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初探

高中数学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初探

一、高中数学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梁美玲[1](2021)在《应用微课辅导乡镇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时代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正面临着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在大、中小学都有较广泛的应用,这也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使用能力有着更多的要求,教育变革离不开对信息教学的要求,现如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乡镇地区教育资源有限,城市与乡镇之间的教育水平相差甚远,我国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亟待解决,改善乡镇地区中小学教育的条件,让乡镇地区学生享受先进的优质资源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目前,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应用方便等特点,成为线上学习和传播比较广泛的信息资源,虽然微课应用比较普遍,但关键在于能否将微课用好。如何有效发挥微课的优势,从而让微课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体现它的价值亟待考究。本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微课的线上应用、AR技术与数学微课的融合、移动学习等相关文章进行细致的研读,在对相关研究的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三部曲,在个案研究的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三点教学策略:线下充分预习,提出问题困惑;线上交流互动,讲解答疑解惑;线下巩固复习,小结反思收获。实证研究是通过个案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式,通过从一所乡镇初中学校初二年级中选取九名研究对象、让学生填写关于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并对研究对象实行应用微课线上辅导他们数学学习的实验干预,将AR化的微课应用到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在线教学中,干预后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态度、数学认识信念、数学学习成绩等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线上的数学微课辅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态度、数学认识信念、数学学习成绩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对于AR化的数学微课的使用,大部分同学持支持的意见。

张会芹[2](2021)在《高中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对比及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贯彻落实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当前一些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通过对比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发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当前的高中数学课程教育现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能够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环境中能够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最终提高教学质量。首先,通过查阅各种文献,对线上和线下教学研究背景及模式做了充分了解与分析。依据目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确定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其次,通过构建主义等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分析这些理论知识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概述,提出了高中数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策略、其他相关术语等。通过阅读研究分析当前高中数学课程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特点,研究高中数学目前的教学与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设计高中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最后,将IToo1s3.0数学教学辅助平台用于数学助教,教学实践后,对问卷调查和老师访谈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对比结果,进而改进教学策略。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高中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符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学情。经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实施,发现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兴趣显着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张素源[3](2021)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版)》指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应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使其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课程标准还强调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将教会学生如何学作为教学的重心。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献阅读、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自主学习方式完成知识的构建,通过对知识结构的主动构建,形成对理论知识的系统认识,进而把握知识本质。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在国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政策推动下,薄弱高中的办学条件在硬件上有了很大改善,但在教学质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地,薄弱高中的数学教师能否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升数学教育教学质量,这是薄弱高中数学学科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这也正是本研究的重点问题。在Z中学大力推行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之际,通过查阅文献,笔者了解了高效“6+1”课堂模式的产生背景、内涵、特点及各个环节的实施细节。在此基础上,笔者将该模式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以期改变数学课堂沉闷和低效率的教学现状。围绕此目的,笔者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该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该如何实施?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契合Z中学薄弱高中的学情?新课堂模式在应用中存在哪些不足?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笔者进行一系列研究,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为了解决“6+1”课堂模式在数学课堂中该如何实施的问题,笔者认真研究数学概念课、数学建模课、数学习题课三种课程类型的区别和联系,并在全面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精心设计出三类课程实施案例,详细展示应用“6+1”课堂模式在不同数学课程类型中进行教学的实施细节和实施要领,为该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案例。其次,为了检验“6+1”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笔者在自己所教的两个平行班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在实验班根据设计好的三类课程案例,按照“6+1”课堂模式进行授课,而在对照班则延续传统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为了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坚持全程保密、课程内容一致、教学进度统一等原则。实验完成后,笔者从学生数学测试成绩和数学学习观两个维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6+1”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薄弱学校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以及数学学习兴趣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第三方面,为了探索“6+1”课堂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笔者针对实验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从“导学案”的使用和“6+1”课堂模式应用现状两个维度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找出高效“6+1”课堂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可以为“6+1”课堂教学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徐苑琛[4](2021)在《核心素养下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教学研究 ——以《数列》单元为例》文中指出核心素养、自主学习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话题。自2016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之后,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也相继提出和研究,那么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到底起何积极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又要如何去落实发展核心素养呢?本文正是基于此进行研究的。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核心素养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数列教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是在建立数学核心素养与自主学习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结合问卷调查的结论,提出了教学观点及建议,并给出教学案例设计。首先,从核心素养概念的角度来看,其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最终促使他们实现终身发展。何为关键能力?对于学生要获得终身发展,显然,在学习中所获得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过程又能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了某校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分析数据得出结果并进行归因。最后,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是众多知识点、丰富的数学思想的汇集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也在数列中一一地体现了出来。因此,数列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素材。本文结合相关的理论、调查的结果,给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数列教学的相应的教学建议,并应用于四个教学设计中。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与自主学习的关系进行的教学案例设计,为在核心素养下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来真正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有效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本研究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教学实践价值。

龚德阳[5](2020)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球体相关问题的学困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立体几何球的相关问题,在试题解答过程中通常需要作出图形,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同时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极高.因而此类问题的求解就更加困难了,但球类问题却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每年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中都会出现与球有关的题目,有时甚至考查两题,且具有一定的难度.球体这一几何模型及其蕴含的性质,成为高考之中一个不可小觑的考点.高考(考纲)对这类题目的要求如下: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能够解决与球的截面有关的问题.这也就是说这与球体知识有关联的这类题且属于考查内容之列,但是不作过高要求,故考查多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上.立体几何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高中数学中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立体几何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人们的理论研究和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重大的广泛的价值.在该知识体系的脉络中,关于球体的描述与研究更是让各部分知识联系在一起大放异彩.不仅仅在某些思维上创新,更是可以在几何领域独树一帜,成为学习探索中的综合点.然而,我们发现如今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球体知识的学习成效不尽人意,在已经降低难度的立体几何球体知识题目中学生的得分情况不如其他章节,学生普遍反映立体几何球体知识难学、难理解、难得分、难以有兴趣.显然,立体几何球体知识的内容已经成为了高中学生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学习之中难以跨越的一个障碍.本文研究的内容高中立体几何部分中有关球体知识,版本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文中所提到的立体几何均是高中数学体系下的内容.为探究高中学生立体几何学习障碍及相对应的教学对策,笔者对贵州省兴义市某高中学生立体几何球体知识学习障碍做了如下的调查研究.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地域性、不同层次、不同学情表现出来的情况,本文根据对某一中学的学生高中立体几何球的相关问题学习情况从具体学习表征作全面具体的分析概括.以点扩面,并根据得出的实际结果,有关球的试题分类探讨并给出解决对策,对高中立体几何球的相关问题教学困难原因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给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策略和建议.

梁清[6](2020)在《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课改强调,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独立的、有计划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学习活动,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数学课前预习正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但现在很多高中生不懂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预习,且多数教师也不太重视课前预习,认为学生只要上课听讲或让学生简单预习课本即可,缺乏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预习指导和监督,最终无法发挥数学预习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能更好地培养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提高其独立自主学习的有效性,通过设计高中数学概念课、原理课、习题课、复习课四种不同课型的课前预习案以及预习问题提纲,并分两个阶段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展开教学实验。即对实验班进行数学课前预习引导和监督,从课前预习案的详细引导,到预习问题提纲的大方向引导。希望探索出符合自己的学生的预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实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准备。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两种研究方法,对岑溪二中高二理科两个平行班展开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可知,学生对数学课前预习认知态度较好,多数同学均意识到预习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认为预习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然而多数学生的课前预习的执行力不强,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督。根据教师的问卷调查可知,高中数学教师都认为预习是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但是布置数学预习任务的教师较少,缺乏相应的预习指导和督促检查。另外,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偏低,在数学学习中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不强,故预习材料的难度设计不宜太大。(二)高中生整体的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实施数学课前预习活动实验后,实验班数学预习能力有所提高且实验班的后期数学成绩显着优于对照班。说明笔者探索的预习指导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并提高数学成绩。(三)根据实验后的调查数据,发现大部分学生更喜欢得到详细的预习案来引导预习。整体来说,预习案更符合岑溪二中的学生的需求。

兰凤[7](2020)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教学整体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自我意识发展,能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怎样呢?笔者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存在一些困难:数学教师课前难以设计出合适的、良好的问题;课堂教学中难以解决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提问、思考、回答的时间;学生没有养成提问的意识和习惯,也不具备提问的勇气,上课时不提问、不敢问,下课后不想问、懒得问。进一步分析发现,形成这种状况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1)数学教师方面的原因:受教学质量硬性要求的制约、教研能力不够强;(2)学生方面的原因:缺少成就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3)家庭、社会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环境的差异、考试制度对学生深造机会的影响、学校未针对问题导学开展教研活动等。怎样基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制定更合适、更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基于以上,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策略研究,以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整理了国内外对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环节、原则、实施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定义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有关概念,提炼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环节;其次,针对上述调查现状,从三方面提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是科学设置问题,问中蕴导。包括:(1)明确目的,有的放矢;(2)趣味引入,激发兴趣;(3)递进追问,变式拓展;(4)构建框架,提升素养。二是适时引导思考,导中含问。包括:(1)掌握提问方式,促进问题生成;(2)剖析问题思路,暴露思维过程。三是促进习惯养成,引中有问。包括:(1)鼓励学生提问,培养质疑能力;(2)重视动手记录,形成问题意识。同时也提供了对应的应用策略案例;最后,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节为例,应用上述策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实践研究方面,首先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的形式为模板,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对八年级上数学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在实习学校的八年级选取两个平行班,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由笔者授课,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班采用上述运用了策略的问题导学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数学成绩显着提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思路的灵活性提高;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推广、创新意识增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角度、研究成果两方面。研究角度的创新之处体现在针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从教师备课、教学实施、学生习惯养成三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研究成果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对话式”教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分为提问、思考、作答三个环节,并结合实践案例根据这三个基本环节归纳了互动性问题和任务性问题的作用。

徐婉婷[8](2020)在《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界研究的重点。在知识型时代下,社会对学生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石,自主学习受到了大力的提倡。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是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会学习的重要保障。因此,对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十分必要。数学是一门以“数”和“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演绎科学,也是一种普适性的技术。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能够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核心,是认识事物的高级阶段。数学教育的意义远远不止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数学对学生的智力、潜能的开发和理性思维的形成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达到自身的最佳发展水平。对高中生在数学学科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改进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以数学学科为背景,在查阅了大量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后,梳理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确定了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编制了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行为两组问卷,随机抽取哈尔滨市某所普通高中2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进一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该校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整体水平位于中等偏下。在调查的7个维度中,学习环境和学习结果维度达到了中上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时间维度接近一般平均水平,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策略这三个层面的情况较差,处于中等以下的水平。(2)不同高中生群体在数学自主学习水平上存在差异。女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整体水平高于男生,高一年级与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之间有显着性差异,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水平明显高于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理科的数学自主学习整体水平高于文科。(3)教师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整体情况处于良好态势。教师教学行为的各个维度对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整体水平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执行与监控学习过程的指导、指导学生目标设置和学习计划、教学组织、对评价和反思学习结果的指导、师生关系、课堂管理。通过访谈调查还了解到,部分教师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提问策略的缺乏;原因性问题和过程性问题的提问较少;学习内容的封闭强,缺乏开放性任务;缺乏对运用学习策略的指导;缺乏支持教与学的材料和工具。最后,针对调查结果,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从课上和课下两方面进一步探讨了促进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对策。

王茂君[9](2020)在《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与运用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已逐渐由重知识、重技能转向重能力发展,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所必备的重要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真正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数学预习是联接学生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的纽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预习单是落实教师预习任务和预习要求,由教师根据学情、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等设计的科学的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支架”,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的“脚手架”,能够有效落实课前预习,改善课前预习效果不佳的现状,长此以往,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是基于任务驱动理论,以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与运用的探讨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以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是任务驱动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它强调任务的真实性、目标的明确性、学习的过程性和合作性,倡导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真实的任务背景下进行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践证明在这种任务驱使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很大提升,因此,在任务驱动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与实施来落实课前有效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使学生主动学习是可行的。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通过查阅和整理任务驱动理论及预习单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任务驱动相关理论和预习单的研究现状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二是探讨和论述了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本研究把小学数学预习单定义为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为了进一步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在对学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针对某一内容而设计的学习任务。任务驱动下的小学数学预习单应具有科学性、动态性、预设性和导学性的特征。并结合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要求论述了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价值即:有助于新课程标准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有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将学生自主探究方式落到实处;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三是从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入手,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依据、设计流程、设计方法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任务驱动学习为设计理念,遵循预习单设计的一定原则,分析教材与课标,根据学情、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学习任务,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课型,以案例的形式讨论了具体设计的方法。四是从实践层面,依据总结得出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结合具体课例设计数学预习单并设置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实验,再通过前后测成绩分析、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及对教师的访谈得出实验结论,分析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与实施对学生及教学的影响。五是对整个预习单设计与运用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探讨了预习单在运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并提出尝试性的建议,期望能将预习单的价值真正发挥。

谢邦婷[10](2020)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低效、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何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尚缺乏有效的研究。针对这种问题,翻转课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该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流程、师生角色和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的高效性。针对翻转课堂理论的研究虽不少,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该如何操作,教学效果怎么样?这仍是需要不断实践研究的,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翻转课堂的本土化--重构流程、课堂实录验证、总结反思。第一部分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深入了解到本校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第三部分中笔者立足于教学现状提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制定出适合本校的翻转课堂操作流程,主要是“三翻、三段、十环节”;第四部分是对《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采用对比的方式对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学生和老师参与翻转课堂的真实感受;第五部分是总结反思,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个人的一些思考。本校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课堂低效、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也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普遍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法能较好的规避这些不足。通过在本校实践翻转课堂后表明:(1)翻转课堂教学通过教学流程的重构能更好的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翻转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3)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教师要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式,将翻转课堂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笔者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提出本土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出师生对翻转课堂的真实感受,并整理出在翻转课堂中如何选取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资源、如何进行教学评价以及教学中的相应策略,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高中数学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中数学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微课辅导乡镇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微课的研究综述
        (一)微课的概念界定
        (二)微课的发展及其应用
    二、国内外AR技术的研究综述
        (一)AR技术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二)AR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三)AR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三、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综述
        (一)移动学习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二)移动学习的研究历程
        (三)乡镇地区移动学习的应用现状
    四、已有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设计
    一、个案选取
        (一)个案的学校背景
        (二)个案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流程
        (一)研究过程
        (二)微课来源
        (三)网络平台
    三、研究工具
        (一)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二)学生对数学微课的评价和看法调查问卷
第4章 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一、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基础
        (二)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线下充分预习,提出问题困惑
        (二)线上交流互动,讲解答疑解惑
        (三)线下巩固复习,小结反思收获
第5章 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案效果及分析
    一、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案例分析及结果
        (一)第一次线上辅导:《分式的概念》
        (二)第二次线上辅导:《分式的加减》
        (三)第三次线上辅导:《解分式方程》
        (四)第四次线上辅导:《三角形的内角和》
        (五)第五次线上辅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二、线上教学辅导干预前后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分析
        (一)数学学习习惯的情况及变化
        (二)数学学习态度的情况及变化
        (三)数学认识信念的情况及变化
        (四)数学学习成绩的情况及变化
    三、对大学生志愿者及初中生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志愿者访谈
        (二)学生访谈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三、研究局限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干预前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第一次线上辅导调查问卷
    附录3 第二次线上辅导调查问卷
    附录4 第三次线上辅导调查问卷
    附录5 第四次线上辅导调查问卷
    附录6 第五次线上辅导调查问卷
    附录7 干预后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高中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对比及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理论基础
        1.3.1 建构主义理论
        1.3.2 混合学习理论
        1.3.3 情景教学理论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访谈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线上线下教育
        1.5.2 教学策略
        1.5.3 线上线下教学策略
        1.5.4 ITtools3.0 数学教学辅助平台简介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2.2 基于翻转课堂的研究
        2.2.3 MOOC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研究
        2.2.4 在网络平台运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研究
    2.3 研究综述
3 高中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策略对比
    3.1 高中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策略案例
        3.1.1 课堂教学实践
    3.2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3.2.1 调查对象
        3.2.2 问卷的设计
        3.2.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3.2.4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3.2.5 发现教学问题
    3.3 高中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策略对比分析
        3.3.1 线上自主学习阶段教学策略
        3.3.2 线下教学策略
        3.3.3 线上知识拓展阶段教学策略
    3.4 线上线下教学案例对比分析结果
4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启示性研究
    4.1 线上教学准备阶段教学策略
        4.1.1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4.1.2 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平台
        4.1.3 ITtools3.0数学教学辅助平台的使用
        4.1.4 新旧知识的过渡
        4.1.5 师生之间的联系
    4.2 线上自主学习阶段教学策略
        4.2.1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目标
        4.2.2 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2.3 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意愿
    4.3 线下教学阶段的教学策略
        4.3.1 任务导向型教学策略
        4.3.2 组间合作学习的策略
        4.3.3 案例教学
        4.3.4 情景教学策略
        4.3.5 多方面的教学评价策略
    4.4 线上知识拓展阶段教学策略
        4.4.1 教学完成后进行辅导
        4.4.2 时刻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4.4.3 举一反三训练以及迁移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高一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高一数学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三: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3)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薄弱学校的弊端
        1.1.2 新课改的新要求
        1.1.3 数学的学科特点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及对象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检索情况
        2.1.1 “高效课堂模式”检索结果分析
        2.1.2 “薄弱学校”检索结果分析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关于高效课堂的研究
        2.2.2 关于薄弱学校的研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关于高效课堂的研究
        2.3.2 关于薄弱学校的研究
第3章 高效“6+1”课堂模式概述
    3.1 高效“6+1”课堂模式的产生背景
    3.2 高效“6+1”课堂模式的内涵
    3.3 高效“6+1”课堂模式的主要环节
    3.4 高效“6+1”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
        3.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4.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4章 高效“6+1”课堂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案例
    4.1 设计原则
        4.1.1 情境性原则
        4.1.2 问题性原则
        4.1.3 探究性原则
        4.1.4 概括性原则
    4.2 教学设计案例
        4.2.1 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案例
        4.2.2 数学建模课教学设计案例
        4.2.3 数学习题课教学设计案例
第5章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计与实施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对象
        5.1.3 实验过程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入学、期末成绩分析
        5.2.2 数学学习态度分析
        5.2.3 数学能力测试分析
第6章 高效“6+1”课堂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6.1 调查方案设计
        6.1.1 调查目的
        6.1.2 调查对象
        6.1.3 调查方法
    6.2 调查结果分析
        6.2.1 导学案使用情况分析
        6.2.2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6.2.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6.2.4 调查总结
    6.3 优化策略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结论与启示
    7.2 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高中数学课上有关“导学案”问卷调查
    附录 B 薄弱高中数学“6+1”教学模式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C 数学教师对高效“6+1”课堂模式的认知访谈提纲
    附录 D 实验研究成绩对照表
    附录 E 高一期末试卷
    附录 F 数学能力测试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核心素养下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教学研究 ——以《数列》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1.1.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1.3 数列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2 研究意义
        1.2.1 对学生的意义
        1.2.2 对教师的意义
        1.2.3 对社会的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素养的研究
        2.1.1 国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
        2.1.2 国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
        2.1.3 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2.2 自主学习的研究
        2.2.1 国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
        2.2.2 国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
第3章 核心素养下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理论概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核心素养
        3.1.2 数学核心素养
        3.1.3 自主学习
    3.2 核心素养与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
        3.2.1 数学核心素养促进自主学习
        3.2.2 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3.2.3 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关系
    3.3 理论基础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4章 高中生自主学习及数列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调查方法
        4.3.1 对教师的调查
        4.3.2 对学生的调查
    4.4 调查结果及分析
        4.4.1 对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4.4.2 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4.5 调查结论
第5章 核心素养下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教学研究
    5.1 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对策
        5.1.1 教师方面的对策
        5.1.2 学生方面的对策
    5.2 数列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
    5.3 数列教学设计的方案
        5.3.1 设计原则
        5.3.2 设计策略
    5.4 核心素养下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列的教学案例
        5.4.1 数列概念的教学案例设计及评析
        5.4.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
        5.4.3 数列的应用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
        5.4.4 一道数列高考题的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中数列自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C 高中生对数列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球体相关问题的学困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
    2.1 重要概念的界定
    2.2 数学核心素养下的立体几何球体知识教学思考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 球体知识的内涵价值
3.球体知识中学习者学习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对策
    3.1 调查背景
    3.2 教师访谈提纲
    3.3 学生访谈提纲
    3.4 球体问题的教学现状
    3.5 学生学情分析
    3.6 基于问卷调查研究下的球体知识应对对策整理
4.立体几何中球相关问题知识对策整理
    4.1 在高考全国卷立体几何中球相关问题试题中数学思想的对策
    4.2 球相关问题试题对策归纳研究
    4.3 模型对策归类整理
5.研究总结与反思
    5.1 研究总结
    5.2 达到的目标
    5.3 反思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2 学生访谈记录
附录3 学生调查问卷整理
致谢信

(6)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进步需求
        1.1.2 现代教育要求
        1.1.3 专业发展追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3.1 概念界定
        3.1.1 预习的定义及分类
        3.1.2 高中数学课前预习定义
        3.1.3 数学预习能力的定义
        3.1.4 自主学习的定义
        3.1.5 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的联系和区别
        3.1.6 预习案和导学案的定义
        3.1.7 预习案与导学案的联系和区别
    3.2 国外对预习的相关研究
    3.3 国内对预习的相关研究
        3.3.1 预习倾向
        3.3.2 预习材料设计原则
        3.3.3 预习活动设计类型
        3.3.4 预习实践
        3.3.5 存在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数学逆商水平、数学教师实施预习情况调查研究
    4.1 调查目的
        4.1.1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现状调查目的
        4.1.2 高中数学教师课前预习实施情况调查目的
        4.1.3 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
        4.2.1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现状的调查对象
        4.2.2 高中数学教师课前预习实施情况的调查对象
        4.2.3 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的调查对象
    4.3 研究设计
        4.3.1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调查问卷设计
        4.3.2 高中数学教师课前预习实施情况调查问卷设计
        4.3.3 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测试问卷设计
    4.4 调查结果分析
        4.4.1 问卷信度分析
        4.4.2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4.4.3 高中数学教师实施课前预习情况结果分析
        4.4.4 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测试结果分析
    4.5 高中数学课前预习现状小结
        4.5.1 学生方面
        4.5.2 教师方面
第5章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对象
        5.1.3 实验材料
        5.1.4 实验假设
        5.1.5 实验自变量
        5.1.6 实验因变量
        5.1.7 无关变量的控制
    5.2 实验前期准备
    5.3 预习案和预习问题提纲的设计原则
    5.4 预习案引导的数学课前预习
        5.4.1 概念课的预习案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5.4.2 原理课的预习案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5.4.3 习题课的预习案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5.4.4 复习课的预习案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5.4.5 数学预习案引导预习阶段小结
    5.5 预习问题提纲引导的数学课前预习
        5.5.1 概念课的预习问题提纲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5.5.2 原理课的预习问题提纲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5.5.3 复习课的预习问题提纲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5.5.4 预习问题提纲引导预习阶段小结
        5.5.5 预习情况整体小结
    5.6 实验数据收集
    5.7 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5.7.1 实验前测成绩数据处理及分析
        5.7.2 实验中及实验后成绩数据处理及分析
        5.7.3 实验班的预习能力变化数据处理及分析
        5.7.4 预习案和预习问题提纲的选择对比分析
    5.8 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坚持数学课前预习的价值和意义
    6.3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6.3.1 提高数学预习动机激励水平
        6.3.2 提高数学预习目标设置能力
        6.3.3 提高数学预习策略使用能力
        6.3.4 提高数学预习自我评价能力
    6.4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数学教师实施课前预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件3 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测试调查问卷
附件4 高中数学课前预习(学生)访谈提纲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7)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1.理论需求
        2.实践需要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1.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研究
        2.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环节研究
        3.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原则研究
        4.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三、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
    (一)问题的界定
    (二)问题导学的界定
    (三)教学模式的界定
    (四)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界定与本质
    (五)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3.认知教学理论
        4.波利亚的解题理论
    (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1.提问
        2.思考
        3.作答
四、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二)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1.对教师的问卷编制
        2.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三)对学生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1.对学生的问卷编制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四)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1.教师因素的不足
        2.学生因素的不足
        3.原因分析
五、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设置问题问中蕴导
        1.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2.增强趣味激发兴趣
        3.递进追问变式拓展
        4.构建框架提升素养
    (二)适时引导思考导中含问
        1.掌握提问方式促进问题生成
        2.剖析问题思路暴露思维过程
    (三)促进习惯养成引中有问
        1.鼓励学生提问培养质疑能力
        2.重视动手记录形成问题意识
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实践研究
    (一)实践情况介绍
        1.实践对象
        2.实践课题
    (二)构建问题导学系统框架
    (三)实践案例课堂实录
        1.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课题
        2.引导学生观察提出猜想
        3.尝试证明猜想探究新知
        4.渗透数学思想巩固练习
        5.归纳总结反思课堂小结
        6.课后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四)课后反思点评与反馈
        1.自我反思
        2.高级教师点评
        3.学生上课心得与反馈
七、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成效
    (一)实验对象与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
        2.实验材料
    (二)实验假设与实验方法与实验原则
        1.实验假设
        2.实验方法
        3.实验原则
    (三)实验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对照班和实验班前测成绩分析
        2.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结果分析
    (五)实验小结与反思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八、研究小结与反思
    (一)研究小结
    (二)研究反思与优化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8)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发展核心素养需要学生自主学习
        (二)高中数学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三)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学科提出新要求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自主学习
        (二)数学自主学习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自主学习特点的研究
        (三)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自主学习培养策略的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社会认知理论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三、人本主义理论
第四章 调查设计与过程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二、调查工具
        (一)问卷的编制
        (二)访谈提纲的编制
    三、调查过程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
        (二)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第五章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及教师教学行为归因分析
    一、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
        (一)统计样本的基本构成
        (二)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整体情况
        (三)各维度具体分析
        (四)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二、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一)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师行为
        (二)对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影响的归因分析
        (三)具体归因分析
    三、研究小结
第六章 促进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对策
    一、对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环境的塑造
        (一)创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促进师生平等交流
        (二)为学生提供可支撑数学学习的材料和工具
        (三)增加任务类型,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
        (四)优化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对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课外指导
        (一)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二)加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
        (三)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设计
一、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一)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内涵
    (二)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特征
    (三)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价值
二、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
    (一)设计的理念
    (二)设计的原则
    (三)设计的依据
    (四)设计的流程
    (五)设计的方法
三、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应用微型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及变量控制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课例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六)实验结论与反思
四、任务驱动下预习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反思
    (一)需精准把握学情设计预习单
    (二)需科学把握设计主体进行预习单设计
    (三)需做好预习单与课堂的衔接工作
    (四)避免预习单模式化、作业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 翻转课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对象
2.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特征
    2.2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3.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调查
    3.1 学生问卷调查
    3.2 教师访谈
    3.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及可行性分析
4 重构流程--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4.1 教学内容选取与设计
    4.2 教学资源设计
    4.3 教学策略设计
    4.4 教学平台设计
    4.5 重构流程--教学过程设计
    4.6 教学评价设计
5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5.1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5.2 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对比分析
    5.3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6.研究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高中数学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微课辅导乡镇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个案研究[D]. 梁美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中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对比及案例分析[D]. 张会芹.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3]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素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核心素养下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教学研究 ——以《数列》单元为例[D]. 徐苑琛.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球体相关问题的学困因素及对策研究[D]. 龚德阳. 西南大学, 2020(05)
  • [6]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 梁清.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7]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兰凤.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8]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D]. 徐婉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9]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与运用研究[D]. 王茂君. 西南大学, 2020(01)
  • [10]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研究[D]. 谢邦婷.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高中数学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