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专业职称考试五类人员免考

外语专业职称考试五类人员免考

一、职称外语考试五类人免考(论文文献综述)

项朕昊[1](2021)在《我国省会城市中考体育实施方案比较研究》文中认为

王迎[2](2020)在《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及制度保障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教师教育的开放化发展,师范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导致公众对教育学专业发展前景感到担忧,对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信心不足。教育学类教学质量标准和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颁布及实施,对本科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及制度保障作为教育学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制度保障的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和满意度进行深入研究,对保障制度的实施进行考查。首先,对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文献分析,总结并阐述本研究选题的政策依据与现实需要,同时对核心概念加以界定,为文章提供研究思路和写作框架。其次,以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两所高校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及制度保障的满意度及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以期为我国本科教育学专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可行性优化策略。然后,对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及制度保障的相关政策依据进行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从结构框架、内容安排及特征入手,详细分析影响其课程教学改革及制度保障的相关政策,以此阐述不同层次下,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及制度保障受到的影响。研究发现本科教育学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高、专业课程结构有待调整、实践课程内容和形式有待改进、教学方式有待更新和保障制度实施不理想等问题。最后,研究从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出发,依据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及制度保障现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及制度保障的优化策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专业特色,使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制定;第二,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保障实践课程成效并适当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总体课程中的地位;第三,在“互联网+”的时代,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第四,完善过程性考核制度,增设跨院联合培养制度。第五,明晰导师制中教师职责,完善并推广教授研究室制度,真正发挥学习服务制度的保障作用。

洪文建[3](2019)在《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两所地方高校为例》文中指出本科生是当前高等教育学生群体的最大组成部分,本科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办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本科生的学业成就是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因此,开展本科生的学习与发展研究,既是高等教育管理者亟须关注的实际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两所公民办地方高校832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建立研究框架,应用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工具变量、分位回归、多层线性模型等方法技术,对调查对象的生源背景、高中经历、家庭背景、本科生课业、课外活动计划预期与目标认同、就学满意度、学习成绩、能力认知、自信程度、身心健康等行为与心理特征展开实证分析,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从学生、家长、高校、政府四个方面提出提升本科生学业成就的对策与建议。在理论研究、质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地方高校本科生的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学习基础与能力、入学后的体验与投入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室友成绩对学业成绩影响显着。2.地方高校本科生性别因素的影响表现在女生成绩显着高于男生。随着学生成绩的提高,性别差异将变小。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同辈影响。其他各影响因素对男、女生亚群体则呈现不同的影响力。3.本科生家庭所在地类型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显着的影响,在同一所地方高校里,农村背景本科生的学习成绩高于城市背景本科生,并且这种效应在成绩高、低两极的本科生群体中有集中体现。家庭人均年收入对本科生的学习成绩有显着的影响,在成绩水平低的男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4.所调查的两所地方高校学生专业之间在GPA成绩上存在显着差异。各专业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均值对专业之间GPA成绩差异,以及专业内学生之间的GPA成绩的差异均具有显着的影响和一定的解释力。学生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学生对大学的满意度、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等均对学生的GPA成绩具有显着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1.以两所不同类型地方高校为调查分析对象,以大规模调查数据和实例研究呈现本科生就学经历等现实情况,辅以深度访谈进一步挖掘本科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有效弥补前人研究不够重视个体的不足,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最新实证证据。2.综合多学科的观点和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对本科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研究,克服单一学科研究的局限,为相关理论发展提供了经过研究证实的信息,研究结论更具有现实意义。3.研究发现,在同一所地方高校中,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资本较弱的学生群体相比家庭经济、文化资本优越的学生群体,其学业成就反而更优。这与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那些来自更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的学生,不仅具有更高的学术成功率……”的研究结论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我国地方高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公平的高考和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等政策,家庭经济与文化资本的差别及其对本科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力已被大幅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克服了西方学者所发现的家庭经济与文化资本差异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同向影响力。这一研究发现是对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微小补充与修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地方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文化资本匮乏学生的资助与激励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韩博文[4](2017)在《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对外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对俄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较为滞后。鉴于此,笔者致力于讨论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图表法、实验法对国内外翻译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中教学原则、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大纲、专业测试与评估等问题。本文在对本科与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提高母语水平及修养、增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打开院系壁垒的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案。结合俄语翻译硕士培养目标,指出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还有待完善:使用现代化翻译辅助软件、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的作用、俄语翻译专业相关学科的课程的增设及建立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考虑我国翻译专业的教学需求,本文对翻译、翻译专业、翻译学、教学翻译、翻译教学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利用语言学、翻译学等理论探讨了翻译专业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问题,将其拆分成四个方面的分力:即策略能力、语言单位的翻译能力、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力和使用现代翻译工具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翻译专业教学列举了不同类别的教学方法,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对翻译专业的教学原则提出了自己合理化建议。结合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经验和我国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如何在学术环境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两种教学模式。在测试与评估方面,论述了测试的分类以及影响测试的客观因素,从对学生的评估、对课程的评估、翻译专业的社会评估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教学评估问题并介绍了五种俄汉翻译常用技巧和五种文体的俄汉翻译要点。本文论述了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中各环节因素,阐明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新兴专业的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易浩然[5](2012)在《项目专业技术人才激励研究 ——以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A航道整治项目部为例》文中认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已经进入项目管理时代。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和超过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项目的管理者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并在时间、成本、品质、风险、合同、采购、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项目管理的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技术的创新,最终都要依靠专业技术人才来实现。所以,专业技术人才是项目的生命源泉,是项目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然而,项目具有一次性、独特性和损失的不可挽回性等特征,这些特点对项目管理者特别是项目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对项目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有效激励,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使其迸发出强大的活力和工作的激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是项目成功的保障。本文作者根据当前实际工作的需要和长期从事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的经验,在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回顾基础上,以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A航道整治项目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项目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专业技术人才主要有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喜欢挑战性的工作、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看重个人成长和愉快的工作环境等几方面的需求。运用相关激励理论,在对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激励选择和设计时,应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考虑。在物质激励方面,项目管理应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加强绩效考核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精神激励方面,项目管理应营造愉快的工作环境、实行弹性工作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决策,以及提高工作挑战性等。

马秀麟[6](2010)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评教元评价及控制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成为高等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听取学生对教学的看法、依据学生评教结论改善教学等策略逐步成为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如何?在教师群体内部、在学术界都有强烈的争论。本课题是一个基于海量数据、并借助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相关理论开展的实证研究。课题依托三所高校十多个学期的评教数据(近百万条记录),按照“以数据分析验证评教数据有效性→分析评教指标的合理性与影响因素→检验学生评教偏差→提出学生评教控制模型并进行验证”的思路对两所院校的学生评教模式实施了元评价,然后以“分析影响评教结果的非教学因素→对比各类教师的评教得分并寻求规律→最后利用评教数据中隐藏的规律为教师专业化发提供数据支持”的思路对学生评教数据的应用展开研究,所有结论都建立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对评教指标的内部一致性分析、针对同质教学班多次评教结论的相关性分析、督导评教数据与学生评教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对学生评教数据的有效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证;通过从教学和课程两个维度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探索了评教指标中各指标项的影响能力,并利用因子分析对评教指标的内涵进行降维处理,使评教指标以较为简单的形式阐述对评教结论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因素。数据分析结论表明:导致学生评教产生偏差的原因很多,但比较关键的因素包括了学生对评教的态度、学生对课程的期望、学生内心中的给分标准、学生对大学学习模式的适应度。而影响学生评教态度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是否获得了及时的反馈,是否感受到了校方对学生评教的重视。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学生评教控制模型,利用离散度、偏差度、效标距等指标衡量每个学生评教的准确性,并根据学生评教的准确性程度赋予学生评教权重,实现了对学生评教的元评价。同时,此评教控制模型还面向教务管理人员开设了实时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功能,使教务管理者可以在集成化的环境中直接实现数据分析,为评教数据的及时处理与应用提供了支持。此评教控制模型已经开发完毕,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测试、试应用,并通过对比反馈评教结论前后学生对评教的态度,验证了这一控制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在论证学生评教数据有效性的基础上,对评教数据内部隐藏的规律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影响学生评教结论的非教学质量因素,并通过对特定教师的得分进行分析、挖掘,结合教师自评数据、学生对教师的主观评价和对特定师生的访谈,获取了低评价教师获得低评价的原因和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师使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教师情商和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的冲突四个维度对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发展进行了阐述。最后,本研究根据学生评教数据所揭示的问题,对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索,引入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关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理论,提出了在教师培养中应该加强对教师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培训的要求,强调了教师的知识观对其教学水平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建议。

如风[7](2007)在《“汉语热”逼退“英语热”》文中研究指明 2007年上半年,人们通过来自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等部门的一系列政策变动欣喜地看到,20多年来日渐形成的"英语热",如今终于乍现退烧的迹象。此番退烧的原因主要是在海内外日渐盛行的"汉语热",也就是说,是"汉语热"逼退了"英语热"。"汉学"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学术界,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汉学"存在两种释义,一种是"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即人们常说的"国学";另一种是指国外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等

长枫[8](2007)在《“英语劫”进行时》文中指出 出生在美国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尽管自幼接受英语熏陶,但后来在发表诺贝尔奖获奖演说时,他使用的却是不甚流利的汉语,因为这是他的母语。然而在丁先生的祖国,年轻的国民们被迫拿出一生中的1/4时间来学习英语,这种走火入魔般的全民"英语崇拜",使得人们渐渐丧失了对祖国文化的自信,也使得国家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众多专门人才因英语这只"拦路虎"而横遭扼杀……对于英语不佳的中国人来说,20多年来逐渐潮起的"英语热"俨然是一个无法逃脱的人生劫难,且这个劫难如今正在渐入盛境。

边群[9](2007)在《理论信息·时论摘要(6则)》文中研究说明

潘秀慧,张海彦[10](2007)在《职称外语尺度又放宽》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记者 潘秀慧 通讯员 张海彦)昨天,市人事局转发省人事厅最新通知,该通知再次放宽了职称外语考试的尺度。这个《关于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是继今年初省人事厅对11个专业年满40周岁的职称申报者放宽外语考试要求,又对十余类人免予职称外语考试

二、职称外语考试五类人免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称外语考试五类人免考(论文提纲范文)

(2)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及制度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导向引领
        (二) 我国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现实需求
        (三) 本科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升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二) 师范类专业认证
        (三) 教育学专业
        (四) 人才培养质量
        (五) 课程教学改革
        (六) 制度保障
    四、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及制度保障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取向
    二、核心素养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及制度保障现状调查—以辽宁省两所高校为例
    一、研究设计
        (一) 调查目的
        (二) 问卷设计与实施
        (三) 问卷信效度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及制度保障的总体情况
        (二) 本科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情况
        (三) 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情况
        (四) 本科教育学专业教学方式的情况
        (五) 本科教育学专业制度保障的情况
    三、小结
        (一) 基本信息情况分析
        (二) 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及制度保障现状基本分析
第四章 本科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政策分析
    一、教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政策文本分析
        (一) 教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背景
        (二) 教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结构框架
        (三) 教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内容呈现
        (四) 教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特征揭示
    二、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政策文本分析
        (一)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研制背景
        (二)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指标结构
        (三)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内容呈现
        (四)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特征揭示
    三、本科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政策的导向作用
        (一) 提高本科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规范化
        (二) 推动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的适时改革
        (三) 保障本科教育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五章 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与制度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本科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问题分析
        (一)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高
        (二)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效能发挥不充分
    二、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一) 教育学专业类必修课程与实践联系不紧密
        (二) 教育学专业类选修课程总量不足
        (三) 教育学专业实践课程环节较为薄弱
    三、本科教育学专业教学方式的问题分析
        (一) 高校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有待更新
        (二) 高校教师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本科教育学专业制度保障的问题分析
        (一) 学业成果评价制度过程性考核较少
        (二) 导师制和教授研究室制度实施不理想
第六章 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制度保障的优化策略
    一、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育学专业特色并适时更新
        (一) 立足教育学专业特色设定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 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二、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并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 适当增加教育学专业必修课程实践性
        (二) 调整并丰富教育学专业选修课程
        (三) 保证教育实践时间并丰富教育实践平台
        (四) 积极鼓励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三、信息化时代要求高校拓宽和创新教学方式
        (一) 适时转变教育观念并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 创新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完善和建立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保障制度
        (一) 过程性考核制度实现多次多方式
        (二) 教育学专业增设跨院联合培养制度
    五、完善和推广本科教育学专业教学保障制度
        (一) 明晰教育学专业导师制中教师职责权限
        (二) 推广教育学专业教授研究室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两所地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二、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四节 核心概念和相关衡量指标
        一、核心概念
        二、相关衡量指标
第二章 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文献回顾
    第一节 大学生学业成就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渊源
        二、大学生学业成就研究现状
    第二节 大学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一、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二、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家庭影响因素
        三、大学生学业成就的个人影响因素
        四、大学生学业成就理论评述
    第三节 已有研究总结与拓展方向
        一、本科生学业成就研究的成果贡献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三章 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
        一、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
        二、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评析
        三、布尔迪厄社会文化资本理论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二节 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模型
        一、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模型的核心观点
        二、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模型评析
        三、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模型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三节 期望理论
        一、期望理论的核心观点
        二、期望理论评析
        三、期望理论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四节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核心观点
        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评析
        三、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设计
    第一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分析框架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工具
        一、调查问卷内容
        二、样本高校和样本本科生特征
        三、访谈设计
        四、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工具
    第四节 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
        一、多元线性回归
        二、包含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
        三、分位回归
第五章 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城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一、城乡本科生学业成就调查分析
        二、城乡本科生学业成就特点访谈分析
        三、对城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的讨论
    第二节 不同性别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一、不同性别本科生学业成就调查分析
        二、不同性别本科生学业成就特点访谈分析
        三、对不同性别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的讨论
    第三节 不同个性特征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一、不同期望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二、不同职业兴趣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第四节 不同家庭背景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一、本科生家庭经济背景与学业成就的分析
        二、本科生家庭文化背景与学业成就的分析
        三、本科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分析
        四、本科生学业成就特点访谈分析
        五、对不同家庭背景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的讨论
    第五节 不同专业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层分析
        一、第一个模型:带有随机效应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第二个模型:以均值为结果的回归分析
        三、第三个模型:随机系数分析
        四、第四个模型:以截距和斜率作为结果的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讨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关于研究结论的讨论
    第三节 提升本科生学业成就的对策与建议
        一、本科生:合理设定期望目标,致力提升学业成就
        二、家长:正视家庭文化资本差异,积极督促子女发展学业
        三、地方高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营造良好育人生态
        四、政府: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科学配置公共资源,平衡城乡教育差异
    第四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翻译教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国内翻译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二、国外翻译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二节 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背景及意义
        一、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背景
        二、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意义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 翻译专业教学的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析
        一、着作中的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二、期刊中的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析
        一、国外翻译理论文献述评
        二、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理论评述
    第三节 我国俄语翻译专业研究建议
        一、加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研究
        二、重视翻译教学理论的研究
        三、推动外部学术活动的交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语翻译专业能力培养
    第一节 俄语翻译专业相关概念分析
        一、翻译基础体系论
        二、翻译专业的概念界定
        三、翻译学的基础体系论
    第二节 翻译能力的培养
        一、策略能力
        二、语言单位的翻译能力
        三、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力
        四、使用现代翻译工具的能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第一节 翻译专业课程特点
        一、课程的定义
        二、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
    第二节 俄语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一、俄语翻译专业的成立
        二、俄语翻译专业培养目标
        三、俄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一、俄语口译翻译硕士专业简介
        二、俄语翻译硕士口译课程特点
    第四节 浅析俄语本科翻译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改革
        一、国内外翻译专业课程要求
        二、提高母语水平及汉语素养
        三、增设跨文化交际课程
        四、打开院系壁垒,跨专业课程共享
    第五节 俄语翻译专业本科与硕士课程比较
        一、本科翻译专业课程模式
        二、研究生翻译专业课程模式
        三、对翻译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几点建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任务
    第一节 俄语翻译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本科俄语翻译专业教学方法
        二、口译翻译硕士教学方法
        三、笔译翻译硕士教学方法
    第二节 在学术环境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两种教学模式
        一、模式1:将翻译作为语言学课程的一部分,进行翻译教学
        二、模式2:将翻译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进行翻译教学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课程大纲的设置
        一、第一阶段:以翻译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计划
        二、第二阶段:以语篇内容为基础,翻译为本的教学计划
    第四节 俄语翻译专业测试与评估
        一、俄语翻译专业的测试
        二、俄语翻译专业的评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汉翻译常用技巧及教学原则
    第一节 俄汉语词翻译技巧
        一、俄语成语的翻译
        二、数字的翻译
        三、形动词短语和который连接的定语从属句的翻译
        四、俄语中常用虚词的翻译
        五、副动词短语的译法
    第二节 俄汉文体翻译技巧
        一、科技文体的翻译要点
        二、新闻文体的翻译要点
        三、公文文体的翻译要点
        四、政论文体的翻译要点
        五、经贸文体的翻译要点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的教学原则及建议
        一、俄语翻译专业教学原则
        二、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表一 高校翻译专业教师情况调查表
    表二 高校翻译专业学生调查表
    表三 翻译(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表
    表四 高等学校(含民办)俄语教学情况统计信息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项目专业技术人才激励研究 ——以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A航道整治项目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简介
        1.1.2 项目介绍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3.1 调查研究法
        1.3.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关于项目专业技术人才激励研究
        2.1.2 国内关于项目管理人员激励研究
    2.2 经典激励理论概述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2.2.3 综合激励理论
第三章 专业技术人才特点及激励策略
    3.1 专业技术人才的概念
    3.2 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特征
        3.2.1 具有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
        3.2.2 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3.2.3 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
        3.2.4 普遍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3.2.5 注重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
    3.3 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
    3.4 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策略
        3.4.1 物质激励
        3.4.2 精神激励
第四章 A 航道整治项目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问题分析
    4.1 A 航道整治项目专业技术人才构成情况
        4.1.1 项目人员的组成情况
        4.1.2 年龄结构
        4.1.3 学历结构
    4.2 A 航道整治项目现有激励措施及效果分析
        4.2.1 物质激励方面
        4.2.2 非物质激励方面
第五章 A 航道整治项目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措施
    5.1 激励机制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5.2 A 航道整治项目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措施
        5.2.1 物质激励
        5.2.2 精神激励方面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评教元评价及控制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教育质量的挑战
        1.1.2 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与学生评教
        1.1.3 针对学生评教的争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
        1.3.2 针对学生评教的理论研究
        1.3.3 国内关于学生评教的实践
        1.3.4 各国在学生评教方面的实践状况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理论依据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理论依据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点1:对学生评教数据是否有效、或者有效性程度的检验
        1.6.2 研究点2:对评教指标项的合理性、效用的检验
        1.6.3 研究点3:学生评教偏差分析及其校正模型研究
        1.6.4 研究点4:探索集成化的学生评教数据分析系统和学生评教控制模型
        1.6.5 研究点5:探索学生评教数据隐藏的规律
        1.6.6 研究点6:跟踪评教的定性数据,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指导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与教学班相关的概念
        2.1.2 教学评价的有关概念
    2.2 建构主义的理论
        2.2.1 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2.2.2 “学生主体论”为学生评教合理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2.2.3 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学生评教
    2.3 教学评价的理论
        2.3.1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
        2.3.2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2.3.3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2.3.4 课堂教学评价发展的趋势
        2.3.5 元评价的概念
    2.4 信度与效度理论
        2.4.1 关于信度的理论
        2.4.2 关于效度的理论
    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
        2.5.1 数据的差异性分析理论
        2.5.2 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2.5.3 回归分析理论
        2.5.4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2.5.5 层次分析模型
        2.5.6 数据聚类分析
    2.6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理论
        2.6.1 数据仓库与关系数据库的概念
        2.6.2 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
        2.6.3 SQL Server2005的BIDS对数据挖掘的支持
3 学生评教质量元评价的设计
    3.1 学生评教质量元评价设计的主导思想
        3.1.1 对元评价方法的设计
        3.1.2 元评价的基本流程设计
        3.1.3 对评教数据处理模式的设计
        3.1.4 对学生评教活动控制模式的设计
    3.2 数据转换与整理
        3.2.1 原始评教系统的数据结构分析
        3.2.2 面向数据分析的数据结构设计
        3.2.3 数据转换与数据清理设计
4 学生评教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
    4.1 分析样本的选取及其评教指标
        4.1.1 评教数据样本的组成
        4.1.2 评教指标体系构成简介
    4.2 研究1:学生评教数据的有效性分析
        4.2.1 教师得分的分布状况与整体趋势
        4.2.2 学生评教数据的内部一致性分析
        4.2.3 重复测量的一致性分析
        4.2.4 专家评价与学生评教的一致性分析
        4.2.5 研究结论
    4.3 研究2:评教指标项及其关系的分析
        4.3.1 学生评教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4.3.2 针对教学与课程关系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4.3.3 基于回归分析的指标项关系分析
        4.3.4 面向指标项的因子分析
        4.3.5 研究结论
    4.4 研究3: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影响A校评教分的各种非教学因素分析
        4.4.2 影响B校和C校评教分的各种非教学因素分析
        4.4.3 研究结论
    4.5 研究4:学生评教数据的偏差分析
        4.5.1 学生评教数据的偏差及原因分析
        4.5.2 学生评教数据的协同性分析
        4.5.3 对学生评教数据实施校正的基本思路
        4.5.4 对学生评教数据实施校正的实证分析
        4.5.5 对学生评教数据实施校正的效果分析
        4.5.6 研究结论
    4.6 研究5:面向评教数据基本特性的分析
        4.6.1 针对教师类别的评教结果分析
        4.6.2 针对课程类别的评教结果分析
        4.6.3 青年教师评教得分的趋势分析
        4.6.4 高分教师与低分教师得分状况及原因分析
        4.6.5 研究结论
5 学生评教控制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5.1 学生评教控制模式的系统分析
        5.1.1 需求与设计目标
        5.1.2 系统分析
        5.1.3 用户类别及其职能的分析
    5.2 学生评教控制模型的系统设计
        5.2.1 数据结构设计
        5.2.2 系统功能设计
        5.2.3 系统技术方案
    5.3 学生评教控制系统的功能实施
        5.3.1 分析员的职责与功能
        5.3.2 面向督导人员的模块
        5.3.3 面向任课教师的模块
        5.3.4 面向学生的模块
        5.3.5 面向教务管理者的模块
    5.4 学生评教数据控制的管理模式研究
        5.4.1 加强对学生评教的组织机构建设
        5.4.2 加强对学生评教控制的制度建设
        5.4.3 加强对学生评教的组织与管理
    5.5 学生评教控制模式的实践与评价
        5.5.1 A校对学生评教控制模式的探索
        5.5.2 学生评教控制系统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6 学生评教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6.1 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6.1.1 教师的“专业性"思想
        6.1.2 基于专业性的教师伦理塑造论
        6.1.3 基于专业性的教师教育体系重建理论
        6.1.4 教师的基本知识结构
        6.1.5 容错性知识观的建构
        6.1.6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小结
    6.2 学生评教所反应的教师层面的问题
        6.2.1 教师自评数据与学生定性评价的对照分析
        6.2.2 面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开展访谈
        6.2.3 学生评教数据对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6.3 学生评教反应出的学生层面的问题
        6.3.1 学生对大学学习方法的适应
        6.3.2 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生思维惯性的冲突
        6.3.3 学生对评教活动的态度
7 总结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7.1.1 通过学校个案数据论证了学生评教的有效性
        7.1.2 检验了A校评教指标的有效性并对评教指标进行了归纳
        7.1.3 基于学生评教偏差分析,提出有效的校正模型
        7.1.4 设计开发了学生评教控制系统,并经过了实践检验
        7.1.5 研究了影响学生评教值的关键因素,针对特定类型的教师开展研究
        7.1.6 以跟踪分析定性数据为起点,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指导
    7.2 研究的局限性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师对学生评教活动看法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对学生评教活动看法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常见的几个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附录4 :主要数据表的数据结构
    附录5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理论信息·时论摘要(6则)(论文提纲范文)

防范权贵资本祸害
建议取消职称外语考试
如何守住耕地红线
社科院报告直面信访严峻形势
给《合法私有财产》定义
“非物质民生问题”应引起重视

四、职称外语考试五类人免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省会城市中考体育实施方案比较研究[D]. 项朕昊.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及制度保障研究[D]. 王迎.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1)
  • [3]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两所地方高校为例[D]. 洪文建. 厦门大学, 2019(08)
  • [4]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 韩博文.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5]项目专业技术人才激励研究 ——以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A航道整治项目部为例[D]. 易浩然.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6]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评教元评价及控制模式的研究[D]. 马秀麟. 北京师范大学, 2010(11)
  • [7]“汉语热”逼退“英语热”[J]. 如风. 法制与社会(锐视版), 2007(07)
  • [8]“英语劫”进行时[J]. 长枫. 法制与社会(锐视版), 2007(07)
  • [9]理论信息·时论摘要(6则)[J]. 边群. 理论视野, 2007(05)
  • [10]职称外语尺度又放宽[N]. 潘秀慧,张海彦. 温州日报, 2007

标签:;  ;  ;  ;  ;  

外语专业职称考试五类人员免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