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条件

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条件

一、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林可,王默,杨亚雯[1](2022)在《教育何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述评》文中研究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11月面向全球发布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本研究以报告英文版为主要分析文本,结合霍布斯、洛克、卢梭、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关于社会契约的经典理论,解读其副标题"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之意蕴,聚焦"教育需要何种新的社会契约""新教育社会契约如何实现"以及"我国新教育社会契约的本土话语与实践"三个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厘清社会契约的"旧传统"和"新注解",发现该报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法学、经济学、政治学领域的社会契约概念,而是从教育学领域切入,探讨教育如何成为、如何建构、如何引领一种新的社会契约;强调从人类视角、生态视角和技术视角解读新教育社会契约的内涵及实现路径;择要分析教育学、课程、教学、教师、学校、学术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国家与非国家机构等教育要素与主体的变革方向;思考新教育社会契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赖锦,王贵文,庞小娇,韩宗晏,李栋,赵仪迪,王松,江程舟,李红斌,黎雨航[2](2021)在《测井地质学前世、今生与未来——写在《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之时》文中研究指明测井地质学以地质学和测井学的方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测井信息,来解决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的地质问题。经过数十年发展,测井地质学在油气勘探开发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非常规油气的兴起使得测井地质学正面临多重挑战和全新探索,亟需建立针对非常规油气的测井地质学综合方法理论体系。本文以《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为契机,系统归纳了测井地质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流程。然后总结了测井资料与地震、地质信息的匹配性,并分析了不同探测特性测井方法纵向分辨率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测井地质学在井旁构造解析、沉积学特征研究、层序地层划分、地应力方向判别及大小计算、井壁裂缝识别与评价、烃源岩评价以及非常规油气"七性关系"综合评价当中的应用。但由于测井资料的负载能力有限性、测井与地质信息属性不对应性以及测井资料本身的多解性,使得测井地质学在测井—地质转换、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及其与人工智能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基础岩石物理研究,挖掘测井曲线中包含的地质信息,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拓展测井地质学研究的精度和广度,从而使其未来可更好地应用至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等实践工作中。

高志亮[3](2021)在《数字,无尽的前沿——《第七届数字油田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代前言》文中研究说明数字,作为现实生活、工作与科学技术中一个普遍术语与普通的名词,却在今天成了一种无尽的前沿。作者借此为第七届数字油田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作序的机会,对数字的发现与发明、数字的功力与数字化转型发展做了深入的讨论,对包括数字的历史演化;数字的功力作用;数字化转型发展与数字延伸的智慧建设等做了客观地论述。作者认为,数字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技术与方法,还是一种国家战略,包括宇宙空间数字主导权与国际政治的制导权。未来数字社会通过智慧建设,可形成一种全新的创新与创造型的社会新形态。智慧油田,未来可期。

湖北省人民政府[4](2021)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鄂政发[2021]1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24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塑造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一、发展形势二、指导思想三、基本原则四、主要目标第二章构建全域科技创新新格局一、全力争创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二、高标准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周信文,张发勇,罗津,许小华,罗宁[5](2021)在《基于Cesium和WebGIS的水文站点信息管理》文中研究指明为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解决水文部门针对水文站点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esium地图引擎,结合前端框架Vue.js和开源可视化插件Echarts技术构建的水文站点信息管理WebGIS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二、三维一体化展示方式,对水文站点信息集成管理,实现站点信息的快速查询、空间统计、结果图表可视化输出等功能,有助于水文管理部门全面地了解众多水文站的的分布情况,准确掌握站点信息资源。基于开源技术设计的WebGIS数据可视化平台,系统架构更加轻巧,便于后续维护和拓展,可为水利行业其它信息化系统搭建提供参考。

李阳[6](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许竹青,骆艾荣[7](2021)在《数字城市的理念演化、主要类别及未来趋势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与技术的关系由来已久,但将"数字"这一技术概念与城市连接成为专有名词却是新事物。本文从技术变迁的外生驱动和城市发展问题的内生需求两个角度探讨数字城市兴起及发展的动因,通过厘定数字城市的相关概念,分析数字城市的理念演化过程,将数字城市分为"作为实体城市信息投射的数字城市""作为实体城市机能强化的数字城市"和"作为实体城市环境延伸的数字城市"三大类别,并探讨了未来数字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当前数字城市建设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黄欣荣,潘欧文[8](2021)在《“数字中国”的由来、发展与未来》文中研究说明"数字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源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但最直接的动因是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数字福建"实践探索以及他在2015年底有关"数字中国"的重要讲话。"数字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地方探索、国家战略三个阶段,现已成为中国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标志。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数字中国"建设必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诸多方面对中国未来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于翔[9](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指出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汪风[10](2021)在《考虑水系连通的西安市黑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黑河流域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缓减黑河流域甚至两安市供需矛盾至关重要,但在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中,人们仅仅考虑了水资源供需量之间是否平衡,而忽视了水资源配置水源与各行业用户之间水系是否连通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本文通过构建可视化数字水网来实现水系连通性,在水系连通的前提下,基于数字水网进行西安市黑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在水资源配置前考虑水系连通,使得水资源配置更为实际,增加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可靠程度。随着“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数字水网作为一种技术支撑手段,它的应用也更加广泛。那么,对于诸如水资源配置这样复杂的水利业务如何构建数字水网,基于数字水网如何实现水系连通,以及在水系连通的前提下,基于数字水网如何实现动态化配置业务呢?这便是本文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可视化数字水网实现水系连通。区别于其它数字水网,本文通过提取水网的方式来构建可视化数字水网,将数字水网拓扑概化建立其关联矩阵,从水系物理连通性、水系业务连通性两方面,进行水源与用户间水系连通性描述。根据业务内容进行组件逻辑划分、封装、发布、定制,将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来实现水系连通。(2)在水系连通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水网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业务化应用。计算各行业用水户需水和各水源可供水量,分析了在50%、75%保证率下现状年、规划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搭建了黑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业务化应用平台。(3)在水系连通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水网实现水资源配置业务化应用。以社会、经济、生态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协同配置模型,对模型求解,得到2025年、2030年不同保证率下的配置方案,并通过协调度的计算方法对配置方案进行评价。在配置方案中黑河峪口以下存在部分缺水,采用用水户节水以及引汉济渭、引湑济黑调水工程置换水量供给这两种方法,来满足社会经济的供水需求,使得供水问题不再制约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二、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何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容概览
二、教育需要何种新的社会契约?
    1.人类视角下的社会契约:人与人的关系重构
    2.生态视角下的社会契约: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构
    3.技术视角下的社会契约:人与技术的关系重构
        第一,弥合教育的数字鸿沟。
        第二,提升公众数字素养。
        第三,解决数字知识的排他性。
        第四,警惕人类学习者遭遇“黑客”侵害(hacking human learners)。
三、新教育社会契约如何实现?
    (一)教育系统内部革新
        1.面向“共同体”的关怀教育学
        2.倡导“知识共享”的素养课程
        3.依靠“协作型教师”重塑教学
        4.重构“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学校
    (二)教育系统外部支持
四、评论与思考
    (一)展望2050:《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的重要性
    (二)面向2035:我国新教育社会契约的本土话语与实践

(2)测井地质学前世、今生与未来——写在《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之时(论文提纲范文)

1 测井地质学起源及发展历程
2 测井地质学内涵和外延
    2.1 测井地质学研究内容
        (1)测井资料处理与综合解释:
        (2)测井层序地层分析:
        (3)测井沉积学研究:
        (4)测井井旁构造解析:
        (5)测井地应力分析:
        (6)裂缝储层的测井评价:
        (7)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
        (8)非常规油气资源测井识别与评价:
    2.2 测井地质学研究方法流程
        (1)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2)钻井岩芯和野外露头的观察与实验。
        (3)测井资料的预处理。
        (4)“地质刻度测井”。
        (5)测井资料处理。
        (6)测井资料的综合地质解释。
        (7)测井地质目标评价。
3 不同测井方法探测特性及纵向分辨率
4 测井地质学主要应用及启示
    4.1 测井井旁构造解析
    4.2 测井沉积学研究
    4.3 测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4.4 测井地应力分析
    4.5 裂缝测井识别
    4.6 烃源岩测井评价
    4.7 非常规油气测井“七性关系”评价
5 当测井地质学遇见人工智能
    (1)测井曲线预测。
    (2)岩性与孔洞缝的识别。
    (3)自动地层对比。
    (4)储层参数的自动预测。
    (5)测井知识库建立及沉积微相、岩相等自动判别技术。
    (6)水力压裂等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支持。
6 测井地质学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6.1 测井资料“一孔之见”与负载能力有限性
    6.2 测井资料多解性
    6.3 测井信息与地质信息属性与尺度不对应性
    6.4 问题与对策
    6.5 创新未来
7 结束语

(5)基于Cesium和WebGIS的水文站点信息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总体架构设计
    1.2 数据库内容
        (1)用户资料数据。
        (2)空间数据的属性数据。
        (3)水文站点数据。
    1.3 功能模块设计
        (1)三维地球展示模块。
        (2)站点查询模块。
        (3)站点统计模块。
        (4)站点编辑模块。
        (5)角色权限模块。
2 系统功能实现
    2.1 地图操作功能
    2.2 水文站点查询
    2.3 水文站点统计
    2.4 系统权限管理
3 结论

(6)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数字城市的理念演化、主要类别及未来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城市兴起及发展的动因
    1.1 技术变迁驱动城市变革
    1.2 城市化发展问题反向推动技术创新
2 数字城市概念的厘定
    2.1 数字城市的概念演化
    2.2 数字城市的文献分析对比
3 数字城市的主要类别
    3.1 作为实体城市信息投射的数字城市
    3.2 作为实体城市机能强化的数字城市
    3.3 作为实体城市环境延伸的数字城市
4 未来数字城市的发展趋势
    第一,数字城市的三种类别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同时存在。
    第二,数字城市将具备更高完整度。
    第三,数字城市的公共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第四,数字城市建设中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将进一步加强。
5 当前数字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启示
    第一,顶层规划设计不足。
    第二,管理运营机制缺乏。
    第三,数字治理能力不够。

(8)“数字中国”的由来、发展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中国”的背景由来
    (一)信息技术革命:“数字中国”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概念提出的直接诱因
    (三)“数字福建”:全新意义上的中国数字化实践预演
    (四)“数字中国”:国家战略意义上的信息化纲领
二、“数字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起步阶段:应对“数字地球”概念,开展中国地球资源数字化
    (二)地方探索阶段:各省市开展内容各异的数字化建设,“数字福建”别开生面
    (三)国家战略阶段:数字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全面开展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
三、“数字中国”的未来走向
    (一)数字经济发展走向
    (二)数字政府发展走向
    (三)数字文化发展走向
    (四)数字社会发展走向
    (五)数字生态发展走向
四、结语

(9)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考虑水系连通的西安市黑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系连通
        1.2.2 数字水网
        1.2.3 水资源配置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黑河流域水资源状况
    2.1 黑河流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水资源量
        2.2.1 水资源分区
        2.2.2 降水
        2.2.3 地表水资源量
        2.2.4 地下水资源量
        2.2.5 水资源总量
        2.2.6 水资源可利用量
    2.3 水系存在问题及连通性分析
        2.3.1 水系存在问题
        2.3.2 水系连通状况描述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数字水网的水系连通性描述
    3.1 水系连通性内涵
    3.2 水系连通性评价
        3.2.1 DEM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2 水网的提取
        3.2.3 数字水网的描述
        3.2.4 数字水网可视化构建
        3.2.5 水系物理连通性评价
        3.2.6 水系业务连通性评价
    3.3 基于数字水网的水系连通实现
        3.3.1 业务组件化
        3.3.2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1 面向主题的业务组织方式
    4.2 需水预测业务化实现
        4.2.1 需水预测
        4.2.2 数字水网与需水预测业务化融合
        4.2.3 黑河需水预测业务化应用
    4.3 可供水量计算及供需平衡业务化实现
        4.3.1 可供水量计算及供需平衡分析
        4.3.2 数字水网与可供水量计算及供需平衡业务化融合
        4.3.3 可供水量计算与供需平衡业务化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数字水网的配置方案研究
    5.1 多目标协同配置方案
        5.1.1 多目标协同配置模型建立
        5.1.2 多目标协同配置模型求解
        5.1.3 配置方案评价方法
    5.2 多目标协同配置业务组件化
    5.3 数字水网与多目标协同配置业务化融合
    5.4 多目标协同配置业务化应用
        5.4.1 配置方案结果
        5.4.2 配置方案结果合理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何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述评[J]. 林可,王默,杨亚雯. 开放教育研究, 2022(01)
  • [2]测井地质学前世、今生与未来——写在《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之时[J]. 赖锦,王贵文,庞小娇,韩宗晏,李栋,赵仪迪,王松,江程舟,李红斌,黎雨航. 地质论评, 2021(06)
  • [3]数字,无尽的前沿——《第七届数字油田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代前言[A]. 高志亮. 第七届数字油田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21
  • [4]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1)
  • [5]基于Cesium和WebGIS的水文站点信息管理[J]. 周信文,张发勇,罗津,许小华,罗宁. 水利技术监督, 2021(10)
  • [6]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7]数字城市的理念演化、主要类别及未来趋势研究[J]. 许竹青,骆艾荣. 中国科技论坛, 2021(08)
  • [8]“数字中国”的由来、发展与未来[J]. 黄欣荣,潘欧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9]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10]考虑水系连通的西安市黑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D]. 汪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