵押物,则越有利于提高家庭农场金融资源可得性,进而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同时,当农业信贷供给水平较低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小;当农业信贷供给水平较高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大,即农业信贷对家庭农场发展存在“先递减,后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第三,农业保险能够对家庭农场生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是保障家庭农场发展的有力金融工具,加大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支持力度能够有效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同时,当农业保险供给水平较低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小;当农业保险供给水平较高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大,即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发展存在“先递减,后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第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融资途径,能够为商业银行和家庭农场搭建了有效的信用体系,增加了家庭农场农业信贷供给,有助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同时,当抵押担保贷款供给水平较低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大;当抵押担保贷款供给水平较高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小,即抵押担保贷款对家庭农场发展存在“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从抵押担保、风险补偿、金融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设计:第一,健全抵押担保机制,加强与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积极建立财政、银行、担保公司风险分摊比例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农业信贷和抵押担保的协调效应。第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工具建立贷款损失风险补偿基金和保险风险补偿金,协助家庭农场分摊生产成本和风险。第三,强化金融服务机制,加强金融信息科技工程建设,探索建立“三农”资源资产权属管理中心,设立农业经营资产价值评估机构,建立农业风险资产收处管理中心,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风险化解、产权处置及土地经营权的再流转,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并尝试引入“农业贷款+抵押担保+风险补贴+农业贷款再保险”“农业保险+巨灾债券+风险基金”“农村电商+农业信贷+互联网金融”构建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来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邢策[4](2020)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问题是我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既要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保证有效供给,又要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逐年递增,2015年实现“十一连增”,粮食总量达到12428.7亿斤。但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出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一书中的测算:到2020年,按总人口数量为14.3亿、粮食消费人均平均水平为409~414公斤计算,我国人口对粮食的总需求量将达到58487~59202万吨,基于我国现在的粮食生产能力,国内粮食的供给缺口将达到4000~5000万吨左右,可以看出,粮食缺口问题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背后面临着粮食供给的脆弱平衡、强制平衡和紧张平衡。因此,要解决“十三五”期间粮食缺口问题,不仅要通过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供需结构,更要通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并进一步提升粮食产出能力。黑龙江省作为国内商品粮食净调出的重要商品粮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发展环境下,黑龙江省如何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商品粮主产区为实施主体,依托各项措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商品粮净调出量,为解决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提供支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当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尤为关键。首先,从农业圈带理论、农业区域专业化理论、空间规划理论入手,对粮食主产区、商品粮主产区概念的进行剖析,并比较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主产区的异同;从投入产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可以将自然产出能力、要素投入能力、科技支撑能力、政策保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风险抵御能力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将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粮食生产效率、商品粮净调出量、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表征要素。因此,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角度出发,归纳并总结了现行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发现,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现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在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并提升商品粮净调出量等的情况下,仍需要突破瓶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借助于演化博弈分析,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论证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借鉴了国内外重点粮食生产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理论分析、经验借鉴,选择出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发现,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在依据路径选择的目标和路径选择的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分为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及多重相关路径。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实施效果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可以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商品粮主产区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商品粮净出口量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再次,提出了保障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措施。从粮食主产区共有和商品粮主产区特有的特点出发,提出应从建立耕地保护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反哺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初步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选择的理论框架,建立了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包括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和多重相关路径。其次,根据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及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特点,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首次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运行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

刘欣[5](2019)在《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及配套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有效助推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普及。但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在南北地区、不同农作物、不同环节发展不均衡现象日益凸显。近两年来,部分丘陵山区县(市)农机购补资金使用量呈断崖式下跌,农机“产品少、住房少、行路难、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这些问题都对农机管理部门和生产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推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机械化与信息化相融合、农机社会化服务与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作业与农田设施建设相统一”的转型升级改革,及时调整农机配套政策,着力调优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主动适应农业机械化环保、高效、舒适的新要求,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生产作业习惯等精准施策。基于此,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江西省2008年以来农机购置补贴及相关配套扶持政策的改革进程,梳理农机购置补贴相关数据,并在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江西省农业机械化由高速发展阶段正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适时改革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结论。同时,选取江西省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样本县——安福县、丰城市进行调研,收集整理两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的统计年鉴、实施方案、工作总结和典型案例材料等资料,尝试分析配套扶持政策等因素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影响。通过走访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乡镇农机站开展座谈方式,收集基层当前在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机工业、精简操作流程、鼓励交流创新、加强源头管理、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行业管理、引导规模经营等政策建议,为相关地区农机化政策的改革调整提供参考。

李晓龙[6](2019)在《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是关于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增强农业发展效率,拓展农民增收领域,以及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需要改善目前滞后的农村基础设施,也要消除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更要突破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供给瓶颈。在这些供给要素中,尤其以资金和技术的需求最为旺盛,由此也迫切需要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通过扩大农村金融规模、优化农村金融结构以及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等途径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持;同时还需要加快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业技能培训等途径增强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支持。因此,系统地研究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1)研究的主要内容1)系统构建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探究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测度依据与方法。2)统计分析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首先描述性分析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及主要业态现状,系统讨论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省际分布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特征。然后分别分析了农村金融深化和农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以及农村金融深化和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与问题。3)实证研究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基于200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FE、PCSE、FGLS、SYS-GMM、空间计量、门槛回归等计量方法,分别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并从农业技术进步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机制。4)探索设计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与政策建议。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结论,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设计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及二者配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1)考察期内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测算结果表明:2008-2016年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十分明显,年均增长率高达11.97%。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为区域划分标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增长速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则要明显快于东部地区。衡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在整体上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说明中国省际之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正在不断缩小。2)农村金融深化显着提升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综合采用FE、PCSE、FGLS以及SYS-GMM等计量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农村金融深化有利于提升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显着。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地区之间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是造成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3)农业技术进步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技术扩散效应)促进了相邻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传统计量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显着促进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空间计量结果则发现,一个地区的农业技术进步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相邻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即农业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技术扩散效应。进一步运用空间收敛模型检验发现,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且农业技术进步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收敛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4)农村金融深化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显着提升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即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交互作用模型检验发现,农村金融深化有效提高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正向作用。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途径,从而揭示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机制。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随着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效应不断增强,再次验证了农村金融深化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进而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了正向作用。5)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构建农村金融深化和农业技术进步及二者相互配合的长效机制。农村金融深化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产品创新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和协调合作机制;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供给推动机制、需求拉动机制以及示范带动机制;农村金融深化与农业技术进步配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融资保障机制、服务支撑机制以及环境优化机制。(3)研究的重要观点1)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则是振兴乡村产业的根本途径。必须依靠农村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加快培育农村新业态、新产业,建立现代化的农村产业体系来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2)中国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农村金融深化需要充分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深化策略,以有效推动区域农村产业融合的持续健康发展。3)制定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地理空间因素,通过技术要素的空间有效配置形成新的增长点,以带动相邻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协同发展。4)农村金融深化与农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配合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必须依靠农村金融深化,积极发展农业科技金融,促进农业科技要素与金融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5)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最关键是人才兴旺。没有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职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兴旺繁荣就只能是空中楼阁。要鼓励有志青年在农村创业、就业、安居乐业。(4)研究的政策建议1)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完善多层次金融支持政策,缓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约束;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强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2)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含量。健全农业科技人才支持政策,培育农村“众创空间”,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强化科技与农业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创意设计与生产经营对接。3)以地区资源禀赋为前提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多元化并存发展。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和政策差异,积极探索农业内部融合、纵向融合、横向融合、技术渗透型融合、复合型融合等多元化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4)以培育多元融合主体为重点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高度重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供销社、邮政系统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焕发活力,同时增强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能力。5)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基础改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农村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降低涉农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整体盈利能力。6)以相关制度建设为依托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破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供给瓶颈;同时完善监管制度和统计制度,指导和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有序发展。

王富友[7](2019)在《安徽省农业生产者农业投资行为研究 ——以胜圩村和公桥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振兴,而农业生产者是产业振兴的主体,把握住农业生产者的投资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是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安徽省整体农业产业收益较低,很多地区农户放弃农业生产,农户农业投资意愿有所降低,大部分地区处于农业生产设施落后,农业投资水平低下的状态,如何对农业生产者投资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拓宽农业投资渠道,改善农业投资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安徽省农业生产者投资行为的研究不充分。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对农业生产者投资行为的研究较多,但是多数是对东部地区进行的研究,对安徽省农业生产者投资行为的系统性研究目前较少,缺乏对安徽省农业生产者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本文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并通过安徽省两个典型村的实地调研,运用统计分析和模型分析探究安徽省农业生产者投资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机制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简要总结如下:(1)安徽省农业生产者的农业投资水平较低;农业投资以短期为主,中长期投资不足;农业生产者农业投资意愿不强,农业投资增长乏力。(2)安徽省农业生产者农业投资行为的制约因素较多。现阶段安徽省农业生产者年龄偏高、农业生产者教育水平低、农业收入水平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惠农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农户进行农业投资。(3)针对本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户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收入保证农业投资来源等对策建议。

陈航[8](2019)在《中国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社会转型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更是关乎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关键环节,对全面建成农村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相对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三个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持续增收缺乏保障,在微观层面上,会导致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受到影响,降低农民再生产积极性以及相关人力资本投资,农民自身难以实现个人素质的持续提高与发展;而在宏观层面上,影响攻克农村“空心化”积弊,阻碍以农民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从而阻滞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乃至妨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突破农民增收缓慢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国内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制度、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建议,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农民组织化、财政支农、农业技术进步与机械化等。这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其人力资本投资被视为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如何在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中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且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增收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文献还较为有限,其研究中多是将对方作为支撑论点之一,没有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论述,更没有在一定的理论指导框架下进行研究。由此,本文尝试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非常重要,能通过内在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据这一主旨,本文提出以下论题,即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究竟是如何影响农民增收、甚至是持续增收?其主要机制是什么?在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背景之下如何实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围绕“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的影响”这一主线,进行展开分析。首先,本文要对国家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积累现状、农民收入演变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描画,以期为研究主题获得现实资料的支持。其次,本文要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展开机制分析,回答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究竟是如何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然后通过实证方法进行检验。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使问题得到解决。按照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包括0、1章;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包括2、3、4章;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包括5章。基本内容概述如下:0章是导论。本章从研究背景和提出问题出发,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基本论文要素,并通过文献综述,构架出全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以及为此需要的研究方法,为后文的研究过程做好铺垫。1章是理论梳理及其分析框架。本章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并对人力资本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以及分工理论等基础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文献学习,构建了全文的分析框架,提炼出了新型职业农民成长与培育的理论内涵、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通过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的互动机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的内在关联和理论逻辑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的定量关系等全文主线要点。2章是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实况描述。本章说明了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进程决定了传统农民必须向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转变,这不仅有来自体制、市场与技术方面的因素影响,还包括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但不够成熟。其人力资本投资仍存在投资效率低下、收益不足、极不平衡等问题,各投资主体职能不够完备,无法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还需得到进一步的调整。此外,本章还比较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发现增加对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因此解决我国农民收入问题,应合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3章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机制分析。本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扩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有着深远意义。特别将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从耦合机制和长效机制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释,在耦合机制方面,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使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体动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而同时,农民实现增收,农民才会继续加深职业化程度,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只有农民增收,才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进行准确而全面的评价。在长效机制方面,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积累变化,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能;其投资结果主要表现为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使农民劳动能力、管理能力、投资能力得到提升,影响农民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构成变化,从而使得农民收入结构得到调整,农民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得以确立;此外,还能通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带动就业,影响农民赋权、减负与投资过程,促使政府加大支农惠政策力度等,影响农民劳动经营份额、工资收入份额、财产受益份额、转移支付收入份额的变动,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结构的调整,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不竭动力。4章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的实证分析。本章将在理论指引下,通过有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相关文献学习的基础上,构建修正误差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此定量分析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从中发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确存在稳定且显着的长期关系,在更长的时期中,这种互动关系会更加稳定。5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将在前文分析基础之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结论,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至关重要,能够对农民增收、乃至持续增收产生重要促进作用。由此,提出首先应精准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促进培育积极性;其次应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再次应加强政府政策供给,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完善的培育体系;最后应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不竭动力。可以看出,本文存在以下创新点:(1)本文基于改造传统农业等理论逻辑,探讨新时期乡村振兴中的微观主体即农户转型问题,能体现出一定的现实问题导向与学术前沿性。同时,聚焦于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的探讨,又有一定的聚焦性。(2)本文从体制、市场与技术三个维度探讨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制度与技术基础,揭示出职业农民作为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市场主体、产业主体与技术主体的经济属性,在农业市场化与现代化的背景框架下,更科学地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对职业农民增收的影响。(3)本文从三大体系中探讨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收传导过程,即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多个分层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到经济能力提升,到增收的传导载体,保证了研究的结构性和系统性。(4)本文从耦合机制与长效机制两个层面,研究投资、赋能与增收的传导机理,以及增收影响的水平、方式、结构,保证了研究的系统性与缜密性。鉴于本文作者水平有限,对相关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相关资料的收集或有遗漏,并受限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时间跨度较短,本文研究还有继续深入和改进的可能。同时,考虑到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的动态变化,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的推进,其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内涵将越来越丰富,需要进一步探讨。

韩连贵,王岩,王其文,王清,李方旭,张小康,赵建生,董齐,韩铁峰,李九辉,陈贵锋,孙鹏[9](2018)在《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关于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篇章:一是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方略;三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综合的方略规程;四是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的目标和策略;五是传承发扬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六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七是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途径的建议。

胡凌啸[10](2017)在《劳动力价格、经营规模与农民机械化需求及选择研究 ——以粮食生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改革开放前以国家为主导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方式并没有取得成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以后,农民逐渐成为农机投资和使用的主体,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也逐渐符合客观规律。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价格开始上升,从2004年开始更是进入增长的“快车道”;与此同时,我国经营规模表现为总体小但局部分化的特征,形成了大多数小农户与少部分规模户并存的局面。虽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平衡问题,包括地区间的不平衡、作物间的不平衡以及作业环节间的不平衡,现阶段的农业机械化难言完善,离全程机械化的目标更是有不小的距离。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机械化,在劳动力价格增长趋势不可逆转以及推进规模经营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后,农业机械化将承载更多的使命,而政府应该如何支持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我国农民的机械化需求及选择的基础之上。与很多农业机械化的先行国不同,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形成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因此,在讨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问题时,应该要将这一市场作为重要的前提。那么,在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存在的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和经营规模会对农民的农机服务需求产生怎样的影响?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出现又是否会改变农机装备需求的作用机制?如果我国农机装备需求的作用机制存在特殊之处,劳动力价格和经营规模对农机装备需求的影响又将怎样?当一部分农户扩大了经营的规模,他们的农业机械化选择会表现出哪些特征?又会和经营规模有怎样的关系?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对农机服务需求、农机装备需求和机械化方式选择三个主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充分理解我国农民机械化需求及选择的客观规律,并为政府的政策选择提供依据。本文将以粮食生产为例,利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数据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劳动力价格、经营规模对农户农机服务需求的影响。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在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存在的前提下,劳动力价格、经营规模对农户农机服务需求的影响,以帮助分析未来我国农业生产对农机服务的需求情况。本研究首先借助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分析了农业劳动力价格对农机服务需求的影响,然后结合我国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发展,分析了经营规模的作用,并构建了理论模型。利用我国25个省份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劳动力价格上涨,能够显着促进农户的农机服务需求,表现为农业生产中机械支出的提高;经营规模并没有表现出对农机服务需求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机作业市场却显着增加了农户机械支出,可以理解为我国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发育削弱了经营规模对农民采用农机的影响;此外,农产品价格和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刺激农机服务需求。研究内容二:劳动力价格、经营规模对农机装备需求的影响。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在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存在的前提下,劳动力价格、经营规模对农机装备需求的影响,以帮助分析未来我国农机装备的变化。在研究内容一的分析和实证结果基础上,该部分阐释了我国农机装备需求的作用机制,中国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出现使得农机装备需求主体出现了分化,而这导致以往分析农机装备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无法适用于中国的现状。在根据中国的现实构建了农机装备需求的理论模型之后,利用宏观层面的省级数据和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价格并不直接影响农机装备需求,而是通过影响农机服务需求间接作用于农机装备需求;经营规模对农机装备需求具有显着的直接效应,尤其是有利于大型农机的购买,但是对农机装备需求的间接效应并不显着;农机价格和农机使用成本对农机装备需求产生了显着地抑制作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提高大型农机的购买有促进作用;农业种植结构也是影响农机装备需求的重要因素。研究内容三:经营规模对农户机械化方式选择的影响。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在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存在的前提下,农户经营规模的变化会对农业机械化的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能够为我国推进规模经营后,如何制定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对比了购买服务和自用农机的优缺点,并认为经营规模是决定农户机械化方式选择的核心因素。利用对江苏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经营规模与农户自用机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户会倾向于选择自用机械;但如果经营规模超过某一临界值,农户又会增加对服务的购买;随着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增多,农户更倾向于自用机械;土地细碎化不利于农户自用机械,使农户更倾向于购买农机作业服务;农机作业服务价格以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促进农民自用机械。综合对上述三个主题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宏观层面,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增加了农户的农机服务需求,同时能够间接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农机装备需求;经营规模在宏观层面没有表现出对农机服务需求的显着促进作用,因此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装备需求的间接效应也不显着,但是经营规模表现出了对农机装备需求的直接效应。微观层面,经营规模增加会改变农户农业机械化方式的选择,二者呈倒U型关系。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完善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应该是我国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同时,本研究也认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相适应。

二、建立与投资主体相适应的农机推广服务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与投资主体相适应的农机推广服务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机械
        2.1.2 农机购置行为
        2.1.3 融资租赁
        2.1.4 农机融资租赁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理论
        2.2.3 融资租赁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机理分析
        3.1.1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内在动因
        3.1.2 农机融资租赁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
        3.1.3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效应分析
    3.2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机制分析
        3.2.1 融资约束的类型识别
        3.2.2 农户融资约束直接识别法基本步骤
        3.2.3 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测算理论分析
    3.3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理论分析
        3.3.2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影响分析
    3.4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理论分析
        3.4.1 农户融资行为理论分析
        3.4.2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的理论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农业机械化及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4.1.1 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4.1.2 农业机械保有量下降,农机投资后劲不足
        4.1.3 农机行业交易遇冷,在竞争中进行结构性调整
    4.2 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2.1 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
        4.2.2 农机融资租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4.2.3 农业机械融资租赁发展存在的问题
    4.3 本章小结
5 调研样本特征及农户农机购置金融服务供求分析
    5.1 调研情况简介
    5.2 样本特征描述
        5.2.1 受访户主基本特征分析
        5.2.2 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5.2.3 生产经营状况分析
    5.3 农机保有情况及购置需求分析
        5.3.1 农户农机保有状况分析
        5.3.2 农户农机需求情况分析
    5.4 调研样本金融服务供求特征分析
        5.4.1 金融服务需求特征分析
        5.4.2 金融服务供给特征分析
    5.5 农机购置金融服务状况分析
        5.5.1 农机购置融资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5.5.2 农机购置融资金融供给情况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 农户融资约束的识别过程分析
        6.1.1 需求型融资约束
        6.1.2 供给型融资约束
        6.1.3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结果
    6.2 农户融资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6.2.1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6.2.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农户融资约束程度测算
        6.3.1 模型构建
        6.3.2 变量选取
        6.3.3 实证结果分析
        6.3.4 融资约束程度估算
    6.4 本章小结
7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影响研究
    7.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7.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2 模型设定
    7.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7.2.1 数据来源
        7.2.2 变量选取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投资意愿影响
        7.3.2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投资规模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研究——基于缓解融资约束视角
    8.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8.1.1 理论分析
        8.1.2 模型设定
    8.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8.2.1 数据来源
        8.2.2 变量选取及描述
    8.3 实证结果分析
        8.3.1 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
        8.3.2 农机融资租赁选择偏好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2)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1.3.1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1.3.2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1.3.3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模式及政策措施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框架与路线
        1.5.1 研究框架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与局限
        1.6.1 研究的创新
        1.6.2 存在的局限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金融中介理论
        2.1.1 交易成本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论理论
        2.1.3 风险管理理论
        2.1.4 简要评述
    2.2 金融发展理论
        2.2.1 金融结构理论
        2.2.2 金融深化理论
        2.2.3 金融功能理论
        2.2.4 普惠金融理论
        2.2.5 简要评述
    2.3 经济增长理论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2.3.2 内生增长理论
        2.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2.3.4 简要评述
    2.4 网络经济理论
        2.4.1 网络商品理论
        2.4.2 双边市场理论
        2.4.3 长尾理论
        2.4.4 简要评述
第3章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说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3.1.1 数字金融
        3.1.2 农民收入增长
    3.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机理
        3.2.1 农户创业
        3.2.2 经济增长
    3.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作用机理
    3.4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溢出机理
        3.4.1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理
        3.4.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作用机理
        3.4.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与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4.1 数字金融的业务形态
        4.1.1 网络支付
        4.1.2 网络融资
        4.1.3 财富管理
        4.1.4 网络保险
        4.1.5 互联网征信
    4.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
        4.2.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脉络
        4.2.2 中国数字金融指标体系
        4.2.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评价
    4.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及趋势
        4.3.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
        4.3.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4.4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
        4.4.1 超常规增长阶段(1978-1984 年)
        4.4.2 波动低速增长阶段(1985-2003 年)
        4.4.3 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2 年)
        4.4.4 新常态增长阶段(2013-2019 年)
    4.5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化
        4.5.1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4.5.2 结构变动的收入增长贡献
        4.5.3 农民收入的形态结构分析
    4.6 农民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
        4.6.1 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时期差异
        4.6.2 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异系数分析
        4.6.3 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增长差异
        4.6.4 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4.7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分析
        4.7.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4.7.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4.7.3 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总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估计策略
        5.2.1 模型构建
        5.2.2 变量选取
        5.2.3 估计策略
    5.3 计量结果分析
        5.3.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5.3.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
        5.3.3 区域差异分析
        5.3.4 分位数回归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1 引言
    6.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6.2.1 模型与变量
        6.2.2 数字金融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6.2.3 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6.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6.3.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3.3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经济增长渠道
    7.1 引言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统计分析
        7.2.1 模型设定
        7.2.2 变量选择
        7.2.3 统计分析
    7.3 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7.3.1 基于总体样本的计量分析
        7.3.2 基于细分样本的计量分析
    7.4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7.4.1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
        7.4.2 拓展性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创业渠道
    8.1 引言
    8.2 模型、变量与数据
        8.2.1 模型设定
        8.2.2 变量选择
        8.2.3 数据来源
        8.2.4 描述性统计
    8.3 数字金融与农户家庭增收
        8.3.1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家庭增收
        8.3.2 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溢出效应
        8.3.3 农户家庭异质性分析
    8.4 作用机制分析
        8.4.1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活动
        8.4.2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绩效
        8.4.3 拓展性讨论:数字金融与农户非农就业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推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
        9.2.2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9.2.3 完善数字金融监管
        9.2.4 加强消费权益保护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工具选择与组合性设计 ——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限制因素研究
        1.2.2 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工具适用性研究
        1.2.3 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工具效果研究
        1.2.4 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制度政策研究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对象与数据获取
        1.4.1 研究对象
        1.4.2 数据获取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理论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家庭农场
        2.1.2 金融支持
        2.1.3 金融工具
    2.2 理论借鉴
        2.2.1 生产效率理论
        2.2.2 产业组织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2.4 农业金融支持理论
    2.3 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工具选择依据及其作用原理
        2.3.1 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工具选择依据
        2.3.2 农业信贷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原理
        2.3.3 农业保险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原理
        2.3.4 抵押担保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原理
    2.4 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工具支持理论机制与分析框架
        2.4.1 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信贷支持理论机制分析
        2.4.2 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保险支持理论机制分析
        2.4.3 家庭农场发展的抵押担保支持理论机制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供需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山东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供需调查方案
        3.1.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3.1.2 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3.1.3 有效样本分析
    3.2 山东家庭农场金融需求与金融资源获取分析
        3.2.1 山东家庭农场资产状况与经营效果分析
        3.2.2 山东家庭农场投入要素与投资绩效分析
        3.2.3 山东家庭农场金融需求与金融资源获取分析
    3.3 山东金融机构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3.3.1 山东商业银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3.3.2 山东农业保险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3.3.3 山东担保公司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3.4 家庭农场发展的融资约束与经营困境分析
        3.4.1 资金规模较小导致生产要素匮乏
        3.4.2 金融政策缺位造成资金融通困难
        3.4.3 缺乏有效抵押品使得投融资不畅
        3.4.4 保险有效供给不足引致经营风险
        3.4.5 风险补贴不足致使经营效果欠佳
    3.5 本章小结
4 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信贷支持实证研究
    4.1 实证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说明
        4.1.1 实证模型设计
        4.1.2 变量选取说明
        4.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4.2 研究方法选择与指标选取特色
        4.2.1 研究方法选择
        4.2.2 指标选取特色
    4.3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信贷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4.3.1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信贷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4.3.2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信贷支持效应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保险支持实证研究
    5.1 研究方法选择与实证模型设计
        5.1.1 实证模型设计
        5.1.2 变量选取说明
        5.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2 研究方法选择与指标选取特色
        5.2.1 研究方法选择
        5.2.2 指标选取特色
    5.3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保险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5.3.1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保险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5.3.2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保险支持效应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家庭农场发展的抵押担保支持实证研究
    6.1 实证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说明
        6.1.1 实证模型设计
        6.1.2 变量选取说明
        6.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2 研究方法选择与指标选取特色
        6.2.1 研究方法选择
        6.2.2 指标选取特色
    6.3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抵押担保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6.3.1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抵押担保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6.3.2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抵押担保支持效应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设计
    7.1 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设计的理论依据
        7.1.1 金融共生理论与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
        7.1.2 资源整合理论与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
        7.1.3 协同理论与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
    7.2 家庭农场发展主要环节的金融需求分析
        7.2.1 家庭农场投资环节的资金融通需求分析
        7.2.2 家庭农场生产环节的风险规避需求分析
        7.2.3 家庭农场融资环节的抵押担保需求分析
    7.3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设计
        7.3.1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抵押担保机制设计
        7.3.2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风险补偿机制设计
        7.3.3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金融服务机制设计
    7.4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可行性分析
        7.4.1 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符合国家支农政策的基本导向
        7.4.2 农业良好的经济环境推动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运行
        7.4.3 新型金融产品试点为组合性金融工具提供经验支撑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家庭农场示范场评估调查问卷A
附录二 :家庭农场示范场评估调查问卷B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参照系: 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商品粮
        2.1.2 粮食主产区
        2.1.3 商品粮主产区
        2.1.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商品粮主产区研究的基础理论
        2.2.2 投入产出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2.3.1 演化博弈的前提假设及指标设定
        2.3.2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演化策略分析
        2.3.3 演化博弈分析结论
    2.4 本章小结
3 现实参照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分析与借鉴
    3.1 国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3.1.1 美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2 法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3 印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4 荷兰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5 以色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 国内产粮大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3.2.1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2 山东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3 江苏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4 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5 新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3 对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启示
        3.3.1 积极推进耕地保护及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自然产出能力
        3.3.2 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升要素投入能力
        3.3.3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3.3.4 积极出台支持政策提升政策保障能力
        3.3.5 引导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3.3.6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3.4 本章小结
4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评价
    4.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4.1.1 粮食生产自然产出现状
        4.1.2 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现状
        4.1.3 粮食生产科技支撑现状
        4.1.4 粮食生产政策保障现状
        4.1.5 粮食生产组织管理现状
        4.1.6 粮食生产风险抵御现状
    4.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及商品粮净调出现状
        4.2.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情况
        4.2.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结构分析
        4.2.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商品粮净调出情况
    4.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4.3.1 DEA的基本原理
        4.3.2 DEA的基本模型
        4.3.3 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因素的评价指标选取
        4.3.4 基于DEA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4.3.5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瓶颈分析
    5.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要素投入总量及效率仍需提升
        5.1.1 粮食数量提升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日益趋紧
        5.1.2 实行耕地流转及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机制不完善
        5.1.3 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
        5.1.4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依然存在短板
        5.1.5 农业科技衔接机制不畅
        5.1.6 财政政策支农力度仍显不足
        5.1.7 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滞后
        5.1.8 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与调动不足
        5.1.9 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
    5.2 实现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存在差距
        5.2.1 粮食结构调整过程中保产增收的压力不断加大
        5.2.2 粮食产业链融合深度不够
        5.2.3 粮食去库存缺少完善的利益补偿与发展互助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及仿真模拟
    6.1 路径选择的目标
    6.2 路径选择的原则
    6.3 内生路径选择
        6.3.1 坚守耕地当量红线
        6.3.2 提高耕地质量等级
        6.3.3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6.3.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6.4 外生路径选择
        6.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4.2 提升财政支农政策效率
        6.4.3 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6.4.4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6.4.5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
    6.5 多重相关路径选择
        6.5.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2 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6.5.3 实施粮食生产全球化战略
    6.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6.6.1 系统动力学简介
        6.6.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6.6.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6.6.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6.6.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6.6.6 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保障措施
    7.1 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机制
        7.1.1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
        7.1.2 建立耕地保护联动机制
    7.2 强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实效
        7.2.1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及粮食主销区互助资金
        7.2.2 促进粮食三项补贴改革的落实
    7.3 搭建现代化的粮食流通网络
        7.3.1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7.3.2 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管理
        7.3.3 积极打造立体化的粮食物流网络
    7.4 充分调动粮食生产主体积极性
        7.4.1 建立促进粮食生产主体增收的长效机制
        7.4.2 优先发展商品粮主产区教育事业
    7.5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7.5.1 扩大公益性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
        7.5.2 促进经营性服务体系内粮食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7.5.3 提升专项服务体系支撑作用
    7.6 完善粮食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
        7.6.1 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
        7.6.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7.7 完善配套支持体系
        7.7.1 积极推动商品粮主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7.2 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7.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及配套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社会背景
        1.1.2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的政策背景
        1.1.3 南方农机化现实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农机化发展及政策选择研究综述
        1.2.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效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方法
2 国外农机化政策实施情况及经验
    2.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现状及政策
        2.1.1 韩国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
        2.1.2 美国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
        2.1.3 日本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
        2.1.4 德国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
    2.2 发达国家农机化发展经验借鉴
        2.2.1 发展农机工业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
        2.2.2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路径
        2.2.3 多元扶持政策是助推农业机械化的动力
        2.2.4 完备法律体系是护航农业机械化的保障
3 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式与成效
    3.1 江西省农机化发展情况
    3.2 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及配套政策实施方式
        3.2.1 2008年以前江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式
        3.2.2 2009年~2012年“差价购机”模式
        3.2.3 2013年“全价购机”模式
        3.2.4 2014年“自主购机”模式
        3.2.5 2015~2017年“双补贴”模式
        3.2.6 2018年“三合一”补贴模式
    3.3 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
        3.3.1 资金使用情况及分析
        3.3.2 补贴资金地域分布
        3.3.3 补贴机具类型分布
        3.3.4 补贴产品企业分布
    3.4 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典型案例分析
        3.4.1 安福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分析
        3.4.2 丰城市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分析
    3.5 小结
4 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政策实施层面上的问题分析
        4.1.1 流程复杂制约政策高效实施
        4.1.2 配套政策可操作性有待提升
        4.1.3 队伍薄弱影响农机部门履职
    4.2 农机市场层面上的问题分析
        4.2.1 耕收环节市场趋于饱和
        4.2.2 消费需求发生显着变化
        4.2.3 恶性竞争导致市场畸形
    4.3 技术推广层面上的问题分析
        4.3.1 机插秧推广成效有限
        4.3.2 合作社发挥作用不足
5 完善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
    5.1 精简操作流程,努力提升政策可操作性
    5.2 振兴农机工业,积极推广环保机具应用
    5.3 强化行业自律,促进农机市场有序竞争
    5.4 多元政策支持,重点扶持农机合作组织
6 总结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6)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的资料及来源
    1.5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
2 理论借鉴、文献综述与经验考察
    2.1 理论借鉴
        2.1.1 农村金融深化相关理论
        2.1.2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理论
        2.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2.3 经验考察
        2.3.1 美洲实践经验考察
        2.3.2 欧洲实践经验考察
        2.3.3 亚洲实践经验考察
    2.4 本章小结
3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界定
        3.1.1 农村金融深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3.1.2 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及其内涵
        3.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
    3.2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3.2.1 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3.2.2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3.2.3 农村金融深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
        3.2.4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3.3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测度
        3.3.1 农村金融深化的测度依据与方法
        3.3.2 农业技术进步的测度依据与方法
        3.3.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测度依据与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4.1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4.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及主要业态
        4.1.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4.2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4.2.1 农村金融深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4.2.2 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4.3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4.3.1 农村金融深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4.3.2 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检验
    5.1 引言
    5.2 实证研究设计
        5.2.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2.3 典型化事实
    5.3 经验检验与结果分析
        5.3.1 基准检验结果分析
        5.3.2 区域差异检验结果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进一步讨论: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5.4.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农业技术进步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检验
    6.1 引言
    6.2 实证研究设计
        6.2.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6.3 经验检验与结果分析
        6.3.1 传统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6.3.2 空间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进一步讨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收敛性分析
        6.4.1 空间收敛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6.4.2 空间收敛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机制检验——基于农业技术进步的视角
    7.1 引言
    7.2 实证研究设计
        7.2.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7.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7.2.3 典型化事实
    7.3 经验检验与结果分析
        7.3.1 交互作用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7.3.2 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7.3.3 稳健性检验
    7.4 进一步讨论:农村金融深化的门槛特征分析
        7.4.1 门槛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方法
        7.4.2 门槛效应检验与估计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8.1 农村金融深化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8.1.1 产品创新机制
        8.1.2 风险分散机制
        8.1.3 协同合作机制
    8.2 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8.2.1 供给推动机制
        8.2.2 需求拉动机制
        8.2.3 示范带动机制
    8.3 金融技术配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8.3.1 融资保障机制
        8.3.2 服务支撑机制
        8.3.3 环境优化机制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
        9.2.2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含量
        9.2.3 以地区资源禀赋为前提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多元化并存发展
        9.2.4 以培育多元融合主体为重点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
        9.2.5 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基础改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
        9.2.6 以相关制度建设为依托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安徽省农业生产者农业投资行为研究 ——以胜圩村和公桥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生产者
        2.1.2 农业投资
        2.1.3 投资意愿
        2.1.4 投资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投资理论的研究
        2.2.2 农业生产者经济理论研究
3. 安徽省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概况
    3.1 安徽省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2 安徽省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3.3 安徽省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3.3.1 现实关系
        3.3.2 统计检验
4. 安徽省农户投资行为特征与问题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调研村简介
        4.1.2 调研村特征
    4.2 调查方案设计及主要统计指标
        4.2.1 调查方案设计
        4.2.2 主要统计指标
    4.3 调研区农户概况
        4.3.1 农户家庭基本情况
        4.3.2 农业基础设施满意度情况
        4.3.3 农业政策和农业补贴情况
        4.3.4 农村家庭社会保障情况
        4.3.5 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
    4.4 调研区农户投资行为特征
        4.4.1 农业投资意愿低
        4.4.2 农业投资生产者中兼业型比重大
        4.4.3 农业投资金额小、周期短
    4.5 农户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5.1 农业投资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4.5.2 农业投资以短期为主、中长期投资不足
        4.5.3 农业投资增长乏力,制约因素多
5. 安徽省农户投资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1 变量的选择与模型假设
        5.1.1 变量的选择
        5.1.2 模型假设
    5.2 农业投资意愿Logistic回归分析
        5.2.1 回归结果
        5.2.2 结果分析
    5.3 农业投资规模回归结果与分析
        5.3.1 回归结果
        5.3.2 结果分析
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行为案例分析
    6.1 兆林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概述
        6.1.1 合作社基本信息
        6.1.2 合作社经营模式发展
    6.2 合作社投资行为分析
        6.2.1 投资规模
        6.2.2 资金来源
    6.3 主要做法和经验
        6.3.1 依托惠农政策,拓宽融资途径
        6.3.2 建立规章制度,科学规范运作
        6.3.3 分配方式多样,提高工作积极性
        6.3.4 专业化服务,树立合作社形象。
    6.4 案例启示
        6.4.1 合理运用惠农政策,保障农业投资效益
        6.4.2 提高农业生产者组织化水平,增强应对风险能力
        6.4.3 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业投资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安徽省农户的农业投资水平较低
        7.1.2 安徽省农业投资制约因素多
        7.1.3 农业补贴不精准,针对性不强
    7.2 对策建议
        7.2.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7.2.2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7.2.3 实施精准农业补贴,保障农业收入
        7.2.4 鼓励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组织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8)中国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导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现实意义
    0.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0.3.1 改造传统农业与人力资本投资
        0.3.2 农业发展转型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0.3.3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0.3.4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民增收问题
        0.3.5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0.3.6 相关文献研究简评
    0.4 研究内容与思路
        0.4.1 研究重点及内容
        0.4.2 研究思路
    0.5 研究方法
    0.6 可能创新与不足
1.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1.1 基本概念解释
        1.1.1 农民、新型职业农民
        1.1.1.1 农民的概念
        1.1.1.2 新型职业农民的界定
        1.1.1.3 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
        1.1.2 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及其投资
        1.1.2.1 人力资源定义
        1.1.2.2 人力资本定义
        1.1.2.3 人力资本投资的界定
        1.1.3 农民劳动增收
        1.1.3.1 农民收入的概念
        1.1.3.2 农民收入增长的界定
    1.2 基本理论工具
        1.2.1 人力资本理论
        1.2.1.1 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
        1.2.1.2 现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1.2.1.3 人力资本理论的前沿发展
        1.2.2 收入分配理论
        1.2.2.1 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1.2.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
        1.2.3 分工理论
        1.2.3.1 西方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
        1.2.3.2 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
        1.2.3.3 社会学关于农业生产劳动的分工理论
    1.3 分析框架
        1.3.1 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说明
        1.3.2 理论命题概述
    1.4 本章小结
2.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实况描述
    2.1 从传统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中国经验的解释
        2.1.1 体制、市场与技术: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现实要素
        2.1.2 在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及其现实状况
        2.1.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问题
    2.2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概况
        2.2.1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情况
        2.2.2 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2.2.3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2.2.4 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及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2.3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增收的演变状况
        2.3.1 改革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
        2.3.2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增收状况概述
        2.3.2.1 影响农民增收方式
        2.3.2.2 影响农民增收水平
        2.3.2.3 影响农民增收结构
        2.3.2.4 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2.4 国际比较分析
        2.4.1 发达国家(美、英、日)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对其收入的影响情况
        2.4.2 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对其收入的影响情况
        2.4.3 转型国家(俄罗斯)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对其收入的影响情况
        2.4.4 经验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3.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机制分析
    3.1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机制
        3.1.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
        3.1.2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
        3.1.3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
    3.2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的耦合机制
        3.2.1 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互动性
        3.2.1.1 知识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互作用
        3.2.1.2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互作用
        3.2.1.3 迁徙人力资本投资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互作用
        3.2.2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动力
        3.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民增收的基本路径
        3.2.4 农民增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条件
        3.2.5 农民增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绩效标准
    3.3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3.3.1 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积累变化提升农民整体增收水平
        3.3.2 新型职业农民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构成改变农民增收方式
        3.3.3 新型职业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影响农民增收
    3.4 本章小结
4.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分析方法介绍
    4.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4.3 模型建立和实证分析
        4.3.1 修正误差模型(ECM)的构建
        4.3.2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构建
        4.3.3 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
    4.4 结论说明
    4.5 本章小结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精准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促进培育绩效
        5.2.2 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
        5.2.3 加强政府政策供给,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完善的培育体系
        5.2.4 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奠定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
    (二)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改善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生态环境
    (三)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创造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科技条件
    (四)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完善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服务体系
    (五)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调整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产品结构
    (六)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起到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作用
二、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方略
    (一)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宗旨
        1. 旱涝保收。
        2. 高产稳产。
        3. 高质高效。
        4. 增收致富。
        5. 有效供给。
        6. 富民强国。
        7. 持续发展。
    (二)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标准
        1. 农田标准化的标准。
        2. 作业机械化的标准。
        3. 技术规范化的标准。
        4. 经营集约化的标准。
        5. 服务社会化的标准。
    (三)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1. 要直接组织领导。
        2. 要加强队伍建设。
        3. 要密切配合协作。
        4. 要坚持项目管理。
        5. 要广开资金渠道。
        6. 要科学规划设计。
        7. 要搞好合理布局。
        8. 要健全服务组织。
        9. 要提高农民素质。
        1 0. 要开展宣传教育。
    (四)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措施
        1. 水利化措施。
        2. 机械化措施。
        3. 科学化措施。
        4. 生态化措施。
        5. 产业化措施。
        6. 机制化措施。
        7. 规模化措施。
        8. 高效化措施。
三、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方略规程
    (一) 更新农业综合开发的思想观念
        1.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形势。
        2.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任务。
        3.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使命。
        4.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发展。
    (二) 深化农业综合开发的体制改革
        1. 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
        2. 农业综合开发的区域范围。
        3. 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重点。
        4. 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整合。
        5. 农业综合开发的龙头企业。
        6. 农业综合开发的农民组织。
        7. 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投入。
    (三)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科学管理
        1. 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管理科学化。这是指在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工作作风等方面管理科学化。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科学化。
        3.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科学化。
四、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的目标和策略
    (一)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必要性
        1. 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
        2. 各级政府职责的需要。
        3. 综合开发宗旨的需要。
    (二)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目标
        1. 经济效益的目标。
        2. 社会效益的目标。
        3. 生态效益的目标。
    (三)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策略
        1. 坚持经济效益的策略。要使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成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2. 坚持社会效益的策略。
五、传承发扬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
    (一) 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成效
        1. 全国扩展了开发区域, 逐年加大了投资规模。
        2. 提高了农田利用率, 增加了耕地面积。
        3.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4. 加强了生态农业建设, 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5. 推广了农业科学技术, 加快了科技兴农步伐。
        6. 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7. 扩大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了“两个根本性转变”。
        8. 完善了农村统分结合经营体制, 健全了社会化服务组织。
        9.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1 0. 加快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
        1 1. 实现了农业综合效益, 发挥了示范导向作用。
    (二) 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经验
        1.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宗旨, 突出重点, 提高效益。
        2.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手段, 择优立项, 连片开发。
        3.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机制, 多方筹集, 集中使用。
        4. 坚持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协作体系, 同心同德, 形成合力。
        5. 坚持发挥农民群众主力军作用, 宣传教育, 发动群众。
        6. 坚持科学利用农业资源, 综合治理, 科学布局。
        7.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 健全机制, 开拓经营。
        8.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 形成网络, 提高含量。
六、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
    (一) 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背景原因
        1. 全国人口逐年增加,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2. 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较差,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
        3. 农业生产建设投入缺乏, 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4. 社会农业产品需求总量逐年增长, 农村提供农业产品的总量连年徘徊不前。
    (二) 农业综合开发的客观要求
        1. 为社会提供农业产品的需要。
        2. 保护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3.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需要。
    (三) 农业综合开发的前进路程
    (四)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方法
        1.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
        2.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法。
    (五) 农业综合开发的显着成效
        1.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推广了各种先进适用科学技术。
        3.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提高了农民群众收入水平。
        5.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保障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6.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发挥了农业示范导向作用。
七、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途径的建议
    (一)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要求。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责任。
    (二)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范围。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内容。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目的。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意义。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作用。
        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任务。
        7.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要求。
        8.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原则。
        9.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凭据。
        1 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层次。
        1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程序。
        1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方法。
    (三)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确立的指导思想。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的综合治理任务。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投资规模。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通力合作。
        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项目管理。
    (四)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查批准
        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报批程序。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报批内容。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审批界限。
    (五)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织实施
        1. 综合治理工程标准。
        2. 灌溉工程标准。
        3. 排涝工程标准。
        4. 土壤改良标准。
        5. 渍害田、盐碱地、瘠薄地改良标准。
        6. 田间工程标准。
        7.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标准。
        8. 农田防护林工程标准。
        9. 农业综合开发成片造林工程建设标准。
        1 0. 农业综合开发草场工程建设标准。
        1 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工程建设标准。
    (六)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内容。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标准。
        3. 农业综合开发检查验收的权限。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依据。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条件。
        6. 农业综合开发检查验收的资料。
        7.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层次。
        8.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程序。
        9.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报告。
        1 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要求。
        1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问题。
        1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评比。
    (七)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维护管理
        1. 要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2. 要依法保护开发治理项目。
        3. 要创造以工程养工程的条件。

(10)劳动力价格、经营规模与农民机械化需求及选择研究 ——以粮食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说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假说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的不足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对农业机械化的理解
        2.1.2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与机械技术选择
        2.1.3 新古典投资理论与农机装备需求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述评与总结
第三章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3.1 中国农业机械的投资和使用
        3.1.1 改革开放前
        3.1.2 改革开放后
    3.2 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条件的简要分析
        3.2.1 改革开放前机械化条件的缺乏
        3.2.2 改革开放后机械化条件逐渐形成
    3.3 小结
第四章 劳动力价格、经营规模对农机服务需求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说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我国各省农业生产中机械支出的变化趋势
        4.2.2 我国各省农业雇工工价的变化趋势
        4.2.3 我国各省农村户均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
        4.2.4 我国各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的发展趋势
    4.3 劳动力价格、经营规模影响农机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
        4.3.1 实证模型及变量选择
        4.3.2 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劳动力价格、经营规模对农机装备需求的影响分析
    5.1 机制分析及研究假说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各省农机投入及装备水平发展情况
        5.2.2 各省农业机械和农机用油价格的变化趋势
    5.3 劳动力价格、经营规模影响农机装备需求的实证分析
        5.3.1 实证模型及变量选择
        5.3.2 结果分析
    5.4 进一步验证:基于主要省份的比较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经营规模对农户机械化方式选择的影响分析
    6.1 机制分析和研究假说
    6.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6.2.1 数据来源
        6.2.2 描述性分析
    6.3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方式选择分析
        6.3.1 实证模型及变量选择
        6.3.2 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全文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对完善我国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政策建议
        7.2.2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角度对我国规模经营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建立与投资主体相适应的农机推广服务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D]. 王彦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 王永仓. 西南大学, 2021(01)
  • [3]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工具选择与组合性设计 ——山东省为例[D]. 王晓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4]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D]. 邢策.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5]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及配套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与思考[D]. 刘欣.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D]. 李晓龙. 重庆大学, 2019(01)
  • [7]安徽省农业生产者农业投资行为研究 ——以胜圩村和公桥村为例[D]. 王富友.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8]中国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研究[D]. 陈航.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9]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J]. 韩连贵,王岩,王其文,王清,李方旭,张小康,赵建生,董齐,韩铁峰,李九辉,陈贵锋,孙鹏. 经济研究参考, 2018(40)
  • [10]劳动力价格、经营规模与农民机械化需求及选择研究 ——以粮食生产为例[D]. 胡凌啸.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建立适合投资主体的农机推广服务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