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几点思考

关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几点思考

一、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几点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丽,黄思远,石艳玲,唐琪玮,强璐[1](2017)在《改良Fenton工艺用于化工园区污水深度处理的小试》文中认为针对传统Fenton工艺产泥量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含铁污泥再生回用的改良Fenton工艺。改良Fenton工艺主要包括Fenton水处理和含铁污泥再生两部分,其中含铁污泥再生工艺包括酸化过程和还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酸化反应的加酸量和上清液总铁浓度可根据含铁污泥浓度进行估算;还原反应铁粉投加量与酸化后溶液中总铁浓度1∶1时最优,生成的Fe2+浓度约为原溶液总铁浓度1.5倍,剩余铁粉可重复利用。含铁污泥再生催化剂用于Fenton工艺,降解COD的效果与Fe SO4作为催化剂的效果一致。利用改良Fenton工艺对化工园区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COD低于60 mg·L-1。与传统Fenton工艺相比,改良Fenton工艺能减少60%的含铁污泥排放,降低运行成本40%以上。

秦世雯[2](2017)在《不同碳源条件下香蕉枯萎病菌2个小种转录组差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维管束病害,给全世界香蕉产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该病菌1号小种(Foc1)曾导致香蕉主栽品种“大蜜哈”的毁灭,抗1号小种的Cavendish香蕉品种的应用才使世界香蕉生产峰回路转。但是,近半个世纪来,侵染Cavendish的4号小种(Foc4)的出现和蔓延,使香蕉生产重新面临严重的困境。研究2个小种间致病性的差异,将可能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本研究利用转录组RNA-seq技术研究香蕉枯萎病2个小种在不同细胞壁多糖条件下基因表达差异,了解香蕉枯萎病菌降解寄主细胞壁时基因表达情况,分析2个小种基因转录水平上的差异,筛选香蕉枯萎病菌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和其它致病相关基因。在以上转录组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香蕉枯萎病菌2个组成型表达PG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成功获得2个PG基因的序列信息。通过真核表达和酶学性质分析,1个PG基因(pgc7)成功获得了蛋白功能验证。最后为验证pgc7对香蕉枯萎病菌PG基因表达和致病性的影响,进行了基因敲除功能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香蕉枯萎病菌不同碳源条件下转录组测序与分析通过RNA-seq测序,成功获得了三种碳源(寄主细胞壁、果胶和葡萄糖)条件下的Foc转录组(38.94 G clean reads的数据量),所获的transcripts的N50达到3235 bp,且unigenes的N50达到2542 bp。将所有23,147个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89.16%的unigene获得了7大数据库Nr、Nt、KO、SwissProt、PFAM、GO和KEGG中至少一个数据库的注释。通过GO功能注释分类发现,Foc致病基因的功能与信号调控、环境应激反应、免疫反应、生长发育、营养和代谢物转运、抗氧化反应相关。根据致病基因的功能,利用不同数据库对所有unigene进行了CAZymes、PHI、分泌蛋白、激酶、转录因子、转运蛋白、细胞色素P450、次生代谢物合成相关基因和自噬基因的注释,获得了大量Foc致病及致病相关基因,为Foc致病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信息。2.香蕉枯萎病菌不同细胞壁多糖条件下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将6个Foc cDNA文库的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分类,获得了2个小种在不同细胞壁多糖条件下共同差异表达或具有小种专化性表达模式的基因。在降解寄主细胞壁多糖时,2个小种的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情况,特别是CAZymes、转录因子和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差异更为明显。在Foc降解寄主细胞壁时,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起到了关键作用。大量的Zinc finger,bZIP和Zn2CyS6家族转录因子基因在Foc4中特异上调表达。PK、ABC、APC、Myb和VIC等超家族转运蛋白基因在Foc4中高表达,而MFS超家族转运蛋白基因在Foc1中高表达,说明2个小种营养和代谢物转运机制存在差异。另外部分编码分泌蛋白、激酶、自噬、细胞色素P450和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簇的基因在Foc4中特异上调的数量较Foc1多,说明了Foc4在侵染寄主时有更多的致病基因差异表达。通过PHI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再次验证了以上结果。同时,还有大量功能未知基因在Foc降解寄主细胞壁时高表达,这些基因可能是潜在的致病基因。本研究初步揭示2个小种致病性差异的分子基础,丰富Foc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为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基因筛选和病害防治提供了依据。3.香蕉枯萎病菌组成型表达PG编码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成功克隆了2个组成型表达PG编码基因,并通过酵母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它们基因表达产物。pgc7基因成功外源表达具有endo-PG酶学性质功能的重组蛋白,但comp17915c0编码的重组蛋白无法检测到PG活性。根据酶学性质分析,重组PGC7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50℃。重组Foc4-PGC7的米氏常数Km为0.89 mg/m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99.01 U/mg·min;而重组Foc1-PGC7的米氏常数Km为0.85 mg/m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98.04 U/mg·min。PGC7基因对香蕉组织具有浸解作用,能造成寄主细胞死亡。这是香蕉枯萎病菌中首次获得的组成型表达PG基因。4.香蕉枯萎病菌组成型表达pgc7基因的敲除研究利用ATMT方法敲除了香蕉枯萎病菌组成型表达pgc7基因,并对突变体生物性状和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gc7基因敲除突变体在PDA、葡萄糖和果胶碳源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明显减小,说明对果胶的利用能力下降。pgc7基因敲除造成三个亲缘关系近的exo-PG基因(pgc2、pgc3和pgc4)表达量降低,从而Foc在降解香蕉组织时总PG酶活下降,说明pgc7对exo-PG基因的表达起到促进作用。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野生型和pgc7功能互补子pgc7基因敲除突变体对巴西蕉和粉蕉的致病性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说明,pgc7是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寄主香蕉的致病因子之一。本研究有助于揭示PG在香蕉枯萎菌降解寄主细胞壁的分子机制,并对香蕉枯萎病菌致病性研究提供帮助。

张伟杰[3](2017)在《卟啉非均相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绿色化学与技术处于当前国际化学的前沿领域,它的研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根本上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其中,非均相催化为满足人们对绿色化学的需求带来了希望,以其易分离、易回收、能循环使用、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成为催化领域中研究开发和实际应用的重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卟啉及其衍生物,作为重要的仿生催化剂之一,可以有效的模拟细胞色素酶(P450)的功能,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效果,但目前卟啉均相催化不稳定、易失活和难循环利用等问题,限制了卟啉仿生催化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由于框架材料具有可控性好、设计性强和结构稳定等特点,使得它在非均相催化的应用中极具竞争力。因此,制备卟啉框架材料,不仅可以通过高活性密度来增强催化活性,还可以利用框架材料的孔道构建底物的“限域效应”。另外,借助框架材料的表征和分析手段,对卟啉框架催化剂的催化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卟啉为催化活性中心的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共价有机框架催化剂(其中包括具有周期性排列单元、以共价键连接的聚合物催化剂),并对其催化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如不饱和烯烃环氧化、苄胺偶联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另外,本工作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卟啉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和催化过程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单点能计算,以达到理论与实际相互验证的目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具有独特的多孔性,以及高的比表面积和尺寸可调的孔道,可以人为的在MOFs的空穴中引入功能性的客体分子。本论文选择类沸石咪唑框架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简称ZIFs)作为载体,锰卟啉作为模拟血红蛋白酶的活性中心,构建包裹型卟啉MOFs催化剂(Mn-TAPP@ZIF-8,Mn-TAPP四(4-氨基)苯基锰卟啉)。当使用催化剂材料Mn-TAPP@ZIF-8进行环己烯环氧化,Mn-TAPP@ZIF-8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Mn-TAPP的催化活性,说明使用Mn-TAPP@ZIF-8作为烯烃环氧化催化剂是比较好的非均相催化剂。工作还研究了Mn-TAPP与ZIF-8形成的主-客体关系,明确了Mn-TAPP与ZIF-8之间协同效应的机理,发现了ZIF-8内腔上咪唑C-H键与氨基卟啉上的N形成了弱氢键作用,这样的键能结合提高了锰卟啉中高价态锰的含量,进而有利于环氧化的进行。Mn-TAPP@ZIF-8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不同烯烃都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另外,Mn-TAPP@ZIF-8具有典型的非均相催化的特点,循环利用3次,催化效果几乎没有下降的趋势。2)本章节内容以5,10,15,20-(四羧基苯基)卟啉(H4TCPP)、锰-5,10,15,20-(四羧基苯基)卟啉(Mn-TCPP)为配体,分别与过渡金属Fe和Ni自组装得到两种新型晶态MMPFs材料(Fe-MMPF和Ni-MMPF),通过单晶衍射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其中Fe-MMPF包含首次报道的三核铁氧簇和锰卟啉,Ni-MMPF由一维的带状镍氧链与镍卟啉组装而成,根据两种催化剂结构上的特点,通过两个催化体系进行考察,(1))在Fe-MMPFH2O2Na HCO3催化体系中,常温下环辛烯的转化率高达99%,没有副产物的生成。催化结果表明,Na HCO3显示出了高效的催化剂助剂作用。催化机理的研究结果明确了氧原子在反应中的转移路径:HCO4-替代H2O2作为新的氧源提供氧原子,氧原子再从HCO4-转移到锰卟啉形成催化活性中间体,活化双键后得到产物。三核铁氧簇对于锰卟啉有一个吸电子的作用,这样吸电子的作用是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根据这样的现象本工作提出了新的概念,称为“催化有利的电荷移动”。(2))在Ni-MMPFTBHP催化体系中,根据催化结果明确了共轭烯烃周围电子云密度对环氧化效果的影响。环氧化产率与烯烃本身的立体空间结构效应有联系。另外,苯环和双键上连接供电子基团,有利于双键上电子云密度的增加,双键更容易被卟啉的过氧中间体进攻活化,因此环氧化效果会提高。最后对催化剂进行了5次循环利用实验,发现经过5次循环利用,转化率>90%,选择性>98%。3)采用具有酰肼基团的卟啉(Mn-HTCPP)为构筑单元,与对苯二甲醛或方酸通过缩合反应成功的合成了一类结构新颖且具有优良环氧化效果的固体催化剂Mn-CPFs。两种框架结构的孔道主要以堆积孔为主,且难溶于常见的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对这两种催化剂进行烯烃环氧化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Mn-CPF-1具有更加优良的环氧化效果,说明构筑单元Mn-HTCPP与对苯二甲醛的组合有利于提高锰卟啉的催化能力。考察了Mn-CPF-1催化剂对环状烯烃和链状烯烃的催化能力。催化剂循环利用的结果表明Mn-CPF-1稳定性良好,具有很好的可循环利用性。XPS测试表明Mn-CPF-1中锰的电荷分散到共轭有机骨架程度更高,具有更明显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活性中心的催化性能更强。4)设计合成了具有四个硝基的锰卟啉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对苯二胺或联苯二胺进行偶联,得到两种结构不同的微孔有机聚合物催化剂,命名为azo-CMP-1和azo-CMP-2。报道的合成方法简便,制备的azo-CMP-1具有更加优良的环氧化效果。通过SEM分析,发现azo-CMP-1具有对催化有利的片层结构,这与催化剂骨架的构成有关,片层结构不仅能够增强催化剂的疏水性,还有利于产物的释放和降低叔丁醇与活性中心的接触;对催化剂的环氧化机理进行探讨,XPS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有机骨架对活性中心的影响:电荷分散到共轭有机骨架中的程度更高,从而使azo-CMP-1中的锰具有更明显的氧化还原能力。对催化剂进行循环利用实验,结果表明azo-CMP-1稳定性良好,具有很好的可循环利用性。5)成功将卟啉和蜜勒胺通过偶氮键连接成为一种具有良好孔道结构的框架催化剂(PMP),基于电子供-受的光催化体系,建立起了空穴氧化、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的“三位一体”光催化过程。PMP的高比表面积可以有效地提高底物的传质过程。计算化学和稳态、动态荧光测试的结果表明,PMP可以吸收可见光,能够有效的抑制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行为,以此增强电子转移的过程。另外,通过ESR和UV-Vis分析,PMP相对于TNPP能够产生更多单线态氧,说明能量转移过程被增强。上述的双重增强作用说明,PMP是一种在可见光下具有高效光催化活性的非金属催化材料,而且具有很好的可循环利用性。

薛健[4](2013)在《CO2稳定的高透量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温下存在氧浓度梯度时,具有混合氧离子和电子导电性的致密陶瓷膜能实现对空气中氧气100%的选择性分离,而无需外加电场。由于它可以清洁,高效、经济地从空气或其它含氧气的混合物分离氧气,所以这类混合氧离子和电子传导膜在纯氧制备、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纯氧燃烧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研究较多的钙钛矿型单相透氧膜稳定性较差、双相透氧膜透氧量较低,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本论文开发了一种新型CO2稳定的高透氧量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60wt%Ce0.9Gd0.1O2-δ40wt%Ba0.5Sr0.5Co0.8Fe0.2O3-δ)(60CGO40BSCF),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单相BSCF粉末,用两锅法与商用CGO粉体固相混合制备出了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60CGO40BSCF粉体,用等静压法制备出致密的60CGO40BSCF片状膜。60CGO40BSCF双相透氧膜的透氧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膜的厚度的降低而增加。在975oC、空气/He氧浓度梯度下,0.5mm厚的膜透氧量为高达2.1mL/(min cm2),并在180小时的连续运行中保持稳定。在800oC到975oC的温度范围内,膜厚度与透氧量关系表明了在整个透氧过程中,当膜的厚度大于0.8mm时,透氧过程被60CGO40BSCF膜中的氧离子体相扩散控制,而当厚度减少到0.5mm时,透氧过程则由表面交换和体相扩散共同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CO2稳定的双相透氧膜的概念,并用实验予以了证明。电导率测试表明,在CO2气氛中BSCF的电子导电性确实有部分保留。He CO2交换、氧源侧CO2浓度、吹扫侧CO2浓度测试表明,60CGO40BSCF双相透氧膜具有很好的CO2稳定性。在950oC、CO2做吹扫气时0.5mm的60CGO40BSCF双相透氧膜的透氧量高达0.67mL/(min cm2),并在200h的测试中保持稳定。对速控步骤的研究表明,在CO2做吹扫气、在850oC到950oC的温度范围内,60CGO40BSCF双相透氧膜透氧过程同时受到氧离子体相扩散和表面交换的控制。本论文成功地将60CGO40BSCF这种高透氧量CO2稳定的双相透氧膜应用到了甲烷部分氧化的反应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60CGO40BSCF双相透氧膜在甲烷部分氧化测试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230小时的连续测试过程中,CH4的转化率保持在96%以上,CO的选择性维持在97%以上,透氧量高达14.0mL/(min cm2)。

霍秀敏[5](2013)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秋季,山东、海南、宁夏和广东率先进入了新课程实验,拉开了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帷幕。内蒙古地区也逐渐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内蒙古乌海市地处偏远,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思想更新较慢,是全国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的一个城市。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乌海市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课堂教学形式上比以前活泼了,学生参与教学比以前积极了。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后执行者,我们既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还要结合本地区教学实际,扬长避短,才能成功进行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心,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学实际中,成为了一种新形势下对传统教学形式的重要补充。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涵义并阐述了研究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最佳教学时机、开展小型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创设课堂教学的高潮、营造良好的课堂学生心理氛围等方面;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案例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过程。从问卷调查、结果反馈和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活动,本文作者同全校化学教师一起在初三化学展开了“有效教学”教学实践,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两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教学的实施,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显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学习能力。这些均显示出“有效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勇[6](2013)在《铌酸钾钠基陶瓷的压电性和温度稳定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压电材料是可实现机械能与电能之问相互转换的一类重要功能材料,用于制造传感器、驱动器、超声换能器、谐振器、滤波器等各种电子元件和器件,在国民经济、科学技术、现代国防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锆钛酸铅基压电陶瓷(简称PZT陶瓷)由于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和组分可调整性的特点,数十年来一直占据着压电材料的主要市场。但近年各国相继出台了各种法规法令,PZT陶瓷因其组分中含有大量的铅元素而被列为今后应受到限制使用的一类物质。因此,发展无铅压电陶瓷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在研发取代PZT陶瓷的无铅压电材料方面,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付出了巨大努力。2004年,日本丰田研发中心的Y. Saito等人在Nature上报道了铌酸钾钠基陶瓷(简称为KNN基陶瓷)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无铅压电材料的研究结果。他们利用通常生产电子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组分为(K0.50Na0.50)0.97Li0.03(Nb0.80Ta0.20)O3和(K0.44Na0.52Li0.04)(Nb0.86Ta0.10Sb0.04)O3的陶瓷的d33值分别为230pC/N和300pC/N,而使用反应模板晶粒生长(RTGG)特殊工艺方法所制备的、具有相同组分但晶粒取向的织构化陶瓷的d33值则分别达到了373pC/N和416pC/N。该报道在世界各地掀起了关于KNN基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热潮。人们近年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掺杂少量的LiNbO3、LiTaO3、LiSbO3、BaTiO3、(Bi0.5Na0.5)TiO3等物质可以与(K,Na)NbO3形成固溶体、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室温压电性能。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还逐渐意识到许多KNN基压电陶瓷所呈现出的良好压电性能应该与由于掺杂而导致的正交-四方结构相变温度T。-T至室温附近的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此相关,目前所得到的室温下具有良好压电性能的KNN基陶瓷通常呈现出比较大的温度依存性或比较差的抗热老化性。另一方面,迄今为止,上述提到的数年前文献报道的取向织构(K0.44Na0.52Li0.04)(Nb0.86Ta0.10Sb0.04)O3陶瓷所具有的416pC/N仍然是在KNN基陶瓷中所能获得的d33最高值,而利用通常的固相反应途径难以制备出具有同等压电性能的KNN基陶瓷。因此,如何制备出具有更强压电活性和更好的温度稳定性的KNN基陶瓷材料是无铅压电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和重要的发展方向。在上述的研究背景下,本论文开展了关于KNN基无铅压电陶瓷的温度稳定性和提高压电性能的研究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开展了关于KNN基陶瓷的温度稳定性的研究,发现了“KNN基陶瓷在正交晶相中呈现非常优异的温度稳定性”的物理现象。本论文以(K0.48Na0.52)NbO3陶瓷和(K0.50Na0.50)0.98Li0.02Nb0.82Ta0.18O3陶瓷(分别简写为KNN和KNLNT)为代表组分,详细地阐述了这一物理现象。对于KNN陶瓷而言,其压电性能在实验测试下限温度(-150℃)至接近于正交-四方结构相变点的温度185℃的约335°C温度范围内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对于正交-四方结构相变温度为98℃的KNLNT陶瓷,其压电性能在正交晶相中所实验测试的、约230℃的温度范围内也非常的稳定,但是在高温的四方晶相中却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降低。另外,对KNN陶瓷和KNLNT陶瓷的热老化性能的研究发现,KNN陶瓷和KNLNT陶瓷的压电性能在正交晶相的温度范围内都很稳定,但在其四方相温度范围内随着热老化温度的升高呈现降低的现象。二、开展了关于(KxNa1-x)0.98Li0.02(Nb0.82-yTa0.18Sby)O3陶瓷的制备和压电物性的研究,考察了一些KNN基陶瓷的压电性能随温度的变化。本论文通过固相反应途径进行普通烧结制备出了(KxNa1-x)0.98Li0.02(Nb0.82-yTa0.18Sby)O3陶瓷(x=0.50,y=0.00-0.07或x=0.40-0.60,y=0.05),对其微观结构、晶体结构、介电和压电性能开展系统的研究。组分为x=0.45、y,=0.05的(KxNa1-x)0.98Li0.02(Nb0.82-yTa0.18Sby)O3陶瓷呈现出d33=413pC/N、kp0.50、kt=0.41、k33=0.62的最佳压电性能。我们推测,该陶瓷的这种优异的压电性能应该是几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Sb元素对Nb元素的替代掺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掺杂Sb元素使正交-四方结构相变点温度咒-T降至到了室温附近。其次,Sb元素拥有比Nb、Ta元素更高的电负性。另外,该陶瓷所具有的规则的晶粒形貌、均匀的晶粒尺寸分布和比较高的相对密度等微观组织结构对于获得优异的压电性能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通过对(K0.50Na0.50)NbO3、(K0.50Na0.50)0.94Li0.06NbO3、(K0.50Na0.50)0.94Li0.04Ta0.15NbO3和(K0.50Na0.50)0.98Li0.02Nb0.795Ta0.18Sb0.025O3陶瓷的压电参数函1随温度变化的测试结果的比较,实验上直接证实了“正交-四方结构相变点向室温附近的下降移动是室温下所观察到的许多KNN基陶瓷呈现优异压电性能的原因”和“Sb元素对Nb元素的替代掺杂是一种提高KNN基陶瓷的压电性能的非常有效的手段”的推测。三、考察了组分分别为x=0.03、0.065和0.08的(K0.50Na0.50)1-xLixNbO3陶瓷的压电性能和电畴结构的的经时稳定性,发现晶相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三种组分的(K0.50Na0.50)1-xLixNbO3陶瓷在室温下分别处于正交相、正交-四方两相共存状态和四方相,因而其压电性能呈现出了不同的经时稳定性。在经时老化的试验中,室温下处于正交相、组分为x=0.03的陶瓷的压电性能具有非常良好的经时稳定性,而室温下处于正交-四方两相共存状态、组分为x=0.065的陶瓷的压电性能则呈现出很大的经时老化变化。通过对经时老化处理前后的极化陶瓷样品的电畴图案的观察比较,发现(K0.50Na0.50)1-xLixNbO3陶瓷的时间老化性能的不稳定性和微观组织结构的晶粒的电畴结构中重新形成180°电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时老化试验中,组分为x=0.03的陶瓷的电畴结构的变化非常小,而组分为x=0.065的陶瓷的电畴结构则呈现出非常大的变化。四、研究了(K0.50Na0.50)0.94Li0.06NbO3陶瓷和(K0.50Na0.50)0.96Li0.04Nb0.85Ta0.15O3陶瓷的压电性能和电畴结构的热老化稳定性。尽管这两种陶瓷在室温下均处在正交-四方两相共存的状态,但在热老化试验中呈现出的热老化稳定性有所不同。(K0.50Na0.50)0.96Li0.04Nb0.85Ta0.15O3陶瓷与(K0.50Na0.50)0.94Li0.06NbO3陶瓷相比,有更好的热老化稳定性,在测试温度从-50°C至接近居里温度TC的很广温区内的热老化测试实验中其压电性能几乎没有变化。利用表面抛光、腐蚀后进行显微观察的方法,论文研究了未极化、极化和实施热老化处理的陶瓷样品的电畴结构的变化,发现这两种陶瓷的热老化性能的不稳定性也与180°电畴的重新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考察了制备工艺对KNN基无铅压电陶瓷的诸种物性的影响。利用两步烧结工艺制备了(K0.50Na0.50)NbO3陶瓷、(K0.45Na0.55)0.98Li0.02Nb0.77Ta0.18Sb0.05O3陶瓷和(K0.50Na0.50)0.98Li0.02Nb0.795Ta0.18Sb0.025O3陶瓷。发现相对密度的提高可以明显改善KNN基陶瓷的压电性能。对于(K0.50Na0.50)NbO3陶瓷和(K0.45Na0.55)0.98Li0.02Nb0.77Ta0.18Sb0.05O3陶瓷,它们的相对密度分别由普通烧结时的94.9%和95.8%提高到97.1%和98.2%,导致这两种陶瓷的d33值分别由125pC/N和413pC/N提高到143pC/N和436pC/N。至于(K0.50Na0.50)0.98Li0.02Nb0.795Ta0.18Sb0.025O3陶瓷,其d33值由308pC/N提高到353pC/N、且kp值在-50℃到85℃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秦光成[7](2009)在《氟苯尼考琥珀酸酯合成工艺的优化及其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在上届同学研究的基础上,选用新型、高效催化剂DMAP以及溶剂丙酮合成得到氟苯尼考琥珀酸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考察以及正交设计实验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还对氟苯尼考琥珀酸钠的体内抗菌活性、局部毒性以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做了相应的研究。在使用催化剂DMAP和丙酮做溶剂的条件下,合成得到的产品,通过熔点仪、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纯度,并且在相同条件下其Rf值和保留时间与氟苯尼考琥珀酸酯的标准品一致;熔点测定结果与杨鹏等测定的结果相当;红外光谱测定表明产品与标准品图谱高度吻合。因此结合以上方法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合成得到的产品为氟苯尼考琥珀酸酯。优化后的合成工艺与传统合成工艺对比分析表明,优化后的合成工艺反应温度由原来的80℃降低到60℃,反应条件温和,使得合成的选择性提高,副反应减少,为后期的分离纯化方法的优化奠定了基础;反应时间缩短由原来的15h以上缩短到4h;产率提高由原来的70%左右上升到88.1%;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用稀酸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后,用有机溶剂多次重结晶后才可以得到纯品,新的分离纯化方法,在减少了繁琐洗涤过程的同时,用溶剂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结晶溶液结晶一次可以得到相同纯度的产品,其纯度可达97%以上。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回收率大于80%。合成原料成本降低。后期的合成放大实验表明,该工艺下得到的产品质量、产率稳定,工艺条件简便、易操作、可控;同时经初步成本核算表明,该工艺条件下合成得到的氟苯尼考琥珀酸酯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因此该工艺进行工业化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用微生物法通过对氟苯尼考(母药)及其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前药)对大肠杆菌、金葡球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的体内抑菌实验的对比研究表明,前药与母药从给药后0~3h这段时间内其抑菌圈直径基本一致,统计学分析表明也无显着差异(P<0.05),就是说前药和母药对四种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效果相当。通过肌肉注射30mg/kg(按氟苯尼考计算)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后,在大鼠体内氟苯尼考琥珀酸钠能迅速转化为氟苯尼考,并主要以FF、Fs-Na、FFa三种形式存在,它们在大鼠体内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转化后的FF的Tmax为1 h,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6.28μg/mL,Vd、AUC、CL/F(s)分别为0.77 mg/L、37.03μg/mL和0.258 L/h,表明FF在体内各组织中分布广泛,消除缓慢,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较长。停药后FF主要集中在肺脏、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但经过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不显着。但FF与FFa在大鼠的肝脏和肾脏组织中残留总量最高,提示肝脏和肾脏是FF的主要靶器官。这一系列动力学参数和组织分布规律为其临床给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局部毒性实验中的皮肤刺激性试验和给药部位刺激性试验表明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在其临床的给药剂量和范围内是无刺激或者是低刺激性的。溶血性试验表明,在试验剂量内不同浓度的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在其观察期内没有发现有溶血现象发生,并按部标法检测溶血率,均远远小于规定的5%,说明该受试药物可以静脉注射使用。因此局部毒性实验表明在临床给药剂量内该化合物是低毒,安全的。

郑瑞津[8](2003)在《硫酸多糖类药物911微量分析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911是一种海洋硫酸多糖类药物,是以海藻提取物—褐藻酸经降解、分级、纯化得到聚甘古糖醛酸,在经硫酸化而制得的聚甘古酯,具有良好的抗癌滋病活性。 论文首先对911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电导滴定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分子中硫酸根羧酸根的比值和911的分子量,并探讨了两种分析方法的精密度。911分子没有紫外吸收,为提高检测灵敏度,本文采用荧光标记法,通过对三种荧光试剂与几种寡糖和多糖衍生效果的综合比较,最终确定了盐酸胍为最佳衍生试剂,并以911为代表详细探讨了衍生化反应的最优条件。911糖链结构与褐藻胶主链结构类似,以甘露糖醛酸和古罗糖醛酸的嵌段形式存在,分子中M/G比值与911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有直接关系。本文应用柱后荧光衍生法对911的M/G比值进行了快速准确测定,方法的精密度达到0.4%,优于以紫外检测的高效液相法。由于已有的定量检测方法灵敏度限制,一直没有合适的911微量分析方法。 文章首次利用柱后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911进行微量定量分析,检测限达到ng级水平,确定了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建立了911的微量定量分析方法。该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质量标准的控制,柱后衍生法的建立为色谱法研究药代动力学参数奠定了基础。

唐厚礼[9](2002)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几点思路》文中认为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本质特征,通过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对立统一性寻找判定产物规律的几点思路.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几点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几点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改良Fenton工艺用于化工园区污水深度处理的小试(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 Fenton工艺含铁污泥再生实验
        1.1.1含铁污泥酸化过程
        1.1.2含铁污泥还原过程
    1.2再生催化剂回用于污水处理的实验
        1.2.1再生催化剂与Fe SO4催化效果对比
        1.2.2改良Fenton工艺小试实验
    1.3测定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再生催化剂与Fe SO4催化效果对比
    2.2含铁污泥酸化过程
    2.3含铁污泥酸化上清液还原过程
    2.4改良Fenton工艺小试实验
3结论

(2)不同碳源条件下香蕉枯萎病菌2个小种转录组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前言
    1.1 香蕉枯萎病的概况
        1.1.1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及危害
        1.1.2 香蕉枯萎病菌的小种分化及寄主范围
        1.1.3 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及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症状
    1.2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因子的类型
        1.2.2 寄主识别和信号传导相关致病因子
        1.2.3 真菌侵染结构形成相关致病因子
        1.2.4 细胞壁降解酶
        1.2.5 真菌营养相关致病因子
        1.2.6 真菌毒素
        1.2.7 未知功能的致病基因
    1.3 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在香蕉枯萎病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碳源条件下香蕉枯萎病菌2个小种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菌株
        2.2.2 供试植物
        2.2.3 实验试剂
        2.2.4 香蕉细胞壁的提取
        2.2.5 香蕉细胞壁多糖成分提取和测定
        2.2.6 香蕉枯萎病菌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的培养
        2.2.7 香蕉枯萎病菌RNA提取
        2.2.8 总RNA样品检测
        2.2.9 cDNA文库构建和Illumina HiSeq2000测序
        2.2.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巴西蕉和粉蕉细胞壁多糖含量的比较
        2.3.2 不同碳源诱导下香蕉枯萎病菌2个小种总RNA的提取和检测结果
        2.3.3 不同碳源诱导下香蕉枯萎病菌转录组测序和拼接结果
        2.3.4 转录组基因功能注释
        2.3.5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注释和分类
        2.3.6 病原菌与寄主互作基因的注释
        2.3.7 分泌蛋白的预测
        2.3.8 蛋白激酶的注释和分类
        2.3.9 真菌转录因子的预测和分类
        2.3.10 转运蛋白的预测和分类
        2.3.11 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预测
        2.3.12 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簇的预测
        2.3.13 自噬相关基因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碳源诱导下香蕉枯萎病菌2个小种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参考序列比对
        3.2.2 基因表达水平换算
        3.2.3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
        3.2.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2.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3.2.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3.2.7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碳源条件下香蕉枯萎病菌基因表达水平统计
        3.3.2 不同碳源条件下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3.3 不同碳源条件下具有小种专化性表达模式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3.4 不同碳源条件下差异表达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
        3.3.5 不同碳源条件下差异表达的PHI基因
        3.3.6 不同碳源条件下差异表达的分泌蛋白基因
        3.3.7 不同碳源条件下差异表达的激酶基因
        3.3.8 不同碳源条件下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
        3.3.9 不同碳源条件下差异表达的转运蛋白基因
        3.3.10 不同碳源条件下差异表达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
        3.3.11 不同碳源条件下差异表达的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簇
        3.3.12 不同碳源条件下差异表达的自噬相关基因
    3.4 讨论
        3.4.1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是香蕉枯萎病菌降解寄主细胞壁的关键因子
        3.4.2 信号传导相关基因是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重要的致病相关因子
        3.4.3 真菌营养及转运相关基因是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重要的致病相关因子
        3.4.4 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其它致病相关因子
    3.5 小结
第四章 香蕉枯萎病菌组成型表达PG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载体及菌株
        4.2.2 主要试剂配方及配制
        4.2.3 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4.2.4 香蕉枯萎病菌RNA提取
        4.2.5 香蕉枯萎病菌PG基因DNA的扩增
        4.2.6 香蕉枯萎病菌PG基因cDNA的扩增
        4.2.7 PCR产物的回收
        4.2.8 回收产物的连接转化、蓝白斑筛选转化子
        4.2.9 单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
        4.2.10 阳性克隆质粒的抽提及测序
        4.2.11 香蕉枯萎病菌PG基因序列分析与对比
        4.2.12 香蕉枯萎病菌组成型PG基因在不同碳源条件下和侵染寄主时基因表达分析
        4.2.13 P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4.2.14 PG基因重组质粒的真核表达
        4.2.15 PG重组蛋白的纯化
        4.2.16 纯化的重组PG转PVDF膜和N-末端测序
        4.2.17 纯化的重组PG蛋白浓度测定
        4.2.18 重组PG活性测定
        4.2.19 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
        4.2.20 重组PG底物浓度与酶活的关系
        4.2.21 重组PG内外切酶活性的确定
        4.2.22 重组PG酶学特性分析
        4.2.23 重组PG与致病力相关性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香蕉枯萎病菌2个组成型PG基因的克隆
        4.3.2 香蕉枯萎病菌2个组成型PG基因序列分析
        4.3.3 香蕉枯萎病菌组成型PG基因在不同碳源条件下和侵染寄主时基因表达分析
        4.3.4 香蕉枯萎病菌组成型PG基因的真核表达
        4.3.5 香蕉枯萎病菌重组PGC7酶学性质分析
        4.3.6 香蕉枯萎病菌重组PGC7致病力测定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香蕉枯萎病菌pgc7基因的致病功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敲除载体及根癌农杆菌菌株
        5.2.2 主要试剂配方及配制
        5.2.3 香蕉枯萎病菌pgc7基因侧翼片段hiTAIL-PCR扩增
        5.2.4 敲除载体和功能互补载体的构建
        5.2.5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5.2.6 敲除载体质粒电击转化根癌农杆菌
        5.2.7 ATMT介导转化
        5.2.8 pgc7基因敲除突变体或pgc7功能互补子的筛选和鉴定
        5.2.9 敲除突变体或功能互补子菌落形态观察和生长速率测定
        5.2.10 敲除突变体或功能互补子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比较
        5.2.11 基因敲除突变体和功能互补子在体外降解香蕉组织的总PG酶活性测定
        5.2.12 pgc7基因对香蕉枯萎病菌其他PG基因表达的影响
        5.2.13 pgc7基因敲除突变体和功能互补子的致病性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pgc7基因敲除和功能互补载体的构建
        5.3.2 香蕉枯萎病菌pgc7基因敲除突变体和功能互补子的检测
        5.3.3 香蕉枯萎病菌pgc7基因敲除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
        5.3.4 香蕉枯萎病菌pgc7基因敲除对PG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5.3.5 香蕉枯萎病菌pgc7基因敲除突变体对致病性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香蕉枯萎病菌降解不同细胞壁多糖的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6.2 香蕉枯萎病菌在不同细胞壁多糖条件下基因的差异表达
    6.3 香蕉枯萎病菌组成型表达PG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
    6.4 香蕉枯萎病菌组成型表达pgc7基因的敲除研究
    6.5 关于深入本研究的几点思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卟啉非均相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卟啉非均相催化剂的发展
        1.1.1 静电引力作用
        1.1.2 轴向配位连接
        1.1.3 共价键连接
        1.1.4 Sol-gel方法
        1.1.5 封装卟啉分子的方法
    1.2 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卟啉金属有机框架(Metal Metalloporphyrin Framework, MMPFs)
        1.3.1 羧基卟啉配体
        1.3.2 吡啶及其他含碱性基团的卟啉配体
        1.3.3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其他卟啉框架
    1.4 卟啉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Metalloporphyrin Frameworks, CMPFs)
    1.5 卟啉框架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
        1.6.1 论文的选题依据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包裹型卟啉MOFs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环氧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材料的合成
        2.2.3 材料的研究方法及表征
        2.2.4 烯烃环氧化反应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分析
        2.3.1 XRD分析
        2.3.2 热重分析
        2.3.3 N_2吸附脱附分析
        2.3.4 催化剂的表征
        2.3.5 不同催化剂的环氧化性能比较
        2.3.6 不同烯烃环氧化效果评价
        2.3.7 催化剂的动力学分析及循环使用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卟啉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环氧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2 材料的合成
        3.2.3 材料的研究方法及表征
        3.2.4 烯烃环氧化测试条件和步骤
    3.3 结果与分析讨论
        3.3.1 Fe-MMPF结构分析
        3.3.2 Fe-MMPF催化剂性能研究
        3.3.3 催化机理研究
        3.3.4 Ni-MMPF结构分析
        3.3.5 Ni-MMPF催化剂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酰肼卟啉构建的共价有机框架催化剂制备及其环氧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2 材料的合成
        4.2.3 材料的研究方法及表征
        4.2.4 烯烃环氧化反应条件
    4.3 结果与分析讨论
        4.3.1 XRD分析
        4.3.2 N_2吸附脱附分析
        4.3.3 SEM和TG分析
        4.3.4 FT-IR分析
        4.3.5 不同烯烃的催化性能比较
        4.3.6 催化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偶氮桥联卟啉框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烯烃环氧化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5.2.2 材料的合成
        5.2.3 材料的研究方法及表征
        5.2.4 烯烃环氧化反应条件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FT-IR分析和TGA分析
        5.3.2 XRD分析
        5.3.3 SEM分析
        5.3.4 催化剂的环氧化活性
        5.3.5 不同烯烃对烯烃环氧化的影响
        5.3.6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和稳定性研究
        5.3.7 催化机理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卟啉-蜜勒胺框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6.2.2 材料的合成
        6.2.3 材料的研究方法及表征
        6.2.4 光催化苄胺偶联反应条件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MP的结构分析
        6.3.2 苄胺光催化氧化偶联的活性测试
        6.3.3 催化剂的能级构效关系
        6.3.4 光催化过程分析
        6.3.5 光催化机理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CO2稳定的高透量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透氧膜氧传递机理
    1.3 透氧膜材料种类及结构
        1.3.1 单相透氧膜
        1.3.2 双相透氧膜
    1.4 透氧膜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1.4.1 粉体的制备
        1.4.2 膜的制备
    1.5 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研究现状
    1.6 CO_2稳定的混合导体透氧膜研究现状
    1.7 混合导体透氧膜在甲烷部分氧化方面的应用
    1.8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60CGO-40BSCF 双相膜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 粉体的制备
    2.3 膜片的制备
    2.4 材料的表征及测试
        2.4.1 透氧性能测试
        2.4.2 X 射线衍射(XRD)
        2.4.3 扫描电镜和能谱联合分析(SEM EDXS)
        2.4.4 电导率测试
第三章 60CGO-40BSCF 透氧性能测试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He 气氛下 60CGO 40BSCF 双相透氧膜的透氧性能
        3.3.2 He 气氛下 60CGO 40BSCF 双相透氧膜速控步骤研究
        3.3.3 He 气氛下 60CGO 40BSCF 双相透氧膜的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60CGO-40BSCF 在 CO_2气氛中的透氧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O_2气氛下 60CGO 40BSCF 双相透氧膜的透氧性能测试
        4.3.2 CO_2气氛下 60CGO 40BSCF 双相透氧膜速控步骤研究
        4.3.3 CO_2气氛下 60CGO 40BSCF 双相透氧膜的稳定性
        4.3.4 设计 CO_2稳定双相透氧膜概念的广普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60CGO-40BSCF 双相膜反应器在 POM 反应中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60CGO 40BSCF 双相透氧膜反应器中 POM 反应时的活化情况
        5.3.2 CH_4流速、浓度和 Air 流速 POM 性能的影响
        5.3.3 温度对 POM 性能的影响
        5.3.4 POM 稳定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5)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言
    1.1 研究缘由
        1.1.1 客观原因
        1.1.2 学生原因
        1.1.3 时代的需求
    1.2 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有效教学理论
    2.1 有效教学的涵义
    2.2 支持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3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及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3.1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3.2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师因素
        3.2.1 教师的教育观念
        3.2.2 教师的智力和智慧、科学文化水平
        3.2.3 教师的教学能力
        3.2.4 教师的心理状态
    3.3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生因素
        3.3.1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3.3.2 学生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3.3.3 学生的参与度
4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4.1 熟悉教材,了解学情
    4.2 尊重学生,掌握个性
    4.3 创设情景优化课堂教学
    4.4 动态生成因势利导
    4.5 化学课堂教学中把握最佳的教学时机
        4.5.1 创设教学时机
        4.5.2 捕捉教学时机
        4.5.3 利用教学时机
    4.6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型问题的探究性学习
        4.6.1 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4.6.2 教学的基本环节
        4.6.3 开展探究性学习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4.7 课堂教学高潮的创设
        4.7.1 妙用师生情感共鸣,推向课堂教学高潮
        4.7.2 善用形象教学手段,掀起课堂教学高潮
        4.7.3 巧妙设疑启发思维,激起课堂教学高潮
        4.7.4 注意捕捉质疑火花,引向课堂教学高潮
    4.8 营造良好的课堂学生心理氛围
        4.8.1 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8.2 抓住学生心理,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4.8.3 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4.8.4 提高自身素质,使课堂教学灵活生动
        4.8.5 纪律是维护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保证
    4.9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4.9.1 创设问题情境,及时检查完成情况
        4.9.2 标注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4.9.3 做课后习题,自我考察预习效果
    4.10 做好课后反思
        4.10.1 学生课后对所学知识的梳理贯通与巩固
        4.10.2 教师对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学反思
        4.10.3 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动的反思
5 有效教学案例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次研究还需继续努力的方向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铌酸钾钠基陶瓷的压电性和温度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压电陶瓷概述
    1.2 压电效应与压电陶瓷
        1.2.1 压电效应
        1.2.2 压电陶瓷的内部结构
        1.2.3 压电陶瓷的铁电性
        1.2.4 压电陶瓷的时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
    1.3 压电陶瓷的研究状况
        1.3.1 锆钛酸铅基压电陶瓷
        1.3.2 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
        1.3.3 钛酸钡基无铅压电陶瓷
        1.3.4 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
    1.4 电子陶瓷的制备工艺
    1.5 压电陶瓷有关的主要性能参数
    1.6 论文概要
第二章 KNN基陶瓷的压电性能的温度依存性与热老化性质
    2.1 前言
    2.2 实验过程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K_xNa_(1-x))_(0.98)Li_(0.02)(Nb_(0.82-y)Ta_(0.18)Sb_y)O_3组分陶瓷的压电物性
    3.1 前言
    3.2 实验过程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K_(0.50)Na_(0.50))_(1-x)Li_xNbO_3陶瓷的压电性能和电畴结构的经时稳定性
    4.1 前言
    4.2 实验过程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两相共存组分KNN基陶瓷的压电性能和电畴结构的热老化稳定性
    5.1 前言
    5.2 实验过程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制备工艺对KNN基陶瓷的压电物性的影响
    6.1 前言
    6.2 预烧温度及烧结温度对(K_(0.50)Na_(0.50))NbO_3陶瓷的压电物性的影响
        6.2.1 实验过程
        6.2.2 预烧温度对(K_(0.50)Na_(0.50))NbO_3陶瓷压电物性的影响
        6.2.3 烧结温度对(K_(0.50)Na_(0.50))NbO_3陶瓷压电物性的影响
    6.3 两步烧结对KNN基陶瓷的压电物性的影响
        6.3.1 实验过程
        6.3.2 两步烧结制备的(K_(0.50)Na_(0.50))NbO_3陶瓷
        6.3.3 两步烧结制备的(K_(0.45)Na_(0.55))_(0.98)Li_(0.02)Nb_(0.77)Ta_(0.18)Sb_(0.05)O_3陶瓷和(K_(0.50)Na_(0.50))_(0.98)Li_(0.02)Nb_(0.795)Ta_(0.18)Sb_(0.025)O_3陶瓷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氟苯尼考琥珀酸酯合成工艺的优化及其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发展动态
        1.1.1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发展简史
        1.1.2 水溶性氟苯尼考的研制与开发
    1.2 药理学特性
        1.2.1 抗菌机理
        1.2.2 抗菌活性
        1.2.3 药代动力学研究
    1.3 氟苯尼考在动物食品中残留的研究
        1.3.1 兽药残留的现状
        1.3.2 兽药残留的危害
        1.3.3 氟苯尼考残留的检测方法
    1.4 有机合成中工艺的优化
        1.4.1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1.4.2 分离纯化方法的优化
    1.5 催化剂DMAP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5.1 DMAP的概述
        1.5.2 DMAP的催化机理
        1.5.3 DMAP的催化反应类型
第二章 引言
第三章 氟苯尼考琥珀酸酯制备工艺的研究
    3.1 材料
        3.1.1 药品试剂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合成反应实验装置
    3.2 方法
        3.2.1 合成工艺路线
        3.2.2 合成工艺流程
        3.2.3 结构验证
        3.2.4 合成的单因素考察
        3.2.5 合成工艺的优化
        3.2.6 最佳优化工艺的稳定性考察
    3.3 结果
        3.3.1 熔点测定值
        3.3.2 薄层测定结果
        3.3.3 红外吸收光谱测定结果
        3.3.4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
        3.3.5 合成的单因素考察
        3.3.6 正交设计优化实验条件结果
        3.3.7 最佳优化工艺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3.4 讨论
        3.4.1 结构验证
        3.4.2 合成工艺的优化
        3.4.3 传统合成工艺与优化后工艺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业化合成氟苯尼考琥珀酸酯的方法探讨
    4.1 实验器材与药品
    4.2 实验方法
        4.2.1 工艺描述
        4.2.2 工艺流程
        4.2.3 合成放大实验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4.3.1 合成放大实验结果
        4.3.2 优化前后分离纯化方法对比研究
        4.3.3 优化工艺后合成产品的质量指标
        4.3.4 成本初步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
        5.1.2 药品与试剂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HPLC方法的建立
        5.2.2 大鼠体内氟苯尼考琥珀酸钠、氟苯尼考以及氟苯尼考胺消除规律的研究
        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HPLC方法的建立
        5.3.2 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单次肌注在大鼠体内动力学特征
        5.3.3 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单次肌注在大鼠体组织的分布规律
    5.4 讨论
        5.4.1 HPLC检测方法
        5.4.2 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及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特征
        5.4.3 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及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规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氟苯尼考琥珀酸钠的药理与毒理学评价
    6.1 体内抑菌效果的初步评价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3 实验结果
        6.1.4 讨论
    6.2 局部毒性实验
        6.2.1 材料
        6.2.2 方法
        6.2.3 实验结果
        6.2.4 分析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氟苯尼考琥珀酸酯质量标准(试行)
全文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缩写词语表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附图

(8)硫酸多糖类药物911微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911的基本理化性质研究
    1.1 911的外观及溶解性
        1.1.1 外观
        1.1.2 溶解性
    1.2 含硫量测定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方法
        1.2.3 实验结果
    1.3 911分子中硫酸根和羧酸根的摩尔比测定
        1.3.1 仪器与试剂
        1.3.2 样品的制备
        1.3.3 样品的滴定
        1.3.4 讨论
    1.4 GPC法测定911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1.4.1 实验材料
        1.4.2 实验方法
        1.4.3 实验结果
    1.5 911M/G比值的测定
        1.5.1 实验材料
        1.5.2 实验方法
        1.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1.6 小结
2 911荧光衍生试剂的选择
    2.1 实验材料
    2.2 衍生化方法
        2.2.1 衍生试剂的结构
        2.2.2 以精氨酸为衍生试剂
        2.2.3 以盐酸胍为衍生试剂
        2.2.4 以2-氰基乙酰胺为衍生试剂
        2.2.5 衍生条件的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衍生化方法的评价
        2.3.2 衍生化反应时间的影响
        2.3.3 衍生物及衍生试剂的稳定性
        2.3.4 911与盐酸胍衍生反应条件的优化
    2.4 荧光柱后衍生法在911M/G比值测定中的应用
        2.4.1 实验方法
        2.4.2 结果与讨论
    2.5 小结
3 911的微量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911标准品的制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分析方法
        3.2.2 标准溶液和内标准溶液的配制
    3.3 实验结果
        3.3.1 系统适用性实验
        3.3.2 检测限
        3.3.3 定量限
        3.3.4 PMT值与浓度的对应关系
        3.3.5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3.3.6 精密度
        3.3.7 911粗品的测定
    3.4 讨论
        3.4.1 色谱条件的选择
        3.4.2 灵敏度调节
4 血清中911的测定
    4.1 实验材料
    4.2 血清的预处理
        4.2.1 直接加热法
        4.2.2 盐析法
        4.2.3 超滤法
        4.2.4 结果
    4.3 加样血清的测定
        4.3.1 实验方法
        4.3.2 结果
    4.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几点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标准电势?θ判定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思路
    1.1 离子浓度改变时电极电势变化而改变反应方向和产物
    1.2 介质的酸度对反应方向和产物的影响.
2 用氧化数原理判定同种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思路
3 应用元素的电负性判定氧化还反应产物的思路

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几点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良Fenton工艺用于化工园区污水深度处理的小试[J]. 张丽丽,黄思远,石艳玲,唐琪玮,强璐. 环境工程学报, 2017(11)
  • [2]不同碳源条件下香蕉枯萎病菌2个小种转录组差异分析[D]. 秦世雯.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3]卟啉非均相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张伟杰. 江南大学, 2017(03)
  • [4]CO2稳定的高透量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的研究[D]. 薛健.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5]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 霍秀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2)
  • [6]铌酸钾钠基陶瓷的压电性和温度稳定性的研究[D]. 高勇. 山东大学, 2013(10)
  • [7]氟苯尼考琥珀酸酯合成工艺的优化及其药理学研究[D]. 秦光成. 西南大学, 2009(06)
  • [8]硫酸多糖类药物911微量分析方法的研究[D]. 郑瑞津. 中国海洋大学, 2003(03)
  • [9]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几点思路[J]. 唐厚礼. 零陵学院学报, 2002(06)

标签:;  ;  ;  ;  ;  

关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