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假设

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假设

一、未来城市规划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有关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1](2020)在《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人口密度的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全球资源过度被消耗,河流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用水匮乏、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结构污染突出、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层出不穷,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河流亦成为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城市历史文化孕育者的河流对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对已经不堪重负的城市河流进行设计,将人们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到意识到河流生态重要性以及河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转变,反馈并落实到滨水景观设计,激活场地活力并使其历史文化得以弘扬,进而达到人与河流共生的目的,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需求。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对相关概念、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和国内外滨水空间的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内容、原则、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做归纳总结,对滨水景观的类型、尺度界定、构成要素、生态学解析以及价值取向做探讨研究,以生态修复为目的和手段,总结并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提出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包括防洪蓄洪、提升自净能力、重建河流景观以及增加河流亲水性的规划设计目标,系统与区域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生态设计原则、文化保护原则的规划设计原则,水体生态修复、植物生态修复、动物栖息地恢复以及生态游憩的规划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调研进一步应用于本文的实践对象——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香河滨水景观,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性景观设计,以期为同类的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井妍[2](2019)在《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发展的所有目标,都有赖于对安全的保障。当前,国内外社会安全问题频发,从失联事件到交通伤亡事故,使得居民对自身安全感到担忧。安全,是政府的各类工作报告中每年必提的关键词。住区作为城乡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框架单元,开放住区作为未来我国居住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其居住安全应当被给予重点关注,保障“家”的安危和提升住区安全品质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本文立足于开放住区环境要素与住区安全的内在关联,以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开放住区安全性提升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现状,分析影响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的环境要素,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影响开放住区安全性的环境要素体系构建以及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的探索。文章先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核心概念进行解析。进而阐述住区建设相关理论,分析开放住区特征,并梳理安全空间映象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CPTED理论、交通安宁理论和公共安全管理理论,明确各理论的内涵和核心内容。总结国内外关于住区安全方面的相关实践,从而明确对后续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随后,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构建影响开放住区安全的环境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哈尔滨市安字片区域开放住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系统地了解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居民对于影响开放住区安全的各环境要素满意程度。通过对现状存在问题的总结以及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影响既有开放住区的各环境要素的权重,进而通过IPA分析法明确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提升中需要优先改造的环境要素。最后,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安全、防卫安全、行为安全以及住区安全构建与管理四个方面提出改造提升策略。同时,汲取既有开放住区在安全性方面展现出来的优势,从街区单元设计、边界空间设计、用地功能混合以及邻里关系构建等方面提出对我国未来开放住区安全建设的启示。

舒馨瑜[3](2019)在《特色小镇的多功能复合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了新阶段,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城市中心拥堵、产业亟待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彰显,在2016年起源于浙江的特色小镇模式,能重新激活产业发展动力,疏解城市中心的功能,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光明之路。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内将特色产业集聚并创新发展,集聚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平台,它不同于产业园区和建制镇。目前,特色小镇作为一个新模式,研究大多集中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建筑学视角的研究较少。一些特色小镇盲目跟风建设,规划时存在产业空心化、三生融合度差等诸多问题,关键在于没有理解功能多元复合对于特色小镇的重要性。因此,c从建筑学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的多功能复合空间规划设计策略,对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有一定指导作用,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相关城市设计理论体系有借鉴意义,引发对未来城镇发展模式的探讨。首先,通过梳理特色小镇的内涵,采用理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特色小镇拥有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形态,这样的复合形态下,小镇表现出产业特色、地域特色和生态特色。而且相比其他单一功能的居住区、旅游区、产业区,多功能复合的特色小镇具有多种优点:多功能的复合使特色小镇的空间规模并不大,具有城市功能多样的特点来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空间形态上又兼具乡村的生态美,整个小镇所体现出的三生融合,是未来工作、生活方式的范本。然后,建立多功能复合空间的规划体系。首先明确了特色小镇的产业、旅游、社区、文化、交通、生态等六大基本功能构成,它们是小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利用多功能的空间单元代替功能分区来构建功能的结构,利用每个空间单元内功能的多元复合来达到整个小镇中多功能复合的状态。然后根据案例分析各个功能之间的复合度。生产功能的复合主要表现在产业的跨界融合和产业、文化、旅游功能的复合发展;文化功能作为灵魂,生态功能作为基底,与其他功能均有较好的复合度;其他功能的复合根据实际情况会有不同。利用以人为尺度、层面的叠加和融合、界面的多元化和柔化等原则和手法,实现特色小镇多元功能的复合。利用复合的手法从整体功能空间布局到节点空间设计多层次地打造特色鲜明、有创造力和活力、“三生”融合的特色小镇空间。最后,以湖南省汨罗市甜酒小镇的实践项目为例,将多功能复合空间的规划设计理论应用于实践,为其他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冯倚天[4](2019)在《国立中大石牌校区教职员住宅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立中山大学(简称“国立中大”)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1933年开始建设石牌校址。石牌校区的教职员住宅始建于1936年,由杨锡宗、林克明、方棣棠、郑校之四位岭南建筑师分别设计了六种住宅,建筑风格多样,体现了对岭南建筑现代化的探索,2002年该教职员住宅作为国立中大石牌校区的组成部分,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本文探讨国立中大教职员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时代背景,研究该住宅区规划及建筑设计的特征,明确其价值和保护修缮的重要性。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综述了有关国立中大石牌校区教职员住宅的相关研究,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背景、意义、方法;第二章简述了教职员住宅区建设的时代背景,分别简述广州近代住宅区及高校教职员住宅区的建设情况,为后文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国立中大石牌校区教职员住宅区的规划及各种类建筑做了具体分析,结合设计蓝图及历史资料,梳理规划特点,讨论了其规划思想与“模范住宅区”的联系,梳理了教职员住宅建筑种类并复原始建时期的住宅布局,并分析各种类住宅特征;第五章简述教职员住宅的现状,对修缮方式做出探讨并提出合理利用的建议;最后为全篇结论,提出应对各栋住宅建筑分别制定保护修缮方式,并应对教职员住宅区的历史环境进行整体保护。

贾慧[5](2019)在《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推进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城市社区灾害风险频发、社区脆弱性凸显、社区恢复力不足、社区安全诉求持续释放,城市社区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风险灾种多样、风险源头多端、风险诱发多变的治理新形态,向安全韧性治理转轨已成为发展新态势。研究以安全韧性为视角,针对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治理模式转型与建设发展问题,探讨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治理需求现状、适宜研判、功能定位、内容框架等内容概要,进而有针对性建构全域网络复合治理模式和相应治理体制机制,通过选取天津市河北区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作为现实案例,进行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指标体系和韧性水平测度评估,提出相应的城市社区安全韧性促进策略。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对安全韧性复合内涵界定、多维属性剖析、多元特征分析以及多样态功用价值解析,验证了安全韧性作为社区安全治理创新模式的时代意蕴。二是,通过社区安全韧性适宜性判断以及系统结构框架的建构,判断出社区安全韧性治理体系的适宜条件、关键节点、内在机理。三是,建构社区安全韧性全域网络复合治理模式,多主体协同多阶段联动的社区安全韧性实现机制。四是,将DPSIR模型框架应用到社区安全韧性这一领域,提出促进社区安全韧性响应的因果链,建立社区安全韧性水平指标体系。通过研究形成和建构了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建设体系框架和安全风险治理新逻辑,对城市社区风险治理和社区安全韧性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治理创新转型提供行动指南和综合解决方案,更在理论层面丰富和拓展了城市社区安全风险治理体系的新视角和分析思路。

谢源[6](2019)在《开放空间导向下的山地新城城市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概念规划设计为例》文中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城市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城市环境的营造以及开放空间的打造。山地城市中含有大量的山水资源以及不可建设用地,这些往往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现阶段山地新城建设,虽然已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也不乏城市建筑实体空间与城市环境虚体空间——开放空间的矛盾,一些山地新城城市布局仍然更多的考虑建筑空间的利益,使得城市的环境空间的营造并未呈现理想的状态,导致城市生态格局不成体系、环境质量下降、场所感缺失、新城活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以开放空间为导向探索山地新城城市设计方法与策略,对营造更加健康、明亮的山地新城城市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城市的生态、功能、活动、文化、形象等层面,可以说它的营造对新城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放空间的开放性、综合性与弹性的特点使其可以作为一种综合媒介去整合与引导城市的各个系统。从开放空间出发进行山地城市设计,其本身也契合生态比较敏感以及拥有大量开放空间(不可建设用地)的山地新城特点,并且在维护生态、推动发展、提升活力、引导设计、弹性应变等层面对城市发展都有积极的带动作用。通过全文的分析,开放空间导向下的山地新城城市设计策略其核心思路应该优先确立以开放空间为主体的城市骨架,并依托开放空间体系去整合城市各个系统并引导相关设计。从研究内容上看,本文以我国目前山地新城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线性逻辑思路,展开以开放空间为导向的山地新城城市设计研究。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是发现问题的篇章:首先通过对选题缘起相关背景、研究内容及意义、研究现状的阐述之后,搭建全文的研究框架;然后在第二章梳理了新城的发展历程、特点、国内建设类型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山地新城的特殊性,最后提出现阶段山地新城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为第三章,是分析问题的篇章,通过对开放空间的基本功能与特性进行梳理以后,重点探讨以开放空间为导向的山地新城城市设计的优势以及开放空间对山地新城的带动作用。并借助相关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与借鉴,为后文提出策略做铺垫。第三部分为第四、五章,是解决问题的篇章,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提出开放空间为导向的山地新城城市设计总体设计思路——优先构建以开放空间为核心的城市骨架,并依托开放空间体系的综合性媒介去整合城市系统与引导设计。然后针对之前山地新城建设的问题,对应提出山地新城相应的解决策略。二是以笔者的实践项目——重庆市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概念规划设计进行验证。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结论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

刘家豪[7](2019)在《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南昌市湾里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也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历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时期,各个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生态环境破坏、城市盲目建设、文化特色缺失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在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中,城市设计起着重要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而如何运用城市设计策略创造与自然山水环境相融合的城市空间,是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山水城市”理念,从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着手,对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山水城市”的城市设计策略,并以南昌市湾里城区作为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同类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及依据,解决当地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与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框架进行概括性介绍。第二部分阐释国内外“山水城市”和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概念,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外城市设计案例和国内“山水城市”设计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城市设计的相关经验。第三部分通过将“山水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设计当中,主要对城市格局、景观系统、开放空间和建筑形态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保山护水”、“借山用水”、“引山入水”和“显山露水”的城市设计策略。第四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结合前文所提出的城市设计策略,以南昌市湾里城区作为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湾里城区发展现存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城市设计策略,以期指引湾里城区未来城市发展与建设。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提出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主要创新点、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本研究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开发控制有益于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保护;(2)景观系统构建有益于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有机融合;(3)开放空间营造有益于加强城市与自然山水环境之间的联系;(4)建筑形态指引有益于建筑空间与自然山水环境相协调。

马佐澎[8](2019)在《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0年以来,新市镇疏解大城市功能、振兴乡村经济、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市镇已经成为新时期统筹解决我国“大城市病”、“小城镇病”、“乡村病”问题的关键节点。然而,当前学术界对新市镇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乡村地域的公共服务中心或大城市的功能组团,它们所扮演的统筹解决“城市—乡村”问题空间载体的角色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致使新市镇的规划实践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区位选择不合理、产城空间不融合、功能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突出,这既制约了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也不利于新时期我国城市与区域整合发展理论的创新。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历史发展路径的影响,形成了“中心城市发达、乡镇经济落后”的发展格局,小城镇普遍呈现出公共服务设施支撑能力不足,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较差的发展特征,这决定了东北地区新市镇形成的支撑性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与乡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显着不同,新市镇的发展特征与形成路径表现出显着的地域性。东北地区新市镇的规划建设不能盲目“照搬”和机械“套用”东部沿海新市镇的开发模式,因此,厘清东北地区新市镇形成的机制与开发模式,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理论课题,也是优化东北地区城镇体系职能与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解决的实践问题。基于上述理论发展与实践需求,本研究在阐释新市镇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新市镇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功能类型、地域差异特征、形成机制与开发模式,并实证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城市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过程,评价了新市镇发育程度,划分了新市镇的功能类型,探讨了新市镇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大城市区域重构的模式与调控措施。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从产业、居住、生态方面论述了新市镇发展的理论内涵,并以此构建了新市镇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填补了当前我国新市镇研究缺乏评价方法的研究空白,对我国其他地区新市镇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基于长春市的地域发展特色,提出了构建“垂直+平行化”的新市镇空间体系发展模式及其调控措施,为我国经济发展迟滞、社会经济结构不尽完善的老工业城市的新市镇建设提供参考案例与实践借鉴。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新市镇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部分。该章总结了新市镇概念的起源与发展,提出了本研究对新市镇概念的理解;介绍了新市镇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新市镇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是我国新市镇的形成背景与时空特征部分。从大城市病问题、乡村地域城镇化和新市镇建设状况3个方面总结了新市镇的形成背景;利用典型案例分析了新市镇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总结了我国新市镇的功能类型;从产业类型与空间分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新市镇发展的地域差异特征。第三章是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部分。从大城市功能扩散、乡村地域功能转型以及城乡规划调控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从产业类型的角度划分了新市镇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了不同开发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是长春市新市镇发展状态与空间格局部分。利用城镇建设用地中心集聚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识别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轨迹;从产业系统、居住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以及三者的耦合关系的角度,评价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发育程度;采用行业产值“平均值+标准差”的方法,划分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功能类型,并分析了各类新市镇的发展特征与形成路径;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的空间集聚特征、圈层与轴带分布格局。第五章是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部分。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大事件、郊区化与城乡规划的角度,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形成的宏观影响因素。选取经济基础、创新能力、交通可达性等7个指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讨了各功能类型新市镇区位选择的微观作用机理。第六章是长春市新市镇的问题与调控措施。该章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发展面临的问题、未来发展的驱动力;提出了长春市新市镇区域重构的组织模式与空间格局;从城市行政管理模式、交通体系建设、乡镇撤并以及城镇规划理念四个方面,提出了长春市新市镇空间重构的调控措施。

王寒冰[9](2019)在《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川西平原“茂林修竹,小桥流水”的聚落空间结构正在不经意间发生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林盘聚落的空间形态,对优化川西平原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推动新农村平稳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虽然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现有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已有的文献成果主要聚焦在定性研究上,而客观的定量数据研究数量较为稀少。论文首先结合农村聚落地理学理论以及空间形态量化理论与方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川西平原林盘聚落进行大量实地调研考察。通过调研,实地调研,建立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的认知模型。其次,笔者基于已有的文献综述以及实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平面形态与空间结构切入研究,从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地理空间结构分析和聚落内部空间结构分析两个层面对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通过一定量的样本聚落的量化总结,归纳出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并且结合各个样本聚落的自然本底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林盘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与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环境的关系规律:1、聚落的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与水系的耦合关系。2、单个聚落选址类型的多样类型与空间特征。3、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结构类型特征以及路网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4、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特征以及内部建筑朝向特征。再次,基于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试图从聚落的分布、选址、结构、空间、边界形状等角度提出新建聚落的形态优化原则和设计策略。最后,运用总结出的新农村住宅功能设计的原则及策略,结合设计实践——成锦江绿道万家筏子林盘改造设计,综合研究这些设计策略的实践意义,最终期希最终的成果能够为川西平原新的定居点的规划提供借鉴和帮助。

孙鼎文[10](2018)在《基于“源—汇”的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规划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蓟州区别山镇为例》文中指出村镇在我国城镇体系中作为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对城镇空间整体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但村镇在城镇化过程中积累了较多问题,尤其是城市边缘区村镇,因承接大量城市外溢功能,传统乡村空间被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村镇成为城镇化的发展主体,其生态困境亟待解决。综合城镇空间、生态景观格局基本理论与思路,确定以城市边缘区村镇的生态景观格局为研究对象。引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源-汇”为骨架,分析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借鉴“源-汇”现有研究成果,构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评价体系;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通过生态源提取-生态廊道识别-生态战略节点选择三个步骤构建生态网络。天津市蓟州区别山镇在城市边缘区村镇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此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别山镇现状“源”、“汇”要素、乡村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细致探究后,以“源-汇”评价体系在Arc Gis Pro平台中建立分析模型,得出现状生态网络。分别对别山镇“源”、“汇”分布状态、生态廊道布局特点、生态网络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生态景观格局发展态势做出预测。基于现状分析成果,对别山镇生态景观格局提出空间层面的优化策略,提出“源-汇”平衡的村镇生态景观格局规划目标,并进一步形成“源>汇”的理想格局。总结出“源-汇”单元模式,并在最小累积阻力面的分析成果上继续进行生态景观空间分级和生态廊道连通与升级,为后续空间优化奠定基础。从节点空间品质提升、村镇绿道体系建立、村镇生态景观组团优化三个维度进行优化设计。节点空间包括生态战略节点与生态特色村庄两类;绿道体系包含游憩型和生活型两类;生态景观组团包括自然保育型、自然发展型、城镇人居型三类。针对以上分类,分别从“源”的保护与涵养以及“汇”的提质与抑制两方面提出针对性的空间优化和功能布局策略。综合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人文等角度,从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优化对村镇规划实施提出建议。以建立城乡融合的村镇规划为目标,从增“源”固“源”、增“源”控“汇”、控“汇”提效三个角度分别对生态环境保护、既有产业绿色转型、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城市边缘区村镇提供完整、科学、可实施的规划策略。

二、未来城市规划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有关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城市规划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有关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河流面临的生态威胁
        1.1.2 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热潮与困境
        1.1.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相关概念及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修复
        2.1.2 河流生态修复
        2.1.3 滨水景观
    2.2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2.2.1 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2.2.2 国内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2.3 .国内外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2.3.1 国外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2.3.2 国内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2.3.3 国际性滨水区会议研究概述
3.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理论研究
    3.1 .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
    3.2 .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
    3.3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
        3.3.1 河流水体的稳定与流量恢复
        3.3.2 河道整治恢复
        3.3.3 河漫滩与河岸带恢复
    3.4 .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
        3.4.1 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则
        3.4.2 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则
        3.4.3 河流功能的多样性与主导支配性原则
    3.5 .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法
        3.5.1 缓冲区修复
        3.5.2 植被恢复
        3.5.3 恢复河漫滩或河流泄洪区的自然湿地和修建部分人工湿地
        3.5.4 降低河道边坡
        3.5.5 重塑弯曲河谷
        3.5.6 修复浅滩和深塘
        3.5.7 修复水边湿地和沼泽地森林
        3.5.8 修复零星分散的池塘
    3.6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
        3.6.1 河流连续体理论
        3.6.2 洪水脉冲理论
        3.6.3 四维系统理论
        3.6.4 河流不连续体理论
        3.6.5 河流复式断面过流理论
4.滨水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
    4.1 .城市滨水空间类型
    4.2 .城市滨水空间尺度界定
    4.3 .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
        4.3.1 滨水空间的空间构成
        4.3.2 滨水空间的景观构成
    4.4 .河流与滨水空间的生态学解析
        4.4.1 空间结构生态学解析
        4.4.2 作用过程的生态学解析
        4.4.3 服务功能的生态学解析
    4.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
5.相关案例分析
    5.1 .韩国首尔清溪川河道景观改造
        5.1.1 项目概况
        5.1.2 设计特色
        5.1.3 借鉴要点
    5.2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5.2.1 项目概况
        5.2.2 设计特色
        5.2.3 借鉴要点
    5.3 .上海苏州河梦清园规划设计
        5.3.1 项目概况
        5.3.2 设计特色
        5.3.3 借鉴要点
    5.4 .洛阳伊滨公园
        5.4.1 项目概况
        5.4.2 设计特色
        5.4.3 借鉴要点
    5.5 .迁安三里河滨河景观
        5.5.1 项目概况
        5.5.2 设计特色
        5.5.3 借鉴要点
6.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6.1 .规划设计目标
        6.1.1 防洪蓄洪
        6.1.2 提升自净能力
        6.1.3 重建河流景观
        6.1.4 增加河流亲水性
    6.2 .规划设计原则
        6.2.1 系统与区域原则
        6.2.2 多目标兼顾原则
        6.2.3 生态设计原则
        6.2.4 文化保护原则
    6.3 .规划设计策略
        6.3.1 水体生态修复
        6.3.2 植物生态修复
        6.3.3 动物栖息地恢复
        6.3.4 生态游憩空间设计
7.项目实践—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香河滨水景观设计
    7.1 .项目背景
        7.1.1 区位概况
        7.1.2 上位规划解读
        7.1.3 周边交通
        7.1.4 气候条件
        7.1.5 水资源现状
        7.1.6 旅游资源
    7.2 .现状分析
        7.2.1 现状用地分析
        7.2.2 现状交通分析
        7.2.3 现状建筑分析
        7.2.4 竖向分析
        7.2.5 水体分析
        7.2.6 现状绿地分析
        7.2.7 生态敏感性评价
        7.2.8 服务人群分析
        7.2.9 场地SWOT分析
    7.3 .设计构思
        7.3.1 设计目标
        7.3.2 设计定位
        7.3.3 设计依据
        7.3.4 设计原则
        7.3.5 设计策略
    7.4 .总体设计
        7.4.1 总平面图
        7.4.2 景观结构布局
        7.4.3 景观功能分区
    7.5 .分区设计
        7.5.1 都市休闲活动区
        7.5.2 地域历史风貌区
        7.5.3 文化娱乐展示区
        7.5.4 湿地田园风光区
    7.6 .生态修复专项
        7.6.1 水生态修复专项
        7.6.2 植物生态修复专项
        7.6.3 动物生态修复专项
        7.6.4 生态游憩规划专项
    7.7 .专项设计
        7.7.1 交通规划专项
        7.7.2 竖向设计专项
        7.7.3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
        7.7.4 照明设施专项
        7.7.5 标识系统专项
        7.7.6 铺装专项
        7.7.7 智慧专项
        7.7.8 节事活动专项
        7.7.9 建筑专项
    7.8 .经济技术指标
8.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2)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
    2.1 住区建设相关研究
        2.1.1 住区建设相关理论
        2.1.2 住区组织模式演变过程
        2.1.3 开放住区特征分析
    2.2 住区安全相关研究
        2.2.1 住区安全相关理论
        2.2.2 开放住区安全性分析
    2.3 国内外相关实践
        2.3.1 国外住区安全相关实践
        2.3.2 国内住区安全相关实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调查分析
    3.1 影响住区安全的环境要素体系构建
        3.1.1 要素筛选的原则
        3.1.2 影响住区安全的环境要素筛选
        3.1.3 要素体系构建
    3.2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现状分析
        3.2.1 安全性调研技术路线
        3.2.2 街区特征解读
        3.2.3 住区安全现状分析
    3.3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3.3.1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3.3.2 住区安全满意度现状统计分析
        3.3.3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3.3.4 基于IPA分析法的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分析
        3.3.5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影响因素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
    4.1 交通安全提升策略
        4.1.1 划分道路等级
        4.1.2 引入交通稳静
        4.1.3 疏通步行空间
        4.1.4 建设安全设施
        4.1.5 组织停车管理
    4.2 防卫安全提升策略
        4.2.1 强化住区出入口空间
        4.2.2 精细设计住宅单元出入口空间
        4.2.3 保证夜间营业店铺数量
        4.2.4 安装电子监控设备
    4.3 行为安全提升策略
        4.3.1 修缮室外环境设施
        4.3.2 增加无障碍设施
        4.3.3 加强环境照明
    4.4 安全构建与管理提升策略
        4.4.1 加强物业管理
        4.4.2 引导多元共治
        4.4.3 建设安全文化
        4.4.4 公众参与安全审计
    4.5 对我国未来开放住区安全建设的启示
        4.5.1 街区单元组织
        4.5.2 边界空间设计
        4.5.3 用地功能混合
        4.5.4 邻里关系构建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特色小镇的多功能复合空间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1.1.2 产业转型升级
        1.1.3 城镇面貌趋同的问题
        1.1.4 国家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特色小镇
        1.3.2 多功能复合空间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
        1.4.1 特色小镇理论研究
        1.4.2 复合相关理论研究
        1.4.3 小结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研究的方法
        1.5.3 论文的框架
第2章 特色小镇多功能复合的内涵和特征
    2.1 特色小镇概念分析
        2.1.1 产业空间的变迁
        2.1.2 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与内涵
        2.1.3 特色小镇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2 小镇特色与功能复合的关系
        2.2.1 产业特色
        2.2.2 地域文化特色
        2.2.3 生态特色
    2.3 特色小镇多功能复合的表现与优势
        2.3.1 功能全面与空间集约
        2.3.2 多元发展激发活力
        2.3.3 三生融合的城镇新形态
第3章 特色小镇的多功能复合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3.1 基本功能与空间规模
        3.1.1 基本功能构成
        3.1.2 空间规模和边界
    3.2 功能复合系统的构建
        3.2.1 各功能复合度分析
        3.2.2 功能复合系统的基本空间单元
        3.2.3 功能复合系统的空间结构
    3.3 多功能复合空间的规划原则
        3.3.1 影响因素分析
        3.3.2 以人为空间尺度
        3.3.3 层面的叠加和融合
        3.3.4 界面的多元化与柔化
第4章 特色小镇多功能复合空间的设计方法
    4.1 生产功能复合空间设计策略
        4.1.1 产业链延伸
        4.1.2 产业的跨界融合
        4.1.3 产业与游憩
        4.1.4 配套功能设置
    4.2 文化功能复合空间设计策略
        4.2.1 文化与产业、游憩
        4.2.2 文化与空间要素
    4.3 生态功能复合空间设计策略
        4.3.1 生态与交通
        4.3.2 生态与产业
        4.3.3 生态与社区
        4.3.4 生态与游憩
        4.3.5 生态与文化
第5章 实践案例——长乐甜酒小镇
    5.1 基本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区域概况
    5.2 影响因素分析及结论
        5.2.1 区位交通因素
        5.2.2 自然因素
        5.2.3 产业因素
        5.2.4 历史文化因素
        5.2.5 场地现状
        5.2.6 SWOT分析
        5.2.7 项目定位与发展目标
        5.2.8 功能空间结构
    5.3 复合功能构建
        5.3.1 功能复合实施路径
        5.3.2 产业、文化、旅游的复合发展
        5.3.3 生态功能复合策略
        5.3.4 其他复合功能策略
    5.4 整体风貌
        5.4.1 功能分布
        5.4.2 空间形态
        5.4.3 重要节点设计与特色营造
    5.5 特殊性分析与总结
        5.5.1 特殊性分析
        5.5.2 实践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项目实践
致谢

(4)国立中大石牌校区教职员住宅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对象
    1.2 研究意义及方法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岭南近代建筑及建筑师的研究
        1.3.2 关于近代住区的研究
        1.3.3 关于国立中大石牌校区的研究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教职员住宅区建设的背景
    2.1 广州城市规划背景
    2.2 近代住宅区的建设
        2.2.1 早期东山的建设
        2.2.2 模范住宅区建设
    2.3 高校教职员住宅区的建设
        2.3.1 私立岭南大学
        2.3.2 国立武汉大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立中大教职员住宅区的规划
    3.1 住宅区选址
        3.1.1 教职员住宅区的位置
        3.1.2 教职员住宅区的地形
        3.1.3 高差处理
    3.2 规划特点
        3.2.1 路网规划
        3.2.2 住宅建筑布局
        3.2.3 公共活动场地及绿化
    3.3 规划理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职员住宅区的住宅建筑
    4.1 教职员住宅建筑简述
        4.1.1 住宅种类的确定
        4.1.2 各种类住宅布局的复原
        4.1.3 住宅的造价
        4.1.4 住宅的建设问题
    4.2 杨锡宗和甲、丁、戊种住宅
        4.2.1 甲、丁、戊种住宅的风格特点
        4.2.2 甲、丁、戊种住宅的平面特点
        4.2.3 设计图表现出的通用性
        4.2.4 小结
    4.3 林克明和乙种住宅
        4.3.1 乙种住宅样式复原猜想
        4.3.2 乙种住宅简述
        4.3.3 乙种住宅和林克明其他住宅设计的对比
        4.3.4 小结
        4.3.5 建筑师方棣棠
        4.3.6 丙种住宅的建筑特点
        4.3.7 丙种住宅的结构特点
        4.3.8 小结
    4.4 郑校之和己种住宅
        4.4.1 建筑师郑校之
        4.4.2 四类己种住宅的分布
        4.4.3 己种住宅的平面功能
        4.4.4 己种住宅的建筑外观
        4.4.5 小结
    4.5 六种教职员住宅建筑特征总结
    4.6 教职员住宅的建筑风格
    4.7 教职员住宅的定租及使用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职员住宅区的保护和修缮
    5.1 教职员住宅的现状及利用情况
        5.1.1 教职员住宅区发展及演变
        5.1.2 每种教职员住宅建筑现状
        5.1.3 学校对教职员住宅的利用
        5.1.4 小结
    5.2 修缮中的问题
        5.2.1 是否复原
        5.2.2 同类型建筑是否采取相同的修缮措施
    5.3 合理利用建议
        5.3.1 案例分析
        5.3.2 教职员住宅合理利用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推进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源起及概念界定
        1.2.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现状分析及属性特征
        1.2.3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模式机制及影响因素
        1.2.4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评价体系及提升策略
        1.2.5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第2章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理论基础
    2.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内涵、特征及基本原理
        2.1.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内涵
        2.1.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特征
        2.1.3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规划建设基本原理
    2.2 韧性城市规划理论
        2.2.1 社区韧性理论
        2.2.2 生态韧性理论
        2.2.3 演进韧性理论
    2.3 灾害治理理论
        2.3.1 灾害学
        2.3.2 灾害社会学
        2.3.3 防灾减灾理论
    2.4 风险脆弱性理论
        2.4.1 风险理论
        2.4.2 脆弱性理论
        2.4.3 社区抗逆力理论
    2.5 其他相关理论
第3章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宜适判断
    3.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功用分析
        3.1.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核心要义及时代蕴意
        3.1.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功用价值
        3.1.3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价值再塑
        3.1.4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关键问题厘定
    3.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需求与能力分析
        3.2.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建设需求分析
        3.2.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建设能力分析
    3.3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适宜性判断
        3.3.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适宜条件
        3.3.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适宜性功能定位
第4章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内容体系
    4.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建设取向与行动原则
        4.1.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目标取向
        4.1.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行动原则
    4.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内容框架
        4.2.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建构主体
        4.2.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测度及内在机理
        4.2.3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要素“靶位”识别
        4.2.4 社区安全韧性运作模式及推展路径
        4.2.5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治理体制机制
第5章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推进机制
    5.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治理模式建构
        5.1.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协同网络主体
        5.1.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复合联动平台
        5.1.3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全域治理内容
    5.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体制机制建构
        5.2.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治理体制
        5.2.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运行机制
第6章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测度评估
    6.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测度评估体系建立
        6.1.1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评估研究回顾
        6.1.2 基于DPRIS模型测度评估体系建构
        6.1.3 基于DPSIR框架模型的指标体系
        6.1.4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6.2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测度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6.2.1 熵值法
        6.2.2 层次分析法
        6.2.3 综合权重
    6.3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治理评价结果分析
        6.3.1 “驱动力”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6.3.2 “压力”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6.3.3 “状态”指标评价结合与分析
        6.3.4 “影响”指标评价结合与分析
        6.3.5 “响应”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
        6.3.6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7章 城市社区安全韧性优化策略
    7.1 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协同联动体系
        7.1.1 形成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共同体治理格局
        7.1.2 构建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协作的风险联控平台
        7.1.3 拓宽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建构多元融资渠道
    7.2 构建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智慧化综合监管平台
        7.2.1 提升城市社区安全韧性资源链条建设模块化
        7.2.2 促成城市社区安全韧性风险全要素分析与情境式建模
        7.2.3 打造城市社区安全韧性预警智慧化
    7.3 梳理完善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建设总体规划
        7.3.1 增强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总体规划的空间韧性
        7.3.2 培育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总体规划的心理韧性
        7.3.3 强化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总体规划的发展韧性
    7.4 着力深化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建设政策制度改革
        7.4.1 推进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应急响应制度
        7.4.2 健全城市社区安全韧性建设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6)开放空间导向下的山地新城城市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概念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对新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1.1.2 我国山地新城建设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1.1.3 开放空间的营造对新城的发展日趋重要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新城
        1.3.2 山地新城
        1.3.3 开放空间
    1.4 相关研究概况
        1.4.1 新城研究概况
        1.4.2 开放空间研究概况
    1.5 相关理论研究
        1.5.1 景观生态学理论
        1.5.2 城市设计理论
        1.5.3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山地新城基础研究与问题分析
    2.1 国内外近代新城的发展历程
        2.1.1 国外近代新城的发展
        2.1.2 国内近代新城的发展
    2.2 国内新城建设类型与发展趋势
        2.2.1 国内新城建设类型
        2.2.2 国内新城发展趋势
    2.3 山地新城的特殊性
        2.3.1 生态环境脆弱
        2.3.2 建设用地稀缺
        2.3.3 空间类型多样
        2.3.4 地域文化浓厚
    2.4 现阶段山地新城建设问题
        2.4.1 传统的实体空间优先的设计观念尚未转变
        2.4.2 生态格局欠考虑,山水资源缺乏合理利用
        2.4.3 城市整体布局缺乏开放空间的引导
        2.4.4 开放空间缺乏便捷的绿道体系联系
        2.4.5 公共活动缺乏吸引,人气难以提升
        2.4.6 山城特色未彰显,新城归属感不足
        2.4.7 规划建设忽视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
    2.5 章节小结
3 山地新城城市设计以开放空间为导向的契合分析与案例研究
    3.1 开放空间的特性与功能
        3.1.1 开放空间的特性
        3.1.2 开放空间的功能
    3.2 山地新城城市设计以开放空间为导向的契合性体现
        3.2.1 山地新城的发展要求需要开放空间的引导
        3.2.2 开放空间在山地新城中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3.2.3 开放空间涉及到山地新城设计的各个层面
    3.3 开放空间对山地新城发展的带动作用
        3.3.1 维护生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3.3.2 推动发展——带动激活周边功能发展
        3.3.3 提升活力——引领健康活力生活方式
        3.3.4 引导设计——引导控制城市系统设计
        3.3.5 彰显文化——提升新城山水文化底蕴
        3.3.6 弹性应变——应对城市动态发展过程
    3.4 相关案例研究与借鉴
        3.4.1 深圳前海中心
        3.4.2 贵州省金沙县新城中心区
        3.4.3 云南滇中新区小哨国际科技创新城
        3.4.4 北京城市副中心
    3.5 本章小结
4 开放空间导向下的山地新城城市设计策略
    4.1 核心设计思路
        4.1.1 优先确立以开放空间为核心的城市骨架
        4.1.2 依托开放空间整合城市系统与引导设计
    4.2 具体设计策略
        4.2.1 维系山水环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4.2.2 联动周边地块,协同城市功能布局
        4.2.3 推行绿色出行,搭建山水绿道网络
        4.2.4 提升城市活力,打造复合开放空间
        4.2.5 彰显山城意境,提升新城场所认同
        4.2.6 组团弹性控制,应对城市动态发展
    4.3 本章小结
5 设计实践
    5.1 项目背景概况
    5.2 设计理念与思路
    5.3 具体设计策略
        5.3.1 维护生态环境
        5.3.2 引导功能布局
        5.3.3 绿色低碳出行
        5.3.4 活力开放空间
        5.3.5 营造山城意境
        5.3.6 应对动态变化
    5.4 设计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南昌市湾里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1.1.2 城市设计是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有效方法
        1.1.3 南昌市湾里城区城市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案例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山水城市”
        2.1.2 城市设计
    2.2 国内外城市设计研究
        2.2.1 国外城市设计研究
        2.2.2 国内城市设计研究
    2.3 国内“山水城市”研究
    2.4 国内外案例分析
        2.4.1 国外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2.4.2 国内“山水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2.4.3 案例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3.1 城市格局的“保山护水”策略
        3.1.1 空间管制规划
        3.1.2 划定山水保护范围
        3.1.3 开发强度控制
    3.2 景观系统的“借山用水”策略
        3.2.1 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
        3.2.2 城市景观与自然山水的结合
    3.3 开放空间的“引山入水”策略
        3.3.1 廊道控制
        3.3.2 构筑活力空间
        3.3.3 建设城市生态公园
    3.4 建筑形态的“显山露水”策略
        3.4.1 建筑布局
        3.4.2 建筑风貌引导
        3.4.3 建筑高度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湾里城区发展现状及自然资源分析
    4.1 区位分析
    4.2 发展现状及自然资源分析
        4.2.1 山
        4.2.2 水
        4.2.3 城
        4.2.4 文
    4.3 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
        4.3.1 城市建设忽视山水资源,与城市定位相矛盾
        4.3.2 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用地开发不平衡
        4.3.3 城区面貌不佳,景区门户形象有待提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例研究——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湾里城区控规阶段城市设计研究
    5.1 研究范围
    5.2 总体定位
        5.2.1 设计主题
        5.2.2 整体构思
        5.2.3 功能定位
    5.3 空间管制规划
        5.3.1 用地适宜性评价
        5.3.2 四区划定与空间管制
        5.3.3 研究区空间增长边界研究
        5.3.4 研究区承载空间确定
    5.4 总体布局
        5.4.1 功能布局
        5.4.2 功能植入
        5.4.3 用地布局
    5.5 总体开发控制
        5.5.1 山体及周边控制——显山
        5.5.2 水域及周边控制——露水
        5.5.3 文物古迹保护控制
        5.5.4 高速、铁路和高压走廊隔离控制
    5.6 景观风貌引导
        5.6.1 景观风貌分区
        5.6.2 景观要素的规划引导
    5.7 开放空间营造
        5.7.1 廊道控制
        5.7.2 构建绿色空间
        5.7.3 慢行系统规划
    5.8 建筑形态指引
        5.8.1 建筑风貌
        5.8.2 城市天际线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市镇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第一节 新市镇概念的辨析
        一、新市镇概念的起源
        二、新市镇概念的引申
        三、论文对新市镇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新市镇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田园城市理论
        二、卫星城理论
        三、集聚与扩散理论
        四、区域增长极理论
        五、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新市镇研究进展
        一、国外新市镇的研究内容
        二、国内新市镇的研究进展
        三、研究评述与论文的切入点
第二章 我国新市镇形成背景与时空特征
    第一节 我国新市镇发展背景透视
        一、大城市扩散与城市病问题的解决
        二、发达地区自下而上的快速城镇化
        三、许多地区新市镇呈现盲目发展的状态
    第二节 我国新市镇发展的过程分析
        一、卫星城发展阶段
        二、飞地型开发区发展阶段
        三、大城市外围组团发展阶段
        四、郊区与发达地区新市镇快速发展
    第三节 新市镇的功能类型
        一、承担大城市功能的新市镇
        二、承担区域性功能的新市镇
        三、资源开发型新市镇
        四、混合功能型新市镇
    第四节 我国新市镇的地域差异特征
        一、东北与内蒙古东部地区
        二、东部沿海地区
        三、中部地区
        四、西部地区
第三章 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增长与空间集聚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增长极的形成
        三、区域差异与区域中心地
    第二节 我国大城市的功能与空间扩散
        一、大城市要素、产业与功能的集聚
        二、大城市空间集聚转向扩散发展
        三、大城市空间扩散过程与格局
        四、大城市扩散的新市镇发展响应
    第三节 我国乡村功能的转型
        一、乡村非农化发展与乡村功能转型
        二、乡村功能专业化与城镇化
        三、乡村区域新市镇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我国城乡规划的引导与调控
        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二、都市区发展规划
        三、城市总体规划
        四、特色小镇规划
    第五节 我国新市镇的发展模式
        一、工业主导的发展模式
        二、市场与工业驱动发展模式
        三、飞地开发区建设模式
        四、房地产开发带动模式
        五、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模式
第四章 长春市新市镇发展状态与空间格局
    第一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轨迹
        一、城市边缘区组团发展阶段
        二、近郊新市镇快速发展阶段
        三、远郊与县域新市镇的形成
    第二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评价
        一、新市镇发展标准的诠释
        二、新市镇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三、新市镇发展的客观评价
    第三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功能类型
        一、新市镇功能类型划分的依据
        二、不同类型新市镇的发展特征
    第四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空间格局
        一、新市镇的空间集聚特征
        二、新市镇的空间圈层格局
        三、新市镇的空间轴带格局
第五章 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新市镇形成的宏观影响因素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
        二、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
        三、城市大事件的快速推动
        四、人口与产业的郊区化
        五、城乡规划的引导与调控
    第二节 不同类型新市镇区位选择的微观机理
        一、数学模型构建
        二、影响因子甄选
        三、模型结果分析
第六章 长春市新市镇发展的问题与调控
    第一节 新市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新市镇发展的区域性功能不突出
        二、新市镇与中心城市不整合发展
        三、新市镇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四、新市镇功能体系不尽完善
    第二节 新市镇的区域空间重构
        一、新市镇重构的驱动力
        二、新市镇发展模式选择
        三、长春市区域重构格局
    第三节 新市镇重构的调控措施
        一、调整城市行政管理模式
        二、完善市域交通运输体系
        三、引导小城镇组团式发展
        四、创新新市镇规划理念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层面的界定
        1.3.3 研究内容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总结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川西平原
        2.1.2 林盘聚落
        2.1.3 空间形态
    2.2 农村聚落地理学理论
        2.2.1 农村聚落地理学理论概述
        2.2.2 农村聚落地理学理论指导川西平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的意义
    2.3 空间形态量化理论与方法
        2.3.1 空间形态量化理论与方法概述及本文中研究步骤
        2.3.2 空间形态量化理论与方法指导川西平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的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分布及选址特征分析
    3.1 川西平原自然条件
        3.1.1 宜人的气候
        3.1.2 地势平坦
        3.1.3 水系丰富
        3.1.4 移民文化
        3.1.5 风水思想
    3.2 川西平原林盘聚聚落分布特征
        3.2.1 量化研究方法
        3.2.2 样本选择
        3.2.3 量化分析
        3.2.4 量化统计
        3.2.5 地形地貌与水系对聚落分布影响数据分析
    3.3 单个聚落选址
        3.3.1 平坝区域
        3.3.2 水系区域
        3.3.3 山丘区域
    3.4 小结
第4章 川西林盘聚落的空间形态结构分析
    4.1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结构分析
        4.1.1 乡村聚落空间构成要素
        4.1.2 结构特征
        4.1.3 路网结构
    4.2 川西平原林盘落边界分析
        4.2.1 量化分析方法阐述
        4.2.2 典型案例选取的科学依据
        4.2.3 边界的设定
        4.2.4 川西传统聚落边界形态的量化分析
        4.2.5 聚落形态数据分析
        4.2.6 川西平原传统聚落边界图形的特征
        4.2.7 小结
    4.3 空间结构量化分析
        4.3.1 聚落空间
        4.3.2 聚落建筑密度数理分析
        4.3.3 庭院空间数理分析
        4.3.4 公共空间的数理分析
        4.3.5 聚落建筑朝向分析
        4.3.5.1 川西平原聚落建筑朝向影响因素分析
        4.3.5.2 川西平原聚落建筑朝受地形地貌影响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构建川西林盘聚落空间结构特征
    5.1 川西林盘聚落分布特征
    5.2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聚落边界形状特征
        5.2.1 形状特征
        5.2.2 破碎度特征
        5.2.3 地形地貌对于聚落形态的影响
    5.3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选址特征
    5.4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结构空间特征
        5.4.1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结构秩序研究
        5.4.2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交通结构
        5.4.3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聚落密度特征
    5.5 聚落建筑朝向特征
        5.5.1 建筑朝向与风环境和日照环境的关系
        5.5.2 川西平原聚落建筑朝受地形地貌影响分析
第6章 基于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特征的优化设计策略
    6.1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6.1.1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分布规划策略
        6.1.2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形态边界策略
        6.1.3 川西平原聚落结构设计策略
        6.1.4 川西平原聚落空间设计策略
    6.2 设计策略应用—以锦江绿道万家筏子林盘改造为例
        6.2.1 基本概况及目的、方法、步骤
        6.2.2 多维并举的设计策略
    6.3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10)基于“源—汇”的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规划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蓟州区别山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边缘区村镇发展特征
        1.1.2 城市边缘区村镇面临的生态困境
        1.1.3 新时代城市边缘区村镇发展机遇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城市边缘区村镇
        1.4.2 生态景观格局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镇空间相关研究
        2.1.1 村镇规划研究
        2.1.2 城市边缘区研究
    2.2 生态景观格局相关研究
        2.2.1 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2.2.2 景观格局研究
        2.2.3 生态景观格局要素分类
    2.3 对本文的启示
        2.3.1 相关研究现状的不足
        2.3.2 对本文的支撑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评价体系构建
    3.1 “源-汇”内涵
    3.2 “源-汇”要素分类
        3.2.1 广义的“源-汇”系统分类
        3.2.2 不同尺度下的“源-汇”内容
        3.2.3 本文中的“源-汇”范围及概念界定
    3.3 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评价因子与权重确定
        3.3.1 评价因子选择
        3.3.2 评价因子衡量标准
        3.3.3 “源”、“汇”扩张阻力赋值
        3.3.4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3.4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原理与方法
        3.4.1 模型原理
        3.4.2 假设条件
        3.4.3 模型简化与适宜性分区
        3.4.4 最小累积模型的优劣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评价
    4.1 研究对象选择
    4.2 研究对象概况
        4.2.1 宏观背景及区位条件
        4.2.2 自然地理条件
        4.2.3 历史文化资源
        4.2.4 产业发展基础
        4.2.5 现状建设与村镇风貌
    4.3 生态“源-汇”系统分析
        4.3.1 “源”、“汇”要素分布现状
        4.3.2 现状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4.3.3 生态网络生成
    4.4 现状生态景观格局评价
        4.4.1 “源”、“汇”分布状态
        4.4.2 生态廊道布局特点
        4.4.3 生态网络结构特征
        4.4.4 生态景观格局发展态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5.1 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5.1.1 生态优先原则
        5.1.2 整体性原则
        5.1.3 可持续原则
        5.1.4 生态美学原则
    5.2 “源-汇”平衡——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规划目标
        5.2.1 生态景观空间分级
        5.2.2 生态廊道连通与升级
        5.2.3 “源-汇”单元模式
    5.3 节点空间品质提升
        5.3.1 “源”的涵养——生态战略节点优化
        5.3.2 “汇”的提质——生态特色村庄分类与提升
    5.4 绿道体系建立
        5.4.1 “源”的互通——游憩型绿道体系
        5.4.2 “源汇”相连——生活型绿道体系
    5.5 生态景观组团优化
        5.5.1 “源”的保护-自然保育型生态景观组团
        5.5.2 “源汇”平衡-自然发展型生态景观组团
        5.5.3 “汇”的抑制-城镇人居型生态景观组团
    5.6 生态景观格局规划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规划实施建议
    6.1 增“源”固“源”——生态空间的强化
        6.1.1 增加“源”系统生态服务价值
        6.1.2 制定空间管制规划
    6.2 增“源”控“汇”——生产空间的转型
        6.2.1 城市边缘区村镇发展策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2.2 增“源”兴业——发展“生态+”产业模式
        6.2.3 控“汇”转型——建立产业清单制度,促进转型升级
        6.2.4 控“汇”治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6.2.5 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基于“源-汇”的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评价体系构建AHP 专家问卷调查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未来城市规划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有关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D]. 张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研究[D]. 井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特色小镇的多功能复合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 舒馨瑜. 湖南大学, 2019(08)
  • [4]国立中大石牌校区教职员住宅建筑研究[D]. 冯倚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城市社区安全韧性推进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D]. 贾慧. 天津城建大学, 2019(06)
  • [6]开放空间导向下的山地新城城市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概念规划设计为例[D]. 谢源. 重庆大学, 2019(01)
  • [7]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南昌市湾里城区为例[D]. 刘家豪.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D]. 马佐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王寒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基于“源—汇”的城市边缘区村镇生态景观格局规划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蓟州区别山镇为例[D]. 孙鼎文. 天津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假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