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虎盟、大兴安岭林区桥梁建设存在的问题

浅谈虎盟、大兴安岭林区桥梁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浅谈呼盟和大兴安岭林区桥梁建设存在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来全[1](2021)在《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文中提出持续的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水资源的分布,许多地区区域水文周期已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全球范围内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干旱发生频率、强度和范围均显着增加。蒙古高原地处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在东亚乃至全球碳循环中有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干旱缺水对植被生产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目前制约蒙古高原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蒙古高原干旱综合监测能力和区域尺度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估算精度,探清蒙古高原绿色植被生产力对干旱的响应关系对该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气-植被-土壤”角度出发,以植被生态系统与干旱之间的响应关系为研究主题,首先利用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un/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和GPP之间的潜在关系,构建三种基于SIF的GPP估算模型,通过地面观测数据筛选最优GPP估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输出的GPP数据集对研究区GP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其次,利用Copula函数有效耦合土壤湿度和气象数据构建MMSDI干旱监测指数,系统分析了1981~2018年蒙古高原干旱发生强度、范围和频率以及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空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并从区域环境及大气环流角度探讨了干旱影响因素;再次,分析了植被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干旱胁迫下GPP的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干旱和GPP之间的相关性,从脆弱性角度建立了损失率曲线定量化分析了干旱造成的GPP损失量。最后,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气候模式计划(Scenario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6,CMIP6)数据对未来不同排放情境下蒙古高原干旱和植被GPP进行了预估。本研究技术手段提高了蒙古高原GPP和干旱监测精度,解决了干旱对不同植被生长状态影响大小的精确表征等关键性问题,可以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与植被交互作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估算与全球碳循环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SIF的GPP模拟及其时空演变研究将降尺度后的GOME-2 SIF数据与Tropomi SIF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后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R2=0.87);多种影响因素下的CNN-BP卷积神经网络GPP回归模型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对蒙古高原的GPP模拟存在较大优势,能够有效提高GPP模拟精度;蒙古高原2007~2018年区域生长季GPP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从东北向西南依次递减,其中GPP高值区集中在呼伦贝尔市的东部林区。春季和秋季GPP以0.44 g Cm-2/a和0.45 g Cm-2/a的速率缓慢增长,夏季GPP以1.52 g Cm-2/a的速率呈显着增长趋势。(2)蒙古高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三种土壤湿度格网数据(ERA-5、GLDAS、FLDAS)与实测站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ERA-5产品在捕捉蒙古高原土壤水分特征占一定优势。利用Copula联合分布函数耦合ERA-5土壤湿度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了修正的干旱检测指数(Modified Multivariate Standardized Drought Index,MMSDI),并利用历史灾情数据和SPEI进行了比对验证,结果显示MMSDI指数在蒙古高原大范围干旱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1981~2018年期间蒙古高原MMSDI整体呈显着下降趋势(MMSDI-12斜率-0.397/10a,P<0.05),并在1998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干旱程度明显加剧;空间上除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外其它地区干旱均有增加的趋势,且蒙古国干旱情况严峻于我国内蒙古地区;不同季节干旱加剧程度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影响蒙古高原短期干旱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土壤湿度、降水和大气饱和水汽压差。(3)蒙古高原GPP对干旱的响应研究生长季各植被类型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其中草地植被最为敏感,灌丛、农田和沙地植被次之,针叶林和阔叶林敏感性较差;利用ARx自回归模型分析,从干旱到半湿润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力与AI指数呈对数关系(R2=0.88),表明蒙古高原植被的恢复力随着生态系统的湿润程度而增强。而植被的抵抗力指标在干旱到半湿润地区(R2=0.79)呈现抛物线形状的拟合线,在AI值0.28附近达到峰值。说明蒙古高原干旱区和半湿润区植被对干旱的抵抗力较好,而半干旱区的植被抵抗力较弱;GPP与MMSDI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短时间尺度MMSDI主导草地GPP波动,草地可作为短时干旱发生的“指示器”。灌丛、农业植被和沙地植被的GPP波动主要受中时间尺度的MMSDI影响。而针叶林和阔叶林GPP受长时间尺度干旱影响为主,与短时间尺度的MMSDI呈负相关关系;从干旱胁迫下的植被GPP损失率曲线分析,夏季草地GPP损失率较高。林区GPP损失率介于在0~40%区间,而灌丛、农业植被和沙地植被GPP的损失率介于草地和林区之间;2007~2018年期间蒙古高原典型草原GPP因干旱导致的损失量最为严重,累计达1.4×107g Cm-1。(4)未来干旱情景下的蒙古高原GPP预估与分析基于CMIP6全球气候模拟数据,经过筛选验证计算获取到了未来不同排放情境下的MMSDI数据集,结果显示蒙古高原年平均MMSDI值随三种同情景排放浓度增大而持续降低。空间上,降低趋势的面积均由研究区东部向西部逐渐扩大。21世纪初期与末期发生干旱的频率大于中期,研究区西部干旱发生频率大于东部;构建了基于多时间尺度MMSDI的GPP估算模型,并对蒙古高原未来GPP进行了预估。发现在未来三种排放情景下GPP均值都高于GPP历史均值。时间上,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大GPP速率减小。空间上,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大,蒙古高原西部与中部地区植被GPP减小趋势大于其东部,其中内蒙古地区植被GPP呈现降低趋势且范围逐渐扩大。

侯一凡[2](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黄龙生[3](2019)在《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日益扩大和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不断衰退的矛盾激化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它力求运用科学手段为环境保护和决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进而完善生态系统管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提升人类福祉。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区,首先提出了区域尺度上构建“生态系统格局和植被覆盖度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碳储量变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典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效益驱动力”的研究内容关系框架,然后提出“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这一命题,最后基于多期遥感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文献统计资料、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长期定位观测的森林生态监测数据以及权威部门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运用GIS的相关工具、结合相关模型,开展了生态和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耦合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1990~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综合动态度呈下降趋势(由0.97%下降至0.18%),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格局变动趋于稳定。生态恢复措施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系统变化的首要驱动力(贡献率达53.07%),其次为农牧业开发(贡献率达28.29%)。景观破碎化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0.164上升至0.171);人为干扰指数呈先降低(0.506至0.501)后增加(0.501至0.515)再降低(0.515至0.510)的波动趋势,表明研究区景观变化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在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总体较好(平均植被覆盖度为78.97%~85.64%),以增加为主(占全区面积的66.74%),西部林草交错带和西部草原区植被覆盖度有所减少(占全区面积的7.97%)。植被覆盖度的增减对建设征占、退田还湖、撂荒、围湖造田、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响应。植被覆盖度增加主要由于大量的土地转化为未利用地和森林所致。(2)在1985~2015年,基于Biome-BGC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年内日均NPP呈平稳(1~3月)-急剧增加(4~7月)-急剧下降(8~10月)-平稳的趋势(11~12月);不同植被类型NPP年际变化趋势基本类似,NPP年均值蒙古栎林最大(624.38g Cm-2a-1),草地最小(132.27 g Cm-2a-1)。植被NPP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性较大,增加区域占总面积的53.44%,主要分布在扎兰屯市、阿荣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以及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的北部一带,而牙克石市南部及鄂伦春自治旗西北部等地NPP下降趋势明显,速率超过1g Cm-2a-1,其他旗市区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速率在1g Cm-2a-1左右。森林植被NPP变化主要受气温控制,而灌丛、草地、沼泽化草甸和农田NPP变化主要受降水量控制。不同植被类型多年平均碳储量排序依次为:蒙古栎林>樟子松林>白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农田>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其年际变化和多年均值分布变化幅度均较小,植被多年平均碳储量呈东部>中部>西部的趋势。(3)在1998、2006和2014年,鄂伦春自治旗、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和根河市四个旗市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占全市的主要部分,占比分别在67.93%~82.02%(1998年)、68.50%~82.13%(2006年)和67.15%~81.99%(2014年)。不同林分中兴安落叶松林、桦木林和蒙古栎林所贡献的生态系统服务占主要部分,占比分别在91.76%~95.72%(1998年)、91.58%~94.52%(2006年)和87.78%~92.32%(2014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各项功能在1998~2014年的增加量明显大于1998~2006年。1998~2014年,蒙古栎林生态系统服务各项功能呈减少趋势,而云杉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桦木林、榆树林、杨树林、柳树林、经济林和灌木林的各项服务功能呈增加趋势。森林生态系统各功能项之间以协同互利关系为主,且这种协同互利关系比较突出的存在于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涵养水源与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与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涵养水源与净化大气环境、涵养水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4)在1998、2006和2014年,研究区大部分旗市区社会经济效益分布比重与森林生态效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森林资源覆被好的区域往往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生态效益耦合度数值均≤0.500,表明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处于颉颃阶段与低水平耦合。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生态效益耦合度由1998年的0.322增加到2014年的0.328,表明整体上两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影响变化不大。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0.218上升至0.229,但耦合协调水平依然停留在低度耦合协调状态,虽然研究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各旗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不协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城镇化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和人均GDP每增加1%,则引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增加0.300%、0.211%、0.169%、0.132%和0.124%。人口数量或道路网密度每增加1%,则会引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减少0.026%或0.022%。(5)基于DPSIR-m DSS模型对研究区2000~2015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的最敏感因素为天保工程投资额度、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木材产量、职工年平均工资、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等社会经济指标。驱动力分项呈平稳增加趋势(增加值为0.177),压力、状态和影响分项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增加值分别为0.137、0.093和0.197),综合值在研究期间增加了62%,前期(2000~2008年)波动性增加,后期(2008~2015年)平稳增加,表明研究区天保工程生态效益呈波动上升趋势。就综合评价结果而言,DPSIR-m DSS模型在评价过程中能较好地反应这些波动。

刘哲荣[4](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朱微微[5](2013)在《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呼伦贝尔市具有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呼伦贝尔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交通条件落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呼伦贝尔市旅游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且很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并对优化措施展开研究,为呼伦贝尔市旅游空间的合理布局、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提供基础性支持。本文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和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基本理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背景。其次,分析了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要素空间结构,即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旅游交通空间、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和旅游设施空间结构。在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总体概述的基础上,用定量的方法分析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空间分布均衡性和空间分布区域差异;运用拓扑图分析方法分析了呼伦贝尔市外部旅游交通空间结构和内部旅游交通空间结构;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呼伦贝尔市海外客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对呼伦贝尔市旅游服务设施的空间结构做了简要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个研究起点。再次,引入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增长极,依据现有交通框架确定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发展轴,进而得出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为“两核四带、五大功能区、六条发展轴线、八个集聚区”的“井”字型结构。最后,在前面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旅游交通、旅游产业要素、旅游支持五个方面提出了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途径,使呼伦贝尔市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贾晓华[6](2013)在《中国呼伦贝尔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潮流不可逆转,中国的城镇化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城镇化作为一种战略机遇,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只有一次,它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今后的发展和命运,城镇化的模式更能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在世界战略格局和历史舞台的兴替胜衰。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呼伦贝尔市,市域城镇体系开始构建。10年来呼伦贝尔市坚持“美丽发展共赢”战略,经济社会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但是呼伦贝市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严重,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十二五”是呼伦贝尔市发展的关键期,呼伦贝尔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以“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为统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如何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的互动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共分为导论和五章。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体系。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城镇化的基础理论、度量方法和城镇化的基本规律及实践历程,为呼伦贝尔市城镇化道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第二章对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现实问题及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第三章在分析呼伦贝尔市城镇化优势条件和约束条件两方面动力因素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城镇化发展目标,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呼伦贝尔市城镇化的国土空间布局,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第四章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提出设想,针对不同城镇的基础环境条件和地域特色,分类选择城镇化主导模式,并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一体化发展模式;第五章根据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并结合呼伦贝尔市实际,选择呼伦贝尔市城镇化的路径,提出呼伦贝尔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并对呼伦贝尔市新型城镇化的的转型目标和对策措施提出建议。本论文可能的创新:明确界定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分析目前的发展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尤其侧重于分析城镇化问题的形成机理,研究呼伦贝尔市在未来的国内外产业调整和转移以及资源转换中,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进而为选择呼伦贝尔市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和路径,提出当前及未来时期的城镇化对策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马文学[7](2012)在《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森林的林地面积和森林资源蓄积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国有林区为国家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巨大成绩。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国有林区生态功能退化、可采林木资源锐减、林区民生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滞缓等矛盾和问题凸显,迫切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来推动解决。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使伊春林区的生态功能明显减弱,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伊春作为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实施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能够有效保障黑龙江省和东北、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论文选取伊春国有林区为例,以生态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三种生产协调发展理论和界面活动控制理论为指导,针对伊春国有林区的生态现状和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伊春市目前发展的主题是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而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资源管理体制、主导产业选择与优化和生态保护问题。一是转型中的资源管理体制因素。通过梳理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的形成基础及发展历程,确定了伊春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转型的模式及推进时序,这也是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实现的政策保障;二是经济转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问题。论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经济转型后的主导产业链群,并设计优化了伊春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三是转型中的生态保护机制创新。尝试性地引入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强化公益林经营的参与式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生态质量。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伊春林区目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识别与测度,用评价指数量化说明伊春林区可持续发展状态、能力和水平,表明近年伊春林区可持续发展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伊春国有林区实施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是非常必要的;最后论文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其三者相互协调性方面,提出了实现伊春林区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设。伊春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是一项复合的系统工程,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过程,转型中的林区社会建设及其秩序还需要逐步扩大与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解放,精神的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就市场经济本身来讲它涉及方方面面,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具体改革工程建设与完善,因而必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吴杰[8](2012)在《内蒙古:国企加速度》文中指出9年来,内蒙古国资委监管国企利润增加了19倍,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结构进一步优化。从结构调整、建章立制到做大做强、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再到大力推进企业发展、打造大企业集团、推进大国资监管,内蒙古国资委监管企业的发展路径日益显现

毛学刚[9](2011)在《东北森林碳循环日步长模型与遥感综合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准确评估森林碳通量和碳储量是估算未来大气CO2浓度,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目前,森林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而森林生产力的模拟是碳循环究的重点。我国东北森林是世界上3大块温带森林之一,占全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量积的1/3以上,在我国和全球碳循环和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东北森林碳循环的研究尚不全面,在我国和全球碳循环模拟、估算和预测中还急需来自该区域的研究成果。本文以遥感过程机理模型为主要研究手段对2007年东北地区森林和黑龙江省森林生产力进行了定量估算,并对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LAI、气象等)的响应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通过研究探索东北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形成采用遥感机理模型定量估算东北森林碳循环完善的方法体系。依据这一研究目的,本研究以lkm分辨率的MODIS土地覆盖类型数据、MODIS的LAI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为模型输入数据,采用修正的BEPS遥感机理模型估算东北森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总初级生产力(GPP)和植物自养呼吸(Ra),并用获得NPP与通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用迭代的方法进行植物生理参数优化,直到获得适合于东北森林的植物生理参数,然后利用100m分辨率的Landsat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采用多种优化方法获得的植物生理参数估算了黑龙江省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总初级生产力(GPP)和植物自养呼吸(Ra),并对模型输出的两种分辨率净初级生产力(NPP)、总初级生产力(GPP)和植物自养呼吸(Ra)数据进行了时空变化对比以及影响因子分析。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如下研究并得出相应的主要结论:1、MODIS和TM遥感数据的预处理。TM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多光谱数据组建、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过程。为了减少遥感数据预处理的工作量,本研究采用IDL语言开发了遥感图像预处理程序(辐射定标程序、太阳高度角校正程序、辐射归一化程序等)。对MODIS三种数据产品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的镶嵌、裁切、投影变化等,重点研究了应用LACC算法程序,对46幅MODIS2007年东北地区的LAI数据进行处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TM遥感图像的分类。本研究采用较成熟的最大似然分类器对2007年黑龙江省TM遥感影像中的森林进行分类,分类系统为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采用TM波段和增加不同辅助信息(NDVI、DEM、VDVI+DEM)四种方法,分别对三个区域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并进行精读比较分析,采用分类精度最高的方法,最终小兴安岭地区和大兴安岭地区采用6B分类方法,长白山采用6B+DEM的分类方法,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分类精度分别为:68.4%,77.7%、79.1%,并把分类结果与MODIS土地覆盖类型产品进行了比较。3、LAI定量反演。本研究以时间集中在8月中旬的TM遥感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4-Scale几何光学模型和指数统计模型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对黑龙江省三大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分别估算了LAI,并对三个区域的LAI反演结果进行了常规统计和空间对比分析,结果为:黑龙江省林区阔叶林的LAI平均值约为3.1,针阔混交林的LAI平均值约为2.3,针叶林的LAI平均值约为2.3,整个黑龙江省森林的LAI平均值约为2.56。4、建立了土壤数据库。本研究土壤数据(AWC)由土壤质地数据确定,以东北地区土壤类型数据为基础,利用土壤质地和土壤类型的转换关系获得了土壤质地图,并应用DeJong和Loebe表格模型,获得了1km分辨率的黑龙江省土壤有效含水量栅格数据文件。5、建立了东北地区气象数据库。根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东北三省96个和内蒙古10个站点2007年的气象数据,对站点气象数据进行了日变化分析,分析结果为2007年为正常年份无干旱和涝现象。以此数据为基础,采用克吕格插值的方法获得了每日的1km的栅格气象数据。该数据库包含了日最低温度、日最高温度、日太阳总辐射、日降水量、日相对湿度五种气象数据,共1825个栅格文件,数据量为15 G。由于气象数据处理的工作量特别的大,本项研究中编写了批量气象数据处理的程序进行气象数据处理。6、模型的参数优化及算法的改进。应用BEPS模型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模型适应性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四种方法对BEPS模型的植物生理参数进行了优化:实测法、文献法、遥感反演法、迭代法,最终使BEPS模型的植物生理参数适合了东北地区森林NPP,GPP的估算,同时在模型算法上进行了优化,不仅提高了模型的运行速度,而且是使模型能够计算不同空间分辨率的输入数据。7、可视化BEPS模型运行系统的开发。应用Microsoft Visual C++ 6.0平台,开发了功能完善、算法先进的可视化BEPS模型运行系统,实现了LAI数据、逐日气象数据的智能读取和NPP、GPP、Ra的选择输出,并且输入输出数据的格式与ENVI的标准格式完全兼容。非专业人员获得输入数据之后,便可应用该系统对研究区的NPP.GPP.Ra进行估算,有利于BEPS模型的推广和应用。8、NPP、GPP和Ra的估算和时空分析。应用GIS和统计的方法,对采用MODIS数据估算的东北森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总初级生产力(GPP)、植物自养呼吸(Ra)进行了空间和时间上分布规律研究,整个东北森林2007年GPP平均值为897.33gC·m-2·a-1、最大值为1294.89gC·m-2·a-1、最小值为494.51gC·m-2·a-1。2007年NPP平均值为369.92gC·m-2·a-1、最大值为632.82gC·m-2·a-1、最小值为75.17gC·m-2·a-1。2007年Ra平均值为296.86gC·m-2·a-1、最大值为529.51gC·m-2·a-1、最小值为80.35gC·m-2·a-1。本研究以小兴安岭为例对两套方案获取的不同空间分辨率NPP数据进行了年、季节、月和日多种时间分辨率上的全方位的的对比分析。从对比结果来看,采用两套分类数据(1km分辨率MODIS分类数据或100m分辨率TM分类数据)获得的不同空间分辨率2007年小兴安岭地区森林NPP差别不大。9、多种NPP验证方法研究。NPP的研究结果与森林资源清查固定样地数据、MODIS的NPP数据产品进行验证和对比,并获得了一致性结论:本研究的NPP模拟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获得的NPP数据还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模拟值大小兴安岭NPP的平均值为369.92gC·m-2·a-1、最大值为632.82gC·m-2·a-1、最小值为75.17gC·m-2·a-1,模拟值都在取值范围内,说明BEPS模型模拟森林NPP较为合理可靠,并做了估算结果的不确定分析阐明了产生误差的原因。10、NPP影响因子及敏感性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13.0软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小兴安岭地区的年NPP影响因子(LAI、气温、降水、太阳辐射、纬度)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AI和NPP的关系极其显着,其相关系数为0.515,其原因LAI直接决定太阳短波辐射能量的植被吸收。其次为纬度相关系数为0.197。NPP与降水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比较低。选取植被参数(LAI)、气象因子(包括气温、降水、太阳辐射)等主要的影响因子,模拟不同的影响因子增减变化后NPP的结果,进行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统计该影响因子变化后NPP的变化量,并对不同影响因子的变化量进行分析。

齐百顺[10](2010)在《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内蒙古东部地区,设置“兴安省”特别行政区域,将它划归由其控制的傀儡政权“满洲国”的统辖之下,进行殖民统治,使之成为自己最为巩固的殖民地之一。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就是日本殖民统治内蒙古东部地区诸多政策当中的经济统治政策。它与日本殖民统治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政策相联接,促成了“满洲国”内蒙古族聚居的、以游牧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兴安省”为中心的内蒙古东部地区殖民地化,引起该地区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变革。作为日本占领并殖民统治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统治特殊政策,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是与日本在包括本土和殖民统治或占领区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整体一样,是在经济危机和战争局势为背景,依靠国家和政权行政权力和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诸领域以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进行直接干预、调控、管制、统治的,与政治统制相结合的特殊经济管理模式,具有高度国家垄断性和行政计划性特点。在日本军政及企事业实业势力的参与和指导下,“满洲国”政府一元化统筹下,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得到全面展开。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是日本推行“满蒙政策”,最终实现“大陆政策”整体目标的关键环节;是日本在包括本土和殖民统治或占领区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洲国”经济统制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日本军政及企事业实业势力的参与和指导“满洲国”政府实现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的对日从属化、附庸化、一体化和殖民地化的重要经济措施。作为日本最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统治政策体现部分,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既有日本在包括本土和殖民统治或占领区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共有的特征,也有区域和民族等诸方面的自身特征。日本军政以及企事业势力参与并指导“满洲国”政府,实行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结果,基本上实现其“满蒙政策”的侵略目标,保证了“大陆政策”的进一步的推进。通过该经济政策,完全控制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命脉,将该区域的经济完全纳入到其殖民经济体系当中,使之成为日满一体化的战时经济体制重要构成部分。该政策无节制的经济权益和物资掠夺的手段,严重破坏了内蒙古东部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与此同时,给该地区社会、经济带来近代化相关信息,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等客观作用。本文正文由导论和五章内容构成。导论中主要说明了选题及其意义、相关领域成果以及史料概况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中对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体系结构进行考察;第二章到第四章中对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各子统制政策体系,即交通通讯、金融财政、矿产资源和工矿商农林畜牧产业的统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第五章中对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总结归纳。

二、浅谈呼盟和大兴安岭林区桥梁建设存在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呼盟和大兴安岭林区桥梁建设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被生产力研究进展
        1.3.2 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1.3.3 气候变化与植被生产力相关研究进展
        1.3.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第二章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特征
        2.1.2 土地利用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变化趋势率
        2.2.2 森氏斜率与M-K趋势检验分析法
        2.2.3 IDW空间插值
        2.2.4 干燥度指数
        2.2.5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2.2.6 Copula联合分布函数
        2.2.7 留一交叉验证法
        2.2.8 植被抵抗力和恢复力自回归模型
        2.2.9 精度评估方法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气象数据
        2.3.2 DEM数据
        2.3.3 土壤湿度数据
        2.3.4 MODIS数据
        2.3.5 GLASS数据
        2.3.6 土地利用数据
        2.3.7 SIF数据
        2.3.8 野外生物量实测数据
        2.3.9 CMIP6气候模式数据
第三章 基于SIF的GPP模拟及其时空演变研究
    3.1 蒙古高原GOME-2 SIF数据降尺度处理
        3.1.1 GOME-2 SIF数据的降尺度
        3.1.2 GOME-2 SIF降尺度结果验证
    3.2 基于SIF数据的GPP遥感估算模型构建
        3.2.1 基于线性关系理论的SIF-GPP估算模型的建立
        3.2.2 基于CNN-BP卷积神经网络的SIF-GPP估算模型的建立
    3.3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
        3.3.1 2007~2018年蒙古高原GPP时间变化特征
        3.3.2 2007~2018年蒙古高原GPP空间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蒙古高原干旱综合监测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1 MMSDI干旱指数的构建
        4.1.1 土壤湿度数据的验证
        4.1.2 MMSDI指数的构建
        4.1.3 MMSDI指数的验证
    4.2 MMSDI时空变化特征
        4.2.1 年尺度MMSDI时空变化特征
        4.2.2 生长季MMSDI时空变化
        4.2.3 季节尺度MMSDI时空变化特征
    4.3 干旱空间分布特征(EOF分解展开)
    4.4 干旱影响因素分析
        4.4.1 气象因子对干旱影响相关性分析
        4.4.2 干旱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遥相关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蒙古高原GPP对干旱的响应研究
    5.1 GPP对干旱的敏感性分析
        5.1.1 植被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
        5.1.2 干旱胁迫下植被稳定性分析
    5.2 植被对不同时间尺度MMSDI的响应关系
        5.2.1 时间尺度上的响应
        5.2.2 空间尺度上的响应
    5.3 干旱胁迫下不同植被GPP的损失估算
        5.3.1 干旱损失率曲线构建与验证
        5.3.2 2007~2018 年夏季因旱GPP损失量估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未来干旱情景下的蒙古高原GPP预估与分析
    6.1 未来气候模式选取
    6.2 预测未来不同排放情境情景下干旱特征
        6.2.1 SSP1-2.6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6.2.2 SSP2-4.5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6.2.3 SSP5-8.5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6.3 预测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GPP的时空变化特征
        6.3.1 基于多尺度MMSDI指数的未来GPP预估模型构建
        6.3.2 不同情景下GPP的时间变化趋势
        6.3.3 不同情景下的GPP空间变化趋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政策与建议
    7.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一、自然生态图景
        二、游牧生活表现
        三、草原民俗活动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问题与出路
参考文献
图片出处
附录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及分类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1.2.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研究
        1.2.4 生态系统服务实践应用
        1.2.5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面临的挑战与趋势
        1.2.6 呼伦贝尔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环境概况
    2.2 森林资源时空动态
        2.2.1 森林资源时间尺度变化
        2.2.2 森林资源空间尺度变化
第三章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格局及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及驱动力
        3.2.2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
        3.2.3 呼伦贝尔市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3.3 结论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呼伦贝尔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碳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4.1 Biome-BGC模型
        4.1.1 Biome-BGC模型简介
        4.1.2 Biome-BGC模型模拟原理
        4.1.3 Biome-BGC模型输入文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4.2.2 NPP日变化趋势
        4.2.3 NPP年际变化特征
        4.2.4 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2.5 碳储量年际变化趋势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基于Biome-BGC模型模拟的NPP值与其他模型模拟值的比较
        4.3.2 NPP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4.3.3 气候因子对植被NPP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森林资源及生态监测数据来源
        5.1.2 评价指标测算
        5.1.3 基于ESCI指数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态和变化
        5.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特征
        5.2.2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异特征分析
        5.2.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关系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5.3.2 基于ESCI指数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态评价
        5.3.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6.1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
    6.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
        6.2.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6.2.2 评价方法及模型选取
        6.2.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分析
    6.3 基于STIRPAT模型的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驱动力分析
        6.3.1 模型演变和指标选取
        6.3.2 结果与分析
    6.4 社会经济对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
    6.5 结论与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呼伦贝尔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驱动力分析
    7.1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7.1.1 DPSIR-mDSS模型
        7.1.2 灰色关联度法
        7.1.3 综合评价法
    7.2 基于DPSIR-mDSS模型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2 各指标数据的获取及计算
        7.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属性划分
        7.2.4 指标隶属度及权重
        7.2.5 敏感性分析
        7.2.6 基于DPSIR-mDSS模型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7.3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和综合评价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3.1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7.3.2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7.4 DPSIR-mDSS模型与传统评价方法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比较
        7.4.1 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7.4.2 评价结果比较
    7.5 结论与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类型
        2.1.5 植物资源概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3.3 技术路线图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4.2.2 垂直分布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4.5 小结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5.2.1 食用植物资源
        5.2.2 药用植物资源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5.5 小结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6.3 指标赋值法
        6.3.1 濒危系数
        6.3.2 遗传系数
        6.3.3 利用价值系数
        6.3.4 生境系数
        6.3.5 繁殖系数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6.5 评估结果分析
        6.5.1 濒危等级评估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6.6 小结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7.3.1 重点县
        7.3.2 重点区域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7.4 保护建议
    7.5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作者简介

(5)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分析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呼伦贝尔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框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2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空间结构
        2.1.2 旅游系统
        2.1.3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区域发展理论
        2.2.3 中心地理论
        2.2.4 拓扑空间论
    2.3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型解析
        2.3.1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型
        2.3.2 构成要素分析
    2.4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
        2.4.1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内涵
        2.4.2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2.5 本章小结
3 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分析
    3.1 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3.1.1 自然地理区位环境
        3.1.2 历史人文环境
        3.1.3 旅游业发展基础
    3.2 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3.2.1 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3.2.2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3.2.3 小结
    3.3 呼伦贝尔市旅游交通空间结构分析
        3.3.1 外部旅游交通空间结构
        3.3.2 内部旅游交通空间结构
        3.3.3 小结
    3.4 呼伦贝尔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3.4.1 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3.4.2 海外客源市场空间结构
        3.4.3 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
        3.4.4 小结
    3.5 呼伦贝尔市旅游设施空间结构分析
        3.5.1 旅游星级饭店空间结构
        3.5.2 旅行社空间结构
        3.5.3 小结
    3.6 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存在问题
        3.6.1 旅游资源开发在空间上呈现非均衡性
        3.6.2 旅游交通的可进入性差、便捷性低
        3.6.3 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单一、市场稳定性差
        3.6.4 旅游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3.7 本章小结
4 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
    4.1 优化目标和原则
        4.1.1 优化目标
        4.1.2 优化原则
    4.2 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方法
        4.2.1 13 个旗市类型划分
        4.2.2 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重点发展点确定
        4.2.3 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重点发展轴确定
    4.3 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4.3.1 两核四带
        4.3.2 五大功能区
        4.3.3 六条发展轴线
        4.3.4 八个集聚区
    4.4 本章小结
5 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5.1 强化旅游开发总体格局
        5.1.1 全面加强旅游景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5.1.2 加快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十大品牌产品
    5.2 优化客源市场地域结构
        5.2.1 科学细分客源市场,实行差异化市场战略
        5.2.2 加大营销传播力度,树立呼伦贝尔旅游品牌
    5.3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格局
        5.3.1 推进航空旅游网建设,提升航空交通组织水平
        5.3.2 加快铁路旅游网建设,完善铁路交通旅游功能
        5.3.3 加快公路旅游网建设,打通域内旅游公路交通线
        5.3.4 完善自驾车旅游系统,建设草原与森林驿站体系
        5.3.5 开发水路旅游,推动建设水上游览线路
    5.4 突出旅游产业地域特色
        5.4.1 积极转变旅行社业发展方式
        5.4.2 优化旅游饭店的结构和质量
        5.4.3 全力提升特色旅游餐饮档次
        5.4.4 大力推进旅游商品开发和旅游购物
        5.4.5 积极发展特色化的旅游娱乐
    5.5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5.5.1 深化与俄蒙地区的协调发展
        5.5.2 强化与东北的协调发展
        5.5.3 推进与兴安盟的协调发展
        5.5.4 加强与加格达齐的协调发展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中国呼伦贝尔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选题目的与价值
    2. 研究相关动态
    3. 研究方法
    4. 论文主要内容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1章 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
    1.1 城镇化概念与度量
        1.1.1 城镇化的内涵
        1.1.2 城镇化度量
    1.2 城镇化发展的基础理论
        1.2.1 区位理论
        1.2.2 结构理论
        1.2.3 人口迁移论
        1.2.4 非均衡增长论
        1.2.5 生态学派理论
    1.3 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与基本规律
        1.3.1 世界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1.3.2 城镇化发展基本规律
    1.4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实践历程
        1.4.1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与特征
        1.4.2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代表性模式
        1.4.3 当前推进的中国城镇化特色发展道路
第2章 呼伦贝尔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与现实问题
    2.1 呼伦贝尔市域环境概况
        2.1.1 地理区位与行政沿革
        2.1.2 自然生态环境
        2.1.3 经济环境
        2.1.4 社会环境
    2.2 呼伦贝尔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特征
        2.2.1 人口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特征
        2.2.2 城镇体系发展历史的演变与启示
    2.3 呼伦贝尔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分析
        2.3.1 存在的现实问题
        2.3.2 呼伦贝尔城镇化问题的形成机理
    2.4 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阶段判断
        2.4.1 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
        2.4.2 呼伦贝尔市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判断
第3章 呼伦贝尔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与发展目标
    3.1 呼伦贝尔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分析
        3.1.1 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3.1.2 加快培育呼伦贝尔都市区,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
    3.2 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目标
        3.2.1 城镇化水平预测
        3.2.2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第4章 呼伦贝尔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
    4.1 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及对呼伦贝尔市的启示
        4.1.1 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类型
        4.1.2 国外城镇化发展代表性模式
        4.1.3 国外城镇化对呼伦贝尔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4.2 我国东部沿海典型城镇化模式及对呼伦贝尔市的启示
        4.2.1 东部沿海典型城镇化模式
        4.2.2 东部沿海典型城镇化对呼伦贝尔市的启示
    4.3 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4.3.1 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4.3.2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3.3 特色产业型发展模式
        4.3.4 文化特色旅游型发展模式
        4.3.5 边贸带动型模式
    4.4 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布局
        4.4.1 选择城镇化主导模式的原则
        4.4.2 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
        4.4.3 呼伦贝尔市城镇化总体发展战略
第5章 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
    5.1 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路径的选择
        5.1.1 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5.1.2 呼伦贝尔市新型城镇化战略重点
    5.2 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对策措施
        5.2.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撑
        5.2.2 实行生态保护,集中开发,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5.2.3 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5.2.4 加大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研究
        1.2.2 生态公益林保护相关研究
        1.2.3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相关研究
        1.2.4 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评价研究
        1.2.5 研究现状的评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2 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研究
    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产业经济理论
    2.3 区域经济理论
    2.4 生态经济理论
    2.5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2.6 三种再生产及其相互协调发展的理论
    2.7 界面活动控制论
    2.8 本章小结
3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协调发展
    3.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含义
        3.1.1 转型及其含义
        3.1.2 经济转型的含义
        3.1.3 公益林经营及其内涵
    3.2 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基本方向与趋势
    3.3 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具体表现形式
    3.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3.4.1 以生态建设促经济转型
        3.4.2 以加快经济转型来保护生态
        3.4.3 以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确保民生保障
        3.4.4 生态保护是经济转型运行的“助推器”
    3.5 本章小结
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4.1 伊春国有林区的概况
    4.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
        4.2.2 传统产业对木材资源的依赖性仍然较强
        4.2.3 停止森林主伐后的压力加大
        4.2.4 社会保障能力不足
        4.2.5 招商引资难度大
    4.3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体制环境的制约
        4.3.2 产业布局的整体趋同化
        4.3.3 结构性矛盾的掣肘
        4.3.4 缺乏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经验
    4.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优势与机遇
        4.4.1 生态优势条件
        4.4.2 伴生资源优势
        4.4.3 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4.4.4 国家的经济转型政策的支持
    4.5 本章小结
5 转型中的伊春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分析与改革探索
    5.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形成基础与背景
        5.1.1 计划经济以前阶段
        5.1.2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5.1.3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阶段
        5.1.4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5.2 现行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5.2.1 政府机构对企业经营的过度干预
        5.2.2 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责权不清
        5.2.3 管理模式中缺乏制约机制
        5.2.4 外部监督内部化
        5.2.5 营林与森工的貌合神离
    5.3 目前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分析
        5.3.1 吉林森工集团和内蒙古森工集团的改革探索
        5.3.2 清河林业局和十八站林业局改革探索
        5.3.3 其他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5.3.4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探索
        5.3.5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的评述
    5.4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与推进时序
        5.4.1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
        5.4.2 渐进式的“内部分开型”推进时序的影响因素
        5.4.3 实施渐进式的“内部分开型”的推进时序
    5.5 本章小结
6 转型中的伊春国有林区主导产业选择及空间布局设计
    6.1 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6.1.1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建立
        6.1.2 主导产业选择的评分结果
    6.2 伊春国有林区主导产业的确定
        6.2.1 生态旅游业
        6.2.2 木材精深加工业
        6.2.3 生态畜牧业与绿色食品业为主的多种经营
        6.2.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6.3 伊春林区产业转型实现的路径选择
        6.3.1 原主导产业延伸
        6.3.2 新兴产业更新
        6.3.3 多元产业复合
    6.4 伊春国有林区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优化设计
        6.4.1 加快林区产业转型升级
        6.4.2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6.4.3 控制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冲突的产业
        6.4.4 优化林区产业的空间布局
    6.5 本章小结
7 转型中的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机制创新
    7.1 伊春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公益林经营情况
        7.1.1 森林集约经营的水平提高
        7.1.2 森林生态效益在逐渐增加
        7.1.3 森林资源管护的效果明显
        7.1.4 林改区的公益林经营未达效果
        7.1.5 林改区内的公益林经营缺乏相应的经营机制
    7.2 林改区内的公益林经营的政府回购机制设计
        7.2.1 公益林政府回购的含义
        7.2.2 政府回购公益林的特征
        7.2.3 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效能
        7.2.4 公益林政府回购应用的前提条件
    7.3 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运行设计
        7.3.1 设置政府相关机构
        7.3.2 签订回购合同
        7.3.3 效益评估
        7.3.4 利益分配
        7.3.5 履行回购合同
        7.3.6 建立监督投诉机构
    7.4 本章小结
8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识别及测度
    8.1 区域林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
        8.1.1 建立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8.1.2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8.1.3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8.1.4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
    8.2 区域林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判别与预测
        8.2.1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指数的基本评价结果的判别
        8.2.2 点估计
        8.2.3 区间估计
        8.2.4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预测
    8.3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评价与分析
        8.3.1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综合指数的计算
        8.3.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数
        8.3.3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数的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实现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推进策略
    9.1 伊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推进策略
        9.1.1 调整林区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方式
        9.1.2 深化改革确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
        9.1.3 全面扩大林区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9.2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发展的推进策略
    9.3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外部保障条件建设
        9.3.1 扩大和延伸“天保工程”资金投入
        9.3.2 建立林区经济转型专项资金
        9.3.3 分离企业办社会和实施政企分开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9.3.4 森工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
        9.3.5 企业富余职工安置
        9.3.6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9.3.7 争取财税金融扶持政策
        9.3.8 支持伊春扩大对外开放
    9.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8)内蒙古:国企加速度(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委以重任
    进退之间
    建章立制
    精细服务
    曲线破局
    专访
        推动战略性调整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下篇 骏马奔腾
    标签一:三巨头
        再造包钢
        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
        风舞蒙电
        风电友好企业
        并网技术支撑
        风电发展责任
        生态森工
        60年历程
        生态建设
        转型支撑
        生态产业
    标签二:六平台
        盐业公司:转型破局
        以盐为主多元发展
        大物流大配送
        日信投资:破茧而出
        破解民生工程融资困局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新城宾馆:国宾馆管理引领者
        双重属性
        管理创新
        国资运营公司:运营增值
        实践载体和平台
        市场化出资人代表
        产权交易中心:信息化领军
        信息化平台
        创新交易模式
        华宸信托:稳中求进
        结合地区实际
        特色矿业信托

(9)东北森林碳循环日步长模型与遥感综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基本概念
        1.1.2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方法
        1.1.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5 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
        1.1.6 问题的提出
    1.2 BEPS模型的应用分析
    1.3 研究的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总体概况
        2.1.1 大兴安岭林区概况
        2.1.2 小兴安岭林区概况
        2.1.3 长白山林区概况
    2.2 MODIS数据预处理
        2.2.1 MODIS数据产品介绍
        2.2.2 MODIS数据收集
        2.2.3 MODIS数据处理
    2.3 TM遥感图像预处理
        2.3.1 TM数据收集
        2.3.2 TM数据处理
    2.4 小结
3 BEPS模型结构分析及参数优化
    3.1
        3.1.1 模型介绍
        3.1.2 模型结构
        3.1.3 子模型主要控制方程
    3.2 研究区参数处理
        3.2.1 MODIS土地覆盖类型处理
        3.2.2 TM遥感图像分类
        3.2.3 LAI数据处理
        3.2.4 土壤有效含水量计算
    3.3 气象参数分析与处理
        3.3.1 气象数据分析
        3.3.2 气象数据处理
        3.3.3 日太阳总辐射气象数据处理
        3.3.4 气象数据批量处理软件
    3.4 植物生理参数优化
        3.4.1 叶碳含量和叶氮含量参数的定量反演
        3.4.2 模型参数优化结果
    3.5 小结
4 BEPS模型运行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设计的目标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 系统操作流程设计
    4.4 系统数据格式的设计
    4.5 系统主要界面的设计
        4.5.1 主界面的设计
        4.5.2 读控制文件界面的设计
        4.5.3 读土地覆盖类型文件界面的设计
        4.5.4 读土壤有效含水量文件界面的设计
        4.5.5 读LAI数据界面的设计
        4.5.6 读气象数据界面设计
        4.5.7 植物生理参数设置界面设计
        4.5.8 输出参数界面设计
        4.5.9 模型运行界面设计
    4.6 菜单和工具栏的设计
    4.7 提示功能的设计
    4.8 模型的算法设计
        4.8.1 相同分辨率输入数据模型算法
        4.8.2 不同分辨率输入数据模型算法
    4.9 系统代码统计
    4.10 小结
5 BEPS模型的运行与验证
    5.1 模型的运行
        5.1.1 模型的运行时间
        5.1.2 模型运行结果
        5.1.3 模型结果对输入数据的反馈分析
    5.2 模型的验证
        5.2.1 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验证模型
        5.2.2 与MODIS的NPP数据产品比较
    5.3 与其他模型的比较
    5.4 估算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
    5.5 小结
6 东北林区生产力时空分析
    6.1 东北三省森林GPP时空分布规律
        6.1.1 东北三省森林GPP空间分布规律
        6.1.2 东北三省森林GPP对比
        6.1.3 东北三省森林GPP时间分布规律
    6.2 东北三省森林NPP时空间分布规律
        6.2.1 东北三省森林NPP空间分布规律
        6.2.2 东北三省森林NPP对比
        6.2.3 东北三省森林NPP时间分布规律
    6.3 东北三省森林Ra空间分布规律
        6.3.1 东北三省森林Ra空间分布规律
        6.3.2 东北三省森林Ra对比
        6.3.3 东北三省森林Ra时间分布规律
    6.4 GPP、NPP、Ra综合分析
    6.5 两套方案的NPP对比分析
        6.5.1 年NPP对比分析
        6.5.2 季度及月NPP对比分析
        6.5.3 日NPP对比分析
        6.5.4 不同森林类型对比分析
    6.6 年NPP影响因子分析
        6.6.1 样本数据的获取
        6.6.2 相关系数分析
        6.6.3 建立回归模型
    6.7 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6.7.1 LAI敏感性分析
        6.7.2 温度敏感性分析
        6.7.3 太阳辐射敏感性分析
        6.7.4 降水敏感性分析
        6.7.5 敏感性分析总结
    6.8 NPP反推LAI
    6.9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7.2.1 数据方面
        7.2.2 模型方面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及其研究价值
二、研究对象区域与课题的概念
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四、史料概况与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形成和演变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统制经济政策的历史渊源
    一、"满蒙政策"的形成和演变
    二、"满蒙政策"经济侵略目的
    三、日本经济势力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扩张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历史背景
    一、20世纪初国际社会变动与日本经济统制思潮
    二、日本"总体战"体制与"兴安省"资源
    三、统治"满蒙"方案与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
第三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演变过程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正式实施
    三、"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全面实施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体系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决策体系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的政策体系
    三、"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法律体系
    四、"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运营体系 第二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交通、通信事业的统制
第一节 "满铁"与"兴安省"铁路交通的统制
    一、"兴安省"铁路交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铁路交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铁路国有化与"满铁"一元化经营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公路交通事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公路交通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公路交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公路修筑统制计划及修筑状况
    四、"兴安省"公路国营化与"满铁"一元化经营
    五、"兴安省"民营汽车运输业及小型运输业的统制
第三节 "满航"与"兴安省"航空事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航空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航空事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满洲航空"与"兴安省"航空事业的一元化经营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通讯事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通讯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通讯事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满洲电电"与"兴安省"通讯事业的一元化经营
第五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邮政事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邮政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邮政事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邮政事业一元化经营 第三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金融、财税的统制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方策
    一、获取"兴安省"金融、财税权益
    二"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方策的形成
    三、"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机构
    四、"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纲领及法令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金融统制
    一、金融机关的整顿统一
    二、整顿货币,实现日满货币的等价
    三、发行公债,开展储蓄运动,搜刮资金
    四、实行资金统制,控制资金外流
    五、收买产金及民间存金,加强黄金统制
第三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财政统制
    一、蒙旗财政原有状况及"兴安省"财政统制
    二、实施预决算制度,统制"兴安省"地方财政
    三、实行特别会计项目制度
    四、建立健全"兴安省"地方财政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租税统制
    一、建立健全中央集权制的税收机构体系
    二、整顿租税制度,建立完善的租税体系
    三、颁布相关法令,规范并统一征税利率
    四、战时大增税,加大税收量
第五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专卖制度
    一、建立健全中央集权制专卖机构
    二、鸦片专卖
    三、盐专卖
    四、火柴专卖
    五、石油类专卖
    六、小麦粉专卖 第四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工矿农林牧业统制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工矿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工矿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工矿业统制机构及法令
    三、"兴安省"工矿业统制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
    一、"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机构及法令
    三、"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
第三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林业统制
    一、"兴安省"林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林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林业统制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农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农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农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农业统制
第五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畜牧业统制
    一、"兴安省"畜牧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畜牧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畜牧业统制 第五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及其影响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本质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影响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主观作用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客观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四、浅谈呼盟和大兴安岭林区桥梁建设存在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D]. 来全.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D]. 黄龙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5]呼伦贝尔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分析及优化研究[D]. 朱微微.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6]中国呼伦贝尔城镇化发展研究[D]. 贾晓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7]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 马文学.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2)
  • [8]内蒙古:国企加速度[J]. 吴杰. 国企, 2012(07)
  • [9]东北森林碳循环日步长模型与遥感综合应用研究[D]. 毛学刚.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10]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D]. 齐百顺. 内蒙古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浅谈虎盟、大兴安岭林区桥梁建设存在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