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活动150天周期及其变化研究进展

太阳活动150天周期及其变化研究进展

一、太阳活动与变化的150天周期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齐清[1](2021)在《苔草草丘湿地景观—结构—碳汇功能变化对水文条件的响应》文中提出苔草草丘湿地是一种典型的湿地类型,具有生物固碳、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水文条件在苔草草丘湿地的形成与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演替方向及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受气候变化和工农业开发利用等人类活动影响,湿地水文情势改变。近年来东北地区苔草草丘湿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苔草草丘湿地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以东北地区苔草草丘湿地为研究对象,结合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通过资料收集、遥感影像解译、野外采样调查、室内模拟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水文变化对湿地分布格局演变、植物群落组成结构、有机质输入与输出、植被-土壤碳储量等的影响,分析了苔草草丘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明确了不同水文条件下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碳储量特征,从景观-结构-功能三个层面揭示了苔草草丘湿地生态系统对水文变化的响应机制,为基于水文调控的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依据,对典型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生态恢复和保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水文条件是苔草草丘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对苔草草丘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2010年至2018年,苔草草丘恢复湿地分布格局变化明显,苔草群落向外扩展722 m2,苔草草丘总面积达2222 m2,主要向主要向土壤含水量和水位较高的西南方向扩展,扩展率为48.13%。斑块边界和质心分别向西南方向扩展了29.91 m和迁移了5.9 m,扩展度和曲线边界比重不断增加,斑块形状和边界趋于复杂,景观空间异质性增强。未来开展苔草草丘湿地恢复和保护工作时,要适当控制丘墩距离(54.22~117.89 cm)和密度(1.89~3.08墩/m2),创造适宜的生存空间,维持苔草草丘的长期健康稳定。同时,建议春季在干旱区开展补水措施,适当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地表积水深度,促进苔草草丘个体生长发育,加速苔草草丘的恢复。2.水文条件影响苔草草丘湿地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生产力特征。野外调查共记录物种21科39属52种。相对干旱(D)条件下中生植物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出现频率增加。季节淹水(WD)样地和长期淹水(W)样地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着低于D样地,优势度指数λ显着高于D样地,表明相对于干旱条件,季节淹水和长期淹水条件下优势种瘤囊苔草(Carex schmidtii)的优势地位更突出,但过度湿润(长期淹水)导致瘤囊苔草群落优势度降低。丘墩群落对群落整体结构具有主导作用,丘墩区域瘤囊苔草的生物量是草丘湿地群落生产力的主要来源,干旱导致瘤囊苔草优势地位丧失和群落生产力降低。不同水文条件下的草丘湿地群落总体的生物量表现为长期淹水W(1186.43±304.47 g/m2)>季节淹水WD(858.96±119.85 g/m2)>干旱D(500.67±92.01 g/m2)。3.水文变化对苔草草丘湿地枯落物分解速率、有机质分解CO2释放速率及释放量具有显着影响。湿润条件(W0)和频繁的干湿交替(WD10、WD15)促进了枯落物的分解;土壤有机质分解CO2累计释放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含水量为60%时,有机质分解CO2释放量最多,为5280.91 m L/kg,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都将抑制土壤有机质分解和CO2释放;土壤有机质分解CO2释放量与水位波动过程具有良好的协同性,随水位的渐干(drying)和渐湿(wetting)过程,CO2释放量呈周期性上升和下降。相较于长期干旱(FP0,SWC=30%)和长期淹水(FP0,SWC=150%),周期性地水位波动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4.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总有机碳储量差异显着,季节淹水样地总的碳储量最高为9806.08±349.48 g C/m2,其次为长期淹水样地8204.697±943.31 g C/m2,相对干旱样地总的有机碳储量最低,为6451.34±347.60 g C/m2。在草丘湿地中土壤碳储量是生态系统碳库的主要贡献者(57.4%~83.1%),其次为丘墩碳储量(13.6%~36.5%),植物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贡献较低。干旱条件下丘墩有机碳储量的显着降低是导致干旱样地碳储量显着低于季节淹水样地和长期淹水样地的主要原因。水分条件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分配格局,干旱导致丘墩碳储量分配比例降低,土壤碳储量分配比例升高。5.基于MaxEnt模型对苔草草丘潜在分布格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前苔草草丘高适生区面积约5.7万km2,有机碳储量约428 Tg,集中分布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河流沿岸、长白山地,在大兴安岭地区零星分布。未来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潜在适生区相对稳定,适生区的收缩/扩张主要发生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等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到2050s,不同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湿地有机碳储量分别为441 Tg(RCP2.6),459 Tg(RCP4.5)和381 Tg(RCP8.5),2070s不同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湿地有机碳储量分别为360 Tg(RCP2.6),375 Tg(RCP4.5)和393 Tg(RCP8.5)。与当前相比,2070s苔草草丘湿地有机碳储量下降35~68Tg。

赵琴[2](2021)在《中国积雪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物候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积雪作为冰冻圈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对气候系统、碳汇水平、生态环境、能量交换、人文经济等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气温的升高,探究积雪的变化规律变得尤其重要,积雪物候可以量化这种变化。目前主要资料来源为站点实测及遥感技术,由于其各自优缺点,我们基于AVHRR制备了中国1981-2014年长时间序列积雪面积产品。中国是主要季节性积雪区,季节性积雪变化规律的研究对气候、水文有重要意义,积雪与地表相互作用,积雪物候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植被生态的变化,积雪与植被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因而,我们探究了中国积雪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植被的相关性空间分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积雪面积产品制备。以Landsat影像为样本,运用SNOWMAP算法识别积雪作为真值,训练、统计AVHRR特征参数有雪、无雪分布,建立新的积雪识别算法,结合JASMESA云算法进行中国区域逐日无云积雪面积初级产品制备,由于云是积雪识别重要干扰因素,因此用隐马尔科夫去云法及微波雪水当量插值法两种方法进行去云处理,最后结合温度、水体等进行最终产品制备,并用站点进行验证,本文积雪识别算法相比JASMES算法而言,漏分较多,多分较少。总体精度比JASMES算法精度高,为86.31%。(2)积雪物候分析。计算积雪物候参数积雪面积的日、月、年变化趋势,及积雪日数、积雪初日、积雪终日、积雪期长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期揭示中国的积雪分布、变化特征。中国主要稳定积雪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北-内蒙古高原)、北疆、青藏高原三大积雪区,其中积雪面积整体在1月达到最大。中国积雪整体呈现积雪面积减少、积雪初日推迟、积雪终日提前、积雪期长度缩短的趋势,不同的区域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在青藏高原、阿勒泰、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地区变化速率较大。且中国积雪呈现纬度越低、海拔越低,积雪初日越早,终日越晚,积雪期越短的特点。(3)植被物候分析。中国天然植被返青期主要在3月下旬到5月底这两个半月,枯黄期则主要在9月到12月,生长期长度则分布在150-180天的区域最大。中国呈现植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生长期长度缩短的特征,但是不同的区域具体的变化规律也不相同,且变化速率都较小,以0-1天/年的速率提前或者推迟。(4)积雪物候与植被物候的响应关系。积雪物候参数对植被物候参数产生不同的影响,且不同的地区影响程度也不同。整体而言,积雪日数对植被影响较大,积雪初日、积雪终日、积雪期长度相对影响较小,除积雪日数与植被返青期、积雪终日与植被返青期呈负相关外,都呈现正相关。就区域性而言,积雪日数在阿勒泰、天山、内蒙古中部及与辽宁、河北交界处及部分青藏高原地区影响较大,积雪初日对植被整体影响较小,积雪终日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南部影响较大,积雪期长度则在阿勒泰、内蒙古与黑龙江北部及内蒙古中部影响相对较大。

丁宏伟[3](2021)在《极端干旱区降解膜对滴灌棉田土壤水热盐及作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些年,覆膜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残膜污染;目前,节水灌溉与残膜治理严重影响着新疆膜下滴灌棉田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极端干旱的哈密盆地通过2年大田试验,从6种覆膜方式与4种灌水量完全组合的24个处理中筛选出适宜当地的灌水量及降解膜类型,以期为当地滴灌棉田节水及残膜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19~2020年棉花生长季节以新隆T6为试验对象开展大田试验,设置4种降解膜、无膜(LD)及普通塑料地膜(PE)等6种覆盖方式,设置4个灌水处理,按完全组合设计,共24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本文先选定在W3灌水处理下,研究各种降解膜的降解性能及其对土壤水热盐、棉花生理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规律,然后对不同灌水量下各种覆膜处理的棉花产量、产投比及净收益等经济效益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生育期内露天条件下地膜降解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M2、M4、M1、M3、PE(CK),其中无色透明氧化?生物双降解膜M2降解最早、且降解程度最高;掩埋条件下地膜降解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M4、M3、M2、M1、PE(CK),其中白色半透明全生物降解膜M4降解程度最高。(2)棉花生长前期,覆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降解膜与普通塑料地膜的保温性能没有显着差异,无膜处理下土壤温度比覆膜处理低2.85℃~5.10℃(P<0.05);蕾期低3.84℃~7.17℃(P<0.05);花期土壤温度差异显着,降解膜与无膜处理的土壤温度较普通塑料地膜PE(CK)低2.27℃~6.28℃(P<0.05);铃期到吐絮期各种降解膜的降解速度加快、保温性能丧失,因此各种处理条件下土壤温度没有显着性差异。(3)苗期土壤水盐主要分布在0~40cm,无膜处理下土壤水分显着低于普通塑料地膜与降解膜,普通塑料地膜与降解膜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蕾期到铃期随着灌水量增多,土壤水盐峰值逐渐向下移动,花期各种降解膜开始出现降解,浅层土壤水盐差异增大,花期和铃期普通塑料地膜PE覆盖下0~20cm土壤含水率比其他处理高11.77%~64.35%(P<0.05),铃期各种降解膜与无膜处理下0~20cm的土壤含盐量比普通塑料地膜PE(CK)高20.64%~41.40%(P<0.05);吐絮期各种降解膜与无膜覆盖下0~20cm土壤含盐量比普通塑料地膜高17.38%~36.75%(P<0.05),且生育期前后土壤水盐变化呈相反关系。(4)地膜覆盖可以显着提高棉花出苗率、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增加棉花产量;2年试验中无膜处理的棉花生长最差,普通塑料地膜PE处理的棉花生长最好,降解膜M2次之,且降解膜M2与普通塑料地膜PE的生长状况及产量品质均没有显着差异。不同灌水量对籽棉产量影响较大,其中W3灌水量下籽棉产量最高,显着高于W1与W2,灌水量W4相比W3显着增大,但其籽棉产量并未显着增大,反而有所减小;虽然应用降解膜可以显着提高棉花的种植投资,但经济效益并未显着降低。结论:降解膜覆盖可以有效增温、保墒、抑盐、增产,覆膜虽然增加了种植投资,但也可以显着提高产量与经济效益;降解膜中M2的经济效益与普通塑料地膜PE处理没有显着差异;棉花产量与经济效益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在W3灌水量下达到最高;考虑到残膜污染年限延长造成棉花减产等因素,综合认为降解膜M2与W3(6600m3·hm-2)灌水量可以应用于当地棉花生产实践。

杨时聪[4](2021)在《金刚石线硅片切割废料再生制备高纯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晶硅太阳电池为主的光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以此引起晶硅需求增加和电池片生产的废弃物逐年攀升。在现有晶硅电池片生产的线切割工艺中,约35%的6N级高纯硅以金刚石线硅片切割硅粉(Diamond wire saw silicon powder,DWSSP)形式形成废料,引起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隐患。由于DWSSP中高纯硅含量高、金属杂质含量低,并且金属杂质为来源于硅片切割过程的污染物,因此,再生制备高纯硅具有较大潜力。为实现DWSSP的高值化再生利用,本文提出了DWSSP再生制备高纯硅的新思路,围绕DWSSP中Al、Fe、Ni等主要金属杂质和表面SiO2氧化层的去除以实现高纯硅粉和高纯工业硅的再生制备,分别开展如下研究内容:(1)分析表征了原料的性质特点。确定了DWSSP中主要的共性杂质是Al、Fe和Ni等金属与氧化层,为高纯硅再生制备的工艺选择提供了基本的原料信息。(2)结合金刚石线硅片切割工艺,基于金属杂质溯源分析,揭示了盐酸浸出过程典型金属杂质Al的去除机理。采用酸浸去除金属杂质,在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4 M,浸出温度333 K,浸出时间3 h,液固比10:1时,金属杂质Al、Fe、Ni、Ca和Mg的去除率分别为95.10%,95.93%,83.55%,90.42%和70.81%,总去除率为93.37%。并以Al为例研究了常规盐酸浸出金属杂质去除机理,研究发现Al的去除为自发反应过程,可去除部分的金属杂质位于硅微颗粒表面,反应前期去除反应速率较快符合均匀反应模型,后期反应速率较慢符合Avrami模型扩散控制步骤,继而发生难去除金属杂质的滞留。盐酸浸出过程Al的去除机理指出了强化酸性浸出以实现金属杂质深度去除的需要。(3)结合DWSSP储存条件,探明了盐酸浸出过程金属杂质发生滞留的成因,研发了两段酸浸工艺实现金属杂质强化去除。研究发现,在储存工艺条件下硅微颗粒发生表面氧化形成非晶SiO2氧化层并逐渐长大,在此过程中部分金属杂质颗粒向氧化层内部迁移富集并滞留在氧化层内部而导致在常规盐酸浸出中难以去除。利用氢氟酸对氧化层的腐蚀作用使得滞留金属杂质暴露,从而促进金属杂质的去除,在浸出过程中随着氧化层厚度减薄金属杂质的去除率逐渐提高。因此,氢氟酸和盐酸混合酸可强化金属杂质去除,为此开发了混合酸二段浸出工艺,二段混酸浸出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2 M,氢氟酸浓度2.5 M,浸出温度333 K,浸出时间3 h,液固比10:1。经两段湿法酸浸处理后金属杂质Al、Fe、Ni、Ca和Mg的去除率分别为99.93%,100%,90.14%,100%和100%,总去除率为99.85%,实现了4-5N级高纯硅粉的再生制备。采用酸性浸出实验与线性回归分析量化了不同金属杂质去除率与氧化层厚度减薄的关系,研究表明,金属杂质Al、Fe、Ni较Ca、Mg具有更向氧化层迁移富集的趋势。基于此提出了源头控制杂质和综合防止氧化的观点。(4)采用真空碳热还原去除SiO2氧化层。研究表明,真空可显着降低反应温度,以活性炭为还原剂,在实验条件为温度1753K,真空度1.1×10-1-2.2×10-2Pa,时间3 h时,真空碳热还原可将SiO2还原,但真空条件会使得气态还原产物SiO的挥发损失和中间还原产物Si C的积累,而降低单质硅的产率。(5)采用Na2CO3-CaO进行低温烧结-高温精炼处理高Al型DWSSP,同时实现SiO2氧化层和金属杂质Al的去除。研究表明,Na2CO3可消解SiO2并去除Al,CaO能将SiO2和除Al产物固定在渣中,在实验条件为精炼温度1823K,时间3 h,炉料组成为DWSSP:Na2CO3:CaO=300.0:38.4:5.1时,硅产率和纯度分别为55.5%和99.31%。后续研究发现,NaCl和Na3AlF6的加入可显着提高硅的回收率和纯度,当炉料组成分别为DWSSP:Na2CO3:CaO:NaCl=100.0:12.8:1.7:8.6和DWSSP:Na2CO3:CaO:Na3AlF6=100.0:12.8:1.7:8.6时,相同实验条件处理后,硅的回收率分别为76.39%和79.25%,纯度分别为99.985%和99.986%,实现了3-4N级高纯工业硅的再生制备。(6)采用CaO-共晶NaCl-MgCl2进行高温精炼处理高Fe型DWSSP,同时实现SiO2氧化层和金属杂质Fe、Ni的去除。研究表明,CaO可以将SiO2吸收形成稳定渣相,共晶NaCl-MgCl2具有可以较好的去除Fe、Ni,并能同时提高硅的回收率。在实验条件为精炼温度1823 K下,时间3 h,炉料组成DWSSP:CaO:NaCl:MgCl2=150.0:23.42:7.50:8.85时,硅的回收率和纯度分别为98.96%和99.83%。基于金刚石线硅片切割废料再生制备高纯硅研究,本论文一是完成了金刚石线硅片切割废料湿法酸性浸出再生制备4-5N级高纯硅粉的机理揭示、工艺探索和流程概念设计,为酸浸再生制备高纯硅粉的工艺优化和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开发了金刚石线硅片切割废料高温精炼再生制备3-4N级高纯工业硅的不同精炼工艺和精炼剂,为实现高纯硅的再生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路线。

李大驰[5](2021)在《西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文中提出干旱灾害是全球范围内发生最频繁、波及范围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和财产安全,特别是农业生产生活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西北地区作为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干旱半干旱区,常年有干旱灾害发生,对区域内的农业生产生活影响深远。明晰西北地区农业干旱致灾因子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区域内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分布,是了解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旱灾风险管理政策,预防重大旱灾发生的核心内容。本文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滑动平均值法、层次分析法、反距离权重法、小波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降水、气温的时间序列趋势、突变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农业干旱灾害致灾因子的时空分布及周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小波交叉分析法分析了国家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对ENSO事件、北极涛动等大尺度气候因子的响应;基于灾害风险理论,采用层析分析法确定西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指标及各因子的权重,在GIS平台对研究区域内的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指标进行空间分布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1970~2016年,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356.03mm,年平均降水量以8.223mm/10a的速度上升。西北地区四季降水呈显着上升趋势,夏季增加趋势最大,冬季增加趋势最小。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由东到西、由南到北逐渐减少,各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表现为由东向西减少。1970~2016年,西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线性倾向率为0.40℃/10a,。西北地区多年四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季增长速率最大,夏季增长速率最小。空间分布上,西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在东西部的新疆、陕西最高,青海的多年平均温度最低。(2)1970~2016年西北地区气象综合干旱指数的倾向率为0.022/10a,干旱发生季节多在春末、夏季和秋初,轻旱及重旱发生频率较高。各地区MCI在2016a后一段时间内为上升趋势,在47a里约经历7~9个周期的变化。空间分布上,西北地区各站点年平均干旱频次在1%~35%,大致表现为中部高,、东西低的分布特征。甘肃的干旱频率较高,新疆西南部干旱频次最小。夏季和秋季的干旱频率最高,春季干旱频率最低,各季节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3)气象干旱持续时长与极端事件持续时间为正相关。各地区MCI指数与北极涛动指数均为正相关,其中宁夏地区对北极涛动指数的响应最强烈;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对陕西地区气象干旱影响最强,为正相关,其余地区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为负相关;亚洲纬向环流指数对新疆地区的气象干旱影响最大,为正相关。亚洲经向环流指数对甘肃地区的气象干旱影响最大,气象干旱与该指数的共振周期在各地区接近,西北地区气象干旱对亚洲纬向环流的响应要大于亚洲经向环流;太阳黑子数对陕西、宁夏地区的气象干旱影响接近,明显强于其他地区,陕西、甘肃地区的MCI指数与太阳黑子数呈正相关,宁夏、青海地区指数与太阳黑子为负相关,太阳黑子数对新疆地区气象干旱的影响与是否同时期有关,MCI指数滞后于太阳黑子数时为正相关。(4)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昆仑山脉、河西走廊区域以及柴达木盆地,本区干旱强度大,致灾因子危险性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农业人口占比大,承灾体暴露性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坡度大,河网密度小,孕灾环境脆弱性高。农林牧渔业产值占比大,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率低,防灾能力可靠性小;陕南、关中、青海东部以及新疆东部等地干旱风险相对较小。本区人口较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大,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农业人口占比较多,承灾体暴露性和孕灾环境脆弱性高。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区域内防灾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宁夏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西部、新疆南部地区的综合干旱风险最低。本区发生干旱的站点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有效灌溉率高,为旱灾低风险区。

马坤元[6](2021)在《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洋生物共经历了五次大灭绝和三次大辐射,其中包括着名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生物大灭绝。如何清楚和深刻地理解这些重大生物-环境事件的起因、进程,一个高分辨率的年代标尺是关键。基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旋回地层学为我们建立高精度的年代标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识别沉积地层中米兰科维奇旋回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的精度可达0.02–0.4 myr。本文分别聚焦早–中奥陶世的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的F–F之交生物大灭绝,基于华南、华北、西准噶尔地区8条下–中奥陶统和上泥盆统剖面,通过采集磁化率、自然伽马、元素地球化学等古气候替代指标进行旋回地层学的研究,建立了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高精度的天文年代标尺。结合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特征,探讨了天文轨道驱动力在地质历史时期重大生物-环境事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韩红珠[7](2020)在《黄土高原植被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植被物候发生着显着变化,干旱区(旱地)生态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作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植被物候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植被生产力。因此,认识并理解黄土高原植被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区域碳循环变化的深入认识和准确预测,对脆弱的黄土高原乃至全球旱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为研究对象,对黄土高原1982-2015年气候现状和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分析 了过去 30 多年来极端气候(干旱)事件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同时,在对长时间序列的GIMMSNDVI3g遥感数据进行序列重构的基础上,采用最大比率法提取了黄土高原春季物候生长季开始时间(The start of season,SOS)、秋季物候生长季结束时间(The end of season,EOS)以及生长季长度(The length of season,LOS)物候指标,并且基于CASA模型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进行了估算。在对模拟结果精度进行充分验证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物候和NPP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了植被物候和NPP对不同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响应特征。探讨了植被物候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并对未来不同碳排放水平的气候变化情景下物候和NPP的变化进行了预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近30多年来黄土高原气候总体呈逐渐暖湿的变化趋势,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变化差异显着。黄土高原东南部逐年暖干化,西北部暖湿化、暖干化混杂分布。通过气候的季节变化分析发现,春季和夏季的气候主要呈暖干的变化趋势,而秋季和冬季的气候主要呈暖湿变化。(2)黄土高原东南地区的植被物候生长季开始时间(SOS)早于西北地区。东南地区的生长季长度(LOS)也长于西北地区。但东南地区的生长季结束时间(EOS)较西北地区稍晚,发生时间较为接近。黄土高原总体上呈SOS推迟、EOS推迟、LOS延长的趋势。其中EOS呈显着推迟趋势,推迟幅度为0.1天/年。整体上,SOS主要受气温的影响,EOS主要受降水量/SPEI和日照时数的影响。但也存在区域差异,黄土高原东南部的LOS由于气温的升高出现延长,而西北地区却因气温升高导致LOS缩短。(3)黄土高原多年来NPP主要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规律,总体呈不显着减少的趋势,减少速率为0.22gC/m2.a。不同季节中,除春季NPP逐渐增加外,其它季节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夏季NPP的减少最为明显,速率达0.26gC/m2.a。年均NPP呈增长趋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退耕还林实施强度较大的陕北黄土高原等地区,而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和关中平原。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年均NPP主要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SPEI下降的共同作用而出现减少,东南地区NPP则受日照时数增多和气温升高的影响而增加。春季NPP对气温、日照时数较为敏感,受降水量/SPEI影响较小。气温对秋季NPP影响较小,降水量/SPEI和日照时数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NPP的关键因素。(4)受SOS的提前以及EOS推迟的有利影响,黄土高原春季和秋季的NPP增加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89.23%、86.65%。在夏季,植被生长时间的延长削弱了夏季水分/养分的可用性,导致夏季NPP减少。在黄土高原的不同气候条件的地区,物候变化对NPP影响作用不同,在水热条件较好的黄土高原东部区域,LOS与NPP主要呈正相关。而在水热条件相对较差的黄土高原西北部局部地区,LOS与NPP表现出负相关。(5)黄土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超过400mm,年平均气温在4-12℃的区域中,SOS提前、EOS推迟、LOS延长均有利于该地区植被NPP的增加。在年均降水量小于400mm、年均气温0-10℃的区域中,由于生长季长度LOS缩短,该地区的NPP减少。在年均气温超过12℃的区域中,LOS延长,NPP减少。在海拔2000m以下,NPP主要受SOS推迟的影响,NPP随海拔升高而减少。在海拔2000m以上,SOS随海拔升高而推迟,NPP增加。(6)中低碳排放RCP4.5气候变化情景下,黄土高原未来30年是气候呈现暖湿的变化趋势。在高碳排放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黄土高原气候呈暖干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情景下,黄土高原未来的植被生长季长度LOS均显着延长。在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秋季植被物候显着延迟,秋季NPP显着增加。

杨晓燕[8](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李楠楠[9](2020)在《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湖沼沉积物为恢复和重建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植被演化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地质材料。过去几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利用本区的湖泊、沼泽沉积物中的不同代用指标,重建了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和植被变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该区域气候历史和植被变化的了解和认识。其中,龙岗地区由于集中了东北地区玛珥湖和较长时间序列的泥炭地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尽管前人已经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多角度、高精度的研究工作,当前学界对于该区域的古气候变化历史,尤其是古降水变化格局尚存在较大争议。新仙女木事件是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换的关键节点,深入探讨新仙女木事件以来龙岗地区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历史,对于了解东北地区乃至东亚季风区北部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选取位于中国东北龙岗地区的孤山屯泥炭地,通过对孤山屯泥炭地两个连续泥炭剖面进行高分辨率的AMS14C定年,利用剖面中孢粉、炭屑、稳定碳氮同位素、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单体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等多个古植被和古环境代用指标,恢复和重建了孤山屯地区13 ka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泥炭沼泽的发育演化历史。通过将本文记录与区域内其他湖泊和泥炭钻孔进行对比,重点探讨了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古植被变化对区域环境演化的响应。结合频谱分析、小波分析以及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对影响和控制本区植被组成与气候变迁的外部驱动因子展开了讨论。孤山屯泥炭地的孢粉记录很好地反映了区域和泥炭地植被的变化特征。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的古植被演化经历了明显的“北方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三个阶段。新仙女木时期,受区域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影响,龙岗地区发育了与北方针叶林相类似的森林景观,林中主要分布有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以及桦属等乔木,景观开阔度较高。中早全新世以来,随着区域温度逐渐升高,龙岗地区发育了以栎属植物为建群种,多种落叶乔木共生的落叶阔叶林景观,森林郁闭度很高;到晚全新世,随着区域温度的持续下降,中早全新世广泛分布的落叶阔叶林景观逐渐被针阔叶混交林所取代,约在5ka前后,当前东北长白山地广泛分布的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就已形成。新仙女木时期东亚冬季风势力较强,冬季风携带的风尘物质通量很高,孤山屯地区的区域气候以冷干为基本特征。尽管泥炭全样δ13C在剖面底部出现了显着负偏,但其主要是由于浮游藻类等利用湖水中溶解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并非区域气候变化造成。进入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显着增强,泥炭中粉尘通量迅速减少。中早全新世是龙岗地区气候环境最适宜的阶段,区域降水量显着增加导致泥炭地水位升高。晚全新世(4ka以来),区域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泥炭剖面中的粉尘通量再次增加。除此以外,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多个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到了多次气候快速转冷事件,这些气候事件可与全球冷事件集成以及Bond等人在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发现的浮冰碎屑事件相对应,表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其他气候系统间的遥相关联系。显微形态观察、地球化学、地层学与年代学证据均表明,孤山屯泥炭地600610cm处发现的火山灰沉积是龙岗火山区早全新世的火山喷发产物。由于孤山屯泥炭地位于火山锥体的上风向,泥炭地中仅记录到了火山灰的沉降,孢粉记录显示区域植被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和古植被变化存在有显着的3000a、2000a、1000a、800a、500a、210a等千年、百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这些周期大都可与宇生核素重建出的太阳活动变化的周期相对应,反映出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驱动本区区域气候环境变迁和植被演化的重要因素。同时,CEEMD结果显示,Quercus花粉百分含量在500600a,1000a,2300a尺度的模态分量与IntCal13Δ14C的模态分量基本呈现出同相位变化关系,更直观地表明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控制和影响本区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针对太阳辐射驱动东亚季风变化的概念模型,解释了太阳活动是如何与低纬地区的“海—气”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和驱动东亚季风区气候和环境的演化。

董晓宇[10](2020)在《2000-2017年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认为内蒙古荒漠草原分布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旱生性草原生态系统,也是气候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草原植被物候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和碳循环产生的影响,对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0—2017年的MODIS NDVI遥感数据和气象栅格数据,研究了内蒙古荒漠草原物候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主要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近20年气候的时空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了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植被物候期时空变化特征差异,估算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探讨了植被物候期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进而揭示了植被物候与净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0—2017年内蒙古荒漠草原区的年均温和季节均温呈升高趋势,其中春季以0.58℃/10a速率显着升温(P<0.05)。年降水量波动较大,呈不显着减少趋势,季节降水量除夏季外均呈不显着增加趋势。从空间上来说,年均温和季节均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年降水量自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2)近20年间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的物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各草原类型生长季始期(start of season,SOS)均呈显着提前趋势,提前幅度为0.66-1.16d/a(P<0.05)。除荒漠草原外(-0.13d/a),其他类型草原生长季末期(end of season,EOS)均有不同程度的延迟,其中草甸草原延迟较为显着(0.43d/a,P<0.05)。不同草原类型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season,LOS)均呈延长趋势,其中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延长较为显着(P<0.05),延长幅度为0.76-1.58d/a。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春季物候主要受季前3个月均温(TS3)的影响,降水对植被SOS影响有区域差异。对秋季物候而言,秋季均温(Tautumn)升高可以使植被EOS提前,而季前3个月(PE3)和夏季(Psummer)降水量增加使植被EOS显着推迟。(3)CASA模型揭示,2000—2017年内蒙古荒漠草原多年平均NPP为104.71g C/(m2·a),呈现自东向西逐渐降低的区域性差异。在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春季(3—5月)和夏季(6—8月)NPP呈增加趋势,秋季(9—11月)NPP呈减少趋势,全区植被NPP的年际变化表现为不显着的波动增加趋势。生长季降水量的变化是影响植被NPP的主要因素,春夏两季的降水量增加有利于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NPP的累积。(4)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物候与植被NPP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春季物候期出现时间与春季NPP呈不显着负相关,秋季物候期出现时间与秋季NPP呈显着正相关,生长季长度和生长季NPP呈显着正相关关系。

二、太阳活动与变化的150天周期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阳活动与变化的150天周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苔草草丘湿地景观—结构—碳汇功能变化对水文条件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苔草草丘湿地研究进展
        1.2.2 水文条件对湿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进展
        1.2.3 湿地碳汇功能与水文-植被的关系研究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气候状况
    2.3 地质地貌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特征
    2.6 沼泽分布特征
第三章 苔草草丘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水文驱动过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3.1.3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苔草草丘湿地面积变化
        3.2.2 苔草草丘数量及形态特征
        3.2.3 斑块形状变化及质心迁移
        3.2.4 水文条件对苔草草丘分布格局的驱动作用
        3.2.5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群落结构及生产力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4.1.3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群落物种组成
        4.2.2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群落结构
        4.2.3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群落生物多样性
        4.2.4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群落生物量
        4.2.5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有机质分解速率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枯落物分解速率
        5.2.2 不同水文条件下土壤呼吸强度
        5.2.3 土壤含水量对有机质分解CO_2释放的影响
        5.2.4 水位波动对土壤有机质分解CO_2释放的影响
        5.2.5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苔草草丘湿地有机碳储量对水文变化的响应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及测量
        6.1.2 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苔草草丘湿地群落地上碳储量特征
        6.2.2 苔草草丘丘墩碳储量
        6.2.3 苔草草丘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
        6.2.4 苔草草丘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
        6.2.5 讨论
    6.3 小结
第七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及碳储量估算
    7.1 材料与方法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数据来源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模型精确性及苔草草丘潜在分布特征
        7.2.2 苔草草丘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7.2.3 未来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空间分布特征
        7.2.4 未来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生境稳定性分析
        7.2.5 苔草草丘湿地碳储量估算
        7.2.6 讨论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国积雪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物候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积雪覆盖范围算法研究现状
        1.2.2 积雪物候变化研究
        1.2.3 积雪物候与植被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
    2.2 数据
        2.2.1 AVHRR地表反射率数据
        2.2.2 Landsat数据
        2.2.3 DEM数据
        2.2.4 中国雪深长时间序列数据集介绍
        2.2.5 气象数据
        2.2.6 水体数据
        2.2.7 积雪深度数据
        2.2.8 植被数据
    2.3 产品验证及物候分析方法
        2.3.1 精度验证方法
        2.3.2 积雪物候参数定义
        2.3.3 积雪、气候与植被趋势分析
        2.3.4 积雪、气候与植被相关性分析
第3章 AVHRR积雪范围产品制备
    3.1 AVHRR初级积雪范围产品
        3.1.1 积雪识别算法建立
        3.1.2 初级产品制备
    3.2 云和空缺值的填补
        3.2.1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时空插值算法
    3.3 无云AVHRR积雪范围产品
    3.4 产品的精度评估
第4章 积雪物候时空变化特征
    4.1 积雪面积变化分析
    4.2 积雪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4.2.1 中国积雪变化
        4.2.2 中国积雪划分
    4.3 积雪初日时空变化特征
    4.4 积雪终日时空变化特征
    4.5 积雪期长度时空变化特征
第5章 积雪与植被物候的响应关系
    5.1 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
        5.1.1 返青期
        5.1.2 枯黄期
        5.1.3 生长期长度
    5.2 积雪与植被因子的关系
        5.2.1 积雪日数与植被参数因子
        5.2.2 积雪初日与植被参数因子的关系
        5.2.3 积雪终日与植被参数因子的关系
        5.2.4 积雪期长度与植被参数因子的关系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极端干旱区降解膜对滴灌棉田土壤水热盐及作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降解地膜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降解膜的降解性能及其对滴灌棉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3.1 降解膜的降解性能变化
    3.2 降解膜对滴灌棉田苗期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3.3 降解膜对滴灌棉田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温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降解膜对滴灌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变化的影响
    4.1 降解膜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影响
    4.2 降解膜对土壤盐分时空变化的影响
    4.3 降解膜对土壤水分变化与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解膜对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降解膜对滴灌棉花生长情况的影响
    5.2 降解膜对滴灌棉花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的影响
    5.3 降解膜对滴灌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降解膜滴灌棉田经济效益评价
    6.1 降解膜滴灌棉田投入情况
    6.2 降解膜滴灌棉田产出情况
    6.3 降解膜滴灌棉田经济效益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4)金刚石线硅片切割废料再生制备高纯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晶硅光伏电池发展
        1.1.2 晶体硅片生产技术
        1.1.3 DWSSP废料再生制备硅技术研究进展
    1.2 论文立题意义与内容
        1.2.1 论文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原料分析与研究方法
    2.1 DWSSP原料分析
        2.1.1 DWSSP物相与化学成分
        2.1.2 DWSSP微观形貌
        2.1.3 DWSSP表面SiO_2层
        2.1.4 其它实验原料
    2.2 研究目标及方案
        2.2.1 酸浸去除金属杂质
        2.2.2 高温精炼提取硅
    2.3 实验设备
        2.3.1 实验操作流程与方法
        2.3.2 分析表征仪器与方法
        2.3.3 实验样品的制备与检测
第三章 酸性浸出去除金属杂质研究
    3.1 研究思路与方案
    3.2 金属杂质溯源
    3.3 盐酸浸出金属杂质去除研究
        3.3.1 盐酸浸出工艺参数确定
        3.3.2 盐酸浸出中典型金属杂质Al去除机理
    3.4 滞留金属杂质形成原因
        3.4.1 均匀反应动力学模型验证
        3.4.2 强化酸性浸出探索
        3.4.3 盐酸浸出过程难去除杂质滞留形成原因
    3.5 两段酸性浸出强化去除金属杂质
        3.5.1 二段混合酸浸出工艺探索
        3.5.2 两段酸性浸出金属杂质去除机理
    3.6 不同金属杂质向SiO_2层迁移富集行为
        3.6.1 实验设计
        3.6.2 不同酸性浸出金属杂质去除变化
        3.6.3 不同酸性浸出表层SiO_2厚度变化
        3.6.4 SiO_2平均厚度与杂质去除率的量化关系确定
        3.6.5 DWSSP金属杂质微观分布特征
    3.7 湿法酸性浸出工艺概念设计
    3.8 湿法工艺简评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温精炼再生制备高纯工业硅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思路与方案
    4.3 真空碳热还原
        4.3.1 真空碳热还原SiO_2热力学
        4.3.2 真空碳热还原实验验证
    4.4 Na_2CO_3-CaO烧结-精炼
        4.4.1 DWSSP直接重熔
        4.4.2 DWSSP-Na_2CO_3-CaO体系反应热力学
        4.4.3 SiO_2含量确定
        4.4.4 Na_2CO_3-CaO烧结-精炼相转变
        4.4.5 Na_2CO_3-CaO烧结-精炼实验设计
    4.5 Na_2CO_3-NaCl(Na_3AlF_6)精炼
        4.5.1 Na_2CO_3-NaCl(Na_3AlF_6)精炼实验设计
        4.5.2 Na_2CO_3-NaCl(Na_3AlF_6)精炼硅与渣分离
        4.5.3 Na_2CO_3-NaCl(Na_3AlF_6)精炼回收硅
        4.5.4 Na_2CO_3-NaCl(Na_3AlF_6)精炼除杂
        4.5.5 Na_2CO_3-NaCl(Na_3AlF_6)体系物相转变
        4.5.6 Na_2CO_3-NaCl(Na_3AlF_6)体系渣粘度
        4.5.7 Na_2CO_3-NaCl(Na_3AlF_6)精炼机理
    4.6 CaO-共晶NaCl-MgCl_2精炼
        4.6.1 CaO-共晶NaCl-MgCl_2精炼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
        4.6.2 CaO直接精炼回收硅
        4.6.3 CaO-共晶NaCl-MgCl_2精炼回收硅
        4.6.4 CaO-共晶NaCl-MgCl_2精炼除杂机理
    4.7 高温精炼工艺简评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博期间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及奖励

(5)西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评估研究进展
        1.2.2 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气候要素及致灾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1.3.2 致灾因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3.3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基本研究方法
        2.3.1 M-K突变检验法
        2.3.2 滑动平均值法
        2.3.3 层次分析法
        2.3.4 反距离权重法
        2.3.5 自然间断点法
        2.3.6 小波周期分析
        2.3.7 交叉小波分析
        2.3.8 相关系数
第三章 西北地区气候和致灾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3.1 气候因素时空变化特征
        3.1.1 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3.1.2 气温时间变化特征
    3.2 致灾因子时空分布特征
        3.2.1 时间变化特征
        3.2.2 空间变化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致灾因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1 ENSO事件(Nino3.4)
    4.2 北极涛动(A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
    4.3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DO)
    4.4 亚洲纬向环流指数(AZCI)和亚洲经向环流指数(AMCI)
    4.5 太阳黑子数
    4.6 小结
第五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时空分布特征
    5.1 干旱灾害风险指标体系
        5.1.1 构建指标体系
        5.1.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5.2 干旱灾害风险时空分布特征
        5.2.1 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特征
        5.2.2 承灾体暴露性分布特征
        5.2.3 孕灾环境脆弱性分布特征
        5.2.4 防灾能力可靠性分布特征
    5.3 干旱综合风险分布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简短摘要
详细摘要
Abridged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旋回地层学发展简史
    1.3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1.3.1 奥陶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1.3.2 泥盆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工作量
        1.5.1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旋回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2.1 天文旋回理论
        2.1.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
        2.1.2 三个重要的天文参数(偏心率、斜率和岁差)
    2.2 旋回地层学的研究方法
        2.2.1 数据的采集和测试
        2.2.2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遴选及其指示意义
        2.2.3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2.3 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的天文轨道参数
第三章 华北西缘奥陶纪旋回地层学研究
    3.1 序言
    3.2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3.2.1 贺兰山地区下岭南沟剖面
        3.2.2 桌子山地区大石门剖面
    3.3 下岭南沟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3.3.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3.3.2 下岭南沟剖面旋回地层分析
        3.3.3 下岭南沟剖面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3.4 大石门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3.4.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3.4.2 大石门剖面化学地层特征
        3.4.3 大石门剖面旋回地层分析
        3.4.4 大石门剖面浮动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3.4.5 中奥陶世斜率周期驱动的灰岩-页岩沉积旋回及其古气候变化
        3.4.6 中奥陶世较短的斜率和岁差周期及日长计算
第四章 华北秦皇岛亮甲山奥陶系剖面和华南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剖面的旋回地层学研究
    4.1 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4.1.1 秦皇岛亮甲山地区地质背景
        4.1.2 亮甲山剖面地层、古环境与古气候
        4.1.3 宜昌黄花场地区地质背景和黄花场剖面特征
    4.2 亮甲山剖面和黄花场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4.2.1 亮甲山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4.2.2 黄花场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4.2.3 早–中奥陶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
        4.2.4 亮甲山剖面和黄花场剖面天文年代标尺的构建
    4.3 早–中奥陶世气候变化的天文轨道力驱动
    4.4 早奥陶世长周期天文轨道旋回和地球-火星间的混沌现象
第五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旋回地层学研究
    5.1 序言
    5.2 西准噶尔地区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5.2.1 布龙果尔剖面
        5.2.2 乌兰柯顺剖面
    5.3 布龙果尔剖面旋回地层研究
        5.3.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5.3.2 布龙果尔剖面旋回地层学分析
    5.4 乌兰柯顺剖面旋回地层研究
        5.4.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5.4.2 乌兰柯顺剖面旋回地层学分析
    5.5 讨论
        5.5.1 洪古勒楞组的时代问题
        5.5.2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古亚洲洋的海平面变化
第六章 华南晚泥盆世旋回地层学研究及F–F生物大灭绝的触发因素
    6.1 华南板块晚泥盆世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6.1.1 拉利剖面
        6.1.2 杨堤剖面
    6.2 拉利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6.2.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6.2.2 拉利剖面深度域旋回地层分析
        6.2.3 拉利剖面时间域旋回地层分析
        6.2.4 拉利剖面法门阶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6.2.5 法门期牙形石带的数字定年
        6.2.6 晚泥盆世地质事件的数字定年
    6.3 华南F–F之交旋回地层研究
        6.3.1 杨堤剖面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6.3.2 杨堤剖面深度域旋回地层分析
        6.3.3 拉利剖面F–F之交旋回地层研究
        6.3.4 华南F–F之交浮动年代标尺的建立
    6.4 华南F–F生物大灭绝的时间进程和灭绝模式
    6.5 天文轨道力对F–F事件和古气候变化的驱动
        6.5.1 天文轨道力驱动F–F之交海平面变化
        6.5.2 天文旋回驱动 F–F 之交气候变化:来自于牙形石氧同位素的证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地月系统计算代码

(7)黄土高原植被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物候研究进展
        1.2.2 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1.2.3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1.2.4 植被物候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1.2.5 干旱监测及其对植被生长影响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气象数据
        2.2.2 遥感数据
        2.2.3 未来气候情景数据
        2.2.4 其它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Anusplin空间插值
        2.3.2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2.3.3 重构NDVI时序曲线
        2.3.4 植被物候参数提取
        2.3.5 CASA模型
        2.3.6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黄土高原气候时空演变特征
    3.1 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
    3.2 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2.1 气候因子的时间变化特征
        3.2.2 气候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
    3.3 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3.1 干早的时间变化特征
        3.3.2 干早的空间变化特征
        3.3.3 干旱发生范围及发生频率特征
    3.4 未来气候情景
    3.5 讨论和小结
第四章 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4.1 植被物候估算验证
        4.1.1 提取结果验证
        4.1.2 不确定性分析
    4.2 植被物候时空特征
        4.2.1 植被物候空间分布特征
        4.2.2 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
    4.3 植被物候对不同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
        4.3.1 SOS对春季气温、降水量、日照的响应
        4.3.2 EOS对夏季、秋季气温、降水量、日照的响应
        4.3.3 LOS对年气温、降水量、日照的响应
    4.4 极端气候(干旱)对植被物候的影响
    4.5 讨论和小结
第五章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5.1 NPP的估算与结果验证
    5.2 NPP时空变化特征
        5.2.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5.2.2 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5.3 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3.1 NPP对年气候因子的响应
        5.3.2 NPP对季节气候因子的响应
    5.4 极端气候(干旱)对NPP的影响
    5.5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植被物候与净初级生产力的关系
    6.1 不同季节NPP与各物候期的关系
        6.1.1 NPP与SOS的关系
        6.1.2 NPP与EOS的关系
        6.1.3 NPP与LOS的关系
    6.2 不同条件下NPP和物候的关系
        6.2.1 NPP和物候随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关系
        6.2.2 NPP和物候随海拔变化的响应关系
    6.3 未来气候情景下植被物候期对NPP的影响
        6.3.1 未来气候情景下植被物候期预测
        6.3.2 未来气候情景下植被物候期对NPP的影响
    6.4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微气候
        2.1.2 微气氛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2.2.3 行为场景理论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2.3 文献综述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7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研究方法
        5.1.2 指标选取
        5.1.3 数据来源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6.1.1 研究方法
        6.1.2 指标选取
        6.1.3 数据来源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7.1.1 研究方法
        7.1.2 指标选取
        7.1.3 数据来源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8.3.1 研究贡献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冰消期以来典型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1.2.1 新仙女木事件研究进展
        1.2.2 全新世大暖期古气候研究现状
    1.3 东北地区晚冰期以来古气候研究进展
        1.3.1 东北地区湖泊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1.3.2 东北地区泥炭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1.4 东北地区古气候研究评述
        1.4.1 同一钻孔中不同代用指标所记录的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差异
        1.4.2 不同钻孔记录的全新世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
        1.4.3 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动力机制尚不明确
    1.5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区域地貌
    2.4 气候与水文
    2.5 区域植被与土壤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野外考察与泥炭样芯采集
    3.2 实验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3.2.1 ~(14)C测年原理与方法
        3.2.2 孢粉和炭屑分析方法
        3.2.3 泥炭全样总碳、总氮含量以及稳定碳、氮同位素测定
        3.2.4 脂肪酸提取及其单体碳同位素测定
        3.2.5 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孤山屯泥炭地孢粉、炭屑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4.1 孤山屯泥炭地年代学框架的建立
    4.2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孢粉类型与组合特征
    4.3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炭屑浓度特征
    4.4 孤山屯GST-2钻孔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4.4.1 泥炭全样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4.4.2 泥炭全样与酸化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对比
        4.4.3 泥炭全样碳、氮同位素信号的可靠性检验
        4.4.4 泥炭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变
    4.5 孤山屯GST-1钻孔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特征
        4.5.1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组成特征
        4.5.2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δ~(13)C_(FAMEs))特征
    4.6 孤山屯GST-2钻孔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6.1 GST-2钻孔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4.6.2 GST-2钻孔金属元素的变化特征
        4.6.3 泥炭地主要地球化学参数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化特征
第五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面貌及演化特征
    5.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5.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
    6.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特征及区域对比
    6.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区域对比
    6.3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气候突变事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孤山屯地区植被演替对气候变化及火山活动的响应
    7.1 孤山屯地区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2 孤山屯泥炭地湿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泥炭沼泽发育的启示
    7.3 孤山屯地区植被对龙岗地区火山活动的响应
        7.3.1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的证据
        7.3.2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事件对植被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东北龙岗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8.1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周期特征
    8.2 太阳活动变化对龙岗地区古植被演化的调节与控制
    8.3 太阳活动对东北龙岗地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驱动调节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尚存在问题与展望
        1. 泥炭地C、N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缺乏可靠的现代过程研究
        2. 太阳辐射对区域气候演化的调控模型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10)2000-2017年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物候及植被物候研究的数据来源
        1.2.3 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研究进展
        1.2.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1.2.5 气候变化对植被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遥感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MODIS NPP数据产品
    2.3 研究方法
        2.3.1 物候参数提取方法
        2.3.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2.3.3 回归分析
        2.3.4 偏相关分析
第三章 内蒙古荒漠草原区气候变化特征
    3.1 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3.1.1 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
        3.1.2 平均气温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3.2 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3.2.1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3.2.2 降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荒漠草原区植被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1 内蒙古荒漠草原与其他草原类型物候变化对比
        4.1.1 草原植被物候空间分布对比
        4.1.2 草原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对比
    4.2 荒漠草原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2.1 植被SOS对季前不同时段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4.2.2 植被EOS对季前不同时段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荒漠草原区植被NPP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和物候的响应
    5.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5.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特征
        5.2.1 植被NPP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5.2.2 植被NPP的时间序列趋势及变化特征
    5.3 植被NPP对气候变化响应特征
        5.3.1 植被NPP对生长季气候因子的响应
        5.3.2 植被NPP对各季节气候因子的响应
    5.4 植被NPP与物候之间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物候变化趋势分析
        6.1.2 植被物候期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分析
        6.1.3 生产力估算结果对比
        6.1.4 物候期与生产力的关系
    6.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太阳活动与变化的150天周期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苔草草丘湿地景观—结构—碳汇功能变化对水文条件的响应[D]. 齐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2]中国积雪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物候的响应研究[D]. 赵琴.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极端干旱区降解膜对滴灌棉田土壤水热盐及作物的影响研究[D]. 丁宏伟.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金刚石线硅片切割废料再生制备高纯硅研究[D]. 杨时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5]西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D]. 李大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D]. 马坤元.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7]黄土高原植被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韩红珠.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2)
  • [8]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9]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李楠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10]2000-2017年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董晓宇. 长安大学, 2020(06)

标签:;  ;  ;  ;  

太阳活动150天周期及其变化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