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 A2 坦克 CGF 系统的机动性仿真

M1 A2 坦克 CGF 系统的机动性仿真

一、M1 A2坦克CGF系统的机动性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张仁友,韩志军[1](2017)在《坦克计算机生成兵力模型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探索坦克计算机生成兵力的结构和功能,为装甲兵仿真系统提供参考模型,针对单坦克的作战能力和特点,设计一种坦克计算机生成兵力框架模型。该模型主要模拟坦克的机动、火力和侦察等物理行为,分析判断战场情况的决策行为。在研究坦克行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科学的数理模型,并通过实际系统进行了基本的验证。系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坦克的各种战斗行为,满足有关模拟训练系统的基本应用。

刘俊邦,梅晨,朱建峰[2](2016)在《高机动条件下突击炮解命中模型误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某型突击炮在敌我双方高机动状态下作战效能下降的情况,通过分析解命中模型误差,建立误差仿真模型,并应用仿真模型计算不同作战条件下的射击提前量误差和命中概率,依据仿真结果分析误差影响规律并提出在实战条件下提高武器命中概率的建议和措施,对武器作战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刘俊邦,陈远江,梅晨,杨权[3](2015)在《实战化条件下突击炮射击提前量误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实战中,地面突击武器将会在高机动状态下与敌进行交战,武器作战效能将会大幅下降。本文通过分析某型突击炮解命中模型误差,建立误差仿真模型,并应用仿真模型计算不同作战条件下的射击提前量误差和命中概率,依据仿真结果分析误差影响规律并提出在实战条件下提高武器作战效能的措施。

董从建[4](2014)在《地面侦察雷达装甲目标跟踪信号滤波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地面反装甲作战为模拟背景,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技术性能,以第三代主战坦克为主要目标,对其雷达跟踪信号滤波问题展开了研究。依据地面装甲目标的技术性能、行动特点和战术使用方式,论文从实战角度对装甲目标“行军、展开射击和逃避”三个行动阶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两类跟踪滤波改进算法:针对行军阶段的“引入径向速度的新型去偏转换测量序贯滤波(NVCMSF-D)算法”和针对展开射击和逃避两个行动阶段的“改进当前统计模型自适应滤波(I-CSMAF)算法”。NVCMSF-D算法是在去偏转换测量滤波(CMF-D)算法基础上,引入了径向速度量测量,并针对径向速度量测量对位置、速度滤波精度的不同影响,提出在序贯滤波时,用径向速度量测量对去偏转换后的速度一步预测值进行修正,同时保留去偏转换后的位置滤波值,这样位置滤波值和速度滤波值都得到了提高。改进后的新算法与引入径向速度的UKF算法和引入径向速度的EKF算法进行了综合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新算法在滤波精度上的优越性。I-CSMAF算法是在“当前统计模型自适应滤波(CSMAF)算法”基础上,对当前加速度均值的计算方法和当前加速度方差的自适应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将径向速度量测量引入算法之中。通过仿真比较,最终得出改进后的新算法在滤波精度方面有较大的提高。论文还在装甲目标逃避阶段对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和I-CSMAF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证明改进后的新算法更适合这一阶段的跟踪滤波。

唐云岗[5](2009)在《可分离铰接式坦克越壕性能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坦克壕是现代战争中仍是一种最为常规、有效的反坦克障碍之一,特别是在某些特殊的地形和防守兵力兵器处于相对劣势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反坦克壕的迟滞作用,来扭转战场局势,为战斗的最终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被称为陆战之王的坦克具有火力大、机动力性强、防护好的特点,是陆战攻坚战的主要武器,如何充分发挥坦克的特点,提高其克服障碍的能力,对战争的胜利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坦克的作战环境及坦克越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分离的铰接装置将坦克前后连接以提高其越壕能力的方案。基于ADAMS/View、ADAMS/ATV建立了单坦克及铰接式坦克的虚拟样机模型,提出了铰接装置的基本结构。同时以各种不同土壤力学特性和坦克跨越壕沟参数为基础,根据ADMAS/ATV平台中的地形和底质参数,建立符合物理力学特性不同宽度的反坦克壕的虚拟地形。完成了单坦克及铰接式坦克在典型土壤物理力学特性和不同宽度反坦克壕条件下的越壕性能仿真研究,对各典型工况相关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对其性能作出了评价与预测。对铰接装置中的球铰法兰上的螺栓进行了选定,建立了铰接机构的简化三维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法对简化的铰接机构进行应力的分析,得出了铰接装置在边界条件下的静应力分布隋况。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可分离铰接式坦克方案有效,能较大幅度的提高坦克的越壕能力,顺利跨越反坦克壕。

李营[6](2005)在《六自由度坦克驾驶模拟器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基于虚拟现实的驾驶训练模拟器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并开发了六自由度坦克驾驶模拟器。介绍了虚拟现实的发展与应用,阐述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坦克驾驶模拟器的原理与系统构成,分析并建立了由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构成的运动模拟控制系统,建立了坦克虚拟驾驶动力学模型,在Windows 2000 操作系统下,使用Multigen Creator 建立了坦克驾驶模拟器视景系统的场景模型,运用独立于操作系统的三维图形库和具有良好跨平台移植能力的程序设计语言OpenGL,以及OpenGVS 软件,结合Microsoft Visual C++ 6.0 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设计开发了坦克虚拟驾驶模拟器。通过试验验证,所开发的驾驶运动系统能够实时跟随视景坦克模型的行驶动作,模拟出坦克启动、加速、刹车、转向、颠簸等运动状态,以及开炮时引起的振动。驾驶人员在虚拟驾驶模拟器的座椅上进行模拟驾驶时,能够体验到实际坦克驾驶的各种体感。

李巧丽,郭齐胜,杨瑞平[7](2004)在《坦克CGF系统的火力仿真探讨》文中研究说明CGF是合成演练环境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在介绍CGF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坦克CGF系统在火力性能方面的仿真;探讨了AI技术特别是专家系统在坦克CGF系统中的火力方面的应用;通过对坦克火力性能中物理行为和认知行为的研究,模拟了炮长在虚拟战场环境中目标探测、目标选择、弹种选择以及瞄准射击等一系列的动作流程,初步建立了一个坦克CGF系统的火力仿真模型。

王学宁[8](2002)在《越野环境中坦克动力学建模研究》文中指出坦克的机动性仿真的研究是建立虚拟战场环境的基础任务之一。本文在详细分析坦克直线行驶力学和转向行驶力学的基础之上,立足于虚拟环境这个应用背景,建立了坦克的机动性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动态仿真。 在分析坦克的运动学过程中,分别讨论了履带的运动规律和车体的运动规律。由于虚拟现实中的地形是各种各样的,坦克的运动状态也不尽相同,所以本文分析了坦克在各种地形下的运动情况,并且给出了坦克运动状态的判别式。 在分析坦克所受外力作用时,考虑了履带的滑动和横摆角,并且根据Bekker的理论,分别讨论了坦克在水平面和斜坡上的转向过程,在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坦克高速转向时的离心力的影响。 文章还分析了坦克在不平地面上行驶时的振动和坦克的通过性。由于坦克悬挂构造上的限制以及假设坦克左右负重轮所遇到的地面起伏情况大致相同,可以忽略坦克四个自由度上的振动,而只考虑垂直的线振动和俯仰角振动。 坦克的通过性,即克服障碍的能力,文中也作了一定的分析。 最后,建立了坦克机动性仿真模型并给出一些仿真结果。仿真模型的输入为地面状态信息和操纵部件的状态信息,输出为坦克的速度和位姿。

李光辉,杨立功,郭齐胜,张一弛[9](2001)在《M1 A2坦克CGF系统的机动性仿真》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了M1A2主战坦克的推进系统 ,建立了M1A2主战坦克机动性仿真的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了校验 ,该模型已得到实际应用。

王杏林,郭齐胜,杨瑞平[10](2001)在《聚合级CGF中的指挥Agent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战指挥决策及其实时性是聚合级CGF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解决好指挥问题能减少军事作战仿真中的操控人员及其工作量,扩大作战规模,增加仿真实体特别是指挥实体的自主能力。该文回顾了国内外在指挥实体研究的进展,结合目前大规模作战仿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Agent的指挥实体结构,并对其功能、工作过程,通讯形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二、M1 A2坦克CGF系统的机动性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1 A2坦克CGF系统的机动性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坦克计算机生成兵力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模型结构
2 机动模型
3 射击模型
    3.1 外弹道模型
    3.2 射弹散布
4 智能模型
    4.1 避障方法
        4.1.1 圆形避障
        4.1.2 多边形避障
    4.2 代价评估函数
        1)路径长度代价。
        2)运动方向代价。
        3)遭遇打击概率代价[5]
        4)改变速度代价。
        5)总体代价。
5 结束语

(2)高机动条件下突击炮解命中模型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解命中问题的描述
    1.1 解命中模型
    1.2 射击提前量计算
2 高机动条件下解命中模型误差
    2.1 解命中模型误差分析
    2.2 误差仿真模型
        2.2.1 目标机动模拟
        2.2.2 火控系统射击提前量解算模拟
        2.2.3 射击提前量理论值计算模型
3 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3.1 仿真条件
    3.2 仿真结果
        3.2.1 目标机动模式
        (1)目标作匀速直线机动
        (2)目标作匀加速直线机动
        (3)目标作变加速直线机动
        (4)目标作匀加速S形机动
        3.2.2 火控反应时间
4 结论

(4)地面侦察雷达装甲目标跟踪信号滤波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侦察雷达目标跟踪理论
    2.1 目标跟踪基本原理
    2.2 目标运动模型
        2.2.1 CV和CA模型
        2.2.2 Singer模型
        2.2.3 半马尔可夫模型
        2.2.4 Noval模型
        2.2.5“当前”统计模型
        2.2.6 Jerk模型
        2.2.7 机动转弯模型
    2.3 目标跟踪滤波算法
        2.3.1 标准卡尔曼滤波
        2.3.2 α-β和α-β-γ滤波
        2.3.3 扩展卡尔曼滤波
        2.3.4 去偏转换测量滤波
        2.3.5 无迹卡尔曼滤波
        2.3.6 交互式多模型滤波
第三章 装甲目标机动性能和行动方式
    3.1 机动性能
    3.2 行动方式
第四章 装甲目标跟踪滤波算法
    4.1 装甲目标行军时的滤波算法
        4.1.1 引入径向速度的EKF算法
        4.1.2 引入径向速度的UKF算法
        4.1.3 引入径向速度的去偏转换测量序贯滤波算法
        4.1.4 引入径向速度的新型去偏转换测量序贯滤波算法
    4.2 装甲目标展开射击时的滤波算法
        4.2.1 当前统计模型自适应滤波算法及存在的问题
        4.2.2 改进当前统计模型自适应滤波算法
    4.3 装甲目标逃避时的滤波算法
        4.3.1 装甲目标逃避时的IMM滤波算法
        4.3.2 装甲目标逃避时的改进当前统计模型自适应滤波算法
        4.3.3 两种算法的比较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可分离铰接式坦克越壕性能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反坦克障碍的发展现状
        1.3.2 铰接式履带车辆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虚拟样机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1.4.2 基于ADAMS/ATV的履带车虚拟样机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坦克铰接装置方案设计
    2.1 坦克与铰接装置技术指标
    2.2 反坦克壕简介
    2.3 铰接装置简介
        2.3.1 运动由液压缸控制的铰接装置
        2.3.2 根据前后车体被动调整转动角度的铰接装置
    2.4 铰接装置方案设计
    2.5 小结
第三章 铰接式坦克虚拟样机模型
    3.1 ADAMS/ATV建模原理
        3.1.1 多体系统建模原理
        3.1.2 构件属性
        3.1.3 车轮-履带动力学关系
        3.1.4 履带-地面动力学关系
    3.2 铰接式坦克虚拟样机模型
        3.2.1 单坦克虚拟样机
        3.2.2 铰接机构及铰接式坦克虚拟样机模型
        3.2.3 坦克仿真路面的建立
        3.2.4 构建路面-坦克系统模型
    3.3 小结
第四章 坦克越壕性能仿真研究
    4.1 车辆越障通过的条件
        4.1.1 车辆超越垂直路障的条件
        4.1.2 车辆超越壕沟路障的条件
    4.2 单坦克越壕仿真分析
        4.2.1 单坦克越壕仿真
        4.2.2 单坦克越壕仿真结果分析
    4.3 铰接式坦克越壕仿真分析
        4.3.1 铰接式坦克越壕仿真
        4.3.2 铰接式坦克越壕仿真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铰接装置球铰法兰螺栓的强度分析
    5.1 有限元法的介绍
        5.1.1 有限元的发展概述
        5.1.2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5.2 ANSYS软件的介绍
        5.2.1 ANSYS发展简介
        5.2.2 ANSYS软件的分析步骤
    5.3 铰接机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5.3.1 球铰法兰螺栓的选定
        5.3.2 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5.3.3 仿真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模型坦克越壕铰接装置应变测量实验
    6.1 实验原理
    6.2 铰接装置应变测试实验
        6.2.1 实验器材
        6.2.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六自由度坦克驾驶模拟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3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1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1.3.2 虚拟现实系统的特点与关键技术
        1.3.3 虚拟现实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1.4 虚拟驾驶模拟器的发展及现状简介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坦克虚拟驾驶模拟系统的构成
    2.1 虚拟驾驶模拟系统的构成
    2.2 坦克虚拟驾驶模拟系统
        2.2.1 坦克虚拟驾驶操作系统
        2.2.2 坦克虚拟驾驶运动模拟系统
        2.2.3 坦克虚拟驾驶视景系统
        2.2.4 六自由度坦克驾驶模拟系统原理
    2.3 小结
第三章 六自由度运动模拟系统
    3.1 引言
    3.2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3.2.1 概述
        3.2.2 位置反解
    3.3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构成
        3.3.1 系统总体组成
        3.3.2 执行机构单元
        3.3.3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3.3.4 位置伺服控制系统
        3.3.5 反馈单元
    3.4 运动模拟系统控制软件的实现
        3.4.1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模型
        3.4.2 实时通讯控制软件的实现
    3.5 小结
第四章 坦克虚拟驾驶动力学模型
    4.1 引言
    4.2 坦克直线行驶动力学模型
    4.3 坦克转向动力学模型
        4.3.1 坦克在水平地面转向的动力学模型
        4.3.2 坦克在斜坡上转向的动力学模型
    4.4 坦克的稳定性
    4.5 坦克虚拟驾驶动力学仿真模型
    4.6 小结
第五章 坦克虚拟驾驶视景系统
    5.1 视景系统开发环境
        5.1.1 Multigen Creator
        5.1.2 OpenGL
        5.1.3 OpenGVS
        5.1.4 Visual C++6.0
        5.1.5 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
    5.2 视景系统模型
        5.2.1 视景系统的实时图形处理
        5.2.2 模型的系统结构
        5.2.3 视景系统模型的建立
    5.3 视景系统软件的实现
        5.3.1 碰撞检测
        5.3.2 与运动模拟系统联接
    5.4 小结
第六章 实验研究
    6.1 实验目的
    6.2 试验方案
    6.3 实验结论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结论
    7.2 本文研究工作的不足
    7.3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8)越野环境中坦克动力学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
    §1.2 坦克动力模型的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坦克直线行驶力学
    §2.1 直线行驶时履带的运动
    §2.2 直线行驶时作用于坦克上的外力
    §2.3 坦克直线行驶动力学方程
第三章 坦克转向运动学和动力学
    §3.1 坦克转向时所受的外力和外力矩
    §3.2 坦克的转向运动学
    §3.3 坦克在水平地面上转向时的动力方程
    §3.4 坦克转动惯量的计算
    §3.5 坦克在斜坡上的转向过程分析
第四章 坦克在不平路面上的振动
    §4.1 坦克车体的自由振动
    §4.2 坦克车体的衰减振动
    §4.3 坦克车体的强迫运动
第五章 坦克越障过程分析
    §5.1 坦克的稳定性
    §5.2 克服垂直壁
    §5.3 克服壕沟
第六章 坦克机动性仿真模型
    §6.1 质量增加系数
    §6.2 操纵元件的嵌入作用
    §6.3 坦克的机动性仿真模型
    §6.4 仿真结果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M1 A2坦克CGF系统的机动性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M1A2坦克推进系统简介
3 M1A2坦克的机动性仿真
    3.1 数学模型
        3.1.1 发动机模块
        3.1.2 液力变矩器模块
        3.1.3 变速装置模块
        3.1.4 转向装置模块
        3.1.5 制动装置模块
        3.1.6 动力学模块
        3.1.7 运动学模块
        1) 运动速度
        2) 发动机转速
    3.2 仿真模型
    3.3 模型的校验
        3.3.1 最大油门时的前进档加速度
        3.3.2 坦克的制动性能
4 结束语

四、M1 A2坦克CGF系统的机动性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坦克计算机生成兵力模型研究[J]. 陈璐,张仁友,韩志军. 兵工自动化, 2017(01)
  • [2]高机动条件下突击炮解命中模型误差分析[J]. 刘俊邦,梅晨,朱建峰. 现代防御技术, 2016(05)
  • [3]实战化条件下突击炮射击提前量误差分析[J]. 刘俊邦,陈远江,梅晨,杨权. 船电技术, 2015(09)
  • [4]地面侦察雷达装甲目标跟踪信号滤波算法研究[D]. 董从建. 兰州大学, 2014(04)
  • [5]可分离铰接式坦克越壕性能仿真研究[D]. 唐云岗. 中南大学, 2009(04)
  • [6]六自由度坦克驾驶模拟器开发[D]. 李营. 吉林大学, 2005(06)
  • [7]坦克CGF系统的火力仿真探讨[J]. 李巧丽,郭齐胜,杨瑞平. 计算机仿真, 2004(02)
  • [8]越野环境中坦克动力学建模研究[D]. 王学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01)
  • [9]M1 A2坦克CGF系统的机动性仿真[J]. 李光辉,杨立功,郭齐胜,张一弛. 计算机仿真, 2001(06)
  • [10]聚合级CGF中的指挥Agent研究[J]. 王杏林,郭齐胜,杨瑞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22)

标签:;  ;  ;  ;  ;  

M1 A2 坦克 CGF 系统的机动性仿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