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承天理论的佛教渊源及其文化意义

二承天理论的佛教渊源及其文化意义

一、二程天理论的佛学渊源及其文化学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贾午炜[1](2021)在《北宋理学家儒佛交涉问题研究 ——以张载、二程的《大学》诠释为中心》文中提出

林青[2](2020)在《王夫之气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气”的强调是王夫之哲学思想的重要特点。本文从探究王夫之气论的思想来源出发,重点研究其本体论、宇宙论、人性论等哲学思想。王夫之气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易学哲学思想,二是张载的气论思想。王夫之认为,《易》揭示了世界的“生生不息”,宇宙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万物都处于生化流行之中,这个世界是“动”的,这个“动”就根源于形成天地万物的“太虚”本体是运动不止的。这样,王夫之就把朱熹所说的不动的“理”的形上世界,统归于一个健动不息的“动”的世界。王夫之认为,张载的思想不仅指明了万物起源于太虚本体,并由此进一步说明了万物生灭、人之生死问题。在本体论上,王夫之以“太极”为本体。在王夫之看来,“太极”并非是如朱熹所说那样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而是阴阳未分、理气浑沦之实体。作为气之“本体”的太极虽虚而无形却是实有。他以之为理论依据,对老庄的“无中生有”和佛教的“空无”“寂灭”之论展开了批评。王夫之从“体用相胥”思想出发,以“气”的“实有”扭转了程朱“贵理贱气”的观点。他认为,理为依附于气之理,必需要在气上见理。王夫之看重气对形上之道与理的开显作用,即形上之道、理虽然对形下的气与器有着制约和约束作用,但如果没有气的存在,也就没有具体的凝聚为人的道德理性的仁义道德的存在。质言之,道、理都必须需经由气与器来呈现及彰显其实际价值,所以,理气不离,道器不离。在气化宇宙论上,王夫之以万事万物为形上本体之发用流行。太极虽虚却能化生万物而周游不碍,故又可称之为神。天地之化,是太虚之理的神妙,故而,王夫之把气之化又称之为“神化”。就气化宇宙论而言,万物都发生于太极阴阳二气变合之后,因此,就道器、理气、性气的关系而言,道、性、神必须在气上才得显现。在气化人性论上,王夫之认为,性从本源上看,源于形上太虚之气,从性的实现上看,则是要气化以后才能落实,故而,不能脱离气言性。王夫之从气化论出发,认为性即是气之理,形上的太虚絪缊虽然理气俱备,但其无形无象,只有在气化之后,理气才能为人所见。而这个气化过程,实际是太和絪缊之气“一本化万殊”的过程。即是说,人与万物之质都是有限的、具体的气,其中的性也是因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换言之,“性”意味普遍的“天理”分凝于万殊之质中所成,而具体的形质也预示着气的限定,所以万殊不可复归于一。王夫之不同于程朱将人之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重人性论,而是通过“继善成性”和“性日生日成”的思想,力图将人性中形而上的超越成分建构在现实的气质之中。

王越[3](2020)在《二程理学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刑罚阐释仁义,用仁义评价刑罚,是儒家法思想的核心内容。法思想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应有之义,二程承孔孟之道统,其理学思想体系中亦闪烁着法思想的光芒。理学家们在看待理与法的关系时认为,法之一物,就是天下之间理的一种呈现方式。换言之,理是法之源,失去了天理的本,国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法要顺应理并且维护理。将理与法以这样的关系呈现,这就解决了法的起源、本质的问题,同时为刑律的创立、施行找到了正当的理由。所以,理学家的“法”,是要以“理”统领之的。在“理”的语言框架下,程颢与程颐构建出了理一元论的本体论。天下间存在一个公理,万事万物都有其物理,理就是世界允许发展的最基本概念。二程所认为之“法”,是“理之用”。以天理为本的法和礼,共同起着维系纲常伦理的作用。理学是高度哲学化的新儒学,也是立足实践的新儒学,这一特点在法的层面表现得尤为显着。从内部看,立法、制刑并展开相关教育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需求;从外部看,佛老思想延伸至法的层面,给儒家正统话语权造成更为严重的冲击。因此,二程理学法思想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法也是对现实政治诉求的表达方式之一,如何将“理”本塑造为法、以至政治层面的主流意识,并且重建围绕“理”本的精神信仰,最后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是以“理”为本的法所背负的深层意蕴。

张子峻[4](2019)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文中研究表明宋代儒学聚焦于国家秩序的理论建构,主要表现为以道德介入治理的伦理政治理论。宋儒治理哲学的核心议题是关于道德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其基本思路是为人伦世界的道德奠定形上根基。然近百年来学人对宋代儒学的研究偏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于宋儒为学之旨关注较少。学人欲揭示宋代儒学的经世之旨,就须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的思想世界,回归到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世界;而讨论宋儒如何建构政治治理的理论内容,则须从历史世界再次回到思想世界。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建立了以“道”和“理”表达秩序追寻的理论言说范式。这一范式以“自然”的客观性论证道德的普遍性与正当性:道、理是天道之“自然”,同时也与人伦之“当然”对应,形成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天人相关”论证。天人相关论以天人之间的相似、相关进行比附、推类、模拟,以此论证人间社会制度的正当,这是基于对生产、生活中天人之间的相似情景进行的论证。宋儒以接续孔孟之道、复三代之治为己任,其治理理论继承了先秦儒家以“道”“理”论“治”的范式。但宋儒在“出入佛老”的历程中,融贯“心性”与“天道”为伦理政治之道德确立形上地位。宋代伦理政治直承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问题,但宋儒更加强调从“性命”与“天道”融贯的角度,进行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之普适性证成。这一过程是从宋初强调制度性的“治术”,进展为以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结构。同时在佛、道性空、无为诸说对形下之治术、治体的消解中,于北宋中期展开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立法,即关于“道体”的建构。“道体”建构是对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提升,以王安石、张载、二程为代表。“道体”的确立标志着自先秦以来,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的普遍性与正当性证成之完成。具体而言,王安石早期重视《论语》《孟子》,他在北宋首倡“道德性命之学”,建立起政治治理理论中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模式。但其思想中期转而重视《尚书》、《诗经》、《周礼》,以论证其更革的正当性。荆公经诠所据经书,大致有一个从重视“四书”(《论语》《孟子》《中庸》等)向重视“五经”(《尚书》、《诗经》)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他更为侧重制度性之“治术”,忽视进一步对道德性之治体的阐释。这表现于哲学阐释上,是他虽然用“道之体”来统摄“道之用”,然“道之体”的呈现却依赖于“道之用”,更强调“适用为本”,导致体用二本。即制度性“治术”与道德性“治体”的“二本”,没有完成“内圣外王”的体用衔接。荆公试图以经典解释和文字诠解工作来重建“道”的整全性,以消除“二本”之弊,但因其经解风格有汉儒孔、郑言简意赅之风,加之又多牵附之弊,所揭之“道”未获普遍认可,未能实现“道”的统一。这促使在他执政和变革中,倚靠从帝王借代的“势”压制异己之“道”,促使“道—势”问题的凸显。荆公阐扬“道德性命”,但杂糅佛、道,未给伦理政治之道德内容确立道体地位。奠定道德的形上地位,首先就要瓦解佛、道的理论根基。张载以“虚”的聚散阐发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来完成这一任务。宇宙生成论的目的是否定佛、道性空、无为思想,“虚”聚合为形质之“气”,进而产生万物,即以“虚→气→万物”这一过程,说明万物实存,彻底否定佛、道之学的根基,横渠“四为句”就是挺立儒者任道精神的体现。宇宙本体论则以“虚”所具湛、静、无形等属性,确立“虚”的本体属性,在宇宙生化中,人禀受“虚”的属性,用以解释心性的至上来源,从而赋予道德性之心性的至上与普遍,为道德奠定至上依据。但张载阐释的“清虚一大”之“虚”,合“性气”与“形气”为一体,尚有形下之嫌。理论上,形下之气无法为道德奠定最高依据,因而横渠在“道体”奠立上尤有缺失。二程将“虚”的“性气”与“形气”剥离为形上之“理”与形下之“气”,由此展开“道体”建构。他们首先完成由“道”至“理”的话语转换,确立“理”关涉秩序的论说模式。同时,由“天即理”完成“理”的本体论证,由“性即理”赋予“天理”道德内容,由“礼即理”证成治术、治体之形上地位。由此,二程将前人外在论证转到“一天人,齐上下”的内在论证,从外在论证的推类、比附转向以人道“心性”与天道“自然”融合,将人道之“当然”奠基于天道之“必然”,完成伦理政治之道德的形上化,即从“治术”“治体”提升至“道体”的理论建构:道德性仁义之“治体”引导制度性法、礼之“治术”,同时在应对佛、道挑战中,将道德性之“治体”提升至“天道”“天理”的层面,完成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之形上化。宋儒将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形上化、绝对化,存在某种理论危险。首先,形上化的道德虽能为道德树立权威,但也能因其绝对化而出现“以理杀人”之问题。再者,至上的“道”既可能是“绝对真理”,也会因此被利用为排斥“异论”的思想独断。最后,在所有寻求秩序的策略中,道德仅为其中一端,宋儒将道德上达为天理、天道,塑造其为最根本因素,掩盖了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的事实。而在反思宋儒道论时,从塑造“当代”国家型态的历史原因回望传统儒家治理之学,还可从“传统”至“当代”的“内生演化”中,挖掘当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资源。

丁涛[5](2019)在《程颢理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程颢(1032-1085)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都做出了贡献,值得重点研究。程颢没有专着传世,其着述与程颐着述混编在一起而没有区分,故辨析材料是研究程颢思想的基础工作。前人多根据二程差异来鉴别材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文献考证法则相对客观,其鉴别结果不会受研究者主观预设的影响。通过该方法,可以对《遗书》和《外书》中数百条作者不明的语录做出区分。天理论是程颢理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辟佛与复兴儒学是程颢天理论要解决的问题。佛教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石,认为人和自然万物皆因缘而起,虚幻无自性,从而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人的自然欲望以及儒家的伦理纲常。程颢提出天理论与缘起论相论争。其一,为现实世界的来源做出说明,认为人和自然万物皆以气为物质基础,而天理则是气的运行依据。其二,为现实世界的合理性做出说明,认为现实世界的消长盈亏和人的自然欲望皆符合天理。其三,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提供形而上的依据,指出天理即生生不息之理,又指出“生”即“仁”,从而论证天理具有仁德意义。心性论也是程颢理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与辟佛和复兴儒学的时代背景有关。佛教反对人的自然性,程颢则借用告子“生之谓性”说以肯定人的自然性。他还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和自然万物皆具有仁义之性。程颢论性分为自然之性和仁义之性两个层面,但没有对二者做出明确区分。二者在本质上没什么不同,但却代表了性的两种存在状态,前者杂气禀而兼具善恶,后者不杂气禀而至善。程颢对心有较多论述,将具有思虑功能的心作为区别人和自然万物的重要标识,认为人有心而万物无心。他还认为人心具有能善、能恶两个向度,具有安与不安两种状态。关于心性关系,程颢认为人心是主体,仁义之性是客体。主体合乎客体,则人心安;反之,则不安。程颢的修养论包括修养方法和修养境界两个方面。关于修养方法,他强调人心修养,包含扩充善端的正向方法和克服恶端的逆向方法,前者表现为“识仁”和“诚敬存之”,后者表现为节制欲望。此外,他还强调克己复礼,主张言行合乎礼仪规范。关于修养境界,程颢既注重内心修养,又强调言行规范,追求“恭而安”的境界。外王思想也是程颢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富民思想和教化思想,即孔子所说的“富之”和“教之”。富民思想表现为:在国家与百姓的财富分配关系中,将保障百姓利益作为首要原则。因此,他不赞同侵占百姓利益以增加国库收入,故而与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王安石变法产生分歧。教化思想表现为:重视对帝王、官吏和百姓进行道德教化。二程思想存在明显差异。在天理论方面,他们都承认气兼具善恶,但程颢不明确区分理、气二者,导致理与善恶的关系难以言明,而程颐则明确区分理、气,并将恶完全归因于气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天理的至善性。就心性论而言,他们论性都分为气禀之性和仁义之性(或天命之性)两个层面,程颢没有明确区分二者,并对二者皆持肯定态度。程颐则明确区分二者,并肯定后者而贬低前者。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导致他们对人之贤愚善恶有不同认识。程颢没有将善恶归因于气禀,而是将能够思虑的心作为产生善恶的主要原因,程颐则将善恶的主要原因归于气禀。对善恶的不同认识,导致他们的修养论出现分歧。程颢将善恶主要归因于人心,因此其修养方法重在内心修养。程颐将善恶主要归因于气禀,因此其修养方法重在变化气质。程颢在宋明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体贴出的“天理”二字是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石。他的弟子为理学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有影响。程颐、朱熹在其思想基础上创建了较为成熟的理学思想体系。陆九渊、王守仁在其思想基础上创建了较为成熟的心学思想体系。

于江波[6](2019)在《理学和易学交融视域下的程颐礼法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程颐理学构建是以其全新易学观为基础,借助开显易学中的天人图景、性命之理、三才之道和修养工夫的新内涵来实现的;因而易学是程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周易程氏传》是体现其易学思想的代表之作。程颐从万物生生不息的视角入手,建构起物我一理、天理循环的有序世界。他以归向孔孟之原教为目的,提出了一套以理为本,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为纲,以内圣外王为主要内容的礼治之道。本文就是要在易学和理学的交融视阈中去发现、挖掘程颐关于天人关系建构、政治秩序重建、人伦道德敦化等礼法哲学方面的核心内容。自孔子开创仁礼传统,荀子重在发展礼,孟子重在发展仁,至汉唐一准乎礼,借助礼学建立起了纲常礼法制度。宋明理学则在更抽象的层面上对这一问题做出解释,从而也把传统儒家的礼法理欲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宋代理学家中,程颐上承孔孟,后启朱熹,围绕如何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思想体系,服务于“内圣外王”的社会政治理想,将礼法问题与理欲、义利、公私关系融为一炉;将先贤往圣的种种思想主张整合在一套话语框架之下,同归于易理仁礼的范畴之下,在万物一体的天理循环中寻找人和礼的定位和意义。伊川先生认为,现实之人应该顺应天理的要求,要在参赞天地化育的过程中实现克己复礼以归仁,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他在构建其礼法学体系的同时,提出了一条实现“内在超越”的道德实践之路,力求为人亡政息的政治活动和社会人生的困惑做出解释并找寻出路。本文采用俞荣根、马小红、宋大琦先生的提法,将礼法学定位为中国古代的法哲学。程颐礼法哲学便是其理学和易学思想在礼法领域的具体应用,研究内容包括易、理、仁、性、礼、法等礼法学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渐次展开在天为理、在人为性、仁礼之教、礼法呈现的礼法学---法哲学研究框架。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对礼法范畴的厘定,暨程颐礼法学说的建构解读。首先,对礼法的范畴进行明确,通过“礼法”概念的界定从中国古代法中找寻礼法学的位置。本文认为,礼法即是中国古代法。本章在易学和理学的交融视阈中,发掘程颐礼法学的研究范畴;并通过以范畴带动体系的方法勾勒出礼法的本体之源、礼法的人性基础、礼法自身的张力和冲突问题以及礼法于人的现实呈现四个方面内在统一的基本研究体系和框架。本章通过对易与理、理与性、性与仁、仁与礼、礼与刑的关系定位,介绍了程颐礼法学由天道循环的原点出发,在理欲的内在驱动之下完成礼法学的方向和目标的构建理路。第二章,易与理:程氏礼法学说的天道根据。本章通过对易与理关系的阐释来寻求程颐礼法学的天道依据,透过易学语境下全新世界图景的开显,易学视域下的天人关系成程颐理学构建的本体依据。本章通过对易、道、神范畴的统摄,介绍程颐如何构建起天道性命一体贯通的儒家经典理论体系;通过对理事关系、理象关系和道器关系的阐述,进一步推展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程氏本体论,这同时也标志着程颐礼法学本体论的成型。“天理”,成为这一生化日新、随时变易世界的根基根据,自然也成为其礼法哲学的形上依据。第三章,理与礼:程氏礼法学说的现实呈现。程颐以天理论理,认为作为社会规范的“礼”的形上本源,依然是“理”;“礼者,理也”,就是对理礼关系的定位,从而实现了天之秩与人之则的贯通。天地之序,即礼之本体;天地之和,即礼之功用。礼的精神正是天理之下序与和的完美结合,其呈现出来的就是天地和谐之道。本章进一步从序与和的关系中,挖掘出中正关系;通过对本体论、宇宙论中中正之道的解读,开显出“中即天理、中即是道”的程颐大中之道理论,而大中至正的中正品格,正是程颐人道秩序的法则。第四章,性与仁:程氏礼法学说的人性根据。本章是对程颐礼法哲学中性与仁的关系解说。天理落实到人,即为宇宙生命个体的内在性命之理。程颐通过“性即理”的一体下贯,为人之性善寻找根据;通过人性之善,构建仁的形上之学;通过仁的本体构建,实现生命本体和道德本体的融通,实现天道向人道的过渡。程颐仁本体之下的性善论,既为礼法学的道德实践奠定了人性依据,也为礼法学中仁、礼关系的双向并建提供了理性依据和理论支撑。仁包四德、以公解仁、仁礼之教,凸显了程颐道德仁学的特色。第五章,理与欲:程氏礼法学说的内在张力。本章通过分析理欲关系,来解读程颐礼法学的内在运行规律,“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法学,深意在于人的行为服从于天理之理性。理欲,在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公私关系;天下为公的公私之辩,是程颐礼法观展开。与公私关系紧密相连的是义利关系,以义为本、以义制利的公利主义,是程颐礼法观的深入。可知,程颐公私义利之辩的礼法学涵义,就是为人的社会行为准则寻找理论依据。理欲的内在张力,在礼法设定原则和内容上,确立了现实礼法规范的设定标准;理一分殊的价值一贯体系,成就了礼法秩序各有其分的有机统一。第六章,礼与法:程氏礼法学说的内外贯通。本章讨论的是程颐礼法学的外在特征,通过对礼与刑的演变、礼与法的关系探讨,展现了天理如何由天地大道演变为人世之礼法规则;探讨了作为政治秩序、行为规范的礼法,在天理的规制之下、在易学、理学的视阈中的呈现原则问题。“法者,道之用也”,是程颐礼法关系的定位。本章通过程颐礼法理论的现实应用和个人政治的实践总结,概括出为政立法、圣王善法、教化为先、中道中罚、随时变易以从道等几个方面的礼法应用原则,反映了程颐礼法学天人贯通的一贯品格。总之,程颐礼法学,是天人合一、仁礼一致、内圣外王、礼法并建的中国古代法哲学。天道,由易成理。天理,从两个方向下贯人间:一是客观社会规则,即礼法规范;一是人的内在心性,即仁义道德。两条演化路向,一体同源;而人能够在其礼法实践中,自觉的实现对天理的回归,穷理尽性至命,克己复礼成仁,实现内与外、心与性、价值与秩序的统一。

金鑫[7](2018)在《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文中研究说明《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是以史学和文化传播的视角相结合,探索和分析隋唐宋金元时期墨学发展的情况,同时考察这几个朝代墨学与其他学说的关系。绪论部分主要交代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然后理清民国以来墨学研究的概况,搜寻其中墨学断代研究涉及隋唐宋金元的相关成果,同时将隋唐宋金元这几段处于墨学衰微期的因果关系作出简析。论文主体共分为三章:隋唐墨学接受研究、宋代墨学接受研究、金元墨学接受研究。以下各章皆先概述墨学发展背景,目的在于考察不同朝代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墨学发展演变的轨迹,然后再分别论述不同时期文人学士对墨学的接受,同时探索墨学同几段朝代各自时下主流思潮产生的融合或碰撞。第一章,隋唐墨学接受研究设立八节。首先归纳分析隋唐四大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辑录《墨子》文本和引用墨家思想的特点;然后考察唐代儒墨关系较之前代发生的重要转变;最后解析唐代文人着作中的墨学引用和摘录情况,魏征《群书治要·墨子》、赵蕤《长短经》、马总《意林》较为典型,分别设专节专论;对于没有形成着述、无法系统考察其墨学思想的文人学士,则是采取收集分析其论及墨学的文论或者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墨学观,比如韩愈《读墨子》和其他文论中对墨学的取舍、柳宗元文论中的斥墨识墨论等。第二章,宋代墨学接受研究设立十节。第二节承接隋唐类书对墨学的考察方法,细致分析宋代三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辑录《墨子》条文的特点,并总结出其与隋唐类书吸收墨学的不同特征。第三节开始专论两宋文人学士的墨学观,北宋时期的文人学士接受墨学少有形成着述,但不乏专篇专论以及散见在文论、史着、注疏等作品中的观点,欧阳修、曾巩、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和苏辙的墨学观,即是以此法归纳和分析。从程颢、程颐论墨学,到南宋以后文人学士的墨学接受,则是着重于考察理学兴盛之后理学家们对墨学的批判,朱熹最为典型。最后补充以南宋文人笔记对墨学的接受,即洪迈《容斋随笔》和黄震《黄氏日抄》。第三章,金元墨学接受设立四节。先是考察道教转型、新旧交替中对墨学的吸收,然后列出南宋遗民文人作品对墨学的接受,马端临《文献通考》颇为独特。此章末尾则是将元末文人陶宗仪《说郛》中收录的《墨子节抄》和《读墨子随识》作具体分析,阐明其于元代保存《墨子》文献之功。

马婷婷[8](2018)在《二程禅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程颢、程颐是中国思想史上两颗耀眼的明珠,二程的主要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二程作为北宋时期理学的奠基者,“洛学”学派的开创者不仅在学术上留下了伟大的思想着作,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北宋时期,佛学思想得到广泛地传播并逐渐成为官方认可的意识形态,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引起了封建经济关系内部的变革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新旧势力斗争造成了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最后,禅学思想的渗透,使得当时人们对传统经学信仰产生了动摇和分歧,于是二程出入于佛老积极寻求儒家思想的新出路,以建立一个新的思想文化秩序,稳固封建社会统治制度。二程在这时充分感受到士大夫的时代使命,致力于将儒、释、道三者思想融会贯通,二程禅学思想也就是在这时应运而生了。二程从“主敬去扰”的禅修出发,要以虔敬的态度面对世间万物;从“积习贯通”的禅机出发,体认真理需要从渐悟到顿悟;从“生死如水沤”的禅悟出发,说明生死为常态,不必执念;从“不动心”的禅境出发,以“心在腔里”本性不外求为基础,应对世间万物的万变,自得其所、自在洒脱。二程禅学思想有着宝贵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在历史价值上,一方面丰富洛学学派理论,开创了后世弟子入禅先河。另一方面深化禅学义理的理解,促进了儒学体系的重构。在现实价值上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提高个体道德修养,完善社会道德教育。再次,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最后,有利于文化工作者端正文化选择态度,同时激发文化创新意识。

潘建伟[9](2018)在《弘一大师与宋明理学》文中研究表明弘一大师与宋明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目前在讨论他的思想时往往将其出家前后两阶段分开来论述,忽视了前期的理学背景在促使其转向佛法上的助缘之功,更忽略了他的理学思想与佛法有着极高的相契之处。梳理弘一大师与理学的关系,既可厘清其前后阶段思想发展的一贯脉络,又有助于解释他在出家后以华严为境、四分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佛学格局,以及其思想境界、自我行持与救世情怀之形成渊源。

李亚奇[10](2017)在《思想史视域下二程天理观的构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宋思想转型之际,二程承载着复兴儒家道统的历史责任。二程重新挖掘“天理”概念,从宇宙、伦理、政治三方面构建其独特的天理观。二程的天理观在宇宙构架中实现了以理为天的本体转换;在伦理构架中完成了天人关系的主体变更;在政治构架中则是促进了崇理抑君的理路衍伸。将二程的天理观纳入整个思想史的动态发展视域中,以中国思想概念为基准,回归思想发生的历史场景,是呈现二程思想特质的可行方法。融入思想史,牵引天人关系基轴,二程天理观的独特性也会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从“天”到“天理”,不仅仅是语义和概念的变化,而且也是精神意蕴的转换。针对董仲舒将“天”神化的思想,二程肯定柳宗元、刘禹锡对天的自然化,反对天谴事应说中主宰者式的天观。二程还汲取了华严宗理之本体义,提出“天即理也”,强调“天”与“理”的结合,实现了主宰之天到理法之天的转换。作为生生不穷的自然法则和与物相即的内在根据,天理成为统摄自然条理的“活泼泼”的宇宙本体。虽然二程以理为天,承认天的自然性,但这种自然性不是脱离于人的仅限于天的,而是一种贯穿天人的法则性。自汉至宋,天人关系大致经历了“天人感应”、“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三个阶段。在二程的天理观中,天理统摄自然条理和道德性理,天人关系的道德责任主体由“天”转向“人”。二程提出“性即理”,性作为内在于人的天理成为人的道德依据。人作为道德主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实现对天理的体认,人在复归天命之性的过程中寻求到了存在依据和价值意义。循着儒家“内圣外王”的精神追求,二程将天理转变成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秩序的合理依据。汉代儒者对天谴事应说的过度诠释,使得谶纬之学大肆流行,王权在神学的阴影中不断僵化;唐末出现的天人二分思想将社会政治历史的变化归因于不可知的“数”“势”相动原理,因而在一定层面上使王权脱离了对天的政治责任。这些思想的盛行最终导致王权合法性的弱化。为了重构合理的政治秩序,二程提出“礼即理”,试图确立“理”“礼”合一、“礼”“法”相辅的政治原则。二程遵循传统儒家抑制君权的理路,将“尊天”转变成了“崇理”。借助“格君心之非”和“君臣共治天下”的方式,皇帝依天理修德,最终以道德自觉实现圣王合一。二程的天理观,一方面继承了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二分论,反对天谴事应说中主宰者式的天观,把灾异看成是自然规律的体现;另一方面继承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结构,反对天人不相关的理论,肯定传统的天人交流关系。事实上,承认天的自然性和肯定天的道德赋予性是矛盾的。但是,二程以理为天,通过确立人在道德领域的主体地位重新创造出“天人合一之理”,成功解决了天的自然性和道德性的“二律背反”。二程的天理观不仅立足于自然法则式的天的观念,而且又在政治方面赋予天以道德根源性,通过对这一矛盾进行扬弃,达到在新层次上对天人合一关系的重组,这正是二程天理观的独创性所在。这一新层次保留了天·自然——道德——政治——自然·天这一传统的循环系统。这种自然、政治、道德的“三位一体”正是二程天理观的真实意蕴。

二、二程天理论的佛学渊源及其文化学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程天理论的佛学渊源及其文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王夫之气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关于中国传统气论的研究
        (二)关于王夫之气论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写作难点
第一章 王夫之气论的理论渊源
    1.1 中国文化中的气论传统——宏观背景
        1.1.1 气为万物之本
        1.1.2 气分阴阳
        1.1.3 气含道德、生命
    1.2 王夫之气论与易学哲学——直接理论渊源之一
        1.2.1 王夫之的易学观
        1.2.2 王夫之易学理论的主要特点
        1.2.3 王夫之气论与其易学哲学的关系
    1.3 王夫之气论与张载哲学——直接理论渊源之二
        1.3.1 天与性一也
        1.3.2 性者,神凝于人
        1.3.3 存神以尽性,复健顺之本体
        1.3.4 贞生死以尽人道
        1.3.5 王夫之对张载哲学的继承与发扬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气与本体论(一)
    2.1 太虚
        2.1.1 “太虚”概念的发展
        2.1.2 王夫之从体用论上对佛老的批判
        2.1.3 以“显隐”代“有无”
    2.2 太和、太极
        2.2.1 太和
        2.2.2 絪缊本体
        2.2.3 太极
        2.2.4 太极与显隐
        2.2.5 太极本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与本体论(二)
    3.1 气与天
        3.1.1 对理之天的批评
        3.1.2 天者,资始万物之理气也
        3.1.3 天无体,用即其体
        3.1.4 由用见体
    3.2 道器与理气
        3.2.1 显隐皆有
        3.2.2 道与器
        3.2.3 理与气
        3.2.4 道理有别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与宇宙论
    4.1 气与神化
        4.1.1 理、气、神
        4.1.2 神与道
        4.1.3 气与诚
    4.2 气之屈伸
        4.2.1 气之屈伸而成万物生死
        4.2.2 阴阳有别
        4.2.3 阳为主导
    4.3 气化与心知
        4.3.1 气化与神知
        4.3.2 气化与成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与人性论
    5.1 性乃气所固有
        5.1.1 性气合一
        5.1.2 一本万殊
        5.1.3 性以质殊
    5.2 性者,天人授受之总名
        5.2.1 理凝成性
        5.2.2 理欲皆性
        5.2.3 性日生日成
    5.3 气与善恶
        5.3.1 宋儒论气与善恶
        5.3.2 王夫之善恶论
        5.3.3 继善成性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二程理学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理学法思想的概念
    (一)儒学的法义辨析
    (二)理与法的构建分析
    (三)理学“礼治”与“法治”的关系审视
    (四)理学法世界的经纬
二、二程理学法思想的形成
    (一)天理论的理论基础
    (二)“立法制刑为教”的现实需求
    (三)“理一分殊”的命题构造
    (四)“玄佛法律思想”的外在冲击
三、二程理学法思想的内容
    (一)以“理”为本的法律起源
    (二)以“气”为导的变法观念
    (三)以“性”为因的德刑关系
    (四)以“人”为治的执法理念
四、二程理学法思想的影响
    (一)人性修养的完善与天理人欲问题的辨析
    (二)对庄佛思想的吸收与汇通
    (三)朱熹对二程理学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宋代儒学研究的哲学化书写范式及挑战
        1.1.2 研究现状:儒家道论与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范围
        1.2.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哲学与政治学互动、文本细读
        1.2.2 内容范围:此期儒家道论涵盖的人物、时间及其相关次概念
    1.3 研究价值与论文创新
        1.3.1 研究价值:研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意义
        1.3.2 论文创新:研究范式的拓展与旨趣的发掘
第2章 话语范式:儒家以道致治的秩序话语检视
    2.1 范式缘起:春秋战国与晚唐、五代、宋初的社会失序
        2.1.1 从上古至中古:春秋战国政治失序与秩序情结的形成
        2.1.2 从中古至近世:唐、五代、宋初政治环境与秩序诉求
        2.1.3 从自发到自觉:儒者对政治秩序的追寻及其理论回应
    2.2 范式初立:政治秩序观念下的先秦儒家的道论与理论
        2.2.1 观念兴起:秩序意识的产生
        2.2.2 由天及人:从自然之“道”到人文秩序
        2.2.3 融道于治:先秦儒家“道”论的秩序义
        2.2.4 以理论治:先秦儒家“理”论的秩序义
    2.3 范式拓展:北宋政治的秩序诉求及儒家道论秩序内涵
        2.3.1 秩序诉求:中心国家的消失与北宋的政局
        2.3.2 理论建构:从“正统”建构到“价值共识”生成
        2.3.3 以道求治:北宋以“道”论“治”的理论建构
    2.4 范式完成:宋儒由术至道的政治秩序理论演进之历程
        2.4.1 治术肇端:北宋初期儒者的致治之方
        2.4.2 治体追寻:治术转向治体的内在动力
        2.4.3 道体确立:从王安石、张载到二程
    2.5 本章结语
第3章 以术行道:荆公更革变易之道的逻辑论证*
    3.1 文献考察:王安石哲学的典据考察及其架构
        3.1.1 文本典据:王安石思想的文献考察
        3.1.2 理论特点:王安石思想理论的融会性
        3.1.3 道有体用:王安石思想架构的特点
    3.2 道摄礼法:王安石政治秩序重建的道论进路
        3.2.1 法礼交织:北宋前期法礼互斥之治理问题
        3.2.2 道法先王:荆公对礼、法对立的解决策略
        3.2.3 体用二本:以体用摄礼法的秩序策略反思
    3.3 解经明道:王安石秩序重构的经典诠释路径
        3.3.1 问题回顾:对王安石前期道论之反思
        3.3.2 解决策略:从“求道之全”到“致一”之道
        3.3.3 策略反思:对统一性建构策略的检视
        3.3.4 诠释重构:荆公《字说》对统一性的重建
    3.4 由道而之焉:王安石的政治实践及其道论依据
        3.4.1 势的获得: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立和运行
        3.4.2 势道合一:政治革新推行的效率考量
        3.4.3 由是而之焉:王安石行政方式变化的效率考量与道论依据
    3.5 道势之间:王安石道论的二重性及内在困境
        3.5.1 历史考察:宋代道势关系的新情态
        3.5.2 问题呈现:荆公理论中的道势紧张
        3.5.3 问题慎思:遵道,抑或从势
    3.6 本章结语:遗留问题以及对此期诸儒理论之刺激
第4章 天道为用:张载气化为道思想之秩序诉求*
    4.1 心道学政:张载哲学的体系建构与旨趣
        4.1.1 文献考察:“横渠四为句”版本辨正
        4.1.2 为学旨趣:“四为句”与张载哲学旨归
    4.2 以气明道:张载气化哲学及其秩序追寻
        4.2.1 论析前提:辨析学界虚、气之异
        4.2.2 终极依据:天道秩序之理论建构
    4.3 天道之用:张载哲学的群体关切与个体关怀
        4.3.1 群体关切:人道秩序普适性论证
        4.3.2 个体关怀:存在者心灵秩序实现
    4.4 以古通今:秩序理论中的法古宗经倾向
        4.4.1 追迹于三代:秩序社会的制度构想
        4.4.2 法古效今:以古准今抑或稽古作新
    4.5 本章结语:张载宇宙生化路径的秩序设计存在的遗留问题
第5章 道体性命:二程以理代道的政治秩序追寻
    5.1 从道至理:二程以理为核心术语的哲学建构
        5.1.1 二程哲学中的“道”论解析
        5.1.2 二程之“理”与由道至理的术语转化
        5.1.3 “以理代道”的理论旨趣
    5.2 道体诉求:二程对北宋儒家秩序学说的拓展
        5.2.1 典据之变:二程治理理论由治术向治体的深化
        5.2.2 何为治体:秩序思想之伦理与政治的体用设计
        5.2.3 由治体而及道体:自然天道与人伦性命的贯通
    5.3 道体奠立:二程天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证成
        5.3.1 模拟自然秩序:二程秩序证成的“法自然”进路
        5.3.2 从“自然”到“天理”:二程秩序学说的“道体”准备
        5.3.3 从“法自然”到“自然法”:二程学说的“道体”奠定
    5.4 理融礼法:二程由治术、治体至道体的秩序重构
        5.4.1 问题呈现:宋初礼、法并重的治理模式
        5.4.2 以礼导法:以礼摄法的“治术”设计
        5.4.3 以理融礼:治理治理的“道体”安排
    5.5 本章结语:二程“道体”建构之缺失及其朱子的补充
第6章 问题延伸:北宋中期儒家道论与政治哲学
    6.1 反思道论:宋儒道德形上立法的内在紧张
        6.1.1 人伦常道抑或道的傲慢:道德形上化之反思
        6.1.2 价值真理抑或思想独断:“一道”对异论的压制
        6.1.3 道德万能抑或仅为一端: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
    6.2 传统启示:传统治理理论当代转化的可能性
        6.2.1 前提论析:“古今”接续何以成立
        6.2.2 化解之道:“内生性演化”与古今接榫
        6.2.3 治理两翼:道德之治与法律之治之间
        6.2.4 问题再思:儒法之治的现代转化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宋人论析治术、治体、道体等概念文献摘录
致谢

(5)程颢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综述
    研究方法
    研究意义
第一章 程颢思想材料辨析
    1.1 文献考证法的提出
    1.2 文献考证法的实践依据
    1.3 用于考证的文献资料
    1.4 文献考证结果
第二章 程颢生平及思想背景
    2.1 早年岁月
    2.2 宦海生涯
    2.3 学术交往
第三章 程颢的天理论
    3.1 程颢天理论要解决的问题与“理”古义梳理
    3.2 程颢天理论的宇宙论意义
    3.3 程颢以天理解释万物的所以然
    3.4 程颢通过天理建构道德形上依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程颢的心性论
    4.1 程颢论性
    4.2 程颢论心
    4.3 程颢论心性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程颢的人生修养论
    5.1 论内心修养
    5.2 克己复礼
    5.3 修养境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程颢的“外王”思想
    6.1 探讨外王思想的必要性
    6.2 富民思想
    6.3 教化思想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二程思想关系述评
    7.1 二程天理论关系探讨
    7.2 二程心性论关系探讨
    7.3 二程修养论关系探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程颢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
    8.1 程颢与理学的产生和兴起
    8.2 程颢与程朱理学
    8.3 程颢与陆王心学
    8.4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二程语录辨析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理学和易学交融视域下的程颐礼法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礼法体系的追问与回归
    一 问题的提出与基本立场
    二 程颐的生平及其学术渊源
    三 哲学和法学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不足
第一章 礼法范畴的厘定暨程颐礼法学说的建构解读
    第一节 礼法学的对象范围和程颐礼法哲学研究体系
        一 礼法与中国古代法
        二 易学与理学所内涵的礼法哲学
        三 程颐礼法哲学的研究体系
    第二节 程颐礼法学的构建理路:易-理-性-仁-礼-法
        一 易与理:程氏礼法学说中天道循环的原点
        二 理与性:程氏礼法学说中人性秩序的根源
        三 性与仁:程氏礼法学说的内在驱动
        四 仁与礼:程氏礼法学说的方向与目标
        五 礼与法:程氏礼法学说中理在人世的现实呈现
第二章 易与理:程氏礼法学说的天道根据
    第一节 易学语境下全新世界图景的开显
        一 宇宙本然言说方式的转换
        二 易学视域中的天人之道
    第二节 天理呈现:程颐天理本体论的构建
        一 天理为本:对易、道、神的统摄
        二 穷理尽性:天道性命的一体贯通
        三 内圣外王:天理流行之下的儒家礼法学
    第三节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易学理学交融中程颐本体论的成型
        一 释家之学、事理无碍
        二 理幽象明、理事一致
        三 理一分殊、道器不二
第三章 理与礼:程氏礼法学说的现实呈现
    第一节 礼者理也:程颐以天理论礼
        一 由理至礼:天之秩与人之则
        二 礼者理也:程颐礼法学对理与礼的贯通与融合
        三 体用一源:程颐礼法学中的理礼关系
    第二节 礼之序乐之合:程颐理学中的天地和谐之道
        一 序与合:礼之精神
        二 天地之序:礼之本体
        三 天地之和:礼之功用
    第三节 中正之道:程颐礼法学天人之道的秩序准则
        一 中重于正:本体论和宇宙论的辩证之道
        二 大中之道:程颐的礼治纲领
        三 大中至正:程颐礼法学的人道法则
第四章 性与仁:程氏礼法学说的人性根据
    第一节 “天理降而在人”:理学视阈中对人性的深刻诠释
        一 “性即理”与“心与理一”:程颐礼法学的理一本论
        二 性无不善:程颐礼法学中的人性善恶解读
    第二节 仁本体:生命本体和道德本体的融通
        一 生生释仁:仁的宇宙本体开显
        二 仁礼之教:仁的道德本体挺立
第五章 理与欲:程氏礼法学说的内在张力
    第一节 理欲之争:人性的张力
        一 天理人欲的缘起和先儒的探讨
        二 程颐“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法学深意
    第二节 程颐理欲观的展开:公私之辩
        一 理欲公私之辩
        二 天下为公
    第三节 程颐理欲观的深入:义利之辩
        一 以义为本、以义制利
        二 公利主义
        三 义利之辩的礼法意义:行为准则之辩
    第四节 理欲之分:礼法规范的确立
        一 “分”的礼法学意义:权利义务的单个规范
        二 “分”的政治治理意义:“群”的维系、“治”的达成
        三“分”的天理人欲意义:存理灭欲、礼法定分
    第五节 理一分殊:理欲张力的推展
        一 理一分殊的渊源和理学解释
        二 礼法的理一与分殊
        三 礼法纲常:定在的分殊
第六章 礼与法:程颐礼法学说内外贯通的建构
    第一节 法:天人之道贯通的现实准则
        一 法的产生和礼法演变
        二 礼法关系定位:法者,道之用
    第二节 程氏礼法哲学中礼法的职能定位
        一 礼之治:礼者为国之本
        二 王者之教:性善论基础上的王道教化理论
    第三节 程颐礼法学的特色:圣王善法、随时变易以从道
        一 凡为政,先立善法
        二 德礼为刑政之“常道”
        三 圣王推物理、善法本于民
        四 中道中罚
        五 法以时变
后记: 程颐礼法哲学思想的当代观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三、墨学的“中绝”
第一章 隋唐墨学接受研究
    第一节 隋唐墨学接受概述
        一、隋唐墨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隋唐墨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隋唐四大类书辑录《墨子》及特点
        一、《北堂书钞》辑录《墨子》及特点
        二、《艺文类聚》辑录《墨子》及特点
        三、《初学记》辑录《墨子》及特点
        四、《白氏六帖事类集》辑录《墨子》及特点
    第三节 隋唐墨学发展与儒学
        一、儒墨并举观念延续
        二、儒墨关系的发展变化
    第四节 《墨子治要》及魏徵的墨学观
        一、从善择取、专为王治——《墨子治要》节录《墨子》文本
        二、助成帝王之术——魏徵史论、政论和疏表类文章中的墨学观
    第五节 赵蕤《长短经》引墨用墨
        一、儒墨并举
        二、推崇墨学
    第六节 韩愈《读墨子》及其墨学观
        一、从“崇儒排墨”到“儒墨相用”
        二、韩愈对墨家思想的取舍
    第七节 柳宗元的墨学观
        一、斥墨
        二、识墨
    第八节 马总《意林》引墨用墨
        一、收录《墨子》及墨家书
        二、马总的墨学观
第二章 宋代墨学接受研究
    第一节 宋代墨学接受概述
        一、宋代墨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宋代墨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宋代三大类书辑录《墨子》及特征
        一、《太平广记》辑录《墨子》及特征
        二、《太平御览》辑录《墨子》及特征
        三、《册府元龟》辑录《墨子》及特征
    第三节 欧阳修、曾巩论墨学
        一、欧阳修斥墨之论
        二、曾巩斥墨之论
    第四节 司马光论墨学
        一、史学着作引墨论墨
        二、文学作品引墨用墨
        三、注疏之作引墨注墨
    第五节 王安石《杨墨》论墨及其墨学观
        一、墨子之道非圣人之道
        二、对墨家学说的批判
    第六节 程颢、程颐论墨学
        一、墨学之害
        二、批判墨子之“兼爱”
    第七节 苏轼、苏辙论墨学
        一、苏轼斥墨
        二、苏辙斥墨
    第八节 朱熹论墨学
        一、评孟子辟墨
        二、非难韩愈之墨论
        三、辩护张载《西铭》非墨
        四、论墨学流弊
    第九节 洪迈《容斋随笔》引墨论墨
        一、专论墨子及墨学
        二、征《墨子》用以考证
        三、引墨子其人为例证
    第十节 黄震《黄氏日抄》引墨论墨
        一、论墨子及其学说
        二、论孟墨之辩及墨学之弊
第三章 金元墨学接受研究
    第一节 金元墨学接受概述
        一、金元墨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金元墨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金元新兴道教对墨学的继承和发展
        一、极苦:发扬墨家自苦精神
        二、极俭:继承墨家“节用”思想
        三、平等、非战:继承墨家“兼爱”“非攻”思想
    第三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引墨论墨
        一、辑录《墨子》及墨家书
        二、马端临的墨学观
    第四节 陶宗仪《说郛》辑录《墨子》
        一、《墨子节抄》
        二、《读墨子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墨学的“复兴”
后记
科研成果

(8)二程禅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I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二程对佛学的吸收
        (二) 二程对佛学的批判
    三、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和创新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二程禅学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时代背景
    二、理论渊源
        (一)佛学之源
        (二)儒学之源
第二章 二程禅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主敬去扰”的禅修
    二、“积习贯通”的禅机
    三、“生死如水沤”的禅悟
    四、“不动心”的禅境
第三章 二程禅学思想的特征
    一、援禅入儒,建纲立体
    二、体大思精,边缘倾向
    三、以禅解易,兼济互利
    四、以迹批佛,未达其道
第四章 二程禅学思想的价值
    一、二程禅学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丰富洛学学派理论 ,开创了后世弟子入禅先河
        (二)深化禅学义理的理解,促进了儒学体系的重构
    二、二程禅学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个体道德修养,完善社会道德教育
        (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有利于端正文化选择态度,激发文化创新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文献着作
    二、期刊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10)思想史视域下二程天理观的构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一)区分中西概念基准,回归天理的历史场景
        (二)探究中国历史脉动,重估天理的意义价值
        (三)牵引天人关系基轴,呈现天理的思想特质
    二、选题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视域与概念分析
        (一)思想史视域分析
        (二)概念分析
第一章 以理为天的本体转换——二程天理观的宇宙构架
    一、宋以前“天”与“理”的主要属性
        (一)“天”的属性
        (二)“理”的属性
    二、“天者理也”:主宰之天到理法之天的转换
        (一)祛除汉儒天之主宰性
        (二)汲取华严宗理之本体义
    三、“天理自然”:“活泼泼”的宇宙本体
        (一)生生不穷的自然原则
        (二)与物相即的内在依据
第二章 天人关系的主体变更——二程天理观的道德构架
    一、天人关系中人的形态
        (一)天人感应中人的压抑
        (二)天人二分中人的游离
    二、“人伦即天理”:天人合一之理
        (一)改造天人交流的模式
        (二)批判佛家、道家人伦的缺失
    三、“性即理也”:道德主体的挺立
        (一)理一分殊
        (二)性即理
        (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三章 崇理抑君的理路衍伸——二程天理观的政治构架
    一、王权合法性的弱化
        (一)天谴事应导致的王权僵化
        (二)“数”“势”相动形成的王权滥用
    二、“礼即理也”:政治的道德诉求
        (一)“理”“礼”合一的秩序重构
        (二)“礼”“法”相辅的原则确立
    三、“王者体天之道”:重塑圣王合一
        (一)格君心之非
        (二)君臣共治天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二程天理论的佛学渊源及其文化学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理学家儒佛交涉问题研究 ——以张载、二程的《大学》诠释为中心[D]. 贾午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王夫之气论研究[D]. 林青. 河北大学, 2020(08)
  • [3]二程理学法思想研究[D]. 王越.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D]. 张子峻. 湖南大学, 2019(08)
  • [5]程颢理学思想研究[D]. 丁涛. 西北大学, 2019(04)
  • [6]理学和易学交融视域下的程颐礼法哲学思想研究[D]. 于江波. 山东大学, 2019(09)
  • [7]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D]. 金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8]二程禅学思想研究[D]. 马婷婷. 苏州科技大学, 2018(01)
  • [9]弘一大师与宋明理学[J]. 潘建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0]思想史视域下二程天理观的构架研究[D]. 李亚奇. 河南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二承天理论的佛教渊源及其文化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