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经济发展的关键——制度​​创新

大西北经济发展的关键——制度​​创新

一、大西北经济开发的关键——制度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彭迪云,王玉洁,陶艳萍[1](2021)在《中国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度与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在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全国282个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泰尔指数法测度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此外,通过系统动态GMM方法实证检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和财政支出均等化程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观测后期,南部沿海、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影响因素对八大综合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作用差异较大。据此,应从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优化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

范晓鹏[2](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陈璐[3](2021)在《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水利现代化建设分阶段分地区稳步推进,自东部部分省市率先探索实践起,到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其在治水理念、基础设施、技术手段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而从整体来看,各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程度不同、指标之间不协调、短板效应影响明显,建设现状与发展目标尚存一定差异。因此,开展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及短板分析,对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明确水利现代化内涵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7项指标的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基于云模型分析了其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利用阻碍度模型对各省水利发展短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升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横向区域对比了 2018年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通过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聚类,31个省份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北京、上海、江苏以及天津,其水利现代化程度最高,已达到Ⅳ-级;第二梯队中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为Ⅲ+级,梯队内部包含三个层次,重庆、山东以及浙江等地更加偏向于Ⅳ-级,贵州、山西以及河北等地处于Ⅲ+级中位水平,陕西、甘肃以及黑龙江等地占比达该梯队的61.54%,其水利现代化水平更加偏向于Ⅲ-级;第三梯队仅包含西藏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为Ⅲ-级。(2)从五大维度分析了 2018年省域水利现代化差异。水生态修复滞后与水管理能力差异是导致省域水利现代化仍存在不均衡的主要因素,省域间差异性明显,水生态修复整体水平较低,仅8个省域位于平均线以上。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治理及水安全保障方面,各省域间评价结果相差较小。(3)从纵向年度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发展趋势。水利现代化建设特征由2011年的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变化为均衡发展,等级聚集度逐渐增高,各省域间水利现代化水平差距逐步缩小,41.93%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部分省份的水生态修复与水管理能力指数出现回弹,表明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增长仍属于依靠增强水安全保障力度与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的粗放型增长,而非全要素提升的集约式增长。(4)基于障碍诊断模型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并提出了提升策略。水生态修复滞后是我国各省域水利发展普遍面临的短板,水资源控制是东北、京津冀、西北地区的突出短板,水环境治理滞后是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较突出的短板,水管理能力低下对水利发展的阻碍作用暂无明显的地区差异。并结合各区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别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提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为提升我国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水平提供一定的支撑。

宋丁丁[4](2021)在《我国区域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研究》文中认为

苏亚超[5](2021)在《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扶贫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三西”是指甘肃河西、以甘肃定西市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以及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改善这一地区“苦瘠甲于天下”的贫困面貌,甘肃省虽先后开展了“兴西济中”和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等一系列扶贫项目,但皆因资金、物资、人力等方面问题而后劲不足。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在知悉这一情况后,批准了由甘肃省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针对“三西”连片贫困区域一同协商策划的扶贫项目,并于1983年正式启动。依据“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两年巩固提高”的基本规划,各地在能源、林草、农业、水利、智力教育、移民、产业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党政领导责任制,至1992年顺利完成了十年预期目标。因此,本文以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的发展进程着手,主要从背景、实施策略以及所产生的成效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探析。“三西”地区在二十世纪开展的这项以解决群众温饱为目的、大规模的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活动,在解决“三西”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增强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当时实现区域现代化建设、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大战略决策。

付锦[6](2021)在《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门槛回归分析》文中认为

尼玛拉姆[7](2021)在《西藏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这种发展速度以可视化的角度来看年均增速达9.6%,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现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促使中国经济发展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充分发挥自身固有优势激发内需潜力的转变。政府支出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对经济进行调控,进而影响消费大环境和内需潜力,这便使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影响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对内需的依附作用逐步增强,依托国内市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让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财政支出宏观层面的规模和微观层面的结构直接作用于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地方财政的本质规定性决定了地方政府拥有调配和调剂资金的权限,并且借助强有的影响力,长期调节着经济与内需之间的动态关系。因而,在内循环为主的大势之下,有必要研究地方政府支出活动与内需之间的长效影响关系,本文把研究这种影响关系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细化至西藏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上,并根据现实发展状况,阐明和检验政府支出活动对扩大内需所起到的作用程度,依此提出更具有西藏特点区域特色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步骤分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依据开题报告时的写作内容,在后期论文撰写中详细阐明选题依据,研究内容的框架,甄别研究方法的选择,简要说明创新和不足之处。通过查阅和判辩大量国内外图书资源,文献资料为前期开题准备和后期的论文写作打下扎实参阅文献的基础,使选题变得更加有理有据,并按照研究内容划分国外、国内的顺序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类综述。第二部分,基于凯恩斯学派和古典经济学派从“挤出效应”与“挤入效应”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运用各种图形、表格直观形象展现历年财政支出规模现状、结构现状,利用1990-2019年西藏居民人均消费和居民消费率数据分析居民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四部分,依据凯恩斯乘数理论,最先通过探究大西北地区1990-2019年的宏观数据来研究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对居民消费所产生的实质作用状况,继而再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把研究范围缩小到西藏与大西北四省份对比分析,使研究结论与建议更具有地区特性,更具有实践价值。所有的检验使用个体效应模型并依据最终的实证结果,提出政府支出活动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改善消费大环境等方面提出更具有西藏特性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大西北地区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具有显着的挤入效应,在大西北各省中西藏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小。从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角度得出:人均经济性支出对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人均社会性支出对居民人均消费性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而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无影响。财政支出结构从西藏与大西北四省份的对比分析的回归结果得出:西藏人均经济性支出对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影响最为显着;大西北各省的人均社会性支出对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大西北各省维持性支出同样跟面板数据分析的结论一样,对居民消费没有影响。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规模上,因西藏自身财政自给率极其有限,中央财政支持是西藏社会经济稳定有序发展的命脉所在,故中央需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地方政府通过多渠道科学有效地提高财政自给率。在结构上,政府支出活动应与民心之所向问题紧密相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因地制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白慧林[8](2021)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该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近几年来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之间科技创新能力差距日益凸显,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带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主成分—相关分析法,对初始指标进行定量筛选,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0—2019年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最后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以发明专利授权量为被解释变量,以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人力资本水平、企业数量、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区位差异较为明显,东部沿海地区一直居于首位,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紧随其后,沿海地区之间差异较小,但与内陆地区差异较大,尤其是大西南、大西北地区。第二,区域内部存在着科技创新能力不均衡的问题,其中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内部差异较大。第三,八大综合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时序变化明显,东部沿海地区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在稳中求进,其中大西南区域、长江中游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升,黄河中游发展相对稳定,东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所下降。第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不同区域影响其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所差异。文章最后结合对八大综合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比较研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明确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定位,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间合作,缩小区域间、区域内差距。第二,因地施策,提升落后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第三,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第四,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王晶晶,焦勇,江三良[9](2021)在《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技术进步方向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1978~2017》文中提出研究目标:考察中国技术进步方向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趋势。研究方法:采用Dagum基尼系数与分解法研究中国技术进步方向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技术进步方向的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技术进步总体上呈现资本偏向,偏向程度增速由快转慢,部分地区已出现劳动偏向;资本偏向程度区域差异不断扩大,加剧了资本和劳动所有者之间及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间净差异自2003年开始成为主要部分。研究创新:基于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揭示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分布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并分析动态演进趋势。研究价值:为区域科技创新战略提供借鉴,为高质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视角。

松吉初[10](2021)在《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与旅游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潘古城是《四川黄河文化保护弘扬规划》中的核心支撑点,具有重要的文旅战略地位。近年来,在大规模的旅游开发热潮下,作为城市文化特色的古城空间没有得到重视和保护,城镇风貌由统一的传统历史肌理发生了重大转变,并产生了诸多空间异化问题。此外,古城旅游发展长期处于九寨沟-黄龙旅游圈的阴影之下,每年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从此经过,却没有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对于松潘古城这样一个古老的多民族的边疆城市社会,有必要进行历史城市空间建构与变迁的反思,由此建立传统与现代汇融的思路,延续历史剖面,重塑城市风貌,优化城市空间,提升松潘古城的城市旅游形象。本文通过文献整合、实地调研以及空间分析等方式,对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与空间特色,以及旅游发展背景下古城空间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依托历史剖面理论,全面梳理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历程,并归纳为“秦汉氐羌民族原生空间”、“唐朝汉藏边疆军事空间”、“宋元茶马经济空间”和“明清人文复合空间”四大变迁历程;其次,通过民国时期松潘古城城垣街道图复原图,解析松潘古城的山水空间、政治管理空间、军事防御空间、文化礼制空间、商贸经济空间、宗教空间等的布局特征,总结其空间营造特色与智慧。之后,对松潘古城旅游开发以来造就的空间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文化断层化、空间破碎化、风貌同质化、业态单调化等空间问题是其亟待消除的威胁。最后,本文以黑川纪章的共生城市理论为导向,提出了松潘古城空间的旅游重构策略。首先,明晰了松潘古城旅游重构中应达到的五大共生目标,即历史与现实共生、局部与整体共生、城市与自然共生、多元文化共生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生。其次,从“复原历史剖面,延续城市记忆”、“织补边界肌理、重构城墙定位”、“构建垂直景观体系”等三个层面提出了松潘古城空间的旅游重构策略。

二、大西北经济开发的关键——制度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西北经济开发的关键——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度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研究方案设计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研究方法
        1.熵权法
        2.基尼系数法
        3.泰尔指数法
    (三)评价模型的设定与变量选取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gini)
        2.经济发展水平(pergdp)
        3.城镇化率(urban)
        4.财政支出均等化程度(equexp)
    (四)研究范围
    (五)数据来源
三、实证评价与分析
    (一)全国整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测算结果
    (二)八大综合经济区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1.总体估计结果分析
        2.分地区估计结果分析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1.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2.优化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乡村公共服务短板
        4.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水利现代化概述
        2.1.1 水利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2.1.2 水利现代化内涵研究
        2.1.3 水利现代化建设体系
        2.1.4 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
        2.2.3 系统评价理论
    2.3 评价方法及模型
        2.3.1 确权方法
        2.3.2 云模型
        2.3.3 障碍诊断模型
        2.3.4 最小方差法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3.1 评价框架研究
    3.2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选取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评价指标设置
    3.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3.3.2 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检验
        3.3.3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3.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模型
        3.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 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模型
        3.4.4 评价准则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测度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预处理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变异系数法计算权重
        4.2.2 熵权法计算权重
        4.2.3 客观组合权重
    4.3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横向区域分析
        4.3.1 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聚类分析
        4.3.2 五大功能模式现代化水平分析
        4.3.3 综合区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分析
    4.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纵向年度分析
        4.4.1 基于省域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4.4.2 基于五大功能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及提升策略
    5.1 水利现代化阻碍度模型
        5.1.1 阻碍度模型
        5.1.2 基于最优值的阻碍度模型
    5.2 省域水利现代化障碍因子诊断
    5.3 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
        5.3.1 基于最小方差法的阻碍模式分析
        5.3.2 单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3 双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4 三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5 四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4 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扶贫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准备工作
        (一)研究方法
        (二)准备工作
第一章 “三西”建设的背景
    第一节 “三西”地区的基本状况
        一、自然状况
        二、社会历史状况
    第二节 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与“兴西济中”
        一、河西商品粮基地
        二、“兴西济中”
    第三节 “三西”建设决策的提出
第二章 1983 年至1992 年“三西”建设决策实施
    第一节 “三西”地区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甘肃开展“两西”建设
        二、宁夏西海固地区实现“三条路”并走
    第二节 “三西”建设决策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三年停止破坏(1983-1985):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
        二、五年解决温饱(1986-1990):移民和支柱产业建设
        三、两年巩固提高(1991-1992):构建党政领导责任制
第三章 1983 年至1992 年“三西”建设决策的实施成效
    第一节 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
    第二节 促进了“三西”地区各业发展
        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二、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三、区域性支柱产业开始形成
    第三节 增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一、坚持宗旨,为人民办实事
        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三、团结一致,动员全社会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西藏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论文结构安排
        1.2.3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财政支出相关概念界定
        2.1.2 居民消费概念界定
    2.2 研究综述
        2.2.1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2.2.2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
        2.2.3 文献评述
        2.2.4 研究发展趋势
第三章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分析
    3.1 理论依据
        3.1.1 公共产品理论
        3.1.2 瓦格纳法则
        3.1.3 消费理论
    3.2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分析
        3.2.1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分析
        3.2.2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分析
        3.2.3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第四章 西藏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4.1 财政支出现状分析
        4.1.1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4.1.2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4.2 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4.2.1 居民消费规模分析
        4.2.2 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第五章 西藏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5.1.1 理论模型
        5.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1.3 实证分析
    5.2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2.2 实证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
        6.1.2 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居民消费
    6.2 政策建议
        6.2.1 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提高地方财政自给率改善消费环境
        6.2.2 调整经济性支出结构,创造消费增长点
        6.2.3 合理分配财政社会性支出,促进资源使用公平
        6.2.4 提高行政管理支出效用,促进居民消费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8)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研究
    2.1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
    2.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2.2.1 科技创新内涵
        2.2.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2.3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4 理论基础
        2.4.1 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基础
        2.4.2 科技创新理论基础
    2.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构建
    3.3 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3.3.1 基于主成分-相关分析的指标定量筛选方法
        3.3.2 科技创新基础维度指标体系
        3.3.3 科技创新投入维度指标体系
        3.3.4 科技创新产出维度指标体系
        3.3.5 科技自主创新维度指标体系
        3.3.6 科技创新效益维度指标体系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四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4.1 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测算
        4.1.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1.3 评价方法
    4.2 区域间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4.2.1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横向比较分析
        4.2.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纵向比较分析
第五章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5.1 变量选取与解释
        5.1.1 被解释变量
        5.1.2 解释变量
    5.2 模型建立
    5.3 相关性检验
    5.4 实证回归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2.1 充分发挥各区域优势,加强区域内外合作
        6.2.2 因地施策,提高落后地区科技创新能力
        6.2.3 发挥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2.4 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技术进步方向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1978~2017(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数据
    1.技术进步方向测度
    2.技术进步空间分析
    3.指标及数据处理
二、技术进步方向的多维特征
    1.要素替代弹性的计算结果
    2.技术进步方向的计算结果
    3.技术进步方向区域分布特征
三、八大综合经济区技术进步方向区域差异及来源
    1.区域内差异
    2.区域间差异
    3.差异来源及贡献
四、八大综合经济区技术进步方向差异的动态演进
    1.全国整体技术进步方向的分布动态
    2.八大综合经济区技术进步方向的分布动态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0)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与旅游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国家战略导向
        1.1.2 社会背景:城市空间更新的“文化导向”
        1.1.3 理论背景:旅游研究的“空间转向”
        1.1.4 现实背景:松潘古城空间重构和旅游发展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整合法
        1.4.2 空间分析法
        1.4.3 实地调查法
        1.4.4 对比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1 空间重构
        2.1.2 历史剖面理论
        2.1.3 共生城市理论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研究述评
3 历史时期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研究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历史沿革
    3.3 松潘古城空间变迁历程
        3.3.1 秦汉氐羌民族原生空间
        3.3.2 唐代汉藏边疆军事空间
        3.3.3 宋元茶马互市经济空间
        3.3.4 明清多元人文复合空间
    3.4 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小结
4 松潘古城的空间规划特色解析
    4.0 山水空间
    4.1 政治管理空间
    4.2 军事防御空间
    4.3 商贸经济空间
    4.4 文化礼制空间
    4.5 宗教空间
    4.6 松潘古城空间特色小结
5 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松潘古城空间利用研究
    5.1 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松潘古城空间肌理分析
        5.1.1 边界肌理
        5.1.2 街道肌理
        5.1.3 建筑肌理
    5.2 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松潘古城空间功能置换分析
        5.2.1 遗产空间置换为游览空间
        5.2.2 居住空间置换为商业空间
    5.3 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松潘古城商业业态布局分析
        5.3.1 城墙周边商业业态分析
        5.3.2 中轴线商业业态分析
        5.3.3 三大旅游购物街商业业态分析
    5.4 旅游发展背景下松潘古城空间的现状问题与潜在威胁
        5.4.1 文化断层化
        5.4.2 空间破碎化
        5.4.3 风貌同质化
        5.4.4 业态单调化
6 共生导向下松潘古城的旅游重构策略研究
    6.1 共生导向下松潘古城的旅游重构路径推导
        6.1.1 共生导向下松潘古城旅游重构的基本目标
        6.1.2 共生导向下松潘古城的旅游重构路径
    6.2 共生导向下松潘古城的旅游重构策略探讨
        6.2.1 复原历史剖面,延续城市记忆
        6.2.2 织补城墙肌理,重构城墙定位
        6.2.3 构建垂直景观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大西北经济开发的关键——制度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度与对策建议[J]. 彭迪云,王玉洁,陶艳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D]. 陈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我国区域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研究[D]. 宋丁丁. 西华大学, 2021
  • [5]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扶贫战略研究[D]. 苏亚超.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6]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门槛回归分析[D]. 付锦. 江西财经大学, 2021
  • [7]西藏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 尼玛拉姆. 西藏大学, 2021
  • [8]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白慧林.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9]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技术进步方向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1978~2017[J]. 王晶晶,焦勇,江三良.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04)
  • [10]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与旅游重构研究[D]. 松吉初.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大西北经济发展的关键——制度​​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