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委员会关于植树运动的决议

人民委员会关于植树运动的决议

一、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论文文献综述)

陆波,方世南[1](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也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开展形式多样、鲜活生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艰辛历程。这一历程先后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朴素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奋力探索、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深化四个阶段。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对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张华[2](2021)在《共青团引领青年的历史脉络——基于党团关系视角的追溯》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青团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从社会学元问题出发,追寻"共青团何以能够存在并发展"的答案,可透过现代社会结构中共青团与其缔造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与青年的关系以及共青团在连接共产党人的事业与青年发展需求的特殊作用中去寻找。引领青年自觉服务于党的奋斗目标,在服务大局的过程中促进青年自身利益的实现,促成青年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共青团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充分理由"。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党对共青团引领青年要求的历史文献的梳理,以期发现对新时代提升共青团引领力的宝贵启示。

吴家洲[3](2021)在《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四年闽西苏区山林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29至1934年闽西苏区进行了以林权改革为中心的山林改革。1929至1930年,山林实现了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向国家所有制的转变,农民获得了山林的使用权、经营权和部份收益权。1930至1931年,在坚持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苏区力图组织合作社将山林经营权从农民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以克服小农经济缺陷,提高山林经营效率。1932至1934年,苏区深入推进山林分配,提倡植树造林,鼓励发展山林生产及贸易。虽然在"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的束缚下,山林分配、林权改革进行得未彻底,但是在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上取得一定的成绩。闽西苏区山林改革中蕴含的保护山林、植树造林思想也为中共所继承和发扬。

付甜甜[4](2020)在《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20年代初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理论模仿、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实现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外源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每个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各种文艺组织、刊物等的推动。座谈会前,以组织形态为划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社团时期(1921年至1930年,主要以文学社团为平台的传播时期)、“左联”时期(1930年至1936年,主要以“左联”为依托传播与发展的时期)、延安文艺前期(1937年至1942年,依托多种类型组织的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组织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包含优点也有局限性。不同阶段的组织形态之间也有内在的关联,下一阶段的组织方式既有对上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发展,它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问题。但无论是发展还是问题,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这种组织形态的更替与演进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成为组织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团时期,共产党人主要以个体身份有限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基本上没有介入这一过程;“左联”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其主导下的群众性文学组织——“左联”参与到这一进程,但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尤其是在“左联”后期,党组织与“左联”一度失去联系;延安文艺前期,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领导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但此前党与文艺组织间松散的联结关系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历史条件限制,介入与领导不够;二是因缺乏经验及党内的错误思想,造成了一些失误。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主要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文学社团作为本时期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集团性的论战方式、激进的论战策略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文坛的关注,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论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文学社团集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于一体,社团内的理论家与当下文坛、文本紧密联系,理论与文学实践互动,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开始就带有一种实践性品格;论战过程中各社团为了寻找有利于自身的理论武器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为此后他们实现联合、成立“左联”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局限性也客观存在:身处在社团中的理论家难以改变的、基于社团利益的先在立场,使得他们在提倡某种理论时,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甚至误解、扭曲,导致理论的偏狭、偏激;文学社团作为一种群体组织,其群体行为在思维以及决策上的特点,助长了“左”的倾向,压抑了左翼文学内部多元化观点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留有封建宗法组织的痕迹,为了标榜自己的观点而导致门户之见,忙于无谓论争与内耗,未认真进行学理辨析,不利于学术问题的探讨。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时期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的、稚嫩的且有很大片面性。“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以群众性文艺组织“左联”为具体依托。“左联”与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相比既有一些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共性在于:在社团生存方式上,他们都采取激进的、对外论战的生存策略;在人事关系上,普通盟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以刊物作为联结的纽带。不同之处在于:从立场上看,“左联”成立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立场的一致,而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基本都是同人社团,更多是以文学观点、趣味的一致作为集合的因素;从组织结构来看,“左联”比普通文学社团结构更为严密,且多了一个机构——党团。“左联”的优势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它将文坛上的左翼文艺团体以及个人都收入麾下,结束了左翼文坛论争不断的混乱局面,保存并壮大了左翼文艺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初步的中国化。“左联”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左联”内部有两个领导核心一一党团与鲁迅,这两个核心之间因“左联”后期“联络人”的不确定性以及非面对面的交往模式而导致沟通不畅,不利于“左联”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左联”是一个以社团间联合为主导的新型文学组织,这使得“左联”的组织基础薄弱,内部思想分歧并不时论争,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隔阂;最后,“左联”是“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成员,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左的、机械主义的倾向也对“左联”有着直接的影响。延安文艺前期,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这里获得了相对自由多元的发展空间。因此座谈会之前,各种类型的文艺组织蓬勃发展。粗略地划分,这些文艺组织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由结社的知识分子型文学社团、一类是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文艺团体。前者主要继承了国统区的左翼文艺传统,后者则承继苏区文艺而来。这些蓬勃发展的文艺组织部分地克服了“左联”后期所出现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本时期组织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党的高层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指导。但是座谈会之前的文艺组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数量大、种类多、层次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就造成文艺组织各自为政,莫衷一是。各文艺组织虽然明确文艺活动的大方向,但是对具体文艺问题的理解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第二,《讲话》前文艺活动总体上是在一种比较自由的氛围内开展,这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战时敌我斗争的情况下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一些文艺团体内部过于散漫、缺乏纪律性与集体意识、个人主义严重等。这就影响了文艺活动的深入,甚至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都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讲话》形成的重要背景。结语部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总结《讲话》前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特点及这种特点对理论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次,梳理了三种组织形态下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子命题的推进。这实际上是对论文主题进行另一个视角的解读;最后,总结了《讲话》形成的背景以及《讲话》作为文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魏婷婷[5](2020)在《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纵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坚持群众路线并深入动员群众,一直是我党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重要法宝。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群众动员?群众动员有何规律和方法?这些问题值得学界深入探讨。本文对中央苏区时期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问题的研究,正是基于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群众动员是以一定社会历史机缘为背景的。在一定的组织基础和动员条件下,通过组织领导并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为实现整体利益或满足群众生存和发展需要,实施一系列有目标、有组织、有宣传、有队伍的活动。中央苏区粮食运动是我党在革命重要关头发动的大规模的动员群众参与粮食生产、收集等系列农业生产活动。该运动也是我党审时度势,整合有利资源,有组织、有目标的运用动员方法和手段引导群众参与根据地建设以巩固革命政权为目的的活动。这一系列的群众动员对当时苏区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考察了粮食运动的具体过程,阐述了粮食运动和群众动员的历史意义;还借助社会动员理论对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问题做了全面分析。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动员理论虽然尚不完备,但在粮食运动中却表现出卓越的动员能力和领导能力。其在动员过程中塑造动员主体凝聚力和信服力、全方位动员群众等举措为中国革命事业提供了积极的经验。研究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问题,为我们今天做好群众工作提供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党为做好群众工作并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群众就必须做到:注重动员主体的自身建设,增强动员的信服力和凝聚力;重视动员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完备的动员系统和组织架构;充分尊重动员客体,切实考虑动员客体的利益诉求;动员宣传要因客体而异;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动员客体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贾涵[6](2020)在《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青年团作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在90多年的光荣历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毛泽东对青年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指导和关怀,提出了许多富有深远意义的理论和观点,形成了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指导了青年团的建设和发展。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关于青年和青年团的理论和观点,并结合中国的革命运动和青年工作实际,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思想。毛泽东认为,青年团要建设和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党的工作为中心,接受党的领导,配合党的工作,避免犯“闹独立性”的错误,这是青年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本质要求。除此之外,在青年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青年干部建设方面,毛泽东也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思想,比如:思想方面强调青年团要找“真同志”;组织方面强调青年团要有自己的独立工作,同时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作风方面要求青年团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同时坚持学习,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青年干部建设方面要求要相信青年,敢于任用青年,同时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和教育。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指明了中国青年团建设的方向,调动了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发挥了青年的重要作用,使青年团真正成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新时代,青年工作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如何凝聚青年力量,引领青年成长,青年团任重道远。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虽然形成于过去,但是依然没有过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和青年团的建设提供基本原则和理论遵循,引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接续奋斗。

王力[7](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文中研究说明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陕西建都,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种“特别关系”。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海上而来,东南沿江沿海各省始变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点”。陕西僻处内地,“陕西似无足重轻也”,但陕西为西北门户之所在,有着国民党势力、陕西地方实力派和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前夕还有着北洋军阀的残余势力,内部势力错综复杂,而不同于国民党中央完全控制的省份。其地位被包括南京国民政府在内的历代中央政府所重视,也被民国时期的各派军阀所觊觎。1927至1937年的陕西省政,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呈现阶段性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由国民军冯玉祥系控制的过渡时期,由陕西地方实力派杨虎城控制的稳定时期和西安事变后由孙蔚如控制的整理时期。文章第一章总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省制改革和陕西省的政局变动和省制改革,陕西的省制进程与南京中央政府规划的省制改革时间表相比较,具有滞后性。究其原因,陕西省处于国民党中央政府控制的核心区域和边际地带之间。第二章分析了陕西省政的演变过程,经过十年的发展,陕西省政的结构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横向和纵向组织。第三章分过渡、稳定和整理三个时期,理清各执政陕西人物对陕西省政的管理。第四章讨论了陕西省政的地位问题,孙中山、蒋介石、冯玉祥等能影响全国政局的人物和杨虎城、邵力子、孙蔚如等陕西执政人物都对陕西省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加之国内外局势的发展,也引起了南京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于陕西省的关注。总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陕西省政是极其重要的,陕西一省的省政问题发展到1937年,竟然引起了影响中国和世界格局的西安事变的发展,可见其特殊和关键。望通过梳理南京国民政府1927至1937年的陕西省政,能描绘出这十年陕西省政的发展脉络,以期基本揭示出省制设计“应然”与陕西省政实践“实然”之间的深层逻辑,为我国现正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镜鉴。

常文峰[8](2020)在《毛泽东林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不仅是红色的理论家和革命家,也是绿色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毛泽东林业思想,是科学严谨、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化的历史产物和实践结晶。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的理论背景下;以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全球生态问题整体呈现易发、频发与高发趋势的现实背景下,进一步挖掘毛泽东林业思想,不仅对于推动我国新时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改善全球生态困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理论渊源看,毛泽东林业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凝聚着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孕育的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同时借鉴了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从历史演进看,毛泽东林业思想经历了开始萌芽、初步发展、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四个阶段。基于对毛泽东林业思想整体特征的勘察,本文进一步从林业经济观、林业治理观、林业民生观、林业国际观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林业思想的丰富内涵,同时认为毛泽东林业思想从物质观、实践观、辩证观和历史观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为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概而言之,深入研究毛泽东林业思想,既可以丰富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又可以为绿色发展开辟新的战略构想和实践途径,还可以为实现美丽中国、清洁世界的美好愿景勾勒现实进路。

戴露露[9](2020)在《大革命时期大悟地区的农民运动研读(1924-1927)》文中指出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在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国际援助的大好形势下,从广东、浙江一路发展至全国,而两湖地区作为后起之秀,其发展同样引人注目。随着北伐的进行,革命的组织中心也从广东转移到了武汉,随后,大悟的农民运动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大悟作为鄂豫两省交界处的要地,又是作为扼南北要冲,承东西枢纽的大别山的一部分,同时在北伐时期还是作为湖北北边的门户,其战略意义重大。在湖北的革命导师董必武及其他革命领导人的幕后指挥下,趁着发生于湖北的特大灾情、民不聊生,人民反抗更加激烈的形势下,大悟的革命知识分子张书田、郑新民等人回到乡村,在大悟以走街串巷、唱山歌、开牧羊场、办学校等各种形式秘密建立起了革命组织。随着武汉国民政府的建立,整个湖北地区的农民运动都蓬勃发展起来了,为了培养农民运动领导人,还开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这一举措大大优化了乡村革命队伍。同时,农民运动的开展对农村地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农民协会逐渐成为乡村实际的权力机构,并对乡村实施管理,承担乡村社会公共事业的举办,在与土豪劣绅的对抗中,革命的法律在农村也得到了实施和完善。随着农村政治斗争的进行,农村的经济斗争也开始了,减租减息等政策相应得到实施,农民们在农村大肆兴办农村合作社以缓解农村信贷的困难,同时农民们对土地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在军事方面,乡村暴动的不断进行使得土豪劣绅的反抗更加激烈,在镇压了反革命分子之后,农村的武装也相应地建立起来了。在文化方面,革命组织对乡村进行了移风易俗,严厉禁止烟赌等恶习,同时在乡村进行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妇女解放,发展教育和文化等各项活动对乡村风俗的改变、文化的提高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革命组织的壮大以及农民暴动不断进行的过程中,革命力量跟当地士绅、家族、红枪会等政治势力以及当地宗教等文化网络等不免发生碰撞,在交流与对抗的过程中,党吸取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而乡村的面貌也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然而由于党自身经验的不足,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以及国民党右派的叛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共合作最终破灭,乡村中的土豪劣绅在反革命人士的支持下对农民运动发起猛烈攻击,乡村中轰轰烈烈的革命最终失败了。然而这场革命给农村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他让农民们看见了翻身做主的希望,给农村带来了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随着黄麻起义的兴起,乡村将迎来更大的新一轮的革命力量。通过对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探究大革命时期大悟地区的农民运动,不仅能够再现大革命时期大悟这片方寸之地的农民运动的历史,从中映射出全国其他地方农民如何在党的带领下奋起反抗军阀、豪绅的黑暗统治。也可以揭示出在早期中共如何在乡村建立起自己的网络的思想和方法,党的活动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对于探究鄂豫皖根据地的历史以及今天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车辚,王敏[10](2020)在《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的生态建设实践——以中央苏区农田水利建设为例》文中认为考察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的生态建设实践,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建设、河渠疏浚、筑坝围堰、开垦荒地等无不体现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其中,农田水利建设由于事关苏区群众的生计,受到苏维埃政府的特别关注,在制度供给、发动群众、财政投入、设备改良等方面成效显着,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执政过程体现出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这是和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相契合的。

二、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朴素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经验
    (一)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环境保护实践和经验
        1.大力兴修水利,消除自然灾害
        2.倡导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二)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保护的探索和经验
        1.出台林业法规,推广林业技术
        2.进行水利建设,增加农业生产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奋力探索和经验
    (一)农、林、牧并举,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二)重视水土保持,坚持综合治理
    (三)倡导勤俭节约,强调资源综合利用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
    (一)生态文明建设开始进入法治化阶段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确立
    (三)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深化
    (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二)环境治理整体谋划系统推进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充分体现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广泛共识

(2)共青团引领青年的历史脉络——基于党团关系视角的追溯(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战争年代:党对共青团引领青年要求紧迫,任务具体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以“研究马克思主义,投身社会改造,拥护青年权利”为青年团宗旨
    2. 大革命时期:党以决议案形式明确规定党团关系,要求青年团克服“第二党”倾向,以青年化的方式引领青年投入国民革命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以决议案和通信方式,对党团关系进行制度化变更,指导共青团纠正取消主义、先锋主义错误倾向,拓展对劳苦青年的引领
    4. 抗日战争时期:党把共青团“改造”为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有效地扩大了对青年的团结引领
    5.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党决定重建“更群众化青年化”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并使之成为党团结领导广大青年群众的核心,加强对青年的组织引领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共青团引领青年高度重视、具体指导
    1. 毛泽东亲自提出两大基本问题:“配合党的中心,照顾青年特点”,成为团的工作指导方针,党中央四点指示理顺了团的工作的两个基本关系
    2. 党中央频繁批转团的工作文件:充分肯定共青团引领青年服务党的中心任务的成绩,对团的工作大力支持、具体指导
    3. 十年浩劫后党中央直接领导推动“整团建团”:全面恢复共青团对青年的组织引领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共青团改革与青年引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共青团工作重心转移:“以四化为中心全面活跃团的工作”成为全团工作的指导思想
    2. 全党重视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青少年引领工作有了坚实依托
    3. 党团联手推进“关工委”建设:增强了青少年引领工作的社会力量1 9 8 5 5 4
    4. 加强改善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各条战线青少年引领工作探索并进
四、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确保共青团工作、青年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同步前进
    1.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共青团工作把关定向,为引领青年做出表率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共青团引领青年的政治方向
    3. 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群团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共青团最大限度团结凝聚青年规定道路、指明方向
    4. 党中央颁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引领青年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五、历史的启迪:新时代共青团引领青年工作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 坚定不移地服从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团关系,党的统一领导与团组织系统领导的关系
    2. 坚定不移坚持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正确处理服务大局和照顾青年特点开展独立活动的关系
    3. 始终坚持“三性”统一,正确处理政治性、先进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4)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基本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三 研究现状分析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第一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一 晚近以来的社会及文化运动
        二 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
        三 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
        四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领域的有限参与
    第二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一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以文学社团为依托
        二 20世纪20年代文学社团的组织形态特点
    第三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一 创造社与太阳社创办的刊物
        二 “革命文学”论争期间论战各方的理论观点及贡献
        三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推进
    第四节 文学社团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一 先在立场造成理论的偏狭
        二 群体组织压抑多元观点的发展
        三 宗法特点导致门户之见
第二章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第一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二 文学生产方式深入变革
        三 南京政府对“左联”的文化压迫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围剿
    第二节 “左联”的组织形态与特点
        一 “左联”的组织结构
        二 “左联”的组织特点
    第三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一 “左联”时期的刊物
        二 “左联”时期的译介
        三 原创性
    第四节 “左联”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一 “左联”内部两个领导核心沟通不畅
        二 “左联”组织基础薄弱
        三 “拉普”对“左联”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第一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一 陕甘宁边区成立与边区知识分子政策
        二 延安文艺的源头:苏区文艺与左翼文艺
    第二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一 党的高层领导开始比较多地介入文艺活动
        二 形式多样的文艺组织
        三 风格多样的文艺刊物
        四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的优点及局限
    第三节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与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影响
        一 领导讲话与文艺理论
        二 文艺组织与文艺理论
        三 文艺组织、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
        四 文艺组织与理论译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群众动员
        1.5.2 中央苏区
        1.5.3 粮食运动
第二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历史前提
    2.1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时代背景
        2.1.1 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并存
        2.1.2 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的新阶段
        2.1.3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2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客观因素
        2.2.1 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
        2.2.2 社会经济状况
        2.2.3 政治文化状况
    2.3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2.3.2 中国共产党早期群众动员理论
第三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具体开展
    3.1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三个阶段的动员
        3.1.1 准备阶段的动员
        3.1.2 具体实施阶段的动员
        3.1.3 后期阶段的动员
    3.2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出现的问题
        3.2.1 劳动力不足
        3.2.2 政策宣传不到位
        3.2.3 机会主义屡禁不止
        3.2.4 部分领导干部工作懈怠
        3.2.5 查田运动的影响
    3.3 中国共产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3.3.1 全方位动员人民
        3.3.2 加大宣传力度和强度
        3.3.3 创新群众教育模式
        3.3.4 加强干部培训
        3.3.5 正确引导查田运动
    3.4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历史作用
        3.4.1 引导苏区群众大兴建设,改善农业发展条件
        3.4.2 凝聚苏区群众民心,保障革命后援
        3.4.3 打破资源封锁,储备战斗物资
第四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综合分析
    4.1 从动员主体的动员能力角度分析
        4.1.1 动员主体的动员理论
        4.1.2 动员主体的动员实践
        4.1.3 动员主体的组织性和权威性
    4.2 从动员客体的响应度角度分析
        4.2.1 动员客体的利益导向
        4.2.2 动员客体的性格导向
        4.2.3 动员客体的心理状态
    4.3 从动员模式、动员方法和动员规律角度分析
        4.3.1 垂直动员模式和辐射动员模式的初步运用
        4.3.2 组织动员和实践动员等多种动员方法的配合
        4.3.3 利益联动规律和实践强化律的融合
    4.4 从动员阶段的运作系统角度分析
        4.4.1 宣传与土地革命——准备阶段
        4.4.2 组织与互助——实施阶段
        4.4.3 巩固与扩大影响力——反馈阶段
第五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历史作用、经验和启示
    5.1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历史作用
        5.1.1 改善苏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凝聚苏区群众民心
        5.1.2 夯实苏区根据地经济基础,提供战斗物资
        5.1.3 唤醒苏区群众阶级意识,点燃革命火种
    5.2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经验
        5.2.1 重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5.2.2 重视舆论宣传工作
        5.2.3 重视党的自身建设
        5.2.4 重视组织机构建设
        5.2.5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5.3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启示
        5.3.1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5.3.2 健全舆论宣传体系
        5.3.3 继续做好党建工作
        5.3.4 完善组织机构
        5.3.5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6)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 创新点与不足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1章 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的来源
    1.1 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1.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青年团的论述
    1.2 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的实践来源
        1.2.1 青年团曲折的探索实践
        1.2.2 毛泽东参与青年团建设的实践活动
第2章 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党的中心工作就是团的中心工作
        2.1.1 青年团要配合党的工作
        2.1.2 青年团组织要避免对党“闹独立性”
    2.2 青年团的思想建设
        2.2.1 青年团要找“真同志”
        2.2.2 青年团要重视报刊对青年的宣传和引导
    2.3 青年团的组织建设
        2.3.1 青年团要有自己的独立工作
        2.3.2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
        2.3.3 青年团要巩固地向前发展
    2.4 青年团的作风建设
        2.4.1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2.4.2 坚持学习的作风
    2.5 青年干部是青年团的未来和希望
        2.5.1 要相信青年,敢于任用青年
        2.5.2 要重视对青年干部的培养
第3章 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
    3.1 思想建设贯穿团的建设各个方面
    3.2 紧紧围绕如何处理党、团、青年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4章 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4.1 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
        4.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团建设的理论
        4.1.2 指明了青年团建设的方向,使青年团成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4.1.3 调动了青年的积极性,发挥了青年的重要作用
    4.2 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4.2.1 为新时代开展青年工作明确了基本原则
        4.2.2 为新时代青年团的自我革新提供了基本遵循
        4.2.3 为新时代青年力量的凝聚提供了基本参考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史料选择
    五 写作难点
    六 创新之处
    七 概念界定
第一章 陕西省政的背景和基础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省制改革历程
        一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确立的省制
        二 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1929-1937)的省制
    第二节 陕西政局变动与省制演变
        一 陕西省制的初步确立——冯玉祥系控制下的陕西
        二 陕西省制的发展变化——陕西地方实力派杨虎城控制下的陕西
        三 西安事变后的陕西省制——从杨虎城系孙蔚如到蒋介石系蒋鼎文
第二章 陕西省政的演变
    第一节 陕西省政的权力运作方式
        一 特殊时期的陕西省政权力运作方式
        二 正常时期的陕西省政运作方式
    第二节 陕西省政的日常运行机制
        一 陕西省政府综合办事机构—秘书处
        二 陕西省政府执行机构—各厅
        三 陕西省具体事务管理机构—各专管处、局及委员会
    第三节 陕西全省行政网络的构建
        一 西安市(西京市)
        二 行政督察区
        三 县及其县以下行政组织
第三章 陕西省政的管理
    第一节 过渡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一 国民军联军(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二 冯玉祥系控制下的陕西省政管理(1927 年—1930 年 10 月)
    第二节 稳定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一 杨虎城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二 邵力子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第三节 整理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一 王一山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二 孙蔚如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第四章 陕西省政的地位
    第一节 陕西所属地理位置的争论
    第二节 孙中山等的陕西省政建设思想
        一 孙中山的开发西北思想
        二 蒋介石的西北抗战观
        三 陕西省执政人物的建设陕西思想
    第三节 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陕西省政的关注
        一 冯玉祥时期
        二 杨虎城时期
        三 邵力子时期
        四 孙蔚如时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毛泽东林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毛泽东林业思想理论渊源及历史演进
    2.1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自然观
        2.1.2 古为今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2.1.3 洋为中用:西方文明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2.2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历史演进
        2.2.1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萌芽
        2.2.2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形成
        2.2.3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成熟
        2.2.4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继续发展
第3章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林业经济观
        3.1.1 林业经济化:林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多元平衡
        3.1.3 统筹发展农林牧副渔:农林牧副渔协同推进
    3.2 林业治理观
        3.2.1 制度护林:林业事业的制度保障
        3.2.2 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重要法宝
        3.2.3 永续发展:林业建设的长远目标
    3.3 林业民生观
        3.3.1 绿化河山: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3.3.2 大地园林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
        3.3.3 造福人民:林业事业的价值旨归
    3.4 林业国际观
        3.4.1 积极参与林业国际合作:为全球林业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3.4.2 汲取世界林业科技成果:放眼世界推进林业事业可持续发展
第4章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理论价值:毛泽东林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1.1 毛泽东林业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1.2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奠定基础
    4.2 实践价值:毛泽东林业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4.2.1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4.2.2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绿色发展进行了实践探索
        4.2.3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勾勒了美好蓝图
结语 毛泽东林业思想:新时代美丽中国实践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大革命时期大悟地区的农民运动研读(1924-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四、本文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与材料
第一章 大悟地区农民运动的背景
    第一节 大悟地区社会概况
        一、大悟的地理生态环境
        二、大悟的区域经济和农民生活
        三、大悟社会控制的弱化与新思潮的涌入
    第二节 革命领袖有关农村战略的初步确立
        一、农民地位重要性的确立
        二、革命人士关于农村战略的初步实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乡土社会底层动员与革命力量的崛起
    第一节 乡土社会底层动员
        一、董必武与大悟革命知识分子
        二、革命青年离城返乡与乡土社会动员
    第二节 乡土社会革命组织
        一、张书田与革命组织的建立
        二、革命组织的扩大与发展
        三、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
    第三节 革命组织与传统乡村
        一、革命组织与秘密社会
        二、革命组织与乡村宗族
        三、革命组织与乡村宗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民运动的发展与乡村的变革
    第一节 农民运动与地方政治秩序的变革
        一、乡村的行政管理
        二、革命法规与司法
        三、地方公益的举办
    第二节 农民运动与乡村经济变化
        一、废除苛捐杂税与减租减息
        二、乡村的土地问题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三节 农民运动与地方军事的发展
        一、农村的暴动
        二、徐海东与农民自卫军的建立
    第四节 农民运动与乡村文化的改造
        一、乡村的移风易俗
        二、振兴教育和发展乡村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民运动的衰落与新的革命力量的崛起
    第一节 国共合作破裂后农民协会的挑战
        一、农村的血腥屠杀
        二、新的抗争力量的崛起
    第二节 农民运动对大悟地区的影响
        一、农村反抗更加激烈
        二、鄂豫皖根据地的基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10)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的生态建设实践——以中央苏区农田水利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地革命为制度供给开辟了道路
二、群众路线是农田水利建设的生命线
三、技术改良和创新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驱动力
四、植树造林与改良水利相结合
五、结语

四、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J]. 陆波,方世南. 学习论坛, 2021(05)
  • [2]共青团引领青年的历史脉络——基于党团关系视角的追溯[J]. 张华. 中国青年研究, 2021(09)
  • [3]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四年闽西苏区山林改革研究[J]. 吴家洲.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21(02)
  • [4]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D]. 付甜甜. 山东大学, 2020(01)
  • [5]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研究[D]. 魏婷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6]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研究[D]. 贾涵. 湘潭大学, 2020(02)
  • [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D]. 王力. 河南大学, 2020(02)
  • [8]毛泽东林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常文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9]大革命时期大悟地区的农民运动研读(1924-1927)[D]. 戴露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10]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的生态建设实践——以中央苏区农田水利建设为例[J]. 车辚,王敏.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0(03)

标签:;  ;  ;  ;  

人民委员会关于植树运动的决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