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派出所公安信息系统建设

论派出所公安信息系统建设

一、式论派出所治安信息系统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傅子烨[1](2021)在《D市涉警投诉处理业务管理改善研究》文中认为人民警察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主要力量,在执勤执法、服务群众过程中,往往以强制性手段维护社会安定。因此,公安机关有着权力大、业务范围广等特点。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普遍提高,民警在执法办案、为民服务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时有发生。公安部于1997年成立警务督察部门,旨在对公安机关内部存在的涉警投诉问题进行处理。为此,各地公安警务督察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监督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本文以D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的涉警投诉处理业务为对象,对此业务管理的改善问题开展研究。首先,以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采用服务补救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基于数据的业务绩效管理、信息管理等相关理论方法,分析D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受理涉警投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D市在涉警投诉处理业务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其加以分析,确定应对措施的改进方向。在此基础上,利用服务补救等管理理论基础及方法,通过参考国内外涉警投诉处理业务措施的研究成果,结合D市实际情况,提出D市公安局涉警投诉处理业务措施的改善方案,包括提高涉警投诉的应对服务质量、优化涉警投诉管理流程、改善业务绩效考评机制和完善警务督察信息系统等改善措施。最后,提出改善方案实施中在政策、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实施保障措施。本研究旨在优化涉警投诉处理业务机制,改善警媒关系及警民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警察队伍形象、优化执勤执法环境,对扞卫警察执法威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孙航[2](2021)在《西安市丈八路派出所辖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渐成熟和完善,我国城镇化水平显着提升,而人们受资源以及环境变化的影响,开始了大范围的从小城镇涌向大城市,人口流动逐步成为新常态。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更吸引着大量外来人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动人口城市。一方面,因为流动人口的规模较大,所以为西安地区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人力上的支持,而另一方面,在人口持续上涨的状况下,使得城市治安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根据公安机关数据统计,与户籍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犯罪可能性更大,人数更多,已经开始阻碍西安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重视西安市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而派出所在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工作中处于最基础最关键的地位。本文先是对西安市丈八路派出所辖区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机制等进行数据分析,然后从治安管理的特征及现状入手对当前西安市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问题展开全面的探究。紧接着,再发掘并归纳出具体原因,主要是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较低、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效率低、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方式陈旧落后、群众参与程度较低等方面。最后结合西安市的实际情况,从提高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体制、创新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方式、提高群众参与度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西安市流动人口治安管理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王国强[3](2021)在《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州市坐落在我国南部的沿海地区,既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我国首批十四座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来广州的非洲籍人员在日益增多,通过他们的到来不仅给新时期的广州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也给广州治安管理带来了诸多社会管理的问题,比如非法入境和非法居留以及刑事案件增多等,这无疑是给广州治安管理以及公安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沉重的压力。本文在运用相关公共管理理论与治理措施相结合的基础之上,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和论述国内外关于外国人居留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同时比较国内外外国人非法居留治理方面的工作状况、面临问题、解决措施,结合本人前外广州市非洲籍居留人员较多的地区进行政府与调研,提出完善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工作的建议和措施。经研究得出,要进一步完善外国人治理的法律体系,强化广州市外国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源头把关和强化外国人有效证件管理,构建内外互联的驻穗外国人信息系统,加大外国人治理人力和财力保障力度等等措施,通过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依规开展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工作,构建起齐抓共管的治理新格局。

侯建兴[4](2021)在《丰泽区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

伏佩宣[5](2021)在《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现代警务模式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警务效能,开展智慧警务建设已成为警务治理领域发展的普遍共识。起初,公安机关沉浸于新技术所带来的“美好想象”,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行却发现: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陷入“中等信息化陷阱”。面对这样一个高度复杂和迅速变化的新兴领域,客观冷静的思考和系统深入的研究尤为重要。究其本质而言警务体系能力在智慧警务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较为遗憾的是,目前还未有学者以警务体系能力的研究视角对这一现实警务运行困境展开深入分析。警务体系能力是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创新型表述,它是各警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效能,而不是各警种单项效能的简单相加,其核心聚焦于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基本形态,警务体系能力早在警务组织成立之初就已初具雏形,并随着警务模式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按照警务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规律,警务体系能力的基本形态可以划分为基于科层制背景下的警务体系能力(也可称之为“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和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两个阶段。其中,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是在尝试消除科层制“反攻能”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并随着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时间序列展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强警示范单位,N市公安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警务大脑”建设的先行试点,在这长达三年的“先行先试”过程,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阶段性特征展现得非常充分,为分析者更好地洞察警务体系能力提供了绝佳的分析“窗口”。有基于此,笔者以“技术—制度”为理论视角,基于技术执行的分析框架对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建设过程进行经验分析,旨在探讨“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这一核心命题。既有警务体系能力是基于科层制背景下产生的,其容易受到科层制背景下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及共识机制的缺失、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封闭和内敛趋向等“反功能”因素影响,而无法实现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作为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被技术执行者们赋予“美好想象”,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其陷入了警务治理“困境”。技术执行者们愈加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警务大脑”中的简单嫁接只是单纯地构建了一种基于技术理念的警务体系能力,其仍处于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从N市“警务大脑”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信息技术只是起到技术支撑作用,优化和再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才是根本。有基于此,N市公安局在“警务大脑”建设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引入合成警务机制,通过相应的制度匹配实现信息资源、组织结构和警务要素的整合及警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最终,在信息技术与合成警务机制的有机结合下实现了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总之,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是技术与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暗含着一种网络化逻辑,其在被运用于特定的组织时,提供了一种解决组织联结问题的空前弹性,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其通过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通过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生产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合成警务机制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一体化的警务模式;从中观层面上推动警务组织结构变革;从微观层面上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其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相应的制度形塑空间。最终,在“技术—制度”的互构作用下,各警种作战能力达到了有机融合,实现了警务效能的最大化释放。

闻浩[6](2021)在《旅馆业治安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L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馆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是旅馆业大量产生的同时也导致了各类案、事件发生,消防事故频发,“黄赌毒”等社会丑陋现象日益突出,对社会治安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旅馆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政府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共分七个章节来论述成都市L区当前旅馆业治安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并结合公共治理理论、善治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借鉴“网格化”管理模式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目前,旅馆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治安问题,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各类治安案件高发,利用旅馆杀人、绑架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因消防隐患不断增加导致的重大火灾事件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新型住宿场所增加更是考验着主管部门的治理能力,在目前形势下,政府主管部门对旅馆业的治安管理工作的能力的不足、手段的单一和方式的匮乏逐渐凸显,突出表现在现行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各项治安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承担主要治安管理工作的基层管理队伍数量配置有限,各主管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以及对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充分等方面。针对当前旅馆业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首先建议修订、完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可执行性;然后应督促旅馆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发挥其自身的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三是结合相关理论,建立多中心治理体制,借鉴“网格化”管理模式,探索新的管理手段,改进旅馆业治安管理主体的理念和手段,充分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治安管理工作。力争使旅馆业治安管理整治主体的治理能力得到增强,L区旅馆业治安面貌得到改善。

江冬冬[7](2020)在《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随之改变,尤其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发展,即使得社区警务——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从职业化向信息化转变。也正因为这种变化,对基层社区警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区警务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这一新变化。如此才能在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蚌埠市作为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的试点城市之一,在社区警务建设方面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在投入方面、重视程度、信息化水平、群众参与等层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立足于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该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经验,进而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为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务实的政策建议。论文从六部分展开论述。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阐述了与社区警务建设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铺陈。第一章,介绍了信息化社区警务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后文的分析找到切入点。第二章,主要对蚌埠市社区警务的建设现状进行描述,并将其建设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详细阐述了不同阶段的各自特点。第三章,主要分析了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研究认为蚌埠市社区警务的硬件设施仍待完善,社区警务室分布不均衡,社区民警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也不佳。接着,又仔细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认为思想观念的滞后,组织管理模式与制度设计不科学,社区警务保障机制不充分,社区民警信息素养不高,社会合力尚未形成共同阻滞了蚌埠市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建设。第四章,总结提炼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和经验,以期为推进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的信息化提供经验参考。第五章,在前面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的可行路径。认为,唯有提升各方思想认识,重塑社区警务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社区警务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社区警务信息化应用水平,打造社会参与合理,才有可能推进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提升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刘波[8](2020)在《公安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研究 ——以ZJL派出所为例》文中指出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而设立的派出机构,其日常工作与社区、乡镇等单位相联系,是和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公安部门,它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职能。派出所是打击违法犯罪的派出机构,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人民群众的作用,派出所也是人民群众同公安机关沟通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的落实情况影响着整个公安工作运行效率的高低,它是整个公安工作能否良好运行的基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旧的问题还没有处理好,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由于派出所的警务要跟着警情走,派出所的警务运行机制也随之改变。通过梳理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的发展历程,阐述派出所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和在维护社会稳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深入思考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分析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中存在的警力不足、非警活动过多、警务保障不完善、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滞后、民警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警民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并从法律法规不健全、人事制度不规范、职业认同感不强、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综合素质提升方法不多、信息化建设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完善和落实法律法规、强化派出所警务职能定位、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深入推进派出所警务保障工作、建立科学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推进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加强教育培训、拓宽警民互动渠道等方面解决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为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使派出所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保驾护航。

陈晓东[9](2020)在《潮州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能否提高驾驭动态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实现“四个在身边”的目标,已成为检验公安机关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目前,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对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上虽然进行了有益探索,潮州市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尚未达到理想效果,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探索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和对策,着力消除防控盲区,提高防控效能,增强打击违法犯罪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满足群众对社会治安日益提高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主要研究广东省潮州市实行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了解此体系实施的现状与面对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的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绪论解释了选题的目的与选题的意义,对部分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查看国内的研究现状,找出研究此课题的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部分是对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在介绍广东省潮州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背景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该防控体系的主要措施以及主要成效;第三部分分析了潮州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问题不足及剖析原因;第四部分是对如何优化潮州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出了若干优化措施。本文希望通过这篇研究能够对潮州良好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警示各界加强治安防控的建设,为共建和谐社会主义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子成[10](2020)在《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治安防控体系作为我国社会治安治理的基本方略,对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维护国家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和内地农村地区已经根据自身情况建立治安防控体系并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我国边境农村地区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满足边境治安防控的需要。本文以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为视角,针对当地情况构建治安防控体系,以期为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参考和借鉴,同时为我国其他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广西与越南来往的日益频繁,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面临严峻治安防控形势,提出构建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治安防控体系和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综述;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论题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阐释。对边境、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进行概念界定;对社会治理理论、系统论、信息论、社会控制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进行介绍,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地区概况阐述和影响治安防控问题分析。对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情况、人员情况及治安问题的认知情况进行概述;在调研的基础上,明确走私、偷渡等七个边境治安问题影响当地治安防控。第四部分为体系建设困境分析。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面临着边境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地理环境特殊、农村派出所管控乏力、基层组织管理弱化及教育落后五大困境。第五部分为相关国家和地区边境治安防控措施与借鉴。对美国智慧边境防控、欧盟一体化边境防控、以色列军事守边边境防控及中朝军警民联动边境防控措施进行介绍,得出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应借鉴的经验有:注重顶层的设计、可靠的情报收集、重视科技的运用、重视交流与合作、依靠部队守边境、发挥群众的作用。第六部分为构建路径。首先,在顶层设计上,要树立指导思想、确立基本原则和明确防控定位。其次,在建设方案上,要明确组织领导体系、建立指挥系统、搭建情报信息平台、确立运行机制、编织防控网络及确定防控力量。最后,为发挥防控综合效能,从平安边境、经济、教育和组织建设这四个方面加以拓展。

二、式论派出所治安信息系统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式论派出所治安信息系统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D市涉警投诉处理业务管理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相关管理理论方法概述
    2.1 涉警投诉处理业务概述
        2.1.1 涉警投诉处理业务的地位
        2.1.2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涉警投诉处理业务的特点
    2.2 相关管理理论方法概述
        2.2.1 服务补救理论
        2.2.2 业务流程管理理论
        2.2.3 绩效管理理论
        2.2.4 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
3 D市涉警投诉处理业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D市公安局涉警投诉处理业务简介
        3.1.1 D市公安局简介
        3.1.2 涉警投诉处理业务相关职能部门简介
    3.2 D市公安局涉警投诉处理业务的现状
        3.2.1 涉警投诉工作内容
        3.2.2 D市公安局涉警投诉处理业务流程
        3.2.3 D市公安局警务工作量描述
        3.2.4 涉警投诉处理业务考评现状
        3.2.5 投诉信息管理系统现状
    3.3 涉警投诉处理业务管理的现存问题
        3.3.1 群众满意度调查
        3.3.2 现存问题
    3.4 问题成因分析
        3.4.1 业务能力及编制受限
        3.4.2 涉警投诉处理流程不合理
        3.4.3 业务绩效评定不够全面
        3.4.4 投诉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不尽合理
4 D市涉警投诉处理业务管理改善方案
    4.1 改善目标与思路
        4.1.1 改善目标
        4.1.2 改善的思路
    4.2 提高涉警投诉的应对服务质量
        4.2.1 完善服务平台建设
        4.2.2 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4.2.3 制定涉警突发重大事件投诉的快速响应预案
        4.2.4 网上督察系统建设
    4.3 优化涉警投诉管理流程
        4.3.1 扩大涉警投诉的信息收集渠道
        4.3.2 警务督察系统审批简化
        4.3.3 督察支队进行结果反馈
        4.3.4 涉警投诉处置结果满意度调查
    4.4 改善业务绩效考评机制
        4.4.1 内部互评
        4.4.2 社会考核
        4.4.3 业务绩效评价方法的改进
    4.5 警务督察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4.5.1 功能增加
        4.5.2 数据调整
        4.5.3 基于数据分析的业务研判及预警机制
5 保障措施
    5.1 政策保障
    5.2 技术保障
    5.3 环境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D市公安局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2)西安市丈八路派出所辖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流动人口
        2.1.2 治安管理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社会治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社会融合理论
第三章 西安市丈八路派出所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现状
    3.1 西安市丈八路派出所辖区流动人口概况
        3.1.1 西安市丈八路派出所基本情况
        3.1.2 流动人口数量
        3.1.3 流动人口结构
        3.1.4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情况
    3.2 西安市丈八路派出所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基本做法
        3.2.1 分析流动人口结构
        3.2.2 创建服务管理模式
        3.2.3 建立权益保障机制
        3.2.4 分类高危流动人口
    3.3 西安市丈八路派出所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成效
        3.3.1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加强
        3.3.2 对高危流动人口实现分类管理
        3.3.3 建立齐备的安防设备体系
第四章 丈八路派出所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丈八路派出所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社区民警工作呈现被动趋势
        4.1.2 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度不够
        4.1.3 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方式陈旧落后
        4.1.4 群众参与程度较低
    4.2 丈八路派出所流动人口治安管理问题的原因
        4.2.1 派出所警力配比不科学
        4.2.2 政府部门之间沟通缺失
        4.2.3 传统治安管理理念根深蒂固
        4.2.4 群众对民警工作认识不足
第五章 完善丈八路派出所治安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
        5.1.1 加强正面教育,促进思想积极向上
        5.1.2 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5.1.3 正面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警民关系
    5.2 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体制
        5.2.1 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规定
        5.2.2 健全基础信息录入管理规定
        5.2.3 建立全过程监督反馈机制
    5.3 创新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方式
        5.3.1 提高流动人口数据采集精度
        5.3.2 加强协同监督管理
        5.3.3 利用大数据等新型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5.4 提高群众参与度
        5.4.1 丰富相关政策的宣传手段
        5.4.2 深化警务公开提升群众认知度
        5.4.3 建立完善相关奖励机制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人员身份信息登记表
    附录 B 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介

(3)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分析法
        3.实地考察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研究重点、难点
        2.主要创新点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非法居留
        2.非法居留人员
        3.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新公共服务理论
        2.地方政府治理理论
二、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现状
    (一)广州市非洲籍居留人员概况
        1.广州市非洲籍居留人员居住总体情况及分布
        2.广州市非洲籍居留人员的居住特点
    (二)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的主要措施
        1.建立大外管联席会议制度
        2.探索治理创新系统
        3.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4.设立外国人服务站
        5.完善社区治理与服务
    (三)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的成效
三、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存在的问题
        1.法律体系不健全
        2.责任主体的责任缺失
        3.治理缺乏主动性
        4.保障工作未到位
    (二)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治理理念滞后
        2.工作制度和机制缺位
        3.未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4.服务、宣传工作缺位
四、完善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经验与对策
    (一)国内外的外国人居留治理工作经验及启示
        1.国外的外国人居留治理工作经验
        (1)美国经验
        (2)日本经验
        2.国内的外国人居留治理工作经验
        (1)北京市经验
        (2)上海市经验
        3.国内外的外国人居留治理工作启示
    (二)完善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的对策
        1.加快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2.加强人员信息采集和行动轨迹管控
        3.加快实现信息系统数据共享互通
        4.增加治理工作保障力度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研究
        1.2.2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研究
        1.2.3 警务效能研究
        1.2.4 已有研究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个案选取
        1.3.1 个案研究
        1.3.2 N市公安局图景
        1.3.3 个案进入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难点
2 理解警务体系能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警务体系能力的概念解读
        2.1.1 体系
        2.1.2 警务体系
        2.1.3 体系能力
        2.1.4 “警务体系能力”的释义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2.1 理论基础:“技术—制度”的互构论
        2.2.2 分析框架:技术执行
3 既有警务体系能力的“反功能”
    3.1 在分割中协同:动力不足与共识机制的缺失
        3.1.1 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
        3.1.2 警种分工过细导致共识机制的缺失
    3.2 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两面性:在开放与封闭间徘徊
        3.2.1 社会安全形势变化与综合治理的基本取向
        3.2.2 警务在综合治理的显性取向:开放与整合
        3.2.3 一种“暗存”的反向运动:封闭和内敛趋向
    3.3 小结:“集合式”警务的现实与无奈
4 “警务大脑”: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
    4.1 “警务大脑”初期架构及新技术之期望
        4.1.1 “警务大脑”的初期架构
        4.1.2 新技术之“美好想象”
    4.2 治理“乌托邦”:基于技术实体警务体系能力的现实困境
        4.2.1 工作增负:技术的有效性困境
        4.2.2 孤岛现象:警务治理的内卷化困境
        4.2.3 虚拟的美丽:警务治理的“唯技术主义”困境
    4.3 小结:组织表面秩序下隐藏着巨大的无序
5 制度匹配与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5.1 制度匹配:合成警务机制的确立
        5.1.1 信息资源整合:从分散走向共享
        5.1.2 组织结构整合:综治警务一体化
        5.1.3 警务要素整合:“情指行”一体化
    5.2 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5.2.1 技术制度调适:警务流程再造
        5.2.2 新技术的“刚性外显”与组织运行
    5.3 小结:技术扎根的深层基础
6 技术与制度的互构: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
    6.1 信息技术: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
        6.1.1 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
        6.1.2 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6.2 合成警务机制: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形塑
        6.2.1 宏观层面:构建一体化警务模式
        6.2.2 中观层面:推动组织结构变革
        6.2.3 微观层面: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
    6.3 小结:技术与制度的互构
7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旅馆业治安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L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旅馆业治安管理
        2.1.2 网格化管理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治理理论
        2.2.2 善治理论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
3 成都市L区旅馆业治安管理现状
    3.1 成都市L区旅馆业基本情况
    3.2 治安管理队伍人员配置情况
    3.3 L区旅馆业治安形势严峻
        3.3.1 旅馆内治安刑事案件高发
        3.3.2 无证住宿场所大量滋生
        3.3.3 新型住宿形式逐渐繁杂
        3.3.4 旅馆业消防隐患较多
4 成都市L区旅馆业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成都市L区旅馆业治安管理问题社会调查
        4.1.1 基于旅馆从业人员调查问卷分析
        4.1.2 L区旅馆业主管部门访谈分析
        4.1.3 L区旅馆业业主访谈分析
    4.2 相关法律法规可执行性较弱
    4.3 旅馆业主体方面存在问题
        4.3.1 实名登记制度执行不严格
        4.3.2 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
        4.3.3 从业人员守法意识淡薄
    4.4 旅馆业治安管理主体存在问题
        4.4.1 主管部门管理效率较低
        4.4.2 治理主体“单打独斗”现象普遍
        4.4.3 公安机关阵地管控能力偏弱
5 成都市L区旅馆业治安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5.1 旅馆业治安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5.2 旅馆业主体方面成因分析
        5.2.1 旅馆业违法成本较低
        5.2.2 旅馆业入行门槛较低
        5.2.3 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不到位
    5.3 旅馆业治安管理主体方面成因分析
        5.3.1 主管部门管理能力不足
        5.3.2 相关治理主体联动机制不健全
        5.3.3 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充分
6 成都市L区旅馆业治安管理建议及对策
    6.1 建议立法部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6.2 督促旅馆业主树立主体责任意识
        6.2.1 强化日常检查和依法查处力度
        6.2.2 严把审批准入环节
        6.2.3 提升从业人员培训率和全民法律知晓度
    6.3 建设旅馆业治安管理多中心治理模式
        6.3.1 充分发动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
        6.3.2 建立“网格化”协同联动常态机制
        6.3.3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治安管理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相关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信息化
        二、社区警务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问题导向警务理论
        二、公共治理理论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第二章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的实践
    第一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历程
        一、萌芽阶段
        二、探索阶段
        三、发展阶段
    第二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成效
        一、社区警务设施设备升级
        二、社区警务管理网络化
        三、社区民警队伍建设有成效
        四、社区警务制度日益完善
        五、社区警务信息化创新成效显着
第三章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警务设施设备仍待完善
        二、社区警务室布局不均衡
        三、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欠佳
    第二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思想观念滞后
        二、管理模式与制度设计不科学
        三、社区警务保障机制不充分
        四、社区民警信息素养较低
        五、社会参与合力尚未形成
第四章 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国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一、美国的“片儿警”制度
        二、日本的“交番所”制度
        三、新加坡警察的“邻里”特色
        四、国外社区警务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国内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一、北京顺义区的社区警务建设
        二、上海普陀区的社区警务建设
        三、广东广州市的社区警务建设
        四、国内社区警务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提高各方思想认识
        一、强化领导责任意识
        二、转变社区民警思想观念
        三、增强群众参与意识
    第二节 重构社区警务管理的目标与理念
        一、完善目标管理体系
        二、树立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
    第三节 健全社区警务保障机制
        一、保障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二、加强社区警务的人才队伍建设
        三、重构社区警务人员培训机制
        四、完善社区警务人员的考评机制
    第四节 全面提升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创新信息收集与应用方式
        二、建设社区警务信息化平台
        三、完善社区警务的信息质量体系
    第五节 打造社会参与合力
        一、落实群防群治制度
        二、实现社区警务信息共享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公安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研究 ——以ZJL派出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警务
        2.警务运行机制
        3.派出所具体的警务权限
    (二)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
        1.行政管理理论
        2.行政组织管理理论
        3.街头官僚理论
二、玉泉区公安分局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现状及特点
    (一)玉泉区公安分局派出所概况
    (二)玉泉分局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现状及特点:以ZJL派出所为例
        1.ZJL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现状
        2.ZJL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特点
三、玉泉区公安分局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公安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1.警力不足
        2.非警活动过多
        3.警务保障不完善
        4.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滞后
        5.民警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6.警民沟通渠道不畅
    (二)公安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模式不完善
        2.人事制度不规范、考核机制不合理
        3.职业认同感不强
        4.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5.综合素质提升方法不多
四、优化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和落实法律法规
        1.加强对警察权益上的保障
        2.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二)强化派出所警务职能定位
        1.明确派出所的工作职责
        2.突出防范的基本任务
        3.加强领导对非警务活动的审批
    (三)优化警力资源配置
        1.合理分配警力
        2.提素质排岗位要合理
        3.提量提力双管齐下
        4.精简内设机构
    (四)深入推进派出所警务保障工作
        1.扎实推进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
        2.切实保障办公用品和警用装备齐全到位
        3.建立健全清晰明确的公安经费保障制度
    (五)建立科学的考评和激励机制
        1.抓住重点,切实可行
        2.多元考核,发挥作用
        3.合并岗位,工作流程标准化
        4.加强激励,提升职业认同感
    (六)推进派出所信息化建设
        1.发挥警务信息化预警效应
        2.促进警务运行机制与信息化相关联
        3.提升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
    (七)加大培训力度
        1.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计划
        2.加强民警业务培训
        3.建立民警教育培训档案
    (八)拓宽警民互动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论文
致谢

(9)潮州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社会治安
        2.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3.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二)理论基础
        1.公共安全理论
        2.社会控制理论
        3.服务型政府理论
二、潮州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潮州市社会治安基本情况
        1.潮州市概况
        2.潮州市社会治安基本态势
    (二)潮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历程
    (三)潮州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现状
        1.强化空间维度防控
        2.强化时间维度防控
        3.强化主体维度防控
    (四)潮州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成效
        1.有力维护了安全稳定的政治大局
        2.有力打击了涉黑涉恶犯罪现象
        3.有力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秩序
        4.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潮州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短板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短板
        1.空间维度方面
        2.时间维度方面
        3.主体维度方面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
        2.人财保障不到位
        3.技术人才较为缺乏
        4.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四、优化潮州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主体维度,构建党政主导、社会参与的组织体系
        1.突出党政领导
        2.加强齐抓共管
        3.抓好群防群治
        4.增加警力配备
        5.加大资金投入
    (二)完善空间维度,精准防控,运用科技,提升整体效能
        1.加强技术视频防控网建设
        2.加强信息网络防控网建设
        3.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网建设
        4.加强人口房屋车辆防控网建设
        5.加强重点人员和社会组织防控网建设
        6.加强重点行业防控网建设
        7.加强城乡社区防控网建设
        8.加强单位内部防控网建设
    (三)完善时间维度,统筹规划,重塑流程,健全长效运作机制
        1.加强信息研判应用
        2.加强警务扁平化指挥
        3.加强舆论引导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2.1.1 边境
        2.1.2 边境农村地区
        2.1.3 治安防控体系
        2.1.4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
    2.2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理论基础
        2.2.1 社会治理理论
        2.2.2 系统论
        2.2.3 信息论
        2.2.4 社会控制论
        2.2.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
3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概况与影响治安防控问题分析
    3.1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概况
        3.1.1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概述
        3.1.2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人员构成
        3.1.3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问题认知情况
    3.2 影响治安防控问题分析
        3.2.1 走私
        3.2.2 偷渡
        3.2.3 吸毒贩毒
        3.2.4 危险违禁物品
        3.2.5 非法婚姻
        3.2.6 非法就业
        3.2.7 非法居留
4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困境分析
    4.1 边境农村地区经济落后
        4.1.1 越方边境农村地区无支柱产业
        4.1.2 中方边境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
    4.2 边境农村地区地理环境特殊
        4.2.1 中越边境农村地区缺乏天然屏障
        4.2.2 中越边境农村地区边境线漫长
    4.3 边境农村地区农村派出所管控乏力
        4.3.1 农村派出所警力不足,警员素质偏低
        4.3.2 农村派出所警务经费不足,警用装备落后
        4.3.3 农村派出所警务制度运行不合理
    4.4 边境农村地区基层组织管理弱化
        4.4.1 农村基层组织防控意识不强
        4.4.2 农村基层组织社会影响力弱化
    4.5 边境农村地区教育落后
        4.5.1 村民文化水平偏低
        4.5.2 村民法制观念淡薄
        4.5.3 村民国防观念淡漠
5 相关国家和地区边境治安防控措施与借鉴
    5.1 相关国家和地区边境治安防控措施
        5.1.1 美国智慧边境防控
        5.1.2 欧盟一体化边境防控
        5.1.3 以色列军事守边边境防控
        5.1.4 中朝军警民联动边境防控
    5.2 相关国家和地区边境治安防控借鉴
        5.2.1 注重顶层的设计
        5.2.2 可靠的情报收集
        5.2.3 重视科技的运用
        5.2.4 重视交流与合作
        5.2.5 依靠部队守边境
        5.2.6 发挥群众的作用
6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构建路径分析
    6.1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顶层设计
        6.1.1 树立指导思想
        6.1.2 确立基本原则
        6.1.3 明确防控定位
    6.2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案
        6.2.1 明确组织领导体系
        6.2.2 建立指挥系统
        6.2.3 搭建情报信息平台
        6.2.4 确立运行机制
        6.2.5 编织防控网络
        6.2.6 确定防控力量
    6.3 发挥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综合效能
        6.3.1 创建平安边境,共享安居乐业
        6.3.2 发展边境经济,带领村民致富
        6.3.3 加强文化教育,提高村民素质
        6.3.4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管理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问题认知调查问卷(群众版本)
附录B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问题认知调查问卷(公安版本)
附录C 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访谈提纲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式论派出所治安信息系统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D市涉警投诉处理业务管理改善研究[D]. 傅子烨.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西安市丈八路派出所辖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研究[D]. 孙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广州市非洲籍非法居留人员治理研究[D]. 王国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丰泽区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研究[D]. 侯建兴. 华侨大学, 2021
  • [5]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D]. 伏佩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6]旅馆业治安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L区为例[D]. 闻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研究[D]. 江冬冬.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5)
  • [8]公安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研究 ——以ZJL派出所为例[D]. 刘波.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潮州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D]. 陈晓东.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D]. 黄子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论派出所公安信息系统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