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构建商业服务网络

北京将构建商业服务网络

一、北京将建商业服务网(论文文献综述)

刘翔宇[1](2021)在《基于智慧社区综合技术的北京市社区养老空间优化探究》文中提出现今,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我国于2015年已经被列入老龄化国家名单,而现今北京市统计局资料显示,于2019年末北京市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71.3万人,占比17.2%;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46万人,占比11.4%,这意味着北京市已经面临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项问题。然而养老设施的匮乏以及养老知识的缺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同时疫情的来临也为传统养老带来了新的难题。随着政府对社区养老的各项优化政策的推出,以及涵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全新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智慧社区养老提供了更为科学、更为全面的养老新途径。即将“社区养老”与“智慧社区”相结合,通过智慧社区的各项更具综合性、科技型的综合技术来解决传统社区养老所面临的的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案例调研分析与数据类比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于养老、社区养老、智慧社区等各项研究型文献进行整理并加以分析,随后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基础性总结,从而得出智慧社区养老的发展优势。随后结合实地调研以及网络数据采集进行整合分析,得出了针对于智慧社区养老的几点构想:首先是完善智慧社区的基础设施构建。即完善智慧社区的网络体系构建,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构建社区内外部网络,以及物联网的串通;三维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通过将社区内各项识别设施以及人为提供的地理信息数据结合社区三位模型来构建出三位的社区实时信息库,从而方便社区管理者进行实施管理;社区实时信息监管,通过物联网来完善社区内各项监管设施的建设,做到早发现早上传;服务管理平台的构建,以云平台的形式构建出以社区为单位的各种交互平台,方便社区管理者进行交互反馈;社区各项信息库的完善,利用数据库来完善社区内各个居民的相关信息,从而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其次是通过智慧社区的综合技术来解决社区养老从在的各种问题。例如通过大数据手段解决北京市的社区医院、养老驿站以及社区周边业态分布的相关问题、通过大数据及物联网来解决社区公共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通过物联网来完善对老年人的各项安全指标的监控、通过云平台来解决社区居民与社区管理者的交互问题、通过数据库来完善社区内的各项数据的完整性,从而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所需。

甘文东[2](2021)在《中国高铁援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高铁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代表。中国拥有世界领先的高速铁路和完善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行,中国正式进入了“高铁时代”。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已建成高铁3.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的开通,不仅提升了交通运力,更是提高了出行效率。与此同时,还促进了资本、人力资源、技术、生产要素等的流动。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过渡时期,高速铁路“走出去”是对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题中之意。这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世界铁路发展与进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合作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机遇,中国对这些国家高铁的援建能够提升各方的竞争力和技术基础,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平等互利、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机制。本文在以往产业升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铁援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本文所选择的研究样本为2005年——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数据,选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和非农就业密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商业服务出口、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研发支出等作为控制变量,结合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高铁援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整体而言,高铁援建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后,将高铁援建时间提前了1、3、5年进行了反事实检验,结果显示在提前1年仍有显着影响,而在提前3、5年的结果就不如提前1年那么显着。此外,考虑到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剔除了样本中的发达国家,对剩下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回归,结果显示高铁援建的影响依旧是显着的,不随样本的改变而改变。与此同时,本文分洲际进行了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高铁援建对亚洲国家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和非农就业密度均产生了显着影响,对欧洲的影响却不显着。最后,考虑到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本文将样本国家划分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组,进行了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高铁援建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显着,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则不够显着。最后,根据前文实证检验结果提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铁援建的发展方向,以及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对相关国家产业结构的作用作对比分析,找出差异,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思路,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刘旖[3](2020)在《中日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经济已逐渐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国和日本是东亚经济圈中重要组成成员,两国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了解和比较中日两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并对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对于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加快东亚服务贸易合作,进而加快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中日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情况,再通过计算MSI、TC、RCA指数对中日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着重对比了中国和日本的金融、运输、通信和计算机服务业的行业竞争力情况,对保险与养老金、建筑和知识产权使用费和其他商业服务做出补充分析,发现中国在金融与保险与养老金、知识产权使用费等行业与日本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建筑和其他商业服务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然而指数分析只能检验日本在通信和计算机等产业方面与中国相比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并不能反映影响竞争优势的原因。因此,本文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建立VAR模型,分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货物贸易出口额、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服务贸易开放度四个变量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额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大小。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这对指导中国今后在与日本双边服务贸易中保持优势服务业的竞争力,提高劣势服务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亮稷[4](2020)在《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邮轮旅游源于欧洲,盛于北美。目前全球邮轮市场保持稳健增长趋势,而亚太地区和中国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版块。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是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但国内邮轮母港区存在一系列空间建设问题,全球应对邮轮的新冠病毒疫情也存在不足,因此邮轮母港区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亟需研究。本文从现实需求和研究不足切入视角,建立研究指标体系,提出了创新理论观点,补充和更新目前国内邮轮母港相关的学术研究内容,而归纳的模式和策略也颇具现实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从邮轮母港使用人群的空间需求、邮轮母港的选址要求出发,明确空间组织模式研究所需要关注的要素,并总结目前相关研究的成果与不足。随后选取全球不同地区的16个国内外案例,构建初步的空间要素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法、专家咨询法确定下最终的空间要素指标体系。然后分别对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空间组织模式的不同要素指标展开详细研究,包括对空间布局组织、服务设施配置、交通方式衔接等方面进行系统剖析和归纳模式,并建立模式评价体系。最后将归纳的空间组织模式应用到国内4个发展中和1个规划建设中的邮轮母港区,结合场地特征和上位规划,分别从航线开发、空间布局组织、服务设施配置、交通方式衔接、发展时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空间优化策略并进行总结,为未来国内外邮轮母港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从选址布局、空间规划、设施配置、交通组织、景观小品、港内流线等多方面补充了邮轮母港区防灾避难的空间优化策略,旨在应对和预防未来的突发灾难。每个邮轮母港区的空间组织模式具有共同和差异之处;空间布局组织根据港区与主城区、周边水域及陆域的位置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且内部的空间结构形式也较为多样;服务设施配置要考虑使用上的便捷性、安全性、多样性,更要注重自然景观及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交通方式衔接体系应以公共交通为主,兼顾其他多元交通需求,并要提高路网通达性。相比欧美地区,国内母港城市大多不是依托滨海发展起来的,港口普遍选址于远离主城区的出海口位置,岸上设施条件往往还没建设成熟;但国内的发展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打造“邮轮母港城”带动新片区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陈丛笑[5](2020)在《杨陵区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适宜性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社区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变迁的内在需要,乡村社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关系着乡村社会、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一体两面,随着城乡关系发生转型、各个村庄的发展基础及特征不尽相同,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已成为趋势,这对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目前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不能较好应对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难以匹配公共服务设施发展需求。新集村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的发展平台,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未来将与周边乡村合并形成乡村社区。因此,本文选取杨陵区新集村为研究对象探讨该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适宜性配置,为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实践提供借鉴。首先,本研究分析了乡村社区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生活圈理论的耦合关系,厘清了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动力机制,为后文展开具体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基于对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调研,分析总结该村设施现状的配置的供给及使用状况,并进一步明确了该村设施配置的主要矛盾。再次,结合新集村发展特征明确了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需求,分析并预测了该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设施内容与特征。最后,通过对各个设施分级分类、分层分序的分析,从设施配置内容、布局、建设时序及实施保障等多个方面为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出适宜性配置策略。通过本次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当前面临“供”大于“求”的矛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需要提质减量。其次,结合对新集村人群需求特征、居民出行特征的具体分析,将该村公共服务设施划分为现状调整、空间新增、结合互联网技术提升等三类,并构建了分类分级、分层分序的配置思路。最后,在互联网技术应用及普及的影响作用下,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可按现状保留、空间规模新增/取消、扩充使用功能、提高空间品质、弹性配置、开发线上服务方式等情况进行配置内容优化及改善。

张希[6](2020)在《当代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设计研究 ——以东山影剧院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艺术文化追求的不断提升,城市对观演建筑需求的不断增长,促成了我国近年来兴建中小型观演建筑的热潮。然而由于演出市场并不庞大地区观演建筑受到电视、电影等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导致观众严重流失,观演建筑闲置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中小型观演建筑的现存问题,提出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设计理念,为我国中小型观演建筑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笔者参与的实际项目为切入点,从观演建筑功能以及空间的角度对复合观演建筑的设计方式进行探讨。“复合”一词主要源于建筑的复合化设计,结合本文研究内容,复合观演建筑设计是指将多元空间集中设计在同一建筑单体中,从而实现各个功能空间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使观演建筑获得优化组合综合效应的设计方式,涉及到了建筑功能多样化、建筑空间可变性以及空间组合等内容。论文首先对复合观演建筑的前期设计进行研究,通过我国当代优秀复合观演建筑案例分析,结合当前我国中小型观演建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现有成功案例进行总结,为建筑设计研究提供基础。随后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根据整体到局部、功能到空间的研究思路,通过分析复合设计方式的前期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观演建筑内非演艺职能的功能组织模式;观演空间内各类演艺功能的复合模式;观演空间界面变化带来的观演形式变化方式;新技术下的互动式观演建筑观演空间内部功能复合方式。之后对复合设计方式的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探讨了其实现可能性,总结提出了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的设计规律。最后将前文所涉及的理论及分析进行梳理与整合,运用于东山影剧院实际项目之中,为整篇论文提供实践基础。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以实际案例为研究基础,由外到内、由表及里,为之后同类型的中小型观演建筑提供设计新思路,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我国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的设计水平。

刘强[7](2020)在《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与产业振兴策略研究 ——以雪野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是社会经济要素的物质载体,是社会经济要素在土地上的投影。产业空间的生产是包含了多元利益主体互动的过程,旅游型小城镇的空间资源因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生态景观特质,成为不同利益主体激烈博弈的载体。由此,研究选取旅游型小城镇雪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产业空间的生产特征、内在机制,识别空间生产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而提出旅游型小城镇产业振兴策略,以期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型小城镇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建立“特征研究—类型划分—机制解析—问题总结—策略应对”的研究逻辑,并以“权力——资本——农户”三元主体互动作为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的解析框架的核心。其中,权力以政府为载体,具有利益与价值的双重诉求,不仅通过政策制定建构制度区域、财政资金投入等方式介入空间生产过程,而此承担维持社会公平、稳定的价值诉求;资本以企业为载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介入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形塑多元化的产业空间形态;农户基于家庭效用最大化,通过权益的资本化或自组织方式参与产业空间生产实践中。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涉及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行为主体等四个方面。其中,产业结构方面具有“三一二”结构的特性鲜明,旅游业态为空间资源开发主导方向;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典型“去粮食化”、林果经济偏向的转向特征。产业空间布局具有典型的资源导向板块化特征,城镇功能开发具有环湖聚集的集群化特征。土地利用方面,农地资源流转对象由农户逐步转向企业;非农产业以旅游房地产开发为主;已批未建和侵占生态空间现象普遍。行为主体方面,以政府、企业、农户为核心的三大行动主体具有迥异的行动偏好与行为逻辑,进而针对不同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不同的互动模式。产业空间的生产机制本质上是空间资源禀赋与主体互动逻辑的实践组合。空间资源禀赋是空间生产主体互动的前提和客体;主体互动逻辑是空间资源开发实践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根本。由此,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类型可划分为内生动力型、政策主导型、企业驱动型和综合开发型等四个类型。进而对应内生自组织机制、权力干预主导机制、资本逐利合作机制,以及综合共享参与机制。其中,内生自组织机制的空间生产主体是农户,一般以村庄为单位,通过行业能人带动,对农户土地进行大规模集中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和设施化生产,催生出大批的家庭农场。权力干预主导机制的空间生产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划分出特定的政策优惠区域,基于自身政绩要求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通过行政力量干涉产业空间的生产过程。资本逐利合作机制的生产主体是企业,一方面,企业通过对政府公开招标项目的投资,通过修改项目用地性质的方式参与到制度区域的建构;另一方面,企业直接参与土地流转中,将农户手中的土地进行规模化、集中化流转,以此建设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代表的庄园类项目。综合共享参与机制的空间生产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农户,政府通过政策建构制度区域,企业部门通过资金的投入,为旅游开发提供基本的硬件设施支撑;农户通过土地或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到产业空间生产。与此同时,市场导向下的生产机制存在诸如空间资源、政策制度、市场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结合旅游型小城镇自身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明确旅游型小城镇产业振兴聚焦于产业发展目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实施策略等四个方面。其中,产业发展目标强调区域与本地视野、经济与社会目标、发展与保护并重逻辑;产业结构调整明确以产业融合为核心,一产特色化与规模化、二产精细化与生态化,以及三产复合化和平台化的突破方向。产业空间布局提出板块功能复合化,节点高级化以及廊道特色化的优化路径;产业实施策略围绕底线划定、主体协调、产业融合和文化塑造等方面展开。最后,总结了论文主要研究结论,以及在历时性研究与机制解释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后续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程影[8](2020)在《城市网络视角下的旧城中心区活力表征研究 ——以广州为例》文中认为城市活力是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经典话题。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有关城市活力的研究在近二十年备受关注并获得可观的进展。城市空间活力是一种空间特征及其背后社会活动的同构体,它指的是人的行为与空间之间互动关系的活跃程度。当前研究对这种“同构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特征(characteristics)所展开的实证研究很丰富,但对于“同构体”和“互动关系”本身缺乏关注,使得现有研究较局限在街道、公共空间、社区和商业区等空间尺度较小、功能较为同质、交互关系较为单一的活力特征研究上,难以对更大地域范围上多元、复杂的活力现象展开深入地研究。本研究在控制性规划关注的中观空间尺度上建立活力表征(characterization)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对经济高速增长、高密度城市中依然保持繁荣的广州旧城中心区展开实证研究。研究以划定的旧城中心区的地域范围为对象,其活力表征包含活力的基本构成单元(即“主体”)、主体所处的空间环境、主体在互动关系中的网络结构三方面的特征。其中,活力主体即城市中的人及其活动与承载它们的物理空间的同构体,其基本空间单元为城市支路围合的街区。因此,识别活力主体是分析活力表征的基本前提,揭示活力主体之间的关联结构及其特征,才是理解城市活力表征的关键。本研究首先从活力热度和建成环境两个维度分析广州旧城中心区活力主体的特征。其次,分析各类“人-空间”同构体的组合特征,即在5种用地功能下以聚类分析法识别出活力主体的15种类型。最后,基于“活力在关系中才能体现”的基本假设,论文分别建立了800米相邻的步行网络、重力模型描述的功能网络,深入分析了各类活力主体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的社区组合的差异,发现无论从哪种关系来考察城市活力表征,本质上是各类活力主体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重组的结果,它们在空间上高度重叠,呈现出旧城中心区特有的丰富、多元的活力现象;活力主体的类型组合、建成环境特征和网络节点重要性可以不同程度的对活力主体的重组现象做出解释。本论文的实证研究展示了城市活力表征研究的理论框架,为中观尺度的旧城中心区提供了一种多维度、全局式观察和理解城市活力的可能;未来的研究拟在城市新区、城乡结合部、或者更大的分区规划尺度进行实证检验。

李曼[9](2019)在《“异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建设活动得到世界各国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在国内进行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我国许多旧的博物馆已经无法再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而大拆大建会给城市的环境与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将不合时宜的旧建筑适应性地改造为博物馆建筑,不仅能够激活旧建筑,还能促进城市文博事业的发展。旧建筑是城市中被遗忘的片段,时间在旧建筑上留下了愈发斑驳的历史印记。所以将旧建筑适应性地改造为博物馆建筑时,建筑师需要仔细思考旧建筑与当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博物馆建筑改造领域中引入了化学层面的“异构”,通过对博物馆建筑改造活动与“异构”进行关联性解读,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采用“异构”设计手法来进行博物馆建筑改造,即采用现代的结构与构成方式将旧建筑适应性地改造为博物馆建筑。这种做法在我国是客观适用的,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异构”设计手法强调尊重既有部分,保留既有部分的建筑特色,同时又在新建部分有着全新的发挥,使新旧部分传达出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如此一来,新旧部分势必是差异极大的,二者通过对比来凸显各自的时代价值。来自不同时空的新旧部分组合成的新博物馆建筑在视觉上令人眼前一亮,以此吸引观者前来一探究竟。本文提出的“异构”设计手法被划分为两个类别,即同质异构与异质异构。本文整理分析了在博物馆建筑改造过程中可以被应用的具体的“异构”设计手法,即基于对比和统一策略的“异构”设计手法。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师在运用这些设计手法时宜将本文提出的设计原则作为基础指导,以此善用旧建筑,进而促进博物馆建设活动的发展,给城市带来正面效应。笔者希望本文提出的设计手法能为国内的博物馆建筑改造项目略尽绵力,带来一些粗浅的参考。

胡靓[10](2017)在《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计划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提出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各主要城市普遍开展了城中村改造运动。尤其是近些年以中西部主要城市为代表的城中村改造进程较快,改造后的城中村住区数量也在迅速增长。然而,由于区位环境、改造模式、改造主体和观念认识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不同区位下城中村改造小区的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高度一致。如今,城中村包容开放的空间环境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已普遍受到学界重视,采用各方兼顾、包容共享的改造模式日趋成为主流。作为城中村改造周期中最后的技术实施环节,城中村改造小区的营建既是对改造政策和模式的“物质化”实现,又体现了村民和各方群体的现实需求。本研究通过对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改造小区在满足村民居住空间合理需求的同时,对于外来人员城市生存、村民市民化过渡和城市住区居民安居生活的现实诉求上仍有待改善,同时,这也对今后新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营建模式的合理性提出了严峻考验。因此,笔者通过对已建成改造小区中建筑空间营建的经验总结,结合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因素和国内外旧区更新理念下的案例研究,提出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营建理念,并开展建筑空间计划研究。由于中西部城市城中村社区数量庞大,研究精力和研究时间所限,本研究选取西安市城中村社区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城中村社区的分类研究,确定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类城中村社区开展重点调查,对改造前后城中村社区结构演变,城中村建筑空间构成演变和内外使用者的人群更替,总结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现状的主要问题是:(1)宏观社区层面上仅完成了城中村自身改造,未延续城市社区职能属性;(2)中观规划层面上对村落特色与文脉延续体现出盲目性,与改造前职能和空间组织形态的多样性形成鲜明对比;(3)微观空间层面上片面重视村民居住空间,村民生活所需的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商服空间构成单一化,与实际使用需求不符,忽视自发型商业空间的重要性。通过对国外城市旧区更新改造和国内城中村社区营建案例的调查研究,在发达国家城市旧区更新改中,尊重城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延续城市既有空间格局和城市文脉,在保留居民旧式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强化建筑空间多样性与混合居住模式的“人性化”改造理念深入人心。城中村社区的建筑空间营建,其理论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构建城中村社区结构;二是满足城中村社区内外使用者的空间需求;三是延续原社区体系的空间结构;四是统筹与完善社区职能。城中村改造小区的职能定位,包含小区、社区和城市三个层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小区建筑空间构成的三种类型:社区中心型、社区副中心型和社区从属型。进一步开展不同职能定位下的空间组合分析:(1)围绕公共住宅、菜市集市以及村民中心等空间营建的特殊性,开展各个空间构成要素营建方式的分析与总结;(2)居住、餐饮和商服等空间的多样性还需要从空间组合的层面实现,因此对单体建筑层面中空间构成要素组合的适宜性进行分析;(3)将单体建筑放置于改造小区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改造小区,开展组合方式和布局模式的分析,总结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改造小区的建筑空间组合模式。

二、北京将建商业服务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将建商业服务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智慧社区综合技术的北京市社区养老空间优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
        1.1.2 社区养老模式进展
        1.1.3 智慧技术的普及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社区养老
        1.4.2 社区空间优化
        1.4.3 智慧技术发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智慧社区及北京社区养老相关概述
    2.1 智慧社区相关概述
        2.1.1 社区
        2.1.2 智慧城市
        2.1.3 智慧社区
    2.2 智慧社区相关技术概述
        2.2.1 物联网
        2.2.2 大数据
        2.2.3 云计算
        2.2.4 人工智能
        2.2.5 移动互联
        2.2.6 区块链
    2.3 北京社区养老相关概述
        2.3.1 北京养老政策
        2.3.2 北京社区养老相关现状
        2.3.3 北京社区养老发展趋势
    2.4 智慧养老相关研究
        2.4.1 智慧养老概念的产生
        2.4.2 智慧养老概念相关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市社区养老现状调研分析
    3.1 北京市社区调研选地
    3.2 顺义区
        3.2.1 石园北区第一社区
        3.2.2 五里仓社区
        3.2.3 建新南区
        3.2.4 东兴社区
        3.2.5 怡馨家园社区
    3.3 朝阳区
        3.3.1 金台里社区
        3.3.2 红北一区
    3.4 东城区
        3.4.1 胡家园社区
        3.4.2 新源西里社区
        3.4.3 察慈小区
    3.5 通州区
        3.5.1 帅府小区
        3.5.2 后南仓社区
    3.6 北京市社区养老现状调研总结
        3.6.1 北京市社区养老调研现状问题及个人看法
        3.6.2 智慧社区养老发展SWOT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慧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4.1 智慧社区基础设施概述
    4.2 网络体系的构建
        4.2.1 移动网络的普及
        4.2.2 内部网络的构建
        4.2.3 外部网络的构建
        4.2.4 物联网的建设
    4.3 三维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4.3.1 社区三维模型
        4.3.2 地理信息系统
        4.3.3 社区模型数据
    4.4 社区实时信息监管
        4.4.1 社区实时信息获取
        4.4.2 社区实时信息管理
    4.5 服务管理平台的构建
        4.5.1 社区交互平台
        4.5.2 社区管理平台
        4.5.3 社区服务平台
    4.6 社区各项信息库的完善
        4.6.1 社区信息库
        4.6.2 社区信息库的管理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慧社区综合技术相关运用
    5.1 社区医院的完善
        5.1.1 北京市社区医院分布现状
        5.1.2 顺义区社区医院分布现状
        5.1.3 光明南街社区医院分布现状
        5.1.4 社区医院建设空间优化
        5.1.5 怡馨家园社区
        5.1.6 建新南区社区
    5.2 公共空间及服务设施的完善
        5.2.1 公共空间的完善
        5.2.2 服务设施的完善
    5.3 共享摄像头的建设
    5.4 智慧穿戴数据采集
    5.5 服务导航的完善
    5.6 社区服务云平台
        5.6.1 家政服务平台
        5.6.2 居民交互平台
    5.7 居民健康信息库
        5.7.1 社区健康信息库的建设
        5.7.2 初步就诊
        5.7.3 复诊反馈
        5.7.4 社区医院的资源丰富
    5.8 社区一卡通
    5.9 智慧社区养老进程相关思考
        5.9.1 推进移动社交平台建设与公众参与力度
        5.9.2 增强社区规划的弹性设计
        5.9.3 智慧技术的助力管理
        5.9.4 对信息安全的重视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片及表格来源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高铁援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雁行模式及理论
        2.1.2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规模效应
        2.2.2 交通基础设施与生产
        2.2.3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
        2.2.4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及高铁援建的现状与特点
    3.1 投资现状
        3.1.1 投资额增速快
        3.1.2 投资对象以周边国家为主
        3.1.3 投资区域的差异性
    3.2 贸易特点
        3.2.1 双边贸易比重不断提高
        3.2.2 贸易结构存在区域差异
        3.2.3 贸易合作交流不断深化
    3.3 高铁援建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双重差分法(DID)
    4.2 模型选择
    4.3 数据说明
    4.4 指标选取
第5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5.1 平行趋势分析
    5.2 描述性统计
    5.3 基本回归
    5.4 稳健性检验
        5.4.1 反事实检验
        5.4.2 改变样本范围
    5.5 异质性分析
        5.5.1 基于国别的异质性分析
        5.5.2 基于不同区域的异质性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3)中日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3.1 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定义及分类
    2.2 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钻石模型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 文献评述
第3章 中国与日本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
    3.1 中日服务贸易整体发展规模
        3.1.1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
        3.1.2 日本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
    3.2 中日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速度
    3.3 中日生产性服务贸易差额状况
第4章 中日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4.1 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4.1.1 国际市场占有率(MSI)
        4.1.2 贸易竞争力指数(TC)
        4.1.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4.2 中日生产性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4.2.1 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4.2.2 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4.2.3 保险与养老金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4.2.4 建筑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4.2.5 通信和计算机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4.2.6 知识产权使用费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4.2.7 其他商业服务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第5章 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影响因素筛选
    5.2 生产性服务贸易VAR模型
        5.2.1 平稳性检验
        5.2.2 协整检验
        5.2.3 脉冲响应分析
        5.2.4 方差分解
    5.3 实证分析结果及其政策含义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提升高级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
        6.2.2 调整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
        6.2.3 适度开放以提高企业服务供给质量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提升,为邮轮旅游发展提供基础
        1.1.2 邮轮旅游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1.3 国内兴起建设邮轮母港热潮,并出台邮轮发展政策
        1.1.4 国内邮轮母港的发展存在一系列空间建设的问题
        1.1.5 邮轮成新冠病毒疫情重灾区,防灾避难重要性凸显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探索意义
        1.2.2 实践指导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邮轮母港
        1.3.2 邮轮母港周边区域
        1.3.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邮轮母港使用人群的特征及空间需求
        2.1.1 客源地与目的地
        2.1.2 年龄及性别
        2.1.3 出游方式及时间
        2.1.4 交通方式及活动
        2.1.5 空间上的使用需求
    2.2 邮轮母港的区位选址特征及发展展望
        2.2.1 区位选址相关研究评述
        2.2.2 自然地理位置
        2.2.3 经济地理位置
        2.2.4 选址总结及全球发展展望
    2.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相关研究述评
        2.3.1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布局组织研究
        2.3.2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2.3.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交通方式衔接研究
        2.3.4 评述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研究
    3.1 邮轮母港的案例样本选取
        3.1.1 选取原则
        3.1.2 选取结果
    3.2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初选
        3.2.1 空间要素指标的层次架构
        3.2.2 空间布局组织的指标初选
        3.2.3 服务设施配置的指标初选
        3.2.4 交通方式衔接的指标初选
    3.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筛选
        3.3.1 空间要素指标筛选方法
        3.3.2 空间要素指标筛选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4.1 空间布局组织模式
        4.1.1 邮轮母港与所在城市的空间布局
        4.1.2 邮轮母港与周边陆域、水域的空间布局
        4.1.3 邮轮母港与周边地区的空间结构
        4.1.4 模式总结
    4.2 服务设施配置模式
        4.2.1 邮轮母港周边服务设施的位置及距离
        4.2.2 邮轮母港周边服务设施的多样性
        4.2.3 邮轮母港周边服务设施的独特性
        4.2.4 模式总结
    4.3 交通方式衔接模式
        4.3.1 邮轮母港周边地区的路网通达性
        4.3.2 邮轮码头与周边交通方式的衔接
        4.3.3 模式总结
    4.4 空间组织模式评价
        4.4.1 模式总结及评价
        4.4.2 模式评价体系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5.1 四个发展中的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5.1.1 现状空间组织模式评价
        5.1.2 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5.1.3 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5.1.4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5.1.5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5.1.6 空间优化策略总结
    5.2 邮轮母港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秦皇岛西港区的空间优化策略
        5.2.1 现状分析
        5.2.2 发展定位
        5.2.3 空间布局组织优化策略
        5.2.4 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5.2.5 交通方式衔接优化策略
    5.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防灾避难策略
        5.3.1 邮轮母港发生灾难后的空间需求
        5.3.2 防灾避难的空间优化策略
    5.4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征询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杨陵区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适宜性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选择与认知
        1.2.1 新集村现状概况
        1.2.2 新集村特征总结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综述
        1.3.2 国内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综述
        1.3.3 综合评述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5 基本概念解析与基础理论
        1.5.1 概念解析与界定
        1.5.2 相关基础理论
    1.6 研究内容、框架与思路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框架
2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征研究
    2.1 乡村社区发展特征
        2.1.1 城乡未来发展趋势
        2.1.2 乡村社区产生背景
        2.1.3 乡村社区发展研判
    2.2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生活圈理论耦合性分析
        2.2.1 影响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要因素
        2.2.2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机制
        2.2.3 生活圈运行机制
        2.2.4 乡村社区生活圈分析
    2.3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动力机制
        2.3.1 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分析
        2.3.2 城乡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现状研究
    3.1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
        3.1.1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
        3.1.2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3.2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分析
        3.2.1 公共服务设施指标比对分析
        3.2.2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分析
        3.2.3 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情况调查
    3.3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问题
        3.3.1 配置规模过盈,使用质量低下
        3.3.2 服务种类单一,空间资源闲置
        3.3.3 设施功能同质,缺乏使用考量
    3.4 本章小结
4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发展需求分析与预测
    4.1 新集村发展前景及特征分析
        4.1.1 发展前景分析
        4.1.2 经济产业:一产为主,三产为辅
        4.1.3 社会人口:结构稳定,素质提升
        4.1.4 运行模式:线上线下,综合服务
    4.2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发展需求内容分析与预测
        4.2.1 服务对象分析
        4.2.2 活动内容分析
        4.2.3 活动设施预测
        4.2.4 需求设施调整
    4.3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发展需求特征调查与预测
        4.3.1 调查对象确定
        4.3.2 调查目的及方法
        4.3.3 已有设施使用特征分析
        4.3.4 新增设施需求时间预测
    4.4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思路分析
        4.4.1 公共服务设施内容分级分类
        4.4.2 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分层分序
    4.5 本章小结
5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适宜性配置方法与策略
    5.1 配置目标及原则
        5.1.1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目标
        5.1.2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原则
    5.2 新集村城乡生活圈确定
        5.2.1 空间单元调整
        5.2.2 圈层结构划分
        5.2.3 公共服务设施圈层
    5.3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分析
        5.3.1 城乡设施分级
        5.3.2 村内设施分级
    5.4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分析
        5.4.1 现状调整类公共服务设施
        5.4.2 空间新增类公共服务设施
        5.4.3 结合互联网技术提升类公共服务设施
    5.5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策略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
        5.5.2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5.5.3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时序
    5.6 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保障建议
        5.6.1 培训村民技术技能,提高村民综合素质
        5.6.2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拓展公共服务渠道
        5.6.3 逐步构建服务网络,延伸设施服务触角
        5.6.4 动态改造盈余空间,突出群体人文关怀
        5.6.5 结合市场调节力量,提高自主发展动力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一、发表文章
    二、实践项目
附录
    附录一: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二:附表
致谢

(6)当代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设计研究 ——以东山影剧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演艺的蓬勃发展
        1.1.2 中小型观演建筑需求的提升
        1.1.3 观演建筑复合化趋势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
        1.2.1 国外复合观演建筑发展研究
        1.2.2 国内复合观演建筑发展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满足我国当前城市观演需求
        1.3.2 提高观演建筑亲和力
        1.3.3 优化城市文娱类活动结构
        1.3.4 带动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结构框架
        1.5.1 论文结构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当代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案例研究
    2.1 复合观演建筑概况与基本特征
        2.1.1 复合观演建筑基本定义
        2.1.2 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基本特征
    2.2 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案例研究
        2.2.1 江油大剧院
        2.2.2 苏州中国昆剧院
        2.2.3 乌镇大剧院
        2.2.4 西双版纳傣秀剧场
    2.3 我国中小型观演建筑现存问题及成功经验总结
        2.3.1 中小型观演建筑现存问题
        2.3.2 成功经验总结
    2.4 本章小结
3 当代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3.1 观演建筑多功能复合设计
        3.1.1 多功能复合影响因素分析
        3.1.2 建筑内部功能复合设计
        3.1.3 建筑内部功能组织模式分析
        3.1.4 建筑外部功能复合分析
        3.1.5 对东山影剧院的启示
    3.2 观演空间功能复合设计
        3.2.1 观演空间功能复合影响因素分析
        3.2.2 观演空间功能复合设计研究
        3.2.3 对东山影剧院的启示
    3.3 观演空间界面可变设计
        3.3.1 观演空间界面可变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3.3.2 观演空间形式的可变设计
        3.3.3 对东山影剧院的启示
    3.4 新技术下的互动式复合观演空间设计
        3.4.1 互动式复合观演空间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3.4.2 互动式复合观演空间设计策略
        3.4.3 对东山影剧院的启示
    3.5 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技术措施
        3.5.1 观演空间功能复合设计技术措施
        3.5.2 观演空间界面可变设计技术措施
        3.5.3 互动式复合观演空间设计技术措施
    3.6 本章小结
4 东山影剧院项目复合性设计解析
    4.1 东山县文体中心项目概况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概况
    4.2 东山影剧院项目设计方案概述
        4.2.1 项目概述
        4.2.2 项目定位
        4.2.3 设计理念
        4.2.4 基本功能流线组织
    4.3 东山影剧院复合设计策略
        4.3.1 多功能复合设计
        4.3.2 观演空间功能复合设计
        4.3.3 观演空间界面可变设计
        4.3.4 互动式设计理念
        4.3.5 观演空间复合设计技术措施
    4.4 优化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研究成果总结性论述
    5.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 国内现有中小型观演建筑案例汇总
    附录二 东山影剧院设计图纸
致谢

(7)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与产业振兴策略研究 ——以雪野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振兴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政策
        1.1.2 国土空间规划变革明晰生态保护的底线思维
        1.1.3 新型城镇化要求注重人的城镇化
        1.1.4 全域旅游热潮为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与研究区域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区域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旅游型小城镇研究进展
        2.1.2 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动力
        2.1.3 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2.1.4 研究评述
    2.2 产业空间研究进展
        2.2.1 产业空间的概念
        2.2.2 产业空间发展方向
        2.2.3 研究评述
    2.3 产业振兴研究进展
        2.3.1 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2.3.2 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方向
        2.3.3 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
        2.3.4 研究评述
    2.4 空间生产理论
        2.4.1 理论的内涵及发展
        2.4.3 空间生产的逻辑
    2.5 产业空间生产的解释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雪野镇产业空间的特征研究
    3.1 产业结构特征
        3.1.1 “三一二”的产业结构特性鲜明
        3.1.2 空间资源开发的业态为旅游业主导
        3.1.3 农业结构调整的“去粮食化”
    3.2 空间布局特征
        3.2.1 镇域板块化的产业格局
        3.2.2 环湖地区城镇功能开发
    3.3 土地利用特征
        3.3.1 土地利用效率低,资本“圈地”现实明显
        3.3.2 城镇开发以资本主导的房地产开发为主
        3.3.3 土地流转日趋规模化,流向企业化园区
        3.3.4 政府管控力度偏弱,开发侵占保护红线
    3.4 生产主体特征
        3.4.1 权力主体
        3.4.2 资本主体
        3.4.3 农户主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雪野镇产业空间生产机制解析
    4.1 空间生产的机制逻辑
        4.1.1 空间资源的禀赋
        4.1.2 主体互动的逻辑
    4.2 产业空间的生产类型
        4.2.1 内生动力型
        4.2.2 政策主导型
        4.2.3 资本驱动型
        4.2.4 综合开发型
    4.3 生产类型的机制解析
        4.3.1 内生自组织机制
        4.3.2 权力干预主导机制
        4.3.3 资本逐利合作机制
        4.3.4 综合共享参与机制
    4.4 生产过程的问题总结
        4.4.1 权力约束的缺失
        4.4.2 管理模式不健全
        4.4.3 公共利益的忽视
        4.4.4 缺乏对民生的关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雪野旅游型小城镇产业振兴策略
    5.1 发展目标策略
        5.1.1 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5.1.2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1.3 产业发展目标
    5.2 结构调整策略
        5.2.1 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
        5.2.2 一产特色化与规模化
        5.2.3 二产精细化与生态化
        5.2.4 三产复合化和平台化
    5.3 空间布局策略
        5.3.1 产业空间适宜性评价
        5.3.2 产业空间的布局结构
    5.4 产业实施策略
        5.4.1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划定雪野镇产业功能分区
        5.4.2 协调多方利益,发挥多方主体在雪野镇发展中的作用
        5.4.3 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5.4.4 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融入中华文化枢轴旅游大格局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可能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8)城市网络视角下的旧城中心区活力表征研究 ——以广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城市活力的概念
        1.2.2 城市活力的理论与实证探索
        1.2.3 城市网络的研究及应用
        1.2.4 研究评述和总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2 理论框架建构
    2.3 实证研究设计
        2.3.1 研究思路
        2.3.2 活力主体的描述与识别方法
        2.3.3 网络建构方法和网络的特征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证区域概况与数据
    3.1 实证案例选择及其概况
        3.1.1 实证案例选择的标准
        3.1.2 研究范围与现状
        3.1.3 广州旧城中心区的概况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3.2.1 行人数据
        3.2.2 租金数据
        3.2.3 建成环境数据
    3.3 城市活力主体的关联网络建构
        3.3.1 步行网络
        3.3.2 功能网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活力主体的类型识别与空间分布特征
    4.1 城市活力主体的描述
        4.1.1 城市活力热度的描述
        4.1.2 建成环境的描述
    4.2 城市活力主体的类型识别
        4.2.1 城市活力主体的用地功能分类
        4.2.2 城市活力主体的类型识别
    4.3 城市活力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4.3.1 五大类活力主体的热度排序特征
        4.3.2 活力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活力主体的节点重要性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城市网络视角下的活力表征分析
    5.1 基于两种网络的活力表征分析
        5.1.1 步行网络视角下的活力表征分析
        5.1.2 功能网络视角下的活力表征分析
        5.1.3 两种网络视角下的活力表征比较
    5.2 强重组社区的活力表征比较分析
        5.2.1 活力主体的组合
        5.2.2 建成环境的特征
        5.2.3 网络环境的特征
    5.3 弱重组社区的活力表征比较分析
        5.3.1 活力主体的组合
        5.3.2 建成环境的特征
        5.3.3 网络环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异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博物馆建筑现状与需求
        1.1.2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思维转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博物馆建筑改造
        1.3.2 研究对象——“异构”设计手法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博物馆建筑改造与“异构”的关联性解读
    2.1 博物馆建筑改造概述
        2.1.1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组合方式
        2.1.2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难点分析
        2.1.3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发展沿革
        2.1.4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理念指导
    2.2 “异构”概述
        2.2.1 “异构”在化学领域的概念
        2.2.2 “异构”在博物馆建筑改造领域的概念
        2.2.3 “异构”在博物馆建筑改造领域的内涵
    2.3 “异构”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层级运用
        2.3.1 修补城市肌理
        2.3.2 塑造城市界面
        2.3.3 拓展城市功能
        2.3.4 激活建筑生命
    2.4 本章小结
3 博物馆建筑“异构”改造的类别及设计原则
    3.1 博物馆建筑“异构”改造的类别
        3.1.1 同质异构——以旧带新
        3.1.2 异质异构——以新带旧
        3.1.3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3.2 博物馆建筑“异构”改造的设计原则
        3.2.1 尊重既有建筑
        3.2.2 彰显时代特征
        3.2.3 强调对立统一
        3.2.4 满足社会需求
        3.2.5 提倡以人为本
    3.3 本章小结
4 对比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4.1 内部空间的异构设计
        4.1.1 从静态空间到流动空间
        4.1.2 从封闭空间到交错空间
        4.1.3 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
        4.1.4 从传统空间到迷幻空间
    4.2 外部造型的异构设计
        4.2.1 形体构成的对比
        4.2.2 比例尺度的对比
        4.2.3 新旧材质的对比
        4.2.4 建筑风格的对比
    4.3 建筑结构的异构设计
        4.3.1 结构的清晰性
        4.3.2 结构的混合性
    4.4 本章小结
5 统一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5.1 建筑形体的统一
        5.1.1 新建消隐
        5.1.2 体量均衡
    5.2 几何要素的呼应
        5.2.1 轴线呼应
        5.2.2 网格延续
        5.2.3 模数近似
    5.3 文化意识的延续
        5.3.1 提炼符号
        5.3.2 运用象征
        5.3.3 建筑隐喻
    5.4 本章小结
6 “异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应用调研
    6.1 同质异构项目调研
        6.1.1 互反的空间——悦.美术馆
    6.2 异质异构项目调研
        6.2.1 城市采光器——水塔.展廊
        6.2.2 六边形变奏——华.美术馆
    6.3 调研项目手法汇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对比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附录 B 统一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附录 C 图表清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计划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大规模城中村改造“隐患”突出
        1.1.2 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的营建问题丛生
    1.2 题目释义
        1.2.1 城中村
        1.2.2 城中村社区
        1.2.3 城中村改造小区
        1.2.4 内外空间使用者
    1.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城中村改造研究综述
        1.4.3 研究现状的总结与展望
    1.5 研究基础、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基础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资料法
        1.6.2 实地调研法
        1.6.3 调查分析法
        1.6.4 成果归纳总结
    1.7 本章小结
2 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营建相关的理论
    2.1 理论研究框架
    2.2 城中村改造研究的思路与方向
        2.2.1 改造模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2.2.2 改造规模的小型化与渐进式
        2.2.3 改造视野的统筹协调与公平效率
        2.2.4 改造研究的新方向、新理念
    2.3 城中村建筑空间营建的理念与方法
        2.3.1 城中村建筑空间的营建标准
        2.3.2 功能混合与多样性的空间构成
        2.3.3 层次化的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营建
        2.3.4 体现村落传统文化价值的空间营建
    2.4 城中村建筑空间使用者的相关理论
        2.4.1 失地农民城市化过渡的相关理论
        2.4.2 实现外来人员空间诉求的相关理论
        2.4.3 外来人员生存空间的营建标准
    2.5 国外城市更新与社会融合的相关理论
        2.5.1 新城市主义理论
        2.5.2 城市复兴运动
    2.6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城中村社区的整体概况与分类研究
    3.1 西安市城中村社区研究对象的选取
    3.2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发展历程
        3.2.1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整体情况
        3.2.2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政策的发展历程
    3.3 西安市城中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3.3.1 西安市城中村社区的建设情况
        3.3.2 西安市城中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3.3.3 西安市城中村社区的建筑空间营建特征
    3.4 不同视角下城中村社区的类型划分及特点
        3.4.1 土地类型与规模分类
        3.4.2 空间形态与发展演变分类
        3.4.3 城市不同尺度下的区位分类
        3.4.4 经济因子和产业类型分类
        3.4.5 综合多样化的分类
    3.5 本研究中西安市城中村社区的分类
        3.5.1 西安市城中村社区的分类依据
        3.5.2 西安市五类城中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3.6 西安市五类城中村社区的案例研究
        3.6.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6.2 南窑头小区--城市新开发区型城中村社区
        3.6.3 西荷花园--周围配套设施齐全型城中村社区
        3.6.4 北张家园--大型市场周围型城中村社区
        3.6.5 任家口村--大型工业、企业周围型城中村社区
        3.6.6 含元殿村--风景名胜、遗址保护区周围型城中村社区
    3.7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4.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4.1.2 调查方法
    4.2 祭台村建筑空间使用案例调查
        4.2.1 基本概况
        4.2.2 改造过程与改造方案
        4.2.3 建筑空间环境现状调查
        4.2.4 建筑空间改造前后的对比
        4.2.5 社区空间结构现状调查
        4.2.6 改造前后社区空间结构的演变
        4.2.7 空间使用者现状调查
        4.2.8 改造前后的对比
    4.3 胡家庙一村建筑空间使用案例的调查
        4.3.1 改造概况
        4.3.2 改造前后建筑空间环境
        4.3.3 改造前后区域空间结构
        4.3.4 内使用者空间使用调查
        4.3.5 外使用者——租户群体调查
        4.3.6 外使用者——市场从业人员调查
    4.4 两类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使用现状的对比与分析
    4.5 西安市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现状的主要问题
        4.5.1 问题一:在改造策略上,重内轻外
        4.5.2 问题二:在规划理念上,重局部,轻整体
        4.5.3 问题三:在营建模式上,重规模,轻效率
        4.5.4 问题四:在人群构成上,重居住,轻生活
    4.6 本章小结
5 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营建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5.1 日本旧式住区更新改造的实践案例
        5.1.1 基本概况
        5.1.2 改造历程
        5.1.3 主要特点与启示
    5.2 欧美城市更新理论在国内应用的实践案例
        5.2.1 新城市主义的国内实践案例——深圳万科四季花城
        5.2.2 城市复兴在国内实践案例——广州解放中路旧城复兴工程
    5.3 国内典型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营建案例研究
        5.3.1 猎德村——城市复兴视角下理性定位的城中村社区营建
        5.3.2 田面新村——城市环境自适应模式下的朴素住区营建
    5.4 国内外住区规划实践对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营建的启示
        5.4.1 延续性与协调性的营建理念
        5.4.2 “回归人本”的营建方式
        5.4.3 步行系统下的空间尺度
        5.4.4 多样化、混合性的空间类型
        5.4.5 文脉与地域特色空间内涵
    5.5 本章小结
6 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营建理念
    6.1 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营建的指导思想
        6.1.1 原位回迁,构建社区
        6.1.2 合理分类,片区协调
        6.1.3 内外兼顾,和谐共生
        6.1.4 灵活多样,层次分明
    6.2 城中村社区营建的影响因素
        6.2.1 社区现状因素
        6.2.2 社区范围因素
        6.2.3 社区关联形态因素
        6.2.4 社区使用者及服务对象因素
    6.3 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营建理念
        6.3.1 内外使用者的空间需求
        6.3.2 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营建理念
    6.4 本章小结
7 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改造小区建筑空间构成与空间组合研究
    7.1 城中村社区职能定位
        7.1.1 城市空间职能定位
        7.1.2 社区职能定位
    7.2 城中村改造小区建筑空间构成研究
        7.2.1 建筑空间构成的要素分析
        7.2.2 建筑空间构成的理论框架
        7.2.3 建筑空间构成的类型
    7.3 城中村改造小区的居住空间组合模式
        7.3.1 居住空间构成要素
        7.3.2 基本型住宅模式的组合分析
        7.3.3 公益型住宅模式的组合分析
        7.3.4 更新型住宅模式的组合分析
    7.4 城中村改造小区的商业服务空间组合模式
        7.4.1 商服空间构成要素
        7.4.2 中心型商服空间组合分析
        7.4.3 副中心型商服空间组合分析
        7.4.4 从属型商服空间组合分析
    7.5 城中村改造小区其他空间的组合分析
        7.5.1 村民中心
        7.5.2 停车空间
    7.6 城中村改造小区建筑空间的组合模式
        7.6.1 独立式
        7.6.2 混合式
        7.6.3 综合体式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城中村改造的建议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北京将建商业服务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智慧社区综合技术的北京市社区养老空间优化探究[D]. 刘翔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2)
  • [2]中国高铁援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 甘文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中日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 刘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4]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D]. 李亮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杨陵区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适宜性配置研究[D]. 陈丛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当代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设计研究 ——以东山影剧院为例[D]. 张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与产业振兴策略研究 ——以雪野镇为例[D]. 刘强.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8]城市网络视角下的旧城中心区活力表征研究 ——以广州为例[D]. 程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异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 李曼.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10]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计划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胡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北京将构建商业服务网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