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电池厂19名铅工中毒调查分析

某乡镇电池厂19名铅工中毒调查分析

一、某乡镇蓄电池厂19名铅作业工人中毒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石启炜,李斌[1](2021)在《衡阳市某蓄电池厂铅污染及职工尿铅水平调查》文中认为调查衡阳市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依据GBZ/T 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中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和WS/T 18-1996《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96名(接触组:铅作业人员531名;对照组:非一线职工165名)职工尿铅水平。结果显示,浇片车间、涂片车间和总装车间铅尘(烟)浓度超标率分别为16.7%、50.0%和66.7%;接触组尿铅范围为0.02~2.9μmol/L,超标率为1.7%。接触组尿铅超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车间铅接触工人尿铅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工人尿铅水平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厂工作场所铅浓度呈不同程度的超标,铅作业工人尿铅超标率较低,企业应加强对车间环境和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重视。

赵秋妮[2](2017)在《TRPV5基因多态性与汉族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TRPV5基因多态性与汉族职业性铅暴露工人血铅水平的关系,为筛选高危人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对江苏省7家铅蓄电池厂工作场所中铅烟、铅尘进行现场监测。2.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常规健康体检。3.将工人按血铅水平分组后对工人血铅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血铅与血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PP)的线性相关关系;以血铅作为接触标志物,ZPP作为效应标志物,采用基准剂量计算软件(BMDS)计算血铅基准剂量和基准剂量(BMDL)的95%可信区间下限。4.根据NCBI数据库和文献报道,筛选出8个SNP位点,在低血铅组和高血铅组工人中进行Taqman基因分型实验。5.比较高血铅组和低血铅组工人的TRPV5基因型分布。结果:1.7家企业铅烟检测点合格率为75%,铅尘合格率是69.2%。2.三组研究对象的单因素分析中,血铅值(BLL)、ZPP、性别、年龄、接铅工龄、文化程度、空气中铅浓度、吸烟和饮酒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男性、年龄、文化程度和空气中铅浓度高可能是血铅增高的危险因素;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铅在>100μg/L时与ZPP具有正相关性。以血铅作为接触标志物,ZPP作为效应标志物,血铅基准剂量和BMDL分别为304.29μg/L 和 285.34μg/L(P=0.089)。3.rs4252416基因型在高血铅组和低血铅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控制年龄、性别、吸烟、饮洒和受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携带GT基因型工人高血铅的危险性是TT型工人的0.33倍,提示TT基因型是危险因素。而其他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吸烟、男性、年龄、文化教育程度以及铅外暴露剂量高可能是企业工人高血铅的危险因素,而血铅水平在>100μg/L时与ZPP具有正相关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用ZPP作为低血铅水平(<100μg/L)的筛查指标时,应注意和其他指标联合应用。2.TRPV5 rs4252416的基因多态性与机体血铅水平相关,高血铅组工人与低血铅组工人相比,携带TT基因型者较多,为TRPV5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提供线索。

张玲,李济超[3](2015)在《2011-2013年武汉市某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武汉市某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探讨职业病危害因素对铅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制定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KFC-92A型粉尘采样器进行现场采样;对2011—2013年间该企业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工人血铅、血常规、尿常规等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选择7处监测点进行现场浓度调查,结果铅烟浓度范围为(0.002,0.40)mg/m3,铅尘浓度范围为(0.004,0.825)mg/m3。2011年有3处超标,超标率为42.85%;2012年超标2处,超标率为28.57%;2013年超标1处,超标率为14.29%。2011—2013年对2 349名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为:3年血铅值为(214.8±96.3)μg/L,95%CI为(48.8,401.8)。2011—2013年疑似职业性铅中毒分别为2、0和0例,疑似职业性铅中毒观察对象分别为21、14和25例。铅粉和分片刷片工人血铅值最高,平均值分别为343.8和287.0μg/L。结论该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中铅烟、铅尘超标现象并不严重,职业卫生状况较好,且逐年情况得到改善。部分企业工人身体健康已出现损伤,并出现了铅中毒观察对象。

潘丽波,张金良,刘玲[4](2013)在《铅酸蓄电池厂对环境及人体铅负荷的影响》文中认为通过《中国知网》、Science Direct、PubMed、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筛选1990—2011年发表的关于我国铅酸蓄电池企业对周边环境、职业人群及周围人群影响的文献44篇,涉及我国15个省的34个城市,分析了我国铅酸蓄电池厂生产环境和周围环境状况及对人体铅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业环境中铅尘和铅烟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0322.880 mg/m3和0.0270.710 mg/m3,超标率分别为0100.0%和25.0%95.6%;职业工人的血铅和尿铅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38.0869.4μg/L和0.281.24μmol/L,超过职业接触限制的比例分别为0100.0%和4.8%74.4%;铅酸蓄电池厂周围大气、地表水和土壤中的铅水平分别为0.000 41 420.0 mg/m3、0.00329.925mg/L、0.052 980.00 mg/kg;铅酸蓄电池厂周边儿童的血铅平均水平为91.20531.68μg/L,血铅超过100μg/L的比例为8.9%97.1%。我国铅酸蓄电池厂车间生产环境中铅污染严重,职业工人体内铅负荷较高;厂区周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以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儿童体内血铅水平较高,儿童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方锦斌[5](2012)在《上海市蓄电池行业铅危害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铅(Pb)是一种重金属元素,主要用于蓄电池的生产,在全世界有大量的职业接触人群。IARC将铅列入人类可疑致癌物,在较高剂量的暴露下,铅对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都具有毒性作用。多年来,随着对铅毒性认识的加深,各国都在严格控制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的浓度,但其危害始终存在,特别是在蓄电池行业,各个工艺环节均存在铅的污染,到目前为止,其危害仍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本研究对上海市蓄电池生产、回收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分析铅接触人群的外剂量、血铅、尿铅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职业接触铅人群健康影响效应。在检测蓄电池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浓度的基础上,评价铅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对于采取更好的举措保护铅作业工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蓄电池行业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分为三步,第一步,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上海市13家蓄电池生产、组装和回收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了解其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的密闭化程度、企业采取的防护设施、警示标识的设置等基本情况。第二步,选择5家企业,根据国家规定的方法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浓度。第三步,选择防护设施较差、作业环境恶劣、作业场所铅烟浓度较高的回收企业的92名职业接触铅人群进行尿铅、血铅检测,分析和评估铅对职业接触人群健康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市蓄电池行业中,生产型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大,部分工序采用了自动化、密闭化生产,但也存在防护设施设计不合理、敞开作业等情况,同时不同企业之间在现场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组装型企业均为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差异较大,生产环境不理想,厂房设备简陋,主要采用手2122工具进行生产。回收型企业采用敞开式作业,生产环境恶劣,生产设备简陋,防护设施缺失或不足,职业卫生管理不规范。作业环境铅烟、铅尘检测显示:按照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上海市蓄电池行业作业环境空气中铅烟浓度超标率为26.5%,最高浓度为0.900mg/m3,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10倍,平均浓度(P50)为0.037mg/m3(0.002-0.900mg/m3);铅尘浓度超标率为21.2%,铅尘最高浓度为0.899mg/m3,约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6倍,平均浓度(P50)为0.031mg/m3(0.001-0.899mg/m3)。不同岗位其浓度差异较大,特别是磨边岗位,铅尘平均浓度(P50)达0.620mg/m3,超过职业卫生标准的4倍。生物接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尿铅值和血铅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2(p<0.01);男性工人尿铅与血铅相关系数为0.886(p<0.01),女性工人尿铅与血铅相关系数为0.795(p<0.01)。性别对血铅、尿铅无影响。在各年龄组中,女性铅接触工人血铅、尿铅值分布均衡,不随年龄增加而变化;男性铅接触工人血铅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经卡方检验(p=0.014)和趋势卡方检验(p=0.035)有显着性差异,尿铅分布均衡。将空气中铅接触外剂量与血铅和尿铅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男性工人外剂量与血铅相关系数为0.335(p=0.003),女性工人外剂量与血铅无相关性;男性工人外剂量与尿铅相关系数为0.353(p=0.002);女性工人外剂量与尿铅无相关性。随着工龄的延长,接触的铅量越多,男性血铅、尿铅值逐渐增大(p<0.01),而女性铅接触工人血铅、尿铅值无明显变化。不同岗位铅接触工人血铅分布均衡,尿铅有显着性差异(p=0.02)。以上结果表明:1、改进生产工艺,合理设置防护设施,改善作业环境和加强职业卫生监管是防治铅中毒重要手段,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个体防护也不容忽视。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评价作业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判断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依据。3、通过对铅接触工人外剂量、血铅、尿铅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外剂量指标和血铅、尿铅以及血铅和尿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诊断中标志物指标的选择。

王庆丰,顾庆华,沈美枫[6](2011)在《铅作业工人293名血铅水平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铅作业工人体内铅含量水平。方法采用石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含量,采用希斯美康1000 i血球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293名铅作业工人中血铅超过1.9μmol/L有192人;超标率为65.53%;男工和女工的血铅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都存在负相关。结论 293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较高,企业应改进生产工艺,增强防护措施,对血铅超标者进行驱铅治疗,定期对工人进行体检。

刘弢,金玫华,张鹏,张传会[7](2010)在《我国1991至2008年文献报道的蓄电池企业铅危害概况》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1991至2008年国内医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关于我国部分蓄电池企业职业性铅暴露、铅危害和铅中毒情况。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3个数据库检索1991至2009年所发表的有关蓄电池企业职业性铅暴露、铅危害和铅中毒的相关文献,检索的关键词为铅、铅暴露、铅危害、铅中毒、蓄电池。结果 2003至2008年,我国蓄电池企业的铅烟、铅尘浓度均较1991至2002年分别下降了37.14%、24.39%。2003至2008年,我国蓄电池企业铅烟、铅尘CTWA、超标倍数分别为7.3 mg/m3和6.2倍,CSTEL、超标倍数分别为18.7mg/m3和32.0倍;1991至2002年,我国蓄电池企业铅烟、铅尘平均浓度分别为国家卫生标准的11.7和8.2倍,最大值分别为最高容许浓度的3884.7和5512.8倍。与1991至2002年相比,2003至2008年间各岗位的铅烟浓度均下降,最高为熔铅岗位(83.78%),依次为化成(71.79%)、浇铸(48.57%)、电焊岗位(21.95%);铅尘依次为化成(78.79%)、磨粉灌粉(77.29%)、装配(71.43%)、涂片工种(55.56%)。结论尽管我国蓄电池生产企业的铅烟、铅尘平均浓度较过去有明显下降,但仍然超过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分别为0.03和0.05 mg/m3),铅污染及危害仍较严重,应继续加强监督和管理。

吕敏[8](2010)在《职业接触铅人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铅(Pb)作为一种重金属元素,其危害始终存在,尽管进行了多年的铅中毒防治工作,但在蓄电池生产行业的各个工艺环节,铅危害的问题仍没有解决。本研究在对某市蓄电池生产行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接触组和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健康检查、实验室检测DNA损伤、微核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等方法,研究职业接触铅人群健康影响效应,探讨铅的遗传损伤效应标志物,为选择合适的遗传损伤效应标志物提供依据。同时检测蓄电池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浓度,评价铅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为采取具体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蓄电池行业职业卫生进行现状调查,根据国家规定的方法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浓度。第二部分,选择防护设施较好、一般和较差的3家工厂的187名职业接触铅人群进行健康调查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尿铅、血铅及锌卟啉检测,分析和评估铅对职业接触人群健康的影响;第三部分,采用彗星试验、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和评估职业接触铅人群的遗传损伤效应。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某市蓄电池生产企业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设备简陋,防护设施欠缺或不足,职业卫生管理不规范,空气铅浓度检测合格率仅为36.4%。接触和效应标志物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接触铅人群中尿铅、血铅和锌卟啉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69.5%、16.0%和36.9%;无论是尿铅或血铅水平,还是尿铅或血铅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人数,铅作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01);防护设施较差和防护设施一般工厂的铅作业人员尿铅、血铅和锌卟啉检测结果比防护设施较好的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铅作业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同性别对照组(男性P<0.001,女性P<0.05),铅作业组血小板计数也明显低于同性别对照组(男性、女性均为P<0.001),但铅作业组红细胞与同性别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1)。遗传损伤效应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铅接触组的彗星率、尾长、微核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37.4%、3.48±0.94μm、0.262‰和0.045%,均大于对照组,且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意义(彗星率、尾长和微核细胞率均为P<0.001,染色体畸变率P<0.05),随着血铅或尿铅水平的增高,彗星率有增高趋势,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但彗星尾长间的差异不明显,微核细胞率仅在血铅>1.45μmol/L组或尿铅>0.58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01)。结论:铅对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影响明显,尿铅、血铅和锌卟啉作为职业接触铅人群的生物标志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铅也可引起职业接触人群遗传损伤,彗星试验比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更简便、敏感地检测职业接触人群遗传损伤,但应注意DNA-蛋白交联的交联作用,彗星率作为铅对职业接触人群健康影响的早期监测指标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吕敏[9](2010)在《某乡镇蓄电池厂铅职业危害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吕敏,盛红艳[10](2009)在《某市蓄电池行业铅危害调查》文中认为目的对某市9家蓄电池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了解蓄电池企业职业性铅接触危害现状,为采取具体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对铅职业接触人群进行尿铅和血常规检测。结果某市的蓄电池企业生产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设备和防护设施简陋,空气中铅检测合格率仅为36.4%,尿铅超过诊断值0.58μmol/L者达59.1%。结论蓄电池生产企业铅的职业危害十分严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铅职业危害的干预已刻不容缓。

二、某乡镇蓄电池厂19名铅作业工人中毒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乡镇蓄电池厂19名铅作业工人中毒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衡阳市某蓄电池厂铅污染及职工尿铅水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工作场所铅浓度测定
        1.2.2 观察人群尿铅测定
        1.2.3 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作业场所铅浓度检测
    2.3 尿铅检测结果
    2.4 尿铅含量和铅烟(尘)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2.5 不同工龄尿铅检测结果
    2.6 不同性别尿铅检测结果
3 讨论

(2)TRPV5基因多态性与汉族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词汇表
前言
第一章 铅蓄电池厂铅接触工人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TRPV5基因多态性与血铅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1 现场调查和血样收集
    2 实验室检测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2011-2013年武汉市某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内容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铅酸蓄电池厂对环境及人体铅负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方 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车间环境质量状况和职业个人的铅负荷
        2.1.1 生产环境的铅污染水平
        2.1.2 生产工人体内的铅负荷
    2.2 周围环境和儿童血铅水平
        2.2.1 铅酸蓄电池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2.2 铅酸蓄电池厂对周边地区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
3 结 论

(5)上海市蓄电池行业铅危害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技术路线
第一章 上海市蓄电池行业作业环境卫生学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上海市蓄电池行业铅危害调查
    第一节 车间空气铅烟/尘浓度测定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铅危害调查分析
        1. 对象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职业接触铅人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某市蓄电池生产行业铅危害状况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铅作业工人接触和效应标志物的研究
    1 研究对象、指标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职业接触铅人群遗传损伤效应标志物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某乡镇蓄电池厂铅职业危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内容
    1.2 测定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空气铅浓度
    2.3 体检结果
    2.4 铅中毒发生情况
3 讨论

(10)某市蓄电池行业铅危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1.2.2 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的检测
        1.2.3 血常规测定
        1.2.4 尿铅测定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检测结果
    2.3 血常规检测结果
    2.4 尿铅检测结果
    2.5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设置情况
        2.5.1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2.5.2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3 讨论

四、某乡镇蓄电池厂19名铅作业工人中毒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衡阳市某蓄电池厂铅污染及职工尿铅水平调查[J]. 石启炜,李斌.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21(02)
  • [2]TRPV5基因多态性与汉族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的关系[D]. 赵秋妮. 东南大学, 2017(04)
  • [3]2011-2013年武汉市某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J]. 张玲,李济超. 职业与健康, 2015(07)
  • [4]铅酸蓄电池厂对环境及人体铅负荷的影响[J]. 潘丽波,张金良,刘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03)
  • [5]上海市蓄电池行业铅危害现状调查研究[D]. 方锦斌. 复旦大学, 2012(03)
  • [6]铅作业工人293名血铅水平的调查[J]. 王庆丰,顾庆华,沈美枫. 职业与健康, 2011(10)
  • [7]我国1991至2008年文献报道的蓄电池企业铅危害概况[J]. 刘弢,金玫华,张鹏,张传会.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0(09)
  • [8]职业接触铅人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 吕敏. 苏州大学, 2010(02)
  • [9]某乡镇蓄电池厂铅职业危害调查[J]. 吕敏. 江苏预防医学, 2010(02)
  • [10]某市蓄电池行业铅危害调查[J]. 吕敏,盛红艳. 职业与健康, 2009(23)

标签:;  ;  ;  ;  ;  

某乡镇电池厂19名铅工中毒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