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新市场的方法

创造新市场的方法

一、创造新市场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欧春尧[1](2021)在《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颠覆性创新是指企业面向利基市场需求引入新的技术、产品或商业模式,不断变革生产流程、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等环节,由此逐步侵入主流市场并破坏在位者价值基础,为现有技术范式、产业格局和社会生活等带来巨大颠覆与深远影响的过程。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智能技术群落逐项落地与聚变赋能,不断促进后发企业等创新主体技术范式变迁和价值创造模式变革以催生颠覆性创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随着主流产品价值基础和在位企业竞争优势被逐步破坏,颠覆性创新对现有产业技术体系与发展格局造成“归零效应”,为后发企业应对不确定情境下的诸多挑战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对其提升价值优势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探讨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逻辑及实现过程等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扩展本土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为企业及政府颠覆性创新管理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符合我国正确认识和培育发展颠覆性创新、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权的现实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以颠覆性创新为理论基础,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紧密围绕“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主要遵循理论研究、模型构建、案例分析等研究步骤,面向本土后发企业展开研究。首先,本研究系统梳理了颠覆性创新及价值创造等相关研究成果,对所存在的理论缺口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选取物联网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梳理出“技术应用—价值创造—优势获取”这一逻辑主线,揭示了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优势获取过程,形成整体概念模型;其次,基于扎根理论方法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围绕技术范式转变、组织动态演化和价值网络创新等归纳出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形成机制;再次,基于组态方法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要素的聚合路径进行探讨,采用fsQCA分析不同维度影响因素对颠覆性创新价值聚合的综合影响及组态作用;最后,基于系统动力学对后发企业价值扩散效应与颠覆性创新优势演化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重点探讨并检验价值扩散效应中市场机会识别、企业创新意愿与价值网络重构等主要参数变化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和作用程度,进一步解构价值扩散与优势演化的关系。结合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结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是在系统内部和外部诸多要素相互作用下、不断创新企业内部价值主张、价值聚合和价值扩散的整个价值创造链条的动态过程,后发企业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以及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持续发挥颠覆性技术价值潜力来推动企业创造价值获取优势;(2)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形成的关键在于促进技术范式转变与组织结构创新,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赋能以及市场化应用优势,加快实现价值网络创新;(3)技术演化、组织变革和环境变化等相关因素会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聚合产生组态影响,根据后发企业在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及环境应对等能力上的差异,采取更为合理的组态策略更有利于颠覆性创新的演化扩散;(4)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扩散是一个由技术、组织和环境等方面关键变量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市场机会识别、企业创新意愿与价值网络重构等是影响颠覆性创新价值扩散与优势演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后发企业获取颠覆性创新价值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逻辑与过程,从新视角印证了部分文献对于颠覆性创新演化扩散的主要观点,体现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弥补了本土情境下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与优势形成方面研究的不足,增加了颠覆性创新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深度。在实践上,由于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具有超前性与典型性并处于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的关键阶段,本研究重点开展本土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和案例验证,丰富了颠覆性创新的概念内涵,对相关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旭洋[2](2020)在《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发展是重要的消费条件,也是消费方式的重大革命。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和重要支撑。消费也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和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当前,消费新动能、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从电子商务发展、移动支付普及,到远程资源共享,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消费效应,助推消费提质扩容,推动形成数字化生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把握我国互联网发展、居民消费变动的基础上,从宏微观两个视角,考察了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一,构建了互联网发展通过消费者行为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归纳出互联网影响消费结构的机制是价格效应、市场效应、收入效应和信贷约束,并通过数理模型进行了影响机制的理论推演;第二,构建了涵盖互联网基础资源、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环境三大维度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测度体系,选取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和比较分析;第三,建立了附加互联网因素的动态面板模型和QUAIDS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QUAIDS模型等计量方法,从省域宏观视角,实证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和各项消费支出比重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工具变量回归、倾向得分匹配、面板分位数回归等多种方法,从微观消费者行为层面,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进而分析了不同作用渠道的异质性。主要结论如下:(1)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迅猛,互联网用户与普及率持续提升。网络购物用户规模高速增长,网络消费市场快速扩展,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品质升级,食品、衣着等必要生活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消费领域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在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领域,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已超过城镇居民。(2)我国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均有提高,但是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依然较大。从全国来看,2003-2018年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平稳上升态势,年均增速为7.59%。互联网基础资源、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指数均有所提高,其中互联网普及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速达到13.12%,在三个维度中排名第一位,对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拉动作用最大。从区域看,东部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间差异扩大,省际互联网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极化趋势明显。(3)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显着,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收入仍然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互联网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促进了当地消费水平的提高。在互联网化程度高的地区,互联网发展对消费水平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每增长1单位,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15.43%。但是在互联网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互联网对消费水平的正效应并不显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呈现正向促进关系,表明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消费函数仍然成立。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显着降低储蓄,增加居民消费,而失业率对消费水平存在抑制作用。(4)互联网有助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除了居住支出外,互联网对食品、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等消费类型的支出比重存在显着影响。其中,互联网发展会显着提高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等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而对衣着和医疗保健的影响为负。(5)与不使用互联网的家庭相比,使用互联网能够促进家庭的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6.44个百分点,推动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就价格效应而言,互联网对居民消费结构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消费支出越多的家庭中影响更大。在市场效应方面,与不存在网络购物行为相比,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网购行为对居民消费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互联网市场效应的发挥在不同群体中具有异质性。随着消费层次的提高,市场效应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按地区和年龄分组来看,互联网的市场效应对农村地区和青年人的消费升级作用更强。在收入效应方面,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者收入水平具有显着正影响,互联网使用具有明显的收入回报,即互联网的收入效应显着存在。与不使用互联网的劳动者相比,互联网使用能够带来27.3%的收入溢价。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受教育水平方面,互联网的收入效应体现出一定的技术偏向性特征,收入效应对高中学历就业者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互联网使用的收入回报在性别间的差异不大。在不同的收入阶层方面,相比于低收入和高收入阶层,互联网的收入溢价效应在中等阶层中的效果最为明显,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缩小中高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提供可能。由此引申的政策含义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提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建设普惠互联网,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积极拓展电子商务,推动网购市场发展;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者购买力;加强消费者教育,改善消费能力;优化网络环境,提高数字安全。

王佳惟[3](2020)在《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加剧,企业面临的竞争市场从单个区域走向国际化,同时所在的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创新活动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十分必要。而对于我国市场上所存在的绝大多数后发企业来说,其市场份额占比和各方面的资源储备相对于主流市场在位企业来说均处于劣势,基于传统理论认知,只是进行以技术突破为主导的模仿创新难以使后发企业进入到主流市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破坏性创新可为后发企业在当前发展环境下拓展市场范围,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提供新的选择。在后发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精准把握、识别和有效评价破坏性创新机会是其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后发企业实现跨越式赶超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结合后发企业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后发企业进行破坏性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机会识别和评价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在破坏性创新理论和机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破坏性创新过程和途径、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以及机会识别研究等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其次,通过阅读大量已有相关的研究文献,本文提出从市场机会、技术机会、政策机会、产品机会和破坏性商业模式机会五个方面对破坏性创新机会进行识别,继而构建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因素假设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样本数据进行收集,运用SPSS23.0软件通过信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该假设进行验证,识别出21个关键机会因素集。在识别出的机会因素集的基础上,构建破坏性创新机会指标体系和属性测度评价模型。最后,以曹操出行作为后发企业案例分析对象,应用已构建出的识别框架和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市场机会、技术机会和破坏性商业模式机会对于该企业具有较高级别的机会等级。总体而言,本文将后发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以及对已识别出的机会价值进行评价研究,一方面可以完善和深化破坏性创新理论,丰富机会管理理论。另一方面对于我国后发企业,特别是位于西部省区的企业在进行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识别和把握机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曾锵[4](2019)在《基于价值创造的零售商业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一方面,零售业的发展呈现两种鲜明对比的局面,许多零售企业尤其是传统零售企业发展受困和日渐式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诸如孩子王、盒马鲜生、尚品宅配、ZARA、优衣库等优秀和成功的零售企业;另一方面,自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实业界掀起了热烈的对“新零售”现象和概念的讨论,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理论讨论。基于以上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迫切需要发展适合零售业或零售企业的学术理论对以上现象进行解读和剖析,而本文试图运用商业模式理论构建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以实现对现实和实践的理论指导。本文在对商业模式理论、流通经济理论、零售业态理论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尤其是借鉴商业模式双重属性的思想,通过优衣库、ZARA、尚品宅配、宜家、西西弗、言几又六个探索性案例研究构建了“商业模式架构属性—商业模式价值属性—价值创造”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接着,在对顾客价值创造和零售顾客价值创造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系统架构理论对零售商业模式架构及其属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一体化架构、定制化架构和场景化架构的零售商业模式进行了理论模型构建,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设;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零售企业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实证分析,揭示了零售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即“商业模式架构属性—商业模式价值属性—价值创造”。(2)提出了一体化架构、定制化架构、场景化架构三种架构零售商业模式,借鉴系统架构理论对三种架构及其属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构建了理论模型。一体化架构是零售企业和制造企业的融合,定制化架构是零售企业与消费者的接合,场景化架构是销售界面的场景建设的努力和行为,零售企业是承担场景空间建设的主要主体。一体化架构的架构属性包括与供应商产权一体化程度、与供应商建立契约的长期性和完备性、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化程度;定制化架构的架构属性包括顾客参与的程度、消费者信息化和大数据化的程度、产品的定制化程度;场景化架构的架构属性包括场景空间的审美性、产品作为场景文化价值载体的媒介性、消费者对场景传达的文化价值的认同性。(3)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一体化架构对低成本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一体化架构对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属性的效率性、新颖性和锁定性有显着正向影响,效率性和新颖性对低成本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效率性和新颖性对一体化架构对低成本价值的影响发挥完全中介的作用;定制化架构对个性化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定制化架构对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属性的效率性和新颖性有显着正向影响,效率性对个性化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效率性对定制化架构对个性化价值的影响发挥部分中介的作用;场景化架构对体验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场景化架构对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属性的新颖性和互补性有显着正向影响,新颖性和互补性对体验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新颖性和互补性对场景化架构对体验价值创造的影响发挥完全中介的作用。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实现了与商业模式宏观研究的对接和承接,验证了商业模式二重属性——商业模式架构属性和商业模式价值属性以及二者关系的存在性,突破和超越了Sorescu等提出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2)基于本文构建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商业模式架构属性—商业模式价值属性—价值创造,探究和揭示了零售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3)提出了一体化架构、定制化架构、场景化架构三种零售商业模式架构,并尝试将系统架构思想迁移至商业模式理论,借鉴系统架构理论对零售商业模式架构进行理论分析。

陈奕君[5](2019)在《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移动设备的硬件性能日益优化,手机游戏逐渐成为当代人的重要娱乐方式,并在近几年呈现出重度化的发展趋势。重度游戏,指会使玩家在游戏内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及金钱的游戏,由于该类游戏具有生命周期长、用户粘性高、持续盈利好、不受渠道限制等优势1,在国内市场中逐渐成为极为重要的手机游戏品类。玩家在游戏中的核心体验是情感体验,深入的情感体验需要通过玩家与游戏的深度交互实现。但由于对玩家情感体验关注的缺失,重度手机游戏存在过度商业导向、体验同质化等诸多问题,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的满意度。且国内针对重度手机游戏,优化玩家情感体验的交互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方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何将交互设计的研究理论引入游戏情感研究领域,生成系统的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模型、针对游戏情感体验的交互设计策略,有效提升重度手机游戏的情感体验,是本文重点研究的方向。本文提出针对重度手机游戏的情感体验进行交互设计优化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游戏中情感要素交互模型的构建,导出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进而达到提升重度手机游戏情感体验的目的。笔者将课题拆分为:“重度手机游戏、游戏情感设计、交互设计方法”三个模块,分别阐述其相关理论研究,以情感化设计理论“本能——行为——反思”为情感设计的研究起点,推导出游戏情感设计三要素要素,分别是:基本要素(选择、心流、角色)、行为要素(动作与选择)、联结要素(自然场景与社交场景)。进一步结合国内市场重度手机游戏的情感分析、重度手机游戏玩家的用户研究结果,创造性的将交互设计五要素理论导入游戏情感要素理论研究中,推演出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三要素:角色要素、行为要素与场景要素,并详述基于三要素的模型构成与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原则与策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研究得出的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原则与策略,通过对国内重度手机游戏中三款现象级作品——《阴阳师》、《皇室战争》、《王者荣耀》的子系统的设计改良实践,验证设计原则与策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用户研究反馈数据加以证实,以达到理论联系设计实践、设计实践验证理论策略的目的。

陈春花[6](2019)在《时代呼唤“英雄领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中国企业乃至世界企业领先之道,发现它们始终坚持的一些特质或理念是促使其内部始终保持充沛的朝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迅速对外界变化做出响应的原因。能够做到这一切,有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这些领先企业的领导者都是"英雄领袖"。—我们关注的问题是:这样的"英雄领袖"可以复制吗?

孟静[7](2018)在《多重制度逻辑演变及作用机制的案例研究 ——跨国并购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实现了蓬勃发展,其迅速发展与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研发有关,而技术引进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并购。随着全球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的兴起,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渐成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然而,多数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现状加剧了对并购过程,尤其是并购整合过程组织行为问题研究的紧迫性。制度多元化作为解释特定制度框架下组织行为异质性的理论得到了广泛关注,其制度逻辑的能动性理论为揭示跨国并购组织行为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解组织内多重制度逻辑如何重组以创造新市场机会,本文对浙江吉利集团的三次跨国并购进行了深入的纵向案例研究,以了解其自主研发逻辑和跨国并购逻辑的演变模式。本文针对吉利跨国并购多重制度逻辑演化和机制的研究问题有以下两方面:(1)基于组织制度环境的复杂性及组织内存在的多重制度逻辑,探索吉利跨国并购中多重制度逻辑的动态演化模式;(2)基于能动性理论和多重制度逻辑结构框架,探讨吉利组织内多重制度逻辑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其通过融合不同的制度逻辑达到追求新市场机会背后的机理。基于以上研究问题,本文研究发现,吉利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制定了三种不同的策略,利用每种策略来追求新市场机会,分析得出三大研究发现:首先,跨国并购企业内部存在自主研发逻辑和外部并购逻辑,多重制度逻辑在组织内部的演化过程可根据逻辑兼容度和向心度的不同概括为不同的“理想逻辑模式”;其次,能动性理论的三个维度可形成动态的循环机制,根据这一机制可构建组织多重制度逻辑重组的模型;最后,组织内多重制度逻辑的逻辑元素重组可形成不同的重组策略,通过能动性作用机制框架可调动重组策略,并将其转化为组织能动性,从而企业能够寻求新市场机会、创造新产品。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通过制度的能动作用指导多重制度逻辑的重组,从而实现创造机会的目标。本文的研究补充和拓展了多重制度逻辑理论,为中国企业并购整合实践提供建议。

何芸[8](2018)在《大学生创业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以山西工商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为例》文中指出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超越2016年的76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2017年的就业形势复杂而艰巨,仍难好转。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以创业带动就业已得到社会各界及大学生的广泛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都指出,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尤其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对我国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以及提倡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从“预就业”到“预创业”,大学生创业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劳动就业形式,是最有效的解决就业压力的手段之一。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以及高校都采取相关措施保障大学生创业,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情况并不理想,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创业的顺利进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有很多,本文选择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入手进行分析。本文在创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理论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方法、访谈与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创业园区中的创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一定的创业能力评价体系,评价大学生创业中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分析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现状。选取山西工商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作为案例,将案例分为成功创业案例和失败创业案例,比较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创业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区别,并剖析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进而从政府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个人层面提出针对性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力图做到两方面创新。一方面,以往国内外的研究中,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存在问题的研究较少,且比较分散,缺乏系统的、总结性的理论研究。本文则基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视角,对大学生的创业瓶颈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另一方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向高校创业园区中的创业大学生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大学生创业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现状,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朱宇江[9](2018)在《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关于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的探讨。首先,本文对于西方学界"反公地悲剧"理论形成的经济社会和思想背景进行了分析。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面临着诸如人口老龄化、贫富分化再次拉大、经济发展迟缓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无法依靠新自由主义理论解释和解决,由此使得西方思想界演化出新的理论,"反公地悲剧"理论即是其中的一支。其次,本文分析了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石。分析指出,在思想和理论背景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的困境推动其发展演变,以弥补其缺陷。在此前提下,西方学者基于经济发展和公共治理的核心理论即产权理论的演变发展,对于自由主义产权理论进行的反思,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即是这些反思的产物。此后,本文对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的内容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于这一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以及应用的分析。研究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的最新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反公地悲剧"理论的类型学、法学以及补充品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反公地悲剧"理论进行了评析,指出其对我国公共产权改革的启示。

石俊国[10](2017)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组织演化机理 ——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文中指出破坏性创新在响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偏好方面极具特点,并往往对市场竞争格局构成颠覆。伴随着破坏性创新的发生与发展,市场规模、市场竞争结构、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共生演化成为广泛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破坏性创新相较于维持性创新更好地满足了目标市场消费者偏好,甚至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破坏性创新行为不断改变、影响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的变动也反作用于企业行为。消费者偏好的变动与破坏性创新行为形成互动。消费者偏好与破坏性创新行为的互动关系影响到破坏性创新企业在群体竞争中的适应能力,并进而在市场选择机制作用下,引发产业规模和企业市场份额的改变、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化。与消费者偏好既定不变的假设相比,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在产业组织演化中是一个内生互动过程。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互动关系出发,通过对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与适应性机制等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三大机制进行分析,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的共生演化过程,以及破坏性创新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既有研究相比,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揭示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在产业组织动态演化中的动力作用和市场选择作用,加深产业组织演化过程中创新与消费者偏好互动的内生促进作用的理论认识。本文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进行揭示。首先,关注创新行为异质性,特别是基于消费需求知识搜索的创新行为异质性。关注消费者偏好异质性,特别是消费者偏好被创新者满足程度的异质性。在此基础上,阐明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研究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分别从知识整合、知识搜索和知识应用三个方面对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行为进行分析,从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搜索速度两个方面揭示产业组织演化动力机制,从消费者产品更换频率、消费者偏好分布特征和消费者学习能力等需求因素考察产业组织演化市场选择机制,从破坏性创新企业分别在初创期和成长期基于消费者偏好所采取的偏好培育、产品改进和业务单元建立等创新行为及其绩效关系考察产业组织演化适应性机制,提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理论框架,并通过构建计算机仿真模型分别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偏好内生、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和适应性机制进行仿真,形成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展扩展研究。其中,扩展研究之一,通过引入不同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考察这两个外生因素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演化中的作用.为区别认识发达国家、新兴市场经济转型国家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的异质性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的差异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扩展研究之二,考察连续性破坏性创新条件下,企业技术搜索特征与产业组织演化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别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新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和基于演化经济学的产业组织演化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产业组织及产业组织演化相关研究,厘清产业组织演化研究脉络,确立技术创新作为产业组织演化主要驱动力的理论认识,并从知识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组织演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最新研究前沿;综述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和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明确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进行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现实需求与理论前沿。通过以上理论综述,奠定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下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提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理论研究框架。分析破坏性创新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异质性,研究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的内生互动关系;从知识整合、知识搜索和知识应用三个方面分析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行为特征,将消费者偏好内生化。假设消费者偏好内生是破坏性创新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不断地进行知识搜索、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应消费者偏好的企业存活下来并不断壮大,构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模型,建立起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破坏性创新行为与市场绩效、市场绩效与消费者偏好之间的关系,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揭示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和适应性机制,揭示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下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构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框架。本文进一步对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适应性机制等三大机制进行研究,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系统揭示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两个扩展研究,进一步考察消费者偏好内生作用在不同技术体制和需求结构下的体现,以及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采取不同的技术搜索策略与市场绩效关系,加深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下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的认识。扩展研究之一,考察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异质性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作用。考虑到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内生关系受到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的影响,在不同的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条件下,破坏性创新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进行知识搜索的能力和动力存在差异,产业组织演化结果也会出现较大差异。本文以中国手机市场产业组织演化为例,识别中国手机市场产业组织演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事实,对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异质性条件下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构建技术体制和需求结构影响下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与手机产业组织演化历史友好模型,结合历史友好仿真分析与历史差异化仿真分析,考察由2G向3G技术范式转换的过程中,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在产业组织演化中的共生作用。扩展研究之二,考察连续性破坏性创新影响下,企业技术搜索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进行不断地知识搜索,不同的知识搜索策略影响了企业在产业组织演化中的适应性水平。本文分别对探索式技术搜索和利用式技术搜索两种搜索策略导致的产业组织演化结果进行理论分析,选取破坏性创新发生频繁的电子交换机行业的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技术搜索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和技术影响力的关系。通过扩展研究,加深对不同技术体制和需求结构背景下(例如,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消费者偏好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内生作用的认识,加深在连续性破坏性创新影响下,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进行不断地知识搜索的偏好内生的理论认识。本文从消费者偏好与破坏性创新行为的互动关系出发,通过对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与适应性机制等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三大机制分析,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的共生演化过程,以及破坏性创新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既有研究相比,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引入更好地揭示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在产业组织动态演化中的动力作用和市场选择作用。本文为分析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深化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关系的理论研究,加深产业组织演化过程中创新与消费者偏好互动的内生促进作用的理论认识,从现实中为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偏好特点合理配置资源以提高环境适应性提供决策参考。

二、创造新市场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新市场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颠覆性创新研究综述
        2.1.1 颠覆性创新的本源与发展
        2.1.2 颠覆性创新的类型与特征
        2.1.3 颠覆性创新的产生与演化
        2.1.4 颠覆性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2.2 颠覆性创新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转型与颠覆性创新演化
        2.2.2 创新生态位与颠覆性技术跃迁
        2.2.3 基于价值创新的颠覆性创新扩散
    2.3 基于价值创造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研究综述
        2.3.1 价值创造的内涵特征
        2.3.2 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理论解释
        2.3.3 后发企业价值创造与颠覆性创新
        2.3.4 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构成维度
    2.4 现状述评与研究机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过程与模型构建:价值形成、聚合与扩散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目的与框架设计
        3.1.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3.1.3 资料收集与信度效度分析
    3.2 案例描述
        3.2.1 物联网的内涵特征
        3.2.2 物联网的技术层次
        3.2.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向
    3.3 案例分析
        3.3.1 基于颠覆性技术应用的物联网企业价值主张分析
        3.3.2 基于颠覆性创新的物联网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分析
        3.3.3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与优势获取的过程模型
    3.4 研究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形成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4.2.1 概念界定
        4.2.2 研究思路
        4.2.3 研究方法
        4.2.4 案例选择
        4.2.5 数据收集与分析
    4.3 分析过程
        4.3.1 开放式编码
        4.3.2 轴心式编码
        4.3.3 选择式编码
        4.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4.4 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
        4.4.1 技术范式转变: 累积-识别-跃迁-防范
        4.4.2 组织动态演化: 战略创新-结构创新-能力拓展
        4.4.3 价值网络创新: 价值主张-价值跃变-价值实现
    4.5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fsQCA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聚合路径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构建
        5.2.1 颠覆性创新前因条件
        5.2.2 颠覆性创新影响因素
        5.2.3 组态模型构建
    5.3 研究设计
        5.3.1 研究方法
        5.3.2 样本选择
        5.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4 变量赋值标准
        5.3.5 编码信度检验
    5.4 分析过程
        5.4.1 必要性分析
        5.4.2 组态分析
    5.5 研究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CAS理论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扩散效应仿真研究
    6.1 理论模型与仿真方法
        6.1.1 理论模型
        6.1.2 仿真方法适用性分析
    6.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6.2.1 价值扩散对颠覆性创新优势影响机制的仿真模型
        6.2.2 因果关系图及主要反馈
        6.2.3 模型假设与系统流图
    6.3 方程构建与有效性检验
        6.3.1 方程构建
        6.3.2 有效性检验
    6.4 系统仿真分析
        6.4.1 系统运行结果
        6.4.2 关键变量动态仿真分析
    6.5 系统运行仿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的管理启示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人工智能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二: 条件变量赋值标准

(2)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互联网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1.2.3 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
        2.1.2 消费结构
        2.1.3 消费者行为
    2.2 搜寻理论
    2.3 居民消费理论
        2.3.1 “短视”的消费者与“前瞻性”消费者
        2.3.2 “不确定性”与“理性预期”的消费理论
    2.4 消费结构的主要理论模型
        2.4.1 线性支出系统(LES)
        2.4.2 线性支出系统(LES)
        2.4.3 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
        2.4.4 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
第三章 互联网发展与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事实
    3.1 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3.1.1 互联网基础资源
        3.1.2 互联网普及
    3.2 网络消费的发展趋势分析
    3.3 中国居民消费总体演进
        3.3.1 居民消费需求的现实考察
        3.3.2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分析
    4.1 互联网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作用机制
        4.1.1 互联网与价格效应
        4.1.2 互联网与市场效应
        4.1.3 互联网与收入效应
        4.1.4 互联网与信贷约束
    4.2 互联网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框架
    4.3 理论模型推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互联网发展水平测度体系
    5.2 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5.2.1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5.2.2 熵值法的原理
    5.3 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的测度
    5.4 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结果分析
        5.4.1 国家层面
        5.4.2 区域层面
        5.4.3 省域层面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宏观视角
    6.1 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6.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6.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6.1.3 模型估计
    6.2 基于QUAIDS模型的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6.2.1 QUAIDS模型拓展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互联网使用与居民消费结构:微观机制
    7.1 问题引入
    7.2 模型与变量
        7.2.1 模型设定
        7.2.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基准分析
        7.3.2 内生性处理
        7.3.3 稳健性检验
    7.4 影响路径分析:价格效应视角
    7.5 影响路径分析:市场效应视角
        7.5.1 基准回归与内生性处理
        7.5.2 稳健性检验
        7.5.3 市场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7.6 影响路径分析:收入效应视角
        7.6.1 基准回归与内生性处理
        7.6.2 稳健性检验
        7.6.3 收入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界定
        2.1.1 破坏性创新的概念
        2.1.2 后发企业的概念
    2.2 机会管理相关理论
        2.2.1 机会的概念与内涵
        2.2.2 机会识别研究
        2.2.3 机会评价研究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破坏性创新的主要过程和实施途径研究
        2.3.2 后发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相关研究
        2.3.3 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分析
    3.1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的研究框架
        3.1.1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的概念
        3.1.2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研究框架
    3.2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的类别及研究假设
        3.2.1 破坏性创新机会的类别
        3.2.2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3.3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的关键因素识别
        3.3.1 模型构建与验证
        3.3.2 假设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评价分析
    4.1 机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机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基于属性测度的破坏性创新机会评价模型构建
        4.2.1 属性测度的相关概念
        4.2.2 属性测度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曹操出行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简介
    5.2 机会识别分析
        5.2.1 市场机会识别
        5.2.2 技术机会识别
        5.2.3 政策机会识别
        5.2.4 产品机会识别
        5.2.5 破坏性商业模式机会识别
    5.3 机会评价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成果目录
附录 B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问卷
附录 C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关键机会指标评价问卷

(4)基于价值创造的零售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缘起
        1.1.2 时代背景
        1.1.3 “新零售”现象出现
    1.2 关键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零售
        1.2.2 商业模式
        1.2.3 价值创造
        1.2.4 研究对象界定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 研究综述
    2.1 商业模式研究
        2.1.1 商业模式研究演进简析
        2.1.2 商业模式研究的层次分析
        2.1.3 商业模式的架构属性与价值属性的二重属性
        2.1.4 商业模式研究述评
    2.2 流通经济理论研究
        2.2.1 流通创造价值
        2.2.2 流通对制造业的功能价值认识
        2.2.3 流通对消费的功能价值认识
        2.2.4 基于供应链整合的流通功能价值认识
        2.2.5 流通经济理论研究述评
    2.3 零售商业模式研究
        2.3.1 对零售商业模式的三层次理解
        2.3.2 零售商业模式与零售业态的概念辨析
        2.3.3 零售商业模式的定义
    2.4 本章小结
3 零售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方法
        3.1.1 研究方法选择
        3.1.2 案例数量选择
        3.1.3 资料搜集方法
        3.1.4 案例研究设计
    3.2 优衣库案例研究
        3.2.1 优衣库案例描述
        3.2.2 优衣库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3.2.3 优衣库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3.3 ZARA案例研究
        3.3.1 ZARA案例描述
        3.3.2 ZARA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3.3.3 ZARA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3.3.4 优衣库与ZARA的案例对比分析及相关命题提出
    3.4 尚品宅配案例研究
        3.4.1 尚品宅配案例描述
        3.4.2 尚品宅配商业模式的定制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3.4.3 尚品宅配商业模式的定制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3.5 宜家案例研究
        3.5.1 宜家的案例描述
        3.5.2 宜家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3.5.3 宜家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3.5.4 尚品宅配与宜家的案例对比分析、相关命题提出及讨论
    3.6 西西弗书店案例研究
        3.6.1 西西弗书店的案例描述
        3.6.2 西西弗的场景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3.6.3 西西弗的场景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3.7 言几又书店的案例研究
        3.7.1 言几又的案例描述
        3.7.2 言几又的场景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3.7.3 言几又的场景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3.7.4 西西弗与言几又的案例对比总结及命题提出
    3.8 本章小结
4 理论模型构建
    4.1 零售顾客价值创造理论分析
        4.1.1 顾客价值与零售顾客价值
        4.1.2 顾客价值创造与零售顾客价值创造
    4.2 零售商业模式架构属性理论分析
        4.2.1 架构理论
        4.2.2 一体化架构属性理论分析
        4.2.3 定制化架构属性理论分析
        4.2.4 场景化架构属性理论分析
    4.3 一体化架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模型
        4.3.1 一体化架构对低成本价值创造的影响
        4.3.2 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4.3.3 价值属性对低成本价值创造的影响
        4.3.4 价值属性对一体化架构对低成本价值创造影响的中介作用
    4.4 定制化架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模型
        4.4.1 定制化架构对个性化价值创造的影响
        4.4.2 定制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4.4.3 价值属性对个性化价值创造的影响
        4.4.4 价值属性对定制化架构对个性化价值创造影响的中介作用
    4.5 场景化架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模型
        4.5.1 场景化架构对体验价值创造的影响
        4.5.2 场景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4.5.3 价值属性对体验价值创造的影响
        4.5.4 价值属性对场景化架构对体验价值创造影响的中介作用
    4.6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
    5.1 变量测量和问卷设计
        5.1.1 零售商业模式架构属性测量
        5.1.2 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属性测量
        5.1.3 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测量
    5.2 问卷发放与回收
        5.2.1 问卷发放
        5.2.2 样本描述
    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5.3.1 信度检验
        5.3.2 效度检验
        5.3.3 相关性分析
    5.4 结构方程建模与假设检验
        5.4.1 结构方程建模
        5.4.2 一体化架构对低成本价值创造影响
        5.4.3 定制化架构对个性化价值创造影响
        5.4.4 场景化架构对体验价值创造影响
        5.4.5 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6.1.1 主要结论
        6.1.2 理论贡献
        6.1.3 管理启示
    6.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零售顾客价值创造指标体系预调查问卷
附录2 :零售顾客价值创造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附录3 :零售顾客价值创造探索性因子分析
附录4 :基于价值创造的零售商业模式研究的问卷调查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游戏行业进入繁荣时期
        1.1.2 手机游戏向重度化发展
    1.2 研究现状
        1.2.1 行业研究现状
        1.2.2 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重度手机游戏交互设计研究
        2.1.1 重度手机游戏的定义与特征
        2.1.2 游戏交互设计的定义与特点
        2.1.3 国内重度手机游戏的发展与设计特征分析
    2.2 游戏情感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2.2.1 游戏情感设计的内涵
        2.2.2 情感设计理论在游戏情感分析中的应用
        2.2.3 游戏情感设计的关键要素提取
    2.3 游戏交互设计与游戏情感设计的关系
        2.3.1 通过游戏交互设计强化玩家情感体验
        2.3.2 交互设计五要素与游戏情感设计要素的对应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度手机游戏玩家研究分析与交互式情感模型构建
    3.1 重度手机游戏玩家情感交互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3.1.1 调研对象与玩家研究维度的确立
        3.1.2 调研方法选取与调研流程的设计
        3.1.3 调研内容的设计
        3.1.4 调研的实施
    3.2 重度手机游戏玩家情感与交互要素分析
        3.2.1 重度手机游戏玩家特征分析
        3.2.2 重度手机游戏角色要素情感体验交互分析
        3.2.3 重度手机游戏行为要素情感体验交互分析
        3.2.4 重度手机游戏场景要素情感体验交互分析
    3.3 游戏情感交互设计与玩家情感的激发
    3.4 用户研究分析总结与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模型构建
        3.4.1 重度手机游戏玩家情感体验研究分析总结
        3.4.2 构建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模型
第四章 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原则与策略
    4.1 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三要素模型
    4.2 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原则
        4.2.1 时间、游戏玩法机制与个人偏好相平衡的角色设计原则
        4.2.2 深度关联角色与玩家的动作行为设计原则
        4.2.3 全局的决策行为设计原则
        4.2.4 电影感的体验行为设计原则
        4.2.5 多点融合的自然场景设计原则
        4.2.6 增加效率与趣味的社交场景设计原则
    4.3 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策略
        4.3.1 角色要素的游戏情感交互设计策略
        4.3.2 行为要素的游戏情感交互设计策略
        4.3.3 场景要素的游戏情感交互设计策略
第五章 重度手机游戏情感交互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
    5.1 玩家情感评估方法的选取与游戏情感体验分析
        5.1.1 玩家情感评估方法的选取
        5.1.2 重度手机游戏情感体验分析
        5.1.3 案例分析总结
    5.2 基于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策略的改良设计实践
    5.3 通过用户调研验证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深度访谈提纲设计
附录C: 重度手机游戏玩家情感体验调研问卷
附录D: 沉浸感量表
附录E: 验证访谈
附录F: 图片与表格来源

(7)多重制度逻辑演变及作用机制的案例研究 ——跨国并购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制度逻辑和多重制度逻辑研究基础
        2.1.1 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兴起
        2.1.2 制度逻辑概念发展及其内涵界定
        2.1.3 制度逻辑的复杂性
    2.2 组织内多重制度逻辑的结构框架
        2.2.1 关键维度及影响因素
        2.2.2 四种类型的组织
    2.3 能动性理论
        2.3.1 迭代维度
        2.3.2 投射维度
        2.3.3 实际评估维度
        2.3.4 三个维度与制度理论的关系
    2.4 跨国并购
        2.4.1 自主研发逻辑和外部并购逻辑
        2.4.2 并购整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理论框架及模型提出
        3.1.1 多重制度逻辑演进的过程模型
        3.1.2 初步理论模型
    3.2 案例研究方法及案例选择
    3.3 案例背景
    3.4 案例数据来源
    3.5 案例数据分析方法及研究步骤
        3.5.1 开发案例年表
        3.5.2 开放编码
        3.5.3 跟踪发展计划
        3.5.4 历史事件分析
        3.5.5 建立过程模型
    3.6 案例研究方法的信度和效度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简介
    4.1 单一逻辑主导期(1996-2005)
    4.2 多重制度逻辑作用——疏远期(2006-2008)
    4.3 多重制度逻辑作用——同盟期(2009-2013)
    4.4 多重制度逻辑作用——主导期(2014-2016)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讨论
    5.1 多重制度逻辑重组的多层次影响因素分析
        5.1.1 投射能动性影响因素
        5.1.2 迭代能动性影响因素
        5.1.3 实际评估能动性影响因素
        5.1.4 逻辑的兼容度和向心度影响因素
    5.2 将组织能动性转化为创造新市场的机会
        5.2.1 通过重组策略调动投射能动性
        5.2.2 通过实践的改变来重构迭代能动性
        5.2.3 通过实际评估能动性应对执行挑战
        5.2.4 通过战略反思重新调动投射能动性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吉利发展大事记(1996-2016)
附录 B 企业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大学生创业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以山西工商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创业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1.1 创业
        2.1.2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2 大学生创业的含义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人力资本理论
        2.3.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4 小结
3 大学生创业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现状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收集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2 样本选取
    3.2 大学生创业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现状
        3.2.1 创新环境有待完善
        3.2.2 创业项目仍以传统行业为主
        3.2.3 创业团队中缺少掌握前沿技术的人才
        3.2.4 不能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3.2.5 服务创新难以实现
        3.2.6 商业模式落后,不能打造自己的品牌
        3.2.7 产品、工艺、技术未进行创新
        3.2.8 通过获得专利提高创业业绩较难实现
    3.3 小结
4 基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视角的大学生创业案例及分析
    4.1 郭征——图文设计部
        4.1.1 案例介绍
        4.1.2 案例分析
    4.2 李亮亮——装饰有限公司
        4.2.1 案例介绍
        4.2.2 案例分析
    4.3 史振华——旅游工作室
        4.3.1 案例介绍
        4.3.2 案例分析
    4.4 案例对比分析
    4.5 小结
5 影响大学生创业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因素
    5.1 政府环境因素
    5.2 家庭环境因素
    5.3 教育环境因素
    5.4 大学生自身素质
    5.5 小结
6 大学生创业中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完善大学生创业的创新环境
        6.1.1 切实落实政府扶持政策
        6.1.2 构建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
    6.2 家庭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2.1 改变陈旧的就业思维观念
        6.2.2 注重子女个性发展
    6.3 学校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3.1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完善创业相关的课程体系
        6.3.2 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6.3.3 加强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6.4 个人层面,注重个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6.4.1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6.4.2 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与技能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论
二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的渊源
    1. 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形成的经济和社会背景
    2.“反公地悲剧”理论的思想渊源
三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的基本内容
    1. 从“反公地”到“反公地悲剧”
    2.“反公地悲剧”理论的发展
四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解析
    1.“反公地悲剧”理论的结构和逻辑
    2.“反公地悲剧”理论的对称性
五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评析
    1. 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的基本特点
    2. 西方“反公地悲剧”对于公共产权实现的启示意义

(10)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组织演化机理 ——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组织演化研究
        2.1.1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2.1.2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组织演化
    2.2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
    2.3 考虑消费者偏好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
    3.1 破坏性创新行为及其异质性
        3.1.1 技术创新行为及其分类
        3.1.2 基于消费者-生产者互动的技术创新行为
        3.1.3 破坏性创新行为
    3.2 消费者偏好及其异质性
        3.2.1 消费者偏好
        3.2.2 消费者偏好异质性
    3.3 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互动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模型
    4.1 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行为
        4.1.1 知识整合
        4.1.2 知识搜索
        4.1.3 知识应用
    4.2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模型
    4.3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模型仿真
        4.3.1 仿真模型构建
        4.3.2 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动力机制
    5.1 产业组织演化动力
        5.1.1 变异与市场主体多样性类型
        5.1.2 创新行为多样性与产业组织演化动力
        5.1.3 内部替换与结构深化
    5.2 破坏性创新市场主体创新行为异质性
    5.3 仿真模型构建
    5.4 消费者偏好内生与产业组织演化动力
        5.4.1 知识整合能力
        5.4.2 知识搜索速度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市场选择机制
    6.1 破坏性创新与市场选择
        6.1.1 选择单位与选择环境
        6.1.2 破坏性创新市场选择环境
    6.2 仿真模型构建
    6.3 消费者偏好内生与产业组织演化市场选择
        6.3.1 消费者产品更换频率
        6.3.2 消费者偏好分布特征
        6.3.3 消费者学习能力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适应性机制
    7.1 破坏性创新市场竞争与适应性行为
        7.1.1 种群竞争与适应性
        7.1.2 破坏性创新适应性学习机制
        7.1.3 破坏性创新行为选择与适应性
    7.2 仿真模型构建
    7.3 消费者偏好内生与破坏性创新适应性行为
        7.3.1 初创期破坏性创新适应性行为
        7.3.2 成长期破坏性创新适应性行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考虑技术体制和需求结构异质性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
    8.1 中国手机市场产业组织演化理论分析与描述
        8.1.1 技术积累阶段
        8.1.2 技术赶超阶段
        8.1.3 中国手机市场产业动态演化特征
    8.2 模型构建
        8.2.1 在位企业研发行为
        8.2.2 新进入企业研发行为
        8.2.3 营销行为
        8.2.4 需求结构与消费者偏好内生
    8.3 模型参数设定与结果分析
        8.3.1 参数设定与主要观察指标
        8.3.2 历史友好模型仿真结果
        8.3.3 历史差异化仿真结果
        8.3.4 稳健性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连续性破坏性创新影响下技术搜索与产业组织演化研究
    9.1 破坏性创新影响下企业技术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
        9.1.1 利用式技术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
        9.1.2 探索式技术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
        9.1.3 利用式和探索式技术搜索的交互效应
    9.2 数据、变量定义
    9.3 回归方程与实证结果分效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四、创造新市场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研究[D]. 欧春尧.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 李旭洋.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与评价研究[D]. 王佳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基于价值创造的零售商业模式研究[D]. 曾锵.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1)
  • [5]重度手机游戏交互式情感设计研究[D]. 陈奕君. 江南大学, 2019(04)
  • [6]时代呼唤“英雄领袖”[J]. 陈春花.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19(03)
  • [7]多重制度逻辑演变及作用机制的案例研究 ——跨国并购视角[D]. 孟静.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8]大学生创业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以山西工商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为例[D]. 何芸. 山西大学, 2018(04)
  • [9]西方反公地悲剧理论探讨[J]. 朱宇江.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8(00)
  • [10]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组织演化机理 ——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D]. 石俊国. 东北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创造新市场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