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科技企业家服务中心

孵化器:科技企业家服务中心

一、孵化器:科技创业者的服务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刘泓辰[1](2021)在《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孕育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与此同时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环境动态性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创业是当下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标志,所以研究科技型初创企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科技型初创企业不同于其他初创企业,也不同于成熟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主要依赖核心创业者,甚至是创业者个人意志的表现,创业者特质、创业者先前经验和创业者网络等个体因素深刻影响科技创业活动。此外,科技型初创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风谲云诡,市场变化、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创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科技型初创企业的特点,笔者从创业者个体角度出发来探讨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是科技创业活动的开端,创业过程是通过创业机会来展开的。那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识别出有价值的科技型创业机会?即不同创业者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是有差异的。因此,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是学术界应该探索的重要课题。科技创业者如何进行机会识别?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一过程?影响机制是怎么样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与其他初创企业有什么不同?这一系列问题成为理论界与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而先前研究缺乏以整合的思路探索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模式,缺少创业认知机制的影响路径研究,也鲜有科技型创业的针对性研究。基于此笔者以创业机会识别为主线,以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创业者(初创企业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以及创业团队中核心成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创业过程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及有关研究的回顾,初步提出理论构想,并通过4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者的探索性案例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推演出创业者个体因素、创业认知加工过程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初始命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问卷设计与实地调研,利用SPSS21.0、AMOS24.0等工具对实证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前因变量及影响机制,并对科技型与非科技型创业样本进行对比,试图解释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者能够成功识别更具价值的科技型创业机会的独特因素和机制。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发展。根据创业者个体因素、创业认知和创业机会识别等方面的文献回顾,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和归纳了各个变量的定义和维度,为后文展开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探索性案例研究与理论模型的提出。通过案例内分析和多案例间比较研究,初步构建了创业者个体因素通过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理论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创业者个体因素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作用机制的模型构建与统计检验。对有关研究深入分析,提出“基于自主创业学习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双中介及链式中介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概念模型与对应的细化假设。通过多种统计工具对345份有效问卷进行定量研究,检验了相关假设,最终得出了结论。第四,环境动态性对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的作用。引入环境动态性当作调节变量,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和调节中介作用,最终利用问卷数据对调节效应模型进行了检验。第五,科技型与非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对比分析。为了探索科技型与非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与机制的异同,本研究进行了补充研究。通过调研问卷对350份非科技型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科技创业者独特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上述的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创业者特质(成就需求、风险承担、内控制源),创业者先前经验(创业经验、职能经验)和创业者网络(网络强度)正向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者特质是科技型初创企业独特资源的来源。创业者先前经验的差异有助于理解创业者在类似背景下识别不同机会。创业者网络强度有助于市场信息的聚合和整合,消除“新生缺陷”,增加可信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识别科技型创业机会。创业者网络中的网络规模在单独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回归分析是显着的,但在整合模型中,作用不显着。这一结果说明,创业者网络规模虽然很重要,但在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整体模型中,其作用效果是不突出的,创业者个体的其他因素比单纯的网络规模更为重要。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前因探索丰富了以创业者为中心的创业研究,突出了创业者对科技型初创企业成长的核心作用。第二,自主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起到了双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创业认知过程路径有三条,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可以分别单独作用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自主创业学习还可以通过增强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具体来说,创业者成就需求、内控制源、创业经验、职能经验和网络强度通过创业者个体的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双中介作用,发挥了自身独特优势,有利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此外创业者成就需求、风险承担、内控制源、创业经验、职能经验和网络强度通过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很好解释了基于创业过程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创业者个体因素如何内化、作用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将零散的变量纳入到整合框架中,在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框架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第三,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自主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且环境动态性起到调节中介作用。当环境动态性水平较高,具有显着的技术进步或很大的客户偏好变化时,这种环境动荡激发了创业者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创业者只有坚定信心且不断学习,才有可能识别创业机会。此外,环境动态性还起到了调节中介的作用。当环境处于越动态情况下,创业者特质(成就需求、风险承担、内控制源)/创业者经验(创业经验、职能经验)/创业者网络(网络强度)通过自主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作用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关系就越强烈。也就是说在瞬息万变环境下,更加凸显了本研究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模型的价值,尤其当下外部市场因贸易摩擦造成的动荡不息的现状下,本研究对创业者及政策制定者都有较强的指导价值。第四,对比非科技型和科技型创业机会识别,验证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独特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具体来说,科技型创业者年青化特征比较突出,大多具有更高的受教育水平,且具有理工医学农背景的创业者更有助于识别出科技型创业机会。非科技创业者对个体因素的利用程度远不及科技创业者,非科技创业者的个体因素大多是依靠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而科技创业者充分利用自主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双中介渠道,充分将个体优势转化成创业机会优势。并且科技创业者更注重自主创业学习,而非科技创业者可能创业的领域大多不具有挑战性或者行业知识更新较慢,非科技创业者很少会进行自主创业学习。环境动态性在不同创业活动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但在非科技型创业中,只调节了自主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这更加凸显了在科技创业活动中,面临的环境变化更大,更激发科技创业者不断加强学习,通过自主创业学习的力量将个体因素发挥到极致,进而促进创业机会识别。总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独特的作用机制,正是由于科技型创业的特点,对创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科技型创业的重要作用。这一对比为科技创业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发现。本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明确创业机会兼具“发现”与“建构”特性,必须发挥创业者主观能动性才能识别,明确了创业机会识别的定义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整合模型,弥补了基于单一理论单一视角研究带来的偏差;第二,提出并验证了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个体前因,系统地探索了创业者特质、创业者先前经验和创业者网络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共同作用,丰富了以创业者为中心的创业研究,突出了创业者对科技型初创企业成长的核心作用;第三,界定并验证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者的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双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机制,发现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创业认知加工过程路径;第四,拓展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权变因素研究,验证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及其边界条件,强调了环境动态性对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作用路径的正向调节作用;第五,对比验证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独特的特点和作用机制,突出了自主创业学习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价值。总之,科技型初创企业拥有巨大社会经济价值,本研究旨在为学者和创业者建立一个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整合模型。从政策制定者或创业者的角度来看,本研究的研究发现可以被视为包含了有价值的指导或参考,可用于他们未来的决策;从相关领域学者的角度来看,本研究增强了创业者个体对创业活动的解释力,验证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试图解释了先前研究冲突的地方,丰富了创业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框架。

王洋[2](2020)在《大连高新区科技创业公共服务调查及改进研究》文中认为

江洪,王春晓[3](2020)在《中美科技企业孵化器差异及启示》文中指出"孵化"原指动物在卵中完成胚胎发育后破膜到外界开始自由生活的过程,有专门的设备来进行禽蛋的人工孵化。这一概念后来被引入经济学中,"孵"是一系列举措,要求投入资源和相关要素,"化"则是形成最终的产品,赢得市场和利润,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

徐中华[4](2020)在《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郊区型高铁站数量多、范围广。为提高郊区型高铁站的交通可达性,并充分利用高铁的带动效应,绝大多数的沿线城市都会选择在郊区型高铁站周边建设新城。目前高铁新城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普遍采用金融或商务新城的定位。但对于绝大多数地县级城市而言,以商业或商务功能为主导的高铁新城并不具备很高的发展潜力。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疲软,欧美技术封锁紧迫,国内外疫情冲击严重的情况下,既要通过增加投入来拉动内需,同时又要保障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国家基建政策就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本文研究的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目的即在于探索引导国内资本进入第三循环的新路径,增加创新体系多样性,提高创新绩效,实现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创新活跃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出发,首先研究了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现象和内在机制,并用经济学模型对其效应大小进行了测度,论证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的可行性。然后,在深入解析创新场域建构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空间网络分析的方法,阐明了高铁科教新城内部各类创新空间协同运作的场域耦合机制。最后,在多智体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高铁科教新城的主要功能空间类型、设计要求、空间布局规律以及用地比例结构,指明了开发过程中需要采取保障性政策的稀缺性空间资本内容,系统地提出了高铁科教新城开发各环节的实操方法。本文的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量化论证,丰富了站域空间的“节点—场所”规划理论,并且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形成新的以政治经济学方法为基础的城市空间设计学研究思路,提出的创新场域多位一体循环机制、“社会+空间”网络分析法、多智体仿真模型方法、空间资本分析框架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本文从增加高铁新城空间设计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出发,在原理和实践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建构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具备相对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郭珺[5](2020)在《CD大学E-HOME众创空间服务体系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众创空间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学界对于高校众创空间的实践性探索研究亟待丰富。尤其是对于高校众创空间的服务体系需要深度探究其影响以及不足之处,形成参考案例,推动高校众创空间持续性、系统化运作,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创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双创政策、以及国内外高校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做了基本梳理及介绍后,基于CD大学E-HOME众创空间的建设背景构建其服务体系。在初期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结合工作经验,重点通过对入驻企业创始人的深度访谈对服务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包括对项目的筛选和培育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流程,缺乏一套有效的针对科技创业团队(创业者)的培养体系,缺乏融资合作渠道的建立,以及对高校科技资源的接触和运用不充分等。从而通过设计面向E-HOME科技创业者的服务需求调研问卷,运用调研分析法对科技创业者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创业者的服务需求,以及了解受众对E-HOME众创空间的建议,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以此作为E-HOME众创空间服务体系的改进优化依据。在运营实践基础上,对E-HOME众创空间服务体系进行优化,提出优化的原则和思路,并提出措施上的改进,通过项目入驻孵化流程化管理、F-L(未来领导力)训练计划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实施、创业训练营计划实施、创业活动开展、科技众创社区建立、投融资合作渠道建立等措施,对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进行了优化改进。最后对E-HOME众创空间的运营保障层面提出实施建议,为高校众创空间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做出相应的示范效应和实践总结借鉴。

吴英吉[6](2019)在《面向科技创业的众创平台参与者行为特征与激励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创新2.0时代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企业边界,开放式创新商业模式成为时代主流,众包模式出现,大众群体登上创新舞台,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一股强大力量。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实施,催生了一大批众创空间,这是众包模式在中国本土的一种延伸和提升,借助于众创平台,很多高科技成果实现了转移转化,大批科技创业企业涌现。科技创业以科研成果为支撑,依赖于科技成果的产出和推广应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成果一般都产生于高校、科研院所和一些科技型企业,一般以知识产权、专利的形式存在,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无疑是成本昂贵,因此借助于大众群体的智慧进行科技创新成为很多科技企业创新的途径,同时在科技成果转化为高价值创业项目及形成产品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大众来解决。本文以面向科技创业的众创平台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要回答三个问题:(1)众创平台的参与者有哪些?(2)影响大众参与者创新参与行为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有效激励参与者持续、有效的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本文使用文献回顾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展开研究。首先描述了科技创业的过程和特征,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科技创业众创平台的结构体系,分别为环境层、资源层和创新层。本文认为,在众创平台中,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科技成果的形成和转化以及其它创新创业需求活动展开的,因此创新层是核心层,包括了发包方群体即科技成果拥有方和接包方群体即大众科技创新人才。其次,本文以自我决定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工作特征理论、参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科技创业众创平台中接包方群体创新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接着,选取了校内的创新创业平台、创新竞赛平台和科研创新项目平台中的参与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数据。第四,运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五,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设计激励机制。最后,总结了研究的不足,并进行了未来研究的展望。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任务多样性、自主权均显着正向影响创新参与者的创新参与行为;(2)自我效能感知在内在动机、任务多样性、自主权对创新参与行为的影响中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3)自我效能感知在外在动机对创新参与行为的影响中不存在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对众创平台中的接包方和发包方进行了激励模式设计,对于接包方群体,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激励:(1)有效的声誉和反馈机制;(2)合理的财务奖励和职业机会;(3)任务模块化和多样化设置;(4)赋予参与者自主权利。对于发包方企业而言,则主要是从平台的角度,包括:(1)平台提供充足创新资源;(2)平台协助评估和合理的制度约束。

杜尔玏[7](2019)在《高新区科技创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亟待进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发展的转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剩余廉价劳动力的逐渐丧失,中国基于传统的人口红利、土地等廉价要素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且中国过去多年的经济增长均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巨大代价的,各种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工业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雾霾的不断肆虐,都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激化,正在艰难地斡旋之中,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战的根本之策是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和内需驱动的加速转型。科技部近期出台的《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高[2015]3号)文件中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2018年11月“科创板”的成立被提上日程,我国政府已经进一步认识到科技创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主体建设的国家高新区集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高技能人才的双重优势,并得到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其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科技型创业在中国究竟有没有经济上的增长效应?如果有的话,增长效应有多大,是通过什么渠道影响经济增长的,显然这事关中国科技创业政策的有效性。然而,遗憾的是现有文献对这一宏观问题并没有给出回答,科技创业通过哪些渠道和机制去影响经济增长在文献上更是鲜有涉及。本文通过对科技创业特性的深入分析,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科技创业是否能够影响经济增长,以及通过何种可能的渠道和途径影响经济增长。首先,本文通过对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方面相关的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与提炼,从而找出本文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其次,我们详细介绍了科技创业的特性,回顾了科技创业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演绎,展现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历史趋势,为我们直观把握和深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再次,基于经典的理论框架,通过构建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在理论模型推演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说,并通过对理论和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可能的渠道与机制,提出了待检验的假说命题。然后,通过运用中国地市层面的面板数据,使用多种识别方法和策略,实证证实了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机理,并借助多种实证方法进一步探讨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分区域的异质性。最后,基于前面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和结论,结合本文对深圳市成功发展科技创业经验的梳理,提出了发挥科技创业增长效应的一系列环境和条件,并总结中国在科技创业促进城市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充分发挥我国科技创业增长效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和发现:第一,科技创业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通过明晰科技创业的背景,对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以及描绘的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与趋势,为我们呈现出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直观感受。研究发现:高新区科技创业具有一定的整体代表性;科技创业与社会就业人数也呈现出方向一致的变化趋势;科技创业与地区创新也高度正相关;科技创业与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直观的图表也清晰地显示,社会就业人数、创新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一致的发展趋势。第二,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这部分主要从理论上探究科技创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又是通过何种渠道去影响经济增长,以期在理论上廓清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及其机理的认识,为后文实证检验去奠定分析基础和理论前提。基于Aghion和Howit(1992a)构建的熊彼特创新模型分析框架,将创业(包括不同类型的创业)纳入该模型分析的框架,并把创业进一步区分为一般型创业和科技型创业,通过对这一模型的演绎发现,科技创业越活跃,其在社会总创业中的比重越高,越能促进均衡的经济增长率,这在理论上证实了科技创业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对理论和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以及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提出了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可能渠道与机制,科技创业可能通过创造就业、促进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等三种渠道来促进经济增长,即科技创业具有就业效应、创新(技术)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第三,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检验。通过采集中国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对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实证上进行分析,以验证上一章基于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在理论上的发现,去检验科技创业的增长效应在我国是否存在,并给出经验上的证据。通过散点图分析发现,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高度正相关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通货膨胀、地区开放程度以及金融发展规模等一系列重要变量的情况下,科技创业仍然可以显着地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说明中国城市的科技创业发展经验与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国的发展经验是遥相呼应的,科技创业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多种方式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基准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科技创业确实可以有力地推动城市的经济增长。在区域异质性分析中,发现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科技创业具有更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这提示我们,越是到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越需要大力倡导、鼓励科技创业,以更好地发挥其增长效应。第四,科技创业三大经济增长机制的实证检验。这部分基于1997-2015年31个主要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上检验探讨科技创业是否通过就业效应、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这三大效应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即去探求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和渠道。研究发现:(1)在控制了一系列重要变量的情况下,科技创业确实能显着地促进城市就业。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相比于中西部地区,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着。(2)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表明,在控制了一系列影响城市创新的重要变量后,科技创业仍然显着促进了城市的创新能力,显示出科技创业在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创业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都具有显着的创新推动效应,但在东部地区的这种创新效应更大、更明显。(3)基于测算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指数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度量指标,经验证据表明,在控制了文献中常用的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科技创业仍然显着促进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表明科技创业在推动城市产业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具有的强大作用。进一步的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创业的这种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弱且不显着。(4)通过实证手段,检验了三大机理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并检验了科技创业通过三大机制影响经济增长这一结果的稳健性。同时也验证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发现科技创业的三大经济增长机制的作用确实均在东部较为显着,增长效果也更理想。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我国的科技创业增长效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最大化科技创业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本文的研究尝试通了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联系,扩展了现有的研究领域和视角,这可能是本文一个较重要的创新之处。2.通过构建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理论演绎了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关系,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对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的提炼综合,分析归纳出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可能的渠道与机理。3.通过使用中国地市层面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证实了科技创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并进一步将样本分为东部和中西部,研究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同时,证实了理论分析提出的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机理假说,并同样分区域进行了三大机理的多种异质性分析,得出有深入政策含义的研究结论。

侯书琪[8](2019)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业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每个人都肩负新使命。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更是强调“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科技引领创新创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把握大学生运用科技投身创新创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必要性。大学生科技创业更具创新性,任重道远但又困难重重,本选题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我国以“双创”政策和“互联网+”政策助推这一战略的贯彻落实,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来扶助大学生科技创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出发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技思想都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论文以世界科技发展的时代步伐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创业历程做铺垫,分析了创新创业蓬勃发展时代形势下大学生科技创业可能性。通过搜集近年创新创业相关数据,对我国科技企业数量、科技创业载体不断增加、专利等智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企业成长迅速的创业现状做出整体分析。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创新高,大学生创业热情高、创客与日俱增,成绩初现。但大学生科技创业“野蛮生长”的背后,创业失败率高,创业企业存活率低,融资难,创新高度难突破等诸多问题频现。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持不精准、高校创新教育效果不佳、自身创新力薄弱、创业盲目、团队建设不佳、成果转化不畅、知识产权受侵等原因,导致大学生科技创业“山重水复”。论文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社会、家庭、个人五大层面给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业提升建议。政府应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完善创业优惠政策,积极打造众创空间,举办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科技创业信息,营造“双创”新局面新氛围;学校应从创新创业教育出发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完善创新创业载体,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积极性;家庭中,长辈应培养子女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家庭成员应尊重自主创业择业选择,从物质、精神上支持家庭成员创业圆梦;大学生应钻研知识、坚定创新自信,发挥所学知识、技术与自身特长,注重创业团队建设,塑造创业团队特色文化,在科技创业新征程中砥砺前行,努力奔跑。

张玲[9](2019)在《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共享经济背景下,科技创业活动已不再是单纯依靠创业者禀赋和创业企业内部资源的传统渐进式行为,而是早已转变为科技孵化器、孵化园区,乃至整个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的共同实践。近年来,在我国创业孵化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各区域已构建了以孵化器为核心支撑的企业孵化网络并得以快速发展,为各地培育出大批优质科技企业,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中坚力量。然而在孵化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效率低下的问题:区域内孵化科技资源整体高投入低产出、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区域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极不均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孵化产业中有限的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了孵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各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揭示其动态演化规律,进而分析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探索效率提升路径,成为一个既影响微观企业创业行为又有助于区域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沿着“理论分析——效率评价——效率提升”主线展开研究:(1)在理论分析中,本文将构成企业孵化网络的主体结点划分为资源支配类结点、价值创造类结点、资金支持类结点、技术供应类结点和制度保障类结点,结点机构通过彼此间联系在孵化网络中协同发挥作用。在对网络结点、结点间关系和科技资源配置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的二阶段理论模型并构建相应指标体系。(2)在效率评价部分,本文主要收集《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孵化产业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构建与科技资源配置理论模型相匹配的二阶段链式网络SBM效率评价模型,对29个省域企业孵化网络做出横向效率评价并测算各指标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最后使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揭示我国各省域效率的纵向变化过程,以期探索效率的演化规律及成因。(3)在效率提升部分,本文立足于区域环境特征和网络结构两个视角分析效率差异的影响机理并使用QCA方法寻找效率提升路径。在网络结构数据获取与指标测算中,本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Python软件对354家国家级孵化器网站进行页面抓取以进一步构建各省域企业孵化网络的组织间关系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Ucinet软件实现29个省域网络图的绘制并完成网络规模、密度和中心势指标的测算,最后利用fsQCA软件对各孵化网络所处区域环境和其网络结构间的适配性展开讨论,以期为区域企业孵化网络实现高效科技资源配置提供对策参考。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对区域整体孵化网络的效率研究有利于促进孵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有整体下降的趋势,孵化技术难以产生质的突破成为导致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2)我国各区域企业孵化网络按照二阶段效率值可划分为四个类型,只有少数网络属于两阶段双高效率类型,大部分网络两个阶段的效率存在脱节现象,阶段间资源配置能力缺乏足够的融合。(3)部分科技资源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极度严重:创业导师数和公共服务平台投资额冗余超过实际投入值的三成,孵化收入不足超过实际值的二倍,这些资源在后续改进中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定因素。同样,高网络密度并非所有网络保持高效配置的必要条件。较大的网络规模是现阶段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条件。(5)在创新能力高且经济发达的地区,企业孵化网络的密度和中心势具有替代关系;在无区位优势且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增加网络结点组织间联系数量可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总体而言,我国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尚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区域需结合自身环境特点来构建匹配的网络以进行有效改善。据此,论文进一步提出了有利于效率提升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实现了四方面的创新:(1)从整体网络资源配置效率角度独创性地探索企业孵化网络绩效问题,为孵化网络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2)构建了企业孵化网络二阶段资源配置模型并对29个省域网络进行横向效率评价和演化规律探索。(3)从区域环境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2个维度分析了共计7个因素的效率差异影响机理,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行高效路径研究,打破了线性分析的传统,使效率提升路径的探索更具科学性。(4)首次构建了我国29个省域企业孵化网络关系数据库并绘制网络结构拓扑图,为后续整体孵化网络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文将区域整体企业孵化网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并探索整体网络的效率提升路径,以期为我国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构建和区域创业孵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系统性的实证基础和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政府等机构的微观行为实践,另一方面有助于区域企业孵化网络价值的整体提升。

刘为煜[10](2018)在《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知识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对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凸显,大城市中初期创业空间成为承载创新创业活动、集聚创业资源与要素的的主要物质载体。本文通过对国内创新创业资源与活力最集聚的中关村地区的初期创业空间的研究,旨在为大城市智力密集区的规划布局、政策制定等提供优化建议。本文在城乡规划学视角下,以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社会空间理论以及深度城镇化理论等为基础,结合《中关村科学城规划(2017-2035年)》项目开展前期社会调研,从初期创业人群的空间需求与初创空间供给的角度出发,构建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的研究框架。研究内容以初创人群的创业办公空间为主,同时包含对居住空间、创业服务设施与机构等“硬空间”以及政策条件、社会服务等“软环境”的简要分析。通过初期创业人群的需求以及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的供给两者的对比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供需矛盾与问题:(1)初创人群向中心城区(中关村核心区)集聚的需求与中心城区创业成本高昂、城市空间资源有限的矛盾。(2)在创业服务政策鼓励下创业办公空间服务存在一致化倾向,难以满足“无经验”初创人群与“有经验”初创人群的差异化需求。(3)海淀山后地区城市空间资源相对充足但公共服务与创业服务不足,缺乏对初期创业人群的吸引力。(3)中关村地区现有的城市空间利用和创新创业功能匹配不足,提升创新创业功能所需的存量资源有限且改造难度大。(4)对初创人群而言,普通居住小区供应量大,需求有限;创业(混合)住区供应量小,需求潜力大。(5)对初期创业人群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审批程序复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鉴于初创空间供需的矛盾与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社会空间”的理论方法结合中关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归纳出包括政府、高校与科研院所、投资开发商、大中型科技企业、初创人群及市民在内的六大创业空间要素供需的社会主体。通过对各主体功能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梳理,总结出六大主体之间由“点对点”、“点对链”的方式共同构成创业生态系统的关系模式。最后以中关村核心区的创新创业供需要素的优化作为实证研究。本文对于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的规划对策、政策建议及相关结论概括如下:(1)引导各类初期创业空间资源向创业办公空间集聚分布,整体呈分片组团式布局,形成创新创业活力组团。(2)为初期创业人群提供低成本、多元化的创业社区,包括增加租赁住房和创业混合型住区。(3)统筹利用城市存量空间资源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基础服务设施、绿色交往空间等。(4)构建政府、社会、市场联合治理体系,建立创业空间各主体的协同创新创业、创业资源共享机制。(5)加强对初期创业人群的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初创群体的社会融入。

二、孵化器:科技创业者的服务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孵化器:科技创业者的服务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创业过程理论
        2.1.2 资源基础理论
        2.1.3 社会网络理论
        2.1.4 社会认知理论
        2.1.5 理论述评与整合
    2.2 创业机会与创业机会识别
        2.2.1 基本概念
        2.2.2 创业机会识别的意义
        2.2.3 小结
    2.3 创业机会识别的前因研究
        2.3.1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前因研究
        2.3.2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前因研究
        2.3.3 小结
    2.4 创业机会识别的机制研究
        2.4.1 不同视角的创业机会识别机制研究
        2.4.2 创业学习
        2.4.3 创业自我效能感
        2.4.4 小结
    2.5 以往研究总体评述
第3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
        3.1.1 概述和步骤
        3.1.2 理论预设
        3.1.3 案例选择
        3.1.4 数据收集
        3.1.5 数据分析方法
    3.2 案例企业简介
        3.2.1 BJXH有限公司
        3.2.2 SZYJ有限公司
        3.2.3 WHYH有限公司
        3.2.4 SDEY有限公司
    3.3 案例分析
        3.3.1 创业者个体因素
        3.3.2 自主创业学习
        3.3.3 创业自我效能感
        3.3.4 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3.4 多案例间比较研究
        3.4.1 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3.4.2 创业认知加工过程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3.4.3 创业者个体因素与创业认知加工过程
第4章 创业者个体因素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4.1 创业者个体因素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假设
        4.1.1 创业者特质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4.1.2 创业者先前经验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4.1.3 创业者网络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4.2 自主创业学习在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中介作用假设
        4.2.1 创业者特质与自主创业学习
        4.2.2 创业者先前经验与自主创业学习
        4.2.3 创业者网络与自主创业学习
        4.2.4 自主创业学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4.2.5 自主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
    4.3 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中介作用假设
        4.3.1 创业者特质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4.3.2 创业者先前经验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4.3.3 创业者网络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4.3.4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4.3.5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4.4 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假设
        4.4.1 自主创业学习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4.4.2 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4.5 研究假设汇总及概念模型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思路
        5.1.2 问卷设计过程
        5.1.3 问卷的偏差控制
    5.2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5.2.1 抽样对象
        5.2.2 抽样过程
        5.2.3 问卷发放形式
    5.3 数据清理
        5.3.1 缺失项的处理
        5.3.2 异常值的检验
    5.4 变量测量
        5.4.1 创业者特质的测度
        5.4.2 创业者先前经验的测度
        5.4.3 创业者网络的测度
        5.4.4 自主创业学习的测度
        5.4.5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度
        5.4.6 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测度
    5.5 预调研
        5.5.1 创业者特质量表检验
        5.5.2 创业者先前经验量表检验
        5.5.3 创业者网络量表检验
        5.5.4 自主创业学习量表检验
        5.5.5 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检验
        5.5.6 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量表检验
第6章 创业者个体因素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1.1 创业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6.1.2 科技型初创企业特征
        6.1.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6.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2.2 信度分析
        6.2.3 效度分析
    6.3 假设检验
        6.3.1 相关分析
        6.3.2 直接效应检验
        6.3.3 单中介效应检验
        6.3.4 并列中介效应检验
        6.3.5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第7章 环境动态性对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关系影响研究
    7.1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
        7.1.1 环境动态性的概念及研究综述
        7.1.2 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的引入
    7.2 环境动态性对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关系影响概念模型
        7.2.1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7.2.2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中介作用
    7.3 环境动态性的测度与检验
        7.3.1 环境动态性的测度
        7.3.2 环境动态性量表检验
    7.4 环境动态性对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关系影响实证研究
        7.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7.4.2 相关分析
        7.4.3 回归分析
第8章 科技型与非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对比分析
    8.1 非科技型创业样本分析
    8.2 非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8.2.1 直接效应检验
        8.2.2 单中介效应检验
        8.2.3 并列中介效应检验
        8.2.4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8.2.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第9章 研究结论、启示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贡献
    9.3 管理启示
    9.4 研究不足与展望
        9.4.1 研究不足
        9.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研究调研问卷
附录(三): 非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研究调研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与项目与课题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美科技企业孵化器差异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孵化器的组织形式
2 孵化器的融资模式
3 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的服务
    3.1 基础场地、设施服务
    3.2 金融服务
    3.3 孵化培训服务
4 政策环境和法律地位
5 美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做法对中国科技企业孵化方面的启示

(4)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1.4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高铁科教新城
        1.2.2 创新场域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高铁效应与高铁站区研究综述
        2.1.1 高铁效应研究
        2.1.2 高铁站区规划理论研究
    2.2 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视野
    2.3 社会资本理论视野
        2.3.1 概念缘起
        2.3.2 概念内涵
        2.3.3 应用领域
    2.4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视野
    2.5 创新网络理论视野
        2.5.1 基本概念
        2.5.2 文化多样性与创新网络
        2.5.3 大学与创新网络
    2.6 空间经济学理论视野
        2.6.1 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2.6.2 城市最优规模理论
        2.6.3 科教增长极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效应研究
    3.1 世界范围内科技园区、大学和客运枢纽的地理邻近性研究
    3.2 国内外高铁网络对沿线科教集聚区积极影响的典型案例研究
        3.2.1 法国南部的科技园案例
        3.2.2 京都研究园、播磨、北九州科学公园都市和筑波科学城案例
        3.2.3 韩国大德案例
        3.2.4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与珠海北站科技园区案例
    3.3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基本特征研究
        3.3.1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能级与尺度分析
        3.3.2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总体趋势分析
    3.4 我国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作用机制分析
        3.4.1 决定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向的动力类型分析
        3.4.2 高铁科技客流对隐性知识扩散与合作网络重整的场效应分析
        3.4.3 从网络势差到节点流量之间的复杂适应性机制分析
        3.4.4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空间耦合机制的实证研究
    3.5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效应评估
        3.5.1 高铁知识可达性对科教集聚区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评估
        3.5.2 科教集聚区对高铁站客流结构的影响效应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组合模式研究
    4.1 科教资源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构型模式研究
        4.1.1 技术人才流动、创新效率与创新博弈
        4.1.2 科技人才循环流动链的构建
        4.1.3 创新场域空间拓扑构型研究
        4.1.4 国内外代表性科教创新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演进历程分析
    4.2 创新场域视角下高铁科教新城的基础空间类型与设计原则解析
        4.2.1 大学教育空间与知识社区空间
        4.2.2 对外客运交通枢纽空间
        4.2.3 研究园、孵化器、科技公司总部空间
        4.2.4 风险投资空间
        4.2.5 文化艺术空间
    4.3 高铁科教新城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4.3.1 创新空间组团展开尺度预测
        4.3.2 空间布局权衡
        4.3.3 理想的空间布局模式
    4.4 高铁科教新城总体空间布局的多智体仿真模拟
        4.4.1 多智体模型方法概述
        4.4.2 模型建构
        4.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开发模式研究
    5.1 高铁科教新城的用地比例结构与开发指标研究
        5.1.1 用地比例结构研究
        5.1.2 开发指标研究
    5.2 高铁科教新城建设时序与每期用地配置组合探讨
        5.2.1 开发时序探讨
        5.2.2 基于投资与创新场域效率的分期用地配置组合研究
    5.3 保障高铁科教新城核心功能的空间供给体制构想
        5.3.1 城市空间商品化的限度
        5.3.2 空间资本化与空间商品化的分析框架
        5.3.3 我国城市空间供给模式的类型及其问题
        5.3.4 高铁科教新城应当保障的稀缺性空间资本要素识别
        5.3.5 高铁科教新城多样均衡的精细化空间供给体系建构研究
    5.4 高铁新城开发模式的适用性探讨
        5.4.1 适用于我国科教资源短缺地区
        5.4.2 适用于大都市群的边缘圈层
        5.4.3 适用于过度极化发展省份的低等级城市
        5.4.4 不宜布置于超大城市的近郊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01 高铁乘客问卷调查
    附表A-02 城市创新创业情况问卷调查
    附表B-01 大学知识社会调查
    附表B-02 空间感知调查
    附表C 高科技企业问卷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CD大学E-HOME众创空间服务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本文研究的问题
        1.2.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众创空间起源及国内外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模式
    2.2 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价值、优势及内部路径
    2.3 众创空间服务体系的相关理论
        2.3.1 创业服务的概念
        2.3.2 众创空间服务体系的构成与体系演变
        2.3.3 众创空间服务内容与标准
    2.4 高校众创空间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HOME众创空间服务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E-HOME众创空间的发展概况
        3.1.1 E-HOME众创空间建设背景
        3.1.2 E-HOME众创空间建设基本情况
    3.2 E-HOME众创空间服务体系
    3.3 E-HOME众创空间创业者访谈
        3.3.1 访谈程序和样本特征
        3.3.2 访谈结果汇总
    3.4 E-HOME众创空间创业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HOME众创空间科技创业者服务需求调研
    4.1 调研对象与调研方法
        4.1.1 调查对象
        4.1.2 调研方法与程序
    4.2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4.2.1 调查样本特征
        4.2.2 创业过程的困难分析
        4.2.3 创业者获得创业资金的渠道和需求分析
        4.2.4 创业者对于创业教育的认知状况统计分析
        4.2.5 创业者接受创业培训的现状和需求分析
        4.2.6 创业者参加创业活动的情况统计和需求分析
        4.2.7 创业者在技术领域的难点和需求分析
    4.3 分析总结
第五章 E-HOME众创空间服务体系优化和服务措施改进
    5.1 E-HOME众创空间服务体系优化的方向
    5.2 E-HOME众创空间服务体系优化的基本原则
    5.3 E-HOME众创空间服务体系优化的主要思路及优化对比
    5.4 E-HOME众创空间主要服务措施的改进
        5.4.1 项目入驻孵化流程化管理
        5.4.2 F-L训练计划实施
        5.4.3 科技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
        5.4.4 创业训练营的实施
        5.4.5 创业活动实施开展
        5.4.6 众创科技社区的建立
        5.4.7 投融资渠道和服务方式的建立
    5.5 E-HOME众创空间保障措施
        5.5.1 领导机制
        5.5.2 运营团队组织架构
        5.5.3 监督机制
        5.5.4 评估机制
        5.5.5 资金保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6)面向科技创业的众创平台参与者行为特征与激励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技创业
        2.1.2 众创平台
    2.2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
    2.3 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4 平台参与者激励相关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科技创业的众创平台参与者构成
    3.1 科技创业的过程及特征
        3.1.1 科技创业的过程
        3.1.2 科技创业的特征
    3.2 .科技创业众创平台构成体系
        3.2.1 系统结构设计与细分
        3.2.2 各结构的要素分析
    3.3 大众创新参与者体系:基于外包议题属性的分析
        3.3.1 众创平台与众包模式的内在契合
        3.3.2 基于外包议题属性对大众创新参与者的细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新参与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4.1.1 理论基础
        4.1.2 研究假设
        4.1.3 研究模型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测量与赋值
        4.2.2 数据收集
    4.3 数据描述性统计及信度和效度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信度分析
        4.3.3 效度分析
    4.4 研究假设检验
        4.4.1 相关分析
        4.4.2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技创业众创平台参与者的激励策略
    5.1 接包方的激励机制
        5.1.1 有效的声誉和反馈机制
        5.1.2 合理的财务奖励和职业机会
        5.1.3 任务模块化和多样化设置
        5.1.4 赋予参与者自主权利
    5.2 发包方激励策略
        5.2.1 平台提供充足创新资源
        5.2.2 协助评估,合理约束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高新区科技创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及难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本文的研究框架
        三、本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四、本文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选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一、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二、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本文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
        一、创业与科技创业的关系研究
        二、科技创业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构成要素
        三、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一、科技创业的理论基础
        二、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科技创业的研究综述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关研究
        三、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倡导科技创业的背景与鼓励政策
        一、中国倡导科技创业的背景
        二、中国鼓励科技创业的相关政策
    第二节 中国科技创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一、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历程
        二、科技创业发展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中国高新区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特征趋势
        一、高新区科技创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特征趋势
        二、高新区科技创业、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特征趋势
        三、高新区科技创业、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特征趋势
    第四节 深圳市高新区科技创业发展历程梳理
        一、中国深圳市高新区科技创业发展历程
        二、深圳市高新区科技创业的特点
        三、深圳市高新区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状况
        四、深圳市支持科技创业的重要举措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推演
    第二节 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一、科技创业通过创造就业来拉动经济增长
        二、科技创业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及技术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
        三、科技创业通过优化结构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核心变量
        二、控制变量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二节 特征事实判断与模型设定
        一、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
        二、计量模型的设定
    第三节 模型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一、基准模型的估计结果
        二、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考虑
        三、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技创业的经济增长机理实证检验
    第一节 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二、特征事实与模型的设立
        三、科技创业就业效应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二节 科技创业的创新(技术)效应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二、科技创业与创新的特征事实与模型的设立
        三、创新(技术)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科技创业的结构优化效应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二、特征事实与模型的设立
        三、结构优化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就业、创新与结构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一、就业、创新与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检验的基准模型
        二、科技创业通过三大机理影响经济增长的进一步检验
        三、分区域异质性的进一步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一、我国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二、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三、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四、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实证检验
    第二节 我国科技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业的创新资源短缺
        二、科技创业投资发展滞后
        三、政府管理服务效率有待提高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基于科技创业具有增长效应的政策建议
        二、基于科技创业影响机理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 研究展望
        一、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完善
        二、科技创业的数据有待进一步细化
        三、对科技创业具有的其他经济增长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学符号
附录2 测算指数与数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8)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1.4.1 角度创新
        1.4.2 内容创新
第二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创业相关理论分析
    2.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理论
        2.1.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
        2.1.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
        2.1.3 “双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1.4 “互联网+”政策助推创新驱动
        2.1.5 创新创业载体酝酿新引擎
    2.2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内涵
        2.2.1 大学生
        2.2.2 科技创业
        2.2.3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特点
    2.3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3.2 毛泽东:向科学进军
        2.3.3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4 江泽民: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3.5 胡锦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出发点
        2.3.6 习近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三章 大学生科技创业现状分析
    3.1 新时代大学生科技创业可能性
        3.1.1 国际科技创新氛围浓厚
        3.1.2 我国科技创业发展历程
    3.2 我国科技创业整体态势
        3.2.1 科技企业数量持续上升
        3.2.2 科技创业载体不断增加
        3.2.3 专利数量持续增加
        3.2.4 科技企业成长迅速
    3.3 大学生科技创业情况分析
        3.3.1 大学生创客与日俱增
        3.3.2 大学生科创热情升温
        3.3.3 毕业生创业存活率低
        3.3.4 创业领域占比较低
        3.3.5 创业信息化趋势明显
        3.3.6 逐步聚焦新一线城市
    3.4 现阶段大学生科技创业困境分析
        3.4.1 科技创新突破难度高
        3.4.2 科技创业融资困难
        3.4.3 社会创业环境阻碍
        3.4.4 政府政策帮扶有限
        3.4.5 创业盲目,科研团队建设效果不佳
        3.4.6 科研成果化受阻,知识产权保护缺位
第四章 大学生科技创业发展中的经验借鉴
    4.1 国内大学生科技创业相关经验
        4.1.1 政府已颁布政策发挥引导作用
        4.1.2 大学生科技创业成功案例经验借鉴
    4.2 国外针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相关经验
        4.2.1 国家政策体系
        4.2.2 创业服务体系
        4.2.3 人才培养体系
        4.2.4 创新文化体系
第五章 提升大学生科技创业质量的着力点
    5.1 政府政策端
        5.1.1 保护大学生知识产权,严厉打击侵权行为
        5.1.2 完善科研奖励制度,鼓励大学生科技创业
        5.1.3 完善科技创业优惠政策,重点扶助大学生
        5.1.4 打造特色众创空间,有效提高资源共享度
        5.1.5 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点燃“双创”之火
    5.2 社会环境端
        5.2.1 高校、企业、研究所加强互动联系
        5.2.2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科技创业信息
        5.2.3 培育创新文化,打造“双创”新局面
    5.3 学校教育端
        5.3.1 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5.3.2 完善科技创业奖惩机制,激发创业热情
        5.3.3 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增强科技创新实力
        5.3.4 加强知识产权教育,保护科技创新成果
    5.4 家庭端
        5.4.1 尊重家庭成员创业选择
        5.4.2 培养子女创业创新能力
        5.4.3 扶助家庭成员科技创业
    5.5 个人端
        5.5.1 以创新理念引领自身发展
        5.5.2 以人为本组建精英研发团队
        5.5.3 凝炼科技创业团队特色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工作和创新
        1.3.1 主要工作
        1.3.2 论文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企业孵化网络研究
        2.1.2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2.1.3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研究
        2.1.4 文献述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2 社会网络理论
        2.2.3 资源依赖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
    3.1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内涵界定
        3.1.1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概念
        3.1.2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边界
        3.1.3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特征
    3.2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构成分析
        3.2.1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结点分析
        3.2.2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关系分析
    3.3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模型构建
        3.3.1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原则
        3.3.2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目标
        3.3.3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4.1 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4.2.1 二阶段链式网络SBM模型
        4.2.2 Malmquist指数模型
    4.3 数据特征及指标相关性分析
        4.3.1 数据特征分析
        4.3.2 指标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5.1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现状
    5.2 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5.2.1 评价结果及系统有效性检验
        5.2.2 横向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5.2.3 分阶段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5.2.4 纵向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5.3 非有效区域指标冗余度分析
        5.3.1 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分析
        5.3.2 影子价格分析
    5.4 Malmquist指数分析
        5.4.1 资源获取阶段Malmquist指数分析
        5.4.2 成果转化阶段Malmquist指数分析
        5.4.3 整体Malmquist指数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及提升路径分析
    6.1 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6.1.1 影响因素维度分析
        6.1.2 区域特征因素影响作用机理分析
        6.1.3 网络结构因素影响作用机理分析
    6.2 QCA方法及指标计算
        6.2.1 QCA方法适用性分析
        6.2.2 指标计算及数据收集
    6.3 效率提升路径结果分析
        6.3.1 必要性检验
        6.3.2 真值表分析
        6.3.3 科技资源高效配置路径分析
    6.4 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附录1 各省域企业孵化网络图
附录2 DEA测算结果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10)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凸显
        1.1.2 大城市智密区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
        1.1.3 现有的大城市创业空间环境还不能满足初期创业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创业人群
        1.3.2 初期创业人群
        1.3.3 初期创业空间
        1.3.4 创业办公空间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范围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方法
    1.5 文献综述
        1.5.1 创新创业群体相关研究综述
        1.5.2 创新创业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1.5.3 国外创新创业中心优秀案例研究
2.相关理论思考
    2.1 创新创业相关理论
        2.1.1 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研究
        2.1.2 创业生态系统理论
    2.2 社会空间理论思考
        2.2.1 创业空间具有其社会性
        2.2.2 实现社会空间各主体的协同
    2.3 深度城镇化理论
        2.3.1 城镇化应更注重社会关怀
        2.3.2 初期创业群体的社会融入
3.初创人群空间特征与需求分析
    3.1 中关村初期创业人群社会属性分析
        3.1.1 社会背景
        3.1.2 被调查者创业情况
        3.1.3 大多数初期创业人群并未获得北京户口
        3.1.4 初期创业人群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整体较高
        3.1.5 初创人群的社会中间阶层特征
    3.2 中关村初期创业人群空间选择因素分析
        3.2.1 创业办公空间选择因素分析
        3.2.2 居住空间选择及分布
        3.2.3 初创人群通勤特征分析
    3.3 初创人群空间需求特征与分析
        3.3.1 创业办公空间需求
        3.3.2 居住空间需求
        3.3.3 初创人群研发、会展等空间需求
        3.3.4 公共服务及基础配套设施需求
        3.3.5 政策需求
    3.4 本章小结
4.中关村初期创业空间要素供给
    4.1 中关村地区创业办公空间及配套供给分析
        4.1.1 创业办公空间总量与规模
        4.1.2 创业办公空间布局研究
        4.1.3 北京市创业服务设施与中介机构分析
    4.2 中关村地区居住空间与生活服务设施研究
        4.2.1 居住空间供应
        4.2.2 中关村地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征
        4.2.3 生态与交往空间
    4.3 中关村地区政策环境研究
        4.3.1 人才政策环境特征与问题
        4.3.2 创业服务政策环境特征与问题
    4.4 本章小结
5.中关村创业空间供需矛盾与成因分析
    5.1 中关村地区创业空间供需主要矛盾与相关问题
        5.1.1 创业办公空间资源供需与布局矛盾分析
        5.1.2 创业办公空间成本因素分析
        5.1.3 城市空间资源供给难以满足创业功能需求
        5.1.4 居住空间供需矛盾
        5.1.5 政策供给存在一定滞后
    5.2 中关村地区创业空间各社会主体特征与相互关系
        5.2.1 创业空间要素及其供给主体分析
        5.2.2 创业空间各主体功能特征
        5.2.3 各主体间相互关系
        5.2.4 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5.2.5 创业空间各主体协同不足
    5.3 中关村核心区创新创业要素供需优化
        5.3.1 中关村核心区功能与主体特征
        5.3.2 现状问题:创新创业要素联动不足
        5.3.3 创业空间提升核心策略
6.规划对策与政策建议
    6.1 优化城市初期创业空间的布局结构
        6.1.1 合理布局与供给创业办公空间
        6.1.2 为初期创业人群提供低成本、多元化居住空间
        6.1.3 统筹与优化城市空间资源
        6.1.4 提升创业配套服务功能
    6.2 政策建议
        6.2.1 构建政府、社会主体、市场联合治理体系
        6.2.2 加强对初期创业的孵化扶持政策,保障初创群体的社会融入
        6.2.3 完善各主体协同创新与创业资源共享机制
        6.2.4 创业人群住房保障政策
        6.2.5 存量用地向低成本创业居住空间转型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孵化器:科技创业者的服务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D]. 刘泓辰. 山东大学, 2021(11)
  • [2]大连高新区科技创业公共服务调查及改进研究[D]. 王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3]中美科技企业孵化器差异及启示[J]. 江洪,王春晓. 新材料产业, 2020(03)
  • [4]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D]. 徐中华. 天津大学, 2020(01)
  • [5]CD大学E-HOME众创空间服务体系改进研究[D]. 郭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6]面向科技创业的众创平台参与者行为特征与激励模式研究[D]. 吴英吉. 东南大学, 2019(06)
  • [7]高新区科技创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及实证研究[D]. 杜尔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8]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业研究[D]. 侯书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9)
  • [9]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 张玲. 山西财经大学, 2019(11)
  • [10]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研究[D]. 刘为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8(05)

标签:;  ;  ;  ;  ;  

孵化器:科技企业家服务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