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 BGP 自动发现 VPN 成员

通过 BGP 自动发现 VPN 成员

一、通过BGP实现VPN成员的自动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楠[1](2021)在《基于NP的MPLS EVPN业务转发平面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信网络飞速发展的现状对数据中心的网络质量、运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骨干网使用的VPLS技术将网络全连接,这样的方式存在消耗网络资源、容易引起ARP洪泛的缺陷,后续的演进中提出了将MAC学习迁移到控制层、使用BGP通告对端的EVPN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网络性能。NP芯片使用微码编程,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和高效的计算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转发层要求,所以采用NP芯片与CPU共同参与MAC学习的方案实现MPLS EVPN的底层驱动。本论文的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介绍了MPLS EVPN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重点对MPLS特性和L2/L3VPN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讲解。(2)针对NP芯片的特点和网络需求,设计了NP芯片L2 VPN和L3 VPN业务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通用处理流程。首先提出上行方向业务转发的设计方案,重点描述了业务转发的具体流程和设计思路,接着提出下行方向业务转发模型,重点阐述了其设计思想和细节处理。(3)设计了EVPN业务处理流程,包括MAC地址学习/转发、EVPN桥接等。定义MAC表、转发表、老化表等表项,引入了阻塞信息、老化机制、Flush机制完成MAC地址学习,复用二层业务流程实现转发。(4)初步形成了EVPN叠加SRv6隧道的转发方案。(5)对所有设计方案进行了功能测试,并且分析了测试结果,通过测试可以得知,本论文中的设计方案均可以实现业务流量转发的需求,方案可行且有效。应用本文中设计的方案后,性能版本中初步测试结果,源MAC学习的速率大约是1300个/秒,可以看出,高端路由器承载业务的能力得到显着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转发效率,有潜力满足未来网络的需求,也使未来EVPN的承载成为可能。

魏雪梅[2](2020)在《基于VXLAN的跨数据中心虚拟机动态迁移组网设计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新应用的飞速增长,互联网数据中心数量、规模都在迅速增长,实现数据中心的可靠运行,资源合理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设双活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中心高可靠运行,实现多个数据中心资源共享成为主流的解决方案。本文以甘肃电信政务平台建项目为背景,依托双活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针对云平台跨数据中心虚拟机迁移需求,深入分析了利用VXLAN技术特点实现云平台资源共享的需求,通过对比不同控制层技术在VXLAN技术应用中的实现效果,最终选择采过EVPN+VXLAN的技术架构,搭建跨区域双活数据中心核心网络,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功能及性能测试,满足项目建设全部需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设计实现:(1)首先,深入分析了VXLAN技术基本原理及实现功能,使用该技术搭建大二层网络的优势,以及该技术不同组网模式的数据通信过程。(2)其次,结合项目实施需求,对比VXLAN技术采用不同的控制层技术实现功能的差异,重点分析选用BGP EVPN作为VXLAN控制层面,EVPN在实现主机信息通告、ARP信息通告及路由信息更新通告的实现过程。以最佳实践为依据,选择适合公司需求,投资性价比最高的组网方案。(3)最后,复盘项目实施过程,呈现采用EVPN+VXLAN模式组网实施全过程,以及项目功能测试,包括数据中心云平台主机通讯测试、虚拟机跨区域实现在线迁移测试,测试结果满足建设需求。通过本次项目建设,首次实现跨区域数据中心虚拟机的在线迁移功能,提升了数据中心承载业务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了跨区域数据中心资源复用率,节约数据中心建设成本,为公司的数据中心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王溯源[3](2019)在《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Overlay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企业、高校等场景下的虚拟网络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将独立的通信业务承载于现有的网络结构之上,并且可保持该网络结构原有的状态不变。这种技术灵活地扩展了大二层网络,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网络拓扑的依赖性,最大限度增加了对网络的控制。然而Overlay仅仅是数据平面的网络技术,并不提供控制平面的支持,这就导致了诸如MAC/ARP学习仅靠泛洪的缺陷,并且无法满足端点设备自动发现、水平分割、快速收敛、冗余备份等功能需求。为解决此问题,以太虚拟专用网EVPN应运而生。同时,为了提高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出现了将EVPN与多归属网络结构相结合的应用需求。基于在实习期间参与的研发项目,依据对EVPN相关协议的分析,本文设计并实现了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对比Overlay域中的几个数据平面技术,综合考虑成熟度以及对现网设备关于流量负载均衡的要求的因素,采用VXLAN技术来构造EVPN的数据平面。并且本文进一步研究了VXLAN和传统EVPN的基本原理,包括报文格式和应用场景。(2)分析EVPN引入多归属带来的问题,包括路径冗余、收敛缓慢、重复泛洪、转发环路、不同类型路径的选择、动态网络环境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利用相关协议中描述的ES概念以及新增的两类EVPN路由报文设计了相应功能,并分析了应用场景,核心要点即通过EVPN路由报文在网络中的传递,使得各通信设备能够得知整个多归属网络的组网结构,从而指导生成等价路径、正确转发泛洪流量、避免形成流量环路等。(3)基于上述分析与设计,本文提出了EVPN模块及其他相关模块的功能需求,并据此设计并实现了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其中对BGP模块、EVPN模块和转发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实现。(4)利用公司的模拟器环境搭建组网并进行测试,通过对各类报文的分析,在验证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在保证网络可靠性的同时,解决了引入多归属带来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的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利用EVPN路由报文构建控制平面。在有冗余路径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等价转发表项,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当有远端的泛洪报文传来时,对于有多个归属的用户站点,不会重复收到相同报文,并且用户站点发出的泛洪报文不会通过组网环路而被自身收到。当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或者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通过少量的报文交互,远端设备可以对之前学习到的相关MAC/ARP信息进行快速收敛;如果存在等价路径,则进行转发路径的切换,保证流量不间断。

陈丹妮[4](2019)在《BGP EVPN技术的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指明VPN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来解决传统专用网络必须具有端到端物理链路的缺陷,并通过建立在公共网络平台上的逻辑网络实现专有网络。VPLS作为传统L2VPN在链路冗余、组播通信、易用性等多方面都有严重限制,不能满足随虚拟化快速发展的数据中心互联需求。针对VPLS技术应用中的缺陷,EVPN提出了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为以太网业务部署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模型,这使运营商能够在高带宽,复杂QoS和有保证的SLA等方面满足不断变化的演进需求,使网络更具可扩展性。本论文基于传统方法以及当今主流技术的分析,将MP-BGP作为EVPN的控制平面,VXLAN作为EVPN的数据平面,实现了适用于云数据中心和大型的云计算服务的BGP EVPN技术。文章主要论述了:(1)BGP EVPN方案的设计实现过程,MP-BGP作为EVPN控制平面利用路由信息同步功能,减少消除重叠网络中的流量泛洪。(2)EVPN数据平面VXLAN实现方法,主要包括:VXLAN通信机制、隧道建立、集中式网关部署和分布式网关部署的流量转发过程的实现。(3)EVPN多归连接DF选举算法的分析比较,以及不同EVPN网络间的互联互通过程。(4)通过IGMP代理优化EVPN组播子网内的IP多播过程,减少EVPN网络中的IGMP消息洪泛,实现IGMP代理的多活多归场景下的,IGMP加入同步、离开同步的实现过程。(5)BGP EVPN技术的单机基本功能,复杂组网场景功能,以及相关性能的测试及实现。

陈烨[5](2017)在《基于BGP协议的EVPN实现与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数据中心网络中租户不同物理站点虚机泛洪学习远端MAC地址造成的核心带宽资源浪费且不具扩展性等问题,基于在某公司实习期间参与的开发项目“BGP支持EVPN技术”及其软件开发平台,通过分析现有EVPN协议需求,采用自顶向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简化EVPN网络模型,分离EVPN控制面与数据面,开展对MAC/ARP学习模式、VXLAN隧道创建方式、多归属组网用户侧环路避免的研究设计工作,并对设计实现成果进行黑盒测试验证。主要工作如下:(1)BGP EVPN分层设计:在简化EVPN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对于EVPN控制面的设计,通过分析现有的EVPN协议及草案,设计了BGP EVPN子地址族、五类EVPN路由的属性值和BGP EVPN Update报文的处理流程;对于EVPN数据面的设计,根据VXLAN技术原理,给出了VXLAN对数据报文的转发处理方法;对于EVPN整体设计,采用了模块间功能相对独立的设计方案,并通过自顶向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完成了EVPN总体架构设计以及主要模块间的交互设计。(2)BGP EVPN功能实现:通过对EVPN系统进行模块分解,由C语言编程设计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处理流程。通过设计MAC地址学习、ARP地址学习、VM迁移和ARP泛洪抑制四个模块实现了MAC/ARP地址管理功能;通过设计IMET路由方式、MAC/IP路由和IP Prefix路由方式实现了VXLAN隧道的自动创建与删除功能;通过设计DF选举,结合水平分割机制实现了EVPN多归属冗余备份和负载分担功能。(3)软件测试与结果分析:使用界面图形化的全真网络模拟软件HCL搭建功能测试组网,对EVPN二层组网、三层集中式网关组网和三层分布式网关组网环境下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数据转发进行测试验证;使用高端二三层交换机S12500-X和9800设备,与测试仪TC对接搭建性能测试组网进行规格和抗压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通过MP-BGP同步表项可以灵活控制远端MAC/ARP的学习过程、简化网络配置、提高链路利用率,符合数据中心网络互联的需求且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周令辉[6](2016)在《BGP/MPLS VPN在电网综合数据网中的部署设计与仿真分析》文中认为BGP/MPLS VPN作为一项成熟的虚拟专用网络技术,以其传输性能优良、数据隔离效果好等优势一直备受青睐。在电力系统中,综合数据网作为电网业务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也逐渐使用了BGP/MPLS VPN技术进行组网。然而,由于电网综合数据网的规模十分庞大,因此缺乏有效的仿真模拟环境,如果要对该网络进行理论研究,就必须在实际的网络拓扑中进行,这使得研究难度与业务中断的风险都大大增加。由此可见,建立以BGP/MPLS VPN协议为底层支持的电网综合数据网模拟仿真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对于BGP/MPLS VPN在电网综合数据网中的模拟仿真研究,国内外还鲜有人涉及。因此,本文旨在开发一套基于NS-3平台的BGP/MPLS VPN组网系统,并对真实的电网综合数据网拓扑进行模拟仿真。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所取得的成果如下:1.对BGP-4标准协议进行了多协议扩展,扩展后的MP-BGP协议能够支持VPN-IPv4地址结构。对于MP-BGP协议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向Quagga BGP-4协议的UPDATE更新报文中添加VPN的两种可达性路径属性以及RT扩展团体属性,同时改进底层Packet对象的处理函数,使其支持携带RD标识的VPN-IPv4地址族;2.完成了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组件开发。本文对P路由器与PE路由器内部架构进行设计,并详细阐述了其中的各个组件的开发过程:对于P路由设备,开发了ILM入标签映射组件以及NHLFE下一跳标签转发项组件;对于PE路由设备,开发了FEC转发等价类、NHLFE下一跳标签转发项以及FTN映射转发表等组件。同时,实现与MP-BGP协议的融合,从而形成具有基本功能的BGP MPLS/VPN模块;3.实现了将Quagga中的VPN协议向NS-3平台中进行嵌入和融合的工作。设计了NS-3调用Quagga协议栈的接口模块和节点适配功能模块,其中接口模块包括DceManagerHelper类与QuaggaHelper类;节点适配功能模块的开发包括NS-3底层协议栈的改进以及接口适配功能的实现,同时在接口设计中加入了数据包解复用功能模块,使NS-3中的Node类型对象能够识别VPN组件;4.以某电网公司的综合数据网实际网络拓扑为依据,对所开发的组网系统进行整体测试,并通过分析Pcap文件对协议栈开发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从仿真的角度上说明了本文所设计的BGP/MPLS VPN系统的实用价值与应用场景。

王婷[7](2016)在《基于BGP/MPLS的以太网VPN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早期网络架构中,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中心之间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广域网链路互联,这些链路跨越广域网上多个三层网关,是标准的三层链路,他们共用同一段私有地址空间,却必须通过出口路由器的NAT功能协助才能传递数据,无法直接通信。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这种跨越三层网关的网络逐渐不能满足新业务的需求,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链路除了要达到以往的带宽、时延等要求外,还提出了衍生二层网络的需求,使得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链路是一个二层通信,这种需求被赋予一个新的专业名词——DCI(数据中心互联)。VPLS技术的出现正是着眼于在现有的广域链路上实现一个二层通道,但VPLS在多归属、冗余、组播、简化配置、负载分担、多路径等上存在缺陷,而这些功能对数据中心很重要。于是又产生了新的技术——集成L2和L3服务的BGP/MPLS-Based Ethernet VPN。本文主要研究实现基于BGP/MPLS的EVPN功能的方案。为此,首先从EVPN的技术原理出发,分析其具体工作过程。在此前提下,介绍现有的MPLS L2 VPN和MPLS L3 VPN技术,了解MPLS VPN基础,并通过对比,分析其相似点和不同点。随后针对EVPN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总结EVPN的优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EVPN的功能需求,提出概要设计和总体实现方案,将EVPN功能划分为多个模块,对各个模块以及模块间的交互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并最终实现MP-BGP扩展模块以及EVPN管理模块的功能。对于数据转发模块,针对数据转发流程以及相关的硬件表项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在路由器系统中集成EVPN模块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测试EVPN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案能够实现EVPN控制平面基本功能。

李磊[8](2015)在《基于路由器的组播VPN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IP组播在企业网中应用非常广泛,企业通信、网络教育、银行等越来越多的行业使用IP组播作为各种应用的解决方案。而RFC4364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VPN架构即MPLS BGP/VPN,它可以让服务提供商为企业用户提供三层VPN服务,分离VPN之间的单播路由和数据转发。那么,让这种VPN提供组播业务的隧道传输就成了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对服务提供商来说,组播VPN的优势在于,可以支持使用RFC4364中描述的VPN架构的客户组播流量,同时在核心网中是一个基于本地IP组播的可扩展性的结构。对客户来说,其优势在于,(1)PE路由器间建立PIM邻居,而没有CE-CE覆盖式隧道;(2)在客户网络中不需要对组播配置进行更改;(3)现有的客户组播配置不会受到影响,如PIM模块,汇集点位置和发现机制等。本文通过对组播VPN相关的RFC6037,RFC6513和RFC6514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针对公司现有的路由器硬件平台,提出了基于路由器的组播VPN的整体设计方案。本文在对基于组播域的组播VPN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组播VPN涉及到的PIM协议和BGP协议进行分析和扩展,描述了转发平面的设计,并针对自治域内和自治域间的组播VPN成员发现流程,客户组播路由信息通告等实现细节做了详细的描述和设计,同时给出了各模块功能的运行实例。最后结合本文提出的组播VPN实现方案,在公司路由器上对GRE隧道方式实现组播VPN的基本流程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本文实现方案的有效性。

陈宏涛[9](2013)在《BGP信令实现多段伪线分层部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ETF提出了采用标签分发信令协议(LDP)分段建立多段伪线的技术,利用该技术在分组交换网络(IP/MPLS)上仿真一些传统的VPN业务(如ATM/帧中继等)。该文提出了在核心MPLS网通过边界网关协议部署多段伪线段、接入网采用标签分发协议配置伪线段来实现多段伪线分层部署的新方法,为运营商提供跨自治域的点对点的虚拟专线服务提供了便利。

何晓明,唐宏,刘志华,樊勇兵[10](2012)在《以太网VPN技术在云数据中心互联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当前VPLS中存在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以太网VPN需求进行概述,介绍并分析IETF最新提出的E-VPN和PBB E-VPN这两种以太网VPN的技术特征,结合正在兴起的云数据中心互联的实际应用需求,探讨以太网VPN技术在云数据中心的互联组网应用。

二、通过BGP实现VPN成员的自动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BGP实现VPN成员的自动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P的MPLS EVPN业务转发平面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概况
        1.2.2 国内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2 MPLS EVPN相关技术介绍
    2.1 BGP协议
        2.1.1 BGP-4 协议
        2.1.2 MP-BGP协议
    2.2 MPLS VPN技术
        2.2.1 MPLS特性
        2.2.2 MPLS L2VPN
        2.2.3 BGP/MPLS IP VPN
    2.3 EVPN基本原理
        2.3.1 EVPN概述
        2.3.2 控制层面
        2.3.3 转发层面
        2.3.4 功能与优势
    2.4 本章小结
3 MPLS基本业务转发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3.1 设备功能
    3.2 Fosv5 软件平台构架
    3.3 NP芯片介绍
        3.3.1 子系统和数据路径
        3.3.2 相关表项和引擎
    3.4 通用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3.4.1 Ingress通用流程
        3.4.2 Egress通用流程
        3.4.3 保护倒换
    3.5 L2VPN业务转发的微码设计
        3.5.1 VPWS
        3.5.2 VPLS
    3.6 L3VPN业务转发的微码设计
    3.7 MPLS VPN业务转发的实现
        3.7.1 L2VPN测试与分析
        3.7.2 L3VPN测试与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MPLS EVPN业务转发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4.1 NP芯片预处理的设计与实现
    4.2 MAC地址学习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4.2.1 预处理流程
        4.2.2 MAC学习流程
        4.2.3 学习报文上送
    4.3 MAC老化流程
        4.3.1 Aging机制
        4.3.2 Flush机制
    4.4 桥接业务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4.4.1 桥接原理
        4.4.2 EVPN的桥接
    4.5 加锁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4.6 普通业务的 MAC 处理与MPLS EVPN的 MAC 处理
    4.7 测试与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EVPN叠加SRv6 隧道
    5.1 SRv6 背景介绍
    5.2 SRv6 转发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5.2.1 SRv6 原理
        5.2.2 流程设计
    5.3 EVPN over SRv6 的微码设计
    5.4 实验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2)基于VXLAN的跨数据中心虚拟机动态迁移组网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云计算成为数据中心主流形态
        1.1.2 传统网络架构制约数据中心的发展
    1.2 大二层技术发展现状
        1.2.1 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
        1.2.2 路由化二层转发技术
        1.2.3 Overlay技术
    1.3 研究VXLAN组网意义
    1.4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VXLAN的大二层网络技术
    2.1 VXLAN协议原理
        2.1.1 VXLAN简介
        2.1.2 VXLAN基本模型
        2.1.3 VXLAN报文解析
        2.1.4 VXLAN网络通信过程
    2.2 VXLAN网络结构
        2.2.1 VXLAN网关
        2.2.2 VXLAN分布式网关通信过程
第三章 数据中心VXLAN组网设计实现
    3.1 需求分析
        3.1.1 客户数据中心现状
        3.1.2 数据中心需求
        3.1.3 业务需求
    3.2 组网设计
        3.2.1 组网规划
        3.2.2 EVPN控制平面设计
        3.2.3 EVPN+VXLAN数据平面设计
    3.3 组网实现
        3.3.1 设备清单
        3.3.2 设备配置规划
        3.3.3 设备配置
第四章 数据中心VXLAN网络功能验证
    4.1 VXLAN隧道建立测试验证
        4.1.1 验证目标
        4.1.2 验证步骤
    4.2 数据中心主机通信测试
        4.2.1 验证目标
        4.2.2 验证步骤
    4.3 跨数据中心虚拟机迁移测试
        4.3.1 虚拟机迁移的触发机制
        4.3.2 虚拟机迁移的验证
    4.4 验证测试结果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Overlay研究现状
        1.3.2 VXLAN技术研究现状
        1.3.3 EVPN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理论介绍
    2.1 VXLAN技术
        2.1.1 VXLAN报文封装
        2.1.2 转发流程
    2.2 MP-BGP EVPN技术
        2.2.1 EVPN典型网络结构
        2.2.2 MP-BGP简介
        2.2.3 EVPN地址族及相关路由报文构造
        2.2.4 EVPN路由报文应用场景
        2.2.5 EVPN路由冲突避免及控制策略
    2.3 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技术
        2.3.1 以太网段ES
        2.3.2 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路由报文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需求分析与设计
    3.1 EVPN引入多归属相关问题分析
    3.2 EVPN功能设计及应用场景
        3.2.1 等价路径
        3.2.2 快速收敛
        3.2.3 DF选举
        3.2.4 水平分割
        3.2.5 本地直连链路优先与路径切换
        3.2.6 动态网络环境感知
    3.3 EVPN需求分析
        3.3.1 BGP模块的需求分析
        3.3.2 EVPN模块的需求分析
        3.3.3 转发类模块的需求分析
    3.4 EVPN总体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实现
    4.1 BGP模块
    4.2 EVPN模块
        4.2.1 SEND子模块
        4.2.2 RECV子模块
        4.2.3 EVPNRT子模块
        4.2.4 ECMP子模块
        4.2.5 ES子模块
    4.3 L2VFW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测试
    5.1 测试目标和环境
    5.2 稳态环境测试
        5.2.1 EVPN路由报文收发测试
        5.2.2 转发表项的建立
        5.2.3 流量测试
    5.3 动态环境测试
        5.3.1 故障事件处理
        5.3.2 流量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BGP EVPN技术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1.4 本课题的组织架构
2 VPN技术分析
    2.1 虚拟专用网络概述
        2.1.1 VPN隧道协议
        2.1.2 VPN多级组网场景
    2.2 L3VPN技术介绍
    2.3 L2VPN技术分析比较
        2.3.1 MPLS L2VPN技术
        2.3.2 VPLS与 EVPN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EVPN相关技术
    3.1 EVPN技术概述
    3.2 BGP协议原理
        3.2.1 BGP消息类型
        3.2.2 BGP有限状态机
        3.2.3 多协议BGP
        3.2.4 EVPN前缀路由
    3.3 VXLAN技术
        3.3.1 VXLAN基本概念
        3.3.2 VXLAN通信机制
        3.3.3 VTEP远端发现和租户地址学习
    3.4 本章小结
4 BGP EVPN方案设计与实现
    4.1 BGP EVPN VXLAN网络
    4.2 MP-BGP EVPN控制平面
        4.2.1 总体框架结构
        4.2.2 BGP邻居建立处理流程
        4.2.3 BGP路由处理流程
    4.3 BGP EVPN邻居建立
    4.4 EVPN建立VXLAN隧道
    4.5 EVPN VXLAN数据平面
        4.5.1 集中式网关流量转发
        4.5.2 分布式网关流量转发
    4.6 EVPN多归连接及DF选举
    4.7 EVPN网络间互通
        4.7.1 VXLAN EVPN和 MPLS EVPN互通
        4.7.2 EVPN和 IPVPN互联
    4.8 本章小结
5 EVPN组播优化方案
    5.1 IGMP代理的必要性
    5.2 BGP组播路由构造
        5.2.1 选择组播以太网TAG路由
        5.2.2 IGMP加入同步路由
        5.2.3 IGMP离开同步路由
    5.3 IGMP代理
        5.3.1 IGMP通告代理
        5.3.2 IGMP查询代理
    5.4 多活多归连接机制
        5.4.1 IGMP加入同步
        5.4.2 IGMP离开同步
    5.5 本章小结
6 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6.1 EVPN基本功能测试
        6.1.1 VTEP VXLAN转发功能测试
        6.1.2 IBGP EVPN路由传递及VXLAN转发表构建
        6.1.3 EBGP EVPN路由传递及VXLAN转发表构建
    6.2 集中式网关组网功能测试
    6.3 分布式网关组网功能测试
    6.4 EVPN组播IGMP代理功能测试
    6.5 EVPN路由表项容量测试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论文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5)基于BGP协议的EVPN实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VPLS技术
        1.2.2 BGP MPLS_Based EVPN技术
        1.2.3 基于IP网络的EVPN技术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EVPN网络架构及相关协议分析
    2.1 EVPN网络架构
    2.2 BGP协议介绍
        2.2.1 BGP概述
        2.2.2 BGP报文类型及状态机
        2.2.3 BGP路由属性及路由发布策略
        2.2.4 BGP路由反射器
        2.2.5 MP-BGP简介
    2.3 VXLAN技术原理
        2.3.1 VXLAN简介
        2.3.2 VXLAN报文封装格式
        2.3.3 VXLAN运行机制
        2.3.4 ARP泛洪抑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GP EVPN分层设计
    3.1 EVPN网络简化模型
    3.2 EVPN控制平面设计
        3.2.2 BGP EVPN邻居的创建
        3.2.3 BGP EVPN路由的设计
        3.2.4 BGP报文处理
    3.3 EVPN数据平面设计
        3.3.1 二层流量的转发
        3.3.2 集中式网关转发
        3.3.3 分布式网关转发
    3.4 整体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GP EVPN功能实现
    4.1 MAC/ARP地址管理的实现
        4.1.1 MAC地址学习的实现
        4.1.2 ARP表项学习的实现
        4.1.3 VM迁移的实现
        4.1.4 EVPN ARP抑制的实现
    4.2 VXLAN隧道自动创建与删除的实现
        4.2.1 IMET路由方式
        4.2.2 MAC/IP路由和IP Prefix路由方式
    4.3 多归属环路避免的实现
        4.3.1 DF选举规则
        4.3.2 冗余备份的实现
        4.3.3 负载分担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测试环境及测试工具
    5.2 功能测试组网及结果分析
        5.2.1 二层组网测试及结果分析
        5.2.2 集中式网关组网测试及结果分析
        5.2.3 分布式网关组网测试及结果分析
    5.3 性能规格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6)BGP/MPLS VPN在电网综合数据网中的部署设计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BGP/MPLS VPN网络相关理论
    2.1 BGP协议
        2.1.1 IBGP与IGP的关系
        2.1.2 IBGP与EIGP的关系
        2.1.3 MP-BGP协议
    2.2 VPN技术概述
    2.3 BGP/MPLS VPN网络架构
    2.4 BGP/MPLS VPN技术实现原理
        2.4.1 BGP/MPLS VPN的重要组件
        2.4.2 BGP/MPLS VPN的工作过程
    2.5 BGP/MPLS VPN开发平台
        2.5.1 NS-3 仿真平台简介
        2.5.2 Quagga软件介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GP/MPLS VPN的设计实现
    3.1 BGP/MPLS VPN组网方案架构设计
    3.2 BGP协议在MPLS L3VPN网络中的扩展
    3.3 MPLS组件设计概述
    3.4 FEC数据结构与标签模块的设计
    3.5 标签转发表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3.5.1 NHLFE模块设计
        3.5.2 FTN模块设计
        3.5.3 ILM入标签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节点适配功能与接口函数的设计
    4.1 MPLS功能节点安装模块设计
        4.1.1 协议栈安装模块设计
        4.1.2 节点的接口配置原理与功能实现
    4.2 数据包解复用模块
    4.3 NS-3 与Quagga的调用接口
        4.3.1 整体框架结构
        4.3.2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GP/MPLS VPN的部署与仿真
    5.1 仿真环境的搭建
    5.2 网络部署与设置
    5.3 系统仿真与效果展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基于BGP/MPLS的以太网VPN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MPLSVPN技术
    2.1 MPLS原理
    2.2 MPLSVPN技术
        2.2.1 BGP/MPLSVPN技术
        2.2.2 VPLS技术
        2.2.3 EVPN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EVPN工作原理
    3.1 EVPN网络架构
    3.2 EVPN网络初始化
        3.2.1 基本参数
        3.2.2 MP-BGPEVPNNLRI
    3.3 基于MAC的转发模型
        3.3.1 基于VLAN的业务接口
        3.3.2 VLAN绑定业务接口
        3.3.3 VLAN敏感的业务接口
    3.4 基于MPLS的转发模型
        3.4.1 基于MPLS转发模型对基于VLAN的业务接口的影响
        3.4.2 基于MPLS转发模型对VLAN绑定业务接口的影响
        3.4.3 基于MPLS转发模型对VLAN敏感业务接口的影响
    3.5 两种转发模型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EVPN网络功能设计与实现
    4.1 需求分析
    4.2 总体设计
    4.3 数据平面转发
        4.3.1 硬件转发需求
        4.3.2 数据转发流程
    4.4 控制平面主要功能实现
        4.4.1 实例的创建、删除、更新
        4.4.2 ES自动发现和DF选举
        4.4.3 快速收敛和水平分割
        4.4.4 别名和备用路径
        4.4.5 MAC学习
        4.4.6 MAC移动
        4.4.7 BUM优化
        4.4.8 MP-BGP相关扩展
    4.5 EVPN实验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8)基于路由器的组播VPN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PIM协议
    2.1 PIM DM协议
    2.2 PIM SM协议
        2.2.1 汇集点RP和共享树RPT
        2.2.2 最短路径树SPT切换
    2.3 特定源组播SSM和BIDIR-PIM协议
第3章 BGP协议
    3.1 BGP报文
    3.2 路径属性
    3.3 多协议可达路由属性
    3.4 组播VPN相关扩展
第4章 基于路由器的组播VPN设计与实现
    4.1 MD组播VPN概述
    4.2 转发平面设计
        4.2.1 MDT概述
        4.2.2 PIM多实例
        4.2.3 默认MDT
        4.2.4 数据MDT
        4.2.5 跨骨干网的组播路由
        4.2.6 跨AS的组播VPN
    4.3 PMSI隧道机制
        4.3.1 PMSI概述
        4.3.2 P隧道机制
    4.4 AS内组播VPN成员发现
        4.4.1 域内I-PMSI自动发现路由的生成
        4.4.2 域内I-PMSI自动发现路由的接收
    4.5 AS间组播VPN成员发现
        4.5.1 域间I-PMSI自动发现路由概述
        4.5.2 ASBR配置
        4.5.3 域间I-PMSI自动发现路由的生成、扩散和接收
        4.5.4 叶AD路由
        4.5.5 IBGP接收AS间路由
        4.5.6 向IBGP生成叶AD路由
        4.5.7 S-PMSI A-D路由接收
    4.6 客户组播路由信息通告
        4.6.1 客户组播路由概述
        4.6.2 源树和共享树加入
        4.6.3 ASBR传播C组播路由
        4.6.4 PE接收C组播路由
第5章 基于路由器的组播VPN实验验证
    5.1 路由器硬件平台介绍
    5.2 路由器软件平台介绍
    5.3 测试说明及测试拓扑
    5.4 测试配置及实验结果
        5.4.1 组播成员(*,G)加入功能测试
        5.4.2 组播成员(S,G)加入功能测试
        5.4.3 组播成员离开功能测试
        5.4.4 组播VPN相关配置
        5.4.5 截包结果及分析
    5.5 实验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9)BGP信令实现多段伪线分层部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BGP多段伪线技术设计
    1.1 自动发现
    1.2 信令协议
        1.2.1 分层信令交互过程
        1.2.2 分层多段伪线标签分发
2 BGP多段伪线分层部署
3 结语

(10)以太网VPN技术在云数据中心互联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以太网VPN需求概述
3 以太网VPN技术
    3.1 E-VPN技术特征
        3.1.1 E-VPN概述
        3.1.2 E-VPN存在的问题
        (1) MAC地址路由通告的扩展性
        (2)基于MAC地址子网化的C-MAC移动性
        (3) C-MAC地址学习及限制
        (4)与TRILL和IEEE 802.1aq网络的互操作
        (5)每站点的策略支持
    3.2 PBB E-VPN技术
4 以太网VPN技术在云IDC互联应用
    4.1 云IDC多归宿接入MPLS网络
        (1)站点多归宿接入的情形
        (2)网络多归宿接入情形
    4.2 PBB E-VPN在云IDC互联应用中的优势
        (1) MAC地址路由通告的扩展性
        (2) C-MAC地址的移动性
        (3) C-MAC地址学习及限制
        (4)网络出现故障时避免C-MAC地址清除
        (5)每个站点的策略支持
        (6)与TRILL和IEEE 802.1aq网络的无缝连接
5 结束语

四、通过BGP实现VPN成员的自动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P的MPLS EVPN业务转发平面实现[D]. 王嘉楠.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基于VXLAN的跨数据中心虚拟机动态迁移组网设计实现[D]. 魏雪梅. 兰州大学, 2020(01)
  • [3]面向多归属场景的EVPN的设计与实现[D]. 王溯源. 东南大学, 2019(10)
  • [4]BGP EVPN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 陈丹妮.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9(06)
  • [5]基于BGP协议的EVPN实现与研究[D]. 陈烨. 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6]BGP/MPLS VPN在电网综合数据网中的部署设计与仿真分析[D]. 周令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7]基于BGP/MPLS的以太网VPN技术研究与实现[D]. 王婷.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6(04)
  • [8]基于路由器的组播VPN技术研究与实现[D]. 李磊.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5(05)
  • [9]BGP信令实现多段伪线分层部署的研究[J]. 陈宏涛. 科技创新导报, 2013(03)
  • [10]以太网VPN技术在云数据中心互联应用的研究[J]. 何晓明,唐宏,刘志华,樊勇兵. 电信科学, 2012(08)

标签:;  ;  ;  ;  ;  

通过 BGP 自动发现 VPN 成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