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荷兰在建的地下工程

1999年荷兰在建的地下工程

一、1999年荷兰在建的地下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1](2021)在《人工冻土水分迁移规律及下穿冻结对上覆结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人工冻结法在富水软土地层隧道建设中应用广泛,但冻土冻胀现象对上覆结构的安全性具有不良影响。随着冻结隧道下穿上覆结构工程数量的逐年增加,冻胀引起上覆结构变形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但上覆结构在冻结下穿过程中的变形计算方法及相互作用规律尚不清楚。本文瞄准冻胀的实质是冻土中水分迁移引起的宏观表现这一理论核心,基于达西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迁移势理论,构建人工冻土水分场计算数学模型及水分迁移引发冻胀演化模型,求解了冻结过程中下部体积增加量,推导了计算上覆土体变形反向Peck公式,即“冻隆公式”。基于极限拉应变法和薄板变形理论,提出了针对不同上覆结构形式、不同上覆结构刚度大小工况下的结构变形换算方法。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达西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迁移势模型推导了非饱和正冻土的水分迁移方程,进行了补水条件下的冻结水分迁移试验,定量得出了上覆荷载、含水率,冻结温度三个因素对水分迁移量的影响;2)提出了开放系统下的水分迁移量计算方法,得出冻结过程中下部体积增加量,计算得出开放系统条件下的水分体积增加量可达到冻土体积的110%;3)通过归纳文献数据、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计算,论证了人工冻结冻胀引发上部地表变形符合高斯分布规律的结论,得出人工冻结引发上部地表变形影响范围约为8-10倍冻胀丘宽度;4)得出地表下部地层在冻胀作用下变形规律仍然符合高斯分布,推导了适用于冻胀的修正Mair公式,用于计算地表下地层的冻胀丘尺寸;5)推导了计算冻结过程中上覆地层变形的冻隆公式求解上覆结构所在地层的变形量;6)基于极限拉应变法和矩形薄板挠度公式,提出了针对不同上覆结构形式和不同刚度的结构变形计算方法,将冻隆公式求解得出的土层变形换算为结构变形,求解不同上覆结构在冻胀作用下产生的抬升;7)采用实际冻结工程监测数据对下部地层体积增加量、冻隆公式和结构变形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实测值与计算值接近,可以满足施工过程中安全评价分析的需求。随着未来富水软土地层城市地铁隧道大规模建设,冻结下穿上覆结构工程数量将逐年增加。本文研究成果将为冻结下穿工程提供上覆结构变形计算方法,为冻结设计及施工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有针对性的采取结构预加固或冻胀控制措施,避免冻结下穿过程中上覆结构损坏等重大风险。研究成果为人工冻结技术在高风险地下工程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理论基础和计算参考。

苏奕铭[2](2020)在《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协同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了大量由人防工程转化而来的既有地下商业空间,这些地下商业空间多“碎片化”地出现在城市主干路或城市广场下方,曾经火爆一时;而如今却面临年久失修,活力不再。步入21世纪以来,地下轨道交通的到来为这些散落分布的特殊背景发展而来的既有地下商业空间提供了发展契机,有望得到整合。本文聚焦于既有地下商业空间这一特殊空间类型,旨在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城市既有地下空间进行实地调查及问卷调研,厘清其发展现状及空间类型特征,探寻其协同更新的内在增效机制,提出相应的协同更新策略,为改善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现状及未来发展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陈述了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界定协同更新的对象,对相关概念与理论作出的界定和解释。第二章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现状调查,通过资料搜集与实地调研,总结归纳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与周边协同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出目前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的三点“碎片化”特征与三种空间类型;并界定讨了不同时空背景下协同更新的内涵,探讨了协同更新与协同效应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三章建立了协同更新增效的理论框架,对协同更新要素展开类比调查及分析,通过介入协同思维,对东北地区20处既有地下商业片区在功能、空间、综合效益指数展开评价,进而计算出其各个片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的协同效能,基于前置工作,创新性地提出了对于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的协同更新三种增效机制,探讨了不同协同更新阶段的增效机制参与关系。第四章首先明确了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的协同更新原则,在此基础上,针对空间指数薄弱的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片区提出了协同多维空间协同的对外协调策略;针对功能指数薄弱的片区提出了协同多重功能体系的有机整合策略;对综合效益指数薄弱的片区提出了协同多边综合效益的统筹提升策略。

张进鹏[3](2020)在《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机理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认为地下工程活动常遇不良地质裂隙岩体,注浆加固能够封堵岩体裂隙,改善裂隙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针对地下工程裂隙岩体注浆加固由于水泥基材料自收缩造成浆岩界面出现微裂缝或充填空隙的问题,本文创新地提出了裂隙岩体自应力浆液加固方法和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方法。通过外加剂促使浆液结石体在约束空间内体积膨胀,补偿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同时产生膨胀应力,提高浆液结石体的密实度,改善加固体的受力状态。通过浆液结石体自应力与锚杆轴向应力共同加固岩体,使加固体处于准三维的受力状态,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原岩受力状态,显着提高了锚注加固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工程应用等方法研究了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机理。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裂隙岩体自应力浆液加固原理和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原理。自应力浆液加固岩体的优势包括:浆液结石体的密实度和强度得到提高,浆液结石体与岩体形成的固结体受力状态得到改善。浆液结石体膨胀应力和锚杆轴向应力对裂隙岩体最大主应力的提高呈叠加关系。随着岩体与浆液结石体的距离增大,膨胀压力产生的附加应力逐渐减小,且附加应力与浆液结石体体积呈正相关。分析了考虑预应力损失前后锚杆轴向应力与界面剪应力的关系以及锚杆锚固段脱锚前后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2)通过纵向自由膨胀率测试、约束浆液结石体强度试验、约束结石体微观分析,研究了自应力水泥浆液膨胀性能与强度特征。随着膨胀剂掺量增大,浆液纵向自由膨胀率和约束结石体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配制自应力注浆材料的最佳膨胀剂掺量为10%。10%膨胀剂掺量超细硅质浆液的纵向自由膨胀率为1.94%,约束状态自应力浆液结石体的峰值强度比普通浆液结石体高50.37%。自应力超细硅酸盐水泥浆液结石体颗粒相互搭接,形成网状结构,密实性明显优于普通浆液结石体。(3)选取不同岩性的预制裂隙岩体进行普通浆液加固和自应力浆液加固单轴压缩试验和声发射试验,并进行砂岩预制裂隙的锚注加固试验。各种岩性试样通过自应力浆液对预制裂隙试样的加固效果均优于普通注浆。随着岩体强度的降低,注浆加固岩体试样的强度折减系数呈增大的趋势,注浆加固对不同岩性裂隙岩体强度的恢复程度排序为砂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煤。随着岩性强度逐渐变弱,浆液加固岩体逐渐由沿着对角线方向剪切滑移破坏向劈裂伴崩解破坏过渡。锚注加固裂隙砂岩经过压密阶段和弹性变形阶段至峰值强度后,出现了明显较长的峰后延缓变形。浆液加固砂岩试样的锚固强度越高,对砂岩试样的峰值强度提高幅度越大。1根和2根锚杆的新型预应力锚注加固砂岩的峰值强度分别比普通锚注加固试件高13.59%、12.65%,新型预应力锚注加固砂岩的优势明显。(4)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裂隙倾角、裂隙开度、裂隙粗糙度等裂隙参数对普通浆液加固和自应力浆液加固岩体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的影响。当裂隙倾角θ位于θ1<θ<θ2,注浆加固裂隙岩体表现为以沿浆岩界面剪切滑移破坏为主,其它角度表现为以整体劈裂破坏为主。两种浆液加固岩体的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均随裂隙倾角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不同裂隙开度的普通浆液加固岩体和自应力浆液加固岩体的峰值强度基本分别在3.30MPa和3.65MPa左右。两种浆液加固岩体的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随裂隙面粗糙度降低逐渐减小。相同裂隙倾角、裂隙开度、裂隙粗糙度的自应力浆液加固岩体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大于普通浆液加固岩体峰值强度。(5)以超细水泥、改性粘土、硅粉、膨胀剂、减水剂、速凝剂为原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制出超细硅质自应力复合注浆加固材料,配方为超细水泥掺量79%、粘土掺量5%、膨胀剂掺量10%、硅粉掺量6%、速凝剂掺量2.9%、减水剂掺量2.5%。该材料具有初凝快、流动性好、膨胀性好、强度高等特点。(6)基于围岩破碎机理分析和原支护方式评价,将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锚注加固方法用于平煤十矿变电所巷道围岩控制,设计了高强预应力注浆锚杆系统和新型锚注支护方案。新型锚注加固后,注浆浆脉充填了围岩裂隙,浆液扩散性良好,填充裂隙的浆液结石体结构较为致密,颗粒相对均匀。预应力注浆锚杆锚索受力稳定,锚固范围内的松散破碎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变电所巷道变形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表面围岩最大位移为83mm,围岩变形不大,真正实现了巷道维修后的零修复。

石俊亮[4](2020)在《差异沉降作用下沉管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外对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形式的研究偏多,但是对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的力学性能研究较少。当水下发生复杂的差异沉降作用时,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剪力键对沉管隧道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本文以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为工程背景,主要对差异沉降作用下的沉管隧道半刚性节段接头剪力键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力学性能研究”(项目编号:51708368)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整体式沉管隧道差异沉降下接头结构性能劣化机理研究”(项目编号:E2018210145)为依托,针对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预应力筋对节段接头力学性能影响机理尚不明确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等方法,开展了预应力筋作用下的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力学性能深入研究,得出预应力筋对管节节段接头受力具有积极作用的结论,这对今后半刚性管节运营阶段的安全性维护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通过理论知识对沉管隧道荷载作用进行分析,重点考虑沉管隧道节段接头受力较大的荷载因素,选取纵向地基刚度不均匀、不均匀回淤这两种情况,研究其对半刚性管节结构的影响,以弯曲工况与直剪工况为主要研究对象。其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差异沉降作用下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力学性能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制作室内物理试验模型并精心设计试验平台,选用1:10的比例尺对半刚性管节节段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实验结束后,将数值模型和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剪力键及接头接触部分的受力特征。最后,以三维数值模型、室内物理模型试验为指导,开展细致分析,得出最优结论,同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复杂受力状况进行展望。此次研究对今后差异沉降作用下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方面的力学性能与实际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邱伟伦[5](2020)在《基于LCA的大型基础设施社会影响评价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基础设施规模巨大、技术工艺复杂,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维护→拆除整个阶段会消耗大量物力人力,并且涉及干系人众多,会对其产生复杂的社会影响。因此,有必要在项目实施之前科学评估大型基础设施的社会影响。目前,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的标准、工具已经相对完备,基于环境生命周期评价(ELCA,Environment Life Cycle Assessment)理论在建筑领域也具备比较成熟的模型和方法,但是国际上对于建筑领域的社会生命周期评价(SLCA,Social Life Cycle Assessment)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社会生命周期评价的重点研究过程及要素、定量评价方法等缺乏系统化的研究。论文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基本框架,明确了社会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框架;基于文献调研以及相关的理论分析,得出目前其评价框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评价过程及要素。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范式,借鉴较为成熟的环境生命周期评价体系,提出了包括干系人类别、子类别、影响类别、特征化方法、权重确定等5类重点评价过程及要素。遵循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原则,结合我国大型基础设施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大型基础设施社会影响评价模型。论文首先确定了大型基础设施生命周期中可能受到社会影响的5类干系人;通过文献调研的形式收集了建设工程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指标清单,通过理论分析将其简化最终得到论文模型中的子类别社会影响指标清单;从社会效益的层面明确了影响类别,并将各子类别分别归类到对应的影响类别中;提出了清单中各子类别指标数据的评估方法,支持项目前期对项目的社会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分析模型,确定各社会影响的权值;明确了各关键的评价过程和重点要素后,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范式,构建大型基础设施的社会影响评价模型,辅助决策。最后论文模型被用于具体的案例研究中,分析具体项目中各干系人的社会影响程度,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决策。论文提出的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大型基础设施社会影响评价模型,确定了需要重点关注评价过程及要素,属于建筑领域社会生命周期评价的建构类研究,对于拓展深化建筑领域社会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具有理论意义和价值,其评估结果可追溯主要社会影响的环节、干系人,在建设前期提升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周国永[6](2018)在《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软土路基加固技术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在众多软土路基加固方法中,路基注浆加固技术作为一项有效地非开挖加固方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人们对路基注浆加固技术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但是对其应用研究比较少,使该技术没有大规模应用,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主要从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性能与加固机理、软土路基注浆浆液配合比、注浆方案与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效果检测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解决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难题,促进了软土路基非开挖加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本文通过对唐津高速公路注浆加固路段路基原状土土质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并对注浆材料的优缺点、适用性进行总结和分析,最终确定了适用于软土路基的注浆材料,并通过对注浆材料各组分的化学作用机理以及浆液对土体加固的物理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软土路基采用注浆法加固的可行性及主要作用方式。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复合浆液凝固时间和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室外试验对浆液性能进行了验证,最终确定了符合软土路基加固的最优注浆材料配比,为今后路基注浆材料配比设计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注浆原材料配比、注浆孔孔位布置、注浆孔深度和注浆压力的确定等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适用于软土路基注浆的注浆参数。通过对注浆原材料质量、施工机具性能、各施工关键环节以及对施工机具的改进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注浆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完善了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成套体系,并实现了路基注浆质量的可控化,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动力锥贯入法、落锤弯沉仪法等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以落锤式弯沉仪法作为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检测手段,以其测得的路基土动态模量及其提高率作为评价指标,并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路基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标准。最后,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路基注浆加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谭阳[7](2017)在《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隧道水害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建设者的难题。我国对于隧道水问题的处理起步较晚,在高水压山岭隧道建设过程中多次出现大型突涌水事故灾害,在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隧道中绝大多数存在渗漏水病害,并且在隧址区域由于隧道排水引起的诸多环境问题同样尤为突出。这些问题与日益严肃的环境保护问题及经济发展所致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严重冲突,故而对于隧道水处理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以防止高水压岩溶隧道衬砌失稳为目的,结合国内外突水灾害案例,依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项目“岩溶隧道桥隧过渡段围岩稳定性及施工力学行为研究”和四川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以圆梁山隧道为背景,从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入手,通过文献调研,全面认识到处理隧道水问题的关键研究点要落实到隧道衬砌结构上水压力的计算以及合理的水处理方法上去,以理论分析以及工程实例统计对比分析衬砌水压力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基础,结合基本的渗流理论,合理对问题进行了简化,并对假设模型求解计算得到了衬砌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相关条件下的具体分析。在结合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工程应用对于理论推导进行了补充分析和论证,以期解决高水压山岭隧道设计施工中的不足和难点。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确立了“堵水限排”模式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10个建设和运营期发生水害的隧道统计以及水压力影响因素以及特征分析,说明衬砌水压力与地质情况密切相关,故以隧道与不同渗透系数地层的位置关系作为主要突破口展开分析。(2)通过地下水流网的特性对于隧道及所在地层作无限含水层环向地层渗透计算模型简化,利用岩体水力学基本理论以及渗流理论结合数学物理方法,推导出不同位置关系条件的隧道衬砌水压力及涌水量表达式,并对于地层注浆堵水固结加固圈相关系数以及复合式衬砌对于水压力值、水压力分布、止水效率以及涌水量进行具体分析,得到了合理的围岩注浆加固圈参数值。(3)以或参照渝怀线圆梁山隧道为模拟对象,通过FLAC3D软件对不同位置关系条件下,将注浆加固圈不同参数作为不同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不同地层与隧道位置关系以及工况条件下,隧道围岩渗流场以及二次衬砌背后水压力分布情况。(4)结合渝怀线圆梁山隧道相关特点以及水压力监测情况分析了水压力分布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且在与理论推导结果以及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下,验证了理论推导假设的合理性和计算表达式的正确性,足以为实际工程的水压力计算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郭昊甜[8](2017)在《地下水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及应对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越来越大,地下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度不断加深,地下建设工程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其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地下水。地下水一方面对地下建设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对地下建设工程周边环境影响也很大。目前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降水和阻水,也可以两者兼顾使用。但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无疑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大量地下水控制工程的实例总结分析可以看出,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的不甚明显,显现不出危害,有的却是危害非常明显,甚至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在地下水控制工程实施前,如何评价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出较合理的应对措施,使地下水控制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小至最低程度是极其有意义的。本文通过大量地下水控制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实例,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类,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类影响因素的权重不同进行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下水控制方法;另外,为了更好地为主要影响因素赋予权重,结合多种计算模型(解析模型和数值模型)对影响进行定量预测;最后,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应对地下水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措施,为从事地下水控制工程研究和工程实施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戴轩[9](2016)在《城市地下工程漏水漏砂灾害演化机理的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下工程快速发展,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已超过500公里。然而,国内外城市地下工程在建设和服役期间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威胁城市生产与生活,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富水砂层中的地下工程极易因水土流失导致灾害的发生;然而,目前在漏水漏砂引起土体变形与致灾机理方面,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对隧道漏水问题进行精细化分析,将隧道漏水位置划分为八个区域,研究了不同位置漏水对周围土体及相邻隧道的影响。研究表明,漏水位置越低,隧道及地表沉降越明显;相邻隧道的存在会使隧道漏水引起的地表差异沉降增大。随着漏水的发展,漏水漏砂将会发生。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漏水漏砂可视化试验设备对不同级配砂土进行试验,研究了漏水漏砂量及土体变形发展规律;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简化理论模型,提出了可快速预测漏水漏砂引起地层变形范围的简化理论公式并进行了参数分析;利用PFC-CFD方法,对漏水漏砂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土体流失过程中细观参数的发展规律。研究表明,漏水对漏砂的影响体现在加快土体流失速度和增大土体变形范围两个方面;随着土体的流失,正态分布曲线对于地表沉降槽的拟合优度逐步降低;漏水漏砂引起的土体运动范围可以用松动椭圆进行描述;漏水漏砂过程始终伴随着土拱的形成与破坏。随着缝隙宽度的增大,地下结构将会经历漏水、土体侵蚀、漏水漏砂的灾害发展过程。通过试验,得到了标准砂与天津细砂在不同水压下的管片接缝临界张开量,提出了便于实际应用的考虑水压及接缝张开量的土体状态评估方法,并对土体侵蚀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土体的逐步侵入会使弹性密封垫水密性降低;有效应力越大、水压力越小、张开量越小,土体侵蚀质量越少。土压平衡盾构在施工过程中,螺旋输送机喷涌是较为常见的水土流失灾害,将有限差分方法和解析方法进行结合建立了简化理论模型,提出了对螺旋输送机喷涌进行预测与评价的方法。通过与实际工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王强[10](2016)在《外海沉管沉放对接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与桥梁和暗挖隧道(盾构法、钻爆法)相比,沉管隧道有其独特的优点,对地基适应能力广,隧道长度相比最短,综合水密性优良,在水下隧道领域占有重要一席。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沉管隧道向着外海环境、大型化、长距离和深水化方向发展,国内一批跨河口、海湾的重大通道工程纷纷酝酿采用沉管隧道的方式。由于沉管隧道在我国大陆地区起步较晚,90年代中期建成的广州珠江隧道是国内首条水下交通沉管隧道,迄今为止,已在上海、广州、宁波、天津等地建成数十座内河沉管隧道,但大多长度较短,规模较小,施工整体水平与国际同类工程尚有一定的差距。沉管隧道施工流程一般包括基槽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管节预制、管节浮运、沉放对接和覆盖回填等主要工序,每道工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皆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有其不同与其它形式隧道的独特关键技术所在。本文首先在论述沉管隧道与其他形式隧道的不同之处和自身优缺点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国际、国内典型施工案例,简要论述其在跨河口和海湾工程中的优势,然后分工序说明沉管隧道的一般施工步骤和工艺,力求全面反映沉管隧道发展的主要历程和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然后,重点对沉管沉放和对接环节采用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调研,充分分析、论证和比选大型沉管隧道工程在管节沉放方式、锚泊定位、水下测控、导向定位、拉合对接、精确定线调整和最终接头等方面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外海大型沉管隧道工程最优沉放对接工艺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相关施工技术也可为其他外海工程提供参考。

二、1999年荷兰在建的地下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荷兰在建的地下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冻土水分迁移规律及下穿冻结对上覆结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冻结下穿工程
        1.2.1 国外冻结下穿工程
        1.2.2 国内冻结下穿工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冻结水分迁移机制研究
        1.3.2 冻胀引发地层抬升与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1.3.3 冻胀计算应用Peck公式思路研究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2 人工冻结水分迁移理论及试验研究
    2.1 人工冻土水分迁移模型
        2.1.1 达西定律引申至非饱和土
        2.1.2 非饱和土中的土水势及迁移势
        2.1.3 三维非饱和土的水分迁移方程
    2.2 开放系统人工冻结水分迁移试验方案
        2.2.1 土体补水装置的研制
        2.2.2 土体试样制备
        2.2.3 冻结温度选取
        2.2.4 补水方式
        2.2.5 上覆压力
        2.2.6 传感器及采集仪
        2.2.7 实验过程
        2.2.8 粘土中的冰聚集现象
    2.3 开放系统中影响水分迁移的显着性因素分析
        2.3.1 正交试验分组
        2.3.2 水分迁移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2.3.3 水分迁移试验分组汇总表
        2.3.4 冻胀量与水分迁移的趋势关系
        2.3.5 冻胀量与水分迁移速度的定性关系
    2.4 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水分迁移量的显着性因素规律
        2.4.1 上覆荷载对土体水分迁移量的影响
        2.4.2 含水率对土体水分迁移量的影响
        2.4.3 冻结温度变化对土体水分迁移量的影响
    2.5 非饱和未冻土段水分增加量研究
        2.5.1 冻结锋面发展及冻土长度
        2.5.2 未冻土段含水率变化规律
    2.6 水分迁移量与冻土体积增加率关系研究
        2.6.1 水分迁移量Q与上覆荷载P和冻结温度T的定量关系
        2.6.2 水分迁移量Q与上覆荷载P和含水率ω的定量关系
        2.6.3 冻土体积增加量研究
        2.6.4 冻结壁外锋面扩展研究
    2.7 本章小结
3 冻胀引发上覆地层抬升规律研究
    3.1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上覆地层抬升规律研究
    3.2 基于文献数据的地表抬升规律研究
        3.2.1 苏州地区冻结抬升数据
        3.2.2 上海地区冻结抬升数据
        3.2.3 常州地区冻结抬升数据
        3.2.4 广州地区冻结抬升数据
        3.2.5 深圳地区冻结抬升数据
        3.2.6 数据汇总分析
    3.3 基于工程实测的上覆地层抬升规律研究
        3.3.1 工程概况
        3.3.2 上覆地表及管线抬升数据
        3.3.3 数据汇总分析
    3.4 基于半封闭系统试验的上覆土层抬升规律研究
        3.4.1 相似准则
        3.4.2 试验概况
        3.4.3 上覆地层抬升数据
        3.4.4 数据汇总分析
        3.4.5 半封闭系统体积增加量实验研究
    3.5 冻胀引发上覆地层抬升变形研究
        3.5.1 冻胀丘宽度随着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3.5.2 冻胀丘宽度与冻结壁直径和埋深关系研究
        3.5.3 不同深度和直径下的上部地层变形分析
        3.5.4 不同深度地层的冻胀丘宽度计算公式
        3.5.5 冻隆公式(反向Peck公式)推导
    3.6 本章小结
4 冻胀引发上覆结构变形研究
    4.1 上覆结构抬升规律研究
        4.1.1 结构在冻胀作用下的变形规律
        4.1.2 矩形薄板在非均布荷载下的挠度
        4.1.3 上覆结构的刚度选取研究
        4.1.4 基于极限拉应变法的不同尺寸上覆结构变形规律研究
    4.2 冻结下穿典型工程I-郑州冻结下穿工程
        4.2.1 工程概况
        4.2.2 捷运通道监测点布置
        4.2.3 捷运通道变形监测数据
        4.2.4 冻结壁外锋面扩展系数A
        4.2.5 地层水分迁移速度测定
        4.2.6 上覆土体变形换算结构变形
    4.3 冻结下穿典型工程II-上海国权路冻结下穿工程
        4.3.1 工程概况
        4.3.2 上覆变形对结构抬升计算
        4.3.3 上覆结构抬升曲线预测的刚度修正法反算上覆变形
        4.3.4 存在上覆结构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上海国权路相似模拟试验
    1.1 试验土箱设计
    1.2 试验压板设计
    1.3 试验土体含水率配置
    1.4 试验各模型位置
    1.5 冻土开挖
附录2 高斯分布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协同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地下空间的发展受到重视
        1.1.2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研究的缺失
        1.1.3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更新的紧迫性与机遇
    1.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1.2.1 TOD模式理论
        1.2.2 城市触媒理论
        1.2.3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论
        1.2.4 城市空间集约化理论
        1.2.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系统分析法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
        1.4.3 对比分析法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调查与分析
    2.1 既有地下商业空间与周边协同关系的演变
        2.1.1 缘起——基于人防工程的兴建阶段
        2.1.2 过程——地下商业的分批次转化阶段
        2.1.3 发展——空间整合方式的发展阶段
        2.1.4 反思——面向新时代的发展探索阶段
    2.2 既有地下商业空间早期“碎片式开发”的弊端及特征
        2.2.1 空间的“碎片”——分阶段开发的地下飞地
        2.2.2 功能的“碎片”——纯商业导向的单一转化
        2.2.3 体系的“碎片”——开发主体的各自为政
    2.3 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片区空间类型现状调查与分析
        2.3.1 “城市枢纽型”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片区空间形态特征
        2.3.2 “区域核心型”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片区空间形态特征
        2.3.3 “街区节点型”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片区空间形态特征
    2.4 对既有地下商业空间协同更新的内涵界定
        2.4.1 不同发展阶段下的协同更新内涵
        2.4.2 协同更新与协同效应的辩证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的协同增效机制
    3.1 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的协同增效理论框架
        3.1.1 协同增效的观念树立
        3.1.2 协同增效的理论框架内涵解析
    3.2 既有地下商业空间协同更新影响要素调查
        3.2.1 协同更新影响要素的收集
        3.2.2 协同更新影响要素调查与分析
    3.3 既有地下商业空间协同效应的量化描述
        3.3.1 协同更新影响要素的提取转化
        3.3.2 协同理论-哈肯模型的类比引入
    3.4 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的协同效能的量化取值
        3.4.1 功能协同指数
        3.4.2 空间协同指数
        3.4.3 综合效益协同指数
        3.4.4 协同效能分析
    3.5 既有地下商业空间协同更新的增效机制
        3.5.1 以空间拓展整合为基础框架的聚合增效机制
        3.5.2 以功能迭代复合为内容填充的代谢增效机制
        3.5.3 以效益统筹提升为内涵拓展的并置增效机制
        3.5.4 不同协同更新阶段的机制参与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的协同更新策略
    4.1 既有地下商业空间片区协同更新的原则
        4.1.1 城市核心商圈区位同步化
        4.1.2 城市交通系统空间一体化
        4.1.3 城市公共建筑功能互补化
        4.1.4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融合化
        4.1.5 城市社会生活关联紧密化
    4.2 协同城市多维空间系统的对外协调策略
        4.2.1 有机整合城市交通体系
        4.2.2 统筹衔接城市公共建筑
        4.2.3 融合过渡城市公共空间
        4.2.4 重塑多元城市历史街区
    4.3 协同城市多重功能体系的有机整合策略
        4.3.1 联动协调外部客体衔接功能
        4.3.2 更新迭代内部本体固有功能
        4.3.3 适度引入非营利性功能
    4.4 协同城市多边综合效益的统筹提升策略
        4.4.1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4.2 强化空间安全品质
        4.4.3 提升空间投资效益
        4.4.4 完善空间运营管理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空间总体现状调查表
附录2 城市既有地下商业空间更新影响要素调研问卷
附录3 城市既有地下商业空间更新影响要素调研问卷(专家版)
附录4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空间访客流量抽样调查表
附录5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空间业态氛围抽样调查表
附录6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空间营业时间调查表
附录7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空间空间品质调查表
附录8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空间运营维护抽样调查表
附录9 东北地区既有地下空间发展潜力调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机理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注浆加固理论与应用研究现状
    1.3 预应力锚注加固机理与应用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机理
    2.1 引言
    2.2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原理
    2.3 裂隙岩体新型预应力锚注加固力学分析
    2.4 浆液自应力对岩体的加固作用分析
    2.5 预应力注浆锚杆锚固力学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超细硅质自应力浆液膨胀性能与强度特征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超细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研究
    3.3 超细硅酸盐水泥浆液膨胀性能试验研究
    3.4 超细硅质自应力浆液强度特征与微观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岩性裂隙岩体自应力浆液加固力学试验研究
    4.3 裂隙岩体新型预应力锚注加固试验研究
    4.4 裂隙参数对岩体注浆加固效果影响试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超细硅质自应力复合注浆加固材料试验研制
    5.1 引言
    5.2 浆液原材料分析
    5.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工程应用与效果分析
    6.1 引言
    6.2 工程地质概况
    6.3 巷道破坏机理分析与原支护方式评价
    6.4 新型高强预应力注浆锚杆系统设计
    6.5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巷道锚注支护方案
    6.6 工程应用效果评价与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差异沉降作用下沉管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沉管隧道国外研究现状
        1.3.2 沉管隧道差异沉降国内研究现状
        1.3.3 沉管接头力学性能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抗剪性能
        1.4.2 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抗弯性能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沉管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受力荷载因素分析
    2.1 荷载作用分类
    2.2 断面荷载分析
    2.3 工况分析
        2.3.1 抗弯承载力理论分析
        2.3.2 抗剪承载力理论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沉管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3.1 有限元基本原理
    3.2 模型的建立
        3.2.1 模型构建
        3.2.2 边界条件
        3.2.3 模型参数与荷载
    3.3 数值模型的工况分析
        3.3.1 半刚性沉管节段接头弯剪工况受力特征
        3.3.2 半刚性沉管节段接头直剪工况受力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管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模型试验系统
    4.1 管节节段模型试验内容
    4.2 相似模型及试验平台的确定
        4.2.1 相似模型的确定
        4.2.2 试验平台的确定
    4.3 确定模型剪力键连接方案
    4.4 相似材料配合比研究
        4.4.1 相似判据推导
        4.4.2 相似材料配合比试验
        4.4.3 相似材料配比力学性能试验
    4.5 管节节段模型制作
        4.5.1 模型浇筑平台制作
        4.5.2 测设与内模制作
        4.5.3 沉管模型钢筋绑扎
        4.5.4 钢筋笼后续处理与外模固定
        4.5.5 管节节段模型混凝土浇筑
        4.5.6 模型的养护与吊装
        4.5.7 管节的对接
    4.6 管节节段模型试验前期准备工作
        4.6.1 预应力筋的切割
        4.6.2 试验平台的设计
    4.7 物理模型试验测试方案
        4.7.1 测试元件的布设
        4.7.2 试验测试仪器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管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弯剪试验及结果分析
    5.1 物理模型弯剪试验实施方案及流程
        5.1.1 试验整体布置流程
        5.1.2 弯剪工况的实施
    5.2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5.2.1 数据分析结果
        5.2.2 管节节段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5.3 数值模型与模型试验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于LCA的大型基础设施社会影响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社会影响评价的相关研究
        1.2.2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相关研究
        1.2.3 社会生命周期评价(SLCA)的相关研究
        1.2.4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生命周期评价(SLCA)理论框架及要素构成
    2.1 目标与范围定义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范围
        2.1.3 功能单元
    2.2 清单分析
    2.3 影响评估
        2.3.1 影响类别与子类别
        2.3.2 分类
        2.3.3 特征化
    2.4 解释
    2.5 关键过程及要素
第3章 大型基础设施SLCA清单构建
    3.1 干系人类别识别
    3.2 子类别指标识别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3.2.2 指标识别的方法
        3.2.3 子类别指标识别过程及结果
    3.3 影响类别
        3.3.1 社会经济
        3.3.2 社会福利
        3.3.3 社会参与
        3.3.4 社会安全
        3.3.5 社会公平
    3.4 清单指标体系构建
第4章 大型基础设施SLCA特征化方法及权重体系研究
    4.1 特征化方法
        4.1.1 工人
        4.1.2 使用者
        4.1.3 公众
        4.1.4 价值链参与者
        4.1.5 当地社区
    4.2 权重系统
        4.2.1 权重评价方法
        4.2.2 层次分析法及其主要步骤
        4.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第5章 大型基础设施SLCA模型
    5.1 目标与范围定义
        5.1.1 研究目标
        5.1.2 功能和功能单元
        5.1.3 系统边界
    5.2 清单分析
        5.2.1 指标体系
        5.2.2 数据获取
    5.3 影响评估
        5.3.1 指标特征化
        5.3.2 权重确定
        5.3.3 模型计算
    5.4 解释
第6章 案例应用
    6.1 案例背景
    6.2 目标与范围确定
    6.3 清单分析
    6.4 影响评估
    6.5 解释
第7章 总结
    7.1 主要工作
    7.2 研究贡献
    7.3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调研问卷 大型基础设施社会影响调研
附录B:调研问卷 大型基础设施社会影响权重调研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2 软土路基注浆理论与工艺的研究现状
        1.2.3 软土路基注浆效果检测技术的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第二章 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性能和加固机理研究
    2.1 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研究
        2.1.1 土体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2.1.2 低注浆材料的选取
    2.2 注浆材料的化学机理介绍
        2.2.1 硅酸盐水泥水化反应机理
        2.2.2 水泥—水玻璃化学作用机理
        2.2.3 水泥—氯化钙化学作用机理
        2.2.4 水玻璃—氯化钙化学作用机理
        2.2.5 水泥—粘土化学作用机理
    2.3 软土路基注浆加固物理作用机理研究
        2.3.1 劈裂加固机理
        2.3.2 渗透加固机理
        2.3.3 压密加固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土路基注浆浆液配合比研究
    3.1 注浆凝固时间及强度的室内试验研究
        3.1.1 水灰比对浆液凝固时间及强度的影响研究
        3.1.2 水玻璃用量对浆液凝固时间的影响研究
        3.1.3 氯化钙用量对浆液凝固时间的影研究
        3.1.4 试件强度影响因素正交分析研究
        3.1.5 室内试验研究结论
    3.2 浆液性能的室外试验
        3.2.1 室外试验
        3.2.2 室外研究结论
        3.2.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注浆方案和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4.1 注浆方案关键技术研究
        4.1.1 确定注浆原材料和配合比
        4.1.2 确定注浆孔孔位布置方式
        4.1.3 确定注浆孔深度
        4.1.4 确定注浆压力
    4.2 注浆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4.2.1 注浆原材料质量控制
        4.2.2 施工机具性能要求
        4.2.3 制浆和储浆过程质量控制
        4.2.4 孔位放样质量控制
        4.2.5 钻孔质量控制
        4.2.6 注浆质量控制
    4.3 对施工机具进行的改进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效果检测方法研究
    5.1 评价方法的确定
        5.1.1 评价方法介绍
        5.1.2 评价方法验证及分析
        5.1.3 评价方法适用性分析与优化
    5.2 评价标准的确定
    5.3 工程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实例
    6.1 工程背景
    6.2 设计方案
    6.3 施工过程与质量控制
    6.4 验收评定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和展望
        7.2.1 创新点
        7.2.2 展望
附录A《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注浆施工技术指南》
参考文献

(7)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防排水模式的研究
        1.2.2 隧道防排水技术的研究
        1.2.3 隧道衬砌水压力的研究
        1.2.4 隧道涌水量预测的研究
        1.2.5 隧道注浆加固圈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
        2.1.1 不同防排水模式下衬砌水压力分布特征分析
        2.1.2 渗流场在隧道建设过程中的时间特征
        2.1.3 隧道围岩应力场与渗流场的相互作用
    2.2 影响因素分析
        2.2.1 隧址环境条件
        2.2.2 防排水设计及施工过程控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方法
    3.1 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基本理论
        3.1.1 渗流场定解条件类型
        3.1.2 围岩条件的考虑
    3.2 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方法
        3.2.1 基本假设
        3.2.2 计算模型
        3.2.3 模型求解
    3.3 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及涌水量计算分析
        3.3.1 隧道开挖断面位于均质地层内
        3.3.2 隧道开挖断面纵向跨地层穿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荷载及相关问题数值分析
    4.1 概述
    4.2 计算模型及物理力学参数
        4.2.1 隧道开挖断面位于均质地层内
        4.2.2 隧道开挖断面纵向跨地层穿越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穿越均质地层各工况下水压力情况
        4.3.2 穿越多地层各工况下水压力情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应用
    5.1 圆梁山隧道工程概况
    5.2 圆梁山隧道隧址区域(毛坝向斜)地质环境条件
        5.2.1 气象水文
        5.2.2 地形地貌
        5.2.3 地层岩性
        5.2.4 地质构造
        5.2.5 水文地质条件
    5.3 圆梁山隧道防排水设计原则
    5.4 圆梁山隧道监控量测及数据分析
        5.4.1 监测目的及内容
        5.4.2 衬砌背后水压力值及分布
        5.4.3 衬砌背后水压力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地下水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及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水方法的研究
        1.2.2 阻(截)水方法的研究
        1.2.3 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工作技术路线
第2章 地下水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2.1 地下水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分类
    2.2 地下水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2.1 预测方法分析
        2.2.2 常用定量分析预测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水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
    3.1 地下水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3.1.1 评价要素
        3.1.2 评价方法
    3.2 典型案例分析
        3.2.1 地层及地下水状况
        3.2.2 地下水控制方案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2.3 评价因素的选取
        3.2.4 层次分析及综合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措施研究
    4.1 对既有设施影响的应对措施
    4.2 对城市居民生活影响的应对措施
    4.3 对既有用水系统影响的应对措施
    4.4 对周边工程环境影响的应对措施
        4.4.1 对邻近在施工程的影响
        4.4.2 对周边地表水体系的影响
        4.4.3 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影响
        4.4.4 对周边园林绿化的影响
    4.5 对场区地下水影响的应对措施
        4.5.1 地下水资源量问题
        4.5.2 抽排地下水的综合利用
        4.5.3 抽出地下水的排放
    4.6 对公共交通影响的应对措施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介
    二、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9)城市地下工程漏水漏砂灾害演化机理的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地下工程漏水问题研究现状
        1.2.1 盾构隧道防水技术综述
        1.2.2 地下工程漏水对环境的影响
    1.3 地下工程土体侵蚀问题研究现状
    1.4 地下工程漏水漏砂问题研究现状
        1.4.1 地下工程漏水漏砂灾害类型及事故简介
        1.4.2 漏水漏砂灾害机理研究现状
    1.5 土压平衡盾构机螺旋输送机喷涌研究现状
    1.6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隧道不同位置漏水对环境的影响
    2.1 引言
    2.2 应力-渗流耦合计算原理
    2.3 灾害环境下漏水计算模型
    2.4 灾害环境建立及分析工况
    2.5 灾害环境下隧道漏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5.1 计算模型验证
        2.5.2 隧道漏水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2.5.3 隧道漏水对孔压场的影响
        2.5.4 隧道漏水对深层土体位移的影响
        2.5.5 隧道漏水对相邻隧道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漏水漏砂灾害机理的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临界漏水漏砂张开量
        3.3.2 漏砂量与漏水量变化规律
        3.3.3 土体变形规律
        3.3.4 水的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漏水漏砂引发土体变形的简化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简化理论模型的建立
    4.3 简化理论模型的验证
        4.3.1 地表沉降槽宽度验证
        4.3.2 深层土体运动范围验证
    4.4 参数分析
    4.5 简化理论模型的推广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漏水漏砂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离散元模拟方法简介
        5.2.1 颗粒相互作用原理
        5.2.2 流体与颗粒作用原理
    5.3 土体细观参数的标定
    5.4 渗流试验验证流体参数
    5.5 漏水漏砂的数值模拟及验证
    5.6 漏水漏砂过程细观机理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管片接缝临界张开量与土体侵蚀状态研究
    6.1 引言
    6.2 临界漏水张开量
        6.2.1 弹性密封垫作用原理
        6.2.2 考虑土体影响的弹性密封垫水密性试验
        6.2.3 土体对临界漏水张开量的影响
    6.3 临界侵蚀张开量与土体侵蚀状态
        6.3.1 土体侵蚀原理
        6.3.2 土体侵蚀试验研究
        6.3.3 土体侵蚀质量分析
    6.4 管片张开量与土体状态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压平衡盾构螺旋输送机喷涌评价方法研究
    7.1 引言
    7.2 土压平衡盾构机压力梯度模型
        7.2.1 模型的建立
        7.2.2 模型的验证
    7.3 简化理论模型的参数分析
        7.3.1 压力舱内水流模式
        7.3.2 土体参数的影响
        7.3.3 流体参数的影响
        7.3.4 盾构机几何参数的影响
    7.4 螺旋输送机喷涌评价方法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外海沉管沉放对接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隧道和桥梁的比较
    1.1.2 水下隧道发展简述
1.2 水下隧道施工方法
    1.2.1 钻爆法
    1.2.2 盾构(或TBM)法
    1.2.3 沉管法
1.3 沉管隧道简介
    1.3.1 沉管隧道定义
    1.3.2 沉管隧道发展及现状
    1.3.3 沉管隧道优缺点
1.4 外海沉管隧道研究综述
    1.4.1 特点分析
    1.4.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3 典型案例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沉管隧道总体施工技术研究
2.1 工艺概述
2.2 管节制作
    2.2.1 管节分类简述
    2.2.2 管节制作关键技术
    2.2.3 管节制作方法
    2.2.4 外海沉管隧道管节制作技术
2.3 基槽施工
    2.3.1 沉管基槽特点分析
    2.3.2 基槽开挖关键技术
    2.3.3 基槽开挖工艺方法
    2.3.4 外海沉管隧道基槽施工技术
2.4 沉管基础
    2.4.1 先铺法基础
    2.4.2 后填法基础
    2.4.3 外海沉管隧道基础施工技术
2.5 管节浮运
    2.5.1 管节浮运关键技术
    2.5.2 管节拖航方法
    2.5.3 外海沉管浮运技术
2.6 管节安装
2.7 回填防护
    2.7.1 回填防护分类
    2.7.2 回填工艺方法
    2.7.3 外海沉管回填防护技术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节沉放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和应用
3.1 沉放设备及方法研究
    3.1.1 起重船吊沉法
    3.1.2 浮箱吊沉法
    3.1.3 双驳扛吊法
    3.1.4 双体船扛吊法
    3.1.5 自升平台骑吊法
    3.1.6 外海沉管沉放设备和方法
3.2 管节定位技术研究
    3.2.1 锚布方式
    3.2.2 锚泊设备
    3.2.3 外海沉管锚缆定位技术
3.3 管节压载技术研究
    3.3.1 压载水箱
    3.3.2 压载管系
    3.3.3 压载控制
    3.3.4 外海沉管压载技术
3.4 管节测控技术研究
    3.4.1 测量塔法
    3.4.2 声呐法
    3.4.3 拉线法
    3.4.4 其它测控方法
    3.4.5 外海沉管水下测控定位技术
3.5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沉放施工技术应用
    3.5.1 双驳扛吊无人沉放
    3.5.2 大抓力锚锚泊定位
    3.5.3 遥控遥测管内压载
    3.5.4 测量塔声呐联合定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节对接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和应用
4.1 管节接头概述
    4.1.1 水下混凝土刚性接头
    4.1.2 橡胶柔性接头
4.2 导向定位技术研究
    4.2.1 鼻式托座导向结构
    4.2.2 杆式托架导向结构
4.3 水下拉合技术研究
    4.3.1 拉合力计算和分析
    4.3.2 绞车拉合法
    4.3.3 管内千斤顶拉合法
    4.3.4 管顶千斤顶拉合法
    4.3.5 外海沉管拉合技术
4.4 水力压接技术研究
    4.4.1 工作原理
    4.4.2 受力计算分析和GINA选型
    4.4.3 工艺要点
    4.4.4 外海沉管水力压接技术
4.5 精确定线调位技术研究
    4.5.1 概述
    4.5.2 体内调整定位技术
    4.5.3 体外调整定位技术
    4.5.4 外海沉管精调技术
4.6 最终接头技术研究
    4.6.1 水下混凝土法
    4.6.2 临时围堰干作法
    4.6.3 水下止水板法
    4.6.4 终端块体法
    4.6.5 V型块体法
    4.6.6 KEY管节法
    4.6.7 外海沉管最终接头技术
4.7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对接施工技术应用
    4.7.1 水下可调精确导向定位
    4.7.2 数控水下自动拉合
    4.7.3 数字信息化水力压接
    4.7.4 体内精调线形控制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管隧道应用及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1999年荷兰在建的地下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冻土水分迁移规律及下穿冻结对上覆结构作用研究[D]. 王磊.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2]东北地区既有地下商业空间协同更新策略研究[D]. 苏奕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机理研究与工程应用[D]. 张进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4]差异沉降作用下沉管半刚性管节节段接头力学特性研究[D]. 石俊亮.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
  • [5]基于LCA的大型基础设施社会影响评价模型研究[D]. 邱伟伦. 清华大学, 2020(01)
  • [6]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D]. 周国永.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7]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D]. 谭阳.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8]地下水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及应对措施研究[D]. 郭昊甜. 吉林大学, 2017(10)
  • [9]城市地下工程漏水漏砂灾害演化机理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 戴轩. 天津大学, 2016(11)
  • [10]外海沉管沉放对接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 王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1999年荷兰在建的地下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