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健脾利湿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益气活血健脾利湿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一、益气活血健脾祛湿方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孙薇丽[1](2021)在《《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带下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傅山对带下一病认识深刻,见解独到。通过阅读傅山学术思想类文献及相关书籍探讨《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中傅山对带下病病因病机、辨证治法、组方用药特点等学术思想;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近30年傅氏带下篇方剂的现代临床运用规律;通过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傅山带下篇方剂临床运用的有效性,以期为傅山治带方剂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为傅山医学思想研究提供文献学支持。方法全文共分为三部分:1.学术思想部分:通过阅读傅山学术思想类文献及相关书籍,对《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深入剖析,从傅山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特点、辨证治疗特点、方剂配伍特色和用药特点来归纳总结傅山治疗带下病的学术思想。2.方剂运用研究:分别以方剂名为关键词,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搜集1990-2020年来傅山治疗带下病方剂临床运用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信息提取,规范化处理相关数据,建立文献数据库。利用Excel进行文献计量学特征分析、方剂治疗的中西医疾病、方剂药物的使用及加减情况分析。3.循证医学系统评价:依据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对主要研究方剂完带汤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3个RCT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用Rev Man5.3进行文献异质性检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学术思想部分:傅山认为带下病病因以湿邪为首,病机为“湿”损任带。五带辨证详明,分别为脾虚证、肝郁气滞证、湿热证、脾虚肝经郁火证、热毒证。带下病的治疗注重肝脾;五带均从“湿”而治;治湿不忘健脾;善用五行生克规律治疗。《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五带对应五证,五证对应五方,辨证精当,组方配伍严谨。用药以健脾益气、祛湿止带为主,疏肝柔肝理气和清热燥湿为辅;根据带下病病症灵活用药,药味少而平和;善用引经药,重视奇经的作用。2.方剂研究部分:经过文献筛选后,共纳入临床应用类文献89篇,包括临床试验类文献66篇和临证经验类文献23篇。《傅青主女科·带下篇》5首方剂在纳入文献中均有出现,包括完带汤66篇,易黄汤12篇,清肝止淋汤6篇,加减逍遥散2篇,利火汤3篇。应用频次完带汤为87次,易黄汤为12次,清肝止淋汤6次,利火汤3次,加减逍遥散2次。涉及中医病名23种,西医病名29种。各方剂临床治疗疾病范围方面,完带汤临床治疗疾病范围最广,主要治疗的仍为带下病(外阴及阴道炎、盆腔炎性疾病、子宫颈炎症等),现代临床应用涉及妇产科系统其他疾病(崩漏、经期延长、经行泄泻、闭经、妊娠水肿等)、泌尿生殖系统(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非淋菌性尿道炎、特发性膜性肾病等)、消化系统(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等),皮肤系统(寻常痤疮、黄褐斑、外阴湿疹等)、男科系统(阴囊潮湿等)等多个系统;清肝止淋汤主要拓展应用于治疗各种妇科出血证(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崩漏、胎动不安);利火汤除了带下病的治疗,还应用于淋证;易黄汤、加减逍遥散均用于带下病治疗。各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方面,完带汤仍以原方原量使用为主,人参常用党参代替,新增药物多为对症用药;易黄汤也为原方原量使用为主,新增药物多为对症用药。文献计量学统计结果为97.8%的文献作者来源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89篇文献中仅有1篇是中文核心,11篇是科技核心,文献无基金资助。3.循证医学部分:纳入符合要求的13篇完带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计11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异质性检验P=0.9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为OR=3.90,95%CI为(2.64,5.74);合并效应量Z检验:Z=6.88,P<0.0000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偏移风险评估,为倒漏斗图,散点分布均匀,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移的可能性小。结论1.《傅青主女科·带下篇》认为带下病的病因病机为“湿”损任带。带下病的治疗从“湿”而治,带下病的用药以健脾祛湿为主,疏肝柔肝理气和清热燥湿为辅;药味少而平和,用药重视奇经,善用引经药,注重五行生克。2.《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中的方剂现代临床应用仍以治疗带下病为主。完带汤的使用频次最多,范围最广,除治疗带下外,还运用于妇产科其他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系统疾病等的治疗,体现了异病同治原则。所有方剂的原方药物及剂量均做了大部分保留,新增药多为对症用药。纳入文献病例的信息比较可靠,但文献质量有待提高。3.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完带汤(或其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带下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

蒋秋霞[2](2021)在《王氏妇炎康方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王氏妇炎康方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研究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08例SPI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仅使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的二联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则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王氏妇炎康方灌肠治疗,月经彻底干净3-5天后连续治疗14天。在治疗前,可以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两组患者的年龄大小、病程长短、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等均无明显差异,试验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及局部体征的改善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盆腔积液及盆腔肿块、CRP数值及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的临床实验数据,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统计复发率。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1.本试验纳入108例患者,治疗组54例,剔除4例(3例不按规定服药,1例自行中止),实际观察病例为50例;对照组54例,脱落3例,剔除1例,实际观察病例为50例。2.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综合疗效为88%,而对照组仅为62%,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疗效为92%,对照组为68%,证实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局部体征疗效比较:治疗组对局部体征疗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恶心、腹部不适及过敏等不良反应,疗效安全性高。结论:王氏妇炎康方联合抗生素可显着缓解患者腹痛、腰骶疼痛、带下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局部体征,同时还可以减小盆腔包块体积,减少盆腔积液,降低CRP数值,远期疗效可降低其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未发生不良事件,药物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赵燕云,万亚菲,宋善兰,俞丕超,朱霖云[3](2020)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方治疗支原体感染性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西医病名,中医学将其记载于"妇人腹痛"、"带下病"、"症瘕"等病证中。作为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其多发于育龄期女性[1],具有发病率高、病情易迁延不愈等特点。导致该病的主要病因为支原体感染,伴随病程的进展,可引发盆腔结缔组织增厚、粘连以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临床常表现为小腹疼痛、腰骶部不适、白带异常、月经不调、宫外孕以及不孕不育等,给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目前,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汤莉[4](2020)在《清热祛瘀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清热祛瘀方治疗湿热瘀结证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评估清热祛瘀方治疗该病的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60例符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清热祛瘀方治疗,对照组用妇科千金胶囊。以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积分、患者疼痛自我评分(Vas法)、盆腔炎性包块、盆腔积液消失、临床综合疗效为指征,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积分、疗效指数进行比较,评价清热祛瘀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盆腔包块大小、盆腔积液范围、盆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局部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综合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连续2个疗程后,两组受试者在改善盆腔包块、盆腔疼痛自我评分(Vas法)方面均有效,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缩小盆腔包块、改善盆腔疼痛方面疗效相当。两组受试者在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临床综合积分、盆腔积液等方面改善均有效,且清热祛瘀方组改善情况优于妇科千金胶囊组(P<0.05)。2个疗程后评估综合疗效,清热祛瘀方总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对照组采用的妇科千金胶囊,研究表明它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临床已广泛用于治疗湿热瘀结型的盆腔炎性疾病。治疗组采用导师自拟经验方,实际临床灵活加减运用,以达到活血祛瘀、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之功。本研究中选取的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均为湿热瘀结证。经过2个疗程的诊治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局部体征积分、盆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盆腔积液情况均有所改善,说明清热祛瘀方和妇科千金胶囊均可以增加患者盆腔血运,减轻盆腔炎症,缓解腹痛、子宫压痛情况。结论:应用清热祛瘀方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知在改善患者局部体征、中医证候、盆腔积液方面,清热祛瘀方优于妇科千金胶囊组,清热祛瘀方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盛婷婷[5](2020)在《除湿化瘀汤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除湿化瘀汤”治疗湿热蕴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为临证医生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根据需要筛选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都来自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将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除湿化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坤复康胶囊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经期停药1周),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一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疼痛VAS评分、盆腔包块、盆腔积液等的改善情况。结果:1.临床总疗效:两组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有明显区别,分别为93.3%、83.3%,说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疗效:经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低有明显区别,分别为93.3%、63.3%,说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可观,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方法在减缓中医证候方面效果较好。3.两组治疗前、后其他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有效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症状、腹痛程度、中医证侯、体征等情况。结论:“除湿化瘀汤”治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更可观。在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症状、减轻中医证候、体征、缩小盆腔炎性包块、减少盆腔积液等方面具有显着疗效。

孙淑贞,谢鸣[6](2019)在《谢鸣运用当归芍药散临床经验》文中研究指明当归芍药散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具有健脾祛湿、养血调肝的功用。谢鸣教授对该方的配伍原理及功用特点有独特的理解,临床善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且疗效显着。该文着重探讨谢鸣教授对当归芍药散的认识、临床用方于妇科疾病的特点及经验,并附医案3则以体现其临床效验。

高明[7](2019)在《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吴鞠通,名瑭,江苏省淮安市人,清代温病四大医家之一。其着有《吴鞠通医案》、《温病条辨》、《医医病书》三部着作。其中尤以《温病条辨》最为传世,它是温病学中里程碑式的不朽着作。本文主要以《温病条辨》为基点,研究吴鞠通对于湿热病的辨证论治特色。吴鞠通对于湿热病的辨证论证思想,主要源于《黄帝内经》和《难经》,在这两本着作的基础上,又经吴又可《温疫论》启迪,继承叶天士、薛生白等先贤的理论,并自我总结,发展出当时独具特色的以脾胃病变为中心的三焦辨证。吴氏在《温病条辨》中认为温病可分为9种,从季节和疾病表现上划分为8种,另加一种吴又可所说传染性极强的瘟疫。结合季节及疾病性质,将温病分为温热与湿热两类,其一为纯热不兼湿之温热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秋燥,其二为温病夹湿之湿热病包含暑温,湿温,伏暑。吴氏强调温热、湿热证治有别,在论治中不可滥用温热之法治湿热,本文主要研究其关于湿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吴氏辨湿热病主要先辨三焦,其次辨湿热之轻重,最后辨湿热之虚实。先辨三焦以确定病位,用药时直达病所,减轻症状;其次辨湿热轻重,可以确立治病的急缓以衡量用药的药性;最后辨虚实可以使医家对于病人的疾病有着直观的认知,从而规避错误用药。《温病条辨》中湿热病治法主要分为两类,湿热病正局以及其变局的辨治。湿热的治法中又有分消三焦法、清热解表法、清暑透络法、开宣肺气法、开达膜原法、宣通经络法、通下祛黄法、芳香化湿法、宣清导浊法。变局的治法分为痢疾的治法、疟疾的治法、黄疸的治法及痹证的治法,其中兼变证都多与水液代谢紊乱有关。吴鞠通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总结了三焦学说,弥补了当世医家对于温病理论的缺失,更在于其理论思想以及辨证论治体系对于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地反映了吴鞠通在温病学领域的学术地位。晚清王孟英等人继承先贤理论,使温病学派更加完善与系统化。

谢文雅[8](2016)在《远近配穴法针刺配合局部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远近配穴针刺法配合局部艾灸与单纯局部取穴针刺法配合局部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明确远近配穴针刺法配合局部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优势,为远近配穴针灸治疗方法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本研究按照诊断标准,共纳入7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远近配穴组和局部取穴组,每组各35例患者。远近配穴组采用针刺腰腹部近端及四肢远端部穴位配合局部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从月经干净后开始治疗,直到下一月经来潮时停止,为一个疗程。局部取穴组采用针刺腰腹部局部穴位配合局部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疗法同远近配穴组。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三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1.远近配穴组和局部取穴组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其症状积分、体征积分、综合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远近配穴组和局部取穴组的治疗均能改善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2.远近配穴组和局部取穴组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远近配穴组症状积分、体征积分、综合积分均低于局部取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远近配穴组在改善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方面优于局部取穴组。3.远近配穴组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其症状疗效、体征疗效及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局部取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远近配穴组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优于局部取穴组。结论1.远近配穴针刺法配合局部艾灸与局部取穴针刺法配合局部艾灸均对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症状和体征有改善作用。2.远近配穴针刺配合局部艾灸法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局部取穴组。

王红[9](2012)在《张玉芬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活血消症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整理总结张玉芬教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旨在完整继承张老独特的学术见解和诊疗技术,以便深入继承和发扬张老独特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并加以推广运用,系统整理,出版书籍,建立名老中医学术工作站。方法:通过回顾张老的成长、学医过程、工作经历、获得荣誉,同时整理了3年来跟随张老临床实践学习的跟师笔记、心得体会以及张老临证的典型医案,学习领会张老的论文和着作精神,和老师促膝交流,全面收集张老的临床诊疗资料,学习《内经》、《伤寒论》、《金贵要略》、《傅青主女科》等中医经典书籍,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在张老指导下,全面整理总结了张老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和诊疗不孕症、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症、调经七法、流产防治、男子弱精症等疾病的临床经验。结果:1整理总结张老的学术渊源有以下三方面:1.1源于学医成才之路。张老先后在山西医学院、山西中医研究所西学中班学习。张老勤奋好学,坚持研读经典,扎根临床实践,具有扎实的中、西医妇科理论知识,熟练的妇科手术技巧,既勤于临床实践,又博采众家之长,对工作精益求精。1.2源于《内经》等中医古籍。50年来,张老始终坚持“读经典,做临床”,其渊源本于《内经》,效法于《伤寒杂病论》、《景岳全书》、《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等,同时又汲取了其他中医妇科各家学说的精华。1-3源于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张老与贾得道、国辕两位山西省名医共事多年,学习、继承了两位老师宝贵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在自己临床实践中创新,提高。2整理总结了张老的学术思想,归纳为以下三点:2.1衷中参西、辨病辨证相结合。张老临证诊治疾病注重中西医相结合,以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诊疗疾病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只有辨病、辨证相结合,才能通过繁杂的临床症状、体征抓住疾病的本质,达到治疗准确、疗效显着的目的。2.2补肾法在妇科的应用“肾”是祖国医学脏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医对肾在人体的作用极为重视,《素问上古天真论》日:“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认为“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并有“先天之本”之称。由于肾在人女性生命活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故补肾法在经、带、胎、产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张老治疗妇科疾病始终抓住“补肾”的根本。23活血化瘀法治妇科疑难杂症在妇女的机体中,血占有重要的的位置,因为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无不与血的盛、衰、畅、滞有着密切关系。妇产科疾病主要是与妇女生殖系统有关的病变,生殖系统功能正常与否,同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血的瘀滞可以从各方面影响到生殖系统的病理变化。张老善于应用活血化瘀治疗妇科疑难病,每获良效。3整理总结张老诊疗妇科病的临床经验:3.1治疗不孕症经验张老认为不孕之机理根本在于肾,因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女子生殖的功能是通过肾——天癸——冲任——胞宫这条轴线进行的,这与现代医学认为妇女的生理功能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调节相仿,所以说“补肾”之法是调经、治疗不孕症的根本大法,总结了张老临床治疗常见三种不孕症的经验。3.2盆腔炎治疗经验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急性盆腔炎以热毒为主,兼有湿邪和瘀血,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化瘀利湿为辅。慢性盆腔炎瘀滞与湿热并存,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瘀滞日久,加以软坚散结药物。慢性盆腔炎病程长,病势缠绵,张老临床治疗此病时多途径用药,选用中药煎剂灌肠,中药封包外敷下腹部收到良好效果。张老认为急性盆腔炎要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以中药清热解毒利湿,佐以活血化瘀。盆腔炎常导致输卵管梗阻、宫外孕、或不孕症,要及早治疗。3.3补肾活血化瘀治疗经验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科疑难病症,张老临床治疗时,充分体现了她的学术思想,“补肾”是治疗的根本,“活血化瘀”是基本治疗方法,始终以扶正驱邪为治疗原则,并且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中西和参。3.4调冲七法月经不调为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表现为月经的迟早、多少、闭痛、乱倒、崩漏等,不外是月经期、色、质、量的改变,病因复杂,治疗要求本,求本要调经,同样要辨证论治,总结了张老调冲七法。3.5对流产的防治经验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是妇女常见病,其发病率达10%,中药安胎历史悠久,历代医家的保胎治法各异,方药甚多。张老认为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其病机为以下3方面:1)肾虚:禀赋素弱,先天不足,肾气虚弱,或孕后不慎房事,损伤肾气,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以致胎元不固。(2)气血虚弱:平素体弱血虚,或孕后脾胃受损,化源不足;或因故损伤气血,气虚不摄,血虚失养,胎气不固(3)血热:素体阳盛或七情郁结化热,或外惑邪热,或阴虚生热,热扰冲任,损伤胎气。治宜采用益肾系胎、补气载胎、补血养胎,清热以安胎。3.6男子肾虚弱精症诊疗经验张老治疗男子肾虚弱精症同样以“补肾”为基础,同时结合清热、利湿、活血,常用知柏地黄汤,五子衍宗丸加减。结论:张玉芬教授是我国着名妇科专家,山西省优秀专家,她医德高尚,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遵古不泥古;中西医妇科理论渊博,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探索创新;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月经病,不孕症,子宫肌瘤,盆腔炎,流产等疾病。张老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对指导后来人的中医妇科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推广运用,从而使其临床经验得到整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目的:观察研究张氏活血消症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从而探讨活血消瘤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50例张玉芬门诊患者,辩证为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活血消症颗粒(活血消症方主要由当归,川芎,桃仁,益母草,、炮姜,三棱,莪术,半枝莲,夏枯草15g、浙贝母,生牡蛎,黄芪,炙甘草等药组成)三个疗程,选取桂枝茯苓胶囊20例对照的方法,观察患者服药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于治疗前后均用B超监测子宫大小及肌瘤结节大小,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和肌瘤大小的变化,并按照相关标准判定中医征候疗效,肌瘤疗效和综合疗效,对药物疗效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判定,与对照组进行相互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明显中医症状、体征,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桂枝茯苓丸组)(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桂枝茯苓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60%(桂枝茯苓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桂枝茯苓丸)。结论:口服活血消症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血色素水平,从而能够改善患者的气血虚弱状态,对子宫体积,子宫肌瘤结节有一定的缩小作用,所以活血消症颗粒为保守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

刘雁峰[10](2011)在《肖承悰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中医妇科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是中医妇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妇科学得以发展的必然途径。肖承惊教授为东直门医院妇科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先生的嫡孙女。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40余年,2007年10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15名中医妇科名专家之一。肖承惊教授家学渊源,加之多年的勤奋努力,现已在中医妇科界大有建树。肖承惊教授从医多年,在诊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疑难病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形成了自己的诊疗特色,临床疗效显着。较系统地整理肖承惊教授学术思想、治学特点及临床经验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研究方法及内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肖承惊教授学术思想渊源(1)通过对肖师家学影响、成长背景、学习工作经历及临床实践经历的整理,分析其学术思想形成渊源。(2)从中医古籍渊薮,论述肖师学术论点的形成秉承古训,又博采众长,并勇于创新,确具中医妇科名家之实力。2.治学特点及学术思想总结(1)以相关疾病诊治特点为出发点,总结肖师对妇科常见疑难病以及其专科外擅治疾病的独到见解和诊疗特色:①温通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之痛经;②新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囊肿(肠覃);③补消结合治疗子宫肌瘤;④补肾活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⑤调补冲脉治疗崩漏;⑥补肾活络助育法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低;⑦补肾疏肝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⑧经前期综合征重心理疏导;⑨治病与安胎并举防治妊娠期流感;⑩标本兼顾治疗痤疮。(2)总结肖师对中医四诊含义延伸的新认识,及其在中医妇科临床诊治中的具体应用。(3)总结肖师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理论的认识及其在中医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具体应用。(4)总结肖师临床常用药对,以体现其用药精妙、严谨、灵巧之特点。(5)三年时间侍诊肖师左右,她不但临证时思路清晰、处方严谨,就诊间隙,还常就一些话题突发思想火花,处处体现肖师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故本论文也采撷部分肖师临证有感时的妙思遐想及理论见识。通过对肖师临证思路、理论学说、用药特色、辨证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使其治学特点和学术思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3.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引起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为主伴有躯体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为妇女绝经前后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肖承惊教授多年临床研究发现,心肾不交证是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见证型之一,该病的主要病机为肾阴亏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心肾失济,阴阳失衡,因而治疗上应着重滋肾宁心,其临床经验方,临床疗效颇佳。本论文临床研究部分,对肖承惊教授经验方治疗心肾不交证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临床观察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服用肖承惊教授经验方,西药治疗组口服倍美力加安宫黄体酮,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填写临床症状观察表、Kupperman评分表,并测定血清雌二醇(E2)、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显效率为73.34%,西药组显效率为75%,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肖承惊教授经验方治疗本病与激素治疗疗效相当;中药治疗组在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失眠健忘、心烦不宁、精神抑郁、急躁易怒等情志症状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两组治疗后FSH、LH均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西药组治疗后下降较中药明显,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2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西药组治疗后上升较中药组略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卵巢功能。此外,本论文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发扬地通过5一羟色胺与更年期综合征情志症状的相关分析,进一步对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结论:肖承惊教授家学渊源,又得严格、系统的院校正规教育,先天秉肥,后天得沃,学术观点秉承古训。经年磨砺,肖承惊教授在诊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疑难病方面形成了独到见解和独特的诊疗特色,临床疗效显着。此外,她对中医四诊含义的延伸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中医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亦有独到的认识。肖承惊教授用药精妙、严谨,善用药对,效果彰显。她与时俱进思维敏捷,临证时随处可掘其思想火花。总结其治学特点、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中医妇科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中医妇科疑难疾病的治疗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论文创新点:1.既往肖承惊教授学生(尤其博士研究生)多对其临床经验进行临床实验研究或单个疾病诊治疗效观察的研究,尚未系统整理其学术思想经验。本论文从其学术思想形成渊源、对妇科常见疑难病独到见解和诊疗特色的分析等多方面,通过对肖师临证思路、理论学说、用药特色、辨证特点的总结分析,使其治学特点和学术思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2.本论文将跟师期间捕捉到的肖师临证思想火花进行了采撷和整理,更突显了师承学术论文的特色。3.临床研究部分,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发扬地进行了5—羟色胺与更年期综合征情志症状的相关分析,对发病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目的研究肖承惊教授交通心肾法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方法临床观察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口服肖承惊教授经验方,西药治疗组口服倍美力加安宫黄体酮,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填写临床症状观察表、Kupperman评分表,测定血清雌二醇(E2)、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结果中药治疗组显效率为73.34%,西药治疗组显效率为75%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相关症状均有明显疗效,但中药在改善失眠多梦、心烦不宁、精神抑郁、急躁易怒等情志症状上与西药治疗组比较有显着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FSH、LH值均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西药组较中药组略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西药组较中药组明显,但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益气活血健脾祛湿方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益气活血健脾祛湿方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
    1. 《傅青主女科》对带下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特点
    2. 《傅青主女科》五色带辨证详明
    3. 《傅青主女科》带下病治疗特色
    4. 《傅青主女科》带下病方药特色
第二部分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方剂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1.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完带汤治疗带下病疗效的Meta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带下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王氏妇炎康方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分析
4 讨论
5.问题与展望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综述盆腔炎性后遗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B:湿热瘀结型中医症状评分表
附录C 盆腔体征分级表
致谢
作者简介

(3)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方治疗支原体感染性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5]
    3.2 观察指标
    3.3 结果
        3.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3.3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4 讨论

(4)清热祛瘀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研究方法
    3.治疗方法
        3.1 药物来源及给药方法
        3.2 .观察指标及方法
        3.3 .安全性检测
        3.4 .评分标准
        3.5 临床疗效评判标准
    4.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1.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1.2 治疗前两组患者盆腔情况对比
        1.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临床综合评分、Vas评分
    2.治疗后两组积分比较情况
        2.1 治疗后两组盆腔情况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3 治疗后局部体征评分比较
        2.4 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
        2.5 治疗后两组综合情况比较
    3.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立题依据
    2.中医对SPID的认识
    3.治疗法则
    4.扶正益气,重视肝脾肾之功
    5.清热祛瘀方治疗SPID机理探讨
        5.1 药物组成
        5.2 药味分析
        5.3 组方分析
    6.对照药物选择依据
    7.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8.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8.1 存在的不足
        8.2 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随机数字表
附录二 :封面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 :一般情况表
附录五 :一般检查资料
附录六 :其他资料
附录七 :不良事件登记表
综述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除湿化瘀汤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谢鸣运用当归芍药散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当归芍药散方药配伍及功用解读
谢师临床运用当归芍药散的经验
病案举例
    1 案例1
    2 案例2
    3 案例3

(7)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治“湿”法的临床应用概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吴鞠通湿热病辨证思想发展脉络
    1.1 吴鞠通贡献与影响
    1.2 理论源于《黄帝内经》《难经》
    1.3 吴鞠通学术思想渊源
    1.4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湿特色
        1.4.1 湿邪为因的致病特点
        1.4.2 脾胃病变为中心
        1.4.3 三焦分治理论
2 《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特点
    2.1 辨湿热证候
    2.2 辨三焦证候
        2.2.1 上焦湿热常见证候
        2.2.2 中焦湿热常见证候
        2.2.3 下焦湿热常见证候
    2.3 辨湿热轻重
        2.3.1 纵观总局
        2.3.2 重辨舌苔
    2.4 辨证候虚实
3 《温病条辨》湿热病论治特点
    3.1 论治总则
    3.2 正局治法
        3.2.1 分消三焦法
        3.2.2 清热解表法
        3.2.3 清暑透络法
        3.2.4 开宣肺气法
        3.2.5 开达膜原法
        3.2.6 宣通经络法
        3.2.7 通下祛黄法
        3.2.8 芳香化湿法
        3.2.9 宣清导浊法
    3.3 变局治法
        3.3.1 变局之疟疾
        3.3.1.1 解热升阳法
        3.3.1.2 养阴清热法
        3.3.1.3 升阳益气法
        3.3.1.4 刚柔并济法
        3.3.2 变局之痢疾
        3.3.2.1 逆流挽舟法
        3.3.2.2 堵截固涩法
        3.3.2.3 旁开支流法
        3.3.2.4 阴阳双补法
        3.3.2.5 益阴和中法
        3.3.2.6 健脾温肾法
        3.3.2.7 清热化湿法
        3.3.2.8 清热导滞法
        3.3.3 变局之黄疸
        3.3.3.1 宣通气分法
        3.3.3.2 两解表里法
        3.3.3.3 统治三焦法
        3.3.3.4 解外和中法
        3.3.4 变局之痹症
        双解表里法
4 吴鞠通论治湿热病之不足
    4.1 后世代表医家
    4.2 后世代表治法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远近配穴法针刺配合局部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1.前言
2.文献研究
    2.1 中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2.3 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3.临床研究
    3.1 一般资料
    3.2 诊断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脱落标准
    3.6 随机分组
    3.7 治疗方法
    3.8 疗效观察
    3.9 统计学方法
4.研究结果
    4.1 远近配穴组和局部取穴组的基线指标比较
    4.2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疗效比较
    4.3 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征疗效比较
    4.4 治疗后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积分比较
    4.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疗效总积分比较
    4.7 患者治疗前后体征疗效总积分比较
    4.8 安全性观察结果
    4.9 依从性观察结果
5.讨论
    5.1 治法选择依据
        5.1.1 选灸依据
        5.1.2 针刺机理
        5.1.3 选穴依据
6.疗效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盆腔炎中医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张玉芬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活血消症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张玉芬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张玉芬学术渊源概述
        参考文献
    张玉芬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张玉芬活血消症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
    诊疗标准
    研究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问题与展望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10)肖承悰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肖承惊教授简介
第一部分 家学渊源志在岐黄
    一、名师成长背景
    二、学术思想渊源—秉承古训,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崇尚经典,融汇中西—治学特点、学术经验总结
    第一章 勤求古训,恃继承勇发扬
        一、古方"葫芦巴丸"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之痛症
        二、新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囊肿(肠覃)
        三、分期论治子宫肌瘤
        四、补肾活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五、调补冲脉治疗崩漏
        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特色
        七、补肾疏肝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八、经前期综合征重心理疏导
        九、治病与安胎并举防治妊娠期流感
        十、标本兼顾治疗痤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融汇新知,大医精诚
        一、对中医四诊的新认识
        二、主张辨证辨病相结合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用药精妙,灵巧严谨
        一、车前草、土茯苓、蛇床子
        二、白芷、椿根皮、鸡冠花
        三、生石决明、灵磁石
        四、红藤、忍冬藤
        五、败酱草、鱼腥草
        六、肉苁蓉、锁阳
        七、月季花、玫瑰花、绿萼梅
        八、龙骨、牡蛎
        九、补骨脂、骨碎补
        十、枸杞、狗脊
        十一、紫石英、石楠叶
        十二、虎杖、马鞭草
        十三、桑寄生、川断
        十四、苏木、地鳖虫
        十五、丹参、赤芍
        十六、川断、川牛膝
        十七、路路通、皂角刺
        十八、橘核、荔枝核
        十九、丹参、鸡血藤
        二十、鸡内金、佛手
        二十一、茯苓、土茯苓
        二十二、黄精、当归
        二十三、潼蒺藜、白蒺藜
        二十四、莪术、王不留行
        二十五、鬼箭羽、夏枯草
    第四章 与时俱进,暮霞溢彩
        一、妇科医话——水火无情
        二、关于"五不女"
        三、"围城"与妇女生理病理
        四、"潜伏"与治未病
        五、环境因素与疾病
第三部分 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一、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
        (一) 中医药治疗近况
        (二) 命名
        (三) 西医药治疗概况
        (四) 中西医结合治疗
        (五) 小结
        参考文献
    二、临床研究
        (一) 前言
        (二) 临床资料
        (三) 诊疗标准
        (四) 研究方法
        (五) 结果
        (六) 结论
        (七) 5-羟色胺与更年期综合征情志症状相关性的探讨
        (八) 讨论
结语与致谢
个人简介

四、益气活血健脾祛湿方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D]. 孙薇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王氏妇炎康方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研究[D]. 蒋秋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方治疗支原体感染性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J]. 赵燕云,万亚菲,宋善兰,俞丕超,朱霖云. 湖北中医杂志, 2020(10)
  • [4]清热祛瘀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观察[D]. 汤莉.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除湿化瘀汤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D]. 盛婷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谢鸣运用当归芍药散临床经验[J]. 孙淑贞,谢鸣.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05)
  • [7]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D]. 高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远近配穴法针刺配合局部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D]. 谢文雅.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张玉芬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活血消症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D]. 王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肖承悰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刘雁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益气活血健脾利湿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