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均衡器温度稳定特性的材料补偿方法研究

同轴均衡器温度稳定特性的材料补偿方法研究

一、同轴均衡器温稳特性的材料补偿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斌[1](2021)在《25Gb/s CMOS自适应均衡器集成电路设计》文中指出串行通信相对于并行通信具有传输速度高且适合长距离传输的优势,因此I/O接口越来越多地采用串行通信方式。而当I/O接口的引脚数量因面积及走线密度而受限时,需要提高每个串行链路上的数据速率以实现数据吞吐量的提升。由于介质损耗和趋肤效应等非理想因素使得高速信号在通过有损信道后产生了严重的衰减和码间串扰,为了补偿信号的高频衰减并削弱码间串扰,均衡器在串行通信接口电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环境下信道特性的变化,均衡器应具备自适应功能以实时实现最优的均衡效果。本文采用65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25Gb/s自适应半速率预测式判决反馈均衡器。该均衡器主要由主体电路和自适应模块两部分构成。其中主体电路包括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加法器、堆叠式选择器、电流模逻辑锁存器及输出缓冲器等,而自适应模块包括由灵敏放大器及组合逻辑门构成的检测器、五比特加减计数器以及五比特电流舵数模转换器。其中,采用并联电感峰化技术以提高关键路径上模块的工作速度,进而降低反馈环路延迟;改进基于最小均方算法的数字型自适应模块以改善抽头系数的收敛性;应用带有无源低通滤波器的改进型f T倍增结构以提高输出级的带宽并使其具有可选择的预加重功能。当输入信号为25Gb/s非归零二进制信号时,在不同工艺角及不同信号衰减量下进行仿真验证,所设计自适应均衡器能对信道进行达20d B衰减量的均衡且自适应过程能在1μs内完成。后仿真中该均衡器的输出信号眼图眼高最小为222m V@FF,抖动最大为10.2ps@-20d B,FF且动态功耗最大为121.5m W@FF。该均衡器的整体版图面积为837μm×907μm,其中不含电感的核心部分面积为362μm×424μm。

周思彤[2](2021)在《轨道角动量模式复用光通信系统中干扰抑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通信系统信道容量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传统的通信技术可提供的信道容量有限。因此,大容量、高保密性及高速率的通信技术成为了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信道容量危机,在已有的波分复用、偏振复用等方式之外,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复用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复用形式,为增加网络带宽、扩大信道容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成为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实验中,由于存在着一定的干扰因素,OAM模式复用空间光通信系统或OAM模式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受限。因此,OAM模式复用光通信系统中,干扰抑制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OAM模式复用空间光通信系统和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干扰抑制技术为研究方向,在研究干扰因素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对空间光通信中相位校正技术和光纤通信中器件非线性的判决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OAM空间光通信中基于WF算法的相位校正研究针对OAM模式复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大气湍流引起的波前相位畸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irtingerFlow(WF)算法的相位校正方法,实现了校正精度的提高并简化了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波前传感的结构。仿真研究了该方法的校正效果和迭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Gerchberg-Saxton(GS)算法相比,系统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模式纯度、串扰和误码率等性能参数均有明显改善,同时该方法避免了基于传统GS算法的校正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2、OAM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KNN的非线性判决方法针对OAM模式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模块对于降低复杂度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K最近邻(K NearestNeighbor,KNN)的非线性判决方法,该方法通过统计测试数据与训练数据中最相似的数据个数,对测试数据进行判决。在8-OAM模式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Volterra均衡器相比,该方法的复杂度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且误码率性能降低。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降低系统误码率和训练数据长度,提出一种基于概率KNN的非线性判决方法,该方法根据测试点附近的概率密度和分布,通过启发式学习方法计算出合适的参数,既保留了 KNN的简单性,又优化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KNN的非线性判决方法相比,该方法误码率性能下降明显,节约了一部分由于选择k值而产生的交叉验证的计算开销,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于KNN的非线性判决方法对于数据的依赖性,从而降低了训练集的长度,训练数据长度降低了 1/3。3、OAM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朴素贝叶斯的非线性判决方法针对OAM模式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非线性模型的随机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朴素高斯贝叶斯的非线性判决方法,该方法利用信号的统计特性求得信号的后验概率从而对信号进行判决,解决了系统非线性模型呈现随机性的问题。在8-OAM模式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Volterra均衡器相比,误码率和复杂度显着降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降低系统误码率的需求,提出了基于数据自定义朴素贝叶斯(Data-defined Naive Bayes,DNB)算法的非线性判决方法,该方法将基于朴素高斯贝叶斯的非线性判决方法中的高斯模型进行改进,使用训练数据拟合概率分布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误码率性能相比于传统Volterra均衡器、基于KNN的非线性判决方法、基于概率KNN的非线性判决方法及基于朴素高斯贝叶斯的非线性判决方法相比,误码率大幅降低,在l=-4光信噪比OSNR=23dB时误码率达到软件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极限。

胡航[3](2021)在《基于LLC谐振变换器的多输出光伏功率均衡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过分依赖化石能源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绿色新能源产业,无疑是解决环境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解决串联光伏模块在部分遮蔽情况下的功率失配问题,传统的差分功率处理结构大多是基于单个光伏模块的多个DC/DC变换器,尽管遮蔽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成本和复杂度随着PV模块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提出一种LLC型多路输出光伏均衡器拓扑,利用LLC谐振变换器对称多绕组输出的一致性良好及输入、输出电压可变的特点,在PV组串中实现了对不同数量的遮蔽组件的自适应功率分配功能,该拓扑仅用两个开关就实现均衡多个PV模块来达到近似理想的MPPT效果,促进光伏均衡技术由PV模块向PV组串进展。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LLC型多路输出光伏均衡器的稳态条件下的受控源直流模型,分析其在遮蔽条件下的工作原理和三种均衡状态。根据均衡器的工作特点将单输入—多输出结构等效成一个单输入—单输出结构的半桥LLC谐振变换器拓扑,并分析了该拓扑的工作原理。其次,基于FHA模型对变换器进行谐振参数设计并给出软开关条件,基于扩展函数描述法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并在仿真软件中进行对比验证其频率特性。然后,根据电路参数进行器件选型及完成各网络的硬件实现,设计了一种3P-2Z补偿器并分析其稳压原理。在PSIM仿真软件中验证系统在负载跳变和输入电压切换下的稳态特性、动态特性及软开关实现,另外,光伏均衡系统等效模型的仿真表明局部遮蔽条件下均衡器可提升PV组串输出功率23.78%。最后,设计和制作一台1k W均衡器样机,户外实验结果表明PV组串在加入均衡器后,有效改善了输出特性,并且提高输出功率10%~20%。与传统的均衡器拓扑相比,新拓扑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低成本、无传感器、可扩展及易于控制等优点。

胡庆豪[4](2021)在《三维集成电路中碳纳米管填充硅通孔的信号完整性分析》文中指出三维集成电路作为“超摩尔”技术领域战略研究课题之一,在近10至20年内的发展极为迅速。硅通孔作为影响三维集成电路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解决了传统平面集成电路面临的局限性,不仅具有更短的互连线长度、更低的面积和功率损耗、更高的集成密度、更好的噪声抑制能力和更高的信号传输带宽及速度,而且还可以将对芯片模组堆叠实现异质集成。本论文针对碳纳米管填充的硅通孔的电路建模展开深入研究,致力于研究碳纳米管硅通孔传输通道的信号完整性问题,相关工作分为以下三部分: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基于多比特硅通孔的概念,针对碳纳米管填充的单端硅通孔和同轴硅通孔开展电路建模和电学性能分析。基于碳纳米管的各项异性,即碳纳米管横向电导率和纵向电导率之间的差异,给出单端硅通孔和同轴硅通孔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等效复电导率,分析了两种传输结构的传输性能。另外,研究了单端硅通孔和同轴硅通孔在电源分配网络中的应用。在第二部分中,基于多比特硅通孔,针对两种地-信号-信号-地(GSSG)型差分硅通孔和一种屏蔽差分硅通孔结构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了能够准确预测100GHz频率范围内各结构电学性能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等效电路模型,研究了各结构中TSV几何参数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第三部分基于差分硅通孔和屏蔽差分硅通孔的奇模半电路模型,开展了以系统传递函数方法来完成无源均衡器设计的研究。进一步,采用了基于码间串扰消除算法优化了均衡器设计。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三维集成电路中碳纳米管填充的硅通孔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几种差分硅通孔的结构,开展了电路建模、电学特性以及无源均衡器设计的研究。

钟清华[5](2021)在《小型化2-6.2GHz增益均衡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波元器件的小型化是近年来微波工程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广大设计师争相探讨的问题。同样热门的还有微波组件和微波功率模块(Microwave Power Module)小型化技术的发展,因此作为微波微波功率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件的小型化行波管也随之越来越热门。组件和模块的小型化,必然要求构成器件也需要进行小型化,因此增益均衡器随之需要进行小型化。由于目前增益均衡器不像其他微波器件一样拥有非常成熟的理论基础,所以本文作者认为研究出一种快速的增益均衡器设计方法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该方法有利于缩小增益均衡器的设计周期,提升企业的效益,同时更能引导微波功率模块向更高一层次去发展。本文结合微带传输和增益均衡器的相关理论,研究了使用微带线结构来制作增益均衡器的可行性,并利用专业的Sonnet仿真软件和HFSS仿真设计软件,对满足高性能、小型化指标要求的2-6.2GHz的增益均衡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结合了Sonnet软件快速仿真设计的优点与HFSS仿真软件精准收敛的优点,共同优化了微带增益均衡器的快速设计方法。在小型化2-6.2GHz增益均衡器的研制过程中,多次对微带枝节的长度、宽度进行结构创新和仿真优化,对电阻参数所带来的影响也进行了仿真对比,做到真正掌握了以上因素对增益均衡器仿真结果的影响。其次,以企业公司先进的工艺技术平台为基础,在对传统的增益均衡器的设计和制作基础上,对传统的增益均衡器在结构、原材料、加工工艺上进行改进。使用弯折谐振枝节来缩减微带谐振器,弯折主传输线来缩减阻抗变换线,并以此来达到减小增益均衡器的尺寸;通过使用专门设计定制的微带测试夹具,在不损伤小型化微波器件的情况下,快速、准确的测试出电性能。然后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根据论文的目标,设计并制备出满足论文目标要求的小型化2-6.2GHz增益均衡器。最后,采用氮化钽薄膜电阻技术,同时根据氮化钽薄膜电阻的特点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对氮化钽薄膜的成膜工艺进行了研究。为使用氮化钽薄膜电阻制作增益均衡器提供了条件。

李玺[6](2020)在《三毫米功率均衡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三毫米波段作为重要的大气窗口频率,是现如今通信、雷达和电子对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现今W波段固态功率器件输出功率小、效率低;而传统的电真空功率器件输出功率大、效率高,但是体积大、稳定性差;毫米波功率模块(MMPM)将电真空功率器件和固态功率器件组合在一起,综合了两者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通信终端和无人机等军事装备,是高频段重要的大功率器件。功率均衡放大模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为后级行波管提供驱动功率,另一方面对行波管增益波动引起的输出功率不稳定现象起到均衡作用。功率均衡器是功率均衡放大模块中用于解决行波管增益不平坦问题的关键器件。本文在总结了功率均衡器的分类、综合方法和实现形式等基本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功率均衡器实现方式,并根据每种实现方式和指标又提出了多种设计方案。首先,基于耦合微带谐振结构本文设计并加工测试了两种W波段微带线功率均衡器,带内均衡精度在±3d B内,均衡量达到5d B,与传统低频微带线功率均衡器所使用的高低阻抗谐振结构相比,均衡器的Q值和均衡精度更高,尺寸更小、集成度更高。此外,为提高均衡器谐振单元Q值、增加均衡精度,本文还设计了两种波导结构的W波段功率均衡器。两种波导结构功率均衡器均采用矩形波导谐振器作为谐振单元。其中小功率容量均衡器通过在矩形谐振腔底部加载吸收电路来产生陷波响应,最大均衡量达到15d B,均衡精度最高达到±1d B;在大功率容量均衡器中,通过微带探针和匹配吸波负载将谐振腔的电磁能量吸收,最大均衡量达到12d B,均衡精度±1d B。基于超材料吸收体的吸波原理,本文改进并提出了两种吸波结构,并将其安装在标准WR10波导的宽边,通过耦合谐振效应,对特定频率电磁波选择吸收,最终带内均衡精度在±1d B内,均衡量达到8d B。其次,根据均衡器的设计结果,设计了两种前置驱动放大模块并进行测试,其中第一种功放模块在工作频带内的饱和输出大于17d Bm,第二种功放模块在工作频带内的饱和输出大于30d Bm。最后结合前文设计的功率均衡器组成功率均衡放大模块并完成了测试,第一种均衡放大模块的带内最大输出达到15d Bm,均衡量达到7d B,符合指标要求;第二种均衡放大模块的带内最大输出达到29d Bm,均衡量达到10d B,符合指标要求。

陈楚峰[7](2020)在《ATLAS二期升级中内层硅像素径迹探测器数据读出ASIC研发》文中研究表明ATLAS(AToroidal LHC ApparatuS,超环面实验仪器)是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上的四大探测器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通用粒子探测器。它在2012年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以及寻找超越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理论证据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探测器(Inner Detector)是ATLA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能物理实验中,粒子碰撞产生高强度的辐照效应会导致电子学系统失效,而常规的商用芯片无法满足实验中的抗辐照需求。特别是在ATLAS二期升级阶段,LHC升级为高亮度LHC(High Luminosity LHC,HL-LHC),其亮度将提升至7*1034 cm-2s-1。更高的亮度会导致更庞大的数据量以及更严重的辐照伤害。同时,现有的内部探测器将由新的内层硅像素径迹探测器(Inner Track,ITk)所取代。因此,设计高抗辐照、高可靠性和高工作速率的内层径迹探测器数据读出链路是ATLAS二期升级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是设计应用于内层径迹探测器读出系统的信号链路方案,并解决其中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两版应用于该信号链路的高速数据收发芯片的设计任务。该链路采用长距离电信号和光纤通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也是该方案在高能物理实验中的首次应用。作为该链路的电信号传输部分中的关键模块,数据收发芯片在接收端提供了高强度和宽范围的均衡特性保障传输质量。此系列芯片被命名为GBCR(Gigabit Cable Receiver),其主要作用是接收并恢复经过长距离传输的探测器数据,并将发送给探测器端的电信号预加重,使其经长距离电缆传输后能完成有效恢复,从而实现数据收发功能。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实现了一种超高辐照下的探测器数据读出链路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电信号链路与光纤通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探测器前端数据与远距离后端电子学系统的数据通信。在新的ATLAS内层径迹探测器数据读出链路中,由于辐照强度的影响,处理数据的计算室与探测器之间必须保有数米左右的距离,而通常情况下,大规模远距离数据传输中,带宽的限制导致光纤传输是数据传输方案中为数不多的选择。但由于半导体光敏器件无法放置在超高辐照环境下,因此需要额外设计一条从探测器到激光驱动器之间的电信号链路,本文研究的CMOS专用集成电路就是应用于该电信号链路的数据收发工作。虽然CMOS器件相较于半导体光敏器件拥有更好的抗辐照特性,但在高辐照下依然会由于单粒子效应和电离总剂量效应带来辐照损伤。为此除了采用更先进的商用65 nm CMOS工艺之外,在设计上通过选取更大尺寸的MOS管以及封闭式布局晶体管版图设计等多种方法提升电路的抗辐照能力。另外,芯片内所有模块均采用三模冗余技术,有效减少了单粒子翻转概率。经测试,整体数据链路在200 kGy的超高辐照剂量下能够正常工作。2.解决了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强度和宽范围的关键均衡技术,实现了针对多种长度且直径仅为0.16 mm的极低质量传输线的多通道均衡器设计,且其速率高达5.12 Gbps。首先,由于量能器位于内层径迹探测器后,传输线质量将影响量能器测量精度,因此传输线材料用量越少越好,但细的传输线会带来严重的高频衰减。其次,由于需要在3 mm2面积内构建多数据通道,面积限制要求均衡器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均衡强度。第三,传输线种类以及长度差异也带来不同程度的高频衰减,所以均衡器必须具有可调节的均衡强度以应对不同使用环境。经测试,1米柔性电路板与直径为0.16 mm、长度为6 m的双芯同轴电缆的共同作用将给信号在1.28 GHz处带来24 dB的高频衰减。故将均衡器设计成4位编码控制,使其均衡强度范围可达8 dB至30 dB。另外,采用多级有源均衡器级联方法,避免了均衡强度过大而带来的低频分量过度衰减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均衡器幅频特性在低频段的增益最小值只有-5 dB。最后,为了避免出现可能的工艺失配,设计中添加了直流失调消除电路,该电路采用低通滤波结构,经验证,其上限截止频率为115 kHz,远低于信号频率1.28 Gbps,有效减少了直流失调带来的眼图不对称现象。3.提出了低功耗和低抖动的数据通道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片外时钟与片内高精度移相器共同完成数据重定时操作。方案避免了在单通道中使用高功耗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而且仅通过一个移相器即可完成7个通道的时钟供给任务,极大降低了芯片的整体功耗。重定时操作则有效消除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累积的码间干扰,实现了低抖动的设计需求。另外,在输出级采用可编程的尾电流源驱动器结构,在保证输出信号幅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数据通道的功耗。经测试对比,采用以上措施后的GBCR2整体功耗仅为72mW@1.2 V。与GBCR1(312mW@1.2V)相比,整体功耗下降了 76.g%,与普通商用均衡器芯片LMH0344(280 mW@3.3 V)相比,整体功耗下降了 74.3%。目前,两版芯片均完成了基本测试工作,且GBCR1完成了辐照与系统级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两版芯片的各项性能优异,与仿真结果高度匹配,且在抗辐照、均衡强度以及功耗等关键点上表现突出,很好地完成了芯片的设计指标。后续GBCR2将实际应用于ATLAS内层径迹探测器读出链路中。

唐嘉浩[8](2020)在《相控阵宽带发射组件和多波束接收组件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科技和军备力量的发展,有源相控阵在机载,舰载和星载等军事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相控阵射频收发组件作为有源相控阵的核心部件,对其功能和指标要求也不断提高。本论文基于宽带天线罩测试和航天多波束测控这两种典型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款多通道宽带移相放大发射组件和一款多波束射频接收组件。本论文设计的通用化、便携式宽带移相发射组件由16个发射通道组成,支持外场对6-18GHz宽带天线罩的测试。设计中采用了多级增益调控和宽带幅度补偿方法,基于链路分解、分模块级联设计,实现了3倍频程的宽频段内组件各端口驻波比和通道间一致性的分段调试优化,进而改善各通道移相精度。一并采用宽带均衡器补偿组件在高频段的增益下降,保证宽频带内的增益平坦度。本文设计的四波束射频接收组件包含8个圆极化接收通道,可通过开关实现左右旋极化切换,主要应用于多目标通信和航天测控等领域。设计中提出了基于射频多层混压板实现多波束的设计方法,在混压板表层微带线和内层带状线同时接收和合成多个波束,并对波束合成出现交叉时所需的射频传输不连续性结构做分析和设计。对两组件的加工和性能实测表明,发射组件在宽带内增益大于12d B,各通道幅度一致性小于2d B,移相状态可控且RMS移相误差小于6度;接收组件增益为18d B,噪声系数小于7.5d B,通道间幅度一致性小于2d B,波束间隔离度为30d B,发射和接收组件均实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李一铭[9](2019)在《水下相干激光无线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下激光无线通信系统相比传统的水下声波无线通信系统而言,具有更高的传输码率,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相互干扰和更短的传输延迟等优势。因为上述优势,在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需要高速通信的应用环境中,水下激光无线通信系统成为了一种有吸引力的备选方案。然而,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对水下激光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对该类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系统性能,从而满足近年来随着对海洋资源探索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带来的对高速水下无线通信系统愈发迫切的需求。考虑到相干激光无线通信系统更加优秀的背景噪声抑制能力,本文主要讨论了相干水下激光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法,并重点研究了针对于该类系统的信道建模,信道均衡,系统相位噪声估计和空时编码技术等若干关键问题。利用本文给出的新方法,可使相干水下激光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精度、通信误码率性能和传输码率等关键指标得到显着提升。具体而言,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首先,针对水下激光无线信道中的传统冲激响应模型拟合精度和拟合效率较低,物理意义较弱的问题,本文采用蒙特卡洛法重新对水下激光信道的冲激响应函数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凸性分析给出了水下信道冲激响应函数的新模型。相比传统模型,新模型在拟合精度,拟合效率和物理意义解释等方面均有显着提高。第二,上述冲激响应模型显示,高速水下激光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将受码间串扰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蒙特卡洛法全面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均衡技术对码间串扰的抑制效果。通过文中相关结论可知,不同均衡技术分别适应于不同的信道条件。另外,通过调整接收天线视场,浑浊海水中接收机的均衡性能将在接收功率和码间串扰间达到最优折中,从而显着降低信号发射功率。第三,湍流是海水信道的另一项主要特性,而相位噪声是相干系统的一个重要非理想效应。针对湍流信道中相位噪声估计问题,本文通过数学建模和推导讨论了在海水信道中进一步提升相位噪声估计精度的方法。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自适应相位估计方法可显着提升相位噪声估计精度并降低系统误码率。第四,为了进一步提升湍流信道中系统性能,本文通过分析成对差错概率,论述了使用V-BLAST MIMO体系同时提高系统传输码率并降低系统误码率的可行性。相比激光无线通信系统中已有的空时编码技术,V-BLAST编码将在高信噪比区域进一步提升系统传输码率。最后,本文对同时考虑上述非理想效应的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均衡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码间串扰对误码率的影响,但在低信噪比区域,码间串扰仍将造成显着的性能损失。与此同时,自适应相位估计技术则可在高信噪比区域显着降低系统误码率。此外,V-BLAST编码还提高了系统的分集增益和传输码率。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设计一套误码率更低,传输码率更高的水下激光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而更低的误码率和更高的传输码率无疑是通信系统设计中永恒不变的话题。

王子健[10](2019)在《Ka全频带均衡放大组件研究》文中指出微波功率模块(MPM)是现代军事电子对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新型功率器件。微波固态均衡放大器是微波波功率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行波管放大器提供均衡的输入功率,使行波管放大器可以有平坦的输出曲线,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微波功率模块的性能。随着现代微波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固态均衡放大器的设计需要满足超宽带、高功率、高效率、小型化的要求,同时,行波管的输出的不一致性要求均衡器需要适应各种复杂的均衡曲线,传统均衡器的设计越来越难以满足高度集成化的需要,均衡器的设计和发展需要新结构和新理论。针对传统的均衡器设计中难以实现复杂均衡曲线的难题,并减小电阻在高频段对均衡器的影响,本文利用相位合成特性,提出一种新型多频带功率合成均衡器电路结构。在电路的形式上对传统的均衡器创新:将信号不等分成三路,并经过不等长度的相位延时线,最终在经过三路功率合成,实现多频带的均衡曲线。加工完成后均衡器的在29GHz和37GHz实现了两个均衡峰,均衡量大于8.0dB,均衡精度±2.0dB,回波损耗优于-10dB,电路尺寸仅为6mm×7.4mm,满足了在Ka频段内多个均衡峰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减小传统均衡电路的面积,本文利用四端口网络功率分配的方法,设计实现了一种不等分混合电桥均衡器,将不同频率的能量经过混合电桥结构到达不同的端口,经过特定的端口输出,实现了均衡器的功能。最终设计出来均衡器均衡量达到17.5dB,回波损耗优于-11.6dB,面积仅为6mm×6mm;针对毫米波功率模块中固态均衡放大器部分设计了两款均衡放大模块。其中一款,最大输出功率达到30.7dBm,开关隔离度大于40.2dBc,饱和增益带内波动小于1.2dBpp/1GHz,高低温状态下的饱和输出波动小于1.5dB。另一款集成于光纤型MPM中,在Ka全频带内增益大于48.3dB,输入过激励为10dBm时,增益带内波动小于1.3dBpp/1GHz。

二、同轴均衡器温稳特性的材料补偿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轴均衡器温稳特性的材料补偿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5Gb/s CMOS自适应均衡器集成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信道特性和均衡技术
    2.1 信道的非理想特性
        2.1.1 信道非理想特性的类型
        2.1.2 信道非理想特性的影响
    2.2 信道建模及信号生成
        2.2.1 信道建模
        2.2.2 伪随机信号的生成
    2.3 均衡技术
        2.3.1 均衡技术分类
        2.3.2 均衡技术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DFE结构和自适应算法
    3.1 高速DFE结构
        3.1.1 全速率预测式DFE
        3.1.2 半速率直接式DFE
        3.1.3 半速率复接式DFE
        3.1.4 DFE结构比较
    3.2 自适应算法
        3.2.1 ZF算法
        3.2.2 LMS算法
        3.2.3 RLS算法
        3.2.4 自适应算法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适应DFE的设计与前仿真
    4.1 DFE的整体架构
    4.2 半速率DFE主体电路设计
        4.2.1 双通道CTLE设计
        4.2.2 CML加法器和放大器设计
        4.2.3 锁存器和堆叠式选择器设计
        4.2.4 IIR抽头反馈级设计
        4.2.5 输出缓冲器设计
    4.3 自适应算法的电路实现
        4.3.1 LMS算法的优化与电路实现
        4.3.2 灵敏放大器及检测器设计
        4.3.3 五比特加减计数器设计
        4.3.4 五比特电流舵DAC设计
    4.4 自适应DFE的前仿真
        4.4.1 输入信号波形的生成
        4.4.2 不同工艺角下的前仿真结果
        4.4.3 其他衰减量下的前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版图设计与后仿真
    5.1 版图设计
        5.1.1 关键模块版图设计
        5.1.2 整体版图设计
        5.1.3 版图布局改进
    5.2 自适应DFE的后仿真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致谢

(2)轨道角动量模式复用光通信系统中干扰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OAM的发展
        1.2.2 OAM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1.2.3 OAM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论文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OAM模式复用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2.1 引言
    2.2 OAM模式复用空间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2.2.1 大气湍流建模
        2.2.2 大气湍流对涡旋光束的影响
        2.2.3 GS算法
    2.3 OAM模式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2.3.1 OAM模式复用光纤通信系统搭建
        2.3.2 非线性的产生及特性
        2.3.3 传统器件非线性均衡方法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OAM-FSO系统中基于WF的相位校正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OAM的AO-FSO通信链路模型
    3.3 基于WF算法的相位校正方法
    3.4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OAM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KNN的非线性判决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KNN的判决方法
        4.2.1 原理及方案
        4.2.2 实验结果和性能分析
    4.3 基于概率KNN的非线性判决方法
        4.3.1 原理及方案
        4.3.2 实验结果和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OAM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朴素贝叶斯的非线性判决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非线性判决方法
        5.2.1 原理及方案
        5.2.2 实验结果和性能分析
    5.3 基于DNB的非线性判决方法
        5.3.1 原理及方案
        5.3.2 实验结果和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基于LLC谐振变换器的多输出光伏功率均衡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
        1.1.2 光伏产业新技术
    1.2 光伏功率均衡器概述
        1.2.1 光伏模块等效模型
        1.2.2 光伏阵列失配问题
        1.2.3 光伏阵列功率损失
        1.2.4 光伏均衡优化结构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光伏均衡器原理分析
    2.1 光伏均衡器的拓扑选择
    2.2 均衡器的工作原理
        2.2.1 受控源直流模型
        2.2.2 遮蔽下的均衡原理
        2.2.3 三种均衡状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LC谐振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
    3.1 LLC谐振变换器工作波形分析
        3.1.2 f_s=f_r区域内的工作模态
f_r区域内的工作模态'>3.1.3 f_s>f_r区域内的工作模态
    3.2 LLC谐振变换器增益分析
        3.2.1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FHA等效模型
        3.2.2 电压增益特性与输入阻抗分析
    3.3 LLC谐振变换器参数设计及软开关条件
        3.3.1 设计要求
        3.3.2 谐振参数设计及软开关条件
    3.4 LLC谐振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3.4.1 谐振参数设计及软开关条件
        3.4.2 大信号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伏均衡器系统设计
    4.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1 功率器件选型
        4.1.2 磁性元件设计
        4.1.3 驱动电路设计
        4.1.4 采样电路设计
        4.1.5 外围电路设计
    4.2 反馈控制环路设计与分析
        4.2.1 补偿器设计原则
        4.2.2 控制环路分析
        4.2.3 控制器参数设计
        4.2.4 闭环稳压原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实验分析
    5.1 系统稳态仿真结果与分析
        5.1.1 闭环系统仿真模型
        5.1.2 闭环系统稳态仿真波形
    5.2 系统动态仿真结果与分析
        5.2.1 负载切换下的动态响应
        5.2.2 输入电压跳变下的动态响应
    5.3 系统实验
        5.3.1 系统样机测试
        5.3.2 均衡器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光耦输出结电容Cj计算方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三维集成电路中碳纳米管填充硅通孔的信号完整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和现状
        1.2.1 .TSV电路模型研究
        1.2.2 .基于碳纳米管束的TSV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基于CNT的单端TSV的建模研究
    2.1 .CNT填充的TSV
        2.1.1 .多比特TSV
        2.1.2 .部分有限元等效电路方法
    2.2 .单端TSV的研究
    2.3 .单端CNT TSV的应用研究
        2.3.1 .PDN电路模型简介
        2.3.2 .PDN中单端CNT TSV的应用研究
    2.4 .本章小结
3.同轴CNT TSV的建模与应用研究
    3.1 .同轴CNT TSV结构与工艺
    3.2 .同轴CNT TSV的电路模型
        3.2.1 .同轴CNT TSV电路模型构建与验证
        3.2.2 .同轴CNT TSV电学特性
    3.3 .片上PND中同轴CNT TSV的应用研究
    3.4 .本章小结
4.基于多比特TSV 的差分CNT TSV 的建模研究
    4.1 .三根TSV组成差分CNT TSV的电路建模与特性分析
        4.1.1 .G-SS-G差分CNT TSV的结构
        4.1.2 .G-SS-G差分CNT TSV的等效电路模型
        4.1.3 .G-SS-G差分CNT TSV的特性研究
    4.2 .两根TSV组成差分CNT TSV的电路建模与特性分析
        4.2.1 .GS-SG差分CNT TSV的结构
        4.2.2 .GS-SG差分CNT TSV的等效电路模型
        4.2.3 .GS-SG差分CNT TSV的特性研究
    4.3 .屏蔽差分CNT TSV的电路建模与特性分析
        4.3.1 .屏蔽差分CNT TSV的结构
        4.3.2 .屏蔽差分CNT TSV的等效电路模型
        4.3.3 .屏蔽差分CNT TSV的特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5.基于CNT的差分TSV的无源均衡器设计
    5.1 .G-SS-G差分CNT TSV的无源均衡器设计
        5.1.1 .基于系统传递函数的无源均衡器设计
        5.1.2 .结果验证与分析
        5.1.3 .基于ISI消除算法的无源均衡器设计
    5.2 .GS-SG差分CNT TSV的无源均衡器设计
    5.3 .屏蔽差分CNT TSV的无源均衡器设计
        5.3.1 .基于系统传递函数的无源均衡器设计
        5.3.2 .验证与分析
        5.3.3 .基于ISI消除算法的无源均衡器设计
    5.4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5)小型化2-6.2GHz增益均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增益均衡器的发展动态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微波增益均衡器的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
    2.1 增益均衡器运用于行波管上的工作原理
    2.2 增益均衡技术理论
    2.3 增益均衡器的分类
        2.3.1 波导型增益均衡器
        2.3.2 同轴型增益均衡器
        2.3.3 微带型增益均衡器
    2.4 增益均衡器设计方法理论
        2.4.1 达林顿网络综合法
        2.4.2 实频数据法
        2.4.3 原型电路归纳法
    2.5 增益均衡器的计算机优化设计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6.2GHz增益均衡器的设计
    3.1 研究目标
    3.2 增益均衡器的设计步骤
    3.3 谐振器枝节设计
        3.3.1 微带线传输理论
        3.3.2 微带谐振器的分析
        3.3.3 单个谐振器的理论分析
    3.4 小型化设计
        3.4.1 高相对介电常数基板利于小型化
        3.4.2 结构改进
        3.4.3 HFSS软件进一步仿真优化
        3.4.4 小型化成果
    3.5 增益均衡器的膜层结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带增益均衡器的制备及测试
    4.1 微带增益均衡器的加工制备
        4.1.1 基片清洗
        4.1.2 表面金属化
        4.1.3 光刻
        4.1.4 切割
        4.1.5 电阻焊接
    4.2 小型化微波器件无损测试夹具
    4.3 增益均衡器的测试
    4.4 增益均衡器的测试结果与设计目标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使用TaN薄膜电阻的设计改进
    5.1 薄膜电阻的膜层结构
    5.2 仿真设计的改进
    5.3 TaN膜层的溅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三毫米功率均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毫米波功率模块(MMPM)介绍
    1.2 功率均衡器
    1.3 功率均衡器发展动态
        1.3.1 国内发展动态
        1.3.2 国外发展动态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
第二章 功率均衡器基本理论
    2.1 功率均衡器关键指标及分类
    2.2 均衡器设计基本原理
    2.3 陷波单元实现方式
        2.3.1 耦合微带谐振器
        2.3.2 矩形波导谐振器
        2.3.3 基于超材料吸收体的陷波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波段功率均衡器设计
    3.1 W波段功率均衡器设计方法
    3.2 基于耦合微带谐振器的功率均衡器设计
    3.3 基于矩形波导谐振器的功率均衡器设计
    3.4 基于超材料吸收体的功率均衡器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率均衡放大模块的设计
    4.1 小功率均衡放大模块设计
        4.1.1 整体方案选择
        4.1.2 射频电路设计
        4.1.3 直流供电电路设计
        4.1.4 功率均衡放大模块1 整体测试与分析
    4.2 大功率均衡驱动模块设计
        4.2.1 整体方案选择
        4.2.2 射频电路设计
        4.2.3 直流供电电路设计
        4.2.4 功率均衡放大模块2 整体测试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总结
    5.2 后续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7)ATLAS二期升级中内层硅像素径迹探测器数据读出ASIC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高能物理实验
    1.2 ATLAS探测器
    1.3 大型强子对撞机升级计划
    1.4 ATLAS光纤链路研究现状
    1.5 超高辐照下的数据传输链路
    1.6 文章内容及架构
2 超高辐照下数据传输链路
    2.1 数据读出链路解决方案
    2.2 传输介质
        2.2.1 双绞电缆
        2.2.2 双芯同轴电缆
        2.2.3 柔性电路板
        2.2.4 有源电缆
    2.3 辐照分析
        2.3.1 辐照效应
        2.3.2 ATLAS中的辐照分析
        2.3.3 辐照加固技术
    2.4 GBCR系列芯片
    2.5 本章小结
3 高速数据传输中的均衡技术
    3.1 信道特性与信道指标
        3.1.1 信道中的非理想特性
        3.1.2 信道指标
    3.2 数据均衡技术
        3.2.1 前馈均衡器
        3.2.2 判决反馈均衡器
        3.2.3 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
    3.3 GBCR芯片中的均衡器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低功耗数据通道设计
    4.1 输入级设计
    4.2 重定时电路设计
        4.2.1 基于PLL结构的CDR电路分析
        4.2.2 GBCR中的重定时电路
    4.3 CML输出级设计
    4.4 上行/下行通道验证
        4.4.1 上行通道验证
        4.4.2 下行通道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GBCR芯片中的其他设计
    5.1 子模块设计
        5.1.1 I2C模块设计
        5.1.2 自动频率校准电路
        5.1.3 分频器
        5.1.4 偏置电路
        5.1.5 移相器
        5.1.6 直流失调消除电路
    5.2 版图设计及芯片封装
        5.2.1 引脚设计
        5.2.2 退耦电容设计
        5.2.3 高速差分信号线版图设计
        5.2.4 GBCR1整体版图设计与芯片封装
        5.2.5 GBCR2整体版图设计与芯片封装
    5.3 本章小结
6 芯片测试
    6.1 GBCR1测试
        6.1.1 GBCR1芯片测试板设计
        6.1.2 GBCR1芯片测试平台
        6.1.3 基本功能测试
        6.1.4 具体性能指标测试
        6.1.5 抗辐照测试
        6.1.6 其他测试
    6.2 GBCR2测试
        6.2.1 GBCR2芯片与测试板
        6.2.2 GBCR2测试平台
        6.2.3 基本功能验证
        6.2.4 上行通道均衡器测试
        6.2.5 其他测试
    6.3 本章总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GBCR1 I2C寄存器初始配置
    GBCR2 I2C寄存器初始配置
    GBCR1芯片引脚说明
    GBCR2芯片引脚说明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相控阵宽带发射组件和多波束接收组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2 相控阵收发组件设计原理
    2.1 有源相控阵理论
        2.1.1 相控阵波束扫描
        2.1.2 射频多波束理论
    2.2 收发组件设计原理
        2.2.1 相控阵收发组件
        2.2.2 组件设计流程
        2.2.3 组件设计指标
        2.2.4 无源器件基本理论
        2.2.5 组件基板薄膜工艺
        2.2.6 组件腔体谐振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多通道宽带移相放大发射组件设计
    3.1 发射组件总体设计
        3.1.1 组件功能和指标预期
        3.1.2 组件结构分解
    3.2 射频模块链路设计
        3.2.1 功分馈线链路设计
        3.2.2 移相放大链路设计
    3.3 供电和控制模块设计
        3.3.1 控制模块设计
        3.3.2 电源供电设计
    3.4 宽带功分器设计
    3.5 版图和壳体设计
    3.6 整体机箱装配
    3.7 本章小结
4 多波束射频接收组件设计
    4.1 接收组件总体设计
    4.2 射频接收链路设计
    4.3 多波束层压板设计
    4.4 微带不连续性仿真设计
        4.4.1 射频垂直互联仿真设计
        4.4.2 微带直角弯折仿真设计
        4.4.3 微带尺寸跳变仿真设计
        4.4.4 层压板整版仿真
    4.5 同轴转微带仿真分析
    4.6 金丝键合仿真分析
        4.6.1 等效模型分析
        4.6.2 连接处的容性补偿
        4.6.3 层压板金属包边仿真
    4.7 版图和壳体设计
    4.8 本章小结
5 组件测试结果及分析
    5.1 发射组件测试结果
        5.1.1 实测结果及分析
        5.1.2 测试结果总结
    5.2 接收组件测试结果
        5.2.1 实测结果及分析
        5.2.2 测试结果总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水下相干激光无线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水下相干激光无线通信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水下激光无线信道吸收和散射
        1.2.2 水下激光无线信道湍流
        1.2.3 相干水下激光无线通信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水下激光无线通信信道冲激响应建模
    2.1 引言
    2.2 水下激光无线通信信道的散射相位函数
    2.3 冲激响应函数的蒙特卡洛仿真
    2.4 基于IOPs的冲激响应函数CEAPF模型
    2.5 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下相干激光无线通信系统的码间串扰均衡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数字均衡准则
        3.2.1 码间串扰模型
        3.2.2 最大似然序列准则
        3.2.3 迫零准则
        3.2.4 均方误差准则
        3.2.5 判决反馈准则
    3.3 自适应均衡算法
        3.3.1 最小均方算法
        3.3.2 恒模算法
    3.4 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水下相干激光无线通信系统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相干激光无线通信系统模型
    4.3 载波相位估计模块结构
        4.3.1 相位噪声模型
        4.3.2 恒定系数载波相位估计模块
        4.3.3 自适应载波相位估计模块
    4.4 相位估计误差的定量分析
        4.4.1 自适应估计器的相位估计误差
        4.4.2 固定系数估计器的相位估计误差
        4.4.3 无湍流信道的相位估计误差
    4.5 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下相干激光无线通信的V-BLAST MIMO系统研究
    5.1 引言
    5.2 V-BLAST MIMO系统的预备知识
        5.2.1 V-BLAST MIMO系统模型
        5.2.2 最大似然接收机
    5.3 V-BLAST MIMO系统的渐近分析
        5.3.1 V-BLAST MIMO系统最大似然估计的成对差错概率
        5.3.2 V-BLAST MISO系统在等效积分区域中的概率分布
        5.3.3 V-BLAST MIMO系统在等效积分区域中的概率分布
        5.3.4 V-BLAST MIMO系统的成对差错概率
        5.3.5 V-BLAST MIMO系统的误码率
        5.3.6 双发射天线BPSK调制V-BLAST MIMO系统的误码率
    5.4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
    5.5 V-BLAST MIMO系统的数值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下相干激光无线通信系统性能仿真
    6.1 引言
    6.2 仿真系统结构
    6.3 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Ka全频带均衡放大组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MPM的发展动态
        1.2.2 均衡器发展动态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毫米波功率均衡器理论分析
    2.1 均衡器的理论分析
        2.1.1 有耗网络分析
        2.1.2 有耗网络的频率关系
        2.1.3 均衡陷波单元理论分析
        2.1.4 均衡陷波单元级联
    2.2 均衡器的分类
        2.2.1 腔体结构均衡器
        2.2.2 平面结构均衡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均衡器的设计与研究
    3.1 多频带功率合成均衡器设计
        3.1.1 威尔金森功分器基本理论
        3.1.2 多频带功率合成均衡器理论分析
        3.1.3 多频带功率合成均衡器设计
    3.2 不等分混合电桥均衡器设计
        3.2.1 四端口网络理论分析
        3.2.2 不等分混合电桥均衡器设计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Ka频段固态均衡驱动放大模块设计
    4.1 设计指标和实施方案
        4.1.1 芯片选择
        4.1.2 Ka频段耦合器
        4.1.3 总体方案设计
    4.2 直流电源
        4.2.1 时序保护电路
        4.2.2 直流电源总体方案设计
        4.2.3 直流电源的实现
    4.3 Ka频段驱动放大模块
        4.3.1 模块腔体设计和加工
        4.3.2 模块装配
        4.3.3 模块测试结果和分析
        4.3.4 驱动模块均衡器设计与测试
    4.4 Ka频段三级驱动放大模块设计
        4.4.1 三级放大模块的设计与测试
        4.4.2 误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四、同轴均衡器温稳特性的材料补偿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5Gb/s CMOS自适应均衡器集成电路设计[D]. 赵文斌.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2]轨道角动量模式复用光通信系统中干扰抑制方法研究[D]. 周思彤.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LLC谐振变换器的多输出光伏功率均衡器研究[D]. 胡航.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三维集成电路中碳纳米管填充硅通孔的信号完整性分析[D]. 胡庆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5]小型化2-6.2GHz增益均衡器的设计与实现[D]. 钟清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三毫米功率均衡技术研究[D]. 李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7]ATLAS二期升级中内层硅像素径迹探测器数据读出ASIC研发[D]. 陈楚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相控阵宽带发射组件和多波束接收组件设计[D]. 唐嘉浩. 浙江大学, 2020(02)
  • [9]水下相干激光无线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李一铭.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10]Ka全频带均衡放大组件研究[D]. 王子健.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同轴均衡器温度稳定特性的材料补偿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