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困难儿童的护理

浅谈学习困难儿童的护理

一、浅谈学习困难儿童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21)在《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及其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调查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现状及术后生存质量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黔北地区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259例先心病患儿及其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其就医延迟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选取就医延迟现状调查中符合研究标准的106例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Peds QLTM3.0心脏模块中文版在患儿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通过电话随访对其生存质量水平进行测定。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就医延迟现状调查结果:共调查292例患儿,排除家长和(或)患儿不愿配合、合并21-三体综合征等情况33例,最后共纳入259例研究对象。259例患儿中有219例(84.56%)发生就医延迟,40例(15.44%)未发生就医延迟,就医延迟时间最长为168个月,最短为1个月。2.先心病儿童就医延迟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家庭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子女数量是先心病患儿就医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2)主观因素:对疾病不了解(P<0.05)、医生建议随诊、家庭经济困难、家属未予重视、患儿年龄小等。3.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随访结果:根据研究标准,共纳入106例研究对象,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失访11人,失访率为10.38%。4.先心病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点生存质量得分情况:家长报告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53.08±9.66分,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1.34±9.66分,术后12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3.14±8.35分,患儿报告得分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55.88±11.19分,6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0.94±10.21分、12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3.10±7.89分,患儿术后3个月时整体生存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术后6个月、12个月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生存质量得分变化趋势:家长报告和患儿报告结果均显示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三个时间点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报告中心脏症状及其治疗相关问题、治疗Ⅱ相关问题,治疗焦虑相关问题以及沟通相关问题四个维度得分呈上升趋势,且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报告结果中,心脏症状及其治疗相关问题、治疗Ⅱ相关问题、沟通相关问题三个维度得分先升高、后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时较术后3个月升高,但术后12个月时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不同时间点患儿生存质量影响因素(1)术后3个月:发生就医延迟、家庭子女数量、患儿主要照护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是先心病患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2)术后6个月:主要照护者职业、主要照护者文化程度、家庭子女数量、家庭居住地是先心病患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3)术后12个月:家庭居住地和经济状况是先心病患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1.黔北地区先心病儿童就医延迟发生率高,普遍存在就医延迟现象。2.先心病患儿术后12个月内整体生存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3.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得分影响因素较多,各个时间点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

李晓宇[2](2021)在《家庭管理模式在癫痫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家庭管理模式在癫痫患儿延续护理中对患儿父/母家庭管理能力、家庭功能、癫痫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患儿的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近6个月癫痫发作的次数及每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方法本实验属于类实验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04例癫痫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实验前按患儿的入院时间给其编号,抽取编号为奇数的患儿及父母为对照组,编号为偶数的患儿及父/母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交叉入组,征得患儿父/母同意,干预组患儿及父/母52例,对照组患儿及父/母52例,在对患儿及父/母实施资料收集过程中共出现9例患儿及其父/母因随访失败出组,最终干预组48例,对照组47例患儿及父/母完成研究。入组患儿及父/母需要在入院24小时内接受问卷和量表基线调查(患儿及家庭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管理测量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小儿癫痫生活质量量表、服药依从性量表),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干预组除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外,由研究者对患儿及父/母实施家庭管理模式干预,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管理能力、家庭功能和癫痫疾病知识,干预时间为入院24小时内至出院后6个月,干预方法包括讲解、发放家庭管理手册、健康宣教、观看视频、同病种患儿家属沟通以及门诊督促。两组患儿均于出院后6个月返院复查时由研究者和培训过的护士进行再调查,评估癫痫患儿父/母家庭管理能力、家庭功能、疾病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患儿的生活质量、近6个月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及癫痫的发作次数的干预效果。调查表所用数据采用Excel 2010表格录入,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结果,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等进行统计推断,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抽取104例癫痫患儿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5例完成了整个研究过程,总失访率8.7%。(1)干预前两组间比较:两组父/母观察指标:家庭管理能力、家庭功能、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观察指标: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近6个月癫痫发作的次数,每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两组间比较:两组父/母观察指标:家庭管理能力、家庭功能、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观察指标: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近6个月癫痫发作的次数,每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对照组组内比较:对照组父/母的观察指标:家庭管理能力、家庭功能、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患儿的观察指标: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近6个月癫痫发作的次数,每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均有所改变,但改变幅度不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后干预组组内比较:干预前后干预组父/母的观察指标:家庭管理能力、家庭功能、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观察指标: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近6个月癫痫发作的次数,每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将家庭管理模式应用于癫痫患儿延续护理中可以提高患儿父/母的疾病知识水平,家庭管理能力及维持正常的家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家庭管理模式在癫痫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对提高癫痫患儿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减少患儿近6个月癫痫的发作次数及每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

谢娜妹[3](2021)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研究及希望干预方案构建》文中认为目的:1.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比较其与正常生长发育儿童父母希望水平的差异。2.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对应对方式、亲职压力、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患儿父母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3.剖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希望体验。4.构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方法:1.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就诊于福建省某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儿童保健科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父母及同性别、年龄的健康体检儿童的父母各147名。应用成人特质希望量表及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两组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2.0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2.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2日至2020年8月1日就诊于福建省三所三级专科医院儿童保健科、儿童心理科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父母270名,应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成人特质希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亲职压力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儿童孤独症评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变量间的相关性,使用Process 3.3程序构建变量间的路径模型。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患儿父母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3.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母亲进行有关希望体验的半结构化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本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归纳并提炼主题。4.基于量性调查及质性研究结果,结合理论及文献分析,初步构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及德尔菲法对方案进行修订。结果:1.147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平均得分为(22.56±3.61)分,动力思维平均得分为(10.90±2.01)分,路径思维平均得分为(11.66±1.97)分,均显着低于正常生长发育儿童父母(均P<0.01);83.68%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处于中等偏下。2.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的希望水平与其积极应对方式、生活质量显着正相关,与亲职压力、消极应对方式显着负相关(r=-0.18~0.55,P<0.01);希望水平可显着预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的应对方式、亲职压力及生活质量;还可通过四条路径间接影响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积极应对方式或亲职压力的独立中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与亲职压力或消极应对方式与亲职压力的链式中介作用,各路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8,0.21]、[0.01,0.09]、[0.02,0.06]、[0.01,0.04],中介效应显着,占总效应的43.3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与患儿关系、夫妻关系、应对方式、亲职压力、生活质量的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患儿伴随自伤、患儿确诊年龄与当前年龄间隔时间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解释总体变异的32.9%(均P<0.05)。3.质性研究获得四个主题:希望的理解、希望的来源、希望的作用、阻碍希望感知的因素。4.基于以上四部分研究结果,结合理论与文献分析,经小组讨论及两轮德尔菲函询,构建了包含5干预模块、16个干预主题、63项干预措施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并确定了干预团队组成、分工、培训及干预形式。德尔菲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0~1.00,群体权威系数为0.91,各条目重要性或合理性评价的均数为4.30~5.00,变异系数为0.00~0.16。结论:1.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的希望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希望水平,探讨影响患儿父母希望水平的相关因素,为建立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2.希望水平可作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身心调适干预的关键点,对促进患儿父母积极应对困难与挑战,降低亲职压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护理实践中应重点关注伴有自伤、确诊时间长的患儿父母希望水平,可通过改善患儿父母夫妻关系及生活质量,降低亲职压力,加强应对能力以提高其希望水平。3.希望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坚持孤独症干预的动力,能加强患儿母亲应对困难的力量,使其改变心态,接纳事实;可从内在信念引导、心态建设、正面信息支持、积极语言鼓励、加强家庭支持、改善患儿症状、孤独症教育培训等方面强化患儿母亲希望体验,提升其希望水平。4.本研究构建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重要性、共性及个性化特点,对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强化患儿父母希望体验,提高患儿父母应对能力,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亲职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王君妍[4](2021)在《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现状,探讨影响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的相关因素,为改善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国内某两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152名唇腭裂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唇腭裂患儿及父母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式亲职压力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患儿及父母的人口学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亲职压力、家庭环境、焦虑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不同人口学资料在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总分上的差异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与家庭环境、焦虑、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父母亲亲职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得分情况:总分为(90.35±16.80)分。各维度得分为亲职愁苦为(32.64±7.34)分、亲子互动失调为(26.76±6.93)分、困难儿童为(30.95±6.72)分。唇腭裂患儿家庭环境量表总分为(50.53±8.28)分,各维度得分为亲密度(7.38±1.85)分、情感表达(5.55±1.52)分、矛盾性(2.64±2.11)分、独立性(5.64±1.28)分、成功性(5.09±1.38)分、知识性(4.53±2.07)分、娱乐性(3.77±2.57)分、道德宗教观(6.41±1.65)分、组织性(6.67±1.74)分、控制性(3.93±2.01)分;唇腭裂患儿父母焦虑总得分为(4.32±4.35)分,发生率为39.5%,其中轻度占28.9%,中度占5.9%,重度占4.7%;唇腭裂患儿父母领悟社会支持总分(62.74±12.36)分,其他三个维度得分为家庭内支持为(21.68±4.65)分,朋友支持(20.17±4..96)分,其他支持为(20.88±4.29)分。2.单因素分析:患儿年龄、是否有遗传史、父母年龄、父母工作状态、家庭所在地、家庭月平均收入、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上对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影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唇腭裂患儿父母的亲职压力总分与亲密度、娱乐性、组织性、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与矛盾性、独立性、焦虑总分呈正相关(P﹤0.05)。4.多因素分析:是否有遗传史、娱乐性、独立性、朋友支持、焦虑是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的影响因素(P﹤0.05),调整后R2为0.457,可解释其亲职压力的45.7%的变异。结论:1.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总体上处于一个临界高水平状态,得分最高维度为亲职愁苦;父母总体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为中等偏上;焦虑发生率偏高;唇腭裂患儿家庭氛围压抑,呈现凝聚力低、矛盾性高、伦理道德、价值观重视程度高、较多使用固定程序安排生活的特点;2.唇腭裂患儿家庭环境的娱乐性和独立性、父母焦虑、领悟社会支持中朋友支持、父母年龄、患儿是否有遗传史对父母亲职压力有重要影响;即唇腭裂家庭娱乐程度低的、独立程度高的、患儿父母年龄高的、焦虑程度高的、朋友支持低的及有遗传史的患儿父母亲职压力水平相对较高。

邓若飞[5](2021)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抗逆力提升案例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某儿童福利机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保障和提高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国家层面也颁布了诸多政策和法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作为困境儿童的一种,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由于存在法定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义务)且由国家代为监护,相比孤儿、弃儿,则更少地被社会各界关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作为国家代为监护的事业单位,承担着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监护义务。由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的特殊性是不被允许公开的,特殊心理特征不易被察觉,容易遭受更多的困难和挫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的问题,也对其未来的生理心理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伤;这些损伤往往会伴随儿童的一生,需要社会各界更多地给予关注和帮助。提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抗逆力,是有效解决其因家庭情感缺失造成的生理、心理损伤的重要途经,这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自助的理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是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面对的逆境事件、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面对逆境的应对方式、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抗逆力水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抗逆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抗逆力提升的对策建议。采用实地研究的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获取资料,运用案例内分析法分析研究对象的抗逆力水平。本文通过研究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抗逆力现状、抗逆力的增强、抗逆力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参考路径;对研究其面对逆境事件的应对方式和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肖凝[6](2021)在《早产儿父母亲职压力、应对方式及育儿胜任力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早产儿父母亲职压力、应对方式与育儿胜任力现状,阐明早产儿父母育儿胜任力影响因素,为今后提高父母育儿胜任力相关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264早产儿父亲或者母亲为调查对象,通过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亲职压力简表、中文版父母用应对方式量表、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采用SPSS26.0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早产儿母亲人数多于父亲,年龄集中在30~35岁,多数居住在城市并有稳定的工作,家庭月收入<6000居多,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多数,几乎所有家庭都有医疗保险,且都有育儿经验;男孩比女孩多,34~36周且出生体重2kg~2.5kg患儿居多。(2)早产儿父母亲职压力总分为(92.49±11.79),处于高水平,在居住地、父母工作状况、家庭月收入、患儿胎龄、患儿出生体重、患儿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产儿父母应对方式使用频率得分(176.61±17.32),应对方式作用大小得分(114.74±11.96),两者在与患儿关系、年龄、居住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生产次数及患儿性别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应对方式使用频率在患儿出生体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作用大小在家庭月收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早产儿父母育儿胜任力总得分(67.90±13.88),在家庭月收入、生产次数、患儿胎龄、患儿出生体重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亲职压力与应对方式使用频率呈负相关(r=-0.379,P<0.01),与应对方式作用大小呈负相关(r=-0.477,P<0.01),与育儿胜任力呈负相关(r=-0.356,P<0.01);应对方式使用频率与应对方式作用大小呈正相关(r=0.766,P<0.01),育儿胜任力与应对方式使用频率呈正相关(r=0.136,P<0.05),与应对方式作用大小呈正相关(r=0.321,P<0.01)。(6)本研究中保持合作和乐观作用大小总分、患儿胎龄、产次(第一产)、亲职压力总分可以共同解释因变量育儿胜任力得分为48.0%的变异量。结论:(1)早产儿父母亲职压力处于高水平。(2)居住地、父母工作状况、家庭月收入、患儿胎龄、患儿出生体重、患儿性别对亲职压力有影响;研究对象与患儿关系、年龄、居住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生产次数、患儿性别对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及作用大小都有影响,出生体重对应对方式使用频率有影响,家庭月收入对应对方式作用大小有影响,家庭月收入、生产次数、患儿胎龄、患儿出生体重对育儿胜任力有影响。(3)早产儿父母亲职压力越高,应对方式使用频率越低、作用越小,育儿胜任力越低。(4)保持合作和乐观作用大小总分、患儿胎龄、产次(第一产)、亲职压力总分可以共同解释因变量育儿胜任力得分为48.0%变异量。

张姗[7](2021)在《以护士为主导的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儿童癫痫主要照顾者照护体验及疾病管理需求基础上,构建以证据为基础、护士为主导的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并初步探讨该方案在儿童癫痫家庭的应用效果。方法:1.了解儿童癫痫主要照顾者照护体验和需求。通过质性研究,对儿童癫痫主要照顾者进行深入访谈,归纳主要照顾者在照护癫痫儿童过程中的感受和需求,为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2.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在文献回顾及质性研究结果基础上,根据检索策略筛选儿童癫痫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应用指南质量评价工具对指南进行评价,整合高质量指南的推荐意见,通过专家会议法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3.以护士为主导的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的应用。选取2019年7月-12月就诊于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90组儿童癫痫家庭进行研究,依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19.7-9月住院的45组患儿家庭为对照组,10-12月住院的45组癫痫患儿家庭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和随访,干预组实施以护士为主导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通过评估、计划、实施、协调反馈、评价五大步骤,实施干预6个月。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儿照顾者疾病管理能力、疾病不确定感;在干预后6个月评估患儿的服药依从性、癫痫发作次数、急诊入院次数。结果:1.通过对11名儿童癫痫主要照顾者的质性访谈,总结归纳照顾体验和照顾需求共6个主题,不良情感体验、不确定感、照顾负担重、疾病管理相关信息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支持需求;2.共纳入6部指南进行最佳证据总结,结果涵盖组织政策、癫痫知识、药物管理、症状管理、信息支持、心理护理和随访7个方面共计25个条目。在最佳证据基础上初步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通过专家会议讨论予以修订,最终形成以护士为主导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3.共79组家庭完成整个研究,其中对照组38组,干预组41组。干预组照顾者疾病管理能力得分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9,P<0.001;t=-13.498,P<0.001)。干预组疾病管理能力得分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5,P<0.001;t=16.418,P<0.001)。对照组疾病管理能力得分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2,P<0.05;t=4.118,P<0.001)。干预组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5,P<0.001;t=5.764,P<0.001)。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入院率减少44%。结论:1.儿童癫痫照顾者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有较强的疾病不确定感,照顾负担重,迫切需要专业的指导,满足其疾病管理需求,减轻心理压力。2.通过质性研究、文献回顾、最佳证据总结及专家会议法,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科学性,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3.以护士为主导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可以有效提高照顾者疾病管理能力、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减少急诊入院次数,节约医疗资源,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刘倩[8](2021)在《基于技能的压力管理对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其生存率也同步增加。但恶性肿瘤患儿在其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全过程中遭受严重的身心创伤并未得到及时修复,同时青少年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极易导致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出现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目前,已有研究探索了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但各因素间内在交互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同时也缺乏基于技能的压力管理在提升其心理社会适应的应用研究。目的:1.了解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基于自我调节转换理论明确各因素间的内在交互机制。2.探析基于技能的压力管理中提升复原力干预方案对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的应用效果,为患儿及其家庭更好地应对疾病提供新思路。方法:1.横断面调查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和血液肿瘤科于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关系网络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精简版和Conners父母用症状量表进行调查,了解患儿的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其主要影响因素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明确各因素间的内在交互机制。2.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和血液肿瘤科就诊的103例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社会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提供基于技能的压力管理中提升复原力干预方案,在干预前、干预第4周和干预第8周采用简易Connor-Davidson复原力量表中文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精简版和Conners父母用症状量表分别测量两组患儿的心理复原力及心理社会适应,并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1.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1)358例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心理问题方面:负性情绪总检出率为54.47%(195/358),其中,抑郁检出率为33.80%,以轻度抑郁为主(60例);焦虑检出率为47.21%,以中度焦虑为主(85例);压力检出率为23.18%,轻度压力和中度压力的人数相等(各38例)。行为问题方面,学习问题维度得分中位数最高,为0.75分。将行为问题各维度得分与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中国城市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2.85%,其中,品行问题检出率为5.03%,学习问题检出率为4.19%,心身障碍检出率为7.26%,冲动多动检出率为3.3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的性格、应对方式、疾病阶段、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月均收入为负性情绪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性别、性格和疾病阶段是行为问题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3)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的应对方式、疾病阶段、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月均收入是负性情绪各维度的预测因子(P<0.05),性别、应对方式和疾病阶段是患儿的行为问题各维度的预测因子(P<0.05)。(4)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方面,肯定与支持、陪伴与亲密维度分别与负性情绪、行为问题各维度得分呈两两负相关,满意度维度与抑郁、焦虑、压力、品行问题、学习问题维度得分呈两两负相关,冲突与惩罚维度和抑郁、压力、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维度呈两两正相关。此外,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负性情绪、行为问题各维度均呈两两负相关。创伤后成长方面,与他人关系、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增强、对生活的欣赏维度分别与负性情绪、行为问题各维度呈两两负相关,精神的改变维度与抑郁、压力、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维度得分呈两两负相关。(5)结构方程模型路径显示,疾病所处阶段和家庭月均收入均能直接影响患儿的负性情绪,即与确诊期阶段、家庭月均收入“<3000元”的患儿相比,康复期阶段和家庭月均收入“3000~5000元”患儿的负性情绪得分较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均可直接负向预测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其中社会支持还能通过自我效能感或创伤后成长间接影响患儿的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应对方式仅能通过自我效能感或创伤后成长间接影响其负性情绪与行为问题。此外,通过Bootstrap检验证实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负性情绪、行为问题之间具有链式中介的作用。2.基于技能的压力管理的干预研究(1)干预第8周,试验组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的心理复原力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负性情绪与行为问题各维度得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试验组的患儿心理复原力得分在干预第4周和干预第8周均显着高于干预前(均P<0.05),且试验组在干预第8周心理复原力得分显着高于干预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中,患儿干预前与干预第4周的负性情绪各维度得分、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第8周的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各维度得分均显着低于干预前(均P<0.05)。干预第8周的抑郁、焦虑、压力、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和冲动多动得分与干预第4周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1.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普遍存在忧郁沮丧、紧张、脾气大、好争吵等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的表现,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疾病所处阶段、家庭月均收入、患儿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等。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预防或减少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的发生。2.基于技能的压力管理中提升复原力干预方案,能有效提升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的心理复原力,促进其心理社会适应。

孙文杰[9](2021)在《基于HBM和Orem自护理论的“四阶段五维”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编制基于健康信念和自护能力的“疾病的认知、日常照护、安全防护、心理支持、自我效能体验”这“五个维度”的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护理需求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在患儿“入院当天、住院中期、出院当天、出院后三个月”这“四个阶段”,运用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护理需求评估量表连续评估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的护理需求,并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护理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此干预方法对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癫痫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近三个月癫痫发病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再入院率等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1.根据临床护理专家经验、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10名住院的癫痫患儿家长半结构式访谈、小组讨论等方法,初步确定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护理需求评估量表备选条目池;邀请9个省市11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小儿神经内科医疗或护理领域的18名专家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5个维度40个条目的初始版量表;目的抽样12例癫痫患儿及照护者进行预调查,形成5个维度38个条目的预调查量表;便利抽样220例住院及门诊的癫痫患儿及主要照护者进行测评,收集和处理数据,运用条目分布法、临界比值法、相关系数法判断条目是否删减,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量表的效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分半系数、再测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2.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9-10月的住院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53例为对照组,11-12月的住院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53例为干预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应用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护理需求评估量表,评估出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在入院当天、住院中期、出院当天、出院三个月这四个阶段的护理需求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的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癫痫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个阶段的重点护理需求情况、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近三个月癫痫发病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与再入院率情况。结果:1.本研究经过临床护理专家经验、查阅相关文献、两轮专家函询、临床实践等方法,编制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护理需求评估量表,量表包括5个维度、30个条目,即疾病认知(9个条目)、日常照护(5个条目)、安全防护(8个条目)、心理支持(4个条目)、自我效能(4个条目)。通过计算量表各条目选项的选中率,有3个条目有3个选项的选中率小于10%;通过计算各条目的临界比值,有4个条目的决断值小于3;通过相关系数分析法,有5个条目的相关系数小于0.4;综合考虑删除5个条目后,量表各条目得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5-0.906,均大于0.40。进行2次探索因子分析,删除3个条目,萃取出5个因素和30个条目,累计解释变异量为82.99%,量表结构效度良好。量表的S-CVI是0.95,各条目的I-CVI取值范围是0.83-1,量表内容效度较好。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是0.953,分半系数是0.881,再测信度系数是0.967,量表的信度较好。2.入院当天,对照组和干预组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癫痫知识得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26);出院当天,干预组的癫痫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6);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出院当天的得分都比入院当天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的得分增高程度高于对照组。采用单变量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对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的护理需求评估量表总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各时间点的得分进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在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表现的各维度得分都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患儿仅在生活质量总分、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得分有差别(P<0.05)。干预组癫痫患儿出院后三个月内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出院三个月后癫痫患儿的发病次数、每次发病持续时间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再入院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1.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护理需求评估工具的编制,量表包含5个维度30个条目,较全面的函盖了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的护理需求特质。经检验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同时条目数适中,内容函盖较全面,针对性强,可作为评估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护理需求的测评工具。2.“四阶段五维”护理干预模式,是对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有效的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患儿主要照护者的癫痫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其遵医行为和照护能力,进而改善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

常鑫[10](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二、浅谈学习困难儿童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学习困难儿童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及其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黔北地区先心病儿童就医延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 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研究局限与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家庭管理模式在癫痫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类型
    3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儿及其父/母一般情况比较
    2 干预前两组患儿及父/母基线调查的观察指标比较
    3 家庭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比较
讨论
    1 两组癫痫患儿及父/母一般情况分析
    2 家庭管理模式对癫痫患儿父/母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
    3 家庭管理模式对癫痫患儿父/母家庭管理能力的影响
    4 家庭管理模式对癫痫患儿父/母家庭功能的影响
    5 家庭管理模式对患儿观察指标的影响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癫痫患儿家庭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3)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研究及希望干预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按字母顺序排序)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2 研究问题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 研究理论框架
    5 研究技术路线图
    6 科研质量控制
    7 科研伦理
第一部分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的对比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水平的关联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希望体验质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构建
    1 研究目的
    2 方案构建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问卷
    附录三
    附录四 孤独症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函询初稿
    附录五 孤独症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
    附录六 孤独症儿童父母希望干预方案
综述 孤独症儿童父母希望研究范围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附录
综述 慢病患儿父母亲职压力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抗逆力提升案例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某儿童福利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1.6 理论基础
        1.6.1 儿童抗逆力层次模型
        1.6.2 优势视角
        1.6.3 理论应用
    1.7 核心概念界定
        1.7.1 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
        1.7.2 抗逆力
        1.7.3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1.7.4 儿童年龄范围界定
    1.8 研究创新点
        1.8.1 研究对象新颖
        1.8.2 研究方法创新
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面对的逆境事件
    2.1 人际关系逆境事件
    2.2 学习压力逆境事件
    2.3 受惩罚逆境事件
    2.4 丧失逆境事件
    2.5 健康适应逆境事件
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面对逆境的应对方式
    3.1 积极的应对方式
        3.1.1 寻求社会支持
        3.1.2 有计划解决
    3.2 消极的应对方式
        3.2.1 逃避和远离
        3.2.2 冲动
        3.2.3 自卑和自责
    3.3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应对方式的特点
        3.3.1 个体差异
        3.3.2 类别差异
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抗逆力水平及层次
    4.1 抗逆力水平测量
        4.1.1 案例甲的抗逆力水平
        4.1.2 案例乙的抗逆力水平
        4.1.3 案例丙的抗逆力水平
        4.1.4 案例丁的抗逆力水平
    4.2 基于抗逆力水平的抗逆力行为策略测量
        4.2.1 案例甲的抗逆力策略层次
        4.2.2 案例乙的抗逆力策略层次
        4.2.3 案例丙的抗逆力策略层次
        4.2.4 案例丁的抗逆力策略层次
五、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抗逆力水平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特质
        5.1.1 个性特质
        5.1.2 社会胜任力
        5.1.3 自尊和自主性
        5.1.4 目标感
    5.2 外部支持系统
        5.2.1 同伴系统
        5.2.2 家庭系统
        5.2.3 学校系统
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抗逆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建设自我提升机制
        6.1.1 激发目标感
        6.1.2 提升自尊感
        6.1.3 挖掘能力优势
    6.2 完善多元支持系统
        6.2.1 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支持能力
        6.2.2 构建学校支持体系
        6.2.3 充分发挥社会支持力量
        6.2.4 提升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
七、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抗逆力水平调查问卷
附录二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抗逆力水平访谈大纲
致谢

(6)早产儿父母亲职压力、应对方式及育儿胜任力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理论基础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抽样方法
    2.4 研究工具
    2.5 统计方法
    2.6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2.7 伦理学考虑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研究对象正态性分布检验
    3.3 研究对象亲职压力现状及其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
    3.4 研究对象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
    3.5 研究对象育儿胜任力现状及其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
    3.6 研究对象亲职压力、应对方式与育儿胜任力相关分析
    3.7 研究对象育儿胜任力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整体情况分析
    4.2 早产儿父母亲职压力现状分析
    4.3 早产儿父母应对方式现状分析
    4.4 早产儿父母育儿胜任力现状分析
    4.5 早产儿父母亲职压力、应对方式及育儿胜任力的相关性
    4.6 早产儿父母育儿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调查问卷
附录 C:综述 育儿胜任感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7)以护士为主导的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儿童癫痫概述
    2. 个案管理概述
    3. 概念框架
第三章 儿童癫痫照顾者照顾体验及需求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以护士为主导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1.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
        2.2 指南的质量评价
    3. 结果
        3.1 检索结果和纳入指南的基本特征
        3.2 指南质量评价结果
        3.3 证据总结
        3.4 构建以护士为主导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
    4. 讨论
第五章 以护士为主导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的应用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创新性
    3. 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基于技能的压力管理对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相关概念
    2 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研究现状
    3 基于技能的压力管理中提升复原力干预方案
    4 研究内容
    5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技能的压力管理的干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恶性肿瘤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9)基于HBM和Orem自护理论的“四阶段五维”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4 相关概念
        4.1 癫痫
        4.2 主要照护者
        4.3 照护能力
    5 理论依据
        5.1 健康信念模式
        5.2 Orem自护理论
        5.3 时机理论
    6 研究假设
        6.1 护理理论假设
        6.2 研究工具假设
        6.3 干预研究假设
    7 研究的流程及方法
第二部分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护理需求测量体系的构建
    1 测量体系构建方法
        1.1 量表条目池的建立
        1.2 形成函询问卷
        1.3 函询专家的选择
        1.4 Delphi函询实施过程
        1.5 统计学分析
    2 函询结果
        2.1 函询专家基本情况
        2.2 专家积极性
        2.3 权威程度
        2.4 专家意见一致性程度
    3 预实验
    4 讨论
        4.1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4.2 专家代表性、积极性和权威性分析
        4.3 专家意见一致性分析
        4.4 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护理需求评估工具修改内容分析
第三部分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护理需求评估量表信效度检验
    1 量表的检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排标准
        1.3 样本含量计算
        1.4 抽样方法
        1.5 调查工具
        1.6 资料收集
        1.7 统计学方法
        1.8 伦理考量
        1.9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2 量表项目分析结果
        2.3 量表的效度分析结果
        2.4 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量表编制的整体构想
        3.2 量表的项目分析评价
        3.3 量表的效度分析评价
        3.4 量表的信度分析评价
        3.5 形成的正式量表分析
第四部分 “四阶段五维”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1 干预方案构建的意义
    2 干预性文献研究
        2.1 查阅文献
        2.2 干预方案初稿
    3 干预方案修订
        3.1 照护者访谈
        3.2 小组讨论
        3.3 干预方案修订稿
    4 干预方案专家讨论
        4.1 专家的基本资料
        4.2 专家的意见
        4.3 干预方案终稿
第五部分 “四阶段五维”护理干预研究的实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类型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样本含量确定
        1.4 分组方法
        1.5 研究工具
    2 干预方案的实施
        2.1 人员培训
        2.2 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实施
        2.3 资料收集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2.5 伦理问题
        2.6 质量控制
    3 “四阶段五维”护理干预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流失情况
        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3.3 主要研究指标
        3.4 次要观察指标
    4 讨论
        4.1 对癫痫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4.2 对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4.3 对癫痫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再入院率的影响
        4.4 对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癫痫相关知识水平的影响
        4.5 对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护理需求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研究的意义
        5.3 研究的局限性
        5.4 后续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癫痫患儿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及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10)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一)生存教育
        (二)培智学校学生
        (三)智力障碍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问卷法
        (四)访谈法
    六、理论基础
        (一)全纳教育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三)调查样本
        (四)调查工具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一)目标定位
        (二)管理措施
        (三)课程设置
        (四)教材使用
        (五)师资配备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一)家庭结构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一)资本分配情况
        (二)考试选拔情况
        (三)社会沟通情况
        (四)社会就业情况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二)法律保障弱化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结论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浅谈学习困难儿童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及其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婷.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家庭管理模式在癫痫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 李晓宇. 青岛大学, 2021(02)
  • [3]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希望研究及希望干预方案构建[D]. 谢娜妹.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君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抗逆力提升案例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某儿童福利机构为例[D]. 邓若飞.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早产儿父母亲职压力、应对方式及育儿胜任力的相关性研究[D]. 肖凝. 延边大学, 2021(02)
  • [7]以护士为主导的儿童癫痫个案管理实践方案的构建及应用[D]. 张姗. 山东大学, 2021(12)
  • [8]基于技能的压力管理对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D]. 刘倩.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9]基于HBM和Orem自护理论的“四阶段五维”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主要照护者中的应用研究[D]. 孙文杰. 南昌大学, 2021(01)
  • [10]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浅谈学习困难儿童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