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一、花生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蔡倩[1](2017)在《玉米和花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及灌水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辽宁西部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旱灾频发,近年来膜下滴灌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成效明显,但缺少必要的灌水技术与理论支持。本文以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花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模拟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作物生育中期不同水分胁迫方式(灌水方式)和程度(含水量水平)对两种作物生长发育形态指标和光合特性、渗透调节物质、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籽粒产量、生物量等产出指标的影响,在阐明作物水分胁迫生理响应机制的基础上,对双侧均匀灌水、双侧交替灌水和单侧固定灌水等技术方式的适宜性进行大田验证,提出了适于当地的土壤水分调控指标和灌水方式。本研究可为辽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节水灌溉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得到如下主要结果如下。水分胁迫使供试作物玉米和花生的长势、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改变。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供试作物的株高、叶面积、地上干物质、根长、根干重等形态指标减小而根冠比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下降,籽粒产量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作物受到水分胁迫后,植株长势、光合和产量等指标变化与水分胁迫程度间呈非直线相关关系。当水分胁迫较轻时,作物长势、光合速率、产量等指标受到的影响较小,而蒸腾速率下降很快;当水分胁迫超过某一土壤含水量范围之后,作物长势、光合速率、产量等指标下降速度加快。综合分析得出,对玉米、花生影响较小的土壤含水量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花生采用双侧交替灌水土壤含水量下限需提高至田间持水量的70%。玉米拔节到灌浆期按此土壤含水量控制灌水,与正常供水相比,产量降低不显着,但可减少灌水量28.9%、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2%;花生结荚期按此土壤含水量范围进行双侧均匀灌水和双侧交替灌水产量降低不显着,可分别减少灌水量26.7%、40.0%,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6.3%和29.1%。作物对不同程度、不同方式水分胁迫响应的协同作用不同。在相同胁迫水平下,玉米和花生的长势、生理生化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因水分胁迫方式而不同。单从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评价,双侧交替灌水(双侧交替水分胁迫)效果最好,双侧常规灌水(双侧均匀水分胁迫)次之,固定灌水(单侧固定水分胁迫)最差。好的水分胁迫方式(灌水方式)可将土壤含水量控制的更低,更有利于节水和增产。作物自身调节、抵御水分胁迫。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较小;随水分胁迫程度加重,过氧化氢酶(POD)升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生叶片净光合速、蒸腾速率与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花生受到水分胁迫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下降,正常生理过程改变,有机物合成受阻、水分消耗减少,体内可溶性物质浓度增加、保护性酶活性升高是作物靠自身调节机能、进行自我保护的响应。辽宁西部半干旱区适宜的滴灌灌水方式因作物而异。在盆栽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壤质风沙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相同灌水量(轻度干旱)进行滴灌,交替灌(等行距种植,垄沟交替灌水)、固定灌(大垄双行种植,垄上作物行间灌水)和常规灌(等行距种植,双侧垄沟同时灌水)比较,交替滴灌和固定滴灌均提高了玉米、花生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减少了水分蒸发。玉米以交替滴灌效果最佳,固定滴灌次之;花生以固定滴灌效果最佳,交替滴灌次之。这与两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有关。综上所述,辽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生育中期灌水136mm、隔垄沟交替滴灌(等行距种植),花生生育中期灌水74mm、垄上作物行间(大垄双行种植)固定滴灌效果最好。本成果需要从辽西生产实际出发,在综合考虑节水、高产、滴灌系统的建设投入、生产劳动力成本的等因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推广应用。

李瀚[2](2017)在《灌溉量、阶段缺水及补水灌溉下花生水分-利用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以花育25号(HY25)为试验材料,采用池栽与盆栽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在不同灌溉定额、不同生育阶段缺水对花生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灌溉量、不同生育时期缺水以及阶段性干旱条件下补水对花生的生理特性、光合特征、水分利用率(WUE)及产量品质的变化。初步确立了花生水分吸收利用规律和对水分的响应特征,为花生在农业生产中的抗旱、节水栽培提供理论指导。1.花生全生育期定额灌溉条件下,全生育期9000 m3·hm-2灌溉量处理的主茎高、侧枝长可用Logistic生长曲线回归方程良好拟合,相关系数R2均高于0.98;最大生长速率Vm、干物质积累量、生物产量WUE、叶片WUE和经济产量WUE各项指标均表现最高。各处理在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指标和细胞膜系统水势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表现中,均随灌溉量增加而减小,各指标水平灌溉定额9000 m3·hm-2(T4)处理均表现为最小。灌溉定额9000 m3·hm-2(T4)处理经济产量最高,灌溉定额4500m3·hm-2(T1)、灌溉定额6000 m3·hm-2(T2)、灌溉定额7500 m3·hm-2(T3)与灌溉定额10500 m3·hm-2(T5)处理产量与9000 m3·hm-2(T4)比较,分别减产49.5%、31.5%、18.1%与27.2%。2.不同生育期缺水条件下,花生生长进程均被推迟,植株生长与干物质积累速率均有所放缓,其中花针期干旱(D3)表现最为明显,此处理能在干旱条件下保持相对较高水平的生物产量WUE,且干旱后补水其水分补偿效果不明显。缺水条件下花生叶片与荚果中的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谷氨酰胺酶(GLS)活力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力水平降低。在经济产量指标中,结荚期干旱(D4)处理减产最严重,花针期干旱(D3)处理经济产量WUE水平表现最低,各处理经济产量WUE大小为D0>D5>D2>D1>D4>D3。各项指标综合说明,苗期轻度干旱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率,花针期对水分最敏感为需水的临界期,结荚期需水量最大,干旱致使减产最严重,饱果期干旱对花生减产影响较小,但对阻碍籽仁粗脂肪形成与积累影响较大。3.在阶段性干旱需水效率试验中,开花20-40 d期间补水处理(W20)主茎高、侧枝长、干物质积累量等的生长速率均达最大值,且均高于其他处理,其净光合速率增长率最大,蒸腾速率升幅最小。各处理干旱后补水其叶片与荚果SS、SPS和GLS活力大小均表现为全生育期干旱缺水处理(W)>开花60-80 d期间补水处理(W60)>开花40-60 d期间补水处理(W40)>开花0-20 d期间补水处理(W0)>开花20-40 d期间补水处理(W20)>全生育期正常补水处理(CK),其GOGAT活力大小刚好与之相反,表现为CK>W20>W0>W40>W60>W。各处理间,除CK外,W20处理在叶片水平WUE、生物产量WUE和经济产量WUE较高,始花20-40 d为需水效率最大时期。

黄国勤,孙丹平[3](2017)在《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多熟种植是中国重要的农作制度之一,对于提高中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适应和领会中央文件精神,总结21世纪以来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状况,在介绍中国多熟种植概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体现在复种指数提升,区域模式多样化、投入产出高效化、机械作业科技化等方面,同时还总结了中国多熟种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多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多熟种植的水分效应、多熟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多熟种植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最后,笔者认为,发展多熟种植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中国多熟种植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坚持以多熟种植为主体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化多熟种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生产,并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和资源利用率。

山东省人民政府[4](2012)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中研究说明鲁政发[2012]4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本刊编辑部[5](2011)在《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文中研究表明湖南省着名水稻育种专家,湖南省第六届党代会和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湖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湖南省优秀专家(2002年),衡阳市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5年),衡阳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学术带头人,

王海霞[6](2011)在《黄淮海北部平原区资源节约型种植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淮海平原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面临各种效益冲突的典型地区,有限的水、肥、耕地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该区乃至全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技术是实现我国以及该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因此,从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在该区开展获取典型区域不同作物生长基础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这能为我们探索构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种植制度与配套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研究以河北省吴桥县为试验基地,开展了节水、节肥、节地等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施肥模式、水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耗水特征、水肥利用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各种作物的产量、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等,目的是筛选适合当地生产的比较效益最优的节水灌溉模式、节肥模式、水肥高效利用模式和种植模式。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节水灌溉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灌溉模式下,冬小麦全生育期对土壤水的消耗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减少,夏玉米季总耗水量随冬小麦季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浇两水(底墒水75mm+拔节水90mm,W2)处理和浇三水(底墒水75mm+拔节水90mm+灌浆水60mm,W3)处理周年作物总产量均显着高于浇一水(底墒水75mm,W1)处理,增幅分别为8.7%和12.5%。W2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比W3高11.1%,而其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与W3处理差异不显着。W2和W1处理的周年水分利用效率(WUET)分别为21.28和21.60 kg/mm/hm2,比W3处理分别高7.8%和9.4%。综合周年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2是较好的节水丰产灌溉模式。(2)不同冬小麦品种间节水潜力有较大差异。相同灌溉量下,石麦15的产量均高于济麦22,其中石麦15浇二水处理(T22)的WUE最高,达20.22 kg/mm/hm2,比济麦22浇二水(T12)高21.9%,比济麦22浇三水(T13)高7.4%。这说明,石麦15有一定的节水高产优势,在水资源紧缺的黄淮海北部平原区将适宜的品种与优化的灌溉相结合,有利于冬小麦当季节水增产,且冬小麦季进行节水栽培(W2)能保证周年作物高产稳产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2.节肥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节肥方案1(FS1:冬小麦、夏玉米均每公顷基施纯N、P2O5、K2O分别为:157.5kg、138kg、112.5kg)的冬小麦长势相对较好,产量最高,达7897.6kg/hm2,显着高于其它四种施肥模式。FS1模式下冬小麦的WUE最高,比CK(不施肥)的籽粒WUE、生物WUE和WUEI分别提高57.7%、43.9%和27.0%。FS1较其它四种施肥模式的氮素生理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都保持了较高水平,表明FS1模式对提高冬小麦氮肥效应有显着作用。(2)FS1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的总产量高于其它四种模式。周年籽粒WUE以FS1模式为最高,周年氮肥农学效率以FS1最高。结合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施肥模式下的变化,FS1施肥模式综合效应较好,优于其他模式,该模式保证了冬小麦-夏玉米的高产和高水肥利用效率并且较好的改善了土壤养分含量,效益显着。3.水肥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五种水肥模式(分别为水肥方案A、B、C、D、E)周年实际总产量表现为:A>D>B>C>E,相对于E,A、D、B、C模式分别提高的幅度为23.3%、11.34%、8.04%和6.19%。(2)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总耗水量随冬小麦季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A模式达最高为938.8mm,比D模式高出129.9mm。周年籽粒WUE以D模式最好,为22.57kg /mm/hm2,比A、B、C、E四种模式分别高出10.5%、13.4%、8.7%和13.9%,表明冬小麦季浇返青水的B模式只是增加了总耗水量,对产量的增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几乎无贡献。(3)周年氮素生理效率,D模式稍高于其他模式,但五种模式基本相同。周年氮肥偏生产力表现为D>C>E>A>B,表明,D、C的氮肥评价效应要好于A、B、E,而D模式相对C要更胜一筹。从经济、节水的角度综合来看,水肥投入均较少的D模式(冬小麦一底一拔节水+氮肥一底一追配合夏玉米氮肥一底一追)为最佳水肥高效利用模式。4.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一年两熟制三种模式的年平均产量大于两年三熟制三种模式的年平均产量,大于一年一熟制的春棉花。两年内,一年两熟制的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的总产量最高,显着高于其他种植模式。(2)三种熟制两年总耗水量表现为:一年两熟>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以两年三熟最为省水。七种模式总WUE以冬小麦-夏玉米最高,达到18.0kg/mm/hm2,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次之,为16.6kg/mm/hm2。(3)从用水效益来看,研究区一年一熟制的春棉花和一年两熟制的冬小麦—夏玉米经济效益最大。(4)从产投比考虑,两年内春棉花、春玉米→麦-玉和冬小麦—夏玉米三种模式较好,其中,春棉花模式产投比最高达2.71,且两年内系统纯收益也以这三种模式显着高于其它四种模式。(5)综合分析表明,适合研究区的种植模式为:一年两熟制的冬小麦—夏玉米、春棉花单作,两年三熟制的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而其它四种模式因各方面的效益较低,因此可以考虑适当压缩种植面积。因两年内春玉米→麦-玉种植模式比冬小麦—夏玉米总耗水量节省257.3mm,且考虑到该区严重缺水的现实,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两年三熟模式可能是未来的较佳的熟制选择。

王婧,逄焕成,任天志,侯立白,李玉义[7](2009)在《东北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我国东北区粮食生产的地位与水资源供应的现状,研究该区主要作物的耗水特性,给出节水种植结构调整建议,认为灌溉农业应"压稻扩玉豆",雨养农业应"稳玉豆,扩谷油,增林经"。比较了该区节水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节水效益,认为应以一年一熟制粮食作物单作为主。分析了该区主要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与经济效益,认为应优先发展耕作保墒类与覆盖保墒类等节水技术。

王婧[8](2009)在《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的现状,分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研究各区主要作物及种植制度的耗水特性,给出节水种植结构调整建议,比较各区节水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节水效益,分析各区主要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经济效益与参与式农民调查结果,主要结论如下:(1)东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水稻为高耗水作物,玉米、大豆相对耗水较少,可适当“压稻扩玉豆”,以一年一熟制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单作,节水技术优先发展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覆盖保墒类等技术。(2)东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节水养地,建立环境友好型的高效农作制度,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的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提升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为高耗水作物,花生、谷子为低耗水作物,花生、谷子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大豆、玉米,可“稳玉豆,扩谷油,增林经”,坚持一年一熟制,发展粮食作物单作,适当发展果-粮、饲-粮间作,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耕作保墒类、覆盖保墒类等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3)黄淮海灌区中,丰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节水,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小麦、玉米均是高耗水作物,玉米耗水与降水的耦合率较好,可“稳定麦玉”,并以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发展节水套作;平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增加或者略有削减农业水资源的情况下,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通过调整熟制,进行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与棉花为高耗水作物,夏棉花、夏玉米与春棉花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冬小麦,应适当“压麦扩棉”、“压粮-粮扩粮-经”,以一年两熟为主,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缺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农业水资源的用量,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与降水量的耦合率也最差,必须“压麦扩棉”,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两年三熟制,或者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并适当发展粮-饲、粮-果节水间套模式。节水技术优先发展水肥耦合、秸秆覆盖还田类、地面灌溉类、耕作保墒类等技术。(4)黄淮海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有限水资源生产效益,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来实现。该区玉米、冬小麦、春甘薯为高耗水作物,夏玉米作物耗水量与降水耦合程度较好,可“压麦扩薯谷油”、“稳经扩饲”,以两年三熟制为主,实行节水粮-粮→经间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类技术、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5)西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效益产出,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应用来实现。该区春玉米、棉花、马铃薯、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春小麦相对耗水量低于其它,该区作物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程度较差,可“压麦扩经”,以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单作为主,节水技术优先发展地面灌溉节水技术、耕作保墒、节水灌溉制度等。(6)西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护脆弱的生态,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结构,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马铃薯耗水水平近似,马铃薯生育期内需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较好,可“压夏扩秋”、“压杂扩薯”,坚持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综合上述对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深入研究结果可见,改革现有的水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作制度,建立基于粮食与水资源双重安全的水资源低耗高效型节水农作制度,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现状的重要途径。各个区域应根据当地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包括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方案、节水种植模式、节水种植技术等在内的节水农作制度。

姜志伟[9](2009)在《基于DSSAT模型的资源高效种植模式模拟优化研究 ——以洛阳为例》文中认为河南西部地区季节性干旱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壤质量退化已成为制约当地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区域季节干旱明显,降水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旱地面积大,旱灾严重,40%以上的旱作农田难以实现一年两熟,不能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作为我国主要农业大区,在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巨大影响的大趋势下,结合该区域农业资源特点,充分挖掘该区域种植制度节水潜力,研究探索适合于当地确实可行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种植结构与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建立和优化节水高效型种植制度,提高作物需水与降水吻合度,整体提高有限降水利用效率,化解该区域农业水资源危机,促进该区域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积极深远的意义。本研究从资源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规律;从方法的角度,引进了DSSAT作物生长模型,并进行了模拟验证和灵敏度检验;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出发,估算了冬小麦、夏玉米、夏花生、夏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潜力,优化作物栽培方案,优化和筛选最佳种植模式。本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结论如下:(1)洛阳孟津地区全年温度呈增暖趋势,与目前全球气温处于偏高阶段,且有持续偏高趋势相一致。目前该地区正处于较强的偏暖期。洛阳孟津地区1961年—2007年年降水量时间分布总体表现为1984年以前为降水偏多时段,之后为降水偏少时段。最近几年,尤其是2004年以后,年降水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最近8—12年将主要以降水偏少为主。洛阳孟津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波动频率和阶段性变化显着增强,大体上可以1976年和1985年为分界点划分为三个波动阶段,近几年年太阳辐射量正处于偏少期。通过对洛阳孟津地区长时间序列温度、降水和太阳辐射量变化趋势和内在多尺度规律的探讨,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2)通过建立气象数据库、土壤数据库、田间管理和试验数据库,调试和建立作物品种数据,对DSSAT作物生长模型进行模拟验证和灵敏度检验,认为该模型更加注重光、温、水、土以及作物生长发育机理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更为突出生产潜力形成的主体-作物与其影响因素的响应机制,能够很好地模拟作物管理措施的最终结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很好地模拟和评价作物生产潜力、栽培方案,优化和筛选种植模式。因此,研究结果更能客观有效地揭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障碍因子及其制约程度,客观而科学地评价旱作农业开发的潜力及前景,指导生产实践、确定适应的开发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应用DSSAT模型模拟运算洛阳孟津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夏大豆和夏花生等主要作物生产潜力状况,其模拟光温生产潜力可作为该地区补灌区平均最高产量的上限参考值,光温水生产潜力可作为该地区雨养区平均最高产量的上限参考值。模拟47年冬小麦、夏玉米、夏大豆和夏花生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9209.22 kg2hm-2、12039.96 kg2hm-2、3311kg2hm-2、3923kg2hm-2,光温水生产潜力分别为5509.56 kg2hm-2、8894.42 kg2hm-2、2262.45kg2hm-2、2820kg2hm-2。(4)高产冬小麦最佳播期为10月5日前后,根据土地肥力状况合理密植,密度在250株2m-2左右为宜;夏玉米晚播比早播更能获得高产,播期以6月5日到15日最佳,合理密植有助于夏玉米产量的提高,密度在6-8株2m-2为宜;夏大豆宜早播,播期在6月5日左右最佳,密度在50-60株2m-2为宜;夏花生宜早播,播期以6月5日最佳,密植增产效应不明显,一般在40株2m-2-60株2m-2为宜。(5)本研究从光、温、水等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收益角度,对洛阳孟津地区6种种植制度的28种种植方式进行了定量模拟和综合评价,认为该地区最佳种植制度为两年四熟(以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夏花生最佳)和一年两熟(以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方式最佳),两年三熟(以冬小麦-夏玉米→冬休闲-夏玉米种植方式最佳)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发展。这一模拟评价结果与当地的是情况完全吻合。

余松烈[10](2006)在《我国作物栽培与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展望》文中提出作物(农作物)栽培,广义的说就是作物生产,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的。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为作物生产服务的。作物栽培学的科研任务主要有三:一是研究各种作物及其类型和主要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二是研究“水、肥、土、种、密、保、管、工、”信息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各项技术因素单独的综合的、直

二、花生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生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和花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及灌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农业节水技术发展趋势
    1.3 作物栽培节水技术研究进展
        1.3.1 水分利用效率
        1.3.2 形态指标
        1.3.3 生理指标
        1.3.3.1 光合作用
        1.3.3.2 渗透调节物质
        1.3.3.3 保护酶活性
        1.3.3.4 膜脂过氧化作用
    1.4 节水灌溉技术相关进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玉米、花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2.1 玉米
        2.1.1 材料与方法
        2.1.1.1 供试材料
        2.1.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1.2 结果与分析
        2.1.2.1 植株长势
        2.1.2.1.1 株高
        2.1.2.1.2 茎粗
        2.1.2.1.3 叶面积指数
        2.1.2.1.4 根系形态
        2.1.2.1.5 干物重及根冠比
        2.1.2.2 光合与呼吸
        2.1.2.2.1 叶绿素含量
        2.1.2.2.2 净光合速率
        2.1.2.2.3 气孔导度
        2.1.2.2.4 蒸腾速率
        2.1.2.2.5 胞间CO2浓度
        2.1.2.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1.2.4 水分利用效率
        2.1.2.5 指标间相关关系分析
        2.1.3 讨论与小结
        2.1.3.1 讨论
        2.1.3.2 小结
2.2 花生
    2.2.1 材料与方法
        2.2.1.1 供试材料
        2.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2 结果与分析
        2.2.2.1 花生植株长势
        2.2.2.1.1 株高
        2.2.2.1.2 根瘤数
        2.2.2.1.3 根系形态
        2.2.2.1.4 干物重及根冠比
        2.2.2.2 光合与呼吸
        2.2.2.2.1 叶片叶绿素含量
        2.2.2.2.2 净光合速率
        2.2.2.2.3 气孔导度
        2.2.2.2.4 蒸腾速率
        2.2.2.2.5 光响应曲线
        2.2.2.3 产量
        2.2.2.4 水分利用效率
        2.2.2.5 产量与生长发育指标间相关分析
        2.2.2.6 光合与产量间相关分析
    2.2.3 讨论与小结
        2.2.3.1 讨论
        2.2.3.2 小结
第三章 作物(花生)对水分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试验设计与方法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3 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渗透调节物质
        3.2.1.1 可溶性糖含量
        3.2.1.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3.2.1.3 脯氨酸含量
        3.2.2 保护酶活性
        3.2.2.1 过氧化氢酶(POD)活性
        3.2.2.2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
        3.2.2.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
        3.2.3 丙二醛(MDA)含量
        3.2.4 花生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相关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辽西地区玉米和花生灌水技术初步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
        4.1.4 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地上部干物质重
        4.2.2 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情况

(2)灌溉量、阶段缺水及补水灌溉下花生水分-利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花生水分摄取对其生长的影响
        1.2.2 水分利用效率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2.3 干旱、湿涝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不同灌溉定额对花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制备
        2.1.4 测定项目方法
        2.1.5 相关计算公式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灌溉定额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2.2.2 不同灌溉定额对花生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的影响
        2.2.3 不同灌溉定额对花生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
        2.2.4 不同灌溉定额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2.3 试验结论
第3章 不同生育阶段缺水对花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制备
        3.1.4 测定项目方法
        3.1.5 相关计算公式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生育阶段缺水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3.2.2 不同生育阶段缺水对花生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的影响
        3.2.3 不同生育阶段缺水对花生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
        3.2.4 不同生育阶段缺水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3.3 试验结论
第4章 花生阶段性干旱需水效率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制备
        4.1.4 测定项目方法
        4.1.5 相关计算公式
        4.1.6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阶段补水处理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不同阶段补水处理对花生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的影响
        4.2.3 不同阶段补水处理对花生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
        4.2.4 不同阶段补水处理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4.3 试验结论
第5章 讨论
    5.1 不同灌溉量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5.2 不同生育阶段缺水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5.3 阶段性干旱条件下不同阶段补水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多熟种植概述
2 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
    2.1 复种指数提升
    2.2 区域模式多样化
        (1)北方多熟区
        (2)华东多熟区
        (3)华中多熟区
        (4)华南多熟区
        (5)西南多熟区
    2.3 投入产出高效化
    2.4 机械作业科技化
3 多熟种植的研究进展
    3.1 多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2 多熟种植的水分效应
    3.3 多熟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
    3.4 多熟种植的研究方法
4 展望

(6)黄淮海北部平原区资源节约型种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节水模式及技术研究
        1.2.2 节肥模式研究
        1.2.3 水肥高效利用研究
        1.2.4 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1.4 数据、公式计算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2.2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2.2.3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2.4 小结
        2.2.5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的影响
        2.2.6 不同灌溉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水分效应分析
        2.2.7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与水氮利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3.1.4 数据、公式计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2.3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2.4 小结
        3.2.5 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及周年体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2.6 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及周年体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2.7 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肥力平衡状况的影响
        3.2.8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4 数据、公式计算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水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不同水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4.2.3 不同水肥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4.2.4 不同水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效应比较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设计及目的
        5.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5.1.4 数据、公式计算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种植模式的系统产量比较
        5.2.2 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
        5.2.3 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效益比较
        5.2.4 不同种植模式两年内土壤养分变化情况
    5.3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1.2.2 节水农业研究进展
        1.2.3 节水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域、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数据来源
        1.3.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节水农作制度相关理论与原则
    2.1 节水农作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2.2 构建节水农作制度的主要原则
        2.2.1 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2.2.2 适应性原则
        2.2.3 效益原则
        2.2.4 参与式原则
第三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1.1 东北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3.1.2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3.1.3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3.1.4 东北区分区自然概况
    3.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2.1 黄淮海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3.2.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3.2.3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3.2.4 黄淮海区分区自然概况
    3.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3.1 西北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3.3.2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3.3.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3.3.4 西北区分区自然概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北方各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1 东北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1.1 东北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1.2 东北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辽宁阜新为例
    4.2 黄淮海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2.1 黄淮海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2.2 黄淮海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河南洛阳为例
    4.3 西北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3.1 西北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甘肃张掖为例
        4.3.2 西北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陕西长武为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1 东北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1.1 东北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1.2 东北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1.3 小结
    5.2 黄淮海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2.1 黄淮海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2.2 黄淮海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2.3 小结
    5.3 西北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3.1 西北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3.2 西北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3.3 小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1 东北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1.1 东北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1.2 东北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2.1 黄淮海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2.2 黄淮海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3 西北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3.1 西北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3.2 西北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探讨
    7.1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7.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7.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创新点
    8.3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基于DSSAT模型的资源高效种植模式模拟优化研究 ——以洛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节水种植模式研究背景及进展
        1.1.1 节水种植模式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节水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1.2 节水种植模式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方法
        1.2.1 节水种植模式研究意义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2 农业资源现状
        2.2.1 土壤资源状况
        2.2.2 热量资源状况
        2.2.3 降水资源状况
        2.2.4 光照资源状况
        2.2.5 灾害性天气状况
        2.2.6 水文资源状况
    2.3 种植制度现状
第三章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1 研究方法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气候要素基本特征
    3.3 气温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3.3.1 温度变化趋势分析
        3.3.2 温度变化趋势突变检验
        3.3.3 年平均温度时间序列变化周期的小波分析
        3.3.4 季节平均温度时间序列变化周期的小波分析
        3.3.5 ≥0℃和≥10℃的积温变化趋势
    3.4 降水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3.4.1 年降水量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3.4.2 春季降水量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3.4.3 夏季降水量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3.4.4 秋季降水量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3.4.5 冬季降水量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3.5 太阳辐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3.5.1 逐日太阳辐射量计算
        3.5.2 年太阳辐射量变化特征
        3.5.3 春季太阳辐射量变化特征
        3.5.4 夏季太阳辐射量变化特征
        3.5.5 秋季太阳辐射量变化特征
        3.5.6 冬季太阳辐射量变化特征
    3.6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作物生长模型DSSAT4.0 数据库组建及灵敏度检验
    4.1 DSSAT 模型简介
        4.1.1 DSSAT 模型结构功能与特点
        4.1.2 DSSAT 模型研究发展过程
        4.1.3 DSSAT 模型的主要应用
    4.2 气象数据
    4.3 土壤数据
    4.4 作物品种参数
        4.4.1 冬小麦、夏花生作物品种遗传参数及验证
        4.4.2 大豆、花生作物品种遗传参数
    4.5 DSSAT 模型灵敏度检验
        4.5.1 气候变化情景假设
        4.5.2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夏玉米光温水生产潜力影响假设试验分析
    4.6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洛阳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长周期定量模拟与分析
    5.1 冬小麦生产潜力模拟结果与分析
        5.1.1 光温生产潜力
        5.1.2 光温水生产潜力
        5.1.3 光温生产潜力与光温水生产潜力对比分析
        5.1.4 冬小麦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多年模拟分析
        5.1.5 冬小麦光温水生产潜力开发现状分析
    5.2 夏玉米生产潜力模拟结果与分析
        5.2.1 光温生产潜力
        5.2.2 光温水生产潜力
        5.2.3 光温生产潜力与光温水生产潜力对比分析
        5.2.4 夏玉米潜在水分利用效率模拟分析
        5.2.5 夏玉米光温水生产潜力开发现状
    5.3 夏大豆生产潜力模拟结果与分析
        5.3.1 光温生产潜力
        5.3.2 光温水生产潜力
        5.3.3 夏大豆光温生产潜力与光温水生产潜力对比分析
        5.3.4 夏大豆生育期水分平衡及潜在水分利用效率模拟与分析
    5.4 夏花生生产潜力模拟结果与分析
        5.4.1 光温生产潜力
        5.4.2 光温水生产潜力
        5.4.3 光温生产潜力与光温水生产潜力对比分析
        5.4.4 夏花生生育期水分平衡及潜在水分利用效率模拟与分析
    5.5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洛阳主要作物栽培方案优化模拟研究
    6.1 冬小麦播期密度栽培方案模拟优化
    6.2 夏玉米播期密度栽培方案模拟优化
    6.3 夏大豆播期密度栽培方案模拟优化
    6.4 夏花生播期密度栽培方案模拟优化
    6.5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洛阳主要种植方式模拟与评价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1.1 数据来源
        7.1.2 研究方法
    7.2 一年一熟制种植方式模拟
    7.3 一年两熟轮作方式模拟
    7.4 两年三熟轮作方式模拟
    7.5 两年四熟轮作方式模拟
    7.6 三年四熟轮作方式模拟
    7.7 四年五熟轮作方式模拟结果与分析
    7.8 不同轮作方式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评价
        7.8.1 不同种植制度优化评价
        7.8.2 一年一熟不同轮作方式优化评价
        7.8.3 一年两熟不同轮作方式优化评价
        7.8.4 两年三熟不同轮作方式优化评价
        7.8.5 两年四熟不同轮作方式优化评价
        7.8.6 三年四熟不同轮作方式优化评价
        7.8.7 四年五熟不同轮作方式优化评价
    7.9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缺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花生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和花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及灌水技术研究[D]. 蔡倩.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7)
  • [2]灌溉量、阶段缺水及补水灌溉下花生水分-利用规律研究[D]. 李瀚.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3]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J]. 黄国勤,孙丹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3)
  • [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2(27)
  • [5]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J]. 本刊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8)
  • [6]黄淮海北部平原区资源节约型种植制度研究[D]. 王海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7]东北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J]. 王婧,逄焕成,任天志,侯立白,李玉义. 节水灌溉, 2009(11)
  • [8]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D]. 王婧.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9]基于DSSAT模型的资源高效种植模式模拟优化研究 ——以洛阳为例[D]. 姜志伟. 首都师范大学, 2009(10)
  • [10]我国作物栽培与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展望[A]. 余松烈. 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

标签:;  ;  ;  ;  ;  

花生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