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经中的军事人道主义战争观

论道德经中的军事人道主义战争观

一、试论《道德经》军事人道主义战争观(论文文献综述)

成向东[1](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李尧[2](2020)在《孙武军事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

梁卓[3](2020)在《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及对当代中国国际人道法理念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国际人道法的发展离不开各国对其的文化认同。文章考察了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国际人道法理念的影响。认为,古代中国将战争理解为维护天下和平秩序的最后手段;发动正义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惩罚有罪者,而不应对无辜者施以伤害。由此,中国古代理论家纷纷提出了在战时保护无辜者的主张。这些主张与今天国际人道法的一些基本规则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至今仍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的国际人道法理念。首先,中国充分肯定国际人道法的原则、精神和制度;其次,中国始终认为遵守国际人道法是正义战争的必然要求;再次,中国格外重视在战时对平民和战俘的保护问题。这些理念均与中国古代的人道主义遥相呼应。

徐锋[4](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王廷文[5](2018)在《浅说孙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文中研究表明"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实,《孙子兵法》中也蕴涵着这种思想。孙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反映在战争观上,就是他的"不战"思想,即"不战而屈人之兵";体现在战争战略上,就是他的"全胜略"。"全胜略"是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军事上的全胜,是孙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最好的诠释。

孙守领[6](2017)在《老子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子哲学里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核心思想体现在"道"。老子以"道"观战,分析了战争行为本身的种种破坏性,提出了"不以兵强天下"的军事战争观,指出战争是"去根""有为"和"强力"的无道行为。老子在以"道"观战、批判战争的同时还主张"道之弱用",提出"以弱胜强"的军事战略观,充分体现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在军事战略上的运用。老子主张"以奇用兵"和"政治用慈"的军事战术观,其中所蕴含的"取与""虚实""先后"都是辩证法思想在不同层面的阐发和运用。尽管老子没有对军事辩证法思想作深入而具体的阐述,但他根据当时战争发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独特的用兵之道,触及到了军事斗争中的内在规律,丰富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涵,促进了军事理论体系的发展,对后世军事理论的建构和军事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胡丹丹[7](2016)在《先秦非兵家诸子军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战争环境,让生活在该时期的诸子们不得不审慎地对待战争。士人知识分子群体挽救天下危亡的使命感和拯民于水火的责任感激励着他们从战争中吸取智慧,指导战争。百家争鸣的自由学术环境给了他们相互批判、相互借鉴的机会,最终诸子们的军事思想在争鸣与实践中逐渐得以完善。孔子倡导“仁义”之战,一切战争的出发点都要符合“仁义”的道德要求。他的仁爱观念着重体现在军事战略方面,在战术方面,孔子更加倾向谋胜而非勇胜。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在军事方面则是一种人道主义军事思想。他反对不义之战,支持讨伐不义的正义之战。他认为统治者要爱民爱兵,与军民同守战。荀子认为战争是用来禁暴除害的,他主张国家训练一支礼法严明的军队以备战时之需。除此之外,他还主张国家要在平时积累财富,以防战时因物资匮乏而手忙脚乱。老子虽未明确提出支持战争,但是他认为天下无道之时,正义的战争反倒可以扭转现状,为此他提出了“以奇用兵”的战术和“胜而不美,战胜以丧礼处之”的战略。黄老学派主张讨伐不义之战,凡是以“天道、正义”为准则而进行的战争都是值得支持的。同时黄老学派还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如“文武并用”战略,“以退为进”战术等。墨子反对以大欺小的侵略战争,支持“诛不义”之战。墨子的一套积极防御战略和守城战术是其军事思想的精华。商鞅、韩非是法家的典型代表,他们都是主战派。商鞅将战争作为获取权力与地位的方式。他的重农战略和富国强兵之术在秦国付诸于实践,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韩非子将内政上的法、术思想灵活地运用到军事方面,主张依法治军,反对空谈义理。纵横家的代表张仪、苏秦不惜一切代价推行自己的“合纵、连横”主张,希望说服诸侯国君参与结盟性质的战争。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儒家军事思想,以老子、黄老学派为代表的的道家军事思想,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军事思想,都拥有共同的慎战观,都坚持把“仁义”作为发动战争的准则,并将“仁、义、道、礼、德”等道德观念运用到战略战术中。这些共性让他们的军事思想具有了“仁义型”的特征。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和以张仪、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们则拥有共同的积极备战观,都把追求利益作为发动战争的原则,重视实力和谋术在战争中的应用。这些共性让他们的军事思想具有了“功利型”的特征。兵家的军事思想虽然一直备受重视,但是人们却忽略了它与非兵家诸子军事思想的关联性。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需要和学术融合的趋势让先秦诸子们的军事思想有了交融的可能。仁义型军事思想的军事伦理道德观念和功利型军事思想的战争功利观念,都不同程度地被兵家诸子所接受。兵家军事思想中的实用主义战略思想也被非兵家诸子所吸收。它们不是相互排斥攻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特征的古代军事思想体系,并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朱闻涛[8](2015)在《《太白阴经》中的人道主义战争观研究》文中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开始瓦解,封建制度尚未确立,是新旧政治格局的交替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行为都是从本国的现实和将来可能的利益出发。地主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的进步阶级,与以往的落后的奴隶主阶级之间,必然会因为阶级利益、价值取向等等,产生新的各种不同的矛盾。新兴的地主阶级之间,也会相互竞争,以期获得霸主地位,这就导致了战争的此起彼浮,为先秦时期战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战争基础。再加上士阶层地位的提升,思想上的空前活跃,出现了文化百家争鸣的局面,人道思想也开始出现。同处于一个社会环境下,治军与治国,战争与人道最终会互相吸收融合。各家对战争的不同态度,以及人道思想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人道主义战争观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李筌,号达观子,唐朝的一位研究军事理论,却又学道向道的人物,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官,但是并没有受到重用。其所着作品以兵书为多,他的人道主义战争观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兵书《太白阴经》中。本文以《太白阴经》为载体,来考究他的主要思想:第一部分,论述人道主义战争观的思想来源。主要是从人道主义的形成、战争观的形成,以及人道思想和战争的结合三个方面来解说的。第二部分,介绍李筌战争观的人道主义内涵,从人道主义的“以人为本位”,来阐释他的战争决定因素在人的思想,以及人道主义博爱的理论基础,来说明李筌战争观的博爱。第三部分,论述李筌人道主义战争观的具体表现。主要从对待己方将士,对待敌方态度和对待百姓的态度三个方面来一一说明。第四部分,论述《太白阴经》中的人道主义战争观的地位和影响。

姚振文[9](2012)在《《孙子兵法》的精神特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文中指出《孙子兵法》乃兵学圣典、智慧宝典,同时又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战争现实需求与中国传统战争伦理观的深远影响,使得《孙子兵法》的精神价值取向既表现出功利层面的现实性与实用性,又表现出道德层面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二者的完美结合决定了《孙子兵法》在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品格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舒方鸿[10](2012)在《战后日本和平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是一具有多义性、规定性的话语体系。本文取社会思想史的视角,将日本的和平主义与日本战后体制的形成、发展变化结合,在日本“战后”的语境中进行问题的设定和探讨;从日本战后的体制力量与反体制力量的政治行为、知识文化人的言说以及社会运动三个层次研究战后和平主义的演变。通过对战后以《日本国宪法》为核心确立的和平主义原理进行系统性研究,厘清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的实质、基本特征、历史经过以及思想和现实意义,从一个侧面把握战后日本政治与社会思想的演变。由纵与横的时间向度审视可发现: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与近代以来和平主义思想有着继承与连贯的部分;在战后这一特殊语境中表现为政治行为、个体和平思想与和平运动的混合;而《日本国宪法》则为日本的和平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的依归,同时,宪法体现的和平主义原理也是战后和平主义的核心内容。宪法和平主义原理的“非武装化、不战、中立”的和平理念,其现实实践主要表现为文化知识人的和平主义思想,以及引领下的大众和平运动。另一方面,宪法和平主义的原理也包涵了反省战争责任、寻求与被侵略国和解共生的和平主义思想和行动。主要表现为思想界长期对战争责任的反省与主体自觉,并且投射到政治家、政党人的国际政治观及其参与和解的具体政治行动中。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的历史过程。战后初期至反安保运动的1960年,从知识文化人的全面讲和论发展为规模空前绝后的国民大众和平运动。以媾和时间点为界,前半为各界文化知识人领导了以讲和为主题的和平论坛;之后,和平主义的课题转变,出现了以护宪、反核、反安保条约等为内容的和平思想与运动。安保斗争以后,美国军事侵略越南干预越战,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在日本,一种对抗国家原理、强调个体对国家不服从,具有新的组织形式、新的价值体系支撑的和平思想——市民和平主义于是登上历史舞台。以小田实为代表倡导的“越平连”运动,成为战后市民自由参与型反战和平思想实践的最重要场域。另外,部分政治家通过言说与行动,为实现战后日本与亚洲国家特别是同中国改善关系付出了持续而卓有成效的努力,他们的和平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亚洲观和国际政治观上。经历1960年代、1970年代反越战的市民自由参与型的和平主义,在1980年代继续发挥其社会运动的动员与影响力。市民共生的价值理念进一步得以确认和普及,这一思想充分体现在1980年代的反核及无防备都市宣言等和平运动之中。1990年代初,冷战格局终结及海湾战争等使世界秩序显得动荡不安,日本国内昭和平成更替,追求“国际贡献”成为日本突破国际国内现有约束体制的切口。因而,改宪论争再次成为社会和政治的焦点,于是护宪——改宪对立模式再次呈现。冷战后的和平思想,集中体现在对日本国宪法第九条的维护和对其价值的确认。以“九条会”为代表的护宪和平运动,形式继承了既往的市民自由参与型方式,并在具体实施方面多有发展创新。另外,战争责任论发酵的结果,强化了加害者意识进一步的自觉,但远未充分。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表明:以宪法和平主义原理为核心的和平主义既是战后体制的一部分,同时也受冷战格局及日本国内体制的牵制;在战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平主义思想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随着战后体制的突破和解体,和平主义也日趋式微。因此,整体上看,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虽然表现为绝对、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本质上是现实主义选择和影响的产物,随着现实基础的改变,其没落也在所难免。然而,由于市民社会的进展,超越国家原理、强调个体和平生存权、尊重宪法和平主义原理的和平论现在仍然持续存在,日本战后和平主义并未到被画上句点的时候。

二、试论《道德经》军事人道主义战争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道德经》军事人道主义战争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一、人民性
        二、实践性
        三、发展性
        四、包容性
        五、正义性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3)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及对当代中国国际人道法理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中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总体认识
二、古代中国的正义战争理论与人道主义
    (一)合法权威与开战事由
    (二)人道主义:开战正义的逻辑延伸
三、古代中国战争观对当代中国人道法理念和实践的影响
    (一)对国际人道法的精神、原则和制度的充分肯定
    (二)遵守国际人道法是正义战争的必然要求
    (三)对战时保护平民和战俘问题的格外重视

(4)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武德史料研究
        1.2.2 武德现状研究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分析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2.1 “武德”释义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浅说孙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战”——孙子“无为而无不为”在战争观上的反映
    1. 孙子“不战”思想的含义。
    2. 孙子“不战”思想的哲学内涵。
    3. 孙子“不战”思想来源于“无为而无不为”。
二、“道无为”——孙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根源
    1. 孙子“不战”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关系。
    2.“弭兵”运动对“无为”思想的影响。
    3.“无为”思想的真正根源。
三、“全胜略”——孙子“无为而无不为”在军事战略上的体现
    1. 政治上的“全胜略”。
    2. 经济上的“全胜略”。
    3. 外交上的“全胜略”。
    4. 军事上的“全胜略”。

(7)先秦非兵家诸子军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先秦非兵家诸子战争观的研究
        2.关于先秦非兵家诸子战略战术的研究
        3.关于非兵家诸子军事思想的比较研究
    (三)本文旨趣
        1.研究目标
        2.概念界定
        3.研究方法
        4.资料来源
        5.创新之处
二、先秦非兵家诸子军事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变法图强和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士阶层的沉与浮
    (三)战争问题是诸子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
    (四)战争的残酷性使诸子将解民倒悬作为共同的社会理想
    (五)百家争鸣为诸子军事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自由的学术环境
三、儒道墨仁义型军事思想
    (一)孔、孟、荀的儒家军事思想
        1.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2.以符合正义作为发动战争的准则
        3.仁义思想在战略中的体现
    (二)老子及黄老道家的军事思想
        1.不得已而用之的慎战观
        2.以有道伐无道的作战原则
        3.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战术和文武并用战略
    (三)墨子的墨家军事思想
        1.诛不义的战争观
        2.以正义讨伐侵略的作战原则
        3.积极的守备战略和防御战术
    (四)儒、道、墨之同——仁义型军事思想
        1.共同持有义战与备战的战争观
        2.作战原则中突出仁爱和大义精神
        3.在战略上都兼顾民心和军备
        4.在战术中适度使用智谋
四、法家纵横家功利型军事思想
    (一)商子、韩非子的法家军事思想
        1.积极备战观
        2.以争取利益作为发动战争的原则
        3.耕种与法、术并用的战略思想
    (二)张仪、苏秦的纵横家军事思想
        1.主战观
        2.以争最大利益为原则
        3.以诈谋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战略
    (三)法、纵横家之同——功利型军事思想
        1.积极主动的战争观
        2.信奉利益至上原则
        3.富国强兵战略和灵活多变的战术
五、非兵家与兵家诸子军事思想的关联性
    (一)兵家军事思想中凸显仁义原则
    (二)兵家开始注重争取民心的战略
    (三)兵家诸子从假仁求利到追求天下和服
    (四)非兵家诸子军事思想开始从理想主义到实用主义转变
    (五)先秦非兵家诸子军事思想的历史影响
    (六)先秦非兵家诸子军事思想的现实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8)《太白阴经》中的人道主义战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人道主义战争观的思想来源
    (一)人道主义的形成
        1.国际上人道主义的涵义
        2.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萌芽
    (二)战争观的形成
    (三)人道思想和战争的结合
二、李筌人道主义战争观的内涵
    (一)“博爱”——人道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基础
        1.理想中的博爱——“贵和”,不尚战
        2.现实中的博爱——备战“以威不庭”
        3.冲突中的博爱——慎战和智胜
    (二)“以人为本位”——人道主义战争观的理论核心
        1.“天无阴阳”,否定天命决定论
        2.“地无险阻”,反对地理条件决定论
        3.“以智役物”,肯定人谋决定论
三、人道主义战争观的具体表现
    (一)对待己方将士
        1.生活上的关心
        2.生命上的保障
        3.能力上的认可
        4.思想上的自由
    (二)对待敌方——不斩来使
    (三)不侵百姓
四、李筌“人道主义战争观”的地位及影响
    (一)对战争中人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思想依据
    (三)李筌人道主义战争观中的缺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孙子兵法》的精神特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0)战后日本和平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概念
        一 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目的
        二 战后与和平的概念界定
        1 战后的指标和时间界限
        2 和平的概念
        3 和平思想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战前日本和平思想的谱系
    第二节 战后初期社会心理的向度
        一 战败体验与受害者意识
        二 民主和平的社会思想潮流
        三 统治层的终战意识与“亚洲不在”
    第三节 日本宪法和平主义成立的过程
        一 美国的对日非军事化占领政策
        二 新宪法的成立过程
        三 日本国宪法的和平主义原理
第二章 占领后期至 1960 年的和平主义思想
    第一节 美国占领政策的转向
        一 冷战体制的形成
        二 美国对日政策的逆转
    第二节 讲和前后知识人的和平论
        一 和平问题谈话会与全面讲和论
        1 和平谈话会成立的契机
        2 和平谈话会关于和平的声明
        3 和平谈话会的思想意义
        二 和平谈话会以外的和平论
        1 公法研究会的《宪法改正意见》
        2 日本女性团体的讲和声明
        3 日本和平委员会的活动及意义
        4 战后初期世界联邦和平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宪法和平主义无实化的开始
        一 现实的背反:讲和后日本的再武装与基地化
        二 改宪与护宪的攻防
    第四节 从和平论到大众和平主义思想与行动
        一 讲和后的和平论
        二 反核和平主义运动
        三 60 年安保斗争和平思想的考察
        1 安保条约改订背景和反安保斗争的经过
        2 体制内反对派的声音——以宇都宫德马为例
        3 反安保斗争的思想及评价
    第五节 日本战后对亚洲和解之路的开端
        一 保守主流的亚洲政策
        二 石桥湛山“小日本主义”在战后的延续
        三 中曾根康弘的局限:“亚洲自觉”和“日本防卫”的悖论
第三章 1960~1970 年代的和平主义思想
    第一节 1960~1970 年代的社会背景
        一 市民社会的成熟和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二 明治百年前后传统价值的回潮
        三 战争记忆的重构
        四 宪法和平主义的进一步空洞化:日本防卫力的发展
        1 1 960~1 970 年代日本的外部环境
        2 防卫力的发展
        五 改宪论的式微与宪法和平主义论理的深化
    第二节 和平运动的转型:市民和平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 反核和平思想与运动的进展
        二 “越平连”运动与反战和平思想
        1 日本反越战舆论的高涨
        2 “越平连”的市民主义反战运动及小田实的和平思想
    第三节 战后日本亚洲和解之路的突破
        一 道义与现实之间:1970 年代初日本文化人主张对华和解的言说
        二 1960~1970 年代政治家改善中日关系的努力
        三 立足亚洲:宇都宫德马的和平思想
        1 反战反扩军的立场
        2 宇都宫德马的“亚洲主义”
        3 宇都宫德马改善日朝关系的努力
    第四节 和平运动旗手清水几太郎的转向
第四章 1980 年代的和平主义思想
    第一节 日本战后政治的转换
        一 1980 年代日本政治的动向
        二 保守与实用之间:中曾根康弘的战争责任观
    第二节 市民共生型和平主义思想与运动
        一 市民反核和平主义运动
        二 非核宣言自治体、无防备地区运动
        三 宇都宫德马与二十二人委员会的和平理念和行动
第五章 冷战后的和平主义思想
    第一节 海湾战争后的国际贡献论
        一 相对化的时代
        二 1990 年代国际贡献论与改宪动向
        三 软实力贡献论:加藤弘一的提言
    第二节 冷战后和平主义的逻辑与实践
        一 世界的九条:九条会的思想与市民和平运动
        二 国民性叙事的超越:酒井直树对日本国宪法第九条的认识
        三 超越国家原理的和平论:堤清二与井上厦
        四 1990 年代的战争责任肯定论
        1 《听!海神之声音》的战后史:从受害者到加害者的自觉
        2 战争责任主体的确立
终章
    第一节 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的脉络和总体特征
    第二节 对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试论《道德经》军事人道主义战争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2]孙武军事伦理思想研究[D]. 李尧.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3]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及对当代中国国际人道法理念的影响[J]. 梁卓.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06)
  • [4]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浅说孙子的“无为而无不为”[J]. 王廷文. 孙子研究, 2018(01)
  • [6]老子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探析[J]. 孙守领.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7]先秦非兵家诸子军事思想研究[D]. 胡丹丹. 河南大学, 2016(03)
  • [8]《太白阴经》中的人道主义战争观研究[D]. 朱闻涛.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9)
  • [9]《孙子兵法》的精神特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姚振文. 滨州学院学报, 2012(05)
  • [10]战后日本和平主义思想研究[D]. 舒方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12)

标签:;  ;  ;  ;  ;  

论道德经中的军事人道主义战争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