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新城——广州的“浦东新区”

南沙新城——广州的“浦东新区”

一、南沙新城——广州的“浦东新区”(论文文献综述)

贺韵竹[1](2020)在《城市化进程中公交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公交是面向大众的公益性运输服务系统,它基于覆盖整个城区的线路网络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出行服务。由于单位运量的资源占用率低,城市公交具有缓解道路拥堵,减少交通环境污染,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城市及其经济产业发展的作用。然而,过去30年在城市化与机动化交织重叠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小汽车保有率高速发展,大城市的市区范围一扩再扩,城市公交的发展与运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公交的覆盖区域需及时有效地跟进,以满足大范围内多样化的公交出行需求,结果导致公交运营成本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城市公交作为公益事业,票价受政府管制,公交运营者无法基于成本-价格原理调整票价,结果导致公交公司入不抵出,持续严重亏损。为维持公交公司的正常运营,政府多采用拨款补贴的方式帮助公交公司减少赤字。但是,随着亏空的增多,政府需要持续不断地增加补贴金额。由于财政负担日趋沉重,政府的财政补贴常常不到位、不及时。因此,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有必要创新公交服务的运营模式,丰富公交服务的商业形态,增加公交公司的运营收入,减少政府对公交的财政补贴,实现城市公交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研究。首先,针对公交需求过疏的后城市化地区提出新式需求响应公交运行模式。基于过疏地区公交出行需求的动态变化特征和乘客支付意愿,构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优化公交线路的发班时刻表和动态票价。为求解模型实施数值分析,基于遗传算法设计求解算法。案例分析的计算结果表明,与常规公交运营模式相比,新式响应公交模式可提升运营者的收益,降低乘客的总出行成本,改善后城市化地区公交的服务水平,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中需求过疏地区公交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针对公交线路密集的中心城区提出公交公司与快递公司协同的城市配送新模式。基于公交首末站的空间分布与线路的发车频率、快件配送需求的空间分布与时间窗要求、货车配备成本与额定载运量等,构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优化公交车与快递货车协同配送时的配送方案,确定快件选择的运输车辆(公交车和配送货车)、起运时间与运输路径以及配送货车的运行方案。为利用模型进行数值验证,基于蚁群算法设计求解算法。在案例分析中,以向97个需求点的配送为例,分别求解协同配送和配送货车单独配送模式下的配送方案。通过比较两种方案的差异,验证协同配送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敏感度分析确定在公交配送单价不同时,公交公司收入的波动情况。最后,基于城市化进程中地价不断上升引起的公交场站选址面临的难题,提出公交场站选址及场站与周边土地协同开发的场站建设运营新模式。基于公交车入场行为、公交线路延伸决策、土地商业开发利益与居民居住选址及消费行为,分别构建公交导向式场站选址模型和政府主导式场站选址模型,求解两种选址模式下公交场站的空间位置及规模、公交线路开设及延伸方案、土地开发后各地块地价及为公交运营者和政府带来的收益。基于大连市的实际数据实施的案例研究表明,公交导向式场站建设运营模式可增加土地财政的收入和公交运营者的收益,提升偏远地块的公交出行可达性,改善部分中心城区人口的居住密度。一体化开发场站及周边土地有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使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型向多中心型转变。本论文分别进行了公交服务的经济类商业模式、运营类商业模式和战略类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研究成果有助于公交运营者多样化其服务模式,增加运营收益;有助于城市政府获得额外的土地财政收入,减少对公交的财政补贴;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公交出行质量,促进公交行业乃至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奠定了动态公交发车间隔与浮动票价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公交与货车协同开展城市配送的理论依据,丰富了公交场站建设运营的理论方法,在理论上扩展了城市公交服务的市场范围和运营模式。

余卉[2](2016)在《中国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两者相互影响又彼此制约,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原始动力,而城镇化则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城镇化和工业化良性互动实现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地域广阔,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不同,东中西三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情况具有较大差异,因此研究我国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性的时空演变能帮助我们从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客观认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规律。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秉承科学有效的原则分别选取了评价指标对城镇化和工业化进行衡量,建立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模型,采用我国2002—2014年城镇化和工业化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全国样本对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状况做了一个总体层面的分析,再从分区域横向比较的角度对三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水平不高,近十几年来一直处于勉强协调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未能形成较好的协同发展状况,这在早期是由工业化不足所致,近年来导致这种失衡的原因已逐渐转变为城镇化发展的滞后。就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化发展重点还应放在城镇化规模的扩张上,兼顾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而工业化发展要重在质量的提升,目标要放在提升人均分享到的工业化成果上。第二,区域层面上看,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互动的协调状况基本呈现东部高于中部高于西部的状况,东部地区处于初级协调水平,中西部地区勉强协调,造成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互动不佳的原因具有区域差异。由于同区域省份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而且研究者经常将同一区域的省份进行对比。因此本文基于分区样本,对东中西三区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区内省际分析。区内分析来看,东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度具有很大的省际差异,各省发展不均衡,各省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度随时序变化较平缓,发展趋势不一,省际差异有逐年变大趋势。中部地区各省耦合协调水平省际差距较小,各省发展相对均衡,从时间序列来看,各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度变化较大,大体呈现逐年提高势态。西部地区各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水平较不均衡,各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度发展路线曲折震荡,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耦合协调度省际差距逐年变大。最后,本文引申出对应的政策含义,东部地区核心在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应主要走以大城市为主导的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工业化发展重点应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中部和西部地区应重点提升工业化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要在壮大现有城市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工业化方面要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规模以上产业集群,吸引更多劳动力就业。西部地区应当努力建成地区特色鲜明、综合承载能力强、城市功能完备的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群。工业化方面,基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可以适当降低工业化发展速度。

杨新华[3](2015)在《分工演变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献梳理发现,尚未有学者将分工原理与演化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探讨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农村经济主体对适应的追求是农村城镇化的原生动力,改善其适应能力的技术进步是农村城镇化的次生动力,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城镇化的辅助动力,基于市场需求的农村经济结构变迁是农村城镇化的自组织动力,政府以不可或缺的他组织动力而出现。据此提出了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议。

邬登悦[4](2014)在《中国新城发展过程与类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在快速城市化的洪流中发生了巨变,产生了各种形态特征的新城市空间,也带来了社会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城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不断升温,中国城市实践正在创造一个有别于西方的新城概念。新城开发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模式,既有城市发展的一般性,又有区别于一般城市发展的独特性,其发展背景、成长方式与过程、特征、类型及趋势都有着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文章关注中国新城建设特殊的转型背景,从整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分析新城发展的阶段变化,并总结目前新城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重点对新城个体类型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试图展望中国现阶段新城发展方向。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新城建设是在全球化、市场化、分权化与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受资本驱动建设发展起来的。在针对中国新城的整体特征研究上,文章发现: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卫星城镇、工业城镇建设后,中国新城有两大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到2000年的新城建设酝酿阶段与2000年之后第四波城市化中的新城快速扩张阶段。而在新城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管治等方面的冲突矛盾。在针对新城的个体研究上,通过对目前各类城市新空间的归纳总结,文章根据新城的内涵及形成的内部机制,将其分为产业新城、大学城、城市新区\新CBD以及建设项目配套新城四大类型。研究发现(1)产业新城一般经历了三次转型,它是众多开发区后期发展的必然趋势;(2)大学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1998年到2004年的大规模建设起步阶段以及2004年后的理性建设阶段,目前,配套完善化、高新产业集约化、服务业多元化的内涵式建设正成为中国众多大学城的发展重点;(3)城市新区、新CBD的发展阶段也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早期对外开放后设立城市新区、新CBD的探索阶段,二是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下的城市新区、新CBD建设热潮阶段。这类新城成为我国许多大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途径之一;(4)建设项目配套新城在我国主要分为空港新城和高铁新城两类,其建设历程可分为早期的大规模项目建设,以及后期的各类服务配套建设。

王成芳[5](2013)在《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但关于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土地利用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国内相关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较薄弱。广州近十多年来轨道交通发展迅猛,现已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通过轨道交通引导城市格局和空间形态转变的指导思想初现端倪,沿线站点地区联合开发方面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具备当前中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下的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的典型特征和共性问题。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以广州市现有开通运营的110个地铁站点周边用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基础调研和相关深入研究,从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探索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优化策略,以期为未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周边用地优化调控提供相关建议,也为国内其他大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提供相关实证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与交通互动反馈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的相关建设实践或实证研究进行解析,并从理论基础、实践借鉴、研究视角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构建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研究的框架,此外还结合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历程解析城市轨道站区优化的趋势与挑战,为后文实证研究及优化对策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是本论文的研究核心,主要结合广州既有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展开实证调研,通过实地踏勘摸查,采集第一手数据,基于城市设计视角解析站点地区空间要素,并基于GIS空间分层的思路构建站区GIS综合数据库;同时,充分利用GIS平台及各种空间统计分析,从不同空间尺度(城市尺度和站点街区尺度)展开多维度实证研究------从社会维度分析站点网络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耦合关系,从经济维度分析站点网络与城市基准地价的关系,从空间维度分析不同类型站点地区用地空间布局和不同时期典型站点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等,针对广州既有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下一步提出用地优化对策提供有力的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的重要延伸与拓展,基于轨道站区具备节点和场所的双重特性,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相关优化对策,建议打造与城市公共中心高度耦合的轨道网络体系,构建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站点分类体系将交通节点和城市节点融为一体,提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触媒通过站区场所营造从多个维度将城市轨道交通站区优化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并结合广州市既有轨道沿线站点土地利用进行反思或提出优化建议。

程慧[6](2013)在《基于开发区的中国“边缘城市”发展 ——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美国,继居住郊区化(the suburbanization ofAmerica)、商业郊区化(the malling ofAmerica)之后,大量服务业就业岗位向郊区扩散,功能完善的边缘城市逐步形成。边缘城市已成为当前西方郊区化的新趋势,是发达国家大都市区多中心发展的新形式。目前,尽管国外的边缘城市仍然处在发展之中,但有关边缘城市的探讨已趋于成熟,也出现不少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然而,国内对此类城市体的关注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层面上,现有研究对边缘城市的阐述和介绍尚显不足,这直接导致实证研究的受限;实证分析层面,学者们大多参照国外边缘城市的概念与特征来识别中国的“边缘城市”,对中国“边缘城市”的界定标准尚无定论。同时,对中国“边缘城市”的发展特征也仅是基于单个城市的概括,并未做出系统总结与归纳。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区导向的城市郊区化发展步入新阶段,许多大城市的开发区在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指引下面临转型与再开发,呈现向功能完善的“边缘城市”转型的发展态势,一种全新类型的具中国特色的“边缘城市”正在或已经形成。中国开发区导向的“边缘城市”与国外边缘城市存在着许多共性,深入研究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动力机制以及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建构中国“边缘城市”的界定标准,并借鉴国外边缘城市的发展经验,将有效地引导中国“边缘城市”与大城市区域的整体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西方边缘城市的产生背景、概念与内涵、类型及界定标准等,然后对国外边缘城市的主要特征与动力机制加以评述,对中国“边缘城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一些大都市区域的发展阶段与制度背景,提出对中国“边缘城市”的理解,并借鉴国外边缘城市的发展经验,对中国“边缘城市”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作出展望。其次,对开发区导向的中国特色“边缘城市”展开研究。基于边缘(edge)和城市(city)两个关键词的本质内涵,提取中国“边缘城市”的主要研究要素,结合若干大城市开发区的实证案例,试图总结开发区转型发展下所形成的中国“边缘城市”的主要特性,初步探讨中国“边缘城市”的界定标准。然后,选取广州南沙作为研究案例,探讨在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中,南沙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动力机制。同时,将其与中国“边缘城市”的界定标准进行对照,与国外边缘城市的特征进行比较,进一步探究南沙作为雏形阶段的中国开发区导向的“边缘城市”具备的一些特性。需要指出的是,南沙的未来发展将不会止于广州的“边缘城市”,随着区域环境与政策的改变,南沙将继续朝着更高层次迈进,成为大珠三角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最终走向大珠三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最后,文章结合国外边缘城市发展的主要经验及中国特殊的发展背景与阶段,对南沙未来发展的策略与重点提供一定引导,对南沙与广州发展的联系提出相关建议。同时,初步总结出基于开发区的中国“边缘城市”的范式,并对中国“边缘城市”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其他基于开发区的“边缘城市”的培育和发展,为中国大城市的多中心发展形式及大城市区域的理性蔓延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王远景[7](2013)在《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也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演进。随着全球性的信息和技术革命,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社会正步入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文明时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信息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血液”和“润滑剂”。为了应对信息化的冲击,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模式。新的时空观念和信息化城市形态出现,扩展与延伸了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理论。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产业发展、功能组织、空间形态和社会活动等变化,将推进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调整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也是缓解城市问题的重要动向,信息技术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机遇。研究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和特征,是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前提基础。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将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分为城墙束缚时、城墙消失后和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进行历史再现,据此分析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然后对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动向进行分析,广州城市规划在思路理念、职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和用地布局等方面的变化。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城市规划成为主导因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凸显。最后,结合前文分析,重点论述了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和趋势。在信息时代,信息流强化了广州城区、组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空间结构网络化,城市之间形成复杂的依赖与竞争关系。产业布局转移,带动城市空间形态扩散及中心区功能升级。在电子商务影响下的企业经营空间虚拟化,而办公空间可以更加自由灵活。网络购物兴起对传统商业产生部分替代效应,促使广州一些传统商业的倒闭或转型。新型的多功能商业业态得到发展机会,城市商业形态多元化转变。信息流对居民的交通出行产生部分替代效应,同时使物流交通增加,推动了物流园区的建设。城市用地更加混合与兼容化,网络产生的各种虚拟空间与物质空间叠加,城市功能空间将更加复合。

刘祝斌[8](2013)在《国家级南沙新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12年9月,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兰州新区之后的国家第六个、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南沙新区晋升为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与长三角的浦东新区,环渤海的滨海新区一样,珠三角的南沙新区承担着国家战略布局新的历史使命。南沙新区的谋篇布局、发展规划直接决定了发展成果。本文以南沙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果为参照,国内外先进城市和地区的经验为借鉴,结合南沙的特点和条件,运用公共政策相关理论分析了适合南沙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对南沙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问题尤其是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首先,本文分析了南沙的发展历程,以番禺市(区)南沙镇——广州南沙建设指挥部——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新区为时间主线,对不同时期南沙的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发展成果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南沙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指出了南沙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由于经过数次调整,缺乏统一规划和上级支持,导致产业定位不准确、总体发展相对缓慢,南沙新区发展战略亟待调整并以法律形式固化。其次,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领先城市或南沙追赶目标城市的发展经验,尤其是南沙新区明确提出的追赶目标香港和新加坡,结合南沙自身优势条件,提出了区位优势强化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港航产业高端化发展战略、绿色崛起战略、开放合作战略等总体发展战略和城市功能定位要依托产业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体现前瞻性,视野广阔,兼顾其他区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最后,在对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分析研究和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借鉴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目标与举措的政策建议,包括:创新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完善通关制度,改革创新土地制度,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加强金融政策支持,打造自主创新人才高地,探索教育国际合作发展新模式,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和服务模式,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发展平台,推进绿色发展。

郭红雨,蔡云楠[9](2007)在《中国“现代新城运动”解读》文中认为在分析中国现代新城运动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新城运动的内涵特征,并结合实例论述了现代新城的类型特点,最后提出了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期望对风起云涌的新城运动有所帮助。

袁朱[10](2007)在《国内大都市圈产业布局规划与实践及对北京产业空间调整的启示》文中提出

二、南沙新城——广州的“浦东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沙新城——广州的“浦东新区”(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化进程中公交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公交自身层面
        1.2.2 产业层面
        1.2.3 城市层面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1.3.1 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结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市化
        2.1.1 城市化的定义及演化过程
        2.1.2 城市化的推进模式
        2.1.3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2.1.4 中国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2 城市公交
        2.2.1 城市公交的定义及规划运营主体
        2.2.2 城市公交运营模式分类
        2.2.3 城市公交规划
        2.2.4 城市公交规划原则
        2.2.5 城市公交收益来源
        2.2.6 中国城市公交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2.3 企业的商业模式
        2.3.1 商业模式的含义
        2.3.2 商业模式的分类
        2.3.3 商业模式创新
    2.4 本章小结
3 新式需求响应公交服务模式及其发车时刻与票价优化研究
    3.1 新式响应公交的概念描述
    3.2 新式响应公交的发车时刻与票价确定问题
    3.3 新式响应公交发车时刻和票价优化双层模型
        3.3.1 上层模型
        3.3.2 下层模型
    3.4 新式需求响应公交优化模型算法设计
    3.5 案例分析
        3.5.1 实例数据
        3.5.2 新式响应公交计算结果
        3.5.3 新式响应公交与常规公交比较分析
        3.5.4 政策建议
    3.6 本章小结
4 公交车与货车协同的城市快件配送
    4.1 公交与货车协同的快件配送服务模式设计
    4.2 公交与货车协同配送方案优化
    4.3 公交与货车协同配送路径优化模型
    4.4 公交与货车协同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求解算法
    4.5 案例分析
        4.5.1 实例数据
        4.5.2 求解结果及分析
        4.5.3 敏感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城市化进程中公交导向开发式的公交场站建设与运营研究
    5.1 公交导向开发式场站建设与运营模式设计
    5.2 公交导向开发式的公交场站选址及规模优化问题描述
    5.3 模型构建
        5.3.1 模型假设
        5.3.2 模型要素的计算方法
        5.3.3 政府主导模式场站选址模型
        5.3.4 TOD模式场站选址模型
    5.4 案例分析
        5.4.1 数据介绍
        5.4.2 求解算法
        5.4.3 政府主导模式下场站的建设方案
        5.4.4 TOD模式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5.4.5 政府主导模式与TOD模式下的结果比较
        5.4.6 政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内容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3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理论框架
    3.1 城镇化
        3.1.1 城镇化的概念
        3.1.2 我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3.2 工业化
        3.2.1 工业化的概念
        3.2.2 我国工业化发展特征
    3.3 内在机理
        3.3.1 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3.3.2 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机制
        3.3.3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内涵
4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4.2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协调模型
    4.3 基于全国样本的耦合协调分析
        4.3.1 我国耦合协调总体分析
        4.3.2 区域耦合协调对比分析
    4.4 基于分区样本的耦合协调分析
        4.4.1 东部各省份耦合协调分析
        4.4.2 中部各省份耦合协调分析
        4.4.3 西部各省份耦合协调分析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致谢

(3)分工演变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的文献梳理
    (二)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的评价
三、农村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一)农村经济主体对适应的追求是农村城镇化的原生动力
    (二)技术进步是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次生动力
    (三)制度创新是农村新型城镇化的辅助动力
    (四)农村经济结构变迁是农村新型城镇化的自组织动力
    (五)政府行为是农村新型城镇化的他组织动力
四、农村新型城镇化策略
    (一)创新农村城镇化制度,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持续性适应能力追求的需要
    (二)促进现代农业的专业化分工
    (三)促进农产品加工与制造业的专业化演进
    (四)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
    (五)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均等化供给
    (六)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推进智慧城镇建设

(4)中国新城发展过程与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化的第四波
        1.1.2 企业家城市的发展战略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2.1 新城相关概念
    2.2 新城研究进展
        2.2.1 国外新城研究进展
        2.2.2 国内新城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第三章 中国新城发展的历程
    3.1 中国新城建设的背景
        3.1.1 全球化
        3.1.2 市场化
        3.1.3 分权化
        3.1.4 城市化
    3.2 中国新城建设的发展历程
        3.2.1 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卫星城镇建设
        3.2.2 新城建设酝酿阶段
        3.2.3 新城建设迅速拓张阶段
    3.4 新城发展存在问题
        3.4.1 建设过度与空间无序扩张
        3.4.2 社会结构的不合理
        3.4.3 应对新城管理的挑战
第四章 新城类型和发展
    4.1 新城分类
    4.2 产业新城
        4.2.1 发展历程
        4.2.2 实证研究——无锡新区
    4.3 大学城
        4.3.1 发展历程
        4.3.2 实证研究——南京大学城
    4.4 城市新区/新CBD
        4.4.1 发展历程
        4.4.2 实证研究——广州珠江新城CBD
    4.5 建设项目配套新城
        4.5.1 建设概况
        4.5.2 实证研究——北京顺义新城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研究发现
        5.1.1 中国新城发展历程
        5.1.2 中国新城的主要类型
    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轨道交通
        1.2.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
        1.2.3 用地优化的内涵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与结构
    1.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二章 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研究领域及现状特征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动态
        2.2.1 轨道公交与城市土地利用互馈关系研究
        2.2.2 TOD发展溯源及在中国的引介历程
        2.2.3 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实证量化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研究框架的构建
    3.1 理论基础: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理论理念
        3.1.1 建筑学科相关领域
        3.1.2 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3.1.3 相关理论的启示
    3.2 实践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相关建设实践启示
        3.2.1 深入民心的“指状规划”——丹麦哥本哈根
        3.2.2 高度融合城市公共中心的轨网体系——日本东京
        3.2.3 有机联系的TOD走廊——美国阿灵顿R-B段
        3.2.4 凸显城市公共效应的轨道站点——新加坡
        3.2.5 以步行和轨道站点为核心的空间一体化——中国香港
        3.2.6 典型城市经验借鉴与启示
    3.3 研究视角:“两个尺度+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框架
        3.3.1 轨道站区空间要素解析与梳理
        3.3.2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解读站区空间要素
        3.3.3 轨道站区空间要素综合数据库框架
        3.3.4 基于“两个尺度+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思路
    3.4 技术支撑:基于GIS平台的轨道站区综合数据库
        3.4.1 面向城市设计的GIS技术及相关研究
        3.4.2 主要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3.4.3 基于“空间分层”思路构建站区GIS综合数据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面临的趋势与挑战
    4.1 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历程与总体特征
        4.1.1 现状概况与发展历程
        4.1.2 现状总体特征与国内外典型大城市比较
    4.2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的宏观背景与需求
        4.2.1 国内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
        4.2.2 轨道交通引领广州城市空间格局转变初现端倪
        4.2.3 广州规划策略对站区用地优化提出刚性需求
    4.3 综合效益最大化是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的必然趋势
        4.3.1 促进联合开发提升站区经济效益
        4.3.2 倡导站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
        4.3.3 重视轨道站区的社会文化效益
    4.4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
        4.4.1 广州轨道交通线路网络体系尚待完善
        4.4.2 轨道站区用地开发缺乏有效分类指导
        4.4.3 站区用地开发与城市更新亟待统筹协调
    4.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广州轨道站区空间特征剖析
    5.1 社会维度:现状站点网络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耦合分析
        5.1.1 相关概念厘定及数据来源
        5.1.2 广州城市公共中心现状概述
        5.1.3 城市公共中心与现状站点网络的空间叠合分析
        5.1.4 不同线路站区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叠合分析
        5.1.5 轨道站区用地公共性分析-----以新旧市级公共中心为例
        5.1.6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5.2 经济维度:现状站点网络与基准地价的对应关系解析
        5.2.1 基准地价定义及数据来源
        5.2.2 现状站点网络与商业基准地价关系
        5.2.3 现状站点网络与住宅基准地价关系
        5.2.4 轨道交通对基准地价的影响分析----以海珠区为例
        5.2.5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5.3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基于街区尺度的广州轨道站区空间特征剖析
    6.1 空间维度(一):不同类型轨道站区用地空间布局解析
        6.1.1 不同线路轨道站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解析
        6.1.2 基于混合度指数的站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 15 个站点为例
        6.1.3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6.2 空间维度(二):不同时期典型站区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6.2.1 长寿路站:轨道站点引导老城“针灸式”更新
        6.2.2 客村站:轨道站点催化单位社区的逐步瓦解
        6.2.3 体育西站:受制于产权约束的另类TOD开发
        6.2.4 典型站区空间发展演变特征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策略思考与建议
    7.1 宏观层面:打造与公共中心紧密耦合的TOD走廊
        7.1.1 建构轨道站区与公共中心的耦合评价体系
        7.1.2 强化轨道交通走廊沿线用地开发控制
        7.1.3 对广州地铁 4 号线沿线用地的重新审视与优化建议
    7.2 中观层面: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轨道站点分类
        7.2.1 对城市轨道站点分类的梳理与思考
        7.2.2 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站点分类建议
    7.3 微观层面:以轨道站点为触媒的街区场所营造
        7.3.1 将“城市触媒”引入站区场所营造
        7.3.2 运用“城市针灸”激发站区活力
        7.3.3 构建空间一体化站点街区
        7.3.4 探索疏密有致的站区空间收放
        7.3.5 挖掘站点地区文化底蕴和个性
        7.3.6 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方法的效能
    7.4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论文主要数据分类及相关来源
附录2 基准地价数据库建立步骤
附录3 案例站点用地现状及三维GIS模拟
附录4 相关设计实践*-----南海新交通 1 号线六站点上盖(周边)建筑概念性方案
    1 规划背景
    2 规划重心解读:基于节点与场所特性对站点周边用地优化调控
    3 与城市公共中心耦合的“金玉文化走廊”
    4 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站区用地布局优化
    5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用地空间形态调控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6)基于开发区的中国“边缘城市”发展 ——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内容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3.4 概念界定
        1.3.5 关键概念辨析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边缘城市研究进展与述评
    2.1 美国郊区化的发展与边缘城市的出现
        2.1.1 边缘城市的产生背景
        2.1.2 边缘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2.1.3 边缘城市的类型
        2.1.4 边缘城市的界定标准
    2.2 国外边缘城市的主要特征与动力机制
        2.2.1 北美
        2.2.2 欧洲
        2.2.3 其他地区
    2.3 中国“边缘城市”的相关研究
        2.3.1 “边缘城市”概念的引介
        2.3.2 中国“边缘城市”的实证分析
        2.3.3 对边缘城市现象的反思与批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发区导向的中国特色“边缘城市”的发展
    3.1 中国城市郊区化的演变阶段与“边缘城市”的类型划分
        3.1.1 中国城市郊区化的演变阶段
        3.1.2 中国“边缘城市”的类型划分
    3.2 开发区转型发展下的中国“边缘城市”形成
        3.2.1 中国“边缘城市”的研究要素提取
        3.2.2 中国“边缘城市”的研究案例选择
    3.3 基于开发区的中国“边缘城市”的特性分析
        3.3.1 空间区位
        3.3.2 职住关系
        3.3.3 产值
        3.3.4 开发区的转型与再开发
        3.3.5 其他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广州南沙为例的中国“边缘城市”实证探讨
    4.1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概述
    4.2 南沙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动力机制
        4.2.1 依托乡镇的起步探索阶段(2000 年以前)
        4.2.2 产业先行的快速成长阶段(2001 年-2004 年)
        4.2.3 以产促城的加速提升阶段(2005 年-2009 年)
        4.2.4 服务跟进的转型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4.3 现实图景:广州的“边缘城市”
        4.3.1 南沙与中国开发区导向的“边缘城市”特性比较
        4.3.2 南沙与国外边缘城市的特征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沙发展策略研究及开发区导向的中国特色“边缘城市”的培育
    5.1 国外边缘城市发展的主要经验
    5.2 南沙发展成为“边缘城市”的策略研究
        5.2.1 区域发展策略
        5.2.2 内部发展策略
    5.3 基于开发区的中国“边缘城市”的一些建议
        5.3.1 基于开发区的中国“边缘城市”的基本路径
        5.3.2 基于开发区的中国“边缘城市”的发展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主要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7)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资料来源
    1.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1.1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2.1.2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2.1.3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
    2.2 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相关研究
        2.2.1 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特征
        2.2.2 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
    2.3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广州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3.1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3.1.1 城墙束缚期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3.1.2 城墙消失后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3.1.3 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3.2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3.2.1 城市空间四周扩张,有“摊大饼”之嫌
        3.2.2 功能布局较混乱,空间格局不美观
        3.2.3 单中心圈层式结构还存在
        3.2.4 重大功能项目选址缺乏整体考虑
        3.2.5 生态格局弱化,缺乏开敞空间疏导
    3.3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
        3.3.1 自然环境限制城市扩展方向
        3.3.2 国内外区域环境的多元化影响
        3.3.3 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空间分散
        3.3.4 政府政策的主观调控
        3.3.5 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3.6 社会生活变化的深度影响
        3.3.7 历史文化的多元化引导
    3.4 小结
第四章 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4.1 广州城市信息化发展与特征
        4.1.1 广州城市信息化发展历程
        4.1.2 广州城市信息化发展内容
        4.1.3 广州城市信息化发展特征
    4.2 广州城市规划的信息化提升
    4.3 广州近几年的城市规划分析
        4.3.1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4.3.2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
        4.3.3 广州东部山水新规划
        4.3.4 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
        4.3.5 广州南沙新区规划
    4.4 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规划特征
        4.4.1 规划理念:智慧发展,人文回归
        4.4.2 职能定位:区域扩大,信息枢纽
        4.4.3 空间结构:优化提升,组团状,多中心
        4.4.4 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现代服务
        4.4.5 用地布局:集约增长,适度混合
        4.4.6 公共设施:信息化和智能化
    4.5 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机制
    4.6 小结
第五章 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5.1 信息技术对广州城市空间的影响过程
    5.2 区域空间结构网络化
        5.2.1 融入全球经济系统和世界城市网络体系
        5.2.2 珠三角区域网络化结构
        5.2.3 区域交通设施和信息枢纽的强化
    5.3 产业布局转移与城市空间扩散
        5.3.1 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主导增长
        5.3.2 产业空间转移,二、三产业分化聚集
        5.3.3 产业布局推动城市空间扩散与功能提升
    5.4 电子商务推动城市商业空间转型
        5.4.1 企业经营空间的部分虚拟化
        5.4.2 城市商业空间的替代效应
        5.4.3 城市商业形态多元化转型
    5.5 城市交通的替换与物流交通增强
        5.5.1 居民交通出行的信息化替换
        5.5.2 物流交通增加,推动物流园区建设
    5.6 城市功能空间的虚拟化与复合化
        5.6.1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虚拟化
        5.6.2 城市用地混合与功能空间复合
    5.7 广州未来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5.8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国家级南沙新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创新及不足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理论阐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国家级新区的含义
        2.1.2 城市功能定位的含义
        2.1.3 发展战略的含义
        2.1.4 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关系
    2.2 相关理论
        2.2.1 区域开发战略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产业布局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的现状
    3.1 南沙区(南沙开发区)概述
        3.1.1 南沙区(南沙开发区)的由来
        3.1.2 南沙区的产业发展
        3.1.3 南沙区(南沙开发区)功能定位的发展历程
    3.2 南沙新区发展的 SWOT 分析
        3.2.1 优势
        3.2.2 劣势
        3.2.3 机遇
        3.2.4 挑战
    3.3 南沙区发展战略的现状
        3.3.1 南沙区既有的发展战略
        3.3.2 南沙区既有的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新区发展战略与启示
    4.1 国外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启示
        4.1.1 新加坡的城市发展战略
        4.1.2 纽约的城市发展战略
        4.1.3 国外城市发展战略对南沙新区的启示
    4.2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战略与启示
        4.2.1 上海浦东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
        4.2.2 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
        4.2.3 深圳前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城市发展战略
        4.2.4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战略对南沙新区的启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南沙新区发展战略举措
    5.1 南沙新区发展战略定位
    5.2 南沙新区发展战略构想
    5.3 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目标
    5.4 南沙新区发展战略举措
        5.4.1 创新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
        5.4.2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4.3 创新南沙与港澳之间的通关制度
        5.4.4 加大中央、省财政对南沙的支持力度
        5.4.5 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5.4.6 打造自主创新人才高地
        5.4.7 积极发展教育国际合作
        5.4.8 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和服务模式
        5.4.9 大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中国“现代新城运动”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的“现代新城运动”
    1.1 背景
    1.2 内涵与特征
2 现代新城的典型类型分析
    2.1 组团跨越型
    2.2 轴线拓展型
    2.3 完形式发展型
    2.4 旧城扩张型
    2.5 旧城再生型
3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3.1 激情构想需要理性决择
    3.2 土地储备还是圈地运动
    3.3 将生态价值提升到目标层次
    3.4 寻回本土文化

四、南沙新城——广州的“浦东新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化进程中公交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贺韵竹.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2]中国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问题研究[D]. 余卉.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6)
  • [3]分工演变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J]. 杨新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4]中国新城发展过程与类型研究[D]. 邬登悦. 南京大学, 2014(03)
  • [5]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D]. 王成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6]基于开发区的中国“边缘城市”发展 ——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D]. 程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7]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D]. 王远景.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8]国家级南沙新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 刘祝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9]中国“现代新城运动”解读[J]. 郭红雨,蔡云楠. 华中建筑, 2007(06)
  • [10]国内大都市圈产业布局规划与实践及对北京产业空间调整的启示[J]. 袁朱. 经济研究参考, 2007(03)

标签:;  ;  ;  ;  ;  

南沙新城——广州的“浦东新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