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青铜器纹饰艺术的文化解读

云南青铜器纹饰艺术的文化解读

一、云南青铜贮贝器装饰艺术的文化读解(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丽[1](2021)在《古滇贮贝器图像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琳霄[2](2020)在《基于云南青铜器文化的铜制餐具产品设计研究 ——以玉溪七彩象艺术品公司产品开发为例》文中提出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在整个地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缩影。云南特色饮食品种繁多,不仅口味菜式独具一格,在餐饮用具上也有着独特的地域特征。材料作为餐具产品呈现的首要条件,一直都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智慧与思想内涵。铜材料自古就是云南重要的生产资料,富有想象力和精湛技艺的古滇人,以铜为媒,创造出了许多极具本土特色的铜制器物,造就了云南地区特有的古滇青铜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史资料。现今云南不少地区,依然保留着古滇国的文化遗风,独特的古滇青铜文化也为云南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动力,成为了地区向人们递出的一张特色名片。选题基于云南本土企业玉溪七彩象艺术品有限公司的发展需求,为下一阶段产品设计开发提出规划建议。研究结合了当地铜制品市场的现状及消费需求,提取独特的古滇青铜文化元素与云南玉溪地区特色餐饮“铜锅鱼”铜制餐具产品进行结合设计,形成独特的产品风格,帮助公司品牌的构建与推广。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对企业的相关情况整合梳理,分析公司品牌文化、发展需求及现阶段生产状况。其次,对玉溪江川的传统古滇青铜文化及人文风俗进行考察研究,总结铜材料的本土性表现;对古滇国青铜器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审美特点,提取古滇青铜器造型元素符号样本,探讨元素符号在本土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当地铜制品市场的研究以及对公司线上对标企业的竞品分析,了解市场现状,分析问题,挖掘设计痛点,吸取经验,发现市场机遇与挑战;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探讨制定出促进公司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策略。本研究的价值在于,探索古滇青铜器文化元素的提取方法,运用于具有云南特色的铜制餐具产品创新设计,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云南玉溪本土企业的特色与优势,也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播发展,为地域文化符号的创新应用提供新思路。

徐越[3](2020)在《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情境性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青铜器艺术璀璨夺目,引领了人类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在我国青器铜艺术中,云南古滇国青铜器艺术有别于中原地区和四川三星堆青铜器艺术,未发现有三者间具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古滇国青铜器艺术自成体系,其种类多样,器形丰富,造型独特,主要以实用性器具为主。大致分为可供系戴、悬挂与装饰的青铜扣饰,象征财富与王权存放贝币的贮贝器,象征神祗崇拜与音乐礼仪的铜鼓,象征争战与必胜信念的兵器,用于生活的铜枕、铜碗、灯、镜等,这些是云南古滇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发掘出的众多古滇国青铜器具表明,透过青铜文化可见两千年前古滇国文明所发展的高度。本文主要从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情境性表达进行研究,通过青铜器具中立体部分的图像图形分析,结合前人研究的古滇国文化和青铜器知识,以融入滇人的生活情境之中进行研究。首先,着重分析了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的战争、祭祀、动物搏斗和生活场景的情境性表达,论述这种表达的成因和其背后的造形观念。其次,分析研究了古滇国青铜器具中情境性表达的审美特点和戏剧性,提出了朴素写实、造形精炼和以动示静的审美特点,并分析了其戏剧性中所蕴含精彩的动作性、扮演性和节奏性。最后,分析指出古滇国器具中立体造型所呈现滇人的艺术观念及对现代设计艺术的一些启示,以期促进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学习和继承,起到传播和弘扬古滇国青铜器文化的目的。

涂怡雯[4](2019)在《复写浇铸的历史 ——对古滇国《虎牛搏斗》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的创作转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滇国是一个存在了上百年的国家,其独特的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中以青铜贮贝器为文化代表,青铜贮贝器具有历史魅力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古滇国所拥有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文化,这为我国对没有文字流传的古滇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古滇青铜贮贝器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贮贝器器盖上一直不缺乏关于“兽斗”的题材,但虎牛搏斗贮贝器器盖雕塑又决不是对自然中“兽斗”的简单模仿。本论文从美术学的角度以虎牛搏斗贮贝器为借鉴,通过对虎牛搏斗贮贝器的解析,探讨古滇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在油画语言方面运用的可能性,并在油画创作中进行初步的实践,从思想与技法等具体运用层面,浅析古滇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的油画语言,反应古滇国的独特历史以及展现古滇国贮贝器的艺术特征和艺术价值。

郭佳[5](2019)在《古滇人社会文化景观:滇青铜图像的艺术人类学解读》文中指出战国时期,滇青铜文化于云南滇池水域滥觞,原始艺术的创作者在青铜冰冷坚硬的材质上,传递出了一个古代民族社群的生命意识,在没有文字的古代滇国,数量巨大的青铜器物像成为对其社会文化景观的一种民族志式的深描。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通过社会心理学及精神分析的方法来阐释滇青铜图像艺术以及创造这些特殊象征符号的社会行为,以艺术的形式来诠释古代滇国社会文化景观。

张萌[6](2018)在《云南喜洲白族传统民居雕刻图像研究》文中认为大理喜洲白族传统民居建筑因其特殊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特色,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建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而雕刻作为一种建筑装饰艺术,亦是一种文化象征符号,其图像背后不仅反映着历史的演变,更是折射出白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多元化的地域文化特征。本文以喜洲白族传统民居雕刻图像为研究对象,结合喜洲白族民居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分析雕刻图像的生存环境和历史背景。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阅读,对白族传统民居建筑雕刻图像的题材进行梳理和分类,并对该地特有的装饰母题进行阐述,探究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图像语义。兔含芝草、马蹄、以及凤上龙下的特殊构图体现了其装饰艺术对叙事结构的主动选择,背后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探寻其风格类型与成因。喜洲白族传统民居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体现出对古雅文化的自觉认同与实际遵循,具体表现为雕刻图像中出现大量博古图像,总体上呈现出“雅致之风”。看似矛盾的是,图像细节的繁冗、密度的集中,又呈现出一种“奢华之风”,俗与雅两种审美趣味在雕刻艺术中并存。追溯其来源,应是起始于明代“儒贾相通”的社会观念。在士商融合社会历史的背景下,文人趣味与民俗趣味相互交流与融合,体现在传统民居建筑的雕刻艺术上便是“雅致之风”与“奢华之风”双重风格。而在图像的呈现方式上,采用多层透雕的雕刻技巧,改变传统的“二维性”平面构图,使图象的立体性与参与性更强,构造良好的视觉体验。文章最后将雕刻图像置于建筑空间中加以讨论,探寻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的整合性,雕刻艺术作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其图像与建筑空间和谐而统一,整体呈现出“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建筑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同构”以及“实用美与艺术美的统一”三个特征。全文贯穿着“题材”、“风格”、“空间”三条并行的脉络,以图像学、形式分析等方法,探究白族传统民居雕刻图像的形式和意味,进而解读喜洲白族传统民居雕刻图像中所隐含的诸般如民族、地域、习俗、观念、宗教等内容。

王超[7](2016)在《云南金石档案整理及保护》文中研究说明云南金石档案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祖国边疆云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丰富灿烂的文化,云南共有23个民族,22个少数民族,他们的发展历史被档案所记录。记录档案的载体有许多,金石档案的载体是金属以及石质。金属包括青铜、铁、金、银等。在云南发现的金石档案的材质主要包括青铜、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等。本文首先将金石档案、金石文物、实物档案作对比,界定了云南金石档案的概念。按照云南青铜出土较多的地域,将云南金文档案按照滇池地区、洱海地区两个地区进行整理。将云南石刻档案按照民族性进行整理。金石档案的形成时间离现代较远,各种外界不良因素以及金石本身的老化都使金石档案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云南金文档案主要受腐蚀的危害,包括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以及生物腐蚀,从腐蚀机理来探明金文档案的损坏原因,排除损害原因来对金文档案进行保护。云南石刻档案大都放置室外,受风化影响严重。根据云南省独特的天气环境,温度日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充足等特点,对馆藏的金石档案进行针对性的保管收藏。对于已经损坏的金石档案,主要从清洗去污、加固封护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对于受污染的金石档案,利用考古学中的红外光等照相技术,对其进行无损辨识,利用结构分析技术对金石档案的成分、腐蚀物进行分析,找出腐蚀风化机理,对金石档案进行更合理的管理与保护。综上所述,从对云南金石档案的整理、其材质耐久性、保管环境及保护修复技术上等方面进行探讨,能够弥补云南省乃至国内对云南金石档案保护研究上的缺失,能够推动云南金石档案保护的发展,为后来学者提供研究资料。通过对云南金石档案管理以及技术上的研究,为金石档案入馆保存提供必要的技术理论依据,为丰富馆藏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周玉端[8](2015)在《石家河文化陶塑品的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石家河文化的陶塑品已发现上万件,集中出土于邓家湾遗址,其他遗址往往只有少量陶塑品。以往研究者主要关注邓家湾遗址出土的陶塑品,对其解释也多局限于邓家湾遗址特殊的埋藏背景。通过重新界定邓家湾陶塑品的埋藏性质,细致观察陶塑品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测这些陶塑品应为组合使用来表现某种叙事场景。文章还从行为过程的角度对陶塑品进行类比,确认了陶塑品的叙事属性。

曹剑华[9](2015)在《云南建水紫陶工艺及其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建水紫陶作为四大名陶之一,早在宋代就有青花出现,元代出现了青瓷盛行一时,明代中原各地瓷器窑口的风采掩盖了远在西南边缘的建水青瓷,于是发展到了明代转向粗陶生产满足中下层需求者,直到清代在前人的工艺基础上,把这一建水紫陶工艺文明发展到极致。建水紫陶以独特的面貌呈现于世人眼前,同时也引来了国内外众多陶艺大师和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将主要以艺术学理论的视角,来探视建水紫陶艺术所独具的工艺特色及市场发展空间。首先,笔者从对建水紫陶的人文环境、生产民俗,及其制陶历史入手做了纵向的梳理。接着,着眼于当前的市场发展状况为考察点,从生产模式和营销方式去考究,力求发现其市场发展的问题所在。进而,笔者在分析建水紫陶传统工艺的优势和局限性的基础上,对解决建水紫陶现存的产品滞销危机和工艺传承问题进行了探究。最后,笔者从建水紫陶的艺术价值、本土语言,延伸到其市场前景的开发利用,结合云南当地的历史、地理、本土服饰文化和青铜文化纹饰元素等本土化创作元素进行探索性设计研究,进而对建水紫陶工艺品运用于陶瓷壁画创作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就其应用于室内外家居陈设、公共环境陶瓷壁画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同时,笔者提出了几点开发策略,以求来拓宽建水紫陶的市场前景,推动紫陶文化的传承。

蒋珊珊[10](2015)在《滇文化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探索 ——以国内学者为例》文中认为滇文化创始于战国中后期,衰落于西汉末年,消亡于东汉早中期,经过不断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鼎盛期长达四百余年,是独具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青铜文化。它以悠久深远的历史、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独具一格的造型风格和富有内涵的表现内容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史上增添了璀璨瑰丽的一笔。滇文化的考古发掘工作肇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955年3月前辈考古学者首次对晋宁石寨山古墓群进行发掘,至今已经经过六十年,期间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滇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宝贵的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滇文化的学术研究历程,分别分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起源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发展期、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和进入新时代的滇文化。本文力求将目前所搜集的国内学者关于滇文化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类,运用文献学、对比研究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并参考前辈考古学者的研究,对滇文化各个时期的学术研究历程纵向以时间为主线进行归纳,基于此基础,对滇文化每个时期的学术研究历程做出总结与评价。

二、云南青铜贮贝器装饰艺术的文化读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青铜贮贝器装饰艺术的文化读解(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云南青铜器文化的铜制餐具产品设计研究 ——以玉溪七彩象艺术品公司产品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背景及研究目的
        1.课题来源与背景
        2.研究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三)项目依托企业状况
        1.品牌文化理念
        2.生产加工现状
    (四)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1.重点
        2.难点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1.研究思路
        2.论文框架
一、云南铜制产品与地域文化
    (一)云南铜工艺的历史流变
        1.云南铜的巅峰时期——古滇王国
        2.工艺的发展
        3.审美的衍变
        4.应用的转换
    (二)云南文化中的“铜”情结
        1.铜制品的本土文化情结表现
        2.铜作为地域文化特征的成因
二、现代铜餐具产品的设计及应用
    (一)铜材料的基本属性
        1.材料特性
        2.应用特点
        3.审美特点
    (二)铜制餐具产品的设计特征
        1.铜材料在餐具产品设计中的外观表现
        2.铜材料在餐具产品中应用的优劣性
    (三)铜与其他多材料结合的应用设计
        1.趋势与意义
        2.铜材料与其他材料结合的发展现状
三、七彩象公司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一)江川铜餐具产品特色及其市场状况
        1.江川铜制产品的地域特点
        2.市场现状及现存问题
    (二)区域发展分析与公司产品需求
        1.区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2.公司发展现状及目标规划
        3.本土市场与对标企业分析
    (三)基于公司品牌发展需求的设计规划方案
        1.基于公司发展现状的设计思考
        2.公司产品线开发的设计规划
四、基于古滇青铜器文化的餐具产品设计实践
    (一)古滇青铜器文化元素的提取
        1.器型分析
        2.装饰纹样分析
        3.立体构件分析
    (二)文化元素的设计应用
        1.铜鼓系列餐具产品设计方案
        2.贮贝器系列餐具产品设计方案
        3.设计的材质应用分析
    (三)设计总结
    (四)设计成果发布
        1.实物模型制作
        2.作品展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情境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2.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古滇国青铜器艺术概况
    2.1 古滇国概况
    2.2 古滇国青铜器艺术基本概况
        2.2.1 古滇国青铜器艺术的种类
        2.2.2 古滇国青铜器艺术的文化渊源
第三章 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情境性表达
    3.1 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情境性表达定义
        3.1.1 立体造型的定义
        3.1.2 情境性表达的定义
    3.2 战争情境性表达
    3.3 祭祀会盟情境性表达
    3.4 动物生存斗争情境性表达
    3.5 日常生活情境表达
        3.5.1 纺织场景
        3.5.2 纳贡场景
        3.5.3 人物屋宇
        3.5.4 狩猎场景
        3.5.5 乐舞场景
第四章 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情境性表达审美特点与戏剧性
    4.1 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情境性表达审美特点
        4.1.1 朴素写实
        4.1.2 造形精炼
        4.1.3 以静示动
        4.1.4 自然和谐
    4.2 古滇国青铜器具中情境性表达的戏剧性
        4.2.1 动作性
        4.2.2 扮演性
        4.2.3 节奏性
    4.3 古滇国青铜器具立体造型的艺术观念表达
第五章 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情境性表达对现代金属艺术的影响
    5.1 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艺术的延续应用
    5.2 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情境性表达对作者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复写浇铸的历史 ——对古滇国《虎牛搏斗》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的创作转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古滇国青铜贮贝器器盖艺术形态
    (一)古滇国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
    (二)古滇国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的艺术特征
    (三)古滇国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的艺术价值
二、古滇国青铜虎牛搏斗贮贝器器盖艺术形态
    (一)虎牛搏斗贮贝器器盖雕塑艺术分析
    (二)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三)虎牛搏斗——“纯粹的想象”
三、“复写”——用油画语言对古滇国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创作的转述
    (一)古滇国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的艺术价值给予创作的思考
    (二)虎牛搏斗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的“想象”引发的图示创造
    (三)油画语言对古滇国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创作转述的可能性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青铜贮贝器研究现状
    附录2 :古滇国青铜贮贝器图赏
    附录3 :研究生期间部分作品

(5)古滇人社会文化景观:滇青铜图像的艺术人类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始民族造物的社会语义
二、造物民族的原始生命意识
三、结语

(6)云南喜洲白族传统民居雕刻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
        1.3.2 田野调查
        1.3.3 综合研究
    1.4 主要内容
第2章 喜洲白族传统民居雕刻背景分析
    2.1 喜洲白族传统民居雕刻概况
    2.2 喜洲白族民居雕刻的历史发展
        2.2.1 喜洲白族民居雕刻的历史渊源
        2.2.2 建筑与雕刻技艺
    2.3 喜洲白族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
    2.4 喜洲白族传统民居与历史环境
        2.4.1 茶马古道
        2.4.2 西南丝绸之路
        2.4.3 喜洲商帮
    2.5 小结
第3章 喜洲白族传统民居雕刻的题材与装饰母题
    3.1 普遍存在之题材
        3.1.1 神只
        3.1.2 福禄
        3.1.3 辟邪
        3.1.4 教化
    3.2 独特的装饰母题
        3.2.1 马蹄纹
        3.2.2 兔含香草
        3.2.3 凤上龙下
    3.3 小结
第4章 喜洲白族传统民居雕刻图像的风格类型
    4.1 文化符号与博古图
    4.2 琐细雕镂与精致风格
    4.3 多层透雕与复杂构图
    4.4 小结
第5章 雕刻图像与建筑空间的整合性
    5.1 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5.2 建筑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同构
    5.3 实用美与艺术美的统一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云南金石档案整理及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与难点
二、金石档案概述及其分布现状
    (一) 金石档案及其相关概念的概述
    (二) 云南金石档案分布现状
        1、云南金文档案分布现状
        2、云南石刻档案的分布现状
三、云南金石档案载体材料理化性质
    (一) 云南金文档案载体材料及其腐蚀机理
        1、云南金文档案的制成材料
        2、云南金文档案的腐蚀机理
    (二) 云南石刻档案载体材料及其风化机理
        1、云南石刻档案制成材料
        2、云南石刻档案的风化机理
四、云南金石档案的管理与保护
    (一) 库房环境管理保护
        1、云南省环境情况概述
        2、库房内环境管理
        3、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实验室内气体检测情况
    (二) 云南金石档案技术性保护
        1、金文档案技术性保护
        2、石刻档案技术性保护
五、金石档案载体材料分析技术原理及实例
    (一) 金石档案载体材料分析技术原理
    (二) 云南某地墓碑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
    (三) 云南某地出土金属片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
六、云南某地墓碑清洗及金属片辨识实例
    (一) 云南某地墓碑的清洗实例
    (二) 物理无损辨识技术
        1、物理无损辨识技术原理
        2、云南出土金属片无损辨识实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云南建水紫陶工艺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云南建水紫陶发展概况
    第一节 云南建水制陶综述
    第二节 云南建水紫陶变迁与外来文化的受容
    第三节 本土民俗对建水紫陶形成的作用
第二章 云南建水紫陶的工艺特色
    第一节 建水紫陶的造型特色
    第二节 建水紫陶的纹饰特色
        一、建水紫陶的纹饰类型
        二、建水紫陶的典型纹饰技法
    第三节 建水紫陶的工艺特色的形成
        一、建水紫陶造型工艺的成因
        二、建水紫陶纹饰工艺的形成探析
第三章 云南建水紫陶当前市场营销考察
    第一节 建水紫陶生产现状考察
        一、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状况
        二、建水紫陶当前的生产模式
    第二节 建水紫陶市场营销状况分析
        一、建水紫陶当前的营销状况
        二、建水紫陶当前的营销方式分析
第四章 云南建水紫陶工艺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本土化民族民间工艺中吸收新元素
        一、从古滇青铜纹饰中吸收装饰元素
        二、从本土少数民族服饰中汲取装饰元素
    第二节 家居用陶中开发建水紫陶市场
    第三节 开发建水紫陶壁画市场
        一、陶瓷壁画的发展现状
        二、陶瓷壁画在公共空间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三、未来公共环境建水陶瓷壁画的开发利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滇文化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探索 ——以国内学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一章 滇文化研究的起源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第一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滇文化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滇文化青铜器金属成分分析
    第三节 滇文化的族属及滇国的社会形态
    第四节 关于各类学术文章的统计学研究
第二章 滇文化研究的发展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第一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滇文化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石寨山文化命名
    第三节 青铜兵器的研究
        一、童恩正先生对青铜剑和青铜戈的研究
        二、汪宁生先生对不对称形钺的研究
        三、范勇先生对青铜斧钺的研究
    第四节 铜鼓
        一、对铜鼓的研究
        二、有关学者对铜鼓的研究
        (一) 汪宁生先生对铜鼓的研究
        (二) 童恩正先生对铜鼓的研究
        (三) 李伟卿先生对铜鼓的研究
    第五节 滇文化青铜器上人物纹饰、族属及身份的研究和对社会性质的讨论
    第六节 关于各类学术文章的统计学研究
第三章 滇文化研究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
    第一节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滇文化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贮贝器的研究
    第三节 青铜扣饰的研究
    第四节 青铜兵器的研究
        一、范勇先生对不对称形铜钺的研究
        二、李健民先生对青铜矛的研究
        三、肖明华先生对横銎兵器的研究
        四、刘弘先生对青铜戈的研究
    第五节 对古滇国及滇文化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整理研究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
        (一) 张增祺先生《滇国与滇文化》
        二、新世纪
        (一) 张增祺先生《滇文化》
        (二) 蒋志龙先生《滇国探秘——石寨山文化的新发现》
        (三) 彭长林先生《云贵高原的青铜时代》
    第六节 滇文化的族属及社会性质
    第七节 关于各类学术文章的统计学研究
第四章 进入新时代的滇文化研究(二○一○年后)
    第一节 进入新时代的滇文化研究历程
    第二节 石寨山型铜鼓与万家坝型铜鼓的关系
        一、李昆声、黄德荣先生《中国与东南亚的古代铜鼓》
    第三节 对古滇国及滇文化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整理研究
        一、杨勇先生《战国秦汉时期云贵高原考古学文化研究》
    第四节 滇池区域的聚落研究
    第五节 特定纹饰的研究
    第六节 滇文化的族属及社会性质
    第七节 关于各类学术文章的统计学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云南青铜贮贝器装饰艺术的文化读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古滇贮贝器图像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D]. 刘佳丽.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云南青铜器文化的铜制餐具产品设计研究 ——以玉溪七彩象艺术品公司产品开发为例[D]. 王琳霄.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3]古滇国青铜器具中立体造型情境性表达研究[D]. 徐越.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复写浇铸的历史 ——对古滇国《虎牛搏斗》青铜贮贝器器盖雕塑的创作转述[D]. 涂怡雯.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5]古滇人社会文化景观:滇青铜图像的艺术人类学解读[J]. 郭佳. 民族学刊, 2019(02)
  • [6]云南喜洲白族传统民居雕刻图像研究[D]. 张萌. 四川美术学院, 2018(01)
  • [7]云南金石档案整理及保护[D]. 王超. 云南大学, 2016(02)
  • [8]石家河文化陶塑品的再分析[J]. 周玉端. 珞珈史苑, 2015(00)
  • [9]云南建水紫陶工艺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 曹剑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2)
  • [10]滇文化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探索 ——以国内学者为例[D]. 蒋珊珊. 云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云南青铜器纹饰艺术的文化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