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国防综合体

凉山国防综合体

一、大小凉山的国防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段平[1](2021)在《文学铁军 报告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赓麾下的2野4兵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响当当的头号主力,其属下13军被誉为铁血雄狮,14军有丛林猛虎之称,15军就更不用说了,上甘岭一仗威震四海。但鲜为人知的是,上世纪50年代,4兵团曾涌现出一大批以冯牧、公刘、白桦、彭荆风、陆柱国、徐怀中、苏策、寒风、季康为代表,享誉全国的青年军旅作家,信手拈来,其名号大都如雷贯耳,名扬中外……——题记

沈明华[2](2020)在《宁属地区彝族精英的政治认同 ——以1936年至1947年岭光电两次请愿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抗战的推进,国民政府的国家力量逐步下沉至宁属边陲,将其纳到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框架和政治统治中。在这一政治过程中,宁属当地彝族精英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他们既出身于中央军政系统,又兼具地方关系网络的上层人士,他们在治理宁属地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这些彝族精英在地方势力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先后向国民政府开展了两次请愿活动。这两次请愿活动的实质是基于彝族精英对国民政府既有政治体制的接受和认同下,谋求本民族利益的政治诉求。本文选取了宁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彝族精英--岭光电作为考察中心,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查阅有关文献研究、地方档案、报刊资料、地方志等资料,并整理有关史料。在此基础上,首先详细介绍研究背景和问题起源,深入阐述选题原因和研究意义,解释与研究相关的概念,呈现研究思路和创新点,梳理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其次详细介绍岭光电的生平事迹及其请愿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了解岭光电的别样人生和国民政府在彝区的统治状况。然后陈述岭光电先后两次请愿活动的动机、过程和结果。最后以岭光电的请愿事迹为主要线索,根据政治参与的相关研究论述和国内有关政治认同的研究理论,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念和政治行为等角度分析岭光电等彝族精英对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具体政策等方面的认同。

杨绍军[3](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李桥[4](2018)在《末代彝族土司岭光电的民族发展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岭光电,彝名斯补慕理,四川省甘洛县斯补乡(即今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胜利乡)煖带田坝土千户末代土司。特殊的人生经历以及对彝族的高度了解使岭光电逐渐具备了自己鲜明的民族发展观,在此民族发展观中,对彝族的认识和判断以及对国家的认同二者有机结合,使其内涵具体而深刻,其中所体现的彝族精英的使命感与对国家的拳拳报效之心也令人印象颇深。兼具土司身份与国民政府官职的岭光电基于自身民族发展观进行了多方实践。在1936-1949年间岭光电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如营建私立斯补边民小学,引进现代教育观念;革除彝区陋俗;设立斯补医院,提倡正确的医疗观;鼓励农耕,倡导种植经济林。同时积极调解民族纠纷,并于1936年和1947年两次进行请愿活动。这一系列实践对凉山彝族的进步产生重要积极作用。岭光电作为一位特征鲜明而又足具代表性的人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如今对于岭光电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岭光电的民族发展观及其实践,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对当时彝族等西南少数民族在国家化进程中的深刻巨变进行进一步探索与求知,更能为当代民族与国家关系的正确处理提供相当的启发意义。本文以岭光电的家史与生平、岭光电民族发展观的内涵以及岭光电的各项彝务实践三点为主要内容,对岭光电的民族发展观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朱斌[5](2017)在《民国学术史上被湮没的一页 ——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的中国是处在转型中的中国,中国学术也在整个社会的转型中不断的裂变和融合,这种震荡的余波一直持续到现在。三、四十年代,在社会转型、民族存亡和政局动荡的多重压力下,齐鲁大学国学所如何因应学风的转变,学人的研究取向有何变化,皆是中国现代学术史需要关注的内容。本文即从历史本身的脉络出发,以两个互动的角度来建构国学所的学术历程:一方面将外部环境纳入到考察视野,在不同时期的学术环境与风气变迁过程中,理解国学所的风格变化和地位升降;另一方面在历史变迁的复杂图景中,深入探讨学人的研究对象、研究旨趣和研究方法的变化,以及与机构和学风的微妙关系。总之,详人所略,略人所详,以宏观通论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希望能整体把握转型时代的国学研究。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以时间为线索,利用现存的资料,重构国学所在建立、发展和结束时期的不同样貌。尽量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单线描述,既考察学风流转及对国学所的影响,又希望通过微观的角度,反观一个机构如何因应学风的变化。上编包括一、二、三章。第一章"机构与学风:国学所的创办及早期发展(1930-1938)"。在欧风美雨的吹拂下,20世纪20年代整理国故运动风靡全国,国学机构纷纷建立,在此运动影响下,古史辨运动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皆脱胎于此,它们是中国学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所在,奠定了中国现代学术的第一块基石。现代学科体系初现端倪的同时,国学研究成为热潮。齐鲁大学作为一个小型的教会大学,欲增加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希望通过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深化它的本土化、学术化进程,遂利用哈佛燕京学社的经费成立国学研究所。国学所草创之初,栾调甫担任主任,积极的聘任研究员,加大对国学研究的投入,鼓励师生进行国学研究方面的探索。但是,囿于研究方法和人员结构的保守,国学所没能与当时的主流学术充分对话,研究成果略显平淡。但是,国学所却因此成为一支整理国故运动余波中的后劲力量。第二章"战时学术:顾颉刚对国学所的’史学化’改造(1939-1945)"。抗战时期是中国学术发展的特殊时期,在民族存亡之际,因应时势变化,学人重新聚集,学术风气随之改变,由"求真"转而"致用",很多新的学术问题被发现,很多旧有的研究模式被修正。可以说抗战时期的学术研究是20世纪中国学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取得的学术成绩与包括顾颉刚在内的学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顾颉刚在此时期担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的主任,面对民族危亡的艰难时刻,积极对国学所进行改造谋划,召集了一大批学者围绕在其周围,依托哈燕社的资助,使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成为一个学术重镇。他立志做一部鼓舞民族士气的中国通史,进而动员全所的力量标点二十四史,作为通史材料上的准备。他也一度努力把国学研究纳入到现代的学科体系,欲将国学所改造成"文科研究所"。后因种种原因离开齐鲁大学,未能系统地实现宏愿,但是可以看到一个有担当的学人,在国难之际所付出的努力。正因为在顾颉刚的规划和运作下,齐鲁大学国学所由创建之初的边缘地位上升为战时学术的中心所在。第三章"变中前行:国学所的末路与新生(1946-1952)"。经过抗战时期的酝酿调整,唯物史观派和新汉学的地位翻转,已成大势所趋。因为时局动荡及哈燕社的限制,钱穆、吴金鼎时期国学所在不断的调整,人员流动比较大,除继续出版抗战时期胡厚宣的学术成果外,未见新的研究展开。建国后,作为主任的张维华,虽积极适应新的学术范式,也试图重振国学所的声望,但是随着张维华等人被调到山东大学,紧接着院系调整中教会大学被全部撤销,齐鲁大学国学所也就不复存在了。下编是以国学所中个别学者的学术历程和观念发展为中心,采取个案研究,包括四、五、六、七、八章。将学人及其学术研究放进时代的脉络中,这些学人既受学风的影响,又受机构体制的约束。国学所因制定的研究计划推进困难,所以给学者很多自主研究的空间,然后将成果汇总报告给哈燕社。看似散漫、没有形成系统的个体研究,反而是历史的实相,至少是合乎国学所的历史现实。第四章"’贯通学思两途’:栾调甫与国学研究"。栾调甫是近代学术史上一位特殊的学者,他主要的学术活动都集中于国学所并担任国学所的创始主任。他一生以国学研究为志业,在墨学、名学、文字学及贾学等领域皆有建树。栾调甫虽自学成才,却能与梁启超、章太炎、胡适等大家论学交往,并"预流"近代墨学研究的大潮。他在矫正主流墨学研究之偏的基础上,提出"坚白离盈二宗"说,为墨辩思想开出新境界,被学界所重。他组建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时,因地缘关系,对"齐鲁文化"较为同情,在近代国学研究的版图中,为山东争得一席之地。本章即试图整理栾调甫的生平与着述,通过对其学术成果及治学方法的研究,来了解近代学术史上不容遗落的一页。第五章"’理学救国’:齐鲁大学时期钱穆的学术转向"。钱穆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中对宋明理学颇为同情的学者,早期却以"考据派"面目进入学界。抗战时期,学风因时局而发生汉、宋转变,"为学术而学术"的新汉学式微,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理学地位上升。随着学风的改变,钱穆个人对理学的认同更加清晰,并在齐鲁大学国学所完成思考与转变。在经世情怀的驱使下,钱穆与政治人物多有接触,并发表许多政论文章,直接表达政治主张。他为寻找中国存在的意义,为中国不会灭亡寻求文化原因,由历史研究转向文化研究,开启文化学研究的滥觞,对其后学术影响甚巨,对当时乃至后世学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章"’观其会通’:吕思勉与国学所的’孤岛’学术"。吕思勉属于传统派的史学家,其通贯的治学旨趣,在抗战之前与主流学风有相当的差距,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抗战爆发后吕思勉困居上海,因为顾颉刚意图在编撰通史上有所作为,而被国学所聘任为研究员。以吕思勉为中心形成了一批同在"孤岛"的学人群体,在出版《古史辨》第七册、编辑《齐鲁学报》及国学所专着汇编等方面成果显着。吕思勉本人不仅积极参与编撰,并且为国学所编写和出版《先秦史》、《秦汉史》等着作,形成自己"通贯的断代史"研究风格,奠定了特殊时期的学术地位。第七章"新汉学的扛鼎之作:以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为例"。抗战时期,胡厚宣担任齐鲁大学国学所研究员长达七年,出版《甲骨学商史论丛》四集,是其学术历程中的巅峰时刻,亦可视为史语所开创的"新汉学"风气的收获之作。他受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影响,治学取向由"疑古"转为"考古",因参与殷墟发掘,与甲骨结缘,并积极实践"史料学派"的作史主张。在经历社会史论战和古史辨运动的学风流转中,寻求回应。胡厚宣利用新出的考古材料,结合甲骨金文考证处理诸多学术争议问题,重建上古史体系,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发展中有不可磨灭的意义。第八章"从’层累造成说’到’神话分化说’:古史辨派以’神话’重建古史的努力"。20世纪20年代,古史辨运动出现后,以传统经学为主导的古史体系崩溃。如何重建古史体系,是包括古史辨派在内的各派学人面临的大问题。面对"层累造成说"带来的诸多学术问题,学界多求助于考古学和民俗学两种途径。因为日本的侵略战争,学风随时局而变,原先治学路径上的考古发掘和民俗调查俱告停滞,以通过分析古代神话求古史之解决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进路。在顾颉刚古史研究的基础上,杨宽批判地吸收"层累造成说",并以古史多元论为理论前提,进而重新利用神话和传说材料,以图解决古史辨运动遗留的古史问题,成为重建古史体系的一次有益尝试。总而言之,齐鲁大学国学所的学术历程是一段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的缩影。本文通过勾勒学风、学术机构及学人在互动中错综复杂的样貌,来展现中国现代学术转型中的重要一页。

王韦翔[6](2016)在《民国时期岭光电民族教育实践的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光电彝族名字叫斯补牛牛慕聂,俗称“斯补兹莫”或“慕聂兹莫”,是凉山彝族末代土司,是20世纪上半叶凉山彝区影响力最大的教育实践者,是凉山彝区社会的革新者。岭光电不是彝区威名远播的四大土司,但影响力远超势力比他强大的四大土司,这应归于他的民族教育之功。岭光电的民族教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医药、农林、文艺和军事等。岭光电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亲眼目睹彝区“愚”、“穷”、“弱”、“私”的社会现象。“愚”指彝区旧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所导致的绝大部分彝民是文盲;“穷”指彝民生活水平低下;“弱”指彝民深信巫术,不信医药,健康水平低;“私”指彝民常“打冤家”1,各谋私利,没有合作团结的意识。岭光电认识到“愚”、“穷”、“弱”、“私”等社会问题是彝民文化水平低下所导致。因此,岭光电认为彝区改造的第一件事当属建立学校,对彝民进行文化教育。1937年春,岭光电创办了“私立斯补边民小学校”,成为凉山彝族自办的第一所现代新式学校,为凉山培养了一大批民族人才,推动了凉山民主改革的进程,促进了凉山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成长。岭光电对彝区进行社会改造,取得较好的成效。建立“斯补医院”,培养医务人员,免费医治彝民;带领彝民革除陋习;发展科技发展农林业等。改革大力推动了凉山彝区社会面貌的改造,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彝族社会。岭光电在进行彝民教育与彝区改造的同时,与其他民族上层人士向政府请愿,争取平等的民族权益,大力宣扬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为彝区的社会发展与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维护了民族国家的统一,是近现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岭光电对彝民进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教育具有巨大的意义,它可以提升彝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可以增强国家凝聚力。事实证明,岭光电对彝区的改革“利在当时,功在千秋”。

肖应明[7](2015)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富有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凸显的今天,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对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这一时代背景,以云南省为例,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出发,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这一主线,采取多学科研究的方法,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比较西方国家治理经验和中国历朝历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历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进行了细致分析和科学总结,系统梳理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和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深入剖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思路、价值导向和未来走向。本文由导论、正文(一至六章)和结论构成。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阐述了社会治理的时代背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及国内外关于民族治理的理解与把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梳理了学术理论界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了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章:概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理论。着重对社会治理的科学内涵、基本内容以及对社会治理创新相关概念进行了多维度解读,通过界定与社会治理相关的概念,进一步彰显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问题的意义。同时,分别论述了西方社会中与社会治理有关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治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社会治理指导思想,阐释了社会治理创新理念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本土化逻辑,这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问题研究分析的基础。第2章:梳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历程。笔者采用历史分析法从宏观上把握社会治理形成的历史发展脉络,回溯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历程,系统描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不同内容、性质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云南实际情况,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制度深刻变革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些原因作进一步的总结归纳,此章是后面一章分析现状和问题的基本点。第3章: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现状和问题。主要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受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化的影响,受文化、传统习俗、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受社会结构性变迁引发社会治理转向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加强而得到解决,但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得更加突出,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蕴涵着社会治理的经验教训。第4章: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多维构建。主要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充分应用社会传统治理资源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国家权力在创新社会治理、协调民族关系中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指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包含多方面内容的复杂问题,其创新社会治理也不能仅仅从民族事务和民族工作上做文章,而是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多管齐下、多维构建。第5章:阐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价值导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云南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握社会治理的主动权,真正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维护祖国统一。云南省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探索出来的“孟连经验”、“插甸经验”、“莲池模式”, 充分说明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中坚持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也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6章:揭示社会治理创新的未来走向。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是一项长期的、艰辛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过程,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遵循少数民族自身发展规律,把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抓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来的历史机遇,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作出全方位思考,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社会治理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社会治理的思想理论和战略部署的研究,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不断发展与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研究趋势作出展望。

张雪雁[8](2015)在《民族区域自治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族裔民族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正在肆虐全球,多民族国家内部国家认同问题凸显。中国作为多民族大国,同样面临着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当前,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亟待在理论上进行深入解答。由于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问题,是涉及民族、宗教、地域、政治、文化、国际关系等立体网状的庞大问题,需要从某个角度切入考察,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从民族区域自治视角去考察国家认同问题,以期从理论上解答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寻求培育和提升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的新思路。论文的立论根据是:由于以往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虽有不少成果,但系统性的着作较少,研究的对象主要局限于某一类群体如某个民族的青少年,或者少数民族大学生,或者某个民族。而且理论方面,虽然主要聚焦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但视野还需拓宽,而且对于为什么要有国家认同,这个问题基本没有回答,或者言语不详。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的影响,有一些理论上的误区,而且以往对于如何培育和提升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的途径,主要是从客体性的角度,如政治整合、族际政治民主化、“去政治化”等路径,缺少主体性的审视。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从理论上,系统梳理民族与国家、国家认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集中阐述国家认同的内涵和本质,为什么要有国家认同的问题,将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国现代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理论解答。从国家认同所包含的两大支柱,即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面临的挑战,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影响。最后,认为历史记忆、民生政治、公民社会、公民身份认同四个维度是培育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逻辑向度。并提出主体性是有效化解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张力的新思路。实践意义是:第一,有助于中国的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国家认同建设的挑战。第二,有助于中国的反分裂斗争,扞卫国家的主权和独立。第三,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巩固和发展。第四,有助于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建立稳固的合法性基础。论文的基本逻辑思路和框架是:全文共分三部分,导论、正文、结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相关选题的文献综述,论文的基本逻辑思路和内容。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国家认同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是回答什么是国家认同,主要的内容是民族与国家的概念剖析,认同理论内涵的解析,提出国家认同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内容是国家认同的生成逻辑,回答为什么要有国家认同。从心理意识、利益根源、他者存在、现代性根源、价值要素、生态条件六个方面尝试回答了国家认同的存在性问题。第三节是国家认同的基本特性和功能,认为国家认同有主体性、可塑性、层次性和共存性等特性,基本功能有合法性、政治整合等。第二章系统梳理民族区域自治历史根源与现实依据,以及理论依据,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结构理论、民族独立解放和民族自决的理论、民族平等理论。分析和梳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这一过程如何形成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最后一节内容重点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重点分析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分为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两个方面谈;进而分析国家认同危机发生的原因,并认为社会转型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第四章,是考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精神文化根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精神根基。第五章则探求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途径和新思路,从历史记忆、民生政治、公民社会培育、公民身份认同四个维度建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其中从主体性视角去化解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的张力是一条可能的新思路。最后一部分结语,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制度保障;中华民族精神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精神支柱;主体性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新思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论文采用的方法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分析法;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比较分析法;个别访谈法。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一、尝试性探究了国家认同的存在性问题;二、澄清了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国现代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尝试化解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张力,克服从客体性视角建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理论的不足,从主体性视角建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论文的不足之处,由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课题,自身能力和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和今后继续研究的东西不少,其中本文缺乏案例研究,很多研究点未能展开,只是点到为止。

张原[9](2012)在《抗战时期一个彝区土司的边务实践与民情叙述——《倮情述论》中的彝人社会与边疆图景》文中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岭光电作为一个兼有彝区土司和军政职务的彝族精英,其《倮情论述》一书所陈述的彝区的边务实践与民情风俗,展现了在国族政治抱负下,彝区精英如何对彝人历史、社会、文化之图景进行重新的组织与呈现。在民族国家的语境下,他的论述获得了时代意义:即让西南边地的人民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化进程接轨,从而在使国家更为完整的同时,也让边民获得其民族地位与国民权益。岭光电所具备的时代穿透性和空间跨越性,也使得他的边务实践和民情叙述充满了一种宝贵的韧性和灵活性,而这些正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所缺乏的。

罗永辉[10](2011)在《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史论》文中指出少数民族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力量。少数民族干部的独特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性,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干部教育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谱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史篇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也积累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宝贵经验。基于此,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入手,系统考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实践特点,认真梳理党的几代领导人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贡献和发展脉络,科学总结党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方面的历史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由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主要包括八章内容。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研究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重点对本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详细剖析。第1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概念。论文首先界定和厘清了“少数民族干部”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分析了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类别,强调指出少数民族干部的独特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这一基本概念在中国语境中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类型和形式,强调指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具有“双重性”特点,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态势紧密相联,并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是一种根植于中国国情和民族特点、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能力教育有机结合的系统教育。第2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地位。论文从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入手,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局、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性三个历史维度,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历史地位,突出阐明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第3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渊源与经验借鉴。论文首先梳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思想及其对我们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借鉴意义,认为吸收少数民族干部参加政权管理、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文化水平、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反对民族主义等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思想来源。同时,论文对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进行了历史考察,对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成功经验和主要教训为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第4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从本章起转入对我们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考察,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四个不同阶段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开启;土地革命时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探索;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有了新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有了新的推进。这部分根据我们党在四个阶段面临的不同形势和主要任务,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们党推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三个主要历史特点,试图准确反映这一时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全貌。第5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论文强调指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开始有意识、有规划地更加重视和推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其中,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加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深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出现严重挫折。论文根据三个不同阶段的历史背景,对我们党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进行了客观的阐释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这一时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四个主要历史特点,以期挖掘出规律性的内容。第6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论文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更加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举措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其中,改革开放初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得到快速恢复;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得到系统推进;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后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有了新的开拓创新。论文立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们党在三个不同阶段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创新实践和主要成就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概括总结出这一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四个主要历史特点,以期为今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进一步创新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第7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创新。本章转入对党的四代领导人的理论建树的考察,强调指出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干部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在不同时期都提出了十分重要的科学论断,推进了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框架。其中,关于充分认识培养和教育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的思想,关于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和武装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关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思想,关于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教育要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思想,关于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中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妇女干部的思想等,是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一脉相承又有重大发展和创新的理论体系。第8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经验。论文认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创新过程中,我们党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方面形成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二是坚持“谁也离不开谁”思想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的关系;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四是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正面教育引导与自已解放自己的关系;五是坚持干部标准,把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六是坚持同步并重原则,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能力培养与政治教育的关系;七是坚持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正确处理民族干部教育方式中的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关系。论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基本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今后我们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大小凉山的国防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小凉山的国防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铁军 报告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八千里路云和月
艺术的源泉
检阅
诗和远方
远足
繁花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国防剧院四号
三十功名尘与土
云山苍苍江水长
代后记:云山苍苍江水长

(2)宁属地区彝族精英的政治认同 ——以1936年至1947年岭光电两次请愿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原因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政治认同研究
        二、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研究
        三、关于岭光电和宁属地区研究
    第三节 研究材料、方法及相关概念解释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相关概念的解释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政治认同理论分析
    第一节 政治认同内涵及分析结构
        一、政治认同的内涵
        二、政治认同的分析结构
    第二节 政治认同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治认同相关概念分析
        二、政治认同构建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分析结构
第三章 国民政府的认同建构与岭光电请愿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政治认同构建
        一、合法性承认:政治统治
        二、利益诱导:民族政策
    第二节 岭光电及其请愿活动
        一、岭光电的政治人生
        二、请愿动因与过程
        三、请愿的政治影响
第四章 宁属彝族精英的政治认同
    第一节 岭光电的请愿与政治认同关系
        一、岭光电请愿的政治逻辑
        二、请愿与政治认同
    第二节 岭光电的政治认同分析
        一、从“无知”到“理性”的政治认知
        二、国家情结:自在的政治情感
        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政治信念
        四、有“距离”的体验:政治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末代彝族土司岭光电的民族发展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岭光电的家史与生平
    2.1 岭光电的童年时代(1913-1927)
    2.2 岭光电的求学时代(1927-1936)
    2.3 岭光电的从政时代(1936-1949)
3 岭光电民族发展观的内涵
    3.1 岭光电民族发展观中对彝族的认识和判断
    3.2 岭光电民族发展观中对国家的认同
    3.3 小结
4 岭光电的各项彝务实践
    4.1 岭光电在甘洛田坝彝区实施各项改革
    4.2 岭光电于1936-1947年进行两次请愿活动
    4.3 岭光电调解民族纠纷与维持彝区稳定
    4.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民国学术史上被湮没的一页 ——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史料与方法
    三、本文思路与创新点
上编 学风转移中的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
    第一章 机构与学风:国学所的创办及早期发展(1930-1938)
        一、"整理国故"之风靡与国学机构的开办
        二、齐鲁大学、哈燕社与国学所的创建
        三、人员结构和学术风格
        四、小结
    第二章 战时学术:顾颉刚对国学所的"史学化"改造(1939-1945)
        一、学风转移与学术版图的重绘
        二、"重起炉灶":顾颉刚的筹划
        三、"中心任务":编撰通史与点校二十四史
        四、人事纠葛与学术分歧
        五、小结
    第三章 变中前行:国学所的末路与新生(1945-1952)
        一、抗战胜利前后学术范式的更迭
        二、钱穆的教育理念及对国学所的维持
        三、返回济南:吴金鼎对国学所的调整
        四、响应新典范:张维华时期的国学所
        五、小结
下编 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中的学人与学术
    第四章 "贯通学思两途":栾调甫与国学研究
        一、生平与着述
        二、"预流"墨学
        三、治学取向
        四、小结
    第五章 "理学救国":齐鲁大学时期钱穆的学术转向
        一、汉、宋之间
        二、"私言政学"
        三、文化转向
        四、小结
    第六章 "观其会通":吕思勉与国学所的"孤岛"学术
        一、"传统派":吕思勉的学术风格
        二、"孤岛"学术召集人
        三、"通贯的断代史"
        四、小结
    第七章 新汉学的扛鼎之作——以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为例
        一、由"疑古"而"考古":早期学术经历
        二、"现时最需要之着作"——殷商新史
        三、"旧问题"与"新答案"
        四、小结
    第八章 从"层累造成说"到"神话分化说"——古史辨派以"神话"重建古史的努力
        一、"剥皮主义": "疑古"之后的古史重建
        二、"民神杂糅":神话中求史实
        三、小结
结语: 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的地位及影响
附录: 《责善》半月刊总目录(1940-1941)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民国时期岭光电民族教育实践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一、民国时期四川彝区的社会转型
    (一)彝区政治局面的“乱”与“治”
    (二)彝区文化的“封闭”与“开放”
二、岭光电民族教育实践的目标
    (一)民族主义话语下的民族权益诉求
    (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民族身份构建
    (三)“中华民族”认知的构建
三、岭光电民族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 学校教育:私立斯补边民小学校的创办
    (二) 社会教育:习俗改良与科技传播
    (三) 岭光电民族教育实践的特点
四、岭光电民族教育实践的价值分析
    (一)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
    (二)发展科技教育:教育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
    (三)重视民族文化教育: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四)强化民族国家认同:教育是民族团结与国家稳定的基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 理论联系实际
        (二) 历史和逻辑相统一
        (三) 个案研究
        (四) 文献分析
        (五) 跨学科研究
    五、研究思路、创新和不足
        (一) 研究思路
        (二) 可能的创新点
        (三)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理论语境
    一、社会治理的理论溯源
        (一) 社会控制理论
        (二) 社会管理理论
        (三) 社会治理理论
    二、社会治理的概念、功能和特征
        (一) 社会治理的相关概念
        (二) 社会治理的功能
        (三)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
        (四)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
    三、西方社会民族治理模式分析
        (一) 种族歧视的隔离模式
        (二) 民族大熔炉的整合模式
        (三) 多元文化的包容发展模式
    四、少数民族地区创新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与本土化逻辑
        (一) 创新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
        (二) 创新社会治理理念
        (三) 创新社会治理的本土化逻辑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发展历程
    一、历史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
        (一) “中心一边缘”的社会治理谱系
        (二) 宽容共存的社会治理演进
        (三) 自我生成的社会治理范式
    二、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实践
        (一) 民族识别:沟通机制的嬗变
        (二) 民主改革:利益关系的调整
        (三) 自治制度:法制思维的体现
        (四) 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构建
    三、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实现形式
        (一)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
        (二)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治理
        (三) 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变革中的治理转型
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历史继承与现实需求的冲突与变奏
        (一)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
        (二)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激荡的影响
        (三) 少数民族地区宗教问题的影响
        (四)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习俗的影响
    二、社会转型中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问题
        (一)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期特点分析
        (二) 社会结构性变迁引发社会治理转向
        (三) 公民社会发展不充分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四) 传统社会治理理念、手段和方式的滞后性
    三、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能动力不足
        (一) 发展政绩观的偏差
        (二) 政府决策权与公民参与权的博弈
        (三) 改革纵深推进触及各方深层次利益
        (四) 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不足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多维构建
    一、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方式
        (一) 坚持系统治理
        (二) 坚持依法治理
        (三) 坚持综合治理
        (四) 坚持源头治理
    二、激发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组织活力
        (一) 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二) 提升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
        (三) 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
    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一)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二) 建立畅通有序的沟通渠道
        (三) 完善调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四、健全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体系
        (一) 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二) 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机制
        (三) 健全灾害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第五章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模式探索
    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实践模式的价值意蕴
        (一) 群众路线价值导向的由来及内涵
        (二) 群众路线在社会治理中的实践意义
        (三) 贯彻群众路线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
    二、孟连经验
        (一) 社会治理的效应分析
        (二) 社会自我调节的积极引导作用
        (三) 利益表达与实现的合作体生成
    三、插甸经验
        (一) 复合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
        (二) 直接联系群众的社会治理导向
        (三) 社会治理共同价值观的内化生成
    四、莲池模式
        (一) “莲池模式”的主要内容
        (二) 扶贫开发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三) “莲池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创新社会治理的启示
第六章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未来走向
    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 底线原则: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
        (二) 价值原则:增进“四个认同”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
        (三) 实践原则: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满足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
        (四) 目标原则: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新常态逻辑
        (一) 跨越发展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二) 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三) 以民族社会工作带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
    三、少数民族地区创新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
        (一)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治理思想本土化进程
        (二) 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拐点
        (三) 不断彰显少数民族地区创新社会治理的深远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民族区域自治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国家认同的逻辑体系
    第一节 国家认同概念分析
        一、国家与民族国家
        二、认同概念内涵解析
        三、国家认同
    第二节 国家认同的生成逻辑
        一、国家认同形成的心理根源:自我认知的社会性存在
        二、国家认同形成的利益根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合
        三、国家认同形成的渗透性条件:他者的存在
        四、国家认同形成的现代性根源: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
        五、国家认同形成的价值性因素:共享价值
        六、国家认同形成的生态性因素:生态空间与人的情感交合
    第三节 国家认同和其他集体认同的关系
        一、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族群认同)的关系
        二、国家认同与宗教认同的关系
        三、国家认同与超国家认同的关系
    第四节 国家认同的基本特性和功能
        一、国家认同的基本特性:主体建构性
        二、国家认同的可塑性、层次性和共存性
        三、国家认同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社会治理基础的理性选择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形成的历史根源与现实依据
        一、民族区域自治形成的历史根源
        二、民族区域自治形成的现实依据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形成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结构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独立解放和民族自决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理论
    第三节 中国民族区域自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典范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发展
        一、中共早期的民族政策理论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
        二、建国初期民族区域自治的全面推行和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新构建
        三、民族区域自治在“文革”中的挫折和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发展
    第五节 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国现代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理论品性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国家认同的构建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制度基础和保障
第三章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治认同问题及其表现
        一、政治权威认同
        二、政策认同
        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四、政治信任、政治信仰和政治信心危机
    第二节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及其表现
        一、中国各民族文化认同的根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文化
        二、中华民族的历史建构与近代以来的历史文化认同危机
        三、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的高涨对国家认同产生挑战
        四、全球化及族裔民族主义的复兴和扩散对中国各民族成员文化自信产生解构
        五、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出现淡漠趋势
    第三节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危机发生原因分析
        一、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社会转型
        二、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危机产生的价值根由:社会主流价值观虚置化
        三、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危机的经济根源:相对剥夺感
        四、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危机的国际因素:族裔民族主义
第四章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精神文化根基
    第一节 文化、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的基本特性
        三、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四、中国主流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第二节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家认同的建构资源
        一、中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共同“中国”观念的形成
        三、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三节 中华民族精神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精神支柱
        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形成的精神支柱
        二、团结统一精神是各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基本内核
        三、爱好和平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的心理诉求
        四、勤劳勇敢的精神是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家园的精神动力
        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认同形成内在动力
第五章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逻辑向度
    第一节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四个维度
        一、历史记忆的合理建构:筑牢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根基
        二、民生政治的有效实践: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生成基础
        三、公民社会的培育成长: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社会基础
        四、公民身份的认同: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载体
    第二节 主体性:有效化解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张力的新思路
        一、主体性视域下的认同与国家认同
        二、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主体性逻辑
        三、少数民族的三种主体身份培育与国家认同的建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抗战时期一个彝区土司的边务实践与民情叙述——《倮情述论》中的彝人社会与边疆图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别样的凉山:从“异域边地”到“抗战后方”
二、别样的土司:从“流亡的土司”到“社会革新者”
三、别样的作为:新型土司的社会改良
    (一) 兴办教育, 营建边民小学
    (二) 倡导卫生, 建立斯补医院
    (三) 奖励耕植, 拓展屯垦生产
    (四) 革除陋习, 促进“文明开化”
四、别样的论述:民族意识的别样觉醒与国族政治的地方抱负
五、结语

(10)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1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概念
    1.1 少数民族干部
        1.1.1 少数民族干部的内涵
        1.1.2 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
        1.1.3 少数民族干部的类别
    1.2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1.2.1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内涵
        1.2.2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点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地位
    2.1 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与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
        2.1.1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2.1.2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扞卫了祖国神圣的统一
        2.1.3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2.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2.2.1 政治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
        2.2.2 经济发展大局的自觉选择
        2.2.3 民族关系和谐的内在需要
    2.3 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性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2.3.1 民族人口构成的特殊性
        2.3.2 民族分布格局的特殊性
        2.3.3 民族地域环境的特殊性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渊源与经验借鉴
    3.1 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思想
        3.1.1 吸收少数民族干部参加政权管理
        3.1.2 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文化水平
        3.1.3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反对民族主义
    3.2 经验借鉴: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3.2.1 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
        3.2.2 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教训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
    4.1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开启
        4.1.1 少数民族成员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 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军事干部和农民干部的教育
        4.1.3 少数民族青年骨干在大革命洪流中得到了锻炼
    4.2 土地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探索
        4.2.1 民族自治政权的建立迫切需要大批少数民族干部
        4.2.2 长征时期的特殊环境迫切要求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
    4.3 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发展
        4.3.1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对回蒙民族干部教育的重要时期
        4.3.2 创办延安民族学院开启了少数民族干部正规教育的先河
        4.3.3 少数民族干部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4.4 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推进
        4.4.1 内蒙古自治运动中的干部教育
        4.4.2 解放区回族干部的教育
        4.4.3 解放前夕少数民族训练班的创办
        4.4.4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取得新进展
    4.5 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特点
        4.5.1 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已形成基本轮廓
        4.5.2 民族自治政权的建立是推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动力
        4.5.3 党的革命理论和民族理论成为干部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5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
    5.1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加强
        5.1.1 毛泽东的着名论断确立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指导方针
        5.1.2 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方式开拓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途径
        5.1.3 两个《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干部教育步入正规化轨道
        5.1.4 民族区域自治的全面推进促进了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
        5.1.5 大力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推动了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
    5.2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深入
        5.2.1 民族地区整风运动中的干部教育
        5.2.2 党的宗教政策教育的有效开展
        5.2.3 牧业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广泛开展
        5.2.4 以干部教育为重点的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5.2.5 干部教育促进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成长壮大
    5.3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挫折
        5.3.1 党的民族干部教育局面遭到严重破坏
        5.3.2 大批少数民族优秀干部遭到迫害
        5.3.3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在曲折中行进
    5.4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特点
        5.4.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迫切性大大增强
        5.4.2 教育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密切结合
        5.4.3 少数民族干部的正规化教育步伐加快
        5.4.4 重视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水平
第6章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
    6.1 改革开放初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快速恢复
        6.1.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工作的恢复
        6.1.2 党的干部"四化"标准在民族干部教育中的贯彻
        6.1.3 少数民族科技干部的大规模培训
        6.1.4 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工作的全面铺开
    6.2 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系统推进
        6.2.1 两次会议的召开揭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新篇章
        6.2.2 理论武装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素质
        6.2.3 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业务素质
        6.2.4 实践锻炼努力开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新形式
    6.3 新时期、新阶段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继续探索和创新
        6.3.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新阶段和新发展
        6.3.2 中国特色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形成
        6.3.3 中国特色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内容的创新
        6.3.4 中国特色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方式的创新
    6.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特点
        6.4.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为突出
        6.4.2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
        6.4.3 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更为明显
        6.4.4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体制机制渐趋完善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创新
    7.1 必须充分认识培养和教育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7.1.1 毛泽东提出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心工作
        7.1.2 邓小平提出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7.1.3 江泽民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7.1.4 胡锦涛提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
    7.2 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和武装少数民族干部
        7.2.1 毛泽东提出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一个大问题
        7.2.2 邓小平提出马列主义能够解决民族问题
        7.2.3 江泽民提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民族干部
        7.2.4 胡锦涛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处理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
    7.3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7.3.1 毛泽东提出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科学家"
        7.3.2 邓小平提出"民族干部知识化"
        7.3.3 江泽民提出努力改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
        7.3.4 胡锦涛提出"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7.4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教育要走向规范化、正规化
        7.4.1 毛泽东提出创办学校培养民族干部是一个大问题
        7.4.2 邓小平提出建立民族学院是一件大事
    7.5 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中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
        7.5.1 "两个离不开"思想的提出
        7.5.2 从"两个离不开"思想到"三个离不开"思想
        7.5.3 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7.6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妇女干部
第8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经验
    8.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8.2 坚持"谁也离不开谁"思想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的关系
    8.3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8.4 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正面教育与自己解放自己的关系
    8.5 坚持干部标准,把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目标
    8.6 坚持同步并重原则,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能力培养与政治教 #165育的关系
    8.7 坚持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正确处理民族干部教育方式中的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大小凉山的国防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铁军 报告文学[J]. 段平. 边疆文学, 2021(07)
  • [2]宁属地区彝族精英的政治认同 ——以1936年至1947年岭光电两次请愿为考察中心[D]. 沈明华. 南京大学, 2020(04)
  • [3]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4]末代彝族土司岭光电的民族发展观及其实践研究[D]. 李桥.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5]民国学术史上被湮没的一页 ——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述论[D]. 朱斌. 山东大学, 2017(08)
  • [6]民国时期岭光电民族教育实践的价值研究[D]. 王韦翔. 西南大学, 2016(02)
  • [7]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肖应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8]民族区域自治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D]. 张雪雁.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9]抗战时期一个彝区土司的边务实践与民情叙述——《倮情述论》中的彝人社会与边疆图景[J]. 张原. 民族学刊, 2012(05)
  • [10]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史论[D]. 罗永辉.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凉山国防综合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