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热重分析技术检测的因素探讨

影响热重分析技术检测的因素探讨

一、影响热重分析技术检测的因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谢启源,陈丹丹,丁延伟[1](2022)在《热重分析技术及其在高分子表征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重分析技术(TGA)是在程序控制温度和设定气氛下表征材料受热过程中的质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高精度研究工具,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和热过程控制精准等优点.近年来,TGA技术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高分子材料热稳定性、组成分析以及热分解机理等材料细观热响应特性的深入研究.本文分别从热重分析基本原理、仪器校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热重曲线综合解析以及各环节中易出现的不当操作、异常数据与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给出了在高分子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典型应用案例、未来发展趋势及机遇与挑战.在实际应用中,基于TGA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技术的联用分析,将有利于进一步揭示高分子材料在不同气氛和热激励等条件下的详细热响应信息,为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研发与设计、热解机理及燃烧蔓延动力学等领域提供支撑和指导.

杨莉[2](2021)在《预处理对植物细胞壁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细胞壁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碳源,酶解后产生大量葡萄糖和木糖等单糖,可被微生物发酵后产生乙醇、丁醇等燃料和化学品,因此被认为是化石能源的理想替代原料。植物细胞壁复杂的成分和致密的结构是阻碍其转化的关键因素,预处理能够打破植物细胞壁的天然抗性,显着提高酶解转化率。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碱过氧化氢预处理(Alkaline hydrogen peroxide pretreatment,AHP)、水热预处理(Hydrothermal pretreatment)和低共熔溶剂预处理(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这三种方法对以玉米秸秆为代表的植物细胞壁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且探究了预处理前后植物细胞壁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变化与酶解转化率之间的相关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化学成分及酶解转化率的影响对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主要化学成分和酶解转化率进行分析,发现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的化学成分含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酶解转化率也显着提高。经过碱过氧化氢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木质素含量降低了63.0%,半纤维素含量降低较少,纤维素基本没有损失,葡聚糖转化率提高了139.8%。水热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半纤维素含量降低了65.0%,木质素含量降低的不明显,纤维素略有损失,葡聚糖转化率提高了71.8%。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半纤维素含量降低了50.0%,木质素含量降低了43.5%,纤维素略有损失,葡聚糖转化率提高了74.5%。2.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电子扫描显微镜、ζ电位和粒度检测仪等分析检测手段对预处理前后的玉米秸秆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预处理后玉米秸秆样品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加,结晶度、ζ电位绝对值、持水力和膨胀度也明显变化,酶解效果与玉米秸秆的比表面积、结晶度、ζ电位绝对值、持水力和膨胀度呈正相关。预处理改变了玉米秸秆的结构和性质使其更利于酶解的原因在于预处理除去了部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破坏了各组分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暴露出的纤维素富集于表面,增加了与纤维素酶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对纤维素酶的非生产性吸附。3.使用凝胶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with multiangle-light-scattering and refractive-index detector,SEC-MALLS-RI)和粒度仪分析了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分散系数和酶解残渣的粒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水热预处理、DES预处理和AHP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酶解残渣的中值粒径从425μm降至325μm、290μm和250μm,酶解产物中分子量较大,酶解不彻底的物质所占比较少,这说明预处理后的样品酶解得更加充分彻底,验证了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葡萄糖转化率的结论。

郭闯[3](2021)在《铬离子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文中认为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危害物检测是食品行业关注的热点之一,由于食品接触材料原料种类复杂,大量有害物质含量较低且在样品基质中共存,为确保检测的准确性,需要采取必要的前处理手段对目标物进行分离与富集。但目前多数样品的富集过程并不针对单一物质,不能实现对特定目标物的选择性富集,开发具有高效吸附和特异选择性的前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课题以Fe3O4@m SiO2磁性复合微球为磁性载体,Cr(Ⅵ)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模板分子,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磁性载体表面制备铬离子印迹聚合物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采用多种表征方法和吸附性测试实验对制得的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结构的分析和吸附性能的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磁性载体的制备及性能表征。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进行Fe3O4@m SiO2磁性微球的制备,TEM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法制得的磁性载体具有较清晰的核壳结构;以粒径为20 nm和200 nm的Fe3O4粒子为磁核制备Fe3O4@m SiO2,结果表明磁核为200nm的Fe3O4@m SiO2磁性微球表现出更好的分散性,该制备方法未破坏完整的Fe3O4晶体结构,Fe3O4@m SiO2磁性微球比表面积可达到792.5 m2/g。(2)铬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以模板离子重铬酸钾,功能单体水杨醛肟,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和交联剂EGDMA为铬离子印迹聚合物(Cr(Ⅵ)-IIPs)制备的主要因素,设计正交实验得出制备Cr(Ⅵ)-IIPs的最优实验方案为重铬酸钾用量为0.1 mmol,水杨醛肟为0.6 mmol,-甲基丙烯酸为0.5 mmol,EGDMA用量为1.5m L,磁性载体用量为0.1 g。考察了吸附操作条件对IIP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吸附最佳p H为2,在此p H环境下,IIPs在12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容量为145mg/g,该印迹聚合物对竞争离子Pb2+、Cu2+、Cr3+和Cr O42-选择系数为6.32、4.21、3.00和3.30,表现出良好的特异选择性,重复吸附-解吸过程6次后,该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容量仍能保持在93%左右,具备一定的重复使用性能,可应用于Cr(Ⅵ)的选择性分离富集。(3)4,4’-二氨基二苯甲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以所用功能单体种类、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与4-乙烯基吡啶(4-VP)用量比、加入交联剂体积为影响因素,得出4,4’-二氨基二苯甲烷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条件为选用功能单体4-VP,MDA与4-VP的摩尔比为1:4,交联剂用量为1m L;吸附条件的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25℃条件下,该印迹聚合物在80min时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容量为56.5mol/g,印迹聚合物对4,4’-次甲基-双(2-氯苯胺),4-氨基联苯和4,4’-四甲基二氨基二苯甲烷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2、5.84和3.68,重复吸附-解吸过程6次后,该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容量下降了约15%,能实现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选择性分离富集。

江明儒[4](2021)在《低温环境下SCR尿素转氨与沉积物生成机理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柴油机SCR技术成为柴油机后处理系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在多数低温工况下,尿素副产物的生成不仅降低了尿素转氨率,而且阻碍了后处理管内的正常流道,严重情况下会堵塞甚至损坏催化器。目前许多现象级研究结合CFD模拟宏观预测尿素沉积物的生成,为进一步弄清沉积物的生成,需要从化学反应过程的角度对其展开深入研究。通过量子化学分析法构建了SCR产物转化机理。使用了密度泛函理论中的M06-2X方法与基组6-311G(d,p),结合过渡态理论搜索低温SCR副反应组分如脲基产物、均三嗪产物以及气态异氰酸、氨之间相互转换反应的理论过渡态,并进行了高精度的IRC分析验证过渡态的精确性与反应路径的合理性,最后构建了包含10种主要组分的20步的尿素副产物的化学反应生成机理。在过渡态搜寻中发现,脲基产物存在多条缩聚反应路径,这些缩聚反应及其它们与异氰酸的合成反应可以生成缩三脲,该产物进一步异构化后可以生成异三聚氰酸(可以与三聚氰酸相互转化)和氨,这一反应路径是沉积物向耐高温的三均三嗪类方向变化的关键节点。在5K/min、8K/min、10K/min、15K/min和20K/min五个不同的升温速率下进行了热重实验测算反应动力学参数,对所构建的化学反应机理开展热分析动力学研究。试验样品组分主要为尿素、缩二脲以及三聚氰酸及其衍生物类等耐高温产物,实验从常温开始持续升温直到样品完全分解。获取了6种低温SCR沉积物单组分的热解曲线,并结合化学反应路径分析其热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脲基产物中的尿素和缩二脲均在融化后迅速进入分解反应阶段,500K左右二者热失重率几乎达到最大值,但其间可能伴随着样品升华、样品缩合等不理想的副反应存在。此外,在高于530K时剩余脲基产物样品基本完全转化为均三嗪产物,后续均三嗪产物有极少部分在高温下合成了高分子聚合物。三聚氰胺在高温下迅速完全热解且其DTG曲线仅有一个峰形,说明其间不存在副反应,其不是生成高分子聚合物的主要反应物之一。然而,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表现出与脲基产物热解生成的耐高温产物相似的分解特性。三聚氰酸的热重曲线变化复杂,尤其是温度条件对其热解过程影响巨大,由于其存在两种可相互转化的同分异构体CYA与AIC,使其热解特性难以确定。利用热分析方法Flynn-Wall-Ozawa(FWO)积分法获取各组分假设热解温度区间内的热重曲线所反映的反应动力学参数。SCR沉积物热解反应机理参数与热重实验结果对比表明,热分析动力方法验证了SCR产物转化机理中尿素、缩二脲和三聚氰酸分解以及尿素缩合生成缩二脲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SCR沉积物热解反应机理的构建有助于从反应路径、温度、催化剂三个方面研究降低SCR沉积物的技术方法,低温区域通过热解手段降低脲基产物是有效的,但随着温度升高,会出现耐高温的三聚氰酸及其同系物,且后者热解温度接近于催化剂失活温度。引入了均三嗪产物催化水解的假设方案,对催化剂提出了多效用与高效稳定性的综合要求。

宋壮壮[5](2021)在《玉米秸秆CO2加压气化反应特性及焦结构演化研究》文中指出生物质CO2气化是一项既可以提高生物质的利用率,还可以应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和减轻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加以利用可以有效地助力碳中和的实现。本文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探究玉米秸秆常压和加压条件下气化反应特性,并通过半焦结构的演化规律,讨论了样品颗粒物理和化学结构对气化反应的影响作用。首先在常压下讨论了反应气氛对玉米秸秆低温热解阶段和高温气化阶段的热解、气化特性参数的影响;其次在加压条件下,对玉米秸秆进行加压气化实验,探究了压力和升温速率对气化反应特性影响。采用Malek法推断出加压气化反应过程的最概然机理函数,利用Agrawal积分法计算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压力下,活化能和频率因子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减小;在相同升温速率下,活化能和频率因子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对半焦进行非等温加压气化实验,讨论了半焦制备温度、气化反应压力对半焦CO2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利用Doyle近似积分法计算半焦加压气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发现在反应压力小于0.8MPa范围内,提高反应压力可以减小反应活化能,使气化反应更容易进行。通过动力学补偿效应说明随着反应程度的加剧,半焦气化动力学参数按照一定规律发生改变。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玉米秸秆在热解和气化过程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半焦样品芳香层结构变厚,碳有序度有所提高,石墨化程度加强;在热解过程中,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脂肪族和含氧官能团的峰值强度降低,只有在1300~900cm-1处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在热解过程中,大量的氢和氧作为挥发性物质被释放引起的;玉米秸秆原样的孔隙结构不明显,半焦比表面积随制备温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平均孔径逐渐增大,并且均都大于12nm;经过热解后半焦颗粒内部只剩下碳骨架,内部有一些空腔开始连接,大孔不断形成,结构逐渐有序。

向欣宁[6](2021)在《石油焦气化/催化气化过程中焦结构及反应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生产对轻质油品需求量的不断上升,作为石油加工的副产物,石油焦产量亦随之增加。如何清洁高效利用石油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气化技术可有效解决石油焦利用过程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生产石化企业所需的氢气,被认为是一种清洁高效处理石油焦的方法。然而石油焦为液相成焦,结构致密,孔隙结构不发达,灰分及挥发分含量低,导致其气化活性较低,这就极大了增大了气化利用的难度。碱金属盐类催化剂(K2CO3)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可作为石油焦、煤等含碳物料的催化剂和反应介质。因此,采用碱金属盐类催化剂来提高石油焦的气化反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认识石油焦结构与反应性规律,尤其是催化剂添加后的反应性规律,是开发适宜于石油焦气化利用技术的关键,但当前对其研究仍存有一定的不足。本文采用热重分析仪对三种石油焦进行CO2非等温气化/催化气化反应特性研究及等温气化/催化气化反应特性研究,并利用固定床管式炉制备不同碳转化率的气化残焦,探究反应过程中焦结构的演变规律,以期对石油焦催化气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研究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热重分析仪对镇海石油焦、京博石油焦和胜利石油焦进行CO2非等温气化反应特性研究。并通过N2物理吸附表征、XRD、Raman表征,分析探讨石油焦结构对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比气化速率能够较好描述三种石油焦的气化反应性差异,气化活性大小顺序为胜利>京博>镇海。关联石油焦结构分析发现其气化反应性与碳结构的有序度和CO2化学吸附量关联性较好。石油焦的CO2总吸附量及碳结构有序化程度能够有效反映石油焦气化过程中与反应气体吸附并进行化学反应断键的难易程度,故可作为评价其气化反应性的有效参数。利用比气化速率计算得到胜利、京博和镇海石油焦的气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16 k J/mol、245 k J/mol和280 k J/mol。(2)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K2CO3催化剂掺混比例对石油焦非等温催化气化反应特性,并结合固定床管式炉制备不同碳转化率的气化残焦,通过N2物理吸附表征、XRD、Raman表征,探究了石油焦气化反应过程中焦结构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K2CO3催化剂的添加可大幅度提升石油焦的气化反应性,且随着催化剂掺混比例的添加,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活性不断增加。当催化剂负载量大于5 mmol K时催化剂会出现接近饱和状态,继续增大催化剂负载量对石油焦气化反应性提升有限,但并未有抑制气化反应现象发生。同时还发现催化剂的添加方式也是影响石油焦气化反应性的重要因素。相较干混法,浸渍法负载催化剂能够更大幅度提高石油焦催化气化活性(即使是在催化剂饱和掺混比例下)。由于K2CO3的刻蚀作用破坏了石油焦结构导致气化反应过程中碳的石墨化程度降低。并利用燃烧反应分析残焦活性发现,反应过程中石油焦结构的改变是影响石油焦非等温催化气化反应性的重要因素。(3)采用热重分析仪对镇海石油焦等温催化气化反应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固定床管式炉制备不同反应程度的气化残焦,通过N2物理吸附表征、XRD、Raman表征手段对气化残焦进行焦结构分析,探究了等温气化反应过程中石油焦结构与反应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温催化气化过程中,随着反应程度的增加,石油焦的芳香片层堆积高度降低,碳微晶结构变得更加无序,石墨化程度降低。气化残焦的燃烧反应活性与反应过程中焦结构变化规律不一致,表明焦结构变化不是影响石油焦等温气化/催化气化反应性的关键因素。

阙晗[7](2021)在《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的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纤维素是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广泛地被用于研究制作包装薄膜。纤维素薄膜具有优秀的透明性和柔韧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绿色可降解包装材料。通过表面交联的方法改性纤维素膜,并对改性纤维素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改性后的纤维素膜具有优秀的抗紫外线能力,紫外透过率接近零;良好的力学性能,最大拉伸强度为67.8 MPa;优秀的水蒸气阻隔性,水蒸气透过率为56.69 g/(day·m2)。植物精油中含有的抗菌因子与纤维素复合可以提高纤维素材料的抗菌性。但是由于精油易挥发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它的抗菌效果。通过微胶囊技术可以将精油包埋在壁材中制备具有类微胶囊结构的抗菌剂,可以有效地减弱其挥发性,以延长抗菌作用的持续时间。本文以木质素磺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丁香酚为芯材,多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含丁香酚的抗菌剂。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抗菌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一定的缓释性,包埋率为17.6%,包封率为15.23%,产率33.04%。同时考察了不同干燥方法(异丙醇脱水干燥、常温减压干燥和冷冻干燥)对抗菌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异丙醇脱水干燥得到的抗菌剂包封率,包埋率最高;常温减压干燥得到的抗菌剂缓释性最好;冷冻干燥获得的抗菌剂的粒径最佳。将得到的抗菌剂引入改性纤维素膜中,制备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以鲜牛肉为研究对象,牛肉的失重率、p H值变化情况以及牛肉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三个方面反应抗菌纤维素膜的实际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酚对牛肉的保存具有明显作用,有效地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添加抗菌剂减缓了肉类p H值的上升,使得牛肉冷藏保鲜期延长3天,失重率降低了12.92%。因此制备的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对以牛肉为代表的肉类食品的保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的热解过程是固态反应过程。本文对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分解过程中主要有三个阶段:初期水分、丁香酚挥发阶段(<190℃);中期有机物分解阶段(190-430℃);后期炭化阶段(430-600℃)。并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使得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在分解阶段的最大失重峰会逐渐向高温方向偏移。非等温动力学研究采用Kissing-Akahira-Sunose(KAS),Flynn-Wall-Ozawa(FWO)和Friedman三种方法。由KAS、FWO和Friedman法得到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195.1 k J/mol、194.3 k J/mol和219.4 k J/mol。Friedman法得到指前因子和活化能呈线性相关,表明在热解过程中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的反应模型未发生改变。

王枭[8](2021)在《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棘叶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功效,但因酚类物质水溶性较差,不稳定易降解以及有令人不悦的气味,而限制了沙棘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其作为一种废弃物资源并未被充分开发。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胶囊化包埋是提高其稳定性、溶解性及风味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在优化沙棘叶酚类物质提取工艺条件基础上,首先,将沙棘叶提取物采用电流体力学法包封,在结构及包封效果评价基础上,重点评估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沙棘叶提取物和微胶囊中总酚,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和抗氧化活性变化以及其对代谢综合征相关酶(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影响,以明确包封对生物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其次,将沙棘叶提取物应用到沙棘油中并喷雾干燥,对比不同添加量沙棘叶提取物(0.5%,1%,2%)和法规允许最大添加量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在保护沙棘油氧化稳定性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将2%的沙棘叶提取物应用到了静电纺丝法包封沙棘油上,研究其在提高油稳定性以及增强微胶囊抗氧化活性上的作用。结果表明,沙棘叶中酚类物质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8,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70%,在此条件下,提取物多酚含量为386.1 mg GAE/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表明提取物被成功包封,微囊化提高了活性物质对消化环境的耐受性(p H和消化酶等),减少了其降解率,从而促进了被包封化合物的缓慢释放,有助于增加其在肠道中的生物可及性;另外,相对于游离提取物,微胶囊化提取物消化后保留了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和对代谢综合征相关酶的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其在人体内降血糖和降血脂功能的发挥。在包封沙棘油的应用上,沙棘叶提取物可有效提高其氧化稳定性并增强抗氧化性,其效果要优于BHA和BHT,并且效果与浓度成正相关。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沙棘叶提取物被用于营养补充剂和功能强化剂具有可行性,在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安全性及在不同食品中应用效果基础上,沙棘叶有望在未来食品工业中发挥作用,由此可避免资源浪费。

刘婉莹[9](2021)在《半乳甘露聚糖基食品包装膜的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废弃的塑料包装垃圾对地球生物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可降解塑料替代物的开发迫在眉睫。本文以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为原料,乙酸酐(Acetic anhydride,AA)为疏水改性剂,脱乙酰几丁质(Deacetylated chitin,DE-Ch N)为增强剂,纳米氧化锌(Nanometer zinc oxide,nano-Zn O)为功能改性剂,制备了半乳甘露聚糖基食品包装膜。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还对半乳甘露聚糖基食品包装膜在保鲜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了AA,DE-Ch N,nano-Zn O添加量对GM膜材料的力学性能,氧气、水蒸气透过率,紫外透过性,疏水性,细胞相容性以及抗菌性能的影响。通过多种检测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GM的微观形貌、分子结构、热稳定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上述性能测试确定了AA,DE-Ch N,nano-Zn O在GM中的最适添加量。此外,还研究了nano-Zn O与GM复合成膜在水果保鲜方面的应用情况。(1)由于GM链中含有大量羟基,因此其组成的薄膜表现为亲水性,可通过AA酯化得到具有疏水性的薄膜。通过测定反应后的GM酯化程度及疏水性能,确定了酯化反应中AA的最适添加量。当AA与GM反应量比为1.5:1(W/W)时,酯化度最高为0.055,接触角比原来提高了47%;此时的拉伸强度也达到最大(92MPa),比原始GM提高了42%;酯化后的薄膜维持了初始的热稳定性且对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无毒性作用。此外,其氧气阻隔性能优于市场上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膜。(2)单独的GM膜力学性能较差,通过加入DE-Ch N来提高GM膜的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DE-Ch N添加量对GM膜力学性能,疏水性,抗菌性等影响。当DE-Ch N添加量为60%GM干重时,所得到的DE-Ch N与GM复合膜的最大拉伸强度比原来提高了245%,疏水性比原来提高了48%,并对巨噬细胞无毒性作用。复合膜又对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和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了很好的抗菌性能。(3)为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GM薄膜,以nano-Zn O为功能改性剂,研究了不同nano-Zn O含量对基于GM的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疏水性,水蒸气、氧气透过率,紫外线透过率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所得到的nano-Zn O/GM复合膜显示出优异的疏水性,当nano-Zn O添加量为10%GM干重时,复合膜接触角高达108o,比原来提高了48%,并且吸收了99%及以上的UVA和UVB。复合膜的最低拉伸强度(25MPa)超过了HDPE塑料膜的拉伸强度(17MPa),其阻氧性能优于聚乙烯(PVC)塑料膜。复合膜又对Escherichia coli和Bacillus subtilis表现出了很好的抗菌性能。对水果的储藏与运输同样具有抗菌保鲜的作用。将纳米氧化锌与可再生,可持续的包装材料结合,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新型包装材料,将为食品无菌包装提供一条新途径。以及基于可再生生物质的GM功能性包装材料作为可持续性替代石油化工来源的塑料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孙田成[10](2021)在《氮杂环羧酸稀土配位聚合物的构筑与发光检测性能》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类典型的发光材料,稀土配位聚合物以其窄带发光、长发光寿命、高量子产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照明材料和发光检测等多个领域。近期,人们对环境污染及人体健康愈发重视,因此对多种有毒污染物以及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亟待实现。为满足不同物质检测的需求,本论文以功能为导向,使用五种氮杂环芳香羧酸有机配体与稀土离子配位,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19例具有不同官能团、不同维数以及不同带电性质的稀土配位聚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多种表征技术分析了稀土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过程;使用发射光谱测试探索了多种检测策略下稀土配位聚合物在检测领域的应用价值。针对金属离子缺少电子的性质,采用含有多个N,O原子与羧基的2,5-双(3,5-二羧基苯基)-1,3,4-恶二唑(H4bdo)配体合成了1例羧基官能化配位聚合物{[Eu(Hbdo)(CH3OH)(H2O)2]·(H2O)0.5}n(1)。H4bdo配体中三个羧基参与配位,而另一个羧基得以保留,存留于孔道中。配体在构筑三维结构的同时也可以敏化Eu3+离子的发光。配体中恶二唑环富含O,N原子,其与未配位羧基共同充当了金属离子检测位点。通过配体上预留位点与Fe3+,Sn4+离子的相互作用以及Fe3+对激发光的吸收作用,配位聚合物1实现了对水中Sn4+和Fe3+的定量检测,检出限分别达到291 n M和254 n M。在采用5-(3,4-二羧基苯氧基)吡啶甲酸(H3dpon)配体与稀土离子(Ln=Nd,Sm,Eu,Gd,Tb,Dy)合成了6例二维配位聚合物{[Ln(dpon)(H2O)2]·H2O}n(2~7)的基础上,针对有毒物质甲醛分子与VO43-离子的特异性检测需求,利用镧系收缩效应,将具有不同发光特性的Eu3+、Tb3+、Gd3+掺杂到以上体系中进一步合成具有三发光中心特性的配位聚合物。通过改变稀土离子的比例以及激发光波长平衡了三个发光中心的强度,实现了白光发射。Eu0.059Tb0.051Gd0.89-dpon白光材料的CIE色度坐标为(0.33,0.33)。基于材料结构中开放金属位点和三发光中心,Eu0.059Tb0.051Gd0.89-dpon可对甲醛分子和VO43-离子产生特异性发光响应并实现定量检测,检出限分别达到0.0193 vol%和420 n M。针对抗生素分子检测需求,采用5-(2,4-二羧基苯基)吡啶甲酸(H3dpn)与稀土离子(Ln=Nd,Sm,Eu,Gd,Tb,Dy)合成了6例三维配位聚合物{[Ln(dpn)(DMF)2]·DMF·H2O}n(8~13)。其中配位聚合物12可通过与氯霉素和四环素分子之间的光致电子转移、F(?)rster共振能量转移与竞争吸收激发光过程对二者进行发光检测。为解决抗生素分子检测灵敏度低的问题,通过异质外延策略在12表面均匀生长了ZIF-8多孔框架。受益于外层ZIF-8框架对抗生素分子预浓缩作用,合成的ZIF-8-on-12异质结构实现了对四环素与氯霉素的高灵敏检测,检出限分别达到5.6 n M和37.6 n M。针对发光精确调节以及L-半胱氨酸检测对材料结构的需求,采用2,2’-联吡啶-6,6’-二甲酸(H2bpda)配体与稀土离子(Ln=Eu,Tb)配位形成阴离子型次级结构单元[Ln(bpda)2]-,并发现桥连K+可以增长稀土离子间距。合成的2例三维阴离子型异金属配位聚合物{[Ln2K(bpda)4(C2H5OH)]·H3O·x H2O}n(14,15)中,长稀土离子间距(0.815~1.324 nm)可起到限制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的作用,使材料的发光颜色更加精确可控。另外,根据L-半胱氨酸与金属离子的强亲和力,设计了间接检测策略。使用阴离子框架14分别负载淬灭金属离子Fe3+与Cu2+,得到了用于间接检测L-半胱氨酸的探针Fe3+@14与Cu2+@14。通过构建发光“开启-关闭-开启”模式,实现了对L-半胱氨酸的间接发光增强检测,两种探针的检出限分别达到149 n M与301 n M。针对L-抗坏血酸间接检测需求,进一步减少了配体的配位点数目,采用2-(吡啶基)-1H-苯并咪唑-5-羧酸(Hpbmc)配体与稀土离子(Ln=Eu,Gd,Tb,Dy)合成了4例三维阳离子型配位聚合物{[Ln0.5(pbmc)]·(solv)x}n(16~19)。为提升晶体材料实用性,还通过原位自组装策略制备了聚丙烯腈-16复合膜材料PEM。制备的PEM膜材料在保证了配位聚合物16分布均匀性的同时,还解决了晶体材料难以从溶液中回收的问题,使检测操作更加简便。利用阳离子型框架负载淬灭阴离子MnO4-建立了稀土配位聚合物与L-抗坏血酸的间接相互作用,并通过PEM膜材料发光的恢复,实现了L-抗坏血酸的间接发光检测,检出限达到48 n M。

二、影响热重分析技术检测的因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热重分析技术检测的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预处理对植物细胞壁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木质纤维素转化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
        1.1.1 国外发展现状
        1.1.2 国内发展现状
    1.2 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路线
        1.2.1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
        1.2.2 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
        1.2.3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抑制物及其抑制机理
        1.2.4 酶解和发酵
        1.2.5 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的选题背景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预处理对植物细胞壁微观结构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原料及试剂
        2.1.2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成分分析
        2.2.2 玉米秸秆碱过氧化氢预处理
        2.2.3 玉米秸秆酸碱-水热联合预处理
        2.2.4 玉米秸秆低共熔溶剂预处理
        2.2.5 酶解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2.7 比表面积分析
        2.2.8 红外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三种水热法对酶解转化率的影响
        2.3.2 预处理前后木质纤维素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
        2.3.3 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酶解转化率的分析
        2.3.4 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样品比表面积的分析
        2.3.5 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红外光谱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材料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预处理和酶解
        3.2.2 结晶度测定
        3.2.3 ζ电位测定
        3.2.4 持水力和膨胀度测定
        3.2.5 表面元素分析
        3.2.6 热重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结晶度分析
        3.3.2 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ζ电位分析
        3.3.3 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持水力和膨胀度的分析
        3.3.4 借助XPS技术对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表面元素的分析
        3.3.5 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热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玉米秸秆预处理前后酶解残渣和酶解产物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1.1 材料
        4.1.2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玉米秸秆的酶解
        4.2.2 酶解残渣的粒度分析
        4.2.3 不同分子量的酶解产物的分析
        4.2.4 酶解残渣的红外分析
        4.2.5 酶解残渣的热重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预处理对酶解残渣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4.3.2 预处理对酶解残渣粒度分布和酶解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铬离子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危害物的前处理方法与主要吸附材料
        1.2.2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与主要制备方法
        1.2.3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常用载体和功能单体
        1.2.4 磁性载体的制备与表面改性
        1.2.5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Fe_3O_4@m SiO_2的制备与表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Fe_3O_4@m SiO_2 的制备
        2.1.4 Fe_3O_4@m SiO_2表面氨基修饰
        2.1.5 Fe_3O_4@m SiO_2 的表征实验
    2.2 结果与讨论
        2.2.1 Fe_3O_4@m SiO_2的制备影响因素
        2.2.2 红外光谱表征
        2.2.3 X-衍射分析
        2.2.4 热重分析
        2.2.5 磁滞回曲线
        2.2.6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磁性铬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3 磁性铬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
        3.2.4 磁性铬离子印迹材料的表征实验
        3.2.5 Cr(Ⅵ)-IIPs的吸附实验方法
        3.2.6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r(Ⅵ)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
        3.3.2 磁性铬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影响因素
        3.3.3 Cr(Ⅵ)-IIPs的表征结果分析
        3.3.4 pH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3.3.5 Cr(Ⅵ)-IIPs的等温吸附性能研究
        3.3.6 Cr(Ⅵ)-IIPs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3.3.7 Cr(Ⅵ)-IIPs的选择吸附性
        3.3.8 Cr(Ⅵ)-IIPs的重复利用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4,4’-二氨基二苯甲烷磁性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磁性4,4’-二氨基二苯甲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4.3.1 磁性载体的制备
        4.3.2 磁性4,4’-二氨基二苯甲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4.3.3 磁性4,4’-二氨基二苯甲烷印迹聚合物的表征实验
        4.3.4 吸附实验方法
        4.3.5 数据处理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
        4.4.2 磁性4,4’-二氨基二苯甲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的影响因素
        4.4.3 4,4’-二氨基二苯甲烷印迹聚合物的表征结果
        4.4.4 4,4’-二氨基二苯甲烷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4.4.5 4,4’-二氨基二苯甲烷印迹聚合物的等温吸附性能研究
        4.4.6 4,4’-二氨基二苯甲烷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选择性
        4.4.7 4,4’-二氨基二苯甲烷印迹聚合物的重复利用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低温环境下SCR尿素转氨与沉积物生成机理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SCR产物转化机理研究现状
    1.3 构建SCR产物转化机理的过渡态理论方法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SCR产物转化机理模型构建
    2.1 反应过渡态的势能面刚性扫描
    2.2 SCR产物转化反应的势能面分析
    2.3 SCR产物转化反应的过渡态理论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CR沉积物热分析试验研究
    3.1 SCR沉积物的热重分析试验研究
    3.2 SCR沉积物样品的热解曲线特性
    3.3 SCR沉积物热分析动力学参数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温SCR沉积物降低技术研究
    4.1 抑制沉积物生成的反应路径分析
    4.2 热解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
    4.3 SCR系统转氨过程的环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玉米秸秆CO2加压气化反应特性及焦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能源资源概况
        1.1.2 生物质的开发与利用
        1.1.3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意义
    1.2 生物质气化技术及研究现状
        1.2.1 生物质气化技术
        1.2.2 国内生物质气化研究现状
        1.2.3 国外生物质气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2.1 实验样品的选择与制备
    2.2 基础特性分析
    2.3 玉米秸秆半焦的制备
        2.3.1 实验设备
        2.3.2 试验方法
    2.4 玉米秸秆灰化学成分分析
    2.5 玉米秸秆气化反应特性实验
        2.5.1 常压热解气化实验设备
        2.5.2 加压气化实验设备
    2.6 玉米秸秆及半焦表面物化结构特性
        2.6.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6.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6.3 比表面积分析BET
        2.6.4 扫描电镜SEM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玉米秸秆CO_2加压气化反应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3.1 玉米秸秆常压及加压热解气化热重分析
        3.1.1 玉米秸秆在N_2和CO_2气氛下热解气化特性分析
        3.1.2 玉米秸秆CO_2加压气化热重分析
    3.2 玉米秸秆CO_2加压气化动力学分析
        3.2.1 Malek法推断最概然机理函数
        3.2.2 Agrawal积分法计算加压气化动力学参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玉米秸秆半焦CO_2加压气化反应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4.1 玉米秸秆半焦CO_2加压气化热重分析
    4.2 玉米秸秆半焦CO_2加压气化反应活性
        4.2.1 温度对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4.2.2 压力对反应性的影响
    4.3 玉米秸秆半焦CO_2加压气化动力学分析
        4.3.1 气化动力学模型的选择
        4.3.2 Doyle近似积分法计算气化动力学参数
        4.3.3 CO_2加压气化动力学补偿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玉米秸秆半焦在气化反应过程中的结构演化
    5.1 温度对玉米秸秆及半焦微晶结构的影响
    5.2 气化过程中玉米秸秆半焦化学结构的变化
        5.2.1 热解温度对半焦化学结构影响
        5.2.2 气化反应压力对半焦化学结构影响
    5.3 玉米秸秆半焦表面结构分析
        5.3.1 玉米秸秆半焦比表面积分析
        5.3.2 玉米秸秆半焦的孔径分布
    5.4 温度对玉米秸秆半焦表面形貌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石油焦气化/催化气化过程中焦结构及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石油焦的特征
        1.2.1 石油焦的性质
        1.2.2 石油焦的分类
    1.3 石油焦气化
        1.3.1 石油焦气化反应特性
        1.3.2 影响气化反应的主要因素
    1.4 石油焦催化气化
        1.4.1 催化气化研究现状
        1.4.2 催化剂类型
        1.4.3 碱金属盐类催化反应机理
    1.5 本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催化剂
        2.1.1 实验用原料石油焦
        2.1.2 实验用催化剂
        2.1.3 催化剂在石油焦上的负载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2.2.1 热重分析仪
        2.2.2 固定床管式炉
    2.3 样品分析和表征方法
        2.3.1 孔隙结构分析(N_2物理吸附表征)
        2.3.2 CO_2的化学吸附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4 碳结构有序度测定(Raman)
        2.3.5 不同碳转化率残焦的活性检测
第3章 焦结构对石油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数据处理
    3.3 实验结论与讨论
        3.3.1 三种石油焦的气化反应性比较
        3.3.2 N_2物理吸附表征分析孔隙结构与石油焦气化反应性关联
        3.3.3 CO_2吸附量与石油焦气化反应性关联
        3.3.4 XRD分析碳微晶结构与石油焦气化反应性关联
        3.3.5 Raman分析碳结构有序度与石油焦气化反应性关联
        3.3.6 动力学参数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K_2CO_3对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性的影响及反应过程中焦结构的演变..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装置
        4.2.2 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论与讨论
        4.3.1 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4.3.2 K_2CO_3负载方式对石油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4.3.3 非等温气化反应过程中焦结构的演变
        4.3.4 气化残焦的活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温度对石油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及气化反应过程中焦结构的演变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与装置
    5.3 实验结论与讨论
        5.3.1 温度对石油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5.3.2 温度对镇海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5.3.3 等温气化反应过程中焦结构的演变
        5.3.4 气化残焦的活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纤维素研究进展
        1.2.1 纤维素的结构性质
        1.2.2 纤维素改性
    1.3 微胶囊技术
        1.3.1 微胶囊组成及形态
        1.3.2 微胶囊的制备
        1.3.3 微胶囊抗菌剂的研究进展
    1.4 热解动力学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改性纤维素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设计
        2.3.2 改性共聚纤维素膜的制备
    2.4 改性共聚纤维素膜的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2.4.1 改性纤维素膜拉伸性能测试
        2.4.2 改性纤维素膜的表面疏水性能测试
        2.4.3 改性纤维素膜吸水率的测试
        2.4.4 纤维素膜水蒸气透过率
        2.4.5 纤维素膜热稳定性测试
        2.4.6 纤维素膜抗菌性能测试
    2.5 结果与分析
        2.5.1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2.5.2 红外光谱分析
        2.5.3 拉伸强度分析
        2.5.4 疏水性能分析
        2.5.5 水蒸气透过率分析
        2.5.6 抗菌性能分析
        2.5.7 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5.8 紫外光谱分析
        2.5.9 热稳定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类微胶囊结构的抗菌剂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抗菌剂的制备
    3.3 实验设计与方法
        3.3.1 单因素实验
        3.3.2 正交实验
    3.4 抗菌剂的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3.4.1 抗菌剂包埋率及包封率测定计算
        3.4.2 抗菌剂的粒径分布窄化处理以及粒径分布检测
        3.4.3 抗菌剂中丁香精油的累计释放率
        3.4.4 抗菌剂的热重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丁香酚紫外标准曲线方程
        3.5.2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3.5.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5.4 抗菌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3.5.5 抗菌剂的外观形貌及粒径分布
        3.5.6 抗菌剂的累计释放率
        3.5.7 抗菌剂的热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制备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1 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抗菌剂的测试与表征
        4.3.2 失重率的测定
        4.3.3 pH的测定
        4.3.4 牛肉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检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干燥方法对抗菌剂包埋率的影响
        4.4.2 不同干燥方法对抗菌剂粒径分布情况的影响
        4.4.3 不同干燥方法对抗菌剂表面形貌的影响
        4.4.4 不同干燥方法对抗菌剂缓释率的影响
        4.4.5 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的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4.4.6 不同的纤维素膜对牛肉的失重率的影响
        4.4.7 不同的纤维素膜对牛肉的pH值的影响
        4.4.8 不同的纤维素膜对牛肉表面微生物生长情况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热解动力学分析方法
        5.2.2 反应模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热重分析
        5.3.2 KAS和 FWO法的动力学分析
        5.3.3 Friedman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8)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沙棘概述
    1.2 包封方法概述
    1.3 多酚提取物包封的应用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沙棘叶总酚提取工艺流程
        2.2.2 沙棘叶总酚提取单因素实验
        2.2.3 沙棘叶总酚提取响应面优化
    2.3 总酚及黄酮含量测定
        2.3.1 总酚含量(TPC)的测定
        2.3.2 总黄酮含量(TFC)的测定
    2.4 结果分析
        2.4.1 单因素实验
        2.4.2 响应面优化
第三章 电流体力学法包封沙棘叶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沙棘叶酚类提取物制备
        3.2.2 沙棘叶酚类提取物微胶囊制备
        3.2.3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IVGID)
        3.2.4 总酚(TPC)含量测定
        3.2.5 总黄酮含量(TFC)测定
        3.2.6 酚类成分质谱分析(LC-ESI-QTOF/MS)
        3.2.7 酚类物质生物可及性的测定
        3.2.8 包封率和负载量的测定
        3.2.9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3.2.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3.2.11 热重分析(TGA)
        3.2.12 抗氧化能力测定(TAC)
        3.2.13 抑制代谢综合征相关酶能力的测定
        3.2.14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EE和LC结果
        3.3.2 SEM和粒径分布
        3.3.3 FTIR分析结果
        3.3.4 热重分析结果
        3.3.5 TP和TF的含量及生物可及性变化情况
        3.3.6 酚类成分鉴定结果
        3.3.7 TACs结果
        3.3.8 代谢综合征相关酶的抑制作用变化情况
    3.4 结论
第四章 基于喷雾干燥法沙棘油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沙棘油微胶囊的制备
        4.2.2 出粉率和包封率的测定
        4.2.3 微胶囊的表征
        4.2.4 微胶囊中水份的测定
        4.2.5 油脂氧化诱导期测定
        4.2.6 加速氧化实验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出粉率,包封率,水份以及粒径大小
        4.3.2 FTIR分析结果
        4.3.3 热重分析结果
        4.3.4 包封与未包封沙棘油的氧化诱导期情况
        4.3.5 加速氧化过程中微胶囊的变化
    4.4 结论
第五章 基于静电纺丝法沙棘油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静电纺丝法制备沙棘油微胶囊
        5.2.2 微胶囊的表征
        5.2.3 包封率和负载量
        5.2.4 加速氧化实验
        5.2.5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SEM结果
        5.3.2 FTIR分析结果
        5.3.3 热重分析结果
        5.3.4 EE和LC
        5.3.5 加速氧化过程中微胶囊的变化
        5.3.6 模拟消化过程中的释放率和抗氧化活性变化情况
    5.4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半乳甘露聚糖基食品包装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食品包装材料的分类
    1.2 生物基塑料分类
        1.2.1 木材基聚合物
        1.2.2 发酵微生物聚合物
        1.2.3 生物技术合成聚合物
    1.3 生物膜的成膜方式
        1.3.1 湿法制膜工艺
        1.3.2 干法制膜工艺
    1.4 聚糖类生物膜的发展趋势
        1.4.1 单一聚糖膜材料
        1.4.2 聚糖复合膜材料
        1.4.2.1 物理改性
        1.4.2.2 化学改性
        1.4.2.3 其它改性方法
    1.5 生物基食品包装膜的应用
        1.5.1 功能性生物基包装膜材料
        1.5.1.1 抗氧化性生物基食品包装
        1.5.1.2 抗菌性生物基食品包装
        1.5.2 智能生物基包装膜材料
        1.5.2.1 信息型智能包装
        1.5.2.2 功能材料型智能包装
        1.5.2.3 功能结构型智能包装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半乳甘露聚糖的乙酸酐疏水改性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原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半乳甘露聚糖
        2.1.4.1 半乳甘露聚糖的提取
        2.1.4.2 半乳甘露聚糖含量的测定
        2.1.4.3 分子量的测定
        2.1.4.4 半乳甘露聚糖溶液粘度的测定
        2.1.5 疏水改性
        2.1.5.1 半乳甘露聚糖的酯化
        2.1.5.2 酯化反应的半乳甘露聚糖酯化度的测定
        2.1.5.3 酯化半乳甘露聚糖膜的制备
        2.1.6 酯化前后半乳甘露聚糖膜的表征
        2.1.6.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1.6.2 接触角分析
        2.1.6.3 膜力学性能分析
        2.1.6.4 热重分析
        2.1.6.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1.6.6 氧气透过率分析
        2.1.6.7 细胞相容性
        2.1.7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半乳甘露聚糖含量,分子量以及粘度分析
        2.2.2 酯化程度分析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2.4 接触角分析
        2.2.5 力学性能分析
        2.2.6 热重分析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8 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的分析
        2.2.9 细胞相容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氧化锌对半乳甘露聚糖的抗菌改性膜制备及性能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原料
        3.1.2 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1.4 菌株
        3.1.5 纳米氧化锌与半乳甘露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3.1.6 纳米氧化锌与半乳甘露聚糖复合膜的表征
        3.1.6.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1.6.2 紫外吸收性能分析
        3.1.6.3 接触角分析
        3.1.6.4 力学性能分析
        3.1.6.5 热重分析
        3.1.6.6 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率的分析
        3.1.6.7 细胞相容性
        3.1.6.8 抗菌性能分析
        3.1.6.9 复合膜的锌离子释放率的测定
        3.1.6.10 水果保鲜应用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2.2 紫外吸收性能分析
        3.2.3 接触角分析
        3.2.4 力学性能分析
        3.2.5 热重分析
        3.2.6 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率的分析
        3.2.7 细胞相容性
        3.2.8 抗菌性能分析
        3.2.9 复合膜的锌离子释放率的测定
        3.2.10 复合膜的葡萄抗菌保鲜应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脱乙酰几丁质对半乳甘露聚糖增强改性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原料
        4.1.2 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1.4 菌株
        4.1.5 DE-Ch N/GM复合膜的制备
        4.1.6 DE-Ch N/GM复合膜的表征
        4.1.6.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1.6.2 接触角分析
        4.1.6.3 力学性能分析
        4.1.6.4 热重分析
        4.1.6.5 红外光谱分析
        4.1.6.6 细胞相容性
        4.1.6.7 抗菌性能分析
        4.1.6.8 复合膜的力学包装应用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2.2 接触角分析
        4.2.3 力学性能分析
        4.2.4 热重分析
        4.2.5 红外光谱分析
        4.2.6 细胞相容性
        4.2.7 抗菌性能分析
        4.2.8 复合膜的力学包装应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5.1 结论
    5.2 特色与创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10)氮杂环羧酸稀土配位聚合物的构筑与发光检测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合成的配位聚合物的简称分子式及CCDC号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进展
    1.3 稀土配位聚合物发光特性
    1.4 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发光应用
        1.4.1 发光可调谐材料应用
        1.4.2 薄膜发光材料应用
    1.5 稀土配位聚合物发光探针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主要研究方法
        2.2.1 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2.2.2 配位聚合物1的合成
        2.2.3 配位聚合物2~7的合成
        2.2.4 配位聚合物8~13的合成
        2.2.5 配位聚合物14,15的合成
        2.2.6 配位聚合物16~19的合成
        2.2.7 异质结构ZIF-8-on-12的制备
        2.2.8 聚丙烯腈-16复合膜材料PEM的制备
    2.3 测试表征方法
第3章 羧基官能化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金属离子检测
    3.1 引言
    3.2 配位聚合物1的结构与稳定性
        3.2.1 配位聚合物1的单晶结构分析
        3.2.2 配位聚合物1的PXRD分析
        3.2.3 配位聚合物1的红外光谱分析
        3.2.4 配位聚合物1的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
    3.3 配位聚合物1的发光性能
    3.4 配位聚合物1对金属离子的检测性能研究
        3.4.1 1对铁离子与锡离子的检测性能
        3.4.2 1对铁离子与锡离子的检测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白光发射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甲醛和钒酸根检测
    4.1 引言
    4.2 配位聚合物2~7的结构与稳定性
        4.2.1 配位聚合物2~7的单晶结构分析
        4.2.2 配位聚合物2~7的PXRD分析
        4.2.3 配位聚合物2~7的红外光谱分析
        4.2.4 配位聚合物2~7的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
    4.3 配位聚合物2~7的发光性能及发光颜色调节
    4.4 白光材料Eu_(0.059)Tb_(0.051)Gd_(0.89)-dpon对甲醛与钒酸根的检测性能研究
        4.4.1 Eu_(0.059)Tb_(0.051)Gd_(0.89)-dpon对甲醛的检测性能
        4.4.2 Eu_(0.059)Tb_(0.051)Gd_(0.89)-dpon对钒酸根的检测性能
        4.4.3 Eu_(0.059)Tb_(0.051)Gd_(0.89)-dpon对甲醛与钒酸根的检测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稀土配位聚合物及其异质结构的合成与抗生素检测
    5.1 引言
    5.2 配位聚合物8~13的结构与稳定性
        5.2.1 配位聚合物8~13的单晶结构分析
        5.2.2 配位聚合物8~13的PXRD分析
        5.2.3 配位聚合物8~13的红外光谱分析
        5.2.4 配位聚合物8~13的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
    5.3 配位聚合物8~13的发光性能及发光颜色调节
    5.4 异质结构ZIF-8-on-12的结构与发光性能
        5.4.1 ZIF-8-on-12材料的结构
        5.4.2 ZIF-8-on-12材料的发光性能
    5.5 异质结构ZIF-8-on-12对抗生素的检测性能研究
        5.5.1 ZIF-8-on-12对抗生素的检测性能
        5.5.2 ZIF-8-on-12对抗生素的检测机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阴离子型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金属离子和L-半胱氨酸检测
    6.1 引言
    6.2 配位聚合物14,15的结构与稳定性
        6.2.1 配位聚合物14,15的单晶结构分析
        6.2.2 配位聚合物14,15的PXRD分析
        6.2.3 配位聚合物14,15的红外光谱分析
        6.2.4 配位聚合物14,15的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
    6.3 配位聚合物14,15的发光性能及发光颜色调节
    6.4 14对铁离子与铜离子的检测性能研究
        6.4.1 14对铁离子与铜离子的检测性能
        6.4.2 14对铁离子与铜离子的检测机理
    6.5 M~(n+)@14探针对L-半胱氨酸的检测性能研究
        6.5.1 M~(n+)@14探针的制备
        6.5.2 M~(n+)@14对L-半胱氨酸的检测性能
        6.5.3 M~(n+)@14对L-半胱氨酸的检测机理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阳离子型稀土配位聚合物膜的制备与高锰酸根和L-抗坏血酸检测
    7.1 引言
    7.2 配位聚合物16~19的结构与稳定性
        7.2.1 配位聚合物16~19的单晶结构分析
        7.2.2 配位聚合物16~19的PXRD分析
        7.2.3 配位聚合物16~19的红外光谱分析
        7.2.4 配位聚合物16~19的热重分析
    7.3 聚丙烯腈-16复合膜材料PEM的结构与发光性能
        7.3.1 PEM膜材料的结构
        7.3.2 PEM膜材料的发光性能
    7.4 PEM对高锰酸根离子的检测性能研究
        7.4.1 PEM对高锰酸根离子的检测性能
        7.4.2 PEM对高锰酸根离子的检测机理
    7.5 MnO_4~-@PEM膜探针对L-抗坏血酸的检测性能研究
        7.5.1 MnO_4~-@PEM膜探针的制备
        7.5.2 MnO_4~-@PEM对L-抗坏血酸的检测性能
        7.5.3 MnO_4~-@PEM对L-抗坏血酸的检测机理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影响热重分析技术检测的因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热重分析技术及其在高分子表征中的应用[J]. 谢启源,陈丹丹,丁延伟. 高分子学报, 2022(02)
  • [2]预处理对植物细胞壁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D]. 杨莉.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3]铬离子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 郭闯. 江南大学, 2021(01)
  • [4]低温环境下SCR尿素转氨与沉积物生成机理构建研究[D]. 江明儒. 广西大学, 2021(12)
  • [5]玉米秸秆CO2加压气化反应特性及焦结构演化研究[D]. 宋壮壮.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6]石油焦气化/催化气化过程中焦结构及反应特性研究[D]. 向欣宁.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7]改性纤维素基抗菌膜的制备与研究[D]. 阙晗.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8]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D]. 王枭. 西北大学, 2021(12)
  • [9]半乳甘露聚糖基食品包装膜的研究[D]. 刘婉莹.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10]氮杂环羧酸稀土配位聚合物的构筑与发光检测性能[D]. 孙田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影响热重分析技术检测的因素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