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奥斯特洛夫斯基不愿更改书名

为什么奥斯特洛夫斯基不愿更改书名

一、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不愿改书名(论文文献综述)

郭艺[1](2020)在《《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人”的觉醒的时代,也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随着“人”的发现,作为人的独特生命阶段的“儿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①五四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在发生期的儿童文学中,《小说月报》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既是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许多五四文学大师发表创作的园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小说月报》具有路标意义、指导意义;又是译介域外儿童文学,倡导、引领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阵地;众多关注现代儿童文学的新文学作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因此,研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不能忘记《小说月报》。“儿童文学”在概念界定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对“儿童文学”采用了更为宽泛的界定。狭义上的“儿童文学”是指成人作者定位于儿童读者阅读需求,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广义上的“儿童文学”,则涵盖了“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以及儿童爱听和喜欢读的其他东西。”②本文所讨论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专栏中的作品,同时也包含了一部分以儿童为描述对象、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散文、诗歌。这些作品尽管不是专为儿童读者所写,却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小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后来陆续被研究者收集、整理、出版,作为五四儿童文学建设的成果加以留存。本文也选取了《小说月报》中被收录到浦曼汀、方卫平等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以1921年至1931年《小说月报》关于儿童文学的译介、论说和创作为对象,聚焦于这些关于儿童文学的译着对于儿童文学发生期的贡献和影响,讨论《小说月报》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以及对于今天儿童文学发展的借鉴意义。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之上,运用对比研究,结合童话心理学,论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在形象和主题层面对中国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本章第一节,从形象层面总结了《小说月报》译介的域外儿童文学经典中的三种典型的儿童形象:“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并论述了“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对初创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可贵的艺术范式意义。经过研究,论文认为“苦儿”、“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彰显了独立、活泼、自主的个性,是服务于现代社会人生的艺术形象。本章第二节梳理了《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中的“师者型”父亲形象和“恶母”形象的译介情况,指出它们对于五四时期“弑父”和“母性神话”单一性成人形象世界的补充意义。论文认为,“师者型”现代父亲形象体现了“平等”的现代意识,恶母形象则是亲子精神离乳的独特表现形式。本章第三节,通过整理发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包含着丰富的动物文学体裁,如童话、寓言、动物小说等。论文指出,译介者们对“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拓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主题空间。论文第二章《<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心理学、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等相关理论,探索《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思想意蕴,勾勒了《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发展的线索,并以《小说月报》为样本,管窥192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讨论20年代以《小说月报》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所蕴含的精神传统:它的开放性、复杂的现代性、扎根中国社会现代的、民族的、民间土壤的地气。儿童文学作家纳故融新,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放眼世界,积极拿来,创作出了风格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儿童文学观的碰撞、合鸣。论文第三章《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主要透过《小说月报》,从审美、思想、情感之维总结五四儿童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针对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创作取向,论述五四儿童文学在当代的价值。重新研究和总结五四儿童文学作家努力为时代儿童言说的“现实关怀”、连接儿童与人类文化的广阔视野的文学实践,对于新世纪儿童文学呈现的“娱乐化”、“浅阅读”趋向的反思,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五四儿童文学对爱的深情言说,对“同情、理解、宽容、悲悯、善良”等人类永恒价值的追寻与扞卫,对于阶级、民族、国家的超越,成为了五四儿童文学的精神传统。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丰富和阐释,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背景。儿童文学在五四时期的博爱,十七年时期的爱恨分明,到新世纪文学中的“无力说爱”……这些呼唤着我们重回儿童文学的现代历史,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重新阐释、确证儿童文学种种书写的现代意义、现代价值,构建中国儿童文学最珍贵的精神遗产。本论文主要创新在于:研究《小说月报》的域外儿童文学影响,在资料的梳理外,从“形象”和“主题”的角度研究,考察《小说月报》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儿童形象、成人形象谱系、自然主题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影响,研究角度具有创新性。同时在阐述这些形象和主题的现代性方面有一定见解。第二,讨论《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创作时,不简单作价值肯定和否定,尝试从历史的眼光讨论《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创作的内在张力,试图阐明,五四儿童文学传统是丰富而具有多重面相的存在,论述五四儿童文学传统具有的包容性、多样性、复杂性。同时,运用心理学的视角,来阐释民间文学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从第一手材料出发,来发现“神话”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性,以“成长”为落点,考察儿童文学与促进儿童精神内里成长的关联性。本论文力图分析五四儿童文学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的原因。以历史的、美学的、人文的立场,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回溯纵探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儿童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之间展开历史对话和对勘,从十七年、新世纪儿童文学看五四,发现各个时期儿童文学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并从“人的理想的多维度”层面出发,去阐述和总结各个时期的儿童文学,人的理想既面向民族、国家,亦面向世界、人类,这些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搭建了一个更为宏阔的、多元的价值平台,期待其能够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裨益。

周龙燕[2](2014)在《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中国90年来瞿秋白生平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总结与评述,目的是为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促进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运用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作纵、横两条线的勾勒和铺陈,厘清瞿秋白生平研究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貌;将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放置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深入探讨各个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深层原因,特别探讨中国共产党对瞿秋白的历史性评价与瞿秋白生平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90年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瞿秋白生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评述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年10月-1949年9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起步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在中国最早开始于1921年10月10日《申报》上登载的一篇署名天我(江亢虎)的旅俄通讯,这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早有关瞿秋白报道的史料。该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瞿秋白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第二类,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第三类,瞿秋白的传记文章。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悼念性、纪念性文章,仅有的几篇传记也相当的简明扼要。从总体特征考察,这一阶段在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研究,但其在研究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却不能因此轻忽或低估。理由有三:第一,这段时期见诸于报刊的不带政治色彩的客观报道,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他们是瞿秋白生平研究赖以进行和深入的根本基础;第二,这一阶段距离瞿秋白牺牲的时间不太远,亲人、朋友、战友们撰写的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误记误忆的情况比较少,这些文章的记述真实可信,是瞿秋白生平研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第三,这段时期为瞿秋白写作简明传记的作者多与瞿秋白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对瞿秋白非常了解,他们传记中提供的史料都非常珍贵,对瞿秋白的评价也相对客观,他们的观点对后来者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第二章评述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年10月-1966年5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步入正轨阶段: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分散、零碎走向有一定的体系和规模。1955年中国共产党给予瞿秋白政治生涯的公正、肯定评价给学界的瞿秋白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在此大背景下,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走上现代学术发展的正轨,进入到自觉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杨之华为宣传、研究瞿秋白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瞿秋白生平研究当之无愧的重要开拓者;丁景唐从挖掘和考证瞿秋白生平史料和研究资料开始,逐步走上有系统的瞿秋白研究之路,他所从事的瞿秋白生平史料、资料的整理、研究和考证工作在整个瞿秋白生平研究史中属开创之举,有筚路蓝缕之功。丁景唐也因此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奠基人;这一阶段,温济泽撰写的传记文章较之前更为详细、具体,曹子西、上官艾明还开始了写作瞿秋白传记着作的尝试。凡此种种,说明此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初具规模,但大陆尚未出现整部的、正规的瞿秋白传记。第三章评述“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黑白颠倒的阶段。“文革”十年,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也遭到破坏。瞿秋白因为一篇《多余的话》而被诬陷为“叛徒”,瞿秋白一生历史不断地被诬蔑和抹黑,学界逐步展开的瞿秋白生平研究遭受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在长达十年的“文革”动乱中,声讨瞿秋白的文章主要被收纳在以下材料中:《讨瞿》(彻底搞臭大叛徒瞿秋白资料汇编)(《讨瞿战报》1-14集汇编)(1967年10月由北京政法学院革命委员会出版);《瞿秋白批判集》(《讨瞿专号》汇编)(1968年北京师大革委会井冈红军出版);《讨瞿》1-4集(上海工总司轻工业局文体工业联络站宣传组等单位出版)。这些材料对瞿秋白的批判无非就是歪曲历史事实,对瞿秋白的文章断章取义,进行扭曲和误读,毫无学术价值可言。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年10月一198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重新恢复阶段。“文革”结束后的两年,在“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上的混乱并未消除。学术界也尚未形成健全、正常的学术氛围,瞿秋白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为瞿秋白平反昭雪并给予了新的历史评价。在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逐步恢复并健康成长。在学者们打破思想禁锢、努力的探索和开拓下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回忆、纪念瞿秋白的文字,开始整理成书,编印出版;瞿秋白研究资料集和研究论文集也相继出版;周红兴的《瞿秋白诗歌浅释》、王铁仙的《瞿秋白论稿》等专题研究专着出版;杨之华撰写、洪久成整理的长篇回忆录《回忆秋白》也得以面世;陈云志、王士菁、周永祥等还进行了瞿秋白传记、年谱写作的尝试。在众多学术成果中,陈铁健的《瞿秋白传》和王观泉的《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代表着这一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主要还是处于推到“四人帮”强加在瞿秋白头上的污蔑不实之词,匡正是非,恢复瞿秋白真实的历史形象阶段。第五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年1月-199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蓬勃发展阶段。伴随着纪念瞿秋白英勇就义六十周年、瞿秋白诞辰一百周年等活动的展开,全国掀起一股研究瞿秋白的热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基础上,随着大量原始资料的出版发行,特别是学界关于瞿秋白“左”倾盲动和《多余的话》的评价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瞿秋白生平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一阶段,学界在有关瞿秋白生平的专题性研究方面作出了不少新成绩,出版了多部专论着作,如《从天香楼到罗汉岭——瞿秋白综论》、《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等;在瞿秋白传记写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如叶楠的《瞿秋白评传》、鲁云涛的《瞿秋白评传》、许焕隆的《瞿秋白评传》、许京生的《瞿秋白与鲁迅》等;在瞿秋白年谱编纂方面也取得了大丰收,学界出版了两部瞿秋白年谱《瞿秋白年谱新编》、《瞿秋白年谱详编》,还有一本大事记《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大事记述》。但是,瞿秋白生平研究并未全面展开,尚有许多领域有待开发。第六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年1月-2013年)。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盛阶段。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对瞿秋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给新时期的瞿秋白研究指明了方向。伴随着民国档案资料和其他各种史料被逐步地公布和挖掘,特别是联共(布)中央及共产国际绝密档案资料(二十一卷本《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的出版发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越发清晰、真实的被还原出来,学术界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最新的学术、思想前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瞿秋白生平展开全方位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史实考证方面,丁景唐、丁言模、丁言昭、梁化奎、周一平等一批学者作出了扎实的成绩;在佚文考辨方面,刘小中、丁言模编写的《瞿秋白佚文考辨》问世;在瞿秋白生平专题研究方面,吴之光、张秋实等的研究填补了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空白;在传记写作、年谱编纂方面,由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主持编写的《瞿秋白传》与刘小中、丁言模编着的《瞿秋白年谱详编》分别代表了当下瞿秋白研究界的最高研究水平:《瞿秋白年谱详编》是迄今为止瞿秋白研究界最为详备的一部年谱,《瞿秋白传》则是瞿秋白研究界最为翔实的一部传记。

褚庆立[3](2013)在《转型与守护—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是对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的整体研究,兼及民国时期绘画史撰写的考察。通过对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的意义与价值探究,进而分析其所体现民国美术史的转型状态及其相关撰写问题。郑午昌史学研究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史学研究的转型时期,在史学界诋毁传统成为风气的时空下,依然坚守传统学术之道,努力保全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并试图找寻学术振兴的突破口。《中国画学全史》一书的亮点是以中国文化本位为切入点,直楔中国画学的内部进行撰写。该书纲举目张、条分缕析,内容按编、章、节进行叙述,这与古代编年、纪传、纪事本末诸种不同。其撰写既契合了近代“新史学”的编纂要求,又体现了郑午昌坚持中国传统绘画史学文献的学术思想。该书以一个画家多年的实践经验直指绘画史编写要旨,把对于绘画史的演变及绘画形态的发展变化的阐述,置于中国文化环境的时空背景之下,并以其史学与绘画修养上的双重功力,直指中国画学本体的内部,显示出传统学术的力量与价值。另外,本文力求在当今语境基础上,对《中国画学全史》诸如对四大分期、史料运用、通史体例及其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思辨。对民国时期中国绘画史的撰写状况进行梳理,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历史背景,解读相关中国美术史写作模式,同时找出该着在近代中国画学史研究的价值及局限所在。并且通过对该书的研究,希冀把民国(1912-1949)时期美术史的撰写的特点揭示出来,同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理性研究以及总体把握,进而寻找到契合于绘画史撰写的最佳思路,以期能对当下以及未来中国绘画史学的撰写有所启示。

吉旭[4](2013)在《传奇叙事与生命体验 ——还珠楼主“蜀山”系列仙侠小说研究》文中指出还珠楼主李寿民是我们无法忽略、但又饱受争议的一位作家。其一生创作了40部小说,近1700万字,特别是浪漫奇幻的“蜀山”系列仙侠小说,“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是现代文学史中一笔珍贵的财富。“蜀山”系列仙侠小说以宏大的结构、神驰八极的想象力、博大精深的思想、生命超越的神话意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恢弘壮阔、奇幻无穷的仙魔世界,对后世武侠小说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蜀山”系列仙侠小说以《蜀山剑侠传》为核心,一共包括31部和“蜀山”剑仙相关联的作品,这些作品共同为我们展现了不死的神魔世界,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人生的苦难架构。“蜀山”系列小说以不断预叙的“第三次峨眉斗剑”为分界点,讲述“斗剑”之前故事的小说和“斗剑”之后故事的小说具有“出世”和“入世”的不同倾向。“蜀山”系列小说不断受到“荒诞不经”、“胡编乱造”的批评,这种批评首先来来自于“小说”二字由于概念不清和翻译原因而导致的误读。而中国古代传统小说从开端就有着“幻奇”的特征,“幻奇派”小说理论则更是被认为“中国小说批评的独创”。中国小说固然具有“说教”和“慕史”两大特征,但“传奇”更是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特征。传奇叙事是指具有“尽设幻语”、“作意好奇”的虚幻色彩,构筑奇幻的想象世界,以“无奇不传,无传不奇”的结构模式进行叙述的一种与史传叙事相左的反实录叙事模式。传奇另一方面是一种东西方“异质同构”的,和小说显着不同的文学样式,主人公的行动力出类拔萃但仍属人类范畴,神话原型也可以稍作移位即可存在其中。“蜀山”系列小说具有别具特色的传奇叙事体式:妖化的兵器、法宝,大众化的各种法术,丰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神话原型,而成为了叙述对象的风景胜景更与神话融为一体,具有了诗的意境。一方面表现了“作意好奇”、“无奇不传”的传奇叙事传统,满足读者的审美快感,一方面又是将大量神话原型艺术化展现,契合了读者潜意识中的理想、愿望、向往和恐惧,激发了更强烈的审美享受。“蜀山”系列小说以“复仇”作为推进故事的动力,具有“末日审判”的宗教意味。英雄的成长具有出生、灾难、冒险、拜师、复仇、飞升六个相位,和伴随其中的“人物溯源”、“出生神话”、“宝物护主”、“意外得宝”、“古洞奇遇”、“仙缘偶得”、“罪不容诛”等情节模式。一方面以“传奇”获得读者的惊讶和喜爱,一方面以“神话”获得读者的认同,二者相辅相成、实为一体。而接近俗文学叙事特征的传奇叙事,和“永无穷尽”的结构形式,则最大化了这种审美快感和艺术享受,让小说经久不衰、回味无穷。“蜀山”系列仙侠小说不但以传奇的叙事文本和奇幻的神话原型激起了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而作品最终,通过对生命有限性的焦虑,以艺术家的悲剧意识和苦难精神为依托,深刻地为读者展现了人生的悲剧性体验,并以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的生命哲学,展示了人们在苦难架构中对自身命运不懈抗争,挣脱人生的悲剧性架构的束缚,实现对自身命运的超越,实现对生命极限的超越,具有强烈的神话意识,可以被称为一部“神话的传奇”。

张冬冬[5](2012)在《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选题是以研究战国、秦以降典籍所载古代史书书署制度文献为经,尝试以20世纪以来考古发掘简牍书迹实物的整体作为主体考察材料,主要从①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②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③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④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⑤20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⑥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⑦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⑧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与其书署形制的特点,⑨周代外史(大学)“掌达书名于四方”的“谕书名”教育,同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之间的关系,⑩书署课吏制度中“兼会杂体”与“正文字”对书法史五体并存的影响。等10个方面来探讨和论述:简牍书署制度的存在状况以及对早期中国字体的演变与书法史以及魏晋以降书法“名家流派时代”的决定性意义为主要目的。

张冰[6](2011)在《东野圭吾作品影视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野圭吾,当今日本炙手可热的推理小说家,并因其独特魅力,在亚洲其他国家及地区也带动起一股“东野圭吾”风潮。在东野圭吾的世界中,字里行间碰撞交融着的是善与恶,而读者透过案件看到的是一出出悲欢离合人情冷暖。因其拥有足以产生美的画面和环环相扣的情节,比一般的推理或者悬疑多一点内涵,但又有足够的节奏张力和故事架构,能够满足大众的趣味。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气质,使得东野圭吾饱受影视界青睐,作品先后24次被不同国家及地区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侦探类影视至今没有成型,当代中国式汤川学、马普尔小姐、福尔摩斯仍未出现。但是,以缜密的推理、环环相扣的情节、悬念丛生的故事为依托的国产推理悬疑影视剧已经形成一股风潮。而与日本推理侦探系列占据本国影视题材半壁江山的境况相比,中国影视圈还有许多需要借鉴和学习。本文试以东野圭吾作品改编为蓝本,深入探讨改编理论、文学与影视两种艺术形式的转换以及悬疑推理类影视剧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愿本文能对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研究贡献些微力量,并对今后我国悬疑推理影视的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李晓丹[7](2004)在《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文中指出17-18 世纪,中西双方展开大规模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社会的发展。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涉及到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等方面。从建筑领域来看,中国的园林艺术、家具、瓷器等造型工艺对西方产生重要影响,形成所谓“中国艺术风格”,由此,西方在 18 世纪出现了“洛可可”艺术和自由布局的“自然风景园”、“英中式”园林;同时,中国也接纳了西式建筑,以圆明园西洋楼的创作而达到顶峰。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这一时期的建筑文化交流存在争议,就国内目前状况而言,对中西双方在建筑文化领域交流方面的理论研究始终没有深入展开,存在空白。 本研究结合当时国内外社会历史背景,对 17-18 世纪(中国明清之际)中国建筑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和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 (1)上篇—背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由来已久,本研究以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 17-18 世纪期间中国史、世界史、中西关系以及中国与西方各自政治、文化、经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及探讨,概述了此时期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状况。 (2)中篇—西学东渐中的中国建筑:首先,研究了当时国人对西式建筑的整体认识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并阐明这一时期西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历程,进而分别从教堂建筑、商业建筑、园林及园林建筑等建筑类型入手,对西方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作了深入研究。最后,对建筑的其他方面,如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师队伍组成、建筑画、建筑装饰等方面作了分析。 (3)下篇—中学西传中的西方建筑:这一时期,“中国热”席卷整个西方,对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产生起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园林艺术传入西方,打破了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西方产生了新的园林形式—自由布局的风景园林。本篇通过对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的认识过程的阐述,分别对西方室内装饰的变化、洛可可艺术的产生过程及其与中国建筑艺术的关系、中国园林西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钟锡南[8](2004)在《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对金圣叹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出身,人生经历,悲剧命运及其政治、哲学观念,文学批评理论的思想体系,评点的美学思想及章法、技法,评点思想的现代性,及其评点对后世的影响及不同时期国内外对他的研究状况等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力图客观反映出金圣叹研究的历史图景,使这一课题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出其应有的综合性、开拓性的价值。全文由绪论、正文及结束语等部分构成,具体内容概述如下: 文章较全面地回顾了金圣叹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课题的意义。论述了金圣叹文学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晚明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给晚明社会的文化和文学面貌带来的深刻的影响。金圣叹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心态,及给他带来的悲剧命运。金圣叹有着浓郁的佛禅意识和以辩证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其多维构成的世界观在宗教哲学、社会伦理、历史文化等几个层面得到较全面而具体的体现。金圣叹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包括作家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及读者鉴赏论等几个方面,而以读者鉴赏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作家的创作通过“忠恕格物”、“因缘生法”等创作原则及各种具体创作技法表现出来。金圣叹对文学评点传统有继承也有发展,表现为文学主体意识的加强,对传统观念和文学体裁意识的超越,文学感染力的美学把握,文学表现技巧和方法的揭示,等等。金圣叹有着突破传统的诗文理论,他注重形式结构的诗歌分解说特别引人注目。金圣叹对叙事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最突出之处是其典型性格理论及情节结构理论,这又集中表现在他对《水浒》、《西厢》的批改上。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表现为他具有现代意味的阐释心理、独特的批评视角及“读者精神”。金圣叹文学评点理论对明清文学评点及现代文学批评理论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在国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金圣叹身上有着正反两方面的文学经验和教训,给后人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刘强[9](2004)在《《世说》学引论》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部传世名着,《世说新语》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以《世说》为中心的学术研究也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本文正是在前此研究基础上,系统梳理《世说》学、并借此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研究的一次尝试。 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主要从学术史角度出发,在对历代《世说》研究加以分析、归纳和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世说》学”这一概念,并从称名、分类、形态及系统、历史分期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证。认为《世说》学的研究包括文献、文体、美学、接受、文化及语言等六个分支,其研究形态又历史地形成了版本、校注、评点、续仿等四个独立发展的系统,同时以接受取向的变化为中心,将《世说》学史分成史学期、说部期、小学期、综合期等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对未来《世说》学的发展提出了初步设想。上篇既是《世说》学的总纲领,也是本文进行具体研究的指导思想。 下篇为分论。主要是以《世说》学研究的六个分支为框架,对《世说》进行文献学、文体学、美学、接受学、文化学及语言学的专题研究。这六大分支的厘定,不仅体现了对同一研究对象,可以作认识论的不同区分,同时在方法论上,论文的每一部分亦各有侧重。文献学研究,主要通过对《世说》前源及相关文献乃至具体条目的文献考察和比较,探讨其编撰过程中的文本生成细节和基本编撰体例。文体学研究,是以文体学和叙事学的理论为切入点,在勾勒《世说》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溯其形成之源,正其文体之本,察其续仿之流。美学研究,首先是将《世说》放诸中国美学史的大背景之下,揭示它对于魏晋人物美学体系形成的特殊意义,及其对魏晋人物画风格和理论形成的直接影响,然后,再对《世说》文本在当下审美空间的接受可能性予以现代阐释。接受学研究,主要是以读者为中心,选取南朝、唐、元、明四个历史时期的传播接受个案,展示《世说》在不同时代被读者以不同方式接受的动态流程。文化学研究,先是对《世说》所展现的文化蕴涵进行现象学的梳理,继而从两个不同角度加以探讨,力图展示《世说》深广的文化蕴含。语言学研究,则在描述当代《世说》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两个不同的研究个案。

虞开香[10](2002)在《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不愿改书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秋,已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写作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2年5月,小说陆续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分期登载。当时柯洛索夫曾参加小说的整理工作。据他回忆说,出版社后来出版这部书时,曾托《青年近卫军》编辑部劝说作者考虑更改书名。有人甚至另拟了一些书名供作者参考,如《保尔·柯察金》、《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成长历程》。奥斯特洛夫斯基经过一段时间的再三考虑,最后斩钉截铁地答复出版社:“不,书名决不能改。”于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书

二、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不愿改书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不愿改书名(论文提纲范文)

(1)《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
    第一节 儿童形象范式的确立
        一、时乖命蹇多坎坷:苦儿
        二、坠落凡间的天使:天使儿童
        三、顽性天生缺正端:顽童
    第二节 成人形象的重塑与改写
        一、师者型父亲形象
        二、恶母与缺位的母亲
    第三节 自然母题的生动演绎
        一、动物之歌:非人类中心的生命观照
        二、“儿童与自然”——自然与童心的交融
第二章 《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
    第一节 嬉戏之态 游戏之味
        一、寓顽心于游戏:《小坡的生日》
        二、童诗之趣与游戏之乐
    第二节 纳故融新 扎根民间
        一、民间故事的重述与再创造
        二、神话的借鉴与吸收
    第三节 古典美韵 自成风格
    第四节 现实之痛 成长之伤
        一、孤独之旅——与成人对话受阻
        二、性别之困——女儿身世太凄凉
        三、生命之重——分离与死亡之痛
第三章 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
    第一节 “立国”与“立人”——五四儿童文学的内在张力
    第二节 “娱乐化”——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新维度
    第三节 童年书写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基于成人与儿童关系的思考
    第四节 “爱的哲学”——儿童文学的情感力量
        一、五四儿童文学:爱是人生的行动指南
        二、十七年儿童文学:阶级之爱的凸显
        三、新世纪儿童文学:五四儿童文学精神的照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2)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瞿秋白研究之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10-1949.9)
    第一节 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
    第二节 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
    第三节 简明的瞿秋白传记
第二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10-1966.5)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杨之华的宣传与回忆
    第三节 丁景唐的史实考证与研究
    第四节 传记写作初具规模
    第五节 司马璐与《瞿秋白传》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5-1976.10)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师大井岗红军与《瞿秋白批判集》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10-198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记及年谱写作的新尝试
    第三节 陈铁健与《瞿秋白传》
    第四节 王观泉与《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
    第五节 姜新立与《瞿秋白的悲剧》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1-199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新突破
    第三节 周永祥与《瞿秋白年谱新编》
第六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1-201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吴之光与瞿秋白家世研究
    第三节 张秋实与瞿秋白研究
    第四节 刘小中、丁言模与《瞿秋白年谱详编》
    第五节 王铁仙等《瞿秋白传》
结语
附录:瞿秋白《多余的话》及其研究
    一 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转型与守护—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来源
    二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回顾
    三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四 概念、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一章 困境与因应——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转型基础
    第一节、传统画学的研究状况
        (一) 对待史学文献的不同态度
        (二) 传统画学及其现实境遇
    第二节、国外史着的传入和影响
    第三节、近代画学研究的转型状态
    第四节、转型语境下的郑午昌
第二章 赓续与肇始—民国美术史着作编撰考察
    第一节、民国时期美术史的编撰
        (一) 旧学绪余
        (二) 新史学滥觞
    第二节、主要史着撰写考察
        (一) 治学之道
        (二) 叙述模式
        (三)合编和专题
第三章 守护与变通——《中国画学全史》的本体研究
    第一节、坚守古代画学着述
        (一) 对画学着述的应用
        (二) 对传统史学编撰法的变通
    第二节、内容结构析
        (一) 政教文化的新角度
        (二) 四大分期
        (三) 史料运用
        (四) 通史体例
第四章 比较与权衡———《中国画学全史》得失考
    第一节、史学编撰的独到处
        (一) 编撰方法
        (二) 坚守中国文化的本位
        (三) 等视中西方绘画
        (四) 立足画学本体
    第二节、编撰中的局限
    第三节 分期法的思辨
第五章 启迪与思索——《中国画学全史》对中国美术史撰写的影响
    第一节、科学、科学主义关照史学的利弊
    第二节、进化论史观关照史学的片面性论
    第三节、对其后美术史的影响
    第四节、对当前中国绘画史学编撰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转型之际的郑午昌活动表
附录二、民国时期的中国美术史着作
附录三、建国后的中国美术史着
致谢
作者简介

(4)传奇叙事与生命体验 ——还珠楼主“蜀山”系列仙侠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还珠楼主的“蜀山”世界
    第一节 还珠楼主武侠小说创作概貌
    第二节 武侠小说创作的中止和其他文艺创作活动
    第三节 神魔世界和人间图卷:“蜀山”系列小说
    第四节 “蜀山”系列小说的故事、时间、门派及人物
第二章 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传统:传奇叙事
    第一节 小说概念:从茫然无解到权宜之计
    第二节 中国传统小说显着的“奇幻”特征
    第三节 传奇:从文学形式到叙事模式
第三章 神话与原型:“蜀山”系列仙侠小说的叙事体式
    第一节 兵器、法宝等道具的妖化母题
    第二节 武功技能的退位与法术的大众化
    第三节 剑仙的原型与类型
    第四节 胜境叙述:胜境与神话结合必有诗
第四章 无奇不传:“蜀山”系列仙侠小说的叙事语法
    第一节 仙侠的原动力:英雄召唤与复仇
    第二节 永无穷尽的结构:喧宾夺主的多重补叙
    第三节 传奇的英雄相位与情节模式
    第四节 神话与传奇的俗文学叙事特征
第五章 人生的悲剧与超越:“蜀山”系列仙侠小说的叙事文化
    第一节 原型中心:不死的仙魔世界
    第二节 人生的悲剧性体验
    第三节 生命极限的超越
结语:一部神话的传奇
参考文献
    一、中文理论资料
    二、中文古籍
    三、译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状况概述
    1.2 本研究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1.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
第二章 用简用牍及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综述
    2.1 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
    2.2 简牍年代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2.3 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2.4 用简、用牍制度的起源
    2.5 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
        2.5.1 楚地出土简册年代学综论
        2.5.2 出土战国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早期、中期前段至中期
        2.5.3 出土战国楚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后段至中期偏晚
        2.5.4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晚段竹书的代表
        2.5.5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战国晚期早段至晚期
        2.5.6 系年未能确定或信息不全面的部分战国楚地出土简册
    2.6 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
        2.6.1 战国楚系简牍文字概念的界定
        2.6.2 战国简牍楚系文字字体的书写特征
第三章 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
    3.1 先秦佚籍文献、卜筮祭祷与司法文书等三类写手间的联系及其书署形制特点
    3.2 简牍书署制度中的先秦两汉古佚籍抄件特点
    3.3 文献中书署制度的主体与先秦简牍实物中的签署人
    3.4 周代小学六艺教育中的“书名”传习及书写实物的对应考察
    3.5 包山 M2 楚墓所出土文书类及卜筮祭祷类简文,所见署名分类及战国简牍书署制度的探讨
        3.5.1 包山 M2 楚墓出土文书简简文后署名的分类与书写风格的划分
        3.5.2 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筮祷祠简简文中的署名之分类及书写风格的划分
第四章 秦及两汉时期——简牍书署制度的完成
    4.1 “掌官书以赞治”的周代史官与秦汉衙署府史、胥吏的“史书而仕宦”的传承关系
    4.2 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
    4.3 20 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出土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4.3.1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秦至始皇前期
        4.3.2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秦始皇嬴政至二世时期
        4.3.3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秦与西汉之相交叠时期
    4.4 秦系简牍署书文字实物的时代下限
        4.4.1 秦系简牍文字的专称——“署书”概念的界定与近年来考古所见实物的关系
        4.4.2 秦系简牍署书的书写特点
    4.5 秦汉宦学教本——早期习书的“法帖”
        4.5.1 《为吏之道》作为秦代学吏制度习字教本的文献依据
        4.5.2 《为吏之道》在书写风格及字形结体上同其它秦汉简牍抄件的联系
第五章 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
    5.1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长江流域汉代墓葬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5.1.1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含帛书)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西汉早期至武帝期
        5.1.2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
        5.1.3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东汉早期至东汉晚期
        5.1.4 两汉简牍部分详细系年待公布或无法确定者
    5.2 20 世纪初以来,西北地区汉代边塞遗址简牍(含纸文书)的发现及其简牍学特征
        5.2.1 敦煌汉简部分
        5.2.1.1 1949 年以前,有关敦煌及部分楼兰遗址出土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5.2.1.2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敦煌汉简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成果
        5.2.1.3 1949 年以来,新发现敦煌汉简的发掘与整理
        5.2.2 罗布淖尔汉简部分
        5.2.3 居延汉简部分
        5.2.3.1 1949 年以前,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5.2.3.2 1949 年以来,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图版与释文的整理与研究成果
        5.2.3.3 1949 年以来,台湾对旧居延汉简图版及释文的最新研究成果
        5.2.3.4 新居延汉简的发现与整理工作的进展
        5.2.4 1949 年以来,甘肃省东部——武威地区汉简的发现与整理
        5.2.5 1949 年以后,西域地区于阗、尼雅等地区出土汉简牍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第六章 简牍制度在两汉的形成
    6.1 古代简牍制度文献的比勘、研究与分析
    6.2 从简牍出土实物与文献的比勘,看简牍制度的形成
    6.3 汉代简牍署书体——“八分”的起始年代问题
    6.4 20 世纪以来出土简牍中所载秦汉字书兼法帖:《仓颉篇》书体之研究
第七章 简牍书署制度对名家流派书法时代的决定性影响
    7.1 简牍书署制度对秦汉书法风格的决定性影响
    7.2 简牍缀联与后世书法作品的行款
        7.2.1 简牍缀联与书写顺序
    7.3 史“掌官书以赞治”的化石性标志——简牍书迹行款中装饰性笔画:掠磔饰笔
        7.3.1 问题的提出
        7.3.2 掠磔笔画在两汉简牍书迹中出现的规律
        7.3.3 装饰性掠磔笔划在两汉简牍书迹章法中的作用新探
        7.3.4 “掠磔笔划”的渊源及其与隶变的关系
        7.3.5 书简书牍制度对秦汉其它写件的影响
    7.4 秦汉简牍文书习语与汉代早期草书形成的关系
        7.4.1 西汉早期简牍草书体系年的考察
        7.4.2 简牍文书中习语与简署书体书写草化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三国、两晋及六朝——简牍与纸张的交替时代
    8.1 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
        8.1.1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吴至十六国时期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8.1.2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晋六朝简牍的简牍学特征及类型学分类
        8.1.3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两晋时期无法系年的简牍
    8.2 20 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8.2.1 1949 年以前,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8.2.2 1949 年以来,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8.2.3 1949 年以后,新疆楼兰地区出土简牍的发现与整理工作
    8.3 书署字体在简牍制度探讨上的重要地位
        8.3.1 简牍书署制度的研究对探讨书法艺术基本美学的重要意义
馀论
论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发表的学术专着、论文目录

(6)东野圭吾作品影视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作为素材和蓝本的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理论重解
    1.1 文学与电影的百年姻缘
    1.2 文学与影视叙事手段的异同
    1.3 文学改编影视的方法
    1.4 忠实原着与再创作
    1.5 推理侦探文学影视改编的独特性
第2章 东野圭吾作品与影视改编
    2.1 日本推理小说及推理影视剧的发展脉络
    2.2 东野圭吾的推理世界与独特魅力
    2.3 东野圭吾作品的影视改编
第3章 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的策略与原则
    3.1 忠实原着——《嫌疑人X的献身》
    3.2 再创作——《秘密》法国版本
    3.3 折中派——《白夜行》电视剧版
第4章 不同文化视野中的东野圭吾作品改编
    4.1 推理悬疑影视剧中的东西方差异
    4.2 日剧《白夜行》与韩国电影《白夜行》:菊、刀与槿、竹
    4.3 日、法两版本《秘密》间的民族性格差异:隐忍与浪漫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目录
致谢

(7)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背景
    第一章 绪论
        一、 范围和时间
        二、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水平、存在问题
        三、 研究意义和目的
        四、 研究的方法
        五、 研究框架
        六、 依据的资料
        七、 研究条件
        八、 本文解决问题与后续研究构想
    第二章 百年潮涌 17-18 世纪中西关系
        第一节 文化交流概述
        一、 交流背景
        二、 本质特性
        三、 交流途径
        四、 本质结果
        第二节 争夺“东方黄金”
        一、 捷足先登:葡萄牙、西班牙商人与沿海地区西式建筑的诞生
        二、 荷兰
        (一)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台湾
        (二) 尼霍夫使团
        三、 英国
        (一) 英国东印度公司
        (二)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四、 法国与法国东印度公司
        第三节 传播“上帝福音”
        一、 利玛窦“科学传教”政策
        二、 清政府利用政策
        三、 后果
        第四节 “中国热”及西方对中国的研究
        一、 “中国热”
        二、 西方人研究中国的起点-传教士对中国的研究
        三、 法国皇家学会与英国皇家学会对中国的研究
        第五节 中国人的西访
        第六节 “礼仪之争”
        一、 起因
        二、 过程
        三、 后果与影响
    第三章 西儒东来与开放的中国
        第一节 中国皇帝与传教士
        一、 从相识到赏识
        二、 重用与限制
        第二节 士人与传教士
        一、 晚明士人与传教士
        二、 徐光启与西学
        三、 清初士人与传教士
        第三节 传教士兼国王数学家进入中国宫廷
        一、 背景
        二、 经过
        第四节 传教士艺术家
中篇 西学东渐中的中国建筑
    第四章 中国人看西式建筑
        第一节 第一时期-明末滥觞期
        一、 从澳门到内地
        (一) 耶稣会士介绍的西方建筑知识
        (二) 发展历程
        二、 台湾
        第二节 第二时期-清初发展期
        第三节 第三时期-清中期高潮期
    第五章 教堂建筑和商业建筑
        第一节 教堂建筑
        一、 天主教建筑
        (一) 山雨欲来 基督教建筑传播前哨站-澳门
        (二) 帷幕拉开 天主教建筑进入沿海及内地
        1 上川的草堂
        2 利玛窦的适应政策
        3 天主教建筑在内地的诞生
        (三) 自发求索 天主教建筑深入北京-中、西式教堂建筑交替出现
        1 北京
        2 其他各地
        (四) 黄金岁月 清初天主教建筑以北京为中心的大发展
        1 北京天主堂初具规模
        2 广州的情况
        3 澳门的进一步发展
        (五) 并不衰落的尾声 以北京为中心的进一步发展
        1 北京教堂的扩建与改建
        2 西藏拉萨
        3 澳门
        二、 东正教建筑
        (一) “基督复活”教堂-东正教挤入中国和最早的东正教堂出现
        (二) 北馆-北京第一座东正教堂
        (三) 南馆-俄罗斯侵华活动情报站
        第二节 商业建筑
        一、 最初澳门出现西式建筑
        二、 广州长堤的外国洋行--广东十三行与十三夷馆
        (一) 历史沿革
        (二) 西式商业建筑的出现
        (三) 西式商业建筑建设年代与设计
        (四) 其它西式商业建筑
    第六章 园林及园林建筑
        第一节 西式建筑因素进入中国皇居领域-北京长春园西洋楼
        一、 建造背景
        二、 建造过程
        三、 西洋楼中诸景
        四、 西式陈设与装饰
        五、 伊兰泰和西洋楼铜版画
        六、 风格特点探析
        七、 影响
        第二节 江南私家园林-从《扬州画舫录》分析
        一、 产生的原因
        (一) 文化氛围的宽松
        (二) 由于扬州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成为首先接受西方文明的窗口。
        (三) 扬州经济的发达
        (四) 商人们为了“迎銮”,追求合于“帝意”的心理。
        二、 园林中的西式建筑因素
        (一) 空间
        1 卷十四“石壁流淙”园
        2 卷十二“荷浦熏风”园中“怡性堂”
        (二) 玻璃房
        三、 关于水法和水嬉
        四、 扬州私家园林中受西方影响的特点
        (一) 园主人大部分是富甲天下的盐商及“官商”
        (二) 西式因素比较里零碎
        (三) 西式因素已不自觉的本土化
        第三节 中国引进西方植物
    第七章 建筑其它方面
        第一节 建筑技术
        一、 《古今图书集成》与《四库全书》
        (一) 《古今图书集成》其书
        (二) 关于《四库全书》
        二、 有关建筑技术
        (一) 关于远西奇器
        (二) 泰西水法
        第二节 建筑材料的变化-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
        一、 中国玻璃生产工艺
        二、 玻璃作为建筑材料
        (一) 玻璃窗的使用
        (二) 玻璃器物在室内
        (三) 玻璃画
        第三节 建筑师、建筑画及建筑装饰的变化
        一、 建筑师队伍的多样化
        二、 西方透视学的传入
        (一) 传播过程
        (二) 原因
        1 外因:西方几何学的传入提供了理论基石。
        2 内因
        三、 中国透视画-界画
        四、 一代先师焦秉贞与《耕织图》
        五、 年希尧及其《视学》
        六、 线法画的诞生
        七、 后来之秀郎世宁
        八、 建筑的变化
下篇 中学西传中的西方建筑
    第八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建筑、城市及园林
        第一节 16 世纪末-17 初世纪的滥觞期
        第二节 17 世纪初-17 世纪末的发展期
        第三节 17 世纪末-18 世纪初的加强期
        第四节 18 世纪 20 年代-70 年代的高潮期
        第五节 18 世纪 70 年代-19 世纪初的高潮又起
    第九章 建筑装饰及洛可可艺术
        第一节 中国形象进入西方
        一、 中国丝绸
        二、 陶瓷
        (一) 中国陶瓷西传
        (二) 中西陶瓷艺术的互动
        三、 中国茶叶
        四、 中国壁纸
        五、 中国漆器
        六、 西方人的中国情调
        第二节 陶瓷在建筑中的运用
        一、 建筑用装饰瓷砖的产生
        二、 瓷器陈列室
        (一) 路易十四的瓷器宫
        (二) 瑞典王宫
        第三节 洛可可艺术
        一、 产生背景
        二、 特点与表现
    第十章 中国园林西传
        第一节 关于园林
        第二节 背景
        第三节 过程
        一、 中国园林信息的输入
        (一) 臆想中的中国
        (二) 文字时代
        (三) 图象时代
        二、 中国园林图象资料的第一次西传
        (一) 马国贤其人
        (二) 进宫始末
        (三) 关于避暑山庄铜版画
        1 中国铜版画的出现
        2 避暑山庄铜版画制作
        (四) 避暑山庄铜版画西传
        三、 中国园林图象资料的再次西传
        四、 西方的反应
        (一) 哲学家与政治家
        (二) 文人与画家
        第四节 自然风景园
        一、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产生
        (一) 产生原因
        1 历史根源
        2 经济根源
        3 意识形态根源
        (二) 形成过程
        1 作家与诗人的理论与实践
        2 建筑师的理论与实践
        3 钱伯斯与丘园
        4 公园主题
        5 中国亭
        二、 法国英中式园林
        第五节 中国园林植物的西传
本研究小结
附录 1 明末清初来华意大利传教士
附录 2 图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发表论文
后记与致谢

(8)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金圣叹生活的时代及其世界观的多维构成
    第一节 金圣叹生活的时代及命运悲剧
        晚明政治变故及对文化、文人的影响
        农村经济凋敝、城市商业兴盛
        社会生活、社会风尚的变化
        社会经济变化对文人的影响
        明清之际的哲学脉络
        晚明浪漫文学思潮
        文人风尚
        金圣叹的家庭、出身概况
        “哭庙”案始末
        金圣叹死后遭受的待遇
    第二节 金圣叹的佛禅思维模式
        中国文化佛禅思维的特点
        佛教思维、文学批评与直觉形象思维方式
        金圣叹的佛禅意识
        “人生如梦”观念
        禅宗思维对美学思想的渗透
        二元对立思想
        文学对偶原理的运用
    第三节 金圣叹宗教哲学观世界观的多维构成
        中国古代的宗教意识
        儒释道三教合流趋势
        金圣叹的哲学思想三教融合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思想的人民性
        思想的复杂矛盾性中国叙事传统的历史意识
        金圣叹对稗史地位的提升
        “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叙事结构上对史传的突破
第二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金圣叹的作家创作论
        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心理
        “亲动心”说
        “才子”与“文成于难”
        文学创作中的“因缘生法”论
        “直以因缘生法为其文字总持”
        “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
    第二节 金圣叹的文章本体论
        金圣叹的“才子书”论
        金圣叹“才子书”系列之一:抒情文学
        散文、诗歌理论
        金圣叹“才子书”系列之二:叙事文学
    第三节 金圣叹的文学鉴赏论
        鉴赏中的情感活动
        “以文为戏”
        追求情节的惊险离奇
        阅读心理期待
        对读者鉴赏能力的要求
        鉴赏中的审美愉悦
        鉴赏中的联想和想象活动
        金圣叹鉴赏理论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金圣叹对文学评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对文学评点传统的继承和突破
        文学评点的基本形态
        文学评点史的追溯
        对评点传统的超越
    第二节 金圣叹的文学观念和文体意识
        传统文学观念
        金圣叹的文体意识
    第三节 对写作技巧、行文方法的揭示
        文法的“精严”
        字有字法
        句有句法
        章有章法
        对文本的语言修辞分析
        反讽修辞手法
第四章 金圣叹的抒情文学理论
    第一节 超越传统的诗文理论
        诗歌批评以唐诗为主
        强调诗人的“心地”“学问”
        对传统诗论中“缘情说”的继承
        对灵感特征的描述
        情感的外化:移情
        情景交融
        诗歌接受:审美同情
    第二节 注重形式结构的诗歌分解说
    第三节 金圣叹诗歌创作的文学精神
    第四节 金圣叹的散文评点理论
第五章 金圣叹的叙事文学理论
    第一节 文学虚构与作家的关系
        作家文学创作动机
        对叙述视角的把握
        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处理
        诗词的删除和语言的修改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典型”理论
        典型概念
        典型塑造的历史
        金圣叹的典型说
        人物个性特征
        典型人物的塑造
        人物性格表现的方法
        叙事文学的语言
        人物语言个性化
        宋江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叙事情节间的结构关系
        情节结构的节奏变化
        《水浒》《西厢》的结构特点
        结构的严密性
        结构的有机整体性
    第四节 关于“腰斩”《水浒》、《西厢》
        《水浒传》的删改
        楔子的设置
        金批《水浒》的政治动因
        删除后半部的原由
        腰斩《水浒》体现的艺术观
        《西厢》结尾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第六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现代性
    第一节 具有现代意味的阐释心理及批评视角
        自娱娱人与“发愤作书”
        “格式塔”的建立
        自由阐释意志
        金圣叹自由意志的表现
        金圣叹文学理论的现代性
    第二节 对作家创作心理及“灵感”的解析
        “心闲”的创作情境
        “亲动心”与形象思维
        灵感
        对灵感的把握
        灵感的产生及特征
    第三节 注重对“读者精神”的呼唤
        现代西方文论中的读者接受论
        “金针度人”
        金圣叹文学评点中体现的现代读者精神
        文学接受的读者中心论
第七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影响论
    第一节 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对清代的影响
        对清代评点体制的改变
        对毛宗岗、张竹坡的直接影响
        对其他评点家的影响
        后人对金圣叹的评价
    第二节 金圣叹文学批评研究在国外
        金圣叹对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欧美金圣叹《水浒传》出版及研究概况
结束语 金圣叹留给后人的启示
主要参考书目
金圣叹研究论文总目(截止于2003年)
后记

(9)《世说》学引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绪论 《世说》学整体观
        第一节 《世说》学之称名
        第二节 《世说》学之分类
        第三节 《世说》学之形态及其系统
        第四节 《世说》学之分期
下篇
    第一章 《世说》文献学研究
        第一节 《世说新语》前源文献考索
        第二节 《世说新语》相关文献比较研究
        第三节 《世说新语》条目发微
    附录一 《世说新语》条目取材文献一览表
    第二章 《世说》文体学研究
        第一节 《世说新语》文体考辨
        第二节 《世说新语》文体的叙事学分析
        第三节 《世说》体续仿作品考略
    第三章 《世说》美学研究
        第一节 《世说新语》与魏晋人物美学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美学蕴涵
        第三节 《世说新语》接受美学新探
    第四章 《世说》接受学研究
        第一节 唐前《世说新语》接受考论
        第二节 从《晋书》看唐代的《世说新语》接受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世说》改编剧
        第四节 凌蒙初的《世说新语》鼓吹本考述
    第五章 《世说》文化学研究
        第一节 《世说》文化面面观
        第二节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孝悌之风
        第三节 《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诗学
    第六章 《世说》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当代《世说》语言学研究述略
        第二节 刘淇《助字辨略》对《世说》虚词的研究
        第三节 《世说新语》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不愿改书名(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D]. 郭艺. 苏州大学, 2020(03)
  • [2]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D]. 周龙燕. 扬州大学, 2014(10)
  • [3]转型与守护—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研究[D]. 褚庆立. 南京艺术学院, 2013(12)
  • [4]传奇叙事与生命体验 ——还珠楼主“蜀山”系列仙侠小说研究[D]. 吉旭. 苏州大学, 2013(09)
  • [5]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D]. 张冬冬. 吉林大学, 2012(04)
  • [6]东野圭吾作品影视改编研究[D]. 张冰. 河北大学, 2011(12)
  • [7]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 李晓丹. 天津大学, 2004(03)
  • [8]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 钟锡南.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9]《世说》学引论[D]. 刘强. 复旦大学, 2004(01)
  • [10]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不愿改书名[J]. 虞开香. 语文天地, 2002(02)

标签:;  ;  ;  ;  ;  

为什么奥斯特洛夫斯基不愿更改书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