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耐药情况监测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耐药情况监测

一、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耐药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姜旭[1](2020)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及手卫生强化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内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NI)的发生规律,了解其感染途径、主要致病菌以及药敏情况,进一步探讨NI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防控NI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本院NICU内所有住院时间超过48小时且病史资料完整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近4年本院NICU内NI的发病率、感染类型、病原菌分布、常见病原菌的药敏情况;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先对院感组与非院感组之间患儿的一般状况、个人史、母孕史以及诊疗经过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其中存在显着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变量与NI发病率之间的独立相关性。结果:1、NI的发病率:本研究共收集了 NICU内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新生儿3515例,其中发生NI的有181例,NI发病率为5.15%;发生NI的例次数为209次,NI例次发病率为5.95%。2、NI的类型分布:肺炎68例(32.54%),败血症46例(22.01%),消化道感染23例(11.00%),口腔感染23例(11.00%),泌尿道感染12例(5.74%),中枢感染6例(2.87%),皮肤感染1例(0.48%),其他22例(10.53%)。3、NI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共检出病原菌14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03株(占69.13%),居前三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55株(36.91%)、鲍曼不动杆菌12株(8.05%)、铜绿假单胞菌11株(7.38%);革兰氏阳性菌29株(占19.46%),居前三位的是葡萄球菌16株(10.74%)、屎肠球菌10株(6.71%)、粪肠球菌1株(0.67%);真菌15株(占10.07%),包括白色念珠菌7株(4.70%)、近平滑念珠菌7株(4.70%)、酿酒酵母菌1株(0.67%)。4、常见病原菌的药敏情况: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良好,但对ESBL检测阴性的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下降,尤其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分别为:64.29%、32.14%);另外,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而鲍曼不动杆菌虽对碳青霉烯类以及大部分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但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差。与此同时,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也出现高度耐药;常见的真菌虽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高度敏感,但近平滑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5、NICU内NI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院感组与非院感组新生儿在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1分钟Apgar评分、机械通气史、留置胃管史、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史、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糖皮质激素、输血、脂肪乳、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联用抗菌药物以及光疗史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儿的分娩方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史、留置胃管史、使用PS史、输血史是N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本院NICU内NI的发病率较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报告结果低,主要感染类型为肺炎和败血症,居前三位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对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本院NICU内N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分娩方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史、留置胃管史、使用PS史、输血史。第二部分 手卫生强化管理系统对NICU内NI发病率的影响研究目的:探究手卫生强化管理系统在NICU内预防和控制NI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记录2018年10月01日至2019年09月30日在本院NICU内实施手卫生强化管理工作前、后,233名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合格率、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率,科室每床日手卫生用品使用量以及NI发病率等指标,对比强化管理实施前、后NICU内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及依从情况,从而评估该系统对NICU内NI发病率的影响效果。结果:实施手卫生强化管理系统后本院NICU内工作人员整体的手卫生依从率、合格率、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率均较强化管理前显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强化管理后抗菌洗手液与免洗手消毒液使用量均较强化管理前显着增多,而NI发病率则较强化管理前明显下降。结论:手卫生强化管理系统可显着提升NICU内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进而有效降低NI的发病率。

张胜男[2](2020)在《广安门医院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中医易患因素分析及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归纳广安门医院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发生的中医易患因素及发生感染前后中医证候要素的改变,探究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发生时的中医病理变化,寻求病因病机,为中医药干预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提供切入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从广安门医院ICU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分为院感组和对照组;分别收集各组的一般情况、中医辨证信息、西医相关资料等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1.基本情况: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安门医院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每年平均感染率为14.1%,院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营养代谢状况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基础疾病方面:两组患者均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但院感组中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心力衰竭、手术的分布比例高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长方面:院感组平均住院时间是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的2倍,住院10天左右容易发生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在预后方面:院感组死亡率是62.3%,好转率是30%,对照组死亡率是36%,好转率是48%,经卡方检验后,P<0.001,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比未发生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患者死亡率更高。2.西医易感因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胃肠道置管、脑血管病是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取出置入的气管内导管、鼻胃管/空肠管、早期进行呼吸机脱机训练,有望能减少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3.中医易患因素: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证属虚实夹杂,证素分析最终得出阳虚、湿证、实热、肾是中医相关危险因素,以阳虚的危险程度最大。其中病性证素为阳虚、湿、热,病位证素为肾。当肾阳虚的患者出现湿、热的病理变化时,要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4.中医证候要素变化:发生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前中医证候要素以湿、热、痰为主,实证要素分布频率是虚证类要素的2.2倍;发生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后中医证候要素以气虚、阴虚、热为主,虚证类要素比例迅速上升,分布频率与实证类要素几乎相同。说明发生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后,患者气阴耗损更加明显。注意气阴防护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患者的预后。5.病原菌:检测出病原菌共76株,标本来源于痰74例,来源于胸腔积液2例,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排名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问题形势严峻。结论:1.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预后不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胃肠道置管、脑血管病是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西医危险因素。2.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中医易患因素显示,病性证素为阳虚、湿、热,以阳虚最为突出,病位证素为肾。当肾阳虚的患者出现湿、热的病理变化时,要注意预防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3.发生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后,患者气阴耗损更加明显。重视细菌的耐药毒性,清热透散,扶正固本,可能是中医防治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切入点。

杜洁[3](2020)在《对神经内科监护室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筛查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自2001年在美国首次分离出以来,近年来分离率逐渐增加,包括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南美洲、中国及东南亚等部分国家均为高发地区。因CRE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和耐药性日趋严重,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CRE的早期筛查和防治。在我国,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数据显示:2005-2015年期间,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经从3%快速上升至15%,其中某些城市的耐药率已高达20%。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早在2015年即指出:侵入性CRE感染可造成高达40%-50%的死亡率。并且CRE感染病人较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感染的病人死亡率高出2倍。这些研究数据揭示了 CRE感染巨大的危害性,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s)的危重病患者形势则更为艰竣。ICUs内的危重病患者,因基础疾病复杂、自身免疫力严重下降加上各种辅助管道及机器的使用,较非ICU患者更易感染CRE;此外,因近来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滥用给CRE感染的治疗带来巨大的困难,有研究显示,ICU住院患者发展至CRE感染90天死亡率明显升高。对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来说,由于大部分患者为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营养不良等患者,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必须借助于各种医疗措施,包括各种导管置入(尿管、胃管、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上导尿管、上胃管、穿刺、支气管镜吸痰、气管切开等)、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此外,因这些患者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长时间卧床、烦躁不安、长时间留置尿管等,出现误吸、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几率增加,同时也使CRE感染风险明显增加。由此可见,对于NCU内的重症患者,在入院早期即行CRE筛查显得尤为重要。提前筛选及鉴别潜在感染可能,不仅可以保护重症患者,同时还可以防治院内暴发性感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入住神经内科监护室患者的CRE筛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出相关的危险因素、神经内科监护室常见CRE菌株类型、药敏结果特点、常见临床表现、抗生素使用后转归情况等,以期从中发现更有利于早期预防及隔离的措施,从而更加有效的预防院内爆发感染,并进一步减少后续治疗难度。方法1.收集荆州市中心医院自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各个科室进行CRE筛查的结果。2.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神经内科监护室CRE筛查情况。3.对神经内科监护室CRE初筛阳性的患者逐一进行临床特点分析。4.得出全院2018年-2019年CRE初筛阳性率、菌株类型与分布。5.得出神经内科监护室2018-2019年CRE初筛阳性率、常见菌株、药敏结果特点、常见感染部位及临床特点、与基础疾病的相关关系等。结果1.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荆州市中心医院全院共进行490例患者的CRE筛查工作(已排除重复筛检的病例),相关科室包括神经内科监护室、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外科、血液内科、泌尿外科、口腔科、康复科共8个科室;其中以神经内科监护室送检标本为主(343例),占70%(343/490)。2.全院490例送检标本中共筛查出6种类型CRE菌株,其中初筛结果为阳性者有34例,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2例)、肺炎克雷伯菌(7例)、阴沟肠杆菌(5例)、弗氏柠檬酸杆菌(2例)、赫氏埃希菌(1例)及植生克雷伯菌(1例)。神经内科监护室送检标本共343例,其中初筛阳性者13例,分别为大肠埃希菌(9例)、阴沟肠杆菌(3例)、弗氏柠檬酸杆菌(1例)及赫氏埃希菌(1例)。其中在一例患者中筛查出两种细菌(阴沟肠杆菌及赫氏埃希菌)。3.全院2018-2019年CRE筛查阳性率大约为6.94%。神经内科监护室2018-2019年CRE筛查阳性率大约为2.65%。全院所筛菌株中,大肠埃希菌以神经内科监护室为主;肺炎克雷伯菌以血液内科为主;阴沟肠杆菌以神经内科监护室为主;其余菌株散在分布。4.在神经内科监护室13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筛查阳性的病例中,共检出4种类型的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和赫氏埃希菌。5.全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筛查阳性率最高的时间段在8月和11月。神经内科监护室在1 1月。6.神经内科监护室内与CRE筛查阳性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情况、转院转科情况、外院住院情况、入院前感染情况等。7.神经内科监护室内13例CRE筛查阳性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病例9例,出现泌尿系感染的病例2例,出现败血症的病例2例。8.对神经内科13例筛查阳性病例的药敏结果分析:9例大肠埃希菌中: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敏感的菌株有7例,占77.8%;复方新诺明敏感的菌株有5例,占55.6%;呋喃妥因敏感的菌株有3例,占33.3%;替加环素敏感的菌株有2例,占22.2%;亚胺培南敏感的菌株有2例,占22.2%;其余为氨曲南敏感的1例(11.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的1例(11.1%)、头孢替坦敏感的1例(11.1%)。3例阴沟肠杆菌中:阿米卡星敏感的菌株有2例,占66.7%,还有一例为中介;替加环素敏感的菌株有1例,占33.3%。1例弗氏柠檬酸杆菌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及氨曲南敏感。1例赫氏埃希菌对阿米卡星敏感。结论1.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CRE筛查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筛查所得菌株大多处于定植状态,较少引起重症感染。而发生感染最常见的为肺部感染,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及败血症。3.神经内科监护室内患者更易发生定植后感染可能,特别是疾病严重程度高、基础疾病复杂、多次转院转科、有长期外院住院史、入院前已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4.本科室筛查所得菌株的药敏结果提示存在于我科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基本上对阿米卡星敏感,提示在怀疑患者存在CRE感染时,可使用阿米卡星进行抗感染治疗。5.对于新入住神经内科监护室的患者,若早期出现感染征象,可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青霉素类(哌拉西林舒巴坦)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联合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对感染症状的控制有一定效果,同时需要加强患者的早期隔离及预防工作,避免更进一步的感染及其他患者感染而造成监护室内感染的爆发。

张满[4](2020)在《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医院感染是影响患者安全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致死率和经济损失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因此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医院感染的防控中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至少可以预防50%的医院感染。但目前关于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多为单一模型,多个风险预测模型联合比较应用的研究较少,且尚未发现有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及开发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的相关研究。医院感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还能通过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家庭、医院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找出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关键因素对于控制其过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递归系统模型能科学合理地分析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各因素的直接与间接贡献,计算总贡献,并找出费用控制的关键性因素。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应用递归系统模型探索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因素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贵州省六所医院综合ICU患者为研究对象,联合比较应用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相对准确地预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并分别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联合比较应用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开发出能满足不同医务人员使用习惯的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为ICU制定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通过递归系统模型分析匹配后病例组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直接与间接贡献,计算总贡献,找出控制其费用的关键因素。研究内容与方法:(1)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杏林),收集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贵州省全部六家使用该系统满1年的医院所有ICU患者的相关病历信息,应用Rstudio软件编程,对ICU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统计描述,并应用单变量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分析。(2)将以上所有样本按照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构建包括广义线性模型、决策树模型(ID3、CART、C4.5、C50四种算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在内的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用来识别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然后通过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三个指标再验证集验证模型。并分别根据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开发能满足医务人员不同使用习惯的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3)收集贵州省使用该系统中的四家医院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所有ICU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住院费用,运用SPSS25.0软件,按照医院、性别、年龄组、入院科室、入院病情严重程度、医疗保险方式进行1:1匹配,形成病例组与对照组,计算医院感染患者直接经济损失,并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ICU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的差异。通过AMOS25.0软件构建的递归系统模型分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各影响因素的直接、间接贡献与总贡献,找出控制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1)(1)本研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共1782例ICU患者,其中医院感染率为23.01%(410/1782),高于文献报道发达地区ICU患者医院感染率(1.62%~7.23%)。其中男性1191例(66.84%),抗生素使用天数≤6天的患者最多1376例(77.22%),住院天数≥37天的患者占比最少236例(13.24%),40.68%的患者有手术史。其中,发生医院感染410例(23.01%),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组为≥60岁(25.56%)、男性(25.10%)、持续发烧天数≥6天(50.70%)、住院天数≥37天(58.90%)、抗生素使用天数≥13天(49.02%)、床位数≥2000张(32.82%)、需要病原菌培养(30.49%),其他还包括手术史、感染史、多器官功能衰竭、癌症史和糖尿病史,以上各项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医院感染患者更常发生在冬季(43.90%),感染部位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60.00%、泌尿系统11.50%和血液系统9.80%;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43.15%;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是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23.35%。医院感染发生的基础疾病定义为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癌症。无基础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53%,患有1种、2种和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依次为26.92%、40.94%和60.53%;侵入性器械使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导尿管62.28%(千日感染率为0.96‰),呼吸机34.88%(千日感染率为10.03‰),中心静脉导管32.48%(千日感染率为1.58‰)。抗菌药物使用天数≤6天、7~12天和≥13天对应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依次为6.50%、19.41%和49.02%,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变量广义线性模型发现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入院临床科室、手术史、本次需要病原菌培养、糖尿病史、癌症史、住院天数、持续发热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医院床位数、感染史等。(2)(1)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发现ICU患者医院感染相对全面的风险因素包括:上次住院期间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糖尿病史、本次住院需要病原菌培养、上次住院持续发烧天数、手术史、癌症史、医院床位数和入院科室;(2)前四位相对稳定风险因素依次为:上次住院期间住院天数(6个模型确定)、抗生素使用天数和糖尿病史(5个模型确定)、本次住院需要病原菌培养(4个模型确定);(3)多个风险预测模型比较结果如下:广义线性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四个决策树模型的区分度C统计量分别为0.857、0.849、0.745~0.778,对应的校准度评价P(S:P)统计量:分别为0.877、0.114、0.202~0.666;决策曲线分析的净获益统计量分别为:11%、10.5%、8.3%~9.5%。根据指标越大越好的标准得到广义线性模型相对最优。(4)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关键风险因素开发了多款能满足医务人员不同使用习惯的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第一类是基于Rstudio软件的交互式风险计算器,喜欢使用代码的临床医务人员通过点选动态可视化个体患者的风险概率,第二类是基于智能手机/网络交互式风险计算器,喜欢使用手机或者网络的医务人员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网址,动态可视化个体患者的风险概率。第三类是Excel风险计算器,通过点选个体患者的不同特点,其对应的风险概率和需要采取的措施能被实时交互展示。(3)(1)2018年其中四家综合医院ICU共收治140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9例,成功配对335对,放弃14对,配对成功率为95.99%。335例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为84073.34元,病例组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34455.96元、对照组为37749.86元;病例组住院天数中位数25天,对照组为7天。病例组与对照组各项住院费用经配对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中,西药费中位数最高为31981.06元(占44.38%),其次是治疗费中位数13570.86元(占18.77%)。(3)通过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影响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风险因素为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和癌症史,进一步通过递归系统模型发现除上述影响因素外,导尿管使用天数对其只存在间接贡献,并且找到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控制的关键因素为抗生素使用天数(既有直接贡献又有间接贡献,总贡献最大)。研究结论:(1)与文献报道发达地区ICU患者医院感染率(1.62%~7.23%)相比较,贵州省六所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2)应用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开发的多款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能满足医务人员不同使用习惯。它们的开发与应用能使医院感染监测、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临床医院感染防控有机结合,很好地填补医院感染监测、模型构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因素研究中,递归系统模型优于传统的线性模型,可以清晰地识别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直接与间接贡献,计算总贡献,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提供重要依据。

买哈巴·吾斯满(Marhaba. Osman)[5](2020)在《某三甲医院PICU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小儿重症监护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发生院内感染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PICU从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共2686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院内感染组(54例)及非院内感染组(263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归纳统计,列出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感染现状:2686例PICU住院患儿中共有54例出现院内感染,感染例次为71,PICU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01%,PICU院内感染例次率为2.64%;2)感染部位中以呼吸系统感染为最多见,共44例次(61.97%),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共9例次(12.68%),胃肠道感染位居第三,为8例次(11.27%),血液系统感染发生共3例次,占4.22%,除此之外还存在颅内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浅表切口感染等,各发生1例次,占比为1.41%,其他部位感染有4例次,占比为5.63%;3)引发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等三类,总计66株,革兰阴性菌35株(53.03%),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见,为14株(21.21%);革兰阳性菌共16株(24.24%),其中屎肠球菌检出最多,共7株(10.6%),真菌15株(22.72%);4)2016年、2017年及2018年PICU院内感染发生率依次为2.61%、1.95%、1.62%,三年之间的差别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示P=0.327>0.05,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各年度感染发生率无显着差异;5)P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从患儿临床资料,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等不同方面之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几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示:(1)临床资料间对比中年龄、住重症监护室天数、入院来源、合并疾病个数等因素与PICU医院感染关系较为密切。基础疾病间对比中实体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液造血系统疾病等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患有以上疾病的患儿易出现医院感染。侵入性操作间对比:机械通气、留置导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年龄、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合并疾病个数、机械通气、留置导尿均为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751,11.794,2.948,2.977,2.204)。结论:1)PICU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2)医院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为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据前三位的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3)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住重症监护室天数、入院来源、合并疾病个数、实体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液造血系统疾病、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合并疾病个数、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等;4)根据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以及一些具备危险因素人群重点的采取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孟倩姝[6](2020)在《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患者的致病菌分布以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可能有助于更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为LRTI耐药的临床诊治和管理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我院检验LIST系统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内、外科重症监护室送检我院检验科细菌培养呈阳性的病原菌分离株,再通过我院电子病历以及影像系统软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菌株共545株,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菌株共545株,革兰阴性杆菌449株,革兰阳性球菌96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为主,占32.11%,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占18.35%。革兰阳性球菌中凝血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排在首位,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在AB中以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为主,其对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可达80%以上。PA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在50%~80%之间,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均在80%及以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以及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药敏结果显示对于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替加环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中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均大于60%。在革兰阳性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NS)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呋喃妥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对利福平以及利奈唑胺敏感率大于70%。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中LRTI致病菌中最常见的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耐药以及非耐药菌株均对阿米卡星以及替加环素敏感。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球菌总数二分之一左右,其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对万古霉素以及利奈唑胺有较好的敏感度,可纳入经验治疗。

罗晓琼[7](2019)在《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文中提出肺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治疗以抗感染为主,然而,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全球现象。中医药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中体现了简、便、廉、效的优势和特色,培土生金法是中医肺脾同治的常用治疗原则。本研究首先通过Meta分析来探讨培土生金法在临床治疗肺炎患者的运用情况;其次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探索培土生金法指导下的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后通过观察性研究来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为临床医生制定和优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目的:运用循证医学中的Meta分析研究方法,系统评价培土生金法在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奠定基础。方法:1.制定文献的检索词、检索策略、文献的纳排标准。2.在国内外生物医学类数据库中,全面搜索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加用体现中医培土生金法的中药治疗。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CBM等。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4.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脱机时间等结局指标进行数据合并分析。5.计数资料用风险比(RR)来分析,连续变量资料用标准均数差(SMD)来分析,两者均以95%CI表示。结果:1.有效率:共23篇研究文献对有效率进行了报道,总病例数2142例,试验组1086例,对照组1056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5篇文献进行了中医证候积分分析,总例数404例,试验组203例,对照组201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中药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PCT:6篇文献对PCT进行了观察,总例数554例,试验组278例,对照组276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PCT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CRP:4篇文献对CRP进行了分析,总例数350例,试验组175例,对照组175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患者CRP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5.CPIS评分:2篇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病例数14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1例。合并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CPIS评分方面具有优势。6.脱机时间:2篇文献分析了脱机时间,总病例数18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91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缩短脱机时间方面也具有优势。7.安全性:6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试验组77例次,对照组130例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说明加用中药在改善常规治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可能具有优势。结论: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肺炎肺脾气虚证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提高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PCT、CRP、CPIS评分,缩短脱机时间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且可能减少西医抗感染治疗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二)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疗效,为耐药菌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耐药菌肺炎患者64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加用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100ml tid po,疗程14天。观察各组的中医症状评分、CPIS评分、血常规、CRP、PCT、免疫指标、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和疗效性指标的差异。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生命体征、证候积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中医证候疗效:两组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改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胃脘胀满、腹胀、少气懒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发热、气短、自汗等方面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CPIS积分治疗后两组均有所降低,试验组未显示出明显优势。(4)炎性指标:WBC、N、CRP、PCT等炎性指标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未显示出明显差异。(5)免疫指标:试验组在改善CD4+、Ig M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他免疫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6)血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O2均明显改善,治疗7天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4天,两组无明显差异。3.安全性比较: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呼吸、血压和肝肾功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能改善耐药菌肺炎患者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腹胀、少气懒言等临床症状,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三)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目的:观察和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和构成比情况,以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肺炎诊断并进行了痰培养和常规药敏试验的患者,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痰培养结果以及抗生素治疗方案等数据,并录入Epidata软件进行管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148例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平均年龄(59.8±16.5岁)。2.合并疾病:合并其他疾病者占84.5%,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者超过50%,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合并疾病为主。3.炎性指标:WBC异常的比例仅34.46%,异常率从低到高依次为:WBC<N<PCT<N%<CRP,CRP异常的比例最高(62.84%)。4.血气分析:结果表明以氧分压降低为主。5.病原菌分布:结果显示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几种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5.3%)、肺炎克雷伯菌(15.4%)、鲍曼不动杆菌(14.8%)、流感嗜血菌(7.4%)、大肠埃希菌(5.6%)。6.耐药性:(1)在头孢类抗生素中,几种主要病原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菌均较高,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达到88.9%,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性相对较低。(2)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高,主要以大肠埃希菌(77.8%)和鲍曼不动杆菌(58.3%)为主。(3)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8.3%和36%,对厄他培南暂未发现耐药菌株。(4)几种病原菌对哌拉西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相对较低。(5)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也较好。7.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和是否使用侵入性操作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住院天数>10天的风险是年龄<60岁患者的3.116倍,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是没有侵入性操作的9.553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与住院时间也存在相关性,呈负相关。结论:肺炎患者不一定有血象升高,各炎性指标中,CRP异常率最高,可见其敏感性较高。导致肺炎的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菌、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提示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酶抑制剂、厄他培南、替加环素等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病情优先选用以上抗生素。住院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有侵入性操作、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

丁冀[8](2019)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与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S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明确NS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工作中预防和治疗NSICU的重症患者并发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从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NSICU住院的703位患者的住院感染情况。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及时完善APACHEII评分,并分别记录NSICU的住院总天数、中心静脉管留置天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天数、留置导尿管天数。所有患者均采用规范化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院期间感染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院内感染组、非院内感染组。将收集到的临床数据双人双遍录入到Epidata3.1数据库中,经过两遍校对和逻辑核查,转成SAS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s进行描述定量指标,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定性指标;采用t-test进行比较定量资料组,采用x2-test进行率的组间比较;变量直接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将NSICU的住院总天数等定量因素按四分位数间距转化成分类变量或产生3个dummy变量,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OR(odds ratio)及95%CI(confidence interval)估计相关临床因素与感染或院内感染的关联强度。所有的检验为双侧,置信水准α=0.05,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AS9.4。结果:703例患者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0.67%,共计75例。在75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中,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组占68.00%,总计51例,下呼吸道感染(跟导管无关)占12.00%,总计9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10例,占13.33%,器官腔隙感染占6.67%,总计5例。对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的情况进行细分,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据整体78.67%,该群体又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单因素分析提示:感染组(院内感染+非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及呼吸机感染肺炎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NSICU住院总天数、中心静脉管留置天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天数和留置导尿管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而性别、入院主要诊断、吸烟饮酒史、年龄、入院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水平在感染组(院内感染+非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及呼吸机感染肺炎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APACHEII评分、NSICU住院总天数、中心静脉管留置天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天数和留置导尿管天数是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趋势检验P值均<0.001,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入院血糖、入院收缩压及入院主要诊断与感染风险无显着关联(P值均>0.05)。结论:入院APACHEII评分高、NSICU住院总天数长、中心静脉管留置天数长、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天数长、留置导尿管天数长均可作为NSICU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程琳[9](2019)在《2015-2017年上海市某区综合ICU器械相关感染现状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了解上海市某地区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重点的确定、针对性防控办法的拟定提供根据。2阐明上海市某地区综合ICU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状况、病原体分布情况、筛选器械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调查收集上海市某区五家医院2015-2017年综合ICU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描述综合ICU病人的医院感染情况和器械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 2015年-2017年共计4788名综合ICU患者纳入课题,住院总日数50418 d,发生医院感染434例、51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9.06%、日感染发病率为10.12‰;ICU住院天数>14 d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于ICU住院天数≤14 d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χ2=547.68,P<0.000)。2下呼吸道、VAP、CAUTI是综合ICU最主要的医院感染部位,占比分别为41.37%、26.08%、13.73%;ICU医院感染检出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34%,最多见的病原体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3器械相关感染共221例次,占医院感染的43.33%,连续三年器械相关感染占比逐年降低(χ2=24.44,P<0.001);呼吸机、导尿管、中央导管连续三年的总使用率分别为43.91%、71.97%和52.78%,三年中呼吸机、中央导管的使用率逐年上升(χ2=81.94,χ2=16.50,P<0.001)。4 1567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 133例,发病率为8.49%,千日发病率为6.01‰,2015-2017年VAP发病率逐年降低(χ2=11.46,P<0.001);VAP组患者死亡率12.78%高于非VAP组7.25%(χ2=5.22,P<0.05);发生VAP的患者病原体检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37%,最多检出的菌种是铜绿假单胞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APACHEⅡ评分>15、ICU住院天数>14 d、机械通气天数>7 d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5 3204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CAUTI 70例,发病率为2.18%,千日发病率为1.93‰;CAUTI组病人死亡率15.71%,非CAUTI组死亡率9.48%;发生CAUTI的患者病原体检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0.00%,最多检出的菌种是大肠埃希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15、ICU住院天数>14d、导尿管留置天数>7d是发生CAUTI的独立危险因素。6 2223例留置中央导管患者发生CLABSI 18例,发病率为0.81%,千日发病率为0.68‰;CLABSI组死亡率11.11%,非CLABSI组死亡率9.93%;发生CLABSI患者的病原体检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00%,最多检出的菌种是肺炎克雷伯菌;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ICU住院天数是产生CLABSI的影响因素(χ2=5.69,9.2,P<0.05)。结论:1该区综合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导管使用率处在较高水平,器械相关感染是综合ICU医院感染的重点。应尽量减短病人在ICU的住院时间,继续加强导管的使用管控,降低导管使用率,连续展开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增强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推进院感监测数据的规范化管理。2应将下呼吸道、VAP、CAUTI三类感染部位列为综合ICU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以上高发感染部位的监测,尤其应加强下呼吸道管理和监测。3综合ICU中机械通气所引起的VAP是可防可控的,发生VAP的死亡风险更高。对机械通气病人需要积极医治原发病,减短ICU住院时间,增强气道管理,严格把握撤机指征,削减机械通气时长,从而减少VAP的发生。4该区综合ICU留置导尿管患者CAUTI发病水平较低,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来说,年龄越大、APACHEⅡ评分越高、ICU住院天数越长、导尿管留置天数越长,CAUTI发生的几率越大。5该区中央导管留置患者CLABSI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性别和ICU住院时间是该类患者发生CLABSI的影响因素,有效预防的关键是合理安置患者,缩短ICU入住时间。

安慰[10](2019)在《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危险因素分析及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调查结果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构建系统全面、安全有效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将构建的护理方案运用至机械通气患者中,探讨该方案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病原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为观察性研究:运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甲综合医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机械通气超过48h的2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根据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并收集数据。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在文献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方案进行优化,首先研究小组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拟定干预方案初稿;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建立专家咨询问卷,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不同三甲综合医院的14名专家进行问卷咨询,计算出各项准则的平均权重和各项干预措施在各项准则下的平均得分,再计算二者乘积之和,根据分值大小,取得分最高的前六项构成集束化护理方案。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计算。第三部分为实验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病房2018年4月2019年2月的104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集束化护理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机械通气患者相关资料调查表进行数据收集。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基线资料和组间感染人数比较用?2检验,组间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既往COPD史、糖尿病史、使用抑酸制剂、经鼻胃管鼻饲、使用糖皮质激素、意识状态、常规气道湿化、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冷凝液更换、APACHEⅡ评分、二次插管是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2种、年龄>60岁、经鼻胃管鼻饲、使用糖皮质激素>7天、昏迷、低蛋白血症、APACHEⅡ评分>15分、机械通气时间>7天、二次插管是导致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2.在对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研究小组初步建立9个方面护理问题:体位干预、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呼吸机护理、营养支持、镇静干预、预防医院内感染、预防应激性溃疡、康复训练,20项具体干预措施;借鉴多准则决策分析法优化后共6项措施组成集束化护理方案:(1)鼓励早期活动,尽早开展康复训练;(2)采用0.12%氯己定口腔护理,4次/日;(3)无特殊禁忌者抬高床头30°45°;(4)持续性声门下分泌物吸引,保持气囊压在2530cmH2O之间;(5)每日唤醒训练自主呼吸并评估是否可撤机拔管;(6)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的冷凝水,集水瓶处于低位。3.在对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来自于自身免疫、护理及治疗方面,全面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加强护理和合理用药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2.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是专家基于系列评价准则对多项策略通过量化权重来决定各项措施执行顺序或推荐程度,排除了研究者的主观性,具有一定科学性,有利于提高临床护士对方案的认同感。3.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同时,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患者APACHEⅡ评分,减少病原菌检出率。

二、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耐药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耐药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及手卫生强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研究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三、结果
        3.1 NICU内NI的发生情况
        3.2 NICU内NI发生的影响因素
    四、讨论
        4.1 NICU内NI的发生水平
        4.2 NICU内NI的类型和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
        4.3 NICU内NI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结论
第二部分: 手卫生强化管理系统对NICU内NI发病率的影响研究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三、结果
        3.1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相关监测指标比较
        3.2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不同类型工作人员手卫生相关监测指标比较
        3.3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手卫生用品使用量比较
        3.4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NI发病率比较
    四、讨论
        4.1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工作人员手卫生相关监测指标的变化
        4.2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手卫生用品的使用情况
        4.3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NI发病率的变化
    五、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
致谢

(2)广安门医院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中医易患因素分析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
        2 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3 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
        4 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防治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传变规律
        3. 证型归纳
        4 治法方药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内容与方法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剔除标准
        3.5 研究方法
        3.6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
        4.2 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易患因素
        4.3 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中医证候要素的变化
        4.4 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的情况
        5 讨论
        5.1 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分析
        5.2 依托证素探讨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中医易患因素
        5.3 依托证素探讨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后的中医病理变化
        5.4 重视病原菌的耐药毒性
        5.5 发挥中医药优势,降低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3)对神经内科监护室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筛查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研究内容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第3章 讨论
    3.1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流行现状
    3.2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临床表现
    3.3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筛查与急性脑卒中
    3.4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治疗现状
第4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4)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绪论
第一章 ICU患者医院感染现况分析
    1.1 前言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地点
        1.3.2 研究对象
        1.3.3 相关指标及其测量
        1.3.4 相关变量赋值
        1.3.5 质量控制
        1.3.6 统计分析
    1.4 结果
        1.4.1 现况研究基本情况
        1.4.2 医院感染风险的单变量广义线性模型
    1.5 讨论
        1.5.1 贵州省ICU患者医院感染总体发病率地区分布比较
        1.5.2 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分布分析
        1.5.3 基础疾病数量与医院感染发病率分析
        1.5.4 ICU患者侵入性器械使用和感染情况分析
        1.5.5 ICU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1.5.6 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因素初步确定
        1.5.7 小结
第二章 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
    2.1 前言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3.1 研究地点
        2.3.2 研究对象与纳入排除标准
        2.3.3 相关定义及其测量
        2.3.4 相关变量赋值
        2.3.5 质量控制
        2.3.6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4.1 训练集和验证集两组医院感染的比较
        2.4.2 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识别的多模型构建
        2.4.3 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
        2.4.4 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相对全面稳定的风险因素
        2.4.5 基于相对全面稳定风险因素开发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
    2.5 讨论
        2.5.1 多个风险预测模型在医院感染研究中的重要性
        2.5.2 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分析
        2.5.3 多个风险预测模型识别医院感染相对全面稳定的风险因素分析
        2.5.4 风险预测模型中风险计算器的临床开发应用分析
        2.5.5 小结
第三章 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评价
    3.1 引言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匹配条件及原则
        3.3.3 研究内容
        3.3.4 相关定义及其测量
        3.3.5 相关变量赋值
        3.3.6 质量控制
        3.3.7 统计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和住院天数分析
        3.4.2 基于递归系统模型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因素
    3.5 讨论
        3.5.1 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3.5.2 递归系统模型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3.5.3 小结
第四章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4.1 主要结果
    4.2 主要结论
    4.3 政策建议
    4.4 研究创新点
    4.5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质量评价报告
附录二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II)
作者简介
致谢

(5)某三甲医院PICU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1.1 筛选调查对象
        1.2 研究分组标准
    2 调查方法和内容
        2.1 采集资料
        2.2 技术路线图
    3 质量控制
    4 研究方法
        4.1 病例对照研究
        4.2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比例以及样本分布
    3.2 病原菌分布
    3.3 耐药情况
        3.3.1 鲍曼不动杆菌
        3.3.2 铜绿假单胞菌
        3.3.3 肺炎克雷伯菌
        3.3.4 大肠埃希菌
        3.3.5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3.6 金黄色葡萄球菌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
    1.1 目的
    1.2 技术路线图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文献检索的范围及策略
        1.5.1 检索数据库
        1.5.2 检索词
        1.5.3 检索时间及检索策略
    1.6 数据收集与分析
    1.7 结果
        1.7.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1.7.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1.7.3 Meta分析结果
    1.8 讨论
        1.8.1 Meta分析的意义与价值
        1.8.2 本部分研究的选题思路
        1.8.3 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1.9 小结
第二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2.1 课题来源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案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研究设计
        2.3.3 研究对象
        2.3.4 治疗方案
        2.3.5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
        2.3.6 疗效判定
        2.3.7 不良反应的观察
        2.3.8 质量控制
        2.3.9 统计分析
        2.3.10 伦理学原则
    2.4 研究结果
        2.4.1 研究完成情况
        2.4.2 基线统计结果
        2.4.3 疗效评价
        2.4.4 安全性评价
    2.5 讨论
        2.5.1 培土生金法的历史渊源
        2.5.2 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的理论依据
        2.5.3 研究药物组方分析
        2.5.4 现代药理研究
        2.5.5 研究结果分析
        2.5.6 导师治疗耐药菌肺炎的经验概要
    2.6 小结
第三章 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
    3.1 课题来源
    3.2 研究目的
    3.3 技术路线图
    3.4 研究对象与方法
        3.4.1 纳入标准
        3.4.2 排除标准
        3.4.3 研究方法
        3.4.4 观察指标
        3.4.5 统计方法
    3.5 研究结果
        3.5.1 一般资料
        3.5.2 患者吸烟情况
        3.5.3 合并疾病情况
        3.5.4 炎性指标分析
        3.5.5 血气分析情况
        3.5.6 病原菌分布情况
        3.5.7 病原菌药敏结果
        3.5.8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3.5.9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6 讨论
        3.6.1 一般情况和合并疾病分析
        3.6.2 实验室指标分析
        3.6.3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3.6.4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3.7 小结
结论
创新性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正文部分)
综述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概况及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4.1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性概况
        4.1.1 肺炎的流行病学现状
        4.1.2 病原学研究现状
        4.1.3 治疗进展
    4.2 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4.2.1 中医对肺炎的认识
        4.2.2 中医病因病机
        4.2.3 中医对肺炎的治疗情况
        4.2.4 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
        4.2.5 培土生金法的临床运用
        4.2.6 参苓白术散的研究进展
        4.2.7 参苓白术散的药理学研究现状
        4.2.8 中医药在细菌耐药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附件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院内感染的分类
    1.2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基本情况
    3.2 院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3.3 病原菌分布的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APACHE Ⅱ
    4.2 NSICU住院天数
    4.3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天数
    4.4 气管插管/气切天数
    4.5 留置导尿管天数
    4.6 年龄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院内感染风险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致谢

(9)2015-2017年上海市某区综合ICU器械相关感染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2015-2017 年上海市某区综合ICU医院感染现状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来源
        2.5 调查步骤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
        2.8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住院患者基本情况
        3.2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3.3 综合ICU住院患者死亡率
        3.4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3.5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3.6 导管使用率及器械相关感染内部构成比变化情况
    4 讨论
        4.1 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及死亡情况
        4.2 综合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4.3 综合ICU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4.4 导管使用率及器械相关感染内部构成比变化情况
    5 结论
第二部分 2015-2017 年上海市某区综合ICU器械相关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来源
        2.5 调查步骤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
        2.8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VAP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2 CAUTI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3 CLABSI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VAP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2 CAUTI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3 CLABSI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10)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危险因素分析及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ICU内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危险因素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多准则决策法构建机械通气患者VAP的集束化护理方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VAP的效果观察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全文总结
    1.结论
    2.创新之处
    3.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耐药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及手卫生强化管理研究[D]. 姜旭. 苏州大学, 2020(02)
  • [2]广安门医院ICU呼吸系统医院感染中医易患因素分析及相关性研究[D]. 张胜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对神经内科监护室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筛查的相关研究[D]. 杜洁. 长江大学, 2020(04)
  • [4]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D]. 张满. 东南大学, 2020(01)
  • [5]某三甲医院PICU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D]. 买哈巴·吾斯满(Marhaba. Osman).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孟倩姝.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D]. 罗晓琼.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D]. 丁冀. 苏州大学, 2019(04)
  • [9]2015-2017年上海市某区综合ICU器械相关感染现状分析[D]. 刘程琳. 南昌大学, 2019(01)
  • [10]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危险因素分析及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应用研究[D]. 安慰.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耐药情况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