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

一、北京联合大学台研所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长江[1](2021)在《咬定青山——记95岁入党的世界着名麻风病防治专家李桓英》文中认为李桓英,世界着名麻风病防治专家,一个神一样的传奇人物:年轻时舍弃国外优厚待遇执意回国,执着于中国麻风病研究与防治,终生未嫁,95岁高龄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对祖国、对事业以及对党的信念坚如磐石——是什么力量让她的一生如此执着,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呢?

冯金平[2](2021)在《景徳镇雕塑瓷的民间性研究 ——以1956-1992年景德镇雕塑瓷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陈孔立[3](2021)在《台湾研究交叉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前景——从“台湾学”的理论建构谈起》文中研究说明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的学术研究,经过两岸学术界几十年的努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组建台湾研究交叉学科——"台湾学"的条件趋于成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理论体系建构和组织体系建制方面做出许多有益的尝试,提出了"厦大方案"。希望两岸学术界继续努力,为台湾研究交叉学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徐博东[4](2020)在《沉痛悼念好友王晓波、毛铸伦先生》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7月,连续两天令人悲痛:29日刚得知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前主席毛铸伦先生仙逝,次日一觉睡来,噩耗又从岛内传来,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副主席王晓波先生也于当日凌晨驾鹤西去。王晓波、毛铸伦先生心怀民族大义,矢志不渝推进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台独",两位先生的事功必将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荣史册。我结识晓波兄于1988年。1987年秋,王晓波、尹章义等岛内统派学者,针对"台独"势力篡改台湾历史,成立"台湾史研究会",决定于1988年1月下旬在

张玉婷[5](2020)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离乱纷杂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一流的教育水准、自由的学术风气及坚毅的民族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赞誉其“物质上得不了,精神上了不得”。作为民国研究院所的中坚力量,西南联大继承和发扬了此前就颇具名望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等学府的兴学传统,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特色,培育出了众多闻名中外的专家学者,为中华民族储存了抗战建国的力量。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不仅成为民国高级人才培育的典范,也为当今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案例参考。因此,本文以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其形成基础、管理体系及培养过程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探究其特色和教育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回溯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的背景。通过对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在合校前各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溯源,以对联大建校时研究生教育的背景有一个基础性的把握。第二,梳理西南联大研究生的管理体系。从组织结构、招考选拔、奖励资助体系、科研经费和留学交流等方面对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情况作出系统的阐释,力求明晰研究生的组织管理情形。第三,剖析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在培养模式上,联大构成了联合一体下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型”为培养导向的学、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课程与教学上,教师结合个人研究和前沿理论开设了数量不多但内容精深的课程,并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学术演讲及专题讨论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兼顾中、西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生的研究训练上,文、理、工、法、商各科结合着学科发展、国家需要和地域资源,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方向;在师生互动上,教师与研究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学生热心真切的指导与关照。第四,阐述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成效与教育局限。从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看,学生大都进入大学或研究所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推动着学术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并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做人品质。虽然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但战争的环境、西方移植的教学模式,以及西南联大以本科为人才培养重心的教育取向,也使得当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限制。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对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分析其教育颇具成效的原因,以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杨程[6](2020)在《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研究 ——以农业推广和矿产调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西南联大作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的集合体,在抗战时期自然继承了三校优良的传统与精神,联大师生积极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展了为农业服务、为民族工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民众卫生健康服务、为教育文化事业服务以及为战时军事服务等多项社会服务活动,增加了工农业生产,发展了地方教育文化事业,更为抗战做出了贡献。限于篇幅与能力等原因,本文将从农业服务和工业服务入手,详细梳理和分析西南联大的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和理学院地质系在云南进行的农业推广和矿产调查的社会服务活动,以期为当今大学的社会服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本文在查阅民国时期档案、文献资料及参考前人论着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对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其次,对西南联大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作一背景介绍,主要从我国传统教育精神的延续、政府的倡导与抗战的需要以及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传入三方面分析西南联大进行社会服务的必要性。第三,介绍西南联大为农业推广服务的具体措施。在分析我国近代农业推广发展概况以及近代云南农业推广的发展与困境之后,从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防治及植物生理的应用研究三方面论述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农业推广实践活动。第四,介绍西南联大为民族工业服务的活动,表现为地质系师生在云南以叙昆、滇缅和滇越三大铁路沿线开展的矿产调查。最后,对西南联大开展社会服务的成效与启示作一论述。

孙延瑞[7](2020)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追寻其作为中国舞蹈学术研究重要一脉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引领。笔者力图透析舞蹈研究所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内部建设以及外部影响,并在其发生发展的历程中探寻其对于中国舞蹈学科发展的建设性意义,以其学术建设发展历程反观舞蹈学科的发展规律。本文具体可分为四个章节,前三个章节主要是线性梳理舞蹈研究所自1973年-2000年间的学术发展历史。以每个时期的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及机构建设三大版块贯穿始终,探求期间各个时期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规律、成果及问题。第四章宏观聚焦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历程,明确舞蹈研究所学术体系的系统化建立,以学术研究特色、领域、学术精神为视角,呈现出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体系化、科学化进程,最终确立舞蹈研究所在舞蹈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

温良谦[8](2019)在《派系博弈下的民进党大陆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进党派系政治与大陆政策是台湾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派系政治作为民进党大陆政策制定的关键环节对民进党的大陆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从政治生态、博弈过程以及结果分析三方面入手,选取了民进党大陆政策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决策研究的“政府政治模型”,通过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民进党派系政治对其大陆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检视,试图回答民进党派系政治对其大陆政策有何影响这一核心问题。本文以民进党在野与执政为标准,将民进党大陆政策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民进党在野时期(1986年—2000年)、民进党首次执政时期(2000年一2008年)、民进党再次在野时期(2008年一2016年)以及民进党重返执政时期(2016年至今)。1986年一2000年是民进党首次在野时期,在此时期派系政治在民进党大陆政策制定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是民进党派系政治对其大陆政策制定影响的作用凸显期。2000年一2008年是民进党的首次执政时期,由于陈水扁总揽大权,民进党出现“总统化政党”现象,派系政治对于陈水扁当局的大陆政策影响力削弱。2008年一2016年民进党再次在野期间,派系政治对于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影响力再次提升,各派系围绕党公职人员参访大陆以及民进党的大陆政策走向展开了激烈讨论,并召开了九次“对中政策扩大会议”。2016年民进党再次执政之后,蔡英文基本上主导了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制定,派系的影响力再次衰落。但是在蔡英文执政过程中,其大陆政策依然受到了党内部分势力,尤其是“基本教义派”的制约。总体而言,派系政治对于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影响呈现出在野时期大于执政时期等特点,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是在野或者是执政时期,派系的影响力大小并不一致。派系对于大陆政策的认知、派系力量的大小、党主席的因素以及博弈机制等均对派系政治作用的发挥产生了影响。未来一段时期内,派系政治依然对民进党大陆政策制定有着明显的影响,但是随着派系政治的式微,派系对于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影响将逐渐降低。

袁国友[9](2018)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以北大文科研究所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抗战时期中国着名高校,西南联大不仅在本科教育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研究生教育上也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办学工作来看,在19391945年间,北大文科研究所共招录和培养了哲学、史学、文学、语言、考古、人类学等学科的30多名研究生,这些研究生后来几乎都成为我国文史哲各学科的知名学者。抗战时期北大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成才率之高、办学成效之突出,可以与20世纪20年代的清华国学研究院相比拟。北大文科研究所特殊的办学成就,与其书院式与导师制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具有密切关系,即崇尚学术、培育精英的办学理念,师生共处、言传身教的学习环境,自主学习、自由研究的培养方式,名师指导、尊重个性的授业方式等。

刘业伟[10](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二、北京联合大学台研所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联合大学台研所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咬定青山——记95岁入党的世界着名麻风病防治专家李桓英(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要回国,就是要回国!
二、名字是祖父给我起的
三、是“麻风病”选择了我!
四、麻风病不是“不治之症”?
五、李教授,你就不怕被染上?
六、坚持到“奇迹”出现!
七、为国争光?福莫大焉!
八、“百岁”算什么?我的事还没做完……

(3)台湾研究交叉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前景——从“台湾学”的理论建构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研究交叉学科建设的时代要求
二、台湾研究交叉学科建设的基础:“台湾学”的探讨
    (一)“台湾学”的定义
    (二)“台湾学”的性质
    (三)“台湾学”的研究对象
    (四)“台湾学”的研究方法
    (五)“台湾学”的目的
    (六)“台湾学”的特点
    (七)“台湾学”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模式
三、台湾研究交叉学科建设的“厦大方案”
    (一)明确提出“台湾学”的本质属性
    (二)在理论体系和研究模式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三)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逐渐演进
    (四)本人在建构“台湾学”方面所做的工作
        第一,提出建立“台湾学”的建议。
        第二,试图提出一些研究模式。
        第三,尝试从事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第四,参与具有厦大台研院特色的几项研究。
    (五)组织体系的建制
        第一,建立了研究平台和交流平台。
        第二,建立了传播平台。
        第三,建立了研究团队。
        第四,培养了涉台研究人才。
        第五,建立了涉台研究文献信息中心。
四、台湾研究交叉学科建设的几点启示

(5)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历史认识的需要
        (二)现实改革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资料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四、核心概念
        (一)研究生教育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形成的基础
    第一节 抗战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一、清朝末期研究生教育的萌芽
        二、民国初年研究生教育的起步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西南联大建校前三校的研究生教育
        一、国立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三、私立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四、三校培养模式的特点小结
第二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第一节 三足分立的教育组织机构
    第二节 严格要求的学生招考选拔
        一、高标准的专业分组招生考试
        二、高质量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
    第三节 鼓励研学的奖励资助体系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科研经费支持
    第五节 公费择优的留学交流管理
第三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过程
    第一节 培养模式
        一、联大一体下的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
        二、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教、研”一体模式
    第二节 课程教学
        一、各专业教师自定开设的课程科目
        二、联系前沿并融汇西学的教学内容
        三、由通至专且本硕衔接的课程体系
        四、重视学术讨论和报告的教学方式
        五、欧美教材与外语授课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科学研究
        一、注重国学文化的文科
        二、因时制宜的理、工科
        三、结合社会实际的法科
        四、联系战时经济的商科
    第四节 师生互动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严谨求真的学术指导
        三、热心真切的人生关照
        四、学术救国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成效与局限
    第一节 学生毕业及三校复员
        一、研究生的毕业或离校去向
        二、联大解散后三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恢复
    第二节 教育成效
        一、推进学术理论的深化与创造
        二、引领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塑造学子的治学方向与品质
    第三节 教育局限
        一、战争环境对科研条件的约束
        二、西方教学模式的移植缺陷
        三、有限的研究生培养规模
第五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总结
    第一节 科研为主与精化课程的教研体系
    第二节 自由包容与多元导引的教学理念
    第三节 融会中西与紧跟前沿的国际化教育
    第四节 联系国情与结合地域的研究训练
    第五节 德学并重与言传身教的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研究 ——以农业推广和矿产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辨析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西南联大开展社会服务的背景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延续
    第二节 时代诉求:政府倡导与抗战需要
    第三节 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传入
第二章 农业推广:西南联大为云南农业服务
    第一节 我国近代大学农业推广的发展概况
        一、清末至1930年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成立
        二、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成立至抗战前夕
        三、抗战期间
    第二节 近代云南农业推广的发展与困境
        一、近代云南农业推广的发展
        二、近代云南农业推广的困境
    第三节 西南联大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
        一、农作物的研究与推广
        二、病虫害的研究与防治
        三、植物生理应用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产调查:西南联大为民族工业服务
    第一节 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地质学组概论
        一、西南联大地质学组的教师与学生
        二、西南联大地质学组的教学与学术活动
    第二节 西南联大地质学组在云南开展矿产调查
        一、西南联大地质学组开展地矿调查的历程
        二、西南联大地质学组对云南矿产的调查成果
    第三节 西南联大地质学组在云南开展地质矿产调查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的成效与启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的成效
        一、改进了工农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
        二、增进了对现实的了解,加强和社会的联系
        三、促进了教学科研的发展,拓宽知识领域
    第二节 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的启示
        一、大学需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为社会服务
        二、政府需完善制度,为社会服务提供保障
        三、我们应树立正确的社会服务观,确保社会服务适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
        一、舞蹈研究所的发展背景
        二、舞蹈学科发展背景下的舞蹈研究
    第二节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第五节 重要关系的界定
        一、学术传承
        二、舞蹈研究所教育功能的延伸
        三、下属机构及科研辅助部门的划定
第一章 主体自觉的学术开拓(1973-1980年)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符号意指
        一、学术共同体
        二、舞蹈信息资料库
        三、人才培养基地
        四、理论发声源
        五、文化交流平台
        六、非遗传统舞蹈保护研究平台
    第二节 “舞蹈研究组”时期(1973-1975年)
    第三节 舞蹈研究组时期(1976-1977年)
    第四节 舞蹈研究室时期(1978-1979年)
第二章 学科视域的学术建设(1980-1987年)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建立的背景、宗旨及定位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国家文化建设路径的转变
        三、舞蹈学科建设的自省与自觉
    第二节 历史接续的路径与准则
        一、中体西用:现代学术研究的本土化实践
        二、推陈出新:批判性否定的价值准则
    第三节 历史建构的维度
        一、教育功能的建立与教学模式的探索
        二、内部机构的建设与意义
第三章 跨学科的学术探索(1987-2000年)
    第一节 学科意识的建构与重构
        一、学科坚守:已知求未知
        二、学科跨越:未知见已知
    第二节 教育模式的再发展
        一、勇攀教育高塔:舞蹈学博士教育的开创
        二、时代赋予的使命:培养中国舞蹈学者的沃土
    第三节 机构界限的消融与关联
第四章 学术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的特征
        一、人民性
        二、民族性
        三、科学性
        四、开放性
        五、群体性
        六、史论型
        七、连续性
    第二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的领域
        一、中国舞蹈史
        二、外国舞蹈研究
        三、舞蹈基础理论
        四、舞蹈应用理论
        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六、跨学科研究
        七、综合性文集
        八、译介类
        九、辞书典籍类
        十、传记类
    第三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之精神
结语
附录 :舞蹈研究所大事记(1973年——2000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派系博弈下的民进党大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架构与方法
第二章 民进党成立至首次执政前的大陆政策博弈
    第一节 民进党成立至“台独党纲”出台的大陆政策博弈
    第二节 “台独党纲”出台后到民进党执政之前的大陆政策博弈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大陆政策博弈
    第一节 陈水扁第一任期中的大陆政策博弈
    第二节 陈水扁第二任期中的大陆政策博弈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08年以来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博弈
    第一节 蔡英文首任党主席时期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博弈
    第二节 苏贞昌担任党主席时期的民进党大陆政策博弈
    第三节 蔡英文再任党主席后的大陆政策博弈
    第四节 民进党重返执政后的大陆政策博弈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不同时期派系对民进党大陆政策影响力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影响派系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派系影响民进党大陆政策制定的基本规律及其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9)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以北大文科研究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南联大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恢复和开展
二、北大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恢复
    (一) 北大文科研究所的恢复
    (二) 北大文科研究所的导师聘任
    (三) 北大文科研究所的教务管理
三、北大文科研究所的办学方式
    (一) 学术取向, 严格选拔
    (二) 自主学习, 自由研究
    (三) 师生共处, 言传身教
四、结语:北大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经验

(10)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一、为何选择丁玲?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一、文研所的筹备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一、文讲所的恢复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一、活跃的课堂
        二、多彩的课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二、在办学中发展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一、文研所时期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三、九十年代
        四、新世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理论学习
        二、社会实践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文讲所前期
        二、文讲所后期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八十年代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三、新世纪高研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本章小结
附录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六、史料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后记
致谢

四、北京联合大学台研所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咬定青山——记95岁入党的世界着名麻风病防治专家李桓英[J]. 长江.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1(08)
  • [2]景徳镇雕塑瓷的民间性研究 ——以1956-1992年景德镇雕塑瓷厂为例[D]. 冯金平.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3]台湾研究交叉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前景——从“台湾学”的理论建构谈起[J]. 陈孔立. 台湾研究集刊, 2021(02)
  • [4]沉痛悼念好友王晓波、毛铸伦先生[J]. 徐博东. 两岸关系, 2020(08)
  • [5]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D]. 张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6]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研究 ——以农业推广和矿产调查为例[D]. 杨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7]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D]. 孙延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8]派系博弈下的民进党大陆政策研究[D]. 温良谦. 厦门大学, 2019(08)
  • [9]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以北大文科研究所为中心[J]. 袁国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0]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