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浙东和闽北华夏古生代构造古地理

中国浙东和闽北华夏古生代构造古地理

一、PALAEOZOIC TECTONIC PALAEOGEOGRAPHY OF THE CATHAYSIA IN EASTERN ZHE JIANG AND NORTHERNFUJIA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于涛[1](2021)在《浙西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环境、物源及盆地原型分析》文中指出华南板块是欧亚大陆东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扬子与华夏地块组成,二者之间的江南造山带是理解华南构造演化、岩浆过程及成矿效应的关键。关于扬子与华夏地块的最终拼合时间与机制,以及扬子地块东南缘早古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属性,有多种模型被提出,主要基于火成岩与变质岩研究,而对沉积岩的研究有限。本文以浙西北地区下古生界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沉积相解剖,分析其沉积环境时空演化规律,重建扬子地块东南缘早古生代古地理格局,对盆地内沉积岩进行碎屑组分、砂岩重矿物组合、全岩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结合盆地内发育的多层斑脱岩的年龄及性质,讨论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源区方向、性质及构造背景;综合前人的区域地质研究,探讨盆地原型,从而为华南板块的构造演化提供证据。沉积特征表明,浙西北地区的寒武系-中奥陶统,盆地内广泛发育正断层,以发育碳硅质岩、碳酸盐岩浊积岩、滑塌堆积为特征,表明此时为深水斜坡环境;上奥陶统黄泥岗组、砚瓦山组发育大量碎屑流成因的砾岩及瘤状灰岩,长坞组则发育代表深海环境的巨厚海底扇沉积,上述特征均反映了强烈的构造活动以及盆地持续拉张的状态。上奥陶统文昌组-下志留统发育潮坪相及浅海陆棚相沉积,至中上志留统,发育三角洲沉积。沉积相时空展布及古流向表明,盆地整体呈现出SE高NW低的古地貌特征,物源来自SE方向。岩石学特征表明,研究区砂岩样品主要由棱角状-次棱角状的岩屑(杂)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组成,成熟度低,为近源快速堆积形成;岩屑成分主要由流纹岩、安山岩、花岗岩、石英片岩、板岩、千枚岩、粉砂岩以及燧石组成,与砾岩成分一致。重矿物组合显示以金红石、电气石、铬铁矿为主,同时出现少量石榴子石、磁铁矿、辉石、锐钛矿、榍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沉积分选及再循环作用未影响到样品组分,岩石微量元素主要受到母源区性质及构造背景控制,研究区物源主要为中性-长英质的岛弧环境下的岩石,以及少量镁铁质岩石。上述碎屑岩组成特征共同表明物源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以及少量镁铁质岩石、变质岩、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为岛弧。碎屑锆石U-Pb测试结果显示438Ma及818Ma的主峰年龄,东南方向的浙江中部为主要物源区,陈蔡群、河上镇群、双溪坞群及八都群为研究区提供了主要的碎屑物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438Ma的峰值年龄来自双溪坞岛弧、陈蔡增生杂岩及侵入其中的镁铁质岩石。古地理特征及物源分析结果表明,浙西北地区早古生代为一弧后盆地,经历了先持续拉张,经巨厚海底扇等碎屑物质堆积填满之后,逐步萎缩的过程。盆地与双溪坞弧、陈蔡增生杂岩及其中弧相关镁铁质侵入体配套,证明早古生代扬子地块东南缘为一活动大陆边缘。上述认识为华南板块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与思路。

于涛,王宗起,马昌前,王东升,王涛,黄凡[2](2021)在《浙西北地区寒武系物源分析及古地理意义:来自沉积学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浙西北地区寒武系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是重建扬子板块东南缘古地理格局的关键,进而可以为华南大地构造演化提供证据。本文根据沉积相时空展布、斜层理与同沉积褶皱恢复的物源方向以及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综合探讨寒武系的陆源碎屑物源方向以及物源区。浙西北地区寒武纪地层主要由碳硅质岩、硅质页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泥灰岩、泥岩等组成。沉积序列、沉积相标志研究表明,寒武系沉积构造以泄水构造、滑塌褶曲、流动构造、层间滑动、同沉积褶皱和断层等为特征,发育大量滑塌沉积及碳酸盐岩浊积岩,整体为深水盆地及斜坡环境。沉积相时空展布及古流向研究表明,水体向北西方向加深,寒武系陆源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南东方向,非前人通过古生物地层判断的盆地基底北西高南东低。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物源集中于574 Ma、747 Ma、1768 Ma以及2131 Ma,与邻区碎屑锆石年龄图谱对比分析表明,江山-绍兴断裂带及浙江中部地区为主要物源区,陆缘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陈蔡群、双溪坞群、河上镇群及八都群。寒武纪时期,斜坡盆地沉积基底向北西倾斜,位于盆地西北部的章里地区为沉积中心,华夏地块露出水面为剥蚀区。

李超[3](2020)在《华南云开造山带的变质演化历史 ——以高州紫苏花岗岩及其中麻粒岩包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云开造山带地处扬子与华夏陆块结合地带,且为武夷-云开造山带西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州-云炉一带出露的紫苏花岗岩和高温麻粒岩包体的成因研究则是探讨中下地壳物质组成及华南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本研究采集紫苏花岗岩、Grt-Crd泥质麻粒岩包体、Grt-Opx半泥质麻粒岩包体和钙硅酸盐麻粒岩包体等样品,开展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矿物电子探针分析以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并使用传统地质温压计、平均温压及视剖面模拟估算各类岩石所记录的温度压力。于紫苏花岗岩中分析不同期次矿物组合得到峰期前温压条件约为720℃/7.0 kbar(M1),峰期变质-深熔结晶温压条件约为835810℃/6.55.8 kbar(M2),退变质温压条件约为740℃/5.6 kbar(M3),表明紫苏花岗岩记录了一条以峰期前略微减压并伴随明显升温,随后近等压冷却(IBC)过程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指示其经历了中低压高温麻粒岩相变质-深熔作用之后的岩浆冷却结晶及退变质过程;年代学研究表明,紫苏花岗岩中锆石具有清晰的核-边结构,分别获得其核部431±4 Ma和边部243±2 Ma的U-Pb谐和年龄,并识别出岩浆型(GrtⅠ)和变质型(GrtⅡ)两种不同结构石榴石,且认为前者为加里东期高级变质-深熔作用之后的岩浆成因,后者为印支期构造热事件叠加的变质成因。在Grt-Crd泥质麻粒岩和Grt-Opx半泥质麻粒岩中计算得到各变质期次温压结果显示,泥质麻粒岩为:730765℃/5.76.2 kbar(M1),835855℃/4.65.1 kbar(M2),620640℃/3.64.0 kbar(M3);半泥质麻粒岩为:800830℃/7.47.9 kbar(M1),855860℃/5.25.6 kbar(M2),770805℃/5.05.5 kbar(M3);据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泥质麻粒岩和半泥质麻粒岩的峰期变质年龄分别为443±5 Ma和447±5 Ma。对于钙硅酸盐麻粒岩,据岩相观察、传统地质温压计及平均温压法获得其峰期(M2)温压条件为774803℃/8.38.5 kbar,峰期后(M3)温压条件为620669℃/6.46.6 kbar,指示具有减压降温的P-T轨迹,锆石亦具有清晰的核-边结构,核部年龄指示其原岩形成于早新元古代(970 Ma),而锆石增生边的年龄代表了其峰期变质作用发生在早古生代(435 Ma),为华南加里东造山运动的产物。综上所述,本研究恢复了泥质麻粒岩和半泥质麻粒岩具有减压加热之后近等压冷却(IBC)的顺时针P-T轨迹,与武夷地区近等温减压型(ITD)顺时针P-T轨迹不同,结合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麻粒岩的形成可能与华南早古生代洋脊俯冲及板片窗打开引起软流圈上涌的伸展作用有关;而较晚期形成的紫苏花岗岩和钙硅酸盐麻粒岩的P-T演化轨迹,则指示了早古生代扬子与华夏陆块碰撞后的伸展过程,紫苏花岗岩还遭受了印支期构造热事件的叠加改造。此外,本论文还对紫苏花岗岩及其伴生的Grt-Opx半泥质麻粒岩包体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和稀土元素配分图中,二者具有互补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PerpleX热力学软件模拟及微量元素模拟表明,云开紫苏花岗岩及其麻粒岩包体均来自相同的源区,前者为变沉积岩原岩(泥砂质岩)峰期变质-深熔结晶形成,而麻粒岩包体代表了原岩部分熔融之后的残留体。通过矿物脱水反应的平衡热力学计算,确定粤西云开紫苏花岗岩及麻粒岩包体变质峰期aH2O总体很低。运用Geo-fO2计算了紫苏花岗岩和麻粒岩包体的氧逸度,结果表明紫苏花岗岩的logfO2值较高,而Grt-Crd泥质麻粒岩和Grt-Opx半泥质麻粒岩logfO2变化小且较低。低水活度和氧逸度结果表明紫苏花岗岩的形成和麻粒岩相峰期变质可能与CO2流体有着密切联系。推测由紫苏花岗岩母岩浆中所含的CO2流体在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释放出来,使得紫苏花岗岩及其伴生的麻粒岩包体的aH2O显着下降。华南早古生代岩浆构造热事件的触发机制极可能与软流圈上涌有关,本论文通过PerpleX开展地球物理模拟,对前人提出武夷-云开造山作用后期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发生拆沉模式提出质疑,模拟结果表明云开茶园山玄武岩样品源区的密度、纵波波速均小于正常岩石圈地幔密度和波速,从而证明其不能发生拆沉。综合岩相学、矿物化学分析和温压计算以及热力学模拟结果,对粤西云开地区报道的加里东期低P/T变质作用、赞岐岩、富Nb玄武岩-英安岩-高镁安山岩系、A型紫苏花岗岩、辉长岩和铜金矿床以及糯垌-石窝MORB-like玄武岩的总结和分析,本研究认为洋脊俯冲和板片窗打开后软流圈上涌以及碰撞后伸展模式,能够合理解释云开地区出露的这些特殊岩石组合及变质作用,从而揭示华南早古生代造山带应为洋/陆俯冲-碰撞造山带,华南洋至早古生代才完全关闭。

江涧[4](2020)在《南武夷地区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沉积物源及其大地构造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华夏地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基底构造格局,选择NEE向南平–宁化–赣州构造带南侧的南武夷不同地段代表性新元古界–早古生界进行了碎屑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从而判别其沉积物源与构造背景。详细的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表明,南武夷地区新元古界–早古生界以变长石石英砂岩、变粉砂岩为主,其中黄连组、林田组夹不同程度的硅质岩。从13件样品中获得910组U-Pb年代学数据,它们主要存在745 Ma、988 Ma以及2476 Ma三个峰值,代表了沉积物源区存在这3期重要构造-热事件,其中,745 Ma为南平–宁化构造带内弧岩浆岩的时代,反映物源来源于此时期的弧岩浆岩;988 Ma为源区最为强烈的构造事件,对应于全球Grenville期造山作用,该期碎屑锆石来源于华夏地块或邻区岩浆岩;2476 Ma对应于全球古陆核生长时代,表明南武夷沉积岩物源区也发生了这期全球性构造事件,有利于开展华夏地块的全球性对比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还获得几颗大于2800 Ma的碎屑锆石,表明华夏地块存在太古代基底或者接受了更古老的物质供给。本次研究针对沿南平-宁化构造带南侧不同地区南华系-寒武系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它们具有较低的CIA值(52.6-77.4)和较高的ICV值(0.84-1.42),表明这些样品的化学风化蚀变程度较弱,物源成熟度较低;而相对较低的Th/U值(4.12-6.81)和Rb/Sr值(0.68-5.97)则反映了它们经历了一个简单的沉积再旋回史。多数变砂岩样品Sc、Cr、Co、Ni含量较低,K/Rb、La/Sc、Th/Sc、Co/Th等元素比值类似于来自长英质源区的沉积物。通过碎屑锆石与地球化学构造判别图解判别南华系-寒武系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弧后盆地环境。综合对南武夷地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沉积岩的岩石学、年代学以及地球化学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华夏地块不存在统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且至少在寒武纪时仍存在弧后盆地,多块体拼贴模式显然更适用于华夏地块。

舒良树,陈祥云,楼法生[5](2020)在《华南前侏罗纪构造》文中研究表明华南是我国地质研究的立典地之一。近年又有若干新发现,获得大批新数据,产生了许多新认识。本文初步总结了华南前侏罗纪地质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出现的新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综合评述,兼谈了自己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前寒武纪地质特征(多地体的构造格架、碰撞拼合带位置的厘定、华夏古陆问题、新元古代变质作用)、华南原始大陆形成的时间与证据、华南早古生代褶皱带构造属性(陆内造山前构造、早古生代地层序列与沉积环境、陆内造山的证据、陆内构造-岩浆作用特征、早古生代陆内造山的驱动力)、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构造背景(晚古生代含放射虫硅质岩问题、晚古生代地层序列、早-中三叠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特征、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华南地质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等。期盼借此引起业内同行的重视,促进华南地质研究的前进步伐。

熊晨[6](2019)在《华夏陆块西缘震旦-寒武纪沉积物源分析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中新元古代以来,华南板块长期处于全球超大陆拼合与裂解的构造演化动力学背景中,经历了多期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具有极其复杂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历史。华夏陆块作为华南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关于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之间何时拼接为统一的华南板块,以及华南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其与Gondwana超大陆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同的构造古地理解释模型。本论文以华夏陆块西缘崇义和井冈山地区震旦-寒武纪碎屑沉积岩为重点研究对象,展开了系统的全岩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旨在明确华夏陆块震旦-寒武纪碎屑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源区性质及构造背景,进而探讨震旦-寒武纪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之间的构造关系及其在Gondwana超大陆中的位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华夏陆块崇义和井冈山地区震旦-寒武纪碎屑沉积岩的物源区经历了中等到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结合沉积岩主微量元素特征比值及多种地球化学判别图解,华夏陆块震旦-寒武纪沉积物的物源以长英质岩石和基性岩石混合为主,沉积物经历了长距离的搬运后沉积在相对稳定的克拉通内沉积盆地,而不是与近物源相关的活动性较强的沉积盆地。物源区构造背景较复杂,卷入有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等多种构造背景下的物质,暗示物源区应为陆-陆碰撞形成的复杂造山带。震旦纪样品显示出源区经历了相对较弱的风化作用,且处在相对活动的构造环境,而寒武纪样品显示出源区的风化作用相对较强,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包含有更多的来自被动大陆边缘的古老再循环物质。这种变化趋势指示了物源区的构造背景转变,即新元古代晚期Kuunga造山运动造成了印度、南极洲和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拼合,而至寒武纪,物源区构造环境逐渐趋于稳定,Gondwana超大陆已经形成。另一方面,寒武纪样品风化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也受震旦-寒武纪之交全球气候开始变暖、风化作用增强的影响。华夏陆块西缘研究区震旦-寒武纪碎屑沉积岩中的锆石颗粒均发育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且表现出高Th/U比值,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以及明显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为典型的岩浆成因。碎屑锆石U-Pb-Hf同位素特征表明华夏陆块震旦-寒武纪碎屑物质与印度板块东北缘和羌塘地块同源,主体物源区应该处于Rodinia超大陆聚合过程中形成的查尔斯王子山和东高止造山带,以及Gondwana超大陆聚合过程中形成的东非造山带。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于以下五个年龄区间,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构造和岩浆事件:2676-2221 Ma对应于全球古陆核生长事件,该组锆石主要来源于华南板块以外,可能来自于印度和南极洲板块;1987-1276 Ma对应于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事件,该组锆石可能部分来自于华南板块,部分来自于Columbia超大陆内曾与华南板块相邻的其它板块;1220-886 Ma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年龄区间,对应于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相关的格林威尔期造山事件,该组锆石极有可能来自于印度东高止造山带和东南极洲的查尔斯王子山;870-715 Ma对应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该组锆石可能部分来自于南华裂谷盆地;697-532 Ma对应于与Gondwana超大陆聚合相关的泛非造山事件,该组锆石主要来自于东Gondwana超大陆内的东非造山带。全岩地球化学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对比研究表明,华夏陆块和扬子陆块东南缘震旦-寒武纪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年龄分布特征,暗示两者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结合沉积相的空间变化、古生物分区以及岩浆作用等地质资料,共同验证了华夏陆块和扬子陆块在震旦-寒武纪应为统一的华南板块,两陆块结合带部位在该时期并无古“华南洋”存在,应为稳定陆壳基底上的陆内海盆。华南板块在震旦-寒武纪期间可能更靠近于羌塘地块和印度板块东北缘,而与西澳大利亚板块和拉萨地块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亲缘关系。同时印度板块东北缘不同区块显示出不同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华夏陆块震旦-寒武纪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更接近于印度板块东北缘西段,推测震旦-寒武纪时期华夏陆块应位于Gondwana超大陆更靠近羌塘地块和印度板块东北缘西段区域。

陈润生[7](2018)在《福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进展与方向》文中指出近10年来,福建省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梳理总结主要有6个方面:(1)古元古代麻源岩群等结晶基底组成物质具多样性,是由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变质杂岩组成("麻源变质杂岩");(2)造山带混杂岩填图方法将新元古代马面山(岩)群解体为"基质"和"岩块",提出"晚古生代马面山俯冲增生杂岩"认识;(3)加里东期构造活动对前泥盆纪基底影响(改造)深远而又强烈,加东期变形-变质-深熔及岩浆作用具有一致性;(4)应用锆石定年,在闽西南及闽北地区确认大量印支期(中-晚三叠世)花岗质岩体;(5)应用紫金山、马坑、上房等矿集区研究资料,构建了精细的晚中生代成矿系列与岩浆序列(四期);(6)确定了长乐—南澳构造岩浆带岩石组合、形成时代,精确划分4个造山阶段(对应四期构造-岩浆演化),反演了地壳隆升过程与机制。福建省所处特殊的地理和构造位置,是研究华南地质的关键窗口,在古老岩石和物质组成、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晚古生代构造-岩浆热事件、中生代造山作用机制、中-新生代构造域转换、地壳生长与循环再造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研究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张伟[8](2018)在《华南东部侏罗纪安第斯型活动陆缘的演化 ——来自浙江地区侏罗纪火山岩与盆地构造—沉积响应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侏罗纪华南东部内陆地区处于陆内伸展背景逐渐成为学术界共识,但对于该时期东部陆缘构造环境是挤压还是伸展仍然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以浙江地区出露的中-下侏罗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浙东南毛弄组火山岩开展了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系统研究,揭示华南东部陆缘侏罗纪岩浆作用的特征及其构造背景;然后以浙西北地区广泛出露的中-下侏罗统为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和盆地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和碎屑物源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进而探讨侏罗纪盆地的构造属性及其演变。综合分析侏罗纪岩浆-构造-沉积作用,揭示侏罗纪华南东部内陆与陆缘的构造背景时空差异性。浙江侏罗纪火山岩以浙东南松阳毛弄剖面较具代表性,总体上是一套以英安质晶屑凝灰岩和流纹质玻屑凝灰岩为主的火山岩组合。本次研究在毛弄组下段获得的流纹质玻屑凝灰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53±2 Ma。综合前人研究表明,毛弄组火山岩主要形成于180-148 Ma。毛弄组火山岩属于镁质钙碱性系列,且表现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其中早侏罗世毛弄英安质凝灰岩Eu负异常不明显,而晚侏罗世毛弄流纹质凝灰岩具有显着的Eu负异常;两组凝灰岩均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和Hf等高场强元素。毛弄英安质火山岩的源区残留相组合可能为“斜长石+石榴石+角闪石”,而毛弄流纹质凝灰岩则可能为“斜长石+角闪石”,这一差异可能代表它们具有不同的源区深度。毛弄组火山岩的Sr-Nd-Hf同位素特征与华夏陆块古元古代基底岩体相似,其可能主要起源于基底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地幔新生物质的加入。结合构造背景分析认为,毛弄组火山岩等陆缘岩浆岩形成环境为相对低温的“安第斯型”俯冲环境。通过不同时代区域岩体锆石氧逸度计算发现,早侏罗世东南海域岩浆岩的氧逸度比大陆陆缘更高,且大陆陆缘岩浆岩的氧逸度从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不断升高,可能标志着陆缘地区俯冲流体的影响有着从东南海域向大陆陆缘扩散的趋势。浙西北地区普遍缺失三叠系和上侏罗统,中一下侏罗统与下伏前中生界和上覆白垩系普遍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区域上侏罗系主要呈北东向条带状断续出露,构造变形以冲断-褶皱变形为特点,与上覆白垩系普遍受控正断层的伸展变形形成鲜明对照。浙西北地区侏罗系岩性基本为碎屑沉积,未见有火山岩发育,自下而上连续发育,主要分为下侏罗统王沙溪组、中-下侏罗统马涧组和中侏罗统渔山尖组。野外地质剖面调查和碎屑骨架颗粒成分分析表明,王沙溪组主要为成分成熟度极高的石英砂砾岩、砂岩,反映了水动力极强的无障壁海岸沉积,很可能代表了华南侏罗纪早期大型陆内海相克拉通盆地的边缘相建造;而马涧组下部为粉砂岩、泥岩等浅湖相沉积,上部则为长石岩屑砂岩、含砾砂岩所构成的辫状河相沉积;渔山尖组总体以复成分块状砾岩为主,局部可见紫红色砂岩、泥岩等,为典型的冲积扇相沉积。马涧组和渔山尖组的沉积特征总体反映了该区侏罗纪盆地经历了以快速沉积充填和低成熟度为特征的陆相湖盆演化过程。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结果表明,浙西北下侏罗统王沙溪组碎屑锆石年龄以500-400 Ma和1000-700 Ma两个年龄组为主,反映了早侏罗世王沙溪组沉积时期,加里东期岩浆岩(变质岩)和新元古代岩体是其主要的物源区岩石。从空间分布上看,浙西北地区侏罗纪盆地两侧的扬子和华夏陆块应是王沙溪组碎屑的潜在物源区。另一方面,马涧组和渔山尖组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与王沙溪组有较大的差异,以1900-1800Ma、250-210Ma和200-180Ma等年龄为主,反映侏罗纪、三叠纪岩浆岩和古元古代的岩浆岩成为其主要的碎屑源区岩石构成。结合这些岩浆岩的分布特征表明,这一时期碎屑物源主要来自于东部陆缘。综合侏罗纪盆地构造与沉积充填与物源特征,提出浙西北侏罗纪盆地可能从克拉通浅海盆地向快速充填的弧后前陆盆地转变。值得关注是,200-180 Ma的早侏罗世年龄峰的出现,可能是对侏罗纪显着的陆缘岩浆作用的响应。结合陆缘岩浆岩的特征进一步表明:侏罗纪华南东部可能发育一个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安第斯型”陆缘岩浆弧,其时代可能最早可以追溯到早侏罗世早期,并持续到晚侏罗世。综合侏罗纪华南东部陆缘的岩浆作用特征和陆缘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变规律,认为华南东部陆缘侏罗纪总体处于构造挤压主导的构造环境,与同时期华南陆内广泛的构造伸展形成鲜明对比。古太平洋水平俯冲板片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发生相变下沉,在华南陆块形成一个克拉通浅海盆地。其后拆沉,正常太平洋俯冲开启,并形成陆缘弧岩浆作用。这一过程导致了陆缘受到古太平洋俯冲重启的直接作用而形成弧后挤压环境,并在浙西北地区形成弧后前陆盆地。

王静强[9](2017)在《华南构造演化有关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南由位于江绍断裂带北西侧的扬子地块(包括其东南缘的江南造山带)和南东侧的华夏地块组成;每个块体内部由若干个地体构造组成。前人在1990年代就已经提出,这两个块体在新元古代通过俯冲-碰撞形成了江南造山带;经20多年实践验证,这一认识已被广泛接受。然而,由于受当时研究的技术和测试手段限制,两个块体的碰撞时间、机制以及在显生宙的再造等问题尚存在诸多研究空间;近10年突飞猛进的先进分析测试手段为解决这些遗留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本论文选取华南新元古代-晚中生代多阶段构造演化过程中遗留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资料和新认识。第一个问题涉及两个块体拼合带特别是萍乡以西区段拼合带位置的厘定及其与造山作用有关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论文运用沉积大地构造方法,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路线调查和走向追索,根据拼合带两侧反差明显的地层序列和岩石组合特征,确定了湖南境内扬子与华夏拼合带南界的位置,为萍乡-祁东-茶林断裂。通过对绍兴-江山-萍乡-祁东-茶林新元古代拼合带和赣东北地体拼贴带韧性变形的儿何学和运动学研究,以及若干区段变质-变形剖面的连续观察,系统测量了剪切面理、拉伸线理等产状要素,观察了XZ面上的野外运动学标志,并系统观察定向薄片XZ面上的非同轴不对称矿物与岩石组构,拍摄了显微照片,进而在研究区确定出前南华系至少存在两期韧性变形剪切动向,分别是早期朝SE方向运移和晚期沿NE-SW方向左旋走滑。第二个问题涉及江南造山带中段扬子和华夏地块的碰撞拼合时间问题。通过对江南中段发育较为完好的新元古代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岩层的野外观察和系统采样,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Lu-Hf同位素研究,从中获得江南中段湘北地区冷家溪群和望城地区板溪群的最大沉积年龄值,分别是~825 Ma和797±14 Ma。结合前人在邻区对板溪群的分析结果,我们推测板溪群的沉积底界年龄为800 Ma。据此,将华夏与扬子地块在江南中段的碰撞造山时间限定于825到800 Ma。自形碎屑锆石的物源分析揭示,板溪群与冷家溪都具有单一的新元古代年龄峰(968-820 Ma);结合江南造山带上广泛分布的新元古代早期弧岩浆岩及蛇绿混杂岩年龄数据,我们推测江南造山带是这些自形碎屑锆石的主要源区,而其少量的古元古代及新太古代碎屑锆石则分别源自华夏和扬子地块。同时,对华夏和杨子两个块体的年龄谱与全球其他块体年龄谱进行了对比,明确了这两个块体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第三个问题是有关江南造山带东段伏川蛇绿岩的形成时间、机制和演化过程的问题。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我们在伏川蛇绿岩中识别出了若干条发育于皖南歙县伏川蛇纹石化超镁铁岩中的长英质花岗岩墙。经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两个岩墙的锆石U-Pb年龄分别是841.2±5.5 Ma和839.7±4.6 Ma;主量元素上具有过铝质、高硅、高钾、高K2O/Na2O比,以及低MgO、Fe2O3和CaO的特征;微量元素上,轻稀土富集,具有明显的Eu、P、Ti负异常与Pb正异常,分异指数很高,锆石饱和结晶温度低等特征,表明其属于壳源S型花岗岩。此外,该岩墙中的锆石普遍具有正的εHf(t)值,一阶段模式年龄揭示其源岩为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的新生大陆地壳。根据前人研究,认为伏川蛇绿岩中这套花岗岩墙的成因最可能是蛇绿岩在运移过程中,位于推覆岩片之下的洋壳物质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的花岗岩。定向薄片观察表明,伏川蛇绿混杂岩中发育顶朝SE的运动学动向。我们认为,伏川蛇绿混杂岩与围岩在野外的SE倾向是由于830-~800 Ma期间发生的碰撞挤压与褶皱变形的产物,顶朝SE的运动学动向指示怀玉地体朝九岭地体的下冲。我们的运动学研究结果否定了新元古代扬子地块向华夏地块俯冲的假想模式。第四个问题涉及中国东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岩浆事件的成因机制问题。关于这一问题,通过近10年大量的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火成岩岩石学等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东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岩浆事件属于板内构造作用,不存在大洋板块俯冲的物质证据。这一认识也被本研究所证实。然而,近年国内部分学者根据出露于江绍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带龙游地区的石榴角闪岩所做的少量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将其解释为华南早古生代碰撞造山成因。鉴于此,在详细的野外观察、采样的基础上,我们对该石榴角闪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矿物化学研究,并利用先进的P-T视剖面图法,算得了进变质(0.67~0.75 GPa/685~719℃)、峰期变质(0.9-1.1 GPa/760-778℃)和退变质(~0.68 GPa/~767℃)三阶段的变质温压条件。年代学研究表明,龙游石榴角闪岩中的锆石普遍发育核环构造,其核部的锆石U-Pb为879±11 Ma,对应的Th/U值大于0.1;亮白色变质成因的环部和细小颗粒锆石的年龄为446±5 Ma,对应的Th/U比值多数小于0.1;表明龙游石榴角闪岩的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879 Ma),而变质作用发生在早古生代晚期(446 Ma)。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揭示,龙游石榴角闪岩的原岩是E-MORB型的基性岩浆岩。EPMA分析表明,以包裹体状存在于石榴子石和单斜辉石变晶内部的长石为钙长石,而分布于石榴子石和单斜辉石外围附近的斜长石An值在44~66之间;没有发现指示绿辉石分解形成的富钠长石(钠长石或更长石),指示龙游石榴角闪岩不是由高压榴辉岩退变而来。三期变质温压条件共同构成一个顺时针演变的P-T轨迹,指示龙游榴闪岩的原岩经历了一个造山期挤压→被埋藏→折返抬升的动力学过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我们重建了该岩石的形成过程:新元古代古华南洋向扬子陆块俯冲→引发弧后拉张和幔源岩浆上涌结晶,形成E-MORB型基性岩→志留纪期间,遭受了板内中高级变质作用,形成石榴角闪岩。第五个问题是关于华南内陆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的时代、类型和形成机制问题。我们重点对研究相对薄弱的赣西武功山变质核杂岩、湘北连云山花岗岩穹窿、湘赣鄂边界花岗岩群、粤西北连山岩体等花岗质岩体进行了研究。通过构造运动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地质学、全岩地球化学等方法的研究,揭示了武功山质核杂岩的核部岩体侵位时间为晚侏罗世(158~154 Ma),而湘赣鄂边界地区花岗质岩体群和粤西北连山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也都属于晚侏罗世(153~145 Ma)。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分析显示,除了粤西北连山岩体为埃达克质花岗岩外,其余3个地区的花岗岩都属壳源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或高分异的S型花岗岩,源自古-中元古代大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通过对花岗岩及其围岩的锆石Hf同位素分析以及物源投图,确定武功山岩体和湘赣鄂边界地区花岗岩不是源自其围岩(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沉积岩)的部分熔融,而是源自更深层次壳源物质的部分熔融,而粤西北连山埃达克质花岗岩则是在正常大陆地壳深度(30-40 km)和相对低压背景下部分熔融的产物,源自一个高Sr/Y比值的源区。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我们认为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朝华南板块俯冲的前锋(大陆岩浆弧)位置在湘南的长城岭-宁远一带,而出露于此带北西方向的大面积燕山期岩体则属于壳源S型花岗岩,其成因机制很可能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或多板块汇聚作用下的板内岩浆作用有关。

黄仁波[10](2016)在《浙江江山北部前泥盆纪锆石年代学与沉积指向构造及其古地理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浙江江山北部,地处扬子地块东南缘的江南造山带东段,紧邻江山—绍兴断裂带,出露有较完好且研究程度较高的前泥盆纪地层,因而成为研究江绍断裂带之南东的华夏地块东部前泥盆纪古地理的重要窗口。本文描述了来自江山北部塘里、石龙岗、新塘坞及上横塘等剖面河上镇群、休宁组、雷公坞组、杨柳岗组及印渚埠组陆源碎屑岩7件及火山碎屑岩1件锆石样品的特征和LA-ICP-MS U-Pb锆石测年、含年龄数据858组的分析结果,以及发育于与锆石样品产出或相邻层位的河上镇群、休宁组、灯影组、大陈岭组、杨柳岗组、华严寺组、宁国组及砚瓦山组中的沉积指向构造,包括斜层理、波痕、叠层石倾斜柱体、同沉积褶曲、同沉积断层与滑脱构造等共计48项的构造要素实测和校正数据。根据这些新资料,采用碎屑锆石年代学与沉积指向性构造相结合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探讨了江山北部沉积基底地势、沉积物搬运方向和陆源碎屑源区的古地理特征,期望主要对华夏地块东部古地理研究有所推进。获得的主要认识及其意义包括如下五方面。地层学方面,江山北部的河上镇群火山岩年龄为819.3±4.7Ma,应属骆家门组,可能缺失虹赤村组和上墅组;休宁组一段、二段和三段沉积时间分别不早于754±14Ma、707.3±9.1Ma和688±11Ma年龄:雷公坞组沉积时间应晚于688.8±8.7Ma,并可能是华南新元古代两冰期的后一期冰期沉积。从而补充了江山北部乃至浙西北前埃迪卡拉纪(前震旦纪)地层年龄的新数据,有益于加深对江南造山带东段沉积地质历史及古地理演化有关时间制约的认识。碎屑锆石年代学方面,江山北部河上镇群上部—印渚埠组顶部的碎屑锆石以650-900Ma年龄组为主,含有少量~2500Ma、~1800Ma以及Grenville期(1400~900Ma)和泛非期(650~500Ma)的碎屑锆石;碎屑锆石年谱以821Ma~738Ma年龄主峰为特征,与闽西北-赣中东部、赣东北、皖南南部、浙西北东部的碎屑锆石年谱特征相似,具有源区上的亲缘关系,而与闽西南-赣南的年谱特征则差异显着,不具有源区亲缘关系。从而,弥补了江山北部前泥盆纪碎屑锆石年代学资料的空白。沉积指向性构造方面,包括江山北部在内的浙西北地区自拉伸纪晚期—成冰纪(南华纪)至早古生代,具有主体向北西—北北西倾斜的沉积基底地势,陆源碎屑来自其南东—南南东方向。由此揭示了晋宁运动以来前志留纪浙西北地区的古地势、沉积基底倾斜特征以及陆源碎屑的搬运和源区方向,为浙西北地区古地理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江山北部陆源碎屑源区位置方面,前志留纪陆源碎屑源区(剥蚀区)最可能的位置应处在浙江中部地区(含江绍断裂带),至少在688Ma~478Ma期间浙中地区很可能还发育有沉积,这些沉积应是在加里东期和/或印支期造山运动之后被剥蚀而现今未见其出露。由此揭示,与华夏地块西部陆源碎屑为现今华南之外来源不同,华夏地块东部应存在剥蚀区;进而提示,对华夏地块陆源碎屑的源区问题应予再研究。古地理及其变化方面,江山北部在河上镇群上部至休宁组一段沉积时期,发育了以北西流向为主的河流体系;自休宁组二段至砚瓦山组沉积时期,包括江山北部在内的浙西北地区存在北西—北北西方向倾斜的坡向地势,并可能延伸至皖南祁门牛屋山—泾县北贡一带。而江山北部陆源碎屑物源区(浙中地区)可能的古地理及其变化特点表现为:河上镇群上部—休宁组一段沉积时期,剥蚀区范围较大;至休宁组二段三段沉积时期,剥蚀区范围缩小,其北部地带发育滨海相沉积;新元古代冰期期间,剥蚀区范围呈增大—缩小、沉积区范围缩小—增大的趋势;到震旦纪,随着海侵剥蚀区范围趋小,在其北部发育滨海相沉积;随着早古生代海侵,在其北部有滨海相沉积带,还可能发育浅海—斜坡相沉积相带,剥蚀区呈缩小趋势,至宁国组沉积时期,剥蚀区因长期夷平作用而其范围很小,甚至完全被海水淹没。这些框架性认识为华夏地块东部古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思路。

二、PALAEOZOIC TECTONIC PALAEOGEOGRAPHY OF THE CATHAYSIA IN EASTERN ZHE JIANG AND NORTHERNFUJIA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ALAEOZOIC TECTONIC PALAEOGEOGRAPHY OF THE CATHAYSIA IN EASTERN ZHE JIANG AND NORTHERNFUJIA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浙西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环境、物源及盆地原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浙西北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2.2 浙西北盆地区域岩石组成
        2.2.1 镁铁-超镁铁质岩(蛇绿岩)
        2.2.2 区域相关岩群
    2.3 浙西北盆地早古生代地层序列
        2.3.1 寒武系
        2.3.2 奥陶系
        2.3.3 志留系
第三章 沉积相时空分布特征
    3.1 盆地寒武系沉积相分布特征
        3.1.1 下寒武统
        3.1.2 中寒武统
        3.1.3 上寒武统
    3.2 盆地奥陶系沉积相分布特征
        3.2.1 中下奥陶统
        3.2.2 上奥陶统
    3.3 盆地志留系沉积相分布特征
        3.3.1 下志留统
        3.3.2 中志留统
        3.3.3 上志留统
第四章 古水流特征
    4.1 寒武系古水流分布特征
    4.2 奥陶系古水流分布特征
    4.3 志留系古水流分布特征
    4.4 古水流特征小结
第五章 沉积岩岩相学分析
    5.1 砾石成分及碎屑组分分析
        5.1.1 砾石成分分析
        5.1.2 碎屑组分分析
    5.2 砂岩重矿物组合特征
    5.3 碎屑组成分析小结
第六章 碎屑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1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6.1.1 主量元素
        6.1.2 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
    6.2 风化作用和分选
    6.3 源区岩石类型
    6.4 构造环境分析
第七章 碎屑岩地质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7.1 碎屑锆石形态学及成因类型
    7.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7.3 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
第八章 斑脱岩特征
    8.1 岩石学特征
    8.2 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8.3 地球化学特征
第九章 讨论
    9.1 扬子地块东南缘古地理格局
        9.1.1 浙西北地区沉积相时空演化
        9.1.2 扬子地块东南缘沉积基底地势特征
    9.2 浙西北盆地下古生界碎屑物源分析
        9.2.1 物源性质
        9.2.2 碎屑物源区
    9.3 浙西北盆地原型分析及对华南构造演化的启示
第十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浙西北地区寒武系物源分析及古地理意义:来自沉积学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沉积特征
    2.1 荷塘组
    2.2 杨柳岗组
    2.3 华严寺组(石崆山组)
    2.4 西阳山组
3 碎屑锆石
4 讨论
    4.1 物源方向
    4.2 陆源碎屑物源区
    4.3 古地理意义
5 结论

(3)华南云开造山带的变质演化历史 ——以高州紫苏花岗岩及其中麻粒岩包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2.1 主量分析
    2.2 微量分析
    2.3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2.4 电子探针(EPMA)及场发射扫描电镜拍照
    2.5 视剖面图热力学模拟
    2.6 熔体微量元素计算
第3章 紫苏花岗岩及其两类石榴石的成因
    3.1 前言和科学问题
    3.2 区域地质背景
    3.3 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3.4 矿物化学成分
    3.5 温压条件及P-T演化历史
        3.5.1 传统温压计计算
        3.5.2 平均温压计算
        3.5.3 视剖面图模拟
        3.5.4 温压结果小结
    3.6 锆石U-Pb年代学
    3.7 讨论
        3.7.1 紫苏花岗岩及其石榴石的成因
        3.7.2 紫苏花岗岩P-T演化
        3.7.3 构造意义
    3.8 小结
第4章 粤西(半)泥质麻粒岩包体的变质作用
    4.1 前言
    4.2 地质背景
    4.3 样品采集和岩相学特征
    4.4 矿物化学特征
    4.5 视剖面图模拟和温压计算
        4.5.1 泥质麻粒岩的P-T条件
        4.5.2 半泥质麻粒岩的P-T条件
    4.6 锆石特征及其U-Pb定年
        4.6.1 锆石形态和年代学
        4.6.2 石榴石堇青石泥质麻粒岩(GZ14-17)
        4.6.3 石榴石斜方辉石半泥质麻粒岩(GZ14-19)
    4.7 讨论
        4.7.1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深熔作用年龄
        4.7.2 麻粒岩包体的P-T轨迹
        4.7.3 武夷-云开造山带P-T轨迹对比及构造意义
    4.8 小结
第5章 钙硅酸盐麻粒岩的变质P-T历史及其构造意义
    5.1 前言
    5.2 区域地质背景
    5.3 样品采集和岩相学特征
    5.4 矿物化学特征
    5.5 钙硅酸盐麻粒岩的矿物共生及演化
    5.6 变质P-T计算
    5.7 锆石的U-Pb年代学
    5.8 讨论
        5.8.1 变质作用演化历史
        5.8.2 构造意义
    5.9 小结
第6章 粤西紫苏花岗岩及其麻粒岩包体的成因
    6.1 前言
    6.2 样品描述
    6.3 岩石地球化学
        6.3.1 主量元素
        6.3.2 微量元素
    6.4 热力学模拟
        6.4.1 热力学模拟结果
        6.4.2 熔体丢失和原岩恢复
    6.5 微量元素模拟
    6.6 麻粒岩相变质峰期水活度
        6.6.1 石榴石堇青石泥质麻粒岩峰期水活度
        6.6.2 石榴石斜方辉石半泥质麻粒岩峰期水活度
    6.7 紫苏花岗岩和麻粒岩相变质峰期氧逸度
    6.8 云开紫苏花岗岩与麻粒岩包体的成因
第7章 华南云开造山带构造-变质演化历史
    7.1 华南残留洋是否存在?
    7.2 武夷-云开造山作用后期是否发生了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拆沉?
    7.3 奥陶纪俯冲陆-陆碰撞
    7.4 印支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
第8章 结论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Ⅰ、含石榴紫苏花岗岩平均温压计算过程
附录 Ⅱ、钙硅酸盐麻粒岩平均温压计算过程
附录 Ⅲ、石榴石堇青石泥质麻粒岩平均温压计算过程
附录 Ⅳ、石榴石斜方辉石半泥质麻粒岩平均温压计算过程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南武夷地区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沉积物源及其大地构造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2.1 沉积岩物源
        1.2.2 新元古界-早古生界沉积岩构造背景
        1.2.3 不同沉积盆地识别依据
    1.3 研究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取得成果
    1.5 小结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述
    2.1 研究区位置
    2.2 研究区地层
    2.3 南平-宁化-赣州构造带
    2.4 小结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分析方法
        3.2.1 磨片
        3.2.2 锆石U-Pb测年
        3.2.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闽西南-赣南南华系物源区研究
    4.1 闽西南-赣南南华系岩相学特征
    4.2 闽西南-赣南南华系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地化特征
    4.3 闽西南-赣南寒武系物源分析
    4.4 闽西南-赣南南华系沉积构造背景
    4.5 小结
第五章 闽西南-赣南震旦系物源区研究
    5.1 闽西南-赣南震旦系岩相学特征
    5.2 闽西南-赣南震旦系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地化特征
        5.2.1 碎屑锆石年龄特征
        5.2.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3 闽西南-赣南震旦系物源分析
    5.4 闽西南-赣南震旦系构造背景研究
    5.5 小结
第六章 闽西南-赣南寒武系物源区研究
    6.1 闽西南-赣南寒武系岩相学特征
    6.2 闽西南-赣南寒武系碎屑锆石年龄谱以及地化特征
        6.2.1 早寒武世碎屑锆石年龄谱以及地化特征
        6.2.2 晚寒武世碎屑锆石年龄谱以及地化特征
    6.3 闽西南-赣南寒武系沉积物源分析
        6.3.1 早寒武世沉积物源
        6.3.2 晚寒武世沉积物源
    6.4 闽西南-赣南寒武系构造背景研究
    6.5 小结
第七章 闽西南-赣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沉积物源与构造环境演变
    7.1 连城地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物源与构造环境演变
    7.2 长汀地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物源与构造环境演变
    7.3 赣州地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物源与构造环境演变
    7.4 对华夏地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基底构造格局的启示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表1 研究区样品碎屑锆石LA-ICP-MS U-Pb分析结果
    附表 2 研究区样品主量元素组成(wt%)和微量元素组成(×10~(-6))
    附表 3 研究区样品主量元素组成(wt%)和微量元素组成(×10~(-6))

(5)华南前侏罗纪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寒武纪地质与构造研究
    1.1 俯冲碰撞的不等时性与多地体的构造格架
        1.1.1 俯冲碰撞的不等时性
        1.1.2 多地体的构造格架
    1.2 碰撞拼合带位置的厘定
    1.3 华夏古陆问题
    1.4 与新元古代构造-岩浆事件有关的变质作用
2 华南原始大陆形成的时间与证据
    2.1 研究现状
    2.2 前南华纪基底构造
    2.3 原始华南大陆形成前的构造-岩浆活动
    2.4 华南原始大陆形成的时间与证据
        2.4.1 碰撞型花岗岩的调查与测年
        2.4.2 区域角度不整合面及其时代约束
        2.4.3 小结
3 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带
    3.1 两种类型造山带的目前认识
    3.2 华南陆内造山之前的构造
    3.3 陆内造山的证据与特色
        3.3.1 区域角度不整合面
        3.3.2 双向逆冲推覆变形
        3.3.3 区域低绿片岩相和局部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3.3.4 巨量的过铝质花岗岩浆作用
        3.3.5 华南陆内造山作用特征
        3.3.6 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的驱动力
4 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的构造属性
    4.1 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形成环境
    4.2 晚古生代地层序列及其沉积环境
    4.3 早-中三叠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特征
    4.4 早中生代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5 讨论
    5.1 定时定量研究与野外地质实践
    5.2 重要岩石定名及其形成时代
        5.2.1 岩石定名的甄别
        5.2.2 重要岩石的测年
    5.3 泥沙质韵律层的认识误区
    5.4 U-Pb和40Ar/39Ar测年数据的解释
        5.4.1 基性岩锆石定年
        5.4.2 40Ar/39Ar数据的解释
    5.5 没有锆石年龄纪录不完全代表地层缺失

(6)华夏陆块西缘震旦-寒武纪沉积物源分析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源分析的研究现状
        1.2.2 华南板块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性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震旦纪地层
        2.2.2 寒武纪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2.3.1 新元古代岩浆岩
        2.3.2 早古生代岩浆岩
        2.3.3 中生代岩浆岩
第3章 样品和分析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震旦纪地层及样品
        3.1.2 寒武纪地层及样品
    3.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主量元素测定
        3.2.3 微量元素测定
    3.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分析
        3.3.1 锆石分选、制靶与阴极发光照相
        3.3.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3.3.3 碎屑锆石Hf同位素分析
第4章 华夏陆块西缘震旦系地球化学分析
    4.1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4.1.1 主量元素
        4.1.2 微量及稀土元素
    4.2 源区风化和沉积循环
    4.3 源区物质组成
    4.4 构造背景分析
第5章 华夏陆块西缘寒武系地球化学分析
    5.1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5.1.1 主量元素
        5.1.2 微量及稀土元素
    5.2 源区风化和沉积循环
    5.3 源区物质组成
    5.4 构造背景分析
第6章 华夏陆块西缘震旦-寒武纪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6.1 碎屑锆石形态学和成因类型
    6.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6.3 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
    6.4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第7章 华南板块构造古地理
    7.1 物源区综合分析
    7.2 震旦-寒武纪华夏与扬子陆块构造关系
    7.3 震旦-寒武纪华南板块在Gondwana超大陆中的位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7)福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进展与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重要进展
    1.1 古元古代结晶基底解体:麻源变质杂岩及形成时代
    1.2 新元古代物质组成与构造属性:俯冲增生杂岩识别
    1.3 加里东期造山:变形-变质-深熔-岩浆作用一致性
        1.3.1 变形-变质-深熔-岩浆作用
        1.3.2 闽北变质作用的P-T-t轨迹
    1.4 印支期强烈岩浆作用:大量锆石年代学证据
    1.5 晚中生代岩浆演化:构建精细成矿系列与岩浆序列
    1.6 长乐—南澳构造岩浆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隆升过程
2 关键问题及研究方向
    2.1 古老岩石与物质组成
    2.2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演化
    2.3 晚古生代构造热事件
        2.3.1 广泛的~370 Ma构造热事件
        2.3.2 华力期两类不同性质的岩浆作用
    2.4 中生代造山作用机制
    2.5 中-新生构造域转换
    2.6 地壳生长与循环再造
3 主要认识和结论
4 结语

(8)华南东部侏罗纪安第斯型活动陆缘的演化 ——来自浙江地区侏罗纪火山岩与盆地构造—沉积响应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华南中生代构造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取得的新认识
2 研究区的区域地质概况与地层特征
    2.1 华南前侏罗纪大地构造演化
    2.2 侏罗纪大地构造背景
    2.3 华南东部中生代的主要地层序列简况
    2.4 浙江侏罗纪地层划分与特征
3 华南东部陆缘侏罗纪岩浆作用特征与构造背景
    3.1 地质背景
    3.2 样品采集与岩石学特征
    3.3 测试方法
        3.3.1 锆石U-Pb测年和微量元素
        3.3.2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测试方法
    3.4 分析结果
        3.4.1 锆石U-Pb测年结果
        3.4.2 锆石微量元素和氧逸度计算结果
        3.4.3 全岩元素、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3.5 讨论
        3.5.1 浙东南及邻区毛弄组火山岩形成时代
        3.5.2 浙东南及邻区毛弄组火山岩源区特征
        3.5.3 毛弄组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3.5.4 华南东部陆缘侏罗纪岩浆作用的演化
    3.6 本章小结
4 浙西北早中侏罗世盆地发育特征研究
    4.1 浙西北中-下侏罗统典型剖面特征分析
        4.1.1 常山大桥头地区侏罗系典型剖面
        4.1.2 兰溪马涧地区侏罗系典型剖面
        4.1.3 诸暨同山地区侏罗系典型剖面
        4.1.4 临安麻车埠地区侏罗系典型剖面
    4.2 浙西北早中侏罗世盆地沉积充填与古地理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浙西北早中侏罗世盆地碎屑物源特征与时空演变研究
    5.1 砂岩骨架颗粒成分分析
    5.2 渔山尖组砾岩砾石统计分析
    5.3 碎屑锆石测年样品采集
    5.4 碎屑锆石年代学测试方法
        5.4.1 SHRIMP锆石U-Pb测年方法
        5.4.2 LA-ICP-MS锆石U-Pb测年
    5.5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5.5.1 兰溪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结果
        5.5.2 常山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结果
        5.5.3 诸暨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结果
        5.5.4 临安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结果
    5.6 浙西北地区侏罗纪盆地碎屑物源组成与时空演变特征
        5.6.1 王沙溪组碎屑物源特征分析
        5.6.2 马涧组碎屑物源特征分析
        5.6.3 渔山尖组碎屑物源特征分析
        5.6.4 浙西北早中侏罗世沉积物源的转变
    5.7 本章小结
6 华南东部陆缘盆地的沉积-岩浆-构造演化:对华南侏罗纪构造演化的制约
    6.1 浙西北侏罗纪盆地性质及其转变
    6.2 华南东部陆缘侏罗纪安第斯型陆缘岩浆弧
    6.3 盆地的形成背景与华南陆缘侏罗纪构造体制的演化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9)华南构造演化有关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存在问题
    1.3 选题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的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构造格架
    2.1 华夏古元古代活动陆缘岩浆弧
    2.2 华夏-江南新元古代早期板块构造沟弧盆
    2.3 新元古代中期碰撞造山
    2.4 华夏-江南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陆内稳定沉积环境
    2.5 早古生代陆内构造-岩浆事件
    2.6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统一的浅海碳酸盐沉积环境
    2.7 早中生代陆内构造-岩浆事件与构造体制转换
    2.8 晚中生代太平洋体制下的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地层、岩浆活动与变质-变形特征
    3.1 地层序列
        3.1.1 江南造山带中东段早、中新元古代地层序列
        3.1.2 华夏地块前寒武纪地层序列
        3.1.3 中国东南部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序列
        3.1.4 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地层序列
        3.1.5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地层序列
    3.2 岩浆活动
        3.2.1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3.2.2 早古生代晚期岩浆作用
        3.2.3 早中生代岩浆活动
        3.2.4 晚中生代岩浆活动
    3.3 变质-变形构造
        3.3.1 新元古代变质变形构造
        3.3.2 早古生代同构造变质-变形构造
        3.3.3 早中生代同构造变质-变形构造
        3.3.4 晚中生代变质-变形构造
第四章 江南造山带中东段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4.1 区域地质概况
        4.1.1 湘东北地区
        4.1.2 皖南地区
        4.1.3 浙西龙游地区
    4.2 江南造山带的界线及几何学、运动学特征
        4.2.1 拼合带位置
        4.2.2 江南新元古代拼合带的几何学特征
        4.2.3 九岭与怀玉块体新元古代拼合带几何学特征
        4.2.4 江南新元古代增生型造山带运动学特征
        4.2.5 赣东北新元古代地体拼合带运动学特征
    4.3 沉积角度不整合面
    4.4 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4.4.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结果
        4.4.2 讨论
        4.4.3 结论
    4.5 华夏与扬子两个块体的基底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及其地质意义
    4.6 伏川蛇绿岩中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4.6.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结果
        4.6.2 讨论
        4.6.3 结论
    4.7 扬子-华夏碰撞缝合带龙游段-新元古代俯冲基性岩、志留纪中高级变质岩
        4.7.1 样品描述、采集与测试分析结果
        4.7.2 讨论
        4.7.3 结论
    4.8 江南造山带中东段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内陆地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
    5.1 区域地质背景
        5.1.1 江西武功山变质核杂岩
        5.1.2 湘赣鄂边界花岗质岩基/岩珠群
        5.1.3 广东连山花岗岩
    5.2 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
    5.3 样品采集、测试分析与实验结果
        5.3.1 武功山岩体
        5.3.2 湖南连云山岩体
        5.3.3 湘赣鄂边界和广东连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
    5.4 讨论
        5.4.1 武功山燕山期岩体的成因、物源与区域构造演化
        5.4.2 连云山燕山期两阶段花岗岩的成因、相互关系与物源
        5.4.3 湘赣鄂边界燕山期花岗岩的侵位时代、成因与物源
        5.4.4 粤西北连山埃达克质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和成因
    5.5 华南内陆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参加学术会议与地质考察情况
附表

(10)浙江江山北部前泥盆纪锆石年代学与沉积指向构造及其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及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
    第一章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古地理研究现状
    2.1 研究区及其地理位置
    2.2 地质概况
        2.2.1 浙西北及江山北部地区地质概况
        2.2.2 浙中-浙东南地区地质概况
    2.3 浙江地区古地理研究现状
        2.3.1 浙西北地区
        2.3.2 浙中-浙东南地区
    第二章参考文献
第3章 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3.1 样品产地与剖面特征
    3.2 样品制备、实验与年龄选取方法
    3.3 样品描述与实验结果
        3.3.1 Jt-1样品描述与实验结果
        3.3.2 Jt-2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3.3.3 Jt-5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3.3.4 Js-4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3.3.5 Js-7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3.3.6 Js-8-2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3.3.7 Jx11-3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3.3.8 Jht-1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3.4 前寒武纪地层年龄
        3.4.1 河上镇群年龄
        3.4.2 休宁组与雷公坞组可能的最大沉积年龄
    3.5 小结
        3.5.1 锆石LA-ICP-MS U-Pb测年数据特征
        3.5.2 碎屑锆石年谱特征与古地理意义
    第三章参考文献
第4章 沉积及同沉积指向构造研究
    4.1 定义与意义
    4.2 数据处理方法及其野外检验
        4.2.1 指向构造数据的处理方法
        4.2.2 方法性检验——以南京汤山地区斜层理为例
    4.3 指向构造类型、产地及地质特征
    4.4 指向构造特征描述与意义
        4.4.1 斜层理、波痕及叠层石
        4.4.1.1 斜层理特征描述
        4.4.1.2 波痕特征描述
        4.4.1.3 叠层石柱体保存特征描述
        4.4.1.4 沉积及古地理意义
        4.4.2 同沉积褶皱与断层特征与意义
        4.4.2.1 同沉积褶皱特征描述
        4.4.2.2 同沉积断层与滑脱构造特征描述
        4.4.2.3 古地理意义
    4.5 小结
    第四章参考文献
第5章 讨论——古地理意义
    5.1 江山北部沉积基底地势特征
    5.2 江山北部与邻区碎屑锆石年谱对比
    5.3 江山北部陆源碎屑源区——浙江中部为最可能的源区位置
    5.4 江山北部陆源碎屑源区(浙江中部)古地理若干特征
    5.5 小结
    第五章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四、PALAEOZOIC TECTONIC PALAEOGEOGRAPHY OF THE CATHAYSIA IN EASTERN ZHE JIANG AND NORTHERNFUJIA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浙西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环境、物源及盆地原型分析[D]. 于涛.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浙西北地区寒武系物源分析及古地理意义:来自沉积学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J]. 于涛,王宗起,马昌前,王东升,王涛,黄凡. 地质学报, 2021(11)
  • [3]华南云开造山带的变质演化历史 ——以高州紫苏花岗岩及其中麻粒岩包体为例[D]. 李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4]南武夷地区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沉积物源及其大地构造环境研究[D]. 江涧.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华南前侏罗纪构造[J]. 舒良树,陈祥云,楼法生. 地质学报, 2020(02)
  • [6]华夏陆块西缘震旦-寒武纪沉积物源分析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D]. 熊晨.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福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进展与方向[J]. 陈润生. 福建地质, 2018(02)
  • [8]华南东部侏罗纪安第斯型活动陆缘的演化 ——来自浙江地区侏罗纪火山岩与盆地构造—沉积响应的证据[D]. 张伟. 浙江大学, 2018(08)
  • [9]华南构造演化有关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研究[D]. 王静强. 南京大学, 2017(05)
  • [10]浙江江山北部前泥盆纪锆石年代学与沉积指向构造及其古地理意义[D]. 黄仁波. 南京大学, 2016(04)

标签:;  ;  ;  ;  

中国浙东和闽北华夏古生代构造古地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