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会取代电视吗?

电脑会取代电视吗?

一、电脑会取代电视机吗?(论文文献综述)

包圣[1](2021)在《非侵入式负荷特征选择与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在成为对终端用户设备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及时反馈的重要手段。随着智能计量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发展,面向用户的供电服务由单纯供能向智能互动转变,因而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深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挖掘与现实指导意义。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目前尚存在特征量的分析不够细致、特征选择主观性强、辨识算法因未充分考虑特征量的信息表达差异而效果欠佳等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系列研究,从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用电行为分析等方面对负荷用电特征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围绕合理的特征选择标准和有效的特征选择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将特征选择方法融入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的改进,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需要,对负荷用电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在利用数据预处理方法对负荷量测数据进行清洗与修补的基础上,对设备暂稳态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各类暂稳态特征量的计算方法,构建能够描述设备用电特性的暂稳态特征集。为提高谐波特征的代表性,提出以主成分分析法对谐波数据进行降维,同时采用基于高斯核密度估计的爬山算法进行主成分浓缩的谐波特征提取方法,实现了对设备用电畸变特性的精准描述。其次,为在特征选择中排除冗余提高相关以优化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效果,提出了一种平衡冗余度和相关度的非侵入式负荷特征选择方法。基于近似马尔科夫毯判定,提出了特征集去冗判别依据,以特征预选次数为度量来确定特征选择的优先级,并采用结合CRITIC权重的互信息法对负荷初始特征集实施去冗处理,基于Relief-F方法建立特征相关度排序算法;在此基础上,本着平衡冗余度和相关度的分析思路,对初始特征集建立特征筛选策略,从而获取具备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的最优特征子集。同时在验证所提方法时,采用以十折分层交叉验证获取最优k值的K-近邻辨识算法,使得算例的结论更为客观、更具说服力。最后,针对各电气特征量在表达不同设备用电特性上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分析了以等特征重要性的欧氏距离为相似性判据的局限性,提出以熵权法配置特征的权重系数,并构建考虑特征加权修正的距离度量矩阵,实现了辨识算法中隶属度矩阵和聚类中心的修正与特征量信息表达能力的密切结合。为提升改进辨识算法的求解能力,进一步提出基于轮廓系数的最优聚类数目确定方法,以及基于最小生成树原理的量测数据暂稳态区间划分方法,有效解决了聚类数目设定不当引起的辨识精度不足及特征量准确抓取问题。总之,本文在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特征选择方法和辨识算法的改进上取得进展,能够较好的实现设备用电更精细的辨识。

沈剑波,王应宽[2](2019)在《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数字农业与数字乡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不同学者所确定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差异较大。该文通过对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讨论,探讨了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的特点及规律。研究发现,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过多过泛、存在异名同义等特征,部分评价指标存在可测性差、内涵过于笼统与宽泛,有些指标已经过时、没有考虑到反映新技术应用的新指标等。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制定统一规范、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对于农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监测及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农业信息化资源与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产业、农业信息化人力资源以及农业信息化政策与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考虑,构建了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可为开展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提供参考借鉴。

封硕[3](2019)在《《第四时代:智能机器人、有意识的电脑和人类的未来》(第6-9节)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受益良多,同时,有关这些新兴技术的话题讨论也逐渐增多。除了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以及热爱研究新兴技术的人之间的科普讨论,人们更渴望能阅读到专业人士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解读和看法。《第四时代:智能机器人、有意识的电脑和人类的未来》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作者在《第四时代:智能机器人、有意识的电脑和人类的未来》一书中主要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两个话题进行了介绍,并针对二者相结合所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引导读者理性看待这些影响,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科技的发展,最终为读者呈现一个事实:新兴技术的产生可以改善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只要人们意志坚强,共同协作,就可以生活的越来越好。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17000余字的英语文本翻译,内容选自《第四时代:智能机器人、有意识的电脑和人类的未来》第六节至第九节。作者为拜伦·里斯(Byron Reese),是世界领先技术研究公司吉奥姆(Gigaom)的首席执行官,致力于探索技术与人类历史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为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报告介绍了此次翻译项目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描述了原文本的主要内容及语言特点,总结了术语、专有名词等词汇的翻译和长难句的翻译。通过运用翻译转换理论,译者旨在使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同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翻译转换理论由卡特福德提出,主要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层次转换主要涉及语法和词汇之间的转换,范畴转换包括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转换。译者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得出以下结论:基于信息类文本重在传递信息的特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主观臆断,译文要体现出信息类文本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译者应大量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和平行文本,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除此之外,译者从翻译转换理论出发,分析该理论在语法、词汇、句子等层面的运用。译者希望此次翻译实践可以帮助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新兴技术,尤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

李梦瑶[4](2019)在《我国维吾尔族乡村政策类信息传播现状研究 ——以和田固玛镇为例》文中提出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了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仍有60%以上人口生活在农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深度贫困的固玛镇位于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地处多民族聚居的南疆敏感地域。除了乡村振兴的难度大以外,维护其乡村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也十分重要。因此,党和国家政策类信息的切实有效传播有利于推动包括固玛镇在内的维吾尔族乡村的发展与稳定。本文以嵌入理论、赋权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依据,主要通过田野调查及深度访谈的方法,并辅以社会网络分析与问卷调查,探析了固玛镇政策类信息传播的现状。研究主要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梳理相关文献,确定研究对象、方法及问题,对相关背景进行调查。第二部分,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固玛镇村民的人口统计学背景与村民对政策类信息的需求、接触、满足情况进行了基本了解。研究发现,村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国家通用语言掌握程度较差;需求方面,村民对农牧养殖类信息需求最高,较偏爱村民大会的传播方式;接触方面,村民主要依靠乡村社会关系与民族关系进行信息的获取、判断、采纳与再传播;村民对当前获取的信息内容与方式较为满意。第三部分,通过田野调查并结合深度访谈,对固玛镇人际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网络的政策类信息传播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固玛镇的村民更倾向于依托人际传播网络获取政策类信息;在“访惠聚”工作队驻村之后,组织传播网络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媒体传播网络在固玛镇的使用频率较低。第四部分,根据调查问卷统计与固玛镇传播网络的分析,总结固玛镇乡村政策类信息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其经验并总结不足,进一步对我国维吾尔族乡村政策类信息传播路径进行探讨。通过本次对固玛镇乡村政策类信息传播现状的研究,希望能为政策类信息在我国其他维吾尔族乡村地区的传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楚小庆[5](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吴俊[6](2017)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文化形态都有其生命周期,都有它的顶峰,因而有它的拐点。2014年被公认为是传统电视发展的拐点,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双重下滑,给电视发展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霾。传统电视发展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方面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传统电视正在迎来最寒冷的冬天,正需要浴火重生、凤凰涅盘;以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新兴电视方兴未艾、前途未卜。面对这种情势,我们亟待需要对电视整个行业进行重新理解、评估和反思。立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语义定义法、种差定义法和语境定义法重新定义了电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是指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以电子技术及设备向联点网络化观众传送活动的图像、音频和信号,主要采取传递信息和提供娱乐的方式为用户创生公共(家庭)领域平台、建构文化论坛、开启观察和体验世界另一扇窗口的大众传媒媒介。为进一步深化对电视的认识,在简要回顾了电视的百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作了类型化处理,本文重点解读了互联网电视、IPTV、OTTTV等新类型。透过电视的诸多类型,我们看到了电视三大显着特征,即线性与非线性并存、集中化与碎片化并存、控制与互动并存。作为进一步理论延伸,我们阐释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需要拓展的四大功能,即在复杂舆论环境中,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功能;在人机互动的技术演进中,探索智慧电视的发展路径;在多元文化中,提升受众与媒体人自身的新媒介素养;在游戏巅峰中,恪守电视文明的进化规律。从纯粹理论世界走入电视现实世界,重新审视电视的生存境遇,我们发现当前电视发展正面临着五大突出矛盾和挑战: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高昂制作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同时电视发展也迎来了难得机遇:宏观政策调控是电视发展的制度红利、市场刚性需求是电视发展的坚实基础、多元技术支撑是电视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重燃电视的发展引擎。推动传统媒体从内容、渠道、平台到管理、经营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并最终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这是国家层面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的强大思想理论基础。媒体融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技术基础、萨弗法则是媒体融合的时间基础、优势互补是媒体融合的功能基础、业态竞争是媒体融合的生态基础、用户需求是媒体融合的动力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为有效破解媒体融合缺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4大共性问题以及理念失衡、路径依赖、路径选择、非对称突破、整体协同不够等5大个性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钥匙。中国电视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把理念融合作为根本指向、把内容融合作为中心内核、把平台融合作为主导逻辑、把渠道融合作为主要延伸、把技术融合作为动力支撑。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文以实证分析法梳理了《爸爸去哪儿》的范本价值,并继而由节目层面的融合发展上升至对整个湖南广电传媒生态圈构建的思考。湖南卫视+芒果TV“一体两翼、双引擎发展”战略,是国内传统媒体不甘新媒体碾压之势而加速催生的广电融合发展典范。在台网融合互动过程中,实现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同时有利于探索国有传媒企业在人才流动、机制创新、对接资本等多方面的创新。毫无疑问,湖南广电的标本意义在于,为当前国内传统媒体探寻转型之道,目前来看,效果明显,至于纵深发展的结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如果说融合发展体现的是电视的实践理性,那么多维进化彰显的是电视的纯粹理性。作为一种全面而深刻的电视进化理论,需要重新描述和阐释电视融合之后的应然状态,即电视要融合成什么样貌,这就为我们敞开了电视研究的多维高度。电视的多维进化不同于有机体的进化是自然而然、必然性进化,更不是达尔文主义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而是借助人类科学技术、理性、民主和法治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基本前提,控制和利用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直接后果、虚幻化和碎片化是难以察觉的技术陷阱、超越“技术陷阱”而获重生是破解技术斯芬克斯之谜的有效途径。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媒介技术只是个工具,而人才是目的本身。我们要高度警惕理性沦为技术的奴仆,有必要发起一场数字化的理性抗命,防止公民被数字化的自我蚕食;要相信理性、坚守理性、弘扬理性,因为自由意志需要理性:控制意味着对我们所控制的东西负责任;一切技术进化都有得有失,实际上一切进化都是利弊皆有的交易。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电视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集成大众智慧,让用户参与选题、参与设计、参与创新、参与内容创造;要以众汇智、以众聚力、以众创新,努力在激活“众”平台效应上优化民主结构,改善民主质量。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法治是人类治国理政的理性选择,是优于一人之治的理想方式。法治所蕴含的理想、精神、价值、方式和手段给人类以知识、智慧、启迪和力量,它既能为人类定纷止争,又能引导人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因而提供一种争议和秩序统一的规范。电视作为人类文明和伦理精神的传播使者,必须用法治来规约其成长和发展行为:法治要求电视传播符合客观事实的内容、法治要求电视传播合法的内容、法治寻求表达自由和政府管制平衡、治保障电视发展的合法权益。经由多维进化,电视才可能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负责任的主流媒体,才能为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

尤文奎,胡泳[7](2014)在《电视的未来》文中指出传统电视行业,包括电视台、电视内容商、电视运营商等,被网络视频颠覆的命运似乎不可避免。电视的未来建立在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上,而移动视频又是其中的关键。国内电视台要应对网络视频的挑战,在经营上要实现八大转型。最终,随着电视机终端全面智能化的到来,互联网电视将成为主流的电视服务形式,甚至会取代目前有线电视的主导地位。

李洪君[8](2014)在《当代乡村消费文化及其变革:一个东北村庄的物质、规范与表达》文中提出本文以东北河村作为田野工作地点,在发展社会学“后发展效应”的分析框架内,观察中国普通农村消费文化(物质消费文化、规范型消费文化、表达型消费文化)的表现特征与发展脉络。本文以专题式民族志作为文本范式,描述并讨论河村呈现的后发展地区消费文化“后发展”的景观。河村自1980年代以来在住房、家用电子设备领域发生了“静悄悄的消费革命”,其发生机制如下:国家通过将公共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开放农村市场、提升农民收入等公共政策,塑造了农村消费革命的大环境。“人民公社”时期的社区记忆推进了农村消费革命的广度与深度。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乡二元消费结构。河村的“物质消费文化”经历了跨越式发展:河村传统的自然经济平台上的物质产品在没有技术革新、规模生产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到商品的符号化竞争平台。时间、空间在社区的地方性知识体系里被物质化。河村的规范型消费文化日益多元化。(1)当全能型国家从村庄退出、当家庭重新作为生产单位、当家庭日益小型化/核心化之后,在家庭消费过程中,集体主义在家庭整体与成员之间被重视、利他主义在家庭成员之间得以张扬,其端在于维护家庭这个生产、消费、情感各功能集于一体的基层社会单位的稳定。(2)作为家庭与其姻亲家庭、子代家庭交际消费项目中的彩礼消费,其功能之一系为已婚女性提供生活保障。(3)社区消费规范是社区集体意识的反映,回应着村民消费过程中的越轨与失范:熟人社会里明显超出消费者经济能力的消费、明显暴露女性“性征”的消费行为遭到否定性评价;返乡青年的奢侈性消费、村民的日常服饰则获得宽容对待。表达型消费文化表现为社会成员在消费领域内的自我认知与表达。(1)村民在衣食住行各领域的时尚追求目标是以城市为代表的“文明的进程”,但在基层市场共同体的参照下,村民制造了衣食住行各领域的“地方化时尚”,展示了以“我”为主的“自我型”消费。(2)村民在电视节目的消费过程中有清醒而完整的自我。(3)消费维度的“自我”也呈现于村民的休闲体育消费过程中:他们在国家意志、大众传媒、市场经济、地方性知识所确立的消费规范中,用休闲的方式消费着自己的身体,并通过实践将它转化为自己的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针对农村消费文化的型塑机制,本文在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及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宽泛的“生存——享受”二分法分析框架。其中,(1)生存型需要(生理、安全)由生存型物质消费提供满足;享受型需要(社会交往、归属、尊重、情感、自我实现、精神文化生活等)由享受型消费提供满足,享受型消费包括规范型消费与表达型消费。(2)消费者在生存型需要满足后,在边际效益递减效应的驱使下,会将持续追加的消费投入到享受型消费。在生存型需要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将消费重心转向享受型需要将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其中,弱经济效益、强社会效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很难由市场提供,这正是市场化经济、开放社会背景下政府介入地方性消费文化型塑机制的有效之途。本文认为,后发展地区消费文化的后发展之路不必然走向消费主义。尽管消费具有相对于生产的独立性,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核心与边缘的全球化体系中,位于边缘地区的后发展地区极易被城市、发达国家等文化核心的示范效应所裹胁,但物质的“社会生命”本身也具有后发展效应,致使后发展地区的物质消费文化表现出跨越式发展。人们或能跨越奢侈/昂贵物质消费的“卡夫丁峡谷”,透析物质消费差异化逻辑背后的控制机制,甚至形成“后物质主义”认知,并在日益多元化的地方性消费知识的规范下,在基层市场共同体的参照下,在衣食住行及精神文化生活中创造出富有“地方性时尚”特征的个性化消费,并获得生活领域内的自我。河村经验表明,后发展地区具有形成“后物质主义”消费文化的可能。

李新祥[9](2013)在《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全面梳理了国内外数字时代读者阅读行为研究文献,描述了研究现状,讨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整合分析了我国历年全国国民阅读及相关调查的数据,对抽象的、理论化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进行可操作化描述,提炼出一个包括阅读主体、阅读媒介、阅读环境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基于调查所得4256个样本数据,展开量化研究,描述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具体表现。调查发现:(1)数字化时代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在数量上是不断扩大的,总体阅读率上升。但阅读主体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结构异常复杂。数字时代我国国民对阅读重要性进一步认可,对纸质阅读的前景不如网络出现前那么乐观,但依然有相当比重的读者对“数字阅读会取代纸质阅读”的观点不太认可。读者的阅读需求进一步多元化,知识需求依然是第一需求,但资讯需求提升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思想需求和审美需求没有随着数字化进程减弱,反而有提升的趋向。读者的阅读耐心减弱是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而阅读能力、阅读目的、阅读积极性、阅读范围、阅读量等指标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变化。个人阅读总体满意度提升不明显,尤其是女性读者的阅读满意度比会上网前还有所降低。读者阅读习惯发生改变的比例较高,但认为“改变程度有限”的比“改变很大”的还是要多,而且读者比较认可自己的阅读习惯。(2)从阅读媒介维度看,数字阅读媒介兴起,书报刊等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率提升乏力。但远未到唱衰纸本阅读的时刻,纸本阅读依旧有其魅力,将在很长时期内与数字阅读并存。数字阅读的付费意愿有所增强,但仍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3)阅读内容方面,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浅阅读”、泛阅读的取向明显。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信息获取超越知识习得,新闻关注超越文学感受,娱乐追求超越理论探讨,但这并不表明经典、知识、文学、理论阅读的缺失。(4)阅读方式上,由过去单纯的读,变为现在的读、听、看三种方式并存。随着多种媒体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快速浏览和扫读超越慢速凝视和审读,选择性阅读超越接受性阅读,跳跃性阅读超越连续性阅读,“F”式阅读超越“Z”式阅读。在传统纸质文献上深度阅读的频率和时长均有下降的趋向,但研究性阅读并没有受到轻视。(5)阅读环境方面,第一,在途阅读兴起,传统的图书馆、书店作为阅读场所其吸引力有所降低,去咖啡馆阅读的兴起说明读者对阅读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读者对个人阅读环境改善的认可度高于对社会总体阅读环境改善的认可度,说明社会阅读环境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第三,读者认可社会各界为改善和促进国民阅读做出积极努力,大多数读者个人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结合个人访谈和专家访谈,质化方法与量化方法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探寻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原因和影响。作者认为数字化技术引发的阅读媒介发生变化,是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直接原因;现代市场化、产业化体制下发展的中国媒介的重合性和叠加性,是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特殊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的变化,是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环境因素;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在信息素养、生活形态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导致阅读需求的变化是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基础原因。从个体读者而言,阅读行为嬗变的积极影响是阅读更自由便捷,相应的,读者的精神生活也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消极影响可以概括为数字阅读硬件设备存在的缺陷形成不良影响、阅读耐心的减弱、思想深度的缺失等。从社会性影响而言,积极的方面表现为阅读行为的嬗变会推动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进程,消极的方面则表现为对政治权威的怀疑、对经济发展的迷茫、对文化发展的失望和对社会共同理想的消解。应对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主要包括:(1)就国民个体而言,首先要树立能够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大阅读观”,要有“阅读是一种权利”、“阅读并非万能”的意识;其次要提升阅读素养;第三要建构自己的意识框架。家庭组织可以在优化家庭阅读硬环境、塑造家庭阅读软环境两方面努力,特别注意要避免数字媒介成为孩子的“保姆”。(2)政府组织的对策包括:将促进国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是促进阅读的根本之策,加强阅读的权利意识,政府在主导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释放全社会的积极性,努力消除“阅读障碍”和“阅读歧视”,加强基层阅读服务组织建设,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的协同性和长效性,提升社会组织参与阅读推广的积极性等。(3)教育组织应该承担特殊重要的角色并发挥重要的功能。就基础教育组织而言,理念层面要明确“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是阅读教育的落脚点”,阅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思想自由和敢于表达的公民。操作层面主要是建设专业的阅读指导教师队伍、推进分级阅读、迎接数字化等。高等教育组织应成为国民阅读的示范中心,要改善大学生的阅读结构,要发挥高校教师意见领袖的作用,大学生可成为推广国民阅读的志愿者,高校的阅读资源向社会开放,高校应为社会培养专业的阅读指导人才等。(4)媒介组织的对策:遵循扩大信息流量、追求阅读价值、追求易读指数、追求美学品格的原则,优化传播渠道,顺应媒介融合,生产与传播能满足和引导读者需求的阅读产品。(5)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公共阅读资源,提高阅读服务水平;顺应阅读媒介形态的变动潮流,开展新型阅读服务。其他社会组织也应该为促进国民阅读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各界应该通力合作,构建更个性化、更快捷、更有效、更准确的交流信息、知识、情感、思想的阅读生态。

姚尧[10](2013)在《酝酿中的电视行业危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媒体时代,传媒需要具有互动性,网络视频应运而生,并成为传统电视业的挑战者。2013年9月30日下午,东芝宣布于本财年结束之前将在其亏损的电视部门裁员50%,并关闭三家海外工厂的其中两家。这也许只是电视机市场中的一件小事,但纵观整个电视业,在互联网概念的冲击下,不管是内容商、运营商,还是终端生产商,都面临着来自于网络视频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传媒需要具有互动性。在大数据时代,广告商需要观众的数据化肖像。在多元化时代,人

二、电脑会取代电视机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脑会取代电视机吗?(论文提纲范文)

(1)非侵入式负荷特征选择与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发展
        1.2.2 非侵入式负荷特征量的分析
        1.2.3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特征选择
        1.2.4 居民用户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非侵入式负荷用电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数据预处理
        2.2.1 异常数据筛除
        2.2.2 基于时间戳的非规则时序数据处理
        2.2.3 基于线性插值的数据补缺
    2.3 负荷用电特征提取
        2.3.1 用电设备的分类
        2.3.2 稳态特征提取
        2.3.3 暂态特征提取
    2.4 负荷用电特征的算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冗余度和相关度分析的非侵入式负荷特征选择
    3.1 引言
    3.2 非侵入式负荷特征选择的必要性讨论
        3.2.1 特征工程理论
        3.2.2 非侵入式负荷特征选择的意义
    3.3 平衡冗余度和相关度的非侵入式负荷特征选择方法
        3.3.1 结合互信息理论与CRITIC权重法的特征集冗余度筛选方法
        3.3.2 基于Relief-F的特征相关度排序算法
        3.3.3 平衡冗余度与相关度的特征选择方法及其步骤
    3.4 算例分析及讨论
        3.4.1 平衡冗余度和相关度的非侵入式负荷特征选择方法的应用
        3.4.2 基于十折分层交叉验证法K-近邻辨识算法最优k值的获取
        3.4.3 不同特征集应用于辨识算法的结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计及特征量信息表达差异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
        4.2.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公式推导
        4.2.2 隶属度
        4.2.3 局限性分析
    4.3 基于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居民用户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4.3.1 基于熵权法的特征权值的获取
        4.3.2 距离度量矩阵的改进
        4.3.3 结合特征权值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实现步骤
    4.4 求解方法
        4.4.1 基于轮廓系数评估的最优聚类数的获取
        4.4.2 基于最小生成树原理的暂稳态区间的提取
    4.5 算例分析及讨论
        4.5.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改进前后的辨识效果对比
        4.5.2 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应用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2 数据来源
3 研究方法与思路
4 结果与讨论
    4.1 相关文献统计
    4.2 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梳理
    4.3 分析与讨论
5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5.1 评价指标的筛选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 结论与展望

(3)《第四时代:智能机器人、有意识的电脑和人类的未来》(第6-9节)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 Two Background of the Source Text
    2.1 Author of the Source Text
    2.2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2.3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1.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3.1.2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 Theory
    3.2 While-translation
        3.2.1 The Translation of Terms and Proper Nouns
        3.2.2 The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3.3 Quality-control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Level Shifts
    4.2 Category Shifts
        4.2.1 Structure-shifts
        4.2.2 Class-shifts
        4.2.3 Unit-shift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Enlightenment
    5.2 Problems to Be Solved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Appendix Ⅲ

(4)我国维吾尔族乡村政策类信息传播现状研究 ——以和田固玛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乡村信息供需研究综述
        1.2.2 乡村传播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1.4.1 政策类信息的概念界定
        1.4.2 相关理论支撑
    1.5 研究思路与实施阶段
第二章 研究地点概况与研究设计
    2.1 研究地点的确定
        2.1.1 选择研究地点
        2.1.2 研究地点政策背景
        2.1.3 样本村概况
    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2.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2.2.2 样本容量及抽样方法
        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2.4 信度与效度检测
    2.3 深度访谈设计
        2.3.1 访谈提纲设计
        2.3.2 访谈人员数量及抽样方法
        2.3.3 访谈开展情况
第三章 固玛镇政策类信息传播现状调查分析
    3.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考察
        3.1.1 样本性别比例
        3.1.2 样本年龄结构
        3.1.3 样本受教育程度
        3.1.4 样本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3.1.5 样本月收入
    3.2 村民政策类信息需求现状
        3.2.1 村民对政策类信息类型内容的需求
        3.2.2 村民对政策类信息传播渠道的需求倾向
        3.2.3 村民接受政策类信息的意愿
    3.3 村民政策类信息接触现状
        3.3.1 政策类信息的获取
        3.3.2 政策类信息的判断
        3.3.3 政策类信息的采纳
        3.3.4 政策类信息的再传播
    3.4 村民政策类信息满足现状
        3.4.1 村民对政策类信息获取的满意程度
        3.4.2 村民对政策类信息传播渠道的满意程度
第四章 固玛镇政策类信息传播网络分析
    4.1 固玛镇人际传播网络
        4.1.1 人际传播中的传播者与传播对象
        4.1.2 人际传播的形式
        4.1.3 人际传播与社会网络分析
    4.2 固玛镇组织传播网络
        4.2.1 村民委员会
        4.2.2 “访惠聚”驻村小队
        4.2.3 学校与教育机构
        4.2.4 组织之间的合作
    4.3 固玛镇大众传播网络
        4.3.1 大众媒体总体接触情况
        4.3.2 广播成为村民首选媒体
        4.3.3 电视的使用频率较高
        4.3.4 报纸与书籍杂志的接触频率较低
    4.4 固玛镇新媒体传播网络
        4.4.1 电脑互联网普及率低
        4.4.2 移动互联网络发展缓慢
第五章 固玛镇政策类传播存在的问题
    5.1 乡村社会的背景因素问题
        5.1.1 政治历史因素造成部分传播阻力
        5.1.2 文化水平与语言能力的局限
        5.1.3 经济条件的限制
    5.2 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准确性较弱
        5.2.1 意见领袖能力有待提高
        5.2.2 真实性和权威性难以保证
    5.3 组织传播网络传播亲民性偏低
        5.3.1 组织者能力有待提高
        5.3.2 传播过程中赋权能力偏低
    5.4 大众传播网络缺少本土特色
        5.4.1 大众媒体对政策类信息传播的重视度偏低
        5.4.2 部分传播媒体与村民理解力之间存在距离
        5.4.3 镇村级媒体在政策类信息传播中的缺失
    5.5 新媒体传播网络利用率低
第六章 我国维吾尔族乡村政策类信息传播路径探讨
    6.1 赋权视角下的传播路径
        6.1.1 沟通赋权:提高维语语音传播比例+持续推进通用语言的普及
        6.1.2 议程赋权:增强组织的主动性+加强传播中的民族仪式感
        6.1.3 体系赋权:完善乡村体制+发挥村民自身角色
    6.2 多元传播网络结合路径
        6.2.1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
        6.2.2 “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网络
    6.3 维吾尔族民族特色传播路径
        6.3.1 合理利用维吾尔族民族节日进行传播
        6.3.2 有效选择维吾尔族民族艺术形式进行传播
    6.4 多重媒体共同作用路径
        6.4.1 提高地方媒体的使用率
        6.4.2 加快乡村新媒体网络建设
        6.4.3 推进县级媒体融合发展
        6.4.4 增强5G趋势下的网络广播的建设与短视频传播
第七章 研究小结与不足
    7.1 研究小结
    7.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关于固玛镇政策类信息传播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2:固玛镇政策类信息传播现状的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3:田野调查期间部分图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6)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叙事逻辑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理解电视的新语境
    2.1 传统定义的消解与新概念的勃兴
        2.1.1 语义定义法透析电视的一般规定性
        2.1.2 种差定义法彰显电视的特有功能
        2.1.3 语境定义法生发电视概念全新意蕴
    2.2 电视形态的嬗变
        2.2.1 新类型与新样态
        2.2.2 新旧特征的并存与呈现
    2.3 电视功能的拓展与延伸
        2.3.1 传播渠道多样化与电视主流坚守
        2.3.2 人机互动与智慧电视
        2.3.3 多元文化与新媒介素养
        2.3.4 游戏巅峰与文明进化
3 重审电视的生存境遇
    3.1 当代电视发展的窘境
        3.1.1 传统电视的衰落
        3.1.2 新兴电视的纠结
    3.2 当代电视发展面临的五大矛盾
        3.2.1 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
        3.2.2 大制作高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
        3.2.3 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
        3.2.4 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
        3.2.5 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
    3.3 当代电视发展的时代新坐标
        3.3.1 宏观政策调控释放制度红利
        3.3.2 市场刚性需求助推电视新发展
        3.3.3 多元技术驱动电视智慧发展
4 传统媒体互联网化下的电视融合发展
    4.1 媒体融合的一般理论及其启示
        4.1.1 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传播密码
        4.1.2 技术在媒体融合中的时间战
        4.1.3 优势互补丰富融媒功能
        4.1.4 媒体融合中的生态位竞争
        4.1.5 用户需求驱动媒体融合
    4.2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五重维度
        4.2.1 新旧媒体基因下的理念更新
        4.2.2 台网融合下的路径依赖
        4.2.3 技术战略中的路径选择
        4.2.4 创新创业下的非对称突破
        4.2.5 顶层设计下的整体协同
    4.3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体系化构想
        4.3.1 深度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
        4.3.2 内容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内核灵魂
        4.3.3 平台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关键逻辑
        4.3.4 渠道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主要延伸
        4.3.5 技术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动力支撑
5 传统电视到融媒范本:基于个案的实证分析
    5.1《爸爸去哪儿》开拓三级产业链进阶模式
        5.1.1 核心产品产业链奠定致胜关键
        5.1.2 附属产品产业链催生蝴蝶效应
        5.1.3 跨界产品产业链拓展模式空间
    5.2 “一体两翼”打造台网互动新生态
        5.2.1 内容独播与自制+定制
        5.2.2 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
        5.2.3 人才流动与机制创新
    5.3 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5.3.1 资本运作与芒果生态圈的构建
        5.3.2 增量资本化运作与芒果跨越式发展
        5.3.3 探路国有传媒企业资本化运作的国家样本
结语:电视的多维进化及应然状态
    一、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双刃剑”
    二、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
    三、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
    四、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后记

(7)电视的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正在到来的颠覆
视频网站的困境
互联网电视 (OTT TV) 才是电视的未来
电视未来的八大转型
移动视频是OTT TV的关键
智能电视终端的革命
电视变成应用

(8)当代乡村消费文化及其变革:一个东北村庄的物质、规范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意义与研究范围
    1.2 关键概念和运用的理论分析框架
    1.3 相关学术史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河村:一个东北移民山村
    2.1 村落背景:地理与历史
    2.2 河村概况
    2.3 村庄经济
    2.4 河村的社会团结机制:弱社区记忆、低度的社会分化
3 静悄悄的消费革命
    3.1 住房更新热潮
    3.2 耐用消费品时代的来临
    3.3 消费革命的发生学
4 物质消费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4.1 后发展地区自然物质的符号化
    4.2 时间的物质化:儿童节
    4.3 空间的物质(商业)化与符号化
5 规范型消费文化及其变革
    5.1 家庭消费规范:集体主义与利他主义
    5.2 家庭间的交际消费:彩礼
    5.3 多元化的社区消费规范
6 表达型消费文化的萌生
    6.1 以物质依赖为基础的自我呈现:地方性时尚
    6.2 精神文化消费中的自我呈现:休闲消费
7 需要层级、精神文化消费与公共政策选择
    7.1 人的双重属性与需要/消费层级
    7.2 边际效用与需要/消费层级
    7.3 村庄的精神文化产品与政府的公共政策选择
    7.4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后发展地区“后物质主义”消费文化的可能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我国国民阅读行为研究的文献统计与方法选择
        1.2.2 我国国民阅读行为研究成果述评
        1.2.3 评析:我国国民阅读研究存在的问题
        1.2.4 国外对数字时代阅读行为问题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3.2 范畴界定
        1.3.3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可操作化描述
        1.3.4 研究的基本框架
        1.3.5 研究的理论工具与方法
2 已有相关调查结果的整合分析
    2.1 与本课题有关的调查
    2.2 我国阅读媒介发展状况
        2.2.1 纸质阅读媒介发展情况
        2.2.2 数字阅读媒介发展情况
    2.3 我国成年人阅读媒介接触情况
        2.3.1 我国成年人媒介接触状况
        2.3.2 我国成年人媒介使用目的
        2.3.4 我国成年人使用各种阅读载体的场所
    2.4 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状况
        2.4.1 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状况及变化
        2.4.2 我国成年人读书目的及不读书的原因
        2.4.3 我国成年人的图书获取途径与家庭藏书量
        2.4.4 我国成年人最喜爱的图书与作者
    2.5 我国国民报刊阅读状况
        2.5.1 我国成年人报纸阅读率与阅读量
        2.5.2 我国成年人的期刊阅读状况
    2.6 我国成年人音像电子出版物阅读状况
    2.7 我国成年人数字出版物阅读状况
        2.7.1 我国成年人数字出版物阅读总体情况
        2.7.2 我国成年人电子书刊阅读状况
        2.7.3 我国成年人上网情况及网络阅读状况
        2.7.4 我国成年人手机及移动阅读状况
    2.8 小结:与本课题有关的调查给予本研究的启示
3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3.1 研究流程
    3.2 问卷调查
        3.2.1 问卷设计
        3.2.2 采样过程
        3.2.3 调查实施
        3.2.4 数据分析
    3.3 个人访谈
        3.3.1 开展个人访谈的目的
        3.3.2 个人访谈问卷
        3.3.3 挑选被采访者的原则
        3.3.4 采访人
        3.3.5 采访情况
    3.4 专家访谈
        3.4.1 专家访谈的目的
        3.4.2 专家访谈问卷
        3.4.3 挑选被采访者的原则
        3.4.4 采访人
        3.4.5 采访情况
        3.4.6 采访内容的记录与分析
4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表现
    4.1 基于阅读主体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1.1 我国国民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及嬗变
        4.1.2 我国国民对阅读前景的认知及嬗变
        4.1.3 我国国民阅读需求的嬗变
        4.1.4 我国国民的阅读素养认知及嬗变
        4.1.5 我国国民的阅读效果认知及嬗变
        4.1.6 我国国民对阅读习惯变化的认知及嬗变
        4.1.7 小结
    4.2 基于阅读媒介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2.1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率变化
        4.2.2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频率嬗变
        4.2.3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时长嬗变
        4.2.4 我国国民的数字阅读付费行为及嬗变
        4.2.5 小结
    4.3 基于阅读内容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3.1 我国国民的阅读主题偏好及嬗变
        4.3.2 我国国民的作品符号类型偏好及嬗变
        4.3.3 我国国民的作品长度类型偏好及嬗变
        4.3.4 我国国民对广告的接受度及嬗变
        4.3.5 小结
    4.4 基于阅读方式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4.1 泛读与研读并存
        4.4.2 职业/专业阅读
        4.4.3 通过网络分享阅读心得
        4.4.4 小结
    4.5 基于阅读环境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5.1 我国国民的阅读场所偏好及嬗变
        4.5.2 我国国民对阅读环境的评价及嬗变
        4.5.3 我国国民对阅读对策的认知
        4.5.4 小结
5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原因
    5.1 影响国民阅读行为的因素
    5.2 阅读媒介的变化
        5.2.1 数字化技术引发的阅读媒介变革
        5.2.2 中国媒介发展的市场化与产业化
    5.3 阅读的社会环境因素
        5.3.1 政治环境
        5.3.2 经济环境
        5.3.3 文化环境
    5.4 阅读主体因素
        5.4.1 人口发展
        5.4.2 阅读需求
        5.4.3 生活形态
6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影响
    6.1 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影响分析的角度设置
    6.2 阅读行为嬗变在国民个体层面的影响
        6.2.1 阅读行为嬗变对国民个体产生的积极影响
        6.2.2 阅读行为嬗变对国民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
    6.3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影响
        6.3.1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积极影响
        6.3.2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消极影响
7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
    7.1 国民个体与家庭组织的对策
        7.1.1 国民个体的对策
        7.1.2 家庭组织的对策
    7.2 政府组织的对策
        7.2.1 国际社会与国外政府在促进国民阅读方面的部分举措
        7.2.2 我国政府组织应对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建议
    7.3 教育组织的对策
        7.3.1 教育组织应对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特殊作用
        7.3.2 基础教育组织的对策
        7.3.3 高等教育组织的对策
    7.4 媒介组织的对策
        7.4.1 媒介组织向读者传播阅读产品的基本策略
        7.4.2 媒介组织向读者提供怎样的阅读产品
        7.4.3 媒介组织通过什么渠道向读者提供阅读产品
    7.5 公共图书馆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对策
        7.5.1 公共图书馆的对策
        7.5.2 其他社会组织的对策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3 后续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表录与图录
附录2: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四、电脑会取代电视机吗?(论文参考文献)

  • [1]非侵入式负荷特征选择与识别研究[D]. 包圣. 山东大学, 2021(11)
  • [2]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沈剑波,王应宽.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4)
  • [3]《第四时代:智能机器人、有意识的电脑和人类的未来》(第6-9节)翻译实践报告[D]. 封硕.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我国维吾尔族乡村政策类信息传播现状研究 ——以和田固玛镇为例[D]. 李梦瑶.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5]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6]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D]. 吴俊. 武汉大学, 2017(06)
  • [7]电视的未来[J]. 尤文奎,胡泳. 新闻爱好者, 2014(07)
  • [8]当代乡村消费文化及其变革:一个东北村庄的物质、规范与表达[D]. 李洪君.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2)
  • [9]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D]. 李新祥. 武汉大学, 2013(05)
  • [10]酝酿中的电视行业危机[J]. 姚尧. 中国经济信息, 2013(20)

标签:;  ;  ;  ;  ;  

电脑会取代电视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