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Mac 的神话

关于 Mac 的神话

一、关于Mac的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师云扬[1](2021)在《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的教师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促使二语习得情绪研究发生了“积极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外语学习者的积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外语愉悦或外语(英语)课堂愉悦作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体验的最常见的积极情绪之一,可以促进学生外语学习,并在影响学生课堂交际意愿、预测学生学业表现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外语愉悦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包括学习者性格特征、外语水平、外语学习态度等;外部因素包括教师、课堂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师是影响学生外语愉悦主要外部因素。因此,对教师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而现有相关研究中,国外研究成果丰硕,而国内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因素多为教师内在因素,忽略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因素;研究视角多为研究者视角,缺乏师生各自视角及师生对比视角。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本研究采取师生对比视角,选取辽宁省某高中644名师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焦点式写作为主,访谈为辅,系统探讨影响我国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的教师因素。本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1.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的教师因素有哪些?2.这些因素分属哪些类别?各类别占比如何?3.师生对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的教师因素的认识有何异同?原因为何?通过NVivo 11.0软件对与教师相关的530个写作片段进行开放式编码和轴心式编码后发现: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的教师因素共23种,可归属于教师教学技能(30.5%)、教师个性特征(21.7%)、教学内容(20.2%)、教学活动形式(16.9%)、教师支持(10.7%)五大类。从对比视角看,因为英语课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所以师生对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的教师因素的认识基本一致;但在影响程度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教师个性特征方面尤为突出,可从学生学业压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心理特点三方面进行解释。以上结果表明:教师从不同维度、不同程度影响着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且师生对于各类别教师因素的理解不尽相同。本研究为教师建构积极的英语课堂环境提供了重要启示: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展示积极的教师个性、选择熟悉有趣并与学生个人价值相关甚至超越当前价值的教学内容、设计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并与其英语能力相匹配的教学活动、及时给予多种教师支持。但本研究在研究方法、样本数量、数据分析方面仍有局限。今后研究可通过采用混合研究、增加教师样本量、按学生年级和教师教龄对比师生认识等方法,以便更全面地探究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的教师因素。

徐毅飞[2](2021)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疫苗犹豫对接种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疫苗犹豫与接种行为的现状;分析在不同一般人口学资料上预防接种知识、疫苗犹豫与接种行为的差异;明确预防接种知识、疫苗犹豫与接种行为的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索预防接种知识、疫苗犹豫对接种行为的影响,为今后对儿童家长制定预防接种相关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针对来访延边地区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和中心卫生院的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的儿童家长,运用德尔菲法设计开发和汉化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预防接种知识、疫苗犹豫及接种行为等内容。问卷资料录入到电脑进行整理、编码后,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检验水准设a=0.05。结果:(1)预防接种知识量表共3各维度19条目,总信度Cronbach’sα为0.809,预防接种行为量表共2维度14条目,总信度Cronbach’sα为0.802,疫苗犹豫量表共2维度10条目,总信度Cronbach’sα为0.740。(2)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2.95±7.01岁,其中31岁为居多,占10.0%。其中,女性为512人,占74.0%;汉族为457人,占66.0%;有职业者575人,占83.1%;文化程度上大专及以上为478人,占69.1%;居住地为城市者为600人,占86.7%;家庭月收入5000元-10000元者312人,占45.1%;母亲502人,占72.5%;子女年龄小于1岁的家长307人,占44.4%;独生子女家庭571人,占82.5%(3)研究对象的预防接种知识平均得分为13.78±3.28分,预防接种知识各维度中,预防接种证与疫苗分类知识平均得分为4.04±1.25分,对儿童疫苗的认识平均得分为5.53±1.43分,预防接种注意事项平均得分为4.20±1.54分,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中,不同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与孩子的关系和子女年龄在预防接种知识上存在显着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30~35岁、女性、大专及以上、城市、家庭月收入5000~10000元、孩子的母亲和子女年龄在3岁及以上研究对象的预防接种知识得分较高。(4)研究对象的疫苗犹豫平均得分为40.69±4.72分,条目均分为4.07±0.47分,最大值50,最小值23,。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中,根据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和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在疫苗犹豫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30岁及以下、女性、汉族、大专及以上,家庭月收入10000元及以上和母亲的疫苗犹豫得分较高。(5)研究对象的接种行为平均得分为59.79±9.22分,预防接种过程行为平均得分为35.75±4.45分,预防接种行为主动性平均得分为24.03±4.47分;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与孩子的关系和子女年龄在预防接种知识上存在显着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30~35岁、女性、大专及以上、城市、家庭月收入5000~10000元、孩子的母亲和子女年龄在3岁及以上研究对象的预防接种知识得分较高。(6)疫苗犹豫量表得分越高代表疫苗犹豫越低,因此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及其各维度、疫苗犹豫与接种行为及其各维度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r=0.305~0.544,p<0.001)。(7)一般人口学特征中,家长的年龄、民族、居住地、与孩子的关系、子女年龄、家庭结构可以有效解释接种行为,其说明力为28.7%。再进入预防接种知识后更好的预测了接种行为,其说明力增加11.8%。在原有的变量基础上再进入疫苗犹豫后,预测接种行为的说明力再次增加6.1%,所有变量预测接种行为的说明力达46.9%。三个模型的回归方程均有效(p<0.001)。结论:(1)本研究制作的预防接种知识量表、疫苗犹豫量表、预防接种行为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可用于调查延边地区儿童家长。(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和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的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存在显着差异。(3)不同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和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的儿童家长在疫苗犹豫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4)不同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和家庭结构的儿童家长在预防接种行为上存在显着差异。(5)预防接种知识越高、疫苗犹豫越低的儿童家长接种行为越好。(6)预防接种知识、疫苗犹豫、性别、学历、居住地、子女年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儿童家长的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

李青[3](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孙荣廷[4](2021)在《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文中研究指明《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是音乐表演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着作,它旨在以新的角度审视音乐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音乐家提供实用指导。此书涉及可能性和限制因素、练习策略、技法和措施三个部分,讨论了音乐内的策略和音乐外的技术对音乐家演奏和表演水平的提升。第一部分提供了实现卓越音乐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提高练琴有效性和高效性的策略,介绍了针对各式各样表演环境的练习特征,并根据其所依赖的心理学机制来组织练习策略,以生成高效实用的练习方法;第三部分向读者介绍的是多学科层面的前沿技法和提升手段,包括用于提升音乐演奏的运动科学、心理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医学。从生理、心理、药理方面阐释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强调了音乐家身心意义的问题及保护措施;后记则提出了提升音乐表演的未来研究方向。

凌琳[5](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张怡婷[6](2020)在《网络空间中基于指纹分析的用户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空间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交织,加强网络用户识别技术的研究对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意义愈发明显。传统的基于显性标识的网络实体识别技术或者受限于攻击模型无法应用于网络监管领域,或者技术本身容易因标识信息被隐藏或篡改而失效,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指纹分析的网络实体识别技术,通过分析用户使用什么样的设备、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具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和习惯,达到识别用户从而为网络监管、访问控制等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的目的。在网络终端设备指纹识别方面,硬件层指纹识别虽然效果较好,但是无法应用于网络监管领域,亟需研究基于流量分析的应用层设备识别技术;在基于流量应用分类的用户行为识别方面,加密技术尤其是匿名通信技术的普及对流量分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而现有的网络用户指纹识别技术普遍存在因特征来源单一而造成识别效果容易发生抖动,以及识别周期过长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完成了三方面的工作:(1)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交互式流量分析的网络终端设备识别技术。设计基于周期性分析的背景DNS流量识别算法PABDNSIdentification,并以抽取获得的DNS查询中的域名作为特征形成设备指纹,应用k近邻和BP神经网络等经典算法来实现指纹匹配。在24小时至30分钟的时间周期内,均可以实现高效的终端设备指纹识别。(2)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深度学习HDL模型的匿名通信流量应用分类方法。在详细分析Tor系统通信和流量封装机制的基础上,分别基于人工特征选择和基于原始流量深度学习实现流量分类,进而设计了基于混合深度学习的匿名通信流量分类方法,并通过公开数据集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可用于实现面向匿名流量的网络用户行为识别。(3)设计了一种基于流量分析的网络用户指纹识别方法。通过抽取涵盖用户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应用软件和访问的域名等多方面的信息,解决了现有工作仅依赖DNS域名所导致的特征来源单一的问题,可以在较短时间周期内即取得90%以上的用户识别准确率。此外,通过引入高速流量捕获模块、分布式存储/计算框架和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满足高速网络环境下对网络用户在线识别的需求。本文对基于指纹分析的网络用户识别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和识别网络用户、用户使用的终端,以及用户进行的网络行为。与现有工作相比,这些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实用性,可以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李秀[7](2020)在《5G系统终端物理层控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差异化的新型业务应用不断涌现,为了更好地应对该局面,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针对不同的需求提出三大应用场景。由于不同场景系统的实现指标可能相互矛盾,故5G系统提出新的空口技术和工作频段等。物理层作为终端移动通信的重要枢纽,为提升物理层的整体效率,本文通过建立物理层控制(Layer 1 Control,L1C)机制,即在物理层建立管理机制,对物理层各个信道进行统一调度并为高层提供数据服务。本文以以3GPP TS38 R15版本协议为基础,研究了5G系统终端侧的物理层功能,以及协议栈与物理层之间的数据交互,在物理层设计与实现L1C。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对终端侧的物理层主要过程进行研究,包括小区搜索、随机接入、上/下行调度与资源分配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 Quest,HARQ)过程。依据物理层过程的相关性、协议栈功能和状态机原理,将L1C从开机到与基站建立连接划分为5个状态:空状态、小区选择状态、空闲状态、接入状态和连接状态。此外设计了L1C各个状态与协议栈之间的接口原语、交互数据和状态转移方式,使得每个状态的任务既具有独立性也具有相关性,增强了物理层整个程序的鲁棒性。2.设计了终端侧L1C的开发平台,采用通用计算机、多核数字信号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三者联合的开发测试方案。在该平台上以原语为载体针对各状态下L1C的接收原语,设计了详细的处理流程及相应的处理函数,主要包括原语解析过程和信道调度过程。3.在搭建的测试平台上,实现并测试了L1C的功能。基于测试原理构建50个测试例,如小区初搜的正常和异常测试例等,涵盖所有可能的情况,联合协议栈对L1C各个状态下主要功能进行测试分析,经过不断地测试和改进,使得L1C的测试通过率达到100%。测试表明,L1C对接收到的原语进行状态匹配时,只有匹配成功的原语才会调度物理信道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此外,L1C能正确实现各原语的功能,且对异常数据也能做出合理反应,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正确性和协议的一致性。

崔艳英[8](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周静[9](2020)在《并购能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基于支付方式中介与业绩承诺调节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购是企业寻求自身生存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许多企业已经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且在资本市场上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并购同样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并购能力的大小、并购交易的定价以及并购后的经营整合各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本文在研究并购能力和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时深层次的探究了支付方式的中介效应和业绩承诺类型的调节效应,并用实证分析法进行验证,更加深入的剖析了企业并购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往研究并购能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很少有考虑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本文对企业并购理论的相关研究予以充实与扩展。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主成分分析法、多元线性与逻辑回归法研究企业并购能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通过对有关并购能力、支付方式、业绩承诺类型以及并购绩效的文献进行梳理,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协同效应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资源理论和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进行本文论证。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以2015年存在业绩承诺情况下530家完成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14至2018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为指标,利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逻辑、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支付方式在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间的中介作用、业绩承诺类型在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间的调节作用。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二,支付方式在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第三,业绩承诺类型可以正向调节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间的关系,即当企业采用股份补偿,对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的调节作用更强。论文的最后,提出了有关建议,并且也指明了论文不足之处及展望。本篇论文的研究,从企业并购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企业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丰富了并购的相关文献,对企业的并购活动具有指导性意义。

买天春[10](2020)在《《爱尔兰革命,1879-1923》(第五章,第八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指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外交流不断深入。大量国外历史文献译介到国内。在众多翻译成中文的历史文献中,涉及爱尔兰革命的译着较少。在中国图书网和其它网上书店中尚未找到专门介绍爱尔兰革命的译着。2018年8月,本报告作者受西安巴顿万伊传媒有限公司委托,翻译《爱尔兰1879-1923》。该书由北爱尔兰历史学家大卫·乔治·博伊斯编纂,英国伦敦麦克米伦教育出版集团于1988年出版。委托方表示,目前该书尚无中译本发行。该书的翻译颇具实践意义。本报告描述并分析了《爱尔兰革命1879-1923》第五章和第八章的英汉翻译实践过程,并对本次翻译实践做了反思和总结。本报告由引言、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和总结五部分组成。本报告第一章分析了本次翻译实践的意义,介绍了本报告的框架结构。第二章描述了本次翻译任务的相关内容及委托方的要求,分析了源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第三章介绍了翻译实践中背景知识的准备情况,以及翻译工具和平行文本的选择,确定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根据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本次翻译实践的源文为信息性文本,所以采用交际翻译法来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章还呈现了翻译计划和术语表的制定过程以及翻译质量控制过程,并描述了译者、委托方、和同行对译文的评价。本报告第四章从词汇和短语、句子、篇章三个层面描述了本次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并通过案例分析呈现了译者运用交际翻译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报告第五章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分析了本次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翻译实践的可能性。本报告认为:译者严格遵守委托方的要求是本次翻译实践顺利完成的关键;在历史性文献专有名词的翻译中,译者在使用了在译文中加脚注的方法对专有名词进行解释,使译文易于读者理解和阅读;根据交际翻译法,译者将源文中的长难句进行分译或重组,并且在翻译中关注了译文的衔接和连贯,使译文通顺流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分运用了平行文本和背景知识,精确描述了历史事件,准确传达了源文中的信息。

二、关于Mac的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Mac的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的教师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Bases
    2.1 Related Concepts
        2.1.1 Emotion
        2.1.2 Positive Emotions
        2.1.3 Enjoyment and Foreign Language(Classroom)Enjoyment
    2.2 Researches on Foreign Language(Classroom)Enjoyment
        2.2.1 Researches on Foreign Language(Classroom)Enjoyment Abroad
        2.2.2 Researches on Foreign Language(Classroom)Enjoyment at Home
        2.2.3 Evaluation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2.3 Theoretical Bases
        2.3.1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2.3.2 The Control-value Theory
    2.4 Toward a Synthesis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Participants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3.3.1 Focused Essay
        3.3.2 Interview
    3.4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3.4.1 Data Collection
        3.4.2 Data Analysis
    3.5 Summary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Teacher-related Factors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FLE
    4.2 Categorizing Teacher-related Factors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FLE
        4.2.1 Teaching Skills
        4.2.2 Teacher’s Character
        4.2.3 Teaching Content
        4.2.4 Teaching Activities
        4.2.5 Teacher Support
    4.3 Students’and Teachers’Beliefs
        4.3.1 Similarities
        4.3.2 Differences
        4.3.3 Causes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4.4 Summary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Ⅰ Focused Essay for Students
AppendixⅡ Focused Essay for Teachers
AppendixⅢ Interview for Students
AppendixⅣ Interview for Teachers

(2)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疫苗犹豫对接种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理论依据及研究框架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收集资料
    2.5 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学考虑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工具的开发及预调查结果
    3.2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3 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水平及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3.4 儿童家长的疫苗犹豫水平及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3.5 儿童家长的接种行为现状及在人口特征学上的差异
    3.6 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疫苗犹豫和接种行为相关性
    3.7 研究对象接种行为影响因素的分层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4.2 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现状分析
    4.3 儿童家长疫苗犹豫现状分析
    4.4 儿童家长接种行为现状分析
    4.5 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疫苗犹豫与接种行为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B:英文版疫苗犹豫量表与使用授权
附录C:调查问卷
附录D:文献综述 预防接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E:研究工具的开发结果
附录F: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致谢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音乐表演提升指南
    1.1,第I,II和III部分简介
        1.1.1,第一部分:前景和限制因素
        1.1.2,第二部分:练习策略
        1.1.3,第三部分:技法和干预措施
    1.2,提升的潜力
        1.2.1,生理和心理的提升
        1.2.2,管理和克服障碍
    1.3,选择针对个人的提升项目
    1.4,结语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现音乐卓越性的总体审视
    2.1,练习量:十年法则
    2.2,练习的质量
    2.3,卓越音乐的基本特征
        2.3.1,专注
        2.3.2,目标设定
        2.3.3,自我评估
        2.3.4,策略
        2.3.5,大局
        2.3.6,警告
    2.4,音乐卓越的社会心理先决条件
        2.4.1,动力来源
        2.4.2,归因
        2.4.3,自我效能
    2.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管理音乐表演的身体需求
    3.1,调查
    3.2,特殊医学诊断
        3.2.1,结构性疾病
        3.2.2,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3.3,非结构性肌肉骨骼问题
        3.3.1,一般说明
        3.3.2,独奏乐器
        3.3.3,预防伤害的一般建议
    3.4,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衡量音乐表演的提升
    4.1,评估音乐表演的过程
    4.2,音乐的价值
    4.3,测量误差
    4.4,音乐外的因素
        4.4.1,与表演者相关的方面
        4.4.2,环境相关方面
        4.4.3,评估者的特征
    4.5,非音乐因素
        4.5.1,偏见
        4.5.2,表演顺序
    4.6,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乔哈里窗格
    4.7,总结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个人练习的策略
    5.1,个人练习:历史性考察
    5.2,规划和准备策略
        5.2.1,活动选择和组织的策略
        5.2.2,设定目的和目标的策略
        5.2.3,时间管理策略
    5.3,执行策略
        5.3.1,排练策略
        5.3.2 把练习分散在一段时间里的策略
        5.3.3,公开表演的准备策略
    5.4,评估策略
        5.4.1,评估的必要性
        5.4.2,流程评估策略
    5.5,元策略
        5.5.1,关于策略的知识
        5.5.2,策略的控制和调节
    5.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记忆音乐的策略
    7.1, 记忆:结构和一般建议
        7.1.1,结构
        7.1.2,一般性建议
    7.2,音乐的记忆
        7.2.1,死记硬背
        7.2.2,记忆视觉信息
        7.2.3,用耳朵记忆
        7.2.4,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想象的声音
        7.2.5,开发并运用概念记忆
        7.2.6,歌唱家的记忆策略:将词与曲结合起来
    7.3,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体能
    9.1,背景
    9.2,长期运动
    9.3,临场运动
    9.4,与音乐家合作的研究
        9.4.1,长期运动与音乐表演
        9.4.2,临场运动与音乐表演
        9.4.3,学生的主观回应
    9.5,给音乐家的指导原则
    9.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亚历山大技法
    10.1,亚历山大技法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
    10.2,亚历山大技法与科学
    10.3,普通人群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10.4,对音乐家的研究
        10.4.1,生理学研究
        10.4.2,行为研究
    10.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着作和期刊文章
    音乐期刊文章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生理性自我调节:生物反馈和神经反馈
    11.1,生物反馈
    11.2,生物反馈与音乐表演
    11.3,神经反馈
    11.4,神经反馈与注意力
    11.5,神经反馈与放松
    11.6,音乐家的神经反馈与表演提升
        11.6.1,增强注意力
        11.6.2,抵达演奏的巅峰
    11.7,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心智技能训练
    12.1,放松
    12.2,心智排练
        12.2.1,心智排练简介
        12.2.2,唤起的符号和图象
    12.3,针对特定的表演情况使用和开发心智技能
        12.3.1,表演前的常规活动
        12.3.2,专注
        12.3.3,理想的表演状态和模拟
    12.4,运用心智技能进行长期学习,并为表演做准备
    12.5,总结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1,表现力的本质
        13.1.1,关于表现力的常见误解
        13.1.2,来自实证研究的观点
    13.2,一种新颖的方法: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2.1,关于有的用教学策略的标准
        13.2.2,透镜模型
        13.2.3,认知反馈
        13.2.4,认知反馈研究
        13.2.5,认知反馈方法的通用性
        13.2.6,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13.3,结论
    致谢
    注释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药物与音乐表演
    14.1,作为精神运动性任务的音乐表演
        14.1.1,焦虑对精神运动性表演的影响
    14.2,药物种类
        14.2.1,生活型药物
        14.2.2,处方药
        14.2.3,违禁药物
    14.3,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结语:展望提升音乐表演品质的愿景
附录 培养天才音乐家的新路径——评《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
    引言
    一、音乐表演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二、音乐家的成才新路径
        1, 重要的不是练习,而是如何练习
        2,提升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3,影响表演的限制性因素
    三、多学科联合对音乐表演的价值
        1,提高音乐表演能力的现代科学方法
        2,新学科技术的联合参与
    四、译者翻译心得与研究浅思
        1,中英文表达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成语、多意词以及引申含义的翻译
        3,音乐表演研究文献翻译中的跨学科术语
        4,跨学科音乐文献翻译对译者素质的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价值
        (三)实践价值
    三、相关概念
        (一)超智儿童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五)其他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三、总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调研设计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一)信效度分析
        (二)研究伦理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智力理论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三、教育公平理论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四、政策制定理论
        (一)理性决策理论
        (二)公民参与理论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一)选拔机制
        (二)培养方式
        (三)师资建设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一)俄罗斯
        (二)美国
        (三)韩国
    四、总结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四、总结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三)影响因素分析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四、总结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一)政治可行性
        (二)经济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三、优化培养环节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四、加强教育管理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五、完善保障机制
        (一)经费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法律保障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特色与创新
    三、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后记

(6)网络空间中基于指纹分析的用户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网络终端设备识别技术
        1.2.2 网络流量应用分类技术
        1.2.3 网络用户指纹识别技术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非交互式流量分析的终端设备识别
    2.1 问题描述与攻击模型
    2.2 终端设备指纹的生成
        2.2.1 DNS流量中域名信息的抽取
        2.2.2 基于周期性的背景DNS流量识别
        2.2.3 特征提取与指纹生成
    2.3 终端设备指纹匹配方法
        2.3.1 基于k近邻的指纹匹配方法
        2.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指纹匹配方法
    2.4 实验验证
        2.4.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2.4.2 评价指标
        2.4.3 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流量应用分类的网络用户行为识别
    3.1 问题描述与攻击模型
    3.2 Tor流量分析和特征提取
        3.2.1 Tor通信和流量封装机制
        3.2.2 流量特征提取和筛选
    3.3 Tor流量应用分类方法
        3.3.1 基于人工特征选择的应用分类
        3.3.2 基于原始流量深度学习的应用分类
        3.3.3 基于混合深度学习的应用分类
    3.4 实验验证
        3.4.1 实验数据集
        3.4.2 评价指标
        3.4.3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流量分析的网络用户指纹识别
    4.1 问题描述与攻击模型
    4.2 网络用户指纹的生成
        4.2.1 高速流量捕获
        4.2.2 应用识别及处理
        4.2.3 特征提取与指纹生成
    4.3 网络用户指纹识别方法
    4.4 实验验证
        4.4.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4.4.2 实验结果
        4.4.3 分析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7)5G系统终端物理层控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和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2章 5G系统物理层资源与过程概述
    2.1 5G系统物理层资源的特征分析
    2.2 物理层过程分析
        2.2.1 小区搜索过程
        2.2.2 随机接入过程
        2.2.3 上/下行调度与资源分配
        2.2.4 HARQ过程
    2.3 物理层控制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终端物理层控制的功能设计
    3.1 终端物理层控制的状态设计
        3.1.1 状态机原理
        3.1.2 接口原语设计原理
        3.1.3 物理层控制的状态转移设计
    3.2 物理层控制的接口原语设计
        3.2.1 NULL态的接口原语设计
        3.2.2 SEL态的接口原语设计
        3.2.3 IDL态的接口原语设计
        3.2.4 ACC态的接口原语设计
        3.2.5 CON态的接口原语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5G系统终端物理层控制的DSP实现
    4.1 终端物理层控制硬件开发平台
    4.2 物理层控制的功能模块实现
    4.3 物理层控制的DSP实现
        4.3.1 NULL状态的实现
        4.3.2 SEL状态的实现
        4.3.3 IDL状态的实现
        4.3.4 ACC状态的实现
        4.3.5 CON状态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5G系统终端物理层控制功能的测试分析
    5.1 终端L1C的开发环境分析
    5.2 NULL态的测试分析
    5.3 SEL态的测试分析
    5.4 IDL态的测试分析
    5.5 ACC态的测试分析
    5.6 CON态的测试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内容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8)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并购能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基于支付方式中介与业绩承诺调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并购能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1.2.2 并购能力对支付方式的影响
        1.2.3 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1.2.4 业绩补偿承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1.2.5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并购能力
        2.1.2 并购绩效
        2.1.3 支付方式
        2.1.4 业绩承诺
    2.2 理论基础
        2.2.1 组织学习理论
        2.2.2 协同效应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企业资源理论
        2.2.5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并购能力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2 并购能力、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间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2.1 并购能力对支付方式影响的理论分析
        3.2.2 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3.2.3 支付方式在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间中介效应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3 业绩承诺在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间调节效应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的选择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中介变量
        4.2.4 调节变量
        4.2.5 控制变量
    4.3 模型构建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3.1 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间关系的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5.3.2 并购能力与支付方式间关系的逻辑回归结果分析
        5.3.3 并购能力、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间关系的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5.3.4 业绩承诺类型在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间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爱尔兰革命,1879-1923》(第五章,第八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2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2.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2.2.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2.1 Text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2.2.2 Lexical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2.3 Syntac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3 Requirements from the Entrusting Party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3.1 Before Translation
        3.1.1 Preparation fo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3.1.2 Translation Tools and Resources
        3.1.3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3.1.4 Translation Theory
        3.1.4.1 Text Typology
        3.1.4.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3.1.5 Translation Plan
        3.1.6 Glossaries of Terms
    3.2 While Translation
        3.2.1 Process Description
        3.2.2 Quality Control
    3.3 After Translation
        3.3.1 Proofreading
        3.3.1.1 Self-Proofreading
        3.3.1.2 Peer-Proofreading
        3.3.1.3 Supervisor-Proofreading
        3.3.2 Evaluation to the translation
        3.3.2.1 Peer-Evaluation
        3.3.2.2 Self-Evaluation
        3.3.2.3 Evaluation from the Entrusting Party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Difficulties on Lexical Level
        4.1.1 Annotation
        4.1.2 Omission
        4.1.3 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4.2 Difficulties on Syntactic Level
        4.2.1 Division
        4.2.2 Reconstructing
    4.3 Difficulties on Textual Level
        4.3.1 Cohesion
        4.3.2 Coherenc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Refle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5.2 Problems Unsolved
    5.3 Implic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es
    Appendix 1:Glossaries of the Terms
    Appendix 2:Source Text
    Appendix 3: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关于Mac的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的教师因素研究[D]. 师云扬.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疫苗犹豫对接种行为的影响[D]. 徐毅飞. 延边大学, 2021(02)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4]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D]. 孙荣廷.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5]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6]网络空间中基于指纹分析的用户识别技术研究[D]. 张怡婷. 东南大学, 2020(02)
  • [7]5G系统终端物理层控制的设计与实现[D]. 李秀.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8]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9]并购能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基于支付方式中介与业绩承诺调节效应研究[D]. 周静.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10]《爱尔兰革命,1879-1923》(第五章,第八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买天春.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关于 Mac 的神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