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并发肠梗阻后吻合口漏的防治

大肠癌并发肠梗阻后吻合口漏的防治

一、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若愚[1](2021)在《支架置入术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伴梗阻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分析并比较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行结肠支架术后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术中及术后各个临床指标,探究明确此类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辽宁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合并肠梗阻并完成结肠金属支架置入术后,并限期于辽宁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患者共5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肠支架术后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时间的不同将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分为以下两个组:A组为结肠支架术后8-14天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患者,B组为结肠支架术后15-21天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患者,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该两组患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肠管水肿的发生率,术中预防性造瘘率,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进而得出相关结论,明确此类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结肠支架置入方法:患者局部麻醉后取左侧卧位,内镜医生由肛门口进镜,直至镜身无法通过肠腔肿物所致梗阻部位,取适量肿物活检后,再经内镜钳道置入斑马导丝,造影透视下体表标记肠道狭窄部位,经内镜钳道沿导丝置入一枚结肠金属支架,将金属支架中部放置于肠腔狭窄部位处,并释放支架,支架释放成功后可见肠内容物通过支架通畅,退出肠镜,可有肠内容物经肛门口排出。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51例,患者平均年龄73.61±9.20岁(54-91岁)。其中男性患者31人(60.78%),女性患者20人(39.22%)。51例患者中有26人为A组,肿瘤部位情况包括降结肠9人,乙状结肠12人,高位直肠5人,其余25人为B组,B组肿瘤部位情况为降结肠10人,乙状结肠9人,高位直肠6人。1.两组术中情况对比:A组(结肠支架术后8-14天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虽然优于B组(结肠支架术后15-21天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肠管水肿发生率,预防保护性造口率方面无明显差异。2.两组术后情况对比:A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总天数均低于B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与B组未有明显差异。研究结论A组患者(结肠支架术后8-14天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与B组患者(结肠支架术后15-21天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术中的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长、出血量、肠管水肿率、预防性造口率等)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首次排便天数均小于B组患者,即A组患者的肠道及全身情况能够更好更快的恢复。本研究结果建议左半结肠癌、直肠癌伴梗阻的患者行结肠支架术后8-14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效果较15-21天更优,更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荐。

马陈建[2](2020)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和手术效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及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我科住院就诊符合要求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组(观察组)和开腹手术组(对照组),对比分析以下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保肛率;手术切除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距离;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或吻合口狭窄;局部复发、切口种植、远处转移、术后肠梗阻、术后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着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排气时间更早、术后住院时间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状态,其中每组患者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水平显着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水平显着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显着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着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比较中,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水平、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保肛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肿瘤下缘距肛门(5~7)cm组,观察组保肛率显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切除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距离的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3%,对照组总发生率为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肺部感染的比较中,观察组发生率为6.7%,对照组发生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局部复发、切口种植、远处转移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术后肠梗阻的比较中,观察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均高于50%,同时间段的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手术能够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在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距离等比较中无明显差异。但采取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更快,尤其是在肿瘤下缘距肛门5~7cm范围内的保肛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究。

李倩[3](2020)在《膏摩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膏摩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膏摩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经济效益,为促进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肛门外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住院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膏摩组、按摩组、常规组各28例。三组均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常规组给予结直肠癌腹腔镜围手术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护理;按摩组分别选取胃俞、脾俞、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上巨虚诸穴进行按摩;膏摩组采用大承气汤膏进行膏摩,所选穴位与按摩组相同。术后24小时开始干预,干预时间为7天,分别对比三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第7天,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对患者过去治疗1周时间内胃肠道症状反馈进行评分;采用腹胀评分表及VAS疼痛评分表对术后第1(干预前)、2、3、4天患者腹痛、腹胀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第1、7天用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对证候进行评分;观察三组干预期间发生恶心呕吐、感染、尿潴留、肠梗阻例数;患者出院后,统计其总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长。收集数据用Epi Data录入,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资料具有均衡可比性。(1)三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按摩组、膏摩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分别为:65.17±10.72、60.53±11.80、53.22±8.35;首次排便时间(h)分别为:98.45±22.43、82.13±19.87、68.09±20.53,表明膏摩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术后三组不同时间点(第1(干预前)、2、3、4天)的腹痛、腹胀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干预组经两两比较得出不同干预方法对降低术后腹痛、腹胀评分的影响效果评价为:膏摩组>按摩组>常规组;四个测量时间经两两比较得出不同测量时间对降低术后腹痛、腹胀评分的影响效果评价为:术后第4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1天(干预前)。(3)三组GSRS评分,膏摩组评分低于按摩组、按摩组低于常规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恶心呕吐、感染、尿潴留、肠梗阻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膏摩组发生率低于按摩组、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膏摩组为92.1%,高于按摩组、常规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住院时长和总住院费用比较,膏摩组的术后住院时长较其他两组缩短,总住院费用低于按摩组、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膏摩可缩短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降低GSR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同时随着时间变化,膏摩可有效减轻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症状;膏摩还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总住院费用。

刘剑[4](2020)在《预防性肠造口及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和直肠癌高风险瘘手术应用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中低位直肠癌造口与否及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术中是否行结肠灌洗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瘘后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术后造口还纳相关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率、死亡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等来评估预防性肠造口与术中结肠灌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实践起借鉴作用。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及排除准则并设定检索年限为近10年,然后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资源总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来得到和研究相关的文献,然后从中提取所需的数据,最后使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其中连续性资料采用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二分类资料采用比值比(OR),并计算各效应量值及95%的可信区间(CI)。最后采用I2检验全部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当异质性较小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来分析;反之则用随机效应模型来分析。异质性较大时通过逐个剔除纳入的研究或分析亚组等方式分析其来源并处理,最后通过漏斗图来评估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一、左半结肠及中低位直肠癌造口与不造口组共纳入的16篇研究中有2篇随机对照研究,14篇非随机对照研究,总共纳入6326名患者。在这些研究中行预防性造口有3315名患者,非预防性造口3011名,结果显示预防性造口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OR=0.47,95%CI:0.38-0.59,P<0.00001),瘘后二次手术率明显下降(OR=0.45,95%CI:0.34-0.59,P<0.00001),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升高(OR=1.44,95%CI:1.03-2.00,P=0.03)。死亡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OR=0.70,95%CI:0.29-1.71,P=0.44),住院天数两组对比也无统计学意义(OR=0.41,95%CI:-0.98-1.80,P=0.56)。二、梗阻性左半结肠及中低位直肠癌灌洗与不灌洗组纳入的16篇研究中有5篇随机对照研究,9篇非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患者1175名。其中行术中结肠灌洗组596名,非灌洗组579名,结果显示结肠灌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增加(OR=20.15,95%CI:4.23-36.070),P<0.0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OR=0.27,95%CI:-0.18-0.71,P=0.24),住院时间明显下降(OR=-5.86,95%CI:-8.49至-3.23,P<0.0001)。并发症明显下降(OR=0.51,95%CI:0.29-0.90,P=0.02),死亡人数下降(OR=0.27,95%CI:O.08-0.94,P=0.04)。结论:第一部分:预防性造口可以显着降低中低位直肠及左半结肠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瘘后的二次手术率及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但会增加术后总体并发症率,患者的术后死亡率及住院时间长短与是否造口无关。因此临床上使用预防性造口是有益的。第二部分:术中结肠灌洗能降低梗阻性左半结肠及直肠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但会增加手术时间,总体来说术中结肠灌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曹钟仁[5](2020)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104例左半结肠癌、直肠癌(结肠脾曲6例,降结肠21例,乙状结肠48例,直肠29例)合并肠梗阻给予手术治疗患者。104例患者中54例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研究组),其中31例患者术中进行结肠灌洗,23例患者术中选择单纯手工减压,有17例患者术前经肛放置肠减压导管;50例患者实施二期手术(对照组),其中13例行肿瘤切除吻合及回肠预防性造口,其余37例行Hartman术,术后3-6个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二期造口回纳术。统计两组病例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4例患者术后肠梗阻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且完整地切除肿瘤及完成系膜淋巴结清扫,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痊愈出院。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文献报道。术中结肠灌洗相较单纯手工减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会明显增加(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相比二期手术有诸多优势,合理选用减压、术中灌洗等辅助手段的前提下,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是方便可行而安全有效的。

张帅[6](2020)在《加味六君子汤促进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加味六君子汤促进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促进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症状的研究提供临床试验依据。方法:选取山西省中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手术前后行ERAS相关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ERAS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给予加味六君子汤服用。服用方法:术后12小时以后开始予以加味六君子汤水煎200ml服用,早晚各100ml空腹口服,日一剂。若手术需要留置胃管,则将汤药自胃管内打入,夹闭胃管1h,防止药物因负压吸引器而流出,以上方药物经我院住院中药房代煎。观测比较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第1、3、7天腹胀、腹痛程度,肠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第1、3、7天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指标水平并对整体治疗有效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评估对比。结果:研究组试验过程中脱落2例,最终剩余34例完成研究,对照组试验过程中脱落1例,最终剩余35例完成研究。1.两组患者脱落率、年龄、性别比例、既往病史、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首次出现排气、排便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腹胀、腹痛等级评分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第1天腹胀、腹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第3、7天腹胀、腹痛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血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比较:研究组术后WBC、Hb、ALB、ALT、AST及Cr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疗效评价比较:研究组术后总体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比较: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研究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味六君子汤能够促进患者大肠癌根治术后早期排气、排便,减轻腹胀、腹痛程度,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加快了患者的恢复进程;2.加味六君子汤在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同时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具有安全性。

常剑[7](2020)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8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则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术中所需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对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短期、远期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试验组切口长度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至出院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结肠癌远切端与近切端切除长度、肿瘤直径、距下切缘距离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前1d时两组患者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发现,两组除NK细胞对比无明显差异之外,试验组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稍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发现,试验组患者的主观症状、生理功能状态、社会活动状态、心理情绪状态以及GLQI总分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随访发现,出现肠梗阻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其余指标包括切口种植、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术后1年内死亡率两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近远期疗效显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并不断完善。

谢栋[8](2020)在《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案的对比研究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共纳入100例。其中ERAS组53例,传统方案组47例。通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术后第1d、3d、及5d的白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进半流食时间、住院费用、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指标,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治疗方案较传统方案是否具有优势。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既往基础病史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espectively),两组具有可比性。ERAS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比传统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进半流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比传统对照组明显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pectively)。ERAS组患者住院费用较传统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白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respectively),两组具有可比性。ERAS组患者的术后1d、3d、5d白蛋白水平均高于传统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pectively),ERAS组患者术后1d、3d、5d血糖水平均低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pectively)。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respectively)。结论1加速康复外科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2加速康复外科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营养情况、减少术后应激反应。3加速康复外科可以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图0幅;表7个;参134篇。

尤晋楠[9](2020)在《术前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与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根治性手术联合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是目前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吻合口瘘是结肠癌术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结肠癌患者术前多已存在营养风险,目前普遍认为术前营养风险与结肠癌手术后预后相关,但缺乏关于术前营养风险与吻合口瘘这一单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营养风险与结肠癌根治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接受了限期肿瘤根治性切除并一期完成消化道重建,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3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信息,使用NRS2002从年龄、营养受损状况、疾病严重程度三方面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评分,NRS2002≥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3分为无营养风险。将入选患者分成吻合口瘘组与未发生吻合口瘘组。吻合口瘘组38例,其中NRS2002<3分7例,≥3分31例。未发生吻合口瘘组292例,其中NRS 2002<3分150例,≥3分142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相关因素(年龄≥70岁、BMI值、术前低清蛋白血症、糖尿病、术前合并不全性肠梗阻、营养不良、营养风险),非营养状况相关因素{性别、高血压、吸烟、手术方式(开腹/腹腔镜)、肿瘤位置(左半结肠切除/右半结肠切除)、是否预防性造口、TNM分期}与吻合口瘘的关系。[结果]173例患者术前NRS2002≥3分,占52.4%(173/330),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7.9%(31/173)。157例患者术前NRS2002<3分,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5%(7/157)。单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瘘组与未发生吻合口瘘组患者在术前NRS2002评分、年龄≥70岁、术前低清蛋白血症、糖尿病、术前合并不全性肠梗阻、肿瘤位置、TNM分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术前营养不良、高血压、吸烟、手术方式、预防性造口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半结肠切除(OR=3.289,95%CI:1.380~7.834),糖尿病(OR=2.778,95%CI:1.003~7.692)、术前NRS2002≥3分(OR=4.970,95%CI:1.751~14.106)与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1.营养风险与结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相关。2.结肠癌患者术前多存在营养风险,NRS 2002评分是有效的评判工具,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围手术期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

张勃华[10](2019)在《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结肠癌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普一科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404例,其中有并发症患者55例(并发症组),男性38例,女性17例,无并发症患者349例(无并发症组),男性207例,女性142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有无肠梗阻、术后血糖、白细胞、肿瘤部位、ASA分级、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TMN分期及病理特征等因素,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肺炎、腹腔感染、腹腔内出血及淋巴瘘。两组的全部数据利用SPSS22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两组在年龄、性别、术前血红蛋白(124.11±31.24g/Lvs120.29±26.38g/L)、是否合并肠梗阻、手术方式(开腹手术者为49例,行腔镜下手术者为6例vs开腹手术为294例,行腔镜下手术为55例)、ASA分级(Ⅰ级1例,Ⅱ级34例,Ⅲ级19例,Ⅳ级1例vsl级17例,Ⅱ级206例,Ⅲ级121例,Ⅳ级5例)、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粘液腺癌有1例,腺癌有54例vs粘液腺癌有14例,腺癌有333例,腺鳞癌有2例)和TNM分期(Ⅰ期1例,Ⅱ期31例,Ⅲ期22例,Ⅳ期1例vsⅠ期1例,Ⅱ期193例,Ⅲ期145例,Ⅳ期10例)等因素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并发症组在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78.42±6.15天vs 62.07±2.2天)、手术时间(188.36±49.07分 vs154.44±48.14分)、WBC水平((8.98±3.38)×109vs(7.42±3.08)×109)、血糖(6.81±3.31mmol/L vs 5.90±1.74mmol/L)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手术时间、血糖及WBC值均为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4.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手术时间、血糖和WBC值对并发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结肠癌患者的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手术时间、血糖及WBC值均为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二、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支架置入术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伴梗阻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排除及退出标准
    3.治疗方法
    4.观察指标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恶性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研究现状
    1.定义及分类
    2.病理生理学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5.诊断要点
    6.治疗
    7.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和手术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材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的比较
    3.2 两组手术前后炎性指标的比较
    3.3 两组手术保肛率的比较
    3.4 两组术后病理结果的比较
    3.5 两组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比较
    3.6 两组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比较
    3.7 术后5年生存率的比较
4.讨论
    4.1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于患者IL-6影响的比较分析
    4.2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于患者CRP影响的比较分析
    4.3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于患者PCT影响的比较分析
    4.4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效果的分析
    4.5 两组手术保肛率比较
    4.6 两组手术效果的比较
    4.7 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3)膏摩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对结直肠癌及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传统医学对结直肠癌及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结直肠癌及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3 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研究现状
        3.1 常规干预措施
        3.2 现代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运用
        3.3 中医技术的应用
    4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
        4.1 穴位膏摩对促进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科学依据
        4.2 膏摩的应用优势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评价工具
        1.5 统计学方法
        1.6 质量控制
        1.7 伦理学原则
        1.8 技术路线
    2 研究结果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三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
        2.3 三组患者术后腹痛评分比较
        2.4 三组患者术后腹胀评分比较
        2.5 三组患者术后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GSRS)比较
        2.6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7 三组胃肠道症状临床疗效比较
        2.8 术后住院时长、住院总费用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膏摩能缩短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
    2 膏摩能减轻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症状
    3 膏摩能降低结直肠癌术后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GSRS)
    4 膏摩能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5 膏摩可缩短结直肠癌术后住院时长,降低总住院费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预防性肠造口及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和直肠癌高风险瘘手术应用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文献检索
    2.3 文献筛选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4 数据提取
    2.5 质量评价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3.1.1 随机对照研究的一般特征
        3.1.2 非随机对照研究的一般特征
    3.2 META分析结果
        3.2.1 中低位直肠癌预防性造口与非造口术后吻合口瘘的分析
        3.2.2 预防性造口与非造口瘘后二次手术的分析
        3.2.3 预防性造口与非造口术后死亡率的分析
        3.2.4 预防性造口与非造口术后住院天数的分析
        3.2.5 预防性造口与非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3.2.6 术中结肠灌洗与否手术时间的分析
        3.2.7 术中结肠灌洗与否术后排气时间的分析
        3.2.8 术中结肠灌洗与否住院天数的分析
        3.2.9 术中结肠灌洗与否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3.2.10 术中结肠灌洗与否术后死亡率的分析
    3.3 敏感性分析
    3.4 偏倚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5)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一般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经肛门留置肠减压导管术前减压
        2.2.3 手术方法
        2.2.4 术中灌洗
        2.2.5 术后处理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3.2 研究组术中不同肠减压手段效果比较
    3.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6)加味六君子汤促进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技术路线
2.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及分组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3.研究方法
    3.1 干预方法
    3.2 观察指标
    3.3 统计学处理
4.研究结果
    4.1 病例脱落情况
    4.2 一般情况分析
    4.3 指标测评结果
5.讨论
    5.1 立题依据
    5.2 指标结果分析
6.创新性、存在问题及展望
    6.1 创新性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7)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对比
    3.2 两组肿瘤根治情况对比
    3.3 两组术后短期疗效
    3.4 两组不同时期免疫功能指标变化
    3.5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
    3.6 两组患者术后远期疗效
4 讨论
    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4.2 腹腔镜的特点及在结直肠癌中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4.3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可比性的比较
    4.4 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的应用价值比较
    4.5 腹腔镜结肠手术新技术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腔镜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病例资料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1.3 各组围手术处理方案
        1.1.4 手术方式
        1.1.5 观察指标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
        1.2.2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和医疗费用
        1.2.3 两组患者白蛋白及空腹血糖指标
        1.2.4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1.3 讨论
        1.3.1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可加速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1.3.2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对患者术后白蛋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1.3.3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3.4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加速康复外科的由来、步骤和意义
    2.1 结肠癌的流行病学发展趋势
    2.2 加速康复外科与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
        2.2.1 加速康复外科的定义与发展
        2.2.2 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的发展与肯定
        2.2.3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2.3 加速康复外科的主要内容
        2.3.1 术前宣教
        2.3.2 术前优化患者整体情况
        2.3.3 术前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3.4 术前肠道准备
        2.3.5 术前碳水化合物负荷
        2.3.6 麻醉方式的选择
        2.3.7 手术方式的选择
        2.3.8 预防术中低体温
        2.3.9 鼻胃管插管
        2.3.10 术后多模式镇痛
        2.3.11 围手术期液体容量的管理
        2.3.12 术后早期经口喂养
        2.3.13 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2.3.14 腹盆腔引流管和尿管的管理
        2.3.15 预防术后肠梗阻
        2.3.16 血栓的预防
        2.3.17 术后早期动员
    2.4 加速康复外科的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术前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与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结直肠癌不同手术方式对吻合口瘘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相关指标及定义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年龄因素
    3.2 性别因素
    3.3 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
    3.4 入院是否有肠梗阻
    3.5 手术方式(切口类型)
    3.6 手术时间
    3.7 ASA分级
    3.8 实验室检查结果
    3.9 结肠癌部位、组织学类型和分期
    3.10 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多因素分析
    3.11 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ROC曲线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支架置入术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伴梗阻的疗效比较[D]. 王若愚.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和手术效果的影响[D]. 马陈建.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3]膏摩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D]. 李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预防性肠造口及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和直肠癌高风险瘘手术应用的Meta分析[D]. 刘剑. 南昌大学, 2020(08)
  • [5]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D]. 曹钟仁. 南昌大学, 2020(08)
  • [6]加味六君子汤促进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张帅.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0(08)
  • [7]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D]. 常剑. 苏州大学, 2020(02)
  • [8]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D]. 谢栋.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术前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与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研究[D]. 尤晋楠.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分析[D]. 张勃华. 延边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大肠癌并发肠梗阻后吻合口漏的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