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端康成的文学主题

论川端康成的文学主题

一、川端康成文学主题论(论文文献综述)

查梦婷[1](2021)在《论《雪国》中的铁路》文中认为川端康成(Yasunari Kawabata 1899-1972)是亚洲第二位、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雪国》作为其获奖作品之一,自问世以来便成为了日本国内外川端康成文学研究者瞩目的焦点。小说内容看似远离现实,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性与时代性。本文将小说与历史语境相结合,梳理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现代文明代表产物——铁路在小说情节结构设计、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挖掘川端康成赋予它的历史指向性与文化象征性,探究《雪国》的社会及文化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铁路的历史指向性。第一节梳理川端康成创作《雪国》以前的人生与文学经历,解读川端康成的“铁路情结”对他的文学创作生涯的影响。第二节梳理《雪国》的创作过程,分析铁路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川端康成在小说创作的十四年中多次乘坐火车前往取材地进行创作,并将铁路写进了小说中,隐晦地向读者表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从而帮助读者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小说蕴含的深厚底蕴。第二章,分析铁路在小说情节结构设计中的作用。第一节通过梳理铁路在小说中的出场次数与作品小节的对照关系,分析铁路在小说结构设计中起到的串联作用。同时,铁路还是解读作品内在结构的关键点之一。第二节分析铁路在小说情节设计上主要承担的设置悬念、调节矛盾冲突发展程度的作用,川端康成借助铁路使小说的情节发展张弛有度,达到了故事性与朦胧美的平衡。第三章,分析铁路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铁路不仅是小说人物的交通工具,其作为现代文明代表产物,更是在推动日本社会发展的同时改变了人物的命运。本章将叶子与驹子、岛村与行男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铁路解读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第一节分析铁路以及铁路所代表的“东京”对两个女孩的不同意义,从而解读两人之间的对照关系。第二节通过论述岛村与行男对传统乡村与现代都市截然不同的态度与选择,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身上的时代特征,而岛村形象的变化背后蕴含着川端康成对现代社会的思考。第四章,探究铁路的文化象征意义。第一节通过对小说人物以及作品细节的分析,阐明“铁路时代”带给二十世纪日本民众的精神危机。日本民众醉心于铁路交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变化,相信铁路会带领他们走向人类进步之路,然而铁路带来的“进步”是一种被物化的“进步”。在这种畸形的进步观下,“时间”也成为了人们追逐财富的工具,有限的物质财富被无限的物质占有欲所争夺,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时不我待”的紧张感,人们的生活随着飞速的铁路交通变得越来越紧张。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面临着缺乏归属感的精神空虚与恐慌。第二节通过对铁路出现片段的具体分析,论述小说中体现出的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吞噬。铁路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其对雪国的改变与侵蚀象征了两种文明的对立以及传统文明的衰败。然而川端康成对这种现状并没有一味消沉,而是在作品中寄予了自己对传统文明与日本民众的美好期许,希望读者们能在《雪国》中感受到“日本之心”。

傅虹[2](2020)在《文学教育视角下的余华研究》文中指出余华作为中国当代的着名作家,从开始受川端康成等作家影响创作忧郁感伤风格的作品到大胆挑战传统、勇于创新地进行先锋文学写作,再到后来华丽转身、投入到现实风格的写作,这充满传奇色彩的创作历程离不开余华本身受到的文学教育的熏陶。在受到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学教育影响后,余华也在文学教育的影响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整个文学世界的创作和人类精神的广泛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余华在不同时期曾受到过哪些文学教育的滋养?这些文学教育对余华的文学创作又起到了哪些不同的作用?在其文学创作上有了一定的建树后,余华又在文学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本文试图从文学教育这一角度出发,结合余华的文学作品、创作观念,对余华文学创作的理论来源、在文学教育影响下取得的文学成就进行详细阐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对余华的创作风格及其转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能够更好地认识文学教育对作家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正文主要由三章组成。第一章首先是从家庭、社会、大学三个空间展开形式对余华所接受的文学教育进行全面分析,探究余华文学创作的源头,阐释余华的创作风格、创作心理的形成过程。余华的出生环境较为特殊,所处时代背景也较为复杂。医院和“文革”带来的洗礼对余华的心理产生极大冲击,这为以后余华冷峻的写作态度埋下了伏笔。初入社会的余华,还未走上正式的文学创作道路。此时,川端康成和卡夫卡走进余华的文学视野,提高了他的阅读兴趣,并逐渐开始借鉴和模仿,由此初步形成了他的创作风格。在进入大学学习后,结识了莫言等同学。完善的文学教育体系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余华产生了深刻影响。大量的以外国文学为主的书籍丰富了余华的知识储备,对其文学创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章主要论述余华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对余华文学创作的影响。通过对其分析,探讨余华是如何在多样文学教育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其独特写作风格的,进而揭示其文学书写的理论依据。医院中司空见惯的生死场面在余华开始文学创作后于其作品中得到全面展现,同时也为余华创作先锋作品提供了现实条件。经历过转型时期的余华,开始更多地创作带有现实色彩的小说,更侧重于对社会人性和社会底层的书写,这无疑与前期所接受的文学教育有直接关系。因此,教育可以说是余华创作核心内容的关键所在。第三章主要论述文学教育视角下余华创作的文学成就。通过对余华创作背景的阐述分析,可以看出余华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善于审时度势的文学大家,这对其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余华在文学创作上有了一定的建树后,仍然没有停止对文学教育发展的思考。不论是网络时代的冲击,还是西方文学理论的渗透,余华都冷静地分析其利弊,并结合自身,重新审视它们对文学创作的可行性发展,从而创作出符合当下时代变化的文学作品。余论及结语主要以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一先锋小说入选语文教材作为分析对象,阐释了接受文学教育滋润的余华又反哺未来文学青年于历史传承链条之中。总的来说,余华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由此奠定了其先锋小说创作的基本格局,这对我们解析余华的文学创作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和意义。其价值和意义对我们研究当代文学作家所接受的教育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具有普遍的启示性。

周秦[3](2019)在《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视觉性》文中认为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作为以细腻情感打动读者的文学巨匠,其文学的独特魅力是在东西文化思维的融合、传统与新文学思潮的碰撞中迸发出的。纤细敏感的艺术感知与坎坷多灾的个人经历使他的文学具有直触人心的力量,充溢着视觉感的文字是其文学独特艺术之美的体现,读者通过文学中情物相交的视觉图景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中融入了许多视觉元素,这些视觉元素并非是割裂的部分。色彩与光影作为视觉图像的内容,相互交融呈现出流光溢彩的艺术效果。情感与内涵蕴含在色彩变幻与光影交错中,通过视觉性的表达更直观地显现出来。镜像作为一种构图形式,呈现出虚实相交、主客合一的特征,文学的内在结构在镜像的映照下更为工整。色彩、光影、及对称的镜像三者有机整合,共同塑造了川端康成文学的视觉世界。由视觉性为视角,可以窥见川端康成文学背后的奥妙,体会蕴含在文字与想象视觉之中的微妙情感。小说中极具视觉感的文字与川端康成浓厚的艺术素养和纤细敏感的视觉感知息息相关。他在绘画氛围的熏陶下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艺术表达灵感,又将坎坷人生中生成的“孤儿根性”与“恋心”互相渗透,并将二者淬炼为其小说中视觉世界悲与美的内在核心,这个内核支撑着川端康成在痛苦的人生中吟唱生命与美的赞歌。他用浸透了悲美的眼,细致地观看自然草木、世相人情,并用视觉性的文字描绘出来。川端康成文学独特的视觉之美不仅是他个人艺术思维的结晶,更是古今东西思维碰撞的产物。他在东方传统土壤的滋养下温和内化西方新锐的表达手法,使得其文学中的视觉性表达兼具新意与典雅。禅意与古韵蕴含在川端康成视觉性的文字中,表现出超脱尘世之美。他也在小说中超脱的视觉世界里寻找到了疗愈心理病症的良药,通过视觉之匙开启了通往古典之路的大门。

张晓诺[4](2018)在《《雪国》在中国的研究》文中指出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之鹤》、《古都》三部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由此,文学界掀起了对川端康成及其作品研究的热潮。其中,《雪国》作为川端康成集成之作,自1981年被译成中文以来,便引起了中国文学界的极大关注。纵观国内近40年关于《雪国》的研究,研究范围广泛、视点多元,硕果累累。但是,一方面,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者从研究史的视角对有关《雪国》的研究进行整体论述。另一方面,仅有的研究史也多是从宏观角度(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成果)对研究特征进行论述,没有从微观角度(人物像、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美学思想)考察研究的内在特征及变化。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转换研究视角,不仅要关注作品本身,而且要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故本文主要采用统计法、描写归纳法和比较法三种研究方法对国内的《雪国》研究进行考察,以研究者对《雪国》的认知角度为主线,重点考察各个阶段研究者对作品的认识程度、研究方法的不同,及研究的内在特征与变化。本文从研究史的角度,以国内近40年关于《雪国》此作品的研究为研究对象,以精选出的131篇具有参考价值的期刊论文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将这些研究按年代划分为四个时期: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在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具体考察各个阶段研究的重点问题和内在特征。具体来说,1980年代重点关注作品的整体性质;1990年代重视关注作品的具体问题;2000年代重点关注作家东方式的内心世界与作品之间的关系;2010年代重点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对作品和作者进行重新认识。除此之外,本文还从研究的主要内容(美学思想、创作思想及根源、比较文学)对硕士毕业论文研究进行了概述。最后,笔者从整体上对研究的具体内容(人物像、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美学思想、比较文学)及其在各阶段的发展、变化轨迹进行纵向地梳理和分析,考察中国《雪国》研究的全貌。

陈智颖[5](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研究说明

饶海燕[6](2017)在《经典向经典“致敬” ——从川端康成《睡美人》到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文中研究指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以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睡美人》为蓝本,创作出《苦妓回忆录》,向川端康成致以敬意。两部小说存在着相似的创作契机,呈现出紧密的联系。本文即以《睡美人》和《苦妓回忆录》为研究对象,从二者的联系出发,探讨其在文本的构思创作、主题思想以及文化内涵上的个人色彩。首先,论文阐述了两部小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影响和关系;其次,立足于小说的文本,在叙事层面和语言层面上分析《苦妓回忆录》与《睡美人》各自的特点以及差异;再次,抓住两个文本都是通过女性来进行精神拯救这个共同点,进一步探讨出女性在不同地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和形势;最后,虽然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老人,但两位老人对死亡的体验和态度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无疑与两位作家的自身经历以及所置身的宗教文化、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正是通过以上四个章节的讨论与分析,来展现马尔克斯对川端康成致敬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

孙文慧[7](2016)在《《伊豆的舞女》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文中提出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58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许多广为人知的作品。其中《伊豆的舞女》是其早期重要代表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伊豆的舞女》在我国共有以下几个译本:韩侍桁译本、叶渭渠译本、叶渭渠唐月梅合译本、高慧勤译本、刘可欣高慧芹合译本、李德纯译本及林少华译本等。本文主要对《伊豆的舞女》在中国的各译本及影视版本进行整理,进而通过对比叶渭渠新旧版译本及叶渭渠译本与林少华译本间的异同,从词汇及语句改动、专有名词或不可译名词、人物对话、动作描写方面的翻译及译本中的误译、漏译等方面入手,结合翻译理论、社会背景等探讨译介主体及受众对译介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从人物设定、场景设定及故事情节等方面对比分析《伊豆的舞女》影视版本与原作间的异同,探讨影视改编对作品的译介与传播产生的影响,并得出影视改编促进了原作传播的结论。

欧茂[8](2014)在《施蛰存与川端康成新感觉写作的乡土情结》文中指出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和日本都有一个“新感觉派”团体存在,它们积极吸收包括超现实主义、结构派、未来派等在内的外来新兴文艺思想,新感觉派作家聚居于都市,追求与以往写作方式不同的先锋写作,从感觉上表现一切。虽然施蛰存和川端康成是各自“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新感觉色彩的文学作品和理论文章,但他们却以“新感觉派的异端”身份示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新感觉派一员的身份。原因在于,二人的新感觉作品有异于同一时期其他新感觉派同人,其他人流连都市的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在城市的声色光电中捕捉刹那的印象,追求客观对象主观化的新奇表达,但对施蛰存和川端康成而言,都市不是他们描写的主题而是写作的背景,他们冷静观察和体验着都市和乡土自然两种不同生活场景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当他们遭遇都市的精神与物质困境时,背离城市的喧嚣,向乡土自然寻求解救“荒原”的“圣杯”,其新感觉作品中流露出了一种独有的乡土情结。

刘婧蔚[9](2014)在《《雪国》—作为“想象空间”的国度》文中研究说明川端康成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对川端康成的评价是“为架设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精神桥梁做出贡献”。而《雪国》被认为是川端康成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作者将日本古典传统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一方面追求日本古典传统美,一方面采取现代的“新感觉”的表现手法,把直觉与感觉、现实与非现实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象征意象,成功地构建起了一个想象的空间。《雪国》中所描写的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川端康成试图表达怎么样的思想。日本的美意识在小说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抱着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首先分析小说的背景“雪”的意象,之后对小说男主人公岛村的形象进行解读,最后解释构成“雪之国”这一“想象空间”的要素——国境、镜和银河。本论文的序言部分,首先介绍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并对川端康成的获奖词《我在美丽的日本》展开解读。为了理解贯穿于川端文学的文学精神是什么,本论文将分四章进行讨论。第一章,本章论述了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介绍了先行研究,阐述了《雪国》的再研究意义。第二章,以作品文本为重点,围绕小说的“雪”的意象展开解读,即站在“雪”的意象、雪的状态、雪的意义三个层次来阐述“雪”的表象的多重性。第三章,本文尝试解读《雪国》的人物性格。通过主人公岛村的视觉和感觉,描述远离嘈杂世界的“雪国”的自然,“雪国”中人的生活状态,并以岛村三次来到雪国的心理状态之变化、人生态度之转换为中心来展开论述。第四章,尝试分析《雪国》中的“国境”、“镜”、“银河”等事物的象征意象,站在新感觉主义、意识流、禅宗思想的角度来探讨日本文化的美意识。结论部分,指出川端康成通过“雪”的意象,即纯洁、冰冷、想象、丑陋和死亡,成功地再现了“雪国”这一非人类的世界或者说是充满“新感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之中,人们忘记了战争的破灭,得到了精神的救赎,这就是人类的精神,东方的美意识。《雪国》这部文学作品的魅力即在于此。

南屏秀[10](2013)在《中国川端康成研究史—以比较文学角度为中心》文中指出川端康成是20世纪国际文坛上的着名作家,作为日本第一位,亚洲第二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雪国》等作品中,通过优美的笔致描绘出了日本人的生活风貌和心灵跃动,向全世界展示了日本民族特有的精神形态。日本的川端文学研究早在川端在世时就已经开始了。尤其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自杀为两次契机引起了两次热潮。由于川端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无论是对于他的作家人生或作品,日本方面的分析研究均已经进行得相当系统和深入。对于川端文学研究史的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汇集等整理也进行得相当扎实。与此相对,中国的川端康成研究起步较晚,而且至今为止,对以川端康成研究史为专题的研究尚不多见。本论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划分1980年代,1990年代以及2000年代至今分3个时期,并分析各个时期川端文学的特点,对川端康成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划分。本论文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说明研究动机,研究意义,先行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中国川端康成研究资料的现状,以及对其分析。第三部分首先将川端康成研究以年代为划分标准,分为3个年代。从作家论和作品论的角度分析研究资料的特征。在作品论中,又分别从翻译相关的研究,文学作品比较的研究,文化以及文学作品自身4个方面来考察。第四部分说明本论文的结论和今后要展开的研究方向。这个结论不仅为中国川端康成的研究提供新的视点,也为中日文学交流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二、川端康成文学主题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端康成文学主题论(论文提纲范文)

(1)论《雪国》中的铁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铁路的历史指示性
    第一节 川端康成的“铁路”情结
    第二节 铁路与《雪国》的创作
第二章 铁路与小说情节结构
    第一节 铁路与小说结构
    第二节 铁路与情节设计
第三章 铁路与人物设置及塑造
    第一节 驹子与叶子:挣扎在雪国与东京之间
    第二节 岛村与行男:两个阶级的不同人生
第四章 铁路的文化象征性
    第一节 “铁路时代”下的精神危机
    第二节 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吞噬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文学教育视角下的余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一)选取余华研究的新视角
        (二)突显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三)探究文学教育的规律性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余华的相关研究
        (二)文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余华所接受的文学教育
    第一节 余华文学教育的家庭空间展开形式
        (一)余华早期所接受的文学读物和文学故事
        (二)余华早期所习得的社会知识
        (三)余华早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
        (四)鲁迅精神的继承和超越
    第二节 余华文学教育的社会空间展开形式
        (一)对川端康成的初步模仿
        (二)对卡夫卡创作风格的超越升华
    第三节 余华文学教育的大学空间展开形式
第二章 余华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余华的文学创作侧重于生与死的书写
        (一)死亡意识的书写
        (二)生命意识的书写
    第二节 余华的文学创作侧重于社会人性的书写
        (一)人性“恶”的书写
        (二)人性“恶”到人性“善”的转变
        (三)人性“美”的深度开掘
    第三节 余华的文学创作侧重于社会底层的书写
第三章 文学教育视角下的余华文学创作成就阐释
    第一节 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持续性文学教育
        (一)“中文在线网”的创立
        (二)《第七天》面世后的“两种声音”
    第二节 兼容并蓄的借鉴与创新并举的文学教育
    第三节 注重自我超越和自我否定的文学教育
余论及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着
致谢

(3)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视觉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4 “视觉性”的概念界定
第1章 川端康成小说中视觉性的表现
    1.1 意义的色彩化
        1.1.1 白色:空灵圣洁之美
        1.1.2 红色:爱欲官能之美
        1.1.3 黑色:悲寂死亡之美
    1.2 情绪的光影化
        1.2.1 光:美好事物的赞歌
        1.2.2 影:负面情绪的宣泄
        1.2.3 光影变换:情感的波动变化
    1.3 对称构图的镜像化
        1.3.1 对称的镜像人物
        1.3.2 对称的镜像世界
第2章 川端康成小说中视觉性的形成原因
    2.1 个人艺术素养的积淀
        2.1.1 深厚的绘画素养与绘画情结
        2.1.2 纤细敏感的视觉感知
        (1).“孤儿根性”与黑色阴翳及眷光心理
        (2).“恋心”与裂变的红色
    2.2 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
        2.2.1 新感觉派与感觉视觉化
        2.2.2 战争的毁灭与死亡阴影
        2.2.3 禅宗的重建与白色宗镜
    2.3 文化传统的浸染
        2.3.1 文学的视觉传统
        2.3.2 美学的视觉倾向
第3章 川端康成小说中视觉性书写的意义
    3.1 疗愈心理病症的良药
    3.2 亲近自然回归古典的渠道
    3.3 促进文学视觉化的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雪国》在中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初めに
    1.1 研究背景
    1.2 先行研究
    1.3 研究の目的と方法
第二章 1980年代の研究
    2.1 研究状况
    2.2 研究内容
        2.2.1 作品の主题思想に関する研究
        2.2.2 作品の创作方法に関する研究
        2.2.3 作品の评価に関する研究
    2.3 研究特徴
第三章 1990年代の研究
    3.1 研究状况
    3.2 研究内容
        3.2.1 美学思想に関する研究
        3.2.2 芸术手法に関する研究
        3.2.3 人物像に関する研究
    3.3 研究特徴
第四章 2000年代の研究
    4.1 研究状况
    4.2 研究内容
        4.2.1 美学思想に関する研究
        4.2.2 创作思想と根源に関する研究
        4.2.3 芸术手法に関する研究
    4.3 研究特徴
第五章 2010年以降の研究
    5.1 研究状况
    5.2 研究内容
        5.2.1 西洋文学理论から作品に関する研究
        5.2.2 比较文学研究に関する研究
    5.3 研究特徴
第六章 修士学位论文の研究について
    6.1 美学思想に関する研究
    6.2 创作思想と根源に関する研究
    6.3 比较文学研究に関する研究
第七章 研究内容および全体的な変化
    7.1 人物像に関する研究
    7.2 主题思想に関する研究
    7.3 芸术特徴に関する研究
    7.4 美学思想に関する研究
    7.5 比较文学研究に関する研究
终わりに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文献资料与统计
附录C 详细中文摘要
谢辞

(6)经典向经典“致敬” ——从川端康成《睡美人》到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川端康成与马尔克斯比较研究综述
    第二节 本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一节 何以“致敬”?——来自川端康成的灵感
        一、“致敬”的概念
        二、“致敬”的缘起
    第二节 “异曲同工之处”——“致敬”的机制
        一、“高处不胜寒”的忧思
        二、“过尽千帆后”的晚年
        三、“洛丽塔情结”的书写
第二章 一个题材两个文本
    第一节 讲故事的奥秘——《睡美人》与《苦妓回忆录》的叙事
        一、情节结构
        二、人物形象
        三、叙述话语
    第二节 “阴翳”与“阳光”——《睡美人》与《苦妓回忆录》的语言
        一、地缘环境与语言
        二、气质类型与语言
        三、身体状况与语言
第三章 灵魂的自我拯救
    第一节 “圣女的救济”——女性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一、青春的“睡美人”
        二、纯洁的“睡美人”
        三、神圣的“睡美人”
    第二节 “崇拜”与“征服”——东西方的女性救赎
        一、“日本式”女性崇拜
        二、“拉美式”女性征服
第四章 死亡观的自我展现
    第一节 从川端康成的“哀”到马尔克斯的“乐”
        一、川端康成的“哀”
        二、马尔克斯的“乐”
        三、“哀“与”乐”背后的文化向度
    第二节 从川端康成的“美”到马尔克斯的“爱”
        一、川端康成的“美”
        二、马尔克斯的“爱”
        三、“美”与“爱”背后的哲学出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伊豆的舞女》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伊豆的舞女》及其作者
    第一节《伊豆的舞女》的梗概及研究的问题点
        一、《伊豆的舞女》的梗概
        二、日本《伊豆的舞女》研究的问题点
        三、中国《伊豆的舞女》研究的问题点
        四、中日对《伊豆的舞女》关注点的异同
    第二节《伊豆的舞女》与川端康成
第二章 《伊豆的舞女》译本中的变异
    第一节 译本情况简介
    第二节 叶译本各版的对比
        一、标点符号及词汇改动
        二、语句改动
    第三节 叶译本与林译本的对比
        一、专有名词或不可译名词的翻译
        二、人物对话的翻译
        三、动作描写的翻译
        四、译本中的误译、漏译及信息不足等
第三章 影响作品译介与传播的因素
    第一节 译介主体
        一、译者的文化背景及翻译观
        二、译者的译介策略
    第二节 译介受众
    第三节 影视改编与作品传播
        一、文学与影视改编
        二、《伊豆的舞女》的影视改编
        三、《伊豆的舞女》的影视改编对原作译介与传播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施蛰存与川端康成新感觉写作的乡土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感觉——作为一个流派
    一、流星划过——新感觉派的出现与消亡
    二、新感觉派——中日文坛急先锋
    三、大众印象——新感觉派与都市的融合
    四、新感觉的异端——施蛰存与川端康成
第二章 都市里怀揣着乡土情结
    一、喧嚣与冷静——都市与乡村生活的观察者
    二、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困境
    三、都市向乡土寻找“圣杯”
    四、川端康成的民族文学梦想
第三章 乡土情结缘由
    一、乡土国度与古诗情结
    二、都市的漂泊无根
    三、都市环境的恶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雪国》—作为“想象空间”的国度(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摘要
はじめに
第一章 问题提起と本论の章立て
    1.1 『雪国』について
        1.1.1 出版事情
        1.1.2 あらすじ
        1.1.3 日本における『雪国』の评価
    1.2 『雪国』の先行研究
        1.2.1 日本における川端康成の研究
        1.2.2 中国における川端康成と『雪国』の研究
    1.3 本论のアプロ一チと章立て
第二章 『雪国』における「雪」の表象
    2.1 「表象」とは何か
    2.2 「雪国」における「雪」の表象をめぐって
        2.2.1 清纯、冷さ、悲哀、虚幻
        2.2.2 丑さ、邪恶
        2.2.3 死亡
第三章 『雪国』における「游び」の构造
    3.1 春:雪と「游び」
    3.2 冬:雪と「游び」
    3.3 秋:雪と「游び」
第四章 『雪国』における事物の象徴
    4.1 国境
    4.2 镜
    4.3 天の河
终わりに
参考文献
谢辞

(10)中国川端康成研究史—以比较文学角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要旨
摘要
1 はじめに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意义
    1.3 先行研究
    1.4 研究方法
2 中国における川端文学の研究资料统计と分析
    2.1 资料の统计
    2.2 资料の分类
    2.3 资料の分析
3 中国における川端文学の研究特徴について
    3.1 1980 年代の特徴
        3.1.1 作家论
        3.1.2 作品论
        3.1.2.1 翻訳の视点から
        3.1.2.2 他の文学作品との比较から
        3.1.2.3 文化の视点から
        3.1.2.4 文学の视点から
    3.2 1990 年代の特徴
        3.2.1 作家论
        3.2.2 作品论
        3.2.2.1 翻訳の视点から
        3.2.2.2 他の文学作品との比较から
        3.2.2.3 文化の视点から
        3.2.2.4 文学の视点から
    3.3 2000 年代以後の特徴
        3.3.1 作家论
        3.3.2 作品论
        3.3.2.1 翻訳の视点から
        3.3.2.2 他の文学作品との比较から
        3.3.2.3 文化の视点から
        3.3.2.4 文学の视点から
4 おわりに
    4.1 本稿の结论
    4.2 今後の课题
参考文献
付録

四、川端康成文学主题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雪国》中的铁路[D]. 查梦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文学教育视角下的余华研究[D]. 傅虹.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视觉性[D]. 周秦. 湘潭大学, 2019(02)
  • [4]《雪国》在中国的研究[D]. 张晓诺. 湖南大学, 2018(01)
  • [5]《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 [6]经典向经典“致敬” ——从川端康成《睡美人》到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D]. 饶海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7]《伊豆的舞女》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D]. 孙文慧. 黑龙江大学, 2016(02)
  • [8]施蛰存与川端康成新感觉写作的乡土情结[D]. 欧茂. 西南大学, 2014(10)
  • [9]《雪国》—作为“想象空间”的国度[D]. 刘婧蔚. 厦门大学, 2014(08)
  • [10]中国川端康成研究史—以比较文学角度为中心[D]. 南屏秀.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论川端康成的文学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