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解夏法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摘要)

通力解夏法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摘要)

一、通里攻下法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缪文茹[1](2021)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对身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体质学说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发挥“治未病”的中医特色来防治新加坡NAFLD发生发展。2.在概述中西医诊治NAFLD的基础上,总结导师多年来治疗NAFLD的临床经验,结合新加坡NAFLD的中医体质特点,从NAFLD的“气虚痰湿瘀滞”的病因病机出发,以益气健脾、祛痰化瘀为大法,观察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NAFLD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及临床证候积分等方面综合评价中医干预NAFLD的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理论研究1.1现代医学方面:从西医学对NAFLD认识的宏观层面出发,系统性分析西医学对NAFLD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西医学对NAFLD认识存在的优缺点,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1.2中医学方面:从中医学对NAFLD的古今认识出发,着重整理历代重要的中医古籍中对该病症的有关论述,研究其学术渊源及规律。并且对近10年内防治NAFLD的现代中医文献进行经验总结,与古医籍加以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异同处。同时进行NAFLD中医体质学方面的研究,以NAFLD的古今中医文献及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确立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与益气健脾消脂汤的组方原则。2.临床研究2.1选择500例新加坡NAFLD病例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问卷调查,同时开展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收集资料后,将其录入SPSS20.0电脑软件中,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2将问卷调查中符合要求的100例受试者分别采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50例)和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对照组,50例)治疗,然后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的疗效观察,疗程均为三个月。结果:1.入选的500例NAFLD患者中:患者体质种类多数为一种体质,部分患者有两种体质,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具有多种体质,以1-3种体质的病例居多;按王琦教授的九种中医体质类型为指导准则,NAFLD患者的自身体质占体质类型总数的百分比的分布规律如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正常值;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和降低的病例都存在。将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的体质与B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常见有BMI增加(P<0.05),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特禀质、痰湿质、湿热质与HDL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虚质与TG的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及阴虚质中AST升高(P<0.05),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中ALT升高(P<0.05),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中GGT升高(P<0.05),说明偏颇体质的患者常伴有肝血清转氨酶升高,而且因中医体质分类的差别,其AST、ALT、GGT改变则各有不同。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于男性。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 NAFLD(P<0.05)。2.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可达92%,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8%,益气健脾消脂汤的总体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01),且治疗组的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肢体困重、胁肋胀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较其自身治疗前显着减轻(P<0.05),且治疗组疗后体重较对照组疗后体重降低(P<0.05)。将两组自身治疗前后血脂水平(TC、TG、LDL)及肝血清转氨酶指标(ALT、AST、GGT)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组均有显着的降血脂、保肝降酶的调节作用(P<0.05),治疗组疗后血脂及肝功能较对照组疗后有所降低(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后肝脏B超影像显示程度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本次问卷调查所能收集到的病例中,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痰湿质与湿热质常见于男性,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有BMI增加,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痰湿质、湿热质中HDL较正常水平降低。气虚质常可见TG降低。偏颇体质多伴有肝功能指标增高,但不同的中医体质类型其AST、ALT、GGT增高也不相同。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NAFLD患者。2.经过连续三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在减低症状积分,减轻BMI,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肝脏血清转氨酶指标、减轻肝脏病变在B超下严重程度方面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适用于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患者,其既能祛脂,又能保护肝脏、降低肝血清转氨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NAFLD的中药制剂。

张苏雅[2](2021)在《宣肺调肠方对重症肺炎患者高分解代谢状态的影响》文中提出

陈立[3](2020)在《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两方面探讨通腑理肺汤(TFL)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一、临床研究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03月-2019年09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符合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应用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分为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组(TFL组)及非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组(NTFL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收集患者基线水平及入住ICU后7天的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基本生命体征、是否使用机械通气、感染指标、器官功能障碍指标、肠功能损伤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危重程度及预后等,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探测肠屏障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分析都采用双测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基础研究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3.6g/kg通腑理肺汤治疗组(3.6g/kg TFL)及7.2g/kg通腑理肺汤治疗组(7.2g/kg TFL),共4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诱导建立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模型,TFL治疗组通过灌胃接受TFL煎剂,剂量为3.6或7.2g/kg体重,每天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通过灌服给予蒸馏水(10ml/kg),每天1次。实验为7天。取血及回肠组织用于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多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肠组织RNA中胞质附着蛋白-1(ZO-1)、Claudin-1和Occludin m RNA表达,免疫组化(IHC)及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水平,所有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进行,使用Prism 8.0(Graph Pad软件)进行统计作图。所有分析都采用双侧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临床研究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显示,TFL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NTFL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NTFL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及腹腔压力(IAP)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天资料比较显示:TFL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NTFL组,而APACHEII评分及IAP明显低于NTFL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频率及SOFA评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基线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分级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7天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且TFL组Ⅰ级、Ⅱ级所占比例更高(P<0.05)。3.以治疗后7天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为因变量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在矫正平均动脉压、体温、白细胞计数、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及PCT后,结果显示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使患者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增加Ⅰ级的可能性是未使用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的0.30倍(OR=0.30,P=0.015)。4.TFL组与NTFL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且TFL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中位数均明显高于NTFL组(P<0.05),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二、基础研究1.TFL组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与假手术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NF-α和IL-1β水平显着下降(P<0.05)。假手术组大鼠肠组织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3.6 g/kg TFL治疗组和7.2 g/kg TFL治疗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3.6 g/kg TFL治疗组和7.2 g/kg TFL治疗组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着降低(P<0.05,P<0.01)。对于回肠组织IL-10水平来说,模型组、3.6g/kg和7.2g/kg TFL组均显着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其他因子不同,模型组IL-10水平显着低于TFL组、3.6g/kg和7.2g/kg TFL组(P<0.05,P<0.01)。3.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在光学显微镜下,假手术组回肠组织结构完整,肠粘膜绒毛排列整齐,周围血管结构正常,无明显出血,肌纤维排列整齐,浆膜正常。模型组肠粘膜破坏,肠黏膜上皮组织水肿、变性,绒毛严重受损,肠绒毛紊乱,在血管周围观察到粘膜肿胀和出血,上皮细胞从固有层分离,基底层破裂,出血、水肿、坏死,有大量增殖的淋巴细胞,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在给药治疗后,3.6g/kg TFL治疗组和7.2g/kg TFL治疗组,在血管周围观察到中度粘膜肿胀和出血,粘膜组织水肿、出血给药后均明显减轻,粘膜上皮细胞轻度水肿,肠粘膜绒毛中度受损,绒毛顶部被破坏,基本绒毛结构完整,并观察到破裂的基底层,固有层轻度水肿,出血坏死不明显,有少量增殖的淋巴细胞,观察到中性粒细胞。4.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组织ZO-1、Claudin-1和Occludin m 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肠组织ZO-1、Claudin和Occludin m 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ZO-1蛋白表达(IOD:2549±786)低于假手术组(IOD:15809±1566);模型组Occludin蛋白表达(IOD:1951±845)低于假手术组(IOD:14088±1808);模型组Claudin-1蛋白表达(IOD:616.3±161.8)低于假手术组(IOD:6572±704)。与模型组相比,TFL处理的大鼠回肠组织中的ZO-1蛋白表达(IOD:3.6 g/kg TFL,5089±846;7.2 g/kg TFL,7094±1465)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7.2 g/kg TFL治疗上调了Occludin蛋白表达(IOD:1951±845至6632±704)和Claudin-1蛋白表达(IOD:616±162至4385±671)。6.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治疗后,3.6 g/kg TFL治疗组和7.2 g/kg TFL治疗组大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5,P<0.01)。结论通腑理肺汤能够降低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患者腹腔压力及肠功能损伤分级,减少患者APACHEII评分,改善患者预后,其直肠滴入是肠功能损伤的独立保护因素,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腑理肺汤能够提高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存活率,减轻脓毒症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减少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TNF-α、IL-1β和IL-6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IL-10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能够恢复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且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及上调Occludin、Claudin-1及ZO-1的表达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这有可能成为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治疗的新方法。

林翠英[4](2020)在《隔姜灸对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内毒素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对内毒素的影响,并分析隔姜灸的安全性。为探讨新的中医外治法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的60例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综合内科治疗基础+隔姜灸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综合内科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腹水深度、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腹水与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7%,两组中医症状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患者腹胀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两组腹胀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中医症候平均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中医症候平均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腹水深度低于对照组,两组腹水深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TBi L、ALT、AST、ALB)均有一定的改善,但两组治疗后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组血常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有显着的降低(P<0.05),WBC、PLT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前后WBC、PLT、GR%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BUN、Cr)、K+、凝血功能(PLT、INR、APTT)、腹水与血清内毒素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隔姜灸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其并不能降低腹水和血清内毒素。其治疗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内毒素以外的机制有关。

莫镜邻[5](2020)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筛选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CLF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将48例ACL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终点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TBIL、ALB、AST、ALB)、凝血功能(PTA)、死亡率、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的临床疗效。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将纳入的48例ACLF患者,按8周后预后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抗病毒史、TBIL、AST、Cr、MELD评分、肝性脑病、感染,筛选并分析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临床研究部分:(1)在有效率和死亡率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0.8%)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7.5%)(P<0.05);治疗组累计死亡率(20.9%)低于对照组累计死亡率(54.2%)(P<0.05);研究生:莫镜邻(2)在肝功能水平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ALB水平较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4周的A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第8周的ALB水平升高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凝血功能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明显升高(P<0.05);(4)在MELD评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5)在中医证候积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症候积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CLF患者预后与上述因素有关。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分析,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4、0.556、0.853、0.893、0.949、0.644,得出结论:MELD评分、TBIL、AST预测价值较高,年龄、病程、感染预测价值较低。结论:1.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2.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树志[6](2020)在《毒消肝清丸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LPS-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造模法制备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研究院内制剂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通过观察其对大鼠内毒素含量变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含量变化、肝脏及回肠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肝脏及回肠组织TLR4、NF-κB、RIPI、TRAF6阳性细胞数量,明确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正常组6只,造模组60只。正常组正常饲养,造模组给40%CCL4橄榄油溶液在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首次剂量按0.5ml/100g剂量,之后每次按0.3ml/100g剂量,每周两次。同时用89.5%玉米面,0.5%胆固醇,10%猪油混合饲料喂养,并以10%酒精作为其唯一饮料,造模周期为8周。造模过程中模型组有17只死亡,造模结束取3只大鼠检测内毒素含量以及观察肝脏结构变化,明确造模成功。并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组、乳果糖组(2.1g/kg)、毒消肝清丸高、中、低剂量组(223.4mg/kg、111.7mg/kg、58.9mg/kg),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乳果糖组按上述剂量给予乳果糖溶液每天一次,毒消肝清丸组按上述剂量每天给药1次,持续给药8周。取肝脏及回肠组织做HE染色观察肝脏及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鲎试剂显色基质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RT-PCR法检测肝脏及回肠组织TLR4、MyD88、NF-κB;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NF-κB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脏及回肠组织TLR4、NF-κB、RIPI、TRAF6表达情况。结果:1.毒消肝清丸对大鼠血浆内毒素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内毒素含量升高,且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低剂量组内毒素含量显着性降低(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内毒素含量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毒消肝清丸高、中剂量组血浆内毒素降低尤为显着(P<0.01)。2.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以及TNF-α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及高、中和低剂量组毒消肝清丸血清IL-1β、IL-6以及TNF-α含量显着下降(P<0.01);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低剂量组血浆内毒素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及高、中和低剂量组毒消肝清丸血清IL-6含量显着下降(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毒消肝清丸高、中剂量组存在差异(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和中剂量血清IL-6含量具有差异(P<0.05)。3.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脏TLR4、MyD88、NF-κB m RNA的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间比较,与毒消肝清丸低剂量比较,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尤其明显(P<0.05),毒消肝清丸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MyD88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肝脏MyD88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组间比较,毒消肝清丸高剂量、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肝脏MyD88 mRNA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4.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回肠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回肠TLR4、MyD88、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回肠TLR4、MyD88、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组间比较,毒消肝清丸高剂量、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回肠TLR4、MyD88、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5.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脏TLR4、MyD88、NF-κB蛋白的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间比较,与毒消肝清丸低剂量比较,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尤其明显(P<0.05),毒消肝清丸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肝脏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组间比较,毒消肝清丸高剂量、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肝脏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6.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回肠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回肠TLR4、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回肠TLR4、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高、中大鼠回肠TLR4、MyD8蛋白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药物组间比较,高、中组大鼠回肠TLR4、MyD88蛋白表达量较低剂量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回肠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回肠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高、低剂量组大鼠回肠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中剂量NF-κB回肠蛋白相对表达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药物组间比较,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大鼠回肠NF-κB蛋白表达量无差异(P>0.05),中剂量组大鼠回肠NF-κB蛋白表达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7.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脏TLR4、NF-κB、RIPI、TRAF6免疫组化染色的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组明显下降(P<0.01);与毒消肝清丸低剂量比较,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下降尤其明显(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TLR4、RIPI、TRAF6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间比较,与低剂量组,高、中剂量组肝脏阳性细胞数无显着差异(P>0.05)。8.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回肠TLR4、NF-κB、RIPI、TRAF6免疫组化染色的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回肠NF-κB、RIP1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毒消肝清丸高、中组阳性细胞数无差异(P>0.05)。药物组间比较,与低剂量组比较,毒消肝清丸高和中剂量组回肠阳性细胞数有差异(P<0.05)。药物组间比较,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回肠NF-κB、RIP1阳性细胞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回肠TLR4、TRAF6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组明显下降(P<0.01);与低剂量比较,毒消肝清丸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下降尤其明显(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高剂量、中剂量组大鼠回肠阳性细胞数无差异(P>0.05)。结论:1.毒消肝清丸有效降低肝硬化内毒素大鼠血浆内毒素含量;2.毒消肝清丸有效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表达;3、毒消肝清丸有效降低肝脏组织和回肠组织TLR4、MyD88、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4、毒消肝清丸保护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张师伟[7](2020)在《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脓毒症肝损伤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益气活血解毒法(化纤胶囊)对气虚血瘀型脓毒症肝损伤患者治疗后的检测数据进行临床观察,讨论益气活血解毒法(化纤胶囊)对于气虚血瘀型脓毒症肝损伤患者肝脏的保护和合成功能的改善,为缓解气虚血瘀型脓毒症肝损伤患者的病痛,提高治愈率探求新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且符合气虚血瘀型脓毒症肝损伤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XJN组,每组32例。依据2016年sepsis3.0版的临床治疗指南,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常规治疗,HXJN组患者在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解毒法(化纤胶囊)给予中医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的AST、ALT、TBIL、PAB、PCT、CRP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的APACHE-II评分、SOF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症候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有61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人数、年龄、性别及APACHE-I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ST、ALT、TBIL、PAB、PCT、CRP、SOFA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天两组患者的AST、ALT、TBIL、PCT、CRP、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PAB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HXJN组患者AST、ALT、TBIL、PCT、CRP、SOFA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下降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XJN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HXJN组患者的PAB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上升幅度,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7天两组患者的PAB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7天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对比,HXJN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化纤胶囊能够有效降低脓毒症肝损伤(气虚血瘀型)患者的AST、ALT、TBIL指标水平,同时提高PAB指标水平,改善肝脏功能。2.化纤胶囊能够有效降低脓毒症肝损伤(气虚血瘀型)患者的PCT和CRP指标水平。3.化纤胶囊能够有效降低脓毒症肝损伤(气虚血瘀型)患者的APACHE-II评分、SOFA评分,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疗效。4.化纤胶囊能够有效减少脓毒症肝损伤(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并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

丁鹏[8](2020)在《复苏合剂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阳气暴脱型)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复苏合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阳气暴脱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药在危急重症中的作用,为ARD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证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预定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中药复苏合剂(20g口服或鼻饲ti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20g口服或鼻饲tid),预计治疗周期为14天。主要观察指标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支持时间,治疗第七天、第十四天的氧合指数(Pa O2/Fi O2)和呼吸末正压(PEEP);次要观察指标是第28 d的病死率,院内死亡率,总住院时间,治疗14 d后的中医疗效评价,第一周和第二周所减少的的中医症候评分,APACHEⅡ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总计纳入了68例患者,脱落8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57.59±12.77岁。轻度ARDS患者13例(19.12%),中度ARDS患者有32例(47.06%),重度ARDS患者有23例(33.82%)。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基线均衡,组间具有可比性。(1)机械通气时间:试验组所需的中位时间为207.50 h,对照组为234.50 h。两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所需要的的支持时间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25,P=0.026<0.05)。(2)PEEP和Pa O2/Fi O2:在治疗第一周、第二周后,两组患者的PEEP、Pa O2/Fi O2均有明显改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60±3.83vs.11.28±3.66、5.14±2.12 vs.8.64±3.18和216.15±60.68 vs.177.01±57.36、272.80±81.46 vs.224.36±98.55,均P<0.05)。(3)在第28天,试验组病死率为30.00%,对照组为43.33%。试验组中有12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死亡事件,死亡率为40.00%,对照组中有1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6.67%。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和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试验组总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6.27±6.70d vs.21.52±9.96d,P<0.05)。(4)中医疗效评价:在第14天,试验组中医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中医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中医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中医症状评分:治疗一周后,试验组中医症状评分较初始治疗时减少了7.00分,对照组减少4.50分;治疗两周后,试验组中医症状评分较第一周减少了5.00,对照组减少1.00分。对两组患者第一周和第二周所减少的中医症状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2.409和2.155,均P<0.05)。(6)安全性和不良事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苏合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阳气暴脱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复苏合剂能减少阳气暴脱型ARDS患者机械通气支持时间,改善氧合指数、PEEP,减少中医症状评分、APACHEⅡ评分;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陈玉民[9](2020)在《脓毒症肝损伤的中医证候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脓毒症肝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趋势、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和差异性。2总结脓毒症肝损伤患者中医证型、证候分布及方剂使用情况。3对比分析脓毒症肝损伤患者中医证候、证型与各项临床评分、相关理化指标、预后等的相关性和差异性,为中医药的治疗指导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重症监护室2011-2016年脓毒症肝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趋势、中医证素证型证候分布、临床评分及相关理化指标,通过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探讨中医证型、证候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08例脓毒症肝损伤病例,平均住院天数14.12±9.584天,其中男性病例占比62.0%,女性病例占比38.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71-90岁,疾病的病死率为48.1%。感染灶来源以呼吸系统为主,泌尿系统次之。本研究病例的APACHE Ⅱ评分平均27.25±8.01分,SOFA评分平均9.44±3.74分,存活病例的评分显着低于死亡病例(P=0.000),脓毒症相关指标(WBC、CRP、PCT、LAC)、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凝血功能指标(PT、D-Dimer)平均值显着高于正常范围。2中医证素分布主要包括:血瘀证(28.5%)、热证(22.2%)、阴虚证(16.7%)等。中医证型分布主要包括阴虚瘀热(32.2%)、气虚血瘀(13.3%)、阳虚血瘀(12.2%)等。虚实证候中实证病例占比23.3%,虚证病例占比11.1%,虚实夹杂病例占比65.6%。3在不同中医证候患者中,虚证病例平均年龄较实证、虚实夹杂证病例年龄大,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平均分值高于其他两组。不同证候间相关理化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医证型APACHE Ⅱ评分与SOFA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相关性的分析中,阳虚血瘀组C反应蛋白均值最高,气虚血瘀组次之,阴虚瘀热组最低,三者存在显着差异(=0.031<0.05);气虚血瘀组谷草转氨酶均值最高,阳虚血瘀组次之,阴虚瘀热组均值最低,三者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3<0.05)。脓毒症肝损伤临床常用方剂包括清肝凉血方、新四逆汤、黄芪赤风汤等。结论1 脓毒症肝损伤患者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71-90岁,病死率较高,其感染灶来源主要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2脓毒症肝损伤患者中医证候以虚实夹杂为主,虚证患者预后更差。中医证素包括血瘀证、热证、阴虚证、气虚证、痰证、阳虚证、毒证。临床证型以阴虚瘀热证、气虚血瘀证、阳虚血瘀证为主,治疗中需重视气虚血瘀证、阳虚血瘀证。3 齐文升教授在脓毒症肝损伤的中医治疗中,常用方剂包括清肝凉血方、黄芪赤风汤、新四逆汤等。

俞璐[10](2020)在《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及病死率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统计ICU病房MODS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证型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为探讨MODS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病死率之间关系提供参考,为中西医结合治疗MO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09月01日至2020年01月31日入住ICU病房、诊断为MODS的患者11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整理MODS患者的中医证型及病死率影响因素,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1.116例MOD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7:1;年龄以≥60岁为主,占比82.8%;住ICU病房天数以<7天为主,占比55.2%;既往伴有慢性疾病的MODS患者(65.5%)多于既往体健的MODS患者(34.5%);总病死率为58.6%。2.中医证型分为四型,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32.8%)。在性别、年龄、病因中证型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和病死率中证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性别、住ICU病房天数中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年龄、既往有无慢性疾病史、病因、功能障碍器官数、功能障碍器官和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中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既往有慢性疾病史、功能障碍器官数和中医证型是影响MO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116例MODS患者总病死率为58.6%,与多数文献报道大致相符。2.中医证型以血癖证所占比例最高,证型的分布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病死率有关。3.患者的病死率与年龄、既往有无慢性疾病史、病因、功能障碍器官数、功能障碍器官和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有关。4.年龄、既往有慢性疾病史、功能障碍器官数和中医证型是影响MO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通里攻下法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里攻下法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西医)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探讨
        1.1 NAFLD病因
        1.2 NAFLD发病机制
        1.3 NAFLD的诊断
        1.4 NAFLD的治疗
        参考文献
    2. 中医学对NAFLD的认识
        2.1 NAFLD相关的古代文献研究
        2.2 现代中医对NAFLD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3. NAFLD中医体质相关研究
        3.1 中医体质学说
        3.2 NAFLD体质类型
        3.3 中医体质学说和NAFLD治疗的相互联系
        3.4 中医体质与NAFLD发病相关性
        3.5 中医体质与治未病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病例收集
        2.1 调查样本来源的范围
        2.2 性别分布
        2.3 年龄分布为5个年龄段
        2.4 学历分布
    3. 病例选择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调查表设计及内容
        4.2 调查方法
        4.3 中医体质判定
        4.4 BMI的测定
        4.5 血压的测定
        4.6 理化指标的测定
        4.7 脱落病例处理
        4.8 整理资料
        4.9 统计分析
    5. 结果(患者情况分析)
        5.1 性别与年龄的分析
        5.2 年龄与BMI相关性的比较
        5.3 年龄与脂肪肝病变的轻、中、重程度相关性的分析
        5.4 体质分型特点分析
        5.5 体质与相关性指标的分析
    6. 讨论
        6.1 新加坡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的讨论
        6.2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一般情况相关性的讨论
        6.3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的讨论
        6.4 中医体质学说与NAFLD治疗的讨论
        6.5 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的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NAFLD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疗程
        3.4 控制偏倚因素的措施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判定标准
        3.7 整理资料
        3.8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基线分析
        4.2 治疗后综合疗效的比较
        4.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4.4 治疗前后体重变化的比较
        4.5 治疗前后肝血清转氨酶疗效的比较
        4.6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
        4.7 治疗前后B超影像显示的比较
        4.8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的比较
    5. 药物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6. 讨论
        6.1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6.2 益气健脾消脂汤方解分析
        6.3 现代药理研究
        6.4 方药疗效机理探讨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
    4. 展望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3)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脓毒症与炎症反应
    第二节 脓毒症与肠功能损伤
        一、脓毒症肠损伤动物模型研究
        二、脓毒症肠黏膜屏障功能研究
        三、肠黏膜屏障与紧密连接研究
        四、肠道通透性与肠屏障损伤病理研究
        五、脓毒症肠功能损伤防治现状
    第三节 脓毒症及脓毒症肠功能损伤中医药研究现状
        一、中医对脓毒症病因病机的辨证认识
        二、脓毒症及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中医治法
第二章 通腑理肺汤对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第二节 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基础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第三节 结论
第三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隔姜灸对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内毒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2.1 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
    1.3 肝硬化腹水分级标准
    1.4 中医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2.2.2 治疗组治疗方案
    2.3 观察周期与随访
    2.4 标本来源与内毒素检测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性指标
    3.2 血液及腹水检查指标
    3.3 腹部B超检查
    3.4 安全性指标
4 疗效评价标准
    4.1 腹胀疗效评价标准
    4.2 临床症状疗效评估标准
    4.3 中医症状积分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6 研究结果与说明
    6.1 一般情况
    6.2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6.2.1 性别比较
        6.2.2 年龄与病程比较
        6.2.3 肝硬化病因比较
    6.3 疗效比较
        6.3.1 腹水消退比较
        6.3.2 腹胀疗效比较
        6.3.3 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6.3.4 中医症状平均积分比较
    6.4 检验指标比较
        6.4.1 肝功能比较
        6.4.2 凝血功能比较
        6.4.3 肾功能及钾离子比较
        6.4.4 血常规比较
        6.4.5 内毒素(ET)比较
        6.4.6 内毒素差值比较
    6.5 安全性分析与随访
7 结果分析
    7.1 一般基线分析
    7.2 症状、体征疗效的影响
    7.3 内毒素结果分析
    7.4 肝功能(TBil、ALT、AST、Glb、ALb)分析
    7.5 凝血功能(PT、INR、APTT)分析
    7.6 血常规(WBC、GR%、PLT)结果分析
    7.7 肾功能及钾离子分析(BUN、Cr、K~+)
8 讨论
    8.1 西医对肝硬化腹水、内毒素的认识
        8.1.1 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及治疗
        8.1.2 内毒素损伤肝脏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炎症通路
        8.1.3 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8.2 中医对肝硬化腹水及内毒素的认识
        8.2.1 对肝硬化腹水(臌胀)的认识
        8.2.2 中医对内毒素病因病机认识
        8.2.3 中医对肝病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8.3 传统医学对灸法的认识
    8.4 生姜的作用
    8.5 穴位选择依据
    8.6 隔姜灸的作用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灸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ACLF的中医研究
        1.1 病因病机
        1.2 辨证分型
        1.3 治法方药
        1.3.1 中药治疗
        1.3.2 中医外治
    2 ACLF的西医研究
        2.1 病因
        2.2 发病机制
        2.3 西医治疗
        2.3.1 一般支持治疗
        2.3.2 抗病毒治疗
        2.3.3 抗炎保肝治疗
        2.3.4 免疫调节治疗
        2.3.5 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2.3.6 人工肝治疗
        2.3.7 肝移植与肝细胞移植
第二部分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
        1.3.2 中医诊断标准
        1.3.3 纳入标准
        1.3.4 排除标准
        1.3.5 中止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随机化分配
        2.2 对照研究
        2.3 治疗方案
        2.3.1 对照组
        2.3.2 治疗组
    3 观察指标
        3.1 死亡率
        3.2 血液生化指标
        3.3 MELD评分
        3.4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
        3.5 不良反应记录
    4 疗效评价
        4.1 西医疗效评价
        4.2 中医疗效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6 结果
        6.1 两组ACL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6.2 两组ACLF患者死亡率比较
        6.3 两组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6.4 两组ACLF患者肝功能(TBIl、ALB、ALT、AST)比较
        6.5 两组ACLF患者凝血功能(PTA)比较
        6.6 两组ACLF患者MELD评分比较
    7 安全性评价
    8 讨论
        8.1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8.2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TBIL的影响
        8.3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B的影响
        8.4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T、AST的影响
        8.5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PTA的影响
        8.6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8.7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9 解毒化瘀颗粒的方药分析
    10 解毒化瘀颗粒的现代疗效机制研究
    11 问题与展望
第三部分 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标准
        1.3 治疗方案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收集的定性资料进行赋值
        2.2 影响ACLF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2.3 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4 危险因素对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3.1 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3.2 MELD评分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ACLF预后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3.3 筛选预后风险因素在ACLF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毒消肝清丸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LPS-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肝硬化动物模型制备研究概述
        1 单因素肝硬化造模
        2 复合因素肝硬化造模的主要方法
        3 肝硬化内毒素血症造模
    综述二 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发病机制
        1 肝硬化内毒血症的产生机制
        2 内毒素导致肝损伤机制
        3 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
        4 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主要机制
    综述三 中医对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认识、病因病机及治疗
        1.中医对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2.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辨证论治
        3.外用方法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
        4.单味中药对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5.大黄与“下法”
实验一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脏及回肠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数据采集及检测
    4.实验结果
    5.讨论
    6.小结
实验二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功及各炎性因子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数据采集及检测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实验三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脏及回肠组织TLR4/NF-κB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数据采集及检测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本文创新点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脓毒症肝损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现代医学对脓毒症肝损伤的研究概况
        1.1 现代医学对脓毒症肝损伤的认识
        1.2 脓毒症肝损伤的临床表现
        1.3 脓毒症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1.4 现代医学治疗脓毒症肝损伤的措施
    2.祖国医学对脓毒症肝损伤的研究
        2.1 现代中医学对脓毒症肝损伤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学对脓毒症肝损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现代中医学对脓毒症肝损伤辨证的研究
        2.4 现代中医学对脓毒症肝损伤的治疗方法
    3.总结
临床研究
    1.研究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分析方法
    2.病例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病例纳入标准
    4.病例排除标准
    5.病例脱落标准
    6.病例剔除标准
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
        1.1 研究病例完成情况
        1.2 原发病种类统计
        1.3 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统计
    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LT、AST和 TBIL变化情况
    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AB指标变化
    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CT和 CRP变化情况
    5.治疗前后两组病患APACHE-II评分、SOFA评分的变化情况
    6.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
    7.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的变化
讨论
    1.选题依据
    2.观测研究指标分析
        2.1 化纤胶囊对脓毒症肝损伤患者ALT、AST和 TBIL的影响
        2.2 化纤胶囊对脓毒症肝损伤患者PAB的影响
        2.3 化纤胶囊对脓毒症肝损伤患者PCT、CRP的影响
        2.4 化纤胶囊对脓毒症肝损伤患者APACHE-II评分、SOF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
    3.化纤胶囊的组方与药理
        3.1 化纤胶囊的组方
        3.2 药理研究
    4.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表
    附录1-1 APACHE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0-6 分)
    附录 1-2 APACHEⅡ年龄评分
    附录 1-3 APACHE 慢性健康状况评分(CHC)
    附录 1-4 Glasgow 昏迷评分(GCS)
    附录2 SOFA评分标准(0~24分)
    附录3 中医症候积分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8)复苏合剂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阳气暴脱型)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录清单
英文缩写词汇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复苏合剂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阳气暴脱型)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1 诊断标准
        2.2.1.1 疾病诊断标准
        2.2.1.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标准
        2.2.5 脱落标准
        2.2.6 终止研究标准
        2.3 知情同意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流程图
        3.2 样本量计算
        3.3 随机方法
        3.4 盲法设计及实施
        3.5 对照设计
        3.6 治疗方案
        3.6.1 方法
        3.6.2 治疗模式
        3.6.4 观察指标
        3.6.4.1 主要观察指标
        3.6.4.2 次要观察指标
        3.6.4.3 其他指标
        3.6.4.4 安全指标
        3.7 疗效评价标准
        3.8 不良事件评价
        3.9 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3.10 伦理学要求
        3.11 数据管理
        3.12 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收集
        4.2 基线特征分析
        4.3 主要评价指标
        4.4 次要疗效指标
        4.5 其他结局指标
        4.6 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5 讨论
        5.1 研究结果的讨论
        5.2 现代中医学对ARDS的认识
        5.3 温肾潜阳法的理论依据及作用
        5.4 复苏合剂方解
        5.5 复苏合剂药物组成分析
    6 结论
    7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医药研究进展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3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脓毒症肝损伤的中医证候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综述一 脓毒症肝损伤的西医研究概况
    1 脓毒症肝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2 脓毒症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2.1 肝脏微循环及能量代谢障碍
        2.2 炎症因子的改变
        2.3 免疫系统的紊乱
        2.4 凝血功能的紊乱
        2.5 肝细胞的凋亡坏死
        2.6 其他
    3 脓毒症肝损伤的临床表现
        3.1 缺氧性肝炎
        3.2 胆汁淤积
        3.3 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3.4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4 脓毒症肝损伤的治疗
        4.1 常规治疗
        4.2 免疫系统的调节
        4.3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
        4.4 多黏菌素血液灌流
        4.5 其他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脓毒症肝损伤的中医研究概况
    1 脓毒症
        1.1 病因病机与辨证
        1.2 中医治疗
    2 脓毒症肝损伤
        2.1 病因病机与辨证
        2.2 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内容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剔除标准
        3.5 研究方法
    4 统计分析
    5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
        1.1 住院情况
        1.2 发病情况
        1.3 性别
        1.4 年龄
        1.5 转归
        1.6 感染灶
    2 各项评分结果
    3 相关理化指标
    4 证素归纳
    5 证候归纳
    6 证型归纳
    7 方剂归纳
讨论
    1 疾病流行病学
    2 APACHE Ⅱ评分与SOFA评分
    3 理化指标
    4 中医辨证
    5 临证方剂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及病死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MODS的现代医学研究
        1.1 命名演变
        1.2 发病机制
        1.3 诊断评分标准
        1.4 临床治疗
        1.5 预后
    2 MODS的祖国医学研究
        2.1 病名认识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2.4 相关汤剂研究
        2.5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内容
        2.2 治疗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中医证型
        3.3 病死率影响因素
    4 讨论
        4.1 一般情况
        4.2 中医证型
        4.3 MODS中医发病机制探讨
        4.4 病死率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通里攻下法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D]. 缪文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宣肺调肠方对重症肺炎患者高分解代谢状态的影响[D]. 张苏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隔姜灸对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内毒素的影响[D]. 林翠英.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D]. 莫镜邻.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毒消肝清丸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LPS-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D]. 李树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脓毒症肝损伤的临床研究[D]. 张师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复苏合剂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阳气暴脱型)的随机对照研究[D]. 丁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脓毒症肝损伤的中医证候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D]. 陈玉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及病死率分析[D]. 俞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通力解夏法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