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施工强度的一些问题

关于混凝土施工强度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混凝土施工强度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潘从建[1](2021)在《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美国研发了干式连接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抗震结构体系(PRESSS),发布了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了部分工程实践。该体系的框架节点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局部无粘结耗能钢筋混合配筋的连接构造,具有施工效率高、地震损伤轻、延性好、自复位的特点。PRESSS框架节点的干式连接构造,导致连接界面抗扭性能薄弱,而现有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未考虑梁端扭矩影响;同时,针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少,全装配楼板对该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针对上述主要问题,进行了考虑初始扭矩作用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相关有限元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系统分析了梁-柱、板-梁、柱-柱、柱-基础等相关节点构造;研究了全装配楼盖对协调多层规则框架结构整体抗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结构顶部楼层(结构高度80%以上)设置刚性楼板的措施。(2)完成了2组共8个不同配筋率、不同初始扭矩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极限位移角下,高配筋率较中配筋率的框架梁端混凝土受拉和受压损伤增加,但损伤仍较轻;随着受弯位移角增加,界面受压区高度减小、耗能钢筋屈服,界面抗扭性能随之变弱;界面抗扭失效可发生于位移角加载和卸载状态,卸载状态下更易抗扭失效;界面抗扭失效后的扭转变形随着加载循环次数和位移角增加而累积且不可复位;小扭弯比时,极限位移角下节点的扭转变形小,对梁端受弯滞回性能不利影响微小,大扭弯比时与之相反;提高配筋率,可使节点的抗扭性能有一定改善。(3)基于初始扭矩下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界面剪应力分布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受压界面在弯-剪-扭耦合作用下的抗扭失效特征及受力机理,提出了梁端界面的弯-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方法。(4)进行了1/2缩尺的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在各级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损伤情况等。结果表明,框架柱柱脚损伤轻,框架柱端损伤位置与节点“强柱弱梁”分布规律一致;框架梁端损伤微小且可自复位;大震下,试验模型呈现混合铰屈服机制,有较好的自复位性能和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楼板构造能够适应梁端转动变形的需求,且无明显残余滑移;采用顶部设置刚性楼板的全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侧向变形协调性能。(5)基于OpenSees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模型逐级地震动加载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初始频率与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及结构损伤分布特征与试验结果规律较一致,结构动力弹塑性模拟分析方法较合理;各框架节点均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有限元模型,呈现框架梁端先产生塑性铰的抗震屈服机制和框架柱地震损伤更轻的抗震性能。(6)基于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和相关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司道光[2](2020)在《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文中提出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一条具有殖民性质的铁路,也直接促进中国东北开启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现代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西方近现代建筑技术借由俄国之手向铁路沿线地域传播扩散,传统的木质抬梁结构逐渐瓦解,新型的砖混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扎根蔓延,同时受东北地域严寒气候环境、社会政治、地形地貌、本土文化等诸多语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包容创新,从而产生了多样丰富而又独具寒地地域属性的技术表现形态。论文在彻底走访1509公里中东铁路线路总长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沿线现存的1651处建筑遗产和949处铁路工程遗存,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论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类型学、技术史学的相关学科理论,运用资料梳理、田野调查、比较统计、模拟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一百余年以前中东铁路初建之时其附属建筑的技术表征和技术内涵,五个主要章节承载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和结论,论文整体和表述逻辑是:技术传入背景、材料技术分析、结构技术演变、采暖技术衡量、技术水平比较、技术观念阐释。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详尽的阐述了中东铁路相关建筑技术传入之时的俄国背景、世界背景和地域影响因素,从语境分析的角度对显在语境和潜在的主观、客观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全面展示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中材料技术的各类表现形态以及各类材料的相关生产、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应用现象;第四章从建筑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从砖混结构到内框架结构,再到框架结构的转变过程以及独特的结构演变特征;第五章则从建筑采暖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是如何进行采暖和防止热量流失的,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当时的室内温度分布进行了量化评价分析;第六章则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置入近代中国的背景体系中,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建筑技术在当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并从技术伦理、技术审美两个角度提炼建筑技术的意匠观念,阐明技术多元性表征背后的隐藏主旨。论文内容涵盖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背景”、“表征”、“观念”三个层面,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逻辑,层层深入,以保证观点分析的科学性。论文具有充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便于学者从技术的宏观角度重新审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为后续的遗产修复、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刘聪[3](2020)在《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新型生产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髙、环境污染低、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等诸多优点。目前,我国既有的建筑业模式,无论从人力成本、环境代价还是发展阶段,都必须向工业化、智能化、装配化转型。因此,国家与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与扶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虽然已有不少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并落地,但主流是先完成施工图,再根据施工图进行构件拆分、生产制造和施工组织。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构件拆分混乱、构件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建造速度慢、效率低、施工质量差、建设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住宅的推广。此外,既有的居住空间限定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设计,以围合特定功能的空间为主要目的,忽略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住宅的空间设计和装配施工两方面分别对提升建造效率制定优化方法。住宅空间设计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法的更新,装配施工解决方案主要为装配工序及竖向转运的优化。论文综述了住宅设计和建造优化设计的工作,总结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如何从空间限定方面来提高建造效率。二、如何提高构件智能装配的效率。三、如何提高施工现场构件转运的效率。综述发现,既有住宅空间设计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空间限定,只能在运营阶段采用局部改造的方式来重新限定空间。另外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的定位布置依然依赖于人工经验的方式,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去模拟计算。因此,本文共7个章节,从构件组合空间设计、构件优化、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方面入手,通过大空间来限定组合空间构件的类型和数量,采用独立、简洁的构件便于拆装,利用智能优化算法解决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定位布置的优化问题。论文第1章综述了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智能建造相关前沿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建造体系,目的是提高钢筋混凝土住宅的建造效率。论文第2章总结了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明确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形成大构件,组合成大而规整的空间,进而控制构件类型和数量。论文第3章提出了基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现浇和分级装配形成大构件的具体技术,并以项目案例佐证减少构件种类和数量对建造效率的提升,包括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减少构件种类11种,减少混凝土方量20.5%)。论文第4章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分析,从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混凝土,模板,钢筋和脚手架)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阐述与预制工业化相比,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在建造大空间住宅方面的优势。论文第5章从构件优化上,提出了采用独立、简单直接的构件几何形状、并行的装配顺序、尽可能采用高耐久性的构件。论文第6章建立了装配过程的构件重量、数量、安装难度和工时等评价指标,创新优化算法,快速得到最佳装配顺序,并以BIM仿真模拟来控制现场施工。论文第7章利用BIM模型获取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以及可选的塔吊定位点坐标信息,建立多目标择优模型,用萤火虫算法来确定最佳的塔吊定位布置。该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从空间限定上,提出了采用规整大空间优化来控制结构构件类型和数量的方法。构件类型越少、数量越少,就越有利于制造、转运和装配构件。第二,基于机械产品装配顺序优化方法,建立了体现建筑构件装配特性的评价指标,在既有遗传算法基础上引入模拟退火程序模块,利用创新后的智能优化算法快速高效地得到构件装配顺序,形成清晰的装配过程仿真视频控制现场施工。第三,针对BIM软件只能获取构件相对坐标的现状,形成了BIM模型与CAD地形图结合获取构件定位世界坐标的关键技术。通过厘清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和可选的塔吊定位点之间的传递关系,以及各定位点与塔吊运行的协同关系,形成塔吊定位优化模型,应用萤火虫算法解决了实际项目中的竖向转运定位布置优化问题。论文共计10万余字,图表135幅。

杨超[4](2020)在《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监控与分析》文中认为振动台基础是在振动台台面工作时为其提供反力的装置,基础的浇筑质量与整个振动台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某高校即将建设一个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振动台阵基础采用开口槽道形,台面可在槽道内任意平移和拼装,台阵基础为面积约为1288m2,基础厚度为8m,混凝土浇筑总方量约为5800m3,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是大部分研究者的侧重点都是放在水利大坝、大型房建基础、道桥工程等方面,而针对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并对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的防控措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某高校建设的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的振动台阵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FEA对台阵基础分层浇筑与整体浇筑时施工期温度应力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进行分层浇筑的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中没有出现温度应力超出其相应龄期抗拉强度的情况,而采用整体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时,混凝土有开裂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程中几种常用的温控措施,为台阵基础的浇筑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台阵基础完成第二次浇筑工作后,对台阵基础侧墙进行了施工期温度的实时监测工作,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为全面了解台阵基础侧墙的温度场分布情况提供了定量数据;并将实测数据与MIDAS/FEA计算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吻合较好。文章最后选取了台阵基础侧墙中的某一特征部分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考虑钢筋作用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仿真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内部配筋、配筋率和钢筋直径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配置适量的钢筋一方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热学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配筋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后分析了钢筋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其它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裂缝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韩冬辰[5](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赵文信[6](2020)在《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得以迅速的发展,对基础建设要求逐步提高,一些山区、峡谷修建高速公路成为现实,本文以新建宜毕高速公路某高墩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桥梁在施工控制过程的一些问题:(1)基于桥梁施工控制系统,结合现场施工工艺,确定桥梁施工监控内容、施工控制方法、施工分析方法及施工控制计算。(2)依据施工过程并结合有限元软件建立大桥的计算模型,为各个施工阶段提供理想状态下的理论值,并与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实测值进行对比,建立“预测、测量、判别、修正、预测”的循环反复的过程,确保成桥状态下结构几何线形及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3)参考国内以修建运营的刚构桥并结合有限元软件,分析影响顶推位移量的因素,确定水平位移量及顶推力的大小,模拟成桥5年后的状态,对比分析墩身截面的内力和梁体挠度变化。(4)基于桥梁稳定分析的基本计算理论,通过理论公式分析出高墩自体稳定公式,并与有限元计算模型的结果对比。采用有限元模型对最大悬臂阶段的施工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各工况下不同荷载组合时的屈曲特征值及模态,同时针对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最大悬臂状态,进行了墩身混凝土强度、空心墩壁厚、横隔板位置、横隔板厚度的参数分析,同时通过将汽车移动活载转化为静力荷载对成桥运营阶段的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

史伟中[7](2020)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有限元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步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综合体大规模建筑以及地下空间等大规模工程涌现,混凝土结构对于大型工程仍然占主导,进而必然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势必会带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问题,关于混凝土温控方面出现了许多解决措施方法,跳仓法施工技术也作为一种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方法,跳仓法施工技术具有独特的温控优势,然而,由于跳仓法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场分布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准确得到其解析解。但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数值计算方法的飞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计算方法成为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本文在混凝土温度场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仿真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进行模拟分析,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基于混凝土热传导理论,采用有限元MIDAS/FEA热分析模块对其一次浇筑、分层浇筑及跳仓浇筑下的施工过程分别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混凝土温度场一般性规律;(2)通过跳仓仓格长度影响因素分析,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综合温差、混凝土极限拉伸是影响跳仓仓格长度的主要因素,且当综合温差控制在25℃左右,跳仓仓格长度一般可达到50m左右。但在特殊情况下,从跳仓法仓格长度计算理论角度分析,理论上认为仓格长度没有固定统一值,其值取决于影响混凝土仓格长度的综合因素;(3)通过尺寸效应对混凝土底板水化热的分析得出: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的平面尺寸和混凝土总体积方量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甚微即大体积混凝土在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值和应力值仅与厚度尺寸密切相关,厚度尺寸越大,其内部温度峰值和应力峰值也越大;(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复杂多样,在准确把握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研究和制定裂缝温控技术措施将事半功倍。简言之,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理的跳仓法设计方案、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定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控混凝土裂缝产生,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赵广书[8](2020)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施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体积混凝土的广泛运用,在不设及少设变形缝的条件下,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一直是工程界中的重难点。本文从实体工程出发,介绍跳仓法施工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基本原理及相关要求;研究满足既定低水化热要求下的混凝土配合比;并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施工进行了现场温度监测;同时,辅以有限元方法,结合分析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形、约束条件、龄期、环境温度间的关系,与实测结果进行比对。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总结相关规范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介绍跳仓法施工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基本原理。2、结合地区资源,从混凝土原材料着手,用复合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代替部分水泥,寻求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满足抗裂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的开裂。3、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施工过程中,据经验公式计算实体工程最大跳仓仓块长度,对混凝土变形及内部温度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混凝土收缩变形随龄期增长而增大,而后趋于稳定;外界约束条件越强,续浇块的约束变形越大;在既定外界约束条件下,续浇块受约束影响越大的位置,其变形相对较大,但温差却相对较低,内外温差和边界约束条件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关键因素。4、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内部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如下:(1)首浇块温度在浇筑完成后的第2天左右达峰值,随后开始降低,第6天后趋于平稳;续浇块温度变化趋势及规律与首浇块基本相同,但温差大于首浇块;相邻仓块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内外温差较大。(2)续浇块周边约束条件越大,内外温差越大;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内外温差随约束条件的增大而减小,随续浇块尺寸的增大而增大。(3)有限元模拟分析的温度与实测温度进行了比对,两者变化趋势及规律基本相同,但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所选用的混凝土热工参数与混凝土实际热工性能间的差异、实际环境温度变化不能完全在数值模拟分析中得到体现、测试点安装位置偏差和测试系统误差等因素所致。本文中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施工的研究成果,可为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叶智航[9](2020)在《次结构模块化的新型悬挂结构及其动力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化城市建筑有着多方面的内涵与需求,不仅需要较高的结构性能水平以避免在地震等重大灾害下产生巨大的综合损失,还要符合一系列的建筑使用方面的要求。悬挂建筑结构能满足以上需求:其竖向构件受拉,能采用截面较小的钢结构构件,具有通透的视觉效果;在首层能形成大空间,对于银行总部等高级办公室,有很好的适用性。当主结构和次结构相对运动时,能形成“结构-大型调频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减震系统,能降低主结构位移和次结构加速度,同时避免位移敏感损伤和加速度敏感损伤;面对结构参数的扰动和地震动频谱成分的变化,具有稳定的减震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次结构质量增加,主结构位移响应和次结构加速度响应进一步减小;因为次结构具有建筑功能,其质量的增加还可以视为主结构原有质量的减小。综合性能优秀。现有悬挂建筑减震结构体系中,主次结构之间的相对运动主要依赖于次结构内部变形的开展,将使次结构内部的非结构构件易受损伤。传统的做法通过增加次结构刚度限制其内部变形,然而刚度的增加将制约主次结构相对位移充分开展,制约主次结构的调频关系。为克服上述缺点,本研究提出次结构模块化的新型悬挂结构,采用预制的三维模块作为被悬挂的次结构,并在每层模块之间采用柔性连接,在次结构内部形成新型层间位移模式,使其层间位移可以充分开展而不受损伤,进而放松次结构内部变形限制,在主次结构之间形成更优的调频-耗能减震机理,旨在充分提升结构体系的减震性能。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1)分析并优化其频域响应特性。采用欧拉-伯努利梁组合体建立连续化数值模型,建立动力平衡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分析在地面加速度和风荷载激励下的频域动力响应幅值曲线,对关键参数(刚度比、质量比、阻尼值、阻尼分布方式、次结构段数)进行分析,揭示主次结构调频机理以及次结构保有其内部多个模态的作用。建立11层二维模型,设置3个子构型代表不同减震策略,以主要响应的频域均方值为目标函数,针对次结构层间刚度和阻尼器阻尼值,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单/多目标最优化;结果显示主结构位移响应下降55%,但次结构层间位移需求达到主结构层间位移需求的15倍,次结构模块化具有必要性;频域传递函数曲线和复模态信息表明了采用模块层间阻尼器的子构型具有最好的主次结构调频效果。进一步地,利用模块化次结构允许结构参数竖向不规则分布的特点,针对次结构层间刚度和阻尼器阻尼值参数的竖向分布向量,进行频域响应最优化,结果显示随着次结构参数竖向分布不规则程度约束条件放松,主结构最大弯矩可进一步下降50%.进行了非平稳响应特性统计分析、时域响应最优化分析以及时-频域最优结果校核等系列补充分析。2)通过动力试验验证上述减震效果和机理。完成本结构体系的1:15缩尺的振动台试验。试件由T形的钢结构组合体作为主结构,以开洞钢板条+圆钢销轴+悬挂模块连接件形成悬摆机理,并以空气阻尼器和机械弹簧提供可调的层间阻尼值和层间刚度。针对3种次结构构型,根据预先优化结果设置18个具有不同参数组合的模型,以及2个非减震对照模型。证明了该体系的地震响应(位移、加速度、应变)相对于未减震体系减小50%以上,并具有衰减速度快的特点。选取每种构型的代表性模型,进而对比得出3个构型各自的响应分布特点、减震机理、以及对次结构层间位移的不同程度的需求(其中主结构响应最低的构型在0.1 g PGA的激励下,次结构层间位移达到了3.75%)。提出基于试验现象的建模策略,其核心为建立区域瑞雷阻尼、提出建议值、进行观察-猜想-验证工作。采用Open Sees建立结构的数值模型,并对阻尼器和结构分别进行校正,然后组合两部分得到完整结构模型;该模型无须调整,其数值模拟时程曲线与试验实测值具有高度吻合的效果,证明了建模方式的合理性。3)考察结构非线性对减震机理的影响。采用上述的经过试验验证的数值建模策略,建立具有不同层数、阻尼器类别和主结构非线性的系列数值模型,进行三目标三参数/两目标两参数的非线性时程最优化计算。考察了前述因素的影响;证明了主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后,主次结构之间的调频的重要性下降,次结构层间刚度和阻尼值的最优取值分别下降;分析了重力悬摆刚度对调频的影响和制约。4)采用易损性分析以及基于可靠度的最优化计算,综合定量评价本新型体系在最优化后的性能。采用了最优参数和上述建模策略,并引入模块层间阻尼器和机械弹簧退出工作的机制,以及地震动、结构参数以及承载力的随机性。采用FEMA P695推荐的远场地震波进行多条形方法(multi-stripe analysis,MSA)易损性计算,对多个构件组分别定义极限状态函数,并提出专门的构件-构件组-系统损伤指标对应规则,得到系列易损性曲线、易损性分布图以及时间-极限状态超越概率曲线,证明了本新型体系相对于普通悬挂结构、框架结构以及带有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的减震性能优势(其中50年周期内可修复极限状态超越概率下降到普通悬挂结构的23%/带有粘滞阻尼器的普通框架结构的40%,防止倒塌极限状态超越概率下降到普通悬挂结构的50%/带有粘滞阻尼器的普通框架结构的71%)。采用基于可靠度的最优化计算方法,以结构在50年设计周期内四个极限状态超越概率的加权平均值的最小化为第一目标进行最优化,通过单目标最优化得到各个模型的最优参数,并针对a)激励类别、b)耗能方式和c)各种现实因素(包括:模块内部滞回行为、主次结构之间的碰撞和主次结构间的保险丝式连接)共3组8个模型展开了分析研究,证明二维模型的结论可全面推广到三维模型,并揭示了碰撞和保险丝式连接对减震性能的制约机理,其中碰撞为首要制约因素,建议预留宽为1 m的碰撞缝,而保险丝式连接的启动位移相比保险丝式连接刚度起到了更显着的制约作用。

胡炜[10](2019)在《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是碾压混凝土(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RCC)坝仓面施工中的三大核心目标。然而,目前缺乏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以及进度多目标优化研究;且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量化分析困难,缺乏考虑施工质量影响的进度分析。针对上述问题,围绕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RCC坝压实质量智能分析提出层面压实刚度感知方法,解决分层施工条件下振动轮与混凝土动力学响应特征感知的难题,实现层面压实刚度、碾压参数、混凝土性能参数的全面感知;建立压实质量核极限学习机智能分析模型,并采用改进的混沌布谷鸟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基于快速留一交叉验证,提出压实质量核极限学习机在线更新方法。结合工程实例,相较于多元非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传统预测模型,建立的压实质量智能分析模型预测精度分别提升约6.3%、4.8%和13.8%;且通过在线更新,模型对新样本的预测残差绝对值约为3%,模型泛化能力得到增强。(2)RCC坝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基于混凝土生产时间和层面卸料平仓位置时空匹配,提出层间结合时间感知方法;针对不平衡样本数据,基于过采样-代价敏感半监督支持向量机建立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类模型,实现对不合格层间结合质量的智能判断;在Ada Boost.RT集成学习算法框架下建立层间结合质量相关向量回归(RVR)智能分析模型,实现对小样本条件下合格层间结合质量的精确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建立的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类模型G-mean值达到0.90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不平衡数据分类能力;建立的层间结合质量RVR模型决定系数R2达到0.8881,表明模型对小样本数据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3)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仓面施工自适应仿真构建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仓面施工自适应仿真框架;建立RCC坝仓面施工精细化仿真模型;基于狄利克莱混合(DPM)模型和排列熵法改进序贯更新和贪婪搜索算法,提出仿真参数自适应更新方法;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提出针对补碾和铺垫层工序的仿真逻辑链自适应调整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得到的仿真工期与实际工期的偏差率在3%~4%,模型仿真精度高,证明了提出的自适应仿真方法的有效性。(4)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分析建立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提出自适应参考点法改进的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求解高维多目标下的仓面施工Pareto最优解集;采用相对随机占优度量化和逼近理想值(TOPSIS)法对仓面施工Pareto最优解集进行多属性决策,优选出最优仓面施工方案。结合工程实例,相较于实际值,得到最优施工方案的工期在同为平层施工时缩短约14%,且机械利用率增大约9%,压实度增大约0.5%,抗拉强度比增大约2%,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目标均得到显着改善,证明了提出的多目标优化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二、关于混凝土施工强度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混凝土施工强度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2.2 钢筋混凝土连接界面抗剪要素与受剪承载力计算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分析
    2.1 框架结构体系和节点构造
        2.1.1 结构体系
        2.1.2 节点构造
    2.2 顶部楼层刚性隔板对多层框架结构抗侧变形协调影响的分析
        2.2.1 基本原理
        2.2.2 模型对比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3.1 框架梁端的扭矩及抗扭要素
        3.1.1 框架梁端扭矩水平
        3.1.2 梁端界面抗扭要素
    3.2 试验设计
        3.2.1 试件研究参数与分组
        3.2.2 试件加工
        3.2.3 试验装置
        3.2.4 试验加载机制
        3.2.5 试验测试方案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试验现象及分析
        3.3.2 梁端界面裂缝宽度-位移角曲线
        3.3.3 梁端耗能钢筋应变-位移角曲线
        3.3.4 梁端梁顶和梁底混凝土应变-位移角曲线
        3.3.5 梁端扭转变形-位移角曲线
        3.3.6 预应力钢绞线轴力-位移角曲线
        3.3.7 竖向力-位移角曲线
        3.3.8 刚度退化曲线
        3.3.9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位移角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
    4.1 摩擦抗剪和摩擦抗扭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4.2 耗能钢筋销栓抗剪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4.3 基于Abaqus的节点试件力学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信息
        4.3.2 模拟分析结果
    4.4 基于OpenSees的节点试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4.4.1 有限元模型信息
        4.4.2 模拟分析结果
    4.5 界面在剪力和扭矩下的剪应力计算
        4.5.1 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2 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3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4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6 梁端界面弯-剪-扭相互影响的机理
        4.6.1 初始扭矩下梁端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的界面受力过程机理
        4.6.2 相关因素对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下受力性能的影响
    4.7 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4.7.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7.2 框架梁端界面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5.1 试验研究内容
    5.2 试验设计
        5.2.1 原型概况
        5.2.2 模型设计
        5.2.3 试验地震波
        5.2.4 试验工况
        5.2.5 试验测试方案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试验现象及损伤分析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Open Sees的振动台试验模型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6.1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6.1.1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
        6.1.2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6.2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7.1 楼盖体系与构造设计
    7.2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设计方法
        7.2.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2.2 极限位移状态梁端界面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7.2.3 框架梁端界面抗扭设计建议
    7.3 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始扭矩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试件加工详图
    附录2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加工详图
    附录3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测点布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近代建筑研究综述
        1.2.2 近代铁路遗产研究综述
        1.2.3 中东铁路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背景
    2.1 19世纪末的俄国建筑技术现状
        2.1.1 金属材料与结构的成熟发展
        2.1.2 水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的探索应用
    2.2 中东铁路的修筑过程及施工组织管理
        2.2.1 前期施工准备
        2.2.2 施工过程与建造模式
    2.3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语境影响因素
        2.3.1 客观影响因素
        2.3.2 主观语境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材料技术
    3.1 传统建筑材料的导入发展
        3.1.1 红砖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3.1.2 石材的早期应用与采掘
        3.1.3 木材的种类与加工工艺
    3.2 金属材料的成熟引入应用
        3.2.1 金属材料的产地与运输
        3.2.2 金属材料的应用
    3.3 钢筋混凝土的同步更新
        3.3.1 水泥的运输与自产
        3.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结构技术
    4.1 砖混结构的引入与发展
        4.1.1 墙体构筑技术
        4.1.2 楼面构筑技术
        4.1.3 屋架构筑技术
    4.2 内框架结构的过渡应用
        4.2.1 木框架结构的短暂探索
        4.2.2 钢框架结构的成熟应用
    4.3 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4.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首次出现
        4.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防寒采暖技术
    5.1 综合考量的室内采暖技术
        5.1.1 壁炉采暖技术
        5.1.2 其它辅助采暖设施
        5.1.3 辅助的通风安全设计
    5.2 围护界面的防寒设计
        5.2.1 契合地域的外墙构造
        5.2.2 围合过渡的缓冲空间
        5.2.3 被动采暖的窗口设计
    5.3 室内热环境的模拟分析
        5.3.1 Airpak概述与理论基础
        5.3.2 案例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建筑技术观
    6.1 突破极限、优劣并存的建筑技术成就
        6.1.1 突破极限——传统材料结构的技术追求
        6.1.2 适时选择——新型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成就
        6.1.3 优劣并存——材料结构中的不合理应用逻辑
    6.2 经世致用、求同存异的技术伦理思想
        6.2.1 经世致用——务实经济的技术伦理思想
        6.2.2 多变灵活——结构单元的因地制宜应用
        6.2.3 求同存异——异质语境的技术创新探索
    6.3 感理交织、简单纯粹的技术审美意趣
        6.3.1 感理交织的技术外在表现
        6.3.2 简单纯粹的技术内在逻辑
        6.3.3 主观能动的技术审美传承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对象
        1.3.1 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
        1.3.2 从构件设计提高建造效率
        1.3.3 从优化装配顺序提高建造效率
        1.3.4 从优化竖向转运提高建造效率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6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
    2.1 空间限定的理论研究
        2.1.1 空间适应性研究
        2.1.2 开放式建筑理论
        2.1.3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理念
        2.1.4 工程全寿命期分析空间限定的内在原因
        2.1.5 空间限定概念的提出
    2.2 空间限定的要素
        2.2.1 外围护要素
        2.2.2 室内空间限定方法
        2.2.3 空间限定建造技术
    2.3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分析
        2.3.1 设计阶段的问题
        2.3.2 建造阶段的问题
    2.4 解决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空间优化的建造效率提升方法
    3.1 大空间住宅概念的引入
        3.1.1 大空间概念
        3.1.2 构件组合
        3.1.3 工业化建造方法
    3.2 大空间住宅的实现技术
        3.2.1 大跨度构件技术发展现状
        3.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大空间工业化建造技术
        3.2.3 分级装配
    3.3 构件组合空间设计
        3.3.1 大空间平面布局
        3.3.2 规则均匀的结构布置
        3.3.3 模块化功能空间
        3.3.4 三级管线设备空间
    3.4 案例分析:燕子矶保障性住房C-04栋
        3.4.1 工程概况
        3.4.2 空间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技术分析
    4.1 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四大关键因素
        4.1.1 混凝土工程
        4.1.2 模板工程
        4.1.3 钢筋工程
        4.1.4 脚手架工程
    4.2 层次分析法(AHP)
        4.2.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
        4.2.2 构造判断矩阵
        4.2.3 一致性检验
    4.3 层次分析法步骤
        4.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3.2 建模原则
    4.4 层次分析对比结果
        4.4.1 层次分析数值结果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装配和拆卸的构件设计方法
    5.1 面向装配的设计(DFA)方法
        5.1.1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原则
        5.1.2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5.1.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5.2 面向拆卸的设计(DFD)方法
        5.2.1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原则
        5.2.2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5.2.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5.3 提高构件装配与拆卸效率的技术措施
        5.3.1 制约拆装效率的主要因素
        5.3.2 提高构件装配和拆卸效率的关键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装配顺序智能优化研究
    6.1 智能优化算法介绍和优缺点分析
        6.1.1 遗传算法
        6.1.2 蚁群算法
        6.1.3 退火算法
        6.1.4 粒子群算法
    6.2 问题表述
    6.3 解决方法
        6.3.1 路线图
        6.3.2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6.4 解决问题
        6.4.1 建立装配顺序数学模型
        6.4.2 优化算法参数设定与输出结果
        6.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拟退火优化结果
    6.5 Matlab程序模拟仿真
        6.5.1 用Matlab导出装配顺序
        6.5.2 生成模拟仿真装配过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竖向转运定位布置智能优化研究
    7.1 竖向转运
    7.2 BIM获取世界坐标信息
        7.2.1 IFC坐标转换的弊端
        7.2.2 BIM与 CAD结合获取世界坐标
    7.3 解决方法
        7.3.1 路线图
        7.3.2 萤火虫算法
    7.4 条件预设
    7.5 解决问题
        7.5.1 建立塔吊运行数学模型
        7.5.2 设定萤火虫算法参数
        7.5.3 设定塔吊运行参数
    7.6 确定每台塔吊的最佳位置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成果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后记
作者简介

(4)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监控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基本概念
        1.1.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1.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1.3 温度应力的定义
        1.1.4 温度应力的类型
        1.1.5 温度应力的发展历程
    1.2 选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和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第2章 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场分析及温控方案
    2.1 振动台阵实验室简介
    2.2 振动台阵基础工程概况
        2.2.1 振动台阵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
        2.2.2 原材料及其配合比
    2.3 基于MIDAS/FEA的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应力场有限元仿真分析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2 材料的热学性能
        2.3.3 材料的力学性能
        2.3.4 荷载及边界条件的施加
    2.4 模型求解
        2.4.1 温度场分析结果
        2.4.2 应力场分析结果
    2.5 整体浇筑与分层浇筑对比分析
        2.5.1 温度场对比分析
        2.5.2 应力场对比分析
    2.6 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2.6.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2.6.2 选择合理的施工措施
        2.6.3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2.6.4 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2.6.5 加强混凝土施工期的温度监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及结果分析
    3.1 引言
    3.2 温度监测
        3.2.1 监测方法
        3.2.2 测点和测点布置原则
        3.2.3 测点布置注意事项
        3.2.4 振动台阵基础侧墙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点
    3.3 温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3.3.1 各测点温度场变化分析
        3.3.2 各测点表里温差分析
        3.3.3 各测点降温速率分析
    3.4 实测温度与计算温度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钢筋作用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应力场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ANSYS的钢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4.2.1 模型建立
        4.2.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4.2.2.1 温度场分析
        4.2.2.2 应力场分析
    4.3 大体积混凝土配筋的作用分析
        4.3.1 温度场影响分析
        4.3.2 应力场影响分析
    4.4 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配筋原则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1.2 研究综述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2 研究的创新点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1.2.2 高墩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研究现状
        1.2.3 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2 桥梁施工控制概述
    2.1 施工控制系统建立
    2.2 施工控制的内容
        2.2.1 几何线形控制
        2.2.2 结构应力控制
        2.2.3 结构稳定性控制
    2.3 施工控制方法
    2.4 施工控制分析方法
    2.5 施工控制计算
        2.5.1 施工前期监控计算
        2.5.2 节段施工过程计算
        2.5.3 成桥阶段的计算
    2.6 影响桥梁施工控制因素
    2.7 本章小结
3 施工现场监控实施
    3.1 工程概况及技术参数
        3.1.1 工程概况
        3.1.2 技术参数
        3.1.3 施工阶段的划分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 参数敏感性分析
        3.3.1 预应力损失分析
        3.3.2 温度变化分析
    3.4 主墩控制分析
        3.4.1 主墩墩身垂直度监控分析
        3.4.2 主墩承台基础沉降监控分析
        3.4.3 主墩应力监控分析
    3.5 主梁线形控制
        3.5.1 高程控制
        3.5.2 施工节段线形控制
        3.5.3 成桥阶段
    3.6 主梁应力控制
        3.6.1 应力控制实施
        3.6.2 应力检测原理
        3.6.3 应力控制结果
    3.7 本章小结
4 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顶推
    4.1 中跨合龙顶推
        4.1.1 连续刚构桥顶推必要性
        4.1.2 合龙顶推施工
    4.2 合龙顶推位移量
        4.2.1 理论顶推位移量的确定
        4.2.2 实际顶推位移量的确定
    4.3 顶推力大小的确定
    4.4 施加顶推优化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高墩连续刚构桥稳定性分析
    5.1 桥梁结构稳定性分析
        5.1.1 稳定分析基本概念
        5.1.2 桥梁结构稳定性计算
    5.2 薄壁高墩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
        5.2.1 风荷载的计算
        5.2.2 墩身稳定性理论分析
        5.2.3 墩身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5.3 最大悬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
        5.3.1 理论分析
        5.3.2 最大悬臂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分析
        5.3.3 影响薄壁高墩稳定性参数分析
    5.4 成桥阶段稳定性分析
        5.4.1 荷载类型及组合工况
        5.4.2 计算结果分析
        5.4.3 墩身横隔板对成桥阶段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有限元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相关概念特性
        1.2.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1.2.2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1.2.3 跳仓法施工原理及特性
    1.3 应用“跳仓法”取消后浇带的原因
        1.3.1 后浇带的定义
        1.3.2 后浇带存在的问题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分析原理和方法
    2.1 热传导方程
    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3 边界条件的近似处理
        2.3.1 第三类边界条件的近似处理
        2.3.2 表面保温层计算
    2.4 气温影响
        2.4.1 气温年变化
    2.5 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2.5.1 混凝土的导温系数
    2.6 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2.6.1 水泥水化热
        2.6.2 混凝土绝热温升
    2.7 混凝土温度场反分析
        2.7.1 导温系数a的反分析
        2.7.2 表面放热系数β的反分析
        2.7.3 混凝土绝热温升θ(τ)的反分析
    2.8 混凝土温度应力
        2.8.1 混凝土温度的变化过程
        2.8.2 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发展过程
        2.8.3 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
        2.8.4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2.9 大体积混凝土跳仓仓格长度的计算
    2.10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评价标准
    2.11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场模拟
    3.1 概述
    3.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3.2.1 有限元软件选择
        3.2.2 混凝土主要热学性能参数
        3.2.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模拟分析的一般步骤
    3.3 一次浇筑温度场模拟
        3.3.1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3.3.2 基本材料参数
        3.3.3 边界、初始条件
        3.3.4 温度场计算
        3.3.5 数值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3.4 分层浇筑温度场模拟
        3.4.1 分层浇筑施工简介
        3.4.2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3.4.3 温度场计算
        3.4.4 数值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3.4.5 一次性浇筑与分层浇筑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施工模拟
    4.1 跳仓法简介
    4.2 跳仓法施工温度场模拟
        4.2.1 跳仓法施工在MIDAS/FEA软件中的实现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3 温度场计算
        4.2.4 温度场结果分析
        4.2.5 混凝土底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4.2.6 混凝土底板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4.2.7 采取防裂技术措施后的混凝土底板温度应力分析
    4.3 跳仓仓格长度影响参数化分析
        4.3.1 地基水平阻力系数
        4.3.2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4.3.3 控制混凝土温升
    4.4 施工算例参数计算
        4.4.1 地基水平阻力系数
        4.4.2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4.4.3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4.4.4 水化热引起的温差
        4.4.5 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值
        4.4.6 允许最大浇筑长度
        4.4.7 量化混凝土允许最大浇筑长度
    4.5 尺寸效应对混凝土底板水化热的影响
        4.5.1 尺寸效应对混凝土底板水化热的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常用技术措施
    5.1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5.1.1 优选混凝土原材料
        5.1.2 优选混凝土配合比参数
    5.2 选择合理施工措施
        5.2.1 合理分层分段浇筑
        5.2.2 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工艺
        5.2.3 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5.3 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
        5.3.1 合理配置钢筋
        5.3.2 设置滑动层
        5.3.3 设置缓冲层
        5.3.4 设置应力缓和沟
        5.3.5 设置后浇带
        5.3.6 预埋冷却管
    5.4 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
    5.5 加强混凝土保温、养护
    5.6 选择合理施工管理措施
    5.7 加强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8)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施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后浇带问题
    1.3 基本概念
        1.3.1 大体积混凝土
        1.3.2 高性能混凝土
        1.3.3 跳仓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大体积混凝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2 混凝土裂缝控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1.4.4 跳仓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跳仓法施工理论
    2.1 跳仓法
        2.1.1 跳仓法施工原理
        2.1.2 跳仓浇筑依据
    2.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水化热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试验方案
        3.2.1 原材料的选用
        3.2.2 混凝土试配
    3.3 配合比选择与热工计算
        3.3.1 大体积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
        3.3.2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计算
        3.3.3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计算
    3.4 试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跳仓法施工试验研究
    4.1 工程概况
    4.2 跳仓法仓块尺寸的确定
    4.3 监测方案与布点
        4.3.1 试验方法和仪器
        4.3.2 测点布设
    4.4 监测目的
    4.5 监测结果
    4.6 监测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跳仓法施工温度场模拟分析
    5.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理论
        5.1.1 热传递方式
        5.1.2 基本假定
        5.1.3 热传导微分方程
        5.1.4 边值条件
    5.2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施工温度场模拟
        5.2.1 材料参数
        5.2.2 ANSYS概述[68]
        5.2.3 跳仓法施工在ANSYS软件中的实现
        5.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5 温度场计算结果
        5.2.6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5.3 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次结构模块化的新型悬挂结构及其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悬挂建筑结构
        1.2.1 基本定义和介绍
        1.2.2 普通悬挂建筑
        1.2.3 悬挂结构减震体系
    1.3 主次结构体系减震策略
        1.3.1 被动减震策略分类
        1.3.2 主次结构减隔震体系及其减震策略
        1.3.3 主次结构减隔震体系研究现状
    1.4 悬挂结构减震体系研究现状
        1.4.1 普通悬挂建筑结构研究现状
        1.4.2 悬挂结构减隔震体系研究现状
    1.5 预制模块建筑结构
        1.5.1 模块建筑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1.5.2 模块建筑结构研究现状
    1.6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创新思路
        1.6.1 悬挂结构现有研究存在的提升空间
        1.6.2 模块建筑结构现有研究存在的提升空间
        1.6.3 研究创新思路及主要内容
    1.7 小结
    1.8 附录 主次结构减震体系策略的分类
2 次结构模块化的新型悬挂建筑及其基于连续化模型的参数分析
    2.1 次结构模块化的新型悬挂结构的提出
        2.1.1 次结构层间位移限值的放松
        2.1.2 次结构简明的层间关系
        2.1.3 阻尼器布设方式分类
        2.1.4 底层被悬挂模块的处理
    2.2 基于连续化模型的参数分析
        2.2.1 欧拉-伯努利梁组合体及其偏微分方程组
        2.2.2 调频作用分析和关于刚度的参数分析
        2.2.3 其他构型的调频作用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考虑次结构基本构型的频域响应最优化计算分析
    3.1 二维模型动力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
        3.1.1 未附加阻尼器和水平连杆的结构体系运动方程
        3.1.2 附加阻尼器的影响
        3.1.3 附加水平连杆的影响
        3.1.4 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
    3.2 对结构频域响应均方值进行最小化的单目标数值最优化计算
        3.2.1 优化问题设置
        3.2.2 最优化的频域响应值和对应的结构参数
        3.2.3 传递函数和复模态分析
        3.2.4 参数鲁棒性的简化讨论
    3.3 对结构频域响应均方值进行最小化的多目标数值最优化计算
    3.4 时程响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考虑次结构参数竖向不规则分布的频域响应最优化分析
    4.1 考虑次结构参数竖向分布的频域响应单目标最优化
        4.1.1 最优化问题设置
        4.1.2 单目标最优化结果
        4.1.3 单目标最优化传递函数和复模态分析
    4.2 非平稳激励情况下的响应分析
        4.2.1 具有时频双演化功率谱的人工波组
        4.2.2 非平稳激励下响应规律统计
    4.3 考虑次结构参数竖向分布的频域响应多目标最优化
        4.3.1 五目标最优化
        4.3.2 双目标最优化
    4.4 时程分析验证
        4.4.1 频域最优化模型性能的时程分析验证
        4.4.2 时程最优化结果和频域最优化结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振动台试验以及基于试验的宏观数值建模策略
    5.1 试验设置
        5.1.1 试件设计
        5.1.2 构型设置
        5.1.3 数据采集方案
        5.1.4 加载方案
    5.2 试验结果
        5.2.1 关键响应指标
        5.2.2 同一模型不同参数组合的响应指标对比
        5.2.3 不同模型的响应指标对比
        5.2.4 时程响应
        5.2.5 主要响应包络线
    5.3 基于试验的数值模型
        5.3.1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5.3.2 试验现象的基于数值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5.4 本章小结
    5.5 附录 Airpot空气阻尼器滞回试验及其数值模型校正效果
    5.6 附录 各模型相对UNC模型的减震响应比
6 多目标时域非线性最优化计算分析
    6.1 最优化设置
    6.2 最优化结果分析
        6.2.1 三目标三参数最优化
        6.2.2 两目标两参数最优化及非优化参数分析
    6.3 双目标最优解附近的参数分析
    6.4 时程响应分析
        6.4.1 时程响应曲线
        6.4.2 时程响应包络线
        6.4.3 主要响应归一化功率谱
    6.5 本章小结
    6.6 附录 关于瑞雷阻尼的补充讨论
7 考虑多个损伤来源的易损性分析
    7.1 数值模型
        7.1.1 模型基本信息
        7.1.2 各模型设置及其参数取值
        7.1.3 随机参数
    7.2 极限状态方程和构件-构件组-系统极限状态对应规则
        7.2.1 多个损伤来源的极限状态方程
        7.2.2 构件-构件组-系统极限状态对应规则
    7.3 易损性分析
        7.3.1 响应量的统计回归
        7.3.2 易损性曲线
        7.3.3 不同的构件-构件组极限状态对应规则对比
        7.3.4 不同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效果对比
    7.4 构件易损性的进一步讨论
    7.5 时间周期-系统性能失效概率关系
    7.6 本章小结
    7.7 附录 补充图表
8 考虑三向激励、模块滞回特性、碰撞和保险丝式连接的基于可靠度最优化计算分析
    8.1 三维模型的建立
        8.1.1 基于BWBN材料的单个模块滞回性能参数识别
        8.1.2 三维模型整体概况
        8.1.3 模型分组
    8.2 基于可靠度的最优化计算设置
        8.2.1 易损性分析设定
        8.2.2 基于可靠度的最优化问题简述与可靠度目标函数
    8.3 基于可靠度的最优化计算结果
        8.3.1 单目标优化结果
        8.3.2 双目标最优化:情形1 的结果
        8.3.3 双目标最优化:情形2 的结果
    8.4 最优化后模型的易损性曲线
    8.5 激励类别、模块滞回、碰撞和保险丝式连接的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8.5.1 激励维数的影响
        8.5.2 模块滞回行为的影响
        8.5.3 碰撞缝宽度的影响
        8.5.4 保险丝式连接刚度及其启动位移的影响
        8.5.5 时程响应轨迹图
    8.6 偏心扭转的影响
    8.7 小结
9 总结、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工作总结
    9.2 主要结论
    9.3 主要创新性和贡献
    9.4 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成果列表
致谢

(10)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施工多目标优化研究现状
        1.2.2 压实质量量化分析研究现状
        1.2.3 层间结合质量量化分析研究现状
        1.2.4 大坝智能化建设研究现状
        1.2.5 施工进度仿真分析研究现状
    1.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RCC坝压实质量智能分析
    2.1 研究框架
    2.2 压实信息全面感知
        2.2.1 全面感知框架
        2.2.2 振动轮振动信号采集与处理
        2.2.3 层面压实刚度感知
    2.3 压实质量智能分析建模
        2.3.1 混合核极限学习机
        2.3.2 基于混沌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参数优化
        2.3.3 压实质量智能分析建模流程
    2.4 压实质量智能分析模型在线更新
        2.4.1 基于快速留一交叉验证的模型更新判断
        2.4.2 核极限学习机模型在线更新
    2.5 案例分析
        2.5.1 压实信息全面感知
        2.5.2 压实质量智能评价建模分析
        2.5.3 压实质量智能分析模型在线更新
        2.5.4 压实质量智能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RCC坝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
    3.1 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方法研究框架
        3.1.1 问题分析
        3.1.2 建模对策
        3.1.3 研究框架
    3.2 层间结合信息全面感知
        3.2.1 全面感知框架
        3.2.2 层间结合时间参数感知
    3.3 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类建模
        3.3.1 Borderline-SMOTE算法
        3.3.2 代价敏感半监督支持向量机模型
        3.3.3 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类建模流程
    3.4 合格条件下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建模
        3.4.1 相关向量回归模型
        3.4.2 Ada Boost.RT集成算法
    3.5 案例分析
        3.5.1 层间结合信息全面感知
        3.5.2 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类建模分析
        3.5.3 合格条件下层间结合质量智能评价建模分析
        3.5.4 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仓面施工自适应仿真
    4.1 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仓面施工自适应仿真框架
    4.2 仓面施工精细化仿真建模
        4.2.1 建模对策分析
        4.2.2 精细化仿真模型
        4.2.3 仿真流程
    4.3 基于感知数据分析的仿真参数自适应更新
        4.3.1 基于DPM模型的概率密度估计
        4.3.2 改进的SUGS算法
    4.4 考虑质量控制工序的仿真逻辑链自适应调整
        4.4.1 基于压实质量智能分析的补碾工序自适应调整
        4.4.2 基于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的铺垫层工序自适应调整
    4.5 案例分析
        4.5.1 仿真参数自适应更新分析
        4.5.2 仿真逻辑链自适应调整分析
        4.5.3 进度仿真有效性分析
        4.5.4 仿真输出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分析
    5.1 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数学建模
        5.1.1 仓面施工多目标优化分析
        5.1.2 数学模型
    5.2 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多目标优化分析框架
        5.2.1 多目标优化分析流程
        5.2.2 求解难点分析
    5.3 基于改进NSGA-Ⅲ算法的高维多目标寻优
        5.3.1 模型确定性转换
        5.3.2 NSGA-Ⅲ算法
        5.3.3 自适应参考点法
        5.3.4 改进NSGA-Ⅲ算法流程
    5.4 基于随机占优-TOPSIS法的仓面施工方案多属性决策
        5.4.1 随机占优理论
        5.4.2 TOPSIS法
    5.5 案例分析
        5.5.1 仓面施工高维多目标寻优分析
        5.5.2 仓面施工方案多属性决策分析
        5.5.3 多目标优化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关于混凝土施工强度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潘从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2]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D]. 司道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D]. 刘聪. 东南大学, 2020(02)
  • [4]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监控与分析[D]. 杨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6]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D]. 赵文信.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7]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有限元仿真研究[D]. 史伟中.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施工研究[D]. 赵广书.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9]次结构模块化的新型悬挂结构及其动力特性研究[D]. 叶智航. 东南大学, 2020
  • [10]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研究[D]. 胡炜.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关于混凝土施工强度的一些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